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重修台湾县志/卷首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重修台湾县志
卷首
卷一 

重修台湾县志叙(立序)

[编辑]

邑曷为有志?志一邑之事也。一邑之事曷为志?天时异候、风土异宜、人情异尚、物产异数,不有以志之,惧其传讹也。

台湾,固奧区也。按《文献通考》称“毘舍邪国”,《名山藏》称“东港”、“婆娑洋”,从古未有开辟者。我朝德威远播,归入版图;生聚之、饮食之、教诲之,迄今已几及百年,舟车水陆,俨然一大都会矣。是不可以不志。然则前未有志乎?曰:“有。前邑宰王君礼志之矣。”曰:“前有志,何为复志?”曰:“前之志,志前之台湾;今之志,志今之台湾也。前之台湾,熙熙暤暤;今之台湾,涵濡圣泽、沐浴皇仁,凡制度、议礼、考文,较之从前,风气骎骎日上,是不可不重志也。”虽然,志难,志台湾尤难。今夫海,包干之奥、括坤之区,长波涾沱,洪涛澜汗,茫乎浩乎,不知其几千万里;而台湾以孤岛横亘其外,天时不可按候而考、风土不可按图而征、人情不可按时而定、物产不可按数而稽,藉非博采广闻、熟悉者久,不敢志,亦不能志。

鲁君燮堂,宰邑三年,官于斯者也,首倡盛举;台之士人,生于斯、长于斯、聚国族于斯者也,共襄厥成。不数月而志竣;门分类别,纲举目张,条理井井。寻览之下,不特天时、风土、人情、物产,一一了如指掌,而百年来教化聿新、风会日盛,圣天子大无外之模、各民番沐太平之福,亦胥于是乎得之;益叹邑之不可无志,而台湾之尤不可不重志也。

率志数语,弁诸简端,请以质夫海内之览是志者。

乾隆壬申冬十月下浣,巡台使者立柱撰。

重修台湾县志序(钱序)

[编辑]

我国家重熙累洽,德化覃敷,声教四讫;薄海内外,罔不蒸蒸向化。台湾为海外岩区,冠领三邑,藩篱数省,归入版图几及百年;圣天子涵濡乐育,久道化成,其间风土依然,山川如故,而礼教聿兴,制度大备,人文蔚起,风会日隆。以视从前,譬犹皇古之世,草昧初开,浑浑尔、噩噩尔;今则巍乎焕乎,已跻中天之盛已。

旧有志,择焉未精、语焉不详,岁久且多残阙;鲁君燮堂,以西江名进士来莅兹邑,三年之内,时和岁稔,政举事修,公务余闲,慨然自任。爰集台之文士,共相商订;取旧志之缺者补之、略者详之、繁者芟之、讹者正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尽人事;大则礼乐文章、小则虫鱼草木,分晰众部,莫不峨然在目,釐然有当于人心。

夫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台湾孤悬海外,名公巨卿、文人学士,踪迹罕到;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不有以核其实,将何以信之今而传之后耶?顾非平时留心稽考、熟悉兹土,而又长驾远驭、智力有馀,且其才、其识、其学足以擅作史之三长者,必不克肩厥钜任。鲁君燮堂,何独游刃恢恢也!

书开局于学之明伦堂,始于二月,成于十月。海内览者,资搜采、广见闻,知圣朝之车书大同,乐海外之风教日盛,胥于是乎在,岂不休哉!余不敏,恭膺简命,巡视兹土;𬨎轩采风,率多阙漏。《诗》不云乎:“骍骍征夫,每怀靡及。”行将归矣,所借手以报命者,将于是书资所未逮。然则是书之成,抑亦余之厚幸也夫!是为序。

乾隆壬申十月,巡台使者仁和钱琦撰并书。

重修台湾县志序(金序)

[编辑]

