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卷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八 文學部 夜航船
卷九 禮樂部
卷十 兵刑部 

婚姻 喪事 祭祀 律呂 樂律

婚姻[編輯]

冠禮[編輯]

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也。冠乎祚,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始加緇布冠,再加皮冠,三加爵弁,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見於母,母拜之;見於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爲禮也。玄冠玄冕,奠摯於君,遂以摯見於卿大夫、鄕先生,以成人見也。

魯兩生[編輯]

漢叔孫通制禮,征魯諸生三十餘人。有兩生不肯行,曰:「禮樂必積德百年而後興,今天下初定,何暇爲此?」通笑曰:「鄙儒,不知時變者也。」

應時而變[編輯]

《莊子》: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於同,而矜於治,譬猶櫨梨橘柚,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或禮義法度,應時而變也。晉侯受玉《左傳》:天王使召武公、內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過歸,告王曰:「晉侯其無後乎!王使之命,而惰於受瑞,先自異也已,其何繼之有?禮,國之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綿蕞[編輯]

叔孫通與其徒百餘人爲綿蕞野外,習之月余,禮成。高帝令群臣習肄長樂宮,成。群臣朝賀,莫不振恐肅敬。帝曰:「吾今日知爲皇帝之貴也。」

婚禮[編輯]

人皇氏始有夫婦之道,伏羲始制嫁娶。女媧氏與伏羲共母,佐伏羲正婚姻,始爲神媒。夏後氏始制親迎禮。秦始皇始娶婦納絲麻鞋一取和諧也。後漢始聘禮用墨。漢重墨,今答聘用之。始婚禮用羊取羊者,祥也。巫鹹制撒帳厭勝。京房嫁女,翼奉子撒豆谷穰煞。張嘉貞嫁女,制繡幕牽紅。唐新婦輿至大門,傳席勿履地。晩唐制:新婦上車,以蔽膝蓋面。五代始新婦入門跨馬鞍。北朝迎婚,十數人大呼,催新婦上輿,婦家賓親婦女打新郎,喜拳手交下。

昏禮[編輯]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祀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筵幾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納采者,納雁以爲采,擇之禮也。問名者,問女生之母名氏也。納吉者,得吉蔔而納之也。納征者,納幣以爲婚姻之證也。請期者,請婚姻之日期也。五者合親迎,謂之六禮。親迎,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幾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蓋親愛之於父母也。降,出禦婦車,而婿受綏,禦輪三周,先俟於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見舅姑[編輯]

夙興,婦沐浴以俟見。質明,贊見婦於舅姑,婦執棗栗、段以見,贊醴婦。婦祭脯、祭醴,成婦禮也。舅婦入室,婦以特豚饋,明婦順也。質明,婚禮之次日。贊,相禮之人也。□,竹器,以盛棗栗、段□之贄。□,脯也,加薑桂治之曰「段□」。

饗以一獻[編輯]

厥明,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以著代也。厥明,婚禮之二朝也。舅獻姑酬,共成一獻。阼者主人之階,婦之代姑將以爲主於內也。

結縭三命[編輯]

女嫁,父戒之曰:「謹慎,從舅之言!」母戒之曰:「謹慎,從爾姑之言!」諸母施紳,戒之曰:「謹慎,從爾父母之言。」

四德三從[編輯]

是以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於公宮;祖廟既毀,教於宗室,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教成祭之,牲用魚,之以蘋藻,所以成婦順也。三從,謂婦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伉儷[編輯]

《左傳》:齊侯請繼室於晉,韓宣子使叔向對曰:「寡君未有伉儷,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朱陳[編輯]

白樂天詩:「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裏,桑麻青氛氳。一村惟兩姓,世世爲婚姻。」

撒帳果[編輯]

漢武帝李夫人初入宮,坐七寶流蘇輦,障鳳羽長生扇,帝迎入帳中,共坐巹飲。預戒宮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盛之,雲「得多」,得子多也。故後世有撒帳之遺。

月老檢書[編輯]

唐韋固旅次宋城,遇老人向月檢書,謂固曰:「此天下婚姻簿也。」因問韋妻何氏,答曰:「爾妻乃店後賣菜陳嫗女耳。」翌日往視,見嫗抱三歳女,甚陋。遂使人刺之中眉。後十四年,相州刺史王泰妻以女,姿容甚麗,眉間常貼花鈿。細問之,曰:「妾郡守侄女也。父卒於宋城。繈褓時爲賊所刺,痕尚在眉。」宋城宰聞之,名其店曰「定婚店」。

金屋貯之[編輯]

漢武帝幼時,景帝問:「兒欲得婦否?」長公主指其女曰:「阿嬌好否?」武帝曰:「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

丹桂近嫦娥[編輯]

袁筠娶蕭安女,言定,未幾,擢進士第。羅隱以詩贈之,曰:「細看月輪還有意,定知丹桂近嫦娥。」

女蘿附松柏[編輯]

李靖謁楊素,一伎執紅拂侍側,目靖久之。靖歸逆旅,夜半有紫衣人扣門,延入,脫衣帽,乃美人也。靖驚詰之,告曰:「妾楊家紅拂妓也。女蘿願附松柏。」遂與之俱適太原。

續斷□[編輯]

《十洲記》:鳳麟州以鳳喙麟角作膠,能續斷□。

門楣[編輯]

唐玄宗寵禮楊氏,其從兄國忠加禦史大夫,鴻臚卿,女兄弟韓國、虢國、秦國三夫人。時謠曰:「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卻爲門楣。」

冰人[編輯]

令狐策夢立冰上,與冰下人語。占者曰:「在冰上與冰下人語,爲陽語陰,當爲人作媒,期在冰判。」太守田豹爲子求張徵女,使策爲媒,仲春成婚。故稱媒人爲冰人。

賣犬嫁女[編輯]

唐呉隱之將嫁女,謝石知其貧,遣女必率薄,乃令移廚帳助其經營。使人至,見婢牽一犬賣之,此外蕭然無辦。

練裳遣嫁[編輯]

漢逸民戴良有五女,練裳竹笥木履而遣之。東坡詩:「竹笥與練裳,願得畢婚嫁。」

葭莩[編輯]

