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17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七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一百七十卷目錄
帝運部彙考
上古〈天皇氏一則 地皇氏一則 燧人氏一則 太皞庖犧氏一則 女媧氏一則
炎帝神農氏一則 黃帝軒轅氏一則 少昊金天氏一則 顓頊高陽氏一則 帝嚳高辛
氏一則〉
陶唐氏〈總一則〉
有虞氏〈總一則〉
夏后氏〈總一則〉
商〈總一則〉
周〈總一則〉
秦〈總一則〉
漢〈高帝一則 文帝二則〉
後漢〈光武帝建武一則〉
魏〈文帝黃初一則〉
晉〈武帝泰始一則〉
宋〈總一則〉
齊〈總一則〉
梁〈總一則〉
北魏〈道武帝天興一則 孝文帝太和一則〉
北周〈總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唐〈高祖一則〉
後梁〈總一則〉
後唐〈總一則〉
後晉〈總一則〉
後漢〈總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一則〉
宋〈太祖建隆一則〉
金〈宣宗貞祐一則〉
帝運部總論
孔子家語〈五帝〉
禮緯〈斗威儀〉
呂氏春秋〈名類〉
蔡邕獨斷〈帝王五運〉
宋書〈曆志〉
冊府元龜〈帝運〉
王文錄補衍〈五德主運〉
帝運部藝文
曆數策 唐馮萬石
五運策 吳師道
歷代德運 宋林駉
帝運部紀事
帝運部雜錄
皇極典弟一百七十卷
帝運部彙考
[編輯]上古
[編輯]天皇氏始推五運以木德王
[編輯]按《史記補三皇本紀》:「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澹 泊無所施為,而俗自化。」木德王
地皇氏以火德王
[編輯]按《史記補三皇本紀》:「地皇十二頭,火德王姓十二人, 興於熊耳龍門等山。」
燧人氏以火德王
[編輯]按《古史考》:「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實,穴居野處, 山居則食鳥獸,衣其羽皮,飲血茹毛,近水則食魚鱉 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腸胃。於是有聖人以火德 王,造作鑽燧,出火教人熟食,鑄金作刃,民人大說,號 曰燧人。」
太皞庖犧氏以木德王
[編輯]按:《史記補三皇本紀》:「太皞,庖犧氏代燧人氏繼天而 王,有聖德,木德王。」註:「春令,故《易》稱帝出乎震」,《月令》孟 春「『其帝太皞』是也。」
按:《宋史律曆志》:「在昔春皇以萬物生於東,至仁體乎 木,故德始於木。」
按《拾遺記》:「春皇者,庖犧氏之別號,以木德稱王,故曰 春皇。其明叡照於八區,是謂太昊。昊者,明也,位居東 方,以含養蠢化,葉於木德,其音附角,號曰木皇。」
女媧氏以木德王
[編輯]按《史記補三皇本紀》:「女媧氏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 不承五運。一曰女媧,亦木德王。」蓋宓犧之後已經數 世,金木輪環,周而復始。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 皇,故頻木王也。
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王
[編輯]按:《史記補三皇本紀》:「炎帝,神農氏,姜姓,火德王,故曰 炎帝,以火名官。」
按:《宋史律曆志》:「春皇德始於木,木以生火,神農受之, 為火德。」
按劉恕《外紀》:「少典之君娶於有蟜氏之女,曰安登,生 二子焉。長曰石年,育於姜水,故以姜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因火德王,故以火紀官為 火帝,春官為大火,夏官為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 北火,中官為中火。」
黃帝軒轅氏以土德王
[編輯]按《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神農氏。世衰,諸 侯尊軒轅為天子,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註〉《索隱》曰:「炎帝火,黃帝土代之,即黃龍地螾見也。螾,土精,大五六圍,長十餘丈。」
按:《宋史律曆志》:「神農為火德,火以生土,黃帝受之,為 土德。」
按:《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二十年,景雲見。」
〈註〉有景雲之瑞,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有大螻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王。
按《拾遺記》:「軒轅出自有熊之國,母曰昊樞,以戊己之 日生,故以土德稱王,時有黃星之祥。」
少昊金天氏以金德王
[編輯]按《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之女, 是為嫘祖,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元囂,是為 青陽。」
〈註〉《索隱》曰:「元囂、青陽,是為少昊,繼皇帝立者,而史不敘。」蓋少昊金德王,非五運之次,故敘五帝不數之也。
按:《宋史律曆志》:「黃帝為土德,土以生金,少昊受之,為 金德。」
按劉恕《外紀》:「少昊金天氏,黃帝之子元囂也。降居江 水,邑於窮桑,以金德王天下,遂號金天氏。」
顓頊高陽氏以水德王
[編輯]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宋史律曆志》。「少昊為金 德。金以生水。顓頊受之。為水德。」
按劉恕《外紀》,「帝顓頊高陽氏年十歲佐少昊,二十即 帝位,以水德紹金天氏為天子,號高陽氏。」
帝嚳高辛氏以木德王
[編輯]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宋史律曆志》。「顓頊為水 德。水以生木。高辛受之。為木德。」
按劉恕《外紀》:「帝嚳高辛氏生而神靈,年十五,佐顓頊 受封於辛。年三十以木德代高陽氏為天子,號高辛 氏。」
陶唐氏
[編輯]唐以火德王。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宋史律曆志》。高辛為木 德。木以生火。唐堯受之。為火德。
按劉恕《外紀》:「帝堯陶唐氏,帝摯之弟也。年十三佐摯 封。植受封於陶。年十五,改國於唐。摯廢諸侯,尊堯為 天子,以火德王。」
有虞氏
[編輯]《虞》以土德王。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宋史律曆志》。「唐為火德。 火以生土。虞舜傳之為土德。」
按《通鑑前編》:「虞帝舜元載:『春正月元日,帝格於文祖, 踐天子位於蒲阪,以土德王』。」
夏后氏
[編輯]夏,「以木德王。」
按《史記夏本紀》不載。按《封禪書》:「夏得木德青龍,止 於郊,草木暢茂。」〈按孔子家語蔡邕獨斷鄭樵通志通鑑前編言夏以金德王蓋主五行相
「生」 之義也。而《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又言「夏得木德。」 《獨斷》。《通志前編》後出,無論家語在《史》《漢》前而其說互異,未知何故。茲主正史,故從《封禪書》雲。
〉商
[編輯]商「以金德王。」
按《史記殷本紀》:「湯踐天子位,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 會以晝。」按《封禪書》:「殷得金德銀自山出。」〈按家語等書作以水
德王
〉周
[編輯]周以火德王。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按《封禪書》,「周得火德,有赤烏 之瑞。」〈按家語等書作以木德王〉
