谢承《后汉书》序
外观
《隋书·经籍志》[2]:《后汉书》一百三十卷,无帝纪,吴武陵太守谢承撰;《唐书·艺文志》同,又录一卷[3],《旧唐志》三十卷[4]。承字伟平,山阴人,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见《吴志·妃嫔传》并注[5]。
《后汉书》宋时已不传,故王应麟《困学纪闻》自《文选》注转引之[6];吴淑进注《事类赋》在淳化时,亦言谢书遗逸[7]初阳曲傅山乃云其家旧藏明刻本,以校《曹全碑》,无不合[8],然他人无得见者;惟钱塘姚之骃辑本四卷,在《后汉书补逸》中[9],虽不著出处,难称审密,而确为谢书。其后仁和孙志祖[10]。黟汪文台[11]又各有订补本,遗文稍备,顾颇杂入范晔书[12],不复分别。今一一校正,厘为六卷,先四卷略依范书纪传次第,后二卷则凡名氏偶见范书或所不载者,并写入之。案《隋志》录《后汉书》八家[13],谢书最先,草创之功,足以称纪;而今日逸文乃仅藉范晔书,《三国志》注及唐宋类书以存。注家务取不同之说,以备异闻,而类书所引,又多损益字句,或转写讹异,至不可通,故后贤病其荒率,时有驳难;亦就闻见所及,最其要约,次之本文之后,以便省览云。
附录相关
[编辑]※ ※ ※
注释
[编辑]- ↑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点。当写于一九一三年三月。谢承《后汉书》,鲁迅辑录的散佚古籍之一,一九一三年三月辑成,共六卷,未印行。
- ↑ 《隋书·经籍志》 《隋书》,纪传体隋代史,唐代魏徵等著,八十五卷。其中《经籍志》为长孙无忌等著,载列汉至隋的存佚书目。它所采用的经、史、子、集四部图书分类法,直至清代相沿未变。
- ↑ 《唐书·艺文志》 《唐书》,这里指《新唐书》,纪传体唐代史,宋代宋祁、欧阳修等著,二二五卷。其中《艺文志》载列唐时所存书目,著录谢承《后汉书》一三〇卷,又录一卷。按乾隆武英殿版《新唐书·艺文志》作“一三三卷,又录一卷。”
- ↑ 《旧唐志》 即《旧唐书·经籍志》。《旧唐书》原名《唐书》,纪传体唐代史,五代后晋刘昫等著,二百卷。后人为与《新唐书》区别,故加“旧”字。按该书《经籍志》载:“《后汉书》一百三十三卷,谢承撰。”本文作“三十卷”,字有脱误。
- ↑ 《三国志·吴书·妃嫔传》:“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早卒。后十馀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馀卷。”注:“《会稽典录》:承字伟平,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三国志》,纪传体魏、蜀、吴三国史,晋代陈寿著,六十五卷。注文为南朝宋裴松之所作。
- ↑ 王应麟(1223—1296) 字伯厚,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宋末学者。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困学纪闻》,读书笔记,二十卷。卷十三“考史”部“谢承”条有“谢承父婴为尚书侍郎”等语,下注:“谢承《后汉书》,见《文选》注。”《文选》,即《昭明文选》,诗文总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共三十卷。唐代李善为之作注,分为六十卷。《困学纪闻》引语见《文选》卷二十四陆士衡《答贾长渊》诗李善注。
- ↑ 吴淑(947—1002) 字正仪,宋代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至职方员外郎。宋淳化(990—994)年间,进所著类书《事类赋》百篇,又应诏自加注释,分为三十卷。他在《进〈事类赋〉状》中称:谢承《后汉书》等“皆今所遗逸,而著述之家,相承为用。不忍弃去,亦复存之。”
- ↑ 傅山(1607—1684) 字青主,阳曲(今属山西)人,明清之际学者。据《困学纪闻》卷十三“考史”部“谢承”条阎若璩夹注:傅山自云其家有“永乐间扬州刊本”谢承《后汉书》;“郃阳曹全碑出,曾以谢书考证,多所裨,大胜范书。以寇乱亡失。”《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碑刻,记当时郃阳(今属陕西)县令曹全事迹。明代万历年间在陕西出土。
- ↑ 姚之骃 字鲁思,清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监察御史。辑有《〈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内收已经逸失的《后汉书》八家:东汉刘珍《东观汉记》八卷,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四卷,晋薛莹《后汉书》、晋张璠《后汉记》、晋华峤《后汉书》、晋谢沈《后汉书》、晋袁山松《后汉书》各一卷,晋司马彪《续汉书》四卷。
- ↑ 孙志祖(1736—1800) 字诒谷,一字颐谷,清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御史。辑有《重订谢承〈后汉书〉补逸》五卷。著有《读书脞录》等。
- ↑ 汪文台(1796—1844) 字南士,清代黟(今属安徽)人。
- ↑ 范晔书 指范晔所著《后汉书》。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曾官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撰《后汉书》,成帝纪、列传九十卷,即被杀。梁代刘昭以司马彪《续汉书》八志分为三十卷补入。
- ↑ 《隋志》录《后汉书》八家 《隋志》即《隋书·经籍志》。该志载录的八家《后汉书》为:谢承《后汉书》一三〇卷;薛莹《后汉记》六十五卷;司马彪《续汉书》八十三卷;华峤《后汉书》十七卷;谢沈《后汉书》八十五卷;晋张莹《后汉南记》四十五卷;袁山松《后汉书》九十五卷;范晔《后汉书》九十七卷,又刘昭注本一二五卷。现除范晔书及附于其后的司马彪书“八志”以外,皆已散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