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周易集解/卷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周易集解
◀上一卷 卷八 下一卷▶

《序卦》曰: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

韓康伯曰:傷於外者,必反諸內也。

(離下巽上)。家人:利女貞。

虞翻曰:遁初之四也。女謂離巽。二四得正。故「利女貞」也。

馬融曰:家人以女為奧主。長女中女,各得其正,故特曰「利女貞」矣。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

王弼曰:謂二五也。家人之義,以內為本者也。故先說女矣。

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虞翻曰:遁乾為天,三動坤為地。男得天,正於五;女得地,正於二。故「天地之大義也」。

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荀爽曰:離巽之中有乾坤,故曰「父母之謂也」。

王肅曰:凡男女所以能各得其正者,由家人有嚴君也。家人有嚴君,故父子夫婦各得其正。家家鹹正,而天下之治大定矣。

案:二五相應,為卦之主。五陽在外,二陰在內,父母之謂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虞翻曰:遁乾為父,艮為子,三五位正,故「父父,子子」。三動時,震為兄,艮為弟,初位正,故「兄兄、弟弟」。

夫夫,婦婦,

虞翻曰:三動時,震為夫,巽四為婦,初四位正,故「夫夫,婦婦」也。

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荀爽曰:父謂五,子謂四,兄謂三,弟謂初,夫謂五,婦謂二也。各得其正,故「天下定矣」。

陸績曰:聖人教先從家始,家正而天下化之,修已以安百姓者也。

《象》曰:風自火出,家人。

馬融曰:木生火。火以木為家,故曰「家人」。火生於木,得風而盛,猶夫婦之道,相須而成。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荀爽曰:風火相與,必附於物。物大火大,物小火小。君子之言,必因其位。位大言大,位小言小。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故「言有物」也。大暑爍金,火不增其烈;大寒凝冰,火不損其熱,故曰「行有恆」矣。

初九:閑有家,悔亡。《象》曰:閑有家,誌未變也。

荀爽曰:初在潛位,未幹國政,閑習家事而已。未得治官,故「悔」。居家理治,可移於官,守之以正,故「悔亡」。而未變從國之事,故曰「誌未變也」。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荀爽曰:六二處和得正。得正有應,有應有實,陰道之至美者也。坤道順從,故無所得遂。供肴中饋,灑食是議,故曰「中饋」。居中守正,永貞其誌,則「吉」,故曰「貞吉」也。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

《九家易》曰:謂二居貞,巽順於五,則「吉」矣。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王弼曰:以陽居陽,剛嚴者也。處下體之極,為一家之長,行與其慢也,寧過乎恭;家與其瀆也,寧過乎嚴。是以家雖嗃嗃,悔厲猶得吉也。婦子嘻嘻,失家節也。

侯果曰:嗃嗃,嚴也。嘻嘻,笑也。

《象》曰:家人嗃々,未失也。婦子嘻嘻,失家節也。

《九家易》曰:別體異家,陰陽相據,喜樂過節也。別體異家,謂三五也。陰陽相據,三五各相據陰,故言婦子也。

六四: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順在位也。

虞翻曰:三變體艮,艮為篤實。坤為大業。得位應初,順五乘三,比據三陽,故曰「富家大吉,順在位也。」謂順於五矣。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陸績曰:假,大也。五得尊位,據四應二,以天下為家,故曰「王大有家」。天下正之,故無所憂則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虞翻曰:乾為愛也,二稱家。三動成震。五得交二,初得交四,故「交相愛」。震為交也。

上九:有孚威加,終吉。

虞翻曰:謂三已變,與上易位,成坎。坎為孚,故「有孚」。乾為威如,自上之坤,故「威如」。易則得位,故「終吉」也。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

虞翻曰:謂三動,坤為身。上之三,成既濟定,故「反身之謂」。此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序卦》曰: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崔覲曰:婦子嘻嘻,過在失節。失節則窮,窮則乖,故曰「家道窮必乘」。

(兌下離上)。睽:小事吉。

虞翻曰:大壯上之三在系,蓋取無妄二之五也。小謂五。陰稱小,得中應剛,故「吉」。

鄭玄曰:睽,乖也。火欲上,澤欲下,猶人同居而誌異也,故謂之「睽」。二五相應,君陰臣陽,君而應臣,故「小事吉。」。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

