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郯錄 (四部叢刊本)/卷一
愧郯錄 卷一 宋 岳珂 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
愧郯録卷第一〈十一則〉
相 臺 岳 珂
祖宗徽稱
國初 親廟諡皆二字 藝祖上賔李文正
昉 上初謚以六字而後 列聖皆遵用之
大中祥符初符貺洊臻登封降禪彌文具舉
扵是始用開元增諡之制是年十一月甲申
躬謁 太廟二室各增八字為十四字五年
十月戊午 聖祖降 延恩殿告以 長發
之祥閏月乙亥復加二字 親廟亦衍而四焉
真宗既諡 仁皇以澶淵之功不著 詔益
以武定為八字始用 天聖二年初郊奉冊
因郊増諡蓋昉於此 慶曆七年十一月又
郊遂再增八字扵是十六字之制定為不刋
弗復可增益矣然 仁宗 英宗之諡增於
元豐六年屢郊之後 神宗之諡増扵 紹
聖二年大饗之餘 哲宗之諡増於 崇寧
三年再郊之際類皆因時制宜而初郊舉典
禮猶未爲永制也 徽祖以 紹興五年有
陟方之哀七年 諱問始至龍輴未還緜蕞
廟祔至十二年旣安禹穴之棲其冬 詔加
謚明年正月戊戌奉𠕋己亥 上親饗 太
廟蓋清祏甫寧因山適畢遂躬𣢾謁追用
祥符典故固有不必俟郊報者從變禮也
孝宗以後始定用升祔後遇郊即前 詔議
徽號 詔書若曰 某廟冝加上十字爲十六
字如 祖宗故事將郊攝太傅先以𠕋告本
室而後行躬祼率以為常至於今不廢乃若
僖祖以 熈寧王安石之議正東嚮 大觀
之元遂有 立道肇基積徳起功懿文獻武
睿和至孝之號嫓之 親廟増者十二焉蓋一
時之制也
五字定製
漢制宗廟必冠以孝唐特表一字而出之諸
帝類曰某宗某諡孝皇帝間有不盡然者不
多見也 國朝初定 藝祖諡止曰英武聖
文神德 太宗謚止曰神德聖功文武皆未
以孝為號 祥符始増之自後 列聖稱天
之誄必以百行之首薦於 鴻名蓋嘗攷之
徽號中所同稱者又有四字文武功徳與孝
而五自初謚中即備其三曰文曰武曰孝
治平而降未之或改也惟 徽 欽初諡曰
聖文仁德顯孝曰恭文順徳仁孝當時蓋張
忠獻浚陳文正康伯當國 上議初非有他
蓋用 太平 淳化 乾興故事先摭 聖
徳之最盛者而表之如近嵗 光考諡曰憲
仁聖哲慈孝不復稱文武正其比也及増諡
則無不備者故 藝祖曰啟運立極英武睿
文神徳聖功至明大孝 太宗曰至仁應道
神功聖徳文武睿烈大明廣孝 真宗曰膺
符稽古成功讓徳文明武定章聖元孝 仁
宗曰體天法道極功全徳神文聖武濬哲明
孝 英宗曰體乾膺歷隆功盛徳憲文肅武
睿神宣孝 神宗曰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
徳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 哲宗曰憲元
繼道世徳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 髙宗
曰受命中興全功至徳聖神武文昭仁憲孝
孝宗曰紹統同道冠徳昭功哲文神武明聖
成孝 光宗曰循道憲仁明功茂徳溫文順
武聖哲慈孝 欽既止仍六恵不復議増己
秩宗因循之失猶曰禮有未備而已一旦舉
而行之可也惟 徽宗紹興十二年之增諡
以權臣擅命輙於 徽稱有所抑遂去一
字而以烈代徳以徳代武曰 體神合道駿
烈遜功聖文仁徳憲慈顯孝攷之 藝祖
真宗之諡初亦偏於文徳矣既增則武功配
焉未聞臣子敢以是而寓意於 君父也是
年十二月戶部尚書張澄等集議庚午宰臣
秦檜自以議 上而議文則檜之兄直學士
