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4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四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四十五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四十五卷目錄

 小孤山部彙考

  圖

  考

 小孤山部藝文一

  遊小孤山記        宋陸游

  小孤山記         元虞集

  小孤鐵柱記        柯本深

  祭小孤山文        明太祖

  小孤山志序        戴國士

 小孤山部藝文二

  登江中孤嶼       宋謝靈運

  詠孤石         梁朱超道

  詠小孤山        陳釋惠標

  前題           唐顧況

  前題          宋王安石

  泊小孤山          陳造

  小孤山          王十朋

  前題            蔡齊

  小孤索同行黃士殷同賦    前人

  小孤山          謝枋得

  前題          元揭傒斯

  小孤山曉發和蔡思敬韻    楊載

  小孤山           范梈

  前題            吳澄

  次小孤山         丁鶴年

  宿小孤山         明太祖

  小孤山           劉基

  前題            黃翰

  過小孤山          胡儼

  前題            楊基

  和貝惟學登小孤山韻    程本立

  曉飯小孤山下        胡梅

  小孤山           邵寶

  登小孤山         王守仁

  前題            丁湛

  前題            孟瑄

 小孤山部紀事

 小孤山部雜錄

 大孤山部彙考

  圖

  考

 大孤山部藝文一

  大孤山賦        唐李德裕

 大孤山部藝文二

  船泊大孤山作      宋黃庭堅

  夏日登大孤山二首    明陸夢龍

  詠大孤山二首       陳文德

  大孤山           黃庶

  望大孤不得登        江皋

 大孤山部紀事

 大孤山部雜錄

 大孤山部外編

山川典第一百四十五卷

小孤山部彙考

[編輯]

「《江中》特立」 之《小孤山》。

小孤山在大江中流,西北離江南安慶府之宿松縣 一百二十里,南離江西九江府之彭澤縣五里。其山 無支峰,無贅阜,挺然特立,故名孤。曰「小孤」者,對大孤 而言也。一名髻山,又名海門山。

小孤山圖

小孤山圖

[編輯]

按《方輿勝覽》,江西路江州小孤山,在彭澤縣北九十 里,今屬舒州宿松界。歐公云:江南有大小孤山,江側 有彭郎磯。雲彭郎者,小姑壻也。余嘗過小孤山,廟像 乃一婦人,而敕額為「聖母」,豈止俚俗之誤哉!

按:《明一統志》:小孤山在江南安慶府宿松縣南一百 二十里,江北岸孤峰峭拔,與南岸山對峙如門,大江 之水至此隘束而出其下深險可畏,上有神女廟,對 彭浪磯,故俗有「小姑嫁彭郎」之語。

又「在江西九江府彭澤縣北九十里。」

按《三才圖會·小孤山圖考》:「小孤山在安慶府宿松縣 東南百有三十里,其山初立江之北岸,與南岸相對 如關,其水湍急,極其險迅,世謂之海門第一關。」今屹 立於江心,若柱而佇。蓋緣明成化甲辰年忽衝北岸 入江,而此山遂在江中矣。山無支峰,無贅阜,石壁峻 拔,遠之如菡萏出水,近之如芙蓉淩波,亭亭焉,屹屹 焉,如削如立,其水澎湃。其南下為彭浪磯,其磯躅為 馬當山。其北下為娥眉洲,其洲如黛,為小孤祠。其下 有鐵柱,古彭澤簿馮克敏所鑄,舟人賴以濟險。其山 上有亭,人謂之「梳妝亭」,有石級,凡百有十二。其級紆 曲,其半有石隙,可屋。亭下數步有岩如斗,可居。其東 有平石可憩,其西有龍湫,可汲。又其「上有隙地可畦, 其山多苔蘚,壁多煙蘿,其石多劖。」宋元人詩:「其木多 攲,其高可數千弓,其週可數百弓,其挽如髻,其脫如 穎」雲。

