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疆繹史/勘本/卷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南疆繹史勘本
◀上一卷 卷五 粵中紀略第五 永明王 下一卷▶
霅川溫氏原本 古高陽氏勘定

目錄

[編輯]

  紀略五

  永明王

  右粵中紀略第五。

  ○永明王之於粵中也,地日以削、勢日以偪,流離奔竄,已無復人君之望。然當其未入安龍時,合外內而言之,凡大臣之忠貞直亮者,猶大有人也:何忠烈、瞿文忠,皆天下後世所共見聞者也。王顧不得謂其無知人之明,實不能有自強之智。文忠定策元勛,一心王室;乃遽以翻覆無成之李成棟浸潤數言,亟予內召,幾幾誤乃公。為不獲已,而自請留守,則元勛因之以喪。方其五虎橫行,賢者已弗能並立;第不早為之所,而遂使聚訟朝堂。洎至孫可望之兇頑而倚之,則甚危矣;脅封肆毒,劫殺輔臣,旋又興十八先生之獄。王固知李晉王之賢也,而獨於奸險齷■〈齒局〉之馬吉翔,去之不能、割之不絕,誠不可解。嗚呼!當是時,問天廚之玉食,則犵醬藤醪也;問尚方之袞服,則桂布賨幪也;問法乘之鈞駟,則露犬紈牛也;問上林之春色,則犵鳥蠻花也。虎落𧉮鄉,茍延喘息;君惟臣命,極此凌夷。然必曰皇帝一員、皇后一口而筆諸歲銷銀米冊中,直是上下三千年於史籍外創一書法。籲!

紀略五

[編輯]

永明王

[編輯]

  大清順治八年辛卯春正月己卯朔,永明王在南寧,稱永曆五年。二月,柳州破,移駐田州。

  三月,使編修劉𦶜封孫可望為冀王;至平越,不得入。

  夏四月戊午,太妃王氏崩於田州。五月,葬南寧;上尊謚曰孝正、莊翼、康聖皇太后。

  可望使賀九儀、張勝、張明志等將兵入衛,戕殺大學士嚴起恆、兵部尚書楊鼎和、給事中劉堯珍、吳霖、張載述等,皆主不予「秦」封者也;投起恆屍於江。於是,真封可望為秦王。

  秋八月,贈瞿式耜吳國公、張同敞江陵伯。

  九月,陳邦傅叛,誘殺宣國公焦璉;率潯州郡縣以降。報聞,王發南寧。冬十月,次新寧。上生母馬氏徽號曰昭聖仁壽皇太后,冊慈烜為太子。

  十二月甲辰朔,大清兵破濱州;庚午,破南寧。趙印選、胡一青戰敗奔還,同馬吉翔請王速行;急由水道走土司。抵瀨湍,二將報大兵逼近,相距止百里;上下失色,從官多散去;更請棄舟從陸,盡焚龍舟重器而行。已次羅江,追騎相距止一舍。會日晡,引去;乃稍安。徑由安平、下雷、歸順一路進發,諸蠻各供糧餉並從官夫役。可望以既受「秦」封,乃遣其將狄三品、陳國能、高文貴等率兵三千來迎;並致書從官曰:『當駐安隆。』從之。是時,可望已據有東、西兩川矣。

  大清順治九年壬辰春正月癸酉朔,王行次龍英,稱永曆六年。留九日,發。戊子,次廣南;孫可望遣總兵王愛秀奉表請居安隆。

  二月戊申,王至安隆,改名安龍府。可望歲以銀八千兩、米六百石上供,從官取給焉。

  大清命定南王孔有德統兵入川,可望守將白文選走回雲南。有德以大兵駐柳州,自從廣西以七百騎出河池州向黔。可望乃使李定國與馮雙禮等圍桂林,步騎八萬人;劉文秀等圍成都,步騎五萬人。疏聞安隆,封定國西寧王、文秀南康王,餘各加公侯;從可望請也。

