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第05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五十五卷目錄
于闐部彙考一〈渙那 於遁 豁旦 屈丹 瞿薩旦那〉
漢〈武帝一則〉
後漢〈明帝永平一則 順帝永建一則 桓帝元嘉一則 獻帝建安一則 延康一則〉
三國〈總一則 魏文帝黃初一則〉
晉〈安帝隆安一則〉
梁〈武帝天監三則 大同一則〉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一則 文成帝太安一則 獻文帝天安一則 皇興三則 宣
武帝景明一則 正始一則 永平一則 延昌二則〉
北周〈武帝建德一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唐〈太宗貞觀五則 高宗永徽一則 鏻德一則 上元一則 元宗開元一則 天寶二
則 肅宗至德一則 乾元一則 德宗建中一則〉
後晉〈高祖天福二則〉
後漢〈高祖天福一則 隱帝乾祐一則〉
宋〈太祖建隆一則 乾德二則 開寶二則 真宗大中祥符一則 天禧一則 仁宗天
聖一則 嘉祐一則 神宗熙寧一則 元豐四則 哲宗元祐七則 紹聖二則 徽宗崇
寧一則 大觀一則 政和二則 宣和一則〉
明〈成祖永樂五則〉
于闐部彙考二
明一統志〈于闐國山川考〉
圖〈一則〉
于闐部紀事
于闐部雜錄
邊裔典第五十五卷
于闐部彙考一〈渙那 於遁 豁旦 屈丹 瞿薩旦那〉
[編輯]漢
[編輯]武帝 年始通使於于闐
[編輯]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傳》:「于闐國,王治西 城,去長安九千六百七十里。戶二千三百,口萬九千 三百,勝兵二千四百人。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騎君、東 西城長、譯長各一人。東北至都護治所三千九百四 十七里,南與婼羌接,北與姑墨接。于闐之西,水皆西 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河原出焉,多玉石。西 通」皮山三百八十里。
後漢
[編輯]明帝永平十六年以班超為軍司馬使西域于闐王廣德降
[編輯]按:《後漢書明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傳》:「于寘」〈寘同闐〉國, 居西城,去長史所居五千三百里,去洛陽萬一千七 百里。領戶三萬二千,口八萬三千,勝兵三萬餘人。建 武末,莎車王賢強盛,攻並于寘,徙其王俞林為驪歸 王。明帝永平中,于寘將休莫霸反莎車,自立為于寘 王。休莫霸死,兄子廣德立,遂滅莎車,其國轉盛,從《精 絕》西北至疏勒,十三國皆服從,而鄯善王亦始強盛。 自是南道自蔥嶺以東,唯此二國為大。按《班超傳》, 「永平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班超為假 司馬,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鄯善王納子為質。固具 上超功,並求更選使使西域。詔以超為軍司馬,令遂 前功。」是時于寘王廣德新攻破莎車,遂雄張南道,而 匈奴遣使監護其國。超既西,先至于寘,廣德禮意甚 疏,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漢?漢使有騧馬, 急求取以祠我。」廣德乃遣使就超請馬。超密知其狀, 報許之,而令巫自來取馬。有頃巫至,超即斬其首以 送廣德,因辭讓之。廣德素聞超在鄯善誅滅虜使,大 惶恐,即攻殺匈奴使者而降超。超重賜其王以下,因 鎮撫焉。
順帝永建六年秋九月于寘王遣侍子貢獻
[編輯]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云云。按《西域傳》:「永建四年,於 寘王放前殺拘彌王興,自立其子為拘彌王,而遣使 者貢獻於漢。敦煌太守徐由上求討之,帝赦于寘罪, 令歸拘彌國,放前不肯。六年,放前遣侍子詣闕貢獻。」
桓帝元嘉二年春正月西域長史王敬為于寘國所殺
[編輯]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云云。按《西域傳》:元嘉元年,長 史趙評在于寘病癰死,評子迎喪,道經拘彌。拘彌王 成國與于寘王建素有隙,乃語評子云:「于寘令胡醫 持毒藥著創中,故致死耳。」評子信之,還入塞,以告敦 煌太守馬達。明年以王敬代為長史。達令敬隱覈其 事。敬先過拘彌成國,復說云:「于寘國人慾以我為王, 今可因此罪誅建,于寘必服矣。」敬貪立功名,且受成 國之說,前到于寘,設供具,請建而陰圖之。或以敬謀 告建,建不信曰:「我無罪,王長史何為欲殺我?」旦日,建 從官屬數十人詣敬,坐定,建起行酒,敬叱左右執之, 吏士並無殺建意,官屬悉得突走。時成國主簿秦牧 隨敬在會,持刀出曰:「大事已定,何為復」疑?即前斬建 于寘侯,將輸僰等遂會兵攻敬。敬持建頭上樓,宣告 曰:「天子使我誅建耳于寘侯將」遂焚營舍,燒殺吏士上樓斬敬,懸首於市。輸僰欲自立為王,國人殺之,而 立建子安國焉。馬達聞之,欲將諸郡兵出塞擊于寘, 桓帝不聽,徵達還,而以宋亮代為敦煌太守。亮到,開 募于寘,令自斬輸僰。時輸僰死已經月,乃斷死人頭 送敦煌,而不言其狀。亮後知其詐,而竟不能出兵。於 寘恃此遂驕。
獻帝建安七年于闐國獻馴象
[編輯]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云云。
延康元年二月于闐王遣使奉獻
[編輯]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按《魏志文帝本紀》云云。
三國
[編輯]戎盧扜彌、渠勒等國。三國時並屬于寘。
按:《魏志注西戎傳》云云。
魏文帝黃初三年春二月于闐遣使奉獻
[編輯]按《魏志文帝本紀》:「春二月,鄯善、龜玆、于闐王各遣使 奉獻。詔曰:『西戎即敘,氐羌來王,《詩》《書》美之。頃者西域 外夷並款塞內附,其遣使者撫勞之』。」是後西域遂通, 置戊己校尉。
晉
[編輯]安帝隆安 年釋法顯求戒律至于闐國
