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舊事/卷五
←卷四 ◄ | 武林舊事 卷五 |
► 卷六→ |
湖山勝概
[編輯]南山路
[編輯](自豐樂樓南,到暗門錢湖門外,入赤山煙霞石屋止。南高峯、方家峪、大小麥嶺並附於此。)
豐永樓
- 舊為眾樂亭,又改梆翠樓,政和中改今名。淳祐間,趙京尹與胞重建,宏麗為湖山冠,又甃月池,立鞦韆梭門,植花木,構數亭,春時遊人繁盛。舊為酒肆,後以學館致爭,但為朝紳同年會拜鄉會之地。林暉、施北山皆有賦。趙忠定柳梢青云:「水月光中,煙霞影裡,湧出樓臺,空外笙簫,雲間笑語,人在蓬萊。天香暗逐風回,正十里,荷花盛開。買個小舟,山南遊遍,山北歸來。」吳夢窗嘗大書所賦鶯啼序於壁,一時為人傳誦。
湖堂
- 舊在聳翠樓側,又有集賢亭,今並不存。
呂洞賓祠
- 舊傳洞賓嘗至此。
靈芝崇福寺
- 錢王故苑,以芝生其間,捨以為寺,故名「靈芝」。高宗、教宗凡四臨幸。有浮碧軒、依光堂,亦為新進士會拜題名之所。朱靜佳詩云:「黃金幣地小橋通,四面清平納遠空。雲氣長扶天子座,日光浮動梵王宮;殘碑幾字莓苔雨,清磬一聲楊柳風。沙鳥不知行樂事,背人飛仙夕陽東。」
顯應觀
- 祀磁州神崔府君。六月六日生日,其朝遊人甚盛。咸淳間改昭應。今歸靈活芝詩。舊有蕭照山水及蘇漢臣畫壁,今不復存矣。
楊郡王府上船亭
聚景園
- 詳見御園門。
靈應堂
- 俗呼包道堂。
寶蓮院
紫霄官廨院
寶成院
- 舊名釋迦。
興福院
永隆院
慧光尼庵
- 張循王府。
省馬院船步
- 內有正覺、超化二院。
長橋
妙淨院
寶德寺
- 楊和王重建。充三衙建聖節道場。
希夷道堂
- 劉莨衣建於南屏園左,今移於此。
真珠園
- 有真珠泉、高寒堂、杏堂、水心亭、御港。曾經臨幸。今歸張循王序。
南園
- 中興後所創。光宗朝賜平原郡王韓侂冑,陸放翁為記。後復歸御前,改名慶樂,賜嗣榮王與芮,又改勝景。有許閒堂、相容射廳、寒碧臺、藏春門、凌風閣、西湖洞天、歸耕莊、清芬堂、歲寒堂、夾芳、豁望、矜春、鮮霞、忘機、照香、堆錦、遠塵、幽翠、紅香、多稼、晚節香等亭。秀石為上,內作十樣錦亭,並射圃流杯等處。弁陽翁詩云:「清芬堂下千株桂,猶是韓家舊賜園。白髮老翁和淚說,百年中見兩平原。」又云:「舊事淒涼尚可尋,斷碑空臥草深深,凌風閣下槎牙樹,當日人疑是水沈。」
雷峯顯嚴院
- 郡人雷氏所居,故名「雷峯」。錢王妃建寺築塔,名「皇妃塔」。或云:「地產黃皮」,遂訛為黃皮塔。山頂有通玄亭、望湖樓。
普寧寺
- 又名「白蓮」。有鐵塔一、石塔二。
雲濤觀
淨相院
- 舊名「瑞相」。有無盡意閣、娛客軒。一段奇軒,幽深可喜,今皆不存。
上清宮
- 葛仙煉丹舊址,道士胡瑩微祖築庵,鄭丞相清之曾此讀書。淳祐中重建,賜今額。理宗御書「清淨道場」。〈「場」宋刻「院」。〉
甘園
- 內侍甘升園,又名「湖曲」。曾經臨幸,至今有御愛松、望湖亭、小蓬萊、西湖一曲。後歸趙觀文,又歸謝節使。弁陽翁詩云:「小小蓬萊在水中,乾淳舊賞有遺蹤。園林幾換東風主,留得庭前御受松。」
御船坊
- 理宗御舟在焉。
淨慈報恩光教禪寺
- 孝宗嘗臨幸。山曰南屏,有慧日峯,舊名「慧日永明」。太宗賜壽寧院額。教宗御書「慧目閣」。有千佛閣、五百羅漢堂。理宗御書「華嚴法界」、「正遍知閣」等額。梁貞明大鐵鍋存焉。畫壁作五十三參等。寺後庵宇甚幽。大抵規模與靈隱相若,故二寺號南北山之最。東坡詩云:「臥聞禪老人南山,淨掃清風五百間。」其宏壯自昔已然,今益侈大矣。
山南照慶院 〈(宋刻「南山昭慶院」。)〉
惠照寺
- 後為齋宮,今歸淨慈。
南屏御園
- 正對南屏山。又名「翠芳」。
南屏興教寺
- 舊名「善慶」。有齊雲亭、清曠樓、米元章書「琴臺」及唐人磨崖八分家人卦中庸樂記篇。後人於石榜刊「右司馬溫公書」六字,其實非公書也。
廣法院
- 齊王功德院。有清曠亭。
法因院