漢中山靖王封群臣,非有葭莩之親。葭莩,竹上薄衣。

潘楊[編輯]

晉楊經,潘嶽作誄文云:「藉三葉世親之恩,而子之姑,予這伉儷焉。潘楊之睦,有自來矣。

鳳占[編輯]

《左傳》:陳公子完奔齊,齊侯使爲卿。齊大夫懿氏欲妻以女,蔔之曰:「鳳凰於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

結縭[編輯]

《詩》:「之子於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縭,婦人之也。

示之以禮[編輯]

馬超奔蜀,輕視先主,常呼先主字。關羽怒,請殺之。先主曰:「人窮來歸,以其呼字而殺之,何以示天下?」張飛曰:「如是當示之以禮。」次日,大會諸將,請超入,羽、飛並伏刀立直。超顧坐席,不見羽、飛,見其直也。乃大驚,遂尊事先主,不敢呼字。

議禮聚訟[編輯]

漢章帝欲定禮樂,班固曰:「諸賢多能説禮,宜廣招集。」帝曰:「諺雲『築舍道旁,三年不成。』會禮之家,名爲聚訟。」

喪事[編輯]

喪禮[編輯]

黃帝始制棺□。周公制□。周制俑。虞卿制桐人。左伯枕制明衣【新衣襲屍】。史佚制下殤棺衣。夫差爲冥帽,而始制面帛。夏制明器。五代制靈座前看果。舜制吊禮。晉制,弔客至喪家鳴鼓爲號。巫鹹制紙錢名寓錢。漢鑄神瘞錢。王始喪祭焚紙錢。周制方相先驅。漢制頭□,俗開路顯道神。始嫘祖道死,嫫姆監護因制。商始制銘旌以書姓名。魏始書號。後漢始制墓碑,爲文字辨識。黃帝封京觀,始制墓。周公始合葬。周桓王始改葬。秦武公始人殉葬。宋文公始殉葬用重器。秦稱天子墓爲山。漢始爲陵。漢文帝始預造壽陵。少康封其子祀。禹始設守陵人。秦始皇制皇寢石麟、辟邪、兕馬,臣下石人羊虎柱罔象,好食亡者肝,因制。宋真宗始給民義冢,制漏澤園。

服制[編輯]

黃帝始制喪禮。禹始制五服。堯始定三年喪,父斬衰,母齊衰。唐武後制,父在爲母三年,同父喪。宋太祖制,舅姑三年喪。周公制,生母齊衰三月。魯昭公制,慈母服【他妾養己】。唐玄宗加母黨服。魏徵制,叔嫂小功服。戴德制,朋友緦麻服。晉襄公制,起復始,伯禽征徐戎卒哭,漢唐沿之。始大臣奪情。漢元帝始令博士丁憂。漢文帝始易月。景帝爲三十六日釋服。唐肅宗始定二十七日之服。

喪禮五服[編輯]

斬衰三年,子爲父母。女在室,並已許嫁者,及已嫁被出而反在家者。與子之妻同。子爲繼母,爲慈母,爲養母,子之妻同。庶子爲所生母,爲嫡母,庶子之妻同。爲人後者與妻同,嫡孫爲祖父母、高曾祖父母,承重同。妻爲夫妾,爲家長同。

齊衰杖期[編輯]

嫡子眾子爲庶母,其妻亦如之。子爲嫁母,爲出母;夫爲妻;嫡孫,祖在,爲祖母承重。

齊衰不杖期[編輯]

祖爲嫡孫,父母爲嫡長子及嫡長子婦,及眾子,及女在室,及子爲人後者。繼母爲長子,眾子侄爲伯叔父母,爲親兄弟,及親兄弟之子女在室者。孫爲祖父母,孫女在室,與出嫁同。爲人後者,爲其本生父母。女出嫁,爲其本生父母。妾爲家長之正妻,妾爲家長父母,妾爲家長之子與其所生子。齊衰五月,曾孫爲曾祖父母,曾孫女同。齊衰三月,玄孫爲高祖父母,玄孫女同。

大功九月[編輯]

祖父母爲眾孫,孫女在室者。父母爲眾子婦,及女已出嫁者。伯叔父母爲侄婦,及侄女已出嫁者。妻爲夫之祖父母,妻爲夫之伯叔父母。夫爲人後,其妻爲夫之本生父母。

小功五月[編輯]

爲伯叔祖父母,爲堂伯叔父母,爲再從兄弟,爲兄弟之妻,祖爲嫡孫婦,爲外祖父母,爲母之兄弟姊妹。

緦麻三月[編輯]

祖爲眾孫婦,曾祖父母爲曾孫,祖母爲嫡孫,眾孫婦爲乳母,爲妻之父母,爲婿,爲外孫,爲同堂兄弟之妻。

三父[編輯]

同居繼父,不同居繼父,從母嫁繼父。諸繼父,謂父死母再嫁他人隨去者,同居有期年服,不同居者無服。隨繼母嫁繼父,有齊衰杖期。

八母[編輯]

嫡母、繼母、養母謂自幼過房與人、慈母謂生母死,父令別妾撫育者、嫁母謂妾母因父死再嫁他人者、出母謂親母被父所出、庶母父妾之生子女者、乳母即奶母,亦服緦麻。

七出[編輯]

無子,淫佚,不孝,多言,盜竊,妒忌,惡疾。三不去: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有所娶,無所歸。

讀禮[編輯]

《曲禮》曰:居喪未葬讀葬禮,既葬讀祭禮。

彌留[編輯]

疾革之時,氣尚未絶,目不即瞑,謂之彌留。

屬纊[編輯]

屬,付也。纊,綿也。以綿輕而易動,故付置於口鼻上,以驗氣之有無也。

易簀[編輯]

曾子疾病,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皖,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歿。

捐館[編輯]

《蘇秦傳》:奉陽君死,捐館舍而去。

鬼錄[編輯]

魏文帝《與呉質書》:昔年疾病,親故多罹其災,觀其姓名,已登鬼錄。

就木[編輯]

晉文公奔狄,娶季隗,將適齊,謂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又如是而後嫁,則就木矣。」

蓋棺論定[編輯]

晉劉毅云:「丈夫蓋棺論方定。」

修文郎[編輯]

