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里先生續集/卷二
收議
[編輯]以天兵撤回事收議庚子八月廿五日領敦寧時
[編輯]我國之勢。到此地頭。唯倚重於天兵。天兵雖撤。而必須得千餘兵。多鎭京城。依上敎陳請。而兼辨事狀。在所不已。至於李德馨箚中馬島覊縻一欵。臣意與德馨相同。第其天將遣使退賊事。枚擧奏聞。事雖甚重。措辭亦難。不可不審處。留兵定州,義州事。中國必不以內盜之將奔於外國。而先置兵於外國。此則恐不可爲。伏惟上裁。
以宣惠廳收米事收議己酉三月初五日
[編輯]法久則弊生。弊極則須有變通之擧。弊極而不有變通。則塗炭之民。無時而可拯。聖上嗣服之初。首下憂民之敎。民皆引領。若大旱之望雨。如防納等事。爲今日之極弊。欲議變通。冀以少祛民弊。宣布德意。而又慮事勢之拘礙。不敢斷然行之。以先試畿甸之意。爲之啓請允下矣。凡民間各色之貢役。皆以一年爲限。一年貢役之價。宣惠廳以所收之米。已爲計給。而其數頗多。亦有未給之處。今若只試半年。而徑爲停罷。則其間所應之役。界限不明。各司牟利之輩。混同責懲。其害有不可勝言。必須通行一年。結勘之後。方可知其民間利病之大段矣。臣意本如此。而前因同僚有故。不得會議。故姑請先行春等。伏見臺諫啓辭。與臣所見無異。惟在上裁。
傳曰。依議限秋成試可。
己丑寃死人伸雪事收議庚戌五月二十六日
[編輯]〈己酉二月。兩司李尙毅,尹晧,尹銑,金止男,任章,朴彛敘,李溟,金致遠等合啓。請己丑冤死人李潑,李潔,白惟讓鄭,介淸等蕩滌伸理。復其官爵。答曰。三年之內不可輕議。姑待後日。翌年四月。宣廟升祔。兩司金玏,尹讓,柳穡,朴思齊,金聲發,李必榮,閔德男,吳煥,許實,玉堂南以恭等。復交章請伸。答曰。白惟讓書中多有人臣不敢道之辭。豈不痛心。李潑,李潔,鄭介淸等欲還給其籍産。議大臣以啓。議及公故獻議。〉
白惟讓書辭。臣專未知何語。李潑等不愼交遊。至陷於謀逆之禍。人心之憐慟。久而愈深。快從公論。昭雪至寃。實嗣服初。慰悅人心之一大擧措也。伏惟上裁。
〈諸大臣。李恆福以爲李潑等。不與逆謀。與凡臣奚擇。惟讓書辭。大槪如上敎。逆名可雪。官爵不可復。尹承勳以爲李潑等。人心莫不爲冤。公論又發。宜加伸理。惟讓書辭。或雲出於他人。而錯指惟讓所爲。不可不察也。沈喜壽以爲李潑兄弟。死於知人暗昧不愼交遊之罪。前所未有。凶悖之語。似在李震吉書中。而不是惟讓之辭雲。韓應寅以爲公論之發。久而愈激。快示昭雪。以答輿情。惟讓書辭。臣所聞亦如上敎雲。傳曰。待領相入來。果收議。以一時領相李德馨爲省親在外。後入來獻議。而意無發落。後仁廟甲子。因禁府啓辭。收議大臣。公復申前議。命復冤死人金濱,李黃鍾,曹大中,鄭介淸,柳夢井等官爵。給李潑李潔等職牒。白惟讓有一大臣持不可。不果伸。〉
以禮曹啓辭。戊午講經不公罷榜事收議。癸亥三月二十七日
[編輯]戊午式年。人議雖多。其間豈無公道得參者。混同罷榜。事涉未妥。査削似當。伏惟上裁。答曰依議。
私廟兩所祭文名稱及屬號收議四月廿六日
[編輯]儒臣所考出前事。或有與今日事體不同。臣素昧禮經。不敢折衷以爲之說。試令禮官參酌擬議後。更議定奪爲當。伏惟上裁。傅曰依議。
私廟兩所祭文名稱及屬號收議四月廿六日
[編輯]臣素無學識。其於難斷之禮。何敢折衷爲說。且就該官所議而究之。私廟稱大院。稱考而不加皇字。稱子而不加孝字。依德興廟例。立支子以主其祀。德興廟祭文。只書德興大院君。而不書屬稱。此說似爲近理。上裁施行何如。傳曰依議。
以廢朝所上宣廟尊號刪去事收議甲子四月初二日
[編輯]雖廢朝時事。而已上之號。到今擧論。未安之意。臣曾於登對下問時。大槪陳達。今無它見。伏惟上裁。
三道大同事收議乙丑正月初三日
[編輯]大同之規。當初臣實上京始之。欲以杜防納均賦役。救中外之弊。而節目頒布之後。中外不便之說。不勝其紛紜。上年水旱時。臣在告。亦深以爲慮。通於僚員。且陳箚請更議。而自上不許更議。仍遵行之。到今外疏沓至。多言其不便。設法本爲便民。而民情若如此。則國家事非一二人所見可以主張。臣旣不得灼知此規之畢竟可行與否。豈可執初見而遏群情乎。近以此意。復通於僚員及本廳。臣之意止此而已。請令本廳參商事情。稟議於相臣。明白具啓。或卽罷。或試甲子條。集群議。從長處之。伏惟上裁。
答曰。依議。忠淸道亦依它道例施行。加磨鍊五斗米。勿捧可矣。
號牌事目收議丙寅閏六月初七日
[編輯]〈號牌廳啓辭。大槪事目。領相多所刪定。而今方呈告。不爲可否。只出臣等臆見未安。領相處。請更爲下問處之。上特遣承旨來問。故獻此議。〉
委遣承旨。詢及於病伏之臣。不勝惶恐隕越之至。號牌。大擧措也。若不善爲設施。則必致大亂。故臣曾以難行之意獻議。又累次力陳於同僚矣。今旣斷然行之。此後唯當思有以善爲結局耳。自古爲國。必以得民心爲本。民心不得。何事可爲。行前古所未行之大擧措。而結局之際。不適乎時宜。不順乎人情。則欲祛族隣之弊。而隣族之侵。又將倍蓰於昔時。列邑騷亂。擧國洶擾。到此地頭。收拾鎭定。更無其道。此臣所大懼者也。亂後民數。未及平時六七分之一。今日軍政。大異於平時。排鋪設施。計策甚難。本廳今欲裁酌變通。以紓軍役之苦。使民皆知其役歇。而無抵死奔避之心。其所新刷者。別爲設策。以開支保之路。俾不至於驚駭四散。徐待軍情稍定。而漸次補綴。以定軍額。此實憂深慮遠。出不得已之計也。臣之大意。亦本如此。當初本廳。以磨鍊節目。來示於臣。正與臣意相近。故只看過一遍。以爲無妨。而許多條件。初非臣之所刪定。而亦未曾逐一致察於其間也。今以事目可否下問。揣摩伸縮。勘定節目。唯在當事諸臣。老耄病昏。不敢參論。只達大意。伏惟上裁。
興慶園遷葬時道路事收議丙寅十二月一十二日
[編輯]〈禮曹以元宗大王遷陵。路由京都。穿過城中未安。請議大臣。〉
伏見謄出先朝實錄。舊例如此。蓋雖國陵。而祖宗以下列聖。於祖宗皆臣子也。臣子卽遠之靈柩。穿過君父神御所在之城中。事理未安。伏惟上裁。傳曰。知道。今此道路。以情文言之。則決不可捨順便之路而從迂險之地。但人言旣如彼。元老之議又如此。予不敢強焉。
以走回人刷還事收議戊辰六月二十八日
