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随园随笔/卷1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随园随笔
◀上一卷 卷十一 下一卷▶

卷十一 各解类

[编辑]

束修七解

[编辑]

束修有七解:《穀梁》“束修之肉不行于境中”,《孔丛子》“子思居贫,或致尊酒束修”,《董子》“大夫无束修之馈”,此束修,肉脯也,朱子引之以注《论语》者也。此一解也。《后汉书•卓茂传》“束身自修”,《伏湛传》“束修其躬”,嵇康《戒子书》“不须行小小束修之意气”,此束修取修身之义,又一解也。《南史•袁枢传》“我岂能具束修为儿买第”,《北史》冯伟门徒束修一毫不受,此束修主财贿说,又一解也。《新序》新婚者有束修,《说苑》君聘后屦二两用琮,大夫屦二两用束修。亲迎者毂三转,夫下先行曰:“某之父使某具不珍之束修,敬礼贞女。”此束修虽亦财贿,而恰主婚姻,又一解也。延笃称“吾自束修以来”,章怀太子注引郑玄谓“束带修饬,年十五以上也”。《盐铁论》大夫曰:“余结发束修年十三矣。”周宏正劝元帝入建康曰:“若束修以上士大夫知帝都本无定处,若小民未见车驾还京,便谓列国诸王未名天子。”韩昌黎注《论语》云:“小子能洒扫进退,行束修之末事以勤其小者,则吾必诲其大者。”此束修主幼学说,又一解也。《唐六典》国子生初入学,置束帛一、壶修一。束与修分而为二,又一解也。《说苑》云子华子对赵简子曰:“主君之亡,臣不能束修,越在诸侯,以为主君羞。”《书传略说》云:“太王避狄,邠人束修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千户之邑。”此束修似作摒挡行李之义,又一解也。

觚不觚三解

[编辑]

觚不觚有三解:何注及《韩诗外传》皆云礼器也,一升曰爵,二升曰觚。觚,寡少也,言饮酒当寡少也。觚而不觚,便不成政道矣。此一说也。《西溪丛语》云木简也,即《急就章》“急就奇觚与众异”之觚。引《太平御览》言孔子日削觚而志有所念,觚不时成,故曰“觚哉,觚哉”。言觚一小器耳,心不专一尚不时成,况大事乎!此一说也。史迁《酷吏传》“破觚为圜”,班氏《西都赋》“上觚棱而栖金爵”,此主方圆说,又一说也,则朱子所本。

少艾三解

[编辑]

冯山公云:少艾,男色也。《左氏》“盍归吾艾豭”,指宋朝也。《国语》“国君好艾,大夫殆”,下文“好内,适子殆”,是艾指幸臣,此一说也。《国策》魏牟谓赵王曰“今为天下之工,而王不与工,乃与幼艾”,指建信君也,趟岐注“美好也”,似主女子言,此二解也。至于《说文》“艾,老也,长也”,《曲礼》“五十曰艾”,又一解。

三户二解

[编辑]

《左传》“赵孟执蛮子,以畀楚师于三户”,杜注:“今丹水县北有三户。”是三户者,地名也。《国策》楚南公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苏林注曰,“但有三人家,便可亡秦。”是三户者,极言户口之少也。

坫五解

[编辑]

“坫”解最多,《尔雅》“垝谓之坫”,古文作襜,是乃以堂隅言,郭景纯所谓端也。许叔重以为屏墙,别是一坫,其累土以庋物者,又是一坫。而累土庋物之坫,又有三焉:有两楹之间之坫,即《明堂位》所云:“反坫出尊”及《论语》之“反坫”也,盖用之庋爵者。有堂下之坫,即《明堂位》所云“崇坫康圭” 也,盖用之庋圭者。有房中之坫,即《内则》阁食之制也。“士于坫一”,康成注:“士卑不得作阁,但于房中为坫以庋食也。”同一累土之坫,而庋爵、庋圭尊者用之,庋食则卑者用之,方密之曰:“凡累土庋物者皆得曰坫”是也。堂隅之坫亦有二:《士虞礼》苴茅之制,“僎于西坫”,《士冠礼》“执冠者待于西坫南”,盖近于奥者,故谓之西坫。《既夕记》“设棜于东堂下南顺,齐于坫”,是近于窔者,东坫也。屏墙之坫亦曰反坫,《郊特牲》所云“台门旅树反坫”是也。以外向为反,黄东发曰:“如今世院司台门内立墙之例,所谓屏墙也。”盖反坫与出尊相连,反爵、反坫与台门旅树相连,是屏墙之反向于外者。《郊特牲》所云乃大夫宫室之僭,《论语》所云乃燕会之僭。贾氏不知坫有三者之分,又不知累土之坫为专在庙中,则谬矣。又误以丰为坫,不知丰用木,坫用土;丰形如豆,故字从豆,坫以土,故字从土,不可合而为一也。《周书》“既立五宫,咸有四阿反坫”,注以四阿为外向之室,则反坫者,亦屏墙也。再考《广韵》葬埋之礼不备而攒涂权厝亦谓之坫,此全谢山《经史问答》所言。

