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30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三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七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三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三百七卷目錄

 南燭部彙考

  南燭圖

  王世懋花疏天竹

  王象晉群芳譜闌天竹

  本草綱目南燭

 南燭部藝文一

  東天竺賦         梁程察

 南燭部藝文二

  潤卿遺青䭀飯兼之一絕聊用答謝

              唐皮日休

  潤卿遺青䭀飯       陸龜蒙

  以青䭀飯分送襲美魯望因成一絕

                張賁

  南天竺         宋楊巽齋

 南燭部雜錄

 女貞部彙考

  女貞圖

  山海經東山經

  徐光啟農政全書女貞

  王象晉群芳譜女貞

  本草綱目女貞

 女貞部藝文一

  女貞頌          晉蘇顏

 女貞部藝文二詩詞

  女貞木歌         魯處女

  雜言已上詩      明張羽

  眼兒媚       宋張鎡

 女貞部選句

 女貞部紀事

 杜仲部彙考

  杜仲圖

  本草綱目杜仲

 杜仲部藝文

  杜處士傳         宋蘇軾

 五加部彙考

  五加圖

  本草綱目五加

 五加部藝文一

  文章草贊         漢譙周

 五加部藝文二

  飲五加酒拈鹽字二首  明嚴易

 五加部雜錄

草木典第三百七卷

南燭部彙考

[編輯]

釋名

南燭:開寶     男:續隱訣

染菽。隱訣     牛筋:拾遺

《楊桐》:綱目     猴藥。隱訣

後草。隱訣     《大椿》:群芳譜

《天竹》:花疏     《闌天竹》,群芳譜

東天竺。群芳譜   南天竺。群芳譜

《南天燭》,圖經    猴《菽草》。隱訣

惟那木。隱訣    烏飯草。日華

《墨飯草》:綱目    草木之王。隱訣

南燭圖

南燭圖

王世懋花疏

[編輯]

天竹

[編輯]

《天竹》「纍纍」朱實,扶搖綠葉上雪中,視之尢佳。

王象晉群芳譜

[編輯]

闌天竹

[編輯]

闌天竹,一名「大椿」,一名「南天竺」,或作「東天竺」,一名「南 天燭。」榦生年久,有高至丈餘者;糯者矮而多子,粳者 高而不結子,葉如竹,小銳有刻缺。梅雨中開碎白花, 結實枝頭,赤紅如珊瑚,成穗,一穗數十子,紅鮮可愛且耐霜雪,經久不脫。植之庭中,又能辟火。性好陰而 惡濕,栽貴得其地,秋後髡其榦,留孤根,俟春遂長條 肄而結子,則身低矮,子蕃衍,可作盆景,供書舍清玩。 澆用冷茶,或臭酒糟水、或退雞鵝翎水最妙。壅以鞋 底泥,則盛

《本草綱目》

[編輯]

南燭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南燭」諸名。多不可解。

陳藏器曰:「取汁漬米作烏飯食之,健如牛筋,故曰『牛 筋』。」

集解

陳藏器曰:「南燭生高山,經冬不凋。」

蘇頌曰:「今惟江東州郡有之。株高三、五尺,葉類苦楝 而小,凌冬不凋,冬生紅子作穗。人家多植庭除間,俗 謂之南天燭。」不拘時,采枝葉用。陶隱居《登真隱訣》載 太極真人青精乾石䭀飯法云:「『其種是木而似草,故 號南燭草木。一名男續,一名猴藥,一名後草,一名惟 那木,一名草木之王』。凡有八名,各從其邦域所稱而」 正號是南燭也。生嵩高少室抱犢雞頭山,江左吳越 至多,土人名曰猴菽,或曰染菽,粗與真名相彷彿也。 此木至難長,初生三四年狀若菘菜之屬,亦頗似巵 子,二三十年乃成大株,故曰「木而似草」也。其子如茱 萸,九月熟,酸美可食。葉不相對,似茗而圓厚,味小酢, 冬夏常青,枝莖微紫,大者亦高四五「丈,而甚肥脆,易 摧折也。」作飯之法,見穀部青精乾石䭀飯下。 李時珍曰:「南燭,吳楚山中甚多,葉似山礬,光滑而味 酸濇。五月開花,結實如樸樹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則 紫色,內有細子,其味甘酸,小兒食之。按《古今詩話》云: 『即楊桐也。葉似冬青而小,臨水生者尤茂。寒食采其 葉,漬水染飯,色青而光,能資』」陽氣。又沈括《筆談》云:「南 燭,《草木本草》及傳記所說,人少識者,北人多誤以烏 臼為之,全非矣。」今人所謂南天燭是矣。莖如蒴藋,高 三、四尺,廬山有盈丈者,南方至多。葉微似楝而小,秋 則實赤如丹。

枝葉氣味

苦平無毒。

李時珍曰:「酸濇。」

枝葉主治

陳藏器曰:「止泄除睡,強筋益氣力。久服輕身長年,令 人不饑,變白卻老。」

枝葉發明

蘇頌曰:「孫思邈《千金月令》方:南燭煎,益髭髮,及容顏 兼補煖。三月三日,采葉並蕊子,入大淨瓶中乾盛,以 童子小便浸滿瓶,固濟其口,置閒處,經一周年取開。 每用一匙,溫酒調服,一日二次,極有效驗。」《上元寶經》 曰:「服草木之王,氣與神通,食青燭之精,命不復殞。」

