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愧郯錄 (四部叢刊本)/卷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愧郯錄 卷三
宋 岳珂 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卷四

愧郯録卷第三六則

       相 臺 岳  珂

    南北郊

洪文敏邁容齋四筆紀南北郊二事曰三代

之禮冬至祀天扵南郊夏至祭地扵北郊王

莽扵元始中改為合祭自是以來不可復變

元豐中下 詔欲復北郊至六年唯以冬至祀

天而地祇不及事 元祐七年又使博議而許

將顧臨范純禮王欽臣孔武仲各為一說逮

⿱⺾⿰𩵋禾 -- 蘇文忠軾之論出於是群議盡廢當時諸人

說有六一曰今之寒暑與古無異宣王六

月出師則夏至之日何爲不可𥙊二曰夏至

不能行禮則遣官攝行亦有故事三曰省去

繁文末節則一歳可以再郊四曰三年一祀

天又三年一𥙊地五曰當郊之歳以十月神

州之𥙊易夏至之方澤可以免方暑舉事之

患六曰當郊之歳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澤

上不親郊而通爟火於禁中望祀軾皆辟之以

謂無一可行之理其文載扵奏議凡三千言

元符中又 詔議合祭論不一唯太常少卿宇

文昌齡之議最為簡要曰天地之勢以髙卑

則異位以禮制則異宜以樂則異數至扵衣

服之章器用之具日至之時皆有辨而不同

夫祀者自有以感扵無自實以通扵虛必以

氣合氣然後可得而親可冀其格今祭地扵

圜丘合以氣則非所合以類則非應而求髙

厚之來享不亦難乎後竟用其議此兩說之

至當如此珂按二郊重事也 中興以後雖

循合祭之制大槩不過三說一以 祖宗乆行

神靈之所顧歆 崇觀作新卒無福應一以

經 元祐宗工鉅儒之論必不可破一以因時

制宜難扵頻舉重禮然以珂攷之合祭之議

謂之便今可也謂之合古不可也分祭之議

謂之合古可也謂之便今不可也二議自不

相揜軾必欲兼取而合之此所以啟後日紛

紛之論軾之自謂合扵古者八而六議不與

焉晚學蓋嘗竊疑之而不敢議也及博觀

紹聖間諸公之所以藉口者則亦容有說矣謹

參以臆說而著之虞書肆類禋望徧於羣神

當時必不略地⽰之祀夫受禪大事也祇見

之初固皆秩非常之禮如漢魏以後升燎而

後即位耳恐未可以為比此一可疑也武王

克商柴祭上帝望祭山川未嘗有南郊北郊

之別夫告成亦大事也且告非祭也如今之

奏告 國有大事則告之固不容拘以二至而

亦不容循以為常也此二可疑也昊天有成

命之詩歌天而不歌地使歌扵北郊則未有

歌其所不祭祭其所不歌者夫般廵守而祀

四岳河海也其詩曰允猶翕河若以為祭則

必歌則海岳之祭將合扵河乎天作之詩不

言先公猶曰一廟也河海異地矣故或者以

折陳祥道而張商英首言之 紹聖之初此三

可疑也春秋書不郊猶三望左氏以為郊之

細魯猶及山川周獨不及嶽瀆乎嶽瀆茍得

従祀地示固必合祭矣夫說者言三望或以

為泰山河海又以為淮河又以為分野之星

及山川固自不同禮三正記曰郊後必有三

望先儒以為助天布功是以祭天及之皆扵

郊之明日然春秋書猶以示譏若曰廢其大

而祀其細則可譏耳望未嘗合扵郊也蓋別

祭也逆計以及魯之禮因魯以想周之制此

四可疑也天地合祭久矣議者乃謂始扵王

莽且禮當論其是非不當以人而廢夫書之

紀虞周皆變禮也詩春秋之紀周魯皆疑辭

也則謂不始扵莽亦不過以十九章歌為說

耳漢禮視古多違要未為確此五可疑也光

武親誅莽尚采元始故事八陛重壇皆南鄉

西上見扵建武之制夫漢世郊禮駮矣五畤

待我而具髙祖未嘗不因秦渭陽五帝之廟

