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龟川先生遗稿/卷十九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八 龟川先生遗稿
卷之十九
作者:李世弼
卷二十

丧礼[编辑]

并有丧[编辑]

上明斋[编辑]

通典贺循云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此谓嫡子为父后者也。父未殡。服祖以周者。父尸尚在。人子之义。未可以代重也。庾蔚之云诸儒及太始制。皆云父亡未殡而祖亡。承祖嫡者。不敢服祖重。为不忍变于父在也。虞喜曰。服祖但周则传重在谁。庾蔚之曰。父亡未殡。同之平存。是父为传重正主。已摄行事。事无所阙。

通典此数段。与闵彦晖。讲论其得失。闵友主通典甚力。终至不合而罢。第传重正主。在父而不在子。则祖主旁题。以谁书之耶。若以已死在殡之父。则其在礼意。决无是理。若以不得传重之孙。则传重在父。旁题在子。以此以彼。进退无据。有碍礼意。且父未殡而服祖以周。若用贺说则父殡或葬。又继遭祖母之丧。服三年。亦当用贺说。然则嫡孙于祖丧。持其期服。于祖母丧。持其重服。祖丧练后嫡孙除期。则又将以白衣临祭。俱是祖父母三年内。而于祖持白衣。于祖母持重服矣。亦岂人情礼节之所安者耶。沙溪所谓父未殡。服祖以周。则是无祥禫。其可乎者。正中其窽。唯当姑依沙溪之说。无论父之未殡已殡。祖父死则嫡孙皆当代父服重。大抵父死葬前。全用象生之礼。此实出于不忍变在之意也。然祖丧不可无主也。祖统不可不承也。祖重不可不传也。就其全用象生之中代父承重。继行其父未毕之丧礼。此乃尊祖重统之大义。祖重所压。父恩或掩。初非忍于变在而然也。如或拘于未殡。终不服祖。则其所窒碍难通。如右所陈。此亦未知何以为断耶。

答曰。所论极其明备。不胜钦服。鄙人平日之见。正亦如此。常以为通典此说决不可从。而但不能说出如来教耳。极可幸也。

与崔汝和[编辑]

仪礼续解父卒则为母条贾䟽曰。直云父卒为母足矣。而云则者。欲见父卒三年之内而母卒。仍服期。要父服除而母死。乃得伸三年。故云则。以差其义也。必知义如此者。案内则云女子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注云故谓父母之丧。言二十三而嫁。不止一丧而已。故郑幷云父母丧也。若前遭母丧。后遭父丧。自然为母期。为父三年。二十三而嫁可知。若前遭父丧服未阕。即得为母三年。则是有故。二十四而嫁。不止二十三也。假令女年二十。二月将嫁。正月而遭父丧。后年正月小祥。又后年正月大祥。女年二十二。欲以二月将嫁。又遭母丧。至后年正月大祥。女是二十三而嫁。此是父服将除。遭母丧。犹未得伸三年。是父服未除。不得为母三年之验一也。

愚按。见此贾䟽之意。女年二十。二月依礼将嫁。正月遭父丧。二十一过练。二十二过祥。不待二十三而便又当昏。与内则二十三而嫁。有所迳庭。故贾氏求其说而不得。以父丧内又遭母丧为言。而用父在母丧之例。降服期年。盖以丧之练祥言之。则二十五朔为三年。以岁之月数言之则三十六朔为三年。内则女年二十。后又言三年者。以练祥二十五朔言之。贾氏则以月数计之。故三十六朔。方可为三年。父丧二期。母丧一周。合为三年。以充二十三年而嫁之限。其实全失内则郑注之意也。如以父母丧三字。谓有两丧。则闻丧条郑注所谓闻父母之丧。不即奔丧。奔丧条郑注所谓父母之丧。见星而行。此父母丧字。与内则注父母之丧。同一文字也。此又以父母两丧言之耶。或问于朱子曰。内则云女年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不止一丧而已。郑氏幷云父母丧也。若前遭父丧服未阕。即得为母三年。则是有故。二十四而嫁。不止二十三也。朱子答曰。内则之说。亦大槩言之耳。所谓大槩言之者。女年二十。或父或母之一丧三年。通共言之二十三年云矣。若尔则初既一丧。又岂有父丧内继有母期之可言者耶。盖郑注父母丧字。本指父母中一丧。而贾氏以月计之。而过于巧细。不察大槩言之本指。别生无于注之剩义。立言如此。岂不可疑耶。经文父卒则为母。亦不过曰父在则为母不伸其服。父卒则为母当伸三年矣。因一则字。曲说许多层节。何尝如贾氏之所言乎。

䟽又曰。又服问注云为母葬衰八升。亦据父卒为母。与父在为母。同五升齐衰裳。八升冠。既葬。以其冠为之受衰八升。是父卒为母。未得伸三年之验二也。间传云为母既虞卒哭。衰七升者。乃是父服除后。乃为母伸三年。初死。衰四升冠七升。既葬。以其冠为之受衰七升。与此经同是父服除后为母伸三年之验。三也。

愚按见此贾䟽之意。父卒为母三年者。葬后衰七升。父在为母期年者。葬后衰八升。而服问郑注。有葬母衰八升之文。故虽父练之后。母服仍以父在为据者。盖本于此也。但以人情事理论之。父丧未殡或未葬。遭母丧则不忍变在而服期。犹之可也。若夫葬而立主。既称显考。虞卒祭毕。又祔于祖庙。则象生之义已轻。而事神之礼已重。是以檀弓曰。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当此时。虽遭母丧。亦难以父在母丧言矣。况于练祭。丧人既除首绖。又练其服。丧期将尽。馀月无多。其义其礼。比诸练前则亦自有别。而犹且不变父在。不伸母服则果是礼经本意。而又是子心所忍者乎。虽以经文见之。三年之丧既练矣。有期之丧既葬矣。则带其故葛带。绖期之绖。服其功衰。又曰。有大功之丧。亦如之。夫大功以上之丧。即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子侄。皆期丧也。绖期之绖。似指此诸期之绖也。绖下郑注。父既练衰七升。母既葬衰八升。凡齐衰。既葬。衰八升或九升。服其功衰。服麤衰云者。言其功衰之升数。以麤衰为斩衰。既练之服而已。本非父丧练后有母丧则以父在为母施行。用八升衰。如贾氏之所言也。注下孔䟽此言八升者误。当云七升。果如䟽说。非八升即七升则此即父既卒葬母后衰。非父丧练葬母后衰也。贾氏如以注八升。为不伸母服之证。无乃与䟽说有不同者耶。孔䟽曰。经不云服。又其父衰而云功衰者。经称三年之衰则父为长子及父卒为母。皆是三年。今期丧既葬。反服其服。若言功衰。捴道三年。故不得特言服父衰也。据此则所谓母丧与父丧。同入三年之中。而不入于父在母丧之期。可知矣。当云七升者。似得经文之旨耳。况父丧练后如有母丧。其不可以亡室题主。而不得不以显妣题之矣。独于服。以父为主而服父在为母之服。揆以事礼。似不如此。未知如何。

今考礼记大全。则服问服其功衰下山阴陆氏注。据其绖期之绖。虽有以母丧尚新故也之说。孔䟽既以母既葬。衰八升。谓之七升。则母丧尚新说。据其八升而言也。若果七升则母丧之说。似无归属。此亦如何。今之议者。引此贾䟽。以为人子三年之中。不忍死其亲之意。为母为祖。宜无异同。祖丧父亡。子承其重者。亦略据此例而受服于葬后为宜云。此即贾䟽差处。考之未精之故耶。

仪礼续解,丧服图式本宗服条。石祖仁言祖父中立身亡。叔从简成服后身亡。祖仁是嫡长孙。欲乞下太常礼院。定夺合与不合。承祖父重服。诏礼院详定。博士宋敏求议曰。自开元礼以前。嫡孙卒则次孙承重。况从简为中子。已卒而祖仁为嫡孙乎。案仪礼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郑康成注谓遭丧而出者。始服齐衰期。出而虞则以三年之丧受。又举葬必有服。今祖仁宜因其葬而制斩衰。诏如敏求议。

愚按。见此因葬制服之意则祖仁承重之服。临葬时而制之云矣。指其葬前而非指葬后。可知也。大抵从简已死。祖丧无主。承重之义。不可少缓。代服令下之后。即持祖服。情理当然。而宋议必引女子反室受服在虞之文。以证祖仁之代服。当在葬时。其意似以为嫡孙承重。不可于空日。故亦以葬时为断也。况祖仁之于从简。自是叔侄之间。不忍变在之义。尤非可论也。今之议者。引此条以证祖丧父亡。子不忍承重于葬前。窃恐宋议本意有未深究也。

图式本宗服条曰。今服制令。诸嫡子死无兄弟则嫡孙承重。若嫡子兄弟问解去兄弟二字未终丧而亡者。嫡孙亦其承重。亡在小祥前者则于小祥受服。而小祥后者。申心丧。并通三年而除。无嫡孙则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则众长孙承重。

愚按。服令所谓亡在小祥前则于小祥受服。此段所据。其亦何义耶。如曰据女子既虞出则受服于小祥之例。则父死祖丧。子代其服者。继行其父未毕之丧礼。此与女子只为己服。义本有别矣。如曰据祖丧父亡。子不忍变在之义。则父葬已过。祥日又近。而立主称考。礼重事神。此与初丧父尸未殡。亦自不同矣。以此以彼。俱无所当。此固可疑而未可晓也。且亡在小祥后则心丧。并通三年而除云者。未知其意何在。而似亦据女子除丧而出则已之之例矣。盖女子除丧而出。则是其期制已毕。三年之服。更无可施之事。故练后出女。为父母不得耶三年。不其然乎。若夫子之代丧则不过继其父而行祖丧。故虽大祥只隔数月。而父亡。子不可不持祖服。则小祥前后。不当深分。而遽以心丧为断。废其继行之义。何哉。此亦有不可晓者也。然观其小祥受服。小祥后心丧之意。则所主者。岂为不忍变在而言哉。今之议者。以为嫡孙代父承重。虽不当以小祥为言。亦可引此葬后受服。以存不忍变在之义云。夫令服所谓小祥受服。已非不忍变在之意。则引此为言。终似欠稳也。

通典庾蔚之曰。诸儒及太始制。皆云父亡未殡而祖亡。承祖嫡者。不敢服祖重。为不忍变于父在也。

愚按。父未殡而祖亡。嫡孙不敢服祖。则父已殡而祖亡。嫡孙代父服。又自可知也。

贺循丧服记云父死未殡。祖父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此谓嫡子为父后者也。父未殡。服祖以周者。父尸尚在。人子之义。不可以代重也。

愚按。庾,贺两说。盖言父丧中祖父母亡代服。非言祖丧中父亡代服也。然既曰已殡服祖三年。则殡后葬前。人子有变在代服之义。亦可知也。

退溪答李仲久书曰。母丧身死。其子代丧之疑。考之前籍。未有可拟。然以事理言之。甲者所谓祝文及奉祀之类。皆当以长孙名行之。所以不可不追服。此恐不易之理也。乙者所谓其子已服。其孙不追服。虽似近之。其奈丧不可不终三年。而又无无主之丧。其于祝文。不可以无名而行之。

退溪答金而精曰。父死服中。子代其未毕之丧。古无言及处。为说亦难矣。但若以追代其服为不可。则其未毕之丧。或葬或虞祔祥禫。为孙者岂可付之无主。而坐视不行耶。

愚按。退溪所答两说。其于代父服祖之意。可谓明白无馀蕴矣。但其受服节次之在父葬前与葬后。则俱不举论。此似未晓。然答李仲久书曰。甲者所谓祝文及奉祀之类。皆以长孙之名行之。所以不可不追服。此恐不易之理也。答金而精书曰。若以追代其服为不可。则其未毕之丧。或葬或虞祔祥禫。为孙者岂可付之无主而坐视不行耶。然其曰奉祀以长孙名行之者。指祖主旁题而言也。其曰或葬岂可坐视不行者。指祖葬行礼而言也。据此祖丧之未葬。可知也。先出之祖丧未葬。则后出之父丧未葬。又可知矣。然则退溪所论。皆据父葬前受服而言。亦可一贯而无疑也。