秦
[編輯]秦以水德王。
按《史記始皇帝本紀》:「秦初並天下,始皇推終始五德 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 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 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 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 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於是 「急法,久者不赦。」
按《漢書郊祀志》:「秦始皇帝即位,或曰:黃帝得土德,黃 龍地螾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鬯茂;殷得金 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今秦變周水德 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更 名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
漢
[編輯]高帝定以火德王
[編輯]按《漢書高帝本紀》,「高祖為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 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亭止,飲夜皆解, 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願 從者十餘人。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 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願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 畏』!乃前,拔劍斬蛇,分為兩道,開行數里,醉困臥。後人」 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嫗曰:「人殺吾 子。」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 當道。今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苦之, 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 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高祖立為沛公,祠黃帝,祭蚩 尤於沛廷,而釁鼓旗幟皆赤。由所殺蛇白帝子,所殺 者赤帝子故也。又按《本紀贊》:「漢承堯運,德祚已盛, 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 按鄭樵《通志漢紀》,「漢五年二月甲午,漢王即皇帝 位於汜水之陽,以十月為正,從火德,色尚赤。」
文帝四年定仍秦水德王
[編輯]按《史記》《漢書文帝本紀》不載。按《史記張蒼傳》:「孝文 皇帝四年,蒼為丞相。自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會天 下初定,將相公卿皆軍吏。張蒼為計相時,緒正律曆, 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 弗革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吹 律調樂,入之音聲,及以比定律令,若百工,天下作程 品。」至於為丞相,卒就之。
十五年以黃龍見詔申明土德。
按:《史記文帝本紀》十五年,「黃龍見成紀。天子復召公 孫臣以為博士,申明土德事。」〈按漢書郊祀志作十四年事今從史記本紀作
十五年事
〉按《漢書郊祀志》:「文帝即位十三年,魯人公孫臣上書 曰:『始秦得水德,及漢受之,推終始傳,則漢當土德,土 德之應黃龍見,宜改正朔,服色尚黃』。」時丞相張蒼好 律歷,以為漢迺水德之時,河決金隄,其符也,年始冬 十月,色外黑內赤,與德相應。公孫臣言非是,罷之。明 年,黃龍見《成紀》。文帝召公孫臣,拜為博士,與諸生申 明「土德」,草《改歷》、服色事。
後漢
[編輯]光武帝建武二年始正火德
[編輯]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建武二年春正月壬子,始正 火德,色尚赤。」
〈註〉漢初,土德色尚黃,至此始明火德徽幟尚赤,服色於是乃正。
魏
[編輯]文帝黃初元年詔以土德王
[編輯]按《魏志文帝本紀》:黃初元年「十二月,初營洛陽,戊午, 幸洛陽。」
〈註〉《魏略》曰:「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於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變雒為洛。」
按《宋書禮志》,魏文帝雖受禪於漢,而以夏數為得天。 故黃初元年詔曰:「孔子稱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 之冕,樂則《韶》舞。此聖人集群代之美事,為後王法制 也。」《傳》曰:「夏數為得天。」朕承唐虞之美,至於正朔,當依 虞夏故事。若殊徽號,異器械,制禮樂,易服色,用牲幣, 自當隨土德之數,每四時之季,月服黃,十八日臘以 丑,牲用「白。」
按《冊府元龜》,魏文帝以漢延康元年十一月受禪,給 事中博士蘇林、董巴上表曰:「魏之氏族,出自顓頊,與 舜同祖。舜以土德承堯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漢之 火,於行運合於堯舜授受之次。」遂改延康元年為黃 初元年。議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承土行。十二月幸 洛陽。以夏數得天,故即用夏正,服色尚黃。
晉
[編輯]武帝泰始元年定以金德王
[編輯]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魏 武定八年夏五月,冊曰:「漢劉告否,當塗順民,曹歷不 永,金行納禪。」〈按晉受魏禪此雲金行指晉也〉
按《冊府元龜》註:「史臣曰:『晉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 道,其違甚矣』。」
按陳紹《學林》:「晉武帝泰始元年,有司奏:王者祖氣而 奉其始終。晉於五行之次應尚金,金生於巳,事於酉, 終於丑。宣祖以酉日,臘以丑日,改《景初曆》為《泰始曆》。 奏可。」
宋
[編輯]宋以水德王。
按《南齊書高帝本紀》,「宋昇明三年四月辛卯,宋帝禪 位,下詔曰:『相國齊王,天誕叡聖,河嶽炳靈。昔金政既 淪,水德締構,天之曆數,皎然有徵。朕遜位別宮,敬禪 於齊。建元元年夏四月甲午,上即皇帝位,設壇,柴燎告天曰:『宋帝陟鑒乾序,欽若明命,以命於道成。水德 既微,仍世多故,實賴道成匡拯之功,以弘濟於厥艱』』。」 敬簡元辰,升壇受禪。
齊
[編輯]《齊》以木德王。
按《梁書武帝本紀》:「齊中興二年二月丙辰,齊帝禪位 於梁,璽書曰:『昔水行告厭,我太祖既受命代終,在日 天祿雲謝,亦以木德而傳於梁』。」
梁
[編輯]梁以火德王。
按《陳書武帝本紀》,「齊太平二年十月辛未,梁帝禪位 於陳,璽書曰:『昔者木運斯盡,予高祖受焉。今曆去炎 精,神歸樞紐,敬以火德,傳於爾陳,一依唐虞故事,王 其時,陟元後』。」
北魏
[編輯]道武帝天興元年定以土德王
