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酒槪/卷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 酒槪
卷二
卷三 

影印本:

酒槪卷之二

      震旦醚民 沈 沈囦囦父 辑

      海陵友弟 陈王谟嘉甫父

           张廷采台甫父 校

四之释[编辑]

  酒之言乳也,所以养身扶老也。《春秋斗枢运》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许慎《说文》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也。

  酒,酉也,酿之米麹,酉怿而味美也。《释名》

  酴,酒母也。醴,酒一宿熟也。醪,汁滓酒也。酎,三重酒也。醨,薄酒也。醑,莤酒也。《说文》醴,稻米酒也。《仪礼》郑玄注。曲,亦酒母也,又谓酒教、酒媒、酒酵。

  𪌓,自关而西秦豳之间曰𪌓麰,大麦麹也。昔之旧都呼麰为麰𪌡。齐右河济曰𪌡䴹,小麦麹也。北燕曰䴹麹。又䴽,细麦麹也。䵆有衣麹也。杨雄《方言》

  凡黍为酒,阳据阴乃能动,故以麦酿黍为酒。《春秋纬》注:麦,阴也,是先渍麹,黍后入,故曰阳相感皆据阴也,相得而沸是其动也,凡物阴阳相感,非惟作酒。

  夫饮之礼,不脱履而即序者谓之礼。跣而上坐谓之宴。能饮者饮之,不能饮者已之,谓之醧,一作䣿。齐颜色,均众寡,谓之沈。闭门不出者谓之湎。故君子可以宴,可以醧,不可以沈,不可以湎。《韩诗外传》

  涗者,泲漉五齐而使清也。《礼记》曰:明水涗齐,贵新也。凡涗,新之也,其谓之明水也,由主人之絜著此水也。注:新,洁也,著明也。

  缩酌用茅 ,明酌也。盏酒涗于清,汁献涗于盏酒,犹明清与盏酒于旧泽之酒也。《礼记》〔注〕缩,泲也。缩酌者,醴齐浊必泲而后可斟酌也。用茅明酌,以茅覆籍而泲之,欲泲醴齐先用明酌和之也。盎齐曰盏,盎齐差清,先和清酒而后泲之。汁献,谓摩娑秬鬯及郁金之汁。又和盎齐摩娑泲之出其香汁,故云涗于盏酒。泽,读为醳。醳者,和醳醴酿之名。记者言泲酒之法已废,拟之则如今明清盏酒泲于旧醳之酒。

  酎,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西京杂记》醍,清酒也。醑,美酒也。䤒,好酒也。《少仪》醁,美酒也。醨,薄酒也。醴,滓汁酒也。

  酒厚而美曰䣩,酒微浊曰盏,酒坏曰醋。

  初熟酒曰酦䤑,一曰泼醅。重酿酒曰酘。开酒曰酦醅。干酪曰𤑺蠡,一曰干榨,一曰乾和,即今人不入水酒也。酒糟曰酪母,一曰䤙𨢎,一曰酒滓。

  造酒曰酿,一曰酝。酿之再曰𨠜。

  𥂖酒曰酾。酾酒者,或以筐,或以草泲之,而去其糟也,《礼》所谓“缩酒用茅”是也。《诗》酾酒有藇。藇,美貎。

  酒之酾曰醥酾。白酒曰醝。厚酒曰醽。甚曰醙。

  湑,酾也。酤,买也。有酒酾我,无酒酤我。《诗经》卖酒曰沽。买酒曰贳,当酒曰质、曰典、曰换、曰兑、曰鬻。

  饮酒曰酑。相饮曰配。相强曰浮。饮尽爵曰釂。饮满曰浮白。验干曰举白。引满举白,引满杯有馀白历者举罚之,一曰白。罚爵,名谓饮不尽者以此爵罚也。

  受爵传觞,酬酢饮也。酌而无酬酢曰醮。主进酒于宾曰献。宾答之曰酢。主既饮酢爵又酌而先自饮以导之,然后酌而进于宾,曰酬。酬、酬同,导饮也。《诗》举酬逸逸。言举所奠之酬爵往来有序也。媵觚,〈燕礼〉主人媵觚于宾。媵,送也。

  尝,咀酒味也。《毛诗》尝其旨否。杜:指点银瓶索酒尝。李:吴姫压酒唤客尝。

  㪺,挹也,酌也,一曰仇。康爵,康,安也,酒所以安体也。《记》曰:崇坫康圭。此亦谓坫上之爵也。

  君赐民共饮曰酺,酺,布也,王德布大饮酒也。汉律:三人已上无故群饮者,罚。故赐酺得会聚饮食也。酺宴,即大宴也。合钱共饮曰醵。

  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礼记.投壶》注:赐灌,谓蒙赐之饮也。敬养,言敬以此觞为奉养。