子氣味

酸甘平無毒。

子主治

李時珍曰:「強筋骨,益氣力,固精駐顏。」

附方

一切風疾,久服輕身明目,黑髮駐顏:「用南燭樹,春夏 取枝葉,秋冬取根皮,細挫五斤,水五斗,慢火煎取二 斗,去滓,淨鍋慢火煎如稀飴,瓷瓶盛之。」每溫酒服一 匙,日三服。一方,「入童子小便同煎。」聖惠方

誤吞銅錢不下:用南燭根燒研,熱水調服一錢即下。 聖惠方

南燭部藝文一

[編輯]

《東天竺賦》
有序     梁程察

[編輯]

中大同元年秋,河東柳惲為祕書監察,以散騎為之貳。讎校之暇,情甚相狎。監署西廡有異草數本,綠莖疏節,葉膏如翦,朱實離離,炳如渥丹。惲為察言《西真書》,號此為東天竺。其說曰:「軒轅帝鑄鼎南湖,百神受職,東海少君以是為獻。」 且白帝云:「女媧用以鍊石補天,試以拂水,水為中斷;試以御風,風為之息。金石水」 火,洞達無閡。帝異焉,命植於蓬壺之圃,此其遺狀也,然不復如向時之驗矣。察怪斯言誕而不經,因竊歎曰:「物固有弱而剛,微而彰。當其時也,雷轟而騎翔;非其時也,穴蟠而泥藏。豈特斯草也。」 感而作賦雲。

彤庭赫兮弘敞,入端闈而延顧。粵若望直之都,旁開 群玉之府。則有芸裛湘素,蘭翳軒廡,琳瑯曳風,瓊玫 泫雨。誠神明之奧壤,乃尢物之所處。「是何弱植之蔑 蒙兮,榦如剖璞之玉,葉碎出藍之綠,色含朱膏,實正 秋熟,受中地腴,號東天竺。蓋女媧補有蒼之缺,公孫佩遐升之籙。來自西海,植之蓬圃,飛廉為之輟御,馮」 夷為之止舞。於斯時也,神農未知藥,后稷未播穀,蓂 莢尚晦,萐莆猶伏,芝混菌耳,苓群狼毒,神禹所未識, 《齊諧》所未悉,亦既擢質於神皋之苑,獻名於通靈之 室矣。爾乃芳掩茝若,氣矜篔簹,密束霞緻,駢羅星光。 菁茅海鳧,不足以侔潔;薝蔔薰陸,不足以襲香,璀璨 於九闈之上,而容與乎三階之旁者也。時異事改,貌 存質昧,孰知無用之用,而不為斯世之所采。畦並稂 莠,隰兼蒿艾。王田植表,則有燔芿之酷;樵豎載歌,則 有蒸薪之悔。文異溝中之斷,音乖爨下之桐。心類飛 灰,首如飛蓬,豈非有意於上林之積翠,而禁籞之摛 紅者哉?天嘉昌明,萬物咸睹。姬姜在御,不棄翹楚;王 鮪登庖,旁徵魴鱮。曾是散材,托茲邃宇。卿雲甘露之 所濡,白日陽春之所曜。天雞晨翔,銅枝夜照。儻窮年 之若斯,敢搶攘於往操。願黽勉於鴻私,《摭青箱》而就 稿。

南燭部藝文二

[編輯]

《潤卿遺青䭀飯,兼之一絕,聊用答謝》

唐皮日休

傳得三元䭀飯名,大宛聞說有仙卿。分泉過屋舂青 稻,拂霧彯衣折紫莖。蒸處不教雙鶴見,服來唯怕五 雲生。草堂空坐無饑色,時把金津漱一聲。

《潤卿遺青䭀飯》
陸龜蒙

[編輯]

舊聞《香積》金僊食,今見青精玉釜餐。自笑鏡中無骨 錄,可能飛上紫雲端。

以青䭀飯分送襲美魯望因成一絕

[編輯]

張賁

誰屑瓊瑤事青䭀,舊傳名品出《華陽》。應宜仙子胡麻 拌,因送劉郎與阮郎。

《南天竺》
宋·楊巽齋

[編輯]

花發朱明雨後天,結成紅顆更輕圓。人間熱惱誰醫 得,止要清香淨業緣。

南燭部雜錄

[編輯]

《夢溪筆談》:「《南燭草木記》傳本草所說多端,今少有識 者,為其作青精飯,色黑,乃誤用烏臼為之,全非也。此 木類也,又似草類,故謂之南草木」,今人謂之「南天燭 者是也。南人多植於庭檻之間,莖如蒴藋,有節,高三、 四尺。廬山有盈丈者,葉微似楝而小,至秋則實赤如 丹,南方至多。」

山家清供青精飯者,以比重穀也。按《本草》南燭木,今 黑飯草,即青精也。采枝葉搗汁,浸米蒸飯曝乾,堅而 碧也。久服益顏延算。仙方又有青石飯,世未知石為 何也。按《本草》用青石脂三斤,青粱米一斗,水浸越三 日,搗為丸如李大,日服三丸,可不饑,是知石脂也。二 法皆有據。以山居供客,則當用前法,如欲則效。此方 辟穀,當用後法。每讀杜詩曰:「豈無青精飯,令我顏色 好。」又曰:「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當時才名如李、杜, 可謂切於愛君憂國矣。天乃不使之壯年以行其志, 而使之但有青精瑤艸之思,惜哉!

