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随园随笔/卷2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随园随笔
◀上一卷 卷二十四 下一卷▶

卷二十四 诗文著述类(上)

[编辑]

文人寓言

[编辑]

文人寓言不可为典要者,如:《晏子春秋》一桃杀三士。《史记》鲁连射聊城书,齐将自杀;优孟假孙叔敖衣冠而庄王即欲用之。《国策》秦灭六国,而安陵六十里以唐睢故独存。夏禹之鼎没泗水;张华之剑跃龙津;相如作《长门赋》,武帝读之,宠陈皇后如初。其实并无此事也。他如孔稚圭《北山移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皆偶尔兴到之作,孔与周交好无间,而山公与嵇亦并未绝交也。

行状

[编辑]

汉丞相仓曹传朝干作杨原伯行状,见《文章缘始》。江淹为宋太妃周氏行状,见文集。

上梁文

[编辑]

上梁文见《温子升集》,有阊阖门上梁文。

祭文

[编辑]

《曲礼》:“知生者吊,知死者伤。”《孔疏》:“吊词面致伤词,当书之于版,使人读之而奠殡前。”此祭文之始也。

檄文

[编辑]

檄文始于周穆王,令谋父为威让之词,以责狄人。

编文用《尔雅》之非

[编辑]

郭注《尔雅》“阏逢”、“摄提格”:“未详。”司马贞《索隐》以《尔雅》为近人所作,所记年名不符,古锺鼎从未有以阏逢、摄提记年者。郑夹漈曰:“今人编年好用《尔雅》,名甲为阏逢、乙为旃蒙,是以一元大武为牛也。夫隐语为眢井逃难之言,岂可施于简编乎?”

自注其文之非

[编辑]

欧公讥元微之《桐柏宫铭》自注典故,以为非作者法。今人犯此病者多。

编集以赋装头之非

[编辑]

文以赋装头,始于《文选》。刘禹锡曰:“文章家先立言而后体物,今以赋装头者,非也。”

诗赋不可为兴要

[编辑]

上林不产卢橘,而相如赋有之:甘泉不产玉树,而扬雄赋有之。简文《雁门太守行》而云“日逐康居与月氐”,萧子晖《陇头水》而云“北注黄河,东流白马”,皆非题中所有之地。唐明皇幸蜀,不过峨嵋,而香山《长恨歌》乃云“峨嵋山下少人行”。宣州去江数百里,郡中无江,而谢朓登城楼诗乃云“澄江净如练”。苏武诗有“俯看江汉流”之句,其时武在长安,安得有江汉?

文中用释老

[编辑]

韩、欧文集无一字及释老者,文品最高,曾、苏便不免矣。范文正公有《水陆斋荐祖先文》,文文山有诞节、升遐、保安等疏,俱非文章上乘。至宋金华、焦弱侯侏亻离杂引,而江河日下矣。

一字异音

[编辑]

觭,杜子春读为奇,郑康成读为掎;燋,杜读樵,郑读雀;焌,杜读俊,郑读𨱔。又郑司农衅读徽,纷读粉;康成郭读焘,献读莎,修读涤,俱不可解。

方言与今不合

[编辑]

方言者,一方之言,如今乡言是也。然今古亦颇不同,如《公》、《谷》之以豫为踊,以狂为忄戊,以即来为登来,吴呼善伊为稻缓,楚呼妹为胃,以至化我、笋将之类,今皆不同。他如《左氏》以於菟为虎。《汉书》以抱小儿为面拥树。如淳曰:“齐人以不知为丘。”高诱曰:“楚人以恨不得为柸治。”《淮南子》曰:“淮南人呼母为社。”范成大《吴船录》蜀呼老为波。《世说》吴语以冷为毋乃渹。《长安志》秦人以水骤长为霸长。《大戴礼》楚人称冢曰琴,故皋陶冢名公琴。《越绝书》越人谓盐曰馀,故盐官曰朱馀。《唐韵》江淮之间以韩为何。《匡谬正俗》山东谓众为洋。《内则》注齐人呼巾为纷。《丧大记》注:“齐人呼棺索为缄绳。”今皆无此音。予杭人也,偶阅田汝成《委巷丛谈》云“杭人以快速为鲫溜”,此语尚存也;“以好为现萨、丑为怀五”,则久无此音矣。