  三月壬申朔,建行在太廟。

  夏五月,定國等進攻靖、沅、武岡,皆不下;疾趨廣西。

  秋七月癸酉,遂復桂林,定南王有德自焚死;獲陳邦傅並其子曾禹,送貴州誅之。

  杜永和以瓊州北降。南陽侯李元胤及弟安肅伯李建捷見執;不屈,被殺。

  文秀等陷敘州、重慶;大兵出擊,大破之,全軍俱殺。

  秋九月,定國北取衡州。可望亦自至沅州,攻辰州府;陷之。

  冬十一月辛未,大兵遇定國於衡州城下,大戰竟日;定國不能支,遂敗走。會我主帥敬謹親王遇伏殞,定國乃得收兵退屯武岡。

  是年,凡宗藩之在貴州者,可望皆以計斂殺之。

  大清順治十年癸巳春正月戊辰朔,王在安龍,稱永曆七年。

  李定國自桂林勝後,不復受可望約束。可望惡之,使人召赴沅州議事,將殺之;定國辭不行,徑回廣西,可望自追之。大兵進寶慶,與可望戰於花子街,殺傷相當;可望急退,諸營遂潰,大兵亦不進,各引還,以武、慶之間為界。

  王在安龍,日益窮促。聞定國得廣西,且與可望有隙;乃與大學士吳貞毓、中官張福祿、全為國等十八人定謀,召定國入衛。密使員外郎林青陽馳往諭之;定國感泣,許以身報。而馬吉翔諂附可望,私告之。

  大清順治十一年甲午春正月壬辰朔,王在安龍,稱永曆八年。

  二月,開科取士四十名。以四川熊渭為第一,授庶吉士;餘授知縣、教職有差。

  孫可望既聞密敕召李定國,怨甚。三月,使其部將鄭國至安龍,殺與謀大學士吳貞毓、員外郎蔡演、蔣幹昌及中官張福祿、全為國等十八人;以貞毓為大臣,勒自盡。憾定國益深。

  定國亦防可望來襲,因舉兵出掠廉、雷。夏五月,陷高州,進圍新會。冬十二月,我兵大帥尚可喜、耿繼茂至,合擊之;定國遂敗走。

  大清順治十二年乙未春正月丙戌朔,王在安龍,稱永曆九年。孫可望遣兵攻常德,復敗歸。

  王在安龍,塗葦薄以處,日食脫粟。守將承可望意,更相凌逼,挾彈騎馬直入其門;文吏乘輿呵殿過之,不復下。仍改安龍府為安隆。歲造開銷銀米冊報可望,稱皇帝一員,月支若干;皇后一口,月支若干。隱忍之,茍延喘息而已。

  李定國既解新會之圍,由高州退守南寧。十二月,可望聞其勢不振,遣兵襲之。

  大清順治十三年丙申春正月丙戌朔,王在安隆,稱永曆十年。李定國敗可望兵於田州,率兵將襲安隆,迎王入滇;可望偵知之,先使白文選來促王移黔。太妃聞之哭,從官亦哭;文選見之心動,因以情告曰:『姑遲行。且俟西府至』西府者,定國也。遂以輿徒不集報可望,陰留候之。數日,定國至,遂奉王由安南衛西走雲南。可望復遣兵來邀,定國已抵曲靖。時劉文秀守滇,亦素怨可望;聞定國至,即納之。黔國公沐天波迎王於馬龍驛。

  三月,王入雲南,居可望第中。加賜李定國晉王冊寶,封劉文秀為蜀王、白文選鞏國公,餘俱為侯伯。又以定國記室金維新為吏部侍郎兼左都御史、龔銘為兵部侍郎,加天波柱國少師。馬吉翎復諂附定國,仍以文安侯入閣辦事如故。遣文選還黔慰可望;可望恨甚,以文選有二心,盡撤其所部而復羈之。然以妻子在滇,猶未敢公然為逆也。

  大清順治十四年丁酉春正月甲辰朔,王在雲南,稱永曆十一年

  二月甲申,王子出閣講學。

  夏四月癸酉朔,上福王廟號曰安宗簡皇帝、后曰簡皇后,唐王廟號曰紹宗襄皇帝、后曰襄皇后,皇考廟號曰禮宗端皇帝、嫡母王氏曰端皇后。下詔大赦。

  五月,使張虎送可望妻孥還黔。可望既無內顧,遂於秋七月舉兵反;詔削其王爵。時可望所部至眾,定國兵不過數千,文秀將留鎮兵亦少;然人心不直可望,部下皆願歸定國。兵至交水三岔口,其大將白文選、馬進忠、馬維興、馬寶等皆叛之,遂大敗走。還至貴州,守將馮雙禮紿言追兵至;可望知人心已渙,乃挈妻子赴長沙投大清降。

