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事實/卷02
卷一 ◄ | 宋朝事實 卷二 登極赦 紀元 |
► 卷三 |
登極赦
[編輯]
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初五日登極赦
[編輯][1]門下:朕以五運推移,上帝于焉睠命;三靈改卜,王者所以膺圖。朕起自側微,備嘗艱險。當周邦草昧,從二帝以徂征;洎虞舜陟方,翊嗣君而纂位。但罄一心而事上,敢期百姓之與能?屬以敵國侵疆,邊民罹苦。朕長驅禁旅,往靖邊塵。鼓旗纔出于國門,將校共推于天命。迫迴京闕,欣戴眇躬,幼主以歷數有歸,尋行禪讓。兆庶不可以無主,萬幾不可以曠時,勉徇羣心,以登大寶。昔湯、武革命,發大號以順人;唐、漢開基,因始封而建國。宜國號大宋,改周顯德七年爲建隆元年。乘時撫運,既協于歌謠;及物推恩,宜周于華夏。可大赦天下,應正月五日昧爽以前,天下罪人所犯罪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應貶降責授及勒停等官,竝與恩澤。諸配徒役男子女人等,竝放逐便。其內外馬步兵士,各與等第優給。諸軍內有請分料錢者,特與加等第添給。中外見任、前任職官,竝與加恩。文武升朝官、內諸司使、副使、禁軍都指揮使以上及諸道行軍司馬、節度副使、藩方馬步軍都指揮使,應父母妻未有官及未曾敘封者,竝與恩澤;亡父母未曾封贈者,竝與封贈。諸處逃亡軍都限赦到百日內,仰於所在陳首,竝與放罪,依舊軍分收管,如出百日不來自首者,復罪如初。念彼愚民,或行奸盜,屬茲解網,咸許自新。諸軍有草寇處,仰所在州府及巡檢使臣曉諭招喚,若願在軍食糧者,竝與衣糧,如願歸農者,亦聽取便。於戲!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變家爲國,鴻恩宜被于寰區。更賴將相公王,同心協力,共裨寡昧,以致隆平。凡百軍民,深體朕意。[2]
昭憲太后常與太祖參決大政,及疾甚,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太后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曰:「此皆祖考與太后之餘慶也。」太后笑曰:「不然,亦由柴氏使幼子王天下耳。」因戒敕太祖曰:「汝萬歲後,當以次傳之弟,則並汝之子亦獲安矣。」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其後太祖遂傳位太宗皇帝。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登極赦
[編輯]門下:王者繼統承祧,所以嗣神器;節哀順變,所以寧萬邦。顧歷代之通規,諒舊章而可法。先皇帝勤勞啟國,宵旰臨朝,萬幾靡倦于躬親,四海方成于開泰。念農民之疾苦,知戰士之辛勤。氛祲盡平,生靈永逸,而寒暄遘厲,寢疾彌留。方臻偃革之期,遽起遺弓之歎。猥以大寶,付于沖人,遵理命而莫能固辭,涉大川而罔知攸濟,負荷斯重,攀號莫任。宜覃在宥之恩,俾洽維新之澤,可大赦天下。云云。恭惟先皇帝推誠損己,焦思勞神,念將士之忠勤,知戰伐之辛苦。衣糧祿賜,無非經手經心;土地官封,不惜酬勳酬效。生靈是念,稼穡爲憂,罷非理之差徭,去無名之侵耗。不貪遊宴,盡去奢華,減後宮冗食之人,停諸司不急之務,方岳止甘鮮之貢,殿庭碎珠玉之珍。獄訟無冤,刑戮不濫,凡關物務,盡立規繩。予小子纘紹丕基,恭稟遺訓,仰承法度,豈敢越違!更賴將相公卿,左右前後,共遵先志,同守成規,庶俾沖人,不墜洪業。