- 景獻太子剝殯所。有古鐵塔、錢王井。
寶林院
- 莊文太子殯所。舊名「總持」。有可賦軒。
赤山宮
- 舊瑞龍寺,後為安穆、成恭、慈懿、恭淑四后殯所。今為熾盛光寺。
修吉寺
- 舊瑞龍寺移於此。有西湖奇艷。
正濟寺
- 又名「普門」。
法雨寺
- 舊名「水心」,又改「雲龍」。有趙清獻、楊無為題名等。
安福尼寺
極樂尼寺
高麗寺
- 舊名「惠因寺」。湖山間惟此寺無敕額。元豐間,高麗王子僧統義天入貢,學賢首教於此,因施金建華嚴閣。有易庵、期懺堂。皇姑成國公主殯所。
惠因橋
- 秦少遊《龍井紀遊》所謂「濯足於惠因澗」,即此是焉。
玉岑山
廣果寺
開化尼寺
六通慈德院
- 舊名「惠德塔」。
法興院 〈(宋刻「寺」)〉
保福院
長耳相院
- 舊名「法相」。
定光庵
- 有定光泉。
永慶院
延長真如院
延壽山
淨梵院
- 舊名「瑞峯」。
崇教院
石屋洞
- 大仁院有石庵,天成石羅漢,其洞後又一石洞,名「蝙蝠洞」。
水樂洞
- 院名「西關淨關」,即滿覺院山。教宗時賜李隸。慈明殿賜楊郡王,後歸賈平章。山石奇秀,中一洞嵌空有聲,以此得名。有聲在堂、界堂、愛此、留照、獨喜、玉淵、漱石、宜晚、上下四方之宇諸亭,及金蓮池。
滿覺院
- 舊名「圓興」。今在水樂洞嶺傍。
石佛接待庵
煙霞洞
- 清修院。有象鼻石、佛手巖、石羅漢、東坡留題等。
歸雲庵
- 寧宗時水庵清禪師坐禪石窟中,聞南峯鐘鳴,遂大悟。今改永興庵。
關真人道院
小龍井
- 井側有龍王祠。
南高峯塔
- 榮國寺。有白龍王祠及五顯祠。險峻甚於此峯。中有墜石,相傳云:昔有道者鎮魔於此。又有穎川泉。
方家峪
[編輯]自方家峪至冷水峪、慈雲嶺泥路,嘉會門外至大慈山、龍山。
遇真道院
悟真道院
崇真道院
廣教院
- 號「小南屏」。
褒親崇壽寺
- 在鳳凰山。劉貴妃功德。有鳳凰泉、瑞應泉、松雲亭、觀音洞、筆架池、偃松、交枝檜、三門有陳公儲畫龍,甚奇。弁陽翁詩云:「鶴羽鸞綃事已空,奉華遺寺對高松。宮斜鳳去無人見,且看門前粉壁龍。」奉華劉妃閣名。
西蓮瑞相院
- 黃貴妃功德。
地藏尼寺
慈光尼寺
- 張府功德。
廣慈院
- 舊名「廣福」。
寶藏院
- 有烏龍井、錢武肅廟碑。改額表忠觀,立碑,碑抬府學。今錢氏五王廟在焉。〈宋刻無「改額」至「府學」等十一字。〉
寧清廣福院
- 陳淑妃香火院,雖小而幽邃可喜。〈宋刻「寧親」。〉
福全尼寺
廣嚴院
- 舊名「妙嚴」。有徐正節墓。
廣恩院 〈(宋刻無此。)〉
淨教院
- 蔡貴妃殯所。
安福禪院
- 內侍陳都知香火,名「小陳寺」。
水月寺
- 路口有靈因石。〈宋刻「因」作「固」。〉
崇教院
- 舊名「薦福」。有珍珠泉。
慈雲嶺 〈(宋刻入後梯子嶺下,提高一格,自為一路,誤。)〉
華津洞
- 趙冀王府園。水石甚奇勝,有仙人臺基。〈宋刻「仙人棋臺」。〉
西林法惠院
- 舊名「興慶」。錢王建,有雪齋、秦少遊記、東坡詩。
冷水峪
梯子嶺
淨明院
- 郊壇齋宮。有易安齋、梅巖、高教兩朝御和詩。滿山皆棕櫚。舊有江月庵、筇筠亭子。〈宋刻「筇鳥亭」。〉
龍華寶乘院
- 本錢王瑞萼園捨建。有傅大士塔並拍板門槌猶存。有溫公祠堂題名。
天華寺
- 鏡清祥師道場,舊名「千春龍冊」。有頤軒、妙奇樓、化生池。〈宋刻「妙奇」作「妙因」。〉
感業寺
- 舊名「天龍」。有木觀音像。
勝相院
- 舊名「龍興千佛」。有五丈觀音像、二並閣、釋迦丈六金身像。
大通院
- 舊名「顯明」。
天真院
- 舊名「登雲臺」。有靈化洞。
龍華山
- 有石如龍,與兩石龍寺接。
下石龍淨勝院
上石龍永壽院
- 舊名「資賢」。石崖刻佳宗佛牙贊。
郊臺
- 錢王郊臺亦近焉。
道林院
- 舊名「普濟」。
大慈寺
般若院
寶惠院
- 舊名「普濟」。
錢王墳
- 文穆、忠獻二王葬此。
長慶崇福院
- 皇叔祖太師和王功德。
窯池
- 一名「烏菱池」。
聖果寺
- 在包家山。
真覺院
- 舊名「奉慶」。有東坡瑞香花詩。
包家山桃花關
