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司筆記 (四庫全書本)/卷04
左司筆記卷之四
正賦
尙書曰以萬民惟正之供而周公必歸本於稼穡艱難知
小民之依以終君子無逸之意蓋周之有天下國家者以
康功田功爲亟而鄉遂都鄙之法嘗度其山林藪澤原陵
淳鹵之地以肥墝多少爲差故九賦行而頌聲作矣然三
代之賦率於千後代之賦率於𤱔而君子小之相爲領養
��凡百世而不�此國賦之所以作也序正賦第四
正賦總二千九百八十七萬八千五百兩 米麥豆穀八
百四十萬七百九十石〈○外 十九萬四百八十三 二十一萬〉
〈八百三十六石〉
直𨽾地丁正賦銀二百四十𠤎萬六千六百九十七兩米
�萬三千一百九十二石豆四千七百四十石芝蔴�
千二百七十二石〈○外屯田地一銀九千三百五十六兩粟米四千九百六十二石黑豆二〉
〈千四百五十石〉
順天府地丁銀一十八萬二千三百兩 米一千五百二
十石黑豆四千𠤎百四十石
永平府地丁銀七萬七千二百兩 米一萬二千六百三
十二石
保定府地丁銀二十七萬三千三百二十九兩
河閒府地丁銀二十八萬三千一百四十七兩 米�十
四百四十三石
眞定府地丁銀六十八萬六千四百一十一兩 米二十
六石芝蔴二百八十石
順德府地丁銀一十八萬一千六百九兩 芝蔴二百八
十二石
慶平府地丁銀二十五萬七千三百六十五兩 芝蔴二
百三十石
大名府地丁銀五十萬一千五百八十兩 芝蔴四百八
十石
宣化府地丁銀三萬三千七百五十五兩 米四萬三千
五百五十一石
盛京地丁正賦銀二萬二千六百二十四兩〈康熙三十二年改徵黑豆〉
〈一石五百一十一石粟米一萬六千七百四十八石〉
奉天府地丁銀一萬一千六百一十四兩〈改徵黑豆四千九百五十一石〉
〈粟米九千三百六十四石〉
錦州府地丁銀一萬一千一十兩〈改徵黑豆五千五百六十四石粟米七千三百〉
〈八十四石〉
江南二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五百六十八萬九千七十兩
米二百四十四萬一千七十一石〈○外江蘓�衛屯田地丁銀二萬九千六〉
〈百七十兩米麥豆二萬三千八百一十八石安徽十一衛屯田地丁銀四萬二千八百六兩米一百四十三石〉
江寧府地丁銀三十五萬七千八百七十七兩 米一十
七萬一千四十八石
蘓州府地丁銀一百二十九萬八千四百八十四兩 米
八十九萬九千三百一十七石
松江府地丁銀六十七萬六千五百三十三兩 米三十
八萬一千七百九十三石
常州府地丁銀五十八萬六千一百四十一兩 米三十
萬六千一百六十九石
鎮江府地丁銀二十四萬七千三百九十一兩 米一十
四萬一千一十六石
淮安府地丁銀三十二萬五千五十四兩 米七萬八千
五百六十八石
揚州府地丁銀三十六萬四千二百二十九兩 米九萬
六千五百九十石
徐州地丁銀一十四萬四千一百八十五兩 米四萬三
千八十一石
右七府一屬江蘓布政司
安慶府地丁銀一十七萬三千七十三兩 米九萬二千
二百一十二石
徽州府地丁銀一十八萬八千六百四十八兩 米二萬
九千二百四十五石
寧國府地丁銀一十九萬七千一百五兩 米四萬七千
三十九石
池州府地丁銀九萬三千四百五十六兩 米四萬六千
八百七十九石
太平府地丁銀一十三萬七千七十一兩 米二萬六千
六十四石
廬州府地丁銀二十六萬四千八百五十二兩 米二萬
七千三百六十四石
鳳陽府地丁銀四十四萬五千四百二十七兩 米三萬
三千九百四十五石
滁州地丁銀六萬九千五兩 米七千一百五十一石
和州地丁銀六萬六百八十三兩 米四千四百六十六
石
廣德州地丁銀五萬九千八百五十五兩 米一萬三千
二十四石
右七府三州屬安徽布政司
浙江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二百九十六萬三千九百七兩
米一百三十六萬五千六百一十二石〈○外六衛五所屯田地丁銀二〉
〈萬三千一百三十四兩〉
杭州府地丁銀三十五萬一千八百七十八兩 米一十
七萬七千六百六十七石
嘉興府地丁銀四十七萬四千六百八十兩 米五十九
萬三千七十二石
湖州府地丁銀四十萬三千九百二十七兩 米三十九
萬一千五百九十七石
寧波府地丁銀二十一萬二千二百七十六兩 米三萬
五千九百五十九石
紹興府地丁銀四十一萬九千七十二兩 米四萬四千
二百一十二石
金華府地丁銀三十四萬四千六百五十五兩 米一萬
四千三百八十二石
衢州府地丁銀一十九萬四千六百八十三兩 米一萬
二千四十七石
嚴州府地丁銀一十七萬二千五百九十五兩 米三千
五百六十六石
溫州府地丁銀一十一萬一千七百七十四兩 米四萬
二千八百八十二石
台州府地丁銀一十五萬四千五百六十二兩 米三萬
九千八百六十石
處州府地丁銀一十二萬三千八百兩 米一萬三百六
十三石
山東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三百三十三萬一千五百八十
兩 米四十七萬二千一十七石麥三萬三千六百八
十九石穀八百九石〈○外十四衛三所屯田地丁銀五萬八千八百六十七兩〉