退溪与孙宗道书曰。今此代丧之事则其始死后诸礼。父皆已行之。但未毕丧而死耳。故其子则只当代父而行其未毕之礼而已。不当再行其父已行之礼。然则其成服之节。但于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所以代丧之意。仍受而服之。乃行奠。似为当也。

愚按。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所以代丧之意。仍受而服之云者。亦言父葬前子代祖丧也。盖其所谓两殡。即祖与父之殡所矣。据此父未葬可知也。

又按。父在祖丧亡。嫡孙承重于葬后与否。考诸礼经及我东先儒说。其可据为论者。此六条之外。更无显著之文。以是参互相证。究其主意则葬后受服。俱无明据。唯服制令小祥受服。虽似为证。本非为不忍变在而言。则此亦终非的证可知。至于葬前受服。则退溪诸书。明白郑重。皆有所据。庾,贺两说。虽非当律。亦足傍照。祖丧之代持葬前。有何嫌碍之意耶。或有难之者曰。己卯诸儒议定。丧中死者敛袭。皆当用吉服。丧服则陈于灵床。若既葬而撤灵床。则藏于灵座之旁。以待除服之期。沙溪曰。惟孝服随魂帛出入。置诸灵床。以待服尽之期。寒岗曰。未葬前则象生时。丧服常置灵床。既葬之后则撤丧服云。据此见之。丧服未撤之前。子代父服。得不为未安耶。应之曰。丧服之不撤。虽出于孝子不忍变在之心。亦岂事事真如生存。而不有曲折于其间耶。大抵父丧未葬。子代祖服。其在子心。有所不忍。而嫡孙代持祖服。为主于祖丧。其亦重祖之传重。而继行其父未毕之丧礼。为祖压屈之义亦在其中。初非忍于变在而然也。与其象生之意。固当并行而不悖。则何伤于事理之大体。又何害于人子之情理乎。难者又曰。父殡丧服不撤。而嫡孙又持祖服。则无乃有一丧两斩之嫌耶。曰所谓祖服。本为传重而设。故嫡孙奉祀传重。则其服又从而服之者。事軆当然也。至于殡所丧服。则嫡孙承重之后。亦当撤去。而只缘孝子罔极之心不忍变在。必待葬后而撤之者。此不过一时权宜之道。两斩之嫌。非所可言也云云。如何如何。

答崔汝和[编辑]

来教曰。仪礼父卒则为母。䟽说太迂曲。不成道理。所论大槩说者是也。然爱而当知恶。恶而宜知美。其父丧不得伸母服之义。可谓不忍变在之证。

愚按。三年之内。人子不忍死其亲之意。虽曰为母为祖。宜无不同。其实父有压于祖之义。故贺循丧服记曰。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此则以殡前当父在。殡后变父在矣。父丧虽未葬。既殡则祖之传重之服。不可为父而不服故也。杜元凯曰。若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此则以葬前当父在。葬后变父在矣。父尸虽已殡。未葬则子不可为母而三年故也。贺,杜两说。虽非一人之见。其为祖为母差殊之意则此甚分明。况父未葬。子不暇服祖。古礼无文。而后人不究此义。引父葬前子不得伸母之论。为孙不得代斩之证。此不过未详礼意之过也。今来教曰。其父在。不得伸母服之义。可谓未忍变在之证。然则父三年内。不得伸母。即贾䟽之意矣。若嫡子未终丧而亡。则嫡孙不忍变在。如贾䟽所云耶。抑以为嫡孙虽为祖承重。其受服之节。当在葬后云耶。由前之说则代承祖重。服制令言之矣。由后之说则葬前再制。宋敏求议尽之矣。误引内则郑注之贾䟽。今不当举论也。况为母为祖。明有差等。何可以不得伸母之服。以证其不得服祖之重耶。幸于此更加商量如何。

来教曰。此条本指祖丧中叔父亡。嫡孙代重。与今日所论。迥然不同。且宋议所云因葬制斩。似可引启殡时服初丧散垂之服。既有变节。或可引用于葬前受服。而女子反在室。以虞而受服为节。与此不侔。恐误引也。

愚按。前日奉禀时。不曾细究宋议本意。忘以为从简,祖仁自是叔侄之间。则与嫡孙代父承重。义或有别。更加反复则始知宋议亦为代父服祖。当在葬前之文也。大抵只以石祖仁事见之。则自是以侄继叔。不可为证于代父服祖。若以宋敏求议见之。则因石祖仁事。又复并及代父服祖之义。故议曰。子在父丧而亡。嫡孙承重。礼令无文。又曰。大凡外衰终事。内奉灵席。练祥禫祭。可无主者乎。见此数语。通论子代父重。可知也。宋议又曰。因其葬而制斩衰。其服三年。后有如其类而已葬者。用再制云云。则嫡孙代父服。不在葬后。亦可据此而推知也。来教所谓与今日所论迥然不同云者。无乃亦未及致察之故耶。来教又曰。女子反在室。以虞而受服为节。与此不侔。恐误引也。此亦似未然。大抵宋之议意以为礼注嫁女为父。始制齐衰期。出而虞则以三年之丧受。则嫡孙初虽服期。代父承重则亦当为祖受斩。故引此礼注。以明再制之义而已。其所为据。极其精的。若论受服时节。来教诚然。而宋议则为其再制。初非为受服时节而发矣。恐不可以误引为言也。如何如何。

来教曰。此条服制令本文。嫡子下有兄弟二字。备要引此而删去二字。便觉本旨晦昧。盖宋制。丧人诸兄弟皆没者。嫡孙方持重。丧人如有一人则嫡孙不得承重。小祥受服。固似可疑。其意盖在于不可无时受服故耳。小祥后者心丧一义。似因既练则已推去。

愚按。窃覸来教之意。兄亡弟及。即宋朝之礼制也。服制令所谓嫡子兄弟未终丧而亡。嫡孙承重者。此乃以侄继叔。本非以子代父。而备要删去兄弟字。以为父亡子承重之意。其于服令有所违悖。而本旨便觉晦昧云云也。乃若浅见则有异于此。夫以伦序之义言之。兄固先于弟矣。以死生之道言之。兄岂必先于弟耶。若兄先亡而弟后亡。嫡孙固当继叔矣。弟先亡而兄后亡。则嫡孙不当代父耶。宋五服年月敕。嫡孙为祖条。修定注词云嫡子死。无众子。嫡孙承重。亦见丧服图式。据此嫡子兄弟相承。即宋制也。然无兄弟而未终丧亡。则嫡孙亦当代父受服也。或嫡子兄弟幷亡于一二日内。则嫡孙其将继叔乎。抑将代父乎。况服令曰。无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则众长孙承重云云。若使嫡子兄弟序次继亡。而嫡孙兄弟又皆不在。则代嫡子之弟而承祖父之重者。岂非嫡子之弟之长子。而亦岂非服令所谓众长孙承重者耶。以程太中家言之。若使伊川未终丧而亡。明道长子。继伊川而承重。即服令之意也。设使明道之子与孙俱不在。则继伊川承重者。即端彦也。此正是无嫡孙同母弟则众长孙承重。而又岂非以子代父耶。以是论之。服令云云。非但指其以侄继叔。其亦通指以子代父。可知也。沙溪之意。以为宋朝兄亡弟及。本非古今通行之正礼。而若存兄弟字则后人不究服令本意。执此而只为以侄继叔之证。不作以子代父之文。则嫡孙将无以依据而代父服祖。故删其兄弟字。归重于子承重之意。此意服令之本旨。而宋时兄亡弟及之谬制。今不当更论故也。其所以商量去取之者。极有意义。来教则乃反以本旨晦昧为言。此非浅虑之所及也。

来教曰。所论考据精博。而父在为母期。庾蔚之曰。父在之日。母亡已久。安可以父亡而改之乎。服以始制为断云云。此条何不收入耶。愚于今日所论。亦云父在之日。祖亡已久。安可以父亡而改之乎。祖与母丧。轻重虽殊。其以始制为断则可谓明甚。

愚按。服以始制为断云者。亦有曲折。不可以一槩言也。出继子未出继前。为其私亲。期功以下服其本服。则虽出继。不降一等。出嫁女未出嫁前。为其私亲。期功以下服其本服。则虽出嫁不降一等。此则以始制为断也。父在为母期。既有二祥。又有禫事。则所争不过岁月之遅速。而其实本具三年之軆。父虽亡。此亦以始制为断也。至于出继子。为本生亲降服期。而丧未毕罢养。则当再制齐斩矣。礼文虽无如此立说。据礼女遭丧后而出者。始服齐衰期。出则受以三年之文。足可为据也。出嫁女为其本生亲降服期。而丧未毕反室。则亦当再制齐斩矣。始制为断之说。于此俱有所不通也。又按仪礼。周之道。有嫡子则无嫡孙。嫡孙有同庶孙之例。要嫡子死后乃立嫡孙。据此则父在祖亡。嫡孙之服祖。不过众孙服也。及其父亡。仍以其众孙之服。代父主祖之丧可乎。是以宋敏求议曰。丧必有服。再制明矣。服制令曰。嫡孙承重。小祥受服。此皆嫡孙初丧众孙期。而为祖再制之文矣。始制为断之说。于此又有所不通也。大抵庾蔚之云云。只据出继子出嫁女为私亲。仍服其本服。子于父在母丧。父虽亡。仍持期服之类而言也。初非谓子之罢养归家。女之见出反室。嫡孙之祖亡代父。亦以始制为断。而皆不用再制之礼也。来教祖与母丧。轻重虽殊。以始制为断。可谓明甚云者。无乃未及致祥于此而然耶。

来教曰。贺循云云。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周。本由于礼经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斩之文。父先亡而祖死于殡前。犹不忍以父卒待之而服周。况祖父卒逾年而父死。则其可引此说而为代服之证乎。所谓既殡而祖父死。言父丧既殡之后祖父卒。正所谓父卒然后为祖斩者也。今引此为祖先亡已久而父丧殡后代服之证。其亦踈矣。

愚按此段。尤不敢闻命。盖父死或殡或葬或练或祥后而祖父死。则嫡孙代父服斩。固是父卒然后为祖后者矣。祖亡或殡或葬或练未终丧而父死。则嫡孙代父服斩。又岂非父卒然后为祖后者耶。窃覸来教。父先亡而祖后亡。则嫡孙承重。方是父卒为祖后斩。而祖先亡而父后亡。则嫡孙只仍服周。更不为祖后斩。即阁下之主意也。果尔则宋敏求葬前再制之议。服制令小祥受服之说。皆据祖先亡而父后亡。嫡孙为祖斩而言矣。服制令及宋敏求议。不但指其以侄继叔。兼论以子代父之义。详见于上。此皆有违于礼经为祖后者斩之文耶。夫贺循所谓父死未殡而服祖以周者。父尸尚在。不忍变在故也。既殡而服祖三年者。父尸不在。亦可变在故也。盖以父尸之殡前殡后。断嫡孙之再制与不再制矣。嫡子未终丧而亡者。嫡孙代父承重。若依服制令,宋敏求之议。则其受服之节。在于殡后耶。在于葬后耶。抑如阁下之见而只仍服周而已耶。若曰只仍服周则非宋敏求,服制令再制祖斩之意也。若曰虽再制。当于葬后受服则亦非贺循殡后服祖。宋敏求葬前受服之说也。浅见必以葬前为断者。俱有明据。无复可疑。而来教何以谓其可引此说而为代服之证耶。又何以谓父丧殡后代服之证。其亦踈矣耶。大抵来教则以祖后亡祖先亡。以分嫡孙服斩与否。浅见则无论祖亡先后。嫡孙皆当承重。而虽是祖亡逾年。嫡子未终丧而亡。则嫡孙亦当服斩。继行其父未终之丧。彼此主意之不同。正在于此处。此所以言愈多而意愈不合者也。

来教曰。退陶所论如此。而丧祭礼问答中所论诸条。多有前后迳庭。未可准信。未敢为说。

愚按。退陶丧祭礼问答。固多迳庭。有难准信。果如来教矣。但其所谓父死服中。子代其未毕之丧云者。与服制令嫡子未终丧而亡。嫡孙众长孙承重之说。即一套义理也。其所谓告于两殡所以代丧之意。仍受而服之云者。与宋敏求葬前再制斩衰之议。贺循父死既殡服祖三年之文。亦符合无违也。其所为说。皆的确有据。无以议为。何可以他说之迳庭。并疑其不当疑之言耶。

