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13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一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三十九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一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三十九卷目錄

 詩經部彙考七

  韓詩外傳抑八 桑柔四 瞻卬 正月 假樂 烝民五 卷阿 泂酌 常武

  三 召旻 小旻 四牡 烝民 草蟲出車 裳裳者華 沔水 鶴鳴 祈父 正月

  十月之交二 小宛 小宛小旻 小弁 巧言二 谷風 大東 四月 無將大車 小

  明 楚茨 車舝 角弓 白華 蓼莪 烝民五 卷阿二 黍離晨風卷阿 泂酌二

  江漢 常武 召旻 我將 時邁二 大田 小弁 蕩 烝民既醉常棣七月敬之 敬

  之

經籍典第一百三十九卷

詩經部彙考七

[編輯]

《漢韓嬰詩外傳三》

[編輯]

《抑》

[編輯]

比干諫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殺身以彰君 之惡,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為之,不祥莫大焉。」遂被 髮佯狂而去。君子聞之曰:「勞矣。」箕子盡其精神,竭其 忠愛,見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詩》曰:「人亦有言, 靡哲不愚。」

《抑二》

[編輯]

齊桓公見小臣,三往不得見。左右曰:「夫小臣,國之賤 臣也。君三往而不得見,其可已矣。」桓公曰:「惡!是何言 也!吾聞之,布衣之士不欲富貴,不輕身於萬乘之君; 萬乘之君不好仁義,不輕身於布衣之士。縱夫子不 欲富貴,可也,吾不好仁義,不可也,五往而得見也。」天 下諸侯聞之,謂桓公猶下布衣之士,而況國君乎!於 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之所以九合諸侯,一匡 天下者,此也。《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抑三》

[編輯]

賞勉罰偷,則民不忌;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然後明 其分職,考其事業,較其官能,莫不理法,則公道達而 私門塞,公義立而私事息。如是則持厚者進,而佞諂 者止;貪戾者退,而廉節者起。《周制》曰:「先時者,死無赦, 不及時者,死無赦。」人習事而因人之事,使如耳目鼻 口之不可相錯也。故曰:職分而民不慢,次定而序不 亂,兼聽齊明而百事不留。如是,則群下百吏,莫不修 己然後敢安仕,成能然後敢受職,小人易心,百姓易 俗,奸宄之屬莫不反慤。夫是之為政教之極,則不可 加矣。《詩》曰:「訏謨定命,遠猶辰告。敬慎威儀,惟民之則。」

《抑四》

[編輯]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境而善之,曰:「由恭敬以 信矣。」入邑曰:「善哉!由忠信以寬矣。」至庭曰:「善哉!由明 察以斷矣。」子貢執轡而問曰:「夫子未見由,而三稱善, 可得聞乎?」孔子曰:「入其境,田疇草萊甚辟,此恭敬以 信,故民盡力。入其邑,墉屋甚尊,樹木甚茂,此忠信以 寬,故民不偷。入其庭甚閑,此明察以斷,故民不擾也。」 《詩》曰:「夙興夜寐,灑掃庭內。」

《抑五》

[編輯]

古者有命,民之有能敬長、憐孤、取捨、好讓、居事力者, 告於其君,然後君命得乘飾車駢馬。未得命者,不得 乘飾車駢馬,皆有罰。故民雖有餘財侈物,而無禮義 功德,則無所用,故皆興仁義而賤財利。賤財利則不 爭,不爭則彊不陵弱,眾不暴寡。是君之所以象典刑 而民莫犯法,民莫犯法而亂斯止矣。《詩》曰:「質爾人民, 謹爾侯度,用戒不虞。」

《抑六》

[編輯]

天下之辯有三至五勝,而辭置下。辯者,別殊類使不 相害,序異端使不相悖,輸公通意,揚其所謂,使人預 知焉,不務相迷也。是以辯者不失所守,不勝者得其 所求,故辯可觀也。夫繁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悖,數譬 以相移,外人之身,使不得反其意,則論便然後害生 也。夫不疏其指而弗知謂之隱;外意外身謂之諱;幾 廉倚跌謂之移,指緣謬辭謂之苟,四者所不為也,故 理可同睹也。夫隱諱移苟,爭言競為而後息,不能無 害其為君子也,故君子不為也。《論語》曰:「君子於其言, 無所苟而已矣。」《詩》曰:「無易由言,無曰苟矣。」

《抑七》

[編輯]

「吾語子,夫服人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知, 不以幽人;勇猛強武,不以侵人;齊給便捷,不以欺誣 人。不能則學,不知則問,雖知必讓,然後為知。遇君則 修臣下之義,出鄉則修長幼之義;遇長老則修弟子 之義;遇等夷則修朋友之義;遇少而賤者則修告道 寬裕之義。故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曠然」 而天地苞萬物也。如是則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 信之。《詩》曰:「惠於朋友,庶民小子。子孫繩繩,萬民靡不 承。」

《抑八》

[編輯]

仁者必敬其人,敬其人有道,遇賢者則愛親而敬之, 遇不肖者則畏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若夫 忠信端慤而不害傷,則無接而不然,是仁之質也。仁 以為質,義以為理,開口無不可以為人法式者。《詩》曰: 「不僭不賊,鮮不為則

《桑柔》

[編輯]

子曰:「不學而好思,雖知不廣矣;學而慢其身,雖學不 尊矣。不以誠立,雖立不久矣。誠未著而好言,雖言不 信矣。美材也,而不聞君子之道,隱小物以害大物者, 災必及身矣。《詩》曰:『其何能淑,載胥及溺』。」

《桑柔二》

[編輯]

民勞思佚,治暴思仁,刑危思安,國亂思天。《詩》曰:「靡有 旅力,以念穹蒼。」

《桑柔三》

[編輯]

問者曰:「古之謂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猶言先醒也。不 聞道術之人,則冥於得失,不知亂之所由,眊眊乎其 猶醉也。故世主有先生者,有後生者,有不生者。昔者 楚莊王謀事而居有憂色。申公巫臣問曰:『王何為有 憂也』?莊王曰:『吾聞諸侯之德,能自取師者王,能自取 友者霸,而與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諸 大夫之論莫有及於寡人,是以憂也。莊王之德宜君 人,威服諸侯,日猶恐懼,思索賢佐,此其先生者也。昔 者宋昭公出亡,謂其御曰:「吾知其所以亡矣。」御者曰: 「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數十人無不曰吾 君麗者也;吾發言動事,朝臣數百人無不曰吾君聖 者也;吾外內不見吾過失,是以亡也。」於是改操易行, 安義行道,不出二年,而美聞於宋。宋人迎而復之,諡 為昭。此其後生者也。昔郭君出郭,謂其御者曰:「吾渴 欲飲。」御者進清酒,曰:「吾飢欲食。」御者進乾脯粱糗,曰: 「何備也?」御者曰:「臣儲之。」曰:「奚儲之?」御者曰:「為君之出 亡而道飢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不 以諫也?」御者曰:「君喜道諛而惡至言,臣欲進諫,恐先 郭亡,是以不諫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誠 何哉?」御轉其辭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賢。」曰:「夫賢者所 以不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無賢而獨賢,是以 亡也。」伏軾而嘆曰:「嗟乎,失賢人者如此乎!」於是身倦 力懈,枕御膝而臥。御自易以備疏,行而去,身死中野, 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故先生者,當年霸,楚莊 王是也;後生者三年而復,宋昭公是也;不生者,死中 野,為虎狼所食,郭君是也。有先生者,後生者,有不生 者。《詩》曰:「聽言則對,誦言如醉。」

