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卷0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太平寰宇記
卷一
卷二 

河南道[編輯]

開封府[編輯]

開封府今理開封、浚儀二縣,《禹貢》爲兗、豫二州之域,星分房、宿。在春秋時爲鄭地,戰國時爲魏都。《史記》云:「魏惠王自安邑徙都大梁」,即今西南浚儀縣故城是也。後秦始皇二十二年,攻魏,因引河水灌城而拔之,即以爲三川郡地。漢祖起沛,酈生說曰:「陳留爲天下衝,四通五達之郊,無名山大川之阻」,即此謂也。後定天下,爲陳留郡之浚儀縣。至文帝,封皇子武爲梁王,都大梁。後以其地卑溼,東徙睢陽,即今宋州也。晉武改爲陳留國。東魏,孝靜帝廢國爲梁州,分爲陳留、開封二郡。北齊,廢開封郡,併入陳留。至後周,改梁州爲汴州。以城臨汴水,因以爲名。隋初,州如故。大業初,州廢,又爲郡。二年,廢郡,以其地併入榮陽、穎川、濟陰、東萊等四郡。有通濟渠,即煬帝所開,以通江淮漕運,經中而過。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汴州總管府,管汴、洧、杞、陳四州。汴州領浚儀、新里、小黃、開封、封邱等五縣。七年,改爲都督府,廢開封、小黃、新里三縣入浚儀縣。復廢杞州之雍邱、陳留,營州之中牟,洧州之尉氏來屬。龍朔二年,以中牟隸鄭州。延和元年,復置開封縣。天寶元年,改汴州爲陳留郡。乾元四年,復爲汴州。建中時,築羅城。梁開平元年,升爲東京,置開封府。後唐同光元年,復爲汴州,以宣武軍爲額。晉天福三年,又升爲東京,置開封府。漢、周至皇朝並因之。

元領縣六,今十六:[編輯]

開封;浚儀;封丘;陳留;尉氏;雍丘;襄邑(宋州割到); 考城(曹州割到); 陽武(鄭州割到); 中牟(鄭州割到); 太康(陳州割到); 長垣(滑州割到); 酸棗(滑州割到); 扶溝(許州割到); 鄢陵(許州割到); 東明(新置)

府境[編輯]

東西三百里,南北三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編輯]

西至西京四百二十里。西至長安一千二百五十里。東至宋州三百里。西至鄭州一百四十里。南至蔡州五百里。北至滑州二百二十里。南至宋州三百一十八里。又東南至陳州三百一十里。西南至許州二百十五里。東北至曹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孟州三百五十里。

[編輯]

唐開元領縣六,戶八萬二千一百。皇朝管縣一十六,戶:主 九萬一千二百三十二,客 八萬八千三百九十九。

風俗[編輯]

漢書》:「河南之氣,厥性安舒。」今汴地,涉鄭、衛之境,梁魏之墟,人多髦俊,好儒術,雜以遊豫,有魏公子遺風。難動以非,易感以義。

姓氏[編輯]

陳留郡五姓:防;謝;何;虞;蔡。

人物[編輯]

陳平,陽武戶牖鄉人。 

酈其食、申屠蟠、蔡邕,陳留人。 

邊韶、百里嵩、潘最、毛玠,陳留平坵人。 

典韋[1]。 

阮瑀,尉氏人;子籍。阮咸,籍兄子。阮修,咸從子。 

謝鯤,字幼輿,陽夏人。帝重其風節,問方庾亮何如,對曰:「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庾亮,鄢陵人,官太尉督軍,平蘇峻亂。 庾翼,亮弟,工書法。

謝尚,鯤子。少時,鯤嘗攜之送客。或曰:「此兒一坐,顏子也。」尚曰:「坐無尼父,焉別顏回。」 謝安,鯤從子。謝奕,安兄。 

阮孝緒,尉氏人,鄱陽王嘗命駕造訪,鑿垣而遁 。 

江偉;江式[2]。 

唐劉仁軌,尉氏人,與子侄三人並授上柱國。州黨榮之,號所居為樂城鄉三柱里。

土產[編輯]

絹;綿;穀子;紅花;麻黃;酸棗。


開封縣[編輯]

舊二十鄉,今八鄉八坊。本漢縣,屬河南郡。今縣西十五里,開封故城,是漢理所。後魏天平元年,於此置開封郡。高齊天保七年,郡與縣俱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鄭州。唐武德四年,自鄭州來屬。貞觀元年,並入浚儀。延和元年,又析浚儀。於州城內別置今縣,管東界。

