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5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五十七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八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七卷目錄

 白芷部彙考

  白芷圖

  山海經西山經 中山經

  荀子勸學篇

  羅願爾雅翼

  本草綱目白芷

 白芷部藝文一

  採葯賦         唐陸龜蒙

  葯房賦          明王禕

 白芷部藝文二

  聞芷          明僧德祥

 白芷部選句

 白芷部雜錄

 白前部彙考

  白前圖

  本草綱目白前

 白微部彙考

  白微圖

  爾雅釋草

  徐光啟農政全書白薇考

  本草綱目白微

 白及部彙考

  白及圖

  本草綱目白及

草木典第一百五十七卷

白芷部彙考

[編輯]

釋名

《茝》。禮記     葯。山海經 《䖀》。山海經    莞。綱目 《蘭槐》:荀子    白芷。本經

白茝:本經    芳香。本經 澤芬。別錄    苻蘺。別錄

蒚麻:綱目    《三閭小玉》。藥譜

白芷圖

白芷圖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虢山其草多葯,䖀、芎藭。

葯。「白芷。」

《中山經》

[編輯]

崍山,其草多葯。

即䖀。

《荀子》

[編輯]

《勸學篇》

[編輯]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 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蘭槐,香草也,其根是為芷也。《本草》白芷一名白茝。陶弘景云:「《離騷》所謂蘭茝也。」蓋苗名蘭茝,根名芷也。蘭槐當是蘭茝別名,故云蘭槐之根是為芷也。漸,漬也,染也;滫,溺也。言雖香草浸漬於溺中,則可惡也。

《羅願爾雅翼》

[編輯]

[編輯]

《楚辭》以芳草比君子,而言茝者最多。蓋茝,今香白芷 也,一物而多名。茝也,芷也,芳也,葯也,䖀也。《說文》曰:「楚 謂之蘺,晉謂之䖀,齊謂之茝。」故《離騷》有辟芷,有芳芷, 有白芷,有白茝,有芬香,有葯有芳。嘗試論之,《楚辭》取 象於草木之芳潔者,無所不備,而君子比德於玉,乃 獨略焉。王逸《章句》曰:「行清潔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 能解結者佩觿,能決疑者佩玦,故孔子無所不佩也。 詳屈平之意,蓋以清潔一介自處,自仁明以下有所 不敢居焉。故其言曰:「覽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 之能?當以言楚之君臣,於草木臭香猶未能別,而況 能知玉之美耶?此所以有所詳有所略也。芷,出近道 下濕地,處處有之,可作面脂,其葉名「高麻。」音厤可用沐 浴,故曰:「浴蘭湯兮沐芳。」古者婦或賜之飲食、衣服、布 帛、佩帨茝蘭,則受而獻諸舅姑,明不敢專爾。

《本草綱目》

[編輯]

白芷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徐鍇云:「初生根幹為芷。」則白芷之義取乎 此也。王安石《字說》云:「茝香可以養鼻,又可養體,故茝字從𦣞。」𦣞音怡,養也。許慎《說文》云:「晉謂之𦣞,齊謂之 茝,楚謂之蘺,又謂之葯。生於下澤,芬芳與蘭同德,故 騷人以『蘭茝』」為詠。而《本草》有芳香、澤芬之名,古人謂 之「香白芷」雲。

集解

《別錄》曰:「白芷,生河東川谷下澤。二月、八月采根,暴乾。 陶弘景曰:『今處處有之,東間甚多。葉可合香。 蘇頌曰:『所在有之,吳地尤多。根長尺餘,粗細不等,白 色,枝榦去地五寸以上』』。」春生葉相對婆娑,紫色,闊三 指許。花白微黃。入伏後結子,立秋後苗枯。二月、八月 采,暴以黃澤者為佳。

《雷斆》曰:「凡采,勿用四條一處生者,名喪公藤,又勿用 馬蘭根。」

根修治

雷斆曰:「採得刮去土皮,細剉,以黃精片等分,同蒸一 伏時,㬠乾,去黃精用。」 李時珍曰:「今人采根,洗刮寸截,以石灰拌勻,曬收,為 其易蛀,並欲色白也。入藥微焙。」