虞翻曰:離火炎上,澤水潤下也。

二女同居,其誌不同行。

虞翻曰:二女,離兌也。坎為誌。離上兌下。無妄震為行,巽為同,艮為居。二五易位,震巽象壞。故「二女同居,其誌不同行也」。

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

虞翻曰:說,兌。麗,離也。明謂乾。當言大明以麗於晉。柔謂五,無妄巽為進。從二之五,故「上行。」剛謂應乾,五伏陽,非應二也。與鼎五同義也。

是以小事吉。

荀爽曰:小事者,臣事也。百官異體,四民殊業,故睽而不同。剛者,君也。柔得其中,而應於君,故言「小事吉也」。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

王肅曰:高卑雖異,同育萬物。

虞翻曰:五動乾為天,四動坤為地,故「天地睽」。坤為事也。五動體同人,故「事同矣」。

男女睽而其誌通也。

侯果曰:出處雖殊,情通誌合。

虞翻曰:四動艮為男,兌為女,故「男女睽」。坎為誌,為通,故「其誌通也」。

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崔覲曰:萬物雖睽於形色,而生性事類言亦同也。

虞翻曰:四動,萬物出乎震,區以別矣。故「萬物睽」。坤為事,為類,故「其事類也」。

睽之時用大矣哉。

《九家易》曰:乖離之卦,於義不大。而天地事同,共生萬物,故曰「用大」。

盧氏曰:不言義而言用者,明用睽之義至大矣。

《象》曰:上火下澤,睽。

荀爽曰:火性炎上,澤性潤下,故曰「睽」也。

君子以同而異。

荀爽曰:大歸雖同,小事當異。百家殊職,四民異業。文武並用,威德相反,共歸於治,故曰「君子以同而異」也。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象》曰:見惡人,以避咎也。

虞翻曰:無應,四動得位,故「悔亡」。應在於坎,坎為馬。四而失位,之正入坤,坤為喪。坎象不見,故「喪馬」。震為逐,艮為止,故「勿逐」。坤為自,二至五,體復象,故「自復」。四動震馬來,故「勿逐自復」也。離為見。惡人謂四,動入坤初,四復正。故「見惡人,以避咎矣」。

九二:遇主於巷,無咎。

虞翻曰:二動體震。震為主,為大塗,艮為徑路。大道而有徑路,故稱「巷」。變而得正,故「無咎」而「未失道也」。

《象》曰:遇主於巷,未失道也。

虞翻曰:動得正,故「未失道」。

崔覲曰:處睽之時,與五有應。男女雖隔,其誌終通。而三比焉,近不相得。遇者,不期而會。主者,三為下卦之主。巷者,出門近遇之象。言二遇三,明非背五,未為失道也。

六三:見輿曳,其牛觢。

虞翻曰:離為見。坎為車,為曳。故「見輿曳」。四動坤為牛,為類。牛角一低一仰,故稱「觢」。離上而坎下,「其牛觢也」。

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虞翻曰:其人謂四,惡人也。黥額為天,割鼻為劓。無妄乾為天。震二之乾五,以陰墨其天。乾五之震二,毀艮,割其劓也。兌為刑人。故「其人天且劓」。失位,動得正成乾,故「無初有終」。《象》曰:「遇剛」,是其義也。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無初有終,遇剛也。

虞翻曰:動正成乾,故「遇剛」。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虞翻曰:孤,顧也。在兩陰間,睽五顧三,故曰「睽孤」。震為元夫。謂二已變,動而應震。故「遇元夫」也。震為交,坎為孚,動而得正,故「交孚,勵精圖治,無咎」矣。

《象》曰:交孚無咎,誌行也。

虞翻曰:坎動成震,故「誌行也」。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虞翻曰:往得位,「悔亡」也。動而之乾,乾為宗。二動體噬嗑,故曰「噬」。四變時,艮為膚。故曰「厥宗噬膚」也。變得正成乾,乾為慶,故往無咎而有慶矣。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王弼曰:非位悔也。有應,故「悔亡」。厥宗謂二也。噬膚者,嚙柔也。三雖比二,二之所噬,非妨已應者也。以斯而往,何咎之有。往必見合,故「有慶也」。

