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決定稿和方案稿的說明
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決定稿和方案稿的說明 習近平 2018年2月26日於北京市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 |
2018年2月2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 |
受中央政治局委託,我就《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稿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稿作說明。
一、關於決定稿和方案稿起草背景和過程
黨的十九大對深化機構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要求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科學配置黨政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明確職責。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問題,並決定成立文件起草組,由我擔任組長。
改革開放以來歷次三中全會都研究深化改革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門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問題。時隔5年後,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專門研究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問題,目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抓住有利時機,下決心解決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並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斷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出台的很多改革方案,如黨的領導體制改革、紀律檢查制度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法律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都涉及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已經在加強黨的領導、推進依法治國、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健全國家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等方面及若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突破。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黨和國家機構職能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體制難題還沒有解決;一些問題反映比較強烈、看得也比較准,但由於方方面面因素難以下決斷;還有一些問題,由於以往主要是調整政府機構,受改革範圍限制還沒有涉及。隨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又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各方面對機構改革提出不少意見和建議,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呼聲很高。
考慮到這些情況,2015年,我就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行調研。去年7月,我就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指示,強調隨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工作需要提上議事日程;這次機構改革,黨政軍群等方面要統籌考慮,可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牽頭進行研究;首先應該進行深入調查,堅持問題導向,把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機構改革的意見摸清楚,把機構設置存在的問題弄清楚,在此基礎上科學擬定方案。
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央改革辦、中央編辦開展了調研論證,組成10個調研組,分赴31個省區市、71個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當面聽取了139位省部級主要負責同志的意見和建議;共向657個市縣的1197位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個人發放了調研問卷,31個省區市的改革辦、編辦都提交了深化地方機構改革調研報告。
歸納調研成果,各方面認為,現行機構設置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機構設置上還沒有充分體現。主要是:黨的機構設置不夠健全有力,黨政機構職責重疊,仍存在疊床架屋問題,政府機構職責分散交叉,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徹底,中央地方機構上下一般粗問題突出,群團改革、事業單位改革還未完全到位,等等。各地區各部門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面依法治國,優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市場監管、文化市場監管等方面體制的呼聲很高。
各地區各部門認為,這次應該下更大決心,突出加強黨的領導、理順黨政關係,統籌謀劃機構設置,爭取更明顯的成效。主要是:加強黨的統籌協調機構,對職能相近或密切相關的黨政機構、事業單位進行適當整合,調整優化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職能,撤銷職能弱化、職責有重複或階段性任務已完成的機構,新設立部分機構,堅持全國統籌、上下聯動推動機構改革,等等。
2017年12月11日,文件起草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啟動。文件起草組深入開展專題研究論證,總結以往改革經驗,吸收調研成果,反覆討論修改。其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全會決定稿和方案稿。
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2018年2月1日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對〈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稿徵求意見的通知》,決定稿下發黨內一定範圍徵求意見,包括徵求黨內老同志意見。我主持召開座談會,當面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各有關單位共反饋書面報告117份,黨外人士提交發言稿10份。
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一致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大決策,完全贊同決定稿確定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總體部署。大家的意見主要包括。一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改革開放40周年的關鍵時間節點,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這一重大政治決策,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符合黨心民心,非常必要,十分及時。二是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緊扣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着力點,全面貫徹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目標、戰略部署、戰略任務,使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進一步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需要,必將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三是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重大問題,既推動中央層面的改革、又促進地方和基層的改革,體現了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和提高國家治理水平的有機統一、機構改革和制度完善的有機統一、原則性規定和戰略性謀劃的有機統一。四是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穩中求進,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
在徵求意見過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經統計,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見641條,扣除重複意見後為550條,其中原則性意見143條,具體修改意見407條;具體修改意見中,實質性修改意見396條,文字性修改意見11條。黨中央責成文件起草組認真梳理和研究這些意見和建議,對決定稿作出修改。文件起草組經過認真研究,共對決定稿作出171處修改,覆蓋192條意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先後審議了修改後的決定稿。方案稿也在聽取有關方面意見和建議後作了調整完善。這兩個文件稿,是在黨中央領導下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結果,凝聚了各方面智慧。
這次提請全會審議的決定稿和方案稿,相互支撐、有機統一。決定稿是指導性文件,着重闡述深化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原則思路、目標任務。方案稿是規劃圖和施工圖,提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具體方案。
二、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決定稿的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
決定稿起草,突出了5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要,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戰略任務。二是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主線,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把黨的領導貫徹到黨和國家機關全面正確履行職責各領域各環節。三是堅持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四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看準的要下決心改,真正解決突出問題。五是堅持遠近結合,既立足當前解決突出矛盾,也着眼長遠解決體制機制問題。
