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4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四十九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錄

 穀水部彙考

  考

 穀水部紀事

 穀水部雜錄

 澗水部彙考

  考

 澗水部紀事

 澗水部雜錄

山川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穀水部彙考

[編輯]

《山海經》
之穀水

[編輯]

穀水源出今河南開封府商水縣城西召陵岡,東逕 項城縣,入於淮。

按《山海經·中山經》:「廆山,俞、隨之水,出於其陰,而北流 注於穀水。」

瞻諸之山,少水出於其陰,而東流注於《穀水》。

婁涿之山,陂水出於其陰,而北流注於《穀水》。

白石之山,澗水出於其陰,而北流注於《穀水》。

穀山,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穀水。

傅山,穀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其中多珚玉。今穀 水出穀陽谷,東北至穀城縣入洛河。

按:《漢書地理志》:「弘農郡黽池。」穀水出穀陽谷,東北 至穀城入雒。

沛郡「穀陽。」應劭曰:「在穀水之陽。」

會稽郡大末。穀水,東北至錢塘入江。

按:《後漢書郡國志》,「弘農郡黽池,穀水出。」

按:《水經》,「穀水出弘農黽池縣南墦冢林穀陽谷。」《山 海經》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穀水出焉,東流注 於洛,其中多珉玉。今榖水出於崤東馬頭山穀陽谷, 東北流歷黽池川,本中鄉地也。漢景帝三年,初徙萬 戶為,因崤黽之池以目縣焉。亦或謂之彭池,故徐廣 《史記音義》曰:「黽或作彭,穀水處也。」穀水又東逕秦、趙 二城南,司馬彪《續漢書》曰:「赤眉從黽池自利陽南」,欲 赴宜陽者也。世謂之俱利城。耆喭曰:「昔秦趙之會,各 據一城,秦王使趙王鼓瑟,藺相如令秦王擊缶處也。 馮異又破赤眉於是川矣。故光武璽書曰:『始雖垂翅 回溪,終能奮翼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矣。」穀 水又東,逕土崤北,所謂二崤也。穀水又東,左會北溪, 溪水北出黽池山,東西流注於穀,疑即孔安國所謂 澗水也。穀水又東逕新安縣故城,南北夾流而西接 崤黽。昔項羽西入秦坑降卒二十萬,於此國滅身亡, 宜矣。穀水又東逕千秋亭南,其亭纍石為垣,世謂之 城也。潘岳《西征賦》曰:「亭有千秋之號,子無七旬之期。」 謂是亭也。又東逕於雍谷溪,回岫縈紆,石路阻峽,故 亦有峽石之稱矣。晉水歷側,左與北川水合。水有二 源,並導北山,東南流,合成一水,自乾注巽,入於穀。穀 水又東逕缺門山,山阜之不接者里餘,故得是名矣。 二壁爭高,斗聳相亂。西瞻雙阜,右望始低。一本作如砥穀 水自缺門而東,廣陽川水注之。水出廣陽北山,東南 流注於穀,南望微山,雲峰相亂。穀水又逕白起壘南。 戴延之《西征記》云:「次至白起壘,去函谷十五里,築壘 當大道,左右有山夾至。」宋本作浹至相去百餘步,從中出, 北乃故關城,非所謂白起壘也。是壘在缺門東一十 五里。壘側舊有塢,故治宮所在。魏晉之日,引穀水為 水治,以經國用,遺跡尚有穀水。又東,石默溪,水出微 山東麓石默溪,東北流入於穀穀水。又東,宋水北流 注於穀穀水。又東,逕魏將作大匠毋丘興盛墓南,二 碑存焉。儉父也。《管輅別傳》曰:「輅嘗隨軍西征,過其墓 而歎,謂士友曰:『元武藏頭,青龍無足,白虎衝屍』。」衝魏志作 銜「朱雀悲哭,四危已備,法應滅族。」果如其言。穀水又 東逕函谷關南,東北流,皁澗水注之。水出新安縣,東 南流逕毋丘興盛墓東,又南逕函谷關西。關高險峽, 路出廛郭。漢元鼎三年,樓船將軍楊僕,數有大功,恥 居關外,請以家僮七百人築塞,徙關於新安,即此處 也。昔郭丹西入關,感慨於其下曰:「不乘駟馬高車,終 不出此關也。」去家十二年,果如志焉。皁澗水又東流, 入於穀。穀水又東北,逕函谷關城東,右合桑爽之水。 《山海經》曰:「白石山西五十里曰穀山,其上多穀,其下 多桑,爽之水出焉。」山海經穀山其上多榖其下多桑爽才出焉桑爽不得相連

謂之紵麻澗,北流注於穀。《山海經》曰:「其中多碧。穀水
考證
又東,澗水注之。」《山海經》曰:「婁涿山西四十里曰白石

之山,澗水出焉,北流注於穀。」自下通謂之澗水,為穀 水之兼稱焉。故《尚書》曰:「伊洛瀍澗。」既入於河,而無穀 水之目,是名亦通稱矣。劉澄之云:「新安有澗水,源出 北縣,又有淵水,未知其源。」余考諸地記,並無淵水,但 「淵」、「澗」字相似,時有字錯為「淵」也。故闞駰《地理志》曰「《禹 貢》之淵水。」是以知傳寫書誤字繆舛,真澄之不思所 致耳。既無斯水,何源之可求乎?穀水又東,波水注之。 《山海經》曰:瞻諸山西三十里婁涿之山,無草木,多金 玉,波水山海經作陂水出於其陰也。疑作世謂之百答水,北流 注於穀。《山海經》曰:「其中多茈石文石。」穀水又東,少水 注之。《山海經》曰:「廆山西三十里曰瞻諸之山,其陽多 金,其陰多文石。少水出於其陰,控引眾溪,積以成川, 東流注於穀,世謂之慈澗也。」穀水又東,俞、隨之水注 之。《山海經》曰:「平蓬山西十里廆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俞、隨之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穀」,世謂之孝水也。潘 岳《西征賦》曰:「澡孝水以濯纓,嘉美名之在茲。」是水在 河南城西十餘里,故呂忱曰:「孝水在河南。」而戴延之 言在函谷關西,劉澄之又云:出擅山。擅山在宜陽縣 西,在穀水南,無南入之理。考尋茲說,當承緣生述征 謬誌耳。緣生從戍行旅,征途訊訪,既非舊土,故無所 究。今川瀾北注,澄暎泥濘,何得言枯涸也? 東北過穀城縣北。城西臨穀水,故縣取名焉。穀水 又東逕穀城南,不歷其北,又東逕洛水枝流入焉。今 無水也。