- 桃花甚盛。舊有「蒸霞」二字。春日遊人甚多。
法雲寺
- 舊名「資崇。
大慈山
- 舊有廣福金書院額。
虎跑泉
- 舊傳性空禪師居此,無泉,二虎跑地而出。東坡詩云:「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
乾溪寨
小楊寺
香嚴寺
小麥嶺
[編輯](飲馬橋前後巷至龍井止,九溪十八澗。)〈宋刻無「巷」字。〉
道人山
- 有石洞。
飲馬橋
- 地名「放馬場」。
旌德顯慶教寺
- 咸淳甲戍冬改「旌德襲慶」。慈明太后香火。方丈有軒,曰「雲扉」。後山有泉石甚奇,曰「林泉」。有清壑、凝紫、靜雲等諸亭。
南山禪關
- 又名「龍井路」。今又改「南天竺」。
仰妃墓
- 吳越錢王妃。
梅坡園
- 楊群王園。又名「總秀」。
靈隱觀
- 寧宗朝張知宮創,御書「沖隱庵」。淳祐中,道士范善遷重建,賜名今額。今庵在觀右,面觀改仕壽院矣。
太清宮
- 寧宗時朱靈寶守固建,楊太后書道德經石幢。有歲寒軒、養性、凝神二堂。後為賈貴妃功德。今改觀音院。
松庵
- 楊郡王府。
崇德顯慶院
- 舊名「棲真」,章楶質大功德。後為永王、祈王殯所。
章司徒墓
- 名得像,樞使楶之祖,棲真院碑可考。
翁五峯墓
- 名孟寅,字賓腸。
徐典樂墓
- 名申,字干臣,號青山翁。
強金紫墓
- 名至,字幾聖。今石羊虎猶存。其子文憲公淵明墓在西溪嶺欽賢鄉,諸子亦多附此。
陳拾遺墓
- 唐人,歲久莫考名字。在積慶山下。
冰壑書堂
- 金樞密淵,號冰壑,嘗作書堂於此,因葬焉。積慶、永清二山在後,平鼎山在左,湖山在前,凡錢塘城邑江湖之勝,皆近在幾席間,乃南北二峯中之最高一山也。有君子、天一二泉。理宗御書積慶山怡顏藏書農圃以賜。又賜功德寺名曰「積慶教忠」,後不及建而止。
贊寧塔
- 天聖間葬此。
靈石山
薛開府墓
- 名居正,謚真顯。
崇因報德院
- 有靈石泉,又名「歲寒泉」,甚清。高宗嘗臨幸。院與積慶山後永清院,皆薛開府功德。此院已廢,獨靈石塔猶存。
淨林廣福院
- 開府楊慶祖墳庵,土人呼為「上楊庵」。有松關、南泉、芳桂亭、姜白石與恬樸翁等三人來游,詩云:「四人松下共盤桓,筆硯花壺石上安。今昔興懷同此味,老仙留字在孱顏。」後為演福寺,遂廢。
無垢寺
- 舊名「無著」,乃無著禪師道場。舊在石人嶺。慶元中,韓平原以寺為生墳,遂移寺於此。嘉定十一年重修。有鴉雞巖、仙人臺、清音軒。偃松下有茯苓,因名泉為「茯苓泉」。後為演福寺,遂廢。
崇恩演福教寺
- 寶祐丁巳重建。咸淳中改禪寺。德祐後復為教寺。賈貴妃殯所,周漢國端孝公主祔焉。舊山門有妙莊嚴域及生清淨心亭、諸天閣、真如亭、羅漢閣、靈石堂。
雞籠山
- 金鐘峯。
褚家坎
- 漢末褚盛族舊有居此者。
白蓮院
- 相傳晉肇法師講經於此。
風篁嶺
小水樂
- 福邸園。
二老亭
- 後改「德威」。舊在風篁嶺頭。東坡、辯才往來於此,皆有詩。今稱於龍井祠下。
龍井
- 吳赤烏中,葛稚川嘗煉丹於此。在風篁嶺上,巖壑林樾幽古。石竇一泓,清澈翠寒,甘美可愛,雖久旱不涸。石上流水處,其色如丹。游者視久,水輒溢;人去即減。其深不可測。相傳與江海通,有龍居之,每禱雨必應。或見小蟹、斑魚、晰蜴之類。井旁有惠濟龍王祠。
陳寺丞墓
- 名剛中。紹興中,以言事與張狀元九成連坐謫,知虔州安遠縣而卒,後葬風篁嶺沙盆塢。
胡侯墓
- 名則,知杭州。廟在墓前。
劉庵
- 孝宗朝劉婉容殯所。今歸龍井寺。
龍井延恩衍慶寺
- 辯才故地。舊名「報國香經院」,後改「壽聖」,東坡書額猶存。又改「廣福」,元祐以來諸賢留題甚多,及東坡竹石、廉宣仲枯木。寺前有過溪橋,又名「歸隱橋」,又名「二老橋」。寺有方圓庵、寂照閣、清獻趙公閒堂、訥齋、潮音堂、滌心沼、鏡清堂、沖泉、薩埵石、辯才清獻東坡三賢祠、辯才塔、諸天閣。山有獅子峯。〈宋刻「報國」作「報恩」。〉
葉苔磯墓
- 元素字唐卿,詩人。〈宋刻「元素」作「元索」。〉
五雲山
