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67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百七十六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七十六卷目錄

 諫諍部名臣列傳五

  吳

  張昭       陸瑁

  顧譚       屈晃

  朱據       陸凱

  賀卲       華覈

  晉一

  劉頌

官常典第六百七十六卷

諫諍部名臣列傳五

[編輯]

[編輯]

張昭

[編輯]

按《吳志》本傳:「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學,善隸書。從 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琅邪趙昱、東海 王朗俱發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與朗共論舊君 諱事,州里才士陳琳等皆稱善之。刺史陶謙舉茂才, 不應,謙以為輕己,遂見拘執。昱傾身營救,方以得免。 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孫策」 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 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 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私,宣之則恐非宜, 進退不安。策聞之,歡笑曰:「昔管子相齊,一則仲父,二 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 名獨不在我乎?」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群僚,立而 輔之。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權悲 感,未視事。昭謂權曰:「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 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 何得寢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權上馬,陳 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昭復為權長史,授任如 前。後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昭為軍師。權每田獵,常 乘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馬鞍。昭變色而前曰:「將軍 何有當爾!夫為人君者,謂能駕御英雄,驅使群賢,豈 謂馳逐於原野,校勇於猛獸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 天下笑何?」權謝昭曰:「年少慮事不遠,以此慚君。」然猶 不能已,乃作射虎車,為方目,間不置蓋,一人為御。自 於中射之時,有逸群之獸,輒復犯車,而權每手擊以 為樂。昭雖諫爭,常笑而不答。魏黃初二年,遣使者邢 貞拜權為吳王。貞入門不下車,昭謂貞曰:「夫禮無不 敬,故法無不行,而君敢自尊大,豈以江南寡弱,無方 寸之刃故乎?」貞即遽下車,拜昭為綏遠將軍,封由拳 侯。權於武昌,臨釣臺,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群臣, 曰:「今日酣飲,惟醉墮臺中,乃當止耳。」昭正色不言,出 外,車中坐。權遣人呼昭還,謂曰:「為共作樂耳,公何為 怒乎?」昭對曰:「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 為樂,不以為惡也。」權默然有慚色,遂罷酒。初,權當置 丞相,眾議歸昭。權曰:「方今多事,職統者責重,非所以 優之也。」後孫邵卒,百寮復舉昭。權曰:「孤豈為子布有 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 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顧雍。權既稱尊號,昭以老病,上 還官位及所統領,更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 侯,食邑萬戶。在里宅無事,乃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 語注》。權嘗問衛尉嚴畯:「寧念小時所闇書不?」畯因誦 《孝經》仲尼居,昭曰:「嚴畯鄙生,臣請為陛下誦之。」乃誦 《君子之事》,上咸以昭為知所誦。昭每朝見,辭氣壯厲, 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後蜀使來,稱蜀 德美而群臣莫拒。權嘆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 安復自誇乎!」明日,遣中使勞問,因請見昭。昭避席謝, 權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屬陛 下,而以陛下屬老臣,是以思盡臣節,以報厚恩,使泯 沒之後,有可稱述。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自分幽淪, 長棄溝壑,不圖復蒙引見,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 事國,志在忠益,畢命而已。若乃變心易慮,以偷榮取 容,此臣所不能也。」權辭謝焉。權以公孫淵稱藩,遣張 彌、許晏至遼東,拜淵為燕王。昭諫曰:「淵背魏懼討,遠 來求援,非本志也。若淵改圖,欲自明於魏,兩使不反, 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權與相反覆,昭意彌切。權不能 堪,案刀而怒曰:「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 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 昭孰視權曰:「臣雖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誠以太后 臨崩,呼老臣於床下: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 橫流。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然卒遣彌、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 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 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 權使人滅火,住問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 宮,深自克責,昭不得已,然後朝會。昭容貌矜嚴,有威 風。權常曰:「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舉邦憚之。年八十 一,嘉禾五年卒。遺令幅巾素棺,斂以時服。權素服臨 弔,諡曰文侯。長子承己自封侯。少子休襲爵。

陸瑁

[編輯]

按《吳志》本傳:「瑁字子璋,丞相遜弟也。少好學篤義。陳 國陳融、陳留濮陽逸、沛郡蔣纂、廣陵袁迪等,皆單貧 有志,就瑁遊處。瑁割少分甘,與同豐約。及同郡徐原, 爰居會稽,素不相識,臨死遺書,託以孤弱,瑁為起立 墳墓,收導其子。又瑁從父績早亡,一男一女,皆數歲 以還,瑁迎攝養,至長乃別。州郡辟舉,皆不就。時尚書」 暨豔盛明臧否,差斷三署,頗揚人闇昧之失,以顯其 讁。瑁與書曰:「夫聖人嘉善矜愚,忘過記功,以成美化。 加今王業始建,將一大統,此乃漢高棄瑕錄用之時 也。若令善惡異流,貴汝潁月旦之評,誠可以厲俗明 教,然恐未易行也。宜遠模仲尼之汎愛,中則郭泰之 弘濟,近有益於大道也。」豔不能行,卒以致敗。嘉禾元 年,公車徵瑁,拜議郎,選曹尚書。孫權忿公孫淵之巧 詐反覆,欲親征之。瑁上疏諫曰:「臣聞聖王之御遠夷, 羈縻而已,不常保有。故古者制地謂之荒服,言慌惚 無常,不可保也。今淵,東夷小醜,屏在海隅,雖託人面, 與禽獸無異。國家所為,不愛貨寶,遠以加之者,非嘉 其德義也。誠欲誘納愚弄,以規其馬耳。」淵之驕黠,恃 遠負命,此乃荒貊常態,豈足深怪!昔漢諸帝亦嘗銳 意以事外夷,馳使散貨,充滿西域,雖時有恭從,然其 使人見害,財貨並沒,不可勝數。今陛下不忍悁悁之 忿,欲越巨海,身踐其土,群臣愚議,竊謂不安。何者?北 寇與國,壤地連接,苟有間隙,應機而至。夫所以越海 求馬,「曲意於淵者,為赴目前之急,除腹心之疾也。而 更棄本追末,捐近治遠,忿以改規,激以動眾,斯乃猾 鹵所願聞,非大吳之至計也。又兵家之術,以功役相 疲,勞逸相待,得失之間,所覺輒多。且沓渚去淵,道里 尚遠,今到其岸,兵勢三分,使彊者進取,次當守船,又 次運糧,行人雖多,難得悉用。加以單步負糧,經遠深 入,賊地多馬,邀截無常。若淵狙詐,與北未絕,動眾之 日,唇齒相濟。若實孑然無所憑賴,其畏怖遠迸,或難 卒滅。使天誅稽於朔野,山鹵乘間而起,恐非萬安之 長慮也。」權未許。瑁重上疏曰:「夫兵革者,固前代所以 誅暴亂,威四夷也。然其役皆在奸雄已除,天下無事, 從容廟堂之上,以餘議議之耳。」至於中夏鼎沸,九域 槃牙之時,率須深根固本,愛力惜費,務自休養,以待 鄰敵之闕。未有正於此時,舍近治遠,以疲軍旅者也。 昔尉佗叛逆,僭號稱帝,於時天下乂安,百姓殷阜,帶 甲之數,糧食之積,可謂多矣。然漢文猶以遠征不易, 重興師旅,告喻而已。今凶桀未殄,疆場猶警,雖蚩尤、 鬼方之亂「政,當以緩急差之,未宜以淵為先。願陛下 抑威住計,暫寧六師,潛神嘿規,以為後圖,天下幸甚。」 權再覽瑁書,嘉其詞理端切,遂不行。初,瑁同郡聞人 敏見待國邑,優於宗脩,惟瑁以為不然,後果如其言。 赤烏二年,瑁卒。子喜。

顧譚

[編輯]