又東過河南縣北,東南入於洛。河南城西北,穀水 之右,有石磧,磧南出為死穀,北出為湖溝。魏太和七 年,暴水流高三丈,此地下停流以成湖渚,造溝以通 水,東西十里,決湖以注瀍水。穀水又逕河南王城北, 所謂成周矣。《公羊》曰:「成周者何?東周也。」何休曰:「名為 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地理志》曰:「河南河南縣, 故郟鄏地也。」京相璠曰:「郟,山名。鄏,地邑也。十年定鼎, 為王之東都,謂之新邑,是為王城。其城東南,名曰鼎 門,蓋九鼎所從入也。故謂是地為鼎中。楚子伐陸渾 之戎,問鼎於此。」《述征記》曰:「『穀、洛二水,本於王城東北 合流,所謂穀、洛鬥也。今城之東南缺千步,世又謂之 穀洛鬥處』。俱為非也。」余按《史傳》,周靈王之時,穀、洛二 水鬥毀王宮,王將堨之。太子晉諫,王不聽,遺堰三堤 尚存。《左傳》公二十五年:齊人城郟,穆叔如周賀。韋 昭曰:「洛水在王城南,穀水在王城北,東入於瀍。至靈 王時,穀水盛出於王城西,而南流合於洛,兩水相格, 有似於鬥,而毀王城西南也。」潁容之著《春秋條例》。隋經 籍志雲漢公車徵士潁容著春秋釋例十卷言「西城梁門枯水處,世謂之 死穀」是也。始知緣生行中,造次入關,經究故事,與實 違矣。考王封周桓公於是為西周。及其孫惠公封少 子於鞏,為東周,故有東西之名矣。秦滅周,以為三川 郡。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漢以為河南郡。王莽又名 之曰保忠信鄉。光武都洛陽,以為尹。尹,正也,所以董 正京畿,率先百郡也。穀水又東流逕乾。一作軋祭門北, 子朝之亂,晉所開也。東至千金堨,《河南十二縣境簿》 曰:「河南縣城東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陽記》曰:「千金堨, 舊堰穀水,魏時更修此堰,謂之千金堨。積石為堨,而 開溝渠五所,謂之五龍渠。渠上立堨,堨之東首立一 石人,石人腹上刻勒云:『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戌造 築此堨,更開溝渠』。」此水衡渠上其水。此有誤當雲此水衝渠止其水 助其堅也,必經年歷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記之雲爾。 蓋魏文帝修王、張故績也。堨是都水使者陳協所造 也。《語林》曰:陳協數進阮步兵酒,後晉文王欲修九龍 堰,阮舉協,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 成。水歷堨東注,謂之千金渠。逮於晉世,大水暴注,溝 瀆泄壞,又廣功焉。石人東脅下文云:「太始七年六月」 二十三日,大水並瀑出,常流上三丈,蕩壞二堨,五龍 泄水,南注瀉下。加歲久漱齧,每澇即壞,歷載消棄,大 大功。宋本作損棄大功故為今堨,更於西開泄,名曰「代龍渠。」 地形正平,誠得為宋本作瀉泄。至理《千金》不與。水勢激爭。 無緣當壞。由其卑下。水得輸宋本作踰「上漱齧故也。今增 高千金,於舊一丈四尺,五龍自然必歷世無患。若五 龍歲久復壞,可轉於西更開二堨二渠,合用二十三 萬五千六百九十八功。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起作, 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畢代。」龍渠即九龍渠 也。後張方入洛,破千金堨,公私賴之。水積年,渠堨頹 毀,石砌殆盡,遺基見存。朝廷太和中,修復故堨。按《千 金堨》石人西脅下文云:「若溝渠久疏深引水者,當於 河南城北石磧西,更開渠北出,使首孤立,故溝東下, 因故易就,磧堅便時,事業已訖,然後見之。」加邊方多 事,人力苦少,又渠堨新成,未患於水,是以不敢預修 通之。若於後當復興功者,宜就西磧。故書之於石,以 遺後賢矣。雖石磧淪敗,故跡可憑,準之於文北引渠, 東合舊瀆。舊瀆又東,晉惠帝造石渠於水上。按橋西 門之南頰《文》稱:「晉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 巷水門,除堅」宋本作豎枋,更為函枋,立作覆枋,屋前後辟級續石障,使南北入岸,築治漱處,破石以為殺矣。到 三年三月十五日畢,記並紀列門廣長深淺,於左右 巷東西長七尺,南北龍尾,廣十二丈,巷瀆口高三丈, 謂之睪門橋。又潘岳《西征賦》曰:「秣馬睪門」,即此處也。 穀水又東,又結石樑跨水制城西梁也。穀水又東,左 會金谷水,水出大白原,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水。東 南流,逕晉衛尉卿石崇之故居也。石季倫《金谷詩集 敘》曰:「余以元康七年,從太僕出為征虜將軍,有別廬 在河南界金谷,澗中有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蔽 翳。」此以上是金谷詩集敘文,而宋本至今俱脫錯,以第十七卷渭水又東過上邽縣注中渭水又東至 即洋水也北三百二十二字入此西北角築之,謂之金墉城。魏文帝 起層樓於東北隅,晉《宮閣名》曰金墉,有崇天堂,即此 地上架木為榭,故曰樓矣。