女貞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楨木》。山海經    《女楨》。本經

冬青:綱目     《蠟樹》:綱目

女貞圖

女貞圖

《山海經》

[編輯]

《東山經》

[編輯]

太山上多楨木。

《女楨》也。葉冬不凋。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女貞

[編輯]

《便民圖》曰:「臘月下種,來春發芽,次年三月移栽,長七 尺許,可放蠟蟲。栽女貞,略如栽桑法,縱橫相去一丈

上下,則樹大力厚,須糞壅極肥。歲耕地一再過,有草
考證
便鋤之,令枝條壯盛,即多蠟也。」

李時珍曰:「蠟蟲大如蟣虱,芒種後延緣樹枝,食汁吐 涎,粘於嫩莖,化為白脂,乃結成蠟,狀如凝霜。處暑後 剝取,謂之蠟渣。過白露則粘住難刮矣。其渣煉化濾 淨,或甑中蒸化,瀝下器中,待凝成塊,即為蠟也。其蟲 微時白色作蠟,及老則赤黑色,乃結苞於樹枝,初若 黍米大,入春漸長,如雞頭子,紫赤色,纍纍抱枝,宛若」 樹之結實也。蓋蟲將遺卵作房,正如雀甕螵蛸之類 爾。俗呼為「蠟種」,亦曰「蠟子。」子內皆白卵如細蟣,一包 數百。次年立夏日摘下,以箬葉包之,分繫各樹芒種 後包拆卵化,蟲乃延出葉底,復上樹作蠟也。樹下要 潔淨,防蟻食其蟲。

元扈先生曰:「女貞之為白蠟,勝國以前,略無紀載,今 則遍東南諸省皆有之。向嘗疑焉,以為古人著書,未 暇遠徵遐僻耳,非果昔無今有也。然見婺州人言,彼 中放蠟,不過二十年。吳興人言,不過十許年,即余邑 五年前,亦無人知此。自余庚戍營先隴,始樹女貞數 百本,擬作蠟。近年來,村中亦多自生蠟蟲,頃寄子,半」 用吳興子,半用土子。土人言土子為勝,則昔無今有, 理亦有之。事固非目前所見遽可懸斷也。

汪機《本草彙編》曰:「蟲白蠟,與蜜蠟之白者不同,乃小 蟲所作。其蟲食冬青樹汁,久而化為白脂,粘敷樹枝。 人謂蟲矢著樹而然,非也。至秋刮取,以水煮溶,濾置 冷水中,則凝聚成塊矣。碎之,文理如白石膏而瑩澈。 人以和油澆燭,大勝蜜蠟也。」

元扈先生曰:「蟲白蠟,純用作燭,勝他燭十倍。若以和 他油,不過十分之一,其燭亦不淋,故為用頗廣,多植 無害。」

《宋氏雜部》曰:「冬青子可種,堪入酒。至長盛時。五月養 以蠟子,七月收蠟,不宜盡采,留待來年四月,又得生 子。取養蠟曬乾,以越布蒙於甑口,置蠟布上,置器甑 中,釜內水沸,蠟遂鎔下,入器凝則堅白而為燭材。其 滓盛之以絹囊,復投於熱油中,則蠟盡化油,遂可為 燭。凡養蠟子經三年,停亦三年。」