眞宗至道三年四月一日登極赦
[編輯]門下:創業垂統,於以貽後昆;嗣位承祧,於以紹前烈。為股肱之元首,俾億兆之宅心。洪惟永圖,屬在明辟。夫何涼德,享是丕休。先皇帝膺籙上玄,受遺太祖。臨禦迨逾於二紀,憂勤遂冠於百王。無一日不舉皇綱,無一事不親聖覽,宵衣旰食,焦思勞神。禹跡混同,方致太平之運;堯心未倦,俄興不豫之災。棄大寶以上仙,付沖人之神器。仰遵顧命,下迫推崇。若涉大川,罔知涯涘。黽勉負荷,兢畏交並。宜覃作解之恩,聊展奉先之意,可大赦天下。云云。恭念先朝庶政盡有成規,謹守奉行,不敢失墜。所宜開諫諍之路,拔茂異之材。鰥寡無告之民,悉令安泰;動植有生之類,冀獲昭蘇。庶幾延宗社之鴻休,召天地之和氣。更賴中外百執,左右藎臣,各盡乃職,輔茲不逮。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仁宗乾興元年二月十九日登極赦
[編輯]門下:天生烝民,惟君所以司牧;國有神器,有子所以傳歸。先皇帝紹累聖之丕圖,輯庶邦之大治。焦勞虔鞏,二紀於茲。忽興憑几之言,永結遺弓之慕。循顧眇質,獲嗣慶基。適屬承祧之初,宜覃在宥之澤。可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恭念夙侍聖顏,備承寶訓。凡百機務,盡有成規,謹當奉行,不敢失墜。更賴宗工良佐,中外臣僚,咸竭乃誠,以輔不逮。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英宗嘉祐八年四月一日登極赦
[編輯]門下:烝民之生,置君為之司牧;神器之重,有子所以傳歸。先皇帝天資慈仁,聖德深厚,臨禦歲逾於三紀,憂勤日覽於萬幾,常旰昃以忘勞,因晦明而遘厲。浸違沖豫,遂至彌留。遽興憑幾之言,念及承祧之寄,猥以大業,屬於沖人。永惟負荷之艱,矧在哀迷之次,罔知攸濟,祗率舊章。宜覃在宥之恩,式表奉先之誌,可大赦天下。云云。恭念夙奉聖顏,備聞聖訓。在於庶政,悉有成規,惟謹奉行,罔敢廢失。更賴中外多士,左右忠賢,各盡乃誠,以輔臺德。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神宗治平四年正月九日登極赦
[編輯]門下:夫民之戴君,尊如元首之奉;天之與子,傳有神器之歸。先皇帝紹履至尊,欽篤先烈,圖治百王之上,垂精五載之間。玉幾留章,每及夜分之覽;紫闈訪道,多逾日昃之咨。既寤寐之積勤,因寒暄之遘厲。神機未厭,遽至彌留之憂;邦禍何勝,已聞遺訓之託。屬哀荒之靡次,固負荷之惟艱。□然自思,浩莫能濟。宜本承祧之始,用覃澤物之私。可大赦天下。云云。於戲!奉先昭孝,實本於天經;肆眚推恩,蓋循於國典。更繄文武之助,忠賢之規,各勉交修,永輔不逮。咨爾有眾,體予至懷。
哲宗元豐八年三月六日登極赦
