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板頭厝的五年王爺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板頭厝的五年王爺祭
作者:陳素雲
2001年5月
本作品收錄於《會訊 (新港文教基金會)
板頭厝的五年王爺祭
板頭厝的五年王爺祭

作者/陳素雲

主祀「十二瘟王」的王爺信仰

[編輯]

新港板頭村五年一度至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迎請五年王爺,是庄內的一大盛事。

王爺信仰主要有兩系,一系是「五顯靈官」(或稱「五福大帝」)、「五府千歲」之類的 「五瘟使者系」,主要代表廟宇為台南縣北門鄉的南鯤鯓廟。另一系是以「十二瘟王」為「代天巡狩」的王爺,有三年一科瘟醮的「二年王爺」和五年一科的「五年王爺」兩支,前者以台南縣西港鄉慶安宮和屏東縣東港東隆宮為代表,盛行於曾文溪兩岸和東港溪一帶;後者則以雲林縣褒忠鄉馬鳴村鎮安宮為主要代表,信仰區域在雲嘉沿海一帶。(黃文博《台灣信仰傳奇》)

頭村的王爺信仰屬於「十二瘟王」系統。馬鳴山鎮安宮主祀張、徐、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千歲,共十二尊位。每年定期舉行慶祝聖誕千秋祈求平安法會,平年稱為小祭典。每逢寅、午、戌(即虎、馬、狗) 年則舉行大祭典,有春、冬兩祭,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行春祭,恭請五年千歲遶境祈安,各莊輪流提供飯擔給參與遶境的善男信女及藝閣、陣頭等食用,冬祭則配合農村收冬後舉行(選定為農曆十月廿九日),遠近各莊均稱「五年到年」 或「五年大科」,紛紛到廟出示香條,擇日恭迎五年千歲神駕前往各地,並屠豬宰羊叩謝神恩。

每逢「五年到年」,板頭厝的信眾於十月四日深夜子時起,信眾各準備一套簇新衣物,廟方則備有公豬、公羊一付,舉行祈福大典,虔誠祭拜天公(下灣仔內莊則於五日迎請五年王爺當天晚上才舉行拜天公儀式)。五日清晨三、四點出發,前往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迎請五年王爺,入廟安座後,再至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恭請媽祖。中午開始巡莊,除了丁憂的人家外,每一戶,神駕均會遶巡到。巡莊結束回廟後,開始接受信眾朝拜。傍晚時分,戶戶搞賞五營神兵,以豐富的盛筵做爲供品,並備有「馬草水」以饗兵馬。初六則舉行全莊的大祭典,信眾亦持續犒兵犒將,以祈消災解厄。五、六兩日,板頭村民均擺流水席宴請賓客,離鄉的遊子亦紛紛返鄉共襄盛舉,庄內人口爆增了一兩倍以上,原本平靜沉寂的小村落,像辦喜事一般,熱情high到了最高點。

七日,在巡莊之後,恭送五年王爺及媽祖,五年一度的大熱鬧暫告停歇。十月廿九日,村民又組團前往馬鳴山,參加鎮安宮舉行的祈安全籙三朝清醮法會,以祈消災植福、風調雨順。至此五年王爺祭典活動的熱潮才終於落幕。

板頭厝人與林維朝家族的五年之約

[編輯]

板頭村是由板頭厝與下灣仔內莊兩個聚落組成。兩莊的信徒均於十月五日分別至馬鳴山迎請五年王爺,板頭厝人迎請王爺回長天宮安座,下灣仔內莊則迎至寶天宮(在民國68年寶天宮興建之前,則在蘇鴻騰家族的大埕)。所有的儀式亦大同小異。板頭厝人迎神儀式與灣仔內莊唯一不同的是,板頭厝人至馬鳴山迎請五年王爺回長天宮安座後,接著又到北港朝天宮及新港奉天宮迎請媽祖,在回宮安座之前,鑾駕會先到林維朝故居,讓林氏族人先行祭拜。板頭厝人與林維朝家族的五年之約,正意謂著遠古記憶的鄉土情誼。