案:二兌為口,五爻陰柔,噬膚之象也。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

虞翻曰:睽三顧五,故曰「睽孤」也。離為見,坎為豕,為雨。四變時坤為土,土得雨,為泥塗。四動艮為背,豕背有泥,故「見豕負塗」矣。坤為鬼,坎為車,變在坎上,故「載鬼一車」也。

先張之弧,後說之壺,

虞翻曰:謂五已變,乾為先。應在三。坎為弧,離為矢,張弓之象也,故「先張之弧」。四動震為後。說,猶置也。兌為口,離為大腹,坤為器。大腹有口。坎,酒在中壺之象也。之應歷險以與兌。故「後說之壺」矣。

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虞翻曰:匪,非;坎為寇,之三歷坎,故「匪寇」。陰陽相應,故「婚媾」。三在坎下,故「遇雨」。與上易位,坎象不見,各得其正,故「則吉」也。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虞翻曰:物三稱群,坎為疑,三變坎敗,故「群疑亡」矣。

《序卦》曰: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崔覲曰:二女同居,其誌乖而難生,故曰「乖必有難」也。

(艮下坎上)。蹇:利西南,不利東北。

虞翻曰:觀上反三也。坤,西南卦。五在坤中,坎為月,月生西南,故「利西南」。往得中,謂「西南得朋」也。

不利東北。

虞翻曰:謂三也。艮東北之卦。月消於艮,喪乙滅癸。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則東北喪朋矣。

利見大人。

虞翻曰:離為見,大人謂五。二得位應五。故「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貞吉。

虞翻曰:謂五當位正邦,故「貞吉」也。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虞翻曰:離見坎險。艮為止,觀乾為知,故「知矣哉」。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

荀爽曰:西南謂坤。乾動往居坤五,故「得中也」。

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荀爽曰:東北,艮也。艮在坎下。見險而止,故「其道窮也」。

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虞翻曰:大人謂五。二往應五,五多功,故「往有功也」。

當位貞吉,以正邦也。

荀爽曰:謂五當尊位。正居是,群陰順從,故能「正邦國」。

蹇之時用大矣哉。

虞翻曰:謂坎月生西南而終東北。震象出庚,兌象見丁,乾象盈甲,巽象退辛,艮象消丙,坤象窮乙,喪滅於癸,終則復始,以生萬物,故「用大矣」。

《象》曰:山上有水,蹇。

崔覲曰:山上至險,加之以水,蹇之象也。

君子以反身修德。

虞翻曰:君子謂觀。乾坤為身,觀上反三,故「反身」。陽在三,進德修業,故「以反身修德」。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憂也。

初六:往蹇,來譽。

虞翻曰:譽謂二,二多譽也。失位應陰,往歷坎險,故「往蹇」。變而得位,以陽承二,故來而譽矣。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時也。

虞翻曰:艮為時,謂變之正以待四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虞翻曰:觀乾為王;坤為臣,為躬;坎為蹇也。之應涉坤,二五俱坎,故「王臣蹇蹇」。觀上之三,折坤之體,臣道得正,故「匪躬之故」。《象》曰:「終無尤也」。

《象》曰:王臣蹇蹇,終無尤也。

侯果曰:處艮之二,上應於五。五在坎中,險而又險。誌在匡弼,匪惜其躬。故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輔臣以此,終無尤也。

九三:往蹇,來反。

虞翻曰:應正歷險,故「往蹇」。反身據二,故「來反」也。

《象》曰:往蹇來反,內喜之也。

虞翻曰:內,謂二陰也。

六四:往蹇,來連。

虞翻曰:連,輦。蹇,難也。在兩坎間,進則無應,故「往蹇」。退初介三,故「來連」也。

《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荀爽曰:蹇難之世,不安其所。欲往之三,不得承陽。故曰「往蹇」也。來還承五,則與至尊相連,故曰「來連」也。處正承陽,故曰「當位實也」。

九五:大蹇,朋來。

虞翻曰:當位正邦,故「大蹇」。睽兌為朋,故「朋來」也。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幹寶曰:在險之中,而當王位,故曰:「大蹇」。此蓋以托文王為紂所囚也。承上據四應二,眾陰並至。此蓋以托四臣能以權智相救也。故曰「以中節也」。

