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呂氏家塾讀詩記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呂氏家塾讀詩記 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三
  呂氏家塾讀詩記    詩類
  提要
  等謹案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宋呂祖謙撰祖謙有書傳已著録此其説詩之作也朱子與祖謙交最契其初論詩亦最合此書中所謂朱氏曰者即所採未子説也後朱子改從鄭樵之論自變前說而祖謙仍堅守毛鄭故祖謙沒後朱子作是書序稱少時淺陋之説伯恭父誤有取焉既久自知其説有所未安或不免有所更定則伯恭父反不能不置疑於其間熹竊惑之方將相與反覆其說以求真是之歸而伯恭父已下世云云葢雖應其弟祖約之請而夙見深有所不平然迄今兩說相持嗜呂氏書者終不絶也陳振孫書録解題稱自篤公劉以下編纂已備而條例未竟學者惜之此本為陸釴所重刻釴序稱得宋本於友人豐存叔呂氏凡二十二卷公劉以後其門人續存之與陳氏所說小異亦不言門人為誰然書録解題及宋史藝文志均著録三十二卷則當時之本已如此釴所云云或因戴溪有續讀詩記三卷遂誤以後十卷當之歟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呂氏家塾讀詩記原序
  余嘗讀呂氏讀書記大事記未睹讀詩記也近得宋本於友人豐存叔讀而愛之其書宗孔氏以立訓考註䟽以纂言剪綴諸家如出一手有司馬子長貫穿之巧研精殫歳融㑹渙釋有杜元凱真積之悟縁物醜類辯名正義有鄭漁仲考據之精茲余之所甚愛焉迺柱史應臺傅公刻於南昌郡刻成或問余曰今詩學宗朱氏集傳矣刻呂氏何居余應曰子謂朱呂異説懼學者之多岐耶夫三百篇微詞奧義藐哉遐矣齊魯韓毛譬則蹊徑之始分也其適則同也註䟽所由以適也譬則轍也朱氏呂氏葢灼迷而導之往也譬則炬與幟也呂宗毛氏朱取三家固各有攸指矣安得宗朱而盡棄呂耶朱説記采之呂説傳亦采之二子葢同志友也非若夫立異説以求勝也善學者審異以致同不善學者因同以求異是故刻呂氏以存毛翼朱求合經以致同而已矣雖然余於是竊疑焉三家之詩唐人已失其傳雖有存焉者訛矣毛詩固未嘗亡也後世經生尋墜緒之三家不啻珠璧棄未亡之毛氏直如弁屣何哉毛氏行而三家廢君子既已惜之集傳出而毛氏之學寖微又奚為莫之慨也夫去古近者言雖𧷤而似真離聖逺者説雖詳而易淆故曰冡尺雖斷可定鍾律毛氏殆未可輕訾也或曰然則將盡信毛氏可乎曰余觀其釋鴟鴞合金縢釋北山蒸民合孟子昊天成命合國語碩人清人黃鳥皇矣合左傳由庚諸篇合儀禮其可尊信視三家獨多故呂氏之言曰毛詩與經傳合最得其真朱子亦曰其從來也逺有傳據證驗不可廢者是故刻呂氏以存毛翼朱求合經以致同而已矣呂氏凡二十二卷乃公劉以後編纂未就其門人續成之茲又斯文之遺憾雲




  呂氏家塾讀詩記序
  詩白齊魯韓氏之説不傳而天下之學者盡宗毛氏毛氏之學傳者亦衆而王述之類今皆不存則推衍毛説者又獨鄭氏之箋而已唐初諸儒為作疏義因譌踵陋百千萬言而不能有以出乎二氏之區域至於本朝劉侍讀歐陽公王丞相蘇黃門河南程氏橫渠張氏始用已意有所發明雖其淺深得失有不能同然白是之後三百五篇之㣲詞奧義乃可得而尋繹蓋不待講於齊魯韓氏之傳而學者已知詩之不専於毛鄭矣及其既久求者益衆説者愈多同異紛紜爭立門戶無復推讓祖述之意則學者無所適從而或反以為病今觀呂氏家塾之書兼總衆説巨細不遺挈領持綱首尾該貫既足以息夫同異之爭而其述作之體則雖融會徹渾然若出於一家之言而一字之訓一事之義亦未嘗不謹其説之所自及其斷以已意雖或超然出於前人意慮之表而謙讓退託未嘗敢有輕議前人之心也嗚呼如伯恭父者真可謂有意乎溫柔敦厚之教矣學者以是讀之則於可羣可怨之旨其庶㡬乎雖然此書所謂朱氏者實熹少時淺陋之説而伯恭父誤有取焉其後歴時既久自知其説有所未安如雅鄭邪正之雲者或不免有所更定則伯恭父反不能不置疑於其間熹竊惑之方將相與反復其説以求真是之歸而伯恭父已下世矣嗚呼伯恭父已矣若熹之衰頽汨沒其勢又安能復有所進以獨決此論之是非乎伯恭父之弟子約既以是書授其兄之友邱侯宗卿而宗卿將為版本以傳永乆且以書屬熹序之熹不得辭也乃略為之説因拜附其所疑者以與四方同志之士共之而又以識予之悲恨雲爾淳熙壬寅九月己卯新安朱熹敘




  呂氏家塾讀詩記姓氏
  毛氏
  鄭氏康成
  孔氏安國
  陸氏
  何氏
  杜氏
  郭氏
  韋氏
  韓氏
  明道程氏
  伊川程氏
  橫渠張氏
  成都范氏
  榮陽呂氏
  藍田呂氏
  上蔡謝氏
  龜山楊氏
  廬陵歐陽氏
  眉山蘇氏
  眉山蘇氏
  後山陳氏
  臨川王氏
  永嘉陳氏
  延平羅氏
  武夷胡氏
  建安游氏
  河東侯氏
  河南尹氏
  南豐曾氏
  元城劉氏
  三山李氏
  長樂劉氏
  莆田鄭氏
  永嘉鄭氏
  長樂王氏
  山隂陸氏
  渤海胡氏
  什方張氏
  導江鮮于氏
  董氏
  徐氏
  丘氏
  南軒張氏
  晦庵朱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