音义繁重

[编辑]

古无平、上、去、入之分,可以通读,自齐梁间《四声谱》出而后之编韵书者以一字分数音,而训诂亦异,所谓动静音是也。今按《康熙字典》“上”字注:“如上声是掌切,为升上之上,属动;去声时亮切,为本在物上之上,属静。”有两音两义者,如食读饲、中读仲、王读旺之类。如毁败之“毁”读上声,《庄子》“其成也毁也”是也;非自毁而人毁之之“毁”读去声,《孟子》“毁其宗庙”是也。已成之“誉”读去声,《孟子》“不虞之誉”是也;媚人而誉之“誉”读平声,《论语》“谁毁谁誉”是也。风雨之“雨”,上声,《易经》“云行雨施”是也;自上而下之“雨”,去声,《诗经》“雨我公田”是也。衣裳之“衣”,平声,《系词》“垂衣裳而天下治”是也;衣被人之“衣”,去声,《东方朔传》“身衣弋糸弟”是也。玉音狱,入声,《干》“为玉为金”是也;琢玉工之“玉”音遇,去声,《易林》“铅刀攻玉”是也。出,入声音黜,凡物之自出也;出,去声音吹,推而出之也。《诗经》“君子如怒”,怒读上声;“逢彼之怒”,怒读去声。诸如此类,今行文者虽不能记清,然不可不知也。

字义相反

[编辑]

古用字有与字义相反者:乱之为治也,息之为长也,扰之为顺也,荒之为定也,结之为解也,浮之为沉也,面之为背也,臭之为香也,粪之为除也。

俗用字不知所始

[编辑]

吊,哀死也,而取文案曰吊卷,缢死曰吊死。打,击也,而造船曰打船,取渔曰打网。巴,地名也,而望远曰巴想,勉力曰巴急。行棋也而曰著棋,披衣也而曰穿衣,其由来皆不可解。至于遣人曰差,本《诗经》之“既差我马”,毛传:“差,择也。”盖谓检择而用之也。少物曰欠,本《说文》:“甚,食不满也。” 歇即欠。《匡谬正俗》载此二字,可见唐时已有此音。

左丘明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编辑]

人常疑左丘明古无其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孔子作《春秋》,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传,故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是左丘明者,乃鲁国贤者,为孔子同时友,非弟子也,故曰“左丘明耻之,某亦耻之”。又班固《白虎通》以《春秋》书名黄帝时已有,亦奇。

尸女

[编辑]

鲁庄公如齐观社,《穀梁》(按:原误作《公羊》。)云:“观,无事之辞也,以是为尸女也。”范寗注:“尸,主也,主为女往尔,以观社为辞。”语意不明。或读女为汝,尤属牵强。余按《汉书•地理志》齐襄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令国中民间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大概遇社会之日则巫儿皆出,妖冶喧阗,故庄公往观,曹刿以为非礼。尸女或即巫儿。

上行用草书

[编辑]

《东观馀论》云:“唐太宗许臣下用草书,惟署名处用楷书。群臣先正书而又加草,遂为花押。”按《通鉴》李元道佐王君廓时,上书房相,君廓私阅之,因不识草书,疑其倾己,遂反。可见上宰相书亦用草矣。余偶得王阳明擒宸濠时在军中寄其父家信,亦草书,字如栗子大。

名数字义

[编辑]