[編輯]按《魏書道武帝本紀》:「天興元年十有二月己丑,帝臨 天文殿,太尉、司徒進璽綬,百官咸稱萬歲。詔有司議 定行次。尚書崔元伯等奏從土德,服色尚黃,數用五。 未祖辰臘犧,牲用白。五郊立氣,宣贊時令。敬授民時, 行夏之正。」按《禮志》:「天興元年,定都平城,即皇帝位, 立壇兆,告祭天地。祝曰:皇帝臣珪敢用元牡,昭告於 皇天后土之靈:上天降命,乃眷我祖宗,世王幽都。珪 以不德,篡戎前緒,思寧黎元,龔行天罰。殪劉顯,屠衛 辰,平慕容,定中夏。群下勸進,謂宜正位居尊,以副天 人之望。珪以天時人謀,不可久替,謹命禮官,擇吉日 受皇帝璽綬。惟神祗其丕祚於魏室,永綏四方。」事畢, 詔有司定行次,正服色。群臣奏以「國家繼黃帝之後, 宜為土德,故神獸如牛,牛土畜,又黃星顯曜,其符也。」 於是始從土德,數用五,服尚黃,犧牲用白。祀天之禮 用周典,以夏四月親祀於西郊,徽幟有加焉。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更定以水德王
[編輯]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不載。按《禮志》,太和十四年八 月詔曰:「丘澤初制,配尚宜定,五德相襲,分敘有常。然 異同之論,著於往漢;未詳之說,疑在今史。群官百辟, 可議其所應,必令合中,以成萬代之式。」中書監高閭 議,以為「帝王之作,百代可知;運代相承,書傳可驗。雖 祚命有長短,德政有優劣,至於受終嚴祖,殷薦上帝, 其」致一也。故敢述其前載,舉其大略。臣聞居尊據極, 允應明命者,莫不以中原為正統,神州為帝宅。苟位 當名全,化跡流洽,則不專以世數為與奪,善惡為是 非。故堯舜禪揖,一身異尚;魏晉相代,少紀運殊。桀、紂 至虐,不廢承歷之敘;厲、惠至昏,不闕周晉之錄。計五 德之論,始自漢、劉;一時之議,三家致別。故張蒼以漢 為水德,賈誼、公孫臣以漢為土德,劉向以漢為火德。 以為水德者,正以嘗有水溢之應,則不推運代相承 之數矣。以土德者,則以亡秦繼曆,相即為次,不推逆 順之異也。以為火德者,懸證赤帝斬蛇之符,棄秦之 暴,越惡承善,不以世次為正也。故以承周為火德,自 茲厥後,乃以為常。魏承「漢,火生土,故魏為土德。晉承 魏,土生金,故晉為金德。趙承晉,金生水,故趙為水德。 燕承趙,水生木,故燕為木德。秦承燕,木生火,故秦為 火德。秦之未滅,皇魏未克神州,秦氏既亡,大魏稱制 元朔,故平文之廟始稱太祖」,以明受命之證。如周在 岐之陽,若繼晉,晉亡已久;若棄秦,則中原有寄。推此 而言,承秦之理,事為明驗。故以魏承秦,魏為土德。又 《五緯》表驗,「黃星曜彩,考氏定實,合德軒轅,承土祖未」, 事為著矣。又秦、趙及燕,雖非明聖,各正號赤縣,統有 中土,郊天祭地,肆類咸秩,明刑制禮,不失舊章。奄岱 踰河,境被淮漢,非若齷齪邊方僣擬之屬,遠如孫權、 劉備,近若劉裕、道成,事繫蠻裔,非關中夏。伏惟聖朝 德配天地,道被四海,承乾統歷,功侔百王,光格同於 唐虞,享祚流於周漢,正位中境,奄有萬方。今若並棄 三家,遠承晉氏,則蔑中原正次之實。存之無損於此, 而有成於彼;廢之無益於今,而有傷於事。臣愚以為 宜從尚黃,定為「土德。」又前代之君,明賢之史,皆因其 可褒褒之,可貶貶之。今議者「偏據可絕之義,而不錄 可全之禮,所論事大,垂之萬葉,宜並集中祕群儒,人 人別議,擇其所長,於理為悉。」祕書丞臣李彪、著作郎 崔光等議,以為:「《尚書閭議》,繼近秦氏。臣職掌國籍,頗 覽前書,惜此正次,慨彼非緒。輒仰推帝始,遠尋百王。 魏雖建國君民,兆朕振古,祖黃制朔,綿跡有因。然此 帝業,神元為首。」案神元、晉武,往來和好,至於桓、穆,洛 京破亡。二帝志摧聰、勒,思存晉氏,每助劉琨,申威並、 冀。是以晉室銜扶救之仁,越石深代王之請。平文、太 祖,抗衡苻、石,終平燕氏,大造中區。則是司馬祚終於 郟鄏,而元氏受命於雲、代。蓋自周之滅,及漢正號,幾 六十年,著符尚赤。後雖張、賈,殊議蹔疑,而卒從火「德, 以繼周氏,排虐嬴以比共工,蔑暴項而同吳廣,近蠲 謬偽,遠即神正,若此之明也,寧使白蛇徒斬,雕雲空 結哉!」自有晉傾淪,暨登國肇號,亦幾六十餘載,物色旗幟,率多從黑,是又自然合應,元同漢始。且秦並天 下,革剏法度,漢仍其制,少所變易,猶仰推五運,竟踵 隆姬,而況劉、石、苻、燕,世業促褊,綱「紀弗立。魏接其弊, 自有彝典,豈可異漢之承木,捨晉而為土邪!夫皇統 崇極,承運至重,必當推協天緒,考審正次,不可雜以 僣竊,參之彊狡。神元既晉武同世,桓、穆與懷愍接時, 晉室之淪,平文始大,廟號太祖,抑亦有由。紹晉定德, 孰曰不可?而欲次茲偽僣,豈非惑乎!臣所以慺慺惜 之,唯垂察納。」詔令群官議之。十五年正月,侍中、司空、 長樂王穆亮,侍中、尚書左僕射、平原王陸叡,侍中、吏 部尚書、中山王王元孫,侍中、尚書、駙馬都尉、南平王 馮誕,散騎常侍、都曹尚書、新秦侯游明根,散騎常侍、 南部令鄧侍祖,祕書中散李愷,尚書左丞郭祚,右丞 霸城子衛慶,中書侍郎封琳,中書郎泰昌子崔挺,中 書侍郎賈元壽等言:「臣等受敕共議,中書監高閭、祕 書丞李彪等二人所議,皇魏行次,尚書高閭以石承 晉,為水德,以燕承石,為木德,以秦承燕,為火德,大魏 次秦,為土德,皆以地據中夏,以為得統之徵。皇魏建 號,事接秦末,晉既滅亡,天命在我,故因中原有寄,即 而承之。彪等據神元皇帝與晉武並時,桓、穆二帝,仍 脩舊好。始自平文,逮於太祖,抗衡秦、趙,終平慕容。晉 祚終於秦方,大魏興於雲、朔。據漢棄秦承周之義,以 皇魏承晉為水德。」二家之論,大略如此。臣等謹共參 論,伏惟皇魏世王元朔,下迄魏、晉、趙、秦、二燕,雖地據 中華,德祚微淺,並獲推敘,於理未愜。又國家積德脩 長,道光萬載,彪等職主東觀,詳究圖史,所據之理,其 致難奪。今欲從彪等所議,宜承晉為《水德》。詔曰:「越近 承遠,情所未安。然考次推時,頗亦難繼。朝賢所議,豈 朕能有違奪?便可依為《水德》。」《祖申》,《臘辰》。
北周
[編輯]周以「木德王。」
按《隋書崔仲方傳》:「高祖受禪,仲方與高熲議正朔服 色事,仲方曰:晉為金行,後魏為水,周為木。」
隋
[編輯]文帝開皇元年詔以火德王
[編輯]按《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元年二月,即皇帝位。六月癸 未,詔以初受天命,赤雀降祥,五德相生,赤為火色。其 郊及社廟衣服冕之儀,如朝會之服。旗幟犧牲,盡令 上赤,戎服以黃。」按《禮儀志》:「高祖即位,將改周制,詔 曰:三代所尚,眾論多端。朕初受天命,赤雀來儀。兼姬 周已還,於茲六代,三正迴復,五德相生,總以言之,並 宜火色。垂衣已降,損益可知。尚色雖殊,常兼前代。其 郊丘廟社,可依袞冕之儀。朝會衣裳,宜盡用赤。昔丹 烏木運,姬有大白之旗;黃星土德,曹乘黑首之馬。在 祀與戎,其尚恆異。今之戎服,皆可尚黃,在外常所著 者,通用雜色。祭祀之服,須合禮經。宜集通儒,更可詳 議。」按《崔仲方傳》,「高祖受禪,仲方與高熲」議正朔服 色事。仲方曰:「晉為金行,後魏為水,周為木。皇家以火 承木,得天之統。又聖躬載誕之初,有赤光之瑞,車服 旗牲,並宜用赤。」上從之。
唐
[編輯]高祖走以土德王
[編輯]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通鑑綱目》,「隋義寧二年 五月,恭帝傳位於唐,唐王即皇帝位。推五運為土德, 色尚黃。」
後梁
[編輯]梁以《金德王》。
按《宋史律曆志》:「自唐室下衰,土德隤圯,朱梁氏強稱 金統。」
後唐
[編輯]莊宗仍唐舊。以《土德王》。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不載按《宋史律曆志》,莊宗 中興唐祚,重新土運。
後晉
[編輯]晉以「《金德》王。」
按:《宋史律曆志》:「五運相承,晉以金。」
按《冊府元龜》:「同光纘服,再承絕緒,晉承唐後,是為金 德。」
後漢
[編輯]漢以水德王。
按:《宋史律曆志》:「漢以水。」
按《冊府元龜》,「漢氏承晉,實當水行。」
後周
[編輯]太祖廣順元年定以木德王
[編輯]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紀》不載。按《宋史律曆志》,「周以 木」
按《冊府元龜》,周太祖廣順元年,司天上言,「歷代帝王 以五運相承,前朝紹承水德。今國家建號周朝,合以 木德代水。准經法,國以歲暮為臘。今曆日所行,合以 今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丁未為臘。」從之。