氣味

辛溫無毒。

張元素曰:「氣溫,味苦、大辛。」氣味俱輕,陽也。手陽明引 經本藥,同升麻則通行手、足陽明經,亦入手太陰經。 徐之才曰:「當歸為之使。惡旋復花。制雄黃、硫黃。」

主治

《本經》曰:「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頭風,侵目淚 出,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 《別錄》曰:「療風邪,久渴吐嘔,兩脅滿,頭眩目癢,可作膏 藥。」

《大明》曰:「治目赤弩肉,去面皯疵瘢,補胎漏滑落,破宿 血,補新血,乳癰發背,瘰𤻤,腸風痔瘻,瘡痍疥癬,止痛 排膿。」

甄權曰:「能蝕膿,止心腹血刺痛,婦人瀝血,腰痛血崩。」 張元素曰:「解利。手陽明頭痛,中風寒熱,及肺經風熱, 頭麵皮膚風痹燥癢。」

李時珍曰:「治鼻淵、鼻衂、齒痛,眉稜骨痛,大腸風祕,小 便去血,婦人血風眩運,翻胃吐食,解砒毒蛇傷,刀箭 金瘡。」

發明

《李杲》曰:「白芷療風通用,其氣芳香,能通九竅,表汗不 可缺也。」

劉完素曰:「治正陽明頭痛,熱厥頭痛,加而用之。」 王好古曰:「同辛夷、細辛,用治鼻病,入內托散,用長肌 肉,則入陽明可知矣。」

李時珍曰: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陽明庚金,性溫氣厚, 行足陽明戊土,芳香上達,入手太陰肺經。肺者,庚之 弟,戊之子也。故所主之病,不離三經。如頭目眉齒諸 病,三經之風熱也;如漏帶癰疽諸病,三經之濕熱也。 風熱者辛以散之;濕熱者溫以除之,為陽明主藥,故 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膿生肌止痛。按:王璆《百一選 方》云:「王定國病風頭痛,至都梁,求明醫楊介治之,連 進三丸,即時病失。懇求其方,則用香白芷一味,洗曬 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荊芥湯化 下,遂命名都梁丸。」其藥治頭風眩運,女人胎前產後 傷風頭痛,血風頭痛皆效。戴原禮《要訣》亦云:「頭痛挾 熱,項生磊塊者,服之甚宜。」又臞《仙神隱書》。言種白芷 能辟蛇。則《夷堅志》所載治蝮蛇傷之方。亦制以所畏 也。而本草不曾言及。

寇宗奭曰:「《藥性論》言:白芷能蝕膿。今人用治帶下,腸 有敗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遂致臍腹冷痛,皆由敗 膿血所致,須此排膿。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 白芍藥、白枯礬各半兩,為末,以蠟化丸梧子大。每空 心及食前,米飲下十丸或十五丸。俟膿盡,乃以他藥 補之。」

葉主治

《別錄》曰:「作浴湯,去屍蟲。」

李時珍曰:「浴丹毒,癮𤺋風瘙。」

附方

《一切傷寒》神白散,又名「聖僧散。」治時行一切傷寒,不 問陰陽輕重,老少男女孕婦,皆可服之。用白芷一兩, 生甘草半兩,薑三片,蔥白三寸,棗一枚,豉五十粒,水 二盌,煎服取汗,不汗再服。病至十餘日未得汗者,皆 可服之。此藥可卜人之好惡也。如煎得黑色,或誤打 飜,即難愈。如煎得黃色,無不愈者。煎時要至誠,忌婦 「人雞犬見。」衛生家寶方

一切風邪:方同上。

風寒流涕:香白芷一兩,荊芥穗一錢,為末,蠟茶點服 二錢。百一選方

小兒流涕,是風寒也,白芷末、蔥白搗丸小豆大,每茶 下二十丸,仍以白芷末、薑汁調塗太陽穴,乃食熱蔥 粥取汗。聖惠方

小兒身熱:白芷煮湯浴之,取汗避風。子母祕錄頭面諸風:香白芷切,以蘿蔔汁浸透,日乾為末。每服 二錢,白湯下,或以㗜鼻。直指方 「偏正頭風,百藥不治,一服便可,天下第一方也。」香白 芷炒二兩五錢、川芎炒、甘草炒、川烏頭半生半熟各 一兩為末,每服一錢,細茶薄荷湯調下。談埜翁試效方 頭風眩運:都梁丸見「《發明》下。」