濟南府地丁銀一百萬二千一百四十一兩 米二十三
萬三千六百六十一石麥一萬三千四百六十石穀七
十七石
兗州府地丁銀七十四萬五千八百九十九兩 米七萬
八千九十六石麥二千九百三十九石
東昌府地丁銀四十五萬七千七百六十九兩 米十五
萬六千八百五十五石麥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六石
靑州府地丁銀五十七萬一千三百六十五兩 米八百
三十五石
萊州府地丁銀三十二萬六千九百一十五兩 米二千
五百六十七石穀七百三十一石
登州府地丁銀二十二萬七千四百四十七兩
山西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二百九十四萬一千四百三十
四兩 米五萬四千六百二十石〈○外屯田地丁軍徭銀二萬三千二百二〉
〈十兩糧六萬九千四百九十六石〉
太原府地丁銀六十五萬四千八百一十二兩 米四萬
三千六百十十八石
平陽府地丁銀一百三十萬三千七百四十一兩 米六
千六百五十一石
潞安府地丁銀二十五萬七千九百四十一兩 米二千
四百五十石
汾州府地丁銀三十萬四千四百三十三兩 折色米二
百八十四石
大同府地丁銀一十萬八千四百三十二兩 米三百三
十七石
澤州地丁銀一十九萬九千七百六十兩 米四百四十
三石
遼州地丁銀三萬三千二百一十八兩 米五石
沁州地丁銀四萬四千一百六十五兩 米八百五十二
石
河南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二百九十五萬五千九百三十
五兩 米二十六萬七百六十三石〈○外屯田地丁銀二十三萬一百二〉
〈十三兩〉
開封府地丁銀一百七萬七百三十四兩 米九萬九千
四百九十八石麥一千一百六十石
歸德府地丁銀三十一萬七千三百三十兩 米一萬六
千七百九十一石
彰德府地丁銀三十六萬三千七百八十五兩 米四萬
三千五百六十七石
衛輝府地丁銀一十六萬二千五百五十九兩 米二萬
五十三石
懷慶府地丁銀二十九萬七千四百五十一兩 米四萬
二千五百四十一石
河南府地丁銀二十九萬七千四百七十五兩 米三萬
一千四百八十六石
汝寧府地丁銀二十二萬五百二兩 米二千五百四十
二石
南陽府地丁銀一十六萬五千三百八十一兩
汝州屬縣四地丁銀六萬七百一十四兩 米四千二百
八十五石
陝西二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一百八十三萬四千二百五
十四兩 米一百二十八萬八千一百九十石〈○外屯田地丁〉
〈銀二十三萬九千四百四十二兩〉
西安府地丁銀一百二十四萬三千五百三十九兩 米
八十五萬四千二百四十六石
漢中府地丁銀七萬九千一百七十兩 米二萬五千六
百七十六石
鳳翔府地丁銀一十九萬五百二十一兩 米一十九萬
二千七百一十五石
延安府地丁銀六萬二千九百九十六兩 米一十八萬
四千七十九石
興安州地丁銀一萬二千八百四兩 米七千八百五十
一石
右四府一州屬陝西布政司
平涼府地丁銀七萬五千二百五十二兩 米五千七百
五十三石
慶陽府地丁銀三萬二千四十四兩 米八百三十石
臨洮府地丁銀三萬七千六百六十七兩 米一萬四千
四十四石
鞏昌府地丁銀一十萬二百六十兩 米二千九百九十
六石
右四府屬甘肅布政司
江西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二百三萬八百二十八兩 米
八十八萬四千九百三十六石〈內漕項米二萬六千七百石載兵米四萬八千〉
〈四百石二項每石折銀六錢○州縣附征屯田地丁餘徭蓆竹銀二萬三千一百六十一兩〉
南昌府地丁銀三十四萬二千九百三兩 米二十二萬
七千九百五十石
瑞州府地丁銀八萬五千九百六十六兩 米六萬四千
七百九十石
袁州府地丁銀八萬七千七百二十三兩 米六千九百
五十八石
臨江府地丁銀一十五萬五百六十八兩 米八萬三千
六百八十三石
吉安府地丁銀三十萬三百六十八兩 米一十五萬一
千九百六十九石
撫州府地丁銀二十四萬二千三百六十七兩 米七萬
八千九百九十八石
建昌府地丁銀一十萬八千二百七十三兩 米三萬八
千五百一十五石
廣信府地丁銀一十四萬四千七百三十六兩 米四萬
七千一百一石
饒州府地丁銀二十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兩 米一十一
萬八千六百八十八石
南康府地丁銀八萬五千一百一十九兩 米三萬九千
三百六十五石
九江府地丁銀八萬四千八十八兩 米四千四百一十
一石
贑州府地丁銀一十三萬九千八百五兩 米二萬二千
五百八石
南安府地丁銀四萬六千六百三十二兩
湖廣二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二百一十萬七千六兩〈山免桃川〉
〈所黑白二徭籽粒銀一十二兩〉米五十七萬七千二百二十五石〈○外〉
〈屯田地丁銀六萬六千三百七十五兩米三千三百一十六石〉
武昌府地丁銀二十三萬四千三十七兩 米七萬八千