逢澤,在縣東北十四里,今名蓬池。《史記》:「秦孝公二十年,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又為衛國之匡地。唐天寶六年,改為福源池。

夷門,《史記》:「大梁城有十二門,東曰夷門。隱士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夷門門吏。魏公子無忌厚遺之,不受。」

吹台,在縣南五里。《陳留風俗傳》:「縣有蒼頡、師曠城,其城上有列仙吹台,梁孝王亦增築焉。」朱梁開平二年,改繁台為講武台,此即吹台也。其後有繁氏居其側,里人乃以姓呼之。

沙海在縣西北十二里。《戰國策》曰:「齊欲發卒取周九鼎,顏率說曰:『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於沙海之上,為日久矣。』」卽謂此也。至隋文疏鑿舊跡,引汴水注之,習舟師,以伐陳。陳平之後,立碑其側,以紀功德焉。今無水。

蓼堤,在縣東北六里,高六尺,廣四丈。梁孝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濕,徙睢陽,乃築此堤。至宋州三百里。

蔡水,在縣南。

梁溝,始皇二十二年,王賁引水攻大梁是此。

通濟渠,在縣南三里。隋大業元年,以汴水迂曲,回復稍難,自大梁城西南鑿渠引汴水入,號通濟渠。

開封故城,在縣西十五里。鄭莊公所築。《陳留風俗傳》曰:「阮簡為開封令,有劫賊,外白甚急,簡方圍棋,長嘯曰:局上有劫亦甚急。」

高陽故城。

甘城,即秦大史甘公所居之地。因星文說張耳,令背項羽,依高祖,即於此城。

信陵亭,在城內,臨河,當相國寺前,即魏公子無忌勝概之地。

琵琶溝,在縣南十一里,西從中牟縣界流入通濟渠。隋煬帝欲幸江都,自大梁城西南鑿渠引汴水入,即蒗蕩音宕渠也。《舊圖經》云:「形似琵琶,故名。 」

倉垣城,在縣東北二十里。《水經》云:「濟水東經倉垣城。」《輿地誌》曰:「倉垣城,南臨汴水,西北有蒼頡墳,城有列仙台。」

棘城,在縣西南三十里。《左傳》云:「晉荀吳涉自棘津。」

新里縣故城,在縣東三十里。隋高祖開皇十六年,分浚儀縣置,因新里為名。煬帝大業二年廢。唐武德四年,復置。貞觀元年,又廢。

蒼頡墓,在縣東北二十里。《輿地誌》云:「蒼垣城西北有蒼頡塚。」

樊於期墓,在縣南一十三里。《史記》云:「樊於期逃秦罪,入燕。燕荊軻謂之曰:『須君首可以謀秦王。於是自殺,函封送秦。』」魏人葬於此。

張儀墓,在縣東北七里。《史記》云:「儀,魏人,相秦一十年。」卒葬於此。俗以墳形似硯,因名硯子台。與張耳墓南北相對,因謂張耳墓為南硯台,此為北硯台。

張耳墓,在縣東七里。《漢書》:「耳,大梁人。高祖布衣時嘗從耳游,後破趙有功,受封。」卒,葬於此。

蔡伯喈墓,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後漢書》:「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漢靈帝時,坐收廷尉,死獄中。」葬於此。

荊軻墓,在縣東四十里。《史記》云:「軻,衛人也。游燕,為丹入秦刺秦王,不中而死。」《舊圖經》云:「招魂葬於此。」


浚儀縣[編輯]

舊二十五鄉,今十二鄉,八坊。漢武帝元年,廢新里城而立。浚儀縣屬陳留郡。《輿地誌》云:「夷門之下,新里之東,浚水之北,象而儀之,以為邑名。」後魏以縣隸梁州。後周改梁州為汴縣,亦隸焉。隋廢汴,改屬鄭州。唐初置汴州縣,復歸焉。今居郭內。開封故城,即今為理之所也 。

寒泉陂,在縣西十六里。《詩》云:「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其水冬夏常冷,因曰寒泉。 」

酺池,在縣西北六里,古大梁城內。梁孝王作。

博浪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史記》:「張良報韓讎,伏處於博浪俟秦始皇。 」

古浚儀城二:一在縣東三十里,一在縣北四里。

赤城,在縣西南一十五里。《水經注》云:」蒗蕩渠,東南徑赤城至浚儀。」

信陵君墓,在縣南十二里。《史記》:「魏公子無忌,昭王少子,安厘王弟,封為信陵君。」

侯嬴墓,在縣南十二里。《史記》:」魏公子無忌,謀救趙。詢於夷門監者,侯嬴為之謀,辭老不能往。公子行,嬴向北面,自刎而死。」遂葬於此。

段干木墓,在縣西北二十里。《風俗傳》云:」浚儀有段干木祠,能興雲致雨。」干木死西土,魏王遷都之日,子孫改葬於此。

陸雲祠,在縣東北三里。《晉書》:「陸雲嘗為浚儀令,民為立祠。」

青丘,亦曰玄池。女娀簡狄浴於青丘之水,有玄鳥遺卵,吞之,生契。即此水也。

鴻池,即衛獻公射鴻於此。

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太和二年,節度使令狐陶重修。因登臨賦詩曰:「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封丘縣[編輯]