按《安慶府志山川攷》:「小孤山在宿松縣東南百有二 十里,大江中流,石壁峻拔,海潮至此即止,故又號曰 海門。」

按《宿松縣志山川攷》:縣南百四十里曰小孤山,原在 北岸,一峰孤峙,與南岸彭浪磯相對,週里許,高窮千 丈,為楚蜀豫章諸水咽喉。磯峭水湧,海潮至此不得 上,故曰海門山。一名小孤者,對大孤而言,尤覺秀拔 也。明初運舟屢覆,成化時,繪圖進覽,上以筆拖其內 曰:「此處分流勢緩,可無傾楫。」成化甲辰六月,北岸忽 決山屹江心,其險少殺。復詔立鐵柱,上鐫「海門第一 關」五字。其後挽柱放舟,稍得安全。其南為胭脂港,其 北為峨眉洲。其山石穹立,攀躋無隙。唯西北石罅,路 通一線,如行壁上人躡磴捫蘿,艱逾鳥道。幾轉至山 腋,石起,忽伏處有地可閣,為天妃宮。宮右折而上,一 徑窄絕,攬纜蛇行,歷數十級至妝亭,為山巔。亭後數 武石劃,中開一龍口可汲,隙地可畦。山上草木,觸石 怒生,掩映樓臺,益覺蔥蒨。憑欄一望,帆檣上下,天水 瀰漫,平沙繡錯,遠樹迷離。一點孤青,若滅若沒。「大別」 讓其娟秀,《五老》遜其孑峙。

按《江西通志·山川攷》:「小孤山在九江府彭澤縣北十 里大江中,一名髻山,取其形似髻也。江側有彭浪磯, 俗訛雲彭郎磯,遂呼為小孤婿廟,像遂婦飾,而敕額 為聖母雲。」劉沆詩:「擎天有八柱,此一柱仍存。石聳千 尋勢,波流四面痕。江湖中作鎮,波浪裹盤根。平地安 然者,饒他五嶽尊。」觀此可以知小孤之勝矣。

按《九江府志山川攷》:「小孤山在彭澤縣治北一十里 大江中,其形似髻,又名髻山。」

按《彭澤縣志山川攷》:「小孤山距縣北五里許,壁立江 中,江水分流其下,激湍狂瀾,舟人相戒,如峽江灩澦。」 揚子金焦云:「山之西,倚崖為閣,祀小孤之神,遊覽者 多留題詠。宋歐陽修曰:『江南有大小姑江,側有彭郎, 俗呼彭郎者,小姑壻也。余嘗過小孤廟,像乃一婦人, 而額敕聖母,始知世代相襲,豈只鄙里之謬哉。明嘉』」 靖間去天妃之號,題曰「小孤之神」,足破俗誕矣。 彭浪磯隆起江濱,長江自孤山直衝磯下,波濤淜湃, 與孤山對峙,號為海門第一關。元吳澄詩有云:「絕岸 孤峰已是奇,彭郎對立儼相持。」明夏寅詩有云:「虎牙 彭浪石,鐵柱小孤山。」

《烽火磯》在小孤山下。

《郎君石》在小孤山下東畔。

「梳妝亭」,在小孤山頂,憑高眺遠,極江天之勝。俗傳小 姑梳妝之所,亭因以名,誕矣。

小孤山部藝文一

[編輯]

《遊小孤山記        宋》·陸游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 此山當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拋江,過 其下,嵌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他石迥異。 又有一石不附山,傑然特起,高百餘尺,丹藤翠蔓,羅 絡其上,如寶裝屏風。是日風靜,舟行頗遲,又秋深潦 縮,故得盡見杜老所謂「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也。

過澎浪磯、小孤山,二山東西相望。小孤屬舒州宿松
考證
縣,有戍兵。凡江中獨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類,皆名

天下。然峭拔秀麗,皆不可與小孤比。自數十里外望 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雲霄,已非他山可擬。愈近愈 秀,冬夏晴雨,姿態萬變,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苦 於荒殘,若稍飾以臺觀亭榭,與江山相發揮,自當高 出金山之上矣。廟在山之西麓,額曰「惠濟」,神曰「安濟 夫人。」紹興初,張魏公自湖湘還,嘗加營葺,有碑載其 事。又有別祠在澎浪磯,屬江州彭澤縣。三面臨江,倒 影水中,亦占一山之勝。舟過磯,雖無風,亦浪湧,蓋以 此得名也。昔人詩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 彭郎」之句,傳者因為小姑廟有彭郎像,彭郎廟有小 姑像,實不然也。晚泊沙夾,距小孤一里微雨。復以小 艇遊廟中,南望彭澤、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 極登臨之勝。徙倚久之而歸,方立廟門,有迅鶻搏水 禽掠江東南去,甚可壯也。《廟祝》云:「山有棲鶻甚多。」

小孤山記         元虞集

[編輯]

