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下放勞動使幹部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下放勞動使幹部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江西分宜縣革命委員會
1968年10月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入斗、批、改的新時期中,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又發出了極為重要的最新指示:「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幹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除老弱病殘者外都應這樣做。在職幹部也應分批下放勞動。」這一光輝指示下達得多麼及時啊!完全說出了我們廣大幹部的心裡話。它是照耀廣大幹部前進的光輝燈塔,是全面搞好鬥、批、改的最新武器,也是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計。我們全縣廣大幹部聽了以後,萬分激動。毛主席最新指示發表的當天晚上,縣革委會和縣直機關的幹部就敲鑼打鼓,向正在這裡召開的省革命委員會擴大會議送喜報。已經到農村安家落戶的幹部,也紛紛向革委會表決心,一定要緊緊抓住這個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自覺地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一輩子和工農兵結合,一輩子為工農兵服務。

遵循偉大領袖毛主席「精兵簡政」的偉大教導,我們縣在精簡機構、下放幹部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縣革委會的機構設置已經由剛成立時的三部十七個組,精簡為政治部和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兩個部,工作人員由一百二十四名減少到四十名,比原縣委、縣人委的工作人員減少了百分之八十七。縣屬五十一個企業、事業單位,也合併成了十四個,人員精簡了百分之四十。我們採取邊精簡、邊撤併、邊下放的「三邊」辦法,把精簡下來的三百八十多名幹部,除老弱病殘和少數充實基層領導外,都已分批下放到農村安家落戶,和那裡的貧下中農一起參加文化大革命,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留在革委會工作的幹部,也實行了「三三制」,三分之一的人員在家主持工作,三分之一的人員跑面,三分之一的人員蹲點勞動。

分宜縣大批幹部下放勞動,時間雖然不長,幹部的面貌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舊機構的影響下,長期脫離群眾、脫離實際、脫離勞動的「三脫離」幹部,一接觸到群眾,就發現自己的確變了。有個勞動人民出身的幹部,過去在農村,生活樸實,熱愛勞動,到了機關由於長期脫離勞動,和貧下中農的感情越來越淡薄了。這次下放以後,他深有體會地說:「過去高高在上怕蹲點,生活要求好一點,工作要求少一點,任務要求輕一點,職務要求高一點,權力要求大一點,要不是這次下得快,革命氣味就慢慢地沒有了。」有些從家門到學校門到機關門的沒有或很少接近工農群眾的「三門」幹部,這次下到農村,走進了貧下中農的門,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熱情幫助。許多社員拉着他們的手,教他們扶犁、掌耙,他們對比自己過去對待貧下中農的冷淡態度,感慨萬分地說:「由三門邁進了貧下中農的門,這回真正摸到了革命化的門」。原縣人委有兩個犯了錯誤的幹部,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下農村,一個說:「我的大字報上了街,威信掃了地,這回下農村,作一個時期乾乾淨淨的農民。」另一個說:「我發狠干,當一個時期『老老實實』的社員。」他們抱着試試看的思想,根本沒有到農村安家落戶的打算。可是,當他們一到公社、大隊、生產隊,社員們就敲鑼打鼓歡迎,生產隊貧下中農還特地給他們組織了談心會,誠懇地對他們說,犯錯誤有什麼要緊,只要認真改了,我們貧下中農就歡迎。他們萬萬沒想到貧下中農會這樣熱情地關懷他們,幫助他們,這兩個幹部都感動得熱淚盈眶。第二天,他們步行九十里趕回縣城,把全家都遷到了這個生產隊,安家落戶。他們表示:一定要聽毛主席的話,不辜負貧下中農的期望,決心在集體生產勞動中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努力改造思想,為人民立新功。