- 中有真際院。嶺上有天井,大旱不竭。
九溪十八澗
大麥嶺
[編輯]法空寺
- 舊名「資慶」。
南資聖院
- 濮王墳。
淨安院
- 內侍董宋臣香火。
盧園
- 內侍盧允升園。景物奇秀,西湖十景所謂「花港觀魚」,即此處也)崇真宮 (昔為女冠。今為永淨尼寺。
茆家步
獨角門
淨嚴廣報院
- 內侍董永仲功德。
隆興庵
- 楊寺廨院。
黃泥嶺
水陸庵
- 楊寺廨院。後名「慶安院」。
妙心寺
水竹塢
西湖三堤路
[編輯](蘇公堤自南新路直至北新路口,小新堤自曲院至馬蝗橋)
蘇公堤
- 元祐中東坡守杭日所築,起南迄北,橫截湖面,夾道雜植花柳,中為六橋九亭。坡詩云:「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後守林希榜之曰「蘇公堤」。章子厚詩云:「天面長虹一鑒痕,直通南北兩山春。」
第一橋
- 港通赤山教場南來。名「映波」。〈宋刻無「南來」二字。〉
旌德觀
- 元系定香寺舊址。寶慶間,京尹袁韶改建為觀。有西湖道院、虛舟、雲錦二亭。今復為定香教寺。
先賢堂
- 名「仰高」。祠許由以下共四十人,刻石作贊,具載事跡。中以寶慶初巴陵之事,謂潘閬有從秦王之嫌,遂去之,及節孝婦孫夫人以下五人,今止三十有九人焉。中有振衣古香清風堂山亭流芳花竹縈紆,小山曲徑。今歸旌德,堂宇皆廢。
第二橋
- 通赤山麥嶺路。名「鎖瀾」。
湖山堂
- 旁有水閣,尤宏麗。
三賢堂
- 祠白樂天、林和靖、蘇東坡。後有三堂,曰水西雲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後有小亭,曰虛舟,曰雲梯。
第三橋
- 通花家山。港名「望山」。
第四橋
- 通茆家步。港名「壓堤」。北新路第三橋。
施水庵
- 名「圓通」。有石臺籠燈,以照夜船。
雪江書堂
- 胡賢良觥所居。
新水仙王廟
- 龍王祠。與葛嶺者為二。
崇真道院
- 賈平章建。後有閣,今改為僧寺。
松窗
- 張濡別墅。
第五橋
- 通由院港,名「東浦」。北新路第二橋。
第六橋
- 通耿家步港,名「跨虹」。北新路第一橋。
小新堤
- 淳祐中,趙京尹與胞自北新路第二橋至曲院築堤,以通靈竺之路,中作四面堂三亭,夾岸花柳,比蘇堤。或名「趙公堤」。
履泰將軍廟
- 有天澤井,葛仙翁所植虯松。將軍錢墉人,姓孫,名顯忠,仕吳越時。嘉熙時,趙與權尹京,禱雨有驗,奏聞,因敕封天澤侯。
楊園
- 楊和王府。
永寧崇福院
- 又名小隱寺,元系內侍陳源適安園。近世所歌菊花新曲破之事,正系此處。獻重華宮為小隱園,孝宗撥賜張貴妃。寺前有澗曰「雙峯」,又曰「金沙」。
裴園
- 裴禧園。誠齋詩云:「岸岸園亭傍水濱,裴園飛入水心橫。傍人莫問游何處,只揀荷花開處行。」
喬園
- 喬幼聞園。
史園
- 史屏石微孫。〈宋刻「石微」作「右微」。〉
資國院
- 舊名「報國」。有東坡書「隱秀齋」,趙令畤德麟跋語。〈宋刻「資國園」。〉
淳固先生墓
- 斌,姓宋,號庸齋,師晦庵先生。
馬蝗橋
孤山路
[編輯]西陵橋
- 又名「西林橋」,又名「西泠橋」,又名「西村」。
孤山
- 舊有柏堂、竹閣、四照閣、巢居閣、林處士廬,今皆不存。
四聖延祥觀
- 有韋太后沈香四聖像、小蓬萊閣、瀛嶼堂、金沙井、六一泉。余見御園類。
西太一宮
- 舊四聖觀園,理宗朝建。今黃庭殿,乃昔涼堂也。兩壁蕭照畫尚存。亭館名並見御園類。弁陽翁詩云:「蕊宮廣殿號黃庭,突兀浮雲最上層。五福貴神留不住,水堂空照九枝燈。」有和靖墓、瑪瑙坡、陳朝柏。
四面堂
處士橋
- 以和靖得名。
涵碧橋
高菊磵墓
- 名九萬。葬孤山後談家山。
斷橋
- 又名「段家橋」。萬柳如雲,望如裙帶。白樂天詩云:「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帶斜。」
北山路