别纸又曰。礼曰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此乃大经也。贺循所云既殡而祖死三年云者。三年之内。人子不忍死其亲。或有以此为碍。不服三年之理。故特明之如此。此道理本非难解。只因主丧题主之节。生出许多节目。题主主丧练祥之祭。固是大节目。而一以礼意推之。父死未殡而祖死者服周。则周之后除服。以素服行练。又行祥而已。凡主丧未必皆斩衰也。凡丧。父在父为主。则父为子期。其孙三年。而于虞于练。其祖主之。此外不三年而主丧亦多。若以旁题言则理势无皆推去处。虽以宗孙书旁题。而与不忍变在之意。自可并行而不悖也。

愚按。贺循丧服记云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此谓嫡子为父后者也。父未殡。服祖以周者。父尸尚在。人子之义。未可以代重也。徐邈曰。若周既除。当以素服临祭。依心丧以终三年。窃覸别纸云云之意。据此贺,徐二说。以证嫡孙主祖丧而不必皆斩之义。此则似有所执。而但贺说本自可疑。固难适从。姑以浅见所疑者言之。父丧殡前。父尸尚存。不欲变在。犹或可也。至于葬后则既立主称考矣。又旁题奉祀矣。题主虞卒。皆用祝文矣。象生之义渐轻。事神之礼已重。故檀弓曰。卒哭而讳。生事已毕而鬼事始已。朱子又曰。虞始用祭礼。卒哭谓之吉祭。以此言之则立主以后。与父尸在床时。迥然不同可知。于此仍持周服与白衣。而终废传重之祖斩者。亦何所据耶。如曰服以始制为断。故不当更制祖斩。则丧服小记曰。女为父丧。未练而出则三年。丧服章子嫁反在父室。为父三年条。郑注曰。遭丧后而出者。始服齐衰期。出而虞则受以三年之丧。既虞而出则小祥亦如之。见此则斩衰之再制。亦足为明据。宋敏求议则引此郑注。以明嫡孙再制重服。乌可以始制为断为言。而终不再制祖斩耶。况宋敏求之议。服制令之文。为其祥禫之无主。至有再制祖斩之论。则此与贺徐所论。其意不同也。夫宋议服令。成于贺徐两说之后。于其两说。取舍亦审。而必再制斩衰。俾主祥禫者。抑或以两说谓未尽而有是改定耶。此亦难以臆断也。今阁下之所论。专以可疑之贺说。主张引伸。以为服周之证文。而至于宋议服令代父制斩之文。则专不讲究。无乃以为两文只言以侄继叔。不言以子代父之故耶。不然再制祖斩。何攻斥之至此耶。来教又以父为子期而主子虞练。以证孙为祖期而主祖练祥。此亦未然。盖以期主丧。非但父之于子。虽夫之于妻亦然。如此者。其身当主丧。其服本亦期。则其在情礼事理。自不得不如此耳。若夫嫡孙之于祖。则以服制言之。父在。同庶孙而服庶孙期也。父不在。为嫡孙而服承重斩也。未尝有为嫡孙而又服庶孙期之礼也。今若以不忍变在。不服承重之斩。则嫡孙所持者。不过当初庶孙期而已。以庶孙期。主祖之丧。名义不顺。情礼不安。至于练后白衣为主于祥事。亦有所未妥云矣。非谓凡丧更不得以期为主也。来教又以为题主则理势他无推去。虽以宗孙书旁题。与不忍变在之义。自可并行而不悖云云。此亦未晓。夫旁题。即父名当题之地也。以父死而无可推去之处。故嫡孙不得不变在而代题。祖斩即父身当持之服也。以父死而无可主丧之人。故嫡孙亦不得不变在而代服。其间理势礼意。本无轻重之可分。而今见来教之意。一可一否。取舍自别。以庶孙期主祖之丧。亦不以为嫌碍。此则终异于浅见矣。如何如何。

别纸又曰。虽不得服祖三年。其传重之义自在也。

愚按。丧中死者之服。沙溪,寒冈依己卯诸儒议。未葬前象生时。随魂帛出入。置诸灵座。葬后则撤丧服。此实人子不忍死其亲之意也。然父不得终丧则祖重固不可无传。孙既承祖重则重服亦不可不持。故又依宋议服令再制祖斩之文。使之代父承重而服斩。为祖为父之情理。更无一毫之遗憾矣。今此来教则承重与承重服。分而二之。虽题主承重而为嫡孙之后。只以庶子期欲终祖丧。窃恐礼意似不当如是也。

答李士珍[编辑]

或问。本生丧中遭长子丧者。当服何服。答教曰在本生丧次则服期服。在长子丧次则服斩衰。以示各服其服之意云云。忘意虽在所后丧中。若往哭有服之亲。则自期至缌。亦当各服其服。今此各服其服。恐不得为尊祖之义。且教曰因其有事而出入则亦各服其服云云。第今丧人出入。或有未必专主一事者。各服其服。恐未得为通行之论。宜有指一归重之教也。

长子丧。虽曰斩衰。自是子服也。本生丧。虽曰降为周年。心丧为重制也。以服义则斩衰为重。以情理则母服为尊。揆以事礼。无甚轻重。是以在其丧次。各服其服。因其有事。亦各服出入之服者。即浅见也。然各服其服。有二义。在所后丧中闻讣。有服之亲。服其服而往哭者。不过斯须之事也。在长子及所后丧次。各服其服。行祭哭泣者。为伸心制与斩制之义也。何可引此以证其不然耶。丧人出入。或有未必专生一事者。各服其服。不得为通行之论云者。似然而实不然。为本生丧事而出入。则服本生之服。为长子丧事而出入。则服长子之服。此即论礼之正例也。兼本生长子丧事而出入。则或服本生服。或服长子服。此即近于变例。若向之愚所言者。不及变例而言其正例耳。至于蔽阳子。即我国所用。不见于礼书。不其然耶。昨年成服后。出入仍着黑笠。极涉不当。壬辰年。唐人见我国黑笠布带者。怪而问之。知其为大功之服。唐人笑曰。谁谓朝鲜礼义之邦耶。礼云男子重首而轻腰。今于重处。不素冠而黑其冠。可谓知礼轻重之分乎。栗谷日记又曰。顷日洪万户着白笠而来。问何以着此。洪曰。遭大功之丧。首不可戴黑。故着白笠。栗谷深叹得其重首之义。礼意本虽如此。大功白笠之制。诚难猝行于世。而至于长子之丧。既服斩衰裳。又持竹杖则一身所着。无论丧服常服。皆当极凶之服。黑笠加于首则其与周公丧服之意。不其大悖耶。近者锦平尉及南子闻。皆于长子丧。着麤黄草笠。浅见以为此亦失礼。盖成服后着蔽阳子或生布𮖐笠。大祥时用麤黄草笠。以示渐吉之意。礼制当然。大祥前已着黄草笠。大祥时又着黑笠。有同禫祭着黑者然。岂不有骇于识者之见耶。黄草笠祥前误着。此亦可见。况成服后已着黑笠者耶。如欲追改黑笠之失礼。以蔽阳子或生布𮖐笠代着之意。使执事者告于长子灵筵。仍着蔽阳子或布𮖐笠后。本生期除时。亦以此笠着之。则于礼于情。恐无所妨也。既知黑笠为不安。则追后改正。礼所不已。何可以猝改上年误制为持难耶。

答李士珍[编辑]

因此而抑有可质者。向者仰问长子斩衰中遭本生丧。出入时服色。则以本生丧所着蔽阳子生布直领。带斩衰绞带为教。今若以轻者包易轻者之义言之。则以传重斩衰之重。而服本生不杖期之冠服。得着斩衰绞带。而兼包期服之带。恐失礼意。未知如何。

本生丧出入所着。蔽阳子生布直领布带。长子丧出入所着。蔽阳子生布直领绞带也。今见来示。所生丧出入时亦着绞带为言云。此前日谬见也。一从来说。改正为宜矣。

答权汝柔[编辑]

问。贺循父死未殡。服祖周之说云云。

按。非但贺说如此。庾蔚之曰。诸儒及太始制。皆云父亡未殡而祖亡。承祖嫡者。不敢服祖重。为不忍变于父在也。浅见于此不能无疑。盖祖丧中父亡。则嫡孙代父服祖。然后尊祖之大义。传重之大軆。无复有遗憾也。父未殡而祖死。服祖以周。则父以先死于祖而初不制斩。孙以父尸尚存而又不代斩。其子若孙俱不持重。则祖之传重之服。终无可施之地。其可疑者一也。所谓传重者。非有他义。主祖主奉祖祀之谓也。今有父死而祖父继死者。如欲服祖以周。则祖主旁注。其将以谁题之耶。如以既死之父。则揆诸事軆。决无是理。通典虞喜曰。服祖但周。则传重在谁。庾蔚之曰。父亡未殡。同之平存。是父为传重正主。已摄行事。事无所阙云云。以已死之父谓之传重正主。亦甚可疑。以未传重之孙。则传重与旁题。当为一串事。不当为各项义。若尔则祖主旁注。自不得不以孙题之。既主祖之主。又奉祖之祀。传重岂不在嫡孙乎。若以父亡未殡之故。犹曰未及传重孙不服重。则名与实相戾。重与服相违。以此以彼。俱无归属。此可疑者二也。周之道。有嫡子无嫡孙。嫡孙犹同庶孙之例。如以父亡未殡。谓同之平存。传重犹存父身。则嫡孙所持者。不过为庶孙期而止耳。持庶孙期而将行祥禫乎否乎。求之礼意。甚有所碍。可疑者三也。然父尸尚在。不欲服重。犹之可也。至于葬后则既立主称考矣。又旁题奉祀矣。檀弓所谓生事已毕。鬼事始已者也。与父尸未殡时迥然不同。于此犹不变在。练前练后。只持周服与白衣以过三年。而终废传重之祖斩者。此果何据耶。如曰服以始制为断。故虽在葬后。不制祖斩。则此亦不然。夫始制为断。自是大纲说。本非一切之义也。嫁女为父母服期。而为夫所出遣。则当改受三年之服。侄为伯叔父母服期。而三年内出继则亦当改受三年之服。始制为断。皆有所不行。何独于孙之承重。必以始制为断。终不再制祖斩耶。可疑者四也。大抵父卒而祖亡。不忍变在。固人子之情理也。故父之灵筵。朝夕奠哭。朝夕上食。设梳洗寝具。又以其丧服随魂帛出入。皆是不死其亲之意。虽或嫡孙代持祖服。为主于祖丧。其亦尊祖重统。不得已之变礼。为祖压屈之义。又未尝不在其中。初非薄于父而然也。与其不忍变在之意。亦当并行而不悖。固何害于人子处变之大軆乎。

又曰。备要斩衰章曰。按通解宋敏求议曰子在父丧而亡。嫡孙承重。礼令无文。大凡外襄终事。内奉灵席。为练祥禫祭。可无主之者乎。当因其葬而再制斩衰三年。诏从之。今服制令云嫡子未终丧而亡。在小祥前。嫡孙承重于小祥受服。在小祥后则申心丧。并通三年而除。又按丧服父卒则为母䟽。父卒三年内母卒。仍服母期。要父服除母死。乃得申三年云。盖三年之中。人子不忍死其亲之意。为母为祖。宜无异同。而一则再制斩衰。一则仍服期年。通解皆录而存之。当何所适从耶。

宋服制令所谓嫡孙在小祥后则申心丧。并通三年之说。似为未安也。按丧服经文斩衰章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条下郑注曰。谓遭丧后而出者。始服齐衰期。出而虞则受以三年之丧。既虞而出则小祥亦如之。既除丧而出则已。丧服小记曰。为父母丧。未练而出则三年。既练而出则已。未练而反则期。已练而反则遂之。服制令云云者。似据郑注除丧出已小记既练出已之义例也。盖古礼。虞与小详改受服。而过此则元无无时改受服之礼。故嫡孙之承重。在小祥后则只申心丧。出女之反夫家在于练后。则不服改期也。厥后宋敏求献议。嫡孙葬前。再制祖斩。退溪答孙宗道书。嫡孙代丧。朝奠受服。此两说尤似允当也。盖女子既练而出。则是其期制已毕。三年之服。更无可施之事。故练后出女。为父母不得伸丧者此也。至于孙之代丧则不过继其父而行祖服。故虽练后大祥已迫。其间若有馀月。嫡孙不可不承重持服。以毕祖丧矣。若徒拘于小祥前后之说。而遽断以心丧。废其代服之义。则其有乖于传重之礼非细矣。