許多老一輩的板頭厝人,均能明確指出長天宮後方堤防外的一簇竹叢,是林維朝的先人所居。那處被鄉民稱為「後壁厝仔」的故居,據說屋前有一棵很大的斑芝樹(或稱木棉樹),在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之前,仍看得見屋頂浮出水面,現在則已沈陷在北港溪底。林維朝先祖在清嘉慶年間,烏水氾濫,笨港及笨港街加速沒落,遷移到東南三公里地勢較高的麻園寮(今之新港街面)定居。由於林維朝與板頭厝的這段因緣,故板頭厝迎神行伍,必先至林宅讓林維朝族人先行祭拜以示尊崇。

一提起請五年王爺到林維朝故居的古早「代誌」,許多老一輩的板頭厝人都很興奮,臉上漾出了童真的笑容。當時包括轎夫、獅陣、武館、 北管一行人,少說也有上百人之多,承蒙林家盛意款待,尤其四、五十年代,物資較不充裕,林家準備的肉糜,大家都吃三碗以上。民前一年出生,已九十一歲的王通盛老先生,笑呵呵地說,他吃過的魚糜滋味更是鮮美,這是從林家養魚池撈起的大頭鰱所烹煮的,味道真「讚」°

今年已七十五歲的林維朝孫媳婦林侯淑媛(林光閭之妻),回憶起每逢迎請五年王爺時,她是既興奮又忙碌,幾天前,她稱為圓姑仔的陳木春女士(新港前鄉長鄭友信之母,新港文教基金會前董事長陳錦煌姑媽),就頻頻來與她商量要準備什麼材料。當天,由圓姑仔掌廚,她當助手,她們煮的大鍋菜餚均被一掃而光;家裡的男人則張羅香煙及泡茶來招待這些鄉親。

長天宮舊廟前(李明謀翻拍)

板頭厝人的歷史自覺開始萌發

[編輯]

這些遠古的記憶已將隨風而逝了,僅只存留於六七十歲的老一輩人的腦海中。板頭厝人與林維朝家族藉五年王爺祭典的鄉誼交流,至民國五十五(丙午)年即未再繼續。中斷的理由,據參與其事的林世華說,民國五十九(庚戌)年,迎請五年王爺的前幾天,適巧租賃林宅的農會供銷部主任陳旺根中風,林宅主人前農會總幹事林山烈,因這位事業的得力助手突然罹病極為煩心,故與板頭厝人商量,為了讓旺根靜心療養,這回五年王爺至林家的祭禮是否暫停一次。而當時板頭厝人也正因民國五十幾年新港與北港互爭笨港正統,以及孰爲開台媽祖紛爭如火如荼展開之際,驚覺到自己所住的貧瘠沒落小村,才是真正的笨港遺址所在地。板頭厝人的自我認知與覺醒,使他們蘊釀不再至北港與新港迎請媽祖,因為板頭厝的歷史比這兩處還悠久。這兩個因素的結合,使得五年王爺祭也迎請媽祖的儀式,作了很大的轉變。自民國五十九年起,板頭厝人只迎請五年王爺,不再往北港、新港迎請媽祖來陪祭。

至於灣仔內莊則沿襲舊慣,迎請五年王爺,又迎請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媽祖至寶天宮安座。值得注意的是民國八十七(戊寅)年的五年王爺祭 ,灣仔內莊人除了迎請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媽祖外,也迎請板頭厝長天宮的媽祖陪祭。這正意謂著板頭厝人有意加入笨港之爭的先聲,也是板頭厝人對歷史的重新認識與自覺的開始,並獲得比鄰灣仔內莊人的認同。

尤其近日來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台灣史專家石萬壽教授,幾度造訪長天宮,並鑑定長天宮的媽祖神像年代相當久遠,因而推測創建於康熙年間的笨港天妃宮,「在嘉慶年間北港溪氾濫時,宮廟為烏水所沖毀,媽祖神像均移至今嘉義縣新港鄉長天宮奉祀。」(石萬壽《台灣的媽祖信仰》)。在石教授的大力背書下,不啻給這個百年來飽受水患,歷盡滄桑的沒落村莊一劑強心針。不過,可以預料得到的是,新港與北港纏鬥數十年的笨港之爭,將因板頭厝的加入更加撲朔迷離,混沌難明。而主修《新港奉天宮志》的成大歷史系林德政教授,與編撰《北港朝天宮志》的文化大學史學系蔡相煇教授,原本已廝殺得難分難解,這回將因石萬壽教授的跳入戰場,先覺對先覺的對決,將使得笨港之爭更具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