夏屋三解

[编辑]

《诗笺》“夏屋,大贝也,言厚设大贝以食我也,子云《法言》“震风凌雨,方知夏屋之帡幪”,崔骃《七依》说宫室之美曰“夏屋渠渠”,皆作宫室讲。孔颖达云:“《尔雅》训屋为具,当以礼物大具为正解。”王伯厚《汉制考》又以夏屋为门庑之称。

屋漏三解

[编辑]

《尔雅》“西北隅谓之屋漏”,郑康成云:“屋,小帐也。漏,隐也。”孔疏云:“室内可以施小帐而漏隐之处。”宋儒以为暗室也。孙炎云:“屋漏者,当室之白日光所漏入也。”陈见复以为即《礼经》“阳厌”之说,《诗》云“不愧”者,以阳厌是祭末事,助祭者至此易倦,故以不愧戒之。

匏瓜三解

[编辑]

何晏注:“匏瓜,一处物也,我乃东西南北之人,焉能如匏瓜之系?”黄东发引《天官书》曰:匏瓜,星也。《洛神赋》有“匏瓜无匹”之词。“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故曰“焉能系而不食”。朱子以为浮水之物,本《庄子》所谓“五石匏”是也。

寤生三解

[编辑]

庄公寤生,杜氏以为姜寐寤而庄公巳生,故惊而恶之。《风俗通》“不举寤生子”,言俗说儿坠地未可开目,若初生便能视者谓之寤生,举则有妨父母,故恶之。焦弱侯云寤作牾,逆也,庄公逆生,故惊姜氏。

金吾三解

[编辑]

《古今注》以金吾为木棒,一解也。颜师古以为鸟名,二解也。应劭以为执金革以御非常,《百官志》读金吾为金御,三解也。

可怜二解

[编辑]

《庄子•庚桑楚》“汝欲返性情而无由人,可怜哉”,言可悯也。鲍照诗“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人同”,此可怜者,言可爱也。

汤棘二解

[编辑]

《列子》“汤之问棘也是已”,梁简文云:“汤,广大也。棘,狭小也。”张湛注云:“夏棘字子棘,为商大夫;汤则成汤也。”

痈疽二解

[编辑]

赵岐注《孟子》“孔子所主痈疽”,医也。《说苑》曰“雍姓,疽名”,人也。

驺虞四解

[编辑]

贾谊以驺为囿,虞为官,传曰“天子猎,七驺咸驾”是也。《墨子》以驺虞为乐章名,如狸首之义。《白虎通》以驺虞为仁兽,不践生草,不食生物。《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识驺牙形如鹿,见则远夷来宾。《文选注》引《琴操》曰:“邹虞,邵国之女所作也,古者役不逾时,不失嘉会也。”

有妇人焉二解

[编辑]

孔子曰:“有妇人焉。”古注:“文母也。”疑子无臣母之义。朱注:“邑姜也。”又疑犯牝鸡之诮。顾宁人常深疑之,独来集之《樵书》以为“妇”字乃“殷”字之讹,盖胶鬲也。

孟侯二解

[编辑]

《尚书大传》太子年十八曰孟侯。诸侯来朝,迎于郊者,问其所不知,此一解也。《康诰》所称“孟侯”,诸侯之长也,盖方伯也,成王使康叔为之,又一解也。

中堂三解

[编辑]

学士玉堂、蓬瀛,本借道家之名。宋有集贤院大学士,以宰相充之,太宗亲幸之,后惟学士上任一正坐而已。有朱衣院使引之而上,故曰中堂。《通雅》则云:“明制宰相无印,支俸皆借翰林院印,故到任必在翰林院衙门,吏视相公几位,则设几坐,故曰中堂。”史文靖公云:“中堂者,中书政事堂也。堂自宋始建,则中堂之名亦自宋始。”大抵宰相在阁中皆中坐,明李贤入阁欲中坐,彭时以宣宗曾幸,宜东西坐,方争而有旨“置先圣像于阁中”,乃止。

伊耆氏二解

[编辑]

尧称伊耆氏,人所知也。《周礼》大司寇之属有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供其杖咸,则伊耆氏又官名也。

鳏、寡,孤、独二解

[编辑]

《外传》曰:“四十无妻不为鳏,三十无夫不为寡,无父有室不为孤,无子有犹子不为独。”此卫湜《集说》引唐成伯玙所著《礼记外传》也。

殃及池鱼三解

[编辑]

《风俗通》池仲鱼,人名也,城门失火而延烧之也。《淮南子》宋君失珠,池为之殚。宋东门火,国人汲水救火,池竭而鱼浮故也。

蚩尤三解

[编辑]