全會決定稿共分三大板塊,導語和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構成第一板塊,屬於總論,主要闡述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目標原則。第三至七部分構成第二板塊,屬於分論,主要從完善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合理設置地方機構、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等5個方面,部署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第八部分構成第三板塊,講組織領導,主要闡述加強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領導,對貫徹落實提出原則要求。
這裡,我就決定稿涉及的幾個問題介紹一下黨中央的考慮。
第一,關於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我們黨在一個有着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要保證國家統一、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要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必須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擔負好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重大職責。
在我國政治生活中,黨是居於領導地位的,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和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發揮作用,這兩個方面是統一的。決定稿緊緊把握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構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反映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這一主線,着力從制度安排上發揮黨的領導這個最大的體制優勢,統籌考慮黨和國家各類機構設置,協調好並發揮出各類機構職能作用,完善科學領導和決策、有效管理和執行的體制機制,確保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高度統一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目的是更好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共同富裕。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完善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和保障人民權益、接受人民監督的體制機制,為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第二,關於優化協同高效。我們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強調這次改革要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優化就是機構職能要科學合理、權責一致,協同就是要有統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要履職到位、流程通暢。只要這個目標達到了,該精簡的就精簡,該加強的就加強,而不是為了精簡而精簡。優化協同高效不僅是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原則要求,也是衡量改革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的重要標準。
第三,關於理順黨政職責關係。這次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統籌設置黨政機構。決定稿提出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科學設定黨和國家機構,正確定位、合理分工、增強合力,防止機構重疊、職能重複、工作重合。黨的有關機構可以同職能相近、聯繫緊密的其他部門統籌設置,實行合併設立或合署辦公,使黨和國家機構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運行更加高效。
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有些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就設在了國務院部門。這樣做,有助於理順黨政機構職責關係,統籌調配資源,減少多頭管理,減少職責分散交叉,使黨政機構職能分工合理、責任明確、運轉協調,形成統一高效的領導體制,保證黨實施集中統一領導,保證其他機構協調聯動。
第四,關於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各級各類黨政機構是一個有機整體。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統籌考慮黨和國家機構設置,科學配置黨政機構職責,理順同群團、事業單位的關係,協調並發揮各類機構職能作用,形成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黨政群、事業單位機構新格局。前期黨中央批准的國防和軍隊改革方案涉及政府機構改革的任務,還有正在實施的群團改革,也要結合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落實好。
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要統籌推進脖子以上機構改革和脖子以下機構改革,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構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機構政令統一、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工作體系。不同層級各有其職能重點,對那些由下級管理更為直接高效的事務,應該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因地制宜做好工作,又有利於中央部門集中精力抓大事、謀全局。要理順中央和地方職責關係,中央加強宏觀事務管理,地方在保證黨中央令行禁止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區事務,合理配置各層級間職能,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保證有效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
第五,關于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改革和法治是兩個輪子,這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係。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做到改革和立法相統一、相促進,發揮法治規範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依法依規進行。同時,要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需要制定或修改法律的要通過法定程序進行,做到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三、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稿的重點內容
方案稿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了整體部署。這裡,我就方案稿涉及的重要領域和重要方面的機構改革作個說明。
第一,在完善黨中央機構職能方面,主要推進以下改革。一是組建國家監察委員會。黨的十九大對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作出部署,目的就是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在黨和國家各項監督制度中,黨內監督是第一位的。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國家監察委員會就是中國特色的國家反腐敗機構。國家監察委員會同中央紀委合署辦公,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不再保留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這項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展現了我們黨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擔當,意義重大而深遠。
二是加強和優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國家安全、網絡安全、軍民融合發展等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領域成立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對加強黨對相關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方案稿提出,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其辦公室設在司法部;組建中央審計委員會,其辦公室設在審計署;組建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其秘書組設在教育部;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委員會,調整優化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領導體制。按主要戰線、主要領域適當歸併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統一各委員會名稱,目的就是加強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同時,不再設立中央維護海洋權益工作領導小組、不再設立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不再設立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相關職能部門承擔。將中央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職責劃歸中央政法委員會、公安部。撤銷有關議事協調機構,是為了理順職責、整合力量,不是某方面工作不重要了,可以撒手不管了。有關部門要把工作承接好,把職責任務履行好。