又曰:「巴蜀擷其子,漬淅米水中十餘日,搗去水種之。 蠟生則近跗,伐去發肄再養蠟,養一年,停一年,采蠟 必伐,木無老榦。」

元扈先生曰:「女貞收蠟有二種,有自生者,有寄子者。 自生者,初時不知蟲何來,忽遍樹生白花。」

枝上生脂如霜雪,人謂之「花。」

取用煉蠟,明年復生蟲子,向後恆自傳生。若不曉寄 放,樹枯則已。若解放者,傳寄無窮也。寄子者,取他樹 之子,寄此樹之上也。其法或連年,或停年,或就樹,或 伐條。若樹盛者,連年就樹寄之,俟有衰頓,即斟酌停 年,以休其力。培壅滋茂,仍復寄放。即宋氏《雜部》所謂 「養一年停一年」者也。伐條者,取樹裁徑寸以上者種 之。俟盛長寄子生蠟,即離根三四尺,截去枝榦,收蠟 隨手下壅。冬月再壅,明年旁長新枝。芽蘗以後,恆擇 去繁冗,令直達。又明年亦復修理,恆加培壅。第三年 可放蠟子,四年再放,五年復放迨收蠟,仍剪去枝。如 是更代無窮。此所謂「經三年停三年」者也。凡寄子皆 於立夏前三日內,從樹上連枝剪下,「去餘枝,獨留寸 許。令子抱木,或三四顆乃至十餘顆,作一簇,或單顆, 亦連枝剪之。剪訖,用稻穀浸水半日許,漉取水,剝下 蟲顆,浸水中一刻許取起。用竹箬虛包之,大者三四 顆,小者六七顆,作一包,韌草束之,置潔淨甕中。若陰 雨頓甕中可數日。天熱其子多迸出,宜速寄之。」《寄法》: 「取箬包剪去角,作孔如小豆大,仍用草係之樹枝閒, 其子多少,視枝小大斟酌之。枝大如指者可寄,枝太 細𠏉太粗者勿寄也。」寄後數日,閒鳥來啄《箬包》,攫取 子,勤驅之。天漸暖,蟲漸出包,先緣樹上下行,若樹根 有草,即附草不復上矣,故樹下須芟刈極淨也。次行 至葉底棲止,更數日復下至枝條囓皮入咂,食其脂 液,因作花,約略蟲出盡,即取下包,視有餘子,並作苞, 別寄他樹。秋分後檢看花老嫩,若太嫩不成蠟,太老 不成蠟,太老不可剝矣。剝時或就樹,或剪枝,俱先灑 水潤之,則易落。乘雨後或侵晨帶露華,采之尤便。次 取蠟花投沸湯中鎔化,候稍冷,取起水面蠟再煎,再 取滓,沈鍋底勺去之。若蠟未淨,再依前法煎澄之,既 淨,乘熱投入繩套子,候冷牽繩起之,成蠟堵也。 又曰:「浸穀水漬蠟子,剝下包之」,此是婺州法。吳興人 但於立夏後剪子,到小滿前三日,連舊枝作包寄之, 亦生蠟。欈李及吾邑有自生之子,不煩寄放,亦生蠟。 可見傳生之物,氣足為上。若吾鄉傳有土子,不論節 氣,但俟其氣足欲迸時,速剪下寄之可也。

又曰:「立夏前二日剪子,此是常法。但浙東氣暖,從他 方鬻子還,恐蟲迸出,故以此為期。若吳興在北,吾邑 又在吳興北,則吾鄉往吳興及浙東買子者,宜立夏 後剪,小滿前後寄也。若浙東從吾鄉鬻子,仍須立夏 前剪去耳。吾鄉以北愈寒,寄宜愈遲,依此消息之。」 又曰:「蠟子若本地所無,傳貿他方者,可行千里。如浙中」獨金華業此最盛,而鬻子於紹興、台州、湖州、川中, 獨南部、西充、嘉定最盛,而鬻子於潼川,其閒相去各 數百里。蓋蠟子在立夏前,氣已足可剪,小滿前雖未 出,可寄耳,亦須疾行,遲則蟲先期出,不及寄矣。若先 作包置器中,蟲出不離包中,尚可遲二三日寄也。 又曰:「金華之於湖州也,嘉定之於潼川也」,歲鬻子以 去,而不傳子。明年又鬻之,叩之則云:「金華、嘉定絕無 之,鬻子之價,十倍潼川。」此理殊不可曉。嘗臆度之,大 都樹少多生花,樹老多生子,樹卑多生花,樹高多生 子。一樹之中,寄子多則生花,寄子少則生子。又北種 販至南多生花,南種販至北多生子。如湖州子販至 金華盡生花,金華子販至閩中又生花,故金華子多 入閩而轉販於吳興。若金華種販至湖州,又生子矣。 吳興在北,金華在南,閩又在金華南也。又如潼川販 至嘉定盡生花,若嘉定種販至潼川又生子矣。潼川 在北,嘉定在南也。蓋花性喜煖,子性能寒,其以老少 異,以高下異,以南北異,理則一耳。

又曰:「或云:樹生花即無子,生子即無花,此閒有之,不 盡然也。大概多花子並生者,但欲留種,不宜早收,花 絕不可見,至春中方著枝如螺靨,入夏頓長,則花與 子不相見耳。子盛長時,有膏如餳蜜,去之即子枯。」

王象晉群芳譜

[編輯]

女貞

[編輯]

栽女貞略如栽桑法,縱橫相去一丈上下,則樹大力 厚。若相去六七尺太逼,須糞壅極肥。歲耕地一再過, 有草便鋤之,令枝條壯盛,即蠟多子,亦可種巴蜀。擷 其子,漬淅米水中,十餘日,搗去膚種之。蠟生則近跗, 伐去發肄,再養蠟。養一年,停一年,採蠟必伐,木無老 榦。

《本草綱目》

[編輯]

女貞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此木凌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以女貞狀 之。《琴操》載魯有處女,見女貞木而作歌者,即此也。蘇 彥頌《序》云:「女貞之木,一名冬青。負霜蔥翠,振柯凌風, 故清士斂其質,而貞女慕其名。」是矣。別有冬青,與此 同名。今方書所用冬青,皆此女貞也。近時以放蠟蟲, 故俗呼為蠟樹。

集解

《別錄》曰:「女貞實,生武陵川谷,立冬采。」

陶弘景曰:「諸處時有,葉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與 秦皮為表裡。其樹以冬生可愛。《仙方》亦服食之。俗方 不復用,人無識者。」