汶上明堂之祠多出方士之口汾雎后土至

孝武而始舉其制如圓丘之類亦不經漢不

祭地⽰者六葉康衡改郊位隨輙罷去終西

漢之丗事地甚略光武草創之爲亦姑謂度

吾所能行或如髙祖之因秦而巳中元之定

七郊仍別有方澤恐未可據此六可疑也水

經注伊水東北魏有圜丘準漢日爲重壇天

地位其上夫漢巳不足法而魏可因乎此七

可疑也唐天寶元年敕皇地示宜如南郊合

𥙊以後皆合於圜丘夫天寶之時視漢魏益

邈矣且 元豐之詔固欲盡剗近代之陋而一

還成周之典今以是爲證果足以厭議者之

心乎此八可疑也夫摭其合者八而皆不免

扵疑固將又求其所以合則益趨扵滕口矣

昌齡之議截截明辨如白黑一二之不可易

是矣抑不知軾之已出扵此也軾之言曰夫

漢之郊禮尤與古戾唐亦不能如古 本朝

祖宗欽崇祭祀儒臣禮官講求損益非不知

圓丘方澤皆親祭之為是也蓋以時不可行

是故參酌古今上合典禮下合時宜較其所

得已多扵漢唐矣天地 宗廟之祭皆當嵗徧

今不能嵗徧是故徧於三年當郊之嵗又不

能於一嵗之中再舉大禮是故徧於三日此

皆因時制宜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今並祀

不失親祭而北郊則必不能親往二者孰為

重乎若一年再郊而遣官攝事是長不親事

地也三年間郊當祀地之嵗而暑雨不可親

行遣官攝事則是天地皆不親祭也夫分祀

天地決非今世之所能行議者不過欲扵當

郊之嵗祀天地 宗廟分而為三耳分而為三

有三不可夏至之日不可以動大衆舉大禮

一也軍賞不可復加二也自 有國以來天地

宗廟唯饗此祭累嵗相承唯用此禮此乃神

祇所歆 祖宗所安不可輕動動之則有吉

凶禍福不可不慮三也凡此三者臣熟計之

無一可行之理伏請従舊為便又發其意於

議中曰古者以親郊為常禮故無繁文今世

以親郊為大禮故繁文有不能省珂謂止常

禮大禮二字自足以為不可破之論正不必

區區求合以啟多言今世之郊士大夫識周

禮者皆能心非之特壓以軾之重望而重以

元祐諸公之公言蓋謂昌齡名頗不著 紹聖

以後為是紛紛者卒不可従故雖邁著書亦

兩存其說俱謂至當而軾之所謂合古者僅

寘之不辨而已爾不然夫豈不知昌齡之非

軾倫擬也耶珂嘗妄欲剟取軾之說而附益

之曰類禋柴望雖曰因事而見然虞周以躬

事為常祀而以禪告為大祀今將以分祭為

常祀而以合祭為大祀斯可矣唐賈曾議曰

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夏后氏禘黃帝而郊

鯀郊之與廟皆有禘也禘扵廟則祖宗合食

扵太祖禘扵郊則地祇羣望合食扵圎丘以

始祖配享蓋有事大祭非常禮也禇無量郭

山惲皆以曾言為然今亦將以分祭為郊而

以合祭為禘斯可矣明皇天寳之敕曰凡所

祠享必在躬親朕不親祭禮將有闕始用合

祭於是唐世皆遵行之今又將以分祭為攝

事以合祭為親祠斯可矣蓋是三者凡以為

二字之異而辨之者也周禮一嵗祀天者三

明堂享帝者一四時迎氣者五祭地者三饗

宗廟者四凡此十五者皆天子親祭也而又

朝日夕月四望山川社稷五祀及羣小祭之

類亦皆親祭夫天地異位禮樂異數不可同

固也五方異尚流峙異形隂陽異宜昏明異

用其不可同致均也今六變致神之樂同而

用之何也六冕有別王祀皆親隆殺雖殊親

見則一故社稷最貴雖賞刑必受命嶽瀆至

重雖封建不以封其不可攝事均也今列壝

従祀之禮分而獻之何也拜日東郊揖月西

望迎氣以應合蠟以成以時感神因地致敬

其不可合處均也今圜丘一方之地合而饗

之何也是三者凡以為二說之異而合之者

也訂而考之固將知所處矣夫分郊而祀従

祀亦且分之也日月星辰合扵天日春月秋

可以盡格於冬至乎四嶽海瀆合於地岱東