史记》以蚩尤为古诸侯,孔安国云“九黎君号蚩尤”,应劭云“蚩尤,古天子之好五兵者”《大戴礼》云“庶人之贪者为蚩尤”。杨升庵因之以为古有两蚩尤。吴仁杰《汉书刊误补遗》以为皆非也,蚩尤者,蚩尤旗,盖星名也,是以高祖祭之而起兵耳。

老聃三解

[编辑]

史记》老子谥曰聃,蔡邕书《老子碑》云:“孔子问礼时已二百岁,故聃然老旄貌。”许氏《说文》云:“聃,耳漫也。”老子名耳,故字聃。数说虽有异同,俱主老子说。惟郑康成注《曾子问》云“老聃者,古寿考之称”,似与李耳无涉。

子卯不乐三解

[编辑]

子卯不乐,郑同以为相刑之日,贾逵以为桀纣亡日,李寻曰:“子为贪狼,卿为阴贼,故不乐也。”

郭公三解

[编辑]

《春秋》“郭公”旧解为阙文,一说郭公乃郭已之讹,邢凯《通编》以郭公为草名。

唐山夫人二解

[编辑]

唐山夫人,服虔曰:“高祖姬。”韦昭曰:“唐山,姓也,汉初人。”

“私”字六解

[编辑]

《三百篇》中用“私”字有四解:“薄污我私”,私,燕服也。“迁其私人”,私人,家臣也。“谭公惟私”,私,姊妹之夫也。“私人之子”,皂隶之属也。《说文》:“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又女子阴也,《飞燕外传》曰“穿其衣,露其私。”又溺也,《左传》“将私焉”。

“龙”字三解

[编辑]

龙有三解:《左氏》“龙见而雩”,谓东方七宿苍龙也。“蛇乘龙”,谓岁星也。《淮南子》“青龙为天之贵神”,即太岁;王莽《铜权铭》“岁在大梁,龙集戊辰”,以岁为岁星,龙为太岁也。魏文《星锺虡铭》“岁在丙申,龙次大火”,又以岁为太岁,龙为岁星。

五大夫二解

[编辑]

五大夫,秦爵名,非五人之谓也。然《左氏》哀(按:原误作“定”)公四年,晋士蔑执蛮子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此五大夫当是五人矣。

王母六解

[编辑]

《尔雅•释亲》“父之妣为王母”,此一解也。《周易•晋卦•六二》“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古注“母者,处内而成德之义,非实有其人”,此一解也。《尔雅》以西王母为西方昏荒之国,《大戴礼》、《三朝记》孔子之言西王母献舜白玉琯及益地图,舜遂广九州为十二,《竹书》穆王七年王母来宾,皆言西戎,又一解也,盖地名。《山海经》西王母虎身锯牙,似是神兽,又一解也。《穆天子传》、《汉武内传》称女仙年可三十许,宴于瑶池。《酉阳杂俎》齐郡函山有鸟三足,名王母,汉武登此山得玉函,化为白鸟飞去。蔡梦弼引之以注老杜《兀都坛诗》,又一解也。

赵、李三解

[编辑]

阮籍诗“赵李相经过”,颜延年以为飞燕、李夫人,杨升庵以为《谷永传》之“小臣赵李,从微贱尊宠”是也,江浩然以为《何并传》之“阳翟赵季、李款”是也,是三说也。

羽觞三解

[编辑]

刘德云“羽觞者,疾如羽也”,如淳曰“以玳瑁覆翠羽于下,彻底可见也”,刘良曰“杯上插羽以速客饮也”,是三解矣。

鲜卑二解

[编辑]

《楚词》“小腰细颈,若鲜卑些”,注:“鲜卑,带也。”晋以后为五胡之一,《颜氏家训》有教儿子弹琵琶、学鲜卑语之说。

季随二解

[编辑]

古注“周有八士”以为一母四乳而生八子,皆显宦于周室盛时。马融以为成王时,康成以为平王时。然萧颖士《游蒙山诗》曰“尚子捐俗缘,季随蹑遐轨”,似以“周有八士”为隐者流,与“逸民”一节同旨。严冬友曰:“疑萧颖士所咏之季随乃卞随之伪。”

萧墙三解

[编辑]

康成曰:“萧,肃也。君臣相见之礼至此而肃也。”金仁山曰:“屏也。萧疏可通望,故曰萧墙。”刘熙《释名》亦作“肃”字解。《尔雅翼》:“萧,草也,祭宗庙墙乃焫萧之地也”。

传说三解

[编辑]

筑于有莘之野者,殷相也;见于《天官书》者,星也;汉赋“傅说奉中闱之祠”,注:“女巫也。”

作者七人三解

[编辑]