眉稜骨痛,屬風熱與痰。白芷、片芩酒炒等分為末,每 服二錢,茶清調下。丹溪纂要

風熱牙痛:香白芷一錢,硃砂五分,為末,蜜丸芡子大, 頻用擦牙。此乃濠州一村婦以醫人者。廬州郭醫云: 「絕勝他藥也。」或以白芷、吳茱萸等分,浸水漱涎。醫林集要 一切眼疾:白芷、雄黃為末,煉蜜丸龍眼大,硃砂為衣。 每服一丸,食後茶下,日二服。名「還睛丸。」普濟方 口齒氣鼻:《百一選方》:用香白芷七錢為末,食後井水 服一錢。《濟生方》:用白芷、川芎等分為末,蜜丸芡子 大,日噙之。

盜汗不止:太平白芷一兩,辰砂半兩,為末。每服二錢, 溫酒下,屢驗。朱氏集驗方

血風反胃:香白芷一兩切片,瓦炒黃為末,用豬血七 片,沸湯泡七次,蘸末食之,日一次。婦人良方

腳氣腫痛:白芷、芥子等分為末,薑汁和塗之效。醫方摘要 婦人白帶:白芷四兩,以石灰半斤,淹三宿,去灰切片, 炒研末,酒服二錢,日二服。醫學集成

婦人難產:白芷五錢,水煎服之。唐珤經驗方 胎前產後烏金散,治胎前產後虛損,月經不調,崩漏, 及橫生逆產。用白芷、百草霜等分為末,以沸湯入童 子小便,同醋調服二錢。丹溪加滑石,以芎歸湯調之。 普濟方

大便風祕:香白芷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入蜜少許, 連進二服。十便良方

小便氣淋,結澀不通:白芷醋浸焙乾二兩為末,煎木 通、甘草,酒調下一錢,連進二服。普濟方

鼻衂不止。就以所出血,調白芷末塗山根。立止。簡便方 小便出血:白芷、當歸等分為末,米飲每服二錢。經驗方 腸風下血:香白芷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神效。余居士選 奇方

《痔漏出血》方同上,並煎湯熏洗。直指方

痔瘡腫痛,先以皂角煙熏之,後以鵝膽汁調白芷末 塗之,即消。醫方摘要

腫毒熱痛,醋調白芷末傅之。衛生易簡方

乳癰初起:「白芷、貝母各二錢為末,溫酒服之。」祕傳外科方 疔瘡初起:白芷一錢,生薑一兩,擂酒一盞,溫服,取汗 即散。此陳指揮方也。袖珍方

癰疽赤腫:白芷、大黃等分為末,米飲服二錢。經驗方 小兒丹瘤,遊走入腹必死。初發急以「截風散」截之,白 芷、寒水石為末,生蔥汁調塗。全幼心鑑

刀箭傷瘡:香白芷嚼爛塗之。集簡方

解砒石毒:白芷末並水服二錢。事林廣記

諸骨哽咽:白芷、半夏等分為末,服一錢即嘔出。普濟方 毒蛇傷螫:臨川有人被蝮傷即昏死,一臂如股,少頃 遍身皮脹黃黑色,一道人以新汲水調香白芷末一 斤灌之,覺臍中搰搰然,黃水自口出,腥穢逆人,良久 消縮如故。云:「以麥門冬湯調尤妙,仍亦末搽之。」又金 山寺僧為蛇傷,一腳潰爛,百藥不愈。一遊僧以新水 數洗淨,腐敗見白筋,挹乾,以白芷末入膽礬、麝香少 許摻之。惡水湧出。日日如此。一月平復。洪邁夷堅志 小兒身熱:「白芷苗、苦參等分煎漿水,入鹽少許洗之。」 衛生總微論

白芷部藝文一

[編輯]

《採葯賦》
並序     唐陸龜蒙

[編輯]