南朝呼笔四管为一状,见孔元舒《在家记》。北朝呼带为腰,周武帝赐李贤御服十三镮金带一腰。裙亦称腰,《唐•五行志》安乐公主造百鸟毛裙两腰。陆云与兄书曰:“一日上三台,曹公藏墨数十万斤,今送兄二螺。”《北户录》亦称墨为螺、为丸、为枚。衣称称,见《礼•丧服大记》“衣十九称”,注:“单复具曰称。”袍有表、衣有裳谓之一称。名银为流者,《汉书•食货志》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名田为双者,《唐书•南诏传》官给田四双为二百亩。《辍耕录》一双四亩也,佛地二亩为一双。名酒为椑者,见段成式送人酒一椑。《博雅》椑,榼也。《集韵》饮器也。以金称版者,见韩晋公与担夫白金一版。《周礼•秋宫•职金》 “旅于上帝,供其金版”,注:“饼金谓之版。”以物称觅者,《唐书•南蛮传》十六枚为一觅。以食称头者,见《晋元帝集》谢赐功德净馔一头。又以食称顿者,见《世说》罗友少时,伺人祠,曰:“乞一顿食。”面称屈者,见《南海志》扶南国贡交面百屈。以宝称俘者,见《尚书大传》汤伐三股,俘厥宝玉。以玉称只者,见《穆天子传》天子至群玉之山,载玉万只。以履称诊者,见《后汉书•王乔传》有双凫从东方来,举罗张之,得一只舄,乃诏上方诊视。以诗称饷者,见《魏•文帝纪》以诗赋饷孙权。以城称币者,见《赵世家》冯亭以城七十币吾国。以矢称贿者,见《周本纪》王命荣伯作贿肃慎之命。以天子所到称践者,见《尚书序》成王既伐东夷,遂践奄。以币称两者,见《周礼•媒氏》“凡嫁娶入币,纯帛无过五两”,注:“五两,十端也。言两者,取配合之名。”《孔疏》云“四十尺也”。锦称纯,见《穆天子传》“献西王母锦组百纯”,注:“纯,匹端名也。”以酒称经程者,见《韩诗外傅》齐桓公置酒,令大夫后者饮一经程,管仲后,当饮一经程。《急就章》曰“稽檠程”,即经程之义也。以经称斤者,杨升庵称“《易》重一斤,《诗》重八两”以人称镒者,陈白沙称“尧万镒,孔子九千镒”。称地为弓者,《仪礼•乡射》侯道五十弓。称饼为轴者,见《太平广记》唐俭过薛良,遗之以饼二轴。纸称番者,见《唐书》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田可称棱,陆鲁望诗“我本曾无一棱田”。炙称壮者,《后汉书》注《华佗别传》有“炙此艾各七壮”之语;《三馀赘笔》医家艾一灼谓之一壮。首饰称树者,《隋书•礼志》后首饰花千二树。以一往称一遭者,见杨子《方言》一周日一傮,即一遭也。又车亦可称两,《孟子》革车三百两。绢称匹者,《小尔雅》倍丈曰端,倍端曰两,倍两曰匹;《淮南子•天文训》四丈为匹。称牛马为一头者,见《汉书•西域•乌孙传》马牛羊驴七十馀万头。鼓称通者,见《文选注》引《车战令》:“严鼓一通,步骑士悉严。”一石称一担者,《后汉书•韦彪传》注:“江淮人谓一石为一担。”以裘称石者,《史记•货殖传》羔羊裘千石。以簟称领者,《世说》王大见王恭坐六尺簟,曰:“可以一领及我。”以珠称琲者,《魏志》孙权贡珠百琲。以金称笏者,《墨庄漫录》朱芾为太常博士,写《黄庭》小楷,诏赐白金十三笏。米可称条者,见白香山《登灵应台北望》诗云:“临高始见人寰小,远望方知世界空。回音却归朝市去,一条米落太仓中。”

句读

[编辑]

汉何劭公序《公羊传》始连出“句读”二字,“读”字旧无音,当即《群经古注》所谓“读若某某人读之‘读’”也。马季良《长笛赋》又言“察度于句投”,注云:“《说文》训逗为止,投与逗古字通,音豆,句之所止也。”然则句所止为投,音之出为读。古未有以读为投者,亦未有以投为句之半者。自宋而后通读为投,呼以豆音,凡馆阁校书,旁点为句,句中点为读,而读遂改为半句绝之名。

书父祖考应从父称

[编辑]

