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第07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十三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七十三卷目錄

 榮辱部總論

  禮記曲禮

  道德經厭恥

  晏子問下篇

  荀子榮辱篇 正論篇

  潛夫論論榮

  黃憲外史恥辱

  文中子王道篇

  冊府元龜困辱 忍恥

  清暑筆談寵辱

 榮辱部藝文一

  君子無榮辱解      唐韋瑞符

 榮辱部藝文二

  絕句          唐童翰卿

  效古           僧澹交

  歌            僧元寂

 榮辱部紀事

 榮辱部雜錄

人事典第七十三卷

榮辱部總論

[編輯]

禮記

[編輯]

《曲禮》

[編輯]

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地廣大,荒而不治,此亦 士之辱也。

壘者,屯軍之壁。卿大夫不能謀國,數見侵伐,故多壘。土廣人稀,荒穢不理,此二者固皆卿大夫之責。士卑不與謀國,而田裡之事則其職也,故曰:「亦士之辱。」

道德經

[編輯]

《厭恥》

[編輯]

寵辱若驚。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 謂「寵辱若驚。」

晏子

[編輯]

《問下篇》

[編輯]

叔向問《晏子》曰:「何若則可謂榮矣?」晏子對曰:「事親孝, 無悔往行;事君忠,無悔往辭;和於兄弟,信於朋友;不 諂過,不責得,言不相坐,行不相反。在上治民,足以尊 君,在下蒞修,足以變人。身無所咎,行無所創,可謂榮 矣。」

荀子

[編輯]