三是優化整合黨中央直屬的機關黨建、教育培訓、黨史研究等機構設置。長期以來,一些黨的機構之間、黨政機構之間、事業單位之間職責重疊、交叉分散的問題比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效率。為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合併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組建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派出機構,統一領導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黨的工作;合併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作為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合併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央編譯局,組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作為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對外保留中央編譯局牌子。
四是加強黨中央職能部門的統一歸口協調管理職能。方案稿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突出核心職能、整合相近職能、充實協調職能,調整黨政機關設置和職能配置。為更好落實黨管幹部、管機構編制原則,加強黨對公務員隊伍和機構編制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統籌幹部、機構編制資源,由中央組織部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統一管理中央編辦。為加強黨對重要宣傳陣地的管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由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工作,統一管理電影工作,歸口管理新組建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為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減少黨政部門職責交叉,將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併入中央統戰部,統一管理宗教工作、僑務工作,同時由中央統戰部統一領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這有利於把缺位的職責補齊,讓交叉的職責清晰起來,提高工作效能。
第二,在完善國務院機構職能方面,主要推進以下改革。一是組建自然資源部。為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性規劃重疊、部門職責交叉重複等問題,實現山水林田湖草各類自然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加強自然資源管理,將國土資源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水利部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農業部的草原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林業局的森林、濕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職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整合,組建自然資源部,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
二是組建生態環境部。為推動建設美麗中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將環境保護部職責同其他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進行整合,組建生態環境部,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和行政執法職責。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方面的具體工作由生態環境部承擔。
三是組建農業農村部。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為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整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等相關涉農職責,組建農業農村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改設在農業農村部,承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四是組建文化和旅遊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們黨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更好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
五是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為更好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六是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將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後勤保障部有關職責整合,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
七是組建應急管理部。我國是災害多發頻發的國家,必須把防範化解重特大安全風險,加強應急管理和能力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擺到重要位置。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和國辦、公安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林業局、中國地震局涉及應急管理的職責,以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職責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主要負責國家應急管理及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防災救災減災工作,承擔國家應對特別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這樣做,既考慮了我國實際情況,也借鑑了國外管理經驗,有利於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建成一支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幹力量,推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轉制後,同安全生產等應急救援隊伍一併作為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幹力量,由應急管理部管理。發生一般性災害時,由各級政府負責,應急管理部統一響應支援。發生特別重大災害時,應急管理部作為指揮部,協助中央組織應急處置工作。
八是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優化配置科技資源、推動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整合劃入國家外國專家局的職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由科學技術部管理。
九是重新組建司法部。為更好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統籌行政立法、行政執法、法律事務管理和普法宣傳,推動政府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將司法部和國務院法制辦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不再保留國務院法制辦。
十是優化審計署職責。為整合審計監督力量、增強監管效能,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查、財政部的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的職責劃入審計署,相應對派出審計監督力量進行整合優化,形成統一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不再設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
十一是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少地方在改革市場監管體系、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和綜合執法方面進行了創新探索,效果是好的。為加強和改善市場監管,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市場管理的相關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商務部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承擔反壟斷統一執法,組織實施質量強國戰略,負責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統一管理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工作等。考慮到藥品監管的特殊性,單獨設置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為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管理的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產地地理標誌管理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
