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0958
木部六 ◄ | 太平御覽 卷九百五十八.木部七 |
► 木部八 |
|
楠
[編輯]《尋陽記》曰:黃金山有楠樹,一年東邊榮,西邊枯;後年西邊榮,東邊枯。年年如此。張華云:「交讓樹者,此是也。」
檜
[編輯]《爾雅》曰:檜,栢葉松身。
《尚書·禹貢》曰:杶、榦、栝、栢〈栢葉松身曰栝。〉。
《毛詩·竹竿》曰:檜檝松舟〈檜,栢葉松身。檝,所以棹舟也。〉。
柞
[編輯]《爾雅》曰:栩,杼〈柞樹也〉。
《毛詩·車舝 》曰:陟彼高崗,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葉湑兮。
又曰:維柞之枝,其葉蓬蓬。《疏》曰:栩,今柞。殼為斗,可以染皂。今俗及河內雲杼斗,或橡斗。
陸機《毛詩疏義》曰:「芃芃棫樸,《爾雅》曰:棫,白桵。注音蕤。《三倉說》:棫即柞也。其木理純白,無赤心,為白桵。直理易破,故可為犢車軸。又可為矛戟鎩。」
《西京雜記》曰:五柞宮有五柞樹,皆連抱。五株樹,枝覆蔭數十畒。
崔豹《古今注》曰:鑿木出交州林邑國也,色黑而有文,亦謂之文木。
周處《風土記》曰:舊說舜葬上虞。又《記》云:耕於歷山。而始寧、剡二縣界上,舜所耕田,在於山下,山多柞樹。靈越之間名柞為櫪,故曰歷山。
檀
[編輯]《毛詩·將仲子》曰:將仲子兮,無踰我園,無折我樹檀〈檀,彊忍之木。〉!
又曰:《伐檀》,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聖賢冢墓記》曰:孔子墓有檀樹。
柘
[編輯]《禮記·月令》曰:季春無伐桑柘。
又《投壺》曰:矢以柘若棘,無去其皮。
《周禮·冬官》曰:弓人辨六材,一曰柘。
《古史考》曰:烏號弓,以柘枝為也。
《譙周》曰:野柘枝勁。烏集之,飛起,枝彈之烏乃驚號。伐取為弓,故稱烏號弓。
《周書》曰:季夏取桑柘之火。
《風俗通》曰:柘材為弓,彈而放快。
崔寔《四民月令》曰:柘,染色黃赤,人君所服。〈黃者中尊;赤者南方,人君之所向也。〉
《雲南記》曰:會川室屋相次,皆是板及茅舍。滿川坡盡是花木,亦有赤柘。
杞
[編輯]《爾雅》曰:杞,枸檵〈音計,今枸杞也。〉。
《毛詩·將仲子》曰:將仲子兮,無伐我樹杞!〈杞,木名。《疏》曰:狗骨也。〉
又《湛露》曰: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左傳·昭公》曰:聲子聘於晉,還,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政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徃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周書》曰:太姒夢梓化為杞。
梓
[編輯]《爾雅》曰:楰〈音俞〉,鼠梓〈楸屬也。今江東有虎梓。〉。
《毛詩·小弁》曰:惟桑與梓,必恭敬止。
又《定之方中》曰:樹之榛栗椅桐梓漆。
陸機《毛詩疏義》曰:北山有楰,《爾雅》曰:」「楰,鼠梓。其樹葉木理如楸,山楸之異也。今人謂之昔楸。濕時脆,燥而堅。今永昌人謂鼠梓,漢人謂之楰。
《禮斗威儀》曰: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楸梓為常生。
《周書》曰:太姒夢太子發取周庭之梓樹,於商闕間化為松、杞。
《史記》曰:子胥將死,告舍人曰:「必樹吾墓上以梓,梓可為器;而抉吾眼,於吳之東門上,以觀越兵入吳也!」
《漢書》曰:元帝初元四年,皇后曾祖父濟南平陵王伯墓門梓桂卒生枝葉,上出,劉向以為王氏代漢之象。
《後漢書》曰:應順為冀州刺史,廉直無私。遷東平相,賞罰必信,吏不敢犯。有梓樹生於聽事室上。事後母至孝,眾以為孝感之應。
《說苑》曰:伯禽與康叔封朝於成王,見周公,三見而三笞。康叔有駭色,謂伯禽曰:「有商子者,賢人也,與子見之。」康叔封與伯禽見商子。曰:「吾二子者,朝乎成王,見周公,三見而三笞,其說何也?」商子曰:「二子盍相與觀乎?南山之陽,有木焉,名曰橋。」二子者徃觀乎南山之陽,見橋竦焉,實而仰。反以告乎商子,商子曰:「橋者,父道也。」商子曰:「二子盍相與觀乎南山之陰?有木焉,名曰梓。」二子者往觀乎南山之陰?見梓勃焉,實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二子者明日見乎周公,入門而趍,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勞而食之,曰:「安見君子?」二子對曰:「見商子。」周公曰:「君子哉,商子也!」
樂資《春秋後傳》曰:使者鄭客入函谷,至平舒,見素車白馬,曰:「吾華山君,願以一牘致滈池君。子之咸陽,過滈池,見一大梓樹,有文石,取以扣樹,當有應者。」以書與之,鄭客如其言,見宮闕如王者居。謁者出,受書,入有頃,云:「今年祖龍死。」