《桑柔四》

[編輯]

田常弒簡公,乃盟於國。人曰:「不盟者死。」及家。石他曰: 「古之事君者,死其君之事。舍君以全親,非忠也;捨親 以死君之事,非孝也。他則不能。然不盟,是殺吾親也; 從人而盟,是背吾君也。嗚呼!生亂世,不得正行,劫乎 暴人,不得全義,悲夫!」乃進盟以免父母,退伏劍以死。 其君聞之者曰:「君子哉安之,命矣。《詩》曰:『人亦有言:進 退惟谷石,先生之謂也』。」

《瞻卬》

[編輯]

《易》曰:「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此言 困而不見據,賢人者也。昔者秦繆公困於殽,疾據五 羖大夫蹇叔、公孫支而小霸;晉文困於驪氏,疾據咎 犯、趙衰、介子推而遂為君;越王勾踐困於會稽,疾據 范蠡大夫種而霸南國;齊桓公困於長勺,疾據管仲、 甯戚、隰朋而匡天下。此皆困而知疾據賢人者也。夫 困而不知疾,據賢人而不亡者,未嘗有之也。《詩》曰:「人 之雲亡,邦國殄瘁。」無善人之謂也。

《正月》

[編輯]

孟子說齊宣王而不說,淳于髡侍。孟子曰:「今日說公 之君,公之君不說,意者其未知善之為善乎?」淳于髡 曰:「夫子亦誠無善耳。昔者瓠巴鼓瑟,而潛魚出聽;伯 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魚、馬猶知善之為善,而況君人 者也?」孟子曰:「夫雷電之起也,破竹折木,震驚天下,而 不能使聾者卒有聞;日月之明,遍照天下,而不能使 盲者卒有見,今公之君若此也。」淳于髡曰:「『不然。昔者 揖封生高商,齊人好歌;杞梁之妻悲哭,而人稱詠。夫 聲無細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夫子苟賢,居魯而魯 國之削,何也』?孟子曰:『不用賢,削何有也?吞舟之魚,不 居潛澤;度量之士,不居汙世。夫蓺!冬至必彫,吾亦時 矣。《詩》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後』。非遭彫』」世者歟。

《假樂》

[編輯]

孔子曰:「可與言終日而不倦者,其惟學乎!其身體不 足觀也,勇力不足憚也,族姓不足稱也,宗廟不足道 也,而可以聞於四方而昭於諸侯者,其惟學乎!《詩》曰: 『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夫學之謂也。」

《烝民》

[編輯]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言天之所生,皆有仁義禮 智順善之心。不知天之所以命生,則無仁義禮智順 善之心;無仁義禮智順善之心,謂之小人。故曰「不知 命,無以為君子。」《小雅》曰:「天保定爾,亦孔之固。」言天之 所以仁義禮智保定人之甚固也。《大雅》曰:「天生烝民, 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言民之秉德以則天 也。不知所以則天,又焉得為君子乎。

《烝民二》

[編輯]

王者必立牧方二人,使闚遠。牧,眾也。遠方之民有饑寒而不得衣食,有獄訟而不平其冤,失賢而不舉者, 入告乎天子。天子於其君之朝也,揖而進之曰:「噫!朕 之政教有不得爾者邪?何如乃有饑寒而不得衣食, 有獄訟而不平其冤,失賢而不舉?」然後其君退而與 其卿大夫謀之。遠方之民聞之,皆曰:「誠天子也。夫我」 居之僻,見我之近也;我居之幽,見我之明也。可欺乎 哉?故牧者所以開四目,通四聰也。《詩》曰:「邦國若否,仲 山甫明之。」此之謂也。

《烝民三》

[編輯]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左把茅旌,右執鸞刀,以進言 於莊王曰:「寡人無良邊郵之臣,以干大褐,使大國之 君沛焉遠辱至此!」莊王曰:「君子不令臣交易為言,是 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也,而微至乎此。」莊王受節, 左右麾楚軍,退舍七里。將軍子重進諫曰:「夫南郢之 與鄭,相去數千里,大夫死者數人,廝役者數百人,今 克而弗有,無乃失民臣之力乎?」莊王曰:「吾聞古者杅 不穿,皮不蠹,不出於四方,以是君子之重禮而賤財 也。要其人,不要其土,人告以從而不舍,不祥也。吾以 不祥立乎天下,災及吾身,何取之有?」既晉之救鄭者 至,曰:「請戰。」莊王許之。將軍子重進諫曰:「晉,強國也,道 近兵銳,楚師奄罷,君其勿許。」莊王曰:「不可。強者我避 之,弱者我威之,是寡人無以立乎天下也。」乃遂還師, 以逆晉寇。莊王援桴而鼓之,晉師大敗。士卒奔者爭 舟,而指可掬也。莊王曰:「噫我兩君不相好,百姓何罪?」 乃退楚師,以佚晉寇。《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烝民四》

[編輯]

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道諛也。正言直行,指人 之過,非毀疵也。詘柔順從,剛強猛毅,與物周流,道德 不外。《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

《烝民五》

[編輯]

衛靈公晝寢而起,志氣益衰。使人馳召勇士公孫悁。 道遭行人卜商。卜商曰:「何驅之疾也?」對曰:「公晝寢而 起使我召勇士公孫悁。」子夏曰:「微悁而勇若悁者可 乎?」御者曰:「可。」子夏曰:「載我而反」至君曰:「使子召勇士, 何為召儒?」使者曰:「行人曰:『微悁而勇。若悁者可乎』?」臣 曰:「可。即載與來。」君曰:「諾延先生」上趨召公孫悁至入 門,仗劍疾呼曰:「商下!我存若頭!」子夏顧咄之曰:「咄!內 劍,吾將與若言勇。」於是君令內劍而上。子夏曰:「來!吾 嘗與子從君而西,見趙簡子,簡子披髮杖矛而見我 君。我從十三行之後,趨而進曰:『諸侯相見,不宜不朝 服。不朝服,行人卜商將以頸血濺君之服矣。使反朝 服而見吾君,子耶?我耶』?」悁曰:「子也。」子夏曰:「子之勇不 若我,一矣。又與子從君而東,至阿,遭齊君重鞇而坐, 吾君單鞇而坐,我從十三行之後,趨而進曰:『禮,諸侯 相見,不宜相臨,以庶揄其一鞇而去之者,子耶?我耶』?」 悁曰:「子也。」子夏曰:「子之勇不若我,二矣。又與子從君 於囿中,於是兩寇肩逐我,君拔矛下格而還,子耶?我 耶?」悁?曰:「子也。」子夏曰:「子之勇不若我三矣。所貴為士 者,上攝萬乘,下不敢敖乎匹夫,外立節矜而敵不侵 擾,內禁殘害而君不危殆,是士之所長,君子之所致 貴也。若夫以長掩短,以眾暴寡,凌轢無罪之民,而成 威於閭巷之間者,是士之甚毒,而君子之所致惡也, 眾之所誅鋤也。《詩》曰:『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夫何以論 勇於」人主之前哉?於是靈公避席抑手曰:「寡人雖不 敏,請從先生之勇。《詩》曰:『不侮矜寡,不畏強禦』。」卜先生 也。