《榮辱篇》

[編輯]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儉者,偋五六也。雖有戈矛之刺, 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煖於布帛;傷人之言, 深於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 無所履」者,凡在言也。巨塗則讓,小塗則殆,雖欲不謹, 若雲不使。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殘者,忮也;博而 窮者,訾也。清之而俞濁者,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 「辯而不說者,爭也。直立而不見知者,勝也。廉而不見 貴者,劌也。勇而不見憚者,貪也。信而不見敬者,好剸 行也。」此小人之所務,而君子之所不為也。鬥者,忘其 身者也,忘其親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頃之怒,而 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殘,親戚 不免乎刑戮,然且為之,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刑 法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憂忘其身,內 忘其親,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赦也,聖王之所不 畜也,乳彘不觸虎,乳狗不遠游,不忘其親也。」小人憂 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 不若也。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 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 人相賊害也。「憂以忘身,內以忘親,上以忘君」,豈不過 甚矣哉?是人也,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將以為 智耶,則愚莫大焉;將以為利耶,則害莫大焉;將以為 榮耶,則辱莫大焉;將以為安耶,則危莫大焉。人之有 鬥何哉?我欲屬之狂惑疾病耶,則不可,聖王又誅之; 我欲「屬之鳥鼠禽獸耶?」則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惡 多同。人之有鬥何哉?我甚醜之。「有狗彘之勇者,有賈 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 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強。」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然惟利 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 敢而振,猛貪而利。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然惟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 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 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撓,是士君子之勇也儵!請幫助識別此字。「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水,則 無逮矣;掛於患而欲謹,則無益矣。自知者不怨人,知 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 豈不亦迂哉!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 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 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材慤者 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 險;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 體也。夫天生烝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 智慮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法令舉措,時 聽斷公,上則能順天子之命,下則能保百姓,是諸侯 之所以取國家也。志行修,臨官治,上則能順上,下則 能「保職」,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修法,則度量刑 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數,慎不敢損益也。父子相 傳,以持王公,是故三代雖亡,治法猶存,是官人百吏 之所以取秩祿也。孝悌原慤,拘錄疾力,以敦比其事 業,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煖衣飽食,長生久 視,以免於刑戮也。飾邪說,文奸言,為倚事。陶誕突盜, 惕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是奸人之所以 取危辱死刑也。其慮之不深,其擇之不謹,其定取捨 楛僈,是其所以危也。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 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 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也, 疾為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 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 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 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親己也;修正治辯矣,而 亦欲人之善己也。慮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 立也,成則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惡焉。是故窮則 不隱,通」則大明,身死而名彌白。小人莫不延頸舉踵 而願曰:「知慮材性固有似賢人也。」夫不知其與己無 以異也,則君子注錯之當,而小人注錯之過也。故熟 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餘,可以為君子之所為 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 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仁義德行,常安之術 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汙慢突盜,常危之術也,然而未 必不安也。故曰:「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凡人有 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 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耳辨聲音清濁,口辨鹼酸甘苦, 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之所 常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 以為堯舜,可以為桀跖,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 勢注錯,習俗之所積耳。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 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為堯、禹則常安榮,為 桀、跖則常危辱;為堯、禹則常愉佚,為工匠農賈則常 煩勞。然而人「力為此,而寡為彼,何也?」曰:「陋也。堯禹者, 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變,故成乎修,修之為待盡而 後備者也。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惟利之見耳。 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亂世得亂俗,是以小重小也, 以亂得亂也。君子非得勢以臨之,則無由得開內焉。 今是人之口腹,安知禮義?安知辭讓?安知廉恥?隅」積, 亦呥呥而噍,鄉鄉而飽已矣。人無師無法,則其心正, 其口腹也。今使人生而未嘗睹芻豢稻梁也,惟菽藿 糟糠之為睹,則以至足為在此也。俄而粲然有秉芻 豢稻粱而至者,則瞲然視之曰:「此何怪也?」彼臭之而 無嗛於鼻,嘗之而甘於口,食之而安於體,則莫不棄 此而取彼矣。今以夫先王之道、仁義之統,以相群居, 以相持養,以相藩飾,以相安固邪?以夫桀跖之道,是 其為相懸也,幾直夫芻豢之懸糟糠爾哉!然而人力 為此,而寡為彼,何也?曰:陋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 人之大殃大害也。故曰:「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 之,儇之,鉛之重之。」則夫塞者俄且通也,陋者俄且僴 也,愚者俄且知也。是若不行,則湯武在上曷益,桀紂 在上曷損?湯武存則天下從而治,桀紂存則天下從 而亂。如是者,豈非人之情,固可與如此,可與如彼也 哉?人之情,食慾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 欲夫餘財蓄積之富也。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 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多蓄雞狗豬彘,又蓄牛羊, 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 絲帛;約者有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馬。是何也?」 非不欲也,幾不長慮顧後,而恐無以繼之故也,於是 又節用御欲,收斂蓄藏以繼之也。是於己長慮顧後, 幾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淺知之屬,曾此而不知也。 糧食太侈,不顧其後,俄則屈安窮矣。是其所以不免 於凍餓操瓢囊為溝壑中瘠者也。況夫先王之道,仁 義之統,《詩》《書》《禮》《樂》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慮也,將為 天下生民之屬,長慮顧後而保萬世也。其㳅長矣,其 溫厚矣,其功盛姚遠矣,非熟修為之君子,莫之能知 也。故曰:「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幾者,不可與 及聖人之言。」夫《詩》《書》《禮》《樂》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廣之而可通也, 慮之而可安也,反鉛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則利, 以為名則榮,以群則和,以獨則足樂,意者其是耶?」夫 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則從人 之欲,則勢不能容,物不能贍也。故先王案為之制禮 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長幼之差,知賢愚能不能 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後使慤祿多少 厚薄之稱,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故仁人在上,則農 以力盡田,賈以察盡財,百工以巧盡械器;士大夫以 上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盡官職,夫是之謂至 平。故或祿天下而不自以為多,或監門御旅,抱關擊 柝,而不自以為寡。故曰:「斬而齊,枉而順,不同而一夫」 是之謂人倫。《詩》曰:「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蒙。」此之謂 也。

《正論篇》

[編輯]