按《吳志顧雍傳》:「雍之孫譚,字子默,弱冠與諸葛恪等 為太子四友,從中庶子轉輔正都尉。赤烏中,代恪為 左節度,每省簿書,未嘗下籌,徒屈指心計,盡發疑謬, 下吏以此服之。加奉車都尉。薛綜為選曹尚書,固讓 譚曰:『譚心精體密,貫道達微,才照人物,德允眾望,誠 非愚臣所可越先後』。」遂代綜祖父。雍卒數月,拜太常, 代雍平尚書事。是時,魯王霸有盛寵,與太子和、齊衡。 譚上疏曰:「『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 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踰邈。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 覦之望絕。昔賈誼陳治安之計,論諸侯之勢,以為勢 重,雖親必有逆節之累;勢輕,雖疏必有保全之祚。故 淮南親弟不終饗國,失之於勢重也』。吳芮疏臣,傳祚 長沙,得之於勢輕也。昔漢文帝使慎夫人與皇后同 席,袁盎退夫人之座,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儀,陳 人彘之戒,帝既悅懌,夫人亦悟。今臣所陳,非有所偏, 誠欲以安太子而便魯王也。」由是霸與譚有隙。時長 公主婿衛將軍全琮子寄為霸賓客,寄素傾邪,譚所 不納。先是譚弟承與張休俱北征壽春,全琮時為大 都督,與魏將王淩戰於芍陂,軍不利,魏兵乘勝陷沒 五營將秦兒軍,休、承奮擊之,遂駐魏師。時琮群子緒、 端亦並為將,因敵既住,乃進擊之。淩軍用退。時論功 行賞,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休、承並為雜號 將軍,緒端偏裨而已。」寄父子益恨,共搆會譚,譚坐徙 交州幽而發憤,著新言二十篇。其《知難篇》,蓋以自悼 傷也。見流二年。年四十二,卒於交阯。

===屈晃 朱據===按《臨海縣志》,三國吳屈晃,字光公,仕吳為尚書僕射。 初,吳王太子登卒,王夫人有寵於權,因立其子和為 太子。已而王夫人與全公主有隙,權常寢疾,使和祠 祭於廟。和過妃叔父張休家,公主因言「太子不祠廟, 專就妃家計議。」又言「王夫人見上寢疾,有喜色。」權遂 大怒,而和寵漸損。時和弟魯王霸覬覦,欲立其黨,全 寄楊竺,交相譖毀,權沉吟不決。丞相陸遜、太傅吾粲 及顧譚等數陳「嫡庶之分,義不可奪。」權怒,下粲獄,誅 死,徙譚交州,遂幽和於別宮。於是晃與驃騎將軍朱 據率諸將吏,泥頭自縛,連日詣闕諫。權登白虎觀見, 甚惡之,敕晃等毋事忿忿。已而賜據死。赤烏十三年, 權廢和,立少子亮為太子,無難督陳正,五營督陳象 上書,稱引晉獻公殺申生,立夷齊,晉國擾亂。權大怒, 族誅正象。晃累疏固諫,不聽,遂突入見權,涕泣曰:「太 子仁明,顯聞四海,今三方鼎峙,實不宜搖動太子,以 生眾心。願少垂聖慮,老臣雖死猶生之年。」叩頭流血, 辭氣不撓。權怒,扯下殿,杖一百,斥還田裡。後和子皓 即位,封晃子緒為東「陽亭侯」,官尚書僕射。

陸凱

[編輯]

按《吳志》本傳,「凱字敬風,吳郡吳人也。丞相遜族子也。 黃武初,為永興諸暨長,所在有治跡。拜建武都尉。領 兵,雖統軍眾,手不釋書。好《太元論》,演其意以筮輒驗。 赤烏中,除儋耳太守。討朱崖,斬獲有功,遷為建武校 尉。五鳳二年,討山賊陳毖於零陵,斬毖克捷,拜巴丘 督、偏將軍,封都鄉侯,轉為武昌右部督,與諸將共赴」 壽春,還。累遷盪魏、綏遠將軍。孫休即位,拜征北將軍、 假節,領豫州牧。孫皓立,遷鎮西大將軍,都督巴丘,領 荊州牧,進封嘉興侯。孫皓與晉平,使者丁忠自北還, 說皓弋陽可襲,凱諫止,語在《皓傳》。寶鼎元年,遷左丞 相。皓性不好人視己,群臣侍見,皆莫敢迕。凱說皓曰: 「夫君臣無不相識之道,若卒有不虞」,不知所赴。皓聽 凱自視。皓時徙都武昌,揚土百姓,泝流供給,以為患 苦,又政事多謬,黎元窮匱。凱上疏曰:「臣聞有道之君, 以樂樂民;無道之君,以樂樂身。樂民者,其樂彌長;樂 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 命。民安則君安,民樂則君樂。自頃年以來,君威傷於 桀紂,君明闇於奸雄,君惠閉於群孽,無災而民命盡, 無為而國財空。辜無罪,賞無功,使君有謬誤之愆,天 為作妖,而諸公卿媚上以求愛,困民以求饒,導君於 不義,敗政於淫俗,臣竊為痛心。今鄰國交好,四邊無 事,當務息役養士,實其廩庫,以待天時,而更傾動天 心,搔擾萬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國養民之 術也。」臣聞吉凶在天,猶影之在形,響之在聲也。形動 則影動,形止則影止,此分數乃有所繫,非在口之所 進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賞輕而罰重,政刑 錯亂,民力盡於奢侈,目眩於美色,志濁於財寶。邪臣 在位,賢哲隱藏,百姓業業,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 破卵之憂。漢所以彊者,躬行誠信,聽諫納「賢,惠及負 薪,躬請巖穴,廣采博察,以成其謀」,此往事之明證也。 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綱紀,晉有其政。又「益 州危險,兵多精彊,閉門固守,可保萬世。而劉氏與奪 乖錯,賞罰失所,君恣意於奢侈,民力竭於不急,是以 為晉所伐,君臣見擄」,此目前之明驗也。臣闇於《大理》, 文不及義,智惠淺劣,無復冀望,竊為陛下惜天下耳。 臣謹奏:耳目所聞見,百姓所為煩苛,刑政所為錯亂。 願陛下息大功,損百役,務寬盪,忽苛政。又武昌土地, 實危險而塉,確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沈漂, 陵居則峻危。且《童謠》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 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臣聞翼星為變,熒惑作妖,童 謠之言,生於天心,乃以安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 所苦也。臣聞「國無三年之儲,謂之非國」,而今無一年 之畜,此臣下之責也。而諸公卿位處人上,祿延子孫, 曾無致命之節,匡救之術,苟進小利於君,以求容媚, 荼毒百姓,不為君計也。自從孫弘造義兵以來,耕種 既廢,所在無復輸入,而分一家,父子異役,廩食「日張, 畜積日耗,民有離散之怨,國有露根之漸,而莫之恤 也。民力困窮,鬻賣兒子,調賦相仍,日以疲極。所在長 吏,不加隱括。加有監官,既不愛民,務行威勢,所在搔 擾,更為煩苛。民苦二端,財力再耗,此為無益而有損 也。願陛下一息此輩,矜哀孤弱,以鎮撫百姓之心。此 猶魚鱉得免毒螫之淵,鳥獸得」離羅網之綱,四方之 民繈負而至矣。如此,民可得保,先王之國存焉。臣聞 五音令人耳不聰,五色令人目不明,此無益於政,有 損於事者也。自昔先帝時,後宮列女及諸織絡,數不 滿百,米有畜積,貨財有餘;先帝崩後,幼景在位,更改 奢侈,不蹈先跡。伏聞織絡及諸徒生,乃有千數,計其 所長,不足為國「財。然坐食官廩,歲歲相承,此為無益。 願陛下料出賦嫁,給與無妻者。如此上應天心,下合 地意,天下幸甚!」臣聞殷湯取士於商賈,齊桓取士於 車轅,周武取士於負薪,大漢取士於奴僕。明王聖主,

取士以賢,不拘卑賤,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非求
考證
顏色而取好服、捷口容悅者也。臣伏見當今內寵之