院梓實為之戊寅 詔檜撰冊文則冊文又
檜之作士之學典故每扵此不致詳故至今
莫有議者揆情訂跡何以慰 在天之靈乎
神宗初增諡曰紹天法古運徳建功 哲宗
曰顯徳定功 崇寧三年 詔定 神宗今
諡 政和三年又以建立法度之意增
神宗為二十字而 哲宗易世二字以見
紹述蓋蔡京當 國用一時歸美之論務極
尊崈雖非故事猶愈於檜之無君雲
崇政改諡
宗廟改諡𠕋告於禮為重 祥符五年以
聖祖諱因増諡而易 藝祖睿文聖功二字
實不得巳耳 崇寧 政和間始用 繼述
友恭之論屢定 徽稱 神宗凡一改再増
而溢於 祖宗者四字 哲宗凡一改一増
皆非舊章 章聖謚有 濮園諱 治平親
政𥘉不敢更後但著於文書令曰諸 濮安
懿王諱其在 眞宗皇帝謚號內者不避應
奏者以黃紙覆之如此而已豈非嚴重 宗
廟於體不得不然邪若 慶曆以來 後謚
或更蓋從 夫之義與此異也
後諡因革
建隆元年二月壬戌 上 親廟諡 僖祖
曰文獻 後曰文懿 順祖曰恵元 後曰
恵明 翼祖曰簡恭 後曰簡穆 宣祖曰
昭武其制皆判太常寺竇儀所定 帝 後
率聯一字深得古意其後 杜太后上仙先
諡明憲繼改曰昭蓋亦配 帝以為稱 大
中祥符增上 帝諡始各加睿和睿明睿徳
睿聖二字於 後無所損益 列聖相循遂
為故事故 太祖諡大孝 後曰孝恵孝明
孝章 太宗諡聖徳 後曰淑徳懿徳明徳
元徳 真宗諡章聖 後曰章懐章穆章獻
明肅章懿章恵 仁宗諡聖武 後曰慈聖光
獻 英宗諡宣孝 後曰宣仁聖烈 神宗
諡欽仁 後曰欽聖憲肅欽成欽慈 哲宗
諡昭孝 後曰昭慈聖獻昭懐 徽宗諡顯
孝 後曰顯恭顯肅顯仁 欽宗諡仁孝
後曰仁懐 髙宗諡憲孝 後曰憲節憲聖
據吳興周氏言言齋藏淡生堂抄本補寫
慈烈 孝宗謚成孝 後曰成穆成恭成肅
光宗謚慈孝 後曰慈懿自 慶曆四年
章聖五後始改莊章於是長秋或先升
馭者至因山之後復改而之如 徽 高
孝之後自惠懿安而顯憲與成是也自
元祐八年 宣仁以 祖 宗之誄始摘
帝謚聯孝者爲稱雖 建中靖國之元以神
祖聖孝之謚不可爲冠姑循雜采故事越是
而後率以爲常如 泰陵而下是也自 乾
徳二年 孝惠 孝明上謚巳孝字而
太祖初謚乃無之 大中祥符元年始加大
孝之號似出附合而亦有循之者如 慈懿
先謚而 崇陵繼稱慈孝是也第秩宗討論
非出一手因時定製每失參稽易謚夫禮
也 藝祖遷就姑以漢制帝謚必稱孝爲比
是猶有説至 光宗則徒屈 至尊以
後謚所憚者改冊耳果何説乎雜采以示有
所禮也 宣仁嫓宣稱謚亦取其羙者耳
據吳興周氏言言齋藏淡生堂抄本補寫
初非有意也是猶有説至 政和之謚昭懷
紹興之謚昭慈泥於聯孝之稱遂與 嫄
廟混而無別矣果何説乎聖不可以冠謚
建中避之禮也 慈聖以擁佑 定命之勲
舉而之是猶有説節以四惠而列於謚之
中上嫓 淑德則不在徽稱之下下同 欽
聖則初無慈謚之是亦無所而巳 慈
懿之號又而紊之果何説乎容臺訂禮名
儒後先宗廟重事漢律有禁晚晉下臣固莫
敢置喙特私表其臆説如此又按會要 仁
宗別 後溫成初謚恭德言者以爲不當同
太宗諸後謚始改之 至和二年十一月
史館修撰呂公綽奏 眞宗五後莊皆爲章
承旨丁度以爲神道貴靜乞不改旣而公綽
復言遂於郊禮前上謚冊此正故事之明證
昭慈改謚於紹興五年是𡻕五月辛未臣
僚亦甞建不當聯昭字之議而 朝廷訖不
顯恭後初謚靖和 大觀四年改謚惠
恭 紹興七年 祐陵復土始例従顯其中
蓋亦混恵明諡明逹明節又紊昭憲已改之
稱雲
隆祐夀康宮
元祐太后既正東朝 建炎元年八月有
詔以 尊稱犯 太后祖諱當以所居宮為
稱令學士院撰定遂建 隆祐宮 光宗內
禪 紹熈五年七月 移御泰安旋以未至
嘉美改稱 夀康宮而殿亦以此名珂恭攷