精兵簡政,下放幹部,是一場尖銳複雜的階級鬥爭,要和階級敵人斗,和舊的習慣勢力斗,和頭腦里的私字斗。不鬥倒這些攔路虎,機構簡不了,幹部下不去,下去也放不下「官」架子。我們在幹部下放勞動工作中,遇到了階級敵人的瘋狂破壞,他們看到我們精簡機構,下放幹部,加強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聯繫,就千方百計地從各個方面來挑撥幹部和革命委員會的關係,挑撥幹部和廣大貧下中農的關係,妄圖阻攔幹部下放勞動鍛煉。正當大批幹部要求到農村去時,一小撮階級敵人就散布流言蜚語,說什麼「幹部下放是革委會要卸『包袱』,是打擊一大片,推行新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在農村,一小撮階級敵人還挑撥說:「下放,下放,不犯錯誤的不會放」。洋江公社由於階級敵人的破壞,一些機關、單位幹部下放工作遲遲進展不了。後來,把那些破壞精兵簡政的敵人揪了出來,幹部提高了政治覺悟,工作才順利地開展起來。實踐證明,幹部下放工作,是一場尖銳的公與私的鬥爭,是一場觸及靈魂的思想大革命,這個鬥爭集中表現在是做官當老爺,還是為人民服務的問題上。有的認為:精簡機構後,「留在機關不好辦,下到農村不好看」。有的不是自覺地要求下放,而是感到「大勢所趨,不能不隨」。個別人甚至認為:「幹部下放當農民不如乾脆回家」。我們在解決幹部這些思想問題時,曾經走過一些彎路。開始我們採取了幹部「關門斗私」的辦法。原縣委、縣人委的幹部,先後辦了四期精兵簡政學習班,由於是「關門斗私」,因此往往出現「會上講得好聽,會後思想返生」。後來,我們把精兵簡政學習班搬到農村去辦,讓幹部和貧下中農在一起,共同批判中國赫魯曉夫在政權建設方面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聽取貧下中農對精兵簡政的呼聲,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廣大貧下中農對毛主席的指示理解最深,對舊的機構最痛恨,對幹部脫離勞動、脫離群眾最不滿。這些對幹部觸動很大,有些幹部深有體會地說:「關門斗私,斗不徹底;開門斗私,才能斗徹底。」與此同時,我們還採取了大批判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狠批幹部能「官」不能民,能上不能下的資產階級思想,一方面把長期沒有下鄉的幹部放到農村去蹲點,使他們在和貧下中農接觸的過程中,嘗到深入實際的甜頭,這就為幹部大批下放勞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我們縣下放幹部的工作所以能在很短時間內取得一定成績,是由於大搞群眾運動的結果。毛主席教導說:「須有一個大的革命熱潮,才能鼓動成千成萬的群眾,形成一個大的力量。」廣大貧下中農的力量在促進幹部下放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開始我們也搞了幾次小規模的下放,聲勢不大,熱氣不高,進展不快。最近,我們在全縣大講特講了幹部下放的偉大意義,很快在幹部中形成了一個爭下放、爭到最艱苦的地方、爭當一輩子農民,為貧下中農服務一輩子的「三爭」熱潮,在廣大貧下中農中,也出現了一個熱烈歡迎下放幹部的熱潮。許多公社、大隊派人到縣裡來,要求把幹部下放到他們那裡去,有的寫信到革委會來請求,有的還敲鑼打鼓來迎接,全縣社社隊隊貧下中農都為下放幹部準備了安家落戶的房子。這些都給幹部極大的鼓舞。

我們在實踐中還深深體會到,幹部下放是機關斗、批、改的重要關鍵之一。抓住了這個關鍵,突破了這個口子,對機關的革命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縣有些企業、事業單位的斗、批、改,為什麼進展得比縣革委會慢,就是因為只裁併了機構卻沒有下放幹部。比如商業系統的五大公司,有個時期雖然合併了,但因為精簡的人員還沒有下放,結果,逍遙派增多了,扯皮的事增多了,正常的營業時間都不能保證。貧下中農批評說:「菩薩不搬走,破廟拆不了,你們的幹部早該下放了!」後來,這些單位邊精簡、邊下放,下去的人員在群眾中受到教育,又迅速地把群眾對本單位的意見、要求反映上來,這樣,就大大促進了這些單位的斗、批、改。事實證明:狠抓幹部下放這一環,不僅有利於加速幹部思想革命化,也有利於促進機關革命化,是推進整個斗、批、改的關鍵措施。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