《卷阿》

[編輯]

孔子行,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帶甲以圍。孔子舍。 子路慍怒,奮戟將下。孔子止之曰:「由何仁義之寡裕 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不講,是丘之罪也。若吾非 陽虎,而以我為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命也,我歌子和。」 若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圍罷。《詩》曰:「來游來歌」,以 陳盛德之和,而無為也。

《泂酌》

[編輯]

《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君子為民父母,何如?」曰:「君 子者,貌恭而行肆,身儉而施博,故不肖者不能逮也。 殖盡於己而區略於人,故可盡身而事也。篤愛而不 奪,厚施而不伐,見人有善,欣然樂之;見人不善,惕然 掩之。有其過而兼包之,授衣以最,授食以多,法下易 由,事寡易為,是以中立而為人父母也。築城而居之, 別田而養之,立學以教之,使人知親尊。親尊故父服 斬縗三年,為君亦服斬縗三年」,為民父母之謂也。

《常武》

[編輯]

「事強暴之國難,使強暴之國事我易。」事之以貨寶,則 寶單而交不結;約契盟誓,則約定而反無日。割國之 強乘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事之彌順,其侵之愈 甚,必致寶單國舉而後已。雖左堯右舜,未有能以此 道免者也。故非有聖人之道,持以巧敏,拜請畏事之, 則不足以持國安身矣。故明君不道也,必修禮以齊 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下,然後禮義節奏齊乎朝, 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平乎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故近者競親,而遠者願至,上 下一心,三軍同力,名聲足以熏炙之,威強足以一齊 之,則拱揖指麾,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如赤子歸慈 母者,何也?仁形義立,教誠愛深。故《詩》曰:「王猷允塞,徐 方既來。」

《常武二》

[編輯]

勇士,一呼而三軍皆避,士之誠也。昔者楚熊渠子夜 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 為石,石為之開,而況人乎?夫倡而不和,動而不僨,中 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先王之 所以拱揖指麾,而四海來賓者,誠德之至也,色以形 於外也。《詩》曰:「王猷允塞,徐方既來。」

《常武三》

[編輯]

昔者趙簡子薨而未葬,而中牟畔之。葬五日,襄子興 師而次之,圍未匝而城自壞者十丈,襄子擊金而退 之。軍吏諫曰:「君誅中牟之罪而城自壞者,是天助之 也。君曷為而退之?」襄子曰:「吾聞之於叔向曰:『君子不 乘人於利,不厄人於險,使其城然後攻之』。」中牟聞其 義而請降,曰:「善哉,襄子之謂也!《詩》曰:『王猷允塞,徐方 既來』。」

《召旻》

[編輯]

「威有三術: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 威者,此三威不可不審察也。何謂道德之威?」曰:禮樂 則修,分義則明,舉措則時,愛利則刑。如是則百姓貴 之如帝王,親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賞不用而民 勸,罰不加而威行,是「道德之威也。」「何謂暴察之威?」曰: 禮樂則不修,分義則不明,舉措則不時,愛利則不刑, 然而其禁非也暴,其誅不服也繁。審其刑罰而信其 誅殺,猛而必闇,如雷擊之,如牆壓之。百姓劫則致畏, 怠則傲上,執拘則聚,遠聞則散。非劫之以刑勢,振之 以誅殺,則無以有其下,是暴察之威也。何謂「狂妄之 威?」曰:無愛人之心,無利人之事,而日為亂人之道。百 姓讙譁,則從而放執於刑灼,不和人心,悖逆天理,是 以水旱為之不時,年穀為之不升。百姓上困於暴亂 之患,而下窮衣食之用,愁哀而無所告訴,比周憤潰 以離上,傾覆滅亡,可立而待,是狂妄之威也。夫道德 之威,成乎眾強;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 滅亡。故威名同而吉凶之效遠矣,故不可不審察也。 《詩》曰:「昊天疾威,天篤」降喪。瘨我饑饉,民卒流亡。

《小旻》

[編輯]

晉平公游於河而樂,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也?」船人 盍胥跪而對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於江海,玉 出於崑山,無足而至者,由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 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無患乎無士也。」平公曰: 「吾食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暮 食不足,朝收市賦。吾可謂不好士乎?」盍胥對曰:「夫鴻 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爾。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 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 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 毛,腹下之毳耶?《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四牡》

[編輯]

齊宣王謂田過曰:「吾聞儒者親喪三年,君與父孰重?」 過對曰:「殆不如父重。」王忿然曰:「曷為士,去親而事君?」 對曰:「非君之土地無以處吾親,非君之祿無以養吾 親,非君之爵無以尊顯吾親,受之於君,致之於親,凡 事君以為親也。」宣王悒然無以應之。《詩》曰:「王事靡盬, 不遑將父。」

《烝民》

[編輯]

趙王使人於楚,鼓瑟而遣之,曰:「慎無失吾言。」使者受 命,伏而不起,曰:「大王鼓瑟,未嘗若今日之悲也。」王曰: 「調。」使者曰:「調則可記其柱。」王曰:「不可。天有燥濕,絃有 緩急,柱有推移,不可記也。」使者曰:「請藉此以喻。楚之 去趙也,千有餘里,亦有吉凶之變,凶則弔之,吉則賀 之,猶柱之有推移,不可記也。故王之使人,必慎其所」 之,而不任以辭。《詩》曰:「征夫捷捷,每懷靡及。」蓋傷自上 而御下也。

《草蟲 出車》

[編輯]

齊有隱士東郭先生梁石君。當曹相國為齊相也,客 謂匱生曰:「夫東郭先生梁石君,世之賢也。隱於深山, 終不詘身下志以求仕者也。吾聞先生得謁曹相國, 願先生為之。」先臣里母相善,婦見疑盜肉,其姑去之, 恨而告於里母。里母曰:「安行?今令姑呼汝。」即束蘊請 火去婦之家曰:「吾犬爭肉相殺,請火治之。」姑乃直使 「人追去,婦還之故里。母非談說之士,束蘊請火,非還 婦之道也。然物有所感,事有可適,何不為之先?」匱生 曰:「愚恐不及,然請盡力為東郭先生、梁石君。」束蘊請 火。於是乃見曹相國曰:「臣之里有夫死三日而嫁者, 有終身不嫁者,則自為娶,將何娶焉?」相國曰:「吾亦娶 其終身不嫁者耳。」匱生曰:「齊有隱士東郭先生梁石 君,世之賢士也。隱於深山,終不詘身下志以求仕。相國娶婦,欲娶其不嫁者;取臣,獨不取其不仕之臣耶?」 於是曹相國因匱生束帛,安車迎東郭先生。梁石君 厚客之。《詩》曰:「既見君子,我心則降。」