凡行状之作,特状其所状之人,而无与乎其状之者。故子状父而称父之祖考必从其父之称,孙状祖而称祖之祖考必从其祖之称。故唐穆员状父所云“祖思恭,考元休”,白乐天状祖所云“祖志善,父温”,皆其祖父之祖考也。惟明之中叶,乃有称其祖父之祖考而从状之者之所自称,不从所状之人之所称者,此流俗无稽之失,不可以为典也。凡高祖之父,连身数之为六世,离身数之为五世,《后汉书•蔡邕传》邕六世祖勋,勋乃邕高祖之父。《邕传》注引邕祖携碑云:“携曾祖父勋。携生棱,棱生邕。”则连身数之也。陈子昂志父墓,柳子厚表父神道,于高祖之上一世皆称五代祖,则离身数之也。按《古文尚书》云:“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荀子》云:“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是祖祢而上皆身所治,数世离身实本古制,故韩退之撰薛戎墓铭称高祖为四世祖,此其证也。至凡所状之曾祖、祖父与其乡贯,有列于状之前者,以上太常之馆议谥编录,任彦升之状萧子良、韩退之之状柳浑、陈京是也;有疏于状之内者,以托文章家撰著碑志,韩退之之状马汇、苏子瞻之状其祖序是也。

古有史无经

[编辑]

刘道原曰:历代史出于《春秋》,刘歆《七略》、王俭《七志》皆以《史》、《汉》附《春秋》而已,阮孝绪《七录》才将经、史分类。不知古有史而无经,《尚书》、《春秋》皆史也,《诗》、《易》者,先王所传之言,《礼》者,先王所立之法,皆史也;故汉人引《论语》、《孝经》皆称传不称经也。“六经” 之名始于《庄子》,经解之名始于戴圣,历考“六经”并无以“经”字作书名解者。

七言律即乐府

[编辑]

《旧唐书•音乐志》享龙池乐章十首,姚崇、蔡孚等十人之作,皆七律也。沈全期之《卢家少妇》一章,即乐府之《独不见》也。陈标《饮马长城窟》一篇亦是七律。杨升庵《草堂词选序》曰:“唐七言律即填词之《瑞鹧鸪》,七言仄韵即填词之《玉楼春》也。”

联句始《式微》

[编辑]

刘向《列女传》谓《式微》之诗二人同作,是联句之始矣。《文心雕龙》云:“联句共韵,柏梁馀制。”

集句始传咸

[编辑]

傅咸有回文反复诗,又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皆集经语,是集句所由始矣。

文集之名始东京

[编辑]

《隋•经籍志》曰:“集之名汉东京所创。”盖指《班史》某人文几篇、某人诗几篇而言,实后人集之,非自为集也。齐、梁间始有自为集者,南齐阮孝绪为《七录》,四曰文集,王筠以一官为一集,江淹自名前、后集是也。有一人之集止一题者,阮步兵集五言八十篇,四言十三篇,题皆曰《咏怀》;应休琏诗八卷,总名曰《百一诗》是也。亦有一集止为一事者,梁元帝为《燕歌行》,群臣和之,为《燕歌行集》;唐睿宗时李适送司马承贞还山诗,朝士贺者三百馀人,徐彦伯编而序之,号《白云记》是也。有一集止一体者,崔道融《唐诗》二卷皆四言是也。有数人唱和而成集者,元、白之《因继集》,皮、陆之《松陵集》,温飞卿之《汉上题襟集》是也。

近体诗出韵

[编辑]

近体亦可通韵,明皇饯王晙巡边长律用六鱼韵,而次联即押用“符”字,十联用“数”字,乃七虞也。苏颋出塞诗五律用五微韵,而次联用“麾”字,乃四支也。少陵寄贾严两阁老用十一真,而三联押“芹”字,乃十二文也。刘长卿登思禅五律用东韵,而三联用“松”字,乃二冬也。《康熙字典》“重”字注云:“古人三声通用,必谓另声另用者,宋人拘泥之过也。”

八分书

[编辑]

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王次仲作八分。或不解八分之义,《读书谱》载蔡文姬之言曰:“割程邈字八分取二分,割李篆字二分取八分,故谓之八分。”知此而隶与八分之辨已如列眉。