「臣,位非其人,任非其量,不能輔國匡時,群黨相扶,害 忠隱賢。願陛下簡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將,藩 鎮方外,公卿尚書,務脩仁化,上助陛下,下拯黎民,各 盡其忠,拾遺萬一,則《康哉》之歌作,刑錯之理清。願陛 下留神思臣愚言。」時殿上列將何定,佞巧便辟,貴幸 任事。凱面責定曰:「卿見前後事主不忠,傾亂國政,寧 有得以壽終者邪!何以專為姦邪,穢塵天聽?宜自改 厲,不然,方見卿有不測之禍矣。」定大恨凱,思中傷之。 凱終不以為意,乃心公家,義形於色,表疏皆指事不 飾,忠懇內發。建衡元年,疾病,皓遣中書令董朝問所 欲言,凱陳何定不可任用,宜授外任,不宜委以國事。 奚熙小吏,建起浦里「田,欲復嚴密故跡,亦不可聽。姚 信、樓元、賀卲、張悌、郭逴、薛瑩、滕修及族弟喜、抗,或清 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楨幹,國家之良輔。願 陛下重留神思,訪以時務,各盡其忠,拾遺萬一。」遂卒, 時年七十二。子禕,初為黃門侍郎,出領部曲,拜偏將 軍。凱亡後,入為太子中庶子。右國史華覈表薦禕曰: 「禕體質方剛,器幹彊固,董率之才,魯肅不過。及被召 當下,徑還赴都,道由武昌,曾不迴顧,器械軍資,一無 所取,在戎果毅,臨財有節。夫夏口賊之衝要,宜選名 將以鎮戍之。臣竊思惟,莫善於禕。」初,皓常銜凱數犯 顏忤旨,加何定譖搆非一,既以重臣,難繩以法,又陸 抗時為大將,在疆場,故以計容忍。抗卒後,竟徙凱家 於建安。或曰:「寶鼎元年十二月,凱與大司馬丁奉、御 史大夫丁固謀因皓謁廟,欲廢皓立孫休子。時左將 軍留平領兵先驅,故密語平,平拒而不許,誓以不泄, 是以所圖不果。太史郎陳苗奏皓久陰不雨,風氣迴 逆,將有陰謀。皓深警懼,云:『予連從荊、揚來者,得凱所 諫皓二十事。博問吳人,多』」雲不聞凱有此表。又按其 文殊甚切直,恐非皓之所能容忍也。或以為凱藏之 篋笥,未敢宣行。病困,皓遣董朝省問欲言,因以付之。 虛實難明,故不著於篇。然愛其指擿皓事,足為後戒, 故鈔列於《凱傳》。左云:「皓遣親近趙欽口詔報凱,前表 曰:『孤動必遵先帝,有何不平?君所諫非也。又建業宮 不利,故避之。而西宮室宇摧朽,須謀移都,何以不可 徙乎』?」凱上疏曰:「臣竊見陛下執政以來,陰陽不調,五 星失晷,職司不忠,姦黨相扶,是陛下不遵先帝之所 致。夫王者之興,受之於天,脩之由德,豈在宮乎?而陛 下不諮之公輔,便盛意驅馳,六軍流離悲懼,逆犯天 地,天地以災,童歌其謠,縱令陛下一身得安,百」姓愁 勞,何以用治?此不遵先帝一也。臣聞有國以賢為本, 夏殺龍逢,殷獲伊摯,斯前世之明效,今日之師表也。 中常侍王蕃,黃中通理,處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鎮,大 吳之龍逢也。而陛下忿其苦辭,惡其直對,梟之殿堂, 屍骸暴棄,邦內傷心,有識悲悼,咸以吳國夫差復存, 先帝親賢,陛下反之,是陛下不遵先帝二也。臣聞宰 相,國之柱也,不可不彊。是故漢有蕭、曹之佐,先帝有 顧、步之相,而萬彧瑣才,凡庸之質,昔從家隸,超步紫 闥,於彧已豐,於器已溢,而陛下愛其細介,不訪大趣, 榮以尊輔,越尚舊臣,賢良憤惋,智士赫咤,是不遵先 帝三也。先帝憂民,過於嬰孩,民無妻者,以妾妻之,見 單衣者以帛給「之,枯骨不收而取埋之」,而陛下反之, 是不遵先帝,四也。昔桀、紂滅由妖婦,幽厲亂在嬖妾。 先帝鑒之,以為身戒,故左右不置淫邪之色,後房無 曠積之女。今中宮萬數,不備嬪嬙,外多鰥夫,女吟於 中,風雨逆度,正由此起,是不遵先帝,五也。先帝憂勞 萬機,猶懼有失。陛下臨阼以來,游戲後宮,眩惑婦女, 「乃令庶事多曠,下吏容姦,是不遵先帝,六也。先帝篤 尚樸素,服不純麗,宮無高臺,物不彫飾,故國富民充, 姦盜不作。而陛下徵調州郡,竭民財力,土被元黃,宮 有朱紫,是不遵先帝,七也。」先帝外仗顧、陸、朱張,內近 胡綜、薛綜,是以庶績雍熙,邦內清肅。今者外非其任, 內非其人,陳聲、曹輔,斗筲小吏,先帝之所棄,而陛下 幸之,是不遵先帝八也。先帝每宴見群臣,抑損醇醲, 臣下終日無失慢之尤。百寮庶尹,並展所陳,而陛下 拘以視瞻之敬,懼以不盡之酒。夫酒以成禮,過則敗 德,此無異商辛長夜之飲也,是不遵先帝九也。昔漢 之桓、靈,親近宦豎,大失民心。今高通、詹廉、羊度,黃門 小人,而陛下賞以重爵,權以戰兵。若江渚有難,烽燧 互起,則度等之武,不能禦侮明也。是不遵先帝十也。 今宮女曠積,而黃門復走。州郡條牒,民女有錢則舍, 無錢則取,怨呼道路,母子死訣。是不遵先帝十一也。 先帝在時,亦養諸王太子,若取乳母,其夫復役,賜與 錢財,給其資糧,時遣歸來,視其弱息。今則不然。夫婦 生離,夫故作役;兒從後死,家為空戶,是不遵先帝十 二也。先帝嘆曰:「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衣其次也。 三者孤,存之於心。」今則不然,農桑並廢,是不遵先帝 十三也。先帝簡士,不拘卑賤,任之鄉閭,效之於事,舉 者不虛,受者不妄。今則不然,浮華者登,朋黨者進,是 不遵先帝十四也。先帝戰士,不給他役使,「春惟知農秋惟收稻,江渚有事,責其死效。今之戰士,供給眾役, 廩賜不贍,是不遵先帝十五也。夫賞以勸功,罰以禁 邪,賞罰不中,則士民散失。今江邊將士,死不見哀,勞 不見賞,是不遵先帝十六也。今在所監司,已為煩猥, 兼有內使,擾亂其中,一民十吏,何以堪命?昔景帝時, 交阯反亂,實由茲起,是為」遵景帝之闕,不遵先帝,十 七也。夫校事,吏民之仇也。先帝末年,雖有呂壹、錢欽, 尋皆誅夷,以謝百姓。今復張立校曹,縱吏言事,是不 遵先帝,十八也。先帝時,居官者咸久於其位,然後考 績黜陟。今州郡職司,或涖政無幾,便徵召遷轉,迎新 送舊,紛紜道路,傷財害民,於是為甚。是不遵先帝,十 九也。先帝每察竟解之奏,常留心推按,是以獄無冤 囚,死者吞聲。今則違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若臣言 可錄,藏之盟府;如其虛妄,治臣之罪。願陛下留意。」

賀卲

[編輯]

