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戲曲史/第七章
宋金以前雜劇院本。今無一存。又自其目觀之。其結搆與後世戲劇迥異。故謂之古劇。古劇者。非盡純正之劇。而兼有競技游戲在其中。旣如前二章所述矣。蓋古人雜劇。非瓦舍所演。則於讌集用之。瓦舍所演者伎藝甚多。不止雜劇一種。而讌集時所以娛耳目者。雜劇之外。亦尙有種種技藝。觀宋史樂志東京夢華錄夢粱錄武林舊事所載天子大宴禮節可知。卽以雜劇言。其種類亦不一。正雜劇之前。有豔段。其後散段謂之雜扮。(見第六章)二者皆較正雜劇爲簡易。此種簡易之劇。當以滑稽戲競技游戲充之。故此等亦時冒雜劇之名。此在後世猶然。明顧起元客座贅語。謂南都萬歷以前。大席則用敎坊打院本。乃北曲四大套者。中間錯以撮墊圈、舞觀音、或百丈旗、或跳隊。明代且然。則宋金固不足怪。但其相異者。則明代競技等。錯在正劇之中間。而宋金則在其前後耳。至正雜劇之數。每次所演。亦復不多。東京夢華錄謂雜劇入場。一場兩段。夢梁錄亦云次做正雜劇。通名兩段。武林舊事(卷一)所載天基聖節排當樂次。亦皇帝初坐進雜劇二段。再坐復進二段。此可以例其餘矣。
腳色之名。在唐時只有參軍蒼鶻。至宋而其名稍繁。夢粱錄(卷二十)雲。雜劇中末泥爲長。每一場四人或五人。(中略)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或添一人。名曰裝孤。輟耕錄(卷二十五)所述略同。唯武林舊事(卷一)所載乾淳敎坊樂部中。雜劇三甲。一甲或八人或五人。其所列腳色五。則有戲頭而無末泥。有裝旦而無裝孤。而引戲副淨副末三色則同。唯副淨則謂之次淨耳。夢粱錄雲。雜劇中末泥爲長。則未泥或卽戲頭。然戲頭引戲。實出古舞中之舞頭引舞。(唐王建宮詞舞頭先拍第三聲又每過舞頭分兩向則舞頭唐時已有之宋史樂志有引舞亦謂之引舞頭樂府雜錄傀儡條有引歌舞者郭郞則引舞亦始於唐也)則末泥亦當出於古舞中之舞末。東京夢華錄(卷九)雲。舞旋多是雷中慶。舞曲破攧前一遍。舞者入場。至歇拍。一人入場。對舞數拍。前舞者退。獨後舞者終其曲。謂之舞末。末之名當出於此。又長言之則爲末尼也。淨者。參軍之促音。宋代演劇時。參軍色手執竹竿子以句之。(見東京夢華錄卷九)亦如唐代協律郞之舉麾樂作偃麾樂止相似。故參軍亦謂之竹竿子。由是觀之。則末泥色以主張爲職。參軍色以指麾爲職。不親在搬演之列。故宋戲劇中淨末二色。反不如副淨副末之著也。
唐之參軍蒼鶻。至宋而爲副淨。副末二色。夫上旣言淨爲參軍之促音。茲何故復以副淨爲參軍也。曰副淨本淨之副。故宋人亦謂之參軍。夢華錄中執竹竿子之參軍。當爲淨。而第二章滑稽劇中所屢 之參軍。則副淨也。此說有徵乎。曰輟耕錄雲副淨古謂之參軍。副末古謂之蒼鶻。鶻能擊禽鳥。末可打副淨。此說以第二章所引夷堅志(丁集卷四)程史(卷七)齊東野語(卷十三)諸事證之。無乎不合。則參軍之爲副淨。當可信也。故淨與末始見於宋末諸書。而副淨與副末。則北宋人著述中已見之。黃山谷鼓笛令詞雲。副靖傳語木大。鼓兒裏且打一和。王直方詩話(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引)載歐陽公致梅聖兪簡雲。正如雜劇人、上名下韻不來。須副末接續。凡宋滑稽劇中與參軍相對待者。雖不言其爲何色。其實皆爲副末。此出於唐代參軍與蒼鶻之關係。其來已古。而夢粱錄所謂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此四語實能道盡宋代腳色之職分也。主張分付。皆編排命令之事。故其自身不復演劇。發喬者。蓋喬作愚謬之態。以供嘲諷。而打諢、則益發揮之以成一笑柄也。試細玩第二章所載滑稽劇。無在不可見發喬打諢二者之關係。至他種雜劇。雖不知如何。然謂副淨副末二色。爲古劇中最重之腳色。無不可也。
至裝孤裝旦二語。亦有可尋味者。元人腳色中有孤有旦。其實二者非腳色之名。孤者當時官吏之稱。旦者婦女之稱。其假作官吏婦女者。謂之裝孤裝旦則可。若徑謂之孤與旦。則已過矣。孤者當以帝王官吏自稱孤寡。故謂之孤。旦與妲不知其義。然靑樓集謂張奔兒爲風流旦。李嬌兒爲溫柔旦。則旦疑爲宋元倡伎之稱。優伶本非官吏。又非婦人。故其假作官吏婦人者。謂之裝孤裝旦也。
要之宋雜劇金院本二目所現之人物。若妲若旦若徠。則示其男女及年齒。若孤、若酸、若爺老、若邦老、則示其職業及位置。若厥、若偌、則示其性情舉止。(其解均見拙著古劇腳色攷)若哮、若鄭、若和。雖不解其義。亦當有所指示。然此等皆有某腳色以扮之。而其自身非腳色之名。則可信也。
宋雜劇金院本二目中。多被以歌曲。當時歌者與演者。果一人否。亦所當攷也。滑稽劇之言語。必由演者自言之。至自唱歌曲與否。則當視此時已有代言體之戲曲否以爲斷。若僅有敍事體之曲。則當如第四章所載史浩劍舞。歌唱與動作。分爲二事也。
綜上所述者觀之。則唐代僅有歌舞劇及滑稽劇。至宋金二代而始有純粹演故事之劇。故雖謂眞正之戲劇。起於宋代。無不可也。然宋金演劇之結搆。雖略如上。而其本則無一存。故當日已有代言體之戲曲否。已不可知。而論眞正之戲曲。不能不從元雜劇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