“作者七人”,包咸曰长沮、桀溺、丈人、晨门、仪封人,荷篑、楚狂也。王弼以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也。康成又以“七”字为“十”字之误,以为辟世者夷、齐、虞仲也,辟地者沮、溺、荷也,辟色者柳下惠、少连也,辟言者荷篑、楚狂也,合而为十人也。张子云:“作者之谓圣,七人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此又一解也。

三老四解

[编辑]

古“三老”之名有四解:《左氏》“三老冻馁”,杜注云:“中寿、上寿、下寿也。”《王制》“三老五更”,《孔疏》云:“天子之所父事者,礼最尊”,汉以桓荣为三老、李躬为五更是也。《汉书》“啬夫三老,此乡亭之小吏也。又庶老、国老、死事之老亦为三老,见《礼经疏》。

八索三解

[编辑]

《书序》八卦之说曰八索,言索求其义也。贾逵以为八王之法。张平子以为即《周礼》八议之刑,索,空也,谓空设之也。《国语》史伯曰“平八索以成人”,韦昭注谓“八体,以应八卦也”,盖乾首坤腹之义。

周行三解

[编辑]

周行有三解:《左氏》以为后妃思得贤人,以置周之列位,此一解也。“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毛传》主大道说,朱子本之以注《卷耳》,又一解也。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郑笺》“公子衣履不能顺时,斋送币帛,行乎列位者,周人尽受之,而无反币复礼之思”,又一解也。然唐人“提笔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本《卷耳》一章之义,意思深婉,若以为求贤之诗,转觉无味。

了鸟二解

[编辑]

《魏志》“明帝起台,公卿负土,衣冠了鸟”,此了鸟损坏之义也。唐人诗以“金了鸟”对“玉鸦叉”,此了鸟是锁钥之类,又一解矣。

原庙二解

[编辑]

颜师古注:原庙,重庙也。引《周礼》“原蚕”为证。张舜民《画墁录》以汉陵皆作原,京城在渭涘,故取高原之义也。

三监三解

[编辑]

三监,孔氏以为管、蔡、商也。《汉•地理志》以为殷畿内之三国邶、鄘、卫是也,邶封武庚,管叔尹鄘,蔡叔尹卫。独郑康成以为管、蔡、霍。

三望五解而李穆堂先生别主一说

[编辑]

七政、六宗各自为说,古人聚讼;三望之解,亦有五家。《公羊》以为泰山河海,胡氏安国传《春秋》用之。贾逵、服虔以为分野之星及国中山川,杜预释《左氏》用之。郑康成以为山川在封内者,徐州鲁地,三望盖海岱及淮,范宁释《穀梁》用之。刘敞以为星辰山川,赵鹏飞以为岱淮济,诸说歧出。李穆堂驳云:分星野之说,考之经传,不在望祀。郑氏、赵氏以为境内山川,则诸侯所得祭,常事耳,何必书?《公羊》以河海为封外之祀,合于鲁郊非礼之意,然望祀所及不独此也。凡望而祭者皆曰望,故何氏释天子方望,以为郊时所望祭四方群神,日月星辰、风伯雨师、五岳四渎及馀山川凡三十有六。既已推及境外,何由知为此三者耶?何氏谓鲁独祭其大者,谓泰山河海为大,岂日月星辰谓之小乎?刘贡父以为星辰山川,庶几近之,然谓之三望,当实有所,不得泛及望祀也。《周礼•大司乐》“舞大磬以祀四望,舞大夏以祭山川”,既曰四望,又曰山川,是山川之外别有四望也。天神曰祀,地袛曰祭。乃四望曰祀,山川曰祭,是四望为天神之属,山川为地袛之属,山川不得列于四望也。祭祀各从其类,故后世郊社之礼亦以日月、星辰、风雨从祀于圜丘,岳镇海渎从祀于方泽,后人徒以《虞书》有“望于山川”之文,遂以泰山河海之属目为三望,不知山川虽在望祀之列,于郊天之望无涉。然则四望何神耶?郑注、贾疏以乐六变而天神皆降之说,疑天非一神,谓日月、星辰在天神之列;又以祀属天神,谓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当在四望。其实六变之乐,姑洗在焉,天神皆降,别无四望之神,是四望统于天神矣。可知四望者,天神之属,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雨皆在祀中。天子四方望祭,故曰四望,亦曰方望。鲁虚一方,让于天子,故曰三望。犹乐器之曲县,亦虚一面以让轩县焉。若山川为地示之属,固不得列于郊祀之望也。

六宗九解而杨文叔先生专主一说

[编辑]

