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學易記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學易記 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學易記       易類
  提要
  等謹案學易記九卷元李簡撰簡里貫未詳自序稱已未嵗承乏倅泰安已未為延祐六年蓋仁宗時也其書所採自子夏易傳以逮張特立劉肅之説凡六十四家一一各標姓氏其集數人之説為一條者亦註曰兼采某某其不註者則簡之新義矣大抵仿李鼎祚集觧房審權義海之例自序稱在東平時與張中庸劉佚菴王仲徽聚諸易觧節取之張與王意在省文劉之設心務歸一説僕之所取寧失之多以俟後來觀者去取又稱已未嵗取向所集重加去取則始博終約蓋非茍作故所言多淳實不支其所見楊彬夫五十家解單渢三十家解今並不存即所列六十四家遺書亦多散佚因簡所輯猶有什一之傳則其功亦不在鼎祚審權下也乾隆四十四年七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學易記原序
  伊川先生嘗雲學易者當看王輔嗣胡翼之王介甫三家文字令通貫然後卻有用心處時先生易𫝊未出也及溫陵曽獻之集大易粹言𫝊於世則學者知有所宗而三家之説不無去取也嵗在壬寅春三月予自泰山之萊蕪挈家遷東平時張中庸劉佚菴二先生與王仲徽輩方聚諸家易解而節取之一相見遂得厠於講席之末前後數載凡讀六七過其書始成然人之所見不能盡同其去取之間則亦不能無少異大抵張與王意在省文劉之設心務歸一說僕之所取寧失之多以俟後來觀者去取也僕居萊蕪幾二載當時所讀之易止有王輔嗣與粹言而已諸家之説則未之見也六百日之間節取粹言凡三度前賢之説或中心有所不安則思之夜以繼日雖在道路鞍馬間與窗下無少異脫有所得隨即書之以待它年讀之驗其學之進與否也比遷東平積謬説百餘段及得胡安定王荊公南軒晦菴誠齋諸先生全書及楊彬夫所集五十家解單渢所集三十家解讀之謬説暗與前賢之説相合者十有二三私心始頗自信今卷中凡無名字者以兼採諸人之意合而為一説不能主名亦或有區區管見輒不自揆而厠於其間者其初心將便觀覽而傳於家非敢有意傳諸人以取著述之名也親友之間有堅欲求觀而不能違者或復為人録去予甚患之已未嵗承乏倅泰安山城事少遂取向之所集學易記觀之重加去取焉噫親友相知相愛由此書𫉬謗𫉬罪於朋儕亦由此書它日必有能辨之者中統建元庚申秋七月望日信都李簡序





  諸儒姓氏
  卜氏子夏經解   王氏 輔嗣
  韓氏康伯注繋   孔氏頴達仲逹
  希夷陳氏 圖南  安定胡氏 翼之
  濓溪周氏惇頤茂叔  康節邵氏 堯夫
  涑水司馬氏君實  臨川王氏安石介甫
  徂徠石氏 守道  東坡蘇氏 子瞻
  明道程氏 伯淳  伊川程氏 正叔
  橫渠張氏子厚  廣平游氏 定夫
  龜山楊氏中立  兼山郭氏忠孝立之
  白雲郭氏子和  東萊呂氏祖謙伯恭
  龔氏  深甫  徐氏君平
  邵氏      范氏諤昌
  耿氏南仲 希道  漢上朱氏 子𤼵
  平原單氏    童溪王氏宗傳景孟
  潘氏夢旂 天錫  余氏
  鄭氏東卿      王氏師心
  晦菴朱氏 元晦  南軒張氏敬夫
  誠齋楊氏萬里庭秀  京口先生
  西溪李氏      劉氏  長民
  榕臺林氏      黃氏林中
  鄭氏汝諧  舜舉  宋氏齊愈
  陳氏子明      荀氏
  學士錢氏     于氏
  宋氏       莊氏
  都氏        牧氏
  李氏元量      辛氏
  淩氏        孫氏
  博士李氏      袁氏機仲
  景氏       楊氏彬夫
  西山真氏徳秀景元  鶴山魏氏了翁華夫
  渾源雷氏 西仲  閑閑趙氏秉文周臣
  中庸張氏特立文舉  佚菴劉氏才卿















  學易記圖説
  朱文公曰近世説易者於象數全然濶畧其不然者又太拘滯支離不可究詰故推本聖人經傳中説象數者只此數條以意推之以為足以上究聖人畫卦作易之本㫖下濟生人觀變玩占之實用
  文公此説甚愜愚意然僕所取之圖則亦不能盡同也其六十四卦方圖蓋因推廣河圖而得之也理與象數備見於圖伏羲八卦既畫此圖巳具天地間真先天之註腳也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河圖洛書之數邵堯夫傳於李挺之挺之傳於穆伯長伯長傳於種明逸明逸傳於陳圖南
