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交誼典/第00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交誼典
第五卷目錄
交誼總部紀事二
交誼總部雜錄
交誼典第五卷
交誼總部紀事二
[編輯]《宋史戚同文傳》:「同文純質,尚信義,人有喪者,力拯濟 之,宗族閭里貧乏者,周給之。冬月多解衣裘與寒者, 由是深為鄉里推服。有不循孝弟者,同文必諭以善 道。有知人鑒,所游皆一時名士,樂聞人善,未嘗言人 短。與宗翼、張昉、滕知白為友,生平不至京師。長子維 任隨州書記,迎同文就養,卒於漢東,其門人追號堅 素先生。」
《錢若水傳》:「若水雅善談論,尤輕財好施。所至推誠待 物,委任僚佐,總其綱領,無不稱治。汲引後進,推賢重 士,襟度豁如也。」
《胡則傳》:「則以進士起家,累遷三司度支副使。無廉名, 喜交結,尚風義。丁謂貶崖州,賓客隨散落,則間遣人 至海上,饋問如平日。在福州時,前守陳絳嘗延蜀人 龍昌期為眾人講《易》,得錢十萬。絳既坐罪,遂自成都 械昌期至,則破械館以賓客,出俸錢為償之。」
《王祐傳》:「祐子旭,嚴於治內,恕以接物,尤篤友義。」 《楊億傳》:「億官工部侍郎,翰林學士,喜誨誘後進,以成 名者甚眾。人有片辭可紀,必為諷誦,重交遊,性耿介, 尚名節,多周給親友,故廩祿亦隨而盡。」
《張洎傳》:「洎險詖,好攻人之短。李煜既歸朝,貧甚,洎猶 丐索之。煜以白金沬面器與洎,洎尚未滿意。時潘慎 修掌煜記室,洎疑慎修教煜,素與慎修善,自是亦稍 疏之。煜子仲寓雅好蒱博飲宴,洎因切諫之,仲寓謝 過。後數月,人有言仲寓蒱博如故,洎遂與之絕。及仲 寓死郢州,葬京師,洎亦不赴弔。與張佖議事不協,遂」 為讎隙。始以從父禮事佖,既而不拜。尤善事內官,性 鄙吝,雖親戚無所霑及,江表故舊亦罕登其門。素與 徐鉉厚善,後因議事相忤,遂絕交。然手寫鉉文章,訪 求其筆札,藏篋笥,甚於珍玩。
《魏丕傳》:「丕頗涉學問,淳化中,累遷左驍騎大將軍。好 歌詩,頗與士大夫遊接,有時稱。」
《梁顥傳》:「顥官翰林學士,與人交久而無改,士大夫多 之。顥子固,為人氣調俊爽,善與人交,疏財慷慨,尚氣 義。」
《陳從易傳》:從易激直少容,多面折人,王欽若最善之, 嘗謂人曰:日不見簡夫,輒忽忽不懌。及廢居南京, 時丁謂方用事,人畏謂,無敢往見欽若者。從易將使 湖南,欲過之,遇汴水旱涸,遂告謂曰:「從易願使湖外 者,非獨為貧也,亦以王公在宋,故就省之爾。今汴涸, 義不可從他道進,幸公許少留。」謂即大喜曰:「王公之 門,獨君為知我者。」留權糾察刑獄,從易不敢當,乃聽 歸館,須汴通乃行。時寇準貶道州,謂又謂從易曰:「廬 陵之事,可以釋憾矣。」從易對曰:「當以故相事之爾。」謂 有愧色。其行志多類此。
《戚綸傳》:綸與交遊故舊,以信義著稱。士子謁見者,必 詢其所業,訪其志尚,隨才誘誨之。嘗云:歸老後,得十 年在鄉閭講習,亦可以恢道濟世。
《趙師民傳》:師民為天章閣待制。帝問子夏、子張所言 「交道孰勝?」曰:聖哲之道,含覆廣大,與天地參。善者有 以進德,惡者俾之改行。子張之言為優。
《司馬池傳》:「池子旦與人交,以信義,喜周其急。嘗有以 罪免官,貧不能存者,分俸濟之。其人無以報,願以女 為妾。旦驚謝之,亟出妻奩中物使嫁之。」
《范仲淹傳》:「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 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 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汎愛樂義士多出其門下, 雖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 歎息。」
《陳升之傳》:「升之為起居舍人,知諫院,時俗好藏去交 親尺牘,有訟則轉相告言,有司據以推詰,升之謂此 告訐之習也,請禁止之。」
《孫瑜傳》:瑜天資整敏,齊家以嚴稱,善與人交,一受知 終身不易。所薦上有過,或教使自言,曰:「已知之而復 擠之,吾不為也。」
《文彥博傳》:「彥博以太師致仕,居洛陽,雖窮貴極富,而 平居接物謙下,尊德樂善,如恐不及。其在洛也,洛人 邵雍、程顥兄弟皆以道自重,賓接之如布衣交。」 《邵雍傳》:「雍德氣粹然,望之知其賢。然不事表襮,不設 防畛,群居燕笑,終日不為。甚異於人言,樂道其善而 隱其惡。有就問學即答之,未嘗強以語人。人無貴賤少長,一接以誠,故賢者悅其德,不賢者服其化。」一時 洛中人材特盛,而忠厚之風聞天下。
《李遵勗傳》:「遵勗尚萬壽長公主,拜寧國軍節度使,徙 鎮國軍。所居園池冠京城,構堂引水,環以佳水,延一 時名士大夫與宴,樂師楊億為文,億卒,為制服。及知 許州,奠億之墓,慟哭而返。又與劉筠相友善,筠卒,存 恤其家。」
《巢谷傳》:「谷初名穀,字元修,眉州眉山人。父中谷,傳其 學,雖朴而博。舉進士京師,谷素多力,見舉武藝者心 好之,遂棄其舊學,蓄弓箭,習騎射。久之業成而不中 第。聞西邊多驍勇,為四方冠,去游秦、鳳、涇原間,所至 友其秀傑。與韓存寶尤相善,教之兵書。熙寧中,瀘州 蠻擾邊,命存寶出兵討之。存寶不習蠻事,邀谷至軍」 中。及存寶得罪,將就逮,自度必死,謂谷曰:「我涇原武 夫,死非所惜,顧妻子不免寒餓,橐中有銀數百兩,非 君莫可使遺之者。」谷即變姓名,懷銀授其子,人無知 者。存寶死,谷逃避江、淮間,會赦乃出。蘇軾謫黃州,與 谷同鄉,幼而識之,因與之游。及軾與弟轍在朝,谷浮 沉里中,未嘗一來相見。紹聖初,軾、轍謫嶺海,平生親 舊無復相聞者。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兩 蘇,聞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谷竟往至梅州,遺轍書 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意自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 見死無恨矣。」轍驚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見, 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三,瘦 瘠多病,將見軾於海南,轍愍而止之曰:「君意則善,然 循至儋數千里,當復度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視 未即死也,公無止我。」閱其橐中,無數千錢,轍方困乏, 亦強資遣之。舟行,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於新 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轍聞,哭之失聲,恨不用己言 而致死,又奇其不用己言而行其志也。
