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豫章文集 (四库全书本)/卷10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九 豫章文集 卷十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豫章文集卷十
  宋 罗从彦 撰
  集录
  二程先生语录
  凡㸔书各有门庭诗易春秋不可逐句㸔尚书论语可以逐句㸔
  赤舄几几只是形容周公一个气象乃孟子所谓睟面盎背四体不言而喻之意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亦只是形容文王气象大抵古人形容圣人多此类如倬彼云汉为章于天亦是形容圣人也
  不识不知言文王化其民日用不知皆由天理也与子游闻之当作于子游闻之若两人同闻安得一个知一个不知
  利字不聨牝马为义如云利牝马之贞则坤便只有三德
  阴必从阳然后乃终有庆也
  黄中色裳宜在下则元吉
  他卦皆有悔凶吝惟谦未尝有他卦有待而亨惟谦则便亨
  谦君子所以自终故不言吉裒取其多而増益其寡天理也六二鸣谦处中得正而有德者故鸣谦者乃中心得也上六鸣谦乃有求者也有求之小止于征国邑而已故曰志未得也
  蹇以反身修德故往者在外也在外必蹇来者在内也在内则有誉无尤来连朋来来硕皆反身修德之谓也蹇蹇不暴进内顾之象也暴进出外则无事矣连音平过则无穷也朋来则众来言朋来未免于有思也至于来硕则来处于大人之事也故曰从贵
  阖辟便是易下阖有辟谓之变
  尧之亲九族以明俊德之人为先盖有天下国家者以知人为难以亲贤为急
  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
  论语曾子有子弟子论撰所以知者唯曾子有子不名伊川
  学而时习之鹰乃学习之义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伊川
  孝弟本其所以生乃为仁之本孝弟有不中理或至犯上然亦鲜矣孟子曰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不失其身而事亲乃诚孝也推此亦可以知为仁之本明道
  敬事而信以下事论其所存未及治具故不及礼乐刑政伊川
  行有馀力者当先立其本也有本而后学文然有本则文自至矣明道
  致身犹言致力乃委质也明道
  人安重则学坚固伊川
  礼之用和为贵有不可行者偏也伊川
  贫而能乐富而能好礼随贫富所治当如此子贡引切磋琢磨盖治之之谓也若贫而言好礼则至于卑富而言乐则至于骄然贫而乐非好礼不能富而好礼非乐不能明道
  为政以德然后无为伊川
  回于孔子之道无所不说故如愚退而省其所自得亦足以开发矣故曰不愚
  视其所以所为也观其所由所从也察其所安所处也察其所处则见其心之所存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明道
  君子不器无所不施也若一才一艺则器也伊川子贡问君子孔子告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可以为君子因子贡多言而发也伊川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谓观人者彼能先行其言吾然后信之伊川
  周谓周旋不比谓不相私比也伊川
  学而不思则无得故罔思而不学则不进故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伊川
  尤罪自外至也悔理自内出也修天爵则人爵至禄在其中也子张学干禄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渊则不然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也禄在其中矣然学不必得禄犹耕之不必得食亦有馁在其中矣君子知其如此故忧道不忧贫此所以告干禄也伊川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文者称寔而为饰文对寔已为两物奢又文之过则去本远矣俭乃文不足此所以为礼之本伊川
  仁者如射射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岂有争也故曰其争也君子伊川
  下而饮非谓下堂而饮离去射位而饮也若下堂而饮则辱之甚无此伊川
  素喻质绘喻礼凡绘先施素地而加采如有美质而更文之以礼伊川
  灌以降神禘之始也既灌而往者自始以至终皆无足观言鲁祭之非礼也不知者盖为鲁讳如自此事而正之其于天下如指掌之易伊川
  为力犹言为功射有五善而功不一故曰不同科所谓五善观德行别邪正辨威仪云云伊川
  事君尽礼在他人言之必曰小人以为谄也圣人道洪故止曰人以为谄也伊川
  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不淫其色是乐而不淫哀窈窕思贤才求之不得展转反侧是哀而不伤明道
  成事不说至既往不咎者大槩相似重言之所以深责之也如今人嗟惜一事未尝不再三言之也伊川