春秋時,蘇韶卒,後從弟節晝見韶,因問幽冥事。韶曰:「顏回、蔔商死,俱爲地下修文郎。」

白玉樓[編輯]

李賀將死,有緋衣人賀赤虬,奉雷版召賀曰:「帝成白玉樓,立召爲記。天上差樂,不苦也。」

一鑒亡[編輯]

魏徵卒,帝臨朝嘆曰:「以銅爲鑒,可照妍媸;以人爲鑒,可明得失。……今魏徵逝,一鑒亡矣。」

月犯少微[編輯]

謝敷隱居剡中。時月犯少微,占雲「處士當之」。呉國戴逵名重於敷,甚以爲憂。俄而敷死,時人語曰:「呉中高士,求死不得。」

歳在龍蛇[編輯]

鄭玄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歳在辰,明年歳在巳。」既寤,以讖合歳,知命當終。讖云:「歳在龍蛇賢人嗟。」

夢書白駒[編輯]

杜牧之夢書「白駒」字,或曰:「過隙也」。俄而悉毀其所爲文章詩籍,果卒。

一朝千古[編輯]

唐薛收卒,秦王曰:「吾與伯褒共軍旅,豈期一朝成千古也!」

脫驂[編輯]

孔子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貢脫驂而賻之。

麥舟[編輯]

範堯夫舟有麥五百斛,悉與故人石曼卿,以助其葬。

生芻一束[編輯]

郭林宗有母憂,徐往吊之,置生芻一束於閭前而去之。眾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詩不雲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有何德足以當之?」

素車白馬[編輯]

範式巨卿、張劭元伯相與爲友。元伯卒。式夢劭呼曰:「巨卿,吾已某日死,某日葬」式馳往赴之。未及到而劭已發引。將至壙,而柩不前。其母曰:「元伯,豈有望耶?」停柩。移時,乃見素車白馬,號哭而來。母曰:「是必範巨卿也。」式因執紼而引,其柩乃前。

歸見父母[編輯]

陳堯佐臨終,自誌其墓,曰:有宋潁川生堯佐,字希先,年八十二不爲夭,官一品不爲賤,卿相納錄不爲辱祖,可歸見父母棲神之域矣。

翁仲[編輯]

《水經註》:南千秋亭壇廟東枕道,有兩石翁仲。山谷詩:「往者不可言,古怕守翁仲。

九京[編輯]

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

佳城[編輯]

漢滕公駕至東都門,馬悲鳴不進。命掘之,得石,有蝌蚪書云:「佳城鬱郁,三千年見白曰,籲嗟滕公居此室。」公嘆曰:「天乎!吾死,其安此乎?」後葬其處。

牛眠[編輯]

晉陶侃,初家將葬,忽失一牛,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謂曰:「前岡見一牛,眠處,其地若葬,位極人臣。」侃尋牛得之,因葬焉。

壽藏[編輯]

唐姚崇自立壽藏於萬安山,兆曰:「安居穴以土爲床,曰化臺。」

輓歌[編輯]

漢高帝時,田橫死,從者不敢哭,隨扳敘哀,故承以爲輓歌。漢武時,李延年分爲二:《薤露》,送王公貴客;《蒿裏》,送士大夫庶人。

吊柳七[編輯]

柳永死日,家無余財,群妓合金葬之郊外,每春月上冢,謂之「吊柳七」。

漆燈[編輯]

唐沈彬居有一大樹,嘗曰:「吾死可葬於此。」既葬穴之,巧一古冢,其間一古燈,臺上有漆篆文曰:「佳城今已開,雖開不葬埋。漆燈猶未滅,留待沈彬來。」

金粟岡[編輯]

唐玄宗幸橋陵,見金粟岡有龍盤鳳翥之勢,謂侍臣曰:「吾千秋萬歳後宜葬於此。」及升遐,群臣依旨葬焉。

馬鬣封[編輯]

《禮記》子夏曰:「昔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者矣,見若釜者矣,馬鬣封之謂也。」

長夜室[編輯]

東坡《贈章默》詩:「章子親未葬,餘生抱羸疾,朝吟噎鄰裏,夜淚腐菌席。願求不毛田,親築長夜室。」

土饅頭[編輯]

範石湖《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詩:「家山隨地可松楸,荷鍤攜壺似醉劉。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要離冢[編輯]

梁鴻卒,弟伯通等爲求葬地,乃葬之要離冢傍。曰:「梁鴻高賢,要離烈士,政相類也。」後人遂以其所居名梁溪,今無錫是也。

玉鉤斜[編輯]

在呉公臺下,隋煬帝葬宮人處也。唐竇鞏《宮人斜》詩:「離宮路遠北原斜,生死恩深不到家。雲雨今歸何處雲?黃鸝飛上野棠花。」

葬龍耳[編輯]

晉元帝聞郭璞爲人葬墳地,微服往觀,謂主人曰:「此葬龍角,必滅族。」主人曰:「璞雲此是龍耳,三年當有天子至。」帝曰:「出天子耶?」曰:「非也,能致天子問耳。」

方相[編輯]

《周禮》:方相氏毆罔象,好食亡者肝,而畏虎與柏,故墓上列柏樹,路口置石虎,本此。

不遺一老[編輯]

孔子卒,哀公誄之曰:「昊天不弔,不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子貢曰:「君其不沒於魯乎!」

五穀瓶[編輯]

《喪服小記》:魯哀公曰:「五穀囊起伯夷叔齊,不食粟而死,故作五穀囊。吾父食味含哺而死,何用此爲?」今人遂爲五穀瓶。

青蠅爲弔客[編輯]

虞翻字仲翔,放棄海南,自恨疏節,骨體不媚,犯上獲罪,當長歿海隅。生無可與語,死以青蠅爲弔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墓木拱[編輯]

《左傳》秦伯使謂褰叔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瓜奠[編輯]

唐萊國公杜如晦薨,太宗詔虞世南制碑文。後因食瓜美,愴然悼之,遂輟食,遣使奠於靈座。

哀些[編輯]

宋玉《招魂》曰:「光風轉蕙,汜崇蘭些。」些,語詞。宋玉《招魂》語末皆雲「些」,故輓歌亦曰「哀些」。

長眠[編輯]

