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71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十五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十五卷目錄

 忠烈部名臣列傳十

  宋二

  沈攸之子元琰 幼和 靈和 孫法先 法徵 法茂

  邊榮       程邕之

  丁珍東      孫同

  裴茂       仲武

  宗儼之      袁粲子最

  劉秉弟韞   卜伯興

  臧寅       賈襲宗

  裴顗

官常典第七百十五卷

忠烈部名臣列傳十

[編輯]

宋二

[編輯]

沈攸之子元琰 幼和 靈和 孫法先 法徵 法茂 邊榮 程邕

[編輯]

之 。丁珍東 孫,同 裴茂 仲武 宗儼之

按《宋書》本傳,「攸之,字仲達,吳興武康人,司空慶之從 父兄子也。父叔仁,為衡陽王義季征西長史,兼行參 軍,領隊,又隨義季鎮彭城,度征北府。攸之少孤貧,元 嘉二十七年,拓跋南寇,發三吳民丁,攸之亦被發。既 至京都,詣領軍將劉遵考,求補白丁隊主。遵考謂之 曰:『君形陋,不堪隊主』。」因隨慶之徵討。二十九年,征西 陽蠻,始補隊主。巴口建義,南中郎府板長史兼行參 軍。新亭之戰,身被重創,事寧為太尉行參軍,封平洛 縣五等侯,隨府轉大司馬行參軍。晉世,京邑二岸,揚 州舊置都部從事,分掌二縣,非違。永初以後罷省。孝 建三年,復置其職,攸之掌北岸,會稽孔璨掌南岸,後 又罷。攸之遷員外散騎侍郎,又隨慶之徵廣陵,屢有 功,被箭破骨。世祖以其善戰,配以仇池步槊。事平,當 加厚賞,為慶之所抑。遷太子旅賁中郎,攸之甚恨之。 七年,遭母憂,葬畢,起為龍驤將軍、武康令。前廢帝景 和元年,除豫章王子尚車騎中兵參軍,直閤。與宗越、 譚金,尋並為廢帝所寵,誅戮群公,攸之等皆為之用 命。封東興縣侯,食邑五百戶。尋遷右軍將軍,增邑百 戶。太宗即位,以例削封。宗越、譚金等謀反,攸之復召 入直閤,除東海太守。未拜,會四方反叛,南賊已次近 道,以攸之為寧朔將軍、尋陽太守,率軍據虎檻。時王 元謨為大統未發,前鋒有五軍在虎檻,五軍後又絡 繹繼至,每夜各立姓號,不相稟受。攸之謂軍吏曰:「今 眾軍姓號不同,若有耕夫漁父夜相呵叱,便致駭亂, 取敗之道也。」乃就一軍請號,眾咸從之。殷孝祖為前 鋒都督,而大失人情,攸之內撫將士,外諧群帥,眾並 倚賴之。時南賊前鋒鍾沖之、薛常寶等屯據赭圻,殷 孝祖率眾軍攻之,為流矢所中死。軍主范潛率五百 人投賊,人情震駭,並謂攸之宜代孝祖為統。時建安 王休仁屯虎檻摠,統眾軍聞孝祖死,遣寧朔將軍江 方興、龍驤將軍劉靈遺各率三千人赴赭圻。攸之以 為孝祖既死,賊有乘勝之心,明日若不更攻,則示之 以弱,方興名位相亞,必不為己下軍政不一,致敗之 由。乃率諸軍主詣方興,謂之曰:「四方並反,國家所保, 無復百里之地,唯有殷孝祖,為朝廷所委,賴鋒鏑裁 交,輿屍而反,文武喪氣,朝野危心。事之濟否,唯在明 旦一戰。戰若不捷,則大事去矣。詰朝之事,諸人咸謂 吾應統之。自卜懦薄,幹略不辦。及卿今輒相推為統, 但當相與戮力爾。」方興甚悅。攸之既出,諸軍主並尤 之,攸之曰:「卿忘廉、藺、寇、賈之事邪?吾本以濟國活家, 豈計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共濟艱 難,豈可自厝同異!」明旦進戰,自寅訖午,大破賊於赭 圻城外,追奔至姥山,分遣水軍,乘勢進討,又破其水 軍,拔胡、白二城。尋假攸之節,進號輔國將軍,代孝祖 督前鋒諸軍事。薛常寶在赭圻,食盡,南賊大帥劉胡 屯濃湖,以囊盛米,繫流查及船腹,陽覆船,順風流下, 以餉赭圻。攸之疑其有異,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囊 米。攸之從子懷寶為賊將帥,在赭圻,遣親人楊公讚 齎密書招誘攸之。攸之斬公讚,封懷寶,書呈太宗。尋 剋赭圻。遷使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 諸軍事、冠軍將軍、領率蠻校尉。雍州刺史袁顗復率 大眾來入鵲尾。相持既久,軍主張興世越鵲尾上據 錢溪,劉胡自攻之。攸之率諸將攻濃湖,遣人傳唱「錢 溪已平」,眾並懼。攸之曰:「不然。若錢溪實敗,萬人中應 有逃亡得還者,必是彼戰失利,唱空聲以惑眾耳。勒 軍中不得妄動。」錢溪信尋至,果大破賊。攸之悉以錢 溪所送胡軍耳鼻示之,顗駭懼,急追胡還。攸之諸軍