子,宋子曰:「明見侮之不辱,使人不鬥。人皆以見侮為 辱,故鬥也。知見侮之為不辱,則不鬥矣。」應之曰:「然則 亦以人之情為不惡侮乎?」曰:「惡而不辱也。」曰:「若是,則 必不得所求焉。凡人之鬥也,必以其惡之為說,非以 其辱之為故也。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鬥者,是 豈詎知見侮之為不辱哉?然而不鬥者,不惡故也。今」 人或人其央瀆,竊其豬彘,則援劍戟而逐之,不避死 傷,是豈以喪豬為辱也哉?然而不憚鬥者,惡之故也。 雖以見侮為辱也,不惡則不鬥。雖知見侮為不辱,惡 之則必鬥。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 在於惡之與不惡也夫。今子宋子不能解人之惡侮, 而務說人以勿辱也,豈不過甚矣哉!金舌蔽口,猶將 無益也。不知其無益則不知,知其無益也直以欺人 則不仁,不仁不知,辱莫大焉。將以為有益於人邪,則 與無益於人也,則得大辱而退耳。說莫病是矣。子宋 子曰:「見侮不辱。」應之曰:「凡議必將立隆正,然後可也。 無隆正則是非不分,而辯訟不決。故所聞曰:『天下之 大隆也。是非之封界』」分職,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故 凡言議期命是非,以聖王為師,而聖王之分榮辱是 也。是有兩端矣,有義榮者,有勢榮者,有義辱者。有勢 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慮明,是榮之由中出者也,夫 是之謂義榮。爵列尊,貢祿厚,形勢勝,上為天子諸侯, 下為卿相士大夫,是榮從外至者也,夫是之謂勢榮。 流淫汙僈,犯分亂理,驕暴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 夫是之謂義辱。詈侮捽搏,捶笞臏腳,斬斷枯磔藉,靡 舌請幫助識別此字。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謂勢辱,是榮辱之 兩端也。故君子可以有勢辱,而不可以有義辱;小人 可以有勢榮,而不可以有義榮。有勢辱,無害為堯;有 勢榮,無害為桀。義榮勢榮,唯君子而後兼有之;義辱 勢辱,唯小人而後兼有之,是榮辱之分也。聖王以為 法,士大夫以為道,官人以為守,百姓以為成俗,萬世 不能易也。

潛夫論

[編輯]

《論榮》

[編輯]

所謂賢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祿富貴榮華之謂也, 此則君子之所宜有,而非其所以為君子者也。所謂 小人者,非必貧賤凍餒困阨窮之謂也,此則小人之 所宜處,而非其所以為小人者也。奚以明之哉?夫桀、 紂者,夏殷之君王也;崇侯、惡來,天子之三公也,而猶 不免於小人者,以其心行惡也。伯夷、叔齊,餓夫也;傅 說胥靡而井臼處虜也,然世猶以為君子者,以為志 節美也。故論士苟定於志行,勿以遭命,則雖有天下 不足以為重,無所用不可以為輕,處隸圉不足以為 恥,撫四海不足以為榮,況乎其未能相懸若此者哉? 故曰:寵位不足以為尊我,而卑賤不足以卑己。夫令 譽從我興,而二命自天降之。《詩》云:「天實為之,謂之何 哉?」故君子未必富貴,小人未必貧賤,或潛龍未用,或 亢龍在天,從古以然。今觀俗士之論也,以族舉德,以 位命賢,茲可謂得論之一體矣,而未獲至論之淑貞 也。堯,聖父也,而丹凶傲;舜,聖子也,而叟頑惡;叔嚮,賢 兄也,而鮒貪暴;季友,賢弟也,而慶父淫亂。論若必以 族,是丹宜禪而舜宜誅,鮒宜賞而友宜夷也。論之不 可必以族也若是。昔祁奚有言:鯀殛而禹興,管、蔡為 戮,周公祐王,故《書》稱「父子兄弟不相及」也。幽厲之貴 天子也,而又富有四海;顏原之賤匹庶也,而又凍餒 屢空。論若必以位,則是兩王是為世士,而二處為愚 鄙也。論出不可必以位也又若是焉。故曰:「仁重而勢 輕,位辱而義榮。」今之論者多此之,反而又以九族,或 以所來,則亦遠於獲真賢矣。昔自周公,不求備於一 人,況乎其德義既舉,乃可以宅故而弗之采乎?由余 生於五狄,越象產於八蠻,而功施齊秦,德立諸夏,令 名美譽,載於圖書,至今不滅。張儀,中國之人也;衛鞅, 康叔之孫也,而皆讒佞反覆,交亂四海。由斯觀之,人 之善惡,不必世族;性之賢鄙,不必世俗。中堂生負苞, 山野生蘭芷。夫和氏之璧,出於璞石;隋氏之珠,產於 蜃蛤。《詩》云:「采葑采菲,無以下體。」故苟有大美可尚於世,則雖細行小瑕,曷足以為累乎?是以用士不患其 非國士,而患其非中;世非患無臣,而患其非賢。蓋無 羇縻、陳平、韓信,楚俘也,而「高祖以為藩輔,實平四海, 安漢室。衛青、霍去病,平陽之私人也,而武帝以為司 馬,實攘北狄,郡河西。」唯其任也,何卑遠之有?然則所 難於非此士之人,非將相之世者,為其「無是能而處 是位,無是德而居是貴,無以我尚而不乘我勢也。」