《尚书•舜典》“禋于六宗”,孔安国传曰:“精意以享之谓禋。宗,尊也,所尊祭者,其祀有六:时也,寒暑也,日、月、星、水旱也。”盖本《祭法》也。自是而外,以为上不在天,下不在地,旁不在四方,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者,欧阳、大小夏侯也。以为乾坤六子水、火、风、雷、山、泽者,刘歆,孔光也。以为“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者,贾逵也。以为天地、春夏秋冬者,马融也。以为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者,郑玄也。以为天地四方者,司马彪也。以为天地间游气者,孟康也。以为三昭、三穆,祖考所尊者,张髦也。以为六代帝皇羲、轩以来历圣之所当祠者,郝敬也。王肃言《家语》宰我问六宗之说,孔子所答与《祭法》相合。文叔先生曰:孔氏所据,至当不易之说也。王肃虽别据《家语》,而六宗之义无有异同,可相证明。郑氏亦有依据,而其辞支;张髦义有可通,而其说臆。外此更无一当。欧阳、夏侯之说浮游恍惚,古之圣人必不崇此无名之祀。刘、孔之乾坤六子则兼山泽,贾逵之地宗则兼河海岱,皆下文望于山川之事也。马融之天地四方,又于上文类上帝语赘。古者祭天礼严而不数,非常祀而祭告,其礼依郊祀为之,故曰类。舜以摄位告,非常祀也,一时之间既类而复禋,不为太数乎?司马彪之说与马融相仿,易四时为四方耳。其地宗曰社稷五祀之属,五祀中霤、门、户、行、灶,乃祀典之最细者。以所祭者尊,故名之曰宗。舜摄位祭告,山川群神尚不先于六宗,而亟亟于门、户、行、灶之祀,亦琐亵之甚矣。孟康之说尤虚诞不足论。郑氏六《周礼•大宗伯》“以禋祀昊天上帝,实柴祀日月星辰,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故非无据也;然《周礼》于上帝曰禋,于日月星辰等曰实柴,曰槱燎,则不得蒙禋祀上帝之文,而谓日月星辰之属亦以禋礼祀之明矣。且又去日月不用以牵合六者之数,不免支离其词。张髦之三昭三穆,新安王氏、孙氏皆取之,王氏曰:“《洛诰》‘禋于文王、武王’,是宗祀皆可称禋。”孙氏曰:“类上帝,祭天神也;禋六宗,祭人鬼也;望山川,祭地祇也。”昭穆之说,宗庙之祭人鬼之义乎?然吾谓“受终文祖”,则宗庙之祭业已举矣, “类帝”以下皆外祀也。朱子亦谓“祖有功,宗有德”,无昭穆皆宗之例,则髦之说,于义亦有所不得通。惟孔氏所据既本于《祭法》,而王肃所称复出于《家语》,适相符合。《家语》宰我所问实指六宗,问自宰我,答自孔子,明白无疑;而《家语》为孔氏之书,又非后人伪造可疑者。《祭法》虽未明言六宗,然而昆曰幽宗,水旱曰雩宗,则日月、寒暑与之一例,其为宗也明矣。善乎苏氏之论:“《祭法》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圻,祭地也’,此即类于上帝也。‘埋少牢于泰昭,祭时;相近于坎坛,祭寒暑;王宫祭日;夜明祭月;幽宗祭星;雩宗祭水旱’,此即禋于六宗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有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此即望于山川,遍于群神也。《祭法》所叙,乃《舜典》之章句义疏也。”严东友曰:“合刘昭六宗众议至今说《礼》家计得三十六,鄙意独谓六宗者,乃六府也。《虞书》曰‘水火木金土谷惟修’,又曰‘六府孔修’,即方社之祭也。类上帝,郊也。禋六宗,社也。望山川,大祀也。遍群神,小祀也。至方社之神,见《左传》蔡墨曰‘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元冥,土正曰后土’,此五方之神;田正曰稷,此社神。”较诸家之言为确。

禘四解

[编辑]

禘有四解:其一大祭,《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是也。其一时祭,《王制》“春曰禴,夏曰禘”是也。其一吉祭,诸侯即位,三年丧毕而祭;谓之吉禘,僖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晋叔向曰“以寡君之未禘祀”是也。其一牲祭,《国语》定王享范武子曰“余一人敢设饰物饫禘焉”,韦昭注“半体曰饫,全体曰禘”是也。或以吉禘即是大祭,因新主入庙,远主当迁,故大祭以审昭穆。若然则鲁僭禘,晋亦僭禘欤?《左氏》曰“鲁有禘乐,宾祭用之”,似鲁之僭禘不止用之于祭,且用之于宾矣。

社二解

[编辑]

社有二:方丘大地之神,社乡国之神。

绵庄先生解“禘”与昌黎略同

[编辑]

《论语》“禘自既灌而往,圣人不欲观”。程绵庄以为既灌以后,鲁用朱干玉戚之舞,僭天子故也,非谓其诚敬之衰也。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鲁为墨翟之学,事见《吕氏春秋•仲春纪》,可以证《戴礼》成王赐周公之讹。韩昌黎注《论语》则合“禘自既灌而往”、“或问禘”、“祭如在”三章为一章,言僖公乱昭穆之序,行逆祀之礼,圣人伤之,故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言己不得在位之权正其祭礼,故虽禘祭如不祭。