[編輯]門下:生烝民而立之君,所以出四方之令;有天下而傳於子,所以維萬世之安。先皇帝道極聖神,德兼文武,圖治三王之上,儲精七閏之間。緝熙事功,董正法度,積勤勞於日昃,違沖豫於春元。植璧以歸,方致金縢之禱;綴衣遽設,忍聞玉幾之言。眷予沖人,屬以重器。永荷艱難之託,曷勝哀疚之懷。宜謹始於承祧,用渙恩而及物。可大赦天下。云云。恭念先朝之治,必循五聖之謀,思祗率於舊章,用答揚於光訓。尚賴中外列辟,左右忠賢,交修厥官,以輔予治。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徽宗元符三年正月十三日登極赦
[編輯]門下:朕承先帝之末命,嗣累世之丕圖,若履淵冰,未知攸濟。先皇帝睿明聰哲,克勤於邦,遵制揚功,篤紹先烈,十有六載,海內蒙休,憂勞爽和,遂至大漸。乃以神器,屬予沖人。負荷惟艱,怵惕以懼,用謹承祧之始,肆頒在宥之恩。可大赦天下。云云。恭念元豐詒謀,紹聖遺訓,具在天下,可舉而行。惟既厥心,罔敢廢失,其率循於天下,用奉若於先王。更賴忠良盡規,文武合慮,永弼乃後,共圖康功。咨爾萬邦,體予至懷。
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受內禪登極赦
[編輯]門下:我國家創業守成,紹二百年之祚運;宅中圖大,奠三萬里之幅員。施及眇躬,嗣膺神器。永念纘承之重,懼劇春冰;載惟臨禦之難,憂深朽索。矧今邊垂未靖,師旅方興,肆推曠蕩之恩,用慰邇遐之望。可大赦天下。云云。於戲!清蹕而朝萬宇,敢忘丕冒之仁;繼明以照四方,宜布惟新之澤。更賴忠良協贊,文武交修,永孚於休,同底於道。咨爾有眾,體予至懷。
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建炎元年五月一日登極赦
[編輯]門下:皇天祐宋,卜世過於漢、唐;藝祖承周,受禪同乎舜、禹。列聖嗣無疆之歷,保邦隆不拔之基。屬以朝奸,稔成邊釁。恃中都之安富,忘外敵之憑陵,馴致金人,來犯京邑。初登城而不下,終邀駕以偕行。痛念鑾輿,遠征沙漠,宗族從而盡徙,宮闕為之一空。仍仰臣僚,俾僭位號。朕以介弟之親而授指,開元帥之府以總師。方輸敵愾之忠,忽奉講和之詔。豈圖變改,終致阽危蓋嘗指日以誓諸軍,使前迎而後請;不憚瀝血而檄率土,冀外附而內親。而三事大夫與萬邦黎獻共致樂推之懇,靡容牢避之私。謂亹亹萬幾,難以一日而曠位;矧皇皇四海,詎可三月而無君勉徇群情,嗣登大寶。宵衣旰食,紹祖宗垂創之基;疾首痛心,懷父兄播遷之難。籲號久隔,眾罔繫心;軍旅薦興,農多失業。慰民耳目之註,敷朕心腹之言。爰布湛恩,誕敷區夏,可大赦天下。於戲!聖人何以加孝朕每懷問寢之思,天子必有所先。朕欲救在原之急,嗟我文武之列,同時忠義之家,不食而哭秦庭,士當勇於報國;左袒而為劉氏,人咸樂於愛君。其一德而一心,佇立功而立事。同徯兩宮之復,終圖萬世之安。副我憂勤,躋時康乂。[3]
孝宗皇帝紹興三十二年十三日受內禪登極赦
[編輯]門下:《春秋》法五始之要,聿嚴受命之符。天地之大德曰生,爰下維新之令。太上皇帝慈儉為寶,遹駿有聲。垂精三紀之間,圖治百王之上。神謨獨運,總一日萬幾之繁;聖武旁昭,極四海九州之廣。未嘗暇逸,久積倦勤。黃屋非唐堯之心,居懷重負;泰元增漢武之策,欲介長年。顧睿訓之博臨,懼朕躬之弗稱。凡今者發政施仁之目,皆得之問安侍膳之餘。爰舉舊章,用覃曠澤,可大赦。云云。於戲!有天下傳歸於子,敢忘付託之難,建皇極敷錫厥民,允副邇遐之望。尚賴股肱同德,中外協謀,共底績於中興,以益光於永世。咨爾有眾,宜體朕懷。