  用酒洗腆,谓洗以致其洁,腆以致其厚也。〈酒诰〉溺于酒曰沈湎荒怠。厚于酒曰荒腆。乐酒无厌谓之亡。酗,醉怒也。酗而甚乱曰醟。不醉而怒曰奰。不饮而心醉曰清酣。宋人言酒酣曰白著。

  乐圣,谓饮酒乐也。诗:乐圣且衔杯。酩酊,醉昏也。沈顿,醉倦也。病酒曰酲,一曰酲𬪩,亦曰中酒。

  秩秩,有序也。温温,和易也。抑抑,慎密也。反反,顾礼也。皆醉而有威仪也。

  醉而呼曰号。醉而喧曰呶。幡幡,轻数也。仙仙,醉而舞,轩举状。怭怭,媟慢也。僛僛,倾侧状。傞傞,不止也。皆醉而失仪也。

  酒嗽口曰酳。酒至齿曰哜。酒入口曰啐。〈乡饮酒〉啐酒,成礼也。酒烂肠曰腐。饮酒而面赤曰酡。

  《周礼》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谓月给有定数,书之于契以授之,使知所得之多少,执以取酒也。

  公酒,谓公事而作酒,如飨燕饮射之类。礼酒,飨酒也,飨以训恭俭,爵盈而不饮,所以为礼也。饮酒,燕酒也,燕以示慈惠,常饮之酒。《周礼注》

  止酒,禁饮也。行酒,递酌也。赴酒,赴席也。亡酒,逃席也。被酒,为酒所加也。《史记》高祖被酒。佐酒,助行酒也。《汉书》高祖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使酒,醉而骂坐也。《史记》孝文召季布,有言其勇,使酒难近,是已。榷酒,征民间酒也。猎酒,索饮也。摄酒,摄,整也,再用酒则更添益整而新之也。

  饮沥,杯中剩物也。饮所,言饮地也。饮帐,言饮宴之帐幕也。曲宴,曲,私也。宵宴,夜饮也。

  预席曰⿒筵。初即席曰初筵。同宴曰骈筵。密坐野饮曰班草席地。灌,裸同。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三宿,三祭,三咤。宿,进爵也。祭,祭酒。咤,奠爵也。礼成于三,故云。〈顾命〉

  送行酒曰饯路,曰祖席,曰道跋。迎归酒曰软脚,曰涤尘。饮饯,《诗》饮饯于祢。班饯,史:李光颜复还忠武,百官班饯。追饯,柳文:群公追饯。迎饯,坡诗:还吹此曲相迎饯。

  杔栌、醡槽,酿具,皆压酒器。槽床,注酒醡也。杜诗:“赖知禾黍收,已觉槽床注。”是已。

五之法[编辑]

  空桑秽饮,曰:空桑秽饮,酝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乌梅女䴷,甛醹九投,澄清百品,酒之终也。《酒经》

  孟冬,命大酋,秫稻必齐,麹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贷。《礼记》

  〈周官〉浆人,尝其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而浆醴为先。《周礼》

  酒感东方水、火、风之气而成。《淮南子》

  麹之于黍,永阴阳相制仇花自然。麹之于黍,犹铅之于汞,阴阳相制,变化自然。

  麦性阴,黍性阳。先渍麦而后投黍,是阳得阴而沸,故以麦酿黍而酒成焉。

  饮家须察黍性陈新、天气冷暖。春夏,黍性新软,则先汤而后米,酒人谓之倒汤。秋冬,黍性陈硬,则先米而后汤,酒人谓之正汤。

  酿酒须酴米偷酸,投醹偷甜。南人不善偷酸,所以酒熟入灰。北人不善偷甜,所以饮多令人膈上懊憹。

  酒甘易酿,味辛难酝。

  酒者,酉也。酉者,阴中也。酉用事而为收也。用而为散,散者,辛也。酒之名以甘辛为义,金木间隔以土为媒。自酸之甘,自甘之辛,而酒斯成。所谓以土之甘,合酒作酸。以木之酸,合土作辛。然后知投者所以作辛也。

