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容齋三筆/卷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三 容齋三筆
卷十四
卷十五 

三教論衡

[編輯]

唐德宗以誕日歲歲詔佛、老者大論麟德殿,並召給事中徐岱及趙需、許孟容、韋渠牟講說。始三家若矛盾,然卒而同歸於善,帝大悅,責予有差。此《新書》列傳所載也。白樂天集有《三教論衡》一篇云:「太和元年十月,皇帝降誕日,奉敕召入麟德殿內道場對禦三教談論,略錄大端。第一座:秘書監白居易,安國寺引駕沙門義林,太清宮道士楊弘元。」其序曰:「談論之先,多陳三教,贊揚演說,以啟談端。臣學淺才微,猥登講座。竊以義林法師明大小乘,通內外學,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臣稽先王典籍,假陛下威靈,發問既來,敢不響答。」然予觀義林所問,首以《毛詩》稱六義,《論語》列四科,請備陳名數而已。居易對以孔門之徒三千,其賢者列為四科,《毛詩》之篇三百,其要者分為六義。然後言六義之數,四科之目,十哲之名。復引佛法比方,以六義可比十二部經,四科可比六度,以十哲可比十大弟子。僧難云:「曾參至孝,百行之先,何故不列於四科?」居易又為辯析,乃曰:「儒書奧義,既已討論,釋典微言,亦宜發問。」然所問者不過芥子納須彌山一節而已。後問道士《黃庭經》中養氣存神長生久視之道,道士卻問敬一人而千萬人悅。觀其問答旨意,初非幽深微妙,不可測知,唐帝歲以此為誕日上儀,殊為可省。國朝命僧升座祝聖,蓋本於此。

夫兄為公

[編輯]

婦人呼夫之兄為伯,於書無所載。予頃使金國時,辟景孫弟輔行,弟婦在家,許齋酸及還家賽願。予為作青詞云:「頃因兄伯出使,夫婿從行。」雖借用《陳平傳》「兄伯」之語,而自不以為然。偶憶《爾雅·釋親篇》曰:「婦稱夫之兄為兄公,夫之弟為叔。」於是改兄伯字為兄公,視前所用,大為不佯矣。《玉篇》妐字音鐘,註云:「夫之兄也。」然於義訓不若前語。

政和文忌

[編輯]

蔡京顓國,以學校科舉籍制多士,而為之鷹犬者,又從而羽翼之。士子程文,一言一字稍涉疑忌,必暗黜之。有鮑輝卿者言:「今州縣學考試,未校文學精弱,先問時忌有無,茍語涉時忌,雖甚工不敢取。若曰:『休兵以息民,節用以豐財,罷不急之役,清人仕之流。』諸如此語,熙、豐、紹聖間,試者共用不以為忌,今悉繼之,所宜禁止。」詔可。政和三年,臣僚又言:「比者試文,有以聖經之言輒為時忌而避之者,如曰『大哉堯之為君』,『君哉舜也』,與夫『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吉凶悔吝生乎動』,『吉凶與民同患』。以為『哉』音與『災』同,而危亂凶悔非人樂聞,皆避。今當不諱之朝,豈宜有此?」詔禁之。以二者之言考之,知當時試文無辜而坐黜者多矣,其事載於《四朝志》。

瞬息須臾

[編輯]

瞬息、須臾、頃刻,皆不久之辭,與釋氏「一彈指間」,「一剎那頃」之義同,而釋書分別甚備。《新婆沙論》云:「百二十剎那,成一怛剎那,六十但剎那,成一臘縛,二十臘縛,成一牟呼麥多,三十牟牟麥多,成一晝夜。」又《毗曇論》云:「一剎那者翻為一念,一但剎那翻為一瞬,六十擔剎那為一息,一息為一羅婆,三十羅婆為一摩睺羅,翻為一須臾。」又《僧祗律》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神宗待文武臣

元豐三年,詔知州軍不應舉京官職官者,許通判舉之。蓋諸州守臣有以小使臣為之,而通判官入京朝,故許之薦舉。今以小使臣守沿邊小郡,而公然薦人改官,蓋有司不舉行故事也。神宗初即位,以刑部郎中劉述,今朝散大夫。久不磨勘,特命為吏部郎中。今朝請大夫。樞密院言:「左藏庫副使陳昉恬靜,久應磨勘,不肯自言。」帝曰:「右職若效朝土養名,而獎進之,則將習以為高,非便也。」翌日以兵部員外郎張問,今朝請眠十年不磨勘,特遷禮部郎中。今朝奉大夫。其旌賞駕御,各自有宜,此所以為綜核名實之善政。見《四朝志》。