《呂公著傳》:公著與人交出於至誠,好德樂善,見士大 夫以人物為意者,必問其所知與其所聞,參互考實, 以達於上。每議政事,博取眾善以為善。神宗嘗言,其 於人材不欺,如權衡之稱物。尤能避遠聲跡,不以知 人自處。始與王安石善,安石兄事之。安石博辯逞辭, 人莫敢與亢,公著獨以精識約言服之。安石嘗曰:「疵 吝每不自勝,一詣長者,即廢然而返,所謂使人之意 消者,於晦叔見之。」又謂人曰:「晦叔為相,吾輩可以言 仕矣。」後安石得志,意其必助己,而數用公議列其過 失,以故交情不終。
《聞見前錄》:「康節先公居洛,凡交遊年長者拜之,年等 者與之為朋友,年少者以子弟待之,未嘗少異於人, 故得人之歡心。」
《宋史沈遘傳》:遘弟遼,故受知於王安石,安石嘗與詩, 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至是當國更張法 令,遼與之議論,濅拂意,日益見疏,於是坐與其長不 相能,罷去。久之,以太常寺奉禮郎監杭州軍資庫,轉 運使使攝華亭縣。他使者適有夙憾,思中以文法,因 縣民忿爭相牽告,詞語連及,遂文致其罪。下獄引服, 奪官,更赦,始徙池州。既至池,即築室於齊山之上,名 曰「雲巢。」好事者多往遊。遼追悔平生不自貴重,悉謝 棄少習,杜門隱几。曾鞏、蘇軾、黃庭堅皆與唱酬相往 來,然竟不復起。
《鮮于侁傳》:侁知揚州,蘇軾自湖州赴獄,親朋皆絕交 道,獨侁往見臺史不許通。或曰:「『公與軾相知久,其所 往來書文宜焚之勿留,不然且獲罪』。侁曰:『欺君負友, 吾不忍為,以忠義分譴,則所願也』。」
《孫鼛傳》:「鼛篤於行義。在廣東時,蘇軾謫居惠州,極意 與周旋。二子娶晁補之、黃庭堅女,黨事起,家人危懼, 鼛一無所顧,時人稱之。」
《悅生隨抄》:蘇子瞻泛愛天下士,無賢不肖,歡如也。嘗 自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子 由晦默,少許可。嘗戒子瞻擇友,子瞻曰:「眼前見天下 無一箇不好人。」此乃一病。
《道山清話》:「劉貢父平生不曾議人長短,人有不韙,必 當面折之。雖介甫用事,諸公承順不及,惟貢父屢當 面攻之。然退與人言,未嘗出一語,人皆服其長者,雖 介甫亦敬服之。」
《宋史邢恕傳》:「恕從程顥學,因出入司馬光、呂公著門, 一時賢士爭與之交。恕善為表暴,早致聲名。而天資 反覆,行險冒進,為司馬光客,即陷光,附章惇,即背惇, 至與三蔡為腹心,則之死弗替。」
《楊時傳》:「時在東郡,所交皆天下士。」
《讀書鏡》:「陳履常居都下,踰年未嘗一至貴人之門,章 子厚欲一見,終不可得。范忠宣公既退居,有園第在 京師,客至無貴賤皆野服見之,故人或為具召,雖權 貴不拒也。大抵處權貴之道,在朝則蹤跡宜疏遠,所 以避嫌;在鄉則交際宜往來,所以敦舊。」
《宋史汪應辰傳》:張九成謫邵州,應辰時通問及其喪 父,言者猶攻之,而應辰不遠千里往弔,人皆危之。丞 相趙鼎死,朱崖扶喪過郡,應辰為文祭之曰:「惟公兩登上宰,皆直艱危之時,一斥南荒,遂為死生之別。事 已定於蓋棺,恩特容於歸骨。」吏付之火。章傑希秦檜 意,指應辰為阿附死黨。符移詢鞫,遍搜行臺,求祭文 不可得。時胡寅遺檜書,謂此事不足竟,事乃寢。 《李侗傳》:「侗字願中,南劍州劍浦人。侗與鄉人處,飲食 言笑,終日油油如也。其接後學,答問不倦,雖隨人淺 深施教,而必自反身自得始。」
《朱熹傳》:「熹少時,慨然有求道之志,學既博求之經傳, 復遍交當世有識之士。」
《趙汝愚傳》:「汝愚父善應,官終修武郎、江西兵馬都監。 故人之孤女,貧無所歸,善應聘以為己子。婦有嘗同 僚者,死不克葬,子傭食他所,善應馳往哭之,歸其子 而予之貲,使葬焉。」
《趙希錧傳》:「希錧風資凝重,胸抱魁壘,揚人之善,不記 人之過,急人之難,不忘人之恩。居官,祁寒盛暑未嘗 謁告,衣食取裁足而已。」
《婁機傳》:「機居鄉,以誠接物,是非枉直,判於語下,不為 後言,人憚而服之。稱獎人才,不遺寸長。其所薦進,亦 不欲人之知也。」
《辛棄疾傳》:棄疾為大理寺時,同僚吳交如死,無棺斂。 棄疾歎曰:「身為列卿,而貧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 賻之,復言於執政,詔賜銀絹。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 山,賦九曲櫂歌。熹書「克己復禮,夙興夜寐,題其二齋 室。」熹沒偽,學禁方嚴,門生舊故,至無送葬者。棄疾為 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 生。」
《見聞搜玉》:季嵩,蘇人,隱居陽山,不妄出交遊。有詩云: 「一室焚香幾獨憑,蕭然興味似山僧。不緣懶出忘巾 櫛,免得時人有愛憎。」
《金史紇石烈良弼傳》:「良弼薦舉人才,常若不及。居家 清儉,親舊貧乏者周給之。與人交,久而愈敬。」
《孟奎傳》:奎參知政事,改中都左警巡使,平章政事完 顏守貞禮接士大夫,在其門者,號「冷巖十俊」,奎其一 也。
《守貞傳》:「守貞喜推轂善類,接援後進,朝廷正人,多出 入門下。」
《趙秉文傳》:「秉文為人至誠樂易,與人交不立崖岸,未 嘗以大名自居。」
《唐括安禮傳》:安禮參知政事,歷河間尹、南京留守,以 喪去官,起尚書右丞。上問宰臣曰:「『御史臺官亦與親 知往來否』?皆曰:『往來殊少』。上曰:『臺官當盡絕人事,諫 官記注官與聞議論,亦不可與人游從。安禮對曰:『親 知之間,恐不可盡絕也』』。」上曰:「職任如是,何恤人言。」 《僕散忠義傳》:「忠義動由禮義,謙以接下。敬儒士與人 極」和《易》,侃侃如也。