延祐五年,某以聖天子之命,召吳幼清先生於臨川。 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澤。明日登小孤山,觀其雄特 險壯,浩然興懷。想夫豪傑曠逸名勝之士,與凡積幽 憤而懷感慨者之登茲山也,未有不廓然樂其高明 遠大,而無所留滯者矣。舊有亭在山半,足以納百川 於足下,覽萬里於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終日。」 石級盤旋以上,甃結堅縝,闌護完固,登者忘其險焉。 蓋故宋江州守臣厲文翁之所築也。距今六十三年, 而守者弗堅,日就圮毀,聚足以陟,顛覆是懼。至牧羊 亭上,蕪穢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時彭澤邑令咸 在,亦為赧然愧,赩然怒,奮然將除而治之。問守者,則 曰:「非彭澤所治境也。」乃相與憮然而去。明日過安慶, 李侯維肅,某故人也,因而告之曰:「此吾土也,吾新其 亭,而更題曰『一柱,可乎?夫所謂一柱者,卓然特立,無 所偏倚,而震凌衝激,八面交至,終不動搖,使排天沃 日之勢,雖極天下之驕悍,皆將靡然委順,聽令其下 而去,非茲峰其孰足以當之也耶?新亭崢嶸,在吾目 中矣,子當為我記之』。至池陽,求守周侯南翁為吾書 之以來也。」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數十年,歷為郎官,謂 之舊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剛氣自持,頗為時輩所 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憤其不足,侯不屑也。觀其命亭 之意,亦足以少見其為人矣。且一亭之微,於郡政非 有大損益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當為,即以為己任, 推而知其當為之大於此者。必能有為無疑矣。

小孤鐵柱記        柯本深

[編輯]

瞿塘,下巫峽,過洞庭,經數千里而至宿松、彭澤間。其 流浩蕩,其勢雄悍。有山峙其北,曰小孤,濤流衝激,號 海門第一關也。操舟者搔首失勢,則檣傾楫摧,載胥 及溺。臨清馮公克敏為彭澤簿時,慨然發惻隱心,欲 作一大方便事,未果。越二載,丞廬陵,乃勸率好事者 選良工於長沙,聚鐵起冶,鑄一大鐵柱,長三丈有奇, 聯以竹索,俾舟子有所憑藉攀援,以濟險難,然柱成 未克立。又半載,公調台州寧海尹,心旌搖搖然,未嘗 食息,忘此柱。天曆改元,有自江鄉來,盛嘆鐵柱巍然 江滸,過者莫不舞手。乃知當路有存心利物者成就 之,又有客商捨竹纜拴繫。夫鐵柱之立,延祐一十七 年,至正始償,其事可謂奇矣,其功可謂難矣。人念此 事微義勇為之,疇克辦此?豈可使其名姓湮沒無傳? 予為之刻石列記,並捨竹纜者昭揭於廟,為好善者 之勸。予因而銘曰:「《彭澤》道岷山之流兮,趨滔滔兮包 三江五湖;言天下之險兮,莫若小孤。雪浪騰空兮,風 馳霆驅。操舟一失勢兮,為鱉為魚。有仁人運其志兮, 召匠鼓爐。地湧軸兮」天懸樞,危可持兮顛可扶。履洪 流兮如坦途,孰想斯尉兮,為若之徒?昭姓字,屹龜趺, 永不朽兮,荊楚之墟。

祭小孤山文        明太祖

[編輯]

維洪武二年,歲次己酉,七月癸巳朔,越十六日戊申, 遣官工部侍郎范謹以時羞庶品之奠,致祭於小孤 山之神曰:「肇造邦基,製作未備。自今春遣良工詣湖 南等處,大興造作,勞民甚眾。今工已成,命有司差人 夫駕船撐簰,順流而下。神司江流,故遣官報知。謹以 牲牢香酒,式陳明薦,唯神鑒焉。」

小孤山志序        戴國士

[編輯]