綠竹王芻

[編輯]

隨筆》中載:「毛公釋綠竹王芻,以為北人不見竹,故分綠竹為二物,以綠為王芻。」熙寧初,右贊善大夫吳安度試舍人院,已入等。有司以安度所賦《綠竹詩》,背王芻占說,而直以為竹,遂黜不取。富韓公為相,言:「《史記》敘載淇園之竹,正衛產也,安度語有據。」遂賜進士出身。予又記前賢所紀,仁宗時,賈邊試《當仁不避於師論》,以師為眾,謂其背先儒訓釋,特黜之。蓋是時士風淳厚,論者皆不喜新奇之說,非若王氏之學也。

親除諫官

[編輯]

仁宗慶曆三年,用歐陽修、余靖、王素為諫官,當時名士作詩,有「御筆新除三諫官」之句。元豐八年,詔範純仁為諫議大夫,唐淑問、蘇轍為司諫,未光庭、范祖禹為正言。宣仁後問宰執,此五人者如何?金曰:「外望惟允。」章子厚獨曰:「故事,諫官皆薦諸侍從,然後大臣稟奏。今詔除出中,得無有近習援引乎?此門浸不可啟。」後曰:「大臣實皆言之,非左右也。」子厚曰:「大臣當朋揚,何為密薦?」由是有以親嫌自言者,呂公著以范祖禹,韓填、司馬光以範純仁。子厚曰:「臺諫所以糾大臣之越法者,故事,執政初除,茍有親戚及嘗被薦引者,見為臺臣,則皆他徒。今天子幼沖,太皇同聽萬幾,故事不可違。」光曰:「純仁、祖禹實宜在諫列,不可以臣故妨賢,寧臣避位。」子厚曰:「縝、光、公著必不私,他日有懷奸當國者,例此而引其親黨,恐非國之福。」後改除純仁待制,祖禹著作佐郎,然此制亦不能常常恪守也。

檢放災傷

[編輯]

水旱災傷,農民陳訴,郡縣不能體朝廷德意。或慮減放苗米,則額外加耗之人為之有虧,故往往從窄。比年以來,但有因賑濟虛數而冒賞者,至於蠲租失實,於民不便者,未嘗小懲。宣和之世,執政不能盡賢,而其所施行,蓋猶慰人心。京西運判李祜奏:「房州民數百人,陳言災傷。知州李俚,取其為首者,杖而徇之城市,以戒妄訴,用此其州蠲稅不及一厘。」詔:「李悝除名,簽書官皆勒停。」桔又奏:「唐、鄧州蠲災賑乏,悉如法令,均、房州不盡減稅,致有盜賊。」詔:「均、房州守令悉罷,唐、鄧守貳各增一官秩。」百姓見憂,出於徽宗聖意,而大臣能將順也。

檀弓註文

[編輯]

檀弓》上下篇,皆孔門高第弟子在戰國之前所論次。其文章雄健精工,雖楚、漢間諸人不能及也。而鄭康成所註,又特為簡當,旨意出於言外,今載其兩章以示同志。「衛司寇惠子之喪,子遊為之麻衰,牡麻絰。」註云:「惠子廢適立庶,為之重服以譏之。」「文子辭曰:子辱與彌牟之弟遊,又辱為之服,敢辭。子遊曰:禮也。文子退反哭。」註:「子遊名習禮,文子亦以為當然,未覺其所譏。」「子遊趨而就諸臣之位。」註:「深譏之。」「文子又辭曰:子辱與彌牟之弟遊,又辱為之服,又辱臨其喪,敢辭。子遊曰:固以請。文子退,扶適子南面而立曰:子辱與彌牟之弟遊,又辱為之服,又辱臨其喪,虎也敢不復位。」註:「覺所譏也。」「子遊趨而就客位。」註:「所譏行。」按此一事,倘非註文明言,殆不可曉。今用五「譏」字,詞意渙然,至最後「覺所譏」「所譏行」六字,尤為透徹也。「季孫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與子貢吊焉,閽人為君在,弗內也。曾子與子貢入於其廄而修容焉。子貢先人,閽人曰:鄉者已告矣。」註:「既不敢止,以言下之。」「曾子後入,閽人辟之。」註:「見兩賢相隨,彌益恭也。」今人讀此段,真如親立季氏之庭,親見當時之事,註文尤得其要領雲。