華西可以盡致於北郊乎合於南郊非古也

猶曰來享者屈扵天之尊也格扵禮之大也

分而不能盡合扵古又不能盡格扵神則亦

無說矣故必欲分南北郊者非盡罷従祀則

不可分従祀之禮非 天子能親徧羣祀則

不容罷親徧羣祀非盡用周之禮樂則不如

不徧盡用周之禮樂非能封建如周使諸侯

分治其國而 王朝之事日簡一日惟専意

扵祭則不能盡用嗚呼亦難矣當時曾肇謂

𥙊者順隂陽之性或燔或瘞或沉或埋今於

地示事之非其方致之非其𩔖又違於時以

此事地未必來享而便謂此爲親見地示之

實此臣所未諭其論甚美然不知𡻕固有祀

矣祀固因其方用其時行其禮樂矣特此爲

大祀虞周之曰𩔖曰禋曰柴曰望果皆合其

方因其𩔖而用其時乎此可爲因革之辨而

不足爲二說之折𠂻明矣又按分𥙊之議肇

於 元豐三年詳定禮文所之言五月甲子陳

襄初請 親祀之嵗夏冬疊舉二祀李清臣請

用後漢五位之制 親祀之嵗宿廟以告宿北

郊以祭宿南郊以祀止以一時王存請以孟

冬純隂之月陸佃請用魯三望之制即圓丘

之北別祀地⽰張璪請盛禮容具樂舞遣冢

宰攝事又 詔更加講求明年四月己巳李

清臣黃顔王仲修楊傑何洵直葉祖洽文及

甫張璪陸佃皆列名 上議惟陳薦援成命之

詩媼神並況之章以為不始王莽乞姑仍舊

曾肇請損儀衛之虛文以就躬事地⽰之實

是日遂下詔 親祠如南郊如不 親祠上公

攝事仍別修定攝事儀制六年五月甲申禮

部太常寺上 親祠及攝事者儀以獻 詔行

之時猶未敢以躬祭為必行也七月庚申築

方丘是年十一月丙午冬祀遂不復設地⽰

位 元祐初政兩行大饗七年三月始議復合

九月戊子 上議戊戌 詔以初見於郊姑設

地⽰位竣事復議十一月癸巳郊八年二月

壬申軾議始 上四月丁巳遂 詔罷集議仍

用合祭 紹聖元年五月甲寅以右正言張

商英言 詔禮官詳議戊午中丞黃履復言

詔送禮寺二年正月辛亥又 詔議如何可

以親行祭地之禮然後可罷合祭時又未敢

以合祭為全非也三年正月戊午遂 詔間

因大禮躬祭地示然實未嘗行至 政和四年

五月丙戌始克行方澤蓋三十二年之中大

典凡三變而地示僅 元祐一祭而已雖 哲

徽堅主其議亦十九年而乃得行其難如此又

按 元祐之議主合祭者呂大防蘇頌蘇轍

鄭雍蘇軾顧臨范祖禹錢勰李之純蔣之竒

喬執中吳立禮張瓛王欽臣主分祭者范百

祿范純禮彭汝礪范子竒曾肇王覿豐稷韓

宗道劉安世孔武仲陳軒盛陶宇文昌齡楊

畏董敦逸黃慶基虞䇿孫路歐陽棐韓治朱

彥宋景年閻木杜純而欽臣則僅乞以初見

天地並祭以謝丕況純又主苑中爟火望祠

之議者也武仲議亦稍異 紹聖之議主合祭

者錢勰范純禮韓宗師王古井亮采常安民

李琮主分祭者蔡京林希蔡卞黃履吳安持

晁端彥翟思郭知章劉拯黃慶基董敦逸豐

稷傅楫葉祖洽劉定黃裳盛陶虞䇿稷楫祖

洽欲省儀以便祭定裳陶䇿則遷就十月神

州之祭者也其說皆具是矣軾又以丁未祀

周廟為先廟後郊亦周之禮蓋亦以變為常

爾至如力奏乞集議之日互相詰難以盡衆

心而祖禹遽白大防以當自 朝廷酌其可

否而行之若使相詰必致紛爭失體繼遂併

集議而罷故商英之撼時論必以為稱首亦

有以啟之歟要知議禮大事不可以不詳且

謹雲

    思陵近誤

金酋雍立追葬東昏王亶正其廟諡珂嘗讀

徐夢莘 三朝北盟集編有大定偽下改窆之

詔曰朕惟熈宗孝成皇帝以武元嫡孫受文

烈顧命昨其即位十有五年偃兵息民中外

乂安惟海陵庶人亮包藏禍心覬覦神噐誘

煽姦黨遂成簒逆而又厚誣盛德降從王封

亮旣得志肆其𠒋殘不道之極至於殺母人

怨神怒自厎誅滅惟皇天眷祐於我家肆予

一人纉承先緒𭧂其悖惡貶爲庶人仍黜其

殯於兆域之外仰惟熈宗位號冝正是以間

者稽之禮文升祔大寶復加美謚尊而宗之

惟是葬非其所蓋常慊然爰命有司卜地㳙