  酒有以投多为善,要在⾟酿相及,醹酒所以有韵,亦以其再投过也。桑落酒有六七投者。

  魏贾思勰以夜半蒸炊,昧旦下酿,所谓以阴制阳,其义如此。

  水无多少,拌加黍麦,以匀为度。

  酒要之米力胜于麹,麹力胜于水,即善矣。

  用酵四时不同,寒即多用,温即减之。冬日用酵紧,用曲少。夏月用酵缓,用曲多。天气极热,置瓮于深屋。冬月温室多用毡毯围绕之。

  大抵冬月盖覆,即阳气在内,而酒不冻。夏月闭藏,即阴气在内,而酒不动。此深得卯酉出入之义。

  北人不用酵,祗用别案水,谓之信水。然信水非酵也,酒人以此候寒暖耳。

  凡酝不用酵,即用发。醅来迟,则脚不正。祇用正发酒醅,最良。不然,则掉取净面,绞令稍干,和以曲糵,挂衡茅,谓之干酵。

  初用面一斗,糠醋三升,水二担,煎浆及沸,投以麻油、川椒、葱白,候熟,浸米一石。越三日,蒸饭熟,及以元浆煎强半,及沸去沫,又投以川椒及麻油,候熟注缸面,入斗许飰及面末十斤,酵半升。以元饭贮别缸,却以元飰同下,入水二担,曲一十斤,熟踏覆之。既搅以水摆,越三日,止四五日,可熟。夏月约二三日可熟。其初,馀浆又加以水,浸米,每值酒熟,则取酵以相接续,不必灰其曲,只磨麦和皮,用清水搜作饼,令坚如石,初无它药。新丰酒法。

  南方之氓,以糯与秔,杂以卉药而为饼。嗅之香,嚼之辣,揣之枵然而轻,此饼之良者也。吾始取面而起肥之,和之以姜液,蒸之以使寸裂,绳穿而风捩之,愈久而益悍,此麹之精者也。米五斗以为率,而五分之,为三斗者一,为五升者四。三升者以酿,五升者以投,三投而止,尚有五升之赢也。始酿以四两之饼,而每投以二两之麹,皆泽以少水,取足以散解而匀停也。酿者必壅按而井泓之,三日而井溢,此酒之萌也。酒之始萌也,甚烈而微苦,盖三投而后平也。凡饼烈而麹和,投者必屡尝而增损之,以舌为权衡也。既溢之,三日乃投,九日三投,通十有五日而后定也。既定,乃注以斗水,凡水必熟而冷者。凡酿与投,必寒之而后下,此酒之令也。既水五日乃𥬠,得三斗有半,此酒之正也。先𥬠,半日,取所谓赢者为粥,米一而水三之,揉以饼麹,凡四两,二物并也,投之糟中,熟润而再酿之,五日压得斗有半,此酒之少劲者也。劲正合为四斗,又五日而饮,则和而力严而不猛也。𥬠绝,不旋踵而粥投之,少留,则糟枯中风而酒病也。酿久者酒醇而丰,速者反是,故酒三十日而成也。《东坡酒经》

  神仙酒方:三月三日采山桃三两三钱,五月五日采马躏花五两五钱,六月六日采芝麻花六两六钱,十二月八日取水。春分日作曲,杏仁一百个,白面十斤,团鸡子大,纸裹排四十九日。客来,取水一瓶,放曲一团,纸封瓶口,逡巡已成酒矣。

  郑君酿酒法:酒成,因以附子、甘草内酒中,暴令干,如鸡子大。一丸投一斗水,立成美酒。

  白太傅办酒味诗: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杯中此物何人别,柔旨之中有典刑。

  汝阳王琎,家有酒,法号为甘露经,四方风俗,诸家材料,莫不具备。

  贞祐中,一民家自山中归,见竹器所贮葡萄在空盎上,枝蒂已干而汁流盎中,薰然有酒气,饮之,良酒也。盖久而腐,自然成酒矣。别无制作。

  李仲宾家有梨园,大树一株岁收梨至二车。一岁忽盛生,售甚贱。有所谓山梨者,味极佳,用大瓮储数百枚,以缶盖而泥其口,意欲久藏。旋取食,久则忘之。及半岁后,至园中,闻酒气薰人,因启观所藏梨,化为水,湛然甘美,饮之辄醉。回回国葡萄酒类此。

六之造[编辑]