黃憲外史

[編輯]

《恥辱》

[編輯]

楚王問曰:「賢士之處貧賤也,富貴者可以辱乎?」徵君 對曰:「昔者仲尼之釣於沂也,李孫過其車,耕者皆遯, 男女不得。有從者引仲尼之衣而叱之,仲尼揚竿而 行,從者撫其竿曰:『勿揚』。仲尼乃負竿而歌,從者裂竿 而擊之。魯人曰:『此孔丘也』。從者曰:『吾知孔丘,故擊之 耳。以魯國之眾,辱一賤士,奚足道哉』!及孔丘攝相於」 魯,魯人與其從者鬥,從者將死。季孫聞而怒,遂捕從 者百人,桎梏以見孔子。當是時,魯人皆相率而往,以 觀孔子之政,為從者之有怨季氏之執魯命也。既而 從者死。孔子曰:「吾聞訟之窒者折於天刑,君子之幸 也;罪未成而桎梏,小人之幸也。由此觀之,貧賤者奚 辱於富貴哉?夫貧賤而不辱,則進而無黨,出而無求, 獨行其志而盡天者乎!故舜不以耕稼為辱,禹不以 誅鯀為辱,文王不以拘羑為辱,周公不以流言為辱, 仲尼不以裂竿為辱。聖人之心盡於天,而奚跡之為?」 楚王曰:「善。」

文中子

[編輯]

《王道篇》

[編輯]

靖君亮問辱。子曰:「言不中,行不謹,辱也。」

冊府元龜

[編輯]

《困辱》

[編輯]

「夫鷙獸罹乎!網罟則不能奮攫噬之威;應龍潛於污 潢則不能效神靈之用乃有負王霸之略躬明哲之 屬命不我與時無己知困於石而若愚辱在塗而無 告阽危顛躓殆無所容」及夫遇明哲之君丁好賢之 世奮庸廊廟之上預議縉紳之列銘勳於鐘鼎垂譽 於簡冊則《蹇》《剝》之患庸何傷乎!是知「處困而亨先賤」 後貴者,士君子之常也。

《忍恥》

[編輯]

士有時運之未亨,飢寒之切己,忍恥自適,志在功名, 苟活土糞之中,甘心傭保之下。或負薪以自給,或滌 器而雜作,或略賣而為奴,或乞食以見辱。及夫君臣 交感,智略獲伸,則龍蛇起陸,非復蚯蚓之類;鴻鵠遠 引,何傷燕雀之比哉!

清暑筆談

[編輯]

《寵辱》

[編輯]

失生於得者也,辱生於寵者也。故得為失先,寵為辱 先,惟能以未得為失,則失不足患矣,以遺寵待辱,則 辱不能驚矣。故曰:「得者時也,失者順也。」以得委時,何 寵之有?以順處失,何辱之有?