《廣記》:鄭尤路逢一冢,有二竹。鄭爲詩曰:「冢上兩竿竹,風吹常裊裊。」冢中人續曰:「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編輯]

賻,助也。,報也。所以助生送死,副至意也。貨財曰賻,車馬曰帽。玩好曰贈,衣服曰。

銘旌[編輯]

銘,明也,以死者爲不可別已,故以其旌識之。杜牧之詩云:「黃壤不沾新雨露,粉書空換舊銘旌。」

[編輯]

太公周公相嗣王,始作謚法。人主謚始黃帝。加謚至十數字,始唐玄宗。太子謚始申生。卿大夫謚始周。處士謚始陶弘景。公卿無爵而謚始王導。宦者謚、方伎謚,始北魏公卿大夫。祖父謚始元。婦人謚始穆天子謚盛妃。哀後謚始漢高祖尊母昭靈。公主謚始唐高祖謚女平陽公主昭。生而賜謚始衞侯賜北宮喜貞,析朱組成。私謚始黔婁。婦人私謚其夫始柳下惠。

窀穸[編輯]

《左傳》:獲保首領以歿於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

襄事[編輯]

《左傳》: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禮也。

[編輯]

《左傳》:葬敬嬴。旱,無麻,用葛

祖載[編輯]

《白虎通》:祖載者,始載柩於庭,乘輛車而辭祖禰,故曰祖載。

命終[編輯]

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屍,在棺曰柩。羽鳥曰降,曰足曰漬。死寇曰兵。

執紼[編輯]

《禮記》:吊於葬者必執引,若從柩及壙皆執紼。

祭祀[編輯]

祭法[編輯]

有虞氏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後氏亦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少昊始制宗廟,周公始爲七廟,舜始制廟號。舜受終,文祖始大事告廟。伏羲始制祀先,少昊始制四時廟祭。舜始制祭,帝槐始制不遷宗祭。殷制五年袷祭。周三年文王祭忌日。北齊始制別室,加薦髜味。殷太甲始制功臣配享。禹作世室,始立屍。伊尹制【宅也。即今木主,古用石函,故名】。宋真宗制板位貯以漆匣舁床覆縑。左徹刻黃帝制木像。秦始皇始制寢墓側,漢因之,爲起居、衣冠象生之備,上飯。天子正月上陵,始祭掃。王導拜元帝陵,始人臣謁陵。祭神,伏羲始於冬夏至郊社,祭皇天後土。殷湯始制祭感生帝。周公始制祭神州地祗。舜始制郊配食。秦始皇制三歳一郊。漢平帝始南郊,合祀天地,位皆南向,地位差東時王莽宰衡主之。神農始制大享五天帝於明堂。堯制五人帝、五人神,配五天帝。舜制五郊,祭五方天帝迎氣。黃帝始制壇。秦獻公制畦如韭畦於□中,名爲一土封也。秦始皇始制四□,本襄公西□,文公□俱白帝。宣公密□青帝。靈公上下□上黃帝,下炎帝。漢高帝始增制五□。漢武帝始祀太乙五帝之主。自昏至明,始立泰□。漢文帝始制五帝廟同宇一屋之下爲五廟各門。晉武帝始詔五帝同禰昊天,除五帝座從王肅議。秦始皇始制郊祀火,舉也。不同祠所舉火爲節而遙拜也。帝嚳始制六宗,祭日月星辰寒暑四時風雨雷雲。無懷氏始封禪。黃帝制四坎,祭川谷水泉,四壇祭山林丘陵。舜制秩,祭四嶽四瀆。黃帝始制社祭五土,制稷於五土之中,特指原隰之祗稷爲殳長,旌異其處,能生谷也,非但祭其穀粒。秦制守始郡縣祠社稷。宋真宗始定郡縣祭社稷儀。神農始制蠟。少昊制祭先農蠶。舜制祭四方百物。禹祭司寒冰神。秦德公祭伏。湯旱,始遷稷神柱祀棄。湯始五祀,戸、竈、門、路、中。周公制七祀,加泰厲司命。漢高祖廢戸祭井。漢高祖始祭蚩尤。唐玄宗始祭九宮神【於千秋節設壇修祀】。顓頊制祭。舜制類祭。禹制大旅。神農始制祝文。漢武帝始郊祀,立樂府。黃帝始沐浴,修齋戒。後魏始行香(以香末散行或熏手)禱祈。太康失邦,始日食,始救日。神農始制求子。湯制雩禱旱。周公制大雩祈谷。神農始制請雨之法。湯制土龍祈雨。隋文帝制祈雨斷屠宰,禁施扇。

宗伯[編輯]

職掌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祗,師執事命龜蔔日,次位築鬻、省牲、告潔、告備、受□、錫嘏。

九祭六器[編輯]

《周禮》:太祝掌辦九祭六器。六器者,蒼璧、黃琮、青、赤璋、白虎、玄璜。九祭,一曰命,二曰衍,三曰炮,四曰廟,五曰振,六曰,七曰絶,八曰燎,九曰共。

郊祀[編輯]

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圻,祭地也,用犢。

六宗[編輯]

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祖迎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雲宗祭水旱也。

[編輯]

青帝曰密□祠,黃帝曰上□祠,炎帝曰下□祠,白帝曰畦□祠,黑帝曰北□。

五祀[編輯]

春祀戸,夏祀竈,秋祀門,冬祀行,夏季祀中。

七祀[編輯]

王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曰國門、曰國行、曰泰歷、曰戸、曰竈。諸侯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曰國門、曰國行、曰公歷。大夫立三祀,曰族厲、曰門、曰行。士二祀,曰門、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戸,或立竈。

八蠟[編輯]

天子大蠟八:一先嗇神農,二司嗇後稷,三農田,四郵表田畔屋,王貓食田鼠虎食田豕,六堵蓄水,亦以障水,七水庸溝受水,亦以泄水,八昆蟲螟螽之類。

祀典[編輯]

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則祀之,能捏大患則祀之,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爲稷。共工氏這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爲社。帝嚳能序星辰以著眾。堯能賞均刑法以義終。舜勒眾事而野死,鯀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修鯀之功。黃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財,顓頊能修之。契爲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湯以寬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祭主[編輯]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歳遍。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歳遍。大夫祭五祀,歳遍。土祭其先。