[編輯]按《晉書》不載。按晉釋法顯《佛國記》:「自𠌥胡在道,一 月五日得到于闐。其國豐樂,人民殷盛,盡皆奉法,以 法樂相娛。眾僧乃數萬人,多大乘學,皆有眾食。彼國 人民星居,家家門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許。 作四方僧房,供給客僧及餘所須。國主安堵,法顯等 於僧伽藍。僧伽藍名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 槌」食。入食堂時,威儀齊肅,次第而坐,一切寂然,器缽 無聲。淨人益食,不得相喚,但以手指麾,慧景、道整、慧 達先發,向竭義國。法顯等欲觀行像,停三月日。其國 中十四大僧伽藍不數,小者從四月一日城裏,便掃 灑道路,莊嚴巷陌,其城門上張大幃幕,事事嚴飾,王 及夫人采女皆住其中。瞿摩帝僧是大「乘學,王所敬 重,最先行像。離城三四里,作四輪像,車高三丈餘,狀 如行殿,七寶莊校,懸繒幡蓋,像立車中,二菩薩侍作 諸天侍從,皆金銀彫瑩,懸於虛空。」像去門百步,王脫 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華香,翼從出城迎像,頭面禮 足,散華燒香。像入城時,門樓上夫人、采女,搖散眾華, 紛紛而下。如是莊嚴供具,車車各異。一僧伽藍,則一 日行像,四月一日為始,至十四日,行像乃訖;行像訖, 王及夫人乃還宮耳。其城西七八里有僧伽藍,名「王 新寺」,作來八十年,經三王方成,可高二十五丈。彫文 刻鏤,金銀覆上,眾寶合成。塔後作佛堂,莊嚴妙好,梁 柱戶扇窗牖,皆以金薄。別作僧房,亦嚴麗整飾。
梁
[編輯]武帝天監九年于闐國遣使獻方物
[編輯]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按《于闐傳》,「于闐國,西域之 屬也。後漢建武末,王俞為莎車王賢所破,徙為驪歸 王,以其弟君得為于闐王,暴虐,百姓患之。永平中,其 種人都末殺君得,大人休莫霸又殺都末,自立為王。 霸死,兄子廣得立,後擊虜莎車王賢以歸,殺之,遂為 彊國,西北諸小國皆服從。其地多水潦沙石,氣溫,宜 稻」麥蒲桃。有水出玉,名曰「玉河。」國人善鑄銅器。其治 曰西山城,有屋室市井,果蓏菜蔬,與中國等。尤敬佛 法。王所居室,加以朱畫。王冠金幘,如今胡公帽。與妻 並坐接客。國中婦人皆辮髮,衣裘褲。其人恭,相見則 跪,其跪則一膝至地。書則以木為筆札,以玉為印。國 人得書,戴於首而後開札。魏文帝時,王山習獻名馬。 天監九年,遣使獻方物。
天監十三年八月,「于闐國遣使獻方物。」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按《于闐傳》,「天監十三年。又 獻波羅婆步鄣。」
天監十八年七月,「于闐國遣使獻方物。」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按《于闐傳》。十八年。「又獻瑠 璃罌。」
大同七年于闐國又獻外國刻玉佛
[編輯]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按《于闐傳》云云。
北魏
[編輯]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詔討吐谷渾慕利延延奔入于闐殺其王
[編輯]按《魏書太武帝本紀》,太平真君六年四月,討吐谷渾 慕利延於陰平白蘭。八月,慕利延西入于闐國。按 《西域傳》,「于闐國在且末西北,蔥嶺之北二百餘里,東 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國二千里。」〈隋書有一西字〉去朱俱 波千里,北去龜茲千四百里,去代九千八百里。其地 方亙千里,連山相次。所都城方八九里,部內有大城 五,小城數十。于闐城東三十里有苜。〈一本作首〉拔河。中出 玉、石。土宜五穀並桑、麻。山多美玉,有好馬、駝、騾。其刑 法,殺人者死,餘罪各隨輕重懲罰之。自外風俗物產 與龜茲略同。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眾。王尤信尚,每 設齋日,必親自灑掃饋食焉。城南五十里有贊摩寺, 即昔羅漢比丘盧旃為其王造覆盆浮圖之所,石上有辟支佛跣處,雙跡猶存。于闐西五里有比摩寺,雲 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俗無禮義,多盜賊淫縱。自高 昌以西,諸國人等深目高鼻,唯此一國貌不甚胡,頗 類華夏。城東二十里有大水北流,號「樹枝水」,即黃河 也,一名「計式水。」城西五十五里亦有大水,名達利水, 與樹枝水會,俱北流。真君中,世祖詔高涼王那擊吐 谷渾慕利延。慕利延懼,驅其部落渡《流沙那》,進軍急 追之,慕利延遂西入于闐,殺其王,死者甚眾。
按《伽藍記》:「從捍麼城西行八百七十八里,于闐國。王 頭著金冠,雞幘,頭後垂二尺生絹,廣五寸,以為飾。威 儀有鼓角金鉦,弓箭一具,戟二枝,槊五張。左右帶刀, 不過百人。其俗婦人褲衫束帶,乘馬馳走,與丈夫無 異。死者以火焚燒,收骨葬之,上起浮圖。居喪者剪髮 剺面,以為哀戚。髮長五寸,即就平常。唯王死不燒,置」 之棺中,遠葬於野,立廟祭祀,以時思之。《于闐》王不信 佛法,有商胡將一比丘《石昆盧》,〈傳作盧旃〉在城南杏樹 下。向王伏罪雲。今輒將異國沙門。來在城南杏樹下。 王忽聞怒。即往看昆盧語王曰:「如來遣我來。令 王造覆盆浮圖一軀。使王祚永隆。」王言。「使我見佛。」當 即從命。昆盧「鳴鐘聲告佛,即遣羅睺羅變形為佛。 從空而見真容王五體投地。即於杏樹下置立寺舍, 畫作羅睺羅像,忽然自滅。于闐王更作精舍籠之。今 之覆瓦之影,恆出屋外,見之者無不回向。其中有辟 支佛靴,於今不爛,非皮綵莫能審之。」案《于闐》國境,東 西不過三千餘里。
文成帝太安三年正月于闐國遣使朝貢十二月于闐國遣使朝獻
[編輯]按:《魏書文成帝本紀》云云。
獻文帝天安元年三月于闐國遣使朝獻
[編輯]皇興元年二月于闐國遣使朝貢九月于闐國遣使朝獻
[編輯]皇興二年三月于闐國遣使朝獻。
按:以上《魏書獻文帝本紀》云云。
皇興 年,蠕蠕寇于闐。于闐遣使求救。