北六十里,舊二十鄉,今七鄉。古封國之地。《左氏傳》謂賜封父之繁弱是也。《魯國都紀》云:「衛地之延鄉,漢高祖與項籍戰敗,遇翟母免難之處。後以延鄉為封丘縣,以封翟母。」即此地也。隸陳留郡。後魏道武帝並入酸棗。宣武帝復置。隋開皇三年,隸汴。

黑山,在縣北三里。《魏志》:「初平四年春,太祖軍甄城。荊州牧劉表,斷袁術糧道。術引軍入陳留,屯封丘,黑山餘賊佐之。」

黃池,在縣西南七里,東西三里。按《春秋》:「哀公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吳晉爭長。」杜預注云:「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近濟水。」

雲響城,在縣南一十里。按《史記》云:「吳、晉率諸侯會於黃池,莫不雲集響應,共築此城。」因以為名。

期城,在縣西南七里。按《城塚記》云:「期城者,夏禹理水時所築。」今呼為簸箕城。

廢守節縣,在縣西北三十里。唐武德三年,李績於酸棗縣置梁州,乃分胙城、酸棗二縣以屬焉。於時東州未平,人思效節。縣新創立,故以守節為名。至四年廢。

封丘台,在縣東五里。按《世本》:「東郡燕國侯伯儵子卒,葬此。遂於城內作地道。」

向子墓,亦名向子台。

桐牢亭,在縣北三里。按《春秋》:「魯成公會晉侯等同盟於蟲牢。」杜預注云:「鄭地陳留、封丘縣北,有桐牢亭。」《襄公十八年傳》云:「楚侵鄭,東北至於蟲牢而反。」《續漢記》云:「封丘有桐牢亭。」韋昭云:「古蟲牢地也。」今俗謂之桐渦。

朱亥墓,在縣西三十里。按《史記》:「秦攻趙,趙求救於魏。安厘王遣將晉鄙將兵救趙,懼秦不進。魏公子無忌使朱亥齎鐵錘殺晉鄙而統其軍,以救趙。」卒葬於此。

翟母墓,在縣西南七里。按《陳留風俗傳》云:「漢高祖與楚項羽戰,敗於延鄉,有翟母者,免其難也。」

百里嵩墓,在縣東七里。《後漢書》:「嵩,字景山,陳留封丘人。為徐州刺史時,旱,嵩乃傳車巡部,所到屬縣,膏雨隨車。」卒葬於此。

程征君墓,在縣南四里。《魏書》:「程仲,字孔禮,陳留封丘人。有志行。明帝青龍三年,征,不就。景初二年、正始五年,征,又不就。晉武帝泰始二年,卒,封元鄉亭侯。」

陳留縣[編輯]

東三十五里,舊二十五鄉,今七鄉。本古有莘城。《國語》謂之莘墟。《史記》云:「鄭桓公友,以周衰,徙都於留。」即此地。後為陳所並,故曰陳留。秦始皇二十六年,置陳留縣。漢為陳留郡,縣隸焉。西晉末,郡縣並廢。後魏復置。隋廢。唐武德四年,置縣,隸杞州。貞觀元年,州廢,移隸汴州。其後因之。《魏書》謂四戰之地是也。漢高祖兵敗母死之處。

阿谷水,在縣北五十八里。《家語》曰:「孔子南遊於楚,至阿谷之墜,使子貢奉觴從女子乞飲。」即此也。

小黃城,漢縣名,屬陳留故城。在今縣東北三十三里,亦曰小黃園。

昭靈夫人陵廟,在縣北三十七里。《風俗傳》云:「沛公起兵,野戰,喪皇妣於黃鄉。天下平定,乃命使,以梓宮招魂幽野。有丹蛇在水,自灑濯入梓宮。其浴處仍有遺髪。今廟號昭靈焉。」