皇居創徙,宮極未就,止蹕 於此,構宵榭於故臺,所謂臺以停停也。南曰乾光門, 夾建兩觀,觀下列朱桁於塹,以為御路。東曰含春門, 北有𨓆門。城上西面列觀,五十步一睥睨屋臺置一 鐘,以和漏鼓。函北連廡,蔭墉北廣榭,炎夏之日,高歡 常以避暑。為淥水池一所,在金墉者也。穀水逕洛陽 小城北,因阿舊城,憑結金墉,故向地也。永嘉亂,結以 為壘,號曰洛陽壘。故《洛陽記》曰:「陵雲臺西有金市,金 市北對洛陽壘」者也。又東歷大夏門下,故夏門也。陸 機《與弟書》云:「門有三層,高百尺,魏明帝造。門內東側 際」城,有魏文帝所起景陽山,餘基尚存。孫盛《魏春秋》 曰:「黃初元年,文帝愈崇宮殿,雕飾觀閣,取白石英及 紫石英及五色大石,於太行穀城之山,起景陽山,於 芳林園樹松竹草木,捕禽獸以充其中。於是百役繁 興,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已下,莫不展力。」山之東, 舊有九江,陸機《洛陽記》曰:「九江直作員水,水中作員 壇三破之,夾水得相逕通」。《賦》曰:「濯龍芳林,九穀八溪。 芙蓉覆水,秋蘭被崖。」今也山則塊阜獨立,江詳上文當作九 江或作溪谷無復髣髴矣。渠水又東枝分,南入華林園,歷 疏圃。南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為之,以錙石為 口,工作精密,猶不變古,璨焉如新。又瑤華宮南,歷景 陽山北,山在都亭堂上,結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 坐前建蓬萊山,曲池接筵,飛沼拂席,南面射侯,夾席 武峙。背山堂上,則石路崎嶇,巖嶂峻嶮,雲臺風觀,纓 巒帶阜,遊觀者升降耶閣。疑作阿閣出入虹陛望之狀鳧 沒。古本作島沒,一作鳥沒,吳本改作鳧沒「鸞舉矣。」其中引水飛睪,傾瀾 瀑布,或枉渚聲溜,潺潺不斷。竹柏蔭於層石,繡薄叢 於泉側。微飆暫拂,則芳溢於六空,入為神居矣。其水 東注天淵池,池中有魏文帝《九花叢》九花叢當作九華殿洛陽宮殿 簿有明光殿式乾殿九華殿蔬圃殿而魏志雲青龍二年還洛陽宮復崇華殿改名九龍殿殿基 悉是洛中故碑累之。今造釣臺於其上,池南置魏文 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黃初中所立。其水自天淵 池東出華林園,逕聽訟觀南,故平望觀也。魏明帝常 言:「獄,天下之命也。」每斷大獄,恆幸觀聽之。以太和三 年,更從今名。唐六典雲都言者本漢置司隸校尉屬官掌諸奴男女男子入於罪隸女子入 於春饎之事都官郎中掌配沒隸簿錄俘囚以給衣糧藥療以理訴競雪冤觀西北接華 林隸簿,昔劉楨磨石處也。《文士傳》曰:「文帝之在東宮 也,宴諸文學,酒酣,命甄后拜坐,坐者咸伏,唯劉楨平 仰觀之,太祖以為不敬,送徒隸簿。後太祖乘步牽車, 乘城降關,簿作,諸徒咸敬,而楨摳坐。」一作匡坐磨石不動。 太祖曰:「此非劉楨也。」一作邪「石如何性」楨曰:「石出荊山 元巖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內秉堅貞之志,雕之不增 文,磨之不加瑩,稟氣貞正,稟性自然。」太祖曰:「名豈虛 哉!」復為文學池水又東流於洛陽縣之南池,池即故 狄泉也。南北百一十步,東西七十步。皇甫謐曰:「悼王 葬景王於翟泉,今洛陽太倉中大塚是也。」《春秋》定公 元年,晉魏獻子合諸侯之「大夫於翟泉,始盟城周。」班 固、服虔、皇甫謐咸言「翟泉在洛陽東北,周之墓地。」今 按周威烈王葬洛陽城內東北隅,景王塚在洛陽太 倉中,翟泉在兩塚之間,側廣莫門道東建春門路,北 路即東宮街也,於洛陽為東北。後秦封呂不韋為洛 陽十萬戶侯,大其城,並得景王塚矣,是其墓地也。及 晉永嘉元年,洛陽東北步廣里地陷,有二鵝出,蒼色 者飛翔沖天,白色者止焉。陳留孝廉董養曰:「步廣,周 之狄泉,盟會之地。今色蒼,胡象矣。其可盡言乎?」後五 年,劉曜、王彌入洛,帝居平陽。陸機《洛陽記》:步廣里在 洛陽城內宮東。是狄泉所在,不得於太倉西南也。京 相璠與裴司空彥季修《晉輿地圖》,作《春秋地名》,亦言 「今太倉西南地,水名狄泉。」又曰:「『舊說言,狄泉本自在 洛陽,北萇弘成,周乃繞之』。杜預因其一證,必是狄泉, 而即實非也。後遂為東宮池。」《晉中州記》曰:「惠帝為太 子,出聞蝦蟆聲,問人為是官蝦蟆,私蝦蟆?侍臣賈引 對曰:『在官地為官蝦蟆,在私地為私蝦蟆』。令曰:『若官 蝦蟆,可給廩』。先是有讖云:『蝦蟆當貴』。」昔晉朝收愍懷 太子於後池,即是池也。其一水自大夏門東逕宣武 觀,憑城結構,不更增墉,左右夾列步廊,參差翼跂,南 望天淵池,北矚宣武場。《竹林七賢論》曰:王戎幼而清 秀,魏明帝於宣武場上為欄苞虎阱,使力士袒裼,迭 與之搏,縱百姓觀之。戎年七歲,亦往觀焉。虎乘間薄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亭然不動。 帝於門上見之,使問姓名而異之。場西故賈充宅地。 穀水又東,逕廣莫門北,漢之穀門也。北對芒阜,連嶺 脩垣,苞㹅眾山。始自洛口,西踰平陰,悉芒龍也。《魏志》 曰:「明帝欲平北芒,令登臺見孟津。侍中辛毗諫曰:『若 九河溢涌,洪水為害,丘陵皆夷,何以禦之』?帝乃止。」穀 水又東,屈而逕建春門石橋下,即上東門也。