古诸侯之国,唐虞万、夏商三千,至成周而为千八百;仿之于今,祇一邑而已。然读〈关睢〉、〈麟趾〉之篇,〈鹊巢〉、〈驺虞〉之什,〈二南〉之化,由近及远、由暂而久,是以季札聘鲁,吴始入于中国。洎汉文翁化蜀、唐常衮开闽,风教所施,虽速于置邮而传命,亦犹水之盈科而后进也。

台地僻在遐岛,《周礼》不载,〈禹贡〉无稽;上古无论已,自唐宋以暨元明,未入中国。明天启间,荷兰屯集,海舶往来,方与中华通,台湾之名始著。旋为郑成功窃踞,恃其险远,行同倭寇,咸目岛夷,恒为闽、粤、江、浙之患;漳、泉、福、兴诸郡,被毒尤甚。我朝定鼎后,圣祖仁皇帝施仁武不杀之恩威,臣服其余孽;是以声名洋溢乎海隅日出之表,舟车所至、人力所通,茹毛饮血之伦、卉服文身之俗,罔不率俾。猗欤休哉!振之以武威、修之以文德,建置郡县,版图已定;星野之分、户口之数、官师武备之设、山川风土之宜、人物流寓之有纪载、忠孝节义之有表彰,与夫城池、仓库、衙署、营制、学校、坛庙、宗祠之规画,下至农田、水利、官庄、租税、财赋之所入,以及鸟兽、草木、虫鱼之所产,树艺以时,灾祥并纪,无不釐然毕该。台之有郡县志,自台厦道高公讳拱干、邑令王讳礼草创也。于古无稽,于今未备,因陋就简,草昧初开,亦宁严无滥之苦衷也。时移物换,踵事增华,因革损益,日异月新,不知凡几;板帙岁久漶漫,重修之役,不得不有望于今兹也。

余自庚午春,由漳郡守奉恩旨擢监司之任,始至于境,见人物风土贸迁有无,骎骎乎与中华相埒矣。年来南北两巡,见各邑蒸黎之众,番社之驯,生齿日繁,田土日辟,风景不殊,繁华较胜,林林总总,既庶既富,盖圣朝豢养休息之恩,七十年于兹矣,安可不加之以教哉?考之志乘,《府志》修于乾隆丁卯年巡台御史给谏六公,已极详备,而《县志》阙略甚多。壬申春,邑令鲁讳鼎梅毅然有修志之举,余甚嘉焉。夫志,识也;识前言往行,与国史等。史则善恶俱载,褒贬予夺,字字霜严;志则稽古证今,忠孝节义,千秋永鉴。有善而无恶,有褒而无贬,乃隐恶扬善之意;庸庸碌碌,去而不录者,亦犹贬与夺也。若夫元恶巨憝,以示炯戒,俾民知向慕而凛儆畏,乃教之大者也。

比志成,请序于余。余读而叹曰:有是哉!志之详尽,无逸事、无遗义矣,犹不能无慨。郑逆窃踞时,我朝海禁綦严,其抚而有者,皆番社之众及漳、泉之民耳。今闽、粤十余郡人,蜂屯蚁聚,岁有增添;各立门户,彼此争胜;地不加广,人多丛集;偷渡之禁愈严,而潜踪顶冒而来者不可胜计。又,澎湖三十六岛,兵民杂处,地不产粟,户鲜盖藏,仰给于台,商船梭织,瓮飧足继;风雨兼旬,炊烟顿息。备储之法,不可不讲。至于鹿耳门为台郡销钥,铁板暗沙,巩若金汤;荡缨引路,商舶时有冲汕沉溺之患。凡此皆为政者所当日夕留心,而治人治法,或亦为志之所载而未详欤?