左傳有害理處

[編輯]

左傳》議論遣辭,頗有害理者,以文章富艷之故,後人一切不復言,今略疏數端,以箴其失,傳云:「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杜氏謂:「不復專任鄭伯也。」「周公閱與王孫蘇爭政,王叛王孫蘇。」杜氏曰:「叛者,不與也。」夫以君之於臣,而言貳與叛,豈理也哉!「晉平戎於王,單襄公如晉拜成。劉康公激戎,將遂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國,不義。」晉範吉射、趙秧交兵。「劉氏、范氏世為昏姻,萇弘事劉文公,故周與范氏。趙秧以為討。」夫以天子之使出聘侯國,而言拜成。謂周於晉為欺大國。諸侯之卿跋扈於天子,而言討。皆於名分為不正。其他如晉邢侯殺叔魚,叔魚兄叔向數其惡而屍諸市。其於兄弟之誼為弗篤矣,而托仲尼之語云:「殺親益榮。」杜氏又謂:「榮名益己。」以弟陳屍為兄榮,尤為失也。

夫人宗女請受

[編輯]

戚裏宗婦封郡國夫人,宗女封郡縣主,皆有月俸錢米,春冬絹綿,其數甚多,《嘉祐祿令》所不備載。頃見張掄娶仲儡女,封遂安縣主,月入近百千,內人請給,除糧料院幫勘、左藏庫所支之外,內帑又有添給,外庭不復得知。因記熙寧初,神宗與王安石言,今財賦非不多,但用不節,何由給足?宮中一私身之奉,有及八十貫者,嫁一公主,至用七十萬緡,沈貴妃料錢月八百貫。聞太宗時,宮人惟系皂綢檐,元德皇后嘗以金線緣檐而怒其奢。仁宗初定公主俸料,以問獻穆大主,再三始言,其初僅得五貫耳。異時,中官月有止七百錢者。禮與其奢寧儉,自是美事也。一時旨意如此,不聞奉行。以今度之,何止十百倍也。

蜀茶法

[編輯]

蜀道諸司,惟茶馬一臺,最為富盛,茶之課利多寡,與夫民間利疚,他邦無由可知。予記《東坡集》有《送周朝議守漢州》詩云:「茶為西南病,甿俗記二李。何人折其鋒,矯矯六君子。」註:「二李,杞與稷也。六君子,謂思道與侄正孺、張永徽、吳醇翁、呂元鉤、宋文輔也。」初,熙寧七年,遣三司幹當公事李杞經畫買茶,以蒲宗閔同領其事。蜀之茶園不殖五穀,惟宜種茶,賦稅一例折輸,錢三百折絹一匹,三百二十折綢一匹,十錢折綿一兩,二錢折草一圍,凡稅額總三十萬。杞創設官場,歲增息為四十萬。其輸受之際,往往壓其斤重,侵其加直。杞以疾去,都官郎中劉佐體量,多其條畫。於是宗閔乃議民茶息收十之三,盡賣於官場,蜀茶盡榷,民始病矣。知彭州呂陶言:「天下茶法既通,蜀中獨行禁榷。況川峽四路所出茶貨,比方東南諸處,十不及一。諸路既許通商,兩川卻為禁地,虧損治體,莫甚於斯。且盡榷民茶,隨買隨賣,或今日買十千,明日即作十三千賣之,比至歲終,不可勝算,豈止三分而已。佐、杞、宗閔作為敝法,以困西南生聚。」佐坐罷去,以國子博士李稷代之,陶亦得罪。侍御史周尹復極論榷茶為害,罷為湖北提點刑獄。利路漕臣張宗諤、張升卿,復建議廢茶場司,依舊通商。稷劾其疏謬,皆坐貶秩。茶場司行割子督綿州彰明縣,知縣宋大章繳奏,以為非所當用。稷又詆其賣直釣奇,坐沖替。一歲之間,通課利及息耗至七十六萬緡有奇,詔錄李妃前勞而官其子。後稷死於永樂城,其代陸師閔言其治茶五年,獲凈息四百二十八萬緡,詔賜田十頃。凡上所書,皆見於國史。坡公所稱思道乃周尹,永徽乃二張之一,元鈞乃呂陶,文輔乃大章也,正孺、醇翁之事不著。