按《吳志》本傳,「卲字興伯,會稽山陰人也。孫休即位,從 中郎為散騎中常侍,出為吳郡太守。孫皓時入為左 典軍,遷中書令,領太子太傅。皓兇暴驕矜,政事日弊。 卲上疏諫曰:『古之聖王所以潛處重闈之內,而知萬 里之情,垂拱衽席之上,明照八極之際者,任賢之功 也。陛下以至德淑姿,統承皇業,宜率身履道,恭奉神 器,旍賢表善,以康庶政』。」自頃年以來,朝列紛錯,真偽 相貿,上下空任,文武曠位,外無山嶽之鎮,內無拾遺 之臣。佞諛之徒,拊翼天飛,干弄朝威,盜竊榮利,而忠 良排墜,信臣被害。是以正士摧方,而庸臣苟媚,先意 承指,各希時趣,人執反理之評,士吐詭道之論,遂使 清流變濁,忠臣結舌。陛下處九天之上,隱百重之室, 言出風靡,令行景從。親洽寵媚之臣,日聞順意之辭, 「將謂此輩實賢,而天下已平也。臣心所不安,敢不以 聞。臣聞興國之君,樂聞其過;荒亂之主,樂聞其譽。聞 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聞其譽者,譽日損而禍至。是 以古之人君,揖讓以進賢,虛己以求過,譬天位於乘 奔,以虎尾為警戒。」至於陛下,嚴刑法以禁直辭,黜善 士以逆諫臣,眩燿毀譽之實,沈淪近習之言。昔高宗 思佐,夢寐得賢,而陛下求之如忘,忽之如遺。故常侍 王蕃,忠恪在公,才任輔弼,以醉酒之間,加之大戮。近 鴻臚葛奚,先帝舊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 後,禮所不諱。陛下猥發雷霆,謂之輕慢,飲之醇酒,中 毒隕「命。自是之後,海內悼心,朝臣失圖,仕者以退為 幸,居者以出為福,誠非所以保光洪緒,熙隆道化也。」 又何定本趨走小人僕隸之下,身無錙銖之行,能無 鷹犬之用?而陛下愛其佞媚,假其威柄,使定恃寵放 恣,自擅威福,口正國議,手弄天機,上虧日月之明,下 塞君子之路。夫小人求入,必進姦利,定間,「妄興事役, 發江邊戍兵,以驅麋鹿,結罝山陵,芟夷林莽,殫其九 野之獸,聚於重圍之內。上無益時之分,下有損耗之 費,而兵士罷於運送,人力竭於驅逐,老弱饑凍,大小 怨嘆。」臣竊觀天變,自比年以來,陰陽錯謬,四時逆節, 日食地震,中夏隕霜,參之典籍,皆陰氣陵陽,小人弄 勢之所致也。臣嘗覽《書傳》,「驗諸行事,災祥之應,所為 寒慄。昔高宗修己以消鼎雉之異,宋景崇德以退熒 惑之變。伏願陛下上懼皇天譴告之誚,下追二君攘 災之道,遠覽前代任賢之功,近寤今日謬授之失。清 澄朝位,旌敘俊乂,放退佞邪,抑奪姦勢。如是之輩,一 勿復用。廣延淹滯,容受直辭,祗承乾指,敬奉先業,則 大化光敷」,天人望塞也。《傳》曰:「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 其亡也,以民為草芥。」陛下昔韜神光,潛德東夏,以聖 哲茂姿,龍飛應天,四海延頸,八方拭目,以成康之化 必隆於旦夕也。自登位以來,法禁轉苛,賦調益繁,中 宮內豎,分布州郡,橫興事役,競造姦利。百姓罹杼軸 之困,黎民罷無已之求。老幼饑寒,家戶菜色。而「所在 長吏,迫畏罪負,嚴法峻刑,苦民求辦。是以人力不堪, 家戶離散,呼嗟之聲,感傷和氣。又江邊戍兵,遠當以 拓土廣境,近當以守界備難,宜時優育,以待有事而 徵發賦調,煙至雲集,衣不全短褐,食不贍朝夕,出當 鋒鏑之難,入抱無聊之慼,是以父子相棄,叛者成行。 願陛下寬賦除煩,振恤窮乏,省諸不急,盪禁約法,則 海內樂業,大化普洽。夫民者國之本,食者民之命也。 今國無一年之儲,家無經月之畜,而後宮之中,坐食 者萬有餘人。內有離曠之怨,外有損耗之費,使庫廩 空於無用,士民饑於糟糠。又北敵注目,伺國盛衰,陛 下不恃己之威德,而怙敵之不來,忽四海之困窮,而 輕寇之不為難」,誠非長策,廟勝之要也。昔大皇帝勤 身苦體,創基南夏,割據江山,拓土萬里,雖承天贊,實 由人力也。餘慶遺祚,至於陛下,陛下宜勉崇德器,以 光前烈,愛民養士,保全先軌。何可忽顯祖之功勤,輕 難得之大業,忘天下之不振,替興衰之巨變哉?臣聞 否泰無常,吉凶由人,長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 「一葦可航也。」昔秦建皇帝之號,據殽函之阻,德化不 脩,法政苛酷,毒流生民,忠臣杜口,是以一夫大呼,社 稷傾覆。近劉氏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 羈僕。此當世之明鑒,目前之炯戒也。願陛下遠考前 事,近覽世變,豐基彊本,割情從道,則「成、康之治興,而 聖祖之祚隆矣。」書奏,皓深恨之。卲奉公貞正,親近所 憚,乃共譖卲與樓元謗毀國事,俱被詰責。元見送南 州,卲原復職。後卲中惡風,口不能言。去職數月,皓疑 其託疾,收付酒藏,掠考千所,卲卒無一語,竟見殺害。 家屬徙臨海,並下詔誅元子孫。是歲,天冊元年也。卲 年四十九。

華覈

[編輯]