问。父母与祖父母同死。成服先后。沙溪曰。在丧一日内。当先祖后父。若父丧差先一二日。则当以先死为先也。若祖亡差先。则宗孙在父母丧。被发或括发之时。不可遽成祖父母之服。待成服日。先祖后父。似为得宜。问。祖母亡未成服前父又死。则其子成服先后。崔相答曰。当于祖母亡第四日。先行祖母成服。又于父死第四日。行父丧成服。两说不同。当何从欤。

沙溪所谓丧在一日内。当先祖后父。若祖丧差先一二日则宗孙在父母丧。披发或括发之时。不可遽成祖父母之服。待成服日。先祖后父云者。以丧轻重先后言之则自当如此也。然孙之承重服祖。以父先死故耳。虽或祖丧先出。若成服并行于一日内。则先服父丧然后就两殡所。告以代服之意。仍为服祖。似合礼意。未知如何。崔相国云云。似亦从丧出先后泛论之耳。祖母丧虽曰先出。其成服日。若当父丧未殡之前。则何可只计丧出之日。而在父未殡。遽服其祖母之服乎。其势不得不与父同日成服矣。然则似当先服父。而后又服祖母承重服。亦未知如何。

祖与祖母。父与母丧若并出。则从其先后成服。事理当然。至于孙之承重。则必先服父而服祖。然后父死承重之义。益复明正。丧出一二日差先。恐不必探拘也。

答成达卿[编辑]

通典贺循丧服记曰。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父死未殡。服祖以周者。为父尸尚在。人子之义。不可以代重故也。

谨按。士昏礼曰。八十齐丧之事不及。若是者。子代其父为宗子。据此则父虽生存。若不能服丧。则其子犹可代服。况父死之后乎。若如贺说则祖亡无主。不但多有难处之节。似无祥禫。求之礼意。决无是理。未知如何。

祖丧中父亡则嫡孙代父服祖。然后尊祖之义。传重之礼。无复有遗憾也。父未殡祖死。服祖以周。则父既先死于祖。孙以父尸尚在。故又不代斩。其子若孙俱不持服。则祖之传重之服。终无可施之处。其在人情礼意。岂不可疑耶。是以。宋服制令及宋敏求之议。皆以再制祖斩为断。而至于退溪答孙宗道书。父未毕丧而死。故子代父行其未毕之礼。其成服之节。但于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所以代丧之意。仍受而服之。乃行奠似为当也。此又明白的当。无以容议。贺循服祖以周之论。今不当更论也。来示又引八十齐丧之事不及一款。以证孙当承重之意。此则向日闵礼时。先辈之意亦有如此者。而宋尚敏礼说。又以此为证文矣。然浅见则尚未释然。大槩既曰八十齐丧之事不及。又曰。若是者子代其父为宗子。则以文势言之。代父服祖。似是次第件事耳。第未知丧事不及云者。父则以八十之故。全不服斩。子独代父服祖云耶。抑父虽八十。持其父斩。子亦服祖以主丧事云耶。夫人之气力盛衰。各自不同。年虽八十。容㒵起居。无减于壮年者亦多有之。若是者。称以八十丧事不及。遭其父丧。阙然不服。此岂可忍耶。又以为父母丧服。不可以八十阙然不服。孙既代父为宗子。则亦当并服祖斩云尔。则一丧两斩。求之古礼。亦无其例。以此以彼。窒碍无通也。又按来说所引士昏礼曰。宗子无父。母命之。注曰。宗子嫡长子也。礼七十老而传。八十齐丧之事不及。若是者。子代其父为宗子。其娶也。父命之云云。若使八十之人。遭其父母丧。以老不服则凡诸昏丧。似当一切不为干涉。何独于子昏之时。乃有所命耶。以其父命之三字推之。则无乃丧事不及云者。非谓父不服丧而子代其服也。凡诸丧事。代父主之。有同摄主之为者耶。不然。宗子昏时。宗子亦当自主。何待于父之命耶。王制。八十齐丧之事不及。郑注曰。八十不齐则不祭也。子代之祭。孔䟽曰。父是年已八十。子则代之而祭。按。八十齐丧之事不及者。齐与丧。并指两事而言也。注说只言齐之不及而不言丧之不及。举其一而遗其一者何也。窃尝思之。丧之事不及云者。以经文语势见之。则虽似不服父丧。以人子情理言之则决然不可。父子皆服则一丧两斩。尤涉不可。故注之解释。不及丧事者。难于为断。阙而不言耶。不然。何以不释丧事不及之义耶。这般曲折。亦当一并商量。通贯无碍。然后子之代父服丧。方可议矣。如何。

答权汝柔[编辑]

备要曰。若父丧将竟而又遭母丧。则亦以父丧三年内而仍服期。似未安。不敢轻议。姑存诸说。

愚按。上文祖父母条曰。丧服父卒则为母䟽。父卒三年之内。仍服期。要父服除而母死。乃得伸。经传通解。皆录而并存之。当何所适从耶云云。此则不以䟽说为非也。此条此段。则曰若父丧将竟。又遭母丧则亦以父丧三年内而仍服期。似未安云云。此则以䟽说为未尽也。备要上下两论。未免迳庭。诚所未晓。盖上段不言䟽说之差失。似有许可之意。终似未安。上论一款。恐当删去。未知如何。

末端注曰。或问侍者为其主服中遭父母丧。其父母服中遭其主丧。则常时持何服耶。愚答曰。此与君丧服私服相类。常持父母服。然若亲丧葬后遭主服。则其主葬前。恐常持主服。又问亲丧及主丧练祥变制节次。答曰。一如并有丧之节。

愚按。侍者为主之服。即同古时君丧也。盖以国家言之则君丧废而私丧行。以侍者言之则私丧轻而主丧重。常持之服。当在主丧。不在私丧。盛注譬喩。似欠衬着。然其间当否。姑舍勿论。事涉烦琐。删去似宜。未知如何。

通典。杜元凯云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至虞讫。服父服。既练则服母服。父丧可除则服父之服以除之。讫而服母之服。备要曰。按为祖母持重。既葬而母亡则当依杜氏偕丧之说。而唯称号则不可受服变改。仍称哀孙为宜。

愚按。杜氏说曰。父已葬。母卒则服母服。此说全失经文之旨也。间传曰。斩衰之丧。既虞卒哭。遭齐衰之丧。轻者包。重者特。䟽轻者包。言斩衰受服之时。而齐衰初丧。男子轻腰。得着齐衰腰带而兼包斩衰之带。若妇人轻首。得着齐衰首绖而包斩衰之绖。故云轻者包也。重者特者。男子重首。特留斩衰之绖。妇人重腰。特留斩衰之带。是重者特也。据此则虽当斩葛齐麻之时。只就轻处而兼包而已。父之丧。冠首绖腰绖衰裳。当自如而无改矣。杜氏所谓父已葬母卒。服母服云者。未知只据兼包一款而谓服母服耶。抑并与其丧冠两绖衰裳而换着母服云耶。由前之说则兼包之意。似未细究。由后之说则又是经文与注䟽之所不言而特杜氏说也。此其可疑者一也。杜说又曰。至母虞讫。服父服。此言亦似未然。着父葬后遭母丧者。只以母带兼包父带而已。则母丧虞前。亦未尝全服母服。而父服丧冠两绖衰裳之类。固自仍前矣。岂有虞讫更服父服之义耶。此其可疑者二也。杜说又曰。既练。服母服。此亦未晓。凡丧服。若以练与不练为之轻重。则父服既练之后。换着未练之母服。固无不可。而若以父母轻重大軆而言之。齐衰初丧之麻。尚不敢易斩衰既葬之葛。则齐衰葬后之葛。又何敢易斩衰既练之葛耶。此其可疑者三也。东儒说母丧中改迁父葬则齐衰及缌麻。轻重悬殊。而以父丧为主。故葬时。专以父缌行事。据此则不当以母服变父已练之服。亦可推知。杜说又曰。父服可除。则服父之服以除之讫。服母服。所谓服父之服者。果未知当服于何日耶。抑或父丧练后。长服母服。及至祥日。换服父服。除父服而反母服。如在父母丧者。除诸父昆弟之服卒事而反丧服之为哉。此皆浅见所未晓处也。或云父丧练后。母丧犹未练。而服其无绖之练服。礼意不然。此亦异乎浅见矣。斩衰既练。首绖已除之后。大功麻绖。犹加于除绖之首。则绖母之葛绖。尤所当然。而第经文只曰轻者包。又曰麻葛重。又曰麻葛兼服之。其所为言。只据首腰两绖而言。更无练衰练裳并举之文。则父丧虽已练。而丧冠与斩衰斩裳之仍前不改。明白无疑。而母服之参着者。只葛绖加首。葛带包腰而已。若其斩衰斩裳之斩义。固不以练之前后而有所轻重矣。岂可以母葛在首包腰。压其斩义之严。而遽服齐衰之服。如杜氏之说哉。此固商量处也。又问解曰。按祖母丧既葬。而母未葬则服母服。母丧已葬。则还服祖母服。祖母服既练。则还服母服。母服既练。则还服祖母服。祖母服既除。则还服母服以终丧。此亦出于杜氏之意也。然适孙承重之服。即祖祢传统之服。与母服轻重自别。又何可以未练已练较量轻重。而互相遆服哉。备要又曰。唯称号则不可受服变改。仍称哀孙为宜。夫哀孙即嫡孙承重之名。承重之名。不可改。而承重之服。独可改耶。即称哀孙。又着母服则承重之名与服。分而为二。自不相关。其可乎。据其哀孙之不改。推知重服之不变也。大抵上段父服则虽在练后。练衰练裳犹存斩制。则齐衰母服。似不可互服矣。下段祖母服则承重大軆。终始无变。虽在既练之后。亦不当与母服互服矣。浅见所主。实在于此。未知如何。

又按。既练遭大功之丧。麻葛重条。郑注曰。此言大功可易斩衰之节也。䟽又曰。既虞卒哭。男子带其故葛带。绖期之葛绖。则其虞卒哭前。男子去父之葛带。带大功麻带可知。然下文横渠张先生曰。旧注不可用。既不敢易斩带之绖。以斩葛大于大功之麻。据此则虽在斩衰练后。不可以大功麻带易斩衰葛带可知。郑注所谓大功可易斩衰之节也者。异于横渠之意。诚难为准矣。

答崔汝和[编辑]

仪礼父卒则为母条。䟽意以为父服将除。又遭母丧。不伸服而只持期。合于父丧。以充三年三十六朔之限者。似非内则郑注之意也。内则曰。有故。二十三年而嫁。郑注故谓父母之丧。父母丧三字。正谓或父或母之丧。非并遭之意也。闻丧条郑注曰。闻父母之丧。不得奔丧条。郑注曰。父母之丧。见星而行。此父母字。亦是郑氏之语。与内则注同一文字也。所谓父母。亦是两丧耶。朱子答或人二十三而嫁。不止一丧之问曰。内则之说。亦大槩言之耳。所谓大槩。与所问不止一丧之意相反。故别立此说以答之如此。则安有父丧内继有母期之意耶。盖郑注父母字。贾氏错认为两丧。以月计之。过于巧细。别生无于注之剩义。此非后人所当为准。未知如何。

南溪礼说曰。丧服父卒则为母。䟽父卒三年之内母卒。仍服期。要父服除而母死。乃得伸三年云者。原于绖文。成于䟽义。定于通解续。证于丧服图。皆无二辞。则恐难以沙溪为祖为母。宜无异同。及父丧将竟而又值母丧。亦以父丧三年之内而仍服期。果合情理等。未定之说而废之也。

按。此老此说。以贾䟽为主。符合盛旨之所云耳。然浅见无他。引朱子大槩言之之说。以证贾䟽误解两丧之非。如此而已。沙溪所谓父丧将竟。又值母丧。亦以父丧三年之内而仍服期。果合情理乎之说。非疑辞也。实有非之之意。