三百二十六石
漢陽府地丁銀六萬四千四百九十四兩 米一萬七百
二十五石
黃州府地丁銀二十七萬七千六百八十九兩 米一十
二萬一千四十九石
安陸府地丁銀二十二萬二百五十五兩 米四萬三千
九百九十三石
德安府地丁銀八萬三千七百四十九兩 米一萬九千
六百二石
荊州府地丁銀十三萬四千五百二兩 米三萬六千五
百八十二石
襄陽府地丁銀五萬七千一百三十七兩
鄖陽府地丁銀七千九百七十八兩
右八府屬湖北布政司
長沙府地丁銀二十八萬四千六百三十三兩 米一十
三萬八千八百八十五石
衡州府地丁銀一十八萬五千九百六兩 米六萬七千
九百一十二石
永州府地丁銀十萬九千六百七十四兩
寶慶府地丁銀八萬七千六百二十二兩 米一萬一千
六百二石
岳州府地丁銀十一萬八千一百九十七兩 米四萬一
千八百一十五石
常德府地丁銀八萬一千五百七十一兩
辰州府地丁銀七萬七百七十五兩
郴州屬地丁銀五萬八千一百七十五兩
靖州屬地丁銀二萬八千六百一十六兩 米六千八百
九石
右七府二州屬湖南布政司
四川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一十九萬六千八十一兩 米
蕎豆一萬三千八百一十八石穀二百三十九石〈四川原額〉
〈稅糧九十九萬五千八百六十三石康熙五十四年清查田地除生番不納斷土司經自收支外共稅糧一〉
〈十一萬七千七百五十六石〉
成都府地丁銀四萬七千四百七十九兩 京斗穀六十
九石
重慶府地丁銀二萬九百五十六兩 京斗穀五十一石
〈忠川帶征石宔司米十石〉
保寧府地丁銀九千三百七十七兩 京斗穀二石五斗
順慶府地丁銀六千四百六十三兩 京斗穀三石七斗
敘州府地丁銀一萬一千五十五兩 京斗米四千八百
七十九石 京斗穀二十九石六斗
馬湖府地丁銀一百五兩 京斗穀三石六斗
夔州府地丁銀八千三百五十一兩 京斗穀二十石六
斗〈帶征石砫司草籽粒銀六兩〉
龍安府地丁銀一千三百一十四兩
遵義府地丁銀二萬一百九十一兩
嘉定州地丁銀二萬一千三百六十九兩 京斗穀一十
八石二斗
眉州地丁銀六千一百一十八兩 京斗穀七石五斗
邛州地丁銀一萬六千四百二十四兩 京斗穀一十三
石二斗
雅州地丁銀一萬一千四百二十九兩 京斗穀二石五
斗
潼川州地丁銀四千三十二兩 京斗穀四斗
瀘州地丁銀五千九百四十七兩 京斗穀一十六石三
斗
附載
東川軍民府〈蕎析銀一百五十兩〉
建武安邊廳〈折色銀一十五兩京斗米二十一石四斗京斗穀一石二斗〉
敘永廳〈地十銀一千九百四十三兩京斗米四千八百五十八石〉
建昌監理廳〈建會𥂁寧越五衛所折色銀六百八十八兩京斗米蕎豆雜糧八千五百六十五石〉
會理州〈雜糧四十一石六斗〉
建昌衛四守禦所〈折色銀四百六十九兩京斗米四千六百二十六石〉
會川衛守禦所〈折色銀七十六兩京斗米一千一百七十七石〉
𥂁井衛守禦所〈京斗米蕎八百三十二石〉
寧番衛守禦所〈京斗米七百七十七石〉
越巂衛〈京斗米二百一十九石〉
松潘衛〈聞墾北種一百六十一石租銀一百兩〉
黎大所〈期銀五百九十一兩〉
星上水田等寨〈鄉平雜糧一百一十五石折京雜糧八十五石〉
靑斤生番拗盤等寨〈稞種一百二十二石五斗折京斗米九十一石八斗黃蠟折價銀一〉
〈十四兩〉
九姓司〈站銀五十一兩京斗米九十五石五斗〉
石宔司〈棄莊咸郭隨田糧六十八石糧四十四兩〉
酉陽司〈秋糧四百六十九石折銀一百八十七兩〉
石耶正長官司〈秋糧二十一石九斗折銀八兩七錢〉
地壩副長官司〈秋糧四十五石銀一十八兩〉
平茶司〈秋糧二百五十石折銀一百兩〉
邑梅司〈秋糧四十𠤎百八斗折銀一十七兩〉
福建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一百二十五萬二千八十一兩
米二十一萬九千四百三十二石租穀三千七百三十
八石〈○外屯田地丁銀一萬八千六百八十八兩米二萬五百九十七石〉
福州府地丁銀二十萬七千一十四兩 米一萬四千六
百二十一石租穀二百九十三石
泉州府地丁銀一十五萬七千七百七十二兩 米五千
八百六十五石〈租穀三百六十一石〉
興化府地丁銀八萬七千二百二十八兩 米一萬九百
八十石租穀一百三十五石
漳州府地丁銀一十七萬八千九十二兩 米二千六百
九十三石租穀二千三百八十七石
延平府地丁銀一十二萬八千六百一十九兩 米一萬
六千二百二十二石租谷四百七十石
建寧府地丁銀二十萬四千二百九十六兩 米一萬六
千六十二石租穀九十二石
卲武府地丁銀八萬一千一十四兩 米一萬一千二百
七十五石
汀州府地丁銀一十四萬三千二百九十七兩 米一萬
四千七百八十九石
福寧州地丁銀四萬二千九百二十兩 米六千五百九
石
臺灣府地丁銀二萬一千八百二十九兩 粟米一十二
萬六千九百二十五石
廣東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一百二十一萬七千兩 米二
十四萬七千五百三十二石〈內改徵米二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四石○外屯田〉