葯,白芷也,香草美人,得以比之君子。定情屬思,聊為賦雲。

「日正融冷,春歸飾荒,睹一時之流恨,撫萬古之遺香。 問人則不屈不宋,說地則非瀟非湘。搴其榮煙攜而 動色,擢其體雪挺而騰光。」諷畔《牢愁》,子雲於焉華皓; 吟哀時命,曼倩由是摧藏。情思矜年,慵情畏晚。胡繩 繫晷以難駐,藒車載春而不返。「陋君折楊柳,須為送 行;陋君採芙蓉,仍勞贈遠。」豈如陰晴互出,稚豔相迎, 「隈回鳳喜,怨盼鴻驚。侍笑者青琴作號,顧謂者碧玉 為名。偷襞積,競縈盈。目斜波而水怯,鬢疊葉而雲爭。 蘭在口以時聞,嬌如連瑣;蕙牽心而不定,飄若懸旌。 契叩難申,融怡自許。石能潛遁以求偶,山亦浮來而 命侶。誓不為岩阿竹,冉冉孤生;誓不為澗底松,亭亭 獨處。」於是欺皓本,掩縮蕤。房紅者自破,蔕縹者誰披? 望懷沙之浦,詠遺襟之詞。煙分而麝墨猶濕,綺斷而 龍刀合知。只言「長信長門,年年可恨。未必傾城傾國箇箇生悲。」臨階躑躅以虛徐,當戶薔薇兮綽約。蜂咋 葉而先盡,鶯踶枝而易落。未若北堂公子,樹芳草忘 憂;南國佳人,佩生香辟惡。露茁煙冶,風條翠謔。不知 海傍之期遠,不信人「間之命薄。」休為上計掾,空尋寶 釵;聊作侍中郎,且乘金絡。別有廬江小吏,蜀郡長卿, 或支離而築恨,或調笑以衷情。不同乎稟簪裾而霧 悄,秉禮義以霜明。鄭交甫則江邊佩解,萼綠華則席 上詩成。彼怡神而致問,皆護節而含貞。竦懼趨前,雖 陳辭而往愬;遷延卻立,終結抱而難平。淚滴堪穿,腸 迴好「繫。蟲絲織怨以成段,象酒蠲愁而判劑。江僕射 之孤燈向壁,不少淒迷;張記室之少婦當壚,應還細 麗。景方駘蕩,思已低摧。酒疲於子建為使,花困於靈 均作媒。何庶物之相負,痛妍華而未回。莫與心傷瑤 圃,從驚鶗鴂;如防膽怯空屏,宜畫魁堆。剩欲追尋,徒 嗟緬邈。杯形連理而終在,扇樣合歡而可」學。「若遇劉 公伯雅,夢亦沈沈,如逢王母少兒,晝還數數。」

《葯房賦》
明·王禕

[編輯]

夫何美人之練要兮,蹇好修以為常。既昭質之弗虧 兮,又姱節之孔彰。爰托物以自表兮,曰清修之是將。 滋幽蘭而樹蕙兮,蘭為佩而蕙為纕。褰薜荔以為衣 兮,集芙蓉以為裳。既所服之孔修兮,粲芬芬其文章。 所處欲其芳華兮,又申之以葯房。何斯房之結搆兮, 獨以葯而為之。薦芳馨之菲菲兮,絢繁飾以陸離。文 「杏煥以成梁兮,琢《辛夷》而為楣。」橑木蘭之差差兮,梲 文藻其紛披。繚疏牖以杜衡兮,扈素壁以江蘺。桂樹 鬱其當軒兮,陰團團而成帷。陳百草為庭實兮,肆把 翫乎瓊枝。襲芸編以總總兮,緪空桑之朱絲。餐繁英 與落蕊兮,飲沆瀣以自怡。澹逍遙以容與兮,聊棲遲 而偃仰。撫榮華之未艾兮,睠茲葯以自況。維葯之澤 兮,所以示昭質之匪飾也;維葯之馨兮,所以表姱節 之不忒也。朝夕處乎斯房兮,信修潔之不忘。苟所好 之絕俗兮,人不知其何傷。方世俗之溷濁兮,糅薰蕕 而莫質。蕭艾蔽乎中野兮,葹菉薆其盈室。彼惡樧果 何物兮,亦雜然而充幃。眾舍是而尚非兮,孰於芳其 能祇?何美人之耿介「兮,乃獨為此度也。夫豈傲世以 自異兮,亦惟好修之故也。」委厥美以自棄兮,固非其 心之所安也。使矯名而無實兮,又胡若是拳拳也。顧 餘生之侘傺兮,曾靡求乎安處。塊獨守此敝廬兮,蓬 蒿紛其環堵。雖凝塵之滿席兮,情晏然猶沖豫。外物 一無所徇兮,曰惟德之為馨。冀和順之中積兮,致英 華之外形。徒潔修以自表兮,媿非予之所能。既好尚 有不同兮,又孰揆予之中情?幸美人之嬋娟兮,夙與 予其目成。欲相仍乎斯房兮,恐莫堅乎芳盟。命靈氛 為予筳篿兮,靈氛告予以吉占。曰:「外好雖不同兮,實 中情之可堅。」聞斯語以悒鬱兮,恐佳期之遲莫。思美 人而未見兮,悵盤桓而延佇。將何物以結「言兮,悵眾 芳之已萎。采芳洲之杜若兮,聊遺予之所思。願相從 而相羊兮,終歲晏以為期。」慮誓言之未固兮,結微情 以成詞。

