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 作者:王引之 清 |
《經傳釋詞》,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釋經傳中所出現虛詞的專著。 |
序
[編輯]語詞之釋,肇於《爾雅》。「粵」、「於」為「曰」,「茲」、「斯」為「此」,「每有」為「雖」,「誰昔」為「昔」。若斯之類,皆約舉一隅,以待三隅之反。蓋古今異語,別國方言,類多助語之文。凡其散見於經傳者,皆可比例而知,觸類長之,斯善式古訓者也。自漢以來,說經者宗尚雅訓,凡實義所在,既明箸之矣。而語詞之例,則略而不究,或即以實義釋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如「由」,用也;「猷」,道也;而又為詞之「於」。若皆以「用」與「道」釋之,則《尚書》之「別求聞由古先哲王」、「大誥猷爾多邦」,皆文義不安矣(此舉一以例其餘,後皆放此)。「攸」,所也;「迪」,蹈也;而又為詞之「用」。若皆以「所」與「蹈」釋之,則《尚書》之「各迪有功」、「豐水攸同」,《毛詩》之「風雨攸除,鳥鼠攸去」,皆文義不安矣。「不」,弗也;「否」,不也;「丕」,大也;而又為發聲與承上之詞。若皆以「弗」與「大」釋之,則《尚書》之「三危既宅,三苗丕敘」、「我生不有命在天」、「否則侮厥父母」,《毛詩》之「否難知也」、「有周不顯,帝命不時」,《禮記》之「不在此位也」,皆文義不安矣。「作」,為也,而又為詞之「始」與「及」。若皆以「為」釋之,則《尚書》之「萬邦作乂」、「作其即位」,皆文義不安矣。「為」,作也,而又為詞之「如」、與「有」、與「與」、與「於」。若皆以「作」釋之,則《左傳》之「何臣之為」,《晉語》之「稱為前世」,《穀梁傳》之「近為禰宮」,《管子》之「為臣死乎」,《孟子》之「得之為有財」,皆文義不安矣。又如「如」,若也,而又為詞之「而」、與「乃」、與「當」、與「與」。「若」,如也,而又為詞之「其」、與「而」、與「此」、與「惟」。「曰」,言也,而又為詞之「欠」。「謂」,言也,而又為詞之「為」、與「與」、與「如」、與「奈」。「雲」,言也,而又為詞之「有」、與「或」、與「然」。「寧」,安也,而又為詞之「乃」。「能」,善也,而又為詞之「而」與「乃」。「無」,不有也,而又為詞之發聲與轉語。「有」,不無也,而又為詞之「為」。「即」,就也,而又為詞之「則」、與「若」、與「或」。「則」,法也;「及」,至也;而又為詞之「若」。「茲」,此也,而又為歎詞。「嗟」,歎詞也,而又為語助。「彼」,他也,而又為詞之「匪」。「匪」,非也,而又為詞之「彼」。「咫」,八寸也,而又為詞之「隻」。「允」,信也,而又為詞之「用」。「終」,盡也,而又為詞之「既」。「多」,眾也,而又為詞之「祇」。「適」、「徂」、「逝」,皆往也。而「適」又為詞之「啻」,「徂」又為詞之「及」,「逝」又為詞之發聲。「思」,念也;「居」,處也;「夷」,平也;「一」,數之始也。而又皆為語助。「曷」,詞之「何」也,而又為「何不」。「盍」,何不也,而又為「何」。「於」,詞之「於」也,而又為「為」,為「與」。「爰」,詞之「曰」也,而又為「與」。「安」,詞之「焉」也,而又為「乃」、為「則」、為「於是」。「焉」,詞之「安」也,而又為「於」、為「是」、為「於是」、為「乃」、為「則」。「惟」,詞之「獨」也,而又為「與」、為「及」、為「雖」。「雖」,不定之詞也,而又為「惟」。「矧」,詞之況也,而又為「亦」。「亦」,承上之詞也,而又為語助。「且」,詞之更端也,而又為「此」。「之」,詞之「是」也,而又為「於」、為「其」、為「與」。凡此者,其為古之語詞,較然甚箸。揆之本文而協,驗之他卷而通。雖舊說所無,可以心知其意者也。引之自庚戌歲入都,侍大人質問經義,始取《尚書》廿八篇?繹之,而見其詞之發句、助句者,昔人以實義釋之,往往詰{鞫}為病,竊嘗私為之說而未敢定也。及聞大人論《毛詩》「終風且暴」,《禮記》「此若義也」諸條,發明意恉,渙若冰釋,益復得所遵循,奉為稽式,乃遂引而伸之,以盡其義類。自九經、三傳及周、秦、西漢之書,凡助語之文,遍為搜討,分字編次,以為《經傳釋詞》十卷,凡百六十字。前人所未及者補之,誤解者正之,其易曉者,則略而不論。非敢舍舊說而尚新奇,亦欲窺測古人之意,以備學者之采擇雲爾。
嘉慶三年二月一日高郵王引之敘
卷一
[編輯]與
[編輯]鄭注《禮記·檀弓》曰:「與,及也。」常語也。