「天地在積水中,九州在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中。」由是 言之,其在水中遠而大者,不獨廣、桑、麗農諸山;近而 小者,不獨金、焦、小孤諸山也。夫人身在天地州國之 中,見不出天地州國之外,奚從而辨之?廣、桑、麗農諸 山,亦云遼邈,遊蹤未至,徒詫所聞,又奚從辨之?至若 金山以頭陀得名,焦山以隱士致顯,依附聲光,猶然 「待人而興者矣。惟小孤峭然隻立,不可攀援,如卓天 之筆,出水之蕖,望之雖卷石」,然而巖巖之氣象已具。 其不朋黨五老者,孤介士耶?其不拱揖匡君者,抑孤 遠臣耶?當江湖並出,而獨撐半壁,其力厚矣;分風劈 流,應心而至,其神威矣。豈僅如金、焦諸山,供人遊讌 已耶?予嘗舟過彭澤,挹五柳之高風,忽從煙霧中遙揖小孤而去。歸來始從苔磴中捫蘿以上,閎焉肆照。 戎戎淰淰者,江耶?山耶?鱗鱗獵獵者,風耶?雲耶?予方 不知身之孤也,又安知小孤之小也?自秋徂春,山僧 覺止乃以《山志》問序。予繙閱之,心浩浩然,神炯炯然, 如在天柱峰頭,搔首誦驚人句。時茲志成,隨地可見。 小孤相即終日飲食笑談其內,亦可娓娓不倦,寧獨 恣人臥遊已哉?予向以廣桑、麗農諸山高逾數千尺, 遊蹤所至,動輒經旬,不如孤山朝發夕至,而氣象宛 具滄波,令遊觀者易為愉快。茲志成,不勞舟楫、不煩 時日,此身時在海門、時在磯上、時在亭中,併得上下 數十百年之高人韻士朝夕對語,其愉快又何如耶?

小孤山部藝文二

[編輯]

《登江中孤嶼       》宋·謝靈運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想像崑山姿,緬邈區中緣。 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

詠孤石         梁朱超道

[編輯]

侵霞去日遠,鎮水激流分。對影疑雙闕,孤生若斷雲。 遏風靜高浪,騰煙起薄曛。雖言近七嶺,獨立不成群。

詠小孤山        陳釋惠標

[編輯]

中原一孤石,地里不知年。根含彭澤浪,頂入香爐煙。 崖成二鳥翼,峰作一池蓮。何時發東武,予來鎮蠡川。

《前題》
唐·顧況

[編輯]

古廟楓林江水邊,寒鴉接飯鴈橫天。大孤山遠小孤 出,月照洞庭歸客船。

《前題》
宋·王安石

[編輯]

小姑未嫁與蘭支,何限流傳《樂府詩》。初學水仙騎赤 鯉,意尋山鬼從文貍。繽紛雲影空棠楫,綽約煙鬟獨 桂旗。弄玉有祠終或往,飛瓊無夢故難知。

泊小孤山          陳造

[編輯]

楚山屹兩姑,我乃見其稚。聞名詩卷間,識面客舟次。 玉刻極端麗,簪植暝蒼翠。「娟月上天角,相與詫嫵媚。 怒風將我西,未憖卜晚憩。山足舟可艤,山木纜可繫。 山外正風波,獨此佳食寐。斷知有神物,主此勝絕地。 明朝捐行橐,可無答神賜。」白鵝雪為肪,綠蟻香馥鼻。 穩風舟又熟,無乃契神意。未暇訪彭郎,辭費辨非是。

小孤山          王十朋

[編輯]

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長在湖之頭。小孤之石銳以 高,削立江岸當洪濤。滔滔逝水東流去,拳石崔嵬屹 天柱。蜀巴之源浩沄沄,壯哉此誠江海門。鴻龐稍見 玉宇廣,疏鑿方知夏禹勤。名山大澤神所主,過者震 驚誰敢侮。云何作廟向荒壖,摶土娉婷像龍女。篙師 賈客爾何知,坎坎伐鼓持豚蹄。倚篷徒坐漁歌起,日 暮,但見崖鷹飛。

《前題》
蔡齊

[編輯]

危峰屹立長江上,勢折華胥限百蠻。鰲背孤撐青玉 柱,斗杓橫插翠雲鬟。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東吳第 一關。安得扁舟多載酒,放歌擊棹浪花間。

小孤索同行黃士殷同賦    前人

[編輯]

《纜舟宿松縣》,我友愛奇觀。爰登小孤山,千里瞰江岸。 窄塞峽浪喧,微茫渚沙漫。臨深看泳魚,思歸聞啼雁。 茫茫弔千古,俯仰亦嗟歎。君侯金玉章,貽我舟中翫。

小孤山          謝枋得

[編輯]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驚眾觀。天地偶然留砥 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勇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 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前題》
元·揭傒斯

[編輯]