〈註〉臣欽。若等曰:「晉承後唐,漢承晉」,本文不載「承土
「之德」 ,據周稱「木德」 ,即是漢為水、晉為金,以繼唐土德也。
宋
[編輯]太祖建隆元年定以火德王
[編輯]按《宋史太祖本紀》,「建隆元年三月壬戌,定國運以火 德王,色尚赤,臘用戌。」按《律曆志》,「國初有司上言,國 家受周禪,周木德,木生火。則本朝運膺火德,色當尚 赤,臘以戌日,詔從之。」
金
[編輯]章宗貞祐四年定以土德王
[編輯]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按《張行信傳》:貞祐四年,行 信為太子少保。時尚書省奏:「遼東宣撫副使完顏海 奴言,參議官王澮嘗言,本朝紹高辛黃帝之後也。昔 漢祖陶唐,唐祖老子,皆為立廟。我朝迄今百年,不為 黃帝立廟,無乃愧於漢唐乎?」又云:「本朝初興,旗幟尚 赤,其為火德明矣。五德之祀,闕而不講,亦非禮經重 祭祀之意。臣聞於澮者如此,乞朝廷議其事。」詔問有 司。行信奏曰:「按《始祖實錄》,止稱自高麗而來,未聞出 於高辛。今所據,欲立黃帝廟。黃帝,高辛之祖,借曰紹 之,當為木德,今乃言火德,亦何謂也?況國初太祖有 訓,因完顏部多尚白,又取金之不變,乃以大金為國 號,未嘗議及德運。近章宗朝,始集百僚」議之,而以「繼 亡宋火行之絕,定為土德,以告宗廟而詔天下焉。」顧 澮所言,特狂妄者耳。上是之。
帝運部總論
[編輯]《孔子家語》。
《五帝》
[編輯]季康子問於孔子曰:「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 問何謂五帝?」孔子曰:「昔丘也聞諸老聃曰:『天有五行, 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古 之王者,易代而改號,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終始相生, 亦象其義。故其生為明,王者死而配五行,是以太皞 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皞配金,顓頊配水。康子』」 曰:「太皞其始之木何如?」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於木。 木東方,萬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則之,而首以木 德王天下,其次則以所生之行轉相承也。」康子曰:「吾 聞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元冥為水 正,后土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亂,稱曰帝者,何也?」 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稱 五帝,太皞之屬配焉,亦云帝,從其號。昔少皞氏之子 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寔能金木及水,使重為 勾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元冥;顓頊氏之子曰黎,為 祝融;共工氏之子曰勾龍,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 能業為官職,生為上公,死為貴神,別稱五祀,不得同 帝。」《康子》曰:「如此之言,帝王改號於五行之德,各有所 統,則其所以相變者,皆主何事?」孔子曰:「所尚則各從 其所王之德次焉。夏后氏以金德王,色尚黑。大事斂 用昏,戎事乘驪,牲用元。殷人用水德,王尚白,大事斂 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以木德王,色尚赤,大 事斂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騂。此三代之所以不同。」 康子曰:「唐虞二帝所尚者何色?」孔子曰:「堯以火德王, 色尚黃;舜以土德王,色尚青。」《康子》曰:「陶唐、有虞、夏後、 殷、周,獨不配五帝,意者德不及上古耶?將有限乎?」孔 子曰:「古之平治水土及播殖百糓者眾矣,唯勾龍氏 兼食於社,而棄為稷神,易代奉之,無敢益者,明不可 與等。故自太皞以降,逮於顓頊,共應五行而王」,數非 徒五而配五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
禮緯
[編輯]《斗威儀》
[編輯]「君乘木而王,其政昇平,則福草生廟中,朱草別名。」又 曰:「南海輸以蒼烏;君乘金而王,其政頌平,芳桂常生, 麒麟在郊。又曰:乘金而王,則黃銀見;乘水而王,為人 黑色大耳,其政和平,則景雲至;北海輸以文狐;君乘 火而王,其政和平,梓為常生。又曰:南海輸以駿馬;君 乘土而王,其政太平,鳳凰集於苑林。」
呂氏春秋
[編輯]《名類》
[編輯]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 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 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 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 先見金刃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 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 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 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 其事則水,水氣至而不知數,備將徙於土。」
蔡邕獨斷
[編輯]下也。木生火,放,宓犧氏沒,神農氏以火德繼之。火生 土,故神農氏沒,黃德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黃帝沒, 少昊氏以金德繼之。金生水,故少昊氏沒,顓頊氏以 水德繼之。水生木,故顓頊氏沒,帝嚳氏以木德繼之。 木生火,放,帝嚳氏沒,帝堯氏以火德繼之。火生土,故 帝舜氏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夏禹氏以金德繼之。 金生水,故殷湯氏以水德繼之。水生木,故周武以木 德繼之。木生火,放高祖以火德繼之。
宋書
[編輯]《曆志》
[編輯]史。臣按:鄒衍五德,周為火行,衍生在周時,不容不知 周氏行運。且周之為曆年八百,秦氏即有周之建國 也。周之火、木,其事易詳,且五德更王,唯有二家之說。 鄒衍以相勝立體,劉向以相生為義,據以為言,不得 出此二家者。假使即劉向之說,周為木行,秦氏代周, 改其行運,若不相勝,則剋木者金,相生則木實生火, 秦氏乃稱水德,理非謬然。斯則劉氏所證,為不值矣。 臣以為張蒼雖是漢臣,生於周,接司秦柱下,備睹圖 書。且秦雖滅學,不廢術數,則有周遺文,雖不畢在,據 漢水行,事非虛作。賈誼取秦,雲「漢土德」,蓋以是漢代 秦。詳論二說,各有其義。張蒼則以漢水勝周火,廢秦 不班五德;賈誼則以漢土勝秦水,以秦為一代論。秦 漢雖殊,而周為火一也。然則相勝之義,於事為長。若 同蒼黜秦,則漢水、魏土,晉木、宋金。若同賈誼取秦,則 漢土、魏木、晉金、宋火也。難者云:「漢高斷蛇,而神母夜 哭雲赤帝子殺白帝子。」然則漢非火而何?斯又不然 矣。漢若為火,則當雲赤帝,不宜云赤帝子也。白帝子 又何義?況乎?蓋由漢是土德,土生乎火;秦是水德,水 生乎金。斯則漢以土為赤帝子,秦以水德為白帝子 也。難者又曰:「向雲五德相勝,今復雲土為赤帝子,何 也?」答曰:五行自有相勝之義,自有相生之義,不得以 相勝廢相生,相生廢相勝也。相勝者,以土勝水耳。相 生者,土自火子,義豈相關?