紀元
[編輯]太祖朝:建隆元年【原註】庚申。周顯德七年正月四日受禪改元、建隆二年【原註】辛酉、建隆三年【原註】壬戌、建隆四年【原註】癸亥。十一月十六日,南郊,改乾德元年[4]、乾德二年【原註】甲子、乾德三年【原註】乙丑、乾德四年【原註】丙寅、乾德五年【原註】丁卯、乾德六年【原註】戊辰。十一月二十四日,南郊,改開寶元年[5]、開寶二年【原註】己巳、開寶三年【原註】庚午、開寶四年【原註】辛未、開寶五年【原註】壬申、開寶六年【原註】癸酉、開寶七年【原註】甲戌、開寶八年【原註】乙亥、開寶九年【原註】丙子。十二月二十二日,太宗改元爲太平興國元年[6]
建隆四年,始議改元。太祖謂宰相曰:「勿用前代舊號。」于是改乾德。他日,帝于禁中見內人鏡背有「乾德」之號,以問翰林學士陶穀,穀對曰:「僞蜀時年號也。」宮人果故蜀王時人。帝于是益重儒者,而歎宰相寡聞也。按僞蜀王衍,以正明五年十二月改明年爲乾德,盡六年。
太宗朝:太平興國二年【原註】丁丑、太平興國三年【原註】戊寅、太平興國四年【原註】己卯、太平興國五年【原註】庚辰、太平興國六年【原註】辛巳、太平興國七年【原註】壬午、太平興國八年【原註】癸未、太平興國九年【原註】甲申。十一月二十一日,南郊,改雍熙元年[7]、雍熙二年【原註】乙酉、雍熙三年【原註】丙戌、雍熙四年【原註】丁亥、雍熙五年【原註】戊子。正月十七日,耤田畢,肆赦,改端拱元年、端拱二年【原註】己丑、淳化元年【原註】庚寅。正月一日改元、淳化二年【原註】辛卯、淳化三年【原註】壬辰、淳化四年【原註】癸巳、淳化五年【原註】甲午、至道元年【原註】乙未。正月一日改元、至道二年【原註】丙申、至道三年【原註】丁酉。
帝卽位,改元太平興國,議者竊謂「太平」字一人六十也。至道三年,帝升遐,壽五十九歲,亦叶其數。舒州民有獻瑞石《誌公記》,其文曰:「吾觀四五朝後,次丙子,趙號太平,二十一帝王。」國家啟運在五代後,太宗丙子歲卽位。四五百年之前,天命在國家久矣[8]。
眞宗朝:咸平元年【原註】戊戌。上卽位,初改元、咸平二年【原註】己亥、咸平三年【原註】庚子、咸平四年【原註】辛丑、咸平五年【原註】壬寅、咸平六年【原註】癸卯、景德元年【原註】甲辰。正月一日改元、景德二年【原註】乙巳、景德三年【原註】丙午、景德四年【原註】丁未、大中祥符元年【原註】戊申。正月五日以天書降,改元、大中祥符二年【原註】己酉、大中祥符三年【原註】庚戌、大中祥符四年【原註】辛亥、大中祥符五年【原註】壬子、大中祥符六年【原註】癸丑、大中祥符七年【原註】甲寅、大中祥符八年【原註】乙卯、大中祥符九年【原註】丙辰、天禧元年【原註】丁巳。正月一日改元、天禧二年【原註】戊午、天禧三年【原註】己未、天禧四年【原註】庚申、天禧五年【原註】辛酉、乾興元年【原註】壬戌。正月一日改元。