阮嗣宗 《詠懷詩》曰:「步出上東門」者也。一曰上升門,晉曰建陽 門。《百官志》曰:「洛陽十一門,候一人,六百石。」後漢志雒陽十二門 每門候一人漢官儀雲十二門皆有亭《東觀漢記》曰:郅惲為上東門候。 光武嘗出,夜還,詔開門欲入,惲不內。上令從門間識 面,惲曰:「火明遼遠。」遂拒不開。由是上益重之,亦袁本 初掛節處也。橋首建兩石柱,橋之《石柱銘》云:陽嘉四 年乙酉壬申,詔書以城下漕渠,東通河濟,南引江淮, 方貢委輸,所由而至。使中謁者魏郡清淵馬憲監作 石橋梁柱,敦敕工匠,「盡要妙之巧,攢立重石,累高周 距,橋工路博,流通萬里」云云。河南尹邳崇。請幫助識別此字。丞渤海 重合、雙福水曹掾中牟任防、史王蔭、史趙興,將作吏 睢陽申翔、道橋掾成睪卑國、洛陽令江雙、丞平陽降 監掾王騰之、主石作左北《平山仲》。三月起作,八月畢 成。其水依柱文,自樂里道屈而東出陽渠。昔陸機為 成都王穎入洛,敗此而返。水南即馬市也。舊洛陽有 三市,斯其一也。陸機洛陽記雲洛陽舊有三市一曰金市在宮西大城內二曰馬市在城 東三曰羊市在城南嵇叔夜為司馬昭所害處也。北則白社故 里也。昔孫子荊會董威輦於白社,謂此矣。以同載為 榮,故有《威輦圖》。晉書董京字威輦初與隴西計吏俱至洛陽被髮行吟常宿白社中時乞 於市得殘碎繒絮結以自覆孫楚時為著作郎數就社中與語勸之仕京以詩答之遂遁去又東 逕馬市石橋,橋南有二石柱,並無文刻也。漢司空漁 陽王梁之為河南也,將引穀水以溉京都,渠成而水 不流,故以坐免。後張純堰洛而通漕,洛中公私懷瞻。 是渠今引穀水,蓋純之創也。按陸機《洛陽記》、劉澄之 《永初記》言:「城之西面有陽渠,周公制之也。昔周遷殷 民於洛邑,城隍偪俠,卑陋之所耳。晉故城成周」以居 敬王,秦又廣之以封不韋,以是推之,非專周公可知 矣。亦謂之九曲瀆。故《河南十二縣簿》云:「九曲瀆在河 南鞏縣西,西至洛陽。」又按傅暢《晉書》云:「都水使者陳 良」舊本作狼鑿運渠,從洛口入注九曲至東陽門,是以阮 嗣宗《詠懷詩》所謂「朝出上東門,遙望首陽岑。」又言「遙 遙九曲間,徘徊欲何之」者也。陽渠水南暨閶闔門,漢 之上西門者也。《漢宮記》曰:「上西門所以不純白者,漢 家厄於戍,故以丹鏤之。」太和遷都,徙門南側,其水北 乘高渠,枝分上下,歷故石橋東入城,逕望先寺中有 碑,碑側《法子丹碑》,作龍矩勢。疑當作龍距猶龜趺也「於今作則 佳,方古猶劣。」渠水又東歷故金市南,直千秋門右宮 門也。又枝流入石逗,伏流注靈芝九龍池。魏太和中, 皇都遷洛陽,經構宮極,修理街渠,務窮隱。疑脫幽字發石 視之。嘗無毀壞。又石工細密。非今之所擬。亦奇為精 至也。遂因用之。其一水自千秋門南流。逕神虎門下。 東對雲龍門。二水疑作二門衡栿之上皆列。初學記引此作刻雲 龍風虎之狀,以火齊薄之。及其晨光初起,夕景斜輝, 霜文翠照,陸離眩目。又南逕通門掖門西,又南流東 轉逕閶闔門南。案《禮》,王有五門,謂皋門、庫門、雉門、應 門、路門。路門一曰畢門,亦曰虎門也。魏明帝上法太 極,於洛陽南宮起太極殿於漢崇德殿之故處,改雉 門為閶闔門。昔在漢世,洛陽宮殿門題多是大篆,言 是蔡邕諸子。自董卓焚宮殿,魏太祖平荊州,漢吏部 尚書安定梁孟皇善師宜官八分體,求以贖死。太祖 善其法,常仰繫帳中,愛翫之,以為勝。宜官北宮,牓題 咸是鵠筆。南宮既建,明帝令侍中京兆韋誕以古篆 書之。皇都遷洛,始令中書舍人沈含馨以隸書書之。 景明、正始之年,又敕符節令江式以大篆易之。今諸 桁榜題,皆是式書。《周官》,太宰以正月懸治法於象魏。 《廣雅》曰:「闕謂之象魏。」《風俗通》曰:魯昭公設兩觀於門, 是謂之闕,從門厥聲。《爾雅》曰:「觀謂之闕。」《說文》曰:「闕,門 觀也。」《漢官典職》曰:偃師去洛四十五里,望朱雀闕,其 上鬱然與天連。是明峻極矣。洛陽故宮名,有朱雀闕、 白虎闕、蒼龍闕。北闕,南宮闕也。《東觀漢記》曰:「更始發 洛陽,李松奉引車馬,奔觸北闕鐵柱門,三馬皆死」,即 斯闕也。《白虎通》曰:「門必有闕者何?闕者,所以飾門,別 尊卑也。」今閶闔門外,夾建巨闕,以應天宿,雖不如禮, 猶象魏之上,而加復思以易觀矣。《廣雅》曰:「復思謂之 屏。」《釋名》曰:「屏,自障屏也。罦思在門外。罦,復也。臣將入, 言」事,於此復,重思之也。漢末兵起,壞園陵,罦思曰:「無 使民復思漢也。」故《鹽鐵論》曰:「垣闕罦思,言樹屏隅角 所架也。」穎容又曰:「闕者,上有所失,下得書之於闕,所 以求論譽於人,故謂之闕矣。」今闕前水南道右置登 聞鼓,以納諫也。昔黃帝立明堂之議,堯有衢室之問, 舜有告善之旌,禹有立鼓之訊,湯有總街之誹,武王 有靈臺之復,皆所以廣設過誤之備也。渠水又枝分 夾路,南逕出太尉、司徒兩坊間,謂之「銅駝街。」舊魏明 帝置銅駝諸獸於閶闔南街。獸古本作獵吳改作獸陸機云:「駝高九尺,即出太尉坊者也。」水西有永寧寺,熙平中始 創也。作九層浮圖,浮圖下基方一十四丈,自金露柈 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級,而又高廣之。洛陽伽藍 記雲永寧寺熙平元年靈太后胡氏所立也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 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遙已見之初掘基至黃泉下得金像三十軀太后以為法信之徵剎上有金 寶瓶容二十五石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鐸雖二京之盛。