㑹要 元祐元年閏二月宰臣韓縝上表請
太皇太后宮殿名宮曰崇慶殿曰崇慶夀康
皇太后宮殿名宮曰隆祐殿曰隆祐慈徽
詔所請宜允候過諒闇令有司檢舉既雖又
改宮曰慈徳而前稱已播告著之 國史矣
竊謂二名皆複於典故當易不疑特有司失
扵討論是以有此如 宣仁上仙實在夀康
殿當 光宗萬夀誼當避嫌 昭慈逮事
欽聖而 隆祐之號稱之九年至 紹聖元
年閏四月戊子而後革 建中靖國追
欽慈之 詔猶曰隆祐深慈具存扵遺訓則
是婦姑同一名稱皆大不可者也
申福殿
江州廬山有宮曰太平興國侍従領祠官建
申福殿奉 髙皇本命實 紹興二十八年
十二月丁亥朔賜名珂按 京師有龍徳宮
乃 徽祖潛邸 宣和與 子之後 移御
是間中已有申福臻祥二殿攷之 㑹要
紹興九年和議始成有司指以為安奉龍輴
之地蓋不特複名之當易而已
永崇陵
光宗因山右丞相謝深甫請以永崇為陵名
詔従之珂嘗攷典故謂其失有四唐徳宗稱
崇陵雖無永字然終非令君 嘉祐八年九
月十二日諫院呂誨言 潛邸興慶宮犯唐
故號 詔改為慶寧夫興慶佳名也明皇視
徳宗有間矣猶且不可況俱為陵名乎其失
一也 元符三年三月丙申左僕射章享上
哲宗陵名永泰 詔恭依享初議永崇 中
批以未至嘉美再上永章永慶 上與 皇
太后皆曰永慶佳既而聞乃遼聖宗陵名遂
復改凡三表乃定則永崇固 元符之所棄
而可復用乎其失二也王明清揮麈録載崇
先寺有 真皇館御曰永崇按 㑹要實有
是殿成扵 嘉祐六年十一月崇先乃觀名
上清之遺址明清已誤且 國朝故事殿號
州縣鎮之犯 宗廟徽稱陵名例従改易蓋
惡其複如 慶曆七年八月戊午改 文明
殿為紫宸 景祐四年四月庚午改武定軍
為武康閏四月己卯改昭武軍為寧武避
真宗 宣祖諡 天聖七年九月辛未改永
定軍為永寧避 真宗陵之類是也況 子
孫因山之地 祖宗衣冠之御可以混而不
別乎其失三也 紹興十三年二月己未朔
有㫖 徽宗永固陵名委後省看詳既而許
侍從擬定於是權戶部尚書張澄等言惟永
祐不犯歷代陵名 詔恭依按晉書亘元僣
楚追尊其父溫爲帝陵號永崇二字皆同正
永固之比其失四也珂又攷 㑹要 紹聖
二年六月禮部尚書林希言 神宗宣光殿
與石虎之子韜所建堂同名 詔改曰顯承
以是觀之不惟 崇陵之當易而 崇先館
御亦不復可因仍矣秉禮者其尚攷之
追改陵名
李文簡燾續通鑑長編曰 乾興元年七月
詔改 章聖陵名曰永定初丁謂為山陵使
請名陵曰鎮及謂貶馮拯謂 三陵皆有永
字故易曰永定陵然永安乃縣名也 宣祖
陵上名安又不知 翼祖已名定陵於是復
追改 翼祖陵曰靖議者譏拯不學當時無
正之者珂按 真皇上仙開基因山者僅三
耳嵗時薦獻 宮禁省謁禮官周視史諜書
載耳目尚相接夫誰而不知正使不留意扵
典故亦不應若是 朝廷舉重禮當時所上
者一字之名自東閤賔客縱不能爲之一閱
史録呼容臺一吏使供寫亦足優爲之何至
或削或犯以詒天下𥬇乎謂素號博學此顧
甚易識是蓋絶不一講論而率然以應 上
命也拯矯其爲欲増而易之易之之際亦復
靳扵故府之一問又墮舛誤再煩改更就使
復定一名猶愈於 祖之以 孫屈也遂過
不疑遂易 先號夫豈寧神尊 祖之義乎
一顧問之憚煩而成是紛紛後之議禮者可
以監矣表之以識一時之顛末
郊廟之誄
中興而來請 帝諡於郊議文必曰 某帝
宜天錫之曰某諡皇帝廟號某宗請 後諡
於廟議文必曰 某後宜以 祖宗之命錫
之曰某諡皇后茍非 母后則否惟以羣臣
議進之內 詔曰恭依而已珂按典故 嘉
祐八年五月庚申有司將請 仁宗諡翰林
學士王珪奏謹按曾子問曰賤不誄貴㓜不
誄長禮也惟 天子稱天以誄之春秋公羊
說讀誄制謚於南郊若雲受之於天然 乾
興元年既定 真宗皇帝謚其秋始告天於