《王賁傳》:「賁敦厚尚義,篤於親朋,不營產業。比歿,家甚 窶。」
《豫王永成傳》:「永成自幼喜讀書,晚年所學益醇,每暇 日引文士相與切磋之以禮,未嘗見驕色。」
《雷淵傳》:「淵為文章,詩喜新奇,善結交。凡當塗貴要與 布衣名士無不往來。」
《越王永功傳》:「永功子璹,封胙國公。正大初,進封密國 公。璹奉朝請四十年,日以講誦吟詠為事,時潛與士 大夫唱酬,然不敢明白往來。永功薨後,稍得出遊,與 文士趙秉文、楊雲翼、雷淵、元好問、李汾、王飛伯軰交 善。初,宣宗南遷,諸王宗室顛沛奔走,璹乃盡載其家 法,書名畫,一帙不遺。居汴中,家人口多,俸入少。客至」, 貧不能具酒餚,蔬飯共食,焚香煮茗,盡出藏書。談大 定、明昌以來故事,終日不聽客去,樂而不厭也。 《元史王倚傳》:「倚為人孝友樂易,重然諾,與人交不苟 合。」
《虞集傳》:「集盡讀諸經,通其大義。山林之士,知古學者, 必折節下之,接後進雖少且賤如敵己。當權門赫奕, 未嘗有所附麗。」
《輟耕錄》:陳雲嶠嘗被命監鑄祭器於杭,無錫倪元鎮 慕其名來見之,張燕湖山間,羅設甚至。酒終為別,以 一帖饋米百石。雲嶠命從者移置近所,舉巨觥,引妓 樂,騶從者而前,悉分散之。顧倪曰:「吾在京時即熟爾 名,雲士之清者,它無與比。其所以章章者,蓋以米沽 之也。請從今日絕交」,且罵諸嘗譽之者。時張伯雨在 坐,不勝跼蹐。其豪氣類如此。
《明外史唐定王涇傳》:「成化二十一年,成王彌鍗嗣,肆 力經史,被服儒素,與賢士大夫遊。」
《何喬新傳》:「喬新與人寡合,氣節友彭韶,學問友丘濬 而已。」
《沁水王珵階傳》「珵階,瀋簡王七世孫也,隆慶元年嗣 爵。工詩喜士,往來多布衣交,名譽藉甚。」
《奉國將軍多煌傳》:「多煌廉靜寡慾,與弟多炡、多燝」、「多 炤」皆用文雅,結交遍遠近。
《馬芳傳》:「芳二子棟、林。棟官至都督。林雅好文學,交遊 多名士,時譽藉甚,自許亦甚高《王守仁傳》:何廷仁初名秦,以字行,改字性之。黃弘綱 字正之,皆雩都人。廷仁和厚,與人接,誠意盎益,而弘 綱難近,未嘗假色笑於人,然兩人志行相準。
《震澤紀聞》:王竑、李秉,俱號一時名臣。及二人致仕居 鄉,竑高自標岸,不妄與人交。秉出入閭巷,每與人對 奕,終日無忤。竑告人曰:「李執中朝廷大臣,而與市井 小人親狎,何自輕之甚?」秉聞之曰:「所謂大臣者,詎能 常為之?在朝在鄉固各有體,何至以官驕鄉人哉?」 《畜德錄》:吳文定公寬為修撰時,有同年賀恩,寢疾將 不起,欲易簣,託於公之旁廡。公即埽室請遷。及卒,奉 殮於中堂,使子衣衰,以答弔者。又故人之子有事於 京者,書託公主之。久而有疾不起,為棺殮。及檢帳,有 輸官銀若干,盡喪於娼家。公為如償之,遣人送喪 歸。
《見聞搜》。《玉華亭》侯廷言官邸設二屏,其左曰:「員者被 人譏,方者被人忌。不方與不員,何以成其器?至員莫 如天,至方莫如地。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議。況我疏 陋流,竊祿屍其位。人或譏我員,我員思以智。人或忌 我方,我方思以義。醒者彼自醒,醉者彼自醉。俯仰規 矩中,靈臺了無二。」其右曰:「物之香者莫如蘭,物之清」 者莫如竹。蘭香香於天下草,竹清清於天下木。彼棘 果何物雜於蘭竹中。小人之惡固可惡,君子之德尚 有容。君不見仲尼尚遭陽虎怒,孟子曾被臧倉沮。誰 知造化本無私,善惡難逃消長數。
《列朝詩集》:龍瑄字克溫,宜春人。家世襲武職,遂為南 京人。少警敏,博涉經史,遨遊四方,與丘仲深、羅彝正、 陳公甫為布衣交,重然諾,尚風義。朋游有急,揮金如 土苴。江湖間聲稱藉甚。曰「過金陵不識龍克溫,猶徒 行也。」
邊貢,字廷實,弱冠舉進士,雅負才名,美風姿,諳吏事, 好交。與天下豪俊游覽六代江山,揮毫浮白,夜以繼 日。
周詩,字以言,崑山人。嘗之京師,以詩文游公卿間。去 遊武林,敝衣匿僧寺中。提學孔天引自翰林出,雅負 知詩。閱《岳鄂王廟題壁詩》曰:「何事疥吾壁也?」命隸人 篲墨埽之。至以言詩,乃大驚,立命駕往謁,與定交。武 林人爭延致以言,以言不懌,辭歸。與皇甫子浚兄弟 善,遂主皇甫氏。以言之父諱右,與虞山、孫艾為死友。 且死,屬以言曰:「常熟可久居,居必依」孫氏以言。老且 病辭。皇甫氏曰:「先人之所屬也。」艾之子耒具舟逆之, 遂死孫氏耒殮而殯之,葬孫氏吾谷墓旁,表諸石曰 「虛巖山人周君墓。」子浚銘之曰:死生之交,諒焉有經, 千秋百世,盟言是徵。迄今百有餘年,孫氏之子孫守 其盟不替,歲時祭焉。
豐坊字存禮,為人狂誕傲僻,縱口徇意,所至人畏而 惡之。嘗邀邑子沈嘉則具盛饌結忘年交,相得甚驩。 或間之曰:「是嘗姍笑公詩。」即大怒,設醮上章詛之。上 帝所詛凡三等:一等皆公卿大夫有讎隙者;二等則 布衣文士,嘉則為首;三等鼠、蠅、蚊、蚤、虱,其狂可笑,皆 此類也。
皇甫汸,字循順。好狎遊,少與伯仲氏及中表「二黃」稱 詩,掉鞅詞苑五十餘年。其在燕中,則有高叔嗣、王慎 中、唐順之、陳束;在留署,則有蔡汝楠、許穀、王廷幹、施 峻、侯一元、中山徐京;再赴闕下,則有謝榛、李攀龍、王 世貞;而謫楚則交王廷棟,遷滇則交楊慎咸,相與上 下。
交誼總部雜錄
[編輯]《易經·泰卦》:「九二,朋亡。」〈程傳〉時之既泰,則人習於安其情, 肆而失節,將約而正之,非絕去其朋與之私,則不能 也,故云「朋亡。」自古立法制事,卒不能行者,牽於「朋比」 也。治《泰》不能「朋亡」,則為之難矣。
《繫辭下傳》:「定其交而後求,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 《禮記曲禮》:「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 信也。」〈注〉僚友:官同者,「執友。」志同者,同師之友。其執志 同,故曰「執友。」「交遊」則泛言遠近之往來者。
《檀弓》:孔子曰:「父之友,吾哭諸廟門之外;師,吾哭諸寢; 朋友,吾哭諸寢門之外。」
《禮器》,喪祭之用,賓客之交,義也。
《郊特牲》:「為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樂記》:「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
《關尹子三極篇》:「利害心愈明,則親不睦,賢愚心愈明, 則友不交」,