悉力進攻,多所斬獲,日暮引歸。鵲尾食盡,遣千人在
考證
南陵迎米,為臺軍所破,燒其資實,胡於是棄眾而奔,

顗亦叛走。赭圻。濃湖之平也,賊軍委棄貲財,珍寶殷 積,諸軍各競收斂,以強弱為少多,唯攸之、張興世約 勒所部,不犯秋毫,諸將以此多之。攸之進平尋陽,徙 監郢州諸軍事、前將軍、郢州刺史,持節如故,不拜。遷 中領軍,封貞陽縣公,食邑二千戶。時四方皆已平定, 徐州刺史薛安都據彭城請降,上雖相酬許,而辭旨 簡略。攸之前將軍,置佐吏,假節,與鎮軍將軍張永以 重兵徵安都。安都懼,要引拓跋,拓跋引大眾援之。攸 之等米船在呂梁,又遣軍主王穆之上民口。穆之為 寇攻覆米船,又破運車於武原,攸之等引退,為寇所 乘,又值寒雪,士眾墮指十二三,留長水校尉王元載 守下邳,積射將軍沈韶守宿預、睢陵,淮陽亦置戍。攸 之還淮陰,免官,以公領職,復求進討,上不聽。入朝面 陳,又不許。復歸淮陰。三年六月,自率運送米下邳,並 鑿四周深塹,遣龍驤將軍垣護之領民口還淮陰。時 軍主陳顯達當領千兵守下邳,攸之留待。顯達至,寇 遣清泗間人詐告攸之云:「安都欲降,求軍迎接。」攸之 副吳喜納其說,咸謂宜遣千人參之。既而來者轉多, 喜所執彌固。攸之乃集來者告之,語曰:「薛徐州早宜 還朝,今能爾,深副本望。但遣子弟一人來,便當遣大 軍相接。君諸人既有志心,若能與薛子弟俱來者,皆 即假君以本鄉縣,唯意所欲;如其不爾,無為空勞往 還。」自此一去不反。其年秋,太宗復令攸之進圍彭城。 攸之以清泗既乾,糧運不繼,固執以為非宜,往反者 七。上大怒,詔攸之曰:「卿春中求伐彭城,吾恐軍士疲 勞,且去冬奔散,人心未宜復用,不許卿所啟。今便不 肯為吾行耶?卿若不行,便可使吳喜獨去。」攸之懼,乃 奉旨進軍。行至遲墟,上悔,追軍令反。攸之還至下邳, 而陳顯達於睢口為寇所破,龍驤將軍姜產之、司徒 參軍高遵世戰沒。寇追攸之甚急,因交戰,被槊創。會 暮,引軍入顯達壘,夕眾散,八月十八日也。攸之棄眾 南奔。初,吳興丘幼弼、丘隆先、沈誕、沈榮守吳,陸道量 並以文記之才,隨攸之及張永北討,永一奔,攸之再 敗,幼弼等並皆陷沒。攸之還淮陰,以為持節、假冠軍 將軍、行南兗州刺史,追贈姜產之左軍將軍,高遵世 屯騎校尉。四年,徵攸之為吳興太守,辭不拜,乃除左 衛將軍,領太子中庶子。五年,出為持節、監郢州諸軍、 郢州刺史。為政刻暴,或鞭士大夫,上佐以下有忤意, 輒面加詈辱。將吏一人亡叛,同籍符伍充代者十餘 人。而曉達吏事,自強不息,士民畏憚,人「莫敢欺。聞有 虎,輒自圍捕,往無不得,一日或得兩三。若逼暮不獲 禽,則宿昔圍守,須曉自出。」賦斂嚴苦,徵發無度,繕治 船舸,營造器甲,自至夏口,便有異圖。六年,進監豫州 之西陽、司州之義陽二郡軍事,進號鎮軍將軍。泰豫 元年,太宗崩,攸之與蔡興宗在外藩,同豫顧命,進號 安西將軍,加散騎常侍,給鼓吹一部。未拜,會巴西民 李承明反,執太守張澹,蜀士騷擾。時荊州刺史建平 王景素被徵,新除荊州刺史蔡興宗未之鎮,乃遣攸 之權行荊州事。攸之既至,會承明已平,乃以攸之都 督荊、湘、雝、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鎮西將軍、荊 州刺史,持節、常侍如故。至荊州,政治如在夏口,營造 舟甲,常如敵至。時幼主在位,群公當朝,攸之漸懷不 臣之跡,朝廷制度,無所遵奉。江州刺史桂陽王休範 密有異志,以微旨動攸之,使道士陳公昭作《天公書》 一函,題云:「沈丞相送付攸之門者。」攸之不開書,推得 公昭,送之朝廷。後廢帝元徽二年,休範舉兵襲京邑, 攸之謂僚佐曰:「桂陽今反,朝廷必聲雲與攸之同,若 不顛沛勤王,必增朝野之惑。」於是遣軍主孫同、沈懷 奧興軍施下,受郢州刺史晉熙王燮節度。同等始過 夏口,會休範平還,進攸之號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 三司,固讓開府。攸之自擅閫外,朝廷疑憚之,累欲徵 入,慮不受命,乃止。群公稱皇太后令,遣中使問攸之 曰:「久勞於外,宜還京輦。然任寄之重,換代殊為未易, 還止之宜,一以相委」,欲以觀察其意。攸之答曰:「荷國 重恩,名器至此,自唯凡陋,本無廊廟之姿。至如戍防 一蕃,撲討蠻蜓,可彊充斯任。雖自上如此,豈敢厝心 去留歸還之事,伏聽朝旨。」朝廷逾慴憚,徵議遂息。四 年,建平王景素據京城反,攸之復應朝廷,景素尋平。 初,元嘉中,巴東、建平二郡軍府富實,與江夏、竟陵、武 陵並為名郡。世祖於江夏置郢州郡,罷軍府,竟陵、武 陵亦並殘壞。巴東、建平為峽中蠻所破,至是民人流 散,存者無幾。其年春,攸之遣軍入峽,討蠻帥田五郡 等。及景素反,攸之急追峽中軍。巴東太守劉攘兵、建 平太守劉道欣並疑攸之自有異志,阻兵斷峽,不聽 軍下。時攘兵兄子天賜為荊州西曹,攸之遣天賜譬 說之,令其解甲,一無所問。攘兵見天賜,知景素實反, 乃釋甲謝愆,攸之待之如故。後以攘兵為府司馬,劉 道欣堅守建平,攘兵譬說不回,乃與伐蠻軍攻之,破 建平,斬道欣。臺直閤高道慶家在江陵。攸之初至州, 道慶時在家,牒其親戚十餘人,求州從事西曹攸之為用三人。道慶大怒,自入州取教,毀之而去。及還都, 不詣攸之別。道慶至都,雲「攸之聚眾繕甲,姦逆不久, 楊運長等常相疑畏。」乃與道慶密遣刺客齎廢帝手 詔,以金餅賜攸之,州府佐吏進其陛級。時有象三頭 至江陵城北數里,攸之自出格殺之。忽有流矢集攸 之馬障泥,其後刺客事發。廢帝既殞,順帝即位,進攸 之號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班劍二十人,遣 攸之長子司徒左長史元琰齎廢帝刳剒之具,以示 攸之。元琰既至江陵,攸之便有異志,腹心議有不同, 故其事不果。