五都之 富。利剎靈圖未有若斯之構。按《釋法顯行傳》。西國有 爵一作鬱《離浮圖》,其高與此相狀,東都西域,俱為莊妙 矣。其地是曹爽故宅。經始之日,於寺院西南隅,得爽 窟室,下入地可丈許,地壁悉纍方石砌之,石作細密, 都無所毀,其石悉入法用。自非曹爽庸匠,亦難復制 此。桓氏有言:「曹子丹生此豚犢。」信矣。渠左是魏晉故 廟地,今悉民居,無復遺墉也。渠水又西歷廟社之間, 南注南渠,廟社各以物色辨方。《周禮》「廟及路寢皆如 明堂,而有燕寢焉。」唯祧廟別無,後代通為一廟,列正 室於下,無復燕寢之制。禮,天子建國,左廟右社,以石 為主,祭則希冕。今多王公攝事,王者不親拜焉。咸陵 元年,洛陽大風,帝社樹折,青氣屬天元王。一作皇東渡 魏。一作晉「社代昌」矣。渠水自銅駝街東逕司馬門南,魏 明帝始築闕崩壓殺數百人,遂不復築,故無闕門南 屏中,舊有置銅翁仲處,金狄既淪,故處亦褫,唯壞石 存焉。自此南直宣陽門,經緯通達,皆列馳道,往來之 禁,一同兩漢。曹子建嘗行御街,犯門禁,以此見薄。渠 水又東逕杜元凱所謂狄泉北,今無水坎,方九丈六 尺,深二「丈餘」,似是人功,而不類於泉陂。是驗非之一 證也。又皇甫謐《帝王世紀》云:「王室定,遂徙居成周,小 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之。泉源既塞,明無故處。」是 驗非之二證也。杜預言翟泉在太倉西南,既言西南, 於雒陽不得為東北。是驗非之三證也。稽之地說,事 幾明矣,不得為狄泉也。渠水歷司空府前,逕太倉南, 東出陽門石橋,下注陽渠穀水。逕閶闔而南,土山東。 水西三里有坂,坂上有土山,漢大將軍梁冀所成,築 土為山,植林成苑。張璠《漢記》曰:「山多峭坂,以象二崤, 積金玉,採捕禽獸,以充其中。有人殺苑兔者,迭相尋 逐,死者十三人。」南出逕西陽門,舊漢氏之西明門也, 亦曰雍門矣。舊門在南。太和中,以故門卯出,故徙是 門。東對東陽門。穀水又南,逕白馬寺東,是漢明帝夢 見大人,金色,頂佩白光,以問群臣。或對曰:「西方有神, 名曰佛,形如陛下所夢,得無是乎?」於是發使天竺,寫 致經像,始以榆欓盛經,白馬負圖表之。中夏故以白 馬為寺,名此榆欓。榆欓未詳考之袁宏漢紀及牟子俱不言其事唯吳越春秋嘗有甘 密九欓文笥七枚之文解者以為欓與瓽通而齊民要術雲榆十五年後中為車轂及蒲萄請幫助識別此字。知以榆木 為。請幫助識別此字。《遠致》,蒲萄也《瓽》。請幫助識別此字。欓三字互通,則榆欓乃以榆木為經函耳。後移在城內愍懷 太子浮圖中,近世復遷此寺。然金光流照,法輪東轉, 創自此矣。穀水又南,逕平樂觀東。李尤《平樂觀賦》曰: 「乃設平樂之顯觀,章祕偉之奇珍。」華嶠《漢書》曰:「靈帝 於平樂觀下起大壇,上建十二重五采華蓋,高十丈。 壇東北為小壇,復建九重華蓋,高九丈,列奇」兵騎士 數萬人,天子住大蓋下。禮畢,天子躬擐甲,稱無上將 軍,行陣三匝而還,設祕戲以示遠人。故《東京賦》曰:其 西則有平樂都場,示遠之觀。龍雀蟠蜿,天馬半漢。應 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古人以良金鑄其形。」明帝 永平五年,長安迎取飛廉並銅馬,置上西門外平樂 觀。今於上西門外無他基觀,惟西明門外獨有此臺, 巍然廣秀,疑即樂平觀也。又言《皇女雅》當作稚殤,埋於 臺側,故復名之曰「皇女臺。」《晉灼》曰:「飛廉,鹿身,頭如雀, 有角而蛇尾,豹文,董卓銷為金,用銅馬,徙於建始殿 東階下。兵亂之後,此象遂淪。」穀水又南達西門,門故 廣陽門也。門左枝渠,東派入城,《逕木》。一作太社前,又東 逕太廟南,又東於青陽門右,下注陽渠。穀水又南,東 屈逕津陽門南,故津陽門也。昔洛水泛泆,漂落害者 眾,津陽城門校將築以遏水,諫議大夫陳宜止之曰: 「王遵臣也,水絕其足,朝廷中興,必不入矣。」水乃造門 而退。穀水又東,逕宣陽門南,故苑門也。皇都遷洛,移 置於此。對閶闔門,南,直洛水浮桁,故《東京賦》曰:「泝洛 背河,左伊右瀍」者也。夫洛陽考之中土,卜惟洛食,實 為神也。門左即洛陽池處也。池東,舊平城門所在。今 塞北對南陽南宮。故蔡邕曰: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宮 連屬,郊祀法駕所由出,門之最尊者。洛陽諸宮,名曰 南宮,有謻臺、臨照臺。《東京賦》曰:「其南則有謻門曲榭, 依阻城洫。」註云:「謻門,冰室」門也。阻,依也。洫,城下池也。 皆屈曲邪行,依城池為道。故《說文》曰:「隍,城池也。」有水 曰池,無水曰隍矣。謻門即宣陽門也。門內有宣陽冰 室。《周禮》有冰,人日在北陸而藏之,西陸朝覿而出之。 冰室舊在宣陽門內,故得是名。門既擁塞,冰室又罷, 穀水又逕,靈臺北望雲物也。漢光武所築,高六丈,方 二十步,世祖嘗宴於此臺,得「走鼠」於臺上。走鼠當作鼮鼠竇氏 家傳雲寶攸治爾雅舉孝廉為郎世祖與百寮遊於靈臺得鼠身如豹文熒有光輝群臣莫有知者唯攸 對曰此名鼮鼠事見爾雅乃賜絹百匹亦諫議大夫第五子陵之所居, 倫少子也。以清正此下疑脫為郡功曹四字三輔決錄雲第五頡字子陵以清正為郡