  帝女仪狄造旨酒进禹。《史》

  少康作秫酒。《世本》

  杜康始造酒。

  试莺造酒名索郎。

  馀杭姥造酒。

  魏徵造酒,见前。

  王元悦造桑落酒。

  西门季女造二色酒。

  韩湘子解造逡巡酒。

  刘白堕造酒,即以白堕名。

  王公权造荔枝绿。

  廖致平造绿荔枝。

  虢国夫人造鹿肠酒,又天圣酒。

  筹禅师造酒,见前。

  田子造花露酒、绿珠香液。

  叚子新造黄娇。

  周弁翁造白醪,字曰秋玉。

  刘拾遗造玉露春。

  钱世昭造清醇。

  王诜造碧香。

  曹湜造介寿。

  陈后主造红梁新酝。

  尚恭伯造玉井秋香。《芗林秋露》

  谢玄卿造琼饴仙酒。

  陆放翁造至清堂酒。

  潘正夫造庆源。

  易毅夫造瓮中云。

  范才元造萼绿香。

  胡长元造银光。

  郑绅造清醑。

  皇甫别驾造庆云。

  李玮造衮酝。

  张敦礼造灵液。

  道士杨世昌造蜜酒。

  王师约造瑶源。

  李遵勗造金波。

  曹晟造保平。

  杨万里造桂子香,又冷冽香。

  苏东坡造罗浮春,又松明酒,又黄州蜜酒,惠州桂酒。

  范至能造云露,又八桂酒,又万里春。

  高后香泉,向太后天醇,张皇后醽醁,朱太妃琼酥,刘后玉腴,刘皇后瑶池,郑皇后坤仪,太后瀛玉,惠恭后仪德。  以上皆后妃家造。

  蔡太师庆会,秦太师表勋,王太傅膏露,何太宰亲贤。  以上皆宰相家造。

  郓王琼腴,肃王兰芷,燕王凝醳,昌王瑞露,景王云腴,济王嘉成,又浮春,伍王椿龄,嘉王琬醑,越王建安郡王玉液,蔡王春泉,濮安懿王重酝。  以上皆亲王家造。

  李和文驸马献卿金波,王晋卿碧香,张驸马敦礼醽醁,曹驸马诗字公雅成春,郭驸马献卿香琼,大王驸马瑶琮,钱驸马清醇。  以上皆戚里造。

  童贯宣抚褒功又光忠,梁开府嘉羲,杨开府美诚。  以上皆内臣造。

  宋朝京师造酒,惟内酒坊法酒库,上皇朝始置尚酝局,其外诸后殿、亲王府与主第勋戚之家例许酝造,赐以美名如右。

七之出[编辑]

  古名酒所出:若下出乌程。九酝出宜城。蒲桃山西京。崔家酒出武陵。竹叶出豫北。烧春出剑南。石冻春出富平。土窟春出荥阳。桑落出陜西。郫筒出蜀。西市出汴京。渌水出康乐。醽醁出洛阳。富水出郢。云液出扬州。黄羊酒出关右。梨花春出杭州。五骰出乾和。千日酒出中山。千里酒出程乡。酃水出湘东。曲米春出云安。红泥出汀州。湓水出浔阳。谷溪春出兰溪。丰和春出温州。白薄出关中。锦波春出锦江。浮玉春亦锦江。春泉出蔡邸。秦淮春出建康。洞庭春出吴会。浮春出济邸。皇都春出武林。留都春出江阃。宜春出安城。十洲春出海阃。海岳春出西总。若空出秀州。麻姑酒出建昌。秋露白出新城。烧酒出潞州。菉豆酒出淮安。明星酒出洛阳。玉膏出瀛州。醽酒出衡阳。蓬莱春出越州。桂醑出博罗。金盘露出处州。

  新丰兰陵,荆南灵溪,象洞曲阿,蒲东岭南,其地皆出名酒。以下宋时酒名。

  三京出:北京香桂又法酒。南京桂香又北库。西京玉液又荼䕷香。

  四辅出:澶州中和堂,许州瀑泉。郑州金泉。

  河南出:真定府银光。河间府金波又玉酝。德州碧琳。保定府军知训堂杏仁。定州中山堂又九酝。保定巡边银涤又著泉。宾州石闷又宣城。博州宜城又莲花。卫州柏泉。棣州延相堂。思州拣米又细酒。洛州玉瑞又夷白堂玉友。邢州沙涪金波。磁州风麹法酒。深州玉醅。赵州琼波。相州银光又碎玉。怀州宜酲又香桂。定州瓜曲又著液。

  河东出:太原玉液静制堂。汾州甘露。隰州琼浆。代州金波又琼波。

  陜西出:凤翔府槖泉。河中府天禄又舜泉。陜西蒙泉。华州莲花又承恩堂上尊。邠州静照堂玉泉。琼州江汉堂瑶泉。同州清洛清心堂

  淮南出:杨州百桃。庐州金斗城,又杏仁。

  江南西东出:宣州琳腴又双溪。江宁府芙蓉,又百桃、清心堂。处州谷廉。洪州双泉,又金波。杭州碧香,又白酒。苏州木兰堂,又白云泉。明州金波。越州蓬莱。润州蒜山堂。湖州碧澜堂,又霅溪。秀州月波。

  四川出:成都府忠臣堂玉髓,又锦江春,又浣花堂。梓州琼波竹叶青。剑州东溪。漠州廉泉。合州金波,又长春。渠州蒲萄。果州香桂,又银液。阆州仙醉。峡州重糜,又喜泉。夔州法醽,又法酝。

  荆湖南北出:荆南金莲堂。鼎州白玉泉。辰州法酒。归州瑶光,又香桂。

  福建出:泉州竹叶青。

  广南出:广州仙泉。韶州换骨玉泉。

  广东出:青州拣米。高州舜泉,又清燕堂,又真珠泉。曹州银光,又三酥,又白羊酥,又荷花。兖州莲花香。郓州光泉。济州风鞠佛泉,又香桂。潍州重酝。登州朝霞。莱州玉液。徐州寿泉。济州宜酥,又细波。单州宜醪杏仁。