榮辱部藝文一

[編輯]

《君子無榮辱解》
唐·韋瑞符

[編輯]

所謂榮與辱者,賢不肖之辨也,朝暮之所存也,君子 小人所以異道而殊名也。君子無榮辱,小人有辱而 無榮。志意修,術業明,德行備飾,是榮之自內者也。由 之而爵列尊,穀祿厚,無擇而不宜,是榮之自外者也。 君子有諸內,而外者至焉,猶是藝之耨之,鏄之,水澤 以時而苗之猥大者也。而世謂之榮,是果不足為君 子榮也。以至貴於天下,立國家,偃然若固有之者,彼 修之非一日也,得之誠有術也,吾所以待之無愧也, 又何榮乎哉?阨窮詈侮,暴怒橫逆,以至於繫悴逐磔, 世所謂之辱者,是又果不足為君子辱也。問其逢何 物也,其遭何時也,吾之所以不容,用吾之所修,可於 堯、禹、孔子,而不可於斯時也,吾又何辱乎哉?君子無 榮,非不榮也。所以為榮者,出於吾道耳,異乎世之所 謂幸而榮者也。謂種而收者幸,可乎?君子無辱,非不 辱也。吾之道大,彼不足用;吾之說是,彼不足聞。辱誠 有所在也,猶河海之不可內於坳涔也,是豈河海辱 哉?故曰:「君子無榮辱。」由是為說也,小人有辱無榮。曲 哆險詭,突誕嫉賊,是辱自內者也。由之而得刑殺流 放,是亦有諸內而外者至焉。是猶薉蕪之鬱澀之而 蓬亂疽結也,謂飯肉死者不幸可乎?幸而集奸容邪, 盜有位勢,則當時之賢者陰指而默笑之。憤之甚者, 筆之於書,以示戒於後。視其所處,如鼠之肥肆於廩 也,豕之腯澤於欄也,其榮乎哉?故曰:「小人有辱無榮 也。」小人之有辱無榮,內外備至而不容說焉。然則就 是說,吾又有明焉。君子非有榮者,有仁義之榮,而無勢仕之榮也。在吾之修者,堯、禹、孔子,吾將坦蕩蕩而 君師之,立其朝,躋其堂,悟而有之,流千萬世,鼻口吾 芳醲,故曰「有仁義之榮也。」若勢與仕,吾又惡取哉?得 之,吾不屑也,流千萬世。不遂者,稱道而自信焉,惡在 乎得與否也?故曰:「無勢,仕之榮也。」若小人,則無適而 不辱也。學者述道,行吾說而審取焉,君子小人分矣。

榮辱部藝文二

[編輯]

《絕句》
唐·童翰卿

[編輯]

大朴逐物盡,哀我天地功。爭得榮辱心,灑然歸西風。

《效古》
僧澹交

[編輯]

榮辱又榮辱,一何飜與覆。人生百歲中,孰肯死前足。 元鬢忽如絲,青叢不再綠。自古爭名徒,黃金是誰祿。

《歌》
僧元寂

[編輯]

《酒禿》酒禿,何榮何辱。但見衣冠成古丘,不見江河變 陵谷。

榮辱部紀事

[編輯]

《說苑權謀篇》:楚成王贊諸屬諸侯,使魯君為僕。魯君 致大夫而謀曰:「我雖小,亦周之建國也。今成王以我 為僕,可乎?」大夫皆曰:「不可。」公儀休曰:「『不可』。不聽。楚王 身死國亡,君之臣乃君之有也,為民君也。」魯君遂為 僕。

《左傳·成公三年》:齊侯朝於晉,將授玉,郤克趨進曰:「此 行也,君為婦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

襄公三年,晉侯之弟揚干亂行於曲梁,魏絳戮其僕。 晉侯怒,謂羊舌赤曰:「合諸侯以為榮也。揚千為戮,何 辱如之?必殺魏絳,無失也。」對曰:「絳無貳志,事君不辟 難,有罪不逃刑,其將來辭,何辱命焉?」

《說苑建本篇》:趙簡子以襄子為後。董安干曰:「無恤不 才,今以為後,何也?」簡子曰:「是其人能為社稷忍辱。」異 日,智伯與襄子飲,而灌襄子之首,大夫請殺之,襄子 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為社稷忍辱』。豈曰能刺人哉?」 處十月,智伯圍襄子於晉陽,襄子疏隊而擊之,大敗 智伯漆其首以為飲器。