- 自豐永樓北,沿湖至錢塘門外,入九曲路,至德勝橋南印道堂、小溜水橋、黃山橋、掃帚塢、鮑家田、青芝塢、玉泉、駝巘、棲霞嶺、東山、衕霍山、昭慶教場、水磨頭、葛嶺、九里松、靈隱寺、石人嶺、西溪路止。三天竺附。
柳洲
龍王廟
- 名「會靈」。所謂「柳州五龍王」也。
惠明院
- 舊名「資福」,今呼「柳洲寺」。其地舊為通元庵。
上船亭
養魚莊
- 楊郡王府。
環碧園
- 楊郡王府。堂扁皆御書。
迎光樓
- 張循王府。
劉氏園
- 內侍劉公正所居。
一清堂
- 後改「玉蓮」。競渡爭標於此。
菩提院
- 舊名「惠嚴」,與昭慶寺相連。有靈感大悲像閣、綠野白蓮堂、碧軒、四觀軒、南漪、迎熏、澄心、涵碧、玉壺、氍毹。今廢。
玉壺御園
楊和王府水閣
賈府上船亭
錢塘門上船亭
秀邸新園
謝府園
- 有一碧萬頃堂。
隱秀園
- 劉鄜王府。
先得樓
- 即古望湖樓。坡詩有:「望湖樓下水連天」是也。
擇勝園
- 秀邸。有御書擇勝、愛閒二堂。
九曲城下
法濟院
- 舊名「觀音院」。有有明、爽二軒。
五聖廟
- 有蘇漢臣畫壁存焉。
妙因院
- 元系慈光庵。
寶嚴院
真覺尼院
- 元系隱靜庵。
錢氏院
- 華亭錢府。〈宋刻「院」作「園」。〉
新岳廟
東湖道院
關王廟
- 舊滿路種桃,號「半道紅」。
古北關
楊府廨宇
- 楊郡王府,今捨為寺。
玉虛觀
崇果院
- 德勝橋南。舊名「羅漢」。
印道堂
趙郭園
羅漢院
史府
- 今為慧日寺。
水丘園
西隱精舍
豐樂院
鐵佛寺
梅岡御園
張氏園
王氏園
小溜水橋
精進院
- 齋宮。舊名「精修」。
延慶院
澄寂院
- 桃花衢。
黃山橋
掃帚塢
萬花小隱
- 謝府園。
常清宮
- 沂王功德。
聚秀園
- 楊府。
鮑家田
秀野園
- 謝府。
南禪資福尼寺
極樂尼寺
思故塔
屠虛聖昭廟
- 廣惠侯。〈宋刻「墟」作「虛」,「惠」作「慧」。〉
資壽院
- 元系大聖庵。
明覺院
- 舊名「報先」。有虛心軒。
永庵
- 閻府。
萬安院
- 舊名「清化永安」。
羅寺
慈聖院
- 舊名「慈雲」。潘、李二貴妃殯所。有聖水池,大旱不涸。
妙智院
- 舊名「報國觀音院」。
玉泉淨空院
- 泉色清澈,蓄大金魚。有龍王祠。
西觀音山
青芝塢
愍忠資福普向院
- 楊和王建,專充殿前諸軍功德,及為諸軍瘞所。
上關寺
- 內侍關少師功德。名「崇先顯慶」。
竹所
杜北山墓
- 汝能,字叔廉,太后諸孫,居曲院,能詩有聲。
天清宮
- 女冠。
靈峯院
- 裴氏功德。
裴墳
- 有雙節亭。
駝巘嶺
靈耀觀
西峯淨嚴院
- 感義郡王功德。
大明院
圓明崇福禪院
- 岸阿有井,泉極清冽。內侍霍汝弼功德。〈宋刻「院」作「寺」。〉
棲霞嶺
神仙宮
- 有偃松,如龍,名「御愛松」。
乾濕水洞
- 有一寺在側。
淨元觀
妙明院
東山衕
永安院
- 元系吳秦王府香火庵。有清芬亭。
不空院
- 舊名「傳經」。
護國仁王禪院
- 後有龍洞,龍王祠在焉。〈宋刻「院」作「寺」。〉
西靖宮
- 女冠。
寧國院
廣照院
霍山
長慶院
- 舊名「華嚴」。庵主張王香火。
張王廣惠廟
永慶院
光相塔院
- 山水甚奇。
湧泉
- 高宗嘗取瀹茗。
清心院
- 舊名「湧泉」。
瑤池園
- 呂氏。
金輪梵天院
- 舊名「金輪寺」。後即巾子峯。
寶勝院
- 舊名「應天」。
金牛護法院
洞明庵
天龍庵
- 道者無門所居。〈宋刻「庵」作「洞」,「道者」下有「開」字。〉
雲洞園
- 楊和王府。有萬景天全、方壺、雲洞、瀟碧天機、雲錦紫翠、閒濯纓、五色雲、玉玲瓏、金粟洞、天砌臺等處。花木皆蟠結香片,極其華潔。盛時凡用園丁四十餘人,監園使臣二名。
大昭慶寺
- 與前菩提寺相連。舊名「菩提寺」。有戒壇。
策選鋒教場
古柳林
錢塘縣尉司
- 舊有平湖軒、英湖閣。又有片石,周益公子之曰「奇俊」,蓋相傳為王子高舊居故也。
葛嶺路
[編輯]水磨頭
石涵橋
- 有水閘,洩湖水入下湖。
放生亭
德生堂
- 理宗御書。
泳飛亭
- 理宗御書。
總宜園