[編輯]臣耄耋癃疾。朝暮待盡。豈復有料理國事之望。刷還一事。廟堂諸宰。已盡商確。臣不曾諳悉前後曲折。而卒然承命。茫然不知所以爲對。如不得已。則如議臣所議待鄭文翼與汚約定回報而處之。未知如何。伏惟上裁。答曰依議。〈時胡差持汗書來。請還被擄走回者。命諸宰會議。備局大臣吳允謙金瑬等議啓。大槪第一說。不可輕許。以失人心。第二說。使鄭文翼等齎國書往彼。探得汗意。必不殺害。然後更議入送。第三說。以胡將曲虎所得男婦留灣上約贖者若干口。稱以刷還入送。以爲紓禍計。而三策中當依第▣說行之云云。上遣史官收議於公。公獻議如右。命依公議施行。張維箚陳刷還失計。且曰。不可因老臣一言而行之云云。鄭經世,姜瑜,李楘等議同張箚。李貴再啓請從刷還之議。吳允謙,金瑬等復啓請從前陳第三說。旋因張箚上箚引咎。上卒用大臣議。使鄭文翼等持國書刷送曲虎所留男婦五名。是歲十月。文翼等回自虜中。刷送五人皆得贖還。上嘉之。命賞加文翼二階。〉
狀啓
[編輯]平安道都巡察使時狀啓癸巳四月初三日
[編輯]此間他餘許多事情。則接伴使韓應寅已爲狀啓。昨日初昏。沈遊擊來到提督前相議後。遊擊明日發行。提督或雲明日打發。或雲初六日起身。而時未的知。其間曲折。大槪打聽。則沈遊擊將講和事。稟於宋侍郞。則准許發送七竿旗號。一半與他倭子。一半令天將拿持。不令天兵廝殺。亦不令我兵交戰。遊擊則送倭子到釜山。謝相公稱參將。徐相公則稱遊擊。送到日本地方。仍帶倭子。由寧波府入貢雲。而王子兩員及被擄宰臣。沈遊擊到彼後。卽出送云云。淸正自恃其功。不肯退去。則進兵殺他。大槪業已定和。頓無征戰之意。使不共戴天之凶醜。得以全歸。不勝痛惋之至。當日朝。駱參將說稱講和已定。我往別無句當。然當具兵器到彼。相機措置。且謂以事理言之。殺他方可。然殺他亦不得盡殺。彼旣乞貢。許他退去。則可保十餘年無事。其間鍊兵選將。圖爲後許。亦或一道也。講和進兵。中國內雖無倭子。而必須留駐一營天兵。以爲防守之計。此事宋侍郞,李提督亦不得自由。卽啓知國王。急急上本。及大軍未回之前。得聖旨准下可也云云。駱將之意。亦似與往時稍異。而其中請留天兵之一說。實是今日之急務。朝廷別爲從速處置。
平安道都巡察使時狀啓同月十三日
[編輯]初八日。沈惟敬與賊講和事。必有某樣結末。而至今尙無皁白。平壤府留駐唐軍。則因擺撥兒之傳報。必已知之。卿其問於可信唐人處。得其的礭消息。急速馳啓事。今四月十三日。同副承旨成貼有旨。臣在平壤府祗受。而城中只有指揮等少將。而更無秩高之將。故東來擺撥兒等。卽馳馬過去。臣周旋訪問於天兵。則或有傳說消息者。而所言不的。不敢啓知。大槪虛實間稱說。沈遊擊赴倭中講話。行長則欲依初約。期以十日撤兵退去。而淸正一向有歹意不肯。言與我二萬兩銀。方可放回王子云。且天將欲留倭小將爲質。而倭將難之。以此提督大疑且怒。爲進兵之計。差人催督後來之兵云云。十一日行長退去與否。時未聞有報來。而當日午後。天兵自開城。持兩顆首級急馳而過。其間事狀。未得詳知。追後訪問馳啓計料。
平安道都巡察使時狀啓同月十五日
[編輯]當日早朝。東邊擺撥兒來到。訪問則沈遊擊同譚相公。初八日進倭中。遊擊時未出來。譚相公先來回話。以爲倭子說。前在平壤。講和未了。旋被瞞鿁。今可先發天使送來。則我們自當跟同發還。且留我人以爲質。十三日。提督卽令徐相公,謝相公帶二十人發去。兩相公各給銀五百兩。二十人各給銀十五兩。兩相公到彼稟帖。以爲倭奴期以十五日收兵而退。否則十八日當發去。王子亦當送還云云。先發被擄朝鮮人一千餘名。提督發米賑給。而倭奴退去臨時。提督當有掩殺之計。往來之人。隨問隨答。所言前後不同。未委虛實。姑將所聞。枚擧以啓。劉第士處將此所聞訪覈。則以爲往來胡說。不足取實。今日訪得於來人。則知講和的然。過一日。當有的報矣。
平安道都巡察使時狀啓同月二十七日
[編輯]當日早朝。東來擺撥說稱。倭奴南走。離京城三百里地下營。不肯去。提督催劉綎兵爲趕殺之計。又擺撥來說。倭奴走了。沒有甚事。催劉兵將以鎭守王京。其餘兵馬。近將撤回。楊遊擊,楊大將眞定,保定等兵馬。則兩三日。將逐日次次打發先回云云。往來胡說。不知孰是。有不足取實。萬一遊擊,摠兵等將官。領兵先來。不留而過去。則此處宴享犒軍之擧。提督雖未及來。而一一設辦事。該司預先議處指揮便當。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丙申正月二十四日
[編輯]〈前年。拜右相兼忠淸,全羅,慶尙江原等道都體察使。南下開府星州。〉
賊退後。我軍旋卽入守其地。而巨濟之倭。雖已撤去。加德等處之賊。獵捉禽獸。往來不絶。往往逢人。輒肆殺掠。水使及守令。難於進駐。待各處倭賊盡撤後。處置計料。而觀近日情形。頓無盡撤之期。而若更有渡海西來之賊船。則舟師必須據守巨濟。然後便於進扼海路。仍統制使李舜臣之報。得便措處。進據巨濟事分付。而遽動舟師。或不無起釁之端。各別周旋善處。俾不駭於觀聽事。亦爲申飭矣。啓下。備局回啓。大槪以周旋計度。爲救首救尾之中。毋致蹉跌事下諭。何如。啓依允。〈是月二十五日。又以郭再祐名將。召罷京非計。請留邊備不虞狀聞。允下。狀本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同月二十六日
[編輯]觀近日情勢。灼然可見前頭料理之事一刻爲急。臣當國家艱虞之際。受此重任。自知才力之決不勝堪。而旣承嚴命。不敢以不才爲辭。日夜惶悶。唯當策駑自效。而但體察之任。兼管兵民之事。若邊警稍緩之時。則猶可隨便補綴。而萬一變起朝夕。則今日之事。比壬辰尤難。極爲憂慮。必有元帥。然後庶可東西控制。相議策應。而或不至於潰裂。預差元帥。姑令簡其騎從。進駐兩湖之間。相機進退。則似合事宜。朝廷十分詳商處置。何如。啓下。備邊司回啓曰。賊勢可慮。體府雖兼察軍民。而臨戰督戰。則必當更有其人。請出元師。必有其意。依狀啓差出下送。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同月二十七日
[編輯]去八月二十三日朝講時。特進官李德馨所啓沿江一帶。雖設防備。而上游之勢。尤爲關重。忠州當鳥,竹兩嶺之間。爲三道要衝大邑。宜移兵營於忠州。以爲控制上流之地云云。本道監司朴弘老以此牒報於臣。大槪本道兵營。設於海美。當初經理。意必有在。今若以賊由陸路之故。謂不可僻處海隅。欲移之於忠州。則忠州亦僻處於左。策應海隅之難。何異於陸地之不相及乎。加設一員。分鎭左右。一兵使則設營於淸州上黨地。以爲保障必守之地。實合便宜云雲。臣緣南邊沿海事機緊急。未得遠離看審。而大槪以朴弘老所報辭緣。參以所聞形勢。反覆商量。則兵使旣不可遽設兩員。而一兵使留屯於忠州。則忠州在湖西左僻之處。左右控制。勢頗不便。令兵使移鎭於上黨。而忠州牧使兼助防將。添給隣邑之兵。以成攔截之勢。警急臨時。相機左右。則事或便當。自朝廷商量指揮事啓下。備邊司回啓。體府,監司所見同然。移營事。依狀啓勿施。忠牧爲助防將。添給隣邑之兵事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同月二十七日