《列子說符篇》:齊有貧者,常乞於城市。城市患其亟也, 眾莫之與。遂適田氏之廄,從馬醫作役而假食。郭中 人戲之曰:「從馬醫而食,不以辱乎?」乞兒曰:「天下之辱, 莫過於乞。乞猶不辱,豈辱馬醫哉?」

《史記張儀傳》:「儀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 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笞掠 數百,不服,釋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 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 儀曰:『足矣』。於是之趙,求見蘇秦。蘇秦乃誡門下人不 為通,又使不得去者數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僕』」 妾之食,因而數讓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 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謝去之。張儀 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事, 獨秦能苦趙,乃遂入秦。

《范睢傳》:睢先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使於 齊,范睢從齊襄王聞睢辯口,乃使人賜睢金十斤及 牛酒。須賈知之,大怒,以為睢持魏國陰事告齊,故得 此饋。既歸,以告魏相魏齊,魏齊大怒,使舍人笞擊睢, 折脅摺齒。睢佯死,即卷之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 溺睢,故僇辱以懲後,令無妄言者。范睢得出,既相秦, 秦號曰「張祿。」魏使須賈於秦,須賈歸辭范睢,范睢大 供具,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食飲甚設,而坐須賈於 堂下,置莝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

張耳《陳餘傳》:「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秦之滅大梁也,張耳家外黃,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 張耳游,客數月。秦滅魏數歲,已聞此兩人魏之名士 也,購求有得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張耳、陳餘乃變 名姓,俱之陳,為里監門以自食,兩人相對。里吏嘗有 過笞陳餘,陳餘欲起,張耳躡之使受笞。吏去,張耳乃」 引陳餘之桑下而數之曰:「始我與公言何如?今見小 辱而欲死一吏乎?」陳餘然之。秦詔書購求兩人,兩人 亦反,用門者以命里中。

《淮陰侯韓信傳》:信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淮陰屠中 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 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褲下。」於是信孰視 之,俛出褲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季布傳》:「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於楚。項籍使 將兵,數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 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漢購將軍急, 跡且至臣家,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願先自 剄』。季布許之,乃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並與 其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處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 乃買而置之田。

《漢書韓安國傳》:「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 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甲曰:『然』。」即溺之《吳志步騭傳》:「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也。世亂,避難江 東,單身窮困,與廣陵衛旌相善,俱以種瓜自給,晝勤 四體,夜誦經傳。」會稽焦征羌,郡之豪族,人客放縱,騭 與旌求食其地,懼為所侵,乃共修刺奉瓜以獻征羌。 征羌方在內,臥駐之移時,旌欲委去。騭止之曰:「本所 以來,畏其強也。而今捨去,欲以為高,祇結怨耳。」良久, 征羌開牖見之,身隱几坐帳中,設席致地,坐騭旌於 牖外。旌愈恥之,騭辭色自若。征羌作食,身享大案,殽 膳重沓,以小盤飯與騭,旌惟菜茹而已。旌不能食,騭 極飯致飽,乃辭出。旌怒騭曰:「何能忍此?」騭曰:「吾等貧 賤,是以主人以貧賤遇之,固其宜也,當何所恥!」 《晉書·石勒載記》:勒居武鄉北原山下,相者曰:「此胡狀 貌奇異,終不可量。」時多嗤笑維鄔人。郭敬以為信然。 會東瀛公騰執諸胡於山東,賣充軍實。騰使將軍郭 陽、張隆虜群胡將詣冀州。兩胡一枷,勒時年二十餘, 亦在其中,數為隆所毆辱。敬先以勒屬郭陽及兄子 時。陽敬族兄也。是以陽時每為解請。道路飢病賴陽 時而濟。

《南史劉穆之傳》:「穆之少時,家貧誕節,嗜酒食,不修拘 檢,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見辱,不以為恥。」