按《魏書獻文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傳》:顯祖末,蠕蠕 寇于闐。于闐患之,遣使素目伽上表曰:「西方諸國,今 皆已屬蠕蠕,奴世奉大國,至今無異。今蠕蠕軍馬到 城下,奴聚兵自固,故遣使奉獻,延望救援。」顯祖詔公 卿議之,公卿奏曰:「于闐去京師幾萬里,蠕蠕之性,惟 習野掠,不能攻城,若為所拒,當已旋矣。雖欲遣師,勢 無」所及。顯祖以公卿議示其使者,亦以為然。於是詔 之曰:「朕承天理物,欲令萬方各安其所,應敕諸軍,以 拯汝難。但去汝遐阻,雖復遣援,不救當時之急,已停 師不行,汝宜知之。朕今練甲養卒,一二歲間,當躬率 猛將,為汝除患。汝其謹警候,以待大舉。」先是,朝廷遣 使者韓羊皮使波斯,波斯王遣使獻馴象及珍物,經 于闐,于闐中,於王《秋仁》輒留之,假言慮有寇,不達羊 皮言狀。顯祖怒,遣羊皮奉詔責讓之。自後每使朝獻。
宣武帝景明三年七月于闐國遣使朝獻
[編輯]正始四年十月于闐國遣使朝獻
[編輯]永平元年二月于闐國遣使朝獻
[編輯]延昌元年十月于闐國遣使朝獻
[編輯]延昌二年八月于闐國遣使朝貢。
按:以上《魏書宣武帝本紀》云云。
北周
[編輯]武帝建德三年于闐遣使獻名馬
[編輯]按《周書武帝本紀》云云。按《于闐傳》,「于闐國在蔥嶺 之北二百餘里,東去長安七千七百里。所治城方八 九里,部內有大城五,小城數十。其刑法,殺人者死,餘 罪各隨輕重懲罰之。」自外風俗物產與龜茲略同。俗 重佛法,寺塔僧尼甚眾。王尤信向,每設齋日,必親自 灑掃饋食焉。城南五十里有贊摩寺,即昔羅漢比丘 比盧旃。為其王造覆盆浮圖之所。石上有辟支佛趺。 〈魏書作跣〉處,雙跡猶存。自高昌以西,諸國人等多深目。高 昌以東,此一國貌不甚胡,頗類華夏。城東二十里有 大水北流,號《樹拔》〈魏書作枝〉水即黃河也。城西十五里亦 有大水,名「達利水」,與《樹拔》俱北流,同會於計戍。建德 三年,其王遣使獻名馬。
隋
[編輯]煬帝大業十一年于闐遣使朝貢
[編輯]按《隋書煬帝本紀》云云。按《西域傳》:「于闐國都蔥嶺 之北二百餘里,其王姓王,字卑示閉練,都城方八九 里。國中大城有五,小城數十,勝兵者數千人。俗奉佛, 尤多僧尼,王每持齋戒。城南五十里有贊摩寺者,雲 是羅漢比丘比盧旃所造,石上有辟支佛徒跣。」〈北周書作 趺處〉之跡。于闐西五百里,有比摩寺,雲是老子化胡成 佛之所。俗無禮義,多賊盜,淫縱。王錦帽,金鼠冠,妻戴 金花。其王髮不令人見,俗雲「若見王髮,年必儉。」土多 麻麥粟稻五果,多園林,山多美玉。東去鄯善千五百 里,南去女國三千里,西去朱俱波千里,北去龜茲千 四百里,東北去瓜州二千八百里。大業中,遣使朝貢
唐
[編輯]太宗貞觀六年于闐遣使入獻
[編輯]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于闐或曰瞿薩 旦那,亦曰渙那,曰屈丹。北狄曰於遁,諸胡曰豁旦。距 京師九千七百里,瓜州贏四千里,並有漢戎、盧扜彌、 渠勒、皮山五國故地。其居曰西山城,勝兵四千人。有 玉河,國人夜視月光盛處,必得美玉。王居繪室。俗機 巧,言迂,大喜事祅神浮屠法。然貌恭謹,相見皆跪。以 木」為筆,玉為印。凡得問遺書,戴於首乃發之。自漢武 帝以來,中國詔書符節,其王傳以相授。人喜歌舞,工 紡績。西有沙磧鼠,大如蝟,色類金,出入,群鼠為從。初 無桑蠶,丐鄰國不肯出,其王即求婚,許之。將迎,乃告 曰:「國無帛,可持蠶自為衣。」女聞,置蠶帽絮中,關守不 敢驗。自是始有蠶女,刻石約無殺蠶,蛾飛盡,得治繭。 王姓尉遲氏,名屋密,本臣突厥。貞觀六年,遣使者入 獻。又按《西域康傳》,沮渠東有媲摩川,度磧行二百 里,得尼壤城,在大澤中,地墊洳,蘆菼荒茂。行者鑿道 趣城,通于闐,而于闐以為東關。
按《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唐言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語謂之渙那國 匈奴謂之於遁諸胡謂之豁旦印度謂之屈丹舊曰于闐譌〉「周四千餘里。沙磧大 半。壤土隘狹,宜穀稼,多眾果。出𣰰毹細氈。工紡績絁 紬。又產白玉、黳玉。氣序和暢,飄風飛埃。俗知禮義,人 性溫恭,好學典藝,博達技能。眾庶富樂,編戶安業。國 尚樂音,人好歌舞。少服毛毼氈裘,多衣絁紬白㲲。」儀 形有禮,風則有紀。文字憲章,聿遵《印度》。微改體勢,粗 有沿革。語異諸國,崇尚佛法。伽藍百有餘所,僧徒五 千餘人,並多習學大乘法教。王甚驍武,敬重佛法,自 雲「毗沙門天之祚嗣也。」昔者,此國虛曠無人,毗沙門 天於此棲止。無憂王太子在《呾叉始羅》國,被抉目已, 無憂王怒,遣輔佐遷其豪族,出雪山北,居荒谷間。遷 人逐物,至此西界,推舉酋豪,尊立為王。當是時也。東 土帝子蒙譴,流徙,居此東界,群下勸進,又自稱王。歲 月已積,風教不通。各因畋獵,遇會荒澤,更問宗緒,因 而爭長,忿形辭語,便欲交兵。或有諫曰:「今何遽乎?因 獵決戰,未盡兵鋒,宜歸治兵,期而後集。」於是迴駕而 返,各歸其國,校習戎馬,督勵士卒。至期兵會,旗鼓相 望。旦日合戰,西主不利,因而逐北,遂斬其首。東主乘 勝,撫集亡國,遷都中地,方建城郭。憂其無土,恐難成 功,宣告遠近,誰識地理。時有塗灰外道,負大瓠盛滿 水,自贊而進曰:「我知地理。」遂以其水,屈曲遣流,周而 復始,因即疾驅,忽而不見。依彼水跡,峙其基堵,遂得 興功,即斯國治。今王所都於此也。城非崇峻,攻擊難 克,自古已來,未能有勝。其王遷都作邑,建國安人。功 績已成,齒耄雲暮,未有後嗣,恐絕宗緒,乃往毗沙門 天神所,祈禱請嗣。神像額上,剖出嬰孩,捧以迴駕,國 人稱慶。既不飲乳,恐其不壽,尋詣神祠,重請育養。神 前之地,忽然隆起,其狀如乳,神童飲吮,遂至成立。智 勇光前,風教遐被。遂營神祠,宗先祖也。自茲已降,奕 世相承,傳國君臨,不失其緒。故今神廟多諸珍寶,拜 祠享祭,無替於時。地乳所育,因為國號。
王城南十餘里有大伽藍。此國先王為毗盧折那。〈唐言 遍照〉阿羅漢建也。昔者此國佛法未被,而阿羅漢自迦 濕彌羅國至此林中宴坐習定。時有見者駭其容服, 具以其狀上白於王,王遂躬往觀其容止,曰:「爾何人 乎?獨在幽林?」羅漢曰:「我如來弟子,閒居習定,王宜樹 福,弘讚佛教。」建伽藍,召僧眾。王曰:「如來者有何德?有 何神,而汝鳥棲,勤苦奉教。」曰:「如來慈愍四生,誘導三 界」,或顯或隱示生示滅。遵其法者出離生死。迷其教 者羈纏愛網。王曰:「誠如所說事高言議。」〈議字譌〉既云:「大 聖為我現形,既得瞻仰,當為建立,罄心歸信,弘揚教 法。」羅漢曰:「王建伽藍,功成感應。」王苟從其請,建僧伽 藍,遠近咸集,法會稱慶,而未有楗椎扣擊召集。王謂 羅漢曰:「伽藍已成,佛在何所?」羅漢曰:「王當至誠,聖鑒 不遠。」王遂禮請,忽見空中佛像下降,授王楗椎,因即 誠信,弘揚佛教。