- 水張太尉。後歸趙平遠淇。今為西太一宮。
大吳園
小吳園
水月園
- 紹興中賜楊和王。孝宗撥賜嗣秀王。水月瀛、燕堂、玉林堂,皆御書。
葛嶺
- 葛仙常往來於此,故得名,亦名「葛塢」。
兜率院
十三間樓相嚴院
- 舊名「十三間樓石佛院」。東坡守杭日,每治事於此。有冠勝軒、雨亦奇軒。
大石佛院
- 舊傳為秦始皇纜船石。俗名「西石頭」。宣和中,僧思淨就石鐫成大佛半身。或云:下通海眼。
保叔塔崇壽院
- 咸平中,僧永保修,故得名。有應天塔、極樂庵、落星石、石獅峯又名巾子峯、及石屏風在焉。碑刻舊有屏風院記、封山記、瑞峯堂。〈宋刻「瑞峯堂」。案,「堂」字下疑脫「記」字。〉
寶稷山
敷惠廟
多寶院
- 舊名「寶積」。有綠陰堂。
嘉澤廟
- 祠水仙王。有薦菊泉及亭。
孫花翁墓
- 惟信,字季蕃,隱居湖山,棄官自放,能詩,詞尤工。趙節齋葬之,劉後村為志,杜清獻為文以祭之。
普安院
挹香園
- 楊駙馬。
秀野園
- 劉鄜王。有四並堂。
上智果院
- 有參寥泉,東坡題。梁廣王殯所。
治平寺
- 有錦塢、煙雲閣。
江湖偉觀
- 好觀臺舊址,盡得江湖之勝。
壽星院
- 有寒碧軒、此君軒、觀臺、杯泉、平秀軒、明遠堂、東坡祠及詩刻。
寶雲庵
- 舊名「千光王寺」,邳王殯所。有寶雲庵、清軒、月窟、澄心閣、南隱堂、妙思堂、雲巢,今不復存。又有靈泉井、寶雲庵、初陽臺,亦廢)瑪瑙寶勝院 (昔在孤山,後改為四聖觀,遂遷於此。有中庸子陶器墓,及法惠法師智圓自號也。有高僧閣、僕夫泉、夜講堂。〈宋刻「高僧閣」作「高生閣」,無「夜講堂」。〉
養樂園
- 賈平章。有光淥閣、春雨觀、瀟然養樂堂、嘉生堂、生意生物之府。
玉清宮
- 有葛仙煉丹井。
半春園
- 史衛王府。
小隱園
- 史府。
集芳御園
- 後賜賈平章。內有假山石洞,通出湖濱,名曰「後樂園」。有蟠翠雪香、翠岸倚香、挹露玉蕊清勝,已上皆高宗御題,亦集芳舊物也。「西湖一曲奇勳」,理宗御書。「秋壑遂初容堂」,度宗御書。又有初陽精舍、簪室、熙然臺、無邊風月見天地心琳琅步歸舟等不一。〈「倚秀」宋刻「倚繡」。〉
香月鄰
- 廖瑩中園,後歸賈相。
嘉德永壽教寺
- 毛娘娘功德。有翔泳堂、芝岸堂。〈宋刻無「堂」字。〉
喜鵲寺
- 即禪宗院。以鳥窠禪師得名。魏婉儀殯所。白樂天有紫楊花詩)寶嚴院 (舊名「垂雲」。有垂雲亭、借竹軒、無量福海。
趙紫芝墓
- 鳥窠禪師道場。有君子泉、石甑山、環峯堂、襲夢軒。
虎頭巖
- 介於寶嚴、定業之間。
施梅川墓
- 名岳,字仲山,吳人,能詞,精於律呂。楊守齋為寺。後樹梅作亭以葬,薛梯飆為志,李篔房書,周草窗題蓋。
仁壽尼庵
招賢寺
上官良史墓
- 在招賢寺後。良史字季長,號淇園。
報恩院
- 舊名「報先」,即孤山六一泉寺,後以其地為延祥觀,遂遷於此。德國公主殯所。
廣化院
- 舊名「永福」,自孤山遷於此。舊有白公竹閣、柏堂、水鑒堂、涵暉亭、凌雲閣、金沙井、辟支佛骨塔、慧琳塔、白公祠堂。黃宜山詩云:「移自孤山占此山,荒涼老屋萬琅玕。櫻桃楊柳空花夢,千古清風滿閣寒。」
快活園
- 趙氏。
水竹院落
- 賈平章園。御書閣曰「文明之閣」。有秋水觀、第一春、思剡亭、道院。〈宋刻「文明」作「奎文」。〉
顯明院
- 舊名「興福保清」。儀王仲湜殯所。有鑒空閣、綠淨堂存焉。
北新路口
棲霞嶺口
古劍關
- 棲霞嶺下。
岳王墓
- 岳武穆王飛所葬,其子雲亦祔焉。葉靜逸詩云:「萬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復堪憐。如公少緩須臾死,此寇安能八十年!漠漠凝塵空偃月,堂堂遺像在凌煙。早知埋骨西湖路,學取鴟夷理釣船。」林弓寮詩云:「天意只如此,將軍足可傷。忠無身報主,冤有骨封王,苔雨樓牆暗,花風廟路香。沈思百年事,揮淚灑斜陽。」王修竹詩云:「埋骨西湖土一丘,殘陽荒草幾經秋。中原望斷因公死,北客猶能說舊愁。」〈宋刻葉詩「學取」作「悔不」。〉
褒忠演福院