小孤山前一回盻,蒼然如識孤山面。隔江疊嶂開翠 屏,絕壁浮雲飄素練。憶昔初蒙翰林聘,艤舟尋奇不 知倦。捫蘿陟級至絕頂,目極神開氣為變。大江東匯 彭蠡來,晝夜崩騰奔海甸。笳鼓遙聞日月動,帆檣忽 渡乾坤滿。州人不識造化奇,旦晨每趨南風便。蚤悟 微官七載縛,底用區區厭平賤。深窗合壁守編摩,何 異揚雄困雕篆。重來勝地歲月暮,短景催人疾如箭。 天昏一火明半山,石底猶疑有飛電。彭浪磯下寒泉 湧,坐客正說龍君傳。人生可喜還可憐,世事堪違不 堪戀。明朝匡廬復人眼,雖有此景何由羨。武城先生 獨官好,名山每恨遊難遍。豐城客子無一錢,但當作 詩乞如願。

小孤山曉發和蔡思敬韻    楊載

[編輯]

日落霞明錦浪翻,崖傾石峭白雲閒。乾坤上下雄孤 柱,巴蜀東南壯此關。神物夜移風動地,仙舟曉渡月 漫山。回瞻絕頂登臨處,空翠冥濛杳靄間

小孤山           范梈

[編輯]

小孤有石如虎蹲,西望屹作長江門。洪濤萬古就繩 墨,雖有勁勢不敢奔。大哉禹功悉經理,《河》《洛》有志今 能存。大者為綱小者紀,不徒百穀知王尊。靈祠正在 石壁下,我來適值秋風昏。明朝東行弔碣石,更與尋 河問九源。

《前題》
吳澄

[編輯]

三十年前東下時,開篷曾賦《小孤詩》。風濤如許相衝 激,天柱迄今無改移。長願江流平似鏡,坐看舟客去 如馳。悠悠此日登臨意,付與潯陽循吏知。

次小孤山         丁鶴年

[編輯]

峽束千雷怒擊撞,危峰屹立壓驚瀧。山聯廬霍朝三 楚,水落荊揚限九江。鎮海重關當第一,擎天孤柱故 無雙。佩環月夜知何處,露濕蓬萊玉女窗。

宿小孤山         明太祖

[編輯]

龍輿鳳駕出京都,百萬雄兵駐小孤。千林紅葉片時 掃,萬里江山一夜枯。蕩蕩乾坤歸聖主,明明日月照 皇圖。梅花預報春消息,瑞氣紛紛何處無。

小孤山           劉基

[編輯]

兩崖相夾石為門,萬水東流去不奔。拔地一峰形自 險,擎天獨柱勢猶尊。魚龍並躍春初暖,風雨來時晝 易昏。想見當年禹疏鑿,神功千古至今存。

《前題》
黃翰

[編輯]

乘槎誤入小蓬萊,遠上凌虛百尺臺。仙府兩屏當水 立,海門雙闥自天開。江豚吹浪浮還沒,野鶴營窠去 復來。誰謂久空題柱手,漢家今數「子雲才。」

過小孤山          胡儼

[編輯]

清風如箭促行舟,下俯馮夷碧洞幽。雪浪晚搖江月 冷,石門寒浸海天愁。粧臺半是鸕鶿宿,環珓多應賈 客投。一柱峰頭雲似墨,只宜神女夜深遊。

《前題》
楊基

[編輯]

大孤俯如盤,小孤儼而立。群山如從史,左右相拱揖。 孤根屹撐柱,萬竅爭噴噏。冽冽陰風旋,慘慘元氣濕。 江流亙其下,震怒莫敢汲。洑為盤渦深,馳作奔馬急。 躋攀或失手,一駛不可及。我來值秋晚,木落眾鳥集。 勿爨夜船犀,鮫人抱珠泣。

和貝惟學登小孤山韻    程本立

[編輯]

西來風浪湧金山,人在鴻濛沆漭間。大地小孤天柱 石,長江第一海門關。鮫人夜泣珠成淚,龍女晴梳翠 作鬟。欲問靈巫報神語,我行何日定東邊。

曉飯小孤山下        胡梅

[編輯]

兩岸丹楓霜滿船,推篷曉爨鷺鷥前。小孤山下風初 定,江面剛生一寸煙。

小孤山           邵寶

[編輯]