  論功,封馮雙禮慶陽王、馬進忠漢陽王、馬維興敘國公、賀九儀廣國公,餘將封侯伯者十五人。其黨附可望者,程源、鄭逢元等皆降級。

  十月,遣使周金湯間道赴海,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

  十一月,追贈吳貞毓以下十八人謚蔭有差;遣官諭祭,立廟安隆。

  大清順治十五年戊戌春正月戊戌朔,王在雲南,稱永曆十二年。

  二月,王師從蜀、楚、粵三路入黔。李定國遣其將劉正國、楊武等分守三陂、紅關諸險要以防蜀,使馬進忠等駐貴州。

  夏四月庚寅,劉文秀卒。可望舊將王士奇、關有才叛,定國討平之;內亂靖,而貴州已不守矣。

  是時,蜀師抵三陂,劉正國由水西奔回;晦日,克遵義。楚師自鎮遠抵黔,馬進忠等亦走。

  五月,蜀師擊走楊武於開州之倒流水。

  秋七月丙申朔,命李定國為招討大元帥,賜黃鉞。

  粵師抵獨山州。

  冬十月,二路兵俱集,信郡王自北至,會於楊老堡,戒期入滇。定國與馮雙禮等扼雞公背,圖復貴州。別遣白文選將四萬兵守七星關;抵生界,立營示攻遵義,以牽制蜀師。

  十二月,蜀師出遵義,由水西趨天生橋,入烏撒;文選懼,棄七星關走回霑益。泗城州土官岑繼祿道粵師入安隆,定國使懷仁侯吳子聖御之,敗績;定國由盤江還兵拒戰,連敗於安隆之羅炎涼水井,遂撤寨遁回。丁丑,報至,王發雲南。

  大清順治十六年己亥春正月癸巳朔,稱永曆十三年。王次永平。

  乙未,大兵入雲南。公侯伯文武吏多迎降。

  丙申,王至永昌,下詔罪己;李定國還黃鉞待罪,自請削秩;不許。

  二月,白文選敗於玉龍關。初,文選自霑益追及定國,留之斷後。

  是月癸亥朔,大兵出雲南;辛未,追敗王國勛於普洱。丙子,至大理玉龍關。文選與張先璧、陳勝等俱戰敗,由沙木和走鎮康,出木邦土司;總兵呂三桂被殺。永昌聞之,使沐天波、馬吉翔等隨行。

  己卯,王至騰越;李定國伏兵潞江之高黎貢山中。大兵抵永昌;辛巳,次潞江。中書盧桂投大營降,洩其謀。定國乃出戰竟日,竇名望、王璽皆沒於■〈阜覃〉。定國不能支,退兵;復遁出騰越,走孟艮。

  時李國泰、馬吉翔輜重甚厚,聞報,趣王乘夜走南甸;平陽侯崇雅邀劫之,資裝盡失。定國令總兵靳統武以兵四千人為衛;火光燭天,中夜疾馳迷道,互相驚擾,群臣妻子不及顧,叛卒乘機剽掠。及天明,仍在故處也;貴人宮嬪已失去過半。戊子,抵囊木河;是為緬境。庚寅,至銅壁關。統武去,仍歸定國。王命沐天波入諭,緬人始啟關;勒從官盡棄所攜兵器而後入。晦日,至蠻漠;土官思綿迎入土司城。蠻漠舊為寅撫司,屬永昌府,自萬曆中始為緬有。

  三月三日甲午,緬酋以四舟來迎,止足供王用;從官自覓江舟,得後者六百四十六人。故岷王子及總兵潘世榮、內監江國泰等九百餘人、馬九百四十餘匹,俱由陸迂道入,期會於緬。中途遭緬人劫殺者:通政使朱蘊金、中軍姜承德、副總兵高升、戚臣馬九功、千戶謝安祚、向鼎忠、范有禮、溫如珍、李勝、劉興隆、段忠等,皆死難。王自丁酉開舟,己酉至井亙。緬人禁勿進,遂止其地。

