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浮査先生文集/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浮査先生文集

作者:成汝信
1775年
卷一

中山水,雄拔秀麗,淸淑之氣,鍾於人,而爲英俊之士,由至聖朝,指不勝屈。地靈人傑,果不誣矣。

之際,文化之盛,可以超而軼三代。於時有若退溪南冥二先生,施敎於嶺南,及門之士,出而龍驤,爲需世之用,處而蠖屈,爲獨善之人,流風遺韻,實有感發而興起者焉。

浮査成先生,生於頭流之下,少踔厲不群,於書無不讀。遊南冥龜巖之門,得聞敬義與孝悌忠信之訓,終身服習,博究六經性理之旨,發爲文章。理明而辭達,氣健而質實,一時操觚者,咸推爲首。前後發解,凡二十四,而晩搴雙蓮。値世昏亂,遂決長往之計,因以高臥。以先生之高才䆳學,無試不可,而終焉爲鄕里之老學究而止焉,則君子謂之命也。

然先生之道,雖不能進而有爲,退處桑梓,甘與草木同腐,忘機於水石之間,主盟於麋鹿之群,沒齒而無悶,此豈非大《易》所謂「確乎不拔」之君子乎?讀集中《鷄黍約》、《遊山錄》等篇,可以見先生之風流蘊藉,氣像和泰,讀《三字解》、《晩悟》等箴,可以知先生自修之工,老而彌篤,讀《枕上斷編》,可以悉先生學問門路之正,吾生也晩,恨不執杖屨而承警歎於當日也。

先生又能推其所學,以及於人,闢齋塾之敎,而後學焉成就之;行鄕約之法,而鄕黨焉化導之。及其歿也,多士腏享,遺風未泯。今去先生之世,百五十有餘年,而人莫不曰:「浮査浮査。」則先生之道,可謂屈於一時,而伸於後世矣。又何憾焉?

先生著述甚富,而遭回祿之災,擧入灰燼,所傳無幾。先生耳孫東益師濂掇拾於斷爛之中,爲若干卷,將欲鋟梓,奉遺稿馳書幾千里,而請校於不佞,且請卷首之文。不佞嘗於《東儒事實》及《德川師友錄》中,略知先生言行,今何幸得覩全集之爲快!不以不文辭,拜受而讀。校訛謬,正篇次,謹序而歸之,以寓平日仰止忱耳。

時上之九年乙巳五月甲子,後學漢山安鼎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