祭孔廟[編輯]

唐玄宗始封孔子王號。宋太祖始詔孔子廟立戟,仁宗始詔用祭歌,徽宗始從蔣靖請時官司業,用冕十二旒、服九章。漢武帝始封孔子後爲侯奉祀。成帝始謚孔子後。周始詔孔子後爲曲阜令。宋仁宗始詔孔子後爲衍聖公。

丁祭用鹿[編輯]

漢高祖過曲阜,以大牢祀孔子。今制,郡縣祭孔子以鹿。

淫祀[編輯]

凡祭,有其廢之,莫敢舉也。有其舉之,莫敢廢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犧牲[編輯]

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祭禮[編輯]

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剛鬣,豚曰肥,羊曰柔毛,雞曰翰音,犬曰羹獻,雉曰疏趾,兔曰明視。脯曰尹祭,槁魚曰商祭,鮮魚曰祭。水曰清滌,酒曰清酌,黍曰薌合,梁曰薌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豐本,鹽曰鹹鹺,玉曰嘉玉,幣曰量幣。

方諸明水[編輯]

方諸,大蛤也,摩拭令熱以向月,則生水,古人取以廟祭,謂之「明水」。

祭號[編輯]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廟制[編輯]

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祭時[編輯]

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夏曰、秋曰嘗、冬曰蒸。天子袷、□袷、嘗袷、蒸袷。諸侯則不□,則不嘗□,嘗則不蒸,蒸則不□。諸侯初□一,□一袷,嘗袷,蒸袷。

牲制[編輯]

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

牛制[編輯]

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賓客之牛,角尺。

六禮[編輯]

冠、婚、喪、祭、鄕、相見。

七教[編輯]

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

八政[編輯]

飲食、衣服、事爲、異別、度、量、數、制。

鄕飲酒禮[編輯]

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入,三揖而後至階,三讓而後升,所以致尊讓也。盥洗揚觶,所以致潔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讓潔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五象[編輯]

賓主,天地也。介,象陰陽也。三賓,象三光也。讓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方也。

貴禮賤財[編輯]

祭薦,祭酒,敬禮也。嚌肺,嘗禮也。啐酒,成禮也。於席末,言是席之正,非專爲飲食也,爲行禮也,所以貴禮而賤財也。

別貴賤[編輯]

主人親速賓及介,而眾賓自從之,至於門外,主人拜賓及介,而眾賓自入,貴賤之義別矣。

辨隆殺[編輯]

三揖至於階,三讓以賓升,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至於眾賓,升受,坐祭,立飲,不酢而降。隆殺之義辨矣。

和樂不流[編輯]

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笙入三終,主人獻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一人揚觶,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樂而不介流也。

弟長無遺[編輯]

賓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眾賓,少長以齒,終於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

安燕不亂[編輯]

降,説屨升堂,修爵無數。飲酒之節,朝不廢朝,夕不廢夕。賓出,主人拜送,節文遂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亂也。

律呂[編輯]

伏羲始紀陽氣之初,爲律法。建日冬至之聲,以黃鐘爲宮。【黃鐘自冬至始,其餘以次運行,當日者各自爲宮,商、徵以類應焉。】黃帝聽鳳鳴,候氣應,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相生,始爲本令。神瞽協中聲,始爲律度。武王伐紂,吹律聽聲,制七律。【各五位三所而用之,一同其數,以律和聲。】漢武帝時,令張倉定音律,訪律呂相生之變於京房,始制六十律。十二律【之外,中宮上生執始,執始上生去減,上下相生,終於南事】。五代錢樂之、沈重因京房而六之,制三百六十律。【日當一管,宮、徵旋韻,各以類從。】黃帝取□谷之竹,斷兩節間而吹律。京房以竹聲微不可度調,始作準以定數。【準狀如瑟,長丈,十三弦,分寸粗而易達。】後魏陳仲儒請以準代律。魏杜夔令柴玉鑄鐘。荀勖較杜夔鐘律,造十有二笛。笛具五音,以應京房之術,【各以其律相因,以本宮管上行,則宮亢,因宮穴以本宮。徵上行,則徵亢。】梁主衍制爲四通。【立爲四器,名之爲通,皆施二弦,因以通聲,轉通月氣。】又用笛以寫通聲。沈重始爲子聲,以母命子,隨所多少合一律。【一,部律數,爲日,一中氣所有日爲子。】爲變宮變徵。【羽、宮之間,近宮收一聲,少高於宮。角徵之間,近徵收一聲少下於徵。四清聲。如黃鐘爲宮,蕤賓爲之商,則減一律之半,爲清聲以應之。】隋鄭譯始立七調,以其七調勘較七聲。七聲之外,更立一聲爲應。姜寶常始爲八十四調,百四十律,變化終於十聲,【率下於譯調二律。】何妥臣用黃鐘一宮。【妥立議非古,旋相爲宮之樂。】惟擊七鐘,五鐘爲啞鐘。唐張文收與祖孝孫吹調,始十二鐘皆應。唐末【「黃巢之亂」】,工器俱盡。博士殷盈孫鑄鐘十二。處士蕭承訓較定石罄。皆於金石求之。王樸始尋古法,得十二律管,依律準十三弦,以宣其聲。宋太祖命和峴下王樸樂二律。仁宗夏詔李較定。宋禮官楊傑請依人聲制樂,以歌爲本。蜀方士魏漢律用夏禹以身爲度之文,取帝中指三寸爲度。伏羲始作樂。黃帝臣伶倫始制六律、六呂。榮緩鑄十二鐘,協月,以和五音。周禮始奏鼓吹【大樂皆以鐘鼓禮。鐘師,掌金奏】,制九夏。梁武帝本九夏爲十二雅。準十二律始定大樂,世世因之。祖孝孫本十二雅爲十二和。秦燔《樂經》。漢興,高祖始爲樂。武德文帝廣爲四時樂。叔孫通始定廟樂。武帝始定《郊祀》十九章。明帝始定四品。【郊廟上陵大予樂,辟雍燕射雅頌樂,燕饗黃門鼓吹樂,軍中短簫鐃歌樂。】漢東京之亂,樂忘。魏武始命杜夔創定雅樂,四箱樂具。晉永嘉之亂樂又忘。梁武帝更制。及周太祖、隋文帝詳定雅樂,頗得其宜。至唐高宗,命祖孝孫考據古音,斟酌南北,始著爲唐樂。漢武帝制樂府,始諸調雜舞悉被絲管。陳後主始制《玉樹後庭花》新樂,隋煬帝《金釵兩臂垂》。【雲俱陳後主。】唐玄宗立部伎、坐部伎,三十六曲。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唐玄宗始法曲,與胡部合奏。漢始立鼓吹署隸,北狄樂分二部。朝會用鼓吹,有簫笳者。軍中馬上用橫吹,有鼓角者。隋以後,始以橫吹用之鹵簿,與鼓吹列爲四部【鼓部、鐃鼓部、大橫吹、小橫吹部】,總爲鼓吹,供大駕及皇太子王公。張騫入西域,得胡音,始爲胡角以應。胡笳本黃帝吹角,戰於涿鹿。魏時減爲半鳴始衰。漢唐山姓夫人造房中祠樂,本周房中樂諷,用絲竹遺聲爲清樂。隋高祖制房內樂。煬帝始加歌鐘、歌磬,絲竹副之。元魏孝文篡漢,獲南音,始爲清商樂,本漢三調。隋文帝篤好清樂,置清商署爲七部。煬帝始定清樂九部。唐高祖仍設九部,太宗爲十部,俱主清商。唐玄宗始制教坊隸。散樂始周,有縵樂、散樂。秦漢因之,爲雜伎。武帝始沿爲俳優百戲,總謂散樂。舜調八音,用樂器八百般。至周,改宮、商、角、徵、羽,減樂器五百般。唐又減三百般。周制樂,編懸鐘磬各八,二八十六,而在一虛,半爲堵,全爲肆。肆,陳也。【堵,猶墻之堵,言一列也。】黃帝始煞夔作冒披,帝嚳作鞀鼓,禹作鼓小鼓,作鼙鼓。周有瓦鼓,漢有杖鼓,唐有羯鼓。母句始作磬。南齊作雲板。梁作方響【制編罄以鐵爲之】。黃帝禦蚩尤,作鉦角,學嚳平共工,作塤□、【即控揭。】神農始作鐘,禹作鐸,湯作(以鐘以和鼓)。女媧氏作笙簧,隨作竽,神農作□,伏羲作簫【一雲女媧,一雲舜】,師延作控箜篌,蒙恬作箏,沈懷遠作繞梁【似箜篌】。伶倫伐昆溪之竹作笛,漢丘仲始充其制。女媧氏始作管,唐劉□作七星管。伏羲始作瑟,黃帝始使素女破二十五弦(伏羲瑟五十弦)。梁柳惲作擊瑟擊琴。唐道源作擊甌。李□作水盞【二俱用箸擊】。師曠制月琴。秦苦役弦而鼓之,作琵琶。李伯陽入西戎,作胡笳。黃幡綽侍明皇,譜拍板琴。