  河圖九宮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縦橫皆十五伏羲觀河圖而畫八卦者此也其圖以五竒數統四偶數而各居其所蓋中者為主而外者為客正者為君而側者為臣也縦橫參伍無適而非十五此變化無窮之所以為妙也洛書之位天以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居北地以二生火而天以七成之居南天以三生木而地以八成之居東地以四生金而天以九成之居西天以五生土而地以十成之居中陽數竒故一三五七九皆屬乎天所謂天數五也隂數偶故二四六八十皆屬乎地所謂地數五也天地之數各以其類而相求所謂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積五竒而為二十五積五偶而為三十合是二者而為五十有五此洛書之全數也文王後天八卦之位蓋出乎此故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或曰河圖洛書其圖雖𫝊古今無説不知伏羲見河圖時怎生消息取數畫卦定位來子於易學用心非一日亮有所見盍為我言之曰先天論數其體有三後天論數其用有二蓋先天明易之體後天明易之用也何謂三天地有竒偶之數天一地二是也先天有自然之數乾一兌二是也五行有生成之數水一火二是也河圖九宮縦橫十五先天取數三者不遺此孔子所謂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也先天則河圖後天則洛書其説具見於後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先天乾一位在南方兌二位在東南離三位在東方震四位在東北巽五位在北方坎六位在西北艮七位在西方坤八位在西南繫辭自天地定位至坤以蔵之明先天也
  陽極於九故乾位南方隂極於二故坤位西南蓋陽主進而隂主退也金之生數四故兌位東南木之成數八故震位東北其離巽坎艮之位皆取先天自然之數巽得五數位當居中其所以居一者一乃一元之氣散之則為五行斂之則復一元也或曰八卦之中巽何獨能運五行而復太極曰巽風也風之性無徃而不入又順理而能行權也八卦定位或以隂陽或以五行或以自然之數參取互見九宮無遺亦縦橫十五之義也向使巽便能居一則五為無用之數矣説卦曰震東方也兌正秋也離也者明也坤也者地也或言體或言用或言時或言方所亦此互見之意也又乾坤父母也長男長女位乎外少男少女居左右此亦天下之通情也後天八卦出於洛書以震代離蓋取木之生數也故萬物出乎震東方又有木之成數故巽得次震而代兌也以離代乾火之成數七也以兌代艮以乾代坎取四九金生成之數也以坎代巽者水生成之數在北也以艮代震取土生成之數位乎東北終始萬物也六子従乾變易方所獨坤居西南不動者亦陽動隂靜之意也

















  天地之初一氣而已雲太極者一氣未分之初歟一氣既分輕清者為天重濁者為地是生兩儀也兩儀既分則金木水火四方之位列是生四象也萬物出乎震而齊乎巽得天三地八生成之數震陽木巽隂木之象也木生火天七火之成數萬物皆相見離為南方之卦也火生土隂極於二故坤位西南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土生金説乎兌戰乎乾得四九生成之數兌隂金乾陽金之象也金生坎水正北方之卦於時為冬萬物歸根復命之時也水受制於土故艮居東北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元而貞貞而元無有已也艮也者其造化循環之樞歟





















  太極判而為天地天地之中又有隂陽剛柔孔子所謂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也隂陽之中又有隂陽其法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其敘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首乾尾坤以隂陽先後為數也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孔子云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者此也非止乎此也八卦之中分列五十六卦亦皆首尾相錯夬與復相錯睽與革相錯其餘相次至于謙剝皆相錯又非止乎此也乾與坤相伏故相對夬與剝相伏又相對其餘相次至於復姤悉皆兩兩相伏陽根於隂隂根於陽隂陽之精互蔵其宅洪紫㣲此圖其自然之理蓋出於伏羲八卦次序圖因而重之而為六十四也此圖傳世始於邁邪其亦有所受也邪是因見堯夫乾南坤北之先天遂更而為此圖邪要之有天地以來便有此象伏羲既畫之後此圖已具天地之間矣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經部,易類,學易記,圖說>