  成汤放桀惟有惭德武王亦然故未尽善尧舜汤武其揆一也征伐非其所欲所遇之时然耳伊川
  里居也择仁而处之为美明道
  知者利仁知者以仁为利而行之至若欲有名而为之之类是皆以为利也
  知者知仁为美择而行之是利仁也必有其仁故曰利伊川
  君子怀德惟善之所在小人怀土惟事之所在君子怀刑惟法之所在小人怀惠惟利之所在伊川
  子贡问赐也何如赐自矜其长而孔子以瑚琏之器答者但瑚琏可施礼容于宗庙如子贡之才可使于四方可使与宾客言而已伊川
  未能自信不可以治人孔子所以说漆雕开之对明道子贡常方人故孔子答以不暇而又问与回也孰愈所以抑其方人也
  闻一知十闻一知二举多少而言也曰吾与汝弗如也使子贡喻其言知其在勉不喻则亦可使慕之皆有教也夫
  不欲人之加诸我者施诸己而不愿者也无加诸人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者也此无伐善无施劳者能之故非子贡所及伊川
  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惟子贡亲达其理故能为是叹美之辞言众人不得闻也伊川
  蔡与采同大夫有采地而为山节藻棁之事不知也山节藻棁诸侯之事也伊川
  三月不违仁言其久也然非成德之事
  祝𬶍之佞所谓巧言宋朝之美所谓令色当衰世非此难免伊川
  上知高远之事非中人以下所可告盖逾涯分也伊川民之所宜者务之所欲与之聚所恶勿施尔也人之所以近鬼神而䙝之者盖惑也故有非鬼而祭之淫祀以求福知者则敬而远之明道
  知如水之流仁如山之安动静仁知之体也动则自乐静则自寿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明道
  觚之为器不得其法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天下之事亦由是也伊川
  宰我言如井中有人仁者当下而从之否子曰君子可使之往不可陷以非其所履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明道
  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所谓约之以礼者能守礼而由于规矩者也未及知之也止可以不畔道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与此相近颜渊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是已知之而进不止者也明道
  中庸之德不可须㬰离民鲜有久行其道者也伊川圣则无大小至于仁兼上下大小而言之博施济众亦仁也爱人亦仁也尧舜其犹病诸者犹难之也博则广而无极众则多而无穷圣人必欲使天下无一人之恶无一物不得其所然亦不能故曰病诸修己以安百姓亦犹是也伊川
  人于文采皆不曰吾犹人也皆曰胜于人尔至于躬行君子则吾未见其人也伊川
  泰伯知王季之贤必能开基成王业故为天下而三让之言其公也明道
  泰伯三以天下让者立文王则道被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之故而让之也不必革命使纣贤文王为三公矣伊川
  凡人有所计较者皆私意也孟子曰唯仁者为能以大事小仁者欲人之善而矜人之恶不计较大小强弱而事之故能保天下犯而不校亦乐天顺理者也伊川
  人而不仁君子当教养之不尽教养而惟疾之甚必至于乱明道
  为学三年而不至于善是不善学也明道
  乱始也师挚始治关雎之乐其声洋洋乎盈耳哉美之也明道
  洋洋盈耳美也孔子反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其后自太师而下入河蹈海由乐正鲁不用而放弃之也伊川
  禹吾无间然矣言德纯完无可非间明道
  子罕言利非使人去利而就害也盖人不当以利为心易曰利者义之和以义而致利斯可矣罕言仁者以其道大故也论语一部言仁岂少哉盖仁者大事门人一一纪录尽平生所言如此亦不为多也伊川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者尽以告人他无知也与吾无隐乎尔同伊川
  叩就也两端犹言两头谓终始告鄙夫也伊川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者嗜欲将至有开必先也伊川
  可与共学所以求之也可与适道知其所往也可与立者笃志固执而不变也权与权衡之权同称物而知其轻重者也人无权衡则不能知轻重圣人则不以权衡而知轻重矣圣人则是权衡也伊川
  寝食不当言语时必齐如也临祭则敬也明道
  色斯举矣不至悔吝翔而后集审择其处明道
  山梁雌雉得其时遂其性而人逢乱世反不得其所子路不达故共具之孔子俾子路复审言详意故三嗅而起庶子路知之也伊川