景德五年正月三日乙丑,天書降。丙寅,上謂宰相王旦等議降德音,改年號。丁卯,王旦以德音條目上進。上曰:「朕再思之。奉承天意,當大赦天下。」馮拯進曰:「適中書、樞密院共議改元,莫若取神人所告大中祥符之言,以爲年號。」上悅曰:「美名也。」先是景德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將半,上方就寢,夢神人星冠絳袍,告上曰:「宜于正殿建黃籙道場一月,結壇齋戒,當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至是以紀元。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乙卯,詔曰:「朕以獻歲肇春,元辛叶吉,請眞君而致潔,奉寶冊以陳儀。將伸薦信之辭,式舉建元之典。其改來年為天禧元年。」乾興元年正月一日,御劄內外文武臣僚等:「朕祇荷慶靈,嗣守洪業。顧涉道之猶淺,念守文之惟難。曷嘗不未明求衣,既昃忘食,兢兢業業,罔敢怠荒。而天地儲休,宗社垂祐。嘉祥屢降,庶政允釐。民俗阜康,邊垂靖謐。臻于至治,益用愧懷。屬歲律之肇新,慶春祺之紛委。式改紀年之號,併伸及物之恩,宜自正月一日改天禧六年爲乾興元年。重念類帝薦誠,尚賒於亞歲;先庚施令,俾告于門庭。其今年冬,合行南郊,諸般恩澤,竝特移就正月一日。庶茲惠渥,亟洽羣倫,所有覃慶及賞賚等,一依自來南郊體例施行。至日朕親御正陽門宣制,仍令有司草具儀注以聞。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仁宗朝:天聖元年【原註】癸亥。上卽位,初改元、天聖二年【原註】甲子、天聖三年【原註】乙丑、天聖四年【原註】丙寅、天聖五年【原註】丁卯、天聖六年【原註】戊辰、天聖七年【原註】己巳、天聖八年【原註】庚午、天聖九年【原註】辛未、天聖十年【原註】壬申。十一月六日,改明道元年[9]、明道二年【原註】癸酉。十二月,降詔改明年爲景祐、景祐元年【原註】甲戌、景祐二年【原註】乙亥、景祐三年【原註】丙子、景祐四年【原註】丁丑、景祐五年【原註】戊寅。十一月十八日,南郊,改寶元元年、寶元二年【原註】己卯、寶元三年【原註】庚辰。二月二十一日,改康定元年、康定二年【原註】辛巳。十一月二十日,南郊,改慶歷元年、慶歷二年【原註】壬午、慶歷三年【原註】癸未、慶歷四年【原註】甲申、慶歷五年【原註】乙酉、慶歷六年【原註】丙戌、慶歷七年【原註】丁亥、慶歷八年【原註】戊子、皇祐元年【原註】己丑。正月一日改元、皇祐二年【原註】庚寅、皇祐三年【原註】辛卯、皇祐四年【原註】壬辰、皇祐五年【原註】癸巳、皇祐六年【原註】甲午。三月十七日,改至和元年、至和二年【原註】乙未、至和三年【原註】丙申。九月十二日,改嘉祐元年、嘉祐二年【原註】丁酉、嘉祐三年【原註】戊戌、嘉祐四年【原註】己亥、嘉祐五年【原註】庚子、嘉祐六年【原註】辛丑、嘉祐七年【原註】壬寅、嘉祐八年【原註】癸卯。
上卽位,改元天聖。時章獻明肅太后臨朝,撰號者取「天」字于文為「二人」,以謂二人聖者,以尊太后也。至十年,改元明道,又以謂于文日月竝也,與二人之意同。後以犯契丹主耶律明記諱,遂改曰景祐,是時連歲大旱,改元詔意冀以導迎和氣也[10]。五年,因郊,又改曰寶元。自景祐初,慕明皇以「開元」加尊號,遂加「景祐」于尊號之上,至寶元亦然,是歲趙元昊以河西叛,改姓元氏,朝廷惡之,遽改曰康定,而不復加于尊號,而好事者以謂「康定」乃謚號也,明年又改曰慶歷。至九年,大旱,河北尤甚,民死者十八九,于是又改曰皇祐,猶景祐也。六年四月朔,日食,以謂正陽之月,自古所忌,又改曰至和。三年,上不豫,久之康復,又改曰嘉祐。蓋自天聖至此,凡改元者九,皆有謂也。