蘇恭曰:「女貞葉似冬青樹及枸骨。其實九月熟,黑似 牛李子。」陶言「與秦皮為表裡」,誤矣。秦皮葉細冬枯,女 貞葉大冬茂,殊非類也。

蘇頌曰:女貞處處有之。《山海經》云:「泰山多貞木」是也。 其葉似枸骨及冬青木,凌冬不凋。五月開細花,青白 色,九月實成,似牛李子。或云:即今冬青樹也。而冬青 木理肌白,文如象齒,實亦治病。嶺南一種女貞花,極 繁茂,而深紅色,與此殊異,不聞入藥。

李時珍曰:「女貞、冬青、枸骨三樹也。女貞即今俗呼蠟 樹者,冬青即今俗呼凍青樹者,枸骨即今俗呼貓兒 刺者。東人因女貞茂盛,亦呼為冬青」,與冬青同名異 物,蓋一類二種爾。二種皆因子自生,最易長。其葉厚 而柔長,綠色,面青背淡;女貞葉長者四、五寸,子黑色; 冬青葉微圓,子紅色為異。其花皆繁,子並纍纍滿樹。 冬月鴝鵒喜食之,木肌皆白膩。今人不知女貞,但呼 為「蠟樹。」立夏前後取蠟蟲之種子裹置枝上,半月其 蟲化出延緣枝上,造成白蠟。民閒大獲其利。詳見《蟲 部》「白蠟」下。枸骨詳本條。

實氣味

苦平無毒。

李時珍曰:「溫。」

實主治

《本經》曰:「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輕身 不老。」

李時珍曰:「強陰健腰膝,變白髮,明目。」

實發明

李時珍曰:女貞實乃上品無毒妙藥,而古方罕知用 者,何哉?《典術》云:「女貞木乃少陰之精,故冬不落葉。」觀 此,則其益腎之功尤可推矣。世傳女貞丹方云:「女貞 即冬青樹子,去梗葉,酒浸一日夜,布袋擦去皮,曬乾 為末。待旱蓮草出,多取數石,搗汁熬濃,和丸梧子大。 每夜酒送百丸。不旬日閒,膂力加倍。老者即不夜起」, 又能變白髮為黑色。強腰膝。起陰氣。

葉氣味

微苦平,無毒。

葉主治

李時珍曰:「除風散血,消腫定痛。治頭目昏痛,諸惡瘡 腫。胻瘡潰爛久者,以水煮,乘熱貼之,頻頻換易,米醋 亦可。口舌生瘡,舌腫脹出,搗汁含浸吐涎

附方

虛損百病,久服髮白再黑,返老還童。用「女貞實,十月 上巳日收陰乾,用時以酒浸一日,蒸透曬乾,一斤四 兩;旱蓮草五月收陰乾,十兩為末;桑葚子三月收陰 乾,十兩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淡鹽 湯下。若四月收桑葚,搗汁和藥,七月收旱蓮,搗汁和 藥,即不用蜜矣。簡便方

風熱赤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搗汁熬膏,淨瓶收固,埋 地中七日,每用點眼。」濟急仙方

風熱赤眼:《普濟方》:「用冬青葉五斗,搗汁浸新磚數片, 五日掘坑,架磚於內蓋之,日久生霜,刮下入腦子少 許點之。」《簡便方》:「用雅州黃連二兩,冬青葉四兩,水 浸三日夜,熬成膏,收點眼。」

一切眼疾:「冬青葉研爛,入朴硝貼之,《海上方》也。」普濟方

女貞部藝文一

[編輯]

《女貞頌》
晉·蘇顏

[編輯]

昔東阿王作《楊柳頌》,辭義慷慨,旨在其中。余今為《女貞頌》,雖事異於往作,蓋亦以厲冶容之風也。

女貞之樹,一名「冬生。」負霜蔥翠,振柯凌風。故清士欽 其質,而貞女慕其名。或樹之於雲堂,或植之於階庭。

女貞部藝文二詩詞

[編輯]

《女貞木歌》
一作貞女引  魯處女

[編輯]

《樂錄》曰:「魯處女見女貞木而作歌。《山海經》曰:『太山多貞木』。」 《典術》曰:「女貞木者,少陰之精,冬不落葉。」 《琴苑要錄》曰:「《貞女引》者,魯室女之所作也。次室女倚柱悲吟而嘯。鄰人謂曰:『欲嫁邪?何吟之悲也』?次室女曰:『嗟乎!吾傷民心,悲而嘯,豈欲嫁哉!自傷懷潔,而為鄰人所疑』。於是褰裳而去之。入山林之中,見貞女之廟,喟然」 歎息。援琴而歌,自縊而死。繫骸骨於林兮,附神靈於貞女。故曰《貞女引》。

菁菁茂木,隱獨榮兮。變化垂枝,含蕤英兮。修身養志, 建令名兮。厥道不同,善惡並兮。屈躬就濁,世疑清兮。 懷忠見疑,何貪生兮?