[編輯]近日伏見靈山等沿海各處馳報。則佃獵倭人。持沈遊擊票帖。連續出來。或至於散入閭閻。經日留宿雲。極爲駭愕。令各鎭各官諸處。伏兵攔截。而旣有唐將票文。大肆其毒。禁止鬪詰之際。惹起釁端。而不爲攔止。則將必肆然往來。習以爲常。爲患非細。沈游擊未渡海前。聞黃愼周旋通告。而不爲受理。今則游擊已爲過海。尤無處置之路。極爲可慮。各鎭各官。更爲行移申飭。觀其形勢。曲加隄防。勿令攔入事啓下。備邊司回啓。大槪依狀啓。申飭各官。嚴加攔截。毋令肆行事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二月初十日
[編輯]鳥,竹兩嶺防備事。以丹陽,永春,堤川,淸風之軍。屬於丹陽郡守。而把截竹嶺。以忠州,延豊,槐山,淸安,鎭川之軍。屬於忠州牧使。而把截鳥嶺。兵使則留陣於上黨。相機進止事。曾已磨鍊分付。而慶尙道醴泉,榮川,豐基,龍宮之軍。亦別爲調抄。欲使重將預爲統率。故成允文,李守一已爲啓請。而成允文爲晉州牧使。李守一得病彌留。久而不差。極爲可慮。全羅道金溝等十六官。別爲調抄。待朝廷差送各將之下來。區分交付事。巡察使處磨鍊分付矣。鳥,竹兩嶺統率將官一員。全羅道一員差送事。朝廷料理。實合事宜。第念將官必須得人。然後可以有效。不然而殘破空曠之地。調兵辦糧。不得其宜。先使民心騷然。賊未至而潰裂。則誠非細憂。十分商量。而賊形兵勢。變遷無常。不可無臨時調遣之別將。而只鄭希玄助防將革罷後。姑置於營下。他無武將。極爲悶慮。將官可合武士。各別多數下送事。啓下。備邊司回啓。大槪忠淸防禦使金敬老已爲下去。全羅道則李時言當更使馳赴。而將官可合武士。多數下送事。令兵曹劃卽擧行事。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二月初十日
[編輯]南中諸將。右道舟師。則雖兵力單弱。而統制使李舜臣料理事務。多有條理。故其下各將。雖有優劣之不齊。而猶有模樣。左道舟師。則比右尤齟齬。而前水使李守一頗能自勅。無大過失。至於陸陣諸將。如高彥伯,金應瑞,權應銖等。本非御衆之材。而今此下書辭緣。其間各陳所犯。雖或有輕重之可議。而其無意防備。習行私濫。則彼此一轍。而營私一事。權應銖頗甚焉。待大將未可常加屈辱。只捉致其從事軍官而決杖警責。臣於受任之初。審知此人等之不合。以遞改之意。啓稟於筵中。自上以其代爲難。至令臣薦其代。臣於武將。相識者少。不知某人爲可勝任。退而議於朝。亦無能以其代爲言者。南下之後。見此人等之不足恃賴。心雖憂慮。而高彥伯,金應瑞猶是前日效力之將。權應銖則有收復永川之功。南民猶有倚重之心。當此對壘之日。遞易陣將。而所易非其人。則反不如前日已試之人。或有僨事之患。悶默度日。自朝廷商量。果有優於此人者。則趁卽處置。亦無所妨矣。啓下備邊司。回啓曰。南方將官。雖不滿人意。而優於此人者。亦不可得。則不如責其不逮。禁其私濫。仍令盡其職事之爲愈。如前恣意。無所忌憚者。一一摘發啓聞。不饒重論宜當。右辭緣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二月初十日
[編輯]臣於安東府。祗受有旨。而全羅連境各處把截事。曾與監司洪世恭相議。略爲分軍定將。而石柱則求禮縣監李元春可堪雲。故以李元春爲將。而求禮之軍及寶城,谷城,和順守令。各率其邑出身武士射手。各邑軍亦奔赴同福。則使守令分屬於他將。令其代將。率其邑之別成冊付砲殺射手。使之奔赴之意。已爲磨鍊矣。同李元春助防將差下。使之把守。允爲便當矣。啓下備邊司。回啓曰。求禮縣監李元春才器可堪把截。已爲定將雲。仍稱助防將。董率所屬軍兵。把守石柱等處。允爲便當。右辭緣。本道監司兵使處。竝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三月初五日
[編輯]自晉州城陷之後。南民視城柵猶檻穽。一聞築城之令。無不疾首而蹙頞。公山,金烏兩城。築城已始。而民情如此。極爲寒心。御史鄭經世以嶺南及兩湖巡審事下來矣。鄭經世以本道之人。通曉地宜人情。今若留在此道。開諭利害。勖率鄕曲。官家設築之外。又多據險設城。各自入保。而其所調抄把截之軍。亦或有退守之時。則其於防守之事。必有大益矣。鄭經世特命留此。限事畢句管。而兩湖之地。或別遣他員。自朝廷處置。至於嶺南左右道各邑之兵。聞變驅入於邊上。中路往來。彼此無用。終至潰散而後已。甚是失策。欲令別將。預領其兵。中道把截。而前所啓請李守一則新水使李雲龍時未赴任之故。尙在水營。未得招來。領率統屬。事漸稽緩。極爲憫慮。前日所啓武士及將官可合。秩高武臣。別擇下送。而善山府使裴楔則兼助防將。添給隣邑之兵。以備緩急之調用。造弓牛筋。持價求貿。而京外絶乏。措備末由。不得已往貿於遼東。以爲後日之用。令該司貿易下送何如。啓下備邊司。回啓曰。鄭經世則依狀啓。仍留嶺南句管設險等事。待其事完後上送宜當。兩湖則不須別遣他員。都體察使分遣從事官巡檢諸事。而李雲龍則爲水使日月已久。尙未赴任。至爲可怪。都體察使更加督令供職爲當。別將可合武士。曾因都體察使狀啓。已令兵曹擇送。更爲催促下送。而裵楔兼助防將之事。依啓請施行宜當。牛筋貿得於遼東事。令該司劃卽擧行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同月十四日
[編輯]沿海守令等。率領舟師。久留閑山島。本邑之事。全不顧見。官防虛疏。民怨日滋。代將定送。實合事宜。而審察閑山事情。則守令不爲領進。故精壯之卒。盡爲圖免。老殘之人。充數入送。緩急無用。極爲寒心。全羅左道樂安,寶城,興陽。右道羅州,長興,珍島,康津,海南,咸平,務安,興德等守令。躬親領去。或交付後退來。或仍留分番相遞。其餘左道順天,光陽。右道靈光,古阜,茂長,扶安,沃溝等邑。代將入送。守令留在本邑。以備陸戰調用。忠淸道舟師。守令親領。相遞往來。已爲節目遵行。伏見邸報。沿海各官舟師。盡令代將率領。各官久曠之弊。固爲可慮。而舟師齟齬之患。如前所陳。將無以成形。卒有賊變。恐有大事。各邑舟師領去守令。依前日磨鍊施行。啓下備邊司。回啓曰。前者慮其賊舡繞出閑山之後。使各道舟師往來於左右之間。以爲珍島,濟州之聲援。今見都體察使書狀。則忠淸舟師旣分其半。右道舟師亦爲盡撤。則閑山之勢。不能成形。右道舟師卜定元數內。二運待變於閑山。一運往來於左右者。事勢果爲便當。沿海守令盡赴閑山。則各官久曠之弊。亦爲可慮。故舟師則不得已以代將領去事。啓下行移。而舟師齟齬。至於如此。則所關亦重。一依狀啓施行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四月初二日