答柳汝源[编辑]

母丧葬后。又遭父丧者。其母丧祥禫等祭祝辞。以已亡之父名称谓。终有所不忍。以丧人称谓。似合情理。而若以丧人称谓。则其祝辞亦当改用。其措语何以为之耶。

父葬后行母练祥者。以已葬之父名。书于祝辞。于礼无据。母之练祥。因父丧退行则前期一二日。须有告辞。当曰孤哀子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𥚁延先考。已过葬礼。显妣练祭。定于某月某日。荐其常事或祥事。子当躬行。情理罔极。痛陨冞深。敢告云云可矣。礼母丧中父死则仍服杖期。伸心丧。故来教所谓练祥。即十一月练。十三月祥也。非初期再期之练祥也。

答或人[编辑]

问。偕丧发引。母子之丧。似亦当先重后轻。而至于随丧一节。罪人及诸服人。随母丧在前。则先丧却在后。道理未安。若使宗孙已受服则两丧俱为主丧之人。未知如何则可不背于礼意耶。

两丧之发引返魂。固当先重后轻。而宗孙若既受服随丧。则承重之齐。为父之斩。俱是三年之丧。实为两丧之主。虽在先丧之后。亦不害于兼随之义。宗孙之生亲与叔。不得不随而并在于先丧之后矣。如曰宗孙与诸哀。皆当在后丧之后。则在诸哀固可如此。而在宗孙实有后先丧之嫌。如曰诸哀随后丧。而宗孙随先丧。则各随一丧。又失宗孙兼随后丧之义。俱为不安甚矣。势不得已皆在先丧之后。然后情礼粗安矣。今则宗孙既未及受服。诸哀于后丧为亲丧也。先丧为旁亲之丧也。其与宗孙同为丧主。兼随两丧者。义绝不同。诸哀皆随后丧。而使先丧在后。虽若未安。势所不得免矣。惟分定他服人。别随一丧。恐或不悖于礼意。未知如何。

答李仲晖[编辑]

别纸所教。父死而传重犹在父云者。极为可疑。此非侄所刱说也。庾蔚之曰。父亡未殡。同之平存。是父为传重正主。已摄行事。事无所阙。既云父亡未殡。同之平存。父为正主。已摄行事。则既葬之后。其不同于平存。推此可知。既不同于平存。则于是乎父未为正主。而已前所摄行者。始变为代斩。反复参究。似有合于鄙见。故前所以引以为说者也。更赐参覆。幸甚。

前日鄙书。父死而传重在父。极为可疑云者。非指哀说。本指庾氏之说而言也。大抵传重者。即承祖统而主祖祀之谓也。此固主者之事。元非已亡之人所可与论。若曰父死未殡。同之平存。是父为传重正主。则死生名实之间。深有所碍。此岂礼意耶。凡诸礼节。本有压屈之义。父虽子之所尊。祖即父之所尊。祖重所压。父恩有掩。则祖统不可不承也。祖丧不可无斩也。祖祀不可无主也。此皆尊祖重庙。孙为祖后之大礼。初不可以不忍变在之私情。有所或废也明矣。如以为父尸未冷。子遽代服。终有死其亲之嫌。则此又不然。仪礼记曰。燕养馈羞汤沐之馔如他日。郑注曰。孝子不忍一日废其事亲之礼。日设之如生存也。人子不忍死其亲之礼。正在于此等节目。至于祖庙传重之事。与此有别。盖呼复才撤。袭敛方治。则既不当以已亡之父。谓同平存。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斩。则又不当以众孙之期。施之嫡孙。此浅见疑庾,贺两说。主情理或重。主礼意或轻。不忍死亲之义。混用于祖之传重。而生此许多违礼之端耳。未知如何。且庾说。只曰父亡未殡。同之平存。而更无葬后不同平存之文。则何以知其摄行者始变为代斩。果是庾说之意耶。设使庾意如来说。传重正主。谓在亡父。饭含赠币。皆用摄行。葬前事礼。大軆皆疑。此则终归于不安之地矣。亦如何。

答洪重五[编辑]

内丧出才逾月。遭外丧。则先丧馈奠。当用素馔耶。考诸问解。只有丧中死人限葬前奠以素馔之文。伏望商量示教。

朱子答陆子静书曰。始死全用事生之礼。既卒哭祔庙然后神之。檀弓又曰。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盖卒哭以前。全用事生之礼。故在父母丧。而亡者或未葬。而遭父母丧者。尸柩设奠。皆用素馔。以至生前食素之忌。亦不用肉。及其卒哭之后。当用事神之礼。故祭奠设肉。似在此时也。第浅见以为朱子及檀弓两说。自是大纲说。不必卒祔而后神之也。盖葬而立主。既书考妣。又题奉祀。则神之之义。自此始矣。题主奠。变素用肉。亦不碍礼。玄石亦曰。题主奠。当用肉。此又可据也。

答洪致宽[编辑]

祖母丧练后。不反父服而仍着练服。心有所未安。似依问解沙溪答同春之语。当还服父服。而父丧未练之前。若行节祀于墓所。则恐不可以斩衰竹杖主祀于祖母之墓。未知何以则当合于礼意耶。

吾意承重之义为重。故无论练前练后。专持其服。只于祭时。各服其服。待重服尽后。始反父服。似当也。然沙溪,同春所讲定者如此。姑从其说。亦或无妨。

答或人[编辑]

间传曰。斩衰之丧。既虞卒哭。遭齐衰之丧。轻者包。重者特。䟽斩衰受服之时而遭齐衰初丧。男子所轻者腰。得着齐衰腰绖。而兼包斩衰之带。男子重首。特留斩衰之绖。通典杜元凯曰。若父已葬母卒。则服母之服。至虞讫。服父之服。既练则服母之服。父丧可除则服父之服以除之讫。而服母之服。盖虽如间传说。而包斩衰之带。特斩衰之绖。若其所着。既是后丧齐衰服。则正为杜氏所谓母卒则服母服者。而䟽又曰初丧云云。则其亦杜氏虞讫服父服之意耶。然则母丧首绖。在父服未练之前。终无可着之时耶。杜氏服母服之说。或谓勿包特而纯用齐衰之。带绖者耶。

窃覸盛意。盖欲合䟽杜之说。幷通其义。而自相掣肘。生出多少疑端耳。自虽如间传说而止服母服者。此一款。诚得两文相贯之义。而自䟽又曰止服父服之意以下。似然而或不然也。䟽所谓初丧二字。但言包特之制。施之于母之初丧云矣。葬母后斩衰之还服。包特之存否。既无明白之意旨。则似不可以此又推于初丧之后还服父服。如杜氏虞讫服父之意也。虽然。父母之丧。皆己过虞。则齐斩绖带。同为葛矣。齐斩同葛而斩尤重。则固当还服斩矣。既还服斩则本绖自在。无容更特。此则不待初丧字。而礼意本自如此矣。杜氏服父之说。盖出于此义耶。但所带之母带。又复仍包于斩带。以至父练。则礼无可据之文。则正难知。又难言也。大抵包特之礼。一见于间传。而于他经传。不少槪见。以至程朱诸贤。我东先儒退,寒,沙,慎。亦未尝有举而详之者。岂或古礼自有难行于后而然耶。若夫杜氏之说则细按其文势语脉。初无包特之意。果如或者所谓勿包特。纯用齐衰绖带者。则此正与间传䟽说。各为一义。本不相类。而其所以为互服次第者。诚有意义。如来教耳。与其强合二礼。终为窒碍而难行。不如一从杜说之为有据而寡过耳。未知如何。

来教又曰。母绖在父服未练之前。终无可着之时耶。浅见以为在母初丧。丧义方重之时。而斩衰之绖。尚且特留则母葬已过。还特父服之后。则齐绖之无着时也。固矣。

间传䟽实可疑。其与杜氏说相通与否。实未敢知也。以臆见言之。初丧纯着母服。葬后着父服。练后着母服。其间各祭几筵时。各着本服。如是而已。亦或不为未安。而但未知轻者包。重者特。是指何物耶。

间传䟽言母之初丧。服母服而又施包特也。杜氏说言只服母服而不及包特也。若如盛教。初丧服母。葬后还服父服云云。则此即从杜说也。䟽杜两说。既不相合。包特一节。恐不可论也。

窃想间传之意。若斩衰未及受服之时。则是乃葬前。故虽遭母丧。不敢常着母服。而包特之制。亦无可施。今既过葬受服。故得着母服。而犹为所压。乃特斩衰之绖云尔耶。虽加包特。所着既是母服。则此与杜说相通耶。

来教自窃想间传之意。云尔耶者。经文本意。恐自如是。而虽不包特。既着母服则此与杜说相通云者。则恐未然矣。包特有无。即䟽杜不相合处。是可以父葬后服母一款之相类。遽谓之相通也耶。如何如何。

或有以包特之制。为可仍行于葬后者。而此不然。盖葬后则当依杜说。服父之服。岂可仍着母服而只加包特耶。父丧练后则当着母服。而斩衰之绖则已脱去矣。又何施包特乎。故惟葬前可以讲行此制耶。

盛教所以破或者之论。尽明的矣。盖母葬服父之服。特兼包母带。以存包意。如母未葬而服母服时。包父带之为也。然后是可谓包特之制仍行于葬后。正与或者反说也。虽然。礼无明文。难以臆说。此所以从杜氏之为寡过者耳。

或云斩衰虽遭大功。亦用包特之节。此则只可行于成服时。必不可终其服尽之月。以此推之。齐衰亦可只行于葬前。此说如何。

或者所谓斩衰虽遭大功。亦有包特之节者。指斩衰未练之前耶。抑指其既练之后耶。若曰未练之前。则大功初丧之麻。比斩未练之葛。葛重而麻轻。无以为以重易轻之义。故经文不言未练而只言既练。以示其初丧之麻。易斩既练之葛矣。或说云云者。指此经文既练条而言之也。然见其经旨与注䟽说。何尝有用包特之节。亦何尝有只行于成服时。而推之齐衰。亦可为葬前之证耶。恐是互服绖带。麻葛为重耳。

或云依杜说。随时换服。服母服时。皆可包特。服父服时不然。此似折衷。而父服练后。无绖可特。则此亦掣肘矣。

或者论互服则用杜说。包特则从孔䟽。仪礼周礼。贾公彦䟽之礼记。孔颖达䟽之间传。非贾䟽即孔䟽也。诚似折衷。而但服母服时则必为父包特。服父服时则必不为母包特者。未知经旨果如是否。而䟽所谓包特者。今或疑其只可行于初丧。而其仍行于父练之后。遽未敢断定。则此说又不足为准也。

答申[编辑]

有人上年九月初一日。遭其祖丧。初八日。遭其母丧。十三日。遭其父丧。三丧菫得成殡于先山墓侧。后一门传染。屡朔奔避。三丧成服。至今俱不举行。今则染气已息。将理葬事而三丧小祥。遽尔又近。祥前求葬。亦似未易。前头祥祭。何以处之。成服节次。亦未知如何。伏乞指教。

尸枢尚在殡。则小祥行否。何可更论。当于祥日。以不得行祥之意。告于殡前。葬之后月。择日行练。似为得宜。至于三丧成服。一从丧之先后举行。而祖丧则本虽期服。过父丧成服。告于父祖两枢前。代父服后斩。恐合于礼意。母丧出于父在时。则亦当以期受服。而祖与父母三丧。皆以始服之月计之。满其月数而除。如他期大功。则丧限虽或尽或垂尽。当与丧人一体成服。计月满其月数。亦当与丧人一軆施行。盖此虽与在远始闻丧者有异。其初不服其丧服。一也。似当一依税服之例矣。恐不当只服馀月而止也。至于缌小功则服义既轻。丧月又尽。虽不追服。揆之古制。似有所执。而但小功兄弟。远居不税。曾子犹叹之过时不葬。则期以下至缌之亲。至月数足而除。而其服犹必收藏以俟送葬。亦礼意也。缌小功虽曰轻服。委以过时。葬前葬时。一切无服。有同路人。情理不安。此亦与丧人一軆成服送葬。过虞后除之。似不悖于礼律。而今此变礼。乃是今世间罕有之事。亦难以己见有所臆断。幸更询于知礼者而处之如何。