《裳裳者華》

[編輯]

孔子曰:「昔者周公事文王,行無專制,事無由己,身若 不勝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於前,洞洞焉若將失之, 可謂子矣。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武之業,履天子 之位,聽天子之政,征夷狄之亂,誅管、蔡之罪,抱成王 而朝諸侯,誅賞制斷,無所顧問,威動天地,振恐海內, 可謂能武矣。成王壯,周公致政,北面而事之,請然後」 行,無伐矜之色,可謂臣矣。故一人之身能三變者,所 以應時也。《詩》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 有之。」

《沔水》

[編輯]

傳曰:鳥之美羽勾啄者鳥畏之,魚之侈口垂腴者魚 畏之,人之利口贍辭者人畏之。是以君子避三端:避 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詩》曰:「我 友敬矣,讒言其興。」

《鶴鳴》

[編輯]

孔子困於陳蔡之間,即《三經》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 糝,弟子有饑色,讀書習禮樂不休。子路進諫曰:「為善 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賊。今夫子積德 累仁,為善久矣,意者當遣行乎?奚居之隱也?」孔子曰: 「由來,汝小人也,未講於論也。居,吾語汝。子以知者為 無罪乎?則王子比干何為刳心而死?子以義者為聽 乎?則伍子胥何為抉目而懸吳東門。子以廉者為用 乎?則伯夷、叔齊何為餓於首陽之山?子以忠者為用 乎?則鮑叔何為而不用?葉公,子高終身不仕,鮑焦抱 木而泣,子推登山而燔。」故君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 眾矣,豈獨丘哉?賢不肖者材也,遇不遇者時也。今無 有時,賢安所用哉?故虞舜耕於歷山之陽,立為天子, 其遇堯也。傅說「負土而版築以為大夫」,其遇武丁也。 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其 遇湯也。「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於朝歌, 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管夷吾束縛自檻車 以為仲父」,則遇齊桓公也。百里奚自賣五羊之皮,為 秦伯牧牛,舉為大夫,則遇秦繆公也。虞丘於天下以 為令尹,讓於孫叔敖,則遇楚莊王也。伍子胥前功多, 後戮死,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闔閭,後遇夫差也。夫驥 罷鹽車,此非無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驥不得伯樂,安 得千里之足?造父亦無千里之手矣。夫蘭茝生於茂 林之中,深山之間,人莫見之,故不芬。夫學者非為通 也,為窮而不憂,困而志不衰,先知禍福之始而心無 惑焉。故聖人隱居深念,獨聞獨見。夫舜亦賢聖矣,南 面而治天下,惟其遇堯也。使舜居桀、紂之世,能自免 於刑戮之中,則為善矣,亦何位之有?桀殺關龍逢,紂 殺王子比干,當此之時,豈關、龍逢無知而王子比干 不慧乎哉?此皆不遇時也。故君子務學修身端行而 須其時者也,子無惑焉。《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祈父》

[編輯]

《曾子》曰:「往而不可還者親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 故孝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木欲直而時不待也,是故 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逮親存也。」故吾嘗仕齊為吏, 祿不過鐘釜,尚猶欣欣而喜者,非以為多也,樂其逮 親也。既沒之後,吾嘗南遊於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 榱題三圍,轉轂百乘,猶北鄉而泣涕者,非為賤也,悲 不逮吾親也。故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若夫信其志 約其親者,非孝也。《詩》曰:「有母之屍,雍。」

《正月》

[編輯]

趙簡子有臣曰周舍,立於門下三日三夜。簡子使問 之曰:「子欲見寡人何事?」周舍對曰:「願為諤諤之臣,墨 筆操牘,從君之過,而日有記也,月有成也,歲有效也。」 簡子居則與之居,出則與之出。居無幾何,而周舍死, 簡子如喪子後,與諸大夫飲於洪波之臺,酒酣,簡子 涕泣,諸大夫皆出走,曰:「臣有罪而不自知。」簡子曰:「『大 夫皆無罪。昔者吾有周舍有言曰:『千羊之皮,不若一 狐之腋;眾人諾諾,不若一士之諤諤』。昔者商紂默默 而亡,武王諤諤而昌。今自周舍之死,吾未嘗聞吾過 也,吾亡無日矣』。是以寡人泣也。」

傳曰:齊景公問晏子:「為人何患?」晏子對曰:「患夫社鼠。」 景公曰:「何謂社鼠?」晏子曰:「社鼠出竊於外,入託於社, 灌之恐壞牆,燻之恐燒木,此鼠之患。今君之左右,出 則賣君以要利,入則託君,不罪乎亂法,君又並覆而 育之,此社鼠之患也。」景公曰:「嗚呼!豈其然?」人有市酒 而甚美者,置表甚長,然至酒酸而不售。問里人其故, 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輒迎 而齧之,是以酒酸不售也。士欲白萬乘之主,用事者 迎而齧之,亦國家之惡狗也。左右者為社鼠,用事者 為惡狗,此國家之大患也。《詩》曰:『瞻彼中林,侯薪侯蒸』。 言朝廷皆小人也。」

===
《十月之交》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謂宋君曰:「夫國家之安危,百姓

之治亂,在君之行。夫爵祿賞賜,舉人之所好也,君自 行之;殺戮刑罰,民之所惡也,臣請當之。」君曰:「善,寡人 當其美,子受其惡,寡人自知不為諸侯笑矣。」國人知 殺戮之刑專在子罕也,大臣親之,百姓畏之。居不期 年,子罕遂去宋君而專其政。故《老子》曰:「魚不可脫於」 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詩》曰:「胡為我作,不即我謀。」

《十月之交二》

[編輯]

衛懿公之時,有臣曰弘演者,受命而使,未反而狄人 攻衛。於是懿公欲興師迎之。其民皆曰:「君所貴而有 祿位者,鶴也;所愛者宮人也。亦使鶴與宮人戰,余安 能戰?」遂潰而皆去。狄人至,攻懿公於滎澤,殺之,盡食 其肉,獨舍其肝。弘演至,報使於肝,辭畢,呼天而號哀 止曰:「若臣者,獨死可耳。」於是遂自刳出,腹實內懿公 之肝,乃死。桓公聞之曰:「衛之亡也,以無道也。今有臣 若此,不可不存。」於是復立衛於楚丘。如弘演,可謂忠 士矣。殺身以捷其君,非徒捷其君,又令衛之宗廟復 立,祭祀不絕,可謂有大功矣。《詩》曰:「四方有羨,我獨居 憂。民莫不穀,我獨不敢休。」