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𩜁伽山。〈唐言牛角〉山峰兩起, 巖隒四絕。於崖谷間建一伽藍。其中佛像時放光明。 昔如來曾至此處,為諸天人略說《法要》。《縣記》此地當 建國土,敬崇遺法,遵習大乘。
牛角山巖有大石室,中有阿羅漢入滅心定,待慈氏 佛,數百年間,供養無替。近者崖崩,掩塞門徑。國王興 兵欲除崩石,即黑蜂群飛,毒螫人眾,以故至今石門 不開。
王城西南十餘里,有《地迦媻縛》那伽藍。中有《夾紵》立 佛像,本從《屈支國》而來至止。昔此國中有臣被譴,寓 居屈支,恆禮此像。後蒙還國,傾心遙敬。夜分之後,像 忽自至,其人捨宅,建此伽藍。〈寒山攷夾紵今偁脫沙〉 王城西行三百餘里,至勃伽夷城。中有佛坐像,高七 尺餘,相好允備,威肅嶷然,首戴寶冠,光明時照。聞諸 土俗曰:「本在迦濕彌羅國,請移至此。」昔有羅漢,其沙 彌弟子臨命終時,求酢米餅。羅漢以天眼觀見瞿薩旦那國有此味焉。運神通力,至此求獲,沙彌啖已,願 生其國,果遂宿心,得為王子。既嗣位已,威攝遐邇,遂 踰雪山,伐迦濕彌羅國。迦濕彌羅國王,整集戎馬欲 禦邊寇。時阿羅漢諫王:「勿鬥兵也,我能退之。」尋為瞿 薩旦那王說諸法要,王初未信,尚欲興兵,羅漢遂取 此王先身沙彌時衣而以示之。王既見衣,得宿命智, 與迦濕彌羅王謝咎交歡,釋兵而返,奉迎沙彌。時所 供養佛像,隨軍禮請。像至此地不可轉移,環建伽藍, 式招僧侶,捨寶冠置像頂,今所冠者,即先王所施也。 王城西百五六十里,大沙磧正路中有堆阜,並鼠壤 墳也。聞之土俗曰:「此沙磧中鼠大如蝟,其毛則金銀 異色,為其群之首長。每出穴遊止,則群鼠為從。」昔者, 匈奴率數十萬眾寇掠邊城,至鼠墳側屯軍。時瞿薩 旦那王率數萬兵,恐力不敵,素知磧中鼠奇而未神 也,洎乎寇至,無所求救,君臣震恐,莫知圖計。苟復設 祭,焚香請鼠,冀其有靈,少加軍力。其夜,瞿薩旦那王 夢見大鼠曰:「敬欲相助,願早治兵。旦日合戰,必當克 勝。」瞿薩旦那王知有靈祐,遂整戎馬,申令將士,未明 而行,長驅掩襲。匈奴之聞也,莫不懼焉。方欲駕乘被 鎧,而諸馬鞍人服,弓絃甲縺,凡厥帶絲,鼠皆齧斷。兵 寇既臨,面縛受戮。於是殺其將,虜其兵,匈奴震懾,以 為神靈所祐也。瞿薩旦那王感鼠厚恩,建祠設祭,奕 世遵敬,特深珍異。故上自君王,下至黎庶,咸修禮祭, 以求福祐。行次其穴,下乘而趨,拜以致敬,祭以祈福。 或衣服弓矢,或香華肴膳,亦既輸誠,多蒙福利。若無 享祭,則逢災變。
王城西五六里有娑摩若僧伽藍,中有窣堵波,高百 餘尺,甚多靈瑞,時放神光。昔有羅漢,自遠方來,止此 林中,以神通力,放大光明。時王夜在重閣,遙見林中 光明照曜,於是歷問,僉曰:「有一沙門自遠而至,宴坐 林中,示現神通。」王遂命駕,躬往觀察。既睹明賢,心乃 祗敬,欽風不已,請至中宮。沙門曰:「物有所宜,志有所 在。幽林藪澤,情之所賞,高堂邃宇,非我攸聞。」王益敬 仰,深加崇重,為建伽藍,起窣堵波。沙門受請,遂止其 中。頃之,王感獲舍利數百粒,甚慶悅,竊自念曰:「舍利 來應,何其晚歟!早得置之窣堵波下,豈非勝跡。」尋詣 伽藍,具白沙門羅漢曰:「王無憂也,今為置之,宜以金 銀銅鐵大石函等,以次周盛。」王命匠人,不日功畢,載 諸寶輿,送至伽藍。是時也,王宮導從,庶僚凡百,觀送 舍利者動以萬計。羅漢乃以右手舉窣堵波,置諸掌 中,謂王曰:「可以藏下也。」遂坎地安函,其功斯畢。於是 下窣堵波,無所傾損,觀睹之徒,歎未曾有。信佛之心 彌篤,敬法之志斯堅。王謂群官曰:「我嘗聞佛力難思, 神通難究,或分身百」億,或應跡人天。舉世界於掌內, 眾生無動靜之想;演法性於常音,眾生有隨類之悟。 斯則神力不共,智慧絕言。其靈已隱,其教猶傳,餐「和 飲澤,味道欽風,尚獲斯靈,深賴其福。勉哉凡百,宜深 崇敬。」佛法幽深,於是明矣。
王城東南五六里,有鹿射僧伽藍,此國先王妃所立 也。昔者此國未知桑蠶,聞東國有之,命使以求。時東 國君祕而不賜,嚴敕關防,無令桑蠶種出也。瞿薩旦 那王乃卑辭下禮,求婚東國。國君有懷遠之志,遂允 其請。瞿薩旦那王命使迎婦,而誡曰:「爾致辭東國君 女,我國素無絲綿桑蠶之種,可以持來自為裳服。」女 聞其言,密求其種,以桑蠶之子置帽絮中。既至關防, 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撿。遂入瞿薩旦那國,止 鹿射伽藍故地。方備儀禮,奉迎入宮,以桑蠶種留於 此地。陽春告始,乃植其桑。蠶月既臨,復事採養。初至 也,尚以雜葉養之。自時厥後,桑樹連蔭。王妃乃刻石 為制,不令傷殺。蠶蛾飛盡,乃得治繭。「敢有犯違,明神 不祐。」遂為先蠶建此伽藍。數株枯桑,雲是本種之樹 也。故今此國有蠶不殺。竊有取絲者,來年輒不宜蠶。 城東南百餘里有大河西北流,國人利之以用溉田。 其後斷流。王深怪異,於是命駕問羅漢僧曰:「大河之 水,國人取給,今忽斷流,其咎安在?為政有不平,德有 不洽乎?不然垂譴何重也?」羅漢曰:「大王治國,政化清 和,河水斷流,龍所為耳。宜速祠求,當復昔利。」王因迴 駕,祠祭河龍。忽有一女,凌波而至曰:「我夫早喪,主命 無從,所以河水絕流,農人失利。王於國內選一貴臣, 配我為夫,水流如昔。」王曰:「敬聞任所欲耳。」龍遂自悅, 國之大臣。王既迴駕,謂群下曰:「大臣者國之重鎮,農 務者,人之命食。國失鎮則危,人絕食則死。危死之事, 何所宜行?」大臣越席跪而對曰:「久已虛薄,謬當重任。 常思報國,未遇其時。今而預選,敢塞深責。苟利萬姓, 何吝一臣?臣者國之佐,人者國之本,願大王不再思 也。幸為修福建僧伽藍。」王允所求,功成不日,其臣又 請早入龍宮,於是舉國僚庶,鼓樂飲餞。其臣乃衣素 服,乘白馬,與王辭訣,敬謝國人。驅馬入河,履水不溺, 濟乎中流,麾鞭畫水,水為中開,自茲沒矣。頃之,白馬 浮出,負一旃檀大鼓,封一函書。其書大略曰:「大王不 遺細微,謬參神選,願多營福,益國滋。臣以此大鼓懸城東南,若有寇至,鼓先聲震,河水遂流,至今利用。歲 月浸遠,龍鼓久無舊懸之」處,今仍有鼓。池側伽藍,荒 圮無僧。