〈地丁銀一千七百七十四兩米八萬六千五十四石〉
廣州府地丁銀四十萬五千二百六十三兩 米八萬五
千五百七十一石
南雄府地丁銀四萬三千四百一十五兩 米四千一百
八十二石
韶州府地丁銀九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兩 米一萬一千
四百八十八石
惠州府地丁銀一十三萬九千六百六十三兩 米二萬
一千五百六十一石
潮州府地丁銀一十六萬五千五百二十八兩 米四萬
七千七十五石
肇慶府地丁銀一十六萬一千七百二十七兩 米三萬
二千五百七十石
高州府地丁銀五萬九千七百二十九兩 米二萬一千
四百七十三石
雷州府地丁銀一萬七千一百八十二兩 米一千七百
七十石
廉州府地丁銀一萬五千九百一兩 米六百三十四石
瓊州府地丁銀七萬八千八百八十兩 米一萬二千四
百三十二石
羅定州地丁銀三萬八千一百二十五兩 米八千七百
七十六石
廣西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三十七萬七千八百四兩 米
一十一萬八千六百三十五石
桂林府地丁銀九萬二千一百九兩 米六萬七千四百
三十五石
平樂府地丁銀四萬七兩 米一萬六百四十四石〈又仙迴六〉
〈峝獞糧一十五兩〉
梧州府地丁銀九萬七千一百四十兩 米一千六百四
十六石
潯州府地丁銀一萬九千九百三十七兩 米一萬九千
一百六十六石
南寧府地丁銀四萬八千八百六十一兩 米六千九百
三十六石〈附征下雷州地糧銀七十兩羅白縣地糧銀一十五兩湖潤案地糧銀三十二兩遷隆峝〉
〈地糧銀二十四兩〉
太平府地丁銀六千六百九十七兩 米三百八十四石
柳州府地丁銀四萬一千九百五十三兩 米一萬二千
三十四石
慶速府地丁銀一萬一百二十一兩 米八千一百九石
思恩府地丁銀一萬六千六百五十二兩 米九百七十
五石
鎮安府地糧銀六百六十四兩〈內奉議州地糧銀二百兩小鎮安州地糧銀一百八〉
〈十二兩上映州地糧銀四十六兩〉
思明府地糧銀三百八十七兩〈內忠州地糧銀一百五兩上石西州地糧銀二十一〉
〈兩下石西州地糧銀一十七兩憑祥州地糧銀一百二十六兩〉
泗城府地糧銀一千三百八十九兩〈內果化州地糧銀九十八兩思城州地糧〉
〈銀二十一兩上林縣地糧銀一百五十兩〉
附載
都康州〈地糧銀一百六十八兩〉
歸順州〈地糧銀一百五兩〉
向武州〈地糧銀六百八兩〉
歸德州〈地糧銀三百一十四兩〉
利州〈地糧銀七十兩〉
龍州〈地糧銀三百二十三兩〉
江州〈地糧銀一百四十三兩〉
雲南布政司地丁正賦銀一十九萬一千六百三兩 米
麥穀蕎二十一萬八千五百一十四石
雲南府地丁銀三萬三千九百七十五兩 米麥穀蕎三
萬六千九百六石
曲精府地丁銀一萬七千二百七十二兩 米麥穀蕎一
萬六千三百六十二石
臨安府地丁銀二萬四千八百六十五兩 米麥穀蕎一
萬八千二百一十石〈內納棲虧容等七長官司米一千七百八十石慢車案銀六十兩糧〉
〈六十石乍旬罩徭銀二十兩估丁猛喇七案籽糧銀四百兩〉
澂冮府地丁銀一萬三千二百七十三兩 米麥穀一萬
三千七百四十一石
廣西府地丁銀三千四百一十八兩〈內者林案租銀六兩〉 米麥三
千五百一十四石
開化府地丁銀一千一兩 米八千六百四十石
永北府地丁銀三千五百六十二兩 米麥穀四千二十
四石
大理府地丁銀二萬七千一百九十八兩 米麥穀三萬
一千九百四十六石〈內鐵索營秋糧米五十六石十二閒長官司秋糧米二十一石六升〉
永昌府地丁銀乙萬一千一百九十三兩 米麥豆穀九
千八百五十三石〈內鳳溪絕句耿馬三土司折麥銀二百五十一兩米麥六百一十五石略〉
〈江安檢司銀八十二兩芒市長官司銀七十兩猛波羅土司銀二十兩孟連長官司銀四十八兩灣句川銀一〉
〈百五十兩鎮康州銀一百兩〉
鶴慶府地丁銀七千二百四十一兩 米麥穀一萬三千
五百五十四石
蒙化府地丁銀四千六百七十三兩 米麥穀五千八百
七十三石
順寧府地丁銀三千五百一十七兩 米麥八千四百石
〈內枯柯明邑二寨米一石八十五石外孟良府金一十六兩六錢干盧宣慰司銀五十兩南甸宣尉司銀五十〉
〈兩木邦宣尉司一千四百兩龍州宣撫司銀一百七十兩孟定府銀六百兩孟脊宣慰司銀七百五十兩鉏兀〉
〈長官司銀四十兩猛徊長官司銀五十兩瀾滄州浪渠州銀六十兩成達川銀四百兩邊方彛地熟征〉
楚雄府地丁銀一萬八千二百九十一兩 米麥穀二萬
一千三百七十三石
姚安府地丁銀八千一百八兩 米麥穀八千一百五十
三石
武定府地丁銀四千八百九十六兩 米麥穀四千九百
五十三石
景東府地丁銀一千五百三兩 米穀一千八百九十七
石
廣南府額糧銀一百六十七兩 米麥二千二百二十六
石
沅江府額糧銀六千一百二十七兩〈內浪媽六寨地租銀二百八十六兩〉
米七千八十三石
麗江府額糧銀七百三十九兩 米麥七百石
鎮元府額糧銀三十六兩 米一百石
附載
者藥甸長官司〈地糧銀八兩秋糧米七十二石〉
貴州布政司地丁正賦銀六萬四千四百五兩 米蕎豆
一十萬三千四百八十三石
貴陽府地丁銀一萬二千六百九十六兩 折蕎米二萬
三千八百四十六石
安順府地丁銀一萬四百一兩 折蕎米三萬九千二百
六十七石