《雜言》
明·張羽

[編輯]

青青《女貞樹》,霜霰不改柯。托根一失所,罹此霖潦多。 高枝委為薪,落葉掩庭阿。弱柳對門植,秀色一何佳。 物性固有常,變幻其奈何。

《眼兒媚》
宋·張鎡

[編輯]

山礬風味木犀魂。高樹綠堆雲。水光殿側,月華樓畔, 晴雪紛紛。何如且向南湖住,深映竹邊門。月兒照 著,風兒吹動,香了黃昏。

女貞部選句

[編輯]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豫章女貞。」「女貞樹」,冬夏常青, 未嘗凋落,若有節操,故以名焉。

《鄭氏婚禮謁文贊》「女貞之樹,柯葉冬生。寒涼守節,險 不能傾。」

梁吳均詩:《雜種女貞枝》。

陳江總詩:「對幌女貞枝。」

唐李白詩:「萬萬女貞林。」

女貞部紀事

[編輯]

《晉宮閣名》:「華林園,女貞一株。」

《荊州記》:「宜都有喬木叢生,名為女貞。」

《臨安縣圖經》有木名「將軍樹」,今在淨土寺西小橋之 側,乃女貞木也,至今茂盛。

杜仲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檰》。綱目      杜仲。本經 《思仲》。別錄     《思仙》。別錄

《木檰》。綱目     《逐折》:綱目

杜仲圖

杜仲圖

《本草綱目》

[編輯]

杜仲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 皆由此義。其皮中有銀絲如綿,故曰「木綿。」其子名「逐 折」,與《厚朴子》同名。

集解

《別錄》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黨、漢中。二月、五月、六 月、九月采皮。」

陶弘景曰:「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會稽上虞縣也。 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狀如厚朴,折之多白絲者為佳。」 韓保昇曰:「生深山大谷,所在有之。樹高數丈,葉似辛 夷。」

《蘇頌》曰:「今出商州、成州、峽州近處大山中。葉亦類柘, 其皮折之白絲相連,江南謂之綿。初生嫩葉可食,謂 之綿芽。花實苦澀,亦堪入藥木,可作履益腳。」

皮脩治

《雷斆》曰:「凡使,削去粗皮,每一斤用酥一兩,蜜三兩,和 塗,火炙,以盡為度,細剉用。」

氣味

辛平無毒。

《別錄》曰:「甘,溫。」

甄權曰:「苦,暖。」

張元素曰:性溫,味辛甘,氣味俱薄,沈而降,陰也。 李杲曰:「陽也,降也。」

王好古曰:「《肝經》氣分藥也。」

徐之才曰:「惡元參、蛇蛻皮。」

主治

《本經》曰:「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 濕,小便餘瀝。久服輕身耐老。」

《別錄》曰:「腳中酸痛,不欲踐地。」

《大明》曰:「治腎勞,腰脊攣。」

甄權曰:「腎冷。」請幫助識別此字。「腰痛」,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 而用之。

《李杲》曰:「能使筋骨相著。」

王好古曰:「潤肝燥,補肝經風虛。」

發明

氣。時珍曰:杜仲,古方只知滋腎,惟王好古言是肝經 李分藥,潤肝燥,補肝虛,發昔人所未發也。蓋肝主筋, 腎主骨,腎充則骨強,肝充則筋健,屈申利用,皆屬於 筋。杜仲色紫而潤,味甘微辛,其氣溫平。甘溫能補,微 辛能潤,故能入肝而補腎,子能令母實也。按:龐元英 《談藪》云:「一少年新娶後,得腳軟病,日疼甚,醫作腳氣」 治,不效。路鈐孫琳診之,用杜仲一味,寸斷片折。每以 一兩,用半酒半水一大盞煎服。三日能行,又三日全 愈。琳曰:「此乃腎虛,非腳氣也。杜仲能治腰膝痛,以酒 行之,則為效容易矣。」

檰芽主治

《蘇頌》曰:「作蔬去風毒腳氣,久積風冷,腸痔下血,亦可 煎湯。」

附方

青娥丸方見「補骨脂下。」

腎虛腰痛:崔元亮《海上集驗方》:「用杜仲去皮炙黃一 大斤,分作十劑,每夜取一劑,以水一大升,浸至五更 煎三分減一,取汁,以羊腎三四枚,切下再煮三、五沸, 如作羹法,和以椒鹽,空腹頓服。」《聖惠方》:「入薤白七 莖篋中方:加五味子半斤。」

風冷傷腎,腰背虛痛:「杜仲一斤切炒,酒二升,漬十日, 日服三合。」此陶隱居《得效方》也。《三因方》「為末,每旦 以溫酒服二錢。」

病後虛汗,及「目中流汁,杜仲、牡礪等分為末,臥時水 服五匕,不止更服。」肘後方

頻慣墮胎,或三四月即墮者,「於兩月前以杜仲八兩, 糯米煎湯浸透,炒去絲,續斷二兩,酒浸焙乾為末,以 山藥五六兩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 米飲下。《肘後方》:「用杜仲焙研,棗肉為丸,糯米飲下。」 楊起簡便方

產後諸疾及胎臟不安:杜仲去皮,瓦上焙乾,木臼擣 末,煮棗肉和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糯米飲下,日二服。 勝金方

杜仲部藝文

[編輯]

《杜處士傳》
宋·蘇軾

[編輯]