答权和甫益淳[编辑]

亡妻朝夕祭。将行于望后。亲丧初丧。不当用肉。而或云先出之丧则虽后有父母丧。不当行素云。未知如何。妻丧先出。故欲先行葬事。而或云母丧未葬前。不可先行妻葬云。此亦未知如何。

朱子曰。始死。全用事生之礼。既卒哭祔庙然后神之。据此则葬前不以事神之义事之可知。虽曰贤阁之丧。出于重丧之前。若据以如事生之礼。不当用肉无疑。或问于玄石曰。发引前。或值亡人之亲忌。则朝夕祭奠。以素用之否。答曰。葬前值忌。素馔亦可云云。况今新有姑丧而可以云用肉耶。葬事若使内丧先行。则不无妨碍之端。只与重丧并葬。或差后。俱无不可。唯在哀从长处之耳。

答柳庆佑[编辑]

祖母丧事。出于前年九月。而神主主祀。以祖父题之矣。今正月。祖父又下世。而祖母初期迫头。行祀时祝辞。若以孙名告之。则与题主不同。于礼或不无未安耶。或谓主祀既以祖父题之。则今不可以孝孙告之。以此不得不改题云云。或谓祖父丧三年内。凡事一如生时。则不可径先改题。主祀虽以祖父题之。而大小祥。以孝孙某告之。则权变之道。犹或无妨云云。此两说。未知如何。

第二说恐得之。改题主。仪节在大祥后。备要在吉祭后。三年之内。元无改题之礼。哀祖妣初期时告祝之名。与题主之旁注虽不同。无足为怪。仪节祔祭祝辞。虽以子名。而祖主旁题。父名犹存。大祥后入庙祝辞。虽以子名。而高祖以下旁题。父名亦存矣。备要诸书。莫不皆然。何尝有题祝题主必同无违。然后始为行祀耶。改题之说。于礼无据。不复更言。唯当以孙名书祝行练。宜矣。

礼曰。父在为母丧。齐衰杖期。心丧三年。而无父则齐衰三年云云。今祖母丧事。出于前年九月。祖父丧事。出于今年正月。虽有先后之别。而祖父既已下世。则为祖母丧。似当齐衰三年。而曾于追服时书教。祖祖考位服斩衰。祖妣位服杖期。一依父在时所服例施行云云。此教果有所据否。然则小祥前期三月行练祀。小祥日当服心丧之服。而七月有故。既未行练祀。则八月择日追行。未为不可耶。

礼所谓无父则三年云者。言其父先亡而母后亡。此则当申母服也。哀家所遭则礼所谓父在为母期者也。哀祖考之丧。虽在哀祖妣练祥之前。与父先亡之义。迥然不同。通典庾蔚之曰。父在之日。母亡已久。宁可以父亡而变之乎。曰又五服于始制之日。盖父在母丧。子既杖期。则期前父或继亡。唯以始制为断。故先府君在世时。虽遭先祖考丧。先祖妣服则亦不敢改题者。亦以此也。今哀则只当代行其杖期而止矣。宁有变改之理乎。既曰服期则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亦不可易之节次也。前丧练事。当行于七月。而今既差过。失其练月。则唯宜择日追行于八月也。

祥日倘服心丧。祭前服前丧衰服。入哭后服其心服。卒事后还着后丧衰服耶。心服既是黑笠网巾黑布带。而后丧衰麻在身。则虽服其服而暂时权着。旋吉旋凶。于礼如何如何。

祥日祭前所着。祖妣杖期服也。入哭后服其禫服。即白衣白笠也。卒事后还服祖服也。至于心丧服。即十五月禫日之服。非祥日所着之服。况哀方在两丧中。祖妣禫祭。不可行矣。心丧笠带不得用。旋吉旋凶。非所可论也。

答子鼎佐[编辑]

先丧既在丧而丧出。则初丧以后。皆用素馔。自是定礼也。虽以老病不免从权。而正如病中用药。冀其生之意也。此何可为象生时之义。而因以肉馔。用于不当用之时耶。先丧用肉。既甚不可。又于新丧。亦不用素则揆诸事礼。尤岂不未安耶。新丧未殡前。则当废先丧朝夕奠与上食。殡后则还用素馔于先丧。新丧祭奠。亦皆用素可也。或人抵玄石书。所谓生时用权。礼之变也。不可袭其变于既亡之后。似当反以素馔者。自是至论。故玄石所答曰。限葬前还用素馔。恐当云云耳。

与崔汝和[编辑]

备要斩衰条。既引服制令宋敏求议。以示嫡孙承重服斩之义。而其下又继之曰。按丧服父卒则为母。䟽父三年之内而母卒。仍服期。要父服除而母死。乃得申三年云。此盖三年之中。人子不忍死其亲之意。为母为祖。宜无异同。而一则再制斩衰。一则仍服期。经传通解。皆录而并存之。当何所适从耶。此是大节目。不敢轻议。姑祔其说。以备参考。

丧服䟽父三年内母卒。仍服期云者。自是误看郑注之谬说。何以曰何所适从。不敢轻议耶。备要此诚论。所未晓。盖䟽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注故谓父母之丧。言二十而嫁。不止一丧而已。故郑幷云父母丧也。是父服将除遭母丧。犹不得申三年也云云。或问于朱子曰。内则云女子十五笄。有故二十三而嫁。言二十三而嫁。不止一丧而已。故郑幷云父母丧也。前遭父丧。服未阕。即为母三年。则是有故二十四而嫁。不止二十三也。答曰。内则之说。大槩言之耳。所谓大槩言之者。女之嫁年二十。或父或母之一丧。又三年。合而计之。二十三年云矣。若夫䟽意则女年二十。二月将嫁。正月遭父丧则二十二正月。丧期已尽。不待二十三而便又当昏。故不得已更以遭母丧降服期。继充三年之限。其实以月计之。过于巧细。大失内则大槩说之旨耳。昔年以此意禀于讲席。则答云䟽说大迂曲。不成道理。所论大槩说者是也。然爱而当知恶。恶而当知美。其父丧不得申母服之义。可谓不忍变在之证云云。盖贾䟽所言父丧不得申母服。初以郑注。故谓父母丧之说。转成父丧中继遭母丧之义矣。若夫郑注本意则只言或父或母之一丧。为三年而已。元非父母两丧继遭之言。则䟽说之误解。不卞而自露。当黜于经文郑注之外矣。何可为不忍变在之证耶。

答洪致宽[编辑]

亡父葬日与祖父母葬日。先二日。返魂于山下后。先行虞祭。不悖于待后事之义否。伏望回教。

小记曰。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䟽曰。葬母既竟。而不即虞祔而更修葬父之礼也。以不即虞祔者。虞祔稍餙。父丧在殡。故未忍为虞祔也。待后事者。后事谓葬父也。葬母竟。不即虞祔。待葬父竟。先虞父。乃虞母。所谓祭先重而后轻云云。所谓虞祔稍餙之餙。其意云何。杂记䟽曰。沐浴是自餙。䟽意盖曰母丧虽先葬。父丧方在殡则不可径先自餙。以行母虞云矣。哀府君之葬虽先行。而重丧未葬。则自餙之节。似难行之。既不能自餙则亦不敢亲为虞事。自是次第事耳。以䟽意言之。则重丧葬后先行虞。次行哀府君虞宜矣。

曾子问幷有丧注曰。及其葬母而反。告语于宾。以明日启父殡之期。宾出之后。孝子遂修营葬父丧之事云。盖今日葬母。明日告殡以启殡。遂营父葬。则未知母葬后过几日而葬父。而亦自至一二日之后。此与哀所谓间二日者无异矣。而犹不敢先母虞者。只以父葬在殡。不敢自餙而行虞故耳。据此则十四日虞事。其不可先行。尤明矣。

答李仲晖[编辑]

庾说。既举未殡为言。则其既殡后之异于未殡。可以推之。且曰父亡未殡。已摄行云云。则其所以摄行者。亦似限殡前而言之。恐未有长为摄行之理也。然只因文究解如是而已。亦未敢必以为正也。

庾氏摄行之说。只答服祖以周之问。则其意以为虽父殡成服后。仍服周摄行云矣。非谓殡前只行服周之制。如家礼小敛后。齐衰以下。去帽着头巾如免之类。殡后更服承重之斩也。虽因文究解。其意似自如此。未知如何。

答金直卿[编辑]

贺说。父死未殡。服祖以周之说。兄之所论。极为明白精密。不敢更为容喙也。第念贺氏此说。求之情理。似为近厚。况已经程朱大眼目。而未尝以贺说为非者。恐不可容易斥之也。

贺氏说。只载于通典。而程朱勘定之论。则弟所不闻。未知何书有是言耶。示之为望。

沙溪所谓无禫可乎者。其说云云。虽然。以代父摄行之意。告而后行之。则何可谓无祥禫乎。

告辞摄行。沙溪亦无不思之理。而所论如此。抑或告辞一节。终有碍于礼意而然耶。幸更商量如何。

父死未殡。服祖以周则惟题主一事。极有拘碍。然亦具由告之而后。以子名书之。则似或无妨否。

礼。奉祖祢之祀。主祖祢之庙。谓之承重。此即生者之事。元非既没之父所可言。则祖主旁注。自不得不以适孙题奉祀矣。既题奉祀则承祖重而为祖后。亦当一以贯之矣。此亦非家礼所谓嫡孙承重者斩。丧服传所谓为祖后者斩者耶。题主一事。虽若拘碍。然具由告之。以子名书之则似或无姑否。书奉祀则此即承重。此即为后。书奉祀。而独不服承重为后之斩可乎。具由告辞。将何以措语耶。夫旁注即父名之当题。而不嫌变在而代题。祖斩即承重之当服。而嫌其变在而不服。以旁题言之。自是承重适孙。以服制见之。终为持期庶孙矣。然则奉祀而不与于传重。传重而不与于祖斩。揆以礼意。宁有是耶。大抵礼节。本有压屈之义。如三年之母丧。以父在降而为期之类是也。父虽子之所尊。祖即父之所尊。祖重所压。父恩或掩。则此固尊祖重庙。孙为祖后之大礼。虽以孝子为父罔极之心。其亦末如之何矣。前日所禀仪礼记曰。燕养馈羞汤沐之馔如他日。郑注曰。孝子不忍一日废其事亲之礼。日设之如生存也。人子不忍死其亲之礼。正在于此等节目。至于祖庙传重。与此礼意。条件自别。无乃庾贺两说。主情理或重。主礼意或轻。不忍死亲之义。混用于祖之传重。而生此许多碍礼之端耶。虽闻盛教。亦未晓然。昏蔽可愧。

且兄所谓适孙于祖持期服。于曾祖父母持重服云者。其所推出说来。尤为明备。不任难仰。第贺氏所谓未殡服周。既殡服三年之说。已包其意在其中矣。恐不须深疑也。

未殡服祖以周。既殡服祖三年。即贺氏之说。则来教所谓于祖持期。于曾祖持斩。亦包在其说中者。诚得之矣。但因父之殡未殡。适孙承重大礼。废于祖而不废于曾祖。在礼岂不可疑耶。既曰可疑。则其所包说。又从而本为可疑。可知也。如何。

今有父在母丧者成服后。其父又亡。则母丧初既服期。练后当服白衣。而父丧则虽在练后。当仍服斩衰。父母丧同在三年之内。而于母服白。于父服斩。似不安于人情。然礼既如此则人情不安。无所拘耶。此事与贺说互相发明。窃欲更闻指教。

此段证喩主意。似异于浅见矣。盖父为母之所尊。故父在母丧者。压于父尊。降服期年。如或葬母而父亡。则两丧练后。于母服白。于父持斩。此即圣人之遗意。礼经之可据。其在情礼。宁有不安者耶。至于祖之为父所尊。与父之为母所尊。其意其例。无甚迥别。固当并行不悖。而以其父在未殡。废祖传重而不伸祖斩。有若父尊而母屈者然。此似未安。未知如何。

答金直卿[编辑]