按《吳志》本傳:「覈字永先,吳郡武進人也。始為上虞尉、 典農都尉。以文學入為祕府郎,遷中書丞。蜀為魏所 並,覈詣宮門發表曰:『間聞賊眾蟻聚向西境,西境報 險,謂當無虞。定聞陸抗表至,成都不守,臣主播越,社 稷傾覆。昔衛為翟所滅,而桓公存之。今道里長遠,不 可救振,失委附之土,棄貢獻之國,臣以草芥,竊懷不 寧。陛下聖仁,恩澤遠撫,卒聞如此,必垂哀悼,臣不勝 忡悵之情,謹拜表以聞』。」孫皓即位,封徐陵亭侯。寶鼎 二年,皓更營新宮,制度弘廣,飾以珠玉,所費甚多。是 時盛夏興工,農守並廢。覈上疏諫曰:「臣聞漢文之世, 九州晏然。秦民喜去慘毒之苛政,歸劉氏之寬仁,省 役約法,與之更始,分王子弟,以藩漢」室,當此之時,皆 以為泰山之安,無窮之基也。至於賈誼,獨以為可痛 哭及流涕者三,可為長歎息者六,乃曰「當今之勢,何 異抱火於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而謂之安?」 其後變亂,皆如其言。臣雖下愚,不識大倫,竊以曩時 之事,揆今之勢,誼雲復數年間,諸王方剛,漢之傅相 稱疾罷歸,欲以此為治,雖堯舜不能安。今大敵據九 州之地,有大半之眾,習攻戰之餘術,乘戎馬之舊勢, 欲與中國爭相吞之計,其猶楚、漢勢不兩立,非徒漢 之諸王淮南、濟北而已,誼之所欲痛哭,比今為緩。抱 火臥薪之喻,於今而急。大皇帝覽前代之如彼,察今 勢之如此,故廣開農桑之業,積不訾之儲,恤民重役, 務養「戰士。是以大小感恩,各思竭命,期運未至,早棄 萬國。」自是之後,彊臣專政,上詭天時,下違眾議,忘安 存之本,邀一時之利,數興軍旅,傾竭府藏,兵勞民困, 無時獲安。今之存者,乃創夷之遺眾,哀苦之餘民耳。 遂使軍資空匱,倉廩不實,布帛之賜,寒暑不周,重以 失業,家戶不贍。而北積穀養民,專心東向,無復他警。 蜀為西藩,土地險固,加承先主「統御之術,謂其守御 足以長久,不圖一朝奄至傾覆,唇亡齒寒,古人所懼。」 交州諸郡,國之南土,交阯、九真二郡已沒,日南孤危, 存亡難保,合浦以北,民皆搖動,因連避役,多有離叛。 而備戍減少,威鎮轉輕,常恐呼吸復有變故。昔海寇 窺窬東縣,多得離民,地習「海行,狃於往年,鈔盜無日。 今胸背有嫌,首尾多難,乃國朝之厄會也。誠宜住建 立之役,先備豫之計,勉墾殖之業,為饑乏之救。惟恐 農時將過,東作向晚,有事之日,整嚴未辦,若舍此急, 盡力功作,卒有風塵不虞之變,當委版築之役,應烽 燧之急,驅怨苦之眾,赴白刃之難,此乃大敵所因為 資也。如但」固守,曠日持久,則軍糧必乏,不待接刃而 戰士已困矣。昔太戊之時,桑穀生庭,懼而脩德,怪消 殷興;熒惑守心,宋以為災。景公下從瞽史之言,而熒 惑退舍,景公延年。夫修德於身而感異類,言發於口 而通神明。臣以愚蔽,誤忝近署,不能翼宣仁澤,以感 靈祗,仰慚俯愧,無所投處。退伏思惟,熒惑桑穀「之異, 天示二主,至如他餘錙介之妖,近是門庭小神所為, 驗之天地,無有他變。而徵祥符瑞,前後屢臻。明珠既 覿,白雀繼見,萬億之祚,實靈所挺。以九域為宅,天下 為家,不與編戶之民轉徙同也。又今之宮室,先帝所 營,卜土立基,非為不祥。又楊市土地,與宮連接,若大 功畢竟,輿駕遷住,門行之神,皆」當轉移,猶恐長久,未 必勝舊,屢遷不可,留則有嫌,此乃愚臣所以夙夜為 憂灼也。臣省《月令》,「季夏之月,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 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今雖諸 侯不會,諸侯之軍,與會無異。六月戊己,土行正王,既 不可犯,加又農月,時不可失。昔魯隱公夏城中丘,《春 秋》書之,垂為後戒。今築宮為長世之洪基,而犯天地 之大禁,襲《春秋》之所書,廢敬授之上務,臣以愚管,竊 所未安。又恐所召離民,或有不至,討之則廢役興事, 不討日月滋慢。若悉並到,大眾聚會,希無疾病。且人 心安則念善,苦則怨叛。江南精兵,北土所難,欲以十 卒當東一人,天下未定,深可憂惜之。如此宮成,死叛 五千,則北軍之眾更增五萬,若到萬人,則倍益十萬。 病者有死亡之損,叛者傳不善之語,此乃大敵所以 歡喜也。今當角力中原,以定彊弱,正於際會,彼益我 損,加以勞困,此乃雄夫智士所以深憂。臣聞先王治 國,無三年之儲,曰「國非其國。」安寧之世,戒備如此。況 敵彊大而忽農忘畜,今雖頗種殖,間「者大水沈沒,其 餘存者,當須耘穫,而長吏怖期。上方諸郡,身涉山林, 盡力伐材,廢農棄務,士民妻孥羸小,墾殖又薄,若有水旱,則永無所獲。州郡見米,當待有事冗食之眾,仰 官供濟。若上下空乏,運漕不供,而北敵犯疆,使周、召 更生,良平復出,不能為陛下計明矣。」臣聞「君明者臣 忠,主聖者臣直」,是以「慺慺,昧犯天威,乞垂哀。省。」書奏, 皓不納。後遷東觀令,領右國史。覈上疏辭讓,皓答曰: 「得表,以東觀儒林之府,當講校文藝,處定疑難。漢時 皆名學碩儒,乃任其職,乞更選英賢聞之,以卿研精 《墳》《典》,博覽多聞,可謂悅禮樂敦《詩》《書》者也。當飛翰騁 藻,光贊時事,以越揚、班、張、蔡之疇,怪乃謙光,厚自菲 薄。宜勉脩所職,以邁先賢,勿復紛紛。」時倉廩無儲,世 俗滋侈,覈上疏曰:「今寇讎充斥,征伐未已,居無積年 之儲,出無應敵之畜,此乃有國者所宜深憂也。夫財 穀所生,當出於民,趨時務農,國之上急。而都下諸官, 所掌別異,各自下調,不計民力,輒與近期。長吏畏罪, 晝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會日,定送到都。」或蘊積不 用,而徒使百姓消力失時;到秋收月,督其限入,奪其 播殖之時,而責其今年之稅。如有逋懸,則籍沒財物, 故家戶貧困,衣食不足。宜暫息眾役,專心農桑。古人 稱「一夫不耕,或受其饑;一女不織,或受其寒。」是以先 王治國,惟農是務。軍興以來,已向百載,農人廢南畝 之務,女工停機杼之業。推「此揆之,則蔬食而長饑,薄 衣而履冰者,固不少矣。臣聞主之所求於民者二,民 之所望於主者三。二謂求其為己勞也,求其為己死 也。三謂饑者能食之,勞者能息之,有功者能賞之。」民 以致其二事而王失其三望者,則怨心生而功不建。 今帑藏不實,民勞役猥,主之二求已備,民之三望未 報。且饑者不待美饌而後飽,寒者不俟狐貉而後溫。 為味者口之奇,文繡者身之飾也。今事多而役繁,民 貧而俗奢,百工作無用之器,婦人為綺靡之飾,不勤 麻枲,並繡文黼黻,轉相倣效,恥獨無有。兵民之家,猶 復逐俗,內無擔石之儲,而出有綾綺之服,至於富賈 商販之家,重以金銀,奢恣尤甚。天下未平,百姓「不贍, 宜一生民之原,豐穀帛之業,而棄功於浮華之巧,妨 日於侈靡之事。上無尊卑等級之差,下有耗財費力 之損。今吏士之家,少無子女,多者三四,少者一二。通 令戶有一女十萬家則十萬人人織績,一歲一束,則 十萬束矣。使四疆之內,同心戮力,數年之間,布帛必 積。恣民五色,惟所服用,但禁綺繡無益之飾。且美貌 者不待華采以崇好,豔姿者不待文綺以致愛,五采 之飾,足以麗矣。若極粉黛,窮盛服,未必無醜婦;廢華 采,去文繡,未必無美人也。」若實如論,有之無益,廢之 無損者,何愛而不暫禁,以充府藏之急乎?此救乏之 上務,富國之本業也。使管、晏復生,無以易此。漢之文、 景,承平繼統,天「下已定,四海無虞。猶以彫文之傷農 事,錦繡之害女工,開富國之利,杜饑寒之本。況今六 合分乖,豺狼充路,兵不離疆,甲不解帶,而可以不廣 生財之原,充府藏之積哉?」皓以覈年老,敕令草表,覈 不敢,又敕作《草文》,停立待之。覈為文曰:「咨覈小臣,草 芥凡庸,遭眷值聖,受恩特隆。越從朽壤,蟬蛻朝中。熙 光紫闥,青瑣是憑。毖挹清露,沐浴《凱風》,效無絲氂,負 闕山崇。滋潤含垢。恩貸累重,穢質被榮,局命得融,欲 報罔極,委之皇穹。聖恩雨注,哀棄其尤,猥命草對,潤 被下愚。不敢違敕,懼速罪誅。冒承詔命,魂逝形留。」覈 前後陳便宜及貢薦良能,解釋罪過,書百餘上,皆有 補益,文多不悉載。天冊元年,以微譴免,數歲卒。覈所 論事章疏,咸傳於世也。

晉一

[編輯]

劉頌

[編輯]