其年十一月,乃發兵反叛。攸之素蓄士 馬,資用豐積,至是,戰士十萬,鐵馬二千,遣使要雝州 刺史張敬兒、梁州刺史范伯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 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內史王文和等。敬兒、文和斬其 使,馳表以聞。伯年、道和、佩玉懷兩端,密相應和。十二 月十二日,攸之遣其輔國將軍、中兵參軍督前鋒軍 事孫同率寧朔將軍中兵參軍武寶、龍驤將軍騎兵 參軍朱君拔、寧朔將軍沈慧真、龍驤將軍中兵參軍 王道起。又遣司馬冠軍將軍劉攘兵,率寧朔將軍外 兵參軍公孫方平、龍驤將軍騎兵參軍朱靈寶、龍驤 將軍騎兵參軍沈僧敬、龍驤將軍高茂。又遣輔國將 軍中兵參軍王靈秀、輔國將軍中兵參軍丁珍東率, 寧朔將軍中兵參軍王珍之、寧朔將軍外兵參軍楊 景穆相繼俱下。攸之自率輔國將軍錄事參軍兼司 馬武茂宗、輔國將軍中兵參軍沈韶、寧朔將軍中兵 參軍皇甫賢、寧朔將軍中兵參軍胡欽之、龍驤將軍 中兵參軍東門道順,閏十月四日至夏口。攸之將發 江陵,使沙門釋僧桀筮之曰:「不至京邑,當自郢州回 還。」意甚不悅。初,江津有雲氣,狀如塵霧,從西北來,正 蓋軍上,至沌口,雲當問訊安西,蹔泊黃金浦。既登岸, 郢城出軍擊之。攸之聞齊王世子據盆口,震懾不敢 下,因攻郢城。時齊王輔政,遣眾軍西討,尚書符征西 府曰:「尊冠賤屨,君臣之位,奉順忌逆,成敗斯兆。未有 憑凌我郊圻,侵」軼我河縣,而不焚師殪甲,靡旗亂轍 者也。沈攸之少長庸賤,擢自閻伍,邀百戰之運,乘一 捷之功,鐫山裂地,腰金拖紫,窮貴於國,極富於家。擁 旄蕃伯,便無北面之禮;受督志屏,即有專征之釁。《橘 柚》不薦璆!請幫助識別此字。「罕入,箕賦深斂,毒被南郢,枉繩矯墨,害 著西荊。饕餮其心,谿壑其性,從始至終,沿壯得老。今 遂驅迫妖黨,繕集尪卒,結釁外城,送死中甸,是而可 忍,孰不可懷!」今遣新除使持節、督郢州之義陽諸軍 事、平西將軍、郢州刺史、聞喜縣開國侯黃回,員外散 騎常侍、冠軍驍騎將軍、南臨淮太守、重安縣開國子 軍主王敬則,「輔國將軍屯騎校尉長壽縣開國男王 宜與、輔國將軍南高平太守軍主陳承叔、輔國將軍 左軍將軍南濮陽太守葛陽縣開國男軍主彭文之、 龍驤將軍驃騎行參軍軍主《召宰》,精甲二萬,前鋒雲 騰。」又遣散騎常侍領遊擊將軍湘南縣開國男新除 使持節督湘州諸軍事征鹵將軍湘州刺史軍主呂 安國、屯騎校尉寧朔將軍崔慧景、輔國將軍軍主任 侯伯、輔國將軍驍騎將軍軍主蕭順之、輔國將軍遊 擊將軍軍主垣崇祖、寧朔將軍虎賁中郎將軍主尹 略、屯騎校尉南城令曹虎頭,舳艫二萬,駱驛繼邁。又 遣輔國將軍後軍將軍右軍中兵參軍事軍主苟元 賓、寧朔將軍撫軍中兵參軍事軍主郭文孝,龍驤將 軍、撫軍中兵參軍事軍主程隱雋,輕艓一萬,截其津 要。新除持節、督廣、交、越、寧、湘州之廣興諸軍事、領平 越中郎將、征鹵將軍、廣州刺史統馬軍主、沌陽縣開 國子周盤龍,輔國將軍、後軍統馬軍主張文《憘》,龍驤 將軍軍主薛道淵,冠軍將軍、遊擊將軍、并州刺史、南 清河太守、太原公軍主王《敕勤》、龍驤將軍射聲校尉 王洪軌、龍驤將軍穴從僕射軍主成置等,鐵馬五千, 龍驤後敶,凡此諸師,莫不勇力,動天勁志,駕日接衝, 拔距鷹《瞵鶚》視,顧盼則前後風生,喑嗚則左右電起。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赴敵,何敶能堅。然後鑾戎 薄臨,龍虎百萬,六軍齊軌,五輅舒斾,丹檻發照,素甲 生「波。樓煩白羽,投鞍成岳。漁陽墨騎,浴鐵為群,芝艾 同焚,悔將何及?符到之日,幸加三省。其鋒敶營壁之 主,驅逼寇手之人,若有投命軍門,一無所問。或能因 罪立績,終不爾欺,斬裾射玦,唯功是與。」能斬送攸之 首,封三千戶縣公,賜布絹各五千匹。信如河海,皎然 無貳。飛火軍攝文書,千里驛行。齊王出頓新亭,馳檄 數攸之罪惡,曰:「夫彎弓射天,未見能至;揮戈擊地,多 力安施。何則?逆順之勢定殊,禍福之驗易原也。是以 違乎天者,鬼神不能使其成;會乎人者,聖哲不能令 其毀。故劉濞賴七國連兵之勢,隗囂恃跨河據隴之 資,毋丘儉伐其踰海越島之功,諸葛誕矜其待士愛 民之德。彼四子者,皆當世雄傑,以犯順取禍,覆窟傾 巢,為豎子笑。況乎行陳凡才,斗筲小器,而懷問鼎之 志,敢搆無君之逆哉!」逆賊沈攸之,出自萊畝,寂寥累 世,故司空沈公,從父宗蔭,愛之若子,卵翼吹噓,得升 官秩。廢帝昏悖,猜畏柱臣,攸之貪競乘機,凶忍趨利躬行反噬,請銜誅旨。又攸之與譚金、童太壹等,並受 寵任,朝為牙爪,同功共體,世號「三侯」,當時親昵,情過 管、鮑。遭逢革運,凶黨懼戮。攸之狡猾,用數圖全賣禍 既殺從父,又害良朋,雖呂布販君,酈寄賣友,方之斯 人,未足為酷。此其不信不義,言詐翻覆,諸夏之所未 有,至愚之所不為也。泰始開闢,網漏吞舟,略其凶險, 取其搏噬,故得階亂獲全,因禍保福。攸之空淺,躁而 無謀,濃湖崩挫,本非己力。及北伐彭泗,望賊宵奔,重 討下邳,一鼓而遁,再鄙王師,又應肆法先帝英聖,量 深河海,宥其回谿之敗,冀收曲崤之捷。故得推遷幸 會,頓升崇顯,內端戎禁,外臨方牧,聖靈鼎湖,遠頒顧 命,託寄崇深,義感金石。而攸之知奉國諱,喜見於容, 普天同哀,己以為慶。此其樂禍幸災,大逆之罪一也。 又攸之累登蕃岳,自郢遷荊,晉熙殿下以皇弟代鎮, 地尊望重,攸之肆情陵侮,斷割候迎,料擇士馬,簡算 器甲,精器銳士,並取自隨,郢城所留,十不遺一,專擅 略擄,罔顧國典。此其包藏禍志,不恭不虔,大逆之罪 二也。