凡礼家诸说之同异得失。程子朱子多有所论卞。考之文集。可见矣。若使贺,庾,徐三说。果为大段有悖于礼意。则岂无一言以卞之。使后人晓然知不可服行耶。

礼家诸说之同异得失。程朱文集。固有所论卞。然许多注䟽。通典诸说。其未及论卞者。亦何以无之。值有可疑之端。则旋疑其已经程朱勘定。不敢为评议于其间。恐不是小病也。

徐邈曰。大功者。主人之丧。犹为之练祥再祭。况诸孙耶。若周既除。当以素服临祭。依心丧以终三年。然则虽缘父丧未殡。未忍变在而服周。依徐氏犹为练祥之说以行之。恐似得之。如何。

按通典晋人问徐邈。嫡孙承重。在丧中亡。其从弟已孤。又未有子侄相继。疑于祭祀。邈答。今见有诸孙而祖无后。甚非礼意。礼宗子在外则庶子摄祭。可依此。使一孙摄主。则本服如故。礼大功者。主人之丧。犹为之练祥再祭。况诸孙耶。若周既徐。当以素服临祭。依心丧终三年云云。所谓宗子在外则庶子摄主。本出于曾子问。宗子有罪。居于他国。其祭也。庶子摄主之文矣。然宗子虽在他国。自是承重在存之人。庶子代宗子祭。安得不谓之摄主乎。若夫通典晋人之问。嫡孙在丧亡则祖重祖祭。无可为主者。诸孙固宜直为承重代斩而主祭。即事礼当然。徐说只以摄主答之。其所可疑者一也。又按丧服传文曰。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丧服小记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盖为后则便是承重。承重则服重三年者。即大经大法也。徐答有诸孙而祖无后。甚非礼意。既谓之诸孙为后。又谓之为后而只服期者何哉。抑以为嫡孙则承重服斩。庶孙则虽承重。不得服斩而然耶。丧服传文及丧服小记。只曰为祖父祖母后者三年。而更无嫡庶区别之意。是以通典。晋蒋万问范宣。嫡孙亡无后。次孙为后。可得传祖重否。宣答曰。礼为祖后者三年。不言嫡庶则通之矣。无后犹取继。况有诸孙而不承之耶。庶孙之异于嫡者。但父不为三年。祖不为之周。而孙服父祖。不得殊也。又见丧服图式据此则为后承重而独不服。重之服可乎。其可疑者二也。承父死未殡。服祖以周。犹可委于不忍变在矣。庶孙之于嫡孙。自是从兄弟之间。不忍变在。非所可论。而仍服庶孙之期。不持传重之斩。此果礼意耶。况吉祭改题时。以庶孙为后者。当题孝孙奉祀矣。为孝孙奉祀者。不服传重之斩耶。其可疑者三也。浅见如是。望商量回教如何。

吾兄所论。专以传重为主。其言极明。其意甚严。何敢不以为然。第庾蔚之曰。父亡未殡。同之平存。是父为传重正主。已摄行事云云。今以人情天理。求之庾说。尤为切实恳恻。恐不可容易斥之也。大抵论礼者。必有古今诸儒之说。可以为证者。然后方可据以行之。若只以己意刱出义起。则其说虽似可喜。而恐不可靠而遵用矣。今贺,庾,徐三家说。若是分朙。则何必更容他议于其间哉。至若兄所谓家礼嫡孙承重者斩。丧服传为祖后者斩。此以嫡孙承重之常礼言也。何可引用于父亡未殡之变礼耶。且来教所谓书奉祀则此即承重者。亦是适孙循例承重者之常礼也。贺庾徐三说云云者。是父在未殡。尸軆未冷。故未忍变在之变礼也。今以此据实告之而后行事。则此不过代行丧事之意而已。所谓父为传重正主。已摄行事者。恐得其衷矣。且父在母亡之人。既以期制成服。而父主其丧。如或未葬母前。其父又死。则葬母之时。母之题主。以父书之耶。以子书之耶。于此更赐一转语如何。此事可以旁照于父死未殡服周者之题主。明示指教则愚迷之惑。可以顿释矣。且来教之意。以为书奉祀则是承重。承重则当服斩。今于母主。书以子名。则当初父在所服之期制。至此亦当改为三年耶。此亦更加商量而示教之。

所论亦当有商量者。盖贺氏所谓不忍变在。庾氏所谓同之平存者。诚为得矣。而贺氏所谓服祖以周。庾氏所谓传重正主者。终似可疑。家礼注曰。以侍者朝夕设栉颒奉养之具如平生。孝子不忍变在。同之平存。意盖在此。至于传重则承祖统而奉祖祀之谓也。此即生者之事。非关于已亡之人。呼复才撤。袭敛方治。而犹谓之传重正主。则岂不曰乖礼耶。不忍变在。是为亡父之私情也。受重持斩。是为祖承统之大礼也。今以为父之私情。废其为祖之大礼。则是以父祖之尊卑。反有屈伸之倒置。何耶。来教曰。不用先儒说。而只以己意刱出义起。不可靠而遵用。此言诚是。然先儒说不必尽是。或不无是非之可言。于其是者。固不敢妄论。于其疑者。亦不究得失耶。今此父未殡。服祖以周之说。求诸经传所言。既无其意。质之程朱定论。又无其例。续解丧祭礼小注通典诸说。亦多采入。而考之上下。贺说终无见载处。无乃祖父屈伸之倒置。礼有不通而然耶。父母在。丧亡袭敛用吉服。父丧在未殡。为祖持重斩。虽其主意各自有别。就纯用象生之中不得已变此一节。则亦无不同。与其不忍变在之说。固当幷行而不悖。家礼。嫡孙承重者斩。丧服传。为祖后者斩。果是承重之常礼。而父祖幷丧。虽曰变礼。承重为后。亦何用变礼耶。古人言近而指远。安知非包此意而在其中耶。特贺氏别生一义以乱之耳。且传重在父。适孙服周者。实出于不忍死其亲之意也。然祖主旁注。即父名当题之地。而无论礼变之如何。不可以亡父题于旁注。则自不得不以孝孙奉祀代题矣。夫所谓奉祀。即传重之实事。本非奉祀之外又别有传重。则变父在而承祖重。已在于此矣。既变在承重而独不服重者。亦何所据耶。来教又曰。今以此据实告之后行事。则此不过代行丧礼之意而已。所谓父为传重正主。已摄行事。恐得其衷者。有异于浅见矣。盖父虽子之所尊。祖则父之所尊。子以私情。废祖持重。使祖重无托。祖丧无主。以至饭含赠币。皆当用摄则父魂有知。岂不怵然于斯耶。窃恐告辞摄行。诚难举行。未知如何。来教又曰。未葬母前。其父又死。则母主以父题之耶。以子书之耶。又曰。书以子名则当初父在时所服之期制。至此当改为三年耶。此两款。适孙于祖主。虽书奉祀。不必服斩之证文也。然子于母。压于父尊。故父在不伸母服。父亡又不变在。礼意然矣。是以庾蔚之曰。父在之日。母亡已久。宁可以父亡而变之乎者。亦据父尊而言也。至于孙之于祖。则祖尊或掩其父恩。故象生之义。只行于朝夕奉养栉颒之类而已。何至废祖传重。而适孙只服庶孙期耶。父在母丧之事。恐难引而为喩也。朱子曰。父在为母期。非是薄于母。只为尊在其父。不可复尊在母。浅见亦以为嫡孙承重代服。非是忍于变在。只为尊在其祖。不可为父而废其传重也。前书所云贺氏徒知不忍变在之为重。不思承重继统又重于变在。立论如此。诚所未晓者。实本于此。亦如何。

答金直卿[编辑]

寄示礼说。极为精切。一见晓然。第按问丧曰。死三日而后敛何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曰三日而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则亦不生矣。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云云。以此观之。父死三日之内。是方俟其生之时也。故家礼。未结绞未掩面。以冀其或生也。孝子之心。自有不期然而然者。俟其复生之时。何忍遽用死其亲之礼耶。然则父死未殡。同之平存。服祖以周。俟其既殡而后死则方服三年者。其间礼意。至精至密。贺氏诸人之说。岂无所见而然哉。望乞于此更赐一转语。以解愚惑。

窃覸问丧问答之意。亲死三日以前。不得敛之者。以俟其生也。谓此时虽遭祖丧。不忍举承重之事则犹之可也。然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者。即经文之说也。三日俟生而不生。则小敛大敛而纯用死者之礼。此时父虽未殡。若谓同之平存。传重犹在。则与经文三日后不生始敛之旨。岂不迳庭耶。又按家礼小敛条曰。死之明日。陈小敛衣衾。其删去三日始敛之节。明白无疑。贺氏说虽或本于此。似难据而为准。未知如何。

家礼遂小敛注曰。𮖐之以衾而未结以绞。未掩其面。孝子犹俟其生。欲时见其面故也云云。盖亲死三日。犹俟其生。三日不生。断决以死而始为小敛者。即问丧之旨也。三日俟生。删没不言。始于小敛不绞不掩。而以俟复生者。即家礼之女也。此两说有些不同。浅见以为三日俟生不敛之时。则虽谁同之平存。传重正主。犹之可也。及至以死为断小敛之时。则何可谓同之平存。而嫡孙不服重服耶。家礼则未结绞未掩面。虽在小敛之时。袒括发免髽。在于其下。而仪礼亦言首绖,腰绖,绞带,散垂。皆在毕敛之后。于父丧。直用父死之制。于祖丧。只持父在之期。死生名实之分。掣肘大矣。岂不为父之私情胜。尊祖之大礼废耶。为祖后者斩。为祖母后三年。即礼也。是以。为后则三年。不为后则期年。即次第事耳。谓之同之平存。而嫡孙不斩只期。则祖丧自袭敛以后祥禫以前。便成无后之丧。问丧与家礼。虽有俟生之说。原其本意。似不如是也。既无俟生之事。则同之平存。传重正主之说。尤非今日可论。未知如何。

家礼辑览又曰。此说可疑。父亡未殡。只服期年。不忍变在也。然丧不可无主。以嫡孙不服三年。既无承统之意。且无大祥。又不行禫祭。若无后之丧可乎。盖辑览虽是沙溪所编。即尤斋较正编次之书。然则服期之可疑。非但沙溪之见如此。尤斋之意亦如是。可知也。

答尹颐和[编辑]

父丧练后持母服。即杜氏之说而问解取入者也。寒冈沙溪。亦各有论。将何适从耶。

问解同春问。前丧练后遭后丧。服则常持何服耶。答曰。礼有明据。可考而行也。引小记间传经文以证之。此则以重丧为主。而其答末端。又引通典杜元凯之说。而亦不论斥。有同两存其说。此似未晓。寒岗礼说。问适孙丧父未久。又遭祖母之丧。则丧事当从重行之。常着齐衰。常用削杖。入父灵座时。着斩衰。杖苴杖否。答曰。未知斩衰重乎。齐衰重乎。齐衰既葬后服斩衰。又曰。若幷皆新丧则居不得不着重服。唯就祖母庐时用齐服。此亦以重丧为主。而但所谓重丧持父之斩也。以服制言之则斩重而齐轻。以承重言之则齐重而斩轻也。寒冈则以父斩为重。此又未晩。

愚按小记曰。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其葬服斩衰。郑注曰。言其葬服斩衰。则虞祔各以其服矣。及练祥皆然。卒事反服重。䟽曰。卒事反服重者。卒事之日。反服父丧。故云卒事反服重。窃覸注䟽练祥皆然之意。当其祭时。虽各服其服。及其卒事。恒持父斩之意。明白无疑。练而持母服。父丧可除而又服父服。何尝如杜氏之所云耶。杜说破碎。似失礼意。严重之大軆。恐不可从。未知如何。

答金直卿[编辑]

问。寄示礼说。极为精切。第按问丧曰。死三日而敛。以俟其生也。家礼。虽小敛而未结绞未掩面。欲时见其面者。盖俟其复生也。然则三日殡敛之前。即俟其复生之也。俟其复生之时。何忍时遽用死其亲之礼耶。然则庾,贺诸公之说。分未殡已殡而言者。至精至密。正得礼意。恐不可以容易挥斥也。幸乞详教。