中国书在海外

[编辑]

西洋国有算法书名《几何》,乃春秋时冉求所造也,今在海外而中国无之,犹之《楞严经》乃番僧语也,今在中国而西域无之,见《艺林馀话》。

然虽

[编辑]

《晋书•八王传序》“然虽克灭权逼,犹足维翰王畿”,是倒“虽然”二字而用之。

诸子

[编辑]

《商子》二十六篇,虽奇崛不可句读,而殿中御史之号实出是书,其非孝公之世明矣。《晏子春秋》里浅已甚,参入孔子、曾子见晏子等语,尤为不伦。《管子》庞杂,非一人之笔。或本文列前而解自为篇,或有篇而无解。其自相矛盾者,如桓公十日斋戒召仲,仲三觞三行而趋出;又云乐饮数旬而后谏。戒勿用竖刁、易牙等语,屡称而屡不同。且有西施、毛嫱等语,年代太悬隔矣。《墨子》奥涩难读,既曰“非攻”矣,乃有《备城》、《备水》篇等;既曰“非儒”矣,乃南游使卫,载书甚多。《所染篇》抄袭《吕览》,《兼爱》、《明鬼》纯盗《佛经》,至诋孔子为白公,尤悖。汉人好敷衍凑集以成一书,故《淮南•要略》一篇,全用《庄子》,《大戴礼》、《投壶》、《袁公问》、《僧子问》、(按:“问”字原脱。)《大孝》篇,半抄《戴记》,《保传》一篇全写《贾子》,《投壶》一篇又仿《仪礼》。

扬子

[编辑]

《法言》十三篇,其中评子胥曰“卒眼之”,评六国曰“方肉方木”,问馀耳曰“光初”,称文帝曰“宫不女”,全是割裂文义,测庾猜谜,读之欲呕。末云“周公以来未有如安汉公之懿”,尤属无耻。乃前见美于韩公,后见美于温公,实不可解。或云美新投阁是谷永,非雄,雄年七十有一卒,不逮天凤五年。余按扬子年四十馀入京,成帝方郊祀甘泉,是永始四年。次年王根秉政,荐之。由{{YL|永始四年}至天凤五年计三十年,扬子以四十馀入京,又三十年正七十一。今必欲讳其莽大夫之耻,以为不逮事莽,乃自成帝建始元年数之,则移扬子入京之岁在二十年前,自可从而为之辞矣。夫建始初元,王凤秉政,非王根,成帝并未祀甘泉,扬子必不枯坐京师至二十年以待王根之荐。谷永则死于王根之世,有明文矣。

古事见古人引用而不知所本

[编辑]