《山海經》曰:玉山、碧山多梓木。雞山美梓。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慾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至於身不知所以養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
《漢武故事》曰:衛子夫入宮,上曰:「吾昨夜夢子夫庭中生梓樹數株,豈非天乎?」是日幸之,有娠。
郭氏《玄中記》曰:秦文公造長安宮,面四百里,南至終南山。山有梓樹,大數百圍,蔭宮中。公惡而伐之,連日不克,輙大風雨。夜有鬼,問梓樹,樹曰:「豈奈吾何!」鬼曰:「若使三百人被頭,以絲繞樹,豈不敗汝?」樹默然不應。明日,人上言秦王,依此言伐之,中有青牛,逐之入澧水。
《豫章記》曰:松陽門內有大梓樹,大四十五圍。樹先枯,永嘉中一日忽更榮華。太興中,元帝果繼大業。
楸
[編輯]《爾雅》曰:槄〈音滔〉,山榎〈今之山楸。〉。楸小葉曰榎〈音賈〉。大而皵〈音鵲〉,楸〈老乃皮麄皵者為楸也。〉,小而皵,榎〈小而皮麄皵者為榎。〉。
《漢書》曰:淮北滎南河濟之間,千樹楸與千戶侯等。
任昉《述異記》曰:吳中有陸家白蓮種,顧家班竹,趙有韓氏酸棗,中山有楸戶〈掌楸木者。楸木可為什器。漢書貨殖志有千樹楸。〉。
樅
[編輯]〈七容反〉
《爾雅》曰:樅,松葉松身。〈郭璞注云:今太廟梁用此木,《尸子》所謂松栢之鼠,不知堂室之有美樅。〉
《魯連子》曰:松樅高千仞而無枝,非憂王室無柱。
椒
[編輯]《春秋運斗樞》曰:玉衡星散為椒。
《援神契》曰:椒薑禦溫,菖蒲益聦。
《爾雅》曰:檓〈音毀〉,大椒也〈今椒樹叢生、實大者名為檓也。〉。椒樧醜莍〈莍,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東亦呼莍椒,似茱萸而小,赤色。莍萸,音求搜。〉
《山海經》曰:琴鼓之山,其木多椒。景山多秦椒。
《毛詩·椒聊》曰:《椒聊》刺晉昭公也。君子見沃之盛彊,能脩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孫將有晉國焉。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巳之子,碩大無朋。〈椒聊,椒也。〉
陸機《毛詩疏義》曰:「椒聊,聊,語助也。椒樹似茱萸,有針刺,葉堅而滑澤。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煮其葉,以為香。今成皋諸近山間,謂竹葉椒樹,亦如蜀椒,小毒熱,不中合藥也。可着飲食中,用蒸雞豚,佳香。東海諸島上,椒樹枝葉皆相似,子長而不圓,甚香,其味似橘皮。島上麞鹿食此椒葉,其肉自然作橘香也。」
又《東門之枌》曰:貽我握椒〈椒,芬香也。〉。
《續漢書》曰:天笁國出石蜜、胡椒、黑鹽。
《孫卿子》曰:民之親我,驩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蘭。
應劭《漢官儀》曰:皇后稱椒房,取其實蔓延盈升,以椒塗屋,亦取其溫煖。
張璠《漢記》曰:桓帝竇皇后崩,中常侍曹節、王甫欲以貴人禮葬。太尉李固自扶輿起,搗椒自隨,謂妻子曰:「若太后不得配桓帝,吾不生還矣!」
《魏氏春秋同異》曰:鍾繇嬖庶子會之母,黜嫡夫人。文帝命復焉,繇恚忿,餐椒致噤,帝乃止。
《齊書》曰:建武中,王敬則於會稽反,奉子恪為名。而子恪奔走,未知所在。始,安王遙光勸上並誅高武諸子孫,於是並勑竟陵王昭、胃等六十餘人,入永福省,令太醫煮椒二斛,並命辦數十具棺材,謂舍人沈徽孚曰:「椒熟則一時賜死,期三更當殺之!」會上暫臥,主書單攜啟依旨斃之,徽孚堅執曰:「事須更審!」爾夕三更,子恪徒跣奔至建陽門,上聞,驚覺曰:「故當未賜諸侯命耶?」徽孚以荅,上撫床曰:「遙光幾誤人事!」及見子恪,顧問流涕,諸侯悉賜供饌。
《世說》曰:石崇以椒為泥泥屋,三君夫以赤石脂泥壁。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之旦,進酒降神,畢室家無大小次,坐先祖之前,子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白。
《范子計然》曰: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秦椒出隴西、天水,細者善。
《風土記》曰:三香:椒、欓、薑。
《離騷》曰:雜申椒與菌桂,播椒房兮成堂〈布椒於堂上〉。
晉成公綏《椒花銘》曰:嘉哉芳椒,載繁其實,厥味惟珍,蠲除百疾。肇惟歲首月正元日,以介眉壽,祈以初吉。
晉劉臻妻陳氏正旦獻《椒花頌》曰:璇穹周廻,三朝肇建。美哉靈葩,爰採爰獻。聖容服之,永壽於萬!