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虞翻曰:陰在險上,變失位,故「往蹇」。碩謂三,艮為碩,退來之三,故「來碩」。得位有應,故「吉」也。離為見,大人謂五,故「利見大人」矣。

《象》曰:往蹇來碩,誌在內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侯果曰:處蹇之極,體猶在坎,水無所之,故曰「往蹇」。來而復位,下應於三,三德碩大,故曰「來碩」。三為內主,五為大人。若誌在內,心附於五。則「利見大人」也。

案:三互體離,離為明目,五為大人,利見大人之象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崔覲曰:蹇終則來,碩吉,利見大人,故言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

(坎下震上)。解:利西南,

虞翻曰:臨初之四。坤,西南卦。初之四,得坤眾。故「利西南,往得眾也」。

無所往,其來復吉。

虞翻曰:謂四本從初之四,失位於外,而無所應,故「無所往」。宜來反初,復得正位,故「其來復吉」也。二往之五,四來之初,成屯,體復象,故稱「來復吉」矣。

有攸往,夙吉。

虞翻曰:謂二也。夙,早也。離為日,為甲。日出甲上,故早也。九二失正,早往之五,則吉。故「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

虞翻曰:險,坎。動,震。解,二月。雷以動之,雨以潤之,物鹹孚甲,萬物生震。震出險上,故「免乎險」也。

解利西南,往得眾也。

荀爽曰:乾動之坤而得眾,西南眾之象也。

無所往,

荀爽曰:陰處尊位,陽無所往也。

其來復吉,乃得中也。

荀爽曰:來復居二,處中成險,故曰「復吉」也。

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荀爽曰:五位無君,二陽又卑,往居之者則吉。據五解難,故「有功也」。

天地解而雷雨作,

荀爽曰:謂乾坤交通,動而成解卦,坎下震上,故「雷雨作」也。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宅。

荀爽曰:解者,震世也。仲春之月,草木萌牙。雷以動之,雨以潤之,曰以烜之,故「甲宅」也。

解之時大矣哉。

王弼曰:無所而不釋也。難解之時,非治難時也。故不言用也。體盡於解之名,無有幽隱,故不曰義也。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虞翻曰:君子謂三。伏陽出,成大過。坎為罪人則大過象壞,故「以赦過」。二四失位,皆在坎獄中。三出體乾,兩坎不見。震喜兌說,罪人皆出,故以「宥罪」。謂三入則赦過,出則宥罪。公用射隼以解悖,是其義也。

初六:無咎。

虞翻曰:與四易位,體震得正,故「無咎」也。

《象》曰:剛柔之際,義無咎也。

虞翻曰:體屯初震,剛柔始交,故「無咎」也。

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虞翻曰:二稱田。田,獵也。變之正,艮為狐。坎為弓。離為黃矢,矢貫狐體。二之五,歷三爻。故「田獲三狐,得黃矢。」之正得中,故「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虞翻曰:動得正,故得中道。

六三:負且乘,

虞翻曰:負,倍也。二變時艮為背,謂三以四艮倍五也。五來寇三時,坤為車,三在坤上,故「負且乘」。小人而乘君子之器《象》曰:「亦可醜也」。

致寇至,貞吝。

虞翻曰:五之二成坎,坎為寇盜。上位慢五,下暴於二,慢藏悔盜,故「致寇至,貞吝」。《象》曰:「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虞翻曰:臨坤為醜也。坤為自我。以離兵伐三,故轉寇為戎。艮手招盜,故「誰咎也」。