都勻府地丁銀四千七百五十一兩 秋糧米六千四百
七十八石
鎮遠府地丁銀一千九百一十一兩 秋糧苗糧米一千
九百八十一石
黎平府地丁銀一千四百九十三兩 秋糧米九百七十
八石
思州府地丁銀三千六百八十二兩 秋糧米七百一十
五石
思南府地丁銀九千一百三兩
石阡府地丁銀三千二百四十五兩 秋糧米二百五十
一石
銅仁府地丁銀三千四百七十九兩 秋糧米五百六十
九石
威寧府地丁銀三百一十九兩 秋糧折蕎米二萬三千
九石
平越府地丁銀一萬三千三百二十兩 折蕎米九千三
百五十五石
右康熙三十九年正賦數
按賦者三代之法也夏后氏用貢法殷人用助法
周人用徹法而其實皆賦也尙書傳曰賦謂土地
所生以供天子禹貢冀州厥賦唯上上錯〈上上第一錯雜〉
〈用第二之賦〉兗州厥賦唯貞〈貞正也州第九賦正與九相當〉靑州厥賦
中上〈第四〉徐州厥賦中中〈第五〉楊州厥賦下上上錯〈賦第〉
〈七雜出第六〉荊州厥賦上下〈第三〉豫州厥賦錯上中〈賦第二又〉
〈雜出第一〉梁州厥賦下中三錯〈賦第八雜出第七第九三等也〉雍州厥
賦中下〈第六〉而天子之國異焉〈尙書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搃二百里納〉
〈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周分九畿〈方千里曰王畿外曰侯畿四男畿田采畿曰衛畿曰〉
〈蠻畿曰夷畿曰鎮畿曰蕃畿〉定九賦以歛邦中四郊郊甸家削
邦甸邦都之財賄〈按周禮九賦一曰邦中之賦二曰四郊之賦三曰郊甸之賦四〉
〈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賦六曰邦都之賦七曰關市之賦八曰山澤之賦九曰幣餘之賦鄉主曰〉
〈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國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縣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又雲〉
〈幣餘謂賦口率出泉也則自邦中以至邦都蓋今之田賦幣餘蓋今之口賦也〉而圍廛漆
林之徵則各因其任地遠近以定賦稅〈周禮使地圖宅無征〉
〈用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遠郊二十而三甸稍縣鄙皆無過十二漆林之徵二十而五凡宅不毛者〉
〈有里布田不耕者出屋粟〉周官所述稱極偹矣魯宣公初稅𤱔
春秋譏爲非禮〈傳曰初稅𤱔非禮也穀出不過藉以豐財也穀梁傳曰私田稼不善〉
〈則非吏公田稼不善則非民初稅𤱔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𤱔十取一也漢公之與民爲已悉矣〉
哀公用田賦孔子病其苟行〈傳曰季孫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
〈尼不對而私於冉有田君不之行也慶於禮弛取其厚事舉其中歛從其薄季孫若欲行而法則周〉
〈公之典在苟欲苟而行又何訪焉通典注田謂一井之田賦耆歛取其財物也言用田賦者苦今漢〉
〈家歛民以田賦爲率矣〉是三代之法周公興之而魯之子孫
廢之後世之賦法皆魯法也奉孝公用商君急耕
戰之賞及始皇幷天下收太半之賦竭天下之資
財以自奉海內愁怨遂用潰畔漢興接秦敝天下
旣定民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將相或乘牛
車於是輕田租什伍而稅一量吏祿度官用以賦
於民文帝十二年躬修儉節思安百姓廼下詔賜
民租稅之半明年遂除民田租稅後孝景二年令
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稅一也至武帝初七十年閒
國家無事功利征伐蕭然煩費田租口賦之利二
十倍於古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
服及王莽時數橫賦歛民愈貧困漢賦重而海內
擾矣光武中興田租三十稅一顯宗初天下安寧
民無橫徭桓帝永興元年郡國少年遭蝗建寧永
和之際西羌及叛二十餘年兵連師老軍旅之費
二百二十餘億府帑空虛延及內郡中平二年復
收天下田𤱔十錢用營宮宇及董卓李郭之亂州
郡各擁強兵而委輸罕至焉魏武定鄴都今收田
租𤱔粟四升皆不得擅興藏強賦弱而天下戰鬪
之餘民不支矣晉武受命賦式未定至成帝咸和
五年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𤱔稅米三升是
後瀕年水旱田稅不至哀帝初乃減田租𤱔收二
升孝武太元二年復除度田收租之制此東西晉
之賦法也是後南北朝偏安竊據賦法不同孝武
亟徵求之法以郡縣遲緩分遣臺使督之飛下嚴
符震驚都邑或尺布之逋曲以當匹百錢餘稅且
增爲千百姓駭迫不堪其命歴齊梁陳皆定令列