冊府元龜
[編輯]《帝運》
[編輯]昔雒出《書》九章,聖人則之,以為世大法。其初一曰五 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帝王之起, 必承其王氣。太古之世,鴻荒朴略,不可得而詳焉。庖 犧氏之王天下也,繼天之統,為百王先,實承木德,以 建大號,《三墳》所紀,允居其首。蓋五精之運,以相生為 德,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乘時迭王,以昭統 緒。故創業受命之主,必推本乎曆數,參考乎徵應,稽 其行次,上承天統。《春秋》之「大居正」,貴其體元而建極 也。前志之論閏位,謂其非次而不當也。共工氏任智 刑以御九域,霸而不王,雖承太昊之後,而不齒五德 之序。神農氏以火承木,故為炎帝;軒轅有土德之瑞, 故號黃帝;少昊以金德王,故號曰金「天氏。顓頊以水 德王,號曰高陽氏。帝嚳以木德王,號曰高辛氏。帝堯 以火德王,號曰陶唐氏。帝舜以土德王,號曰有虞氏。」 以上皆承運更起,應期正位,參列五辰之次,而克當 統紀。至於正朔服色之改度,戎祀朝會之所尚,記籍 斯逸,罕得而述焉。夏后氏受有虞之禪,是謂金德,正 用建寅,其色尚黑。商「湯伐夏,以水德王,正用建丑,其 色尚白;周武以水德王,正用建子,其色尚赤。三代之 際,各居一統,錯綜其數,以通其變,順三微之序,極三 才之致,咸享祚長久」,蓋得天曆之正也。三季之衰,秦 兼天下,獨推互勝,不當正統。漢祖以斷蛇之符,上繫 成周,是為火德。起自沛中,旗幟皆赤。至文帝時,魯人 公孫臣推終始之《傳》,謂「漢承秦,當用土德,土德之應, 黃龍當見,宜改正朔,服色尚黃。」時丞相張蒼引河決 金隄,以為漢當水德,以十月為正,其色外黑內赤,遂 罷公孫臣之議。明年,黃龍見,《成紀》乃用土行,改曆服 色,而賈誼亦以為然。孝武正曆,以正月為歲首,色尚 黃,數用五。蓋以秦為水德,據漢土而克之,從所不勝, 遂順黃德。劉向父子以為帝出乎震,故庖犧氏姓受 木德,以母傳子,終而復始。自農軒歷唐、虞三代,漢得 火行,上合天統,當時雖建厥議,未克遵行。世祖中興, 乃用其說。魏氏始基,有黃星之應。又太史丞許芝言: 戊寅龍見,此受命之符,最著明者也。又《易運期讖》有 「黃氣授真人出」之言。又太微中黃帝座常明,赤帝座 常不見,以為黃家興而赤家衰亡之漸。又熒惑失色 十有餘年。蘇林、董巴等又言:「魏之氏族出自顓頊,與 舜同祖。舜以土德承堯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漢之 火,於行運合於堯舜授受之次。」既而受漢禪,改元黃 初,議更正朔,易服色,殊徽號,同律度量以乘土行,以 夏數為得天,即用夏正,而服色尚黃,然尚循漢正朔, 弗之改也。明帝在東宮,著論以為「五帝三王雖同氣 共祖,各不相襲,正朔自宜改變,以明受命之運。」即位 久之,從高堂隆之議,乃推三統之次,以魏得地統,遂 用建丑之月為正月。服色尚青,犧牲用白,戎事乘黑首白馬,建大赤之旂,朝會建大白之旂。齊王嗣位,以 夏正得天,改用建寅為正月。晉武泰始二年,有司舉 唐堯、舜、禹不易祚改制,至於湯、武,始推行數。今晉繼 三皇舜禹之跡,應天受禪,宜用前代正朔服色如虞 遵唐故事。而史臣之記晉為金行,服色尚赤。後魏道 武天興初,始詔有司議定行次,有司曰:「國家繼黃帝 之後,宜為土德,有土畜之瑞及」黃星之符,遂從土德。 服色尚黃,數用五,犧牲用白,行夏之正。孝文太和中, 下詔以丘澤初制,配尚宜定五德相襲,論有異同,乃 令百辟集議。高閭以為漢用火德,徵斬蛇之符,上繼 於周,棄秦之暴,越惡承善,不以世次為正。自時厥後, 乃以為常。魏承漢火生土,故魏為土德;晉承魏土生 金,故晉為金德;「趙承晉,金生水,故趙為水德;燕承趙, 水生木,故燕為木德;秦承燕,木生火,故秦為火德。今 魏宜承秦為土德。」李彪、崔光等以為宜紹晉金德,不 當次於僣偽。建議各殊,稱年不定。既而穆亮等大臣 共議,宜上承晉世,定為水德。孝文下詔,特從其說。後 周革命,有赤雀之祥符群臣奏議,請更正朔,定為木 行,以承水德,服色尚烏。隋文受禪,次用火德,以有赤 光之瑞,車服旌旗,悉皆尚赤,而帝服戎服,悉皆以黃。 唐氏承統,盛德在土。至開元中,有請改為《金德》者,終 報罷之。天寶中,令諸衛緋色幡改為赤黃色,以應土 德。朱梁建國,如秦之暴,雖宅中夏,不當正位,同光纘 服,再承絕緒。晉承唐後,是為金德。漢氏承晉,實當水 行。周祖即位之初,有司定為「木德。」自伏羲氏以木王, 終始之傳,循環互周。至於皇朝,以炎靈受命,赤精應 讖,乘火德而王,混一區夏。宅土中而臨萬國,得天統 之正序。
王文錄補衍
[編輯]《五德主運》
[編輯]木、火土金水,是為五行,其神謂之「五帝。」古之王者,易 代改號,取法五行。五行更王,始終相生,亦象其義也。 五行用事,先起於木。木,東方也,屬巽,巽為風,萬物之 初皆出焉。是故帝王則之首,以木德王,其次則以所 生之行,轉相承也。所尚則各從其所王之德次焉。
帝運部藝文
[編輯]《曆數策》唐·馮萬石
[編輯]問:「元龜效祉,鼎命昭夏王之祚;赤烏呈祥,金德㹅商君之業。白魚躍而周道隆,丹雀來而秦德霸。殷因夏禮,損益可知。秦盛周衰,天人何昧?若水滅火起,殷周之運匪人;若桀暴紂昏,廢興之期自我。」 然而龍鬥興於夏日,黿祅發於周年,災祥兆於前成,荒敗形於後政。蕩蕩之德,何所加焉?佇爾揚名,為余張目。
臣聞天地草昧,洪鈞列五運之期;雲雷始屯,火德分 一人之位。莫不時來命偶,人迪天將。白環昭虞後之 功,元圭錫夏王之德。空桑負鼎,遇為牲之君;渭水張 羅,得非熊之相。伏惟陛下化光坤載,道葉乾行,總五 氣以發生,籠百王而亭育。粵若稽古,推曆數之存亡; 感而遂通,酌天人之符命。明揚側陋,典採芻詞,開闡 「大猷,旁求雅問。則天文幽遠,誠匪管窺;然人事昭彰, 敢陳壅塞。」原夫興亡有數,符命無差,遽啟丹書,俄迴 白璧。君臣道合,則遐邇乂安;上下情乖則邦家板蕩。 水火革而天人順,暴亂行而桀紂亡。百六為霖旱之 災,七九非湯堯之運。曆數斯在,惟德動天,禍福無門, 唯人所召。故德者五行之義也,人者兩儀之心也。人 心動而悔恡生,德義形而陰陽謝。必乘金運,則殷不 及於期;果歷木行,則周不及於數。龍闢黿祅之發,人 與事並,白魚丹雀之符,德將時應,神道設教。金土之 運,匪他,人文化成,狂聖之來是我。蕩蕩之德,何敢不 通;翼翼之心,爰施不可。天也人也,坦然克分。時乎命 乎,昭文斯辨。臣優柔理道,杳同河漢。或躍文江,懼深 冰谷。謹對。
《五運策》吳師道
[編輯]問:「朕聞三微遞代,哲後所以承天;五運因循,明王由之革命。或金水而鱗次,應火木以環周。或寅子變正,天人之統斯辨;驪騵改色,昏旦之用有殊。茲乃渙汗圖書,昭彰曆數,受位出震,以迄於今,莫不母子相承,終始交際。然而都君土德,飜乃尚青;天乙水行,寧宜用白?深明要旨,其義何從?若以秦氏霸基,便有符於」 紫色,則魏人鼎足,豈復應於黃星。緬鏡前修,又以矛盾。張蒼之議,既頗反於公孫;賈傅之談,復遠乖於劉向。子大夫學包群玉,文擅鏘金。既聽《南史》之篇,方佇東堂之問。詳敷事實,靡得浮辭;商確前儒,誰為折衷。
臣聞方圓既闕,帝王斯建,四遊將六氣交馳,五德與 三微遞變。自攝提著紀,出震登皇,循木火而相承,用 驪騵而繼作。雖復武功文德,揖讓干戈,御旒扆以高 居,握圖籙而深視,莫不垂天人之統,順寅子之正,始