與,猶「以」也。《易·繫辭傳》曰:「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言可以酬酢,可以祐神也。《禮記·檀弓》曰:「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言以賓主夾之也。《玉藻》曰:「大夫有所往,必與公士為賓也。」言必以公士為擯也(義見上文)。《中庸》曰:「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言可以入德也。《論語·陽貨》篇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言不可以事君也。(孔《傳》曰:「言不可與事君。」皇《疏》曰:「言凡鄙之人不可與之事君。」皆非也。下文「患得」、「患失」,皆言鄙夫所以不可事君之故,非謂不可與鄙夫事君也。《後漢書·李法傳》:「法上疏諫,坐失旨,免為庶人,還鄉里。人問其不合上意之由,法未嘗應對。固問之,法曰:『鄙夫可與事君乎哉!苟患失之,無所不至。』」法之言如此,是不說人以無罪而以鄙夫自貶,且自謂其不可以事君也。然則法之意,亦謂鄙夫不可以事君,非謂不可與鄙夫事君明矣。顏師古《匡謬正俗》曰:「孔子曰:『鄙夫可以事君也與哉!』」李善注《文選·東京賦》曰:「《論語》曰:『鄙夫不可以事君。』」變「與」言「以」,正與經旨相合。)《史記·袁盎傳》曰:「妾主豈可與同坐哉。」言不可以同坐也(《漢書》「與」作「以」)。《貨殖傳》曰:「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漢書·揚雄傳》曰:「建道德以為師,友仁義與為朋。」(《文選·羽獵賦》「與」下有「之」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與」亦「以」也,互文耳。
家大人曰:與,猶「為」也(此「為」字讀平聲)。《韓子·外儲說左》篇曰:「名與多與之,其實少。」言名為多與之而其實少也。《西周策》曰:「秦與天下罷,則令不橫行於周矣。」言秦為天下所疲也。(今本作「秦與天下俱罷」,「俱」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辯見《讀書雜志》。)《秦策》曰:「吳王夫差棲越於會稽,勝齊於艾陵,遂與句踐禽,死於幹隧。」言為句踐所禽也。
家大人曰:與,猶「為」也(此「為」字讀去聲)。《孟子·離婁》篇曰:「所欲與之聚之。」言民之所欲,則為民聚之也。《秦策》曰:「或與中期說秦王曰。」(鮑本如是,姚本「與」作「為」。)言為中期說秦王也。《楚策》曰:「秦王令羋戎告楚曰:『毋與齊東國,君與子出兵矣。』」言吾為子出兵也。又《漢書·高祖紀》:「漢王為義帝發喪。」《漢紀》「為」作「與」。
家大人曰:與,猶「謂」也。《大戴禮·夏小正傳》曰:「獺獸祭魚,其必與之獸,何也?曰:非其類也。」「與之獸」,謂之獸也。「來降燕乃睇室(今本脫「室」字,據傳文補)。其與之室,何也?操泥而就家,入人內也。」「與之室」,謂之室也。《曾子事父母》篇曰:「夫禮,大之由也,不與小之自也。」不,非也。與,謂也。言禮在由其大者,非謂由其小者而已也。李善本《文選·報任少卿書》曰:「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言世人不謂我能死節也。(《漢書·司馬遷傳》作「不與能死節者比」,五臣本《文選》作「不能與死節者次比」,皆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增改。辯見《讀書雜志》。)
《廣雅》曰:「與,如也。」《大戴禮·四代》篇曰:「事必與食,食必與位,無相越逾。」與,如也。言事必如其食,食必如其位也。《晏子春秋·問》篇曰:「正行則民遺,曲行則道廢,正行而遺民乎?與持民而遺道乎?」與,亦「如」也。言將正行而遺民乎,如其持民而遺道乎也。《墨子·兼愛》篇曰:「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此天下之害也。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與今人之賤人,執其兵刃毒藥水火以交相虧賊,此又天下之害也。」「又與」,猶「又如」也。襄二十六年《左傳》引《夏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凡上言「與其」、下言「寧」者,放此。)《禮記·檀弓》曰:「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凡上言「與其」、下言「不若」者,放此。)與其,皆謂「如其」也。或但謂之「與」。《晉語》曰:「與餘以狂疾賞也(宋本如是,今本作「是以狂疾賞也」,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改之),不如亡。」《孟子·萬章》篇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
《呂氏春秋·貴直》篇曰:