杜仲,郁里人也。天資厚樸,而有遠志。聞黃環名,從之 遊,因陳曰:「願輔子半夏,幸仁憫焉,使得旋復,自古揚 搉。」環曰:「子言匪實,宜蚤休,少從容,將訶子矣。」仲曰:「人 之相仁,雖不百合,亦自然同,況吐新意以前乎?吾聞 夫子雌黃冠眾,故求決明於子。今子微銜吾為,其非 儕乎?」曰:「吾如貧者,食無餘糧,獨活久矣。今子屑就,何 以充蔚子乎?苟跡子之素狂,若所請亦太激矣。試聞 子之志也。」曰:「敢問士何以益智?行何以非廉,先王不 留行者何事也?」曰:「此匪子解也。夫得所託者,猶之射 干臨於層城也;居非地者,猶之困於蒺藜也。今子宛 如《易》之所謂井渫不食也,非揚淘之而欲其中空清, 是坐恆山而望扶桑耳,勢不可及已。使投垢熟艾以 求別當世,則與之無名異矣。某蒙甚願,子白之曰:『吾 自通微,預知子高良,故謾矜子以短,而欲亂子言。子 能詳微意,知所激刺,亦無患子矣。雖然,澤蘭必馨。今 王明苟起子為赤車使者,且將封子,子甘從之乎』?」曰: 「吾大則欲伏神以安息,小者吾殊於眾而已矣。雖登 文石,摩螭頭,不願也。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蘿者,迫實 用也。余將杜衡門以居之,為一白頭翁,雖五加皮幣, 於我如水萍耳,豈當歸之哉』?」環曰:「然。世有陰險以求 石斛之祿者,五味子之言可也,雖吾亦續隨子矣。」或 斥之曰:「船破須袽,酒成於麯,猶君之錄英才也。彼貪 祿角進者,可誚之也。若夫躑躅而還鄉,甘遂意於丁、 沈,則」吾之所謂「獨行之民」,可使君子懷寶,烏久居此 為哉?余愛仲善依人,而嘉環能發其心,故錄之為傳。

五加部彙考

[編輯]

釋名

《五加》本經     《五佳》:綱目

《五花》:炮炙論    木骨。圖經

金、鹽:仙經     豺漆。本經

《豺:節》。別錄     白刺。綱目

《文章草》:綱目    追風使。圖經

五加圖

五加圖

《本草綱目》

[編輯]

五加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此藥以五葉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 花。楊慎《丹鉛錄》作「五佳」云:一枝五葉者佳故也。蜀人 呼為白刺。譙周《巴蜀異物志》名文章草,有贊云:「文章 作酒,能成其味;以金買草,不言其貴。」是矣。本草豺漆、 豺節之名,不知取何意也?

《蘇頌》曰:蘄州人呼為「木骨」,吳中俗名「追風使。」

集解

《別錄》曰:「五加皮,五葉者良。生漢中及冤句。五月、七月 采莖,十月采根,陰乾。」

陶弘景曰:「近道處處有之,東閒彌多,四葉者亦好。」 蘇頌曰:「今江淮、湖南州郡皆有之。春生苗,莖葉俱青, 作叢赤莖,又似藤葛,高三、五尺,上有黑刺。葉生五杈, 作簇者良。四葉、三葉者最多,為次。每一葉下生一刺。 三四月開白花,結青子,至六月漸黑色。根若荊根,皮 黃黑,肉白色,骨硬。」一說,今有數種:汴京、北地者,大片 類秦皮、黃蘗輩,平直如板而色白,絕無氣味。療風痛 頗效,餘無所用。吳中乃剝野椿根皮為五加,柔韌而 無味,殊為乖失。今江淮所生者,根類地骨皮,輕脆芬 香,其苗莖有刺,類薔薇,長者至丈餘。葉五出,香氣如 橄欖。春時結實,如豆粒而匾,青色,得霜乃紫黑,俗但 名為「追風使」,以漬酒療風,乃不知其為真五加皮也。 今江淮吳中往往以為藩籬。正似薔薇、金銀輩。而北 閒多不知用此種。

《雷斆》曰:「五加皮樹,本是白楸樹。其上有葉如蒲葉,三 花者是雄,五花者是雌。陽人使陰,陰人使陽,剝皮陰 乾。」

汪機曰:「生南地者,類草,故小;生北地者類木,故大。」 李時珍曰:「春月於舊枝上抽條,山人采為蔬茹,正如 枸杞。生北方沙地者,皆木類;南方堅地者,如草類也。」 唐時惟取峽州者充貢。雷氏言「葉如蒲者,非也。」

根皮氣味

辛溫無毒。

徐之才曰:「遠志為之使。惡元參、蛇皮。」

主治

《本經》曰:「心腹疝氣腹痛,益氣療躄。小兒三歲不能行,

疽瘡陰蝕。」

《別錄》曰:「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餘瀝;女人陰癢,及腰 脊痛,兩腳疼痹,風弱,五緩虛羸。補中益精,堅筋骨,強 志意。久服輕身耐老。」

甄權曰:「破逐惡風血,四肢不遂,賊風傷人,軟腳。」請幫助識別此字。腰: 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濕內不足。