圓丘史臣以為 天子之謚當集中書門下
御史臺五品以上尚書省四品以上諸司三
品以上於南郊告天議定然後連奏以聞近
制唯詞臣撰議即降 詔命庶僚不得參聞
頗違 稱天之義臣奉 命撰 先帝尊謚
欲望 明詔有司稽詳舊典先之南郊而後
下臣之議庶 先帝之 茂徳休烈有以信
萬世之傳 詔兩制詳議翰林學士賈黯等
議如珪奏 從之 元豐二年十一月丁丑有
司將請 慈聖諡翰林學士章享奏竊稽典
禮下不得誄上則 大行太皇太后諡號蓋
非臣子之所敢專必將有所請謂若請之
太廟於禮為宜願付禮官詳議於是禮院言
孝明皇后之䘮百官書諡議讀之於廟上於
據吳興周氏言言齋藏淡生堂抄本補寫
虛座 詔尚書省集百官議皆曰 母后之
謚則宜定於廟而讀之以受成於 祖 宗
孝明皇后謚請百官議定 制下乃遣官
告於 太廟而不讀今參詳古者謚法後受
之君 大行太皇太后作配 仁宗於禮爲
尊宜集官謚之於廟又幼不誄長子不爵母
英宗皇帝廟室於禮不當請謚欲乞集中
書樞密院侍官御史臺五品尚書省四品
諸司三品宗室正任團練使以上赴 太廟
行請謚之禮然後 詔有司作冊寳告於
天地 宗廟社稷讀於 慶壽殿 之二
事蓋始此 慶元三年十一月乙巳 憲聖
上仙廷議以 欽宗廟祏虛配將以唐睿眞
沈後尋訪理絶故事爲仁懷舉哀升祔明年
正月辛丑 二後並謚於廟時京魏公鏜爲
相實上議焉仁懷非母后所以得用爲此者
蓋屬尊丗邇且又偕祔不得不然也要之受
成之意見於議者特以尊卑爲辨耳仁懷固
據吳興周氏言言齋藏淡生堂抄本補寫
無疑焉
號謚之異
神宗將加 仁 英二室謚 元豐六年五
月丙子朔 詔改加上尊謚爲奉上徽號令
三省官與太常寺同定初六字爲謚増十字
爲號蓋始此雲
宗室聮名
藝祖 太宗並受 天命子孫千億魏王廷
羙以親賢正派棣萼聮輝上繫 安陵璇源
圖牒稱爲 三祖慶胄蕃昌至於五葉祿分
爵衍夥不可殫 神宗始命有司裁定惟恩
義之稱 熈寧二年十一月甲戌 詔自非
袒免以下並罷 賜名授官二十年間 天
支訓名者不復相考質亦或以一字皆無定
制議者病之 元祐七年九月甲午宗正寺
奏宗室撰名自來並用兩字內取一字相連
所以別源派異昭穆也昨自 熈寧中立法
非 祖 宗袒免親更不 賜名授官後來
逐時准大宗正司關到本家所撰名多是重
疊至有數人而共一名者又或與別房尊長
名諱相犯或兄弟不相連名或只取一字為
名而偏傍不相連者名稱混殽難以分明昭
穆之序竊恐年祀寖久流𣲖逾逺譜籍漸無
統紀除重疊共一名者昨來寺司申請已得
朝㫖見令改撰外所有犯別房尊長名諱兄
弟不相連名並以一字為名恐亦合改撰欲
乞宗正司告示逐宮院將見今名犯尊長諱
並字不相連及單名者並令改撰仍従本司
定取一相連字取名稍寛者闗宗正司告示
令依倣撰名所貴稍得齊一従之扵是聯名
之制始定珂按 三祖下宗支所聫字 太
祖曰徳惟従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 太宗
曰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 宣祖曰
徳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當時雖先有之
而非 賜名者猶混殽故申其禁令耳非肇
始也 英 神近屬又為之名如孝安居多
自甫有卿茂中孫其字不一蓋繼別為宗雲
承平時立保州位其聨名曰咸嘉文可修景
遵端廣繼大者迺四親別族又不與 三祖
也宗寺之請出扵寺丞宋景年見周益公必
大奏議
愧郯録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