王城東三百餘里大荒澤中,數十頃地,絕無糵草,其 土赤黑。聞諸耆舊曰:「敗軍之地也。」昔者,東國軍師百 萬西伐此時,瞿薩旦那王亦整齊戎馬數十萬眾,東 禦強敵。至於此地,兩軍相遇,因即合戰。西兵失利,乘 勝殘殺,虜其王,殺其將,誅戮士卒,無復孑遺。流血染 地,其跡斯在。
戰地。東行三十餘里,至媲摩城,有彫檀立佛像,高二 丈餘,甚多靈應,時放光明。凡有疾病,隨其痛處,金薄 帖像,即時痊復。虛心請願,多亦遂求。聞之土俗曰:「此 像昔佛在世,憍賞彌國鄔陀衍那王所作也。佛去世 後,自彼凌虛至此國北曷勞落迦城中。初,此城人安 樂富饒,深著衺見而不珍敬,傳其自來神而不貴。後」 有羅漢,禮拜此像,國人驚駭,異其容服,馳以白王。王 乃下令:宜以沙土坌此異人。時阿羅漢,身蒙沙土,餬 口絕糧。時有一人,心甚不忍,昔常恭敬尊禮此像,及 見羅漢,密以饌之。羅漢將去,謂其人曰:「從後七日當 雨,沙土,填滿此城,略無遺類。爾宜知之,早圖出計,猶 其坌我,獲斯殃耳。」語已便去,忽然不見。其人入城,具 告親故,或有聞者,莫不嗤笑。至第二日,大風忽發,吹 去穢壤,雨雜寶滿衢。路人更詈所告者。此人心知必 然,竊開孔道,出城外而穴之。第七日夜,宵分之後,雨 沙土滿城中。其人從孔道出,東趣此國,止媲摩城。其 人纔至,其像亦來。即此供養,不敢遷移。聞諸先記曰: 「釋迦法盡,像入龍宮。」今曷勞落迦城為大堆阜,諸國 君王,異方豪右,多欲發掘,取其寶物。適至其側,猛風 暴發,煙雲四合,道路迷失。媲摩川東入沙磧,行二百 餘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澤中。澤地熱濕,難以 履涉,蘆草荒茂,無復途徑。唯趣城路,僅得通行。故往 來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薩旦那以為東境之關防 也。從此東行,入大流沙,沙則流漫,聚散隨風,人行無 跡,遂多迷路。四遠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 骸以記之。乏水草,多熱風,風起則人畜惛迷,因以成 病。時聞歌嘯,或聞號哭,視聽之間,怳然不知所至。由 此屢有喪亡,蓋鬼魅之所致也。行四百餘里,至睹貨 邏故國。國久空曠,城皆荒蕪。從此東行六百餘里,至 折摩馱那故國,即涅末地也。城郭巋然,人煙斷絕。復 此東北行千餘里,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推表 山川,考採境壤,詳國俗之剛柔,繫水土之風氣。動靜 無常,取捨不同,事難窮驗,非可抑說。隨所遊至,略書 梗概,舉其聞見,記諸慕化。斯固日入已來咸沐惠澤, 風行所及,皆仰至德,混同天下一之宇內,豈徒單車 出使通驛萬里者哉。
按《冊府元龜》:「貞觀六年,于闐國王尉遲屋密遣使獻 玉帶,帝優詔答之。」
貞觀九年,《于闐》王遣子入侍。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六年入獻,後三 年,遣子入侍。」
貞觀十年二月。《于闐》國遣使來朝。
貞觀十六年春正月,《于闐國》遣使獻方物。
貞觀十八年正月朔。于闐國遣使獻方物。
按:以上《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高宗永徽 年于闐王入朝授其王並子皆為衛將軍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阿史那社爾之 平龜茲也,其王伏闍信大懼,使子獻橐駝三百。長史 薛萬備謂社爾曰:「今破龜茲,西域皆震恐,願假輕騎, 羈于闐王,獻京師。」社爾許之。至于闐,陳唐威靈,勸入 見天子,伏闍信乃隨使者來會。高宗立,授右衛大將 軍,子葉護玷為右驍衛將軍,賜袍帶布帛六千段,第 一「區留數月遣之,請以子弟宿衛。」
麟德二年春疏勒弓月吐蕃攻于闐西州都督崔智辯左武衛將軍曹繼叔救之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上元元年于闐王率酋領子弟七十人來朝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上元初,身率子 弟酋領七十人來朝,擊吐蕃有功,帝以其地為毗沙 都督府,析十州,授伏闍雄都督。死,武后立其子璥。」
元宗開元五年于闐遣使來獻
[編輯]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開元時,獻馬駝 豽。璥死,復立尉遲伏師戰為王。死,伏闍達嗣,並冊其 妻執失為妃。死,尉遲珪嗣,妻馬為妃。珪死,子勝立。」 按《冊府元龜》,「開元五年六月,于闐國遣使獻打毬馬 兩匹,風腳野駝一頭、豽一頭。」
天寶六載正月于闐國遣使來賀正獻方物
[編輯]天寶七載三月。于闐國遣使賀正。且獻方物。
按:以上《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肅宗至德元年于闐以兵赴難
[編輯]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至德初,以兵赴難,因請留宿衛。」
乾元三年以于闐王勝弟葉護曜同四鎮節度副使權知本國事
[編輯]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乾元三年,以其 弟左監門衛率葉護曜為太僕員外卿,同四鎮節度 副使,權知本國事。于闐東三百里有建德力河,七百 里有精絕國,河之東有扜彌,居達德力城,亦曰拘彌 城,即寧彌故城,皆小國也。」
德宗建中元年遣內給事朱如玉求玉於于闐
[編輯]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德宗即位,遣內 給事朱如玉之安西,求玉於于闐,得圭一、珂珮五、枕 一、帶胯三百、簪四十、奩三十、釧十、杵三、瑟瑟百斤,並 它寶等。及還,詐言假道回紇,為所奪。久之,事泄,得所 市,流死恩州。」
後晉
[編輯]高祖天福三年于闐遣使入貢
