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龟岩集 (李元培)/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龟岩集

作者:金履乔
1820年
卷一

往在先朝。儒术范世。表章正学。有能诵习朱子书者。著令荐闻。亲发经旨。驰驿就问。考其所存。然后礼有差等。关北之荐士曰李元培。以经对称旨。除义禁府都事,庄陵令。征不至。遂赐经籍。为北关分教官。许令在家教授。北方学者。称为龟岩先生者即其人也。关北地边胡。惟骑射是业。自前世以来。未尝知有学问。国初。驱除野人。迁南族以居之。其为士者皆搢绅之裔。且百年内。疆域无事。休养暇豫。风移俗易。于是镜城李松岩出而始倡性理之学。傍近州里。翕然化之。皆知尊礼宾友。谨事官长。以至耕夫耘妇。居丧必以礼。虽器用飮食之微。言必称松岩如此。有若说古圣贤行事。由是而镜城之文学。蔚然为北方之邹鲁。后六十有馀年而得先生。益彰明松岩之学。先生之言曰。人之所贵于万物者。以其有孟子所谓君子存之。庶民去之。苟能存得此。无华夷无古今。尧舜周孔。便是一室人。岂以遐裔生晩而自视欿然。不竭吾才。而求之。孜孜忘寝食。有进无画。老而至死。若先生者。岂不诚好学笃行之君子乎。余于壬子岁。以评事赴北。才逾关。闻先生之名藉藉焉。其时先生犹未征也。皆曰李处士。关北之夫子。松岩后一人也。及到镜城。因事出府外。遵渔郞之浦。登八景之台。处士之庐入望。而遂造焉。屋不蔽风雨。书帙满架。学子四五人趍侍出迎。甚有礼容。及归。谢不能送。至明年春。余竣事还。路次朱站。先生携学子来就别。答昨年之造也。后八年。余谪明川。明于镜为邻。先生遣其门人林宗七讯起居。余与先生交际止此。然余于北。既前后往。且在闾里间。故得先生之实为详。先生同郡进士车守谦有文行。一乡称为车孝子。尝从余游。余从容问曰。以子之望。少处士不能十岁。何师之为。毋亦有私好乎。曰。是何言也。先生之孝悌出于等夷。与之讲讨问辨。造诣精深。卓乎难及。如之何勿师。夫车生之贤。足以择师。而其心诚悦服如此。岂无以也。由松岩而下。可以知先生。由车生而上。亦可以知先生。呜呼。余犹幸及见于斯人也。其后丙寅。余在东藩。先生之没已五年。其高弟玄翊洙,族子恂。收拾先生遗文来示。求为文以阐其幽潜者。余辞以非任。今又十五年。而玄君同学池若洙持玄君书。走二千里京师。昕夕请不已。嗟夫。余于先生。有及见之幸。得实之详。而诸君之托。寔勤且久。其何忍终孤乎。遂为之第次而叙其本末如此。尝闻先生讲学。不喜创立新说。辄云发前人未发。非吾辈所急也。以故未尝有著述。所编次。即皆扬先徽勉后进。因行事不得已言者。而亦无多。然其文章质直雄深。有非流俗者所可及。呜呼。亦足以知先生所存矣。先生本公州人。十一代祖谦坐事迁北。五世而至鹏寿。值壬辰倭寇。倡义死难。其后世有名德。为北路大族云。岁庚辰仲冬。安东金履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