  京西出:汝州拣米。滑州风麹,又泉堂。金州清醽,郢州溪泉,又香桂。随州白云楼。唐州怀原、秘泉。蔡州银液。房州琼酥。襄州金波。邓州香泉、寒泉、香菊、甘露。颍州银涤、风麹。均州仙醇。河外府州岁寒堂。

  市店出:丰乐楼眉寿,又和旨。即白樊楼也。忻乐楼仙醪。即任店也。和乐楼琼浆。即庄楼也。遇仙楼玉酝。铁仙楼瑶醽。仁和楼瑶浆。高阳楼流霞。清风楼玉髓。会仙楼玉醑。八仙楼仙醪。四时楼碧光。列仙楼琼液。千金楼仙醇。中山园子正店千日春。银王店延寿。蛮王园子正店瑶光。邵宅园子正店法清大桶。张宅园子正店仙醁。方宅园子正店琼酥。万宅园子正店羊羔。梁宅园子正店美绿。小齐园子正店琼波。杨皇后宅园子正店法清。

  外国出:西域葡萄酒。乌孙青田核酒。乌丸东墙酒。剑南生春酒。高丽林卢浆。诃陵柳花椰子酒,椰子本出伽卢国,其地热,衢植椰子木为荫,剖其实,中有酒,能醉人。波斯沸菻肉汁酒。北虏马湩酒。苏绿国蔗酒,又梁人作著蔗酒。南蛮槟榔酒。扶南安石榴酒,《扶南传》南海顿逊国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美酒,又甘蔗王瓜根酒。辰溪钓藤酒。赤土国甘蔗酒。真腊朋芽肉酒,又美人酒,《风土记》美人酒,于美人口中含而造之,一宿而成,尤异。渤泥国树心酒,名巳尾树。波斯二勒浆酒,谓庵摩勒、毗梨勒也,胡人采陀得花造酒名之。南茺女酒,女数岁酿醩置壶于水中,候女嫁,决水取,味甚美。今四夷酒,以暹罗为第一。元人酒哈剌基,又名答剌见,草木子即打辣酥。瑶琨,去玉门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之以酿酒,则味如醇酎,饮三合,三旬不醒,饮甜溪水,随饮而醒。《神异记》

八之称[编辑]

  先酒。上古先作酒者。

  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凡为公酒者亦如之。《周礼》酒正之出,日入其成,月入其要。

  中士、下士、府、史、胥、徒。酒正,酒官之长。士、府、史、胥、徙,皆酒正分掌者也。

  酒人。酒正之属。

  奄、女酒、奚。酒人也。奄,宦者。女酒,女人解作酒者。奚,给使令者。

  大酋。酒熟曰酋,故名酒官曰大酋。

  萍氏。掌谨酒者。《本草》述水萍之功,云能胜酒,命名取此。

  酒材。凡资之以为酒者皆是。酒正以法式授酒材酿之。

  监、史。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毛诗》监、史皆察仪者,司正之属。

  酒官。《月令》命有司用六物,酒官监之。

  酒友。白居易与皇甫明之为酒友。又以诗、酒、琴为三友。

  觞正。魏文侯与大夫饮,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尽者,浮以大白。文侯不尽,不仁举白浮君。《说苑》

  酒吏。诸吕用事,刘章入侍高后宴饮,令章为酒吏。章曰:臣将种也,请以军法行酒。酒酣,诸吕有一人亡酒,章拔剑斩之。太后业已许其军法,亡以罪也。《史记》

  饮材。材有三,谓善令、知音、大户也。

  明府。司酒令者。

  律录事。辅明府糺令有饮材者也。

  觥录事。罚酒人之不称职者。

  司举。酒人之司贡举也。

  秘阁。助司举者。

  祭酒。汉博士择聪明有威重者为祭酒。古者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祭地,称祭酒。

  酒客。李元忠迎齐神武。神武闻其酒客,未即相见。

  司正。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礼记》

  酒后。中古之时,未知麹蘗,杜康肇造,爰作酒醴,可名酒后。皮袭美序。

  酒帝。唐诗:若使刘伶为酒帝,亦须封我醉乡侯。

  醉侯。种沈逸嗜酒,自号云谿醉侯。又,皮袭美诗: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

  酒狂。盖饶宽贺许伯入第,曰:无多酌我,我则酒狂。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汉史》

  酿王、麹部尚书。汝阳王琎取云梦石甃泛春渠以畜酒,作金银龟鱼浮沈其中为酌酒具,自称酿王兼麹部尚书。

  酒徒。郦食其谒军门,衣儒衣冠。沛公使人谢曰:未暇见儒人。食其按剑叱使者曰:吾高阳酒徒,非儒也。沛公遽延入。《史记》又,山简等称高阳酒徒。

  醉龙。蔡邕饮至一石,常醉在路上卧,人名曰醉龙。

  醉圣。李白每醉为文,未尝差误。人目为醉圣。

  酒仙。李白一斗为诗百篇,自名曰酒仙。

  酒颠。张旭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以为神,不可复得。世呼酒颠。

  斗酒学士、五斗先生。王无功待诏门下省时,省官吏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号斗酒学士,无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