[編輯]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天福三年九月己未,于闐使 馬繼榮來。」「十月庚子,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 按《于闐傳》,于闐國地,君世物俗,見於唐五代亂世,中 國多故,不能撫來四夷。其嘗自通中國者,僅以名見, 君世終始皆不可知。而于闐尤遠,去京師萬里外。其 國西南近蔥嶺,與婆羅門為鄰國,而相去猶三千餘 里。「南接吐蕃,西北至疏勒,二千餘里。」晉天福三年,於 闐國王李聖天遣使者馬繼榮來貢紅鹽、鬱金、氂牛 尾、玉㲲等。晉遣供奉官張匡鄴、假鴻臚卿、彰武軍節 度判官高居誨為判官,冊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是 歲冬十二月,匡鄴等自靈州行,二歲至于闐,至七年 冬乃還。而居誨頗記其往復所見山川諸國,而不能 道聖天世次也。《居誨記》曰:「自靈州過黃河,行三十里, 始涉沙入党項界,曰細腰沙、神樹沙,至三公沙,宿月 支都督帳。自此沙行四百餘里,至黑堡沙,沙尤廣,遂 登沙嶺。沙嶺,党項牙也,其酋曰捻崖天子,渡白亭河 至涼州。自涼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甘州,回鶻牙也。 其南山百餘里,漢小月」支之故地也。有別族,號鹿角 山,沙陀雲朱耶氏之遺族也。自甘州西始涉磧,磧無 水,載水以行。甘州人教晉使者作馬蹄木澀,木澀四 竅,馬蹄亦鑿四竅而綴之,駝蹄則包以氂皮,乃可行。 西北五百里至肅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門關,又西 百里出玉門關,經吐蕃界。吐蕃男子冠中國帽,婦人 辮髮,戴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西至瓜 州、沙州二州多中國人,聞晉使者來,其刺史曹元深 等郊迎,問使者,天子起居。瓜州南十里鳴沙山,雲冬 夏殷殷,有聲如雷,雲,《禹貢》流沙也。又東南十里三危 山,雲三苗之所竄也。其西渡都鄉河曰陽關。沙州西 曰仲雲,其牙帳居胡盧磧雲。仲雲者,小月支之遺種 也。其人勇而好戰,瓜、沙之人皆憚之。胡盧磧,漢明帝 時征匈奴,屯田於吾盧,蓋其地也。地無水而嘗寒,多 雪,每天暖雪銷,乃得水。匡鄴等西行,入仲雲界,至大 屯城。仲雲遣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晉使者,匡 鄴等,以詔書慰諭之,皆東向拜,自仲雲界西始涉。 磧,無水,掘地得濕沙,人置之胸以止渴。又西渡陷河, 伐檉,置冰中乃渡,不然則陷。又西至紺州。紺州,于闐 所置也,在沙州西南,雲去京師九千五百里矣。又行 二日,至安軍州,遂至于闐,聖天衣冠如中國。其殿皆 東向,曰「金冊殿」,有樓曰「七鳳樓。」以蒲桃為酒,又有紫 酒、青酒,不知其所釀,而味尤美。其食,粳沃以蜜,粟沃 以酪。其衣布帛。有園圃花木。俗喜鬼神,而好佛聖天 居處,嘗以紫衣僧五十人列侍其年號「同慶二十九 年。」其國東南曰銀州、盧州、湄州,其南千三百里曰玉 州,雲漢張騫所窮。河源出于闐,而山多玉者,此山也。 其河源所出至于闐,分為三:東曰白玉河,西曰綠玉 河,又西曰烏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異,每歲秋水涸, 國王撈玉於河,然後國人得撈玉。自靈州渡黃河至 于闐,往往見吐蕃族帳,而于闐常與吐蕃相攻,劫匡 鄴等至于闐,聖天頗責誚之,以邀誓約。匡鄴等還。 天福七年十二月丙子,于闐使都督劉再昇來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不載按:《出帝本紀》云云。 按《于闐傳》,「聖天又遣都督劉再昇」獻玉千斤及玉印 「降魔杵等。」
後漢
[編輯]高祖天福十二年六月戊辰于闐遣使者來
[編輯]按《五代史漢高祖本紀》云云。
隱帝乾祐元年于闐遣使入貢
[編輯]按《五代史漢隱帝本紀》不載。按《于闐傳》:「漢乾祐元 年,又遣使者王知鐸來。」
宋
[編輯]太祖建隆二年冬十二月于闐遣使入貢
[編輯]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于闐傳》:于闐國自漢至 唐,皆入貢中國。安、史之亂,絕不復至。晉天福中,其王 李聖天自稱唐之宗屬,遣使來貢。高祖命供奉官張 匡鄴持節冊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建隆二年十二月,聖天遣使貢圭一,以玉為柙,玉枕一。本國摩尼師 貢琉璃瓶二,胡錦一段。其使言:「本國去京師九千九 百」里。西南抵蔥嶺,與婆羅門接,相去三千餘里。東接 吐蕃,西北至疏勒,二千餘里。國城東有白玉河,西有 綠玉河。次西有烏玉河,源出崑岡山,去國城西千三 百里。每歲秋,國人取玉於河,謂之「撈玉。」土宜葡萄,人 多醞以為酒,甚美。俗事妖神。
乾德三年于闐國王遣使來朝
[編輯]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三年,于闐國王遣使來朝,進 馬千匹,橐駝五百頭,玉五百團,琥珀五百斤。」按《於 闐傳》:「乾德三年五月,于闐僧善名、善法來朝,賜紫衣。 其國宰相因善名等來,致書樞密使李崇矩,求通中 國。太祖令崇矩以書及器幣報之。至是冬,沙門道圓 自西域還,經于闐,與其朝貢使至。」
乾德四年二月,于闐國王遣其子《德從》來獻。
按:《宋史太祖本紀》云云。
開寶二年冬十一月于闐遣使來獻方物
[編輯]按《宋史太祖本紀》云云。按《于闐傳》:「開寶二年遣使 直末山來貢,且言本國有玉一塊,凡二百三十七斤, 願以上進,乞遣使取之。」善名復至,貢阿魏子,賜號昭 化大師,因令還取玉。又國王男總嘗貢玉。刀,亦厚 賜報之。
開寶四年,于闐國僧吉祥奉其國王書來。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于闐傳》:「開寶四年,其國 僧吉祥以其國王書來上,自言破疏勒國,得舞象一, 欲以為貢,詔許之。」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于闐遣人來貢
[編輯]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按《于闐傳》:大中祥符二年。 其國黑韓王遣回鶻羅廝溫等以方物來貢。廝溫跪 奏曰:「臣萬里來朝。獲見天日。願聖人萬歲與遠人作 主。」上詢以在路幾時,去此幾里。對曰:「涉道一年。晝行 暮息。不知里數。昔時道路嘗有剽掠。今自瓜沙抵於 闐。道路清謐。行旅如流。願遣使安撫遠俗。」上曰:「路遠 命使益以勞費爾國。今降詔書,汝即齎往,亦與命使 無異也。」