白芷部藝文二

[編輯]

《聞芷》
明·僧德祥

[編輯]

白芷花開繞屋香,一時秋思入江鄉。雲多水闊人難 見,《楚竹歌》聲動夕陽。

白芷部選句

[編輯]

楚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畦留夷與揭車兮, 雜杜蘅與芳芷。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九歌》:「沅有芷兮澧有蘭。」

《九章》「攬大薄之芳茝兮, 宋玉招魂。」「菉蘋齊葉兮白芷生。」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衡蘭芷若。」

王褒《九懷》:「芷閭兮葯房,奮搖兮眾芳。」結榮茝兮逶 迤,

晉張衡《思元賦》,「珍蕭艾於重笥兮,謂蕙芷之不香。」 嵇康詩,「棄此蓀芷,襲彼蕭艾。」

唐李白詩:「芳馥茝蘭蕤。」 皮日休詩:「艇子小且兀,綠湖蕩白芷。」

宋蘇軾詩:《白芷來江南》。佩芷襲芳蓀。

范成大詩:「蘋芷迷煙路

白芷部雜錄

[編輯]

《禮記·內則》:「婦或賜之飲食、衣服、布帛、佩帨、茝蘭,則受 而獻諸舅姑。」

《字說》:「茝可以養鼻,又可以養體。」 《楚辭芳草譜》:《楚辭》以芳草比君子,而言茝者最多,蓋 今香白芷也。出近道下濕地,可作面脂。其葉可用沐 浴,故曰「浴蘭湯兮沭芳。」

白前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白前。綱目    石藍:唐本草

嗽藥。唐本草

白前圖

白前圖

《本草綱目》

[編輯]

白前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名義未詳。」

集解

陶弘景曰:「白前出近道,根似細辛而大,色白不柔,易 折。《氣嗽方》多用之。」

蘇恭曰:「苗高尺許,其葉似柳,或似芫花。根長於細辛, 白色。生洲渚沙磧之上,不生近道,俗名石藍,又名嗽 藥。今用蔓生者,味苦,非真也。」

《馬志》曰:「根似白微牛膝輩。二月、八月采,陰乾用。」 陳嘉謨曰:「似牛膝粗長堅直易斷者,白前也。似牛膝, 短小柔軟能彎者,白微也。近道俱有,形色頗同,以此 別之,不致差誤。」

根修治

《雷斆》曰:「凡用,以生甘草水浸一伏時,漉出,去頭鬚了, 焙乾收用。」

氣味

甘微溫無毒。

甄權曰:「辛。」

蘇恭曰:「微寒。」

主治

《別錄》曰:「胸脅逆氣,欬嗽上氣,呼吸欲絕。」

《大明》曰:「主一切氣,肺氣煩悶,賁豚腎氣。」

李時珍曰:「降氣下痰。」

發明

寇宗奭曰:「白前能保定肺氣,治嗽多用以溫藥相佐 使,尤佳。」

李時珍曰:「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陰藥也。長於 降氣,肺氣壅實而有痰者宜之。若虛而長哽氣者,不 可用也。張仲景治嗽而脈浮,澤漆湯中亦用之。其方 見《金匱要略》,藥多不錄。」

附方

久嗽唾血:白前桔梗、桑白皮三兩炒,甘草一兩炙,水 六升,煮一升,分三服。忌豬肉、菘菜。外臺祕要

久欬上氣,體腫,短氣脹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常作水 雞聲者,白前湯主之。白前二兩,紫菀、半夏各三兩,大 戟七合,以水一斗漬一宿,煮取三升,分作數服。禁食 羊肉、餳糖,大佳。深師方