[編輯]忠淸道巡按御史李時發所鍊之兵。操鍊已久。隊伍已整。脫有警急。調用甚便。第念變急臨時。卒然移屬於武將。則將卒不相爲統。難以成功。今欲招致李時發於臣所住處。面議預屬武將之事。節目磨鍊以啓計料。而李時發旣非臣管下之官。而臣所住星州。又非李時發所管地方官。敢啓。啓下備邊司。回啓曰。李時發雖御史。而體察使旣欲面議軍事。則相就議定。未爲不可。李時發處竝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四月初十日
[編輯]忠淸道御史李時發所鍊左右營炮殺手。已經作隊訓鍊。今當盡爲移屬於武將。而一軍之將。皆有睽離自缺之意。誠非細慮。試以左營之軍。令御史領率。而前以別將啓請前水使李守一。左道中道安東等官軍兵率領次計料。而行文之際。無印信。事勢甚急。未及啓請。姑以前助防將鄭希玄印信移給矣。啓下備邊司。回啓曰。李時發仍領左營軍兵。與丘使元均合勢事。前因時發狀啓。已爲啓下行移。而左道中道安東等官。使李守一率領軍兵。而不可無印信。前助防將鄭希玄印信。移給使用便當。依狀啓施行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四月十七日
[編輯]當日祗受四月初十日成貼。同副承旨書狀內。凡兵家之事。在於將卒相得。平時旣有操鍊之人。則臨急又以此人用之。然後可以有益於戰守。近日下三道操鍊之軍。稍成頭緖者。只有御史李時發所鍊忠淸道軍人數千名而已。時發儒生。固不可臨陣。然臨時不離大將軍中。如古時號爲軍師之例。則其軍不至潰散。而無換易之弊。都元帥權慄啓請之意。亦在於此。卿從長善處宜當。且全羅道鍊兵。曾令時發往來糾檢。而事勢方急。時發兼管二道。力未暇及。令防禦使李時言句管。與時發協同操鍊。則所養與所用。無各異之弊而緩急可用。此意卿其知悉處之事有旨。而忠淸道右營軍屬於兵使。而左營軍仍令御史定將率領事。前已狀啓矣。李時發操鍊已久。諳熟軍情。一離其軍。則軍有判渙之勢。臣常憂慮。而不得便宜可行之策。欲令御史在兵使陣中。以係軍心。如有旨內辭緣。而兵使元均雖能臨事不避。見賊敢進。性喜自用。執而不通。決不能與人協贊。共濟國事。李時發雖在陣中。而每事矛盾。頡頑相持。則軍勢攜貳而必有僨事之患。使李時發別領一營。在後督陣。則其中軍千摠自可領兵進勦。故以左營軍屬於御史。與兵使合勢。而右營之軍。令兵使自領。冀有濟事之效。此意自朝廷更加商量指揮。而全羅道則唐將更迭。操鍊無緖。至今隊伍不成。故陣法曉解吳應鼎。起送於兵使朴晉陣中。令御史往來。與兵使協同操鍊事。已爲分付。今令防禦使李時言句管。則客將恐不如主將之施措。竝自朝廷量處何如。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四月十九日
[編輯]前到備邊司關內。節該啓下司啓辭內。湖南一道。尤甚蕩敗。將無以收拾。沿海長興等九邑。乙未作米應納之數。許令減半。以慰邊氓。其他內地各官殘盛。自此未能詳知。分辨爲難。令都體察使十分參酌。可減之役。適中磨鍊啓聞。後更議處置事云云矣。一應可減之役及民間各種弊瘼。臣令從事官一一査訪。與同道巡察使相議。追後啓聞計料。而大槪變生以後。凡百國用及唐兵支待之需。專責此道。且以舟師之苦。百倍它役。民不支堪。赤立呼寃。撤家流移。前後相望。所經村巷。萑莽極天。失今不救。則前頭之事。有不可忍言。其中尤甚疾苦。逐日訴冤者。甲午條流亡絶戶田稅米。田結作米一事矣。甲午乙未兩年貢賦。一時兼督。流亡絶戶。一一侵捧。則其害延及隣族。隣族亦難自保。其勢將盡流移。非但甲午條畢捧無期。竝其乙未可捧之稅而俱失。極爲可慮。甲午條未收。則特霈聖澤。竝爲蠲減。使民知感。臣非不知國計蕩竭。而湖南國家根柢。當此民心已離之日。保合人和之擧。當如救焚拯溺之不暇。且承問瘼之旨。敢此具由啓達。啓下備邊司。回啓曰。甲午乙未兩年田稅米田結作米。一時竝督。則非徒民力不支。竝與乙未當納之稅糴而皆爲逋欠。則無益於國用。而只貽民瘼。不如蕩滌甲午條。以示朝廷恤民之盛意。而專納乙未條稅糴。事甚便宜。狀啓之意。似非偶然。令該司相考施行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十二月初七日
[編輯]〈十月。丞召還朝。十月復南下。開府星州。〉
多發舟師。攔截海路。爲今日急務。而舟師寡弱。不能成形。至爲悶慮。今令副察使韓孝純馳到兩湖。船隻格軍軍糧及過番闕軍抄發等事。便宜措置。火急入送。而措置間拘礙事。則直爲狀啓施行。分付以送。舟師之勢稍成後。李舜臣自欲橫截釜山之路。別定他將。分駐閑山及全羅海路事。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十二月卄六日
[編輯]舟師調發事。今方汲汲擧行。而舟師之勢稍成模樣。天使及唐將已離釜山。則往來倭船。隨卽勦截計料。其間到有曲折。朝廷火急指揮。臣今到泗川。與統制使李舜臣相議。則行長諸賊往來之船。雖未及勦捕。而淸正渡海時。另加物色。登時截攔爲當。幷預先指揮於李舜臣。行長,淸正兩酋之間。舜臣欲有周旋之事。而陣中無物。需應難便。銀子若干兩。令該司下送於閑山陣中。臣所齎來銀子。或用於軍賞。或用於周旋。後必難繼。臣處竝量宜下送。前啓下文愼言諸人。嘗倭兵領率下送事。令該司急速催促。俾無後時之悔事。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丁酉正月初四日
[編輯]佐郞金藎國賫來及備忘記及備邊司回啓內辭緣。與都元帥權慄相議。則慄以爲頃日狀啓所謂有爲之言。四營屯賊。非但其勢孤弱。近日釜營賊窟。幾盡燒火。當初之意。庶幾可成。而直擣釜營之事。不可輕擧。姑待舟師措置。臨時相勢爲之爲當云云。臣亦參商賊窟燒燼之日。乘淸賊未渡之前。討滅釜營。誠是一大機會。以今日事勢觀之。我之措置。時未完備。賊衆雖寡。未可輕視。猝然輕擧。萬一蹉跌。則敗形先在於我。而勢難復振。三道舟師。今方急急調發。待其來會。先據巨濟。直扼海路。截殺來賊。而陸地擧事。則見可而動。似爲宜當。臣意與權慄無異。自朝廷更爲商量指揮。他餘事情。則金藎國處言送事。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正月十二日