《小宛》

[編輯]

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僕聞之有三利必 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改容曰:「小子不敏,何 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狐丘丈人曰:「夫 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此之 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 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於患乎?」狐丘 丈人曰:「善哉言乎!堯舜其猶病諸。《詩》曰:『溫溫恭人,如 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小宛》兼小旻

[編輯]

孔子曰:「明王有三懼: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二 曰得志而恐驕,三曰聞天下之至道而恐不能行。昔 者越王勾踐與吳戰,大敗之,兼有南夷。當是之時,君 南面而立,近臣三,遠臣五,令諸大夫曰:『聞過而不以 告我者為上戮』。此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也。昔者晉 文公與楚戰,大勝之,燒其草火,三日不息,文公退而」 有憂色。侍者曰:「君大勝楚,而有憂色,何也?」文公曰:「吾 聞能以戰勝安者惟聖人。若夫詐勝之徒,未嘗不危, 吾是以憂也。此得志而恐驕也。昔者齊桓公得管仲、 隰朋,南面而立。桓公曰:『吾得二子也。吾目加明,吾耳 加聰,不敢獨擅』。」進之先祖。此聞至道而恐不能行者 也。由桓公、晉文、越王、勾踐觀之,三懼「者,明君之務也。 《詩》曰:『溫溫恭人,如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 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言大王居人上也。

《小弁》

[編輯]

楚莊王賜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燭滅, 有牽王后衣者,後扢冠纓而絕之,言於王曰:「今燭滅, 有牽妾衣者,妾扢其纓而絕之,願趣火視絕纓者。」王 曰:「止。」立出令曰:「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為樂也。」於是 冠纓無完者,不知王后所絕冠纓者誰。於是王遂與 群臣歡飲,乃罷。後吳興師攻楚,有人常為應,行五合 戰,五陷陣卻敵,遂取大軍之首而獻之。王怪而問之 曰:「寡人未嘗有異於子,子何為於寡人厚也?」對曰:「臣, 先殿上絕纓者也,當時宜以肝膽塗地,負日久矣,未 有所效。今幸得用,於臣之義,尚可為王破吳而彊楚。 《詩》曰:『有漼者淵,雚葦渒焴』。」言大者無不容也。

《巧言》

[編輯]

《傳》曰:伯奇孝而棄於親,隱公慈而殺其弟,叔武賢而 殺於兄,比干忠而誅於君。《詩》曰:「予慎無辜。」

《巧言二》

[編輯]

「紂殺王子比干,箕子被髮佯狂;陳靈公殺泄冶,鄧元 去陳以族從。」自此之後,殷並於周,陳亡於楚,以其殺 比干、泄冶而失箕子、鄧元也。燕昭王得郭隗、鄒衍、樂 毅,是以魏、趙興兵而攻齊,棲於莒、燕之地,計眾不與 齊均也。然所以信燕至於此者,由得士也。故無常安 之國,無宜治之民,得賢者昌,失賢者亡,自古及今,未 有不然者也。明鏡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 也。知惡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務襲蹈其所以安存,則 未有以異乎卻走而求逮前人也。太公知之,故舉微 子之後而封比干之墓。夫聖人之於賢者之後尚如 是厚也,而況當世之存者乎?《詩》曰:「昊天太憮,予慎無 辜。」

《谷風》

[編輯]

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襄王待之無以異,乃讓其友。 友曰:「夫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女因媒而嫁,不 因媒而親。子之事王未耳,何怨於我?」宋玉曰:「不然。昔 者齊有狡兔,盡一日而走五百里,使之瞻見指注,雖 良狗猶不及狡兔之塵,若攝纓而縱紲之瞻見指注 與?《詩》曰:『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大東》

[編輯]

宋燕相齊,見逐,罷歸之舍,召門尉陳饒等二十六人

曰:「諸大夫有能與我赴諸侯者乎?」陳饒等皆伏而不
考證
對。宋燕曰:「悲乎哉!何士大夫易得而難用也?」饒曰:「君

弗能用也,則有不平之心,是失之己而責諸人也。」宋 燕曰:「夫失諸己而責諸人者何?」陳饒曰:「三斗之稷不 足於士,而君雁鶩有餘粟,是君之一過也。果園梨栗, 後宮婦人以相提擲,士曾不得一嘗,是君之二過也; 綾紈綺縠,靡麗於堂,從風而弊,士曾不得以為緣,是 君之三過也。且夫財者,君之所輕也;死者,士之所重 也。君不能行君之所輕,而欲使士致其所重,猶譬鉛 刀,畜之而干將用之,不亦難乎!」宋燕面有慚色,逡巡 避席曰:「是燕之過也。《詩》曰:『或以其酒,不以其漿』。」

《四月》

[編輯]

《傳》曰:善為政者,循情性之宜,順陰陽之序,通本末之 理,合天人之際。如是則天氣奉養而生物豐美矣。不 知為政者,使情厭性,使陰乘陽,使末逆本,使人詭天, 氣鞠而不信,鬱而不宣。如是則災害生,怪異起,群生 皆傷而年穀不熟。是以其動傷德,其靜亡救。故緩者 事之,急者弗知,日反理而欲以為治。《詩》曰:「廢為殘賊, 莫知其尤。」

《無將大車》

[編輯]

魏文侯之時,子質仕而獲罪焉,去而北游,謂簡主曰: 「從今已後,而不復樹德於人矣。」簡主曰:「何以也?」質曰: 「吾所樹,堂上之士半;吾所樹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樹, 邊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恐我以法,邊境之人劫 我以兵,是以不樹德於人也。」簡主曰:「噫子之言過矣。 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陰其實;春樹蒺蔾,夏」 不可採其葉,秋得其刺焉。由此觀之,在所樹也。今子 所樹,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擇而後種也。《詩》曰:「無將大 車,惟塵冥冥。」

《小明》

[編輯]

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不為安肆志, 不為危激行。昔衛獻公出走,反國及郊,將班邑於從 者而後入。太史柳莊曰:「如皆守社稷,則孰負羇𦄌而 從?如皆從,則孰守社稷?君反國而有私也,無乃不可 乎?」於是不班也,柳莊正矣。 昔者衛大夫史魚病且 死,謂其子曰:「我數言蘧伯玉之賢而不能進,彌子瑕 不」肖,而不能退。為人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不 當治喪正堂,殯我於室足矣。衛君問其故,子以父言 聞。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貴之,而退。彌子瑕從殯於正 堂,成禮而後去。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詩》曰: 「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楚茨》

[編輯]

孔子閑居,子貢侍坐,請問為人下之道奈何?孔子曰: 「善哉,爾之問也!為人下,其猶土乎?」子貢未達。孔子曰: 「夫土者,掘之得甘泉焉,樹之得五穀焉,草木植焉,鳥 獸魚鱉遂焉;生則立焉,死則入焉,多功不言,賞世不 絕。故曰能為下者,其惟土乎!」子貢曰:「賜雖不敏,請事 斯語。《詩》曰:『式禮莫愆』。」