睢溝,在縣東南五里。《輿地誌》云:「汴水自榮陽受睢水,東至陳留、彭城,南入泗水,經縣界入雍丘界。自後開通濟渠,此渠廢。今無水。」

漢武帝宮,在縣羅城內。《風俗傳》:「孝武帝元狩元年,置行宮,今廢為倉。」

逍遙宮,在南縣南六里餘。隋大業六年置,今廢。

陳陵,在縣北二十里。按《城塚記》云:「大梁城東三十里,汴水北五里,有黃柏山陳元方祖父墓二十區,有碑存。」

故莘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古莘國。《國語》:「湯伐桀,桀與韋顧之君等拒湯於莘之墟,遂戰於鳴條之野。」

老丘城,在縣北四十五里。按《春秋傳》云:「定公十五年,鄭罕達敗宋師於老丘。」杜預注云:「老丘,宋地。」

平丘城,在縣北九十里。《陳留風俗傳》云:「平丘城,衛靈公邑。」《春秋》昭公十三年:「公會劉子、晉侯等諸侯於平丘。」杜預注云:「平丘,在陳留長垣縣西南。」

鬥城,在縣南三十五里。按《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葬伯有於斗城。」杜預注云:「鬥城,鄭地名。」

裘氏城,在縣南六十里。《風俗傳》云:「陳留有裘氏鄉。」《城塚記》云:「秦時故縣也。」

小陳留城,在縣南三里。《晉太康地道記》云:「陳留,先有陳留縣,以北有大城,故此號小陳留,縣城今無城壁。」

牛首城,在縣西南十一里。《左傳》:「桓公十四年冬,宋人伐宋東郊,取牛首。」杜預注云:「東郊,鄭郊。牛首,鄭邑。」

小黃縣,在縣西南四十里。唐武德四年,大使任寰於此置縣,以小黃為名。貞觀中,省入陳留、浚儀二縣。

石倉城,在縣西南七十里。按酈善長注《水經》云:「八里溝,南經石倉城西。」《城塚記》:「鄭莊公理開封東南,築此城,積倉粟,因名盛倉城。盛與石音相似,故號石倉城。」

李壽九子墓,在縣西南三里。《風俗傳》云:「李壽,字長孟,為太守。九子並葬於此。」

陳司農墓,在縣北二十八里。有碑篆文:「大司農陳群墓也。」

澹臺子羽墓,在縣南六十里。《風俗傳》:「子羽塚,在陳留縣裘氏鄉 。」

張良城,在縣東六十里。按《城塚記》云:「此城漢高祖為張良築,亦名張良城。」良十三世孫德,為兗州刺史,襲封陳留侯,食小黃萬戶。至煬帝時,葬張城西南三百步。今呼為張光墓者是也。

尉氏縣[編輯]

南一百里,元十鄉。本春秋鄭大夫尉氏之邑,即獄官也。魏徙都於梁,遂屬魏。秦始皇二年,置尉氏縣。漢以縣隸梁國。武帝分梁國,置陳留郡,因屬焉。東魏隸開封郡。隋開皇三年,罷郡隸汴州。十六年,屬洧州,州廢入許。唐武德四年,復置洧州。貞觀元年,州廢,復歸汴。即南阮所居之所。

三亭岡,在縣西南三十里。《史記》:「秦昭王使謁者王稽於魏,夜與范睢言:『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即此岡之南也。

長明溝,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源出許州長葛縣界,與太溝合流。司馬彪《郡國志》云:「苑陵縣有白雁陂,引瀆南流,謂之長明溝。」

筆溝,在縣東北四十里,與康溝相合,端直如筆。

蓬池,在縣北五里。按《述征記》云:「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阮籍有詩云:「徘徊蓬池上,回首望大梁」,即此是也。

向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左傳》:「襄公十一年,諸侯伐鄭,會於北林,師於向。」杜預注云:「向城,在潁川長社縣東北。」

莵氏城,在縣西北四十里。按《左氏傳》:「昭公五年,鄭伯勞楚屈生於莵氏。」杜氏注云:「莵氏,鄭地。」

雞鳴城,在縣西南三十里。按酈道元注《水經》:「魏惠王元年,韓懿侯會伐魏於皛澤陂,北對雞鳴城。」

故鍾城,在縣西北三十里。按《續述征記》云:「鍾城,魏太傅鍾繇故里。」城南三里有鍾繇碑。

蔣城,在縣西五十里,其城以西半屬新鄭縣界。《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社預注云:「蔣在弋陽。」

廢苑陵縣城,在縣南四十八里。按《續述征記》:「成皋東南一百三十里,有苑陵城,鄭國之所都。」其城今見在鄭州新鄭縣。唐武德四年,安撫使任環移苑陵於尉氏縣界古山氏城置苑陵縣,屬洧州。貞觀元年廢。