[編輯]要時羅之言。固未可深信。揆以情形。或不無是理。必欲截殺淸賊。固是我所經營。假令行賊挾詐誘我。若疑其詐而深藏不出。使賊舡恣意往來。則又豈有拒賊之日乎。臣已與李舜臣商論此事。而閑山陣亦有潛通行賊之人。故使之周旋。待彼之潛通。出舡相待事約束矣。舟師調集。形勢已成。則彼雖無密報。而進泊便近處。攔截來賊事。亦爲分付。而金應瑞陣中來通之言又如此。故亦以此意。密通於金應瑞。要時羅以謂必須金應瑞往在舟師相應云云。此似未可輕易施行。今奉有旨中。降倭之有誠心者。金應瑞挾與同舡雲。金應瑞臨時入送於舟師事。商量指揮矣。賊舟每得東風而來。淸賊若由東南風而回泊舊壘。則我舡雖在巨濟之東港。海路不邇。風勢又逆。勢不能及。不得已進泊於加德東洋。或屯於長所浦。或屯於多大浦前洋。相機迎戰事。舜臣之意如此。臣慮其諸屯之倭逼近羅列。出入進止不便。則李舜臣以謂今欲擧事。勢不能潛行暗藏。在岸之賊乘船則我可以擊之。在岸則彼無攻我之勢。勢孤之賊。亦不無斂避之理雲矣。行賊欲以不相聞知爲辭。而免罪於秀吉云云。若慮此而遠泊外洋。則萬無相接廝殺之理。泊船處與舜臣議定如右。而今與左水使李雲龍面議。則加德東洋等處。雖似便近。而風勢有彼我之順逆。或恐蹉過不相値。不得已進泊於豆毛浦前洋。然後可以得便云云。故將此意。更通於舜臣處矣。行賊自疑孤弱。佯爲指導之言。以爲相縻之計。不無此理。舟師若已整齊。則彼之情僞。有不暇論。但當如是爲之。而兩湖之船星火督發。時未聚集。恐未及於機會。日夜煎慮。陸地之備。亦甚緊急。勇將等領兵下送事。啓下備邊司。回啓曰。左右道舟師。及時整齊。進駐釜山近處。橫截往來。使賊舡有所畏憚。不敢輕渡事。在今日最爲可行之策。但淸賊已到對馬。東風連吹。如未及期。則失其機會。而無補於事。急急嚴督。俾令及時措置。臨機善處。毋失事機。金應瑞下舡與否。難以遙度。但水陸之將。各有所屬之地。如非不得已。則不可輕易下海。軍機處置。在於主將。不可遙制。都體察使及都元帥詳察形勢。便宜施行。嘗倭武士。兵曹抄出。欲付高彥伯以送。而事頗稽緩。十分精抄。急速發送事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正月十五日
[編輯]臣受任體察。雖當竝察兵民。而其於兵務。不過兼管。都元帥專主軍事。軍中無上之將。至於對壘接刃之際。臣當在後面。而元帥當居前。指揮將士。元帥權輕而號令不行。則雖以諸葛,司馬。難乎免於敗覆矣。臣與權慄。南下已久。而前此各駐湖,嶺。且姑無警急。不曾料其大有相妨。以近日事形觀之。元帥發一號令。而各陣各官。以元帥又有節制之處。輕視元帥。不卽擧行。必枚擧更報於臣。臣欲一向廢絶。而不爲與聞。則旣受其任。顧未敢自由。欲隨其所報而指揮。則軍中之事。急於呼吸。而遷就兩稟。失機誤事。元帥之權輕而不行。在今日尙然。臨變卽可知。如是而望元帥之居前指揮。進退諸將。其勢實難。臣前所箚論。所見或異。事多掣肘。此則固不足深念。而臣與權慄勢不得常在一處。凡有緊急指揮。勢不得隨事相議。元帥有指揮之事。而臣或不知。臣有指揮之事。而元帥或不知。號令雜出而事無統緖。各陣將官各官守令。聞令疑貳。無意奉承。輿屍之凶。古人所戒。必敗之形。已着於事前。臣實憂惶。罔知所措。當此危急之日。苟利於國。臣雖粉骨糜身。有不敢辭。倘非係干成敗大段切急。則何敢瀆冒於聖聽。伏乞令臣只管民事。而兵務專委於元帥。使軍事出一。而不至於覆敗。不勝幸甚。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正月二十日
[編輯]淸賊到舊壘形止已馳啓。而欲知賊舡來泊之數。而或分泊或加來。各處偵探之報各異。左水使李雲龍則報稱留泊舡段大槪大小幷二百餘隻。而望見外洋一竹懸帆。已時至申時。船隻連絡出來。盡入西生浦。梁山郡守金克裕,東萊縣令李惟誠。則據逃還人龍令所供。報稱六百餘隻已出來。而淸正所屬船則西生浦回泊。其餘船則右道各陣分泊雲。東萊縣令李惟誠往見百總楊汝德。其處倭通事成元禮處訪問。報稱淸正之軍不過七八千。而洋中逢風溺沒。到泊之數七千餘名。後無加來之軍云云。所報之辭。虛的難知。而此賊或發動衝斥。或留屯耕種。其勢不以數千爲恃。後次必多出來之船。舟師之事。旣失於其初。極可痛恨。今後亦可攔截。以挫其勢。都元帥權慄曾向閑山。而臣駐在慶州。道路隔遠。舡師幾許整齊及何樣指揮與否。趁未相聞。極爲悶慮。慶州富山城距賊藪甚近。假令賊徒雖爲屯守之計。而慶州等處必不免侵掠之害。民丁軍兵。急入城中以待。則賊來之期。未知早晩。而經月經時。騈首立盡。分番遞入。則城大軍少。難以守禦。欲發遣臨時調入。則賊動一夜可至城下。勢不能及。此間事狀。處置極難。百爾思量。未得便宜。憂慮罔極。自朝廷另加指揮事。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正月二十二日
[編輯]慶尙左道水使李雲龍馳報。十九日辰時。倭船二隻更來。蔣啓仁封書置於前揷之處。則賊取見其書。又以白書還揷其處緣由及同倭書一封上使事馳報狀逢授時。同封書未及許授。同封書追後上使事牒呈云云。同賊書則備邊司輸送矣。淸賊使其手下倭屢屢通書。欲見蔣希春。其意雖不可測。而往見亦似無妨。故緣由狀啓後。二十一日。已令進去於蔚山。中路相見。而時未回報。且今此賊書內辭緣。至欲遣使京中。極爲痛惋。而亦不可無權辭緩兵之術。而令邊將何以措辭答說。自朝廷商量指揮。大槪淸正必欲動兵。而姑爲是說。遲延待便。或欲屯據耕種。而故爲是說。以懈我意。抑未知實與行長爭主和之功。如是試我乎。賊情所在。委爲難量。行長處旣有周旋之事。而此賊又每如是相通。處置極難事。啓下備邊司。回啓曰。賊之兇計。固不出於此三條所論。凡事不可無權變。使蔣希春等往來傳言。以探其意。未爲不可。若所言不至大段。則隨問隨答。如京中遣使等事。涉於緊關者。則權辭以爲我國大小事。皆聽天朝處分。今天朝將官多在京城。不可擅便輕許。當待稟覆施行云云。以此爲答。大抵如此應變之事。自朝廷遙度。難以懸合事宜。唯當臨機善處。毋致差誤事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正月二十六日