今国家当全盛之时,培养元气,浃髓沦肌,海外民番,咸归乐土;从此向风慕义,如〈二南〉之化,由近及远、由暂而久;凡有血气者莫不来享来王,迈夏商周之上,而颂唐虞氏之至治者。后之君子,推而暨之,可也。是为序。

时乾隆拾柒年岁次壬申秋七月吉旦,赐进士出身特授朝议大夫、前云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分巡台湾道按察使司副使加二级纪录十六次燕山金溶题。

序(柁序)

[编辑]

岁壬申,余奉宪委来视台湾。初秋,署篆监司。冬十月,特旨实授,兼理学政。受恩深重,勉图报称,日与文武寅僚勤求治理。适《台湾县志》重辑告成,来请序。

余惟韩昌黎过韶而访图经,朱紫阳守南康,下车亟询郡乘,谓是固一方之法制经纬所考镜也。丙夜披阅,大纲小目,凡若干条,总一十五卷,数夕而毕。 不禁喟然曰:休哉!我国家骏德鸿猷,规恢无外,迈唐虞、轶三代,于斯志征之矣。其在《书》曰:“东渐于海。”《诗》曰:“海外有截。”《记》又曰:“东不尽东海。”盖自无诸启闽,历四千年而始辟此绝岛之方舆,以壮我朝大一统之模者也。故占星野,则保章氏所未辨;稽沿革,则职方氏所未载。伯翳之经、道元之注、无此山水; 珠崖之郡、铜柱之郊,无此建置。而兹志所陈教养之周详、戎祀之整肃、衣冠典文之茂美、薮浸孕育之瑰琦,皆由圣作物睹,大化翔洽,洗曶昧之乾坤,耀以光明; 于是珥笔者得铺张扬厉,勒为此书。班孟坚所言遭遇乎斯时者,讵不信哉?

抑余旧闻台湾附郭,民鲜土著,耕渔商贩,俱闽、粤轻黠子弟,杂而难治。吏于斯者,有传舍之思,不知所以教之,甚或不爱之而因以为利。将校所属之兵,平居不能训练,而又骄之,因是有辛丑之变。方今片甲寸艇,悉睿虑所熟筹;百职庶司,皆帝心所慎简。二者之患,断乎免之。夫愚贱何知,惟能予以安全者, 其心好之为最真。杂纪所述,明季洎国初,海氛之毒烈矣。自台湾收入版图,圣圣相承,休养生息;番安于社,丁不多科;农安于里,赋比轻则;商贾安于市;行旅安于涂;舟车络绎,百货麇至。台邑安而全郡安,而内地濒海之郡邑举安。歌尧者曰:“作息耕凿,帝力何有?”亦知涵濡圣泽已七十载之久乎!

顾其俗浇,尚奢靡,或好嬉戏淫巧,敦朴之意漓焉。说者谓土沃民富故,殆非也。邑处海上,扶舆清淑之气,郁积磅礡;凡气清者必浮,弊固然耳。然士生其间,锺是气,必美秀而文。尝论阴阳之禀,各毗于偏;天地自然之数,矫而救之,以归于正,则其人之事也。台人多闽、粤之人,昌黎在粤、紫阳在闽,斯文统绪之传,犹有存者,讵以远近殊乎?民富则可与谈礼,士美秀则能入道;就其所得,救其所失,当不其难。抑闻贾生云:移风易俗,使人回心而向道,类非俗吏所能为。所赖贤司牧、贤司铎暨此都之贤士,相与鼓舞振兴,俾此日之菁莪棫朴,即他时之威凤祥麟;用佐天家万年有道之长,其为兹志增光者,岂鲜哉。

余世受国恩,南来驻节,叨膺师帅之责,盖不敢不勉也。是为序。

福建分巡台湾道兼理提督学政、按察使司佥事仍兼世管佐领、军功加三级纪录四次长白柁穆齐图撰。

台湾县志序

[编辑]

粤自文命诞敷,庶土交正;元公制作,爰列职方。盖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同轨同文,会归有极;载之于皇舆,绘之以王会,发皇耳目,昭示来兹。然积尘益岳、集腋成裘,下而至于一州一邑,亦罔不广蒐典籍、博访风谣,以备一日之采择焉。乃龙门作史,郡国都邑不列八书,而杂见之于纪、传、世家。迨乎班、范继作,而前书〈地理志〉、后书〈郡国志〉,后之辑志乘者,多宗之。在〈长发〉之诗曰:“海外有截。”又〈江汉〉之诗曰:“我疆我理,至于南海”。昔之经理天下,四海而外,声教所讫,固无间于薄海内外而同之也。