又攸之踐荊以來,恆用姦數,既欲發兵,宜有因 假,遂乃蹙迫「群蠻,騷擾山谷,揚聲討伐,盡戶發上,蟻 聚郭邑,伺國盛衰,從來積年,永不解甲,遂使四野百 縣,路無男人,耕田載租,皆驅女弱,自古酷虐,未聞有 此。」其侮蔑朝廷,大逆之罪三也。去昔桂陽奇兵「起, 京師內奰,宗廟阽危,攸之任居上流,兵強地廣,救援 顛沛,實宜悉力。國家倒懸,方思身慮,威遣弱卒三千, 並皆羸老,使就郢州,稟受節度。」欲令判否之日,委辠 晉熙。何其平日輈張,實輕周邵,爾時恭謹,虛重皇戚。 此其伏慝藏詐,持疑兩端。大逆之罪四也。又攸之累 據方州,跋扈滋甚,招誘輕狡,往者咸納,羈絆行侶,「過 境必留。仕子窮困,不得歸其鄉;商人畢命,無由還其 土。叛亡入境,輒加𢹬護;逋逃出界,必遣窮追。此其大 逆之罪五也。」又攸之自任專恣,恃行慘酷,視吏若讎, 遇民如草,峻大半之賦,暴參夷之刑,鞭捶國士,全用 非法,一人逃亡,闔宗補代。毒遍嬰孩,虐加斑白,獄囚 恆滿,市血常流。男不得耕,女不得「織,奔馳道路,號哭 動天。皇朝赦令,初不遵奉,欲殺欲擊,故曠蕩之澤,長 隔彼州。」此其無君陵上,大逆之罪六也。蒼梧狂凶,釁 深桀紂,猜貳外蕃,鶚目西顧。留其長息元琰,以為交 質,父子分張,彌積年稔。賴社稷靈長,獨夫遄戮。攸之 豫稟心靈,宜同歡幸,遂迷惑顛倒,深相嗟惜,舉言哀 桀,揚聲吠堯。此其「不辨是非,罔識善惡,違情背理,大 逆之罪七也。廢昏立明,先代盛典,交、廣先到,梁、秦蚤 及,而攸之密邇內畿,川塗弗遠,驛書至止,晏若不聞, 未遣章表,奄積旬朔,防風後至,《夏典》所誅。此其大逆 之罪八也。昇明肇曆,恩深澤遠,申其父子之情,矜其 骨肉之恩,馳遣元琰,銜使西歸」,並加崇授,寵貴重疊。 元琰達西,便應反命。攸之得此集聚,蒙誰之恩,不荷 盛德,反生讎釁,此其大逆之罪九也。攸之以谿壑之 性,含梟鴆之腸,直置天壤,已稱醜穢。況乃舉兵內侮, 逞肆姦回,斯實惡熟辠成之辰,決癰潰疽之日。幕府 過荷朝寄,義百常憤,董司元戎,龔行天罰。今皇上聖 明,將相仁厚,約法三章,輕刑緩賦,年登歲阜,家給人 足,上有惠和之澤,下無樂亂之心。攸之不識天時,妄 圖姦逆,舉無名之師,驅怨讎之黨。是以朝「野審其易 取,含識判其成禽。熊羆厲爪,蓄攫煎之心;虎豹摩牙, 起吞噬之憤。鼓怒則冰原激電,奮發則霜野奔雷,以 此定亂,豈移晷刻。雖復眾徒梗陸,舉郡阻川,何足以 抗沸海之濤,當燒山之焰,彼土士民,罹毒日久,逃竄 無路,常所憫然。今復相逼,起接鋒刃,交戰之日,蘭艾 難分,土崩倒戈,宜為蚤計,無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 禍也。」弘宥之典,有如皎日。攸之盡銳攻郢,州行事柳 世隆隨宜距應,屢摧破之。攸之《與武陵王贊牋》曰:「江 陵一總八州,地居形勝,鎮撫之重,宜以上歸。本欲仰 移節蓋」,改臨荊部,所以未具上聞者,欲待至止,面自 咨申,不圖重關擊請幫助識別此字。「覲接無由。若使匡朝之誠終蔽 於聖察,襲遠之舉近𢹬於郢都,則無以謝烈士之心, 何用塞義夫之志,便不犯關陵漢,期一接奉。若夫斬 蛟陷石之卒,裂骼卷鐵之將,煙騰飆迅,容或驚動左 右,苟不獲已,敢不先布下情。」又曰:「下官位重分陝,富 兼金穴,子弟勝衣,爵命已及,親黨辨菽,抽序便加,耳 倦絃歌,口厭粱肉,布衣若此,復欲何求?豈不知俛眉 苟安,保養餘齒,何為不計百口,甘冒危難?誠感歷朝 之遇,欲報之於皇室爾。」昧理之徒,謂下官懷無厭之 願,既貫誠於白日,不復明心於殿下。若使天必喪道, 忠節不立,政復闔門碎滅,百死無恨。但高祖王業艱 難,太祖劬勞日昃,卜世不盡七百之期,宗社已成他 人之「有家國之事,未審於聖心何如?」攸之遣中兵參 軍公孫方平馬步三千向武昌,太守臧渙棄郡投西 陽太守王毓,奔於盆口。方平因據西陽。建寧太守張 謨率二守千人攻之,方平破走。攸之攻郢城久不決, 眾心離沮。昇明二年正月十九日夜,劉攘兵燒營入 降郢城,眾於是離散,不可復制。將曉,攸之斬劉天賜率大眾過江,至魯山,諸軍因此散走。還向江陵,未百 餘里,聞城已為雍州刺史張敬兒所據,無所歸,乃與 第三子、中書侍郎文和至華容界,為封人所斬送。攸 之初下,留元琰守江陵。張敬兒剋城,元琰逃走。第五 子幼和,幼和弟靈和,元琰子法先,懿弟文和子法徵, 幼和子法茂,並為敬兒所禽,伏誅。初,文和尚齊王女 義興憲公主,公主早薨,有二女,至是齊王迎還第內。 今皇帝即位,聽攸之及諸子喪還葬墓。攸之第二子 懿,太子洗馬,先攸之卒。攸之弟登之,新安太守,去職 在家為吳興太守沈文秀所收,斬登之弟雍之,鄱陽 太守,先攸之卒。詔以雍之孫僧照為義興公主後。雍 之與攸之異生,諸弟中最和謹,尤見親愛。攸之性儉 𠫤,子弟不得妄用財物,唯恣雍之所須,輒取齋中服 飾,分與親舊,以此為常。雍之弟榮之,尚書庫部郎,亦 先攸之卒。攸之晚好讀書,手不釋卷,《史》《漢》事多所諳 憶。常歎曰:「早知窮達有命,恨不十年讀書。」及攻郢城, 夜遇風浪,米船沉沒,倉曹參軍崔靈鳳女,幼適柳世 隆子,攸之正色謂曰:「當今軍糧要急,而卿不以在意, 將由與城內婚姻邪?」靈鳳答曰:「樂廣有言,下官豈以 五男易一女!」攸之歡然意解。初,攸之招集才力之士, 隨郡人雙泰真有幹力,召不肯來。後泰真至江陵賣 買,有以告攸之者,攸之因留之,補隊副,厚加料理。泰 真無停志,少日叛走,攸之遣二十人被甲追之,逐討 甚急。泰真殺數人,餘者不敢近。欲過家將母去,事迫 不獲,單身走入蠻。追者既失之,錄其母而去。泰真既 失母,乃出自歸,攸之不罪,曰:「此孝子也。」賜錢一萬,轉 補隊主。其矯情任笇皆如此。初,攸之賤時,與吳郡孫 超之、全景文共乘小船出京都,三人共上引埭,有一 人止而相之曰:「君三人皆當至方伯。」攸之曰:「豈有三 人俱有此相?」相者曰:「骨法如此,若有不驗,便是相書 誤耳。」