[編輯]設使淸賊雖不長驅深入。而進犯慶州。理勢必然。慶州富山城。闊大而齟齬。最於諸城。而且迫近賊藪。賊動一日夜。可至城下。老弱餘民。預爲驅入。則經月經時。坐見枯盡之慘。臨急而調入。則勢不能及。事勢難處。故依有旨老弱別爲團聚於後面事分付矣。兵使及慶州等各陣之軍僅數千。遠邑調來之兵數亦不敷。而賊之來犯。體探埋伏。迎擊勦截之事。不可不擧。除此數則留城精卒。其數極少。城守之事。不成摸樣。目見形止如此。而他無措置之路。不勝悶迫。不敢不達事。啓下備邊司。回啓曰。富山城闊大。而各陣軍數不敷。城守之事。極爲可慮。京中砲手。北道黃海等道精兵定將領率。連續下送防禦處調用事。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二月初一日
[編輯]我國所恃。惟在舟師。而淸賊之渡。失其機會。以軍法論之。舟師之將。當不免其罪。誠如下諭。第以事勢言之。湖嶺沿海。自壬癸以後。以舟師之故。不特水軍散亡。村民亦皆蕩析。一帶地方。幾至空曠。臣以此意。前後狀啓。非止一再。海陣待變。已至五載。船隻櫓格之比前減損。理勢固然。雖欲督發。常加整齊。其道無由。而忠淸道,全羅右道之船。則冬月例爲放送。閑山留泊之船。其數尤少。以此數少之船。勢難邀截洋中。副使韓孝純自上年十二月馳往沿海。竭盡心力。而措置初運之船。而稍稍發送。而淸賊遽卽渡海。若論舜臣以擁兵逗遛。則似非其律。舜臣久在海陣。將卒相熟。料理有緖。遽以他人代之。則恐有僨事之憂事。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二月初十日
[編輯]臣見權慄問之。則前月晦間。因賊倭馬堂故羅等所言。令兵使金應瑞率賊倭下海。而一邊傳令於海陣。率舟師相機進泊西生。又念陸地不可無備。故自爲領兵下來。而令諸將率軍前導雲。權慄他餘自斷之事。則臣固未敢一一干預。至如水陸進兵。兵使下海等事。甚是大段擧措。臣旣管兵務。不可不與聞。而當初漠然不爲通議。如聾如瞽。未領頭緖。揆以事理。極爲駭異。調協濟事。是臣素心。而近日欲與權慄相見議事。凡三度傳令。而皆不來。今此領兵向慶州之時。始得相見。臣受任無狀。以致如此。不勝惶恐隕越之至。請命斥免臣職事。啓下備邊司。
附權慄狀啓二月十一日
[編輯]臣本以不敏之性。且多無心之病。臨事裁度。不能愼密。自從變亂以後。偏側戎馬之間。於今六年。再經重病。精神都喪。若遇大事。茫然如在昏霧中。不知何以爲處。率意妄行。每每顚錯。今玆金應瑞下海之事。率發於未曾熟慮之際。臣只憶前日祗受有旨內令金應瑞挾與降倭同船之敎。而且方以未得邀殺淸賊之故。奮氣塡胸。無暇省念他曲折。遽令下海。臣親自待變。顚倒調兵。馳往慶州。促將應瑞下海之事。呈報都體察使。不遑稟斷。此雖勢迫之使然。而觀其跡則似若自擅便者。無地自容。惶恐罔措。累承傳令。不得卽趨者。或以整勅舟師。急往閑山。或因黃愼通諭。有議密事。或緣調兵事迫。下書內相議之事。動經時月。機軸已換。更無處置之事。臣之愚意。雖涉遲滯。行當歷往永川。其時可以承受指揮。處心疏脫。如是違誤。席藁待命事。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四月二十一日
[編輯]節備邊司郞廳權慶祐齎來啓下公事。與都元帥權慄相議。則聚軍相持。將有自盡之狀。大賊渡海。其勢益難。誠如啓下內辭緣。臣等之相與籌度講究者。無非欲及大賊未渡之前。殄滅留屯之賊。而我軍寡弱之勢。決難薄前而攻柵。必先以舟師橫截海路。使衆賊不得渡海。糧餉無以繼。然後進陣據險。迭出奇兵。左右侵軼。而天兵在後爲之聲援。賊有所忌而不敢衝斥。則彼勢必窘。或可以行吾計。但舟師格軍。調集極難。時到船數。猶不滿數百。則以此亦難於橫截。反覆思量。未得善策。以今日時屯賊勢觀之。則大衆未渡之前。必未能發動。帝錫山入防湖南之軍。量宜移屬於舟師。充格於新造無軍之船。限日輪番。以添兵勢。則庶可以爲。故臣使權慄馳往副使韓孝純所在處。詳議曲折而善處計料事。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六月初六日
[編輯]宣傳官柳思淵奉標信來傳六月初二日同副承旨成貼秘密有旨。本月初六日臣在全州祗受。臣及權慄意正如此。故水陸俱擧之事。磨鍊分付諸將緣由己爲秘密馳啓。而其中設置軍壁一款。臣等相與熟議。蔚山,梁山,昌原等處。皆是莽蒼無人之地。兵多則糧道不繼。兵少而置壘則陷沒可虞。故主陣仍在本處。爲之後援。只令抄率精銳。定將進屯。相替往來。隨賊發動。相機進勦。幷令舟師出洋攔截來賊事。竝爲枚擧馳啓矣。至於悉衆擧兵。掩擊巢穴事。則彼我之勢。大有可憂。故未敢決計。徐當觀勢處置計料。而我國之兵。終始怯懦。敢進者少。儻得浙兵數千。與之協力。則擣穴之擧。庶可有爲。而第慮天朝南北將官。必皆以屯守爲心。而莫肯爲此計也。聞南將已抵京。朝廷另與之商議。得其許可。則爲幸莫大焉。臣因權慄得聞總兵於宴禮問答之間。進勦之擧。頓無意向。則我國如此擧措。若稟天將。則必有攔止沮撓之患。掣肘遷延。坐失機會。故不敢稟告。自朝廷更爲商量。斯速回下事。啓下備邊司。回啓。我國擧措。稟於天將。必有攔止沮撓之患矣。然此事亦不可以一槪言之。若賊有可爲之機。而我有必勝之勢。則決機趨利。他不暇顧。旣勝之後。雖天將聞之。必不以不稟爲罪也。不然而勝負之形。未有所定。輕進浪戰。或至狼狽而還。則天將必有歸責之事。要在觀勢善處而已。大抵天兵將大至。而天將方在其處。事關軍機。皆當密議與之合力。方可濟事。若不告天將。而先爲擧事。脫或不如意。則前頭之患。有不可言矣。更觀事勢。十分詳審處之事。遣宣傳官下諭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六月初八日
[編輯]臣以楊摠兵迎候事。本月初五日到全州。摠兵適聞姝訃不坐堂。初七日始見臣。兵務之事。皆書於紙。以相問答。所書一一燒火。臣未得詳記。大槪摠兵書紙問曰。近日倭情何如。聞議政欲戰心急雲。然乎。與淸正交戰失利雲。有此事否。淸正要見沈遊擊。不知欲講何說。臣答曰。倭奴奸狡百般。佯若退屯。佯若受封。五六年來。情形已著。到今其狺然呑噬。不占可知。欲戰之心誠急。而第恨力之不贍。玆者天兵大至。協力勦滅。此其時矣。淸賊今次更來。不曾交戰。未嘗失利。無有此事。或哨探於山谷者。遇三四零賊。或招諭率來。或擊搏擒殺則有之矣。淸賊要見冊使。不知欲講何事。亦必不過前日所要之事耳。又問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況天朝與朝鮮協同。事豈不成。後面兵馬。不久大至。又今則天時不便雨澇地濃。焉不得行。俟秋高馬壯。自可擧事矣。爾國切勿輕動。且僧松雲前到賊營。所問何事。答曰。賊據我境今已六載。民疲財盡。逐月異形。漸至於難爲之地。今後持久則勢將枯盡。決戰之策。晷刻是急。而分付之意。亦出於萬全。豈敢不遵盛敎。