昔聞砥柱黃河中,萬古坐鎮狂瀾東。小孤乃是江砥 柱,特起不與群山同。群山隨江鋌奔馬,愛此石筍凌 蒼穹。孤哉孤哉本天造,一任巨浪乘長風。節宣夙受 神禹戒,滔滔不礙江朝宗。我來信宿彭澤下,咫尺仰 望神妃宮。翠煙霏霏落杯酒,千帆閱盡澄潭空。舉杯 酬江江月白,隔江縹緲留青峰。便當載筆賦東海,三 山點破雲溟濛。

登小孤山         王守仁

[編輯]

人言小孤殊阻絕,從來可望不可攀。上有顛崖勢欲 墮,下有劎石交巉頑。峽風閃壁船難進,洪濤怒撞蛟 龍關。帆檣摧縮不敢越,往往退次依前山。崖傍沙岸 日東徙,忽成巨浸通西灣。帝心似憫舟楫苦,神斧夜 闢無痕斑。風雷倏忽見光怪,人謀豈得容其間。我來 銳意欲一往,小舟微服沿迴瀾。側身悚息仰天竇,懸 空絕棧蛛絲慳。風吹卯酒眼花落,凍滑丹梯足力孱。 青鼉吹雨出仍沒,白鳥避客去復還。峰頭四顧盡落 日,宛然風景如瀛寰。煙霞未覺三山遠,塵土聊乘半 日閒。奇觀江海誰為險,世情平地尤多難。

《前題》
丁湛

[編輯]

孤峰千仞勢嶙峋,石磴攀躋翠靄分。一路濤聲長帶 雨,半窗嵐氣總成雲。參差梵閣依岩起,斷續漁歌隔 岸聞。莫謂芙蓉初拂水,江天獨立孰如君。

《前題》
孟瑄

[編輯]

「我憶陶彭澤,千古稱詩聖。日近小孤山,不聞有題詠。 知山喜孤孑,有名乃其病。相對成莫逆,五斗羞為令。 慨焉賦歸來,適茲松菊性。」後人卒不解,綵筆群相競。 以此貶山高,以此損山勁。何如俱忘言,孤貞相迥映。 我今復饒舌,自愧成優孟。須借江天風,一掃塵翳淨。

小孤山部紀事

[編輯]

《宿松縣志》:「梁昭明太子蕭統愛小孤山西源之勝,遂 寄跡高唐,有終焉之志。嘗入山品析佛書,較訂訛偽。 今縣治北五十里法華寺,石臺百尺,曰分經臺。昭明 太子於此分《金剛經》為三十二分,更入山二十里有 墓。」

元至正十一年,徐壽輝兵起,總管李黼守江州,城陷, 死之。十二年春,平章星吉與卜顏帖木兒復池州。五 月,戰於望江,又戰於小孤山,及彭澤,復湖口,又戰於龍開河,克江州。乃命王惟恭柵小孤山,而吉自據湖 口,綴其要衝,以圖恢復。已而糧乏援絕,賊急攻,吉,遂 死。

明周顛仙,建昌人。幼患顛疾,乞食南昌市。每新官蒞 任,必謁而訴之曰:「告太平。」陳友諒入南昌,顛仙不與 見。明祖取南昌,顛仙謁道旁,問何言?曰:「告太平。」明祖 歸建業,顛仙隨至,奇言異行,不具述。明祖親征偽漢, 挈顛仙行,至皖,無風,問之。曰:「只管行,只管有風。」從之, 風果大作,揚帆直達小孤。見馬當江豚戲水,曰:「水怪 見損人多。」明祖惡其言,使人將至江邊溺之。不得已 而整衣裝,若遠行之狀。至明祖前,鞠躬舒項曰:「請殺 之。」明祖曰:「殺汝何為?且縱汝行。」遂行,不知所之。後明 祖患熱證,遣赤腳僧進藥。

正統二年,「小孤北岸崩」三里餘,壞民居數百家。

小孤山部雜錄

[編輯]