終之際,何莫由斯。暨乎運偶都君,時雲土德,道鍾天乙,數葉水行,子勝母而尚青,母生金而尚白。略言其美,斯窮奧旨。至若秦居閏位,紫實非正之符;魏得中 區,黃標應星之紀。未有矛盾,允愜隨時。漢祖承天,人 多異議。張蒼言水,而黑畤方興;公孫據土,而黃龍復 應。逮二劉之父子,推五運之相沿,較彼前談,斯為折 衷。臣學非博古,識昧知新,輕陳管穴之窺,猥奉天人 之問。慚惶靡地,悚越兼深。謹對。
《歷代德運》宋·林駉
[編輯]五行相勝,鄒衍說也;五行相生,劉向說也。夫執相勝 之說,曰「夏得木德,商得金德,周得火德」是也;立相生 之說,曰「帝出乎震,故伏羲氏始受木德,其德以母傳 子」是也。嗟夫,五行固有相勝相生之義矣,然帝王授 受天命,人心未嘗相勝,愚不敢信衍之說。五德之運, 其說雖不見於《六經》,以古帝王建號推之,則其說驗 矣。自今觀之,神農氏之時,以為炎帝者,為其尚火也。 黃帝氏以為黃帝者,為其尚土也。少昊氏以為金天 者,為其尚金也。非其所尚之德,則其號特為虛設。五 行用事,始本於東方,萬物之所自起焉。王者則而象 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一以所生之行而轉相承 也。以建號而推,自神農而上為伏羲,「則知其為木德 也;自少昊而下為高辛,則知其為水德也。自伏羲以 至高辛,則五行之運一周矣。又自堯以至於商,則五 行之運再周矣。皆繼繼繩繩,取其相生之義」,則劉向 父子之說為足信矣。若以相勝而言,則舜受堯之天 下,是有勝堯之心;禹受舜之天下,是有勝舜之心。非 獨舜、禹不然,雖三代而下亦不然也。湯之纘夏出於 不得已,如其以商之金而克夏之木,則是彰湯之得 天下出於本心矣。武王伐商亦出於不得已,如其以 周之火而克商之金,則是彰武王之得天下亦出於 本心矣。謂相勝之說,出於秦之意則可,出於帝王之 意則未可也。徒見夫商尚白,故以謂尚金;周尚赤,故 以謂尚火,欲以附會相勝之說。嗚呼,若從其相勝之 說,則夏之木德,胡為而尚黑?徒見夫夏有青龍之瑞, 遂以為尚木;商有銀山之祥,遂以為尚金,欲以附會 相勝之說。嗚呼,若從其相勝之說,則周之火德,胡為 有白魚之瑞耶?則鄒衍之說,不足信矣。由周而降,相 生之義,千載未嘗不符契也。且秦不足繼周,班固削 而不取焉。夫秦不足繼周,繼周者漢也。周以水而漢 以火,宜矣。不然,張華奉赤符,亦謂以火為主,何耶?自 魏至隋,皆非正統,不足繼漢,崔昌議去而不用焉。夫 自魏而隋,皆不足繼漢,則繼漢者唐也。漢以火而唐 以土,宜矣。不然,伊川謂「唐土德而少河患」,何耶?君子 觀漢之承周,唐之承漢,相生正理,異世一揆,則知秦 用水德之治,而行刻深之法,其相勝之說,背戾於聖 人也多矣。自是而後,莊宗中興,唐祚同為一代,則土 運未絕也。一傳而晉以金,再傳而漢以水,又再傳而 周以木。天開我宋,運膺火德,徐鉉之言信矣。且我宋 以火王天下也,豈非上天所眷命乎?受命宋分星應 人辰,火之祥也。收復河東,日在重午,火所旺也。赤烏 報蕃昌之兆,紅光彰誕育之祥。噫盛哉!是故赤帝有 祭也,歲正月,商丘有祠也,色尚赤也,臘用戌也,火德 彰彰,其與堯比隆歟?彼趙垂慶因羽毛之白,而欲用 金德矣,然越數代而紹唐,此不可也。噫!太原後服,胡 公言之,並不加號,溫公言之,彼曷不知乎?謝絳因日 抱黃珥,而又欲用土德矣。然越唐而承於隋,此尤不 可也。噫水患多應,伊川言之;火祀宜修,胡宿言之,彼 曷不審乎?不然,南京即政,建炎紀元,何天意猶眷眷 於中興之後耶?嗚呼!宋德當天,歷年萬億,赫赫炎精, 奕葉有光,愚尤有望於今日也。
帝運部紀事
[編輯]《史記補·三皇本紀》:「女媧氏木德王。當其末年,諸侯有 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 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 乃鍊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 滔水,以濟冀州。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拾遺記》:武王伐紂,樵夫牧豎探高鳥之巢,得赤玉璽, 文曰:「水德將滅,木祚方盛。」文皆大篆,紀殷之世曆已 盡,姬之聖德方隆。
《漢書昭帝本紀》:始元元年「春二月,黃鵠下建章宮太 液池中。」〈注〉臣瓚曰:「時漢用土德,服色尚黃,鵠色皆白, 而今更黃,以為土德之瑞,故紀之。」
《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建武元年,諸將議上尊號。光武 先在長安,時,同捨生彊華自關中奉赤伏符曰:「劉秀 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王。」群 臣因復奏曰:「受命之際,人應為大,萬里合信,不議同 情。周之白魚,曷足比焉。今上無天子,海內淆亂,符瑞 之應,昭然著聞,宜答天神,以塞群望。」光武於是命有司設壇場於「鄗千秋亭五成陌,即皇帝位。」〈注〉「四七」二 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 七之際也。漢火德。故火為王也。
《拾遺記》:魏文帝時,築土為臺,基高三十丈,列燭於臺 下,名曰燭臺,遠望如列星之墜地。又於大道之傍一 里置一銅表,高五尺,以誌里數。故行者歌曰:「青槐夾 道多塵埃,龍樓鳳閣望崔嵬,清風細雨雜香來,土上 出金火照臺。」時為銅表,誌里數於道側,是土上出金 之義。以燭置臺下,則火在土下之義。漢火德王、魏土 德王。火伏而土興,土上出金,是魏滅而晉興也。 魏明帝時,太山下有連理文石,高十二丈,狀如柏樹, 其文彪發,似人雕鏤,自下及上,皆合而中開,廣六尺, 望若真樹。父老云:「當秦末,二石相去百餘步,蕪沒無 有蹊徑。」及魏帝之始,稍覺相近,如雙闕土王陰類,魏 為土德,斯為靈徵。
魏禪晉之歲,北闕下有白光,如鳥雀之狀,時飛翔來 去。有司聞奏,帝使羅之,得一白鷰,以為神物。於是以 金為樊,置於宮中,旬日不知所在。論者云:「金德之瑞。」 昔師曠時有白鷰來巢,檢《瑞應圖》,果如所論,白色,葉 於金德。師曠,晉時人也。古今之議相符焉。
《晉書劉曜載記》:「曜以太興元年僭即皇帝位,以水承 晉,金行,牲牡尚黑,旗幟尚元。」
《石勒載記》:太興二年,勒僭稱趙王。茌平令師懽獲黑 兔,獻之於勒。程遐等以為勒「龍飛革命之祥,於晉以 水承金,兔陰精之獸,元為水色,此示殿下,宜速副天 人之望也。」於是大赦,改年曰太和。咸和五年,僭號趙 大天王。侍中任播等參議,以趙承金為水德,旗幟尚 元,牲牡尚白,子社丑臘。勒從之。
《慕容儁載記》:「韓恆字景山,灌津人。儁為大將軍,徵恆, 拜諮議參軍。儁僭位,將定五行次,眾論紛紜,恆時疾 在龍城,㒞召恆以決之。恆未至,而群臣議以燕宜承 晉為水德。既而恆至,言於儁曰:『趙有中原,非唯人事, 天所命也。天實與之,而人奪之,臣竊謂不可。且大燕 王跡始自於震,於《易》震為青龍,受命之初,有龍見於』」 都邑,成龍為木德,幽契之符也。儁初雖難改,後終從 恆議。儁祕書監清河聶熊聞恆言,乃嘆曰:「不有君子, 國何以興!」其韓令君之謂乎!