《車舝》

[編輯]

傳曰:南假子過程本,本為之烹鱺魚。南假子曰:「聞君 子不食鱺魚。」本子曰:「此乃君子食也,我何與焉?」假子 曰:「夫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比於善者, 自進之階,比於惡者,自退之原也。且《詩》不云乎:『高山 仰止,景行行止』。吾豈自比君子哉?志慕之而已矣。」 子貢問大臣,子曰:「齊有鮑叔,鄭有子皮。」子貢曰:「否。齊 有管仲,鄭有東里子產。」孔子曰:「產薦也。」子貢曰:「然則 薦賢賢於賢者,知賢,智也,推賢,仁也,引賢,義也。有此 三者,又何加焉?」詩闕

《角弓》

[編輯]

孔子遊於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 登高必賦,小子願言者何其願?丘將啟汝。」子路曰:「由, 願奮長戟,盪三軍,乳虎在後,仇敵在前,蠡躍蛟奮,進 救兩國之患。」孔子曰:「勇士哉!」子貢曰:「兩國搆難,壯士 列陣,塵埃漲天。賜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糧,解兩國 之難,用賜者存,不用賜者亡。」孔子曰:「辯士哉!顏回不」 願。孔子曰:「回何不願?」顏淵曰:「二子已願,故不敢願。」孔 子曰:「不同意,各有事焉。回其願,丘將啟汝。」顏淵曰:「願 得小國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內 相應。列國諸侯,莫不從義嚮風。壯者趨而進,老者扶 而至,教行乎百姓,德施乎四蠻,莫不釋兵輻輳乎四 門,天下咸獲永寧,蝖飛蠕動,各樂其」性,進賢使能,各 任其事。於是君綏於上,臣和於下,垂拱無為,動作中 道,從容得禮,言仁義者賞,言戰鬥者死,則由何進而 救賜何難之解?孔子曰:「聖士哉!大人出,小人匿,聖者 起,賢者伏」,回與執政,則由賜焉施其能哉?《詩》曰:「雨雪 瀌瀌」,見睍《聿,消》。

《白華》

[編輯]

昔者孔子鼓瑟,曾子、子貢側門而聽。曲終,曾子曰:「嗟 乎,夫子瑟聲殆有貪狼之志,邪僻之行,何其不仁趨 利之甚?」子貢以為然,不對而入。夫子望見子貢有諫 過之色,應難之狀,釋瑟而待之。子貢以曾子之言告。 子曰:「嗟乎!夫參,天下賢人也,其習知音矣。鄉者丘鼓瑟,有鼠出遊,狸見於屋,循梁微行,造焉而避,厭目曲」 脊,求而不得。丘以瑟浮其音,參以丘為貪狼邪僻,不 亦宜乎!《詩》曰:「鼓鐘於宮,聲聞於外。」

《蓼莪》

[編輯]

夫為人父者,必懷慈仁之愛,以畜養其子,撫循飲食, 以全其身。及其有識也,必嚴居正言,以先導之。及其 束髮也,授明師以成其技。十九見志請賓,冠之足以 死其意。血脈澄靜,娉內以定之。信承親授,無有所疑。 冠子不言,髮子不笞,聽其微諫,無令憂之。此為人父 之道也。《詩》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 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越王勾踐使廉稽獻民於荊王。荊王使者曰:「越,南夷 之國也,臣請欺其使者。」荊王曰:「越王賢人也,其使者 亦賢,子其慎之。」使者出,見廉稽曰:「冠則得以俗見,不 冠不得見。」廉稽曰:「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不得處於 大國,而處江海之陂與?」請幫助識別此字。「鱣魚鱉為伍,文身剪髮而 後處焉。今來至上國,必曰冠得俗見,不冠不得見。如 此,則上國使適越,亦將劓墨,文身剪髮而後得以俗 見,可乎?」荊王聞之,披衣出謝。孔子曰:「使於四方,不辱 君命,可謂士矣。」詩闕

《烝民》

[編輯]

人之所以好富貴安榮,為人所稱譽者,為身也;惡貧 賤危辱,為人所謗毀者,亦為身也。然身何貴也?莫貴 於氣。人得氣則生,失氣則死。其氣非金帛珠玉也,不 可求於人也;非繒布五穀也,不可糴買而得也。在吾 身耳,不可不慎也。《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烝民二》

[編輯]

吳人伐楚,昭王去國,國有屠羊,說從行。昭王反國,賞 從者。及說,說辭曰:「君失國,臣所失者屠;君反國,臣亦 反。其屠。臣之祿既厚,又何賞之?」辭不受命。君強之,說 曰:「君失國,非臣之罪,故不伏誅;君反國,非臣之功,故 不受其賞。吳師入郢,臣畏寇避患。君反國,說何事焉?」 君曰:「不受則見之。」說對曰:「楚國之法,商人慾見於君 者,必有大獻重質,然後得見。今臣智不能存國,節不 能死君,勇不能待寇,然見之非國法也。」遂不受命,入 於澗中。昭王謂司馬子期曰:「有人於此,居處甚約,論 議甚高,為我求之,願為兄弟,請為三公。」司馬子期舍 車徒求之,五日五夜見之,謂曰:「國危不救,非仁也;君 命不從,非忠也。惡富貴於上,甘貧苦於下,意者過也。 今君願為兄弟,請為三公,不聽君,何也?」說曰:「三公之 位,我知其貴於刀俎之肆矣;萬鍾之祿,我知其富於 屠羊之利矣。今見爵祿之利,而忘辭受之禮,非所聞 也。」遂辭三公之位,而反乎屠羊之肆。君子聞之曰:「甚 矣哉,屠羊子之為也!約己持窮,而處人之國矣。」說曰: 「何謂窮?吾讓之以禮,而終其國也?」曰:「在深淵之中而 不援彼之危」,見昭王德衰於吳,而懷寶絕跡以病其 國,欲獨全己者也。是厚於己而薄於君,狷乎非救世 者也。何如則可謂救世矣?曰:「若申伯、仲山甫,可謂救 世矣。昔者周德大衰,道廢於厲,申伯、仲山甫輔相宣 王,撥亂世反之正,天下略振,宗廟復興。申伯、仲山甫 乃並」順天下,匡救邪失,喻德教,舉遺士,海內翕然向 風,故百姓勃然詠宣王之德。《詩》曰:「周邦咸喜,戎有良 翰」,又曰:「邦國若丕,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如是可謂救世矣。

《烝民三》

[編輯]