  酒家南董。无功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李淳风曰:王君酒家之南董也。《东皋子》

  酒圣、饮宗。今祀宣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

  四配。阮嗣宗,陶渊明,王无功,邵尧夫。

  十哲。郑文渊,徐景山,嵇叔夜,刘伯伦,向子期,阮仲容,谢幼舆,孟万年,周伯仁,阮宣子。

  诸贤。山巨源,胡母彦国,毕茂世,张季鹰,何次道,李元忠,贺知章,李太白以下,祀两庑。至若仪狄,杜康,刘白堕,焦革辈,皆以造酒得名,无关饮徒,姑祠之门垣,以旌酿酒者。

  酒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洲遂,为酒八仙。《唐史》

  醉士。皮日休自称醉士。

  醉尹。白乐天自称醉尹。

  酒神。酒席之士,九吐而不减其量者为酒神。《醉录》

  醉吟先生。白居易称醉吟先生。

  醉民、酒民。元次山称醉民,又称酒民。

  醉叟。种放自号醉叟。

  醉翁。白乐天,苏东坡,欧阳永叔,皆自称醉翁。

  酒党。后冯方怨桓彬,诬为酒党,废卒于家。《史》

  酒伴。多情怀酒伴。白诗。走觅东邻爱酒伴。杜诗。

  酒吃。焦遂口吃,对客不能出一言,醉后酬答如注。时目为酒吃。《唐史拾遗》

  酒姥。临安裴氏姥,居一墩,采花酝酒,施贫士。

  酿客。谓酒家也。

  酒家胡。山谷诗:但见索酒郎,不见酒家胡。

  酒佣。杜根逃难宜城,为酒家佣。《珊瑚钩》

  酒保。栾布困穷,为酒家保。

  酒债。杜子美无钱赊酒,而诗言酒债。《诗话》

  酒妪。呼子先与酒妪各骑狗仙去。

  酒豪。潘璋好赊酤,偿主至门,曰:后豪当还。

  酒户。唐人以饮多者为大户,少者为小户。

  醉尉。李广射猎至霸陵,尉醉呵止之,广宿亭下。后广为太守,请尉至军,斩之。《史记》

  酒藏吏。戴祥年十二病死,而苏云天使其为酒藏吏。

  六逸。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曰沈饮,号竹溪六逸。

  酒逸。面目或憎禅,倒冠聊酒逸。欧诗。

  醉适。陶潜每一醉则大适,自称醉适。

  八伯。晋羊曼、郄鉴等任达好酒,时人呼为兖州八伯。

  饮流、饮徒。古人以同好饮者为饮流。山谷诗:招得邻丁作饮徒。

  油税务、酒库。宋元以来,设以给酒之所,凡郡邑皆有之。

九之量[编辑]

  尧饮千锺,舜同。

  孔子饮百觚。

  子路饮百榼。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锺,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百榼,古之贤圣无不能饮,子何辞焉。《孔丛子》

  于定国为延尉,饮酒至数石不乱,治狱益精明。

  淳于髠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郑康成饮一斛。

  马周命酒一斗八升独酌。

  山涛饮酒八斗方醉。帝欲试之,乃以八斗饮涛,密益其酒。涛至本量而止。《晋中兴书》

  周𫖮饮一石。𫖮渡江,虽日醉而恒云无对。一日有旧对者访之,欣然出酒二石,对饮而罢。明日𫖮如故,视客已腐胁而死。

  卢植饮一石不醉。《续汉书》

  刘伶饮酒一石,至醒复饮五斗。《话林》

  蔡邕饮一石。

  焦遂饮五斗。

  王绩饮至五斗不乱。

  李琎饮三斗。

  满宠、马融、傅玄、刘京、魏舒、冯跋,饮皆可至石馀。

  皇甫真饮石馀不乱。

  孔珪饮七八斗。

  刘藻能饮一石不乱。

  陈后主与子弟日饮一石。

  张安道饮酒初不言盏数,与刘潜、石曼卿每饮必云几日。

  邓元起饮至一斛不乱。

  南齐沈文季为吴兴太守,饮至五斗,妻王锡女亦至三斗,对饮竟日而视事不废。

  裴弘泰自杯酌至𦨻船重二百馀两,可为酒人之冠。

  柳骞之饮一石不乱。

  桓温饮酒三升。

  欧阳永叔、梅圣俞俱量可尽百许盏。

  陆纳止可二升。

  苏轼饮酒,终日不过五合。

十之饮[编辑]