其後攸之為郢、荊二州,超之廣州,景文豫州刺 史。攸之初至郢州,有順流之志。府主簿宗儼之勸攻 郢城,功曹臧寅以為攻守勢異,非旬日所拔,若不時 舉,挫銳損威。今順流長驅,計日可捷,既傾根本,則郢 「城豈能自固!」攸之不從。既敗,諸將帥皆奔散,唯寅曰: 「我委質事人,豈可苟免!我之不負公,猶公之不負朝 廷也。」乃投水死。寅字士若,東莞莒人也。先是,攸之在 郢州,州從事輒與府錄事鞭攸之,免從事官,而更鞭 錄事五十。謂人曰:「州官鞭府職,誠非體,要由小人凌 侮士大夫。」倉曹參軍事邊榮為府錄事所辱,攸之自 為榮鞭殺錄事,攸之自江陵下,以榮為留府司馬守 城。張敬兒將至,人或說之,使詣敬兒降。榮曰:「受沈公 厚恩,共如此大事,一朝緩急,便改易本心,不能行也。」 城敗,見敬兒,敬兒問曰:「邊公何不早來?」榮曰:「沈公見 留守城,而委城求活,所不忍也。本不蘄生,何須見問。」 敬兒曰:「死何難得!」命斬之,歡笑而去,容無異色。太山 程邕之者,素依隨榮,至是抱持榮曰:「與邊公周遊,不 忍見邊公前死,乞見殺。」兵不得行戮。以告敬兒,敬兒 曰:「求死甚易,何為不許?先殺邕之,然後及榮。」三軍莫 不垂泣曰:「奈何一日殺二義士,比之臧洪及陳容。」榮, 金城人也。廢帝之殞也,攸之欲起兵,問其知星人葛 珂之,珂之曰:「自古起兵皆候太白,太白見則成,伏則 敗。昔桂陽以太白伏時舉兵,一戰授首,此近世明驗。 今蕭公廢昏立明,政值太白時,此與天合也。且太白 尋出東方,東方利用兵,西方不利」,故攸之止不反。及 後舉兵,珂之又曰:「今歲星守南斗,其國不可伐。」攸之 不從。凡同逆丁珍東孫同、裴茂仲、武宗儼之並伏誅, 攸之表檄文疏,皆儼之詞也。臧渙詣盆城自歸,今皇 帝命斬之。餘同惡或為亂軍所殺,或遇赦得原。 按《南齊書張敬兒傳》,太祖以敬兒人位既輕,不欲便 使為襄陽重鎮。敬兒求之不已,乃微動太祖曰:「沈攸 之在荊州,公知其欲何所作,不出敬兒以防之,恐非 公之利也。」太祖笑而無言,乃以敬兒為持節、督雍梁 二州郢司二郡軍事、雍州刺史,將軍如故,封襄陽縣 侯,二千戶。部伍泊沔口,敬兒乘舴艋過江,詣晉熙王 燮。中江遇風船覆,左右丁壯者各泗走,餘二小吏沒 船下,叫呼救,敬兒兩掖挾之,隨船覆仰,常得在水上。 如此翻覆,行數十里,方得迎接。失所持節,更給之。沈 攸之聞敬兒上遣人伺覘,見雍州,迎軍儀甚盛,慮見 掩襲,密自防備。敬兒至鎮,厚結攸之,信饋不絕,得其 事跡,密白太祖。攸之得太祖書翰,論選用方伯密事, 輒以示敬兒,以為反間,敬兒終無二心。元徽末,襄陽 大水,平地數丈,百姓資財皆漂沒,襄陽虛耗,太祖與 攸之書,令賑貸之,攸之竟不歷意。敬兒與攸之司馬 劉攘兵情款。及蒼梧廢,敬兒疑攸之當因此起兵,密 以問攘兵,攘兵無所言,寄敬兒馬鐙一隻,敬兒乃為 之備。昇明元年冬,攸之反,遣使報敬兒,敬兒勞接周 至,為設酒食,謂之曰:「沈公那忽使君來,君殊可命。」乃 列仗於廳事前斬之,集部曲頓攸之下。當襲江陵時, 攸之遺太祖書曰:「吾聞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 術,彼我可謂通之矣。大明之中,謬奉聖主,忝同侍衛情存契闊,義著斷金,乃分帛而衣,等糧而食,值景和 昏暴,心爛形燋,若斯之苦,寧可言盡。「吾自分碎首於 閤下,足下亦懼滅族於舍人。」爾時,磐石之心既固,義 無貳計,蹙迫時難,相引求全。天道矜善,此理不空,結 姻之始,實關於厚。及明帝龍飛,諸人皆為鬼矣。吾與 足下,得蒙大造,親過夙眷,遇若代臣,錄其心跡,復忝 驅使。臨崩之日,吾豫在遺託,加榮授寵,恩深位高,雖 復情謝古人,粗識忠節,誓心仰報,期之必死,此誠志 竟未申遂。先帝登遐,微願永奪。自爾已來,與足下言 面殆絕,非唯分張形跡,自然至此。脫枉一告,未嘗不 對紙「流涕,豈願相誚於今哉?苟有所懷,不容不白。」初 得賢子賾疏云:「得家信,雲足下有廢立之事,安國寧 民,此功巍巍,非吾等常人所能信也。」俄奉皇太后《假 令》云:「足下潛構深略,獨斷懷抱,一何能壯。但冠雖弊, 不可承足,蓋共尊高故耳。足下交結左右,親行殺逆, 以免身患,卿當謂龍逢、比干癡人耳。凡廢立大事,不 可廣謀,但袁褚遺寄,劉又國之近戚,數臣地籍,實為 膏腴,人位並居時望,若此不與議,復誰可得共披心 胸者哉?昏明改易,自古有之,豈獨大宋中屯邪?前代 盛典,煥盈篇史,請為足下言之。」群公共議,宜啟太后, 奉令而行,當以王禮出第足下乃可不通大理,要聽 君子之言,豈可罔滅天理,一何若茲。《孝經》云:「資於事 父以事君。」縱為宗社大計,不爾寧不識有君親之意 邪?乃復慮以家為啗,以爵為賞,小人無狀,遂行弒害。 吾雖寡識,竊從古比,豈有為臣而有近日之事邪?使 一旦荼毒,身首分離,生自可恨,死者何罪?且有登齋 之賞,此科出於何文?凡在臣隸,誰不惋駭?華夷扣心, 行路泣血,乃至不殯,使流蟲在戶。自古以來,此例有 幾?衛國微小,故有弘演,不圖我宋,獨無其人,撫膺惆 悵,不能自已。足下與向之殺者何異?人情易反,還成 嗟悲,為子君者,無乃難乎!蹊田之譬,豈復有異?管仲 有言,「君善未嘗不諫。」足下諫諍不聞,甘崔杼之罪,何 惡逆之苦?昔太甲還位,伊不自疑;昌邑之過,不可稱 數。霍光荷託,尚共議於朝班,然復廢之由,有湯沐之 施,論者不以劫主為名。桓溫之心,未忘於篡。海西失 道,人倫頓盡,廢之以公,猶禮處之。當溫彊盛,誰能相 抗,尚畏懼於形跡,四海不愜,未嘗有樂推之者。伊尹、 霍光,名高於臣節,桓氏亦得免於脅奪。凡是諸事,布 於書策,若此易曉,豈待指掌。卿「常言比跡夷叔,如何 一旦行過桀、跖邪?聖明啟運,蒼生重造,普天率土,誰 不歌抃?實是披心罄節,奉公忘私之日。