弦琴[編輯]

伏羲氏始削桐爲琴,十弦。神農作五弦琴,具五音。文王始增少宮、少商二弦,爲七弦。伏羲始爲《琴操》。師延始爲新曲。趙定(漢宣時人)始爲散操,九引十二操,皆以音相援,不著辭【或雲琴曲皆魏晉人爲之】。至梁始琴有辭。

古琴名[編輯]

伏羲離徽,黃帝清角,帝俊電母,伊陟國阿,周宣王響風,秦惠文王宣和、閑邪,楚莊王繞梁,齊桓公鳴廉、號鐘,莊子橘梧,閔損掩容,衞師曹鳳嗉,魯謝涓龍腰,魏師堅履杯,魯賀雲龍頷,魏楊英鳳勢,秦陳章神暉,趙胡言亞額【琴額女亞字】,李斯龍腮,始皇秦琴【弦軫徽尾俱黑】,司馬相如綠綺,榮啟期雙月,張道響泉,趙飛燕鳳凰,梁鴻靈機,馬明四峰,宋蒙蟬翼,揚雄清英,晉劉安雲泉,王欽古瓶,謝莊怡神、仙人,莊女落霞,李勉百納,徐勉玉床,荀季和龍唇,牧太古,趙孟震餘【許旌陽手植桐】,呉思懿王洗凡斫瀑布泉亭柱。

琴操[編輯]

雅度五等,伏羲、舜、仲尼、靈關、雲和。十二操:孔子《將歸》、《猗蘭》、《龜山》,周公《越裳》,文王《拘幽》,太王《岐山》,尹伯奇《履霜》,牧瀆《雉朝飛》,商陵牧子《別鶴》,曾子《殘形》,伯牙《水仙》、《懷陵》。九引:楚樊姬《烈女引》,魯伯妃《伯妃引》,晉漆室女《貞女引》,衞女《思歸引》,楚商梁《霹靂引》,樗裏牧恭《走馬引》,樗裏子《箜篌引》,秦屠高門《琴引》。蔡邕五弄:《遊春》,《淥水》,《幽居》,《坐愁》,《秋思》。師涓四時操:春操離鴻、去雁、應蘋;夏操明晨、焦泉、流金;秋操商風、落葉、吹蓬;冬操凝和、流、沈雲。

樂律[編輯]

歷代樂名[編輯]

黃帝作《鹹池》,顓頊作《六英》,帝嚳作《五莖》,堯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廈》,湯作《大》,武王作《大武》。

□谷[編輯]

黃帝命伶倫作律。伶倫取竹於谷山,其竅厚薄之均者,斷爲兩節間作六寸九分而吹之,以爲黃鐘之管。制十二以聽鳳凰之鳴,雄鳴六,雌鳴六,以爲律呂。

律呂[編輯]

五聲之本,生於黃鐘之律。律有十二,陽六爲律,陰六爲呂。律以通氣類物,一曰黃鐘,二曰太簇,三曰姑銑,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無射。呂以旅陽宣氣,一曰林鐘,二曰南呂,三曰應鐘,四曰大呂,五曰夾鐘,六曰仲呂。有三統之義焉。職在太常,太常掌之。

葭灰氣候[編輯]