我国家幅员之广,土宇所辟,亘古以来,未有比隆。况台邑自入版图,仁渐义摩,涵濡沐浴于圣化之内者,盖八十余年于兹矣。虽僻在海隅,而礼乐制度、刑政教化,纤悉无乎不备。民生其间,顾不幸欤?然五方风气各有不齐,习俗移人,贤者不免。苟一夫不获,若纳于隍,则斯志所编,其以为文乎?抑将殚心思、竭知虑,精神贯注于其间而见之于实也。孔子曰:“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耻者,耻其未至于善也;格者,格于心而至于善也。然则惟德礼而后耻心生,亦惟知所耻而后入于德礼也。管子以礼义廉耻为四维,盖以是四者而维系之,是犹泰山而四维之也。诚如是也,有不蒸蒸焉日化于善、而臻于一道同风之域也哉?鲁君移宰斯邑而勤勤编辑,意者其在斯乎?

台为郡之首邑,是固守之所耳濡而目染者也。夫宣上德而达下情者,守之职也。余盖甚愧乎四子之雍容讲德,而又甚乐乎斯志之为歌咏中和乐职之先声也。是为序。

时乾隆十有七年秋八月,赐进士出身特授中宪大夫、知台湾府事加三级纪录五次陈玉友题。

序(鲁序)

[编辑]

县之有令,知一县之事者也。邑之有志,记一邑之事者也。知之而记之,是之谓志。

台地远隔重洋,僻在荒服以外,我国家披荆辟草,始入版图;其故事之散见于载籍者,荒渺而无所稽,则知台邑之事为难。邑乘,自前摄令虞山王公礼创于康熙五十九年;其时草昧初开,民淳事简,志亦略而不详。数十年来,休养生息,教化既行,规制大备:封域有定、山川有制、田赋有经、学校有典。而且闽、粤之民,航海而至者,接踵摩肩;好恶异俗,情性异齐,则志今日之台邑尤难,予何足以知之!予自己巳秋调任兹邑,日鹿鹿于簿书尘鞅,举凡经制之源委、闾阎之利弊、地势之扼险设要、民俗之厚薄淳漓,虽耳濡而目染之,而撮其要不能记其详,举其大而或遗其细。予不敏,何足以知之!虽然,安于不知而委之不志,是滋之旷瘝也;予何敢焉!

辛未冬,爰集二、三寅好暨邑之绅士耆硕,聚而商之。佥曰:是邑之先务也。迺鸠剞劂之资,举博士弟子洁士侯生世辉司其出纳,孝廉明之陈君辉、博士弟子幼达卢生九围、博士弟子醇夫方生达圣专司编纂,明经子远郭君朝宗、明经修仲蔡君开春、明经岐伯金君鸣凤、博士弟子尔简龚生帝臣分司采辑。诸君子既集众腋,又远征进士后山王君必昌于德化,以总辑之。而其大纲细目,则郡学司铎明卿林君起述是综理焉。规抚既定,请于宪,报可。乃设馆于郡庠,继晷纂之。越数月而书成。额之曰:“知县鲁鼎梅重修”。噫吁!是岂知县之所能修耶?予不敏,何足以知之而志之。盖合诸君子之知以为知,合诸君子之所知以为志也。今而后,庶几得以附于知之者矣。

夫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志之所载,其大凡也。其在《书》曰:“非知之难,行之维艰。”则举斯邑而措之荡平,以光兹志乘者,后之君子之责也夫。

时乾隆十有七年冬十月吉旦,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知台湾县事护理台湾府海防同知印务加三级纪录五次记大功三次新城鲁鼎梅题。

原序 康熙庚子年

[编辑]