而卿大收宮 妓,劫奪天藏,器械金寶,必充私室,移易朝舊,布置私 黨,被甲入殿,內外宮閤管籥,悉關家人。」吾不知子孟、 孔明,遺訓如此,王、謝、陶、庾,行此舉止。且朱方帝鄉,非 親不授,足下非國戚也。一旦專縱自樹,雲是兒守臺 城,父居東府,一家兩錄,何以異此?知卿防固重複,猜 畏萬端,言以禦遠,實為防內。若德允物望夷貃,猶可 推心共處。如其失理乖道,金城湯池,無所用也。文長 以戈戟自衛,何解滅亡?吳起有云:「義禮不脩,舟中之 人皆讎也。」足下既無伍員之痛,苟懷貪惏,而有賊宋 之心,吾寧捐申、包之節邪?聞求忠臣者,必出孝子之 門,卿忠孝於斯盡矣。今竊天府金帛,以行姦惠,盜國 權爵,以結人情。且授非其理,合我則賞,此事已復,不 可恆用,用之既訖,恐非忠策。且受者不感,識者不知, 不能遏姦折謀,誠節慨惋。隔礙數千,無因自對,不能 知復何情。顏當與足下敘平生舊款。吾聞前哲絕交, 不出惡言,但此自陳名節於胸心,因告別於千載,放 筆增歎,公私澘淚,想不深怪往言。然天下耳目,豈伊 可誣抑亦當自知投杖,無彊為必失。及太祖出頓新 亭,報攸之書曰:「辱足下誚書,交道不終,為恥已足,欲 下便來,何故多罔君子。吾結髮入仕,豈期遠大,蓋感 子路之言,每不擇官」而宦。逮文帝之世,初被聖明鑒 賞;及孝武之朝,復蒙英主顧眄,因此感激,未能自反。 及與足下斂袂定交,款著分好,何嘗不勸慕古人國 士之心,務重前良忠貞之節。至於契闊杯酒,殷勤攜 袖,薦女成姻,志相然諾,義信之篤,誰與間之?又乃景 和陵虐,事切憂畏,明帝正位,運同休顯,啟臆論心,安 危豈貳?元徽之季,聽高道慶邪言,欲相討伐,發威施 敕,已行外內,於時臣子鉗口,道路以目。吾以分交義 重,患難宜均,犯陵白刃,以相任,保悖主手敕,今封送 相示,豈不畏威,念周旋之義耳。推此陰惠,何愧懷抱? 不雲足下,猥含禍詖,前遣王思文所牒朝事,蓋情等 家國,共誰衷否?虛心小大,必以先輸。問張雍州遷代 之日,將欲誰擬,本是逆論來事,非欲代張,乃封此示 張,激使見怒。若張惑一言,果興怨恨,事負雅素,君子 所不可為。況張之奉國忠亮,有本情之見,與意契不 貳邪?又張雍州啟事,稱彼中蠻動,兼民遭水患,敕令 足下思經拯之計。吾亦有白,論國如家,布情而往,每 思虛達,事之相接,恆必猜「離,反謂無故遣信,此乃覘 察。平諒之襟,動則相阻,傷負心期自誰作?故。先時足 下遣信,尋盟敦舊,厲以篤終,吾止附還白,申罄情本契然遠要,方固金石,今日舉錯,定是誰恧久言邪?元 徽末德,埶亡禋祀,足下備聞,無待亟述。」太后惟憂,式 遵前誥,興毀之略,事屬鄙躬。黜昏樹明,實唯前則,寧 宗靜國,何愧前修?廢立有章,足下所允,冠弊之譏,將 以何語?封為郡王,寧為失禮;景和無名,方之不愈乎? 龍逢自匹夫之美,伊霍則社稷之臣,同異相乘,非吾 所受也。登齋有賞,壽寂已蒙之於前;同謀獲功,明皇 亦行之於昔。此則接踵成事,誰敢異之?謂其大收宮 女,劫奪天藏,器械金寶,必充私室。必若虛設,市「虎亦 可,不翅此言。」若以此詐民,天下豈患無眼?心苟無瑕, 非所耿介。甲杖之授,事既舊典,豈見有任鎮邦家,勳 經定主,而可得出入輕單,不資寵衛?斯之患慮,豈直 身憂。祗奉此恩,職唯事理。朱方之牧,公卿僉意,吾亦 謂微勳之次,無忝一州。且魏晉舊事,帝鄉蕃職,何嘗 豫州必曹,司州必馬,折膠受柱,在體,非愧袁粲據石 頭,足下無不可。吾之守東府來告,便謂非動容見疾, 頻笑入戾,乃如是乎?袁粲劉秉,受遇深重,家國既安, 不思撫鎮,遂與足下表裡潛規,據城之夜,豈顧社稷。 幸天未長亂,宗廟有靈,即與褚衛軍協謀義斷,以時 殄滅,想足下聞之,悵然孤沮。小兒忝侍中代來之澤, 遇直上臺,便呼「一家兩錄」,發不擇言,良以太甚。吾之 方寸,古列共言,乃以陶、庾往賢,大見譏責。足下自省, 詎得以此見貽邪?比蹤夷叔,論吾則可,行過桀跖,無 乃近誣哉?謂吾不朝,此則良誨。朝之與否,想更問之。 足下受先帝之恩施,擁戎西州,鼎湖之日,率土載奔, 而宴安中流,酣飲自若,即懷狼望,陵侮皇朝。晉熙殿 下以皇弟代鎮,而斷割候迎,罔蔑宗子,驅略士馬,悉 以西上,郢中所遺,僅餘劣弱。昔徵茅不入,猶動義師, 況荊州物產,雍崏交梁之會,自足下為牧,薦獻何品? 良馬勁卒,彼中不無?良皮美罽,商賂所聚,前後貢奉, 多少何如,唯聞大官時納飲食耳。桂陽之難,坐觀成 敗,自以雍容漢南,西伯可擬。賴原即「大世,非望亦消。」 又招集逋亡,斷遏行侶,治舟試艦,恆以朝廷為旗的, 秣馬按劍,常願天下有風塵。為人臣者,固若是邪?至 乃不遵制書,敕下如空,國恩莫行,命令擁隔,詔除郡 縣,輒自板代,罷官去職,禁還京師,凶人出境,無不千 里尋躡而反。募臺將來,必厚加給賞。太妃遣使市馬 齎寶往蜀,足下悉皆「斷折,以為私財,此皆遠邇共聞, 暴於視聽。主上叡明,當璧㝢縣,同慶絕域,奉贄,萬國 通書。而盤桓百日,始有單騎。事存送往,於此可徵。不 朝如此,誰應受誚,反以見呵,非所反側。今乃勒兵以 闚象館,長戟以指魏闕,不亦為忠臣孝子之所痛心 疾首邪?」賢子元琰,獲免虎口,及凌波西邁,吾所發遣, 猶推「素懷,不畏嗤嗤。足下尚復滅君臣之紀,況吾布 衣之交乎!遂事不諫,既往難咎。今六師西向,為足下 憂之。」攸之與兼長史江乂、別駕傅宣等守江陵城,敬 兒軍中力授,因以為別。敬兒告變使至,太祖大喜,進 號鎮軍將軍,加散騎常侍,改為都督,給鼓吹一部。攸 之於郢城敗走,其子元琰軍至白水,元琰聞城外鶴 唳,謂是叫聲,心懼欲走。其夜,乂宣開門出奔,城潰,元 琰奔寵洲見殺。百姓既相抄敓,敬兒至江陵,誅攸之 親黨,沒入其財物數十萬,悉以入私。攸之於湯渚村 自經死,居民送首荊州,敬兒使楯擎之,蓋以青繖,徇 諸市郭,乃送京師。進號「征西將軍」,爵為公,增邑為四 千戶。