判府知府

[編輯]

國朝著令,僕射、宣徽使、使相知州府者為判,其後改僕射為特進,官稱如昔時。唯章子厚罷相守越,制同結尾云:「依前特進知越州。」雖曰黜典,亦學士院之誤。同時執政蔣穎叔以手簡與之,猶呼雲判府,而章質夫只雲知府,蓋從其實,予所藏名公法書冊有之。吾鄉彭公器資有遺墨一帖,不知與何人?其辭曰:「某頓首,知郡相公閣下。」是必知州者,故亦不以府字借稱。今世蕞爾小壘,區區一朝官承乏作守,吏民稱為判府,彼固偃然居之不疑。風俗淳澆之異,一至於此!

歌扇舞衣

[編輯]

唐李義山詩云:「鏤月為歌扇,裁雲作舞衣。」同時人張懷慶竊為己作,各增兩字云:「生情鏤月為歌扇,出性裁雲作舞衣。」致有生吞活剝之誚。予又見《劉希夷代閨人春日》一聯云:「池月憐歌扇,山雲愛舞衣。」絕相似。杜老亦云:「江清歌扇底,野曠舞衣前。」儲光羲云:「竹吹留歌扇,蓮香入舞衣。」然則唐詩人好以歌扇、舞衣為對也。

宮會折閱

[編輯]

官會子之作,始於紹興三十年,錢端禮為戶部侍郎,委徽州創樣撩造紙五十萬,邊幅皆不剪裁。初以分數給朝士俸,而於市肆要鬧處置五場,輦見錢收換,每一千別輸錢十,以為吏卒用。商賈人納,外郡綱運,悉同見錢。無欠數陪償及腳乘之費,公私便之。既而印造益多,而實錢浸少,至於十而損一,未及十年,不勝其弊。壽皇念其弗便,出內庫銀二百萬兩售於市,以錢易楮焚棄之,僅解一時之急,時乾道三年也。淳熙十二年,邁自婆召還,見臨安人揭小帖,以七百五十錢兌一楮,因入對言之,喜其復行。天語云:「此事惟卿知之,朕以會子之故,幾乎十年睡不著。」然是後囊弊又生,且偽造者所在有之。及其敗獲,又未嘗正治其誅,故行用愈輕。迫慶元乙卯,多換六百二十,朝廷以為憂,詔江、浙諸道必以七百七十錢買楮市一道。此意固善,而不深思,用錢易紙,非有微利,誰肯為之?因記崇寧四年有旨,在京市戶市商人交子,凡一千許損至九百五十,外路九百七十,得貿鬻如法,毋得輒損,願增價者聽。蓋有所贏縮,則可通行,此理固易曉也。

飛鄰望鄰

[編輯]

自古所謂四鄰,蓋指東西南北四者而言耳。然貪虐害民者,一切肆其私心。元豐以後,州縣榷賣坊場,而收凈息以募役,行之浸久,弊從而生。往往鬻其抵產,抑配四鄰,四鄰貧乏,則散及飛鄰、望鄰之家,不復問遠近,必得償乃止。飛鄰、望鄰之說,誠所未聞。元祐元年,殿中侍御史呂陶奏疏論之,雖嘗暫革,至紹聖又復然。

衙參之禮

[編輯]

今監司、郡守初上事,既受官吏參謁,至晡時,僚屬復伺於客次,肯吏列立廷下通刺曰衙,以聽進退之命,如是者三日。如主人免此禮,則翌旦又通謝刺。此禮之起,不知何時。唐岑參為貌州上佐,有一詩,題為《衙郡守還》,其辭曰:「世事何反覆,一身難可料。頭白翻折腰,還家私自笑。所嗟無產業,妻子嫌不調。五斗米留人,東溪憶垂釣。」然則由來久矣。韓詩曰:「如今便別官長去,直到新年衙日來。」

 卷十三 ↑返回頂部 卷十五

本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