有古事见古人引用而不知所本者,《周礼•大司寇》注引《王霸记》曰:“置之空𫮃之地,五刑弼教之官,非理刑也。”《王霸记》不知何书。《颜氏家训》曰:“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刘子《谨独篇》曰:“颜渊夜浴不改容。”曹子建《求自试表》曰:“恐犯诗人胡颜之讥。”陈琳与曹洪书曰:“有子胜斐然之志。”《汉书》崔骃赋:“颜渊明仁于度毂。”冯衍赋:“许由隐于负黍,皋陶渔于雷泽,吉良释圣于羑里。”《魏志•张渊传》曰:“或取证于逢公,或推变于冲午。”孔颖达正义曰:“三始之目,章于帝轩。”《南齐•刘琎传》曰:“曾子孝亲而沉乎水。”又曰:“曾子不逆薪而爨,知其不为暴也。”刘《革终论》曰:“但设茅君之虚位,伯夷之杅水。”鲁桓公二年,滕子来朝,朱氏灌甫曰:“乐正子记滕、薛旅朝隐公,桓王闻之征朝,滕以子往,薛以伯往,王怒,皆黜焉。”《尸子》曰:“尧寄于伊耆,舜灰于常羊。”唐人策问曰:“范蠡逞能于千树,文子开教于五神。”《三国志•秦宓传》曰:“三皇乘祗车出斜谷。”又曰: “成汤见野鱼而有猎逐之失。”《博物志》曰:“吴玉璧羽伐楚,六甲画见。”邯郸淳《受命述》曰:“鸣玉除坛,三搢以俟。”张衡《绶笥赋》曰:“周公惟事七涓有邻。”《尚书大传》曰:“舟张辟雍,鸧鸧相从。”又曰:“目作宴瑱饱,腹作宛恼饥,刀作离娄僻。”又曰:“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李涪《刊误》曰:膗酒二十拍促曲名《三台》,大传曲名《桐鼓》,杀空桑作。张衡《大象赋》曰:“出石所以旌处士,谷风所以应驺虞。”《管辂别传》曰:“杜伯乘火气以流精,彭生托水变以立形。”《淮南子》曰:“羿死于桃棓,祀为宗布,武王弑纣宣室,汤禽桀焦门。”《吕览》曰:“成汤约于郼薄,武王穷于毕程。”贾子《新书》子胥伤五藏之宝,毁十龙之锺。子贡观鲁庙之北堂,九盖皆继。禹以身解于阳盱之河。尧举舜于童土之地。贾子曰:“陈灵公杀泄冶而邓元去。”又曰:“齐桓假八流以自广。”《盐铁论》曰:“孔子能方而不能圆,故饥于黎丘。”桓谭《新论》曰:子思好佩银珮。孔子名牲牲,闻野人之歌而知之。《绎史•列士传》曰: “天遣白鹿乳夷齐,夷齐欲食鹿,鹿不来,乃饿死。”元晏《思游赋》夏像韬尘于市北,修稀合而靡呈。皇甫谧《释劝篇》云支伯以幽疾拒唐。颜师古《策题问》封钜大填,翠妫元扈,地皇出于雄耳龙门之岳,人皇生于刑马山提之国。《韩诗外传》曰:“仁者好伟,和者好粉,智者好弹,有殷勤之意者好丽。”《文心雕龙》曰:“应玚之鼻方于盗削卵,张华之形比于握春杵。汉瓠梁托弦以流韵,晋隶拊髀以清文。”刘画《新论》曰:“微子感牵牛,樊哙感狼星,范蠡吠于狗窦,鲍申戴石而吟。”《论衡》曰:“子贡灭须为妇人。”《庄子》注:“务光长八寸,张师仲长尺二寸。”《墨子》文王举闳天于置网之中,孔子疾齐景公不用,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归藏易》曰:“宵梁为酒尊于两壶两瑜,饮之三日而苏。”周宣王时采薪歌曰:“金虎入门吸元泉。”《荀子》曰:“蓝苴路作,似智而非。”葛洪《枕中记》曰:“二仪始分生元虫,元虫生刚须,刚须生元始天王。”《淮南子》曰:“黄澒生青曾,青曾生若菌,若菌生圣人。”《盐铁论》胡建不得其死,而胡得几不免于患也,今欲下针石,通关鬲,则恐有盛胡之累。《管子》车有韬沂,冠有缕鹿。又曰“衣不务于隅肶之削,冠无觚嬴之理”。应璩与曹公笺云:“光武与戴子高有抚尘之好。”顾恺之《定命论》曰:“知周天地,独罗沉牖之灾;明并日月,必婴深匡之难。”《荀子》曾子食鱼有馀,曰:“泔之。”弟子曰:“泔之伤人,不如粤之。”曾子泣,悔其闻之晚也。《说苑》曾子曰:“兰本三年,湛以鹿醢,易以匹马,湛以苦酒,则庶人不佩,君子不近。”《大戴礼》上交下交,银手如断,此卜商之行也。宋绍圣时掘得甄后板函绿石匣,鹿头笏,笏头上有文昭皇后识坐板函十字,识坐板是古人何物?康成笺《诗经》“冢土”曰:“《春秋》 ‘蜃宜社之肉。’”“蜃”字不解。或问:“太白乐府‘元气是文康之老亲’作何解?”余按周舍《上云乐》曰:“西方老胡,厥名文康。”此其所本也,然终亦不可解。

二字义分而今合用

[编辑]