州郡縣制其任土所出以爲征賦大率田𤱔稅米
二升北魏孝明正光中國用不足乃先折天下六
年租調而微之百姓怨苦孝昌二年令稅京師田
租𤱔五升借貸公田者𤱔一斗莊宗初因人貧富
爲租千里內納粟千里外納米元象興和之中頻
歲大穰法網寬弛百姓多離舊居闕於徭賦矣北
齊神武初河南淮南之地困於兵革其附州郡覊
縻輕稅而已文宣時姑定墾租義租之制〈杜氏通典墾租〉
〈二石義租五斗奴婢各難良人之半墾租一斗義租五升墾租逸臺義租納卽以偹水旱〉後周
文帝置司賦掌賦均之政令豊年則全賦中年半
之下年一之皆以時征焉隋初以江表初定給復
十年自餘諸州並免當年租賦其後宇內無事益
寬徭賦河北河東田租三分減一及焬帝奢侈荒
佚所有供須皆仰州縣租賦之外一切徵歛趣以
周偹百姓雖困而弗之卹也唐賦役之法曰租曰
調曰庸〈唐志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三斛稻三斛謂之租丁隨鄉所出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
〈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捐之調用人之力歲三十日閏加二日不提耆〉
〈曰爲絹三尺謂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免調三十日者租調者免通正役不過五十日〉歲
終具民之年與地濶陜爲鄉悵鄉成於縣縣成於
州州成於戶部又有計帳具來歲課役以報度支
國有所須先奏而歛水旱霜蝗耗十四者免其租
桑麻盡耆免其調田稅十之六者免租調耗七者
諸役皆免貞觀中太宗方銳意於治官吏考課戶
以鰥寡少者進考失勸導者論配租以歛穫早晚
險易遠近爲差庸調輸以八月發以九月同時輸
者先遠民是時民物蕃息四彝降附馬牛被野人
行數千里不齎糧號稱太平此高祖太宗致治之
成効如此高宗時中書令李義府侍中許敬宗用
事役費並起加以武后之亂紀綱大壞民不勝
其毒明皇開元八年頒租庸調法於天下好不過
精惡不至濫至十六年乃詔每三歲以九等定藉
而庸調折租所取華好州縣長官勸織中書門下
察濫惡以貶官吏精者褒賞之先是揚州租調以
錢嶺南以米安南以絲益州以羅紬綾絹供春綵
因詔江南亦以布代租二十五年以關中蠶業少
菽粟常賤乃命庸調資課皆以米㐫年樂輸布絹
者亦從之河南北不通運州皆爲絹代閧中庸課
天下歲入之物租錢二百餘萬緡粟千九百入十
餘萬斛庸調絹七百四十萬匹綿百八十餘萬
屯布千三十五萬餘端其後天子驕於佚樂而用
不知節於是錢穀之臣始事朘刻自兩京陷沒民
物凋弊而天下蕭然矣肅宗初百姓殘於兵盜用
度不充而租庸調法獘壞代宗大暦中以國用急
不及秋方苗靑卽征之號靑苗錢又有地頭錢〈唐志〉
〈地顯錢每𤱔二十通名爲靑苗錢大暦五年始定法夏上田𤱔稅六升下田𤱔四升秋上田稅五升下〉
〈田𤱔三升荒田𤱔旣二升靑苗錢𤱔加一倍而地頭錢不在焉〉時河湟六鎮陷歲
彂防秋兵三萬戍京西資糧百五十餘萬緡諸道
遣置客者者食度支數千百人至德宗相楊炎遂
作兩稅法夏輸無過六月秋輸無過十一月置兩
稅使以搃之歲歛錢三千餘萬緡米二千餘萬斛
及平朱泚之亂朝廷屬意聚歛賦稅之外復有進
奉宣索之名諸道節鎮徼射恩澤以常賦入貢名
爲羨餘度支以貨重錢糧乃計錢而輸綾絹旣而
物價日下遂以稅物領諸司爲虛估給之而繆以
濫惡督州縣剝價謂之折納雖賦不增舊而民愈
困矣宰相陸贄極論時政六弊請釐革之而事無
施行憲宗時乃分天下之賦爲三一曰上供二曰
送使三曰留州宰相裴垍令諸道節度觀察調費
取於所治州不足則取於屬州而屬州送使之餘
與其上供者皆輸度支穆宗初詔兩稅外不得加
率一錢蓋自建中定兩稅至是四十年當時輸絹
之直率加三倍稾家大啇積錢以逐輕重而農人
曰困焉於是兩稅上供留州皆以布帛絲纊租庸
課調不計錢而納布帛文宗太和中長吏歲輙
遣吏廵覆田稅民苦其擾及宣宗復河湟天下兩
稅及諸稅錢歲入九百二十二萬緡歲之常費率
少三百餘萬有司遠取後年乃濟懿宗時雲南蠻
數內寇徒兵戍嶺南淮北大水征賦不能辨乾符
之初中官怙權督賦益急天下遂亂公私困竭蓋
唐自租庸調之法壞而爲兩稅至於末季箕歛之
名愈煩而愈弊以至於亡此唐賦法之大畧也宋
之歲賦有五曰公田之賦〈凡田之在官賦民耕而收其租者是也〉曰
民田之賦〈百姓各爲專之者是也〉曰城郭之賦〈宅稅地稅之類是也〉曰
丁口之賦〈百姓歲輸身丁錢米是也〉曰雞變之賦〈牛革蠶𥂁之類隨其所出〉
〈變而輸之是也〉其輸有常處而以有餘補不足謂之支移
其入有常物而一時所輸則變而取之使其直輕
重相當謂之折變其非土地所宜而抑配耆禁焉
太祖懲五代之弊定夏秋二稅籍〈宋志開封府等𠤎十州夏稅以〉
〈五月十五日起納七月三十日畢河北河東諸州五月十五日起納八月五日畢顯州苛一十三州〉
〈及淮南江南兩浙福建廣南荊湖川陝五月一日起納七月十五日達秋稅自九月一日起納十二〉
〈月十五日畢後又星加一月或值閏月其田蠶早晚不同有司臨時奏裁〉其後削平諸
國太宗盡有吳越之地兩朝相承寬卹百姓凡無
名苛細之歛常加剗革尺縑斗粟不聞有所增益
閒遇水旱徭役則蠲除倚格殆無虛歲而其時田