《宋書符瑞志》:「漢帝禪位於魏,魏王辭讓不受,博士蘇 林、董巴上言曰,魏之氏族出自顓頊,與舜同祖,見於 《春秋世家》。舜以土德承堯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漢 之火,其於行運,合於堯舜授受之次。」
《隋書王劭傳》:「高祖受禪,劭拜著作郎。劭上表言符命 曰:『昔周保定二年,歲在壬午,五月五日,青州黃河變 清,十里鏡澈。齊氏以為己瑞,改元曰河清。是月,至尊 以大興公始作隋州刺史,歷年二十,隋果大興。臣謹 案《易·坤靈圖》曰:『聖人受命,瑞先見於河。河者最濁,未 能清也』。竊以靈貺休祥,理無虛發,河清啟聖,實屬大』」 隋。午為鶉火,以明火德,仲夏火王,亦明火德。月五日 五,合天數地數,既得受命之辰,允當先見之兆。 《唐書王勃傳》,勃謂:「王者乘土王世五十數盡千年,乘 金王世四十九數,九百年,乘水王世二十數,六百年, 乘木王世三十數,八百年,乘火王世二十數,七百年, 天地之常也。」自黃帝至漢,五運適周,土復歸唐,唐應 繼周,漢不可承。周隋短祚,乃斥魏晉以降,非真主正 統,皆五行沴氣,遂作唐家《千歲曆》。
《唐書裴光廷傳》:「元宗時,有建言唐應為金德者,中書 令蕭嵩請百官普議,光廷以唐符命表著天下久矣, 不可改,亟奏罷之。」
《杜陽雜編》:「德宗貞元八年,吳明國貢常燃鼎、鸞峰蜜 雲。其國去東海數萬里,經挹婁、沃沮等國。其土宜五 穀珍玉,尤多禮樂仁義,無剽劫。人壽二百歲。俗尚神 僊術,而一歲之內,乘雲控鶴者,往往有之。常望有黃 氣如車蓋,知中國有土德,王遂願入貢焉。」
代宗廣德元年,吐番犯便橋,上幸陝,王師不利,常有 紫氣如車蓋,以迎馬首。及迴潼關,上嘆曰:「河水洋洋, 送朕東去。」上至陝,因望鐵牛,蹶然,謂左右曰:「朕年十 五六,宮中有尼,號功德山,言事往往神驗,屢撫吾背 曰:『天下有災,遇牛方迴』。今見牛也,朕將迴爾。」是夜夢 黃衣童子歌於帳前曰:「中五之德,方峨峨胡,胡呼呼, 何奈何!」詰旦,上具言其夢,侍臣咸稱土德當王之兆 也。
《冊府元龜》,代宗永泰中,歸崇敬為膳部郎中。時有術 士巨彭祖上疏云:「大唐土德,千年合符,請每四季郊 祀天地。」詔禮官儒者議之。崇敬議曰:「案舊禮,立春之 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 帝。先立春十八日,迎黃靈於中地,祀黃帝。秋冬各如 其方。黃帝於五行為土王在四季,生於火,故火用事」 之末而祭之,三季則否。漢魏周隋共行此禮。國家土 德乘時,亦以每歲六月土王之日,祀黃帝於南郊,以 后土配,所謂合禮。今彭祖請用四季祠祀,多憑緯候 之文,且據陰陽之說,事涉不經,恐難行用《洛中紀異錄》:蜀王建屬兔,於天祐四年丁卯歲,僭居 帝位,乃以「兔子上金床」之讖,遂以金飾所坐,復謂左 右曰:「朕承唐以金德王坐此床,天下孰敢不賓者乎?」 聞者皆𠷣之。 《默記》:王朴仕周為樞密使,世宗時緣用兵,朴多宿禁 中,一日謁見世宗,屏人顰蹙,且倉皇歎嗟曰:「禍起不 久矣。」世宗因問之曰:「臣觀元象大異,所以不敢不言。」 世宗云:「如何?」曰:「事在宗社,陛下不能免,而臣亦先當 之。今夕請陛下觀之,可以自見。」是夜與世宗微行,自 厚載門同出,至野次,止於五丈河旁。中夜後,指謂世 宗曰:「陛下見隔河如漁燈者否?」世宗隨亦見之,一燈 熒熒然,迤邐甚近,則漸大至隔岸,火如車輪矣。其間 一小兒,如三數歲,引手相指。既近岸,朴曰:「陛下速拜 之。」既拜,漸遠而沒。朴泣曰:「陛下既見,無可復言。」後數 日,朴於《李糓》坐上得疾而死。世宗既伐幽燕,道被病 而崩,至明年而天授我宋矣。「火輪小兒」,蓋聖朝火德 之兆,夫豈偶然?
《宋史·律曆志》:雍熙元年四月,布衣趙垂慶上書言:「本 朝當越五代而上承唐統為金德。若梁繼唐傳,後唐 至本朝,亦合為金德。矧自國初符瑞色白者不可勝 紀,皆金德之應也。望改正朔,易車旗服色,以承天統。」 事下尚書省集議,常侍徐鉉與百官奏議曰:「五運相 承,國家大事,著於前載,具有明文。頃以唐末喪亂,朱 梁篡弒,莊宗早編屬籍,親雪國讎,中興唐祚,重新土 運,以梁室比羿、浞、王莽,不為正統。自後數姓相傳,晉 以金,漢以水,周以木,天造有宋,運膺火德。況國初祀 赤帝為感生帝,於今二十五年,豈可輕議改易?」又云: 「梁至周不合迭居五運,欲國家繼唐統為金德。且五 運迭遷,親承曆數,質文相次,間不容髮,豈可越數姓 之上,繼百年之運?此不可之甚也。」按《唐書》,天寶九載, 崔昌獻議,自魏、晉至周、隋,皆不得為正統,欲唐遠繼 漢統,立周、漢子孫為王者後,備三恪之禮。是時朝議 是非相半,集賢院學士衛包上言,符同李林甫,遂行 其事。至十二載,林甫卒,復以魏、周、隋之後為三恪,崔 昌、衛包由是遠貶。此又前載之甚明也。「伏請祗守舊 章,以承天祐。」從之。
大中祥符三年,開封府功曹參軍張君房上言:「自唐 室下衰,土德隤圯,朱梁氏彊稱金統,而莊宗旋復舊 邦,則朱梁氏不入正統明矣。晉氏又復稱金,蓋謂乘 於唐氏,殊不知李昪建國於江南耳。漢家二主,共止 三年,紹晉而興,是為《水德洎》。廣順革命二主九年,終 於顯德。以上三朝七主,共止二十四年。行運之間,陰」 隱而難頤。伏自太祖承周木德而王,當於火行,上繫 於商,開國在宋,自是三朝,迄今以為然矣。愚臣詳而 辨之,若可疑者,太祖禪周之歲,歲在庚申。夫庚者金 也,申亦金位,納音是木,蓋周氏稱木,為二金所勝之 象也。太祖登極之後,詔開金明池於金方之上,此誰 啟之?乃天之靈符也。陛下履極,當疆「圉之歲,握符在 作噩之春,適宋道之隆興,得金天之正氣。臣試以瑞 應言之,則當年丹徒貢白鹿,姑蘇進白龜,條支之雀 來,潁川之雉至。臣又聞當封禪之時,魯郊貢白兔,鄆 上得金龜,皆金符之至驗也。願以臣章下三事大臣, 參定其事。」疏奏,不報。