按《晉書》本傳:「頌字子雅,廣陵人,漢廣陵厲王胥之後 也。世為名族。同郡有雷、蔣、穀、魯四姓,皆出其下。時人 為之語曰:『雷、蔣、穀、魯、劉最為祖。父觀,平陽太守。頌少 能辨物理,為時人所稱。察孝廉,舉秀才,皆不就。文帝 辟為相府掾,奉使於蜀。時蜀新平,人饑土荒,頌表求 振貸,不待報而行,由是除名。武帝踐祚,拜尚書三公』」 郎,典科律,申冤訟。累遷中書侍郎。咸寧中,詔頌與散 騎郎白褒巡撫荊、揚,以奉使稱旨,轉黃門郎,遷議郎, 守廷尉。時尚書令史扈寅非罪下獄,詔使考竟,頌執 據無罪,寅遂得免。時人以頌比張釋之。在職六年,號 為詳平。會滅吳諸將爭功,遣頌校其事,以王渾為上 功,王濬為中功。帝以頌持法失理,左遷京兆太守,不 行,轉任河內。臨發,上便宜,多所納用。郡界多公主水 碓,遏塞,流水轉為浸害,頌表罷之,百姓獲其便利。尋 以母憂去職。服闋,除淮南相。在官嚴整,甚有政績。舊 修芍陂,年用數萬人,豪彊兼併,孤貧失業。頌使大小 戮力,計功受分,百姓歌其平惠。頌在郡上疏曰:「臣昔 忝河內,臨辭受詔。卿所言悉要事宜小大數以聞,恆 苦多事,或不能悉有報,勿以為疑。」臣受詔之日,喜懼 交集,益思自竭,用忘其鄙。願以螢燭,增輝重光。到郡 草具所陳如左,未及書上,會臣嬰丁天罰,寢頓累年, 今謹封上前事。臣雖才不經國,言淺多違,猶願陛下 垂省,使臣微誠得經聖鑒,不總棄於常案。如有足採冀補萬一。伏見詔書「開啟土宇,以支百世,封建戚屬, 咸出之藩。」夫豈不懷?公理然也。樹國全制,始成於今, 超秦、漢、魏氏之局節,紹五帝、三代之絕跡,功被無外, 光流後裔,巍巍盛美,三五之君,殆有慚德。何則?彼因 自然而就之,異乎絕跡之後更創之。雖然,封幼稚皇 子於吳、蜀,臣之愚慮,謂未盡善。夫吳、越剽輕,庸蜀險 絕,此故變釁之所出,易生風塵之地。且自吳平以來, 東南六州將士更守江表,此時之至患也。又內兵外 守,吳人有不自信之心,宜得壯王以鎮撫之,使內外 各安其舊。又孫氏為國,文武眾職,數擬天朝,一旦堙 替,同於編戶。不識所蒙更生之恩,而災困逼身,自謂 失地,用懷不靖。今得長王以臨其國,隨才授任,文武 並敘,士卒百役,不出其鄉,求富貴者取之於國內。內 兵得散,新邦又安,兩獲其所,於事為宜。宜取同姓諸 王年二十以上,人才高者,分王吳、蜀,以其去近就遠, 割裂土宇,令倍於舊,以徙封故地,用王幼稚,須皇子 長乃遣,君之於事無晚也。急所須地,交得長,主此事 宜也。臣所陳封建,今大義已舉,然餘眾事,儻有足採, 以參成制,故皆並列本事。臣聞不憚危悔之患,而願 獻所見者,盡忠之臣也;垂聽逆耳,甘納苦言者,濟世 之君也。臣以期運,幸遇無諱之朝,雖當抗疏陳辭,氾 論政體,猶未悉所見,指言得失,徒荷恩寵,不異凡流。 臣竊自愧不盡忠規,無以上報,謹列所見如左。臣誠 未自許,所言必當,然要以不隱所懷,為上報之節。若 萬一足採,則微臣更生之年,如皆瞽妄,則國之福也。 願陛下缺半日之間,垂省臣言。伏惟陛下雖應天順 人,龍飛踐祚,為創業之主,然所遇之時,實是叔世。何 則?漢末陵遲,閹豎用事,小人專朝,君子在野,政荒眾 散,遂以亂亡。魏武帝以經略之才,撥煩理亂,兼肅文 教,積數十年,至於延康之初,然後吏清下順,法始大 行。逮至文、明二帝,奢淫驕縱,傾殆之主也。然內盛臺 榭聲色之娛,外當三方英豪嚴敵,事成克舉,少有愆 違,其故何也?實賴前緒,以濟勳業,然法物政刑,固已 漸頹矣。自嘉平之初,晉祚始基,逮於咸熙之末,其間 累年。雖鈇鉞屢斷,翦除凶醜,然其存者,咸蒙遭時之 恩,不軌於法。泰始之初,陛下踐祚,其所服乘,皆先代 功臣之胄,非其子孫,則其曾元。古人有言,「膏粱之性 難正」,故曰「時遇叔世。」當此之秋,天地之位始定,四海 洗心整綱之會也。然陛下猶以用才因宜,法寬有由, 積之在素,異於漢魏之先。三祖崛起易朝之為,未可 一旦直繩御下,誠時宜也。然至所以為政矯世眾務, 自宜漸出公塗,法正威斷,日遷就肅。譬由行舟,雖不 橫截迅流,然俄向所趣,漸靡而往,終得其濟。積微稍 著,以至於今,可以言政。而自泰始以來,將三十年,政 功美績,未稱聖旨,凡諸事業,不茂既往,以陛下明聖, 猶未及叔世之弊,以成始初之隆,傳「之後世,不無慮 乎?」意者臣言豈不少概聖心?夫顧惟萬載之事,理在 二端,天下大器,一安難傾,一傾難正。故慮經後世者, 必精目下之政,政安遺業,使數世賴之。若乃兼建諸 侯而樹藩屏,深根固蔕,則祚延無窮,可以比跡三代。 如或當身之政,遺風餘烈,不及後嗣,雖樹親戚,而成 國之制不建。使夫後世獨任智力,以安大業。若未盡 其理,雖經異時,憂責猶追。在陛下將如之何?願陛下 善當今之政,樹不拔之勢,則天下無遺憂矣。夫聖明 不世及,後嗣不必賢,此天理之常也。故善為天下者, 任勢而不任人。任勢者,諸侯是也;任人者,郡縣是也。 郡縣之察,小政理而大勢危;諸侯為邦,近多違而遠 慮固。聖王推終始之弊,權輕重之理,包彼小違,以據 大安,然後足以藩固內外,維鎮九服。夫武王,聖主也; 成王,賢王也。然武王不恃成王之賢而廣封建者,慮 經無窮也。且善言今者,必有驗之於古。唐虞以前,書 文殘缺,其事難詳。至於三代,則並建明德,及興王之 顯親,列爵五等,開國承家,以藩屏帝室,延「祚久長,近 者五六百歲,遠者僅將千載。逮至秦氏,罷侯置守,子 弟不分尺土,孤立無輔,二世而亡。漢承周、秦之後,雜 而用之,前後二代各二百餘年。揆其封建不用,雖彊 弱不適,制度舛錯,不盡事中。然跡其衰亡,恆在同姓 失職;諸侯微時,不在強盛。昔呂氏作亂,幸賴齊、代之 援,以寧社稷。七國叛逆,梁王捍之,卒弭其難。」