功曹洛陽無主人,鄉里無田宅,寄止靈臺,或十日不炊
考證
司隸校尉南陽左雄、尚書廬江朱孟興等,故孝廉功

曹各致禮餉,並辭不受,永建中卒。穀水又東,逕平昌 門南,故平門也。又逕明堂北,漢光武中元元年立。尋 其基構,上圓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蔡邕《月令章句》 同之,故引水於其下為璧雍也。穀水又東逕開陽門 南,《晉宮閣名》曰「故建陽門也。」《漢官儀》曰:「開陽門始成, 未有名宿。昔有一柱來在樓上,瑯琊開陽縣上言:南 城門一柱飛去。光武皇帝使來識視,良是,遂豎傳之, 刻記年月日以名焉。」何湯仲弓嘗為門候。謝承漢書曰何湯字 仲弓受學於桓榮為高弟上,微行夜還,湯閉門不內。朝廷嘉之。又 東逕國子太學石經北。《周禮》有國學教成均之法。《學 記》曰:「古者家有塾,黨有庠,遂有序。國有學,亦有虞氏 之上庠、下庠,夏后氏之東序、西序,殷人之左學,周人 之東膠、虞庠。」《王制》云:「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 故有太學、小學,教國之子弟焉,謂之國子。漢魏以來, 置太學於國子堂東。漢靈帝光和六年,刻石鏤碑,載 《五經》,立於太學講堂前,悉在東側。蔡邕以嘉平四年 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祿大夫磾議郎張訓漢書光祿 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颺等奏求正定《六經》文 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 門外,於是後儒晚學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 筆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銘刻 蔡邕等名。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古文出 於黃帝之世,倉頡本鳥跡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 字有六義焉。自秦用篆書,焚燒先典,古文絕矣。魯恭 王得《孔子宅書》,不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蓋因科斗 之名,遂效其形耳。言大篆出於周宣之時,史籀創著。 平王東遷,文字乖錯。秦之李斯及胡母敬有。當作又改 籀書謂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然許氏《字說》專釋 於篆,而不本古文。言古隸之書,起於秦代,而篆字文 繁蕪會劇者。宋本作劇務故用隸人之省,謂之「隸書。」或雲 即程邈於雲陽增損者,是言隸者篆捷也。孫暢之嘗 見青州刺史《傅弘什》,初學記引此作傅弘仁說臨淄人發古塚, 得銅棺前和《外隱》。脫一起字為隸字,言齊太公六世孫胡 公之棺也。唯三字是古隸。初學記隸作餘同。《今書證》,知隸「自。」 一作字出古,非始於秦。魏初傳古,文出邯鄲淳《石經》,古 文轉失淳法,樹之於堂西,石長八尺,廣四尺,列石於 其下,碑石四千八枚,廣三十丈。魏文帝又刊《典論》六 碑,附於其次。陸機言:「《太學贊》別一碑,在講堂西,下列 石龜碑載蔡邕、韓說、高堂谿等名。《太學弟子贊》復一 碑在外門中。今二碑並無石,經東有一碑,是漢順帝 陽嘉」八年立,碑文雲「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學,年積毀 壞,永建六年九月詔書修太學,刻石記年,用工作,徒 十一萬二千人,陽嘉九年八月作畢。」碑南面刻頌,表 裡鏤字,猶存不破。漢《石經》北有晉《辟雍行禮碑》,是太 始二年立。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經淪 缺,存半毀幾。當作存毀幾半「駕言永久,諒用憮焉。」古有三禮 之文,今靈臺、太學,並無辟雍處。晉永嘉中,王彌、劉曜 入洛,焚毀二學,尚髣髴前基矣。穀水於城東南隅枝 分北注,逕清陽門東,故清明門也,亦曰稅門也,亦曰 芒門。又北逕東陽門東,故中東門也。又北逕故大倉 西,《洛陽地記》曰:「大城東有大倉,倉下運船,常有千計。」 即是處也。又北入洛陽溝。穀水又東,左迤為池,又東, 右出為方湖,東西一百九十步,南北七十步,故水衡 署之所在也。穀水又東南轉屈而東注,謂之阮曲,雲 阮嗣宗之故居也。穀水又東,注鴻池陂。《百官志》曰:「鴻 池,池名也,在洛陽東二十里。丞一人,二百石。」池東西 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東西橫塘, 水溜逕通,故李尤《鴻池陂銘》曰:「鴻澤之陂,聖王所規。 開水東注,出自城池也。」開水東注舊本作開又東注王海引此亦作開又其誤久 矣按藝文類聚張載鴻池陂銘曰開原東注出自城池蓋本李尤語也其水又東,左合 七里澗。《晉後略》曰:「成都王」宋本有穎字使吳人陸機為前 鋒都督,伐京師。輕進為治軍所處,大敗於鹿苑,人相 登躡,死於塹中。及七里澗,澗為之滿,即是澗也。澗有 石樑,即旅人橋也。昔孫登不欲久居洛陽,知楊氏榮 不保終,思欲遯跡林鄉,隱淪忘死。楊駿埋之於此橋 之東,駿後尋亡矣。《搜神記》曰:「太康末,京洛始為《折楊 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辭。駿後被誅」,太后幽死,折楊為 之應也。凡是數橋,皆纍石為之,亦高壯矣,製作甚佳, 雖以時往損功,而不廢行旅。朱超石《與兄書》云:「橋去 洛陽宮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員以通水,可受大舫過 也。」奇製作。奇郝作末詳玉海引此注無此三字題其上云:「太康三年十 一月初就功,日用七萬五千人,至四月末止。此橋經 破落,復更修補,今無復文字。」陽渠水又東流,逕漢廣 野君酈食其廟南,廟在北山上,成公綏所謂偃師西 山也。山上舊基尚存。廟宇東面門有兩石人對倚,北 石人胸前銘雲「門亭長石人。」西有二石闕,雖經頹毀, 猶高丈餘。闕西即廟故基也。基前有碑,文字剝缺,不 復可識。子安仰澄芬於萬古,讚清徽於廟像,文字厥 集矣。文字下有股誤當是載字請或公子安集中有酈生廟碑文也「陽渠又東逕亳 殷南。昔盤庚所遷,改商曰殷,此始也。班固曰:『屍鄉,故殷湯所都者也,故亦曰湯亭』。薛瓚《漢書注》、皇甫謐《帝 王世紀》並以為非,以為帝嚳都矣。《晉太康地理記》並 言田橫死於是亭,故改曰屍鄉,非也。余按司馬彪《郡 國志》,以為《春秋》之屍氏也。其澤野負原夾郭,多墳隴 焉,即陸士衡會王輔嗣處也。」袁氏、王、《陸詩敘》:「機初入 洛,次河南之偃師時,忽結陰望道左右民居者,因往 投宿。見一少年,姿神端遠,與機言元機服其能而無 以酬折。前至一辯文」,機異苑有乃字題緯古今,綜檢名實, 此少年不甚欣解,將曉去,稅駕逆旅,嫗曰:「君何宿而 來,自東數十里無村落,上有山陽王家墓。」機乃怪悵, 還睇昨路,空野昏霾,雲攢蔽日,知所遇者審王弼也。 此山即祝雞翁之故居也。《搜神記》曰:「雞翁者,洛陽人 也,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年餘。雞至千餘頭,皆有名 字。欲取呼之名,則種別而至。後」之吳山,莫知所去矣。 穀水又東,逕偃師城南。皇甫謐曰:「帝嚳作都於亳」,偃 師是也。王莽之所謂師氏者也。穀水又東流注於洛 水矣。