久患。請幫助識別此字。呷欬嗽,喉中作聲不得眠:取白前焙搗為末, 每溫酒服二錢。深師方

白微部彙考

[編輯]

釋名

《葞》。爾雅     《春草》:爾雅

白薇。別錄    薇草。別錄

白幕:別錄    骨美。別錄

《知微老》。藥譜

白微圖

白微圖

《爾雅》

[編輯]

釋草

[編輯]

《葞》。音尾《春草》:

一名「芒草。」《本草》云:「藥草也,郭雲一名芒草,《本草》雲」者,案《本草》「芒草一名葞,一名春草。陶註云:『今是處皆有,葉青辛烈者良,今俗呼為菵草也。郭雲芒草者,所見本異也』。」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白薇考

[編輯]

一名白幕,一名薇草,一名春草,一名骨美。生平原川 谷,並陝西諸郡,及滁州,今鈞州密縣山野中亦有之。 苗高一二尺,莖葉俱青,頗類柳葉而闊短,又似女婁 腳葉而長硬,毛澀。開花紅色。又雲紫花結角,似地稍 瓜而大,中有白瓤。根狀如牛膝根而短,黃白色。味苦 鹹,性平、大寒,無毒。惡大黃、黃芪、大戟、乾薑、乾漆、山茱 萸、大棗。

救饑

採嫩葉,煠熟,水淘淨,油鹽調食,併取嫩角煠熟亦可。

《本草綱目》

[編輯]

白微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微,細也。其根細而白也。」按:《爾雅》:「葞,春草也。」 「微」、「葞」音相近,則「白」、「微」又葞音之轉也。《別錄》以葞為莽 草之名,誤矣。

集解

《別錄》曰:「白微,生平原川谷。三月三日采根,陰乾。」 陶弘景曰:「近道處處有之。」

蘇頌曰:「今陝西諸郡及舒、滁、潤、遼州亦有之。莖葉俱 青,頗類柳葉。六、七月開紅花,八月結實。其根黃白色, 類牛膝而短小」,今人八月采之。

根修治

《雷斆》曰:「凡採得,以糯米泔汁浸一宿,取出去髭,於槐 砧上細剉蒸之,從申至巳,曬乾用。」

李時珍曰:「後人惟以酒洗用。」

氣味

苦鹹平無毒。

《別錄》曰:「大寒。」

徐之才曰:「惡黃耆、大黃、大戟、乾薑、大棗、乾漆、山茱萸。」

主治

《本經》曰:「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 熱酸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

《別錄》曰:「療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益精。久服利人。」 陶弘景曰:「治驚邪風狂,痓病,百邪鬼魅。」 李時珍曰:「風溫灼熱多眠,及熱淋遺尿,金瘡出血。」

發明

王好古曰:「古方多用治婦人,以《本草》有療傷中淋露 之故也。」

李時珍曰:「白微古人多用,後世罕能知之。」按:張仲景 治婦人產中虛煩嘔逆,安中益氣竹皮丸方中用白 微,同桂枝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棗肉為大 丸,每以飲化一丸服。雲有熱者倍白微,則白微性寒, 乃陽明經藥也。徐之才《藥對》言白微惡大棗,而此方 又以棗肉為丸,蓋恐諸藥寒涼傷脾胃耳。朱肱《活人 書》。治風溫發汗後。身猶灼熱。自汗身重。多眠。鼻息必 鼾。語言難出者。萎蕤湯中亦用之。孫真人《千金方》。有 詔書發汗。白微散焉。

附方

肺實鼻塞,不知香臭:白微貝母、款冬花一兩,百部二 兩,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普濟方

婦人遺尿,不拘胎前產後:白微芍藥各一兩為末,酒 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血淋、熱淋:方同上。

婦人血厥,人平居無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動搖,目閉 口噤,或微知人,眩冒移時方寤,此名血厥,亦名「鬱冒。」 出汗過多,血少,陽氣獨上,氣塞不行,故身如死。氣過 血還,陰陽復通,故移時方寤。婦人尤多此證。宜服白 微湯:用白微、當歸各一兩人參半兩甘草一錢五分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溫服。本事方

金瘡血出白,微為末貼之。儒門事親方

白及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白及。本經    白給。別錄

甘根。本經    臼根。綱目

連及草。本經   罔達羅喝悉多。金光明經

白及圖

白及圖

《本草綱目》

[編輯]