天禧元年澶州獻于闐玉印
[編輯]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初太平興國中, 有澶州卒王貴者,晝忽見使者至營,急召貴偕行,南 至河橋,驛馬已具,即命乘之,俄覺騰虛而去。頃之,駐 馬但見屋室宏麗,使者引貴入,見其主者,容衛制度 悉如王者。謂貴曰:「俟汝年五十八,當往于闐國北通 聖山,取一異寶以奉皇帝,宜深志之。」遂復乘馬淩虛 而旋,軍中失貴已數日矣,驗所乘,即營卒之馬也。知 州宋煦劾貴以聞,太宗釋之。天禧初,貴自陳年已五 十八,願遵前戒,西至于闐,尋許其行。貴至秦州,以道 遠悔懼。俄於市中遇一道士,引貴出城,登高原,問貴 所欲,具以實對。即命貴閉目。少頃,令開視,山川頓異, 道士曰:「此于闐國北境通聖山也。」復引貴觀一池,池 中有仙童出一物授之,謂曰:「持此奉皇帝。」又令瞑目。 俄頃復至秦州。向之,道士已失所在。發其物,乃玉印 也,文曰「國王趙萬永。」寶州以獻。
仁宗天聖三年冬十二月于闐入貢
[編輯]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按《于闐傳》:「天聖三年十二 月,遣使羅面於多、副使金三、監使安多、都監趙多來 朝,貢玉鞍轡、白玉帶、胡錦、獨峰橐駝、乳香、硇砂。詔給 還其直,館於都亭西驛,別賜襲衣、金帶、銀器百兩、衣 著二百,羅面於多金帶。」
嘉祐八年于闐來貢
[編輯]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按《于闐傳》:「嘉祐八年八月, 遣使羅撒溫獻方物。十一月以其國王為特進歸忠 保順」鱗黑韓王羅撒溫言其王乞賜此號也。于闐 謂金翅鳥為「《鱗黑》韓」,蓋可汗之訛也。羅撒溫等以 獻物賜直少,不受,及請所獻獨峰橐駝。詔以遠人,特 別賜錢五千貫,以橐駝還之,而與其已賜之直。其後 數以方物來獻。
神宗熙寧七年春二月于闐來貢
[編輯]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元豐元年冬十月于闐來貢
[編輯]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元豐三年春正月,于闐國大首領阿令、顛顙溫等來 貢。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元豐四年春二月,于闐來貢。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按《于闐傳》:「熙寧以來,遠不 踰一二歲,近則歲再至。所貢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 香、木香、琥珀、花蕊布、硇砂、龍鹽、西錦、玉鞦轡、馬膃肭 臍、金星石、水銀、安息、雞舌香。有所持無表章,每賜以 暈錦、旋襴衣、金帶、器幣,宰相則盤毬、雲錦夾襴。地產 乳香,來輒群負,私與商賈牟利,不售則歸諸外府,得 善」價,故其來益多。元豐初,始詔惟齎表及方物、馬、驢
乃聽以詣闕,乳香無用,不許貢。四年,遣部領阿辛上表,稱:「于闐國僂儸有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書與東方日出處大世界田地主、漢家阿舅大官家」,大略雲 路遠,傾心相向。前三遣使入貢未回,重複數百言。董 氈使導至熙州,譯其辭以聞。詔前三輩使人皆已朝 見,錫賚遣發,賜敕書諭之。神宗嘗問其使去國歲月, 所經何國及有無鈔略,對曰:「去國四年,道塗居其半, 歷黃頭回紇、青唐,惟懼契丹鈔略耳。」因使之圖上諸 國距漢境遠近,為書以授李憲。
元豐八年冬十二月,于闐進獅子,詔卻之。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按《于闐傳》。八年九月。遣使 入貢。使者為神宗飯僧追福。賜錢百萬。還所貢獅子。
哲宗元祐元年春二月賜于闐國王服帶器幣十一月于闐國遣使入貢
[編輯]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祐二年春二月,加賜于闐國金帶、錦袍、器幣。五月, 于闐入貢。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祐三年,于闐入貢。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祐四年夏五月,于闐國來貢。六月,邈黎國般次、冷 移、《四林》栗迷等齎,于闐國黑汗王及其國蕃王表章 來貢。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祐五年,于闐入貢。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祐七年冬十一月,于闐入貢。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祐八年,于闐請討夏國,不許。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按《于闐傳》:「元祐中,以其使 至無時,令熙河間歲一聽至闕。八年,請討夏國,不許。」
紹聖三年于闐入貢
[編輯]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紹聖四年,于闐上言,已遣兵攻甘、沙、肅三州,詔厚答 之。以知秦州游師雄言,仍聽于闐諸國不時入貢 按《宋史哲宗本紀》,紹聖四年二月癸亥,于闐來貢。黑 汗王攻夏人三州,遣其子以聞。按《于闐傳》,紹聖中, 其王阿忽都董娥密竭篤又言,緬藥家作過,別無報 效,已遣兵攻甘、沙、肅三州,詔厚答其意。知秦州游師 雄言,「于闐、大食、拂菻等國貢奉,般次踵至,有司憚於 供賚,抑留邊方,限二歲一進。外夷慕義,萬里而至,此 非所以來遠人也。」從之。自是訖於宣和,朝享不絕。
徽宗崇寧二年夏四月于闐入貢