按:《隋書地理志》「河南郡熊耳。」有穀水。

按:《金史地理志》:「歸德府穀熟。」有穀水。

河南府:「新安。」有穀水。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河南府,「穀水在永寧縣北七十 里,源出熊耳山下,過崤底,經韓城流入洛,多琱玉。」 按《河南通志》:「穀河源出商水縣西召陵岡,流經項城 縣入淮。」按開封府志所載同此按商水縣志不載穀水 按《項城縣志》:「穀河在縣北五十里,發源自商水縣召 陵岡,流經本縣東入淮。」古詩云:「襟接黃河帶穀河」,即 此。

按《河南府志》穀水,《水經》云:「穀水出弘農澠池縣南嶓 冢林穀陽谷,東北流歷澠池,至新安,澗水注之,入於 洛。」

按《澠池縣志》,「縣治東北六十里有馬頭山,穀水出於 此。」

穀水河在治東六十里。漢景帝因崤澠之地以為田, 即此。

穀水部紀事

[編輯]

《國語》:靈王二十二年,穀洛鬥將毀王宮,王欲壅之,太 子晉諫曰:「不可。晉聞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崇藪,不 防川,不竇澤。夫山,土之聚也;藪,物之歸也;川,氣之導 也;澤,水之鍾也。夫天地成而聚於高,歸物於下,疏為 川谷以導其氣,陂塘污庳以鍾其美。是故聚不阤崩 而物有所歸;氣不沈滯,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財 用,而死有所葬。然則無夭、昏、札瘥之憂,而無飢寒乏 匱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古之聖王,唯此之 慎。昔共工棄此道也,虞於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 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 興,共工用滅。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 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釐 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 生。共之從孫,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道滯,鍾水豐 物,封崇九山,決汨九川,陂障九澤,豐殖九藪,汨越九 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水無 沈氣,火無災燀,神無閒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 害生,帥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 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 嘉祉殷冨生物也。胙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 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此 一王四伯,豈繄多寵?皆亡王之後,唯能釐舉嘉義,以 有嗣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 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及 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氏姓,踣弊不 振,絕後無主,堙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 後也。唯不帥天地之度,不順四時之序,不度民神之 義,不儀生物之則,以殄滅無嗣,至於今不祀。及其得 之也,必有忠信之心閒之,度於天地而順於時動,龢 於民神而儀於物則。故高朗、令終,顯融、昭明,命姓受 氏,而附之以令名,若啟先王之遺訓,省其典圖刑法, 而觀其廢興者,皆可知也。其興者,必有夏、呂之功焉; 其廢者,必有共、鯀之敗焉。今吾執政,無乃實有所避, 而滑夫二川之神,使至於爭明以妨王宮,王而飾之, 無乃不可乎?人有言曰:「無過亂人之門。」又曰:「佐雝者 嘗焉,佐鬥者傷焉。」又曰:「禍不好,不能為禍。」《詩》曰:「四牡 騤騤,旟旐有翩。亂生不夷,靡國不泯。」又曰:「民之貪亂, 寧為荼毒。」夫見亂而不惕,所殘必多,其飾彌章。民有 怨亂,猶不可遏,而況神乎?王將防鬥川以飾宮,是飾 亂而佐鬥也,其無乃章禍且遇傷乎?自我先王厲、宣、 幽、平而貪天禍至於今未弭。我又章之懼,長及子孫, 王室其愈卑乎?其若之何?自后稷以來,寧亂及文、武、 成、康,而僅克安民。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 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其難也如是。厲始革典十四王矣。基德十五而始平,基禍十五,其不濟乎?吾 朝夕儆懼曰:「其何德之修而少光王室,以逆天」休,王 又章輔禍亂,將何以堪之?王無亦鑒於黎苗之王,下 及夏商之季,上不象天,而下不儀地,中不龢民,而方 不順時,不共神祇,而蔑棄五則,是以人夷其宗廟,而 火焚其彝器,子孫為隸,下夷於民,而亦未觀夫前哲 令德之則,則此五者,而受天之豊福,饗民之勳力,子 孫豐厚,令聞不忘,是皆天子之所知也。天所崇之子 孫,或在畎畝,由欲亂民也;畎畝之人,或在社稷,由欲 靖民也,無有異焉。《詩》云:「殷鑒不遠。」近在夏後之世,將 焉用飾宮以徼亂也?度之天神,則非祥也;比之地物, 則非義也;類之民則,則非仁也;方之時動,則非順也; 咨之前訓,則非正也;觀之《詩》《書》,與民之憲言,皆亡王 之為也。上下儀「之,無所比度。王其圖之。夫事大不從 象,小不從文,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則,方非時 動而作之者,必不節矣。作又不節,害之道也。」王卒壅 之。及景王多寵人,亂於是乎始生。景王崩,王室大亂。 及定王,王室遂卑。

《戰國策》:或為公仲謂秦王曰:「王欲則信公孫郝於齊, 為韓取南陽,易穀川以歸。」

《漢書項籍傳》:「漢王已破彭城,收其貨賂美人,日置酒 高會。羽迺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 軍。漢軍皆走,迫之穀泗水。」

《魏略》:「青龍三年,起太極諸殿,築總章觀,高十餘丈。又 於芳林園中起陂池,楫櫂越歌。又於列殿之北立八 坊,諸才人以次序處其中。帝常遊宴在內,自貴人以 下至尚保,及給掖庭灑掃,習伎歌者,各有千數。通引 穀水過九龍前,為玉井綺欄,蟾蜍含受,神龍吐出。」 《魏書孝文帝本紀》:「太和二十年九月丁亥,將通洛水 入」穀,帝親臨觀。

《靈徵志》:「出帝太昌元年六月庚午,京師大水,穀水汎 溢,壞三百餘家。」

《伽藍記》:「閶闔門城外七里長分橋,中朝時以穀水浚 急,注於城下,多壞民家,立石橋以限之,長則分流入 洛,故名曰長分橋。」

《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一年七月癸未,大雨水,穀、洛 溢。」

《五行志》:「貞觀十一年七月癸未,黃氣際天,大雨,穀水 溢入洛陽宮,深四尺,壞左掖門,毀官寺十九。」

開元八年六月庚寅夜,穀、洛溢,西入上陽宮,宮人死 者十七八。畿內諸縣田稼廬舍蕩盡,掌閑衛兵溺死 千餘人。

八年夏,契丹寇營州,發關中卒援之,宿澠池之闕門, 營穀水上。

《元宗本紀》:「開元十五年八月,澗穀溢,毀澠池縣。」 《李適之傳》:「適之,恆山愍王孫也。擢秦州都督,徙陝州 刺史、河南尹。元宗患穀、洛歲暴耗徭力,詔適之以禁 錢作三大防,曰上陽、積翠、月陂。自是水不能患。」 《安祿山傳》:「乾元元年秋九月,帝詔郭子儀率九節度 兵,凡二十萬討慶緒。慶緒敗,使薛嵩以厚幣求救於 史思明。思」明遣李歸仁將兵萬三千壁滏陽,王師不 利,九節度奔還。子儀斷河陽橋,戍穀水。