  此先天衍河圖縦橫自然之數圖也一者太極也六十四者卦之用也其數六十有五者亦猶大衍之數五十也四因六十五得䇿二百六十縦橫得䇿四千一百六十復以四位成簇縦橫二簇乗之又得䇿四千一百六十斜取之又得䇿五百二十復以四位成簇斜取之又得䇿二千八十南與北合東與西交又得䇿五百二十共得䇿萬有一千四百四十以當萬物之數也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首乾尾坤左旋而圓象自然洪紫㣲之先天不期合而合矣夬九大有十大壯十一小畜十二需十三大畜十四泰十五履十六復左旋八卦皆乾宮夬履相對乾兌相交也睽十七歸妹十八中孚十九節二十四卦對峙皆本兌宮損二十一臨二十二同人二十三革二十四四卦相對宗西北澤火之象豐二十五家人二十六既濟二十七賁二十八四卦相對峙皆本離宮明夷二十九無妄三十隨三十一噬嗑三十二四卦相對亦西北火雷之象益三十三屯三十四頤三十五復三十六四卦相對皆本震宮姤三十七大過三十八鼎三十九恆四十四卦對峙皆本巽宮井四十一蠱四十二升四十三訟四十四四卦相對亦西北水風之象困四十五未濟四十六解四十七渙四十八四卦對峙皆本坎宮蒙四十九師五十遯五十一咸五十二旅五十三小過五十四漸五十五蹇五十六八卦右旋蒙蹇相對山水相交八卦皆山水之象謙五十七否五十八萃五十九晉六十豫六十一觀六十二比六十三剝六十四八卦復右旋皆本坤宮謙剝相對地與山交六十四卦亦皆首乾尾坤乾運坤外其布列之位與夫縦橫之數一位不可移一數不可亂非智營非力索其隂陽五行六十四卦萬物之理之數天造地設自然而然此圖當與洪紫㣲之先天相為表裏也或曰澤火火雷風水何以皆宗西北曰此先天中已隠西北首乾之意也學易記綱領
  孔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或問伊川曰不知聖人何以因學易後始能無過曰先儒謂孔子學易後可以無大過此大段失卻文義聖人何嘗有過如待學易後無大過卻是未學易前嘗有大過也此聖人如未嘗學易何以知其可以無大過蓋孔子時學易者支離易道不明仲尼既修他經惟是易未嘗𤼵明故謂弟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期之五十然後賛易則學易者可以無大過差若所謂賛易道以黜八索是也言學與大過皆謙也
  王氏曰凡彖者通論一卦之體者也一卦之體由一爻為主則指明一爻之美以統一卦之義大有之類是也卦體不由乎一爻則全以二體之義明之豐卦之類是也
  又曰彖論一卦之體明其所由之主者也一卦五陽而一隂則一隂為之主矣五隂而一陽則一陽為之主矣夫隂之所求者陽陽之所求者隂也陽茍一焉五隂何得不同而歸之隂茍隻焉五陽何得不同而従之故隂爻雖賤而為一卦之主者處其至少之地也
  姤初六雖不可以為主亦羣陽之所求也夬上六固不可以為主亦羣剛之所共決也
  夫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又曰比復好先乾壯惡首明夷務闇豐尚光大吉凶有時不可犯也動靜有適不可過也犯時之忌罪不在大失其所適過不在深故當其列貴賤之時其位不可犯也遇其憂悔吝之時其介不可慢也觀爻思變變斯盡矣
  夫象者出意者也得意則忘象言者明象者也得象則忘言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義苟在健何必乾乃為馬類茍在順何必坤乃為牛而或者定馬於乾案文責卦有馬無乾則偽説滋漫難可紀矣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喻彌甚縦復或值而義無所取蓋存象忘意之由也
  案象無初上得位失位之文又繋辭但論三五二四同功異位亦不及初上唯乾上九文言云貴而無位需上六雲雖不當位若以上為隂位邪則需上六不得雲不當位也若以上為陽位邪則乾上九不得雲貴而無位也隂陽處之皆云非位而初亦不説當位失位也然則初上者是事之終始無隂陽定位也
  不雲初終不雲上下而雲初上者互言也蒙與家人言初終也井鼎之𩔖言上下也
  伏羲畫卦文王重之卦下辭即文王所作也周公爻之孔子翼而繋之然後易之道備
  孔氏疏雲夫子十翼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繋五下繋六文言七説卦八序卦九雜卦十
  濓溪曰聖人之精畫卦以示聖人之藴因卦以𤼵卦不畫聖人之精不可得而見微卦聖人之藴不可得而聞易何止五經之源其天地鬼神之奧乎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㣲故幽誠神幾曰聖人
  明道曰盡天理便是易孟子曰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孔子聖之時者也故知易者莫如孟子