隋文帝取律呂,實葭灰以候氣,問於牛弘,對曰:「灰飛半出爲和氣,全出爲猛氣,不出爲衰氣。」

五音[編輯]

宮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五者不亂,則無□之音矣。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臣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動;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疊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

亂世之音[編輯]

鄭衞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溺音[編輯]

魏文侯問:「何謂溺音?」子夏對曰:「鄭音好濫淫誌,宋音燕女溺誌,衞音趨數煩誌,齊音敖辟喬誌。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六聲[編輯]

鐘聲鏗,鏗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石聲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誌。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誌義之臣。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眾。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鼓鼙之聲灌。以立動,動以進眾。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鏘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學琴師襄[編輯]

孔子學琴於師襄。孔子曰:「丘習其曲,再習其數,今習其誌,有所穆然而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誌焉。又得其人,黧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心如欲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爲此也!」師襄辟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操也。」

四面[編輯]

王宮縣【四面宮縣】、諸侯軒縣【去其南面,以避王也】、大王判縣【又去其北面,僅存其半也】、土特縣【又去其西南,以示特立之意也】。

銅山崩[編輯]

漢武帝時,未央宮殿前鐘無故自鳴。詔問東方朔,對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子母相感,鐘鳴,山必有應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餘丈。魏帝殿前大鐘,不叩自鳴,人皆異之,以問張華,華對曰:「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尋蜀郡上其事,如張華言。

□於[編輯]

孝武西遷,雅樂多缺,有於者,近代絶此。或有自蜀得之者,莫識之。斛斯徵曰:「此於也。」遂依幹寶周禮法,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

金□[編輯]

《周禮》:少師以金和鼓。其形象鐘,頂大,腹口,以伏獸爲鼻,內縣鈴子,鈴銅舌。作樂,振而鳴之,與鼓相和(狀似佛子鈴)。

蕤賓鐵[編輯]

樂工廉郊,池上彈蕤賓調,忽聞荷間有物跳躍,乃方響一片(方響以鐵爲之,用以代磬)。識者知其爲蕤賓鐵也,音樂之相感若此。

駟馬仰秣[編輯]

伯牙彈琴,而駟馬爲之仰秣。仰秣者,仰頭吹吐,謂馬笑也。

萬壑松[編輯]

郭伯山收唐琴萬壑松,乃宣和禦府物。李白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爲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琴有殺心[編輯]

蔡中郎赴鄰人酌。至門,有客鼓琴,中郎潛聽之,曰:「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返。主人知,自起追之。中郎具以告。客曰:「我適鼓琴,見螳螂方捕蟬,惟恐失之,此豈殺心現於指下乎?」中郎笑曰:「此足以當之矣。」

高山流水[編輯]

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伯牙誌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峻若崧嶽!」伯牙誌在流水,子期曰:「善哉,瀉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破琴絶弦,終身不復鼓琴。

濮水琴瑟[編輯]

晉師延爲紂作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自投濮水而死。後衞靈公夜止濮上,聞鼓琴聲,召師曠聽而習之。師曠曰:「此亡國之音也!」

焦尾[編輯]

蔡中郎在呉。呉人燒桐以爨,中郎聞其火爆聲曰:「良木也。」請截爲琴,果有美音。其尾猶焦,因名其琴曰「焦尾琴」。

相如琴臺[編輯]

司馬相如有琴臺,在浣溪正路金花寺北,魏伐蜀,於此下營掘塹,得大甕二十餘口,以響琴也。

松雪[編輯]

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風雪,獨往峨眉山,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綿清越者,伐之以爲琴,妙過於桐。世稱雷公琴,有最愛重者,以「松雪」名之。

斫琴名手[編輯]

晉雷威、雷玨、雷文、雷迅、郭亮並蜀人,沈鐐、張鉞並江南人,皆斫琴名手。

震餘[編輯]

鮮於伯幾以震餘琴送趙文敏,是許旌陽手植桐,爲雷所擊斷,斫以爲琴。琴背許旌陽印劍之跡宛然,蓋人間至寶也。

綠綺[編輯]

蔡中郎有琴名綠綺,雲是嶧陽孤桐所斫,一時名重天下。

無弦琴[編輯]

陶淵明不解琴,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常撫摩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將移我情[編輯]

伯牙學琴於成連,三年不成。乃引之東海蓬萊山之側,刺船迎吾師方子春,旬日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洞崩折之聲,山林杏冥,群鳥悲鳴,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水仙之操。

繞殿雷[編輯]

馮道之子能彈琵琶,以皮爲弦,世宗令彈,深喜之。因號繞殿雷。

遊魚出聽[編輯]

孫卿子云:「匏巴鼓瑟,遊魚出聽。」

箜篌[編輯]

箜篌其形似瑟而小,用撥彈之。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弦,豎抱於懷,兩手齊奏之,俗謂之「劈箜篌」。

見貍逐鼠[編輯]

孔子鼓琴,曾子、子貢側門而聽,曲終,曾子曰:「嗟乎!夫子琴聲,殆有貪狼之誌,邪僻之行,何其不仁!」子貢以告,子曰:「向者鼓琴,有鼠出遊,貍見於屋,循梁微行,造焉而避,厭身曲脊,求而不得。丘以琴淫其聲,參以爲貪狼邪僻,不亦宜乎!」

[編輯]

築狀如琴而大頭,十三弦,其項細,其肩圓,鼓法以左手抱之,右手以竹尺擊之,隨調應節。

寇先生[編輯]

嵇中散常去洛數十裏,有亭名華陽。投宿。一更,操琴。聞空中稱善,中散呼與相見,乃出見形,以手持其頭,共論音聲,因授以《廣陵散》。此鬼名「寇先生」,生前善琴,爲宋景公所殺。中散得《廣陵散》,秘不肯授人。後臨刑嘆曰:「《廣陵散》於今絶矣!」

楚明光[編輯]

王彥伯嘗過呉,維舟中潛,登亭望月,倚琴歌《泫露》之詩。俄有女郎披帷而進,乃撫琴揮弦,調韻哀雅。王問何曲,女曰:「古所謂《楚明光》也,嵇叔夜能爲此聲。自茲以後,得者數人而已。」彥伯請授教,女曰:「此非艷俗所宜,惟巖棲谷隱,可以自娛耳。」鼓琴而歌,歌畢,遲明辭去。