自是之 後,威權削奪,諸侯止食租奉,甚者至乘牛車。是以王 莽得擅本朝,遂其姦謀,傾蕩天下,毒流生靈。光武紹 起,雖封樹子弟,而不建成國之制,祚亦不延。魏氏承 之,圈閉親戚,幽囚子弟。是以神器速傾,天命移在陛 下。長短之應,禍福之徵,可見於此。又魏氏雖正位居 體,南面稱「帝。然三方未賓,正朔有所不加,實有戰國 相持之勢。大晉之興,宣帝定燕,太祖平蜀,陛下滅吳, 可謂功格天地,土廣三王,舟車所至,人跡所及,皆為 臣妾。四海大同,始於今日。宜承大勳之籍,及陛下盛 明之時,開啟土宇,使同姓必王,建久安於萬載,垂長 世於無窮。臣又聞國有任臣則安,有重臣則亂」,《而王 制》:「人君立子以適不以長,立適以長不以賢」,此事情之不可易者也。而賢明至少,不肖至眾,此固天理之 常也。物類相求,感應而至,又自然也。是以闇君在位 則重臣盈朝;明後臨政則任臣列職。夫任臣之與重 臣,俱執國統而立斷者也。然成敗相反,邪正相背,其 故何也?重臣假所資以樹私,任「臣因所藉以盡公。盡 公者,政之本也;樹私者,亂之源也。」推斯言之,則泰日 少,亂日多,政教漸頹,欲國之無危,不可得也。又非徒 唯然而已。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遺緒,得中賢之 佐而樹國,本根不深,無幹輔之固,則所謂任臣者化 而為重臣矣。何則?國有可傾之勢,則執權者見疑,眾 疑難以自信,而甘受死亡者,非人情故也。若乃建基 既厚,藩屏彊禦,雖置幼君赤子,而天下不懼。曩之所 謂重臣者,今悉反忠而為任臣矣。何則?理無危勢,懷 不自猜,忠誠得著,不惕於邪故也。聖王知賢哲之不 世及,故立相持之勢以御其臣。是以五等既列,臣無 忠慢,同於竭節,以徇其上。群後既建繼體,賢鄙亦均, 一契等於無慮。且樹國苟固,則所任之臣,得賢益理, 次委中智,亦足以安。何則?勢固易持故也。然則建邦 苟盡其理,則無向不可。是以周室自成康以下,逮至 宣王,宣王之後,到於赧王,其間歷載,朝無名臣而宗 廟不隕者,諸侯維持之也。故曰「為社稷計,莫若建國。」 夫邪正逆順者,人心之所繫服也。今「之建置,宜審量 事勢,使諸侯率義而動,同忿俱奮,令其力足以維帶 京邑。若包藏禍心,惕於邪而起,孤立無黨,所蒙之籍 不足獨以有為。然齊此甚難,陛下宜與達古今善識 事勢之士深共籌之。建侯之理,使君樂其國,臣榮其 朝,各流福祚,傳之無窮,上下一心,愛國如家,視百姓 如子,然後能保荷天」祿,兼翼王室。今諸王裂土,皆兼 於古之諸侯,而君賤其爵,臣恥其位,莫有安志,其故 何也?法同郡縣,無成國之制故也。今之建置,宜使率 由舊章,一如古典。然人心繫常,不累十年,好惡未改, 情願未移。臣之愚慮,以為宜早創大制,遲迴眾望,猶 在十年之外。然後能令君臣各安其位,榮其所蒙,上 下相「持,用成藩輔。如今之為,適足以虧天府之藏,徒 棄穀帛之資,無補鎮國衛上之勢也。古者封建既定, 各有其國,後雖王之子孫,無復尺土,此今事之必不 行者也。若推親疏,轉有所廢,以有所樹,則是郡縣之 職,非建國之制。今宜豫開此地,令十世之內,使親者 得轉處近。十世之遠,近郊地盡,然後親疏相維,不得 復如十世之內。然猶樹親有所,遲天下都滿,已彌數 百千年矣。今方始封而親疏倒施,甚非所宜。宜更大 量天下土田方里之數,都更裂土分人,以王同姓,使 親疏遠近不錯其宜,然後可以永安。」古者封國,大者 不過土方百里,然後人數殷眾,境內必盈其力,足以 備充制度。今雖一國周環近將千里,然力實寡,不足 以奉國典,所遇不同,故當因時制宜,以盡事適。今宜 令諸王國容少而軍容多,然於古典所應有者,悉立 其制,然非急所須,漸而備之,不得頓設也。須車甲器 械既具,群臣乃服綵章;倉廩已實,乃營宮室;百姓已 足,乃備官司;境內充實,乃作禮樂。惟宗廟社稷則先 建之。至於境內之政,官人用才,自非內史、國相命於 天子,其餘眾職及死生之斷、穀帛資實、慶賞刑威、非 封爵者,悉得專之。今臣所舉二端,蓋事之大較,其所 不載,應在二端之屬者,以此為率。今諸國本一郡之 政耳,若備舊典,則官司以數,事所不須,而以虛制損 實力。至於慶賞刑斷,所以衛下之權,不重則無「以威 眾人而衛上。」故臣之愚慮,欲令諸侯權具,國容少而 軍容多,然亦終於必備。今事為宜。周之建侯,長享其 國,與王者並,遠者僅將千載,近者猶數百年。漢之諸 王,傳祚僅至曾、元。人性不甚相遠,古今一揆,而短長 甚違,其故何耶?立意本殊而制不同故也。周之封建, 使國重於君,公侯之身輕於社「稷,故無道之君不免 誅放;敦興滅繼絕之義,故國祚不泯;不免誅放,則群 後思懼,後嗣必繼,是無亡國也。」諸侯思懼,然後軌道, 下無亡國,天子乘之,理勢自安,此周室所以長在也。 漢之樹置君國,輕重不殊,故諸王失度,陷於罪戮,國 隨以亡。不崇興滅繼絕之序,故下無固國。下無固國, 天子居上,勢孤無輔,故姦臣擅朝,易傾大業。今宜反 漢之弊,修周舊跡。國君雖或失道,陷於誅絕,又無子 應除。苟有始封支嗣,不問遠近,必紹其祚。若無遺類, 則虛建之。須皇子生,以繼其統,然後建國無滅。又班 固稱「諸侯失國,亦由網密」,今又宜都寬其檢。且建侯 之理,本經盛衰。大制都定,班之群後,著誓丹青,書之 玉版,藏之金匱,置諸宗廟,副在有司。寡弱小國,猶不 可危,豈況萬乘之主,承難傾之邦而加其上,則自然 永久居重固之安,可謂根深華嶽而四維之也。臣愚 願陛下置天下於自安之地,寄大業於固成之勢,則 可以無遺憂矣。今閻閭少名士,官司無高能,其故何 也?清議不肅,人不立德,行在取容,故「無名士;下不專 局,又無考課;吏不竭節,故無高能。無高能則有疾世