《七釜篇》:「二幼相好,及其壯也,相遇則不相識。二壯相 好,及其老也,相遇則不相識。如雀鴿鷹鳩之化,無昔無今。」
《九藥篇》:「有道交者,有德交者,有事交者。道交者,父子 也,出於是非賢愚之外。故久德交者,則有是非賢愚 矣。故或合或離,事交者合則離。」
《管子·法禁》篇:「交人則以為己賜,聖王之禁也。」
「遠交以踰群」,聖王之禁也。
《形勢解》:「與人交,多詐偽,無情實,偷取一切,謂之烏集 之交。」初雖相歡,後必相咄。故曰:「烏集之交,雖善不親。」 《列子力命》篇:「世稱管鮑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實 無善交,實無用能也。實無善交,實無用能者,非更有 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鮑叔非 能舉賢,不得不舉;小白非能用讎,不得不用。」
《墨子修身》篇:「近者不親,無務來遠;親戚不附,無務外 交。」
「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遍物不博, 辨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
《荀子勸學》篇:「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 而近中正也。」
《非十二子》篇:「遇鄉則修長幼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 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 寬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 天地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 《君道》篇:「其於百官之事,伎藝之人也,不與之爭能,而 致善用其功。其侍上也,忠順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 而不」偏,其交遊也緣義而有類,其居鄉里也,容而不 亂。
《宥坐》篇:「與小人處者,吾殆之也。」
《韓子愛臣》篇:「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
《有度》篇:「若以譽進能,則臣離上而下比周;若以黨舉 官,則民務交而不求用於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國亂。 以譽為賞,以毀為罰也。則好賞惡罰之人,釋公行,行 私術,比周以相為也。忘主外交,以進其與,則其下所 以為上者薄矣。交眾與多,外內朋黨,雖有大過,其蔽 多矣。」
民不越鄉而交,無百里之戚,貴賤不相踰,愚智提衡 而立,治之至也。
《五蠹》篇:「布衣相與友,無富厚以相利,無威勢以相懼 也。故求不欺之士。」
《解老》篇:「義者,知交朋友之接也。親疏,內外之分也,知 交友朋之相助也。宜親者內,而疏者外。」宜義者,謂其 宜也。
《呂子正名》篇:「尹文曰:『交友則信,居鄉則悌』。」
《戰國策》:江乙說安陵君曰:「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以 財交者,財盡而交絕。」
《史記孟嘗君傳》:「馮驩曰:『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 然也』。」
《蘇秦傳》:秦說趙肅侯曰:「安民之本,在乎擇交,擇交而 得,則民安,擇交而不得則民終身不安。」
《素書求人之志章》:「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 以接人。」
《安禮章》:「同志相得,同仁相憂,同惡相黨,同愛相求,同 美相妬,同知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 氣相感,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 藝相規,同巧相勝。」此乃數之所得,不可以理違。 《淮南子原道訓》所謂「人者偶。」智故曲巧偽詐,所以 俛仰於世人而與俗交者,隨人者,與俗交者也。 《精神訓》衰世湊學,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矯拂 其情,以與世交。故目雖欲之,禁之以度;心雖樂之,節 之以禮;趨翔周旋,詘節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 飲,外束其形,內總其德,鉗陰陽之和,而迫性命之情, 故終身為悲。
《氾論訓》「聖人以文交於世,而以實從事於宜,不結於 一跡之塗,凝滯而不化。」
《詮言》訓「人,舉其疵則怨人鑑見其醜則善鑑人能接 物而不與己焉,則免於累矣。」
外交而為援,事大而為安,不若內治而待時。凡事人 者,必以寶幣卑辭。事以玉帛,則貨殫而欲不厭;卑體 婉辭,則諭說而交不結;約束誓盟,則約定而反無日。 雖割國之錙錘以事人,而無自恃之道,不足以為全 說。《山訓》行合趨同,千里相從;趨不合行不同。對門不 通。海水雖大,不受胔芥。日月不應非其氣,君子不容 非其類也。
《新書大政下》篇:「交接之道,不過於為身。故不肖者之 為身也,不可以接友。」
《修政語》上篇:帝舜曰:「吾盡吾敬以事吾上,故見為忠 焉;吾盡吾敬以接吾敵,故見為信焉;吾盡吾敬以使 吾下,故見為愛焉。」
《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銀手如 㫁。是卜商之行也。」 《文王官人》篇:「省其出入,觀其交友;省其交友,觀其任 廉《新序雜事》篇: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諺曰:「有白頭而新,傾蓋而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揚子·修身》篇:「君子修其身而後交,上交不諂,下交不 驕,則可以有為矣。」或曰:「君子自守,奚其交?」曰:「天地交, 萬物生;人道交,功勳成。」