《彭澤縣志》,謝康樂有詠江中孤嶼詩,志九江者以為 小孤而登之,誤矣。永嘉江中有孤嶼山,其麓為江心 寺,今溫州府瀕海,雙峰對峙者是也。康樂為永嘉守, 故詠之。夫知其誤而猶仍之者,欲借名流標目為山 水增重耳。和州西通廬州,六十里為舍山縣,又十五 里為昭關,據石刻即伍子胥過處也。又四十五里為 為子橋,石刻三大字存焉。蓋昔人祈子而建橋,故名 為去聲,讀若畏。《志》載宋姚興與金人戰於畏子橋而 死,後人為詩弔之曰:「獨領孤軍將姓姚,一生忠義為 前朝。有人肯假征戎力,未必將軍死畏橋。」訛「為」為「畏」, 一小地名耳,何足置喙。但以義取之,不幾於勝母名 里,為高賢所卻步乎?聞柏人而漢高「去,呼瀤溪而次 山留。」名之不可不慎如此,何得於小孤而忽之? 大凡地之瀕江者,扼塞之處,則必建敵樓,置砲臺,以 為防禦之計。小孤非所稱扼塞者歟?倘於小孤洑而 設防焉,彼方惴惴慮小孤波濤之險,而我助之以人 力,彼豈能飛渡乎哉?雖然,無救於縣也。以縣為不必 據險耶,則不當移置於此;以縣為必據險乃可守也。 則當高甃其城,厚集其勢。於觀音、鏡子兩山各置砲 臺,陸攻則乘城,水攻則砲發不得近。今沿山脊為城, 高不踰三尺,山峰峻處則缺之。瀕江一面為西北二 門,門無甕城,城亦卑陋,虎且夜入,況敵乎?

大孤山部彙考

[編輯]

彭蠡湖中之鞋山

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府湖口縣彭蠡湖中,四面洪 濤,屹然獨峙,故名。又以其形似鞋,亦名「鞋山。」

按《水經廬江水注》:「廬山之南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 迴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為瓌異。上生林木,而 飛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詳也。耆舊云:昔 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紀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歲月 已久,莫能辨之也。」

按:《方輿勝覽》。「江西路江州大孤山在德化縣東,與都 昌分界。」

按《廣輿記》,「江西九江府,大孤山在城東南彭蠡湖中。」 按《廬山通志》,「金沙洲南大湖有小山,孤峙如鞋形,是 為鞋山。」

按《江西通志·山川攷》:「大孤山在九江府城東南彭蠡 洪濤中,屹然獨峙,有大將當關,萬夫咸服之概。唐顧 況詩:『大孤山盡小孤出,月照洞庭歸客船』是也。山形 似鞋,又名鞋山。明嘉靖時,萬恭建塔其上,後傾圮。今 巡撫中丞安世鼎、布政使王新,命督學詹惟聖復捐 貲重建。」

按《九江府志山川攷》:「大孤山在德化縣東南彭蠡洪 濤中,山形似鞋,又名鞋山。」今人以大孤為鞋山,以「立 廟山為大孤山者誤。」

按《湖口縣志山川攷》:「鞋山原名大孤山,山形似鞋,又 名鞋山。解縉詩『淩波仙子夜深遊,遺得仙鞋水面浮』 是也。好事者因不便香火,故於湖邊擇山之高者立 廟致祭,如小孤山,南北岸俱有祠也。今人以大孤山 為鞋山,以立廟山為大孤山,誤矣。夫東南諸山俱有 名義,而此山以位則孤以形肖,鞋有不辨而自明者。」 若夫立廟之山,邊臨湖岸,左右山脈起伏相向,安得 為孤?特以後之人以孤為姑,以廟中之像塑婦人,以 湖邊之港呼女兒,故不辨其來歷雲。又按:大孤山水 涸,脈連城門山,舊郡志以為德化山,誤。考《古郡志形 勝篇》,「孤山峙鄡鎮」,鄡鎮,湖口舊名,知孤山舊隸湖口

也。有《鞋山集》詩文一卷,米萬鍾所輯也,今毀
考證
鞋山洞。

《丈人峰》俱米萬鍾題。

《眠雲石》在洞內,米萬鍾題。

《鞋山洞水漲出魚》,水涸則為荒地。

大孤山部藝文一

[編輯]

《大孤山賦        》唐·李德裕

「川瀆巘道,人心所惡。必有穹石,禦其橫騖。勢莫壯於 灩澦,氣莫雄於砥柱。」惟大孤之角立,掩二山而傑豎。 高標九派之衝,以捍百川之注。耽若虎視,請幫助識別此字。「如龍據。 靡搖巨浪,神明之所扶;不倚群山,上元之所固。彼邐 迤而何多,信嶷然而有數。念前世之獨立,知君子之 難遇。如介石者袁楊,制橫流者李杜。觀其側秀靈草, 旁挺奇樹。寧憂梓匠之斤,豈有樵人之路。想江妃之 乍遊,疑水僊之所駐。嗟瀛洲與方丈,蓋髣髴如煙霧。 據神鼇而臲卼,逐風濤而沿泝。未若根連坤」軸,終古 而長存,跡寄夜川,負之而不去。雖愚叟之復生,焉能 移其咫步。