日奉還梓宮已扵十月初八日備禮改葬扵

思陵庶幾有以慰在天之靈焉按武元即阿

骨打文烈即吳乞買僞號太祖太宗名旻與

晟者也亶故名喝囉又名SKchar剌馬父曰聖果

又曰室SKchar名宗悛亶以梁王為按班諳版孛

極列蓋晟以繼及之約授之儲副嗣位扵 紹

興五年僞天㑹之十三年弒扵 紹興十九年

僞皇統之九年 壬戌之盟實與 髙皇定和

好為與國而 淳熈因山之始大臣失扵審訂

襲而用之耳目所接其誤又不可與叱奴同

日而語旻之陵曰泰晟曰豫泰雖與 哲廟

同稱實先後二十四年祖 吾故智尚無嫌也

    諸陵複

僖祖陵曰欽 順祖曰康 翼祖曰靖 宣

祖曰安 太祖曰昌 真宗曰定 仁宗曰

昭 哲宗曰泰 欽宗曰獻實犯後周慶祖

漢平帝殤帝唐太祖後晉睿祖偽南漢髙祖

唐武后烈祖昭成竇後昭徳王后僖宗漢恵

帝南齊宣帝後梁敬祖後晉憲祖吳景帝元

魏肅宗周天元唐中宗周明帝唐太宗偽南

漢中宗元魏宣武順於後唐元宗髙祖已用

之名 靖 定二號凡再改而皆出扵複其

弗審為尤甚 思 崇已出前記自 真宗

而下聨永字稱謂雖同紀録猶異若 三祖迺

國初定製名止一字直相混為一不可別矣

南齊宣帝後梁敬祖之為安魏於後之為泰

 太祖之為康亦皆聨永字雲

    舘學輕重

王明清揮麈録曰政和中 詔天下州縣官

皆帶提舉管勾學事時姚麟以節度使守蔡

州建言乞免繫階 朝廷許之 靖康初除去

紹興中復增但改庶官為主管時孟信安仁

仲來帥㑹稽先人寓居孟氏與家間契分甚

垕仁仲以兄事先人入境語先人云忠厚與

秦檜雖為僚壻而每懐疑心今省謁 攅宮

先入 朝然後開府従兄求一不傷時忌對劄

先人舉此仁仲大喜為援麟舊請草牘以上

奏入即可尋又降 㫖自此武臣帥守並免

入銜行之至今珂按 日曆 紹興二十七年

月壬子少師信安郡王孟忠厚提舉祕書省

四月忠厚薨竊謂舘學皆清選況內外異宜

因創殊制辭受之際要未知所輕重也 中興

初忠厚嘗班延閣繼又歴宥府固不顓以肺

腑進豈前日之不受専以檜忌故耶 南渡

開壁府惟秦熺以恩澤侯始居此官蓋亦祖

政和七年五月辛卯蔡攸兼領之制忠厚繼

之後不復除授 慶元丙辰詞科始以命題

試者多忽不考是嵗無合格者

    階官避家諱

律文有私諱冒榮之禁故四銓之法遇磨勘

階官之稱與其三代諱相值者許其自陳授

以次官謂之寄理遂以繫之官稱之首珂按

國朝著令諸官稱避家諱者擬以次官 元豐

改官制或有或無扵是 元符令又附益之雲

或授舊官歴攷條令初無以二字入銜者厲

世磨鈍之柄而下之人得以寄稱掌故之野

亦明矣士習目睫恬不知恠 開禧丙寅李參

預壁為小宗伯㑹課當遷中奉大夫正其祖

諱援故實自言不帶寄理 詔従之繼㕘大

政復遷中大夫而稱朝議大夫自若朝論以

為得體然銓法迄今亦莫之改也

    贈官迴避

避諱之制雖見扵令甲而贈官告第階稱或

 所犯司封乃無明文珂在故府嘗訪其事

扵天官竟無曉者後閱洪文敏邁容齋三筆

紀李燾仁甫之父名中當贈中奉大夫仁甫

請諸 朝謂當告家廟與自身不同乞用 元

豐以前官制贈光祿卿丞相頗欲許之予在

西垣聞其説為諸公言今一變成式則他日

贈中大夫必為秘書監贈太中大夫必為諌

議大夫決不可行遂止按周人以諱事神名

終將諱之錫告榮先焚黃丘壠為人子之榮

也而顧犯其所諱不安孰大焉父前子名

君前臣名 朝廷之著位以一人之私而易之

亦非也況綸告之中固書所贈官之姓名而

今世士大夫仕於 朝者亦未嘗自避其名

推此言之雖無避可也其或祖名某而贈父

官稱寔犯之使父而在猶將避而不敢當如

此雖贈以次官亦可也臆度如此未知其當

更俟博識

愧郯録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