  先进犹言前辈也后进犹言后辈也先进之于礼乐有其诚意而质也故曰野人后进之于礼乐习其容止而文者也故曰君子孔子患时之文弊而欲救之以质故曰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取其诚意之多也明道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谓其质朴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谓其得宜周末文弊当时之人自谓得宜而以古人为质朴故孔子欲从古人古人非质朴也伊川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言此时皆无及孔子之门者思其人故数颜子以下十人有德行者政事者言语者文学者皆从于陈蔡者也明道
  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之论也明道
  闵子之于父母昆弟尽其道而处之故人无非问之言伊川
  过犹不及如琴张曾晳之狂皆过也然而行不掩焉是无实也明道
  才高者过过则一出一入卑者不及则怠惰废弛明道师商过不及其弊为杨墨杨出于义墨出于仁仁义虽天下之美然如此者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伊川
  曾子少孔子始也鲁观其后明道岂鲁也哉明道善人非豪杰特立之士不能自达者也茍不履圣贤之迹则亦不入其奥故为邦必至于百年乃可以胜残去杀也孟子以乐正子为善人信人有诸己之谓信能充实之可以至于圣贤然其始必循辙迹而后能入也论笃言之笃厚者也取于人者惟言之笃厚者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未可知也不可以论笃遂与之必观其行事乃可也明道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者言一旦能克己复礼则天下称其仁非一日之间也伊川
  子路之言信故片言可以折狱伊川
  宿谓预也非一宿之宿也伊川
  子张少仁无诚心爱民则必倦而不尽心者也故孔子因问而告之伊川
  先之劳之者昔周公师保万民易曰以左右民师保左右先之也劳勉也又劳勉之伊川
  子路问政孔子既告之矣及请益则曰无倦而已未尝复有所告姑使深思之也明道
  凡有物有形则有名有名则有理如以大为小以高为下则言不顺至于民无所措手足也伊川
  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何曰昔在经筵时尝说因言陛下若以期月之事问臣臣便以期月之事对若以三年之事问臣臣便以三年之事对期月而已者整顿大纲也若夫有成则在三年也然期月三年之说今世又不同须从头整理可也汉公孙弘言三年而化臣窃迟之李石对唐文宗以谓陛下责治太急皆率尔之言本不知期月三年之事伊川
  三十年为一世三十壮有室也必世而后仁化浃也伊川冉子谓季氏之所行为政孔子抑之曰其事也言季氏之家事而已谓之政者僭也如国有政吾虽不用犹当与闻之也伊川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大人之事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之事小人对大人为小非为恶之小人也故亦可以为士明道
  刚者坚之体发而有勇曰毅木者质朴讷者迟钝此四者比之巧言令色则近于仁亦犹不得中行而与狂狷也伊川
  切切如体之相磨偲偲则以意此言告子路故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明道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圣人度其时可矣如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云伊川
  原宪孔子高弟问有所未尽盖克伐怨欲四者无然后可以为仁有而不行未至于无故止告之以为难伊川
  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此汎举也直哉史鱼不若君子哉蘧伯玉然则危言危行危行言逊乃孔子事也危犹独也与众异不安之谓邦无道行虽危而言不可不逊也明道
  直哉史鱼不若君子哉蘧伯玉卷而怀之乃危行言逊也危行者严厉其行而不苟言则当逊伊川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此为作春秋而言也晋文公实有勤王之心而不知召王之为不顺故谲掩其正齐桓公伐楚责包茅虽其心未必尊王而其事则正故正掩其谲孔子言之以为戒正者正行其事耳非大正也亦犹管仲之仁止以事功而言也伊川
  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死而从之杀兄之人固可从乎曰桓公子纠襄公之二弟也桓公兄而子纠弟也襄公死则桓公当立此以春秋知之也春秋书桓公则曰齐小白言当有齐国也于子纠则止曰纠不言齐以不当有齐也不言子非君之嗣子也公榖并注四处皆书纳纠左传独言子纠误也然书齐人取子紏杀之者齐大夫尝与鲁盟于蔇蔇欲纳纠以为君又杀之故书子是二罪也管仲始事紏不正也终从于正义也召忽不负所事亦义也如王珪魏徴不死建成之难而从太宗可谓害于义矣伊川
  君子固穷者固守其穷也伊川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此言中人以下也若夫真知未有不能行者伊川
  民于为仁甚于畏水火水火犹有蹈而死者言民之不为仁也伊川
  为仁在己无所与让也明道