天際真人想[編輯]

桓大司馬曰:「謝仁祖,企腳北窗下彈琵琶,有天際真人想。」

撥阮[編輯]

武後時,有人破古冢得銅器,似琵琶,身正圓,人莫能辨。元行曰:「此阮鹹所作也。」命匠人以木爲之,樂家遂名之「阮鹹」。以其形似月,聲似琴,遂名月琴。今人但呼曰「阮」,曰「撥阮」,曰「摘阮」,俱可。

柯亭竹椽[編輯]

蔡中郎避難江南,宿柯亭,聽庭中第十六條竹椽迎風有好音,中郎曰:「此良竹也。」取以爲笛,聲音獨絶,歷代相傳,後折於孫綽妓之手。

秦聲楚聲[編輯]

李龜年至岐王宅,聞琴,曰:「此秦聲。」良久,又曰:「此楚聲。」主人入問之,則前彈者隴西沈妍,後彈者揚州薛滿。二妓大服。

好竽[編輯]

齊王好竽,有求仕於齊者,操瑟而往,立於王之國三年,不得入。客曰:「王好竽,而子鼓瑟,瑟雖工,其如王之不好何!」

羯鼓[編輯]

唐明皇不好琴,一弄未畢,以琴者出。謂內侍曰:「速令花奴將羯鼓來,爲我解穢。」

漁陽摻撾[編輯]

禰衡被魏武謫爲鼓吏。正月十五,試鼓,衡陽(音孚)爲《漁陽摻撾》(音傘查),淵淵有金石聲,四座爲之改容。摻,擊鼓法。撾,擊鼓捶。)

回帆[編輯]

王大將軍嘗坐武昌釣臺,聞行船打鼓,嗟稱其能。俄而一捶小異,王以扇柄撞幾曰:「可恨!」時王應侍側曰:「此回帆。」使視之,曰:「船人入夾口。」

十八拍[編輯]

蔡琰字文姬,先適河東衞仲道,夫亡。興平中喪亂,爲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十二年春月,登胡殿,感胡笳之聲,作《胡笳十八拍》,後曹操以金帛贖之,嫁於董祀。(音損巨。橫曰,直曰)《周禮》:梓人爲。天下大獸五,脂者、膏者、嬴者、利者、鱗者。雕畫於樂縣之上,大聲有力者,以爲鐘,清聲無力者爲磬。

周郎顧曲[編輯]

周瑜妙於音律,雖三爵之後,少有闕誤,瑜必舉目瞠視。時人語曰:「曲有誤,周郎顧。」

擊壤[編輯]

擊壤,石戲也。壤以木爲之,前廣後銳,長四尺三寸,闊三寸,其形如履,將戲,先側一壤,於三四十歩外,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爲吉。

禁鼓[編輯]

一千一百三十聲爲一通,三千六百九十聲爲三通。更鼓三百六十撾爲一通。千捶爲三通。余鼓三百三十三爲一通。角十二聲爲一疊。

鐘聲[編輯]

晨昏撞一百單八者,一歳之義也。蓋年有十二月有廿四氣,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數。越州歌曰:「緊十八,慢十八,六遍共成一百八。」

塤篪[編輯]

塤以土爲之,銳上平底,如秤錘,六孔,一雲八孔,大如鴨卵,曰「雅塤」;小如雞卵,曰:「頌篪」,以竹爲之,大者長一尺四寸、八孔,小者長一尺二寸、七孔,橫吹之,與塤聲相應。塤篪二器,乃周昭王時暴辛公所作。狀如漆桶,以木爲之,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撞而擊其傍,所以起樂也。方二四寸者,陰數也。,狀如伏虎形,背上有二十七,刻以木,長尺許,以水戛之,所以止樂也。二十七者,陽數也。二器,乃舜時所作。

洗凡清絶[編輯]

呉越忠懿王得天臺寺中對:「瀑布泉屋,柱斫二琴。」一曰洗凡,一曰清絶,爲曠代之寶。後錢氏獻之太宗,藏於禦府。見《輟耕錄》。

舞劍器[編輯]

《劍器》,乃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而雄裝之,其實空手舞也。見《文獻通考》。

黎園子弟[編輯]

唐明皇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於黎園,謂之黎園子弟。居宜春北苑。時有馬仙期、李龜年、賀懷智洞知音律。安祿山自範陽入覲,亦獻白玉簫管數百事,皆陳於黎園。自是樂響不類人間。

李天下[編輯]

唐莊宗自言一日不聞音樂,則飲食都不美。方暴怒鞭笞左右,一聞樂聲,怡然自適,萬事都忘。又善歌曲,或時自傅粉墨,與優人共戲。優名謂之「李天下」。

雍門鼓[編輯]

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孟嘗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曰:「千秋萬歳後,臺榭已壞,墳墓已下,嬰兒豎子樵採者,躑躅其足而歌其上,曰:夫以孟嘗君之尊貴,乃若是乎?」孟嘗君泫然承臉,曰:「先生令文若破國亡家之人矣!」

桓伊弄笛[編輯]

晉桓伊有柯亭笛,嘗自吹之。王徽之泊舟清溪,聞笛稱嘆。人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令人請之,求爲吹笛。伊即下車,據胡床,三弄畢,便上車去,主客不交一言。

臯亭石鼓[編輯]

呉郡臨平崩岸,得石鼓,扣之不鳴。問張華,華曰:「用蜀中銅材刻魚形,扣之則鳴矣。」如其言,聲聞數十裏。

響遏行雲[編輯]

《列子》: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青弗止,饒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餘音繞梁[編輯]

秦青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絶。李詩:「醉舞紛綺席,清歌繞飛梁。」

聲入雲霄[編輯]

戚夫人善爲翹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之曲,侍婢數百習之。後宮齊音高唱,聲入雲霄。

水調歌頭[編輯]

唐明皇愛水調歌,胡羯犯京,上欲遷幸,登花萼樓,命樓下少年有善水調者歌曰:「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不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上聞潸然曰:「誰爲此詞?」左右曰:「宰相李嶠。」上曰:「真才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