  或問太𤣥之作何如曰是亦賢矣必欲撰不如明易伊川曰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従道也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聖人之憂患後世可謂至矣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得於辭不達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於辭而能通其意者也至㣲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㣲無間觀㑹通以行典禮則辭無所不備故善學者求言必自近易於近者非知言者也
  祁寛問學易之道尹和靖曰昔焞聞之伊川先明辭久之再請伊川曰次識其時因曰唐虞禪夏後商周繼文王之不取武王之取不識時後便做文王武王不同非也使文王當武王之時便做了武王事使武王當文王時也只做得文王事皆時也識得時後便見堯舜湯武其揆一也推此時之大者吾輩語黙出處皆要識時便六十四卦爻都得為自家用也
  看易且要知時凡六爻人人有用聖人自有聖人用賢人自有賢人用衆人自有衆人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無所不通
  或問胡先生解九四作太子恐不是卦義先生雲亦不妨只看如何用當儲貳則做儲貳但不要拘一若執一事則三百八十四爻只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便休也卦下之辭為彖夫子従而釋之通謂之彖彖者言一卦之義故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謝公師直與伊川論易伊川未之許也公曰昔與伯淳亦謂景溫於春秋則可易則未也伊川曰以某觀之二公皆深於易者也公曰何謂也伊川曰監司論學而主簿敢以為非為監司者不怒為主簿者敢言非深於易而何
  橫渠曰繋辭所以論易之道既知易之道則易象在其中故觀易必由繫辭獨説九卦之徳者蓋九卦為徳切於人事
  橫渠昔在京師坐虎皮説周易聽徒甚衆一夕二程先生至論易次日橫渠徹去虎皮曰吾平日為諸公説者皆亂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橫渠人品甚髙胷次明白灑落只在於此一事觀之非有大過人之資而造道深者不能也
  龜山曰易不比他經須心通始得未見易而玩易之文以言易若説得深即不是聖人作用處若説得淺常人之談耳
  白雲曰包犧氏畫八卦而卦之名已立文王重之為六十四之後然後易之名出焉文王之易以周題之所以別夏商二代夏曰連山商曰歸蔵而不名曰夏商易者時未有易之名故也連山以艮為首歸蔵以坤為首或問連山首艮歸蔵首坤之義曰艮始終萬物者也坤養育萬物者也此亦三統之義也
  又曰包犧畫卦蓋本三才天道主覆故畫於上地道主載故畫於下人道財成輔相故畫於中於是自任以財成輔相之道而配天地焉者包犧畫卦之道也然天道不以天髙而大於地地道不以地廣而大於人人道不以人㣲而小於天地是以聖人經以三才而太極亡緯以八卦而太極復一經一緯而六十四象由之以備天下之能事畢矣
  易者道貫三才理該萬物其實行處要須以人事明之包犧畫卦初未有辭文王周公之言皆繋辭也故孔子曰繋辭焉以斷其吉凶繋辭焉以盡其言今上下二篇孔子之繋辭也
  又曰孔頴達曰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則變覆者表裏視之遂成兩卦屯蒙需訟之𩔖是也變者乾坤坎離大過頤中孚小過八者是也或覆或變豈無其序哉故聖人所以序之也
  鄭東卿曰小過有飛鳥之象中孚有卵之象孚字従爪従子如鳥以爪抱卵也又卦畫二隂居內外實中虛亦卵之象也
  鳥之所以能孚化其卵者誠意専也人能守道如鳥抱卵則誠無不至矣
  晦菴曰吉凶悔吝四者循環周而復始憂患中必悔悔便是吉之漸及至吉卻便安肆又做出羞吝事便是凶之漸凶則復悔吉似夏吝似秋凶似冬悔似春循環無己也
  繋辭曰震無咎者存乎悔故悔趣於吉而吝向於凶也
  問內卦為貞外卦為悔之義晦菴曰貞訓正事方正如此悔是事巳如此凡悔吝者皆是事過後方有悔吝內卦之占是事如此外卦之占是事已然者如此二字又有始終之意
  西山真氏曰易者隂陽變易之謂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晝夜昏明循環不息此天道之常也聖人擬之以作易不過推明隂陽消長之理而巳陽長則隂消隂長則陽消一消一長天之道也人而學易則知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也










<經部,易類,學易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