《重𥟖篇》:「或問交,曰:『仁』。問餘耳?」曰:「光初。」竇灌曰:「凶終。」 《後漢書宋弘傳》:「弘曰:『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 下堂』。」
《王丹傳》論「王丹難於交執之道,斯知交矣。」
《論衡累害》篇:「人之交遊,不能常歡,歡則相親,忿則疏 遠,疏遠怨恨,毀傷其行。」
《潛夫論務本》篇:「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遊為末。內 孝悌於父母,正操行於閨門,所以列士也。今多務交 游以結黨助,偷世竊名,以取濟渡,夸末之徒從而尚 之,此逼真士之節,而衒世俗之心者也。」
《仲長子昌言》:「幽言則攻己之短,會同則述人之長,負 我者我加厚焉。未有與人交若此而見憎者也。 事君不為君所知,忠未至也;與人交不為人所信,義 未至也。」
《風俗通》《尚書》曰:「人惟求舊。」《詩》云:「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周禮》九兩友,以任得民。是 以隨會圖其身,而不遺其友,鮑叔度其德而固推管 子。厥後陵遲,彌已凋翫,伐木有鳥鳴之刺,谷風有棄 予之怨。陳餘、張耳,攜手遯秦,友猶父子,及據國爭權, 還為豺虎。自漢所稱,王貢彈冠,蕭朱結綬,博育復隙, 其終始以交為難,況容悅偶合,而能申固其好者哉! 故長平之吏,移於冠軍;魏其之客,移於武安;鄭當、汲 黯,亦旋復然,翟公疾之,乃書其門。一死一生,乃知交 情;一貴一賤,交情乃見,自古患焉,非直今也。韓信寵 秩出胯下之人,斯難能也。安國不念舊惡,合禮中平; 李廣因威歸忿,非義之理;宣尼暨陳,皆降而復升,兼 濟天下。惟虞卿逼於彊秦,獨善其身,纘述篇籍,垂訓 後昆。昔子夏「心戰則癯,道勝如肥」,何必高位豐爵,以 為融懿也。
荀悅《三游論》:「世有三游,德之賊也。一曰游俠,二曰游 說,三曰遊行。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 謂之游俠;飾辯辭,設詐謀,馳逐於天下,以要時勢者, 謂之游說。色取仁以合時好,連黨類,立虛譽,以為權 利者,謂之遊行。此三游者,亂之所由生也。」
「君子犯禮,小人犯法,奔走馳騁,越職僭度,飾華廢實, 競趨時利。簡父兄之尊,而崇賓客之禮;薄骨肉之恩, 而篤朋友之愛;忘修身之道,而求眾人之譽」;割衣食 之業,以供饗宴之好;苞苴盈於門庭,聘問交於道路, 書記繁於公文,私務眾於官事。於是流俗成矣,而正 道壞矣。
遊行之本,生於道德仁義,汎愛容眾,以文會友,和而 不同,進德及時,樂行其道,以立功業於世,以正行之 者,謂之君子。其失之甚者,至於因事害私,為姦軌矣。 《魏志杜畿傳》:「畿子恕曰:『布衣之交,務信誓而蹈水火, 感知己而披肝膽,徇聲名而立節義』。」
《胡質傳》:「質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貪,奔北知其 不怯,聞流言而不信,故可終也。」
《人物誌體別》篇:「弘普之人,意愛周洽,不戒其交之溷 雜,而以介為狷廣其濁。是故可以撫眾,難與厲俗。」 《八觀》篇:「愛惠分篤,雖傲狎不離;助善著明,雖疾惡無 害也。」
《譙子》:「夫交之道,猶素之白也,染之以朱則赤,染之以 藍則青。」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
《抱朴子臣節》篇:「人臣外結出境之交,內樹背公之黨, 雖才足飾非,言足文過,未有不身膏剡鋒,家糜湯火 者也。」
《風土記》:越俗,性率朴,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犬 雞,祝曰:「卿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 乘馬,他日相逢卿當下。」
《文心雕龍》:「嵇康《絕交》,實志高而文偉矣。趙至《敘離》,乃 少年之激切也。」
《顏氏家訓治家》篇:「世間名士,但務寬仁,至於飲食饟 饋,僮僕減損,施惠然諾,妻子節量,狎侮賓客,侵耗鄉 黨,此亦為家之巨蠹矣。」
《慕賢》篇: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 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
《文中子王道》篇:「子見劉孝標《絕交論》曰:『惜乎舉任公 而毀也,任公於是乎不可謂知人矣』。」
《天地篇》:子曰:「不強交,不苟絕,惟有道者能之。」
問《易》篇:「交遊稱其信,可以立功矣。」
《禮樂篇》:子曰:「君子可招而不可誘,可棄而不可慢,輕 譽苟毀,好憎尚怒,小人哉?」子曰:「以勢交者,勢傾則絕; 以利交者,利窮則散。故君子不與也。」子謂:「薛收善接 小人,遠而不疏,近而不狎,頹如也。」
《立命篇》:子曰:「棄德背義,而患人之不己親;好疑尚詐而患人之不己信,則有之矣。」
譚子《游雲》篇:「君子常正其心,常儼其容,則可以游泳 於寥廓,交友於神明,而無咎也。」
《鹿門隱書》,「愛雖至而不媟,讎已危而不擠,勢方盛而 知足,利正中而議巳」,豈小人之能哉!
憚勢而交人,勢劣而交道息;希利而友人,利薄而友 道退。明君善全臣者不狎,哲士善全友者不䁥。 「不思而立言,不知而定交」,吾其憚也。
無能子。《孫登說》:「孫登先生隱蘇門山,嵇康慕而往見 之。登曰:『吾嘗得汝《貽山巨源絕交書》,其間二大不可, 七不堪,皆矜己疵物之說,時之所憎也。夫虛其中者, 朝市不喧,欲其中者,巖谷不幽。仕不能奪汝之情,處 不能濟汝之和,仕不累不仕則已,而又絕人之交,增 以矜己疵物之說,啅噪於塵世之中,而欲探乎永生』」, 可謂惡影而走於日中者也。
《冊府元龜不誼小序》:「夫人者最萬物之靈,誼者居五 行之一。故行誼者必克己恕物,急病讓夷,固其窮不 可以利誘,守其節不可以兵劫,如斯而已矣。乃有反 道敗德,壞法亂紀,傾險其行,邪僻其心,遺骨肉之親, 棄故舊之好,背乎僚友之惠,忘其所事之恩,因利乘 便,竊發搆難,或肆其慘毒,或寘諸刑辟,或縱行離間」 之術,或靡顧翻覆之跡,擁己自恣,蹈害無悔,歷代之 下,比比而有。故古人有言曰:「不恥不仁,不畏不誼。」其 斯人之謂乎!