大孤山部藝文二

[編輯]

《船泊大孤山作      》宋黃庭堅

匯澤為彭蠡,其容化鶤鵬。中流擢寒山,正色且無朋。 其下蛟龍臥,宮譙珠目層。朝雲與暮雨,何處會高陵。 不見凌波襪,靚粧照澄凝。空餘血食地,徯嘯枯楠藤。 高帆駕天來,落葉聚秋蠅。幽明異禮樂,忠信豈其憑。 風波浩平陸,何向非履冰。安得曠達士,霜晴嘗一登。

夏日登大孤山二首    明陸夢龍

[編輯]

《江氾鄱湖口》,鞋山即大孤。晴天出沙渚,佳氣在匡廬。 絕頂驚棲鶻,看舟似浴鳧。人言此㵳泬,吾意已菰蘆。

其二

赤日千林靜,何人獨往還。問津纔下馬,取次復登山。 湖口漾不盡,孤峰嘗自閒。愛茲閒裏意,日夜砥狂瀾。

詠大孤山二首       陳文德

[編輯]

誰削青芙蓉,獨插彭湖裏。平分《五老》雲,遠挹九江水。 日月共吞吐,煙霞互流徙。大力障狂瀾,與天地終始。

其二

百仞峙煙鬟,湖光浣媚顏。巢岩仙鶻健,曝岸老龍閒。 淡蕩相遙望,孤高未易攀。不知何自誤,流俗指「鞋山。」

大孤山           黃庶

[編輯]

彭蠡百里南國襟,萬頃蒼煙插孤岑。不知天星何時 落,《春秋》不書無可尋。石怪木老鬼所附,茲乃與水同 浮沉。鳴鴟大藤樹下廟,祭血不乾年世深。舳艫千里 不敢越,割牲釃酒來獻斟。我行不敢隨人後,許國肝 膽神所歆。落帆夜宿白鳥岸,睥眤百遶寒藤陰。銀山 大浪獨夫險,比干一片崔嵬心。壯遊遠去父母國,心 「病若有山水淫。」江南畫工今誰在?拂拭束絹傾千金。

望大孤不得登        江皋

[編輯]

片石高凌插水遙,澄湖秋近遠林凋。風鳴鸛鶴聲初 落,湖洗蛟龍跡未消。王氣百年悲戰伐,幽蹤此日負 漁樵。何當隔岸蒼波遠,獨繫扁舟臥寂寥。

大孤山部紀事

[編輯]

《紀聞》:「唐則天朝,徐敬業揚州作亂,則天討之,軍敗而 遁。敬業先養一人,貌類於己,而寵遇之。及敬業敗,擒 得所養者,斬其元以為敬業。而敬業實隱大孤山,與 同伴數十人結廬,不通人事,乃削髮為僧,其侶亦多 削髮。天寶初,有老僧名住括,年九十餘,與弟子至南 岳衡山寺,訪諸僧而居之。月餘,忽集諸僧徒懺悔殺」 人罪咎,僧徒異之。老僧曰:「汝頗聞有徐敬業乎?則吾 身也。吾兵敗入於大孤山,精勤修道,今命將終,故來 此寺,令世人知我已證第四果矣。」因自言死期,果如 期而卒,遂葬于衡山

大孤山部雜錄

[編輯]

《名山記》:唐李德裕過大孤山云:「余剖符淮司,道出蠡 澤,屬江天清霽,千里無波,點大孤於中流,昇旭日於 匡阜,不因左官,豈遂斯遊,謝康樂尤好山水,嘗居於 此,竟闕詞賦,其故何哉?彼孤嶼亂流,非可儔匹, 滄湖口北望匡廬二山,影入澄潭,峰連清漢,江水無 際,煙景相鮮,沿流而東,若在世表。」

大孤山部外編

[編輯]

《搜神記》:嘗有估客舟下都,過鞋山,見二女子,謂曰:「至 都幸為買兩。」請幫助識別此字。「絲履」,估客意其神也。至都即為市履, 盛以卜笥,並置書刀其中。比還至廟,薦笥履而去,忘 書與刀。舟方泛,忽一鯉躍入舟中,剖之為書與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