木蘭
[編輯]《漢書》曰:孝桓帝元嘉元年,芝生後庭木蘭□上。
《神仙傳》曰:北海於君病癩,見市賣公姓白,問之。公云:「明日木蘭樹下當見卿。」明日徃,授素書二卷,以消災救病,無不愈者。」
郭子橫《洞冥記》曰:元封三年,大秦國獻花蹄牛,飴以木蘭之葉。使方國貢此葉。此牛不甚食,食一葉,則累月不飢。
任昉《述異記》曰:木蘭川在尋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用構宮殿。
又曰: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至今在洲中。詩家所云木蘭舟,出於此。
《離騷》曰:鴟鴞集於木蘭兮。
又曰: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夜合
[編輯]《風土記》曰:夜合,葉晨舒而暮合。一名合昏。
甘棠
[編輯]《爾雅》曰:杜,甘棠〈今之杜黎。〉。杜,赤棠;白者,棠。〈棠色赤白,各異其名。〉
《毛詩》曰:《甘棠》,美召伯也。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愛其樹。〉
又《杕杜》曰:有杕之杜,生於道周。〈杜,赤棠也。〉
欓
[編輯]《宋春秋》曰:義熙八年,太社欓樹生於壇側。欓尚黑也,宋水德,忽生此一樹。
櫟
[編輯]《爾雅》曰:櫟,其實梂。〈有梂彚自裹。〉
《毛詩·晨風》曰:山有苞櫟〈櫟,木也。〉。
《莊子》曰:匠石之齊,至曲園,見櫟杜樹,曰:「是不材木,故若是之壽。」
《淮南子》曰:十二月官獄,其樹櫟。
《水經》曰:若耶溪孤潭上有一櫟樹,謝靈運與從弟惠連嘗遊之,作連句題刻樹側。
橡
[編輯]《後漢書》曰:李恂詣洛陽時,歲荒,司空張敏、司徒魯恭等各遣子饋糧,悉無所受。徙居新關下,拾橡實以自資。〈橡,櫟實也。〉
《晉書》曰:摯虞從惠帝幸長安,及東軍來迎,百官奔散,遂流離鄠杜之間。轉入南山中,糧絕飢甚,拾橡實而食之。
又曰:司馬元顯之討桓玄,於時楊土飢虛,運漕不繼。玄斷江路,商旅遂絕。於是公私匱乏,士卒惟給桴橡。
《說苑》曰:莒穆公有臣朱厲附,事穆公,不見識焉。冬處於山林,食橡栗;夏處於洲澤,食菱藕。穆公以難死,朱厲附將徃死之,其友曰:「子事君而不見識焉,今君難,吾子死之,意者其不可乎?」朱厲附曰:「始我以為君不吾知也,今君死而我不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將死之,以激天下不知其臣者!」遂徃死。
《淮南子》曰:高台增榭,接屋連桅,非不麗也,然而民無窟室狹廬所託於身者,則明主不樂也。肥膿甘脆,非不香美也,然而民有糟糠橡栗不接於口者,則明主不甘也。
《抱朴子》曰:假榖於夷齊之門,告寒於黔婁之家,所得者不過橡栗縕褐,必無太牢之膳、衣狐裘矣。
太平御覽卷第九百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