[編輯]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大觀二年于闐入貢
[編輯]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政和七年春正月于闐入貢
[編輯]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政和 年,遣使于闐求玉。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按《清波雜志》:「政和間,從於 闐求大玉表,至示譯者,方為答詔。其表有云:『日出東 方,赫赫大光,照見西方五百國。五百國內條貫主黑 汗王。表上:日出東方,赫赫大光,照見四天下。四天下 條貫主阿舅大官家。伱。前時要者玉,自家甚是用心, 只為難得似伱底尺寸,自家已令人兩河尋訪,纔得 似』」伱底,便奉上也。
宣和六年于闐入貢
[編輯]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明
[編輯]成祖永樂四年于闐遣使來貢方物
[編輯]按《明外史于闐傳》:「于闐,古國名。自漢迄宋,皆通中國。 永樂四年,遣使來朝,貢方物。使臣辭歸,命指揮神忠、 毋撒等齎璽書偕行,賜其酋織金文綺。其酋打魯哇 亦不剌金遣使者貢璞玉,命指揮尚衡等齎書幣往 勞。」
永樂六年,于闐遣使來貢。
按《明會典》:「于闐大國在蔥嶺北。永樂六年,頭目打魯 哇、亦不剌金遣使來朝,貢璞玉。」
按《明一統志》:「古于闐國居蔥嶺之北二百餘里,自漢 至唐,皆入貢中國。五代晉天福中,其王李聖天自稱 唐宗屬,遣使來貢,冊封為大寶于闐國王。宋建隆初, 聖天遣使來貢。乾德中,又遣其子德從來貢。大中祥 符初,其國黑韓王遣回鶻羅思溫等入貢。嘉祐中,遣 使羅撒溫獻方物,請王號,乃以其國王為特進、歸忠 保順。」鱗黑:《韓王夷語》謂金翅鳥為鱗黑韓,蓋可 汗之訛也。元豐中,遣部領阿辛上表,稱:「于闐國僂儸 有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書。」元祐後,詔令間歲一至, 訖於宣和,朝享不絕。本朝永樂六年,頭目打魯哇、亦 不剌金遣使滿剌哈、撒木丁等貢璞玉。又按《明一 統志》:于闐國東抵曲先衛,北連亦力把力,東北至肅 州六千三百里。
永樂十八年,于闐國來貢按《明外史于闐傳》,「永樂十八年,于闐偕哈烈八答黑 商諸國貢馬,命參政陳誠、中官郭敬等報以綵幣。 永樂二十年,于闐貢美玉,賜賚有加。」
按:《明外史于闐傳》云云。
永樂二十二年,于闐貢方物。
按《明外史于闐傳》:「永樂二十二年,貢馬及方物。時仁 宗初踐祚,即宴賚遣還。先是永樂時,成祖欲遠方萬 國無不臣服,故西域之使歲歲不絕。諸蕃貪中國財 帛,且利市易,絡繹道途。商人率偽稱貢使,多攜馬駝 玉石,聲言進獻。既入關,則一切舟車水陸晨昏飲饌 之費悉取之有司,郵傳困供億,軍民疲轉輸。比西歸, 輒緣道遲留,多市貨物。東西數千里間,騷然繁費,公 私上下,罔不怨咨,廷臣莫為言,天子亦莫之恤也。」至 是,給事中黃驥極陳其害。仁宗感其言,召禮官呂震 責讓之。自是不復使西域,貢使亦漸稀。于闐自古為 大國,隋、唐間,侵併戎盧、扜彌、渠勒、皮山諸國,其地益 大。南距蔥嶺二百餘里,東北去嘉峪關六千三百里。 大略蔥嶺以南,撒馬兒罕最大,以北于闐最大。元末 時,其主暗弱,鄰國交侵,人民僅萬計,悉避居山谷,生 理蕭條。永樂中,西域憚天子威靈,咸修職貢,不敢擅 相攻,于闐始獲休息,漸行賈諸蕃,復致富庶。桑麻黍 禾,宛然中土。其國東有白玉河,西有綠玉河,又西有 黑玉河,源皆出崑崙山。土人夜視月光盛處,入水採 之,必得美玉。其鄰國亦多竊取來獻。迄萬曆朝,于闐 亦間入貢。
于闐部彙考二
[編輯]《明?一統志》
于闐國山川考
[編輯]阿耨達山, 《漢書》以為河源所出。
蔥嶺 在國西南。
《白玉河》, 在國城東,國人夜視月光盛處,必得美玉。 《綠玉河》, 在國城西。
烏玉河 在城西。三河皆源出崑岡山,去國城西一 千三百里。每歲秋,國人取玉於河,謂之「撈玉。」
于闐國
于闐部紀事
[編輯]《拾遺記》:張華撰《博物志》四百卷,奏於武帝。武帝詰問: 「卿此志驚所未聞,異所未見,將恐惑亂於後生,繁蕪 於耳目,可更芟截浮疑,分為十卷。」即於御前賜青鐵 硯。此鐵是于闐國所獻,而鑄為硯也。
《酉陽雜俎》:「石靴,于闐國剎利寺有石靴。」
《辟支佛靴》,《于闐國》贊摩寺有辟支佛靴,非皮非綵,歲 久不爛。
《杜陽雜編》:「元載末年,造蕓輝堂於私第。蕓輝,香草名 也,出于闐國,其香潔白如玉,入土不朽爛,舂之為屑, 以塗其壁,故號『蕓輝焉』。」
《清異錄》:「于闐法全蒸羊,廣順中尚食,取法為之。西施 捧心,學者愈醜。」
《偃曝談餘》,于闐國往返攜一鐵鐺,涉流踰河,獨挈水 而行,鐺投水百沸矣,故寶之。
于闐部雜錄
[編輯]《遊宦記聞》:「玉出藍田、崑岡」,《本草》亦云:「好玉出藍田及 南陽徐善亭部界,日南、廬容水中,外國于闐、疏勒諸 處皆善。」今藍田、南陽、日南不聞有玉,國朝禮器及乘 輿服御,多是于闐玉。晉天福中,平居誨從使于闐,為 判官,作記紀其採玉處雲。玉河在國城外,源出崑山, 西流千三百里,至國界牛頭山,分為三:曰白玉河,在 城東三十里;曰綠玉河,在城西二十里;曰烏玉河,在 綠玉河西七里。源雖一,玉隨地變,故色不同。每歲五 六月,水暴漲,玉隨流至多。募由水細大,水退乃可取。 《方言》曰「撈玉。」國主未採,禁人至河濱。大觀中,添創八 寶,從于闐國求大玉。一日,忽有國使奉表至。故事下 學士院,召譯表語而後答詔。其表云:「日出東方,赫赫 大光,照見西方五百國。」五百國條貫主師子黑汗王 表上:「日出東方,赫赫大光,照見四天下。四天下條貫 主阿舅大官家伱。前時要者玉,自家甚是用心力,只 為難得似伱尺寸底,自家已令人兩河尋訪,纔得似 伱尺寸底,便奉上也。」當時傳以為笑。後果得之,厚大踰二尺,色如截肪,昔未始有也。大抵今世所寶,多出 西北部落西夏五臺山于闐國。玉分五色,白如截肪, 黃如蒸栗,黑如點漆,紅如雞冠,或如臙脂。惟青碧一 色,高下最多,端帶白色者。漿水又分九色:上之上之 中之下、中之上之中之下、下之上、之中之下。宣和殿 有玉等子,以諸色玉次第排定,凡玉至,則以等子比 之,高下自見。今內帑有金,等子亦此法。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