《省心錄》以禮義為交際之道,以廉恥為律己之法,游 息於是朋友見欽而不敢欺,妻子取法而不敢侮,盡 思患預防之理。所以譬之四維,其可廢而不張乎? 夫寡言擇交,可以無悔吝,可以免憂辱。
與善人交,終身了無所得者;與不善人交,動靜語默 之間,亦從而似之,何耶?人性如水,為不善如就下故 《易》,安可不擇交。
邵雍《無名公傳》:「心無妄思,足無妄走,人無妄交,物無 妄受。」
《易潛虛雍初》:「匪飛匪潛,出門交有功。」出門交有功,尚 和也。
《涑水家儀》:「凡子事父母,父母所愛亦當愛之,所敬亦 當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於人乎?」
《容齋續筆》:張耳、陳餘,少時為刎頸交,其後爭權,相與 致死地而不厭,蓋勢利之極,其究必然。韓馥舉冀州 以迎袁紹,而終以懼死;劉璋開門延劉備,坐失益州; 翟讓提兵授李密,而舉族不免;尒朱兆以六鎮之眾 付高歡,而卒斃於歡手。紹密、歡忘其所自,不足深責。 孰謂元德之長者,而忍為此耶?
《避暑錄話》:「《唐書》載陸餘慶與趙正固、盧藏用、陳子昂、 杜審言、宋之問、畢御名、郭襲微、司馬子微、釋懷一為 方外十友。正固、襲微名跡不甚顯。審言、之問、軰皆一 時文士傑出,子微超然物外。懷一又佛氏人固患交 游,多則多事,然亦何可盡絕。誠使有審言、之問之徒, 賦詩論文,子微談方外之事,懷一論釋氏之說,朝夕」 相與從容於無事之境,其樂豈可既乎?《史》言「方武后、 中宗時,士多暴貴驟顯,其禍敗誅死,亦不旋踵。獨餘 慶官太子詹事,雖不甚顯,訖無咎悔。觀其所處若此, 世間憂患,其孰能累之?吾去市朝久,竄跡深山窮谷 之間,不復與當世士相接,士亦莫肯從吾游。獨念有 如此十人者,或可庶幾餘慶之志。而」唯故人子二三 軰與門生時時相過,文采議論,燦然可觀,求子微懷 一,蓋沅江九肋也。餘慶有子璪,為中書令蕭嵩所知。 嵩罷宰相,後來者使陰求其短,璪乃曰:「與人交過且 不可言,而況無有乎?」蓋璪猶有餘慶風烈,吾諸兒雖 碌碌,亦若修謹厚重者,尚能推吾志為陸璪否耶? 鄭氏家範,子孫不得謔「浪敗度,免巾徒跣。凡諸舉動, 不宜掉臂跳足,以蹈輕儇。見賓客亦當肅行祗揖,不 可參差錯亂。」
《揮麈前錄》。昔人最重契義,朋從年長,則以兄事之,齒 少以弟或友呼焉。父之交遊,敬之為丈,見之必拜,執 子姪之禮甚恭,丈人行者,命與其諸郎遊,子又有孫, 各崇軰行,略不紊亂,如分守之嚴。舊例,書札止雲「啟」, 或止稍尊之則再拜,雖行高而位崇者,不過曰「頓首 再拜」而已,非父兄不施覆字,宰輔以上方曰「台候」,餘 「不敢也。」前軰名卿尺牘中可考,今俱不然,誠可歎息。 《小學廣敬身》篇范忠宣公戒子弟曰:「人雖至愚,責人 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 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
《朱子語類》:先生因泛言交際之道云:「先人曾有雜錄 冊子,記李仲和之祖。」〈見居三衢〉同包孝肅同讀書一僧舍, 每出入必經由一富人門,二公未嘗往見之。一日,富 人俟其過門,邀之坐,二公託以他事不入。他日復招 飯,意廑甚。李欲往,包公正色與語曰:「彼富人也,吾徒 異日或守鄉郡,今妄與之交,豈不為他日累乎?」竟不 往。後十年,二公相繼典鄉郡,先生因嗟歎前輩立己 接人之嚴蓋如此。方二公為布衣,所志已如此,此古人所謂言行必稽其所終,慮其所敝也。或言:近有為 鄉邑者,泛接部內士民如布衣交,甚至狎溺無所不 至。後來遇事入手,處之頗有掣肘處。曰:「為邑之長,此 等處當有限節,若脫略繩墨,其末流之弊必至於此。 包李之事可為法也。」
《真西山文集》:問:「『因不失其親』,因者,依也。言與人相依, 須是其人可以親近,方得。如士之擇友,男之擇婦,女 之擇婿,以至於臣之擇君,皆是。若起初不謹,則後來 雖欲悔而不可得也。又如為人臣屬而事其長,亦須 看此人可親與否。如其人非賢者,輕易依附,一為其 所薦,則終身便有舉主之分,如何悔得?以此推之,凡」 百皆然。大抵以審擇於始為貴也。
《輟耕錄》:《漫浪野錄》云:「『蘇子瞻泛愛天下士,無賢不肖, 懽如也。嘗自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 院乞兒』。子由晦默,少許可,嘗戒子瞻擇交,子瞻曰:『吾 眼前見天下無一箇不好人』,此乃一病』。以余言之,先 生天下士也,此其所以汎愛天下士。顧今之忌才嫉 能,口堯、舜而心盜跖者,使先生視之,乃土苴之不若」 矣。
武林錢思復先生惟善嘗言,年十六七時,以詩見息 齋李公於州橋寓居。既拜公,公答拜,命坐,辭之再。公 曰:「仲尼之席,童子隅坐。」因不敢辭。徐永之先生為江 浙提舉日,客往訪之者,無間親疏貴賤,必送之門外。 凡客請納步,則曰:「不可。婦人迎送不踰閾。」右二事,可 見前輩諸老,謙恭退抑,汲引後進,待人接物者如此。 方孝孺格言戲謔,少則交道可久。
《華川巵辭》:「交友之道,褻則慢,慢則欺;嚴則憚,憚則離。 惟敬是持,則情真而愈宜,好久而不衰。」
「約言而敬」,不敢慢,與人交之道也。
《丹鉛總錄》:「《漢書》:『白頭如新,傾蓋如故』。《說苑》作『白頭而 新,傾蓋而故』。」「而」「如」古字通用。「白頭而新」,雖至老而交 猶新。「傾蓋而故」,謂一見而交已故也。作「而」字解,尤有 意味。
《晉陽秋》曰:王導接誘應會,少有牾者,雖疏交常賓,一 見多輸寫款誠,自謂為導,所遇同之舊䁥。 宋劉炎《邇言》云:「天下之士亦多矣,豈獨登龍門與仙 舟者皆為賢,而不在此選者盡不肖耶?更相表題,是 自立禍梯。」又曰:「韓稚圭忠於所事,天下無間言,範文 正勇於自任,而朋黨之議起矣。范公豈立黨者,惟其 立意,則黨」之召也。