制不立戶籍未定賦入之制或二十而稅一者有
之或三十而稅一者有之自至道以至天禧歲計
六千四百五十三萬視前代爲薄矣仁宗初首寬
畿縣田賦其餘諸州以次放免〈宋志華州請免支移帝以問輔臣對〉
〈曰西鄙宿兵非移用民賦則軍食不足特詔量減支移福州王氏有四千餘頃謂之官莊售於氏幾〉
〈錢三十餘萬緡詔減緡錢三之一期三年畢償旣而期書未償者猶十二萬八千餘緡詔悉蠲之後〉
〈又詔公田重取賦耆皆罷〉時州縣賦入有籍歲一置謂之空行
簿以待歲中催科閏年別置謂之實行簿以藏有
司至慶暦中患州縣賦役之煩詔諸州上其數令
議蠲減旣而諫官王素歐陽修言天下田賦輕重
不等請均定其法從之是時法令寬弛赦宥之書
時下而邊州遠郡所輸無幾矣〈宋志景祐五年罷陝西河東地里腳〉
〈錢皇祐中詔廣西賦布疋爲錢二百有司擅損其價重困遠人今復故又損開封諸縣田賦視舊額〉
〈十之三令折科爲平估母得害農嘉祐四年命轉運司裁完郴永桂陽衝道州錢絹雜物〉
英宗治平中天下歲入之數縂六千七百七十六
萬七千九百二十九而災害蠲除者不與焉〈宋志景祐〉
〈摠四千九百一十六萬九千九百皇祐增四百四十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五治平又增一千四百一〉
〈十七萬九千三百六十四〉神宗留意農賦熙寧中王安石用事
設制置三司條例安石令其黨呂惠卿預之而農
田水利靑苗均輸保甲免從市易保馬方田諸役
相繼並興號爲新法於是賦歛愈重而天下騷然
哲宗初務行裕民之政患天下積欠名目煩多廼
行五年十科之法〈宋志以十分爲率歲隨夏秋料帶納一分〉定腳錢輕
重之令〈宋志以稅賦戶籍在第一第二等者支移三百里三等四等者二百里五等一百里〉
〈不願支移而願輸道里腳價者亦酌度分爲三等以從其便河東𦔳軍糧草支移毋得踰三百里〉
至徽宗崇寧中行增價折納之法支移折變科率
配買皆用熙寧舊制其後內外之費浸以不給令
民輸公田錢以中官主之凡山東河朔浙西天荒
迯田皆計籍召佃立租以供應內侍省及奉置局
命錯置水利農田諸官於天下部使者且自督御
前租課而轉運司有拋椿明耗州縣有暗樁暗耗
諸倉塲受納有頭子錢之名民力用匱而靖康之
禍作矣高宗渡江以還輸納官物用四鈔法〈宋志曰戶〉
〈鈔付民執憑曰縣鈔閱縣司銷簿曰監鈔納官掌之曰住鈔倉庫藏之以防冒僞偹毀失也〉而
軍興驛騒州縣違法科歛侵漁日甚孝宗淳熙八
年知南康軍朱熹言民閒二稅之入朝廷盡取以
供軍州縣無復贏餘於是別立名色巧取今民貪
賦重惟有覈兵籍廣屯田練民兵可以漸首列屯
坐食之兵稍損州郡供軍之數使州縣之力寢紆
然後禁其苛歛責其寬卹庶幾窮困之民得保生
業無流移漂蕩之患其後復增經搃制錢及月樁
印版帳諸錢數倍於祖宗之舊民益以困〈文獻通考種搃〉
〈制錢初不過一二百萬其後動添窠名貫計者至於千七百萬江湖爲月樁兩浙福建爲印板帳〉
此宋賦法之大畧也元之取民大率以唐爲法而
用之以寬其取於內郡者曰丁稅曰地稅此唐之
兩稅也太宗時定科徽之法〈元志太宗時有耕種者或騐其牛具之數〉
〈或騐其土地之等作馬〉至世祖而會計始偹其僧道蠻儒軍
跕窵戶所種田賦各有差〈元志中統五年詔僧道也里可溫答失蠻儒人〉
〈凡種田者白地每𤱔輸稅三升水地每𤱔五升軍站戶除地四頃免稅餘悉徵之至元三年詔窵戶〉
〈種四他所者其丁稅於附籍之郡騐丁而科地稅於種田之所騐地而取十七年遂命戶部定例全〉
〈科戶丁稅每丁粟三石驅丁粟一石地錢每𤱔粟三升減宋科戶丁稅每丁粟一石新收交參戶第〉
〈一年五斗第三年一石二斗五升第四年一石五升第五年一石七斗五升第六年又丁稅協濟戶〉
〈丁稅每丁粟一石地稅每𤱔粟三升富戶輸遠倉下力輸近倉每粟一石折納經賚鈔二兩每石帶〉
〈納鼠耗三升分例四升〉江南稅糧依宋舊制折輸綿絹雜物
除江東浙西其餘獨征秋稅而已成宗元貞二年
始定征江南夏稅之制〈元制秋稅止命輸租夏稅則輸以木棉布絹絲綿等〉
〈物其所輸之物視糧爲差糧一石或輸鈔三貫二貫一貫或一貫五百文一貫七百文不等〉皆
因其地利之宜人民之衆酌其中數而取之其折
輸之物各隨時估高下以爲直獨湖廣依中原例
改科門攤視東南諸行者爲差重矣泰定初命江
南民戶有田一頃之上者於所輸稅外每頃量出
助役之田凡寺觀田亦騐其多寡令出田𦔳役而
民賴以不困蓋無立國雖淺而賦法則輕於前代
雲〈元志天下歲入糧數搃計一千二百十一萬四千七百八石腹裡二百二十七萬一千四百四〉
〈十九石行者九百八十四萬三千二百五十八石〉明太祖軍興之初征繕
四出名曰寨糧及天下旣定迺行夏稅秋糧法計
天下官民田搃二千九百四十三萬餘石其賦入
之目有三曰鈔曰金花銀曰輕賚銀而米麥錢絹
之屬不與焉〈明洪武二十六年數夏稅米麥四百七十一萬二千九百石錢鈔三萬九〉
〈千八百錠絹二十八萬八千四百八十七疋秋糧米二千四百七千二萬九千四百五十石錢鈔五〉
〈千三百七十錠絹五十九疋〉仁宗朝賦平役𥳑號稱治安及弘
統中王振用事貪吏剝民浙閩麓川軍戎旁午東
南騷然沿至弘治之世品目漸繁而科條襍矣〈弘治〉
〈十三年數夏稅大小米麥四百六十二萬五千五百九十四石麥荍三百五十五石絲棉荒絲二百〉
〈七十萬七千八百三十九斤六十六兩稅絲三十五萬六千一百四十八斤四十八兩折色絲一百〉