  李定國駐孟艮、白文選駐木邦;已而,文選以兵入緬,緬使人至井亙求檄止兵。文選戰不勝,走回孟艮。

  夏四月,祁三升兵至蠻漠;復使丁調鼎、楊生芳往止之。沐天波、蒲纓、王啟龍等謀奉王乘間走戶臘二河,不許。

  五月四日甲子,緬復以舟迎。乙丑,發井亙。丁卯,至阿瓦城;距河止焉阿瓦者,緬酋所居城也。戊寅,從旱道五、六里進赭硜,始知陸行者多遇害。初,潘世榮等先入緬,緬酋疑之;曰:『此非避亂來者,將為內應耳。』圍之以兵,殺之。僅存者掠給土人為奴,亦多自殺;惟岷王子等八十人流入暹羅雲。緬人於赭硜構臺以棲車馬,置草屋十間以居王。編木為城,每日以兵士百餘人護之。從官各結茅篷散處,蠻男婦自來貿易。初至饋獻頗豐,後漸薄。

  秋九月,緬進新稻;命分給從官之窘者。

  冬十月戊子朔,頒歷於緬。

  李定國入居孟艮;內有女土官,定國往擒之,遂據其城。十一月,白文選至,乃與定國合軍。

  十二月,文選移營猛壈。

  大清順治十七年庚子春正月丁巳朔,王在赭硜,稱永曆十四年。

  三月,李定國部將賀九儀欲出降,定國杖殺之;其卒多潰,還雲南。

  夏四月,白文選移軍景湶。李定國遣使往約會兵攻緬,欲迎王,不得;敗緬兵於瑞羊堡。

  從官資用盡竭,有數日不舉火者。王出「皇帝之寶」,吉翔就地碎之分給,人各數錢。

  秋九月,太白經天,凡十有五旬。

  大清順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王在緬甸,稱永曆十五年。

  緬發兵守隘,築木城,防守甚嚴。李定國與緬戰於垌𡊚,白文選助之,復敗緬兵;緬終不肯出王。

  先是,定國軍垌𡊚,去緬城八十里;文選軍象寨,去緬城一百十里:皆緬東南境也。定國遣人密奏曰:『臣等兵不敢深入,恐生內變;宜與緬人約送何地。諸臣在內何洩洩不以為意也?』文選旋駕浮梁將濟師;緬人斷之,不克濟。定國乃遣都督丁仲柳、副將董朝用、高三允於阿瓦上流造舟,緬人奪之;仲柳等棄舟投大營以降。

  五月,緬酋弟莽猛白弒兄自立;來索賀禮。秋七月,又言三月供給之勞,索報禮。俱無以應。於是,咒水之禍作。

  是月丁亥,緬使人來紿言蠻俗貴詛盟,請與天朝諸公飲咒水;馬吉翔與李國泰邀百官盡過河。既濟,圍以兵,戕之;自松滋王而下,勛臣黔國公沐天波、武臣馬吉翔、王維恭、魏豹、馬雄飛、王啟龍、蒲纓、王自京、龔勛、陳謙、吳承爵、安朝柱、任子信、張拱極、劉相、宋宗宰、劉廣寅、宋國柱、丁調鼎、文臣鄧士廉、楊在、鄔昌琦、鄧居詔、任國璽、王祖望、裴廷謨、楊生芳、潘璜、齊應巽、郭璘、張宗伯、內監李國泰、李茂芳、楊宗華、楊強益、李崇貴、沉由龍、周某、盧某、曹某等凡四十二人,俱被害。惟都督同知鄧凱以病足得免,生還;為人述其狀。緬殺諸臣後,即以兵三千圍王所,搜刮金帛,諸王妃及貴人、百官妻女多自盡;其未亂而先病故、遇亂而即畢命者,至不可勝數。俄有馳呼而來者曰:『勿害皇帝及黔國公!』蓋欲留之以獻也。而天波已先死;乃復治天波所居之室,移王及宮眷二十五人居之;並進衣食。

  八月,李定國振兵以十六舟攻緬,復為所敗,覆其五舟;遂引還。

  冬十二月丙子朔,大清兵臨緬;白文選以本部兵自木邦降。

  戊申,緬人送王與王子至軍前。明年三月丙戌,至雲南府。夏四月望日戊午,王終,年三十又八;妃與王子俱從死。王豐頤偉干,貌似神宗,而性惡繁華亦頗類之。素不飲酒,無聲色玩好。雖不甚學,而喜聞講論忠義;事兩宮俱克盡孝。蒙難時,有暴風雷雨之異;士卒皆涕出。叢葬於雲南郡城北門外。太妃及餘宮眷俱北去。