《大明》曰:「明目下氣,治中風骨節攣急,補五勞七傷。」 《蘇頌》曰:「釀酒飲,治風痺,四肢攣急。」

《雷斆》曰:「作末,浸酒飲,治目僻眼。」請幫助識別此字。 《大明》曰:「葉作蔬食,去皮膚風濕。」

發明

陶弘景曰:「煮根、莖釀酒飲,益人。道家用此作灰煮石 與地榆並有祕法。」

唐慎微曰:東華真人《煮石經》云:「昔有西域真人語王 屋山人王常云:何以得長久?何不食石蓄金鹽?何以 得長壽?何不食石用玉豉?玉豉,地榆也;金鹽,五加皮 也。皆是煮石而餌,得長生之藥也。昔孟綽子、董士固 相與言云:『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寧得一斤 地榆,不用明月寶珠』。」又昔魯定公母服五加酒,以致 不死,屍解而去。張子聲揚,建始王叔牙、於世彥等皆 服此酒,而房室不絕,得壽三百年。亦可為散,以代湯 茶。王君云:「五加者,五車星之精也。水應五湖,人應五 德,位應五方,物應五車。故青精入莖,則有東方之液; 白氣入節,則有西方之津;赤氣入花,則有南方之光; 元精入根,則有北方之炲;黃煙入皮」,則有戊己之靈。 五神鎮生,相轉育成。餌之者真仙,服之者反嬰。 李時珍曰:五加治風濕痿痹,壯筋骨,其功良深。仙家 所述,雖若過情,蓋獎辭多溢,亦常理爾。造酒之方,用 五加根皮,洗淨去骨,莖葉亦可。以水煎汁,和麯釀米, 酒成,時時飲之,亦可煮酒飲,加遠志為使,更良。一方 加木瓜煮酒服。談野翁《試驗方》云:「神仙煮酒法,用五 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袋盛,入無灰好酒二斗 中,大罎封固,安大鍋內,文武火煮之,罎上安米一合, 米熟為度,取出火毒,以渣曬乾為丸。每旦服五十丸, 藥酒送下,臨臥再服。能去風濕,壯筋骨,順氣化痰,添 精補髓,久服延年益老,功難盡述。」王綸《醫論》云:「風病 飲酒,能生」痰火,惟《五加》一味,浸酒日飲數杯,最有益。 諸浸酒藥,惟《五加》與酒相合,且味美也。

附方

虛勞不足: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水一石五斗, 煮汁七斗,分取四斗,浸麴一斗,以三斗拌飯,如常釀 酒法,待熟任飲。千金方

男婦腳氣,骨節皮膚腫濕疼痛,服此進飲食,健氣力, 不忘事,名「五加皮丸」,四兩酒浸;遠志去心,四兩酒浸, 並春秋三日、夏二日、冬四日,日乾為末,以浸酒為糊 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下藥酒壞,別用 酒為糊。薩謙齋瑞竹堂方

小兒行遲,三歲不能行者,用此便走。五加皮五錢,牛 膝、木瓜二錢半,為末,每服五分,米飲入酒二三點調 服。全幼心鑑

婦人血勞,憔悴睏倦,喘滿虛煩,噏噏少氣,發熱多汗, 口乾舌濇,不思飲食,名「血風勞。」油煎散:用五加皮、牡 丹皮、赤芍藥、當歸各一兩為末。每用一錢,水一盞,用 青錢一文,蘸油入藥,煎七分溫服。常服能肥婦人。太平 惠民和劑局方

五勞七傷:「五月五日采五加莖,七月七日采葉,九月 九日取根,治下節,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去風 勞。千金方

《目瞑息膚》五加皮,不聞水聲者,搗末一升,和酒二升, 浸七日,一日服二次,禁醋二七日,遍身生瘡,是毒出 不出,以生熟湯浴之,取瘡愈。千金方

服石毒發或熱噤向冷地臥,五加皮二兩,水四升,煮 二升半,發時便服。外臺祕要

火灶丹毒,從兩腳起如火燒,五加根葉燒灰五兩,取 煆鐵家槽中水和塗之。楊氏產乳方

五加部藝文一

[編輯]

《文章草贊》
漢·譙周

[編輯]

「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買草」,不言其貴

五加部藝文二

[編輯]

《飲五加酒拈鹽字》
明·嚴易

[編輯]

五加者,五車星之精也。餌之者真仙,服之者反嬰。陶隱居曰:釀酒飲益人,王屋山人王常云:「何以得長久?何不食石蓄金鹽。」 金鹽,五加也。昔孟綽子、董士固相與言曰:「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 其子如女貞子而圓,數十粒攢簇成毬。重陽後採,以之漬酒,色味俱佳。

由來服食貴金鹽,能使仙家鶴筭添。小摘元珠投麴 糵,閒邀紅友養愉恬。色如琥珀丹砂潤,味與醍醐石 蜜兼。庶緩衰顏石稚齒,佇看青鬢易枯䫇。

麴生風味水晶鹽,淺酌能令詩思添。華髮未須愁寂 寞,酡顏相映得懽恬。醇醲較與葡萄似,甘滑還將薏 苡兼。始信濁醪有妙理,短章頌酒斷吟䫇。

五加部雜錄

[編輯]

《謝氏詩源》:近有士子作游女詩,中一聯云:「不曾憐玉 筍,相競採金鹽。」人多不解「金鹽」二字。余近讀《煮石經》 云:「五加皮一名金鹽。」始知「玉筍」「金鹽」對極妙,而初不 合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