- 元系智果觀音院,後充岳鄂王香火。岳雲所用鐵槍猶存。
沖虛宮
- 舊名「寧壽 」。
耿家步
東山衕口
福壽院
- 旌德寺子院。有寧宗御書「桂堂」二字。
廖藥洲園
- 有花香、竹色,心太平、相在、世彩、蘇愛、君子、習說等亭。〈宋刻脫「蘇」字。〉
小石板巷口
九里松、一字門 (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日,植松於左右,各三行。門匾吳說書,高宗嘗欲易之,自以不及,但金飾其字)
駝巘嶺口
石板巷口
院巷口
行春橋
小行春橋
忠勇廟
- 統制張與其濆祠。
左軍教場
馬三寶墓
- 在教場內。傳云:向曾欲去之,有黑蜂數百自墓中出,不可向,遂止。至元十五年六月內有軍廝名狗兒者,因樵採墾土,得一鐵券,上有字云:「雁門馬氏葬於橫衝橋」云云。後又有十字云:「至元十五六,狗兒壞我屋。」蓋古人知數者耳。始知橫春橋本名橫衝橋雲。
三藏塔院
明真宮
- 女冠。今改為三藏寺。
資德院
- 慕容貴妃香火。
萬壽院
- 南山白雲宗建。
唐家衕
後澗溪
紫芝道院
- 道士陳崇真。
瑞岡塢
燕脂嶺
- 以土色得名。
普福教寺
- 芝雲堂。
崇親資福院
- 張淑妃香火。
天申萬壽圓覺教寺
- 舊為了義法師塔院。有歸雲堂、三昧正受閣,並高宗御書。累朝臨幸,有御座御榻。理宗御書「清涼覺地」。
石獅子路
香林園
斑衣園
- 韓府。
金沙澗
- 靈竺之水,自此東入於湖。
顯慈集慶教寺
- 閻貴妃香火。寺匾殿閣,皆理宗御書。有月桂宗,甚佳。金碧為湖山諸寺之冠。
靈隱天竺寺門
- 俗呼「二寺門」。袁居中書白樂天詩:「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元從一寺分。」正此也。
合澗橋
- 靈竺二山之水會合於此。
龍脊橋
武林山
- 又名「靈隱山」,又曰「靈苑山」,又曰「仙居山」。有五峯:曰飛來,曰白猿,曰稽留,曰月桂,曰蓮華。山前有澗,即武林泉也。
呼猿洞
龍泓洞
- 有蔣之奇篆字。前後諸賢題字極多。二洞在飛來峯。
女兒山
- 一名「玉女巖」。
青靈巖
理公巖
- 乃靈隱開山慧理法師。在靈鷲寺後。
冷泉
- 有亭在泉上。「冷泉」二字,乃白樂天書;「亭」字乃東坡續書。詩匾充棟,不能悉錄。林丹山詩云:「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宋刻「流出」作「流向」。〉
溫泉醴泉
- 二泉在冷泉之上。
葛塢
朱墅
候仙山
- 宋刻「候山亭」。
壑雷亭
觀風亭
- 又有虛白、見山、袁君、紫薇、翠微、石橋、月桂等亭,及丹灶、隱居、許邁、思真三堂、連巖棧、伏龍濺等,今皆廢。
景德靈隱禪寺
- 相傳「靈隱神寺」乃葛仙書,或雲宋之問書。景德中,續加「景德」二字。有百尺彌勒閣、蓮峯堂。方丈曰直指堂。千佛殿、延賓水閣、望海閣。理宗御書「覺皇寶殿妙莊嚴域」。又有巢雲亭、見山堂、白雲庵、松源庵、東庵等在山後,尤幽寂可喜。
北高峯塔
- 在靈隱寺山後絕頂,比南峯尤高,上有五顯祠,遠近炷香,四時不絕。
法安院
- 舊名「廣嚴」。唐韜光禪師築庵於院後,有清獻、東城題名。
保寧院
- 舊名「保安無量壽」。
資聖院
- 舊名「大明」。開山咸澤禪師。
韜光庵
- 韜光禪師道場。與樂天同時。周伯弼有詩,前後諸賢留題甚多。舊有僧嘗於此降仙,請至釋子蘭以下十人,凡七士、三釋,皆唐人能詩者,各書一詩,語極奇絕,曲盡其景。今詩尚存壁間。
永福寺
- 隆國黃夫人功德,咸淳九年建,在靈隱西石筍山下。
石筍普圓院
- 天福二年,黃氏重修。舊名「資嚴」,山有石如筍,高數十丈,故名「石筍寺」。有超然臺、金沙、白沙二泉、鄴公庵。杭守祖無擇愛此山之勝,結庵於此。取公所封名之。方丈左右金漆板扉,皆趙清獻諸賢蘇秦黃陳留題,及文與可竹數枝,如張總得父子、吳傅朋等題字甚多,歲久暗淡,猶隱隱可見。寺極清古幽邃,為湖山諸剎之冠。後隆國黃夫人以超然臺為葬地,遂移此院於山之西,而古意不復存矣。
