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3號 (2010年)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3號
——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

財會〔2010〕21號
制定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2010年11月1日
有效期: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不含本日)
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3號 (2016年)

第一章 總則

[編輯]

第一條 為了規範註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以提供必要的補充信息,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如果認為必要,註冊會計師可以在審計報告中提供下列補充信息,以提醒使用者關注:

  (一)儘管已在財務報表中列報或披露,但對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至關重要的事項;

  (二)未在財務報表中列報或披露,但與使用者理解審計工作、註冊會計師的責任或審計報告相關的事項。

第三條 本準則附錄1和附錄2列示的其他審計準則,對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提出具體要求。在這些情況下,本準則對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格式和放置位置的要求同樣適用。

第二章 定義

[編輯]

第四條 強調事項段,是指審計報告中含有的一個段落,該段落提及已在財務報表中恰當列報或披露的事項,根據註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該事項對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至關重要。

第五條 其他事項段,是指審計報告中含有的一個段落,該段落提及未在財務報表中列報或披露的事項,根據註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該事項與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審計工作、註冊會計師的責任或審計報告相關。

第三章 目標

[編輯]

第六條 註冊會計師的目標是,在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後,如果根據職業判斷認為有必要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通過明確提供補充信息的方式,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下列事項:

  (一)儘管已在財務報表中恰當列報或披露,但對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至關重要的事項;

  (二)未在財務報表中列報或披露,但與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審計工作、註冊會計師的責任或審計報告相關的其他事項。

第四章 要求

[編輯]

第一節 審計報告中的強調事項段

[編輯]

第七條 如果認為有必要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已在財務報表中列報或披露,且根據職業判斷認為對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至關重要的事項,註冊會計師在已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證明該事項在財務報表中不存在重大錯報的條件下,應當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強調事項段應當僅提及已在財務報表中列報或披露的信息。

第八條 如果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註冊會計師應當採取下列措施:

  (一)將強調事項段緊接在審計意見段之後;

  (二)使用「強調事項」或其他適當標題;

  (三)明確提及被強調事項以及相關披露的位置,以便能夠在財務報表中找到對該事項的詳細描述;

  (四)指出審計意見沒有因該強調事項而改變。

第二節 審計報告中的其他事項段

[編輯]

第九條 對於未在財務報表中列報或披露,但根據職業判斷認為與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審計工作、註冊會計師的責任或審計報告相關且未被法律法規禁止的事項,如果認為有必要溝通,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其他事項段,並使用「其他事項」或其他適當標題。註冊會計師應當將其他事項段緊接在審計意見段和強調事項段(如有)之後。如果其他事項段的內容與其他報告責任部分相關,這一段落也可以置於審計報告的其他位置。

第三節 與治理層的溝通

[編輯]

第十條 如果擬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註冊會計師應當就該事項和擬使用的措辭與治理層溝通。

第五章 附則

[編輯]

第十一條 本準則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附錄1:其他審計準則對強調事項段的具體要求

[編輯]

下列審計準則要求註冊會計師在特定情況下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但其規定並不影響本準則的普遍適用性。

1.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11號——就審計業務約定條款達成一致意見第十九條第(二)項;

2.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號——持續經營第十八條

3.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32號——期後事項第十五條第(二)項和第十九條

4.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01號——對按照特殊目的編制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第十五條

附錄2:其他審計準則對其他事項段的具體要求

[編輯]

下列審計準則要求註冊會計師在特定情況下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其他事項段,但其規定並不影響本準則的普遍適用性。

1.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32號——期後事項第十五條第(二)項和第十九條

2.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11號——比較信息:對應數據和比較財務報表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

3.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21號——註冊會計師對含有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責任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

參見

[編輯]


本作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以及法律規定的機構制定的規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