汉书》注“得利曰干,失利曰没”,今混称干没为赃入己之称。《汉书》注“马传曰置,步传曰邮”,今混称置邮为驿马之名。《诗》疏“外诸侯曰君,内诸侯曰长”,犹之汉官制“万户以上称令,不及万户称长”也,今混称令长、君长。《楚世家》为火正者一吴回、一陆终,父子也,今混称回陆。火正为重黎,《左氏》曰“重为少昊氏叔,黎为颛顼氏子”,亦二人也,今混称重黎。汉制“郡国曰学,侯国曰校”,今混称学校。《礼运》“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今混称臣仆。《演繁露》“阁,夹室也,庋食之所。阁,门旁小户也,脚门也。”今混称阁下。《尸子》注“妇女曰姑,儿童曰息”,今混称姑息。《纬略》“有声曰雷,无声曰霆,雷善而霆恶”。今混称雷霆。《周官•冢人》注“丘封之度”:“王公曰丘,诸侯曰封。”今混称丘封。《公羊》注“侧手为肤,按指为寸”,《投壶》注“铺四指曰肤”,《大戴礼》“布指曰寸”,今混称肤寸为些小之名。何休《公羊》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今混称朋友为交好之名。《佛经》“本觉曰如,今觉曰来”,今混以如来为佛号。《考工记》“青杂白谓之文,赤杂白谓之章”,今混以章句为文章。他若《礼记》疏“一举足曰跬,二举足曰步”,“字少曰名,字多曰字”,“男幼曰婴,女幼日儿”,“能知姓氏所出者为宗,能知明神之事者为祀”,“有才能者为奚,无才能者为奴”。太史公《功臣表》“明其等曰阀,积其功曰阅”。《左氏释文》“贪财曰饕,贪食曰餮”,“有足曰虫,无足曰豸”,“有墙曰囿,插篱曰圃”。《尔雅》注“平底曰履,复底曰舄”。《诗》疏 “下田曰污,上田曰莱”,“谷曰仓,米曰廪”。《国语》注“东西曰广,南北曰袤”。《仪礼》“下献上曰享,上食下曰飨”。《尔雅翼》“妻父曰昏,婿父曰姻”。《周礼•春官•小史》注“先王死日曰忌,名曰讳”。《地理志》“江南曰云,江北曰梦”。《论语》疏“一谷不收曰馑,五谷不收曰饥”。《金•食货志》 “官田曰租,私田曰税”。陆德明《释文》“三纠绳曰徽,二纠绳曰缠”。《庶物异名疏》“户限曰枢,弩牙曰机”,“小曰羔,大曰羊”。刘向《洪范五行传记》 “内曰恭,外曰敬”。《韩诗》“齐颜色均众寡曰沉,闭门饮曰湎”。郑众《解诂》“玉曰琢,石曰磨”,“有目关曰蒙,无目关曰瞍”,“裳曰要,衣曰领”。《尔雅》“内宗曰族,母妻曰党”,“女曰巫,男曰觋”。杜预云“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妇之父曰昏,重昏曰媾”。《国史补》“上告下曰胪,下告上曰句”,“菜不熟曰馑,果不熟曰荒”。《宋史•仪卫志“文曰仪,武曰卫”,“平曰墓,高曰坟,封曰冢”,《檀弓》“古者墓而不坟”是也。《尔雅》“妇党为昏兄弟,婿党为姻兄弟”。管辂曰“朝旦为辉,日中为光”,见《三国志》。孔子曰“自吾得师也,前有光,后有辉”,见《孔丛子》。他如匡、庐、武、夷、罗、浮,皆以六人名为六山名,非以二字为一山也。他如烂漫,水火之象也;契阔,离合之情也;忧虞,悲喜之别也;来,去来之异也。轩轾、依违、然疑、淹速,皆兼二义,而今人皆以一义用之。“妻子”二字,古竟有作一义用者,乐府“结发为妻子”,妻可云结发,子不可云结发也。《韩非子》卜子使妻为袴,妻问:“今袴何如?”曰:“如故袴。”妻子遂毁新袴为故袴,是以妻子称妻矣。

◀上一卷 下一卷▶
随园随笔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