齊崔杼弒莊公,荊蒯芮使晉而反。其僕曰:「君之無道 也,四鄰諸侯莫不聞也,以夫子而死之,不亦難乎?」荊 蒯芮曰:「善哉而言也!早言我能諫;諫而不用,我能去。 今既不諫,又不去。吾聞之,食其食,死其事。吾既食亂 君之食,又安得治君而死之?」遂驅車而入,死其事。僕 曰:「人有亂君,猶必死之;我有治長,可無死乎?」乃結轡 自刎於車上。君子聞之曰:「荊蒯芮可謂守節死義矣。 僕夫則無為死也,猶飲食而遇毒也。《詩》曰:『夙夜匪懈, 以事一人』。荊先生之謂也。《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 僕夫之謂也。」

《烝民四》

[編輯]

遜而直上也。切次之謗諫為下,懦為死。《詩》曰:「柔亦不 茹,剛亦不吐。」

《烝民五》

[編輯]

宋萬與莊公戰,獲乎莊公。莊公散舍諸宮中,數月然 後歸之。反為大夫於宋。宋萬與閔公博,婦人皆在側。 萬曰:「甚矣,魯侯之淑,魯侯之美也!天下諸侯宜為君 者,惟魯侯耳。」閔公矜此婦人,妒其言,顧曰:「爾虜,焉知 魯侯之美惡乎?」宋萬怒,搏閔公,絕脰。仇牧聞君弒,趨 而至,遇之於門,手劍而叱之。萬臂摋仇牧,碎其首齒, 著乎門闔,仇牧可謂不畏強禦矣。《詩》曰:「惟仲山甫,柔 亦不茹,剛亦不吐。」

《卷阿》

[編輯]

可於君,不可於父,孝子弗為也;可於父,不可於君,君 子亦弗為也。故君不可奪,親亦不可奪。《詩》曰:「愷悌君 子,四方為則

《卷阿二》

[編輯]

黃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脩德,惟仁是行,宇內和平, 未見鳳凰,惟思其象,夙寐晨興,乃召天老而問之曰: 「鳳象何如?」天老對曰:「夫鳳象鴻前鱗後,蛇頸而魚尾, 龍文而龜身,燕頷而雞喙,戴德負仁,抱忠挾義,小音 金,大音鼓,延頸奮翼,五彩備明,舉動八風,氣應時雨, 食有質,飲有儀,往即文始,來即嘉成,惟鳳為能通天 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天下有道,得鳳象之一,則 鳳過之;得鳳象之二,則鳳翔之;得鳳象之三,則鳳集 之;得鳳象之四,則鳳春秋下之;得鳳象之五,則鳳沒 身居之。」黃帝曰:「於戲允哉!朕何敢與焉。」於是黃帝乃 服黃衣,戴黃冕,致齋於宮,鳳乃蔽日而至。黃帝降於 東階,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鳳乃 止帝東國,集帝梧桐,食帝竹實,沒身不去。《詩》曰:「鳳凰 於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

《黍離 晨風 卷阿》

[編輯]

魏文侯有子曰擊,次曰訴。訴少而立,以嗣封。擊中山, 三年莫往來。其傅趙蒼唐曰:「父忘子,子不可忘父,何 不遣使乎?」擊曰:「願之,而未有所使也。」蒼唐曰:「臣請使。」 擊曰:「諾。」於是乃問君之所好與所嗜,曰:「君好北犬,嗜 晨雁。」遂求北犬晨鴈賫行。蒼唐至,曰:「北蕃中山之君 有北犬《晨鴈》。」使蒼唐再拜獻之。文侯曰:「擊知吾好北 犬,嗜晨鴈也,則見使者。」文侯曰:「擊無恙乎?」蒼唐唯唯 而不對,三問而三不對。文侯曰:「不對何也?」蒼唐曰:「臣 聞諸侯不名,君既已賜弊邑,使得小國侯君問以名, 不敢對也。」文侯曰:「中山之君無恙乎?」蒼唐曰:「今者臣 之來,拜送於郊。」文侯曰:「中山之君長短若何矣?」蒼唐 曰:「問諸侯,比諸侯,諸侯之朝則側者,皆人臣,無所比 之。然則所賜衣裘,幾能勝之矣。」文侯曰:「中山之君亦 何好乎?」對曰:「好《詩》。」文侯曰:「於《詩》何好?」曰:「好《黍離》與《晨 風》。」文侯曰:「《黍離》何哉?」對曰:「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 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 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文侯曰:「怨乎?」曰:「非敢怨也,時 思也。」文侯曰:「《晨風》謂何?」對曰:「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未 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於是文侯大 悅,曰:「欲知其子,視其母;欲知其君,視其所使。中山君 不賢,惡能得賢?」遂廢太子,訴召中山君以為嗣。《詩》曰: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士。惟君 子使媚於天子。君子曰:『夫使,非直敝車罷馬而已』」,亦 將喻誠信,通氣志,明好惡,然後可使也。

《泂酌》

[編輯]

子賤治單父,其民附。孔子曰:「告丘之所以治之者。」對 曰:「不齊時發倉廩,振困窮,補不足。」孔子曰:「是小人附 耳,未也。」對曰:「賞有能,招賢才,退不肖。」孔子曰:「是士附 耳,未也。」對曰:「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 十有二人,所師者一人。」孔子曰:「所父事者三人,所兄 事者五人,足以教弟矣;所友者十有二人,足以祛壅」 蔽矣。所師者一人,足以慮無失策,舉無敗功矣。惜乎 不齊為之大功,乃與堯舜參矣。《詩》曰:「愷悌君子,民之 父母。」子賤,其似之矣。

《泂酌二》

[編輯]

度地圖居以立國,崇恩博利以懷眾,明好惡以正法 度,率民力稼,學校庠序以立教,事老養孤以化民,升 賢賞功以勸善,懲奸絀失以醜惡,講御習射以防患, 禁奸止邪以除害,接賢連友以廣智,宗親族附以益 強。《詩》曰:「愷悌君子。」

齊景公使人於楚,楚王與之上九重之臺,顧使者曰: 「齊有臺若此乎?」使者曰:「吾君有治位之坐,土階三等, 茅茨不翦,樸椽不斲者,猶以謂為之者勞,居之者泰。 吾君惡有臺若此者?」於是楚王蓋悒如也。使者可謂 不辱君命,其能專對矣。詩闕

《江漢》

[編輯]

《傳》曰:予小子,使爾繼邵公之後,受命者必以其祖命 之。孔子為魯司寇,命之曰:「宋公之子弗甫有孫魯孔 丘,命爾為司寇。」孔子曰:「弗甫敦及厥辟,將不堪?」公曰: 「不妄。」《傳》曰:「諸侯之有德,天子錫之。一錫車馬,再錫衣 服,三錫虎賁,四錫樂器,五錫納陛,六錫朱戶,七錫弓 矢,八錫鈇鉞,九錫秬鬯。《詩》曰:『釐爾圭瓚,秬鬯一卣』。」

《常武》

[編輯]