志乘之书,所以备省风而资问俗。故修志者,必当考其详、纪其实,使人观户口贡赋之日增,则知培养之力厚;观诗书人文之蔚起,则知教化之功深;观安置经画之绸缪,则知苞桑之谋固。此与国史同为征信之书,非徒以夸耀耳目也。

台湾远在荒陬,古声教所不及。先襄壮公荡平海宇,以是地为东南之保障,力疏请留,始置三县:南凤山、北诸罗,而台湾居其中。台之地广不及凤、诸,三十馀年来生聚教训,迄今学校、祀典,秩然以举;人物、艺文,蔚然以兴。及乎赋役、军防、民风、土产,与凤、诸两邑,均为海外之中华。

摄令王君,以邑志未修无以壮皇图而光史册,集群儒搜罗纂辑,不数月而告成。噫!今人服一官、宰一邑,方矻矻焉催科谳鞫之不暇,而司马王君以长才摄令事,政修人和;又复以其精神,辑未有之成书,俾海内知圣朝之车书声教,无远弗届,盖叹王君之非独有吏才,且有史才矣。

余承先人后,八载于兹,《诸志》修,得而观之;《凤志》修,从而序之;今《台志》修,又从而序之。既乐夫久道之化成,而百废具兴也,又愿诸君子观户口之日增,益思所以培养之;观诗书人文之蔚起,益思所以教育之;观安置经画之绸缪,益思所以巩固之。斯克壮皇图于勿替也。是为序。

提督福建水师军务、统辖台澎水陆总兵官左都督温陵施世骠撰。

贵舆马氏作《经籍考》,分经、史、子、集为四;而其间志乘之书,独附于史部者,盖以古者图籍、户口、天官、地理,悉掌之史氏。故孟坚作书,首以十志,厥后诸家仍之;洵乎作志者,非有史才不可也!夫以纪载之书,而出之才人之手,故其为文核而详、其铺叙雅而赡,芟所当芟、录所当录,不芜不秽,有条而不紊。令读之者观风考俗,了然若指诸掌,而不至下同于稗官杂滥之为,盖其难矣!

然而天下之事,有创有因;有所因而踵成者易为力,无所因而创始者难为功。台湾自胜国以前,既荒芜无所考;我皇上神圣威武,化及海外。乃始臣妾而郡县之。今虽入版图数十馀年,而其经制、规画、山川、风土,未有淹雅之士为之撰述而编缉之者。征其文,则文移册籍而已;考其献,则街谈巷说而已。而欲从漫无所因之馀,援笔奋志,勒成一家之书,是难之中又有其难焉!是以守土者十易其人,皆因循退诿,而莫或一任其事也。

今郡佐王君,摄篆未及半载,毅然起而任之;延致诸生,捃摭编缀,分门别类,汇次成帙,既成而以示余,且属余为之序。夫以前此十人所逡巡却顾而莫之肯为者,而王君独于代庖之暇,簿书钱榖之馀,与诸生讲求而纂定之,亦可谓不殚于为创,而有志于章典文物之盛者矣!夫天下事,常始乎粗而卒乎精,其间搜罗之所未备、词义之所未该,加以沿革不同、风俗日变,后有作者因之,而踵事增华,皆是书为之权舆焉。是后人居其易,而王君独任其难也。安见后人之才,非即君之才,而虽有扶风、龙门,其得不以是为荜路蓝缕也乎?