〈九十四斤一十一兩稅絲折絹四千四百二十疋本色絲八千四百四十八斤二兩農素絲折絹九〉
〈萬一千一百四疋五十五丈農素零絲一百一十八斤二百九十二兩人丁絲折絹四萬五百七十〉
〈六疋一十丈絲棉折絹三萬四千九百六十二疋小絹四疋幣帛絹一疋本色絹二萬二千九百九〉
〈十一疋改科絹二十五疋棉花折布一十二疋薴布一十三百四十一疋土薴六十五斤一十三兩〉
〈紅花一十一斤一十三兩麻布二千七十七疋鈔一萬七千七百九十五錠一十七貫租鈔三萬二〉
〈千五百五十三錠稅鈔六千五百三十四錠二貫秋糧米二千二百一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五石〉
〈租鈔一萬八千八百六錠七貫賃鈔一百七十五貫山租鈔三千一百二十三錠二貫租絲二千二〉
〈百一十六兩租絹五十九疋租粗麻布二疋六尺課程棉布一十二萬九千五百八疋租薴布七疋〉
〈綿花俄二十四萬六千五百六十九斤一十一兩牛租米谷二百二十石絲課米三萬一千九百六〉
〈十石棗子易米二萬五千五百八十四石棗株課米二千三百二十五石苧麻折米五十七石改科〉
〈絲折米一十二石〉其後閹寺女寵賞賚無節皇親貴戚驕
奢不法迨乎神宗朝海內晏安巨璫四出朘剝貨
利百姓重足至萬暦中復增洞蠻搖人之課而利
竇盡開啟禎之際殆岌岌乎有不終日之勢焉蓋
明之南北兩京皆設百官軍衛士以控制天下而
四方租賦之入遂分爲二其後九邊列戍畜牧之
資歲縻金錢巨萬而秋靑草馬料豆之費益視上
供爲急迨乎末年羣盜滿天下而國用匱乏一時
之計臣大吏皆欲聚歛百姓而不圖久遠之計比
至四餉並彂而民力凋亡矣此固天意爲之而亦
豈非人事所致哉
又按今之田賦蓋唐楊炎兩稅之法而靑苗錢已
行之大暦又不始於炎也然古今地勢之高下興
財賦之重輕或因乎事或因乎人而其利害懸殊
者有二一曰江南之浮糧攷禹貢揚州賦在天下
之弟七而唐以來遂爲財賦重地韓愈雲賦出天
下而江南居十九五代錢氏稅兩浙之田每𤱔三
斗宋時均兩浙田每𤱔一斗明初籍吳中土豪田
有爲張氏義兵而沒之官者有因虐民得罪而沒
之官者其他撥賜公侯駙馬等田或因事故還官
有司不察盡藉其家之私租簿變爲官糧遂有每
𤱔四五斗七八斗至一石以上者而民病自此而
生〈明丘濬大本衍義補雲考洪武中天下夏稅秋糧以石計者搃二千九百四十三萬餘而浙江〉
〈布政司二百七十五萬二千餘蘓州府二百八十萬九千餘松江府一百二十萬九千餘常州府五〉
〈十五萬二千餘是此一藩工府之地其田租比天下爲重其糧額比天下爲多今國家都燕歲漕江〉
〈南米四百餘萬石以寔京師而北五府者凡居江西湖廣南直𨽾之年臣竊以蘓州一府計之以凖〉
〈其餘蘓州一府七縣時未立太倉州其墾田九萬六千五百六頃居天下八百四十九萬六千餘頃〉
〈田數之中而出二百八十萬九千石稅糧於天下二千九百四十餘萬石歲額之內其科徵之重民〉
〈力之竭可知也已〉明永樂以至洪熙屢有赦免而民之逋
糧迯亡者甚衆宣德中詔官田舊額自一斗至四
斗者各減十分之二自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
各減十分之三其後廵撫周忱有均耗之法有改
派金花官布之法以寬民力復以官田賦重請減
古額戶部沮其議不行而宣宗決意行之復詔減
十之三而百姓蘓息正統中均定江南大小戶官
民田至嘉靖二十六年嘉興知府趙瀛剏議田不
官民稅不分等則一切以三鬥起科而蘓松常三
府從而效之上自官田之七斗六斗下至民田
之五升通爲一則而州縣之額各視其所有官田
之多少輕重爲凖今之賦法是明嘉靖以耒之法
也而視天下爲最重蓋吳之浮糧始於五代之錢
氏成於元末之張氏而兵燹之後昔之官田已變
爲民田而官復依其私籍而稅之則民一賦於官
再賦於巨家大族所以終有明之世賦屢減而額
猶重且吳之土風浮奢無唐晉之儉而衣食婚娶
游觀燕飲之用復爲之叢耗其閒宜乎吳之日貧
而無以支也一曰四川之額糧蜀自漢世號爲沃
野而三國劉備資其利以𪔂足於天下至南宋盡
亡河北之地而百五十年閒國家軍旅之費半取
之巴蜀故其時𥂁茶之利甲於天下當有明之世
四川稅糧搃米麥尙有一百二萬六千六百七十
二石及張獻忠之亂民多殺傷數千里內皿無煙
火今雖休息六十餘年荊湖之民攜妻孥入蜀而
耕耆往往而有然蜀之曠土石田所在彌望卽有
墾復而簿書不存有司惟因時定科而已搃今戶
部之額殆不及故明十之一二矣蓋蜀之額糧始
於三國盛於南宋而獻忠以匹夫亂天下殘破全
蜀遂至朝廷失萬世之利巴僰無百姓之樂而招
徠勸導之術復廢而不講宜乎蜀之日瘠而難卒
復也吳之賦重而驟損之則國病蜀之土曠而遽
督之則民病誠能寬蜀閑田之賦遲之五年十年
而後征其科而又招秦楚之民以實兩川則明之
舊額可以漸復建乎蜀賦少足而後稍紓東南之
民力與之更始則國家有巴蜀陸海之饒而無吳
會疲民之苦天下均平而賦式之道得矣然古今
聖王之行政惟在賢有司體而行之今之官吳耆
皆視吳爲畏途汲汲焉保功名之不暇官蜀者又
視蜀爲邊郡而惟顧去而之他亦何怪乎吳蜀之
交病也
左司筆記卷之四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