三日后敛。以俟其生。即问丧之礼也。此敛字。浅见前以小敛当之者。据其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一句而言之耳。盖小敛大敛。皆衣用服。而独于大敛只言具成。岂不可疑耶。三日停敛以俟其生。以不生为断然后。大小之敛。今将次第举行。故两敛衣服之具。始乃言之耶。若以三日而敛。谓之大敛。则亲死第二日。先已小敛。未结绞。未掩面。尽如家礼之言。然后方可俟生。而考诸问丧。上下元无此等礼节。诚所未晓。温公说非不知之。而特拘于此。未能释然。姑俟更思如何。至于朱子删去于家礼云者。未及致详之过。既详之后。宁有他意哉。来说以问丧及家礼俟生之说。为适子服周之证。此则异于浅见。夫小敛自是死者之礼。敛毕。又有主人凭尸哭擗。括发别室之文。则一边于父丧。纯用父死之制。小敛与括发。纯是父死之制。一边于祖丧。只持父在之周。父死父在之义。不一于两丧。岂不为乖耶。来说又曰。俟其复生之时。何遽用死其亲之礼耶。浅见敛而哭擗括发。即死其亲之礼。何独于祖丧。反以承重为不安而废之耶。然则俟生与承重。亦当幷行而不悖耶。大抵服周张本。果在于俟生。家礼斩衰条。其加服则适孙父卒。为祖若曾高祖承重者也之下。似当有一转语。以应小敛张本之义。而大文注说。皆无此意。文集语类。亦无其说。无乃朱子以为小敛俟生。虽遵书仪之意。父丧既用小敛之死礼。孝子又服小敛之麻绖。则同之平存。传重在父之义。有难为准。故适孙服周。终不举论之故耶。若尔则无论俟生与未殡。自是父卒为祖承重之句。并包常变而言耶。不然。孝子之俟父生。适孙之不服祖。何等重礼。而敛条。只发俟生之论。承重条。终无着落之语。亦何意哉。此正详察处也。浅见于贺说。终无所疑。父未殡前。方俟父生。当此时。虽有祖丧。适孙不忍变在。犹或可也。以死为断。大敛成殡则俟生之望已断矣。孝子之心亦衰矣。同之平存。非所更言。则祖丧亦不可无主。重斩又不可无传。虽缘父尸在床。初不为主。及至祖服之成。更持重制。代父为主于祖丧。有何不可之事耶。如以追服为无礼则此亦不然。适子之弟宋用兄亡弟及之礼在丧亡无嫡孙。则众长孙适子之弟之子以期代斩。即服令之礼也。祖父之丧。前后出适孙。告殡代服。即退翁之论也。若期大功以下轻服。虽以始制为断。礼亦然矣。为后承统。即宗庙之大礼。父虽未殡。似不可拘此而废彼。况殡父之后。其可谓传重在于父耶。重不在父。则不归于适孙而更归于何处耶。今贺氏服周之说。祖丧三年内。不申重服。以其始制为断之义。混施于为后承统之处。礼废传重。丧同无后。于礼乖舛。亦甚未细。幸于此更加反复如何。

答李仲晖[编辑]

有人方持斩衰而遭小功之制。因服问䟽小功之丧。无变于前服。不以轻服减累于重之文。不服小功。但加绖。侄难之曰。家礼曰重丧未除而遭轻丧。则制其服而哭之。既毕返重服。岂可舍此家礼明白一定之制。而强引古礼难明之文耶。此问答得失如何。并仰指教。

以事理言之。小功服加绖。似是受服后持服之节。来说近之矣。然注䟽无明文。亦不敢质言也。盖加绖一款。本出于兼服绖带之礼。而此礼废之已久。而家礼文。的确精当。自是千古不易之正论。重丧中遭轻丧者。唯当依此行之。如何如何。

答郑兄[编辑]

父在母丧。过祥禫而在心丧者。遭期功之丧。则不得带期功之丧带耶。

以间传麻葛兼服之义推之。在心丧。不带期功之带。诚无所据。况心丧。以心丧之而已。初非有丧服之在身。则尤无可嫌之意者耶。

答金直卿[编辑]

有人父丧既葬。又遭祖丧。或者曰。以事亡如事存之义推之。则祖未葬前。父之朝夕朔望。皆当用素馔云。而于古无征。望乞商量示教。

朱子曰。未葬时。奠而不祭。虞始用祭礼。槩葬后既立神主。又用祭礼则事神之义既重。象生之意已轻。与未葬前不忍易其旧之意。亦有别矣。父既葬而遭祖丧者。乃引事亡如事存之义。祭用素馔则是责神道以用生人之礼矣。其在情礼。俱未妥当。且祖未葬。皆用素馔则还复用肉。当在何间耶。如曰祖葬后始可用肉。则丧人于葬后。元无食肉之礼矣。葬后用肉。岂不有迳庭者耶。寒岗所谓未葬前。象生时用素馔。葬后用肉祭。此说甚好。既葬之后则虽遭父丧。亦似用肉矣。如何。且父丧中子或亡。子丧中父或亡。如此者。子丧若在殡时。则象生之义。罔或小废。故无论子丧之遅速。限其葬前。不得不以素馔行奠。至于葬后。固当以神道处之。父丧虽在殡。子之虞卒。安得不以肉行祭耶。

答李仲晖[编辑]

通典。贺循曰。父死未殡。服祖以周。既殡三年。仪礼续解曰。父卒三年之内母卒。仍服期。徐广庾蔚之说亦然。祖服则父殡未殡有间。而母服则勿论父殡与未殡祥与未详。通三年而不变。变服则一也。而诸说迳庭如此。抑祖重母轻而然耶。

贺说之可疑。曾已略论之。今请申其说可乎。盖贺意。以为父死未殡。有同生存。代父服祖。即子心之所不忍。故有此未殡已殡之说也。第念葬祖之后。其神主旁注。即父名当题之地。而以父亡之故。嫡孙当代题矣。既题曰显祖。又题曰某奉祀。则代父承重之义。于是乎著矣。所谓承重之服。专为承重孙而设焉。则成服更制重斩。与此当为一串礼意耳。犹曰不忍变在。当持周服则适孙所服。不过庶孙期而止矣。长孙一身。适与庶两义。相杂混施。终无指一归属之意。未知于礼有是例否。大抵宋朝以前。主式不明。通典。晋安昌公荀氏祠制神板。八分大书其祖考某封之神座。夫人某氏之神座。以下皆然云。而旁注之有无则不可知及。至程子主式出。然后旁注奉祀之题始备。为祖服周之说。若泛论则实合于人情。以奉祀旁注考之则窒碍难通。至于祖重不可无传。祖丧不可无斩。前已备论。仪礼续解䟽。父卒之内母卒服期之说。浅见亦有所疑。盖经文所谓父卒则为母。不过曰父在则不申母服。父卒则申母服矣。推此父卒之意。说出许多层节。何尝如贾䟽之所言乎。郑注所谓故父母之丧。亦不过曰或父与母之一丧三年云尔。父丧之内。又继有母丧。亦何尝如贾䟽之所言乎。贾䟽又曰。假令女年二十。二月嫁娶之月将嫁。正月而遭父丧。幷后年正月小祥。又至后年正月大祥。女年二十二。欲以二月将嫁。又遭母丧。至后年正月十三月大祥。女是二十三而嫁。此是父服将除遭母丧。犹不得为申三年云云。其曰父服将除者。指父丧过练之后。大祥又近之谓。其曰犹未得为申三年者。指母丧施以父在。降而为期之谓也。盖母期尽后而女嫁之云矣。第念此时。为母期丧虽尽。为母心丧则未尽。心丧而嫁。果是情礼乎。又按。丧大记曰。吉祭复寝。夫未嫁女子在家。处父母丧。与男子无别。而男子除丧复寝。既在吉祭之后。况女子在心丧而嫁耶。又按齐衰杖期章。父在为母条传文曰。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志也。盖妻丧练祥禫后。岂有不可娶之理哉。但子在心丧之故。不为娶耳。子在心丧而父必三年然后娶。则况女子在心丧而嫁。岂是子夏达子志之本意耶。虽以事理言之。若葬父而立主。既称显考。又题奉祀。虞卒祭毕。祔于当祔之祖庙。是以。檀弓曰。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当此之时。虽遭母丧。难以父在言之。况练祭。丧人既除首绖。又练其服。朝夕之哭。亦为停废。父祥将迫。馀月无多。其义其礼。比诸练前则亦自过别。而犹且不变父在。不申母服则是果礼经之本意。而子心之所忍者乎。浅见妄以为贾氏此䟽。黜于经注之外。只以经文郑注为主。然后经旨乃明。未知如何。通典庾氏,徐广之间答。有曲折在焉。盖初以父在母丧。十一月小祥。而父又死则至母十三月。父不在。宜伸母服三年者。庾问之意也。徐则以自用父在服母之礼答之。即父在之日。母亡已久。宁可以父亡而变之乎之意。庾问徐答。与贺循说仪礼解。曲折元不相近。不可比而同之也。但庾蔚之太始制云云之说。正符贺循意。而贺论既有可疑。难以为据。则庾说不可为准。又从而推知也。大抵祖服。则父殡未殡有间。而母服则无论父殡与未殡。祥与未祥。通三年而不变者。实由各人所言不同之致。亦不可以此拘于礼义也。

答权汝柔[编辑]

侍者持丧之说。大有异于臣服君丧。臣于私丧中遭君丧者。在家守丧。元无出入君前之事。私重君轻。其势固然。而侍者则亲丧中遭主丧者。既无在家守丧之节。日于其主持丧之下。敢以私服出入。不无压尊之嫌。私丧自不得不轻于主重之下。私轻主重。亦其势然。而蒙教见非。殊用僭汰。

愚按。鄙说所论侍者为主之服。即同君丧也者。同于古时君丧也。指其在主家。全持主丧而废其私丧也。与来教日于其主持丧之下。敢以私服出入。不无压尊之嫌。私丧自不得不轻于主重之下一款。未见其有异。鄙说又曰。以侍者言之。则私丧轻而主丧重。常持之服。当在主丧。不在私丧者。又与来教私轻主重之说。亦无参差。侍者持丧。大有异于臣服君丧之教。反复思之。未得其由。抑又思之。鄙说起头为主之服即同下。似当有古时二字。今无之。故来教如是云云耶。若有古时二字。未知盛意如何耶。大抵侍者。以我国言之则即在家奴仆之类也。勿论主丧私服之先后。有主丧则常持主服。事礼当然也。来说则曰常持父母服。又曰。其葬前常持主服。此恐未安。若过主葬。常持私服耶。盖侍者服制则今古礼书。无明白见出处。备要侍者服制条。引丧服䟽士无臣仆隶等为之吊服加麻以证之。此似可疑。夫吊服加麻。葬后乃除奴仆有为主三年之义。不可以葬前所用之服言之也。此一段讲定。录之于便览。则此前所不言之言固好矣。而至于侍者并遭父母与主丧。两服之恒持与否。虽不别言。人或易知。此浅见欲以不紧删改者也。未知如何。

问。并遭父母丧者。于母丧。依丧服说服期。而练祥禫等节。亦依礼准行。则此不忍死其亲之意也。然则其内丧。似当以亡室书之。而南溪礼说中。有韩振威圣辅家。曾遭此礼。奉质于尤斋。仍服三年之语。服三年之语。果合礼经而俗皆遵行否。

父葬前母卒则不伸母服。初非礼经所有。即后儒之说也。并有丧者。葬虽先母。题主与奠则当先其父。若准母服不伸之礼。则母之题主。以已葬立主之父为主。题之以亡室。当如来教矣。如此则死生名实之间。极有所碍。尤斋之所以有仍服三年之语。岂出于此耶。果尔则其主意。亦不可谓无所执矣。

答权汝柔[编辑]

问。有人葬母未及题主而父又死。则其题主。以亡室题之耶。显妣书之耶。

通典。贺循云。父未殡而祖亡。承嫡犹周。此不忍变在也。庾蔚之曰。父亡未殡。同之平存。据此则亦用父生存之义。当以亡室题之矣。然葬父立主之后。母之虞卒祥禫。皆已葬之父行之。如是则其于死生名实之分。为碍非细。直书显妣。恐或得宜。而古人所言如此。不敢轻论。来说又曰。父葬后。同时题主似可耶。此似未然。葬母题主。待父题主之时则过三朔后。始题母主矣。返母之魂。不用主而仍用其魂帛耶。浅见。父丧成服后。即题母主。使服人行初虞。待葬父丧人。毕其虞卒。未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