《林下盟》:自昔士之閒居野處,必有同道同志之士相 與往來,故有以自樂。淵明詩曰:「昔欲居南村,非為卜 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晨夕。」又云:「鄰曲時來往,抗 言談往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則南村之鄰,豈 庸庸之士哉?杜少陵《與朱山人詩》曰:「相近竹參差,相 過人不知。幽花欹滿徑,野水細通池。歸客村非遠,殘 尊席更移。歎君多道氣,從此數追隨。」李太白《與范居 士詩》曰:「忽憶范野人,閑園養幽姿。」又云:「還傾三五酌, 自詠猛虎詞。近作十日歡,遠為千載期。風流自簸蕩, 謔浪偏相宜。」觀此,則朱山人、范居士者,可謂非常流 矣。
鴻苞《劉孝標絕交書》,曲盡世情交態。余始以為蒐剔 描寫,頗傷厚道。乃今身經目擊,閱盡風波,然後知孝 標之言有味哉!杜甫詩云:「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 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張 謂詩曰:「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 諾蹔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餘生平把臂談心者半 天下,指青松,示皎日,爭欲自附於金石,轉昐之間,炎 涼胡越,若出兩人。嗟乎!「廣交以延譽,不如索居以自 全。」余悟也久矣,方塊處一室,與雲霞為伴侶,引松竹 為知心,可不復及此?而猶偶言之者,欲以垂戒後人。 無多取市道交。
物態炎涼,自古而然。余嘗戲著《論仲尼》「侃侃誾誾,亦 似較量名位。雷霆轟轟,不聞擊冠裳;富貴往往擇田 夫負販之子而焚鑠焉。市井椎埋,謀刦一財,戕殺一 命,鬼神每每偵而隨之,必得罪人乃已。阿瞞、寄奴之 輩,陰賊剛悍,生平殺戮無辜,傷害物命,不知其數,而 曾不聞神明之較筭取償也,豈造物亦勢利耶?」余方 以虛名處官,交遊往來,殆遍海內。青松皦日,動引古 賢,一旦淒涼,收聲匿影。平時《管》《鮑》,盡化路人,歲寒之 盟不變而彌篤者,得十數公焉。不可不標而出之,以 敦古誼,以告後來:吳門王司馬元美、巴陵張司馬肖 甫、平湖陸司寇與繩、楚國劉衛尉子大,豫章鄒給事 爾瞻、丁憲使右武李參知惟貞,海陵「顧中丞益卿,廬 江朱員外文臣,天台王給事恆叔,梁溪鄒督學彥吉、 秦舍人君陽,雲夢鄒主事孚如,武陵龍民部伯貞,伯 貞子祠部君,雲中萬兵使伯修,麻城周司農元孚。夫 夫也者,空谷跫然,幽崖暖律,金石可泐,此義不磨,斯 馮驩、翟公所不能訾議也,即世又不可謂無人矣。」 意見聖賢學問,雖立言多端,只一「恕」字,終身受享不 盡。假如己在患難時,常望人振救,有排擠者,恨之必深,則當無事時,可為人盡力,視人患難卻不救,或為 「下石」之語,此豈是恕己?當憂病人來,憐恤存問,必感 之,有禮數,疏闊者必不悅。若人有憂病,己卻懶慢不 知照管,此豈是恕己?當?卑位去見尊官貴人,使勢輕 忽,久候不出,心上必然忿恨。若居尊貴,不肯體恤人, 依前慢他,此豈是恕?人規正己失中,心不能堪,或面 發赤,強顏勉受,若直攻人過,不知避忌,此豈是恕?己 有纖過?東掩西藏,惟恐人知他人有過,卻對眾公言, 此豈是恕?至於己所守廉潔,卻不責人以刻甚;己所 行忠厚,卻不望人以過恭,此又是盛德事,加於恕一 等矣。
長者言:人之交友,不出「趣味兩字。有以趣勝者,有以 味勝者,有趣味俱乏者,有趣味俱全者,然寧饒於味, 而無寧饒於趣。」
《野航史話》:謝澹任俠,不營當世,與名士范泰為雲霞 交,交道中以此為第一。
《槎菴燕語》:「與朴實人交,必無根本之虞;與輕薄人交, 必多離搆之事。」
君子之待小人也,不可不寬;君子之處小人也,不可 不嚴。
《東谷贅言》:「小人之交,外親而內疏,始合而終叛;君子 之交,則內外始終一也。故君子無黨,小人無朋。君子 無賣友之心,小人無久要之信。」
古者士大夫閒居,必有高人韻士,與之杖履,徜徉於 水聲林影之間,尋幽弔古,以暢沖襟,如杜少陵之於 「錦里先生」、青蓮居士之於范野人是也。或有禪客與 之爐薰隱几,散慮忘情,如坡仙之於佛印,涪翁之於 黃龍、參寥是也。幸而生於多賢之邦,又有天壽、平格 之老為衣冠真率之會,如睢陽、香山、洛社耆英諸會 是也。
《餘齋恥言》或問曰:「為多營而善逐乎,毋寧懶矣;為柔 附而媚容乎,毋寧傲矣。何如?」餘齋曰:「營媚者,中人所 羞,懶傲者,名士所託,宜有間也。雖然,托其名耳。士處 季世,謐乎無營,將見懶焉;崢乎不撓,將見傲焉。非其 實也。夫懶與傲,德之賊也,禍患之藪也,如之何其可 居也?」
《呂涇野集》:先生語諸生曰:「第一要擇交。交際之間,將 《論語》活活的見在躬行上纔親切,纔見得有至有未 至處。若只敘寒暄,說俗話便了,視聖人之道反相恥 一般,這聚只是空談了。蓋聖人之道極平易,近人情, 只在日用行事間見得。凡談奧妙,念高遠,俱是異端。 今人胡亂說話者,號曰『不拘小節』。」又有「循禮,號曰『道 學』」,然於作用處卻有欠。故二者皆非道。
《范竹溪集》:「兩悔無不釋之冤,兩求無不合之交,兩怒 無不成之禍。」
「《兩人相非》,不破家亡身不止,只回頭認自家」一句錯, 便是無邊受用;「兩人自是,不反面稽脣不止,只溫語 稱人」一句是,便是無限歡忻。
不面謁人,省其疲於應接。不輕寄書,省其困於裁答。 不乞求人看顧,省其難於區處。