英宗朝:治平元年【原註】甲辰、治平二年【原註】乙巳、治平三年【原註】丙午、治平四年【原註】丁未。
神宗朝:熙寧元年【原註】戊申。上卽位,初改元、熙寧二年【原註】己酉、熙寧三年【原註】庚戌、熙寧四年【原註】辛亥、熙寧五年【原註】壬子、熙寧六年【原註】癸丑、熙寧七年【原註】甲寅、熙寧八年【原註】乙卯、熙寧九年【原註】丙辰、熙寧十年【原註】丁巳、元豐元年【原註】戊午。正月一日改元、元豐二年【原註】己未、元豐三年【原註】庚申、元豐四年【原註】辛酉、元豐五年【原註】壬戌、元豐六年【原註】癸亥、元豐七年【原註】甲子、元豐八年【原註】乙丑。
哲宗朝:元祐元年【原註】丙寅。上卽位,初改元、元祐二年【原註】丁卯、元祐三年【原註】戊辰、元祐四年【原註】己巳、元祐五年【原註】庚午、元祐六年【原註】辛未、元祐七年【原註】壬申、元祐八年【原註】癸酉、元祐九年【原註】甲戌。四月十二日,改紹聖元年、紹聖二年【原註】乙亥、紹聖三年【原註】丙子、紹聖四年【原註】丁丑、紹聖五年【原註】戊寅。六月朔,改元元符元年[11]、元符二年【原註】己卯、元符三年【原註】庚辰。
徽宗朝:建中靖國元年【原註】辛巳。上卽位,初改元,其年南郊,又改明年元、崇寧元年【原註】壬午。正月一日改元、崇寧二年【原註】癸未、崇寧三年【原註】甲申、崇寧四年【原註】乙酉、崇五元年【原註】丙戌、大觀元年【原註】丁亥。正月一日改元、大觀二年【原註】戊子、大觀三年【原註】己丑、大觀四年【原註】庚寅、政和元年【原註】辛卯。正月一日改元、政和二年【原註】壬辰、政和三年【原註】癸巳、政和四年【原註】甲午、政和五年【原註】乙未、政和六年【原註】丙申、政和七年【原註】丁酉、政和八年【原註】戊戌, 十一月一日,改重和元年、重和二年【原註】己亥,二月三日,改宣和元年[12]、宣和二年【原註】庚子、宣和三年【原註】辛丑、宣和四年【原註】壬寅、宣和五年【原註】癸卯、宣和六年【原註】甲辰、宣和七年【原註】乙巳。
欽宗朝:靖康元年【原註】丙午。上卽位,初改元。
光堯壽聖太上皇帝朝:建炎元年【原註】丁未。五月朔,卽位,改靖康二年爲建炎元年[13]、建炎二年【原註】戊申、建炎三年【原註】己酉、建炎四年【原註】庚戌、紹興元年【原註】辛亥[14]、紹興二年【原註】壬子、紹興三年【原註】癸丑、紹興四年【原註】甲寅、紹興五年【原註】乙卯、紹興六年【原註】丙辰、紹興七年【原註】丁巳、紹興八年【原註】戊午、紹興九年【原註】己未、紹興十年【原註】庚申、紹興十一年【原註】辛酉、紹興十二年【原註】壬戌、紹興十三年【原註】癸亥、紹興十四年【原註】甲子、紹興十五年【原註】乙丑、紹興十六年【原註】丙寅、紹興十七年【原註】丁卯、紹興十八年【原註】戊辰、紹興十九年【原註】己巳、紹興二十年【原註】庚午、紹興二十一年【原註】辛未、紹興二十二年【原註】壬申、紹興二十三年【原註】癸酉、紹興二十四年【原註】甲戌、紹興二十五年【原註】乙亥、紹興二十六年【原註】丙子、紹興二十七年【原註】丁丑、紹興二十八年【原註】戊寅、紹興二十九年【原註】己卯、紹興三十年【原註】庚辰、紹興三十一年【原註】辛巳、紹興三十二年【原註】壬午。