齊景公謂《子貢》曰:「先生何師?」對曰:「魯仲尼。」曰:「仲尼賢 乎?」曰:「聖人也,豈直賢哉?」景公嘻然而笑曰:「其聖何如?」 子貢曰:「不知也。」景公悖然作色曰:「始言聖人,今言不 知,何也?」子貢曰:「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 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猶渴操壺杓,就 江海而飲之,腹滿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景公曰: 「先生之譽,得無太甚乎?」子貢曰:「臣賜何敢甚言,尚慮 不及爾。臣譽仲尼,譬猶兩手捧土而附泰山,其無益 亦明矣。使臣不譽仲尼,譬猶兩手把泰山,無損亦明 矣!」景公曰:「善豈其然?善豈其然?《詩》曰:『綿綿翼翼,不測 不克』。」

===
《召旻》
===一穀不升,謂之請幫助識別此字。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

饉,四穀不升謂之荒,五穀不升謂之大祲。大祲之禮, 君食不兼味,臺榭不飾,道路不除,百官補而不制,鬼 神禱而不祠,此大祲之禮也。《詩》曰:「我居御卒荒。」此之 謂也。

古者,天子為諸侯受封,謂之采地。百里諸侯以三十 里,七十里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諸侯以十里。其後 子孫雖有罪而絀,使子孫賢者守其地,世世以祠其 始受封之君。此之謂興滅國,繼絕世也。《書》曰:「茲予享 於先王,爾祖其從享之。」詩闕

《我將》

[編輯]

梁山崩,晉君召大夫伯宗。道逢輦者,以其輦服其道。 伯宗使其右下欲鞭之。輦者曰:「君趨道豈不遠矣?不 知事而行,可乎?」伯宗喜,問其居,曰:「絳人也。」伯宗曰:「子 亦有聞乎?」曰:「梁山崩,壅河,顧三日不流,是以召子。」伯 宗曰:「如之何?」曰:「天有山,天崩之;天有河,天壅之。伯宗 將如之何?」伯宗私問之,曰:「君其率群臣素服而哭之。 既而祠焉,河斯流矣。」伯宗問其姓名,弗告。伯宗到,君 問伯宗,以其言對。於是君素服率群臣而哭之,既而 祠焉,河斯流矣。君問伯宗:何以知之?伯宗不言,受輦 者詐以自知。孔子聞之曰:「伯宗其無後,攘人之善。《詩》 曰:『天降喪亂,滅我立王』。」又曰:「畏天之威,於時保之。」

《時邁》

[編輯]

晉平公使范昭觀齊國之政,景公錫之宴,晏子在前, 范昭趨曰:「願君之倅樽以為壽。」景公顧左右曰:「酌寡 人樽,獻之客。」晏子對曰:「徹去樽。」范昭不說,起舞,顧太 師曰:「子為我奏《成周》之樂,願舞。」太師對曰:「盲臣不習。」 范昭起出門。景公謂晏子曰:「夫晉,天下大國也,使范 昭來觀齊國之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 曰:「范昭之為人也,非陋而不知禮也。是欲試吾君,嬰 故不從。」於是景公召太師而問之曰:「范昭使子奏成 周之樂,何故不調?」對如晏子。於是范昭歸報平公曰: 「齊未可並也。吾試其君,晏子知之;吾犯其樂,太師知 之。」孔子聞之曰:「善乎晏子!不出俎豆之間,折衝千里。 《詩》曰:實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疊。

《時邁二》

[編輯]

三公者何?曰:司空、司馬、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 司徒主人。故陰陽不和,四時不節,星辰失度,災變非 常,則責之司馬;山陵崩竭,川谷不流,五穀不值,草木 不茂,則責之司空;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國多盜賊,下 怨其上,則責之司徒。故三公典其職,憂其分,舉其辯, 明其隱,此三公之任也。《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又 曰:「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言各稱職也。

《大田》

[編輯]

夫賢君之治也,溫良而和,寬容而愛,刑清而省,喜賞 而惡罰,移風崇教,生而不殺,布惠施思,仁不偏與,不 奪民力,役不踰時,百姓得耕,家有收聚,民無凍餒,食 無腐敗,士不造無用,雕文不粥於肆,斧斤以時,入山 林,國無佚土,皆用於世。黎庶歡樂,衍盈方外,遠人歸 義,重譯執贄,故得風雨不烈。《小雅》曰:「有渰萋萋,興雲 祈祈。」以是知太平,無飄風暴雨明矣。

《小弁》

[編輯]

昨日何生?今日何成?必念歸厚,必念治生。日慎一日, 完如金城。《詩》曰:「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 爾所生!」

《蕩》

[編輯]

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小愈,禍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 察此四者,慎終如始。《易》曰:「小狐汔濟,濡其尾。」《詩》曰:「靡 不有初,鮮克有終。」

《烝民 既醉 常棣 七月 敬之》

[編輯]

孔子燕居,子貢攝齊而前曰:「弟子事夫子有年矣,才 竭而智罷,振於學問,不能復進,請一休焉。」孔子曰:「賜 也欲焉休乎?」曰:「賜欲休於事君。」孔子曰:「《詩》云:『夙夜匪 懈,以事一人』。為之若此其不易也,若之何其休也?」曰: 「賜欲休於事父。」孔子曰:「《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為 之若此其不易也,如之何其休也?」曰:「賜欲休於事兄」 弟,孔子曰:「《詩》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 且耽』。為之若此其不易也,如之何其休也?」曰:「賜欲休 於畊田」,孔子曰:「《詩》云:『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 其始播百穀』。為之若此其不易也,若之何其休也?」子 貢曰:「君子亦有休乎?」孔子曰:「闔棺兮乃止播耳。不知 其時之易遷兮,此之謂君子所休也」,故學而不已,闔 棺乃止。《詩》曰:「日就月將」,言學者也。

《敬之》

[編輯]

魯哀公問冉有曰:「凡人之質而已,將必學而後為君 子乎?」冉有對曰:「臣聞之,雖有良玉,不刻鏤則不成器; 雖有美質,不學則不成君。」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夫子 路,卞之野人也;子貢,衛之賈人也。皆學問於孔子,遂 為天下顯士。諸侯聞之,莫不尊敬;卿大夫聞之,莫不 親愛,學之故也。昔吳、楚、燕、代,謀為一舉而欲伐秦;桃 賈,監門之子也,為秦往使之,遂絕其謀,止其兵。及其反國,秦王大悅,立為上卿。夫百里奚,齊之乞者也,逐 於齊西,無以進,自賣五羊皮,為一軛車,見秦繆公,立 為相,遂霸西戎。太公望,少為人婿,老而見去,屠牛朝 歌,賃於棘津,釣於磻溪,文王舉而用之,封於齊。管仲 親射桓公,遂除報讎之心,立以為相。」存亡繼絕,九合 諸侯,一匡天下,此四子者,皆嘗卑賤窮辱矣。然其名 聲馳於後世,豈非學問之所致乎?由此觀之,士必學 問然後成君子。《詩》曰:「日就月將。」於是哀公嘻然而笑 曰:「寡人雖不敏,請奉先生之教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