福建分巡台厦道兼理学政、按察使司副使寿春梁文煊撰。

邑之有志,犹古诸侯之有史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纪人事,其间盛衰、休咎、是非、美恶,所以昭劝戒而裨政教,其关系世道匪浅鲜也。是故作志非难,作志而信令传后为难。

台湾昔属荒裔,今归版图,历年不啻三纪。其为圣天子深仁厚泽之所涵濡,及封疆大臣承宣德意以致太平,山无伏莽、海不扬波;虽远在天涯,而声名文物增倍于前。五十六年,《诸罗志》成;五十八年,《凤山志》又成。而《台湾邑志》之修,俞令有志未逮,竟以升迁去。虞山寅兄以是秋摄邑篆,他务未遑,汲汲然以修志为急务,礼致群儒,开局纂缉。稿既脱,问序于余。披阅之下,其为例也切而严,其为文也赡而整,其为事也该而核;而又于“武备”一篇为最详,自营制额数、防汛兵马,以及瞭望炮台、巡哨战舰,纤悉毕具。盖深明于志之作,非徒以夸耀盛世之规模,饰为观美已也。将纪其兴除利弊,与夫扼塞设建之周密,为保障一方永远之计,使后之君子按册而稽,了如目前焉。

夫台郡虽属海外,通江、浙而连闽、广,实为四省之籓篱;而台湾一邑,视凤、诸为尤要。以鹿耳门为咽喉、以澎湖为门户,一邑固,则全郡皆赖以无虞,四省皆恃以巩固。而山川风土之异其宜,因革措置之随其地,户口田赋之增其额;典秩备载,祥灾必书;飞、潜、动、植之物,靡不参考而详尽。则斯志也,诚足以信今而传后矣!从兹以往,考古者不患无征,采风者不患无据;统一车书,同文之治,不于今日而益见哉!而余值《郡志》明备之后,无事增修;独四载来,于三属邑志,获观厥成也,尤所深幸尔!

台湾府知府,上党王珍撰。

志何始乎?始于古也。古始于何时乎?始于《九丘》也。曷谓《九丘》?曰“九州之志也”。曰:“丘,聚也;土地所生、风土所宜,皆聚于此书也。”后世地志图经,其皆权舆于此乎?而说者谓朝廷有一统志、省有通志、郡有郡志,虽邑乘不备,庸何伤?不知县志者,郡、省、一统志之所取裁也:因时补救,则尚经济;应期焜耀,则论人才;与世污隆,则语风俗。俾览者具有激厉之思,将廉顽懦立之是赖,所关岂不重欤?况台湾僻在海外,原为声教不及之区,圣天子德威远届,辟疆土、设郡县,三十八年于兹矣。

台,固附郭也,土地之广狭,于何而考?规制之略,于何而稽?田赋之多寡、盛世之典秩,于何而问?设官分职,而以文章显达于一时、声称远垂于奕禩者,将何以信今而传后?志又乌可已耶?而且《诸志》成于前、《凤志》续于继,独台邑之志缺焉未举,亦海外一大憾事!志又乌可缓哉?

余摄篆台邑,搜讨郡乘、延访群儒、广罗博采、旁集远缉。山泽奠其位、风土异其宜,城郭、疆域画然也;祠坛、兵制肃然也;户口丁粮日积而日增,学校制度日新而日盛,循良、茂德、忠孝、节烈之流后先毕纪;下及一名一物之微,罔不发隐阐幽,裒而志之。始于己亥之季冬,成于庚子之孟夏,宁敢曰笔藻摛花,足以扬光史册乎?纪其所见、录其所闻,九州之外,别有天地,聊以备观风者之采择云尔。台之后贤,必有能讨论修饰而润色者,庸书此以俟。

台湾海防总捕同知、兼摄台湾县事虞山王礼撰。

重修台湾县志凡例

[编辑]

志列纲目,由来旧矣。参稽群志,义例各著。今惟衷于事无阙漏、文不繁复,非敢故为异同。

首绘图,便览也。图先书后,自昔然矣。

画疆正域,先辨星野,地承天者也。次详沿革;见国朝武功文德,迈越隆古,敢或略欤?余悉依类条品小序备言之。

邑负山阻海,议守之区;鹿耳鲲身,全台锁钥。若罗汉门之谿谷险仄、澎湖之澳屿萦回,皆守土所当知也。至大海中水程、港道、潮信、风期,旧无成说,每令向若心惊,兹为类叙分明,问渡者宜有取焉。附录诗篇,以当画图。