方丧二解

[编辑]

《檀弓》“方丧三年”,郑注:“比方于父母之丧,即资父以事君之义。”此一解也。贾公彦以为方者,即《尚书》多士、多方之方,《礼记》所称“无服之丧,以畜万邦”,舜为尧三年丧,游吉对士景伯曰“灵王之丧,吾先君简公在楚,先大夫印段实往”是也。此又一解也。

娣姒二解

[编辑]

《尔雅•释亲》曰:“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刘熙《释名》曰:“少妇谓长妇曰姒,言其先来,己所当法似也;长妇谓少妇曰娣,娣,弟也,以后来也。”世俗相沿,莫不以娣为兄妻之呼弟妻,以姒为弟妻之呼兄妻矣。此一解也。郑樵《尔雅笺注》曰:“考之古义,兄弟之妻既为敌体,故不以兄弟之长幼相命,但以年长于己则呼之为姒,年少于己则呼之为娣。《左传》穆姜谓声伯之母为姒,叔向之嫂谓叔向之妻为姒,是皆呼夫弟之妻也。所谓长妇、稚妇者,实以妇人之长稚,非以其夫之长稚也。”此又一解也。至如《尔雅》曰“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所云同出,乃是同嫁一夫。《公羊传》曰:“诸侯娶一国,二国往媵之,以姒娣从。”此乃姒姊而娣妹,又别为一解矣。

卞和刖足两解

[编辑]

《国策》、《说苑》皆谓卞和献玉于楚王,王以为石也,故刖之。独晋傅咸《卞和画像赋序》曰:“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卞和自刖以证玉之非石,其贤于文仲远矣。戏画其像于卞子之旁,特赤其面,以示惭色。”一言楚王刖之,一言其自刖,是二解矣。

小蛮二解

[编辑]

香山诗“杨柳小蛮腰”,小蛮,妓名也。后寄禹锡诗“携将小蛮去,招得老刘来”,自注:“小蛮,酒榼也。”是二解矣。

六亲三解

[编辑]

《礼•乐志》如淳注:“六亲:父也,子也,从父昆弟也,从祖昆弟也,曾祖昆弟也,族兄弟也。”《贾传》应劭注:“父也,母也,兄也,弟也,妻也,子也。”《老子》“六亲不和,然后有孝慈”,王弼注同应劭。贾疏又云“父子有礼,六亲有义”,则父子又在六亲之外。

先配后祖三解

[编辑]

郑忽先配后祖,贾逵云:“三月庙见而后配也。”郑众以配为共牢食也。康成以祖为祓道之祭。

下达二解

[编辑]

《婚礼》“下达”二字,康成以为媒氏通达两氏之言,是一解也。敖继公以为“自天子下达于庶人”之义,是又一解也。

鬼夜哭二解

[编辑]

《淮南子》“仓颉作书,鬼夜哭”,高诱曰:“鬼或作兔,兔知作字必取其毫为笔,故夜哭也。”

雉朝飞二解

[编辑]

崔豹《古今注》云:“《雉朝飞》者,齐处士牧犊子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两雉双飞而作。”按《琴清英》曰:“卫女之傅母某所作也。卫女嫁齐太子,太子早卒,傅母属其奔丧,丧毕女不肯归,终之以殉。傅母哀之,取女平日所鼓琴到墓前鼓之,忽有雉从墓中飞起,故制曲曰《雉朝飞》。”较乐府牧犊子云云,似高一格。

门生三解

[编辑]

门生见《汉书•韦贤传》,颜师古注:“门生者,犹云门下生也。”《后汉书•贾逵传》拜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国正郎。欧公题孔宙碑阴释之云:“亲受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此一解也。《唐书》杨嗣复领贡举,父于陵自洛入朝,乃率门生出迎。此是科场所取士之名,至今称之,又一解也。更有依附声势为门生者,《宋书》徐湛之门生千馀人,皆三吴富人之子,每出入,鲜衣怒马,行游里巷是也。应劭作泰山守,未一月而杀门生,孔北海讥之,殆此类门生是矣。

露筋祠五解

[编辑]