《梁書沈瑀傳》:「瑀為振武將軍,餘姚令。縣大姓虞氏千 餘家,請謁如市,前後令長莫能絕。自瑀到,非訟所通, 其有至者,悉立之階下,以法繩之。縣南又有豪族數 百家,子弟縱橫,遞相庇廕,厚自封殖,百姓甚患之。瑀 召其老者為石頭倉監,少者補縣僮,皆號泣道路,自 是權右屏跡。瑀初至,富吏皆鮮衣美服以自彰別,瑀」 怒曰:「汝等下縣吏,何自擬貴人耶?」悉使著芒屩麤布, 侍立終日,足有蹉跌,輒加搒捶。瑀微時嘗自至此,鬻 瓦器,為富人所辱,故因以報焉。由是士庶駭怨。然瑀 廉白自守,故得遂行其志。

《冊府元龜》:「唐馬周字賓王,武德中補博州助教,日飲 醇酒,不以講授為心。刺史達奚怒,屢加咎責,乃拂衣 游於曹江境,復為浚儀令崔賢首所辱。周遂感激,西 游長安。後至中書令。」

李進代宗初為工部侍郎寶應元年五月德宗為天 下兵馬元帥平河雒以進為參佐時元帥在陝兼統 番兵回紇恃功而驕恣狠戾進與中書舍人韋少華 皆為皮鞭所辱進數月病瘡僅以全生。

《唐書裴坦傳》:坦歷楚州刺史,令狐綯當國,薦為職方 郎中,知制誥,而裴休持不可,不能奪。故事,舍人初詣 省視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壓角而坐。坦見休, 重愧謝,休勃然曰:「此令狐丞相之舉,休何力!」顧左右, 索肩輿亟出,省吏眙駭,以為唐興無有此辱,人為坦 羞之。

《冊府元龜》:「唐路隨,元和初,以通經調授潤州參軍,為 李錡所困,使知市事。隨翛然坐市中,一不介意。」 《五代史。趙在禮傳》:「晉亡,契丹入汴,在禮自宋馳至洛 陽,遇契丹拽剌等,拜於馬首。拽剌等兵共侵辱之,誅 責貨財。在禮不勝其憤,行至鄭州,聞晉大臣多為契 丹所鎖,中夜惶惑,解衣帶就馬櫪自經而卒。」

《慕容彥超傳》:杜重威反於魏,高祖以天平軍節度使 高行周為都部署以討之,以彥超為副。彥超數以事 凌辱行周,行周不能忍,見宰相涕泣,以屎塞口以自 訴。

榮辱部雜錄

[編輯]

《易經否》六三,「包羞。」按《程傳》:小人情狀,其所包蓄,謀慮 邪濫,無所不至,可羞恥也。

《恆》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

《繫辭上傳》:「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禮記·內則》:「將為不善,思為父母羞辱,必不果。」

《祭義》:「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

《儒行》「儒有可殺而不可辱者。」

《老子立戒章》:「知足不辱。」

《管子·樞言》篇:「先王重榮辱,榮辱在為天下無私愛也, 無私憎也。」

《申鍳政體》篇:「榮辱者,賞罰之精華也。故禮教榮辱以 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撲以加小人,治其刑也。君 子不犯辱,況於刑乎?小人不忌刑,況於辱乎?」

《中說·關朗》篇:「子曰:『辱莫大於不知恥』。」

《避暑錄話》:俗言「忍事敵災星」,此司空表聖詩也。表聖 《休休亭記》,自言嘗為匪人所辱,宜以耐辱自警,因號 耐辱居士,蓋指柳璨。豈白馬之禍,璨將為不利,有不 得已而忍辱以免者,故為是言耶?

《貴耳集》:古人有言:「登公卿之門而不見公卿面目,一 辱也;對公卿面目而莫測公卿之心,二辱也;識公卿 之心,不知我之心,三辱也;大丈夫寧就萬死,不受一 辱。」

筆疇:辱之一事最所難忍,自古豪傑之士多由此敗 也。竊意辱之來也,察其人如何,彼為小人耶,則直在 我,何怒之有?彼為君子耶,則直在彼,何怒之有?世之 人不審辱之所自來,一以怒應之,此其所以相讎而相害也歟。《書》曰:「必有忍,其乃有濟。」意正如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