靖康二年五月一日赦:「朕惟火德中微,天命未改,攷光武紀元之制,紹建隆開國之基。用赫丕圖,益光前烈。可以靖康二年五月一日改爲建炎元年。」
- ↑ 案太祖以周顯德七年正月初四日卽位,此書云初五日者,蓋登極肆赦在次日也
- ↑ 案《永樂大典》所載,登極赦文獨佚此詔,今從趙普《龍飛記》所載補入,原註翰林學士承旨陶穀行,蓋穀筆也
- ↑ 案周煇《清波雜志》云,髙宗卽位于南京,肆赦文有兩本,首尾皆同,如「道君發德音而罪己,退辭履位之尊;淵聖以震長而繼天,首正誤國之罪。悉捐金幣,分割膏腴,思愛惜于兩朝,忍輕加于一矢。生靈受賜,夷夏聞風。要質賢王,既驅車而北渡;連結異域,復擁衆而南侵。慨谿壑之無厭,昧蜂蠆之有毒,廷臣乏策,敵使詭和,款貔虎以退師,致金湯之失險,肆令狼子薦食都畿」等語,與今所傳本異,蓋時有忌器之嫌也,皆太常少卿滕康行。《永樂大典》所載,卽當時所傳本,而前詔特詳于《清波雜志》,附識于此。又攷《宋史》,髙宗卽位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惟蔡京、童貫、王黼、朱勔、李彥、孟昌齡、梁師成、譚禎及其子孫見流竄者,更不收敘,竝載《清波雜志》中,是當時亦不盡赦也
- ↑ 案建隆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改元乾德,《東都事略》、李燾《長編》、《宋史》以是年爲乾德元年,其未改元以前之事,俱係之乾德元年之下,故建隆有三年,無四年,其後凡改元不在正月朔日,卽以所改之元紀年, 如乾德六年十一月改元開寶,卽書開寶元年,惟于九年十月太宗卽位,改元太平興國,仍書爲開寶九年,特爲變例,而《事實》所載,統以所改之元分注是年之下,至次年直書爲二年,其體例與各書互異
- ↑ 案十一月原本誤作十二月,今據《宋史》改正
- ↑ 案《宋史》,太宗以開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卽位,十二月二十二日改元,原本誤作十月二十日,今改正
- ↑ 案二十一日原本誤作二十四日,今據《雍熙元年郊社文》改正
- ↑ 案《宋史》,大中祥符五年閏十月丁丑,出舒州所獲瑞石,文曰《誌公記》,而不載其文,此書不載年月日,彼此可以參攷
- ↑ 案十一月原本誤作十二月,今據《東都事略》改正
- ↑ 案《遼史·景宗本紀》:「諱寧,字賢寧,小字明扆」,與此及李燾《長編》作「明記」者有異,又《長編》謂改元因歲旱蝗,宜有變改,而以歐陽修《歸田錄》所云犯契丹諱爲誤,此書則犯諱、歲旱兩說竝見,正與《歸田錄》原文相符,附註備攷
- ↑ 案元符元年四字原本誤作大字,今改正
- ↑ 案《宋史》,重和二年二月庚辰改元,攷是年正月戊申朔,則庚辰爲二月三日,原本誤作三月一日,今改正
- ↑ 此書紀元,非正月朔日改元者,皆作分註,至次年直書爲二年,高宗以靖康二年五月一日卽位改元,此特書建炎元年者,蓋以建炎中興,故變例書之
- ↑ 案《宋史》,紹興元年正月一日改元,此處原註有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