《高景逸集同志約》,「往來用單帖,隆重則用折柬,過從 相敘,殽用葷素六簋,果榼湯點,可有可無,不專席,不 殺生。特設相邀殽用葷素八簋、五果一榼一湯一點, 用一生不殺更佳。」
續問奇類林莊子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四人相視 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唐楊寧與陽城為莫逆 交,德宗詔城與寧俱來,此莫逆交所由名也。漢鄭當 時年少,其所交者皆大父行。晉王戎少阮籍二十歲, 而籍與友善。唐張鎰有重名,陸贄年十八,往見,奇之, 請為忘年友。孟郊性介,少合韓退之,一見為忘年之 交,此《忘年交》所由名也。
梁冀既殺李固、杜喬,暴固、喬屍,令有敢臨者加其罪。 固弟子郭亮未冠,左提章鉞,右秉斧鑕,詣闕上書,乞 收固屍,不報,與董玨俱往,臨哭不去。喬故掾陳留楊 匡,號泣星行,至洛渚,託為夏門亭吏,守護屍喪,積十 二日,詣闕上書,並乞二公骸骨,太后許之。匡送喬喪 還家,葬訖,遂與亮、玨皆隱匿,終身不仕。曹節既殺陳 蕃,竇武梟首都亭,收捕宗親賓客悉誅之。蕃友朱震 收葬蕃屍,匿其子逸,事發繫獄。震受考掠,誓死不言, 逸由是得免。武掾胡騰殮武屍行喪,亦坐禁錮。武孫 輔,年二歲,詐以為己子,與令史張敞共匿之,亦得免。 夫李、杜齊名,陳、竇比節,宜得義士之報;而郭亮、董玨、 楊匡、朱震、胡騰、張敞六人,諒自卓卓不可及。嘗考主 父偃方貧時,賓客無一人納門,及其相,齊迎或千里, 偃遍召謝而絕之,戒毋復入門。又方貴幸時,賓客以 千及其族死,無一人收者,惟獨洨孔車收葬。天子 聞之,以為孔車長者也。顧不知孔車者,偃貧時,賓客 無一人,車曾在一人中為之納否?偃貴幸時,賓客千 人中,為所絕否?第偃能感義,車能報知,至為天子所 嘉歎,亦奇男子事,足愧後世之交情交態者。
狄仁傑以其僚鄭崇質母老,請代使絕域;柳宗元以其友劉禹錫母在,請以柳易播。二公高義,千古美談。 又有徐大元為杭州參軍,哀其僚張惠以贓抵死,而 母老,迺詣自言皆受,以薄其罪,惠得不死,元坐免官 十年。此又寧為其僚分過,以安其母之心,以遂其子 之孝者。韋綬將為進士舉首,以其友楊凝母老,讓之, 不對策。此又寧推美於友,以為其母榮者。今世士大 夫處僚友,若萍梗相值,無少顧念,事利害,僅毛髮,以 秦越人視,甚或擠焉。矧推念及其父母。四公皆唐事, 可以激頹俗者,故並著之。
唐王起知貢舉,欲取白敏中及第,而患其與賀拔惎 往還,令所親申意,欲白絕惎,白許諾。俄惎至,左右以 他出對,惎遲迴而去,白知遽躍出,呼之回,具以實告 曰:「一第何門不可致,而令我離絕至交乎?」遂相與盡 醉。起聞之曰:「吾向止知敏中,今當並取賀拔惎矣。」敏 中此事,大有古人風。今人貧賤石交,一旦富貴,便作 面孔相向。若敏中者,不肯輕絕於賀拔惎,安肯苟同 於李德裕耶?
黃隱,元豐中為監察御史。初入對,時方尊尚王氏學, 神宗問隱學術,隱以司馬光對。神宗嘉其不撓,遷殿 中侍御史。林豫嘗為蘇軾所薦,後軾下御史獄,豫適 賜對,神宗問誰所薦,豫曰:「蘇軾。」問何以識之,曰:「臣經 由杭州。」軾為倅,因會客,識之。又問是日所談何事,豫 頓首曰:「臣子所談,無非忠孝。」時論韙之。嗚呼!是可謂 不欺其師,不欺其友,不欺其君矣。二公皆吾莆人,先 輩風流,真可欽仰。
《遵生八牋》:「好辨以招尤,不若訒默以怡性;廣交以延 譽,不若索居以自全。」
泛交不若寡交,多求不若慎守。
《讀書鏡》:「山濤晚與尚書和逌交,又與鍾會、裴秀等並 申款昵,以二人居勢爭權,濤平心處中,各得其所,而 俱無恨焉。白樂天與楊虞卿為姻家,而不累於虞卿; 與元稹、牛僧孺相厚善,而不黨於元稹。僧孺為裴晉 公所愛重,而不因晉公以進;李文饒素不樂,而不為 文饒所深害。處世如二公,亦足矣。」然余嘗考山濤一 「《心求退表》疏數十上,久乃見聽。樂天自刑部侍郎以 病求分司,時年纔五十八,自是蓋不復出。中間一為 河南尹,期年輒去,再除同知刺史,不拜。」二公功名心 淡,故能翱翔容與於去就愛憎之間,以此意推之,雖 入虎狼穴可也,況士大夫之同朝者乎?
歐陽文公元歸於鄉,省墓交謁,公應接紛紛。一日,令 勒馬入隘巷,問某人家,訪之,乃治履者所居。左右驚 問,公以其人亦嘗謁見,故答其意耳。江西甘矮梅先 生通《五經》,四方從學者甚眾。一日,其徒有行臺御史 者,謁先生於家,先生款語久之,求退。先生曰:「能少留 蔬食否?」及設饌,惟蔥湯麥飯而已。先生曰:「御史豈啖 此者,但老夫易辦耳。」口占一詩畀之云:「蔥湯麥飯丹 田暖,麥飯蔥湯也可憐。試向城樓高處望,人家幾處 未炊煙。」先生之意深矣。前輩重風教而忘貴賤如此。 吁!今亡已夫!
牛僧孺與李德裕交惡,李氏客不敢言及牛丞相門 戶柳仲郢先為牛公所辟,後李衛公奏為京兆,仲郢 謝曰:「不期太尉恩獎及此,仰報盛德,敢不如奇章公 門館!」衛公深歎其無苟同。楊綰以清儉在位,天下之 士多以敝衣為儉,以求合於綰。惟武元衡素好鮮美, 不改所為,綰甚重之。夫大丈夫不將不迎,不詭不隨, 每事自斷於心足矣。若依阿附會以取憐於世者,非 婦人則佞客也。徐節孝嘗問崔子方何如人?江端禮 曰:「與人不苟合,議論亦如此。」節孝曰:「『不必論其他,只 不苟合』三字,可知其所守之正。」
《見聞搜玉》:荀爽謁李膺為之御,歸而喜曰:「吾今日得 為李君御矣。」趙咨過滎陽,曹暠迎之,不得見,恐為天 下笑,遂棄印綬追謁之。夫一得御非所榮,而爽為之 喜,一不得見,何足深愧,而暠恐為天下笑。李、趙為人 景仰固賢矣,而荀、曹將不得為樂善之君子乎。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