  抔饮。上古无酒器,以手掬之而饮也。

  瓢饮。以瓢而饮,不用尊也。

  乡饮。客爵居左,其饮居右,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礼记》此乡饮酒三爵奠置之所。 乡饮酒之义,主人拜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礼记》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阴阳,立三宾以象三光。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六十以上者坐,六十以下者立,明尊长也。六十者二豆,七十者四,八十者五,九十者六,明养老也。

  射饮。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射毕揖降,俟众耦皆降,胜者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

  独饮。王恭欲请江卢奴为长史,晨往,江犹在帐中。王坐,不敢言。良久乃得及,江不应,直唤人取酒,自饮一椀。王云:那得独饮。江曰: 卿亦复须耶。乃酌与王。《世说》

  对饮。谢𬤝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尝曰:入吾室者,唯有清风,对吾饮者,但当皓月。

  群饮。厥或告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酒诰〉

  燕饮。君燕居而自饮酒也。

  颁饮。以酒匪颁赐群臣也。

  尸饮。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尸饮七,以瑶爵献大夫。尸饮九,以散爵献士及群有司。《礼记》

  彝饮。彝,常也,《书经》无彝饮。

  中饮。半酣也。诗:中饮顾昔心。

  轰饮。王绩云:恨不逢刘伶,与闭门轰饮。《东皋子序》

  痛饮。崔咸迁陜观察使,痛饮夜分,治事无差,吏称为神。

  狂饮。饮而放于礼法,不知节也。

  摄饮。谓持酒往饮也。

  酷饮、沈饮、剧饮、泼饮、耽饮、溺饮。皆纵酒而无检束也。

  崇饮。崇,尚也。《书》矧曰其敢崇饮。

  豪饮、纵饮、畅饮。饮而放曰豪,饮而恣曰纵,饮而欢曰畅。

  嗜饮。陈暄、郑泉、种沈逸性皆嗜饮。

  好饮,一曰无事饮。陈轸谓犀首曰:卿何好饮。曰:无事。〈陈轸传〉

  留饮。曾宗道与故人留酒肆饮。

  邀饮。王弘欲识陶潜而不能致,潜常住庐山,弘令潜故人赍酒于半道邀之。及至,欣然便共饮。《世本》

  毕饮。韩朝宗约孟浩然偕至京师,欲荐于朝,约日引谒。会孟有故人至,剧饮欢甚。或言与韩公约,不当后期。孟叱曰:业已饮矣,⾝行乐耳,遑恤其他。遂毕饮,不赴。《襄阳集》

  酣饮。长孙澄虽不饮,好观人酣饮,常恐客归,别进异馔。

  偷饮。锺毓与弟会少有令誉,父繇昼卧,因共偷服散酒。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父诘其故,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世说》

  盗饮。毕卓为吏部郎,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饮。主者谓是盗,执而缚之,知为吏部也,释之。

  节饮。谓饮而有限也。

  断饮。陈大卿生平好饮。一日同寮举“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问之。陈曰:酒亦岩墙也。遂断饮。《萤窗丛谈》

  避饮。东坡云:偶与客饮,孔常父见访,方设席延请,忽上马驰去,谓之避饮。

  耐饮。王丞相性不耐饮。

  就饮。鲁宗道迁左谕德,真宗召之,久乃从酒家还。真宗问之,曰:有故人,臣家贫乏,故就酒家觞之。《宋书》

  野饮。渊明家贫,不能常饮,况美酒乎。所与饮,多田野渔樵之人,班坐其间。《渔隐丛话》

  会饮,聚饮。所饮非一客也。

  了饮。石学士沈冥自品为了饮。

  冻饮。谓夏月取酒居冰上饮之。

  裸饮。晋光逸,字孟祖。胡母辅之等方散发裸祖闭室酣饮,光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便户外脱衣露顶于狗窦中窥之大叫。辅之曰:他人决不能尔,必我孟祖也。呼人与饮,人呼裸饮。《语林》

  泥饮。杜甫〈遭田父泥饮〉,谓醉如泥也。

  巢饮。徐佺结巢海棠枝上,巢饮其间。又,石曼卿置身木杪而饮。

  豕饮。阮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初潭集》何须接去更作牛饮其可。

  鹤饮。曼卿自称鹤饮。

  鲸饮。诗:饮如长鲸吸百川。

  牛饮。桀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韩诗外传》

  鳖饮。刘潜辈以席稿自束,引首出而饮,复缩入,曰鳖饮。

  鼻饮。汉时,越骆人相袭以鼻饮,与禽兽无异。

  囚饮。石曼卿与客痛饮,露发跣足著械,谓之囚饮。

  鬼饮。亦石曼卿故事。

  真率饮。谓饮而不尚虚文也。温公为真率会,约酒不过数行。

  文字饮。韩诗:不解文字饮。

  蕉叶饮。东坡云:吾兄子明饮志不过三蕉叶,吾少时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

  竹林饮。刘伶、阮籍、山涛、向秀、稽康、王戎、阮咸,坐竹林而饮。

  河朔饮,一曰避暑饮。袁绍在河朔,至三伏大饮,云以避一时之酷暑。《典略》

  长夜饮。长夜饮自纣始。信陵君被谮,谢病不朝,与客为长夜之饮,多近妇人,病酒卒。

  十日饮。秦王遗平原君书:闻君高义,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十千饮。古云:未申十千之饮。诗:新丰美酒斗十千。又:美酒一斗价十千。又:十千美酒花期隔。