俗传女子不宿人家,为蚊啮死,至露其筋。此一说不见经传,而题诗者以讹传讹久矣。江德藻《北道记》云:“鹿过邵伯埭,一夕为蚊所食,见筋,故名鹿筋。”又一说也。《三馀编》云:“露筋乃炉金之讹,晋时有友二人,于此开炉冶金,分财忿争,一人置金路上,竟去。后人义之,以其金为立祠。”又一说也。查慎行诗云:“旧是鹿筋梁,何年祀女郎?”注云:“鹿筋梁,古地名。”又一说之。《是斋日记》云:“后五代时杨行密有将名路金,战死于此,故立庙祀之。”又一说也。余尝疑蚊不能杀人,《南史•良吏传》孙谦夜无帐,蚊不敢近。《宋史•沈伦传》伦佞佛,夏日恣蚊噆肤,家人秉箑来,怒而嗬之,冀以徼福。此皆蚊不能伤人之证。然《魏书》胡太后时,蚕蛾食人无算。刘延世《孙公谈圃》云:“秦州西溪多蚊,使者按临,以艾烟熏之。有厅吏大醉,为蚊啮死。”是又蚊能伤人之证也。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有人露宿,蚊嘬见筋。”是则俗所传之蓝本,而恰不云是女子。

当面二解

[编辑]

蔡邕曰:“相见无期,惟是书疏可以当面”,此“当”字读去声;杜诗“当面输心背面笑”,此“当”字则平声也。

口实二解

[编辑]

《书》“以台为口实”,訾议也。又《左传》“岂徒为其口实”,言岂徒为食禄计也,此与《易》“自求口食”同,是二解矣。

计较二解

[编辑]

《汉书•贾谊传》“反唇相稽”,注云:“相与计较也。”此以争论为计较。又《三国志•孙坚传》“夜驰见袁术,画地计较”,此以商量为计较,今皆言之。

内顾二解

[编辑]

《汉书•杨仆传》“失期内顾”,师古注,“言思妻子也。”又左思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此所云内顾,意是作“视”字解。

今昔二解

[编辑]

今昔之说,大率以目前为今,以已往为昔,所谓“抚今追昔”与“今昔之感”之类是也。而亦有不尽然者,《史记•龟荚传》“今昔壬子”,索隐曰:“今昔犹昨夜也。以今日言之,谓昨夜为今昔。”

所天三解

[编辑]

《梁竦传》“昧死自陈所天”,臣以君为天,故曰所天。潘岳《寡妇赋序》“适人而所天又殒”,是妻以夫为天,亦曰所天。又吴质书称子建为所天,言己所仰赖也。天之文义,即“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之天。

一味二解

[编辑]

一味,口头语也,如一味朴实,一味谦和,一味偷安,一味刻薄之类,不可枚举;犹云一惟,盖专一之谓。王荆公诗“并作南来一味凉”是此意也。杜诗“敕厨惟一味”,则径指食物之味言,迥乎不同。

苋陆四解

[编辑]

《易》所称苋陆,子夏以为木根草茎(按:原误作“经”。)项氏《玩辞》曰:“苋音丸,山羊也,兑为羊之义也。陆,其所行之路也。”盖本《说文》 “苋,山羊细角”之义。陆德明又云:“商陆者,樟柳也,下有死人则上生樟柳。”其解以为苋,说也,读如“夫子莞尔”之莞;陆,睦也,和睦之义也。王弼注苋陆曰“草之柔者”,则直以苋为苋菜、商为商陆矣。

入小学二解

[编辑]

《礼》八岁入小学,《白虎通》十三岁入小学。

古剌水三解

[编辑]

《池北偶谈》左公箩石咏古剌水云“瓶中古剌水,制自文皇年;列皇饮祖泽,旨之如羹然”,又曰“再拜尝此水,含之不忍咽”,似乎古剌可饮也。明人宫词曰“闻道内人新浴罢,一杯古剌水横陈”,似乎宫人浴罢染体之水也。厉太鸿诗曰“一洒罗衣长不灭,氤氲愿与君恩终”,又似乎熏洒衣服之用矣。三君子者不知何所考耶?严分宜籍没时,其家有古剌水十三罐,人以为奇,则此物之贵重可知。余在扬州得一罐,上镌“永乐六年古剌国熬造”。其铅罐重一斤十三两,藏余家四十馀年,称之分量如故,毫无减损。锥钻取水,其臭香,色微黄而稠浓,因寄赠陕西中丞毕秋帆,逾一年,桂广文馥寄信来云:“李河台新得一罐,锯开里面皆黄金包裹,方知水久而分量不稍减者,金生水故也。”又按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酒云“古减束泉本宾横间墟名,以墟中泉酿酒,既熟不煮,埋之地中,日足取出” 云云,考束应作剌音,则古剌水即宾横间之古束泉也。范成大志之于酒,似与左公箩石所咏及明人宫词相合,而厉太鸿洒衣之说恐未真确。

爱妾换马有二说

[编辑]

《独异志》以爱妾换马为任城王曹璋事,《宋诗话》以为鲍生以妾换韦生紫叱拨也。至有传为东坡事者,有“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之诗,尤属附会。

《广陵散》二解

[编辑]