天聖靈鷲院
- 僧德賢建。〈宋刻「靈壽」。〉
鐵舌庵
隆親永福院
- 溫國成夫人香火。今廢。
時思薦福寺
- 吳益王墳寺。舊以下竺為墳寺,後以古剎,遂別建於此。高宗嘗臨幸。吳太皇手書金剛經,有楊太后跋,及高宗御書心經,並刻石藏下竺靈山塔下。益王神道碑,蔣燦書,字甚佳。墓前二石馬,琢刻如生,舊傳夜輒馳聚,其鞦轡光瑩如玉,至今苔蘚不侵。寺有宜對亭、通雲亭、雙珠亭、萬玉軒、雨華堂。湖山至此極幽邃矣。〈宋刻無「通雲亭、雨華堂」。〉
黃妃墓
- 錢王妃。
卓筆峯
明惠尼院
- 舊名「定惠」。錢王孫妃香火。
石人嶺
海峯庵
無著禪師塔
- 舊有無垢院,韓平原以為壽地,遷院於靈石山側。後楊郡王復取為壽地,遂啟其塔,乃陶龕,容色如生,髮垂至肩,指抓皆繞身,舍利無數,留三日不壞,竟茶毗之。僧肇淮海有詩云:「一定空山五百年,不須惆悵啟頹甄。路旁多少麒麒家,過眼無人贈紙錢。」今地為永福所在。〈宋刻「戶」作「眉」。〉
西溪路
[編輯]畢宮師墓
- 畢生再遇之父子皆葬於此。
三天竺
[編輯](自靈鷲至上竺郎當嶺止)
陳明大王廟
- 漢靈帝熹平餘杭令陳渾,後唐明宗長興中封太平靈衛王。
靈鷲興聖寺
- 惠理法師卓錫之地。吳越王建有靈山海會閣,理宗御書。理公巖、滴翠軒、九品觀、東坡祠、東坡題名。
隋觀法師塔
- 下竺。開山神師真觀。
下天竺靈山教寺
- 在隋號「南天竺」,五代時號「五百羅漢院」,祥符初號「靈山寺」,天禧復名「天竺寺」,紹興改賜「天竺時思薦福」,為吳秦王香火。慶元復今額,有御書。閣藏仁宗及中興五朝御書。曲水亭、前塔、跳珠泉、枕流亭、適安亭、清暉亭、九品觀、堂石、面靈桃石、蓮華水波石、悟侍者塔並祠、草堂、西嶺、臥龍石、石門澗、神尼舍利塔、日觀庵。方丈曰佛國。「法堂」二字乃雲房鍾離權書,甚奇古。金光明三昧堂、神御殿、端光塔、普賢殿、無量壽閣、回軒亭、七葉堂、客兒亭、大悲泉、重榮檜、葛仙丹井、白少傅烹茶井、石樑、翻經臺、望海閣、香林亭、香林洞、無根籐、鬥雞巖、夜講臺、登嘯亭、靈山後塔、慈雲懺主榻、七寶普賢閣。旃檀觀音瑞像,有記。大抵靈竺之勝,周回數十里,巖壑尤美,實聚於下天竺寺。自飛來峯轉至寺後,諸巖洞皆嵌空玲瓏,瑩滑清潤,如虯龍瑞鳳,如層華吐萼,如皺縠疊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林木皆自巖骨拔起,不土而生。傳言茲巖韞玉,故腴潤若此。石間波紋水跡,亦不知何時有之。其間唐宋遊人題名,不可殫紀,覽者顧景興杯云。〈「方丈曰佛國」下宋刻有「山」字,「夜講臺」作「堂」。〉
吳越孝越南世子墓
- 文穆王子。
楓木塢
- 宋刻「楓林」。
永清寺
- 薛開府居正香火。
中天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
- 隋開皇千歲寶掌和尚開山建寺。吳越時名「崇壽院」,政和中改賜今名。有摩利支天像、華嚴閣、如意泉。
彌陀興福教院
- 皇子兗邠二王殯所。
顯親多福院
- 舊名「光福」。
大明寺
- 元系興國庵。
上天竺靈感觀音院
- 天福中建,名「天竺看經院」。咸平初賜今名。淳佑中,賜「廣大靈感觀音教寺」。舊守額蔡襄書,後理宗易以御書。外山門乃蔡京書。紹興、乾道、淳熙、皆嘗臨幸。有十六觀堂、應真閣、超諸有海,理宗御書。有雲漢之閣,藏累朝所賜御書。兩峯堂、白雲堂、中印堂、清華軒、延桂閣、秋芳閣、伴雲閣。前後賜珠冠玉爐珍玩甚多。每水旱,朝廷必禱焉。外古跡有肅儀亭、梅峯庵、崇老橋、金佛橋、復庵、流虹澗、夢泉、植杖停、謝履亭、凝翠泉、觀音泉、雲液池、孫公亭、無竭泉。〈宋刻「崇老」作「琮老」。〉
雙松峯
白雲峯
乳竇峯
楊梅嶺
郎當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