九四:解而母,朋至斯孚。

虞翻曰:二動時艮為指。四變之坤為母,故「解而母」。臨兌為朋,坎為孚。四陽從初,故「朋至斯孚」矣。

《象》曰:解而母,未當位也。

王弼曰:失位不正,而比於三。故三得附之,為其拇也。三為之拇,則失初之應,故「解其拇」,然後「朋至斯孚」而信矣。

案:九四體震,震為足。三在足下,拇之象。

六五:君子惟有解,吉。有孚於小人。

虞翻曰:君子謂二。之五得正成坎,坎為心。故「君子惟有解,吉」。小人謂五。陰為小人,君子升位,則小人退在二,故「有孚於小人」。坎為孚也。

《象》曰:君有解,小人退也。

虞翻曰:二陽上之五,五陰小人退之二也。

上六:公用射隼於高庸之上,獲之,無不利。

虞翻曰:上應在三。公,謂三伏陽也。離為隼。三失位,動出成乾,貫隼入大過,死象故「公用射隼於高庸之上,獲之,無不利」也。

案:二變時體艮。艮為山,為宮闕,三在山半,高塘之象也。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虞翻曰:坎為悖,三出成乾,而坎象壞,故「解悖也」。

《九家易》曰:隼,鷙鳥也。今捕食雀者,其性疾害,喻暴君也。陰盜陽位,萬事悖亂,今射去之,故曰「以解悖也。」

《序卦》曰: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崔覲曰:宥罪緩死,失之於僥幸,有損於政刑,故言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者也。

(兌下艮上)。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鄭玄曰:艮為山,兌為澤。互體坤,坤為地。山在地上,澤在地下,澤以自損增山之高也。猶諸侯損其國之富以貢獻於天子,故謂之損矣。

有孚。無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虞翻曰:泰初之上,損下益上,以據二陰,故「有孚,元吉,無咎」。艮男居上,兌女在下,男女位正,故「可貞利有攸往」矣。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崔覲曰:曷,何也。言其道上行,將何所用,可用二簋而享也。以喻損下益上,惟有乎心,何必竭於不足而補有餘者也。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蜀才曰:此本泰卦。案:坤之上六,下處乾三。乾之九三,上升坤六。損下益上者也。陽德上行,故曰「其道上行」矣。

損而有孚,

荀爽曰:謂損乾之三居上。孚,二陰也。

元吉,無咎。

荀爽曰:居上據陰,故「元吉,無咎」,以未得位,嫌於咎也。

可貞。

荀爽曰:少男在上,少女雖年尚幼,必當相承,故曰「可貞」。

利有攸往。

荀爽曰:謂陽利往居上。損者,損下益上,故利往居上。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荀爽曰:二簋,謂上體二陰也。上為宗廟。簋者,宗廟之器,故可享獻也。

二簋應有時。

虞翻曰:時謂春秋也。損二之五,震二月,益正月,春也。損七月,兌八月,秋也。謂春秋祭祀,以時思之。艮為時,震為應,故「應有時」也。

損剛益柔有時。

虞翻曰:謂冬夏也。二五已易成益。坤為柔。謂損。益上之三成既濟,坎冬離夏。故「損剛益柔有時」。

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虞翻曰:乾為盈,坤為虛,損剛益柔,故「損益盈虛」。謂泰初之上,損二之五,益上之三,變通趨時,故「與時偕行」。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征忿窒慾。

虞翻曰:君子,泰乾。乾陽剛武,為忿。坤陰吝嗇,為欲。損乾之初成兌說,故「征忿」。初上據坤,艮為止,故「窒慾也」。

初九:祀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虞翻曰:祀,祭祀。坤為事,謂二也。遄,速。酌,取也。二失正,初利二速往,合誌於五,得正無咎,已得之應,故「遄往無咎酌損之」。《象》曰「上合誌也」。祀,舊作巳也。

《象》曰:祀事遄往,上合誌也。

虞翻曰:終成既濟,謂二上合誌於五也。

九二:利貞,征兇,弗損益之。

虞翻曰:失位當之正,故「利貞」。征,行也。震為征,失正毀折,故「不征」。之五則兇,二之五成益,小損大益,故「弗損益之」矣。

《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誌也。

虞翻曰:動體離中,故「為誌也」。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

虞翻曰:泰乾三爻,為三人;震為行,故「三人行」。損初之上,故「則損一人」。

一人行,則得其友。

虞翻曰:一人謂泰初之上,損剛益柔,故「一人行」。兌為友,初之上,據坤應兌,故「則得其友」。言致一也。

《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虞翻曰:坎為疑,上益三成坎,故「三則疑」。荀爽曰:一陽在上,則教令行。三陽在下,則民眾疑也。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