  五色饮,五香饮。隋仁寿间,筹禅师入内造五色饮,以扶芳叶为青饮,柭楔根为赤饮,酪浆为白饮,乌梅浆为玄饮,江笙为黄饮。又作五香饮,第一沈香饮,次檀香饮,次兰泽香饮,次鸡⾆香饮,次松香饮。《大业志》

  凿⼱以饮。大夫使宾为亲含,恐尸为宾憎秽,以巾覆尸面,而当口处凿。《礼记》

  与虎贲饮。孔融与蔡邕善。邕卒,有虎贲士貌类邕,每与同饮,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与兵帅饮。谢奕尝逼桓温饮,温走避,乃引温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何损。

  与三驺饮。谢几卿性通脱,预乐游宴不得醉而还,因诣道边酒垆,停车褰慢,与车前三驺对饮。

  与庙神饮。梁宗室猷,封汝临侯,为吴兴守。每祀酹楚王庙神,尽欢极醉,神饮亦有酒色。后为益州刺史,为贼齐狗儿所攻,神领数百骑来救,大破狗儿。《梁史》

  饮品。曹参、蒋琬,饮醇者也。陆贾、陈遵,饮达者也。张师亮、寇平仲,饮豪者也。王元达、何承裕,饮儁者也。蔡中郎饮而文。郑康减饮而儒。淳于髠饮而俳。广野君饮而辨。孔北海饮而肆。醉颠、法常,非禅饮乎。孔元、张志和,非仙饮乎。杨子云、管公明,非玄饮乎。白香山之饮适。苏子美之饮愤。陈暄之饮𫘤。颜光禄之饮矜。荆卿、灌夫之饮怒。信陵、东阿之饮悲。其饮品各自有泒也。

  饮有五合。光风霁月,快雨时雪,一合也。花开,酿熟,二合也。偶尔欲饮,三合也。小饮成狂,四合也。初郁后畅,谈机乍利,五合也。

  饮有十乖。日炙风燥,一乖也。神情索莫,二乖也。特地排当,饮户不称,三乖也。宾主牵率,四乖也。草草应付,如恐不竟,五乖也。强颜为欢,六乖也。革履板折,谀言住复,七乖也。刻期登临,浓阴恶雨,八乖也。饮场远缓,迫暮思归,九乖也。客佳而有他期,妓讙而有别促,酒醇而沸,炙美而冷,十乖也。

  饮有七宜。饮喜宜节。饮劳宜静。饮倦宜诙谐。饮礼法宜潇洒。饮乱宜绳约。饮新知宜闲雅。饮杂糅客宜逡巡却退。

  饮有醉之宜六。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助其洁也。醉月宜楼,资其清也。醉暑宜舟,领其旷也。醉山宜幽,陶其趣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

  饮有醉客之宜八。醉得意宜唱咏。醉将离宜鸣鼍。醉文人宜妙令无苛酌。醉俊人宜加觥盂旗帜。醉正人宜谨节奏章程。醉佳人宜微酡。醉豪客宜挥觥发浩歌。醉知音宜清喉檀板。

  饮有酒徒之选十二。款于辞而不佞者。愉于色而不靡者。怯猛饮而惜终懽者。闻令即解而不再问者。善戏谑而不虐者。语便便而不乱者。持屈爵而不分愬者。偕众乐而恶外嚣者。飞斚腾觚而德仪无愆者。坐端凝而神爽逸者。宁酣沈而不倾泼者。

  饮有欢之征十四。得其时。宾主久间。酒淳而主严。非觥罍不讴。不能令有耻。方饮不重膳。不动筵。录事貌毅而法峻。明府不受请谒。废卖律。废替律。不恃酒。使勿哗勿暴。歌儿酒奴解人。

  饮有不驩之候十七。主人吝。宾轻主。会客不投。殽核杂陈无序。妓骄而乐涩。室暗灯晕。议朝除家务。迭诙谐。刻觞政。录事不纲。数易令坐驰。兴居纷纭。附耳嗫嚅。蔑章程而骋泼饮。醒木讷而醉唠嘈。餙已非而尚议令。不谕令而疾击手。


酒槪卷之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