天禧四年,光祿寺丞謝絳上《書》曰:「臣按《古誌》,凡帝王 之興,必推五行之盛德,所以配天地而符陰陽也。故 神農氏以火德,聖祖以土德,夏以木德,商以金德,周 以火德。自漢之興,王火德者,以為乘堯之後。且漢,堯 之裔也。五帝之大,莫大於堯,漢能因之,是不墜其緒 而善繼其盛德也。國家膺開光之慶,執敦厚之德,宜 以土瑞而王天下。」然推其終始,傳承周之木德,而火 當其次。且朱梁不預正統者,為莊宗復興於後,自石 晉、漢氏以及於周,則李昪建國於江左,而唐祚未絕, 是三代者亦不得正其統矣。昔者秦祚促而德暴,不 入正統,考諸五代之際,亦是類矣。國家誠能下黜五 代,紹唐之土德,以繼聖祖,亦猶漢之黜秦,興周之火 德,以繼堯者也。夫五行定位,土德居中,國家飛運於 宋,作京於汴,誠萬國之中區矣。《傳》曰:「土為群物主,故 曰后土。」《洪範》曰:「土爰稼穡,稼穡作甘。」方今四海給足, 嘉生蕃衍。邇年京師甘露下,泰山醴泉湧,作甘之兆, 斯亦見矣。矧靈木異卉,資生於土,千品萬類,不可勝 道,非土德之驗乎?臣又聞之,太祖生於洛邑,而胞絡 惟黃,鴻圖既建;五緯聚於奎躔,而鎮星是主。及陛下 升中之次,日抱黃珥,朝祀於太清宮。有星曰「含譽」,其 色黃而潤澤。斯皆疑命有表,盛德攸屬。天意人事,響 效之大者,則土德之符在矣。是故天心之在茲,陛下 拒而罔受;民意之若是,陛下謙而弗答,氣壅未宣,河 決遂「潰,豈不神哉!然則天淵之勃流,水德之浸患,考 六府之厭鎮,驗五行之勝剋,亦宜興土之運,禦時之 災。伏望順考符應,詳習法度,惟陛下時而行之。」大理 寺丞董行父又上言曰:「在昔春,皇以萬物生於東,至 仁體乎木,故德始於木。木以生火,神農受之為火德;火以生土,黃帝受之為土德;土以生金,少昊受之為 《金德》;金以生水,顓頊受之為水德;水以生木,高辛受 之為木德;木以生火,唐堯受之為火德;火以生土,虞 舜傳之為土德;土以生金,夏為金德;金以生水,商為 水德;水以生木,周為木德;木以生火,《漢應圖讖》為火 德;火以生土,唐受曆運為《土德》。陛下紹天之統,受天 之命,固當上繼唐祚,以金為德,顯黃帝之嫡緒,彰聖 祖之丕烈。臣又按:聖祖先降於癸酉,太祖受禪於庚 申,陛下即位於丁酉,天書下降於戊申。庚,金也,申、酉 皆金也,天之體也。陛下紹唐、漢之運,繼黃帝之後,三 世變道,應天之統,正今之德,斯又順也。」詔兩制詳議。 既而獻議曰:「竊詳謝絳所述,以聖祖得瑞,宜承土德, 且引漢承」堯緒為火德之比。雖班彪敘漢祖之興有 五,其一曰帝堯之苗裔,及序承正統,乃越秦而繼周, 非用堯之行。今國家或用土德,即當越唐上承,於隋 彌以非順,失其五德傳襲之序。又據董行父請,越五 代紹唐為金德,若其度越累世,上承百代之統,則晉、 漢洎周、咸帝、中夏太祖實受終於周室而陟於「元後, 豈可弗遵傳繼之序,續於遐邈之統。三聖臨御,六十 餘載,登封告成,昭姓紀號,率循火行之運,以輝炎靈 之曜,茲事體大,非容輕議。矧雍熙中,徐鉉等議之詳 矣。其謝絳、董行父等所請,難以施行。」詔可。
《五朝名臣言行錄》:「胡宿通陰陽五行天人災異之說, 南京鴻慶宮災,公以謂南京聖宋所以受命建號,而 大火主於商丘,國家乘德而王者也。今不領於祠官, 而比年數災,宜修火祀。」事下太常,歲以長史奉祠商 丘,自公始。
帝運部雜錄
[編輯]《尚書孔序注》:「少昊金天氏,以金德王,五帝之最先。顓 頊高陽氏,以木德王,五帝之二也。高辛帝嚳也,以木 德王,五帝之三也。唐帝堯也,以火德王,五帝之四也。 虞帝舜也,以土德王,五帝之五也。夏以金德王,三王 之最先。商以水德王,三王之二也;周以木德王,三王 之三也。」
《宋書符瑞志》金雌詩云:「大火有心水抱之,悠悠百年 是其時。」火,宋之分野;水,宋之德也。
《水經注》:光武中興,宸居洛邑,逮於魏晉,咸兩宅焉。故 《魏略》曰:「漢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佳。魏為土德,土, 水之牡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除佳加水。」 《封氏聞見記》:自古帝王五運之次凡二說,鄒衍則以 五行相勝為義,劉向則以五行相生為義。漢魏共尊 劉說,國家承隋氏火運,故為土德,衣服尚黃,旗幟尚 赤,裳服赭赤色。赭黃,黃色之名。赤者或謂之枯木雞, 因名樹為「金雞。」
《學林》:「伏犧氏以木王,五行以生為序。神農以火,黃帝 以土,少昊以金,顓帝以水,帝嚳以木。堯火,舜土,夏金 湯水。周以木,漢以火。」《漢律曆志》:「秦以水德,在周漢木 火之間。」師古注曰:「秦為閏位,不當五德之序。漢火傳 魏土晉金也。」
赤烏飛魯門,《圖錄》云:「得麟之後,天墜血,書魯端門,明 日血書飛為赤烏」,言漢代周也。夫子見採薪者獲麟, 孔子按圖錄,知劉季代周。麟者木精,採薪者庶人然 火之意。孔子絕筆於《春秋》者,起木絕火王,明周木當 受漢也。
《通鑑答問》:或曰:《通鑑》削去怪神之事,劉季澤中斬蛇, 白帝子為赤帝子所殺,非怪歟?《通鑑》曷為載之《綱目》 亦存而弗削,何歟?曰:漢高帝以仁得天下,非以奇怪 也。果以奇怪,則罾魚狐鳴,何以終於覆亡也?柳子曰: 「休符不於祥,於其仁,吾有取焉。」或曰:班固謂「斷蛇著 符,旗幟尚赤,協於火德,則信有符矣。」曰:五德之運,始 於鄒衍,古未之前聞也。始皇用其說為水德而尚黑 焉。在其為白帝子也,不取始皇之尚黑,而取獻公之 雨金,不幾於傅會乎?文帝十三年,公孫臣言漢當土 德,明年黃龍見,遂用土德,議改服色。武帝太初元年, 色尚黃,數用五,則漢用土德矣,果有赤帝子之符曷? 為文武之時,群臣不以為言也。文勝質則史,其出於 史官之增飾明矣。光武乃用火德,是時尊圖讖,崇赤 伏,於是始改西都,未有此說也。蓋司馬公、朱子失於 刪削爾。或曰:「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其然歟?」曰:「此今 文《泰誓》之偽書也。古文未出,故董仲舒述之。赤帝之 事,猶周之赤烏」歟?異端並起,以董子之醇儒,猶惑於 受命之符,班固奚訾焉?漢四百載之祚入關,三章之 約,三老,仁義之言也,奚以語怪為?邵公濟謂高帝一 竹皮冠,起田野,不食秦祿,卒能除其暴,其取之無一 不義,雖湯、武有愧也。史但稱斷蛇著符,繆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