袁粲子最

[編輯]

按《宋書》本傳,「粲字景倩,陳郡陽夏人,太尉淑兄子也。 父濯,揚州秀才,蚤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孫。伯 叔並當世榮顯,而愍孫饑寒不足。母瑯琊王氏,太尉 長史誕之女也,躬事績紡,以供朝夕。愍孫少好學,有 清才。有欲與從兄顗婚者,伯父洵即顗父曰:『顗不堪, 政可與愍孫婚耳』。時愍孫在坐,流涕起出。蚤以操立」 志行見知。初為揚州從事,世祖安北鎮軍,北中郎行 參軍,侍中郎主簿。世祖伐逆,轉記室參軍。及即位,除 尚書吏部郎,太子右衛率、侍中。孝建元年,世祖率群 臣並於中興寺八關齋中食竟,愍孫別與黃門郎張 淹更進魚肉食。尚書令何尚之奉法素謹密,以白世 祖,世祖使御史中丞王謙之糾奏,並免官。二年,起為 廷尉、太子中庶子,領右軍將軍。出為輔國將軍、西陽 王子尚北中郎長史、廣陵太守,行兗州事。仍為永嘉 王子仁冠軍長史,將軍、太守如故。大明元年,復為侍 中,領射聲校尉,封興平縣子,食邑五百戶,事在《顏師 伯傳》。三年,坐納山陰民丁彖文貨,舉為會稽郡孝廉, 免官。尋為西陽王子尚撫軍長史,又為中庶子,領左 軍將軍。四年,出補豫章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五年,復 還為侍中,領長水校尉,遷左衛將軍,加給事中。七年, 轉吏部尚書,左衛如故。其年,皇太子冠,上臨宴東宮, 愍孫勸顏師伯酒,師伯不飲,愍孫因相裁辱。師伯見 寵於上,上常嫌愍孫以寒素凌之,因此發怒,出為海 陵太守。前廢帝即位,除御史中丞,不拜。復為吏部尚 書。永光元年,徙右衛將軍,加給事中。景和元年,復入為侍中,領驍騎將軍。太宗泰始元年,轉司徒左長史、 冠軍將軍、南東海太守。愍孫清整有風操,自遇甚厚, 嘗著《妙德先生傳》以續嵇康《高士傳》以自況,曰:「有妙 德先生,陳國人也。氣志淵虛,姿神清映,性」孝履順,棲 沖業簡,有舜之遺風。先生幼夙多疾,性疏嬾,無所營 尚,然九流百氏之言,雕龍談天之藝,皆泛識其大歸, 而不以成名。家貧嘗仕,非其好也。混其聲跡,晦其心 用,故深交或迕,俗察罔識。所處席門常掩,三逕裁通, 雖揚子寂漠,嚴叟沈冥,不是過也。修道遂志,終無得 而稱焉。又嘗謂周旋人曰:「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 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 恙。國人既並狂,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 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莫不必具。國主不任其 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 若一,眾乃歡然。我既不狂,難以獨立,比亦欲試飲此 水。」愍孫幼慕荀奉倩之為人,白世祖求改名為粲,不 許。至是言於太宗,乃改為粲,字景倩焉。二年,遷領軍 將軍,仗士二十人入六門。其年,徙中書令,領太子詹 事,增封三百戶,固辭不受。三年,轉尚書僕射,尋領吏 部。五年,加中書令,又領丹陽尹。六年,上於華林園茅 堂講《周易》,粲為執經,又知東宮事,徙為右僕射。七年, 領太子詹事,僕射如故。未拜,遷尚書令,丹陽尹如故。 坐前選武衛將軍江柳為江州刺史,柳有罪,降為守 尚書令。太宗臨崩,粲與褚淵、劉勔並受顧命,加班劍 二十人,給鼓吹一部。後廢帝即位,加兵五百人。帝未 親朝政,下詔曰:「比元序愆度,留熏燿晷,有傷秋稼,方 貽民瘼。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滯猶積,晨 兢夕厲,每惻於懷。尚書令可與執法以下就訊眾獄, 使冤訟洗遂,瘐斃昭蘇,頒下州郡,咸令無壅。」元徽元 年,丁母憂。葬竟,攝令親職,加衛將軍,不受。敦逼備至, 中使相望,粲終不受。性至孝,居喪毀甚袒日。及祥變 常發,詔衛軍斷客。二年,桂陽王休範為逆,粲扶曳入 殿,詔加兵自隨,府置佐史。時兵難危急,賊已至南掖 門,諸將意沮,咸莫能奮。粲慷慨謂諸將帥曰:「寇賊已 逼,而眾情離沮,孤子受先帝顧託,本以死報,今日當 與褚護軍同死社稷。」因命左右被馬,辭色哀壯。於是 陳顯達等感激出戰,賊即平殄。事寧,授中書監,即本 號開府儀同三司,領司徒,以揚州解為府,固不肯移。 三年,徙尚書令,衛軍、開府如故,並固辭,服終乃受。加 侍中,進爵為侯,又不受。時粲與齊王、褚淵、劉秉入直, 平決萬機,時謂之「四貴。」粲閑默寡言,不肯當事,主書 每往諮決,或高詠對之,時立一意,則眾莫能改。宅宇 平素,器物取給。好飲酒,善吟諷,獨酌園庭,以此自適。 居負南郭,時杖策獨遊,素寡往來,門無雜客。及受遺 當權,四方輻湊,閑居高臥,一無所接,談客文士所見, 不過一兩人。順帝即位,遷中書監,司徒、侍中如故。時 齊王居東府,故使粲鎮石頭。粲素靜退,每有朝命,多 不即從,逼切不得已,然後方就。及詔移石頭,即便順 旨,有周旋人解望氣,謂粲曰:「石頭氣甚乖,往必有禍。」 粲不答。又給油絡通幰車,仗士五十人入殿。時齊王 功高德重,天命有歸,粲自以身受顧託,不欲事二姓, 密有異圖。丹陽尹劉秉,宋代宗室,前湘州刺史王蘊, 太后兄子,素好武事,並慮不見容於齊王,皆與粲相 結。將帥黃回、任𠋫伯、孫曇瓘、王宜興、彭文之、卜伯興 等,並與粲合。昇明元年,荊州刺史沈攸之舉兵,齊王 自詣粲,粲稱疾不見。粲宗人通直郎袁達以為不宜 示異同。粲曰:「彼若以主幼時艱,與桂陽時不異,劫我 入臺,便無辭以拒。一如此,不復得出矣。」時齊王入屯 朝堂,秉從父弟領軍將軍韞入直門下省,伯興為直 閣。黃回諸將皆率軍出新亭。粲謀克日矯太后令,使 韞伯興率宿衛兵攻齊王於朝堂,回率軍來應。秉、𠋫 伯等並赴石頭,本期夜發。其日,秉恇擾不知所為,晡 後便束裝,未暗載婦女,席捲就粲,由此事洩。先是,齊 王遣將薛淵、蘇烈、王天生等領兵戍石頭,雲以助粲, 實禦之也。又令腹心王敬則為直閣,與伯興共揔禁 兵。王蘊聞秉已奔,嘆曰:「今年事敗矣。」時齊王使蘊募 人,已得數百,乃狼狽率部曲向石頭。本期開南門,時 已暗夜,薛淵等據門射之。蘊謂粲已敗,即便散走。齊 王以報,敬則率所領收蘊殺之,並誅伯興。又遣軍主 戴僧靜向石頭助薛淵,自倉門得入。時粲與秉等列 兵登東門,僧靜分兵攻府西門,粲與秉欲還赴府,既 下城,列燭自照,僧靜挺身暗往,粲子最覺有異人,以 身衛粲,僧靜直前斬之,父子俱殞,左右各分散。粲死, 時年五十八。任𠋫伯等其夜並乘輕舸,自新亭赴石 頭,聞粲敗,乃馳還。其後並誅秉,事在《宗室傳》。齊永明 元年,詔曰:「昔魏矜袁紹,恩給丘墳;晉亮兩王,榮覃餘 裔。斯蓋懷舊流仁,原心興宥,二代弘義,前載美談。袁 粲、劉秉,並與先朝,同獎宗室;沈攸之於景和之」世,特 有乃心,雖末節不終,而始誠可錄。歲月彌往,宜沾優 隆。粲秉前年改葬,塋兆未修,材官可為經略,粗合《周 禮》。攸之及其諸子喪柩在西,可符荊州以時致送,還反舊墓,在所營葬事。