虞翻曰:四,謂二也。四得位,遠應初。二疾上五,已得承之。謂二之五,三上復。坎為疾也。陽在五稱喜。故「損其疾,使遄有喜」。二上體觀,得正承五,故「無咎」矣。

《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

蜀才曰:四當承上,而有初應,必上之所疑矣。初,四之疾也。宜損去其初,使上遄喜。

虞翻曰:二上之五,體大觀象,故「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虞翻曰:謂二五已變成益,故「或益之」。坤數十,兌為朋,三上失位,三動離為龜。十謂神靈攝寶文、筮山澤水火之龜也。故「十朋之龜」。三上易位,成既濟,故「弗克違,元吉」矣。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侯果曰:內柔外剛,龜之象也。又體兌艮,互有坤震。兌為澤龜,艮為山龜,坤為地龜,震為木龜,坤數又十,故曰「十朋」。朋,類也。六五處尊,損已奉上。人謀允葉,龜墨不違。故能延上九之佑,而來十朋之益。所以大吉也。崔覲曰:或之者,疑之也。故用元龜。價值二十大貝,龜之最神貴者。以決之,不能違其益之義。故獲元吉。雙貝曰朋也。

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

虞翻曰:損上益三也。上失正,之三得位,故「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動成既濟,故「大得誌」。

利有攸往,得臣無家。

虞翻曰:謂三往之上,故「利有攸往」。二五已動成益,坤為臣。三變據坤,成家人,故曰「得臣」。動而應三,成既濟,則家人壞,故曰「無家」。

王肅曰:處損之極,損極則益,故曰「弗損益之」。非無咎也。為下所益,故「無咎」。據五應三,三陰上附,外內相應,上下交接,正之吉也。故「利有攸往」矣。剛陽居上,群下共臣,故曰「得臣」矣。得臣則萬方一軌,故「無家」也。

《象》曰:弗損益之,大得誌也。

虞翻曰:謂二五已變,上下益三,成既濟定。離坎體正,故「大得誌」。

《序卦》曰: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崔覲曰:損終則弗損益之,故言損而不已必益也。

(震下巽上)。益:利有攸往。

虞翻曰:否上之初也。損上益下,其道大光。二利往坎應五,故「利有攸往,中正有慶」也。

利涉大川。

虞翻曰:謂三失正。動成坎,體渙;坎為大川,故「利涉大川」。渙,舟楫象。木道乃行也。

鄭玄曰:陰陽之義,陽稱為君,陰稱為臣。今震一陽二陰,臣多於君矣。而四體巽,之不應初,是天子損其所有以下諸侯也。人君之道,以益下為德,故謂之益也。震為雷,巽為風。雷動風行,二者相成,猶人君出教令,臣奉行之,故「利有攸往」。坎為大川,故「利涉大川」矣。

《彖》曰:益,損上益下,

蜀才曰:此本否卦。

案:乾之上九下處坤初。坤之初六,上升乾四。損上益下者。

民說無疆。

虞翻曰:上之初。坤為無疆,震為喜笑;以貴下賤,大得民,故「說無疆」矣。

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虞翻曰:乾為大明,以乾照坤,故「其道大光」。或以上之三,離為大光矣。

利有攸往,中正有慶。

虞翻曰:中正謂五,而二應之,乾為慶也。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虞翻曰:謂三動成渙。渙,舟楫象。巽木得水,故「木道乃行」也。

益動而巽,日進無疆。

虞翻曰:震三動為離,離為日。巽為進,坤為疆。日與巽俱進,故曰「進無疆」也。

天施地生,其益無方。

虞翻曰:乾下之坤,震為出生,萬物出震,故「天施地生」。陽在坤初為無方,日進無疆,故「其益無方」也。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虞翻曰:上來益三,四時象正。艮為時,震為行,與損同義,故「與時偕行」也。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虞翻曰:君子,謂乾也。上之三,離為見。乾為善,坤為過。坤三進之乾四,故「見善則遷」。乾上之坤初,改坤之過。體復象,復以自知,故「有過則改」也。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

虞翻曰:大作謂耕播耒耨之利,蓋取諸此也。坤為用,乾為大,震為作,故「利用為大作」。體復初得正,朋來無咎,故「元吉,無咎」。震,二月卦,日中星鳥,敬授民時,故以耕播也。