事,少名士則後進無準,故臣思立吏課而肅清議。」夫
考證
欲富貴而惡貧賤,人理然也。聖王大諳物情,知不可

去,故直同公私之利,而詭其求道,使夫欲富者必先 由貧,欲貴者必先安賤,安賤則不矜,不矜然後廉恥 厲守;貧者必節欲,節欲然後操全。以此處務,乃得盡 公。盡公者,富貴之徒也。為無私者,終得其私,故公私 之利同也。今欲富者,不由貧自得富;欲貴者,不安賤 自得貴。公私之塗既乖,而人情不能無私。私利不可 以公得,則恆背公而橫務。是以風節日頹,公理漸替。 人士富貴,非孰道之所得。以此為政,小在難期。然教 頹來既久,難反一朝。又世放都靡,營欲比肩,群士渾 然,庸行相似,不可頓肅,甚殊黜陟也。且教不求盡善, 善在抑尤,同侈之中,猶有甚泰。使夫昧適情之樂者, 損其顯榮之貴,俄在不鮮之地;約己潔素者,蒙儉德 之報,列於清官之上。二業分流,令各有蒙。然俗放都 奢,不可頓肅。故臣私慮,願先從事於漸也。天下至大, 萬事至眾,人君至少,同於天日,故非垂聽所得周覽。 是以聖王之化,執要而已,委務於下,而不以事自嬰, 分職既定,無所與焉,非憚日昃之勤,而牽於逸豫之 虞,誠以政體宜然,事勢致之也。何則?夫造創謀始,逆 闇是非,以別能否,甚難察也。既以施行,因其成敗,以 分功罪,甚易識也。易識在考終,難察在造始。故人君 恆居其易則安,人臣不處其難則亂。今陛下每精事 始而略於考終,故群吏慮事,懷成敗之懼;輕飾文采, 以避目下之譴重,此政功所以未善也。今人主能恆 居易執要以御其下,然後人臣功罪形於成敗之徵, 無逃其誅賞。故罪不可蔽,功不可誣。功不可誣則能 者勸,罪不「可蔽,則違慢日肅。」此為國之大略也。臣竊 惟陛下聖心,意在盡善,懼政有違,故精事始以求無 失。又以眾官勝任者少,故不委務,寧居日昃也。臣之 愚慮,竊以為欲盡善,故宜考終。何則?精始難校故也。 又群官多不勝任,亦宜委務,使能者得以成功,不能 者得以著敗。敗著可得而廢,功成可得遂任,然「後賢 能常居位以善事,闇劣不得以尸祿害政。如此不已, 則勝任者漸多,經年少久,即群司遍得其人矣。」此校 才考實,政之至務也。今人主不委事仰成,而與諸下 共造事始則功罪難分;下不專事,居官不久,故能否 不別。何以驗之?今世士人決不悉良能也,又決不悉 疲軟也。然今欲舉一忠賢,不知所賞,求一負敗,不知 所罰。及其免退,自以犯法耳,非不能也;登進者自以 累資及人間之譽耳,非功實也。若謂不然,則當今之 政,未稱聖旨,此其徵也。陛下御今法,為政將三十年, 而功未日新,其咎安在?古人有言:「琴瑟不調,甚者必 改而更張。」凡臣所言,誠政體之常,然古今異宜,所遇 不同。陛下縱未得盡仰成之理,都委務於下。至於事 應奏御者,蠲除不急,使要事得精,可三分之二。古者 六卿分職,冢宰為師,秦漢已來,九列執事,丞相都總。 今尚書制斷,諸卿奉成,於古制為重,事所不須。然今 未能省,並可出眾事付外寺,使得專之,尚書為其都 統,若丞相之為。惟立法創制,死生之斷,除名流徙,退 「免大事,及連度支之事,臺乃奏處」,其餘外官皆專斷 之,歲終臺閣課功校簿而已。此為九卿造創事始,斷 而行之。尚書書主賞罰繩之,其勢必愈考成司非而 已。於今親掌者動受成於上,上之所失,不得復以罪 下,歲終事功不建,不知所責也。夫監司以法舉罪,獄 官案劾盡實,法吏據辭守文,大較雖「同,然至於施用 監司,與夫法獄體宜小異。獄官唯實,法吏唯文,監司 則欲舉大而略小。何則?夫細過微闕謬妄之失,此人 情之所必有,而悉糾以法,則朝野無全人,此所謂欲 理而反亂者也。故善為政者,綱舉而網疏,綱舉則所 羅者廣,網疏則小必漏,所羅者廣則為政不苛,此為 政之要也。而自近世以來,為監司者,類大綱不振,而 微過必舉。微過不足以害政,舉之則微而益亂,大綱 不振則豪彊橫肆,豪彊橫肆則百姓失職矣。此錯所 急而倒所務之由也。」今宜令有司反所常之政,使天 下可善化及,此非難也。人主不善碎密之案,必責犯 彊,舉尤之奏,當以盡公,則害政之姦自然禽矣。夫大 姦犯政而亂兆庶之罪者類出富彊,而豪富者其力 足憚,其貨足欲。是以官長顧勢而頓筆,下吏縱姦,懼 所司之不舉,則謹密網以羅微罪。使奏劾相接,狀似 盡公,而撓法不亮固已在其中矣。非徒無益於政體, 清議乃由此而益傷。古人有言曰:「君子之過,如日之 蝕焉。」又曰:「過而能改。」又曰:「不貳過。」凡此數者,皆是賢 人君子不能無過之言也。苟不至於害政,則皆天網 之所漏,所犯在甚泰,然後王誅所必加。此舉罪淺深 之大例者也。故君子得全美以善事,不善者必夷戮 以警眾,此為政誅赦之準式也。何則?所為賢人君子, 苟不能無過,小疵不可以廢其身,而輒繩以法,則愧 於明時。何則?雖有所犯,輕重甚殊於士君子之心,受 責不同而名不異者。故不軌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 眾聽。因名可亂,假力取直,故清議益傷也。凡舉過彈 違,將以肅風論而整世教。今舉小過,清議益頹,是以聖人深識人情而達政體。故其稱曰:「不以一眚掩大 德。」又曰:「赦小過,舉賢才。」又曰:「無求備於一人。」故冕而 前旒,充纊塞耳,意在善惡之報,必取其尤,然後簡而 不漏,大罪必誅,法禁易全也。何則?害法在犯尤,而謹 搜微過,何異放兕豹於公路,而禁鼠盜於隅隙。古人 有言:「鈇鉞不用而刀鋸日弊,不可以為政。」此言大事 緩而小事急也。時政所失,少有此類,陛下宜反而求 之,乃得所務也。夫權制不可以經常,政乖不可「以守 安。」此言攻守之術異也。百姓雖愚,望不虛生,必因時 而發。有因而發,則望不可奪;事變異前,則時不可違。 明聖達政,應赴之速,不及下車,故能動合事機,大得 人情。昔魏武帝分離天下,使人役居戶,各在一方,既 事勢所須,且意有曲為,權假一時,以赴所務,非正典 也。然逡巡至今,積年未改,百姓「雖身丁其困,而私怨 不生。誠以三方未悉蕩並,知時未可以求安息故也。 是以甘役如歸,視險若夷。至於平吳之日,天下懷靜, 而東南二方六州郡兵,將士武吏戍守江表,或給京 城運漕,父南子北,室家分離,咸更不寧。又不習水土, 運役勤瘁,並有死亡之患,勢不可久。此宜大見處分, 以副人望。」魏氏「錯役,亦應改舊。」此二者各盡其理,然 黔首感恩懷德,謳吟樂生,必十倍於今也。自董卓作 亂以至今,近出百年,四海勤瘁,丁難極矣。六合渾並, 始於今日,兆庶思寧,非虛望也。然古今異宜,所遇不 同,誠亦未可以希遵在昔,放息馬牛。然使受百役者 不出其國,兵備待事其鄉,實在可為。縱復不得悉然 「為之,苟盡其理,可靜三分之二,吏役可不出千里之 內。」但如斯而已,天下所蒙,已不訾矣。政務多端,世事 之未盡理者,難遍以疏舉。振領總綱,要在三條:「凡政 欲靜,靜在息役,息役在無為;倉廩欲實,實在利農,利 農在平糴。為政欲著信,著信在簡賢,簡賢在官久,官 久非難也。」連其班級,自非才宜,不得傍轉,以終其課, 則事善矣。平糴已有成制,其未備者可就,國足則穀 積矣。無為匪他,卻功作之勤,抑似益而損之利,如斯 而已,則天下靜矣。此三著既舉,雖未足以厚化,然可 以為安有餘矣。夫王者之利,在生天地自然之財,農 是也。所立為指於此,事誠有功益,苟或妨農,皆務所 息,此悉似益而損之謂也。然今天下自有事所必須, 不得止己。或用功甚少,而所濟至重,目下為之,雖少 有廢,而計,終已大益。農官有十百之利,及有妨害,在 始如未急,終作大患,宜逆加功,以塞其漸。如河汴將 合,沉萊苟善,則役不可息。諸如此類,亦不得已已。然 事患緩急,權計輕重,自非近如此類,準以為率,乃可 興為。其餘皆務在靜息。然能善算輕重,權審其宜,知 可興可廢,甚難了他,自非上智遠才,不幹此任。夫創 業之美,勳在垂統,使夫後世蒙賴以安。其為安也,雖 昏猶明,雖愚若智。濟世功者,實在善化之為,要在靜 國。至夫修飾官署,凡諸作役,務為恆傷,過泰不患不 舉,此將來所不須於陛下而自能者也。至「於仰蒙前 緒,所憑日月者,實在遺風,繫人心餘烈,匡幼弱而令 勤所不須,以傷所憑,鈞此二者,何務孰急?」陛下少垂 恩迴慮,詳擇所安,則大理盡矣。世之私議,竊比陛下 於孝文,臣以為聖德隆殺,將在乎後,不在當今。何則? 陛下龍飛鳳翔,應期踐祚,有創業之勳矣。掃滅彊吳, 奄征南海,又有之矣。以天「子之貴,而躬行布衣之所 難,孝儉之德,冠於百王,又有之矣。履宜無細,動成軌 度,又有之矣。若善當身之政,建藩屏之固,使晉代久 長,後世仰瞻遺跡,校功考事,實與湯、武比隆,何孝文 足雲?」臣之此言,非臣下褒上虛美常辭,其事實然。若 所以資為安之理,或未盡善,則恐良史書勳,不得遠 盡弘美,甚「可惜也。然不可使夫知政之士得參聖慮, 經年少久,終必有成。願陛下少察臣言。」又論肉刑,見 《刑法志》。詔答曰:「得表陳封國之制,宜加古典;任刑齊 法,宜復肉刑;及六州將士之役,居職之宜,諸所陳聞, 具之知卿乃心為國也。動靜數以聞。」元康初,從淮南 王允入朝,會誅楊駿,頌屯衛殿中,其夜,詔以頌為三 公尚書,又上疏論律令事,為時論所美。久之,轉吏部 尚書。建九班之制,欲令百官居職希遷,考課能否,明 其賞罰。賈郭專朝,任者欲速,竟不施行。及趙王倫之 害張華也,頌哭之甚慟,聞華子得逃,喜曰:「茂先,卿尚 有種也!」倫黨張林聞之大怒,憚頌持正而不能害也。 孫秀等推崇倫功,宜加九錫,百官莫敢異議,頌獨曰: 「昔漢之錫魏,魏之錫晉,皆一時之用,非可通行。今宗 廟乂安,雖嬖後被退,勢臣受誅,周勃誅諸呂而尊孝 文,霍光廢昌邑而奉孝宣,並無九錫之命,違舊典而 習權變,非先王之制。九錫之議,請無所施。」張林積忿 不已,以頌為張華之黨,將害之。孫秀曰:「誅張、裴,已傷 時望,不可復誅」頌,林乃止。於是以頌為光祿大夫,門 施行馬。尋病卒,使使者弔祭,賜錢二十萬,朝服一具, 諡曰貞。中書侍郎劉沉議,「頌當時少輩,應贈開府」,孫 秀素恨之,不聽。頌無子,養弟和子雍早卒,更以雍弟 詡子𨻳為適孫,襲封。永康元年,詔以頌誅賈謐,督攝眾事有功,追封梁鄒縣侯,食邑千五百戶。頌弟彪,字 仲雅,參安東軍事。伐吳,獲張悌,累官積弩將軍。及武 庫火,彪建計斷屋,得出諸寶器。歷荊州刺史。次弟仲, 字世混,歷黃門郎、滎陽太守,未之官,卒。初,頌嫁女臨 淮陳矯,矯本劉氏子,與頌近親,出養於姑,改姓陳氏。 中正劉友譏之,頌曰:「舜後姚虞、陳、田,本同根系,而世 皆為婚,《禮》律不禁。今與此同義,為婚可也。」友方欲列 上,為陳騫所止,故得不劾。頌問明法掾陳默、蔡畿曰: 「鄉里誰最屈?」二人俱云:劉友屈。頌作色呵之。畿曰:「友 以私議冒犯明府為非。」然鄉里公論稱屈。友辟公府 掾,尚書郎、黃沙御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