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第一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九鍼十二原第一

[编辑]

法天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鍼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鍼经,愿闻其情。

歧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鍼之要,易陈而难入,麤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呟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 在速迟,麤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麤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鍼道毕矣。

凡用鍼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鍼最妙,补写之时,以鍼为之。写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鍼,邪气得泄。按而引鍼,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虞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鍼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鍼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鍼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鍼,长一寸六分。 二曰员鍼,长一寸六分。 三曰鍉鍼,长三寸半。 四曰锋鍼,长一寸六分。 五曰铍鍼,长四寸,广二分半。 六曰员利鍼,长一寸六分。 七曰毫鍼,长三寸六分。 八曰长鍼,长七寸。 九曰大鍼,长四寸。

镵鍼者,头大末锐,去写阳气。 员鍼者,鍼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写分气。 鍉鍼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锋鍼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铍鍼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员利鍼者,大如牦,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毫鍼者,尖如嘘虞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长鍼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大鍼者,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写机关之水也。 九鍼毕矣。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鍼陷脉则邪气出,鍼中脉则浊气出,鍼大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馀,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鍼害毕矣。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鍼。鍼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

歧伯曰︰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鍼,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鍼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 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鍼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呟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 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 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 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谿,太谿二。 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 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 刺虽久,犹可拔也。 污虽久,犹可雪也。 结虽久,犹可解也。 闭(门下)虽久,犹可决也, 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鍼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 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 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本输第二

[编辑]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歧伯曰︰请言其次也。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 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 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 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 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 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 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 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 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 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荥。 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俞。 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 入于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 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 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俞。 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 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 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 注于太谿,太谿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 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 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 注于朿骨,朿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 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 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侠谿,侠谿,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 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 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 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荥。 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 行于解谿,解谿,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鴬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 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 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 三焦下俞,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鴎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写之。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 注于后谿,后谿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俞。 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 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 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 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 行于阳谿,阳谿,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是谓五藏六府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 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 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 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 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 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 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 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 手太阳当曲颊, 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 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 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 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 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 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 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者。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 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 秋取诸合,馀如春法。 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 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 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 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小鍼解第三

[编辑]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 难入者,难著于人也。 麤守形者,守刺法也。 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馀不足,可补写也。 神客者,正邪其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 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未呟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 恶知其原者,先知所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 麤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鍼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鍼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 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写也。 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 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写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 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 麤之暗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 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鍼意也。 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 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间者,言知所取之处也。迎而夺之者,写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 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写之也。 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写其邪也。 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写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佖然若有得也,写则恍然若有失也。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者,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鍼陷脉则邪气出,取之上,鍼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鍼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鍼尽大写其诸阴之脉也。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写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

呟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大小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鍼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写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鍼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

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鍼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馀,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编辑]

黄帝问于歧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歧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曰︰高下有度乎。

歧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歧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恢,亦中其经。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

歧伯答曰︰中于阴者,当从臂鴬始,夫臂与鴬,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

歧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府,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

歧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恢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藏之中风,奈何。

歧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

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于歧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歧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热甚寒,不能胜之也。

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

歧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 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

歧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 赤者,其脉钩也。 黄者,其脉代也。 白者,其脉毛。 黑者,其脉石。 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黄帝问于歧伯曰︰五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

歧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

歧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黄帝曰︰调之奈何。

歧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 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 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 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 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 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

歧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 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 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 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齐小腹鸣。 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箪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 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 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箪,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恢下,若覆杯。 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 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欬引小腹。 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飨疝,微滑为遗溺。 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瘛挛筋痹。

脾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支不用,心慧然若无病。 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飨癃,微滑为虫毒麹蝎腹热。 涩甚为肠飨,微涩为内飨,多下脓血。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 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以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腕,死不治。 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癃飨,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 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

歧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鍼,以去其热。 刺大者,微写其气,无出其血。 刺滑者,疾发鍼而浅内之以写其阳气而去其热。 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鍼,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调以甘药也。

黄帝曰︰余闻五藏六府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

歧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

黄帝曰︰荥俞与合,各有名乎。

歧伯答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

黄帝曰︰治内府奈何,

歧伯曰︰取之于合。

黄帝曰︰合各有名乎。

歧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入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黄帝曰︰取之奈何。

歧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

歧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 鱼络血者,手阳明病。 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胃病者,腹潅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恢,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

歧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鍼染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写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用鍼不审,以顺为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