但賊情旣如此。水陸防守之兵。不可不添發。陸兵進屯巡邏於近地。水兵往來邀截於海洋。儻値賊來。難可束手而止。松雲前到賊營。淸賊問當初行長等言於平秀吉。以謂放還王子。則朝鮮當割地。且入送王子以謝。而今則旣無割地之事。王子亦不來謝。是何道理云云。說話曲折。未能詳記。大意則如此矣。摠兵見臣所答。卽書示曰。沈冊使差人謂我。李議政決意欲戰。不聽我言。須勿依議政之言云雲。爾國之兵。愼勿輕動。姑看沈冊使結局如何。且等待大兵。徐爲之處未晩也。我到南原。修繕城子。蓄儲糧穀。賊若發動。則我領兵迎擊。盡殺於三四百里之外。儻衆寡不敵。則退守南原城。儞國別築山城攜貳。甚不便矣。臣答曰。我兵亦豈敢不揆力量。而先自動手。但水陸之兵。旣與賊相持。賊來不得不廝擊。淸賊渡海以後。水陸各陣。不得已累有遇賊相殺之事。爲此故也。南原山城。形勢頗險絶。繕築儲糧。以爲據守之計。兼欲保守府城。以爲掎角。而第慮軍兵不敷。今則天兵出來。竝守相援。甚合事宜。總兵答曰。知道。臣卽告辭而出。臣前到南原見冊使。冊使問臣曰。今日之事。儞國出於何策。臣答曰。邇來且待調戢之事結局如何。但今日事勢。非昔日之比。天兵大至。又賊衆將渡。引日持久。則民力內竭。寇患外逼。寧可坐而待盡乎。冊使默然無以爲答。冊使旣聞臣言如此。又見近日調發水陸兵。道路相繼。意以爲必將擧事。故先通於摠兵。俾勿聽臣言矣。臣曾與都元帥權慄。熟議南方米豆。支三千兵半年之用。而後面兵馬又大至。觀天將之意。一向以屯守爲意。遷延退托。頓無進勦之意。其勢必至於澌盡糜爛而後已。故雖不敢爲擧兵擊破之計。而出不得已令新舊戰艦。迭出海洋。遇賊截殺。陸陣抄兵。出入近地。賊來勦擊事。秘密諭旨未到前。已爲磨鍊。傳令於各陣。一邊啓聞矣。伏見秘諭內。密稟天將。聽其分付雲。若稟天將。則必將攔止。稟告與否。朝廷速爲回下事。已爲回啓矣。今此問答時。摠兵先發問端。故臣亦不敢不以實告。而摠兵終以知道答之。其兵蓋以我兵先動爲大不可。至於水陸進屯。隨賊發動。或相加兵之事。則摠兵雖不以爲善。而亦不甚沮止。臣密察冊使。必將以和事之不成咎我。摠兵必將以不量力而輕動責我。而糧餉已竭。賊衆已渡。則千萬猷爲。皆無下手處。自朝廷更加十分商度回下事。南原城守。則摠兵所言欲迎擊於三四百里之外。不敵則退守雲。豈有奔還而更守南原之理乎。爲修繕府城之故。將廢山城。而府城之守。亦不可必。此間事形。極爲可憂事。啓下備邊司。回啓。今日之勢。不可以持久。持久則糧餉內竭。民力日困。將有自盡之勢。此誠切迫之憂。果如狀啓辭緣矣。實有可乘之機在我。可以取勝。則天將肯否。在不必問。如不能定見勝負之形。而但爲抄掠零倭之無益於成敗大段。則又不可違天將之分付而但取咎責。此乃事勢之易見者也。大抵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乃兵家上策。以臣等所料。富山與公山宜寧。距賊陣皆數日程。多出兵則賊必先知。少出兵則不能以制敵。且單行之軍。往返數十百里之間。人馬困疲。其於進退緩急。未見便宜。此其可慮之大者也。設使兵動於此。而賊先知覺。或伏兵邀截。或要其歸路。皆危道也。惟當先擇形勢之可守可戰。其使我先得勝勢。臨機決策。可緩可急。方爲長策。右辭緣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六月初十日
[編輯]天朝南北之兵。陸續出來。聲威所及。賊必恐怖。誠非偶然。但念不卽進勦。而屯守多時。則我國民疲財竭。將有自盡之形。極爲痛迫。欲趁大賊未渡之前。擬一悉衆決戰。而度己量彼。大可虞者存焉。都元帥權慄亦以擧兵攻柵。爲決不可。爲日夜思量。未得善策。截殺來賊。唯恃舟師。而近日水兵。未曾一出海洋。雖事勢致然。亦甚悶慮。今與權慄熟議。慶尙左右及中道三處邊陣。各令抄率精銳。分運進屯。截斷出外之倭。彼若擧衆來犯。則亦可進退勦殺。而在後主陣爲之援。其不能擧主陣而進屯者。糧道不繼。事皆不便矣。但以陸地抄兵之進屯。必無困疲彼賊之理。必用舟師。事或可濟。故新造船三十七隻充格。則帝錫山城應赴括軍五千名。爲先除出。抄發入送。令臣從事官南以恭馳進閑山島。新舊戰船。幷力合勢。半留閑山等處。其半出沒雲等處。海洋雖無停泊持久之所。而輪回交遞。往來不絶。則必有彼此相値之勢。雖有安骨等處之倭。而本陣之船。可以爲背後之計。雖有過海之賊。而海洋之船。可及於目前之擧。故與統制使元均等各將。詳論施行事。指授以送。而我國凡事。每失機會。竊伏憂慮矣。新造船則當多用火藥。而舟師之儲乏少。前日臣營中京火藥多來。而左右道各城各陣。幾盡分給。將營中餘儲。移給舟師。其數甚少。不足爲用。令該司各別差人。優數直送於閑山。而陸陣各處及舟師新造船射夫定送次。謁聖新出身速急下送事。啓下備邊司。回啓。兵家機會。決於斯須。其進退緩急。當在主將臨機處置之如何。非朝廷所能遙制。慶尙左右中道三處邊鎭。似指慶州,富山,公山山城三處而言也。但三處去賊陣甚遠。兵之出人攻勦。勢恐難便。擧陣進屯。糧道不繼。亦不可謂無此憂。要在觀勢善處矣。海路要截事。自前致力。而其計尙未一效。誠爲可慨。更爲指揮約束。見可而進。毋失機會事。火藥京中所儲。分送四方。餘在無幾。唐將連續出來。則應求極難。令軍器寺訓練都監量數下送事。謁聖出身則兵曹已爲分運。自初十日。節續發送事行移何如。啓依允。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六月十八日
[編輯]宣傳官李壽長奉標信來傳六月十二日左副承旨成貼秘密有旨二道。本月十八日。臣在星州祗受。而用兵擧指。密稟天將事。則當初臣意以爲今日之所欲爲。不過陸兵進屯。隨賊發動而圖之。水兵出海。値賊船來渡而搏之。非如悉衆大擧之比。而近觀南方事形。天兵久駐。勢將糜爛。如此之擧。倘被天將之攔止。則束手待盡。更無所爲。不勝痛迫。故天將前當稟與否狀啓。而頃於楊摠兵見臣時問答。已爲稟陳緣由。枚擧馳啓矣。統制使元均每以爲陸兵先攻安骨。然後舟師得以用力雲。量此之力。度彼之勢。以此攻彼。旣有大可虞者存焉。而又竹島於倭。相距不遠。掩後之患。誠如下諭。臣近與都元帥權慄熟議。新造之船。其數頗多。合新舊之船。量留於內洋。以防後虞。其餘分運。往來海中。以截海路。則當此大賊將渡。事勢汲汲之日。未及渡之賊。不無疑憚。在窟之賊。必有顧忌。而與賊船相値。亦可得利。故臣從事官南以恭入送閑山。權慄亦傳令督令開船。而今見權慄所報。則元均執迷不回。必欲陸兵先擊。元均亦非不知事勢之難。而推之於陸兵。每每如此。殊爲未便。今方與權慄商議指揮事。啓下備邊司。