按:《通鑑綱目》:齊永明十年,齊詔太子家令沈約撰《宋 書》。約立《袁粲傳》,齊主曰:「袁粲自是宋室忠臣。」

劉秉弟韞 卜伯興

[編輯]

按《通鑑綱目》:宋主昱元徽四年秋七月,宋中領軍蕭 道成弒其主。昱以太后令召諸大臣入議。道成謂劉 秉曰:「此使君家事,何以斷之?」秉未答,道成鬚髯盡張, 目光如電。秉曰:「尚書眾事,可以見付。軍旅處分,一委 領軍。」秉出,逢從弟韞,問曰:「事當歸兄邪?」曰:「已讓領軍 矣。」韞拊膺曰:「兄肉中詎有血耶?今年族矣。」昇明元年 十一月,袁粲、劉秉密謀誅道成,將帥黃回、卜伯興等 皆與通謀。時劉韞為領軍將軍,入直門下省,卜伯興 為直閤,黃回等諸將皆出屯新亭。粲謀既定,乃以謀 告褚淵,淵即以告道成。道成遣軍主蘇烈、薛淵等助 粲守石頭。又以王敬則為直閤,與伯興共總禁兵。粲 謀矯太后令,使韞、伯興帥宿衛兵攻道成於朝堂,回 等帥所領為應,劉秉等並赴石頭。本期夜發,秉恇擾 不知所為,晡後即束裝盡室奔石頭。粲驚曰:「何事遽 來,今敗矣!」道成聞之,使王敬則殺韞及伯興、蘇烈等, 據倉城。又遣戴僧靜助烈等攻粲。秉踰城走,父子為 追者所殺。

臧寅

[編輯]

按《通鑑綱目》:宋順帝昇明二年春正月,宋沈攸之盡 銳攻郢城,柳世隆乘間屢破之,城久不拔,逃者稍多。 劉攘兵射書入城請降,世隆納之,攘兵燒營而去,攸 之軍遂大散,諸將皆走。臧寅曰:「幸其成而棄其敗,吾 不忍為也。」乃投水死。

賈襲宗

[編輯]

按《冊府元龜》,襲宗,寶陵人也。劉胡叛淮南,本縣已為 胡所得,率三千人救沈攸之。攸之言於建安王休仁, 休仁拔為司徒參軍督護,使還鄉里招集。為胡所擒, 以火炙之,問臺軍消息,一無所言,瞋目謂胡曰:「君稱 兵海內,窺覦神器,未聞奇謀遠略,而為炮烙之刑,僕 本以身奉義,死亦何有!」胡斬之。

裴顗

[編輯]

按《通鑑綱目》:「宋順帝昇明三年夏四月,齊王道成稱 皇帝,廢宋主為汝陰王,徙之丹陽。奉朝請裴顗上表 數齊王過惡,掛冠徑去,齊主殺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