白及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其根白色連及而生,故曰白及。其味苦而 曰甘。根,反言也。吳普作「臼根。」其根有臼亦通。《金光明 經》謂之罔達羅喝悉多。又《別錄》有名未用白給,即白 及也。性味功用皆同。係重出,今併為一。

集解

《別錄》曰:「白及,生北山川谷,及冤句及越山。」

又曰:「白給,生山谷。葉如藜蘆,根臼相連,九月采。」 《吳普》曰:「莖葉如生薑藜蘆。十月花直上,紫赤色,根臼 連,二月、八月、九月采。」

陶弘景曰:「近道處處有之。葉似杜若,根形似菱米,節 間有毛。方用亦稀,可以作糊。」

韓保昇曰:「今出申州。葉似初生棕苗葉及藜蘆。三、四 月抽出一臺,開紫花。」七月實熟,黃黑色,冬凋。根似菱, 有三角,白色,角頭生芽。八月採根用。

《蘇頌》曰:「今江淮、河、陝、漢、黔諸州皆有之。生石山上。春 生苗,長一尺許。葉似栟櫚,兩指大,青色。夏開紫花,二 月、七月采根。」

李時珍曰:「韓保昇所說形狀正是,但一科止抽一莖, 開花長寸許,紅紫色,中心如舌,其根如菱米,有臍,如 鳧茈之臍,又如扁扁螺旋紋。性難乾。」

根氣味

苦平無毒。

《別錄》曰:「辛,微寒。白給辛平,無毒。」

《吳普》曰:「神農:苦;黃帝:辛;李當之:大寒;雷公:辛,無毒。」 《大明》曰:「甘,辛。」

李杲曰:「苦、甘,微寒,性濇,陽中之陰也。」

徐之才曰:「紫石英為之使。惡理石。畏李核、杏仁,反烏 頭。」

主治

《本經》曰:「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鬼 擊,痱緩不收。」

甄權曰:「除白癬疥蟲,結熱不消,陰下痿,面上皯皰,令 人肌滑。」

大明曰:「止驚邪,血邪,血痢,癇疾風痹,赤眼癥結,溫熱 瘧疾,發背瘰𤻤,腸風痔瘻,撲損,刀箭瘡,湯火瘡,生肌 止痛。」

李杲曰:「止肺血。」

《別錄》曰:「白給,主伏蟲白。」請幫助識別此字。腫痛。

發明

蘇恭曰:「山野人患手足皸拆者,嚼以塗之,有效,為其 性粘也。」

蘇頌曰。今醫家治金瘡不瘥。及癰疽方。多用之。 朱震亨曰。凡吐血不止。宜加白及。

李時珍曰:「白及性濇而收,得秋金之令,故能入肺止 血,生肌治瘡也。」按:洪邁《夷堅志》云:「台州獄吏憫一大 囚,囚感之,因言:『吾七次犯死罪,遭訊拷,肺皆損傷,至 於嘔血。人傳一方,只用白及為末,米飲日服,其效如 神』。」後其囚凌遲,劊者剖其胸,見肺間竅穴數十處皆 白,及填補,色猶不變也。洪貫之聞其說,赴任,洋州一 卒忽苦喀血甚危,用此救之,一日即止也。《摘元》云:「試 血法吐在水盌內,浮者,肺血也;沈者肝血也;半浮半 沈者,心血也。各隨所見,以羊肺、羊肝、羊心煮熟,蘸白 及末,日日食之。」

附方

鼻衂不止,津調白及末,塗山根上,仍以水服一錢,立 止。經驗方

心氣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二錢為末,煉蜜丸黃豆大。 每服三丸,艾醋湯下。生生編

重舌鵝口白及末,乳汁調塗足心。聖惠方

婦人陰脫白及川烏頭等分為末,絹裹一錢,納陰中, 入三寸,腹內熱即止,日用一次。廣濟方疔瘡腫毒:白及末半錢以水澄之,去水攤於厚紙上 貼之。袖珍方

打跌骨折,酒調白及末二錢服,其功不減自然銅、古 銖錢也。永類方

刀斧傷損白及石膏鍛等分為末摻之,亦可收口。濟急 方

手足皸裂白及末,水調塞之。勿犯水。濟急方

湯火傷灼:白及末,油調傅之。趙真人方。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