四道都體察使時狀啓六月二十六日
[編輯]當日到付臣從事官南以恭十九日戌時成貼馳報。大槪本月十八日。自閑山島發船。暮投場門浦止宿。翌日早朝。與統制使元均同乘一船。分隊直進。擣於安骨賊窟。則賊徒悉衆列立。諸將率其輕銳。鼓譟前進。相與酣戰。遂迫賊船。多數殺傷。賊遂不支。艱遁巖上。仍奪所乘船二隻。又向加德。則賊又乘船還赴其窟。我舟師急棹追襲。幾至合船捕捉。而賊遂棄船遁入小島。諸將圍抱亂射。只奪其船。日暮罷還。平山萬戶金軸眼下中丸。卽爲拔去。此外下卒。無一名重傷者。而寶城郡守安弘國。終爲鐵丸所中以死。極爲痛慘。方在船上。不得備錄事馳報。一時到付統制使元均馳報。大槪抄發三道戰船九十餘隻。與從事官同騎一船。領率諸將。今月十八日黎明。自閑山開洋。翌日早朝率諸將左右挾攻。窮極追逐。賊徒蒼黃失措。緣岸登陸。同船二隻則奪來。轉到安骨船倉。則倭賊等乘船浮泊於浦口。揚示賈勇。而誘引則乍出旋入。追逐進退之際。乘船之賊。殺傷亦多。仍向沒雲臺。使諸船圍匝其島。賊倭皆竄草莽。不能勦捕。而船隻猶得奪來。日且將暮故止。到長藪浦。還欲退駐休兵。過於安骨浦之際。賊船或前或後。出沒無常。而使諸將督戰之際。寶城郡守安弘國輕生突入。殊死力戰。逢丸卽死。平山萬戶金軸逢丸不至重傷。此外管下吏士無一人被傷。而日已矄黑。還到永登。結陣經夜矣。大槪兩窟之賊。比前日極盛。鼎峙阨項。故兵勢單弱。若進釜洋。則必多顧後之虞矣。姑留漆川等處。更理舟楫。以待添兵。更爲出入耀兵計料事馳報矣。湖南括軍自帝錫山城移入舟師。未滿千數。其餘時未入去雲。今方督發。而近日衆賊。多聚於對馬島。其過海必不出於六七月東南風之時。當此機會。舟師往來海路。或與賊相値截殺。或使疑憚趑趄。俱爲有益。使之整齊戰船。出入海洋。而加德,安骨等賊陣。正當出入之呃項。不得不與之相接。而寶城郡守安弘國至於中丸而死。極爲驚慘事。啓下備邊司。
拾遺
[編輯]無題元集中。有和申象村詩。兩地俱爲放逐臣云云者。卽白沙李公所作。載其集中。而語意與此相類。故元集修正時。錯認誤錄矣。今得此絶。乃公手筆也。元集所載。當爲刪去。
[編輯]嗚咽淸平水。東〈當作西〉流入漢津。鵑啼明月夜。血泣一孤臣。
依俙憶得此似是謫在洪川時作。今追書之。崇禎辛未孟春。梧里老人。
自花山蒙恩。將省墓衿陽。從水路到漢江。有感次五峯韻。己未四月四日
[編輯]五載花山雪滿頭。歸槎今向漢津浮。洛城咫尺瞻天日。悲喜逢人說舊遊。
又有感口占
[編輯]昨日花山路。今朝漢水津。主恩山嶽重。親壟檜松新。省掃酬微志。優游養病身。須臾得母死。願作太平民。
自衿陽廻到牛川有感六月八日
[編輯]夜入牛川舍。齋空庭草靑。幽明興一喟。老淚掩還零。〈公之子完善公寓舍在牛川。新喪配。未經再朞故云。〉
贈孫守約同月日
[編輯]三年今始見。相對兩眸靑。且莫憂多病。霜松自不零。〈方丁母憂。在心制。柴毀疾甚故云。〉
移栽鳳城花。有感偶吟。
[編輯]鳳城紅粉只雙枝。節過春深今始移。相對咨嗟吾與爾。殘花衰叟幾多時。
次後凋堂韻二首○禮安金富儀。退溪門人。自號後凋堂。
[編輯]投贈情多句更新。披吟還媿鄙夫身。只緣沈病歸田急。敢道淸時林下人。
相思千里歲華新。雲樹悠悠兩地身。涵養定知深有得。他時倘許啓吾人。
謹步高韻。錄奉案下。非但爲詩。用答前詩後書之意而已。幸一笑和敎。
大司憲姜公墓誌
[編輯]公諱籤。字公信。其先晉州人也。遠祖民瞻。有功麗朝。封殷烈公。歷坦,保,貞葉,判官呂翼,詹事元鑽,典書允社,縣令壽,郡事一遇。至判官自謂九代。代有衣冠。判官生同知文翰。同知生贈承旨璘。承旨生贈領議政雲祥。議政公於公是先考。公生於嘉靖丁巳十二月初九日丑時。丙子。俱中司馬。辛卯。登文科。歷承文正字,翰林,禮曹,兵曹正郞佐郞,刑曹正郞,典籍,直講,司藝,正言,司書,持平,修撰,校理,掌令,應敎,檢詳,舍人,司諫,執義,典翰,直提學,輔德,司僕正,同副右副左副承旨,兵曹參議參知,吏曹參議,副提學,大司諫,大司憲,判決事,司直,護軍,同知,僉知,慶尙江原兩道觀察使。階至嘉善。享年五十五。卒於萬曆辛亥十月初一日。葬於懷德先壟艮坐坤向之原。娶高靈申氏禮曹參判湛之女。生一男三女。男曰鶴年。以遺逸累拜諫〈疑憲字〉職。長女適士人洪倜。次女適金鋌。次女適縣監金宗海。掌令娶韓山李氏縣監德沂之女。生一男一女。男曰鎬。女幼。側室有子女亦皆幼。洪倜,金鋌,金宗海皆有子女。吾與君同事於幕府。同仕於朝廷。同升諸公。而同爲宰列。氣味同也。志意同也。雖官有大小。年有少長。而吾與之爲心友。久敬不衰。終始全交。吾嘗服其爲人。性剛嫉惡。而見小人避之如讐怨。心遜好善。而見不義。拒之如湯火。處官府而職任擧。居家庭而行義修。淸以律己。歷仕久而一切不爲子孫計。至令子孫流播外鄕。窮困不能自存。叔世人士如公者能有幾人。吾與公同處久。其可謂之言。其可錄之行。不爲不多。而老耄昏聵。幾皆忘失。不得杖數。公出入內外。其事跡播人耳目。人無不知。惟在撰文者收摭事實以著之也。吾旣與君。而其胤子志行高潔。能繼志述事。吾於是乎謹誌其大略。
書箕城生祠撤還圖像褙後
[編輯]壬辰兵亂。大駕將西狩。余以吏判承命。先往關西。兼都巡察使。仍爲監司。乙未。拜議政還朝。平壤有吏胥。欲因事取利。托以余有勞績。收合民人米布。潛令畫工圖余之像。構祠宇以藏之。己亥。余令人往撤屋舍。取圖像以來。甲辰。錄扈聖勳圖像時。仍令改粧。以付孼子孝傳。孼無傳姓者則還之宗家。乙巳夏。自識。
答韓西平俊謙書癸亥七月
[編輯]〈曾以廢東宮全息之論。臺臣累斥公於榻前。公卽呈辭。上連遣承旨敦諭。公引疾不出。西平。公之故舊也。聞公將還鄕。遣其甥姪洪汝一勸留。故爲此書以答之。〉
生之情事。盡悉於曩日陪敍之時。更無餘蘊矣。生本欲於未死之前。少效微勞。雖無裨補於國事。而冀以仰答聖明不世之遇。八十之人。氣力耗盡。如縛來作止之諸症。未足爲深憂。而手足不仁。腰背如往。欲坐而眩。欲立而仆。雖欲一番趨朝。亦不可得。況身帶重任。而長臥私室。寧有其理。一邊上辭章。一邊聽公事。事理大不可。故自近日。公事亦不得取見。首揆爲一虛位。豈非寒心。生朝夕入地。餘日無多。倘得以釋見任。居閑秩於輦轂之下。而國家以臣爲先朝老臣。或詢及故事。則生亦當隨所記憶。隨問仰陳。豈敢以處散自外而不盡吾心乎。此固生之素計。至於還鄕之言。外間人之妄傳。決非生之意也。今日朝廷。別無劾斥不容之事。生何敢如是悻悻耶。近日聞榻前暫有臺論。故遣承旨下諭時。偶及之耳。生之終不得出。斷不在此。全在於老耄伏床。計無奈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