廢康陰縣,在縣東南四十里。唐武德四年,綏撫使任環於古亭城置縣,在康溝南,因名。屬洧州。貞觀元年廢。

廢蔡陂縣,在縣西南六十里。隋開皇十六年,分長葛、許昌、鄢陵三縣別置。大業二年廢。

宿蒼舒墓,在縣東四十五里。按《孝子傳》云:「蒼舒,陳留尉氏人。少有至性。七歲遭飢荒,賣身為奴,以供父母。後起家為上黨太守。」

杜元凱墓,在縣西南五十里。晉封當陽縣侯,累遷司徒。

阮籍墓,在縣東四十里。籍,陳留尉氏人,即竹林七賢。有碑在。

阮籍台,在縣東南二十步。籍每邀名賢,攜酌長嘯登此也。

雍丘縣[編輯]

東八十七里,舊二十八鄉,今八鄉。古雍國。黃帝之後,姞姓。殷湯封夏後於杞。周武王克殷,封夏後東樓公於杞,是為杞國。即此地也。漢為雍丘縣,隸陳留郡。魏為雍丘國,封鄄城王植為雍丘王。又國廢復為縣,歸陳留。晉不改。後魏於縣置陽夏郡。隋開皇三年,郡廢為縣。至十七年,置杞州。大業三年,州罷。唐初,復置杞州。貞觀元年,州廢,縣皆歸汴。晉避諱改為杞。漢初復故 。

圉城,在縣南五十里。《左傳》:「昭公五年,晉韓起如楚,送女還過鄭,鄭伯勞諸圉。」《風俗傳》云:「舊陳地。苦楚之難,修干戈於境,以虞其患,故曰圉。」《輿地誌》:「漢高祖使樊噲下之,為縣,屬宋州。」今故城存。

外黃城,《左傳》謂:「惠公敗宋師於黃。」杜註:「黃,宋邑,漢縣,屬陳留。以魏郡有內黃,此故加外焉。」今境內有山號黃柏山。故城在今縣東六十里。《漢書》:「外黃縣,即繁陽城。 六國時為魏地。趙亷頗攻取之,即此也。」

雍丘故城,今縣城是也,春秋時杞國城也。杞為宋滅,城北臨汴河。晉永嘉末,鎮西將軍祖逖為豫州刺史,理於此。累破石勒軍,由是黃河以南皆為晉土,人皆感悅。逖卒,百姓立祠焉。

鳴雁亭,在縣北四十里。《左氏傳》:「衛侯伐鄭至鳴雁。」杜註:「在雍丘鳴雁亭也。」

夏後祠,祠中有井,能興雲雨,祈禱甚應。

空桑城,在縣西二十里。按《帝王世紀》云:「伊尹生於空桑。」此是伊尹生處 。

祺城,在縣西北一十八里。按《陳留王襲封雍丘王表》云:「禹祠原在此城,漢光武迎其神,移在雍丘城內。植城於雍丘,作宮,請遷其神於舊館。」其贊曰:「懸仰聖業,功濟唐虞,微君之勤,吾其為魚。」《爾雅》曰:「祺者,吉祥名 。」

婦姑城,在縣東十里。按戴延之《西征記》云:「梁東百里,古有婦人寡居,養姑孝謹。鄉人義之,為築此城,故曰婦姑城。」後人音訛呼為婦固城。

肥陽城,在縣東北二十里。按《城塚記》云:「禹治洪水時,在肥澤之陽所築。」

高陽城,在縣西二十九里。顓頊高陽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

范睢墓,在縣北六十八里。《史記》:「睢,先事魏中大夫須賈。後入秦為相,號曰應侯。」卒葬於此 。

酈食其墓,在縣西南二十八里。《漢書》:「食其,陳留高陽人。好讀書。家貧,為里監門賢豪謂之狂生。後為齊所烹。」乃葬於此。《陳留王集》云:「植獵於高陽之下,過食其墳,傾以斗水束藻薦於座。 贊曰:『野無巵酒,惟茲行潦;食無嘉肴,宴用蘋藻。』」

酈商墓,在縣西南二十八里。《漢書》:「商,食其之弟也。陳勝起兵,商乃聚少年,得數千人。屬高祖,從征伐有功,封曲周侯。」葬於此。

白虎墓。王業,字子香,雍丘人。為荊州刺史。有惠化,卒於枝江。有白虎夾柩送歸,因此號之。今子孫號為白虎王氏。


太平寰宇記卷一~卷五 19

附註:[編輯]

(為錄入者所加,僅供參考)

  1. 疑此處脫去「陳留己吾人」
  2. 此二人亦尉氏人。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