《象》曰:元吉,無咎,下不厚事也。

侯果曰:大作,謂耕植也。處益之始,居震之初。震為稼穡,又為大作。益之大者,莫大耕植。故初九之利,「利為大作」。若能不厚勞於下民,不奪時於農畯,則「大吉,無咎」矣。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

虞翻曰:謂上從外來益初也,故「或益之」。二得正遠應,利三之正,已得承之。坤數十,損兌為朋;謂三變離為龜,故「十朋之龜」。坤為永,上之三得正,故「永貞吉」。

王用享於帝,吉。

虞翻曰:震稱帝。王謂五。否乾為王。體觀象。艮為宗廟。三變,折坤牛。體噬嗑食。故「王用享於帝」。得位,故「吉」。

幹寶曰:聖王先成其民而後致力於神,故「王用享於帝」。在巽之宮,處震之象,是則蒼精之帝同始祖矣。

《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虞翻曰:乾上稱外,來益初也。

六三:益之用兇事,無咎。

虞翻曰:坤為事,三多兇。上來益三得正。故「益用兇事,無咎」。

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虞翻曰:公謂三,伏陽也。三動體坎,故「有孚」。震為中行,為告,位在中,故曰「中行」。三,公位。乾為圭,乾之三,故「告公用圭」。圭。桓圭也。

《九家易》曰:天子以尺二寸玄圭事天,以九寸事地也。上公執桓圭。九寸;諸侯執信圭。七寸;諸伯執躬圭,七寸;諸子執穀璧。五寸;諸男執蒲璧,五寸。五等諸侯,各執之以朝見天子也。

《象》曰:益用兇事,固有之矣。

虞翻曰:三上失正當變,是「固有之」。

幹寶曰:固有如桓文之徒,罪近篡弒,功實濟世。六三失位,而體奸邪。處震之動,懷巽之權,是矯命之士。爭奪之臣,桓文之爻也。故曰「益之用兇事」。在益之家,而居坤中,能保社稷,愛撫人民,故曰「無咎」。既乃中行,近仁,故曰「有孚中行」。然後俯列盟會,仰致錫命,故曰「告公用圭」。

六四:中行,告公從,

虞翻曰:中行謂震位在中。震為行,為從,故曰「中行」。公謂三。三上失位。四利三之正,已得以為實,故曰「告公從」矣。

利用為依遷邦。

虞翻曰:坤為邦。遷,從也。三動坤從,故利用為依遷邦也。

《象》曰:告公從,以益誌也。

虞翻曰:坎為誌,三之上,有兩坎象,故「以益誌也」。

崔覲曰:益其勤王之誌也。居益之時,履當其位,與五近比,而四上公,得藩屏之寄,為依從之國,若周平王之東遷晉鄭,是從也。五為天子,益其忠誌以敕之。故言「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矣。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

虞翻曰:謂三上也。震為問。三上易位,三五體坎,已成既濟。坎為心。故「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故《象》:「勿問之矣。」

有孚惠我德。

虞翻曰:坤為我,乾為德,三之上體坎,為孚,故「惠我德」。《象》曰「大得誌」。

《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誌也。

崔覲曰:居中履尊,當位有應。而損上之時,自一以損已為念。雖有孚於國,惠心及下,終不言以彰已功。故曰「有孚惠心,勿問」。問,猶言也。如是,則獲元吉,且為下所信而懷已德,故曰「有孚惠我德」。君雖不言,人惠其德,則我「大得誌也」。

上九:莫益之,

虞翻曰:莫,無也。自非上無益初者,唯上當無應故「莫益之」矣。

或擊之,

虞翻曰:謂上不益初,則以剝滅乾。艮為手,故「或擊之」。

立心勿恆,兇。

虞翻曰:上體巽,為進退,故「勿恆」。動成坎心,以陰乘陽,故「立心勿恆,兇」矣。

《象》曰:莫益之,遍辭也。

虞翻曰:遍,周匝也。三體剛兇,故至上應乃益之矣。

或擊之,自外來也。

虞翻曰:外謂上。上來之三,故曰「自外來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