《五代史梁太祖本紀》:「太祖名全忠,封東平王。自天子 奔華州,王請遷都洛陽。天子行至陝州,王朝於行在, 先如東都。是時,六軍諸衛兵已散亡,其從以東者小 黃門十數人,打毬供奉內園小兒等二百餘人。行至 穀水,王教醫官許昭遠告其謀亂,悉殺而代之,然後 以聞。由是天子左右皆梁人矣。」

開平四年二月己丑,閱稼於穀水。

《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八年六月,穀洛瀍澗溢,壞 官民舍萬餘區,溺死者以萬計,鞏縣壞殆盡。」

《五行志》:「太平興國八年六月,穀、洛、伊、瀍四水暴漲,壞 京城官署、軍營、寺觀、祠廟、民舍萬餘區,溺死者以萬 計,又壞河清縣豐饒務倉庫、軍營、民舍萬餘區。」

穀水部雜錄

[編輯]

《伽藍記》:「柰林西有都堂,有流觴池。堂東有扶桑海,此 海有石竇,流於地下,西通穀水,東連陽渠,亦與翟泉 相連。若旱魃為害,穀水注之不竭

澗水部彙考

[編輯]

《禹貢》
之澗水

[編輯]

澗水,源出今河南省河南府澠池縣白石山,東南流, 逕新安縣界,合金水、少水,流至洛陽縣界,又合孝水 入於洛。

按:《書經夏書禹貢》:「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於河。」 澗出《沔池山》。澗水出弘農新安縣,東南入洛。沔 池,在新安縣西。蔡傳《地誌》云:「出弘農郡新安縣東南入 於洛。」新安在今河南府新安、澠池之間,今澠池縣東 二十三里新安城是也。城東北有白石山,即澗水所 出。酈道元云:「世謂之廣陽山。」然則澗水出今之澠池, 至新安入洛也。

按《山海經·中山經》:「白石之山,澗水出於其陰,西北流 注於穀水。」

按:《漢書地理志》,「弘農郡新安。」《禹貢》「澗水在東南,入 雒。」

《金城郡》令,居。澗水,出西北塞外,至縣西南入鄭伯 津。

按:《後漢書郡國志》,「弘農郡新安澗水出。」

按《博雅釋水》:「澗間也。」

按《水經》,「澗水出新安縣南白石山。」《山海經》曰:「白石 之山,惠水出於其陽,東南注於洛;澗水出於其陰,北 流注於穀。」山海經作南流注於洛西北流注於穀世謂是山曰廣陽山, 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澗。《地理志》曰:「澗水出新安縣 東南,東入洛,是謂密矣。東北流,歷函谷東坂東,謂之 八特坂。」《山海經》曰:「北流注於穀。」摯仲治《三輔決錄注》 云:「馬氏兄弟五人,共居穀澗二水之交。」古本作澗穀御覽引此同 今吳本改作穀澗作五門,客因舍以為名。今在河南西四十 里。以《山海經》推校,里數不殊。仲治所記水會尚有故 居處,斯則澗水也。即《周書》所謂「我卜澗水,東言水」者 是也。御覽引此無言水二字

東南,入於《洛》。孔安國曰:「澗水出澠池山。今新安縣 西北有一水,北出澠池界,東南流逕新安縣,而東南 流入於穀水。」安國所言,當斯水也。然穀水出澠池,下 合澗水,得其通稱,或亦指之為澗水也,並未詳之耳。 今孝水東十里有水,世謂之慈澗,又謂之澗水。按《山 海經》則少水也,而非澗水,蓋習俗之誤耳。又按河南 有離山水,謂之為澗水,水西北出離山,東南流注於 離山。澗水也。又東南流,歷郟山於穀城東,而南流注 於穀。舊與「《穀水》亂流」流同。一作同流南入於洛。今穀水東 入千金渠,澗水與之俱東入洛矣。或以是水並為周 公之所相卜也。呂忱曰:「今河南使水,疑其是即此水 也。」然意所未詳,故並書存之耳。

按:《隋書地理志》,「河南郡新安。」有澗水。

按:《金史地理志》:「河南府洛陽。」有「伊洛」瀍澗。

按《河南府志》:「甘水在府城西南四十里,自宜陽縣西 南流入本境,下流入澗水。」

按:《明一統志》:澗水源出澠池縣白石山,東流經新安、 洛陽,入於洛。《周書》所謂「澗水東,瀍水西」,即此二水。 金水,在新安縣治東北,源出白牆村,東南流入澗水。 孝水,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源出谷口山,東流入澗河。 少水,在新安縣東十二里,東流入澗。

按《河南通志》:澗河在河南府城西,其源有二,一出澠 池縣白石山,一出盧氏縣香爐山,俱流至洛陽縣界, 會於洛。

按《河南府志》:「澗水出白石。」《穀水》,經七里橋南流轉 東入洛水。

按《澠池縣志》,「縣治東北二十里有白石山,澗水出於 此。」

澗水在縣治北二十里,東流經新安,至洛入河。 按《新安縣志》:澗河在縣城南,源出澠池白石山,流經 縣城東南,繞縣城東入於洛。《禹貢》:「伊洛瀍、澗,既入於 河。」即此。

澗水部紀事

[編輯]

《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五年八月,澗穀泛溢,毀澠池 縣。」

《文獻通考》:「後晉高祖天福四年七月,西京大水,伊、洛、 瀍、澗皆溢,壞天津橋。」

《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八年六月,穀洛瀍澗溢,壞 官民舍萬餘區,溺死者以萬計,鞏縣壞殆盡。」

《五行志》:「至道二年六月,河南瀍、澗、洛三水漲,壞鎮國 橋《平陽府志》:「張滿家業淡薄,事二親未嘗不豐。二兄早 亡,撫諸姪若子。是歲澗水漲遍城下,邑人患之,滿督 工築長堤,障水南流,城賴以保。」

曹勝生平樂善。城東有澗水,病涉焉,勝架木為橋,以 濟行人。

張開基,庠生。村西有澗水,沍寒病涉,乃捐貲,每年造 木橋三處以通往來。

澗水部雜錄

[編輯]

《晉書劉元海載記》:「劉氏雖分居五部,然皆家居晉陽 汾澗之濱。」

《大業雜記》:「東都大城周迴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西 拒王城,東越瀍澗,南跨洛川,北踰谷水。」

《益州記》:「金山東臨澗水,光照映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3.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