十二是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管理職責基礎上,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整合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這項改革的目的是要增強廣播電視媒體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推動廣播電視媒體、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十三是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明顯加快,形成了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複雜的產品結構體系、信息化的交易體系、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對現行的分業監管體制帶來重大挑戰。為優化監管資源配置,更好統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逐步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不再保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十四是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對外援助是大國外交的重要手段,我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援助力度,促進縮小南北發展差距。為加強對外援助的戰略謀劃和統籌協調,更好服務於國家外交總體布局和「一帶一路」等,將商務部、外交部等對外援助有關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援外工作具有高度戰略性、政治性、政策敏感性,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對外援助的具體執行工作仍由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按現行分工承擔。
十五是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調整理順社保基金理事會隸屬關係。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為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更好保障病有所醫,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民政部的醫療救助職責整合,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社會保障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將社保基金理事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財政部管理,作為基金投資運營機構,不再明確行政級別。
十六是組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為加強國家儲備的統籌規劃、提升國家儲備防範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將國家糧食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輪換和管理,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等職責,以及民政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的組織實施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十七是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隨着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來華工作生活的外國人不斷增加,對做好移民管理服務提出新要求。為加強對移民及出入境管理的統籌協調,整合公安部出入境管理、邊防檢查職責,加強有關移民政策的統籌協調,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加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牌子,由公安部管理。
十八是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監督管理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組織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管理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等。
十九是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國稅地稅合併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二十是推進綜合執法。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推動按領域或職責任務相近領域整合執法隊伍,實行綜合設置。這次改革整合組建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生態環保綜合執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交通運輸綜合執法、農業綜合執法等5支隊伍。
為理順職責關係,加強對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的統一管理,將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相關職責併入水利部,不再保留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
第三,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設置方面,主要進行以下改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要適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健全完善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設置。組建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將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將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更名為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為適應黨和國家戰略部署需要,增強人民政協界別的代表性,組建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將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更名為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更名為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
第四,在跨軍地改革方面,主要進行以下改革。為全面落實黨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按照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原則,安排公安邊防部隊、公安消防部隊、公安警衛部隊退出現役,公安邊防部隊、警衛部隊轉為警察;公安消防部隊劃歸應急管理部,實行專門管理和政策保障。安排海警隊伍轉隸武警部隊。安排武警森林、黃金部隊退出現役,轉為專業隊伍,分別由應急管理部和自然資源部管理。安排武警水電部隊退出現役,轉為國有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撤收武警部隊海關執勤兵力。對需要政府承接和配合的任務,要在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做好統籌協調和有效銜接,結合這些武警部隊的不同功能定位和專業特點,採取不同的改革方式,確定各自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
改革後,黨中央機構共計減少6個,其中,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副部級機構減少2個。國務院機構共計減少15個,其中,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黨政合計,共計減少21個部級機構,其中,正部級12個,副部級9個。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各增加1個專門委員會。
此外,方案還就繼續深入推進群團改革、統籌推進地方機構改革提出了原則要求,明確了路線圖、時間表,要結合實際貫徹落實。
總的看,這次深化機構改革是一場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變革,力度規模之大、涉及範圍之廣、觸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既有當下「改」的舉措,又有長久「立」的設計,是一個比較全面、比較徹底、比較可行的改革頂層設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要動奶酪的、是要觸動利益的,也是真刀真槍的,是需要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的。大家要堅持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出發考慮問題,從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出發考慮問題,全面理解和正確對待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的重大舉措,深刻領會有關改革的重大意義,自覺支持改革、擁護改革,認真負責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本作品來自1949年10月1日(含)之後的中國共產黨文件。根據《刑事審判參考》指導案例第680號[CPC 1],中國共產黨的中央組織(包括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及其各直屬機構[CPC 2])制定的公文,可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之「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質的文件」,不適用於著作權法保護,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 ↑ 《刑事審判參考》2011年第1集,總第78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共同主辦,法律出版社出版。亦可參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的一篇文章。
- ↑ 據2024年社群共識,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以及法律規定的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其各專門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巡迴法庭等機構)黨組(機關黨組、分黨組、黨組小組、黨組性質的黨委)等中央國家機關黨組制定的公文,視同「直屬機構」制定。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講話和其它文件是否屬於以上範圍,在中文維基文庫社群中存在爭議。在有進一步共識之前,本模板的使用僅限於以上所列之文件。對於已超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規定保護期的其他中國共產黨文件,應使用版權失效模板。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