  谅与信异自大体是信亮必为也明道
  谅固执也与亮同古字通用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伊川
  性相近对习相远而言相近犹相似也上智下愚才也性则皆善自暴自弃然后不可移不然则可移伊川
  吾其为东周乎若用孔子必行王道东周衰乱所不肯为也亦非革命之谓也明道
  恭则不侮盖一恭则仁道尽矣又宽以得众信为人所任敏而有功惠以使人行五者于天下其仁可知矣明道
  佛肸召子必不徒然其往义也然终不往者度其不足与有为也
  六言六蔽正与恭而无礼则劳宽而栗刚而无虐之义盖好仁而不好学乃所以愚非能仁而愚徒好而不知学乃愚明道
  二南人伦之本王化之基茍不为之则无所自入古之学者必兴于诗不学诗无以言故犹正墙面而立明道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孔子不见孺悲所以深教之也明道
  君子不施其亲施与也言其不私其亲昵也伊川与人交际之道则子张为广圣人亦未尝拒人也明道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此可以为人师法矣非谓此可以为人师道
  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明道
  望之俨然秉天阳高明气象即之也温中心和易而接物也温备人道也听其言也厉则如东西南北正定地道也盖非礼勿言也君子之道三才备矣明道
  大德不逾闲指君臣父子之大义小德如援溺之事更推广之伊川
  学既优则可以仕仕既优则可以学优裕优闲一也伊川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不可不至焉推此言之子张过于薄故难与并为仁矣明道
  子贡言性与天道以夫子聪明而言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以夫子德性而言伊川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若耕稼陶渔皆因其顺利而道之明道
  知言之善恶是非乃可以知人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必有诸己然后知言知之则能格物而穷理伊川
  今之城郭不为保民明道
  君子道宏故可大受而不可小小知测此孟子所以四十不动心小人反是明道
  有若等自能知夫子之道假使污下必不为阿好而言谓其论可信也伊川
  恻恻然隐如物之隐应也此仁之端绪赤子入井其颡有泚推之可见伊川
  墨子爱其兄之子犹邻之子墨子书中未尝有如此等言但孟子拔本塞源知其流必至于是故直之也伊川
  广居正位大道一也不处小节即是广居
  事亲若曾子而曰可者非谓曾子未尽善也人子事亲岂有大过曾子孟子之心皆可见矣明道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天下之治乱繋乎人君仁不仁耳离是而非则生于其心必害于其政岂待乎作之于外哉昔者孟子三见齐王而不言事门人疑之孟子曰我先攻其邪心心既正然后天下之事可从而理也夫政事之失用人之非知者能更之直者能谏之然非心存焉则一事之失救而正之后之失者将不胜救矣格其非心使无不正非大人其孰能之伊川
  君子小人泽及五世者善恶皆及后世也伊川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皆时也未尝不合中故曰君子而时中伊川
  命皆一也莫之致而至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君子不谓命伊川
  恕者入仁之门伊川
  仁理也人物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乃是人之道也伊川充实而有光辉所谓修身见于世也伊川
  带盖指其近处下犹舍也离也古人于一带必皆有意义不下带而道存犹云只此便有至理存焉此一段伊川语得之马时仲
  经德不回乃教上等人祸福之说使中人以下知所畏惧修省亦自然之理耳若释氏怖死以学道则立心不正矣明道
  按龟山先生答胡康侯书云伊川先生语录在念未尝忘也但以兵火散失収拾未悉旧日惟罗仲素编集备甚今仲素已死于道途行李亦遭贼火已托人于其家寻之若得五六便下手矣又书云伊川先生语录昔尝集诸门人所问以类相从编录成帙今皆失之罗仲素旧有一本今仲素已死托其婿寻之未到沙阳志亦云先生所辑有程先生语录不存今所录一百四十九条见程氏外书晦庵先生所序次也题曰罗氏本拾遗盖已见于诸篇者不复录元本固不止此也今元本不可见姑从外书录之如右云
  龟山先生语录
  按沙阳志先生所辑有杨文靖公语录一卷今考之龟山语录凡四卷未知所录何卷行实云第三卷先生所录然卷中所明每称仲素疑书于他人之笔或者但见此卷记先生所问为多遂以为先生所录耳又第四卷毗陵所闻注云辛卯七月自沙县来至十月去萧山所闻注云壬辰五月又自沙县来至八月去或疑此卷先生所录然先生受学龟山在政和二年壬辰则辛卯所录亦非先生笔意者陈默堂所录亦未可知今既不知所录姑存其槩于此以俟知者
  豫章文集卷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