《述异记》嵇康夜坐弹琴,有鬼自称黄帝臣伶伦,与之交好,授以曲名《广陵散》。后康临刑,索琴弹之,叹曰:“从此《广陵散》绝矣!”世间相传以《广陵散》为嵇康所制。按潘岳《笙赋》“辍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清散”,又应璩《与刘孔才书》云“听《广陵》之清散”,潘在嵇后而应在嵇先,则《广陵散》是古曲名,非康所造,且亦未尝绝矣。独《唐书•韩皋传》皋云:“嵇康琴曲所以名《广陵散》,盖言王凌,毋丘俭辈皆从广陵起兵败散,伤曹魏将亡之义,非琴曲名《散》也。”宋人又驳云:“扬州称广陵盖始于隋,晋尚未有,皋说殊非。”是又一解也。

出母有二解而周栎园别立一说

[编辑]

敖继公曰:“伯鱼之母出而在父室者也,故伯鱼有服;子思之母出而嫁者也,故子思无服。子思不忍明言,故假其词曰:‘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出妻之子为母服期,亦指出母之在父室者而言。若再嫁则已绝于子矣,故曰‘继母嫁,从为之服’,言从则服,不从则不服也。”周栎园别立一说,曰:“子思之不丧出母,谓所出之母盖婢妾之至微者,非被出之母也。”引《左氏》“康公,我之所自出”为证。

别子三解

[编辑]

《礼》云:“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注别子有三:一是诸侯适子之弟,别于正适;一是异姓公子来自他国,别于本国不来者;一是庶姓之起于是邦为卿大夫,而别于不仕者:皆称别子也。

寒食二解

[编辑]

介子推是日焚林而死,后人哀之而禁火,号曰“冷节”,此一说也。一曰龙星,木之位也,春属东方,心为大火,惧火太盛,故有龙火之禁,此又一说也,见《容斋五笔》。

姑息二解

[编辑]

《檀弓》曾子曰:“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郑注云:“姑,且也。息,休也。谓苟且取安也。”杨用修引《尸子》“纣弃黎老之言而用姑息之语”,注:“姑,妇女也。息,小儿也。”

蕴藉二解

[编辑]

今称人文雅为蕴藉。按《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师古注:“酝,于问反,言有酝酿也。”又《马宫传赞》“其蕴藉可知也”,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以为“温藉”也,引《礼记》“礼有摈诏,乐有相步,温之至也”,即《周易》“藉用白茅”之义,不当读为蕴。

称大人五解

[编辑]

“大人”二字见于《周易》、《论语》,皆德位兼隆之称。然考之史传,东汉邓康不肯呼宫婢为中大人,《蔡邕传》外间纷纷,有所谓程大人者,似乎大人之称,在汉不过宫监中人耳。《赵熹传》呼城中大人,示以国家威信,则亦不过绅士之泛称。若韩歆号南阳大人;苏桓公长者,三辅称为大人;回纥占见郭公,见一大人而还,此则以德言者也。《疏广传》子称父及叔父曰大人,是家庭之尊称,又一解也。北魏置二大人,对领南北二部,又置天地四方为六部大人,是方伯连帅之职;单于有五部大人,皆外夷之尊称,又一解也。梅文穆公云康熙时除钦差中使外,虽督抚亦不称大人,今司道俱称大人矣。《汉•宣元六王传》张博令弟光云“王遇大人益解”,师古注:“大人,博自称其母也。”《后汉•范滂传》滂白母曰:“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古亦称母为大人,是五解矣。

从母二解

[编辑]

《礼》“从母以名服”,从母者,母之姊妹也。宋景曹卒,季康子使冉有吊,且会葬,曰:“以肥之得备弥甥。”先儒曰:“姊妹之孙为弥甥。”袁准驳曰:“从母者,从其母而为庶母也,非姨也。姨止缌,与舅同。”引蔡侯之称姨以为断。汪钝翁《为姑舅、姨母服二义》曰:“以父论则伯叔期,姑姊妹降而大功;以母论则从母小功,母舅降而缌矣。不特同异姓之嫌,亦男女之别也。”

五马三解

[编辑]

《汉官仪》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太守曰五马。此一说也。程氏《演繁露》以为五马未详所出,疑始于《毛诗》“良马五之”,郑注《周礼》“州长建”,汉太守比州长,御五马,故云。乐府曰“五马立踟蹰”,白香山曰“五匹鸣珂马,双轮画戟车”,此一说也。余按《北齐•柳元伯传》兄弟五人同为太守,各乘一马出入,时人荣之,号“柳氏门庭,五马委蛇”,此又一说也。姜西溟《湛圜札记》曾引之。

宵明,烛光二解

[编辑]

《帝王世纪》以宵明、烛光为舜二女名;《淮南子》以为地名,河洲所照方千里,盖是烛龙含照之义。

市井二解

[编辑]

白虎通》:“市井者,因井为市也。”《[风俗通]》》云:“市者,恃也,养老少恃以不匮也。井者,为至市之人必先于井上洗濯其物,乃到市也。”

◀上一卷 下一卷▶
随园随笔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