志建置:凡有兴作必书,凡公所之在境内者悉书。

赋役与内地异:如田论甲折亩、房计间征饷,以及牛磨、蔗车、港潭、罾𦊓等税,悉详注以便稽核。

化民成俗,端必由学。泮林芹藻,采及粤生;书院膏油,惠此多士:均缀宫墙之次,以彰文教之隆。

孔子万世师表;崇德报功,独隆于学校矣。其诸通祀、义祀,别为秩祀志。附以梵宫、社庙而弗削者,邑俗尚鬼,欲悉数其来历,俾民听不惑耳。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台澎为四省藩篱,武卫尤重;营制船政,所必详也。并载赏恤,以昭皇仁。军器不与祭器并陈者,藏神武之用于不测也。

职官,纪官斯土者;列宪题名,则驻于斯土者也。列传,并述其有功德于斯土者。题名以文武爵秩次,传以年代次。

选举,列各奏议,用励邑士。邑武科特盛,戎行之勋烂焉。故为述武科始末。

地以人重,在台言台,善善欲长,而传不及生者,俟论定也。惟节妇年例符亟登之,以劝女贞。

风俗转移视乎人。孔子云:“何陋之有?”故以次于人物。《书》曰:“惟土物爱厥心臧。”因附之以物产。

艺文,标其书目与卷帙之多寡,仿班固《汉书》也。书序存者拣编之。其诗文拣附各志,本条下难附概者,量拣而编之。时贤近作可见者,各拣而编之。

杂纪,志之馀也;兹志尤加谨焉。上溯台湾所由名,远稽红毛所由至。惟伪郑据台二十余年,逸事传闻异词,将攟摭辨正,匪直不敢、且不暇。览者鉴之。

凡志,略斯遗,详或疑滥。然志台湾,与其略也宁详。蒐讨未周,决择鲜当;补遗裁滥,深有望于后之君子。

旧志姓氏

[编辑]

总裁

  • 分巡台厦道兼理学政按察司副使梁文煊

鉴定

  • 台湾府知府王珍

主修

  • 台湾海防总捕同知兼摄台湾县事王礼

编纂

  • 岁贡生陈文达
  • 岁贡生林中桂
  • 廪生李钦文
  • 廪生张士箱

参订

  • 台湾县丞冯迪
  • 台湾县儒学教谕吴应异

督梓

  • 澎湖司巡检李振宗
  • 凤山县典史署台湾县典史周起渭

重修台湾县志姓氏

[编辑]

鉴定

  •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闽浙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世袭骑都尉喀尔吉善
  • 兵部侍郎、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弘谋
  • 巡察台湾等处地方户科给事中立柱
  • 巡察台湾等处兼提督学政、河南道监察御史钱琦
  • 镇守台湾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陈林每
  •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顾济美
  •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德舒
  • 福建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来谦鸣
  • 分巡台湾道按察使司副使金溶
  • 分巡台湾道兼提督学政按察使司佥事仍兼世管佐领柁穆齐图
  • 署台湾府知府陈玉友
  • 署台湾府知府海防同知王文昭

承修

  • 台湾县知县护理海防同知事鲁鼎梅

总理

  • 台湾府儒学教授谢家树
  • 台湾府儒学训导林起述

总辑

  • 德化县乙丑科进士截选知县王必昌

编纂

  • 举人陈辉
  • 廪生方达圣
  • 生员卢九围。

分辑

  • 岁贡生选授闽县学训导郭朝宗
  • 拔贡生蔡开春
  • 岁贡生金鸣凤
  • 生员龚帝臣
  • 监生方达义

分理

  • 生员侯世辉

缮写

  • 儒童王志选、陈正宗、吴初升

台湾县全图

[编辑]
图片 图片名
台湾县境图
城池图
县署图
府学宫图
县学宫图
澎湖舆图
鹿耳连帆
鲲身集网
赤嵌夕照
金鸡晓霞
鲫潭霁月
雁门烟雨
香洋春耨
旗尾秋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