  《勘本》曰:康熙元年壬寅,奉詔恩免獻俘;故永明得終於滇。時李晉王定國猶乞師車里、暹羅諸國;既聞王信,乃慟哭卻食,旁皇於交址境上,呼天祈死。即以是夏發病,卒。其子旋出降。

  古高陽氏曰:定國雖起家擾攘,而能闢黨奉王,始終無間,百折不降。洎至天鑒其誠,祈死得死,可謂賢矣。推其晚節,惟不能殺一馬吉翔為有餘憾;若欲其挽鄧林之落日,以一隅而抗天兵,則太苛也。全氏曰:『屈翁山大均題李獻武王祠云:「從來賜姓者,只有晉王賢」;謂定國也。《明史》「桂王傳」於王死後,大書曰「李定國卒,其子以所部降」;而後終卷。然則定國之卒,關於王者大矣。定國亦可以瞑目矣。』嗚呼!李晉王之於永明,猶之黃靖南之於赧王、張司馬之於魯監國也。溫氏於靖南則略,於晉王、於司馬則闕;故「勘本」南都下,以靖南之歿大書爵位。此粵中、浙東二紀,則於「書後」特表出之,是不背乎載筆者之旌善雲爾。

  溫氏原文之沿訛脫失處,雖校勘轃益過半矣。而續有所徵者,隨事訂明,猶復不少。是卷殆以梨洲黃先生《桂藩紀年》為藍本。當時傳聞之殊,全氏亦詳言之;茲更列數則以證:

  桐城方密之以智之從亡梧江也,是年丁亥,永明王以閣銜召之入直。密之知事不可為,力辭;十召不至。及王走武岡,乃入天雷苗中,猶未為僧。庚寅,粵事再潰,嘆曰:『南荒盡矣,舍西竺安歸!』遂祝髪。

  陳邦傅駐潯州,焦璉駐平樂。從前焦最跋扈、陳最恭順;其後陳叛焦死,兩人判然不同。

  孫可望爭封,首輔嚴起恆力主不與;遂為所害,投屍於江。一夕,虎負之登岸。是滇中最大奇文、最大節目,蓋王自起恆死而始入安隆也。原本太略;今起恆傳列《摭遺》。

  庚寅十一月初五日甲寅,桂林城破。越日乙卯,瞿留守與張少司馬被執;至閏十一月十七日正命。案明金陵曆、閩中曆及會稽、長垣、舟山諸曆,概與新曆不符。此粵中曆以庚寅十一月置閏,而國朝則順治八年辛卯閏二月也;溫氏於粵《紀略》中失之。

  《嶺表紀年》載:『尚書魯元藻本史作可藻於己丑冬疏請召錄諸賢。時楊廷樞已殉節,乃贈侍讀;而召張自烈為簡討,且以沉壽民、劉城、康範三為給事,杜如蘭、金光豸為禮兵二部郎,張之升、金光閔為行人。』當此匆匆而以收羅遺逸為事,亦見有明三百年養士善政未替也。《明史》,楊廷樞失載。案魯可藻《明史》不為立傳。全民曰:『可藻仕桂王,蓋章曠之亞,出堵胤錫上。事去不辱,亦難能者也。』

  《紀年》又載:『己丑,首輔瞿式耜同族人瞿共美到粵,亦海上來也。明年,題授行人。』考諸史皆無其美名;惟《天南逸史》,全氏謂是留守族人所著。卷中稱留守為先太師、為稼軒,述留守之語呼之為弟。其自言在幕府司錢局事,是亦曾仕於粵。又云:是年圖入蜀不果,往來恭城,頗與永國公曹志建善。又言:乙酉幾死於詹世勛。則亦嘗預於太湖集師之役者也。楊氏跋語云:『共美為瞿純仁元初子。見錢東澗「元初墓誌」。』

  溫氏訛以《天南逸史》為瞿昌文作。昌文乃文忠公孫,自有《粵中紀事》、《粵行紀》,方簡討密之以長歌題其後;自序:『戊子臘月,自吳赴粵;己丑徂暑,始抵桂林。』與其美到粵,亦海上來,書年相符。

  右《粵中紀略》上、下兩卷,多所勘補。孫可望之作孽、馬吉翔之肆奸、大獄迭興、緬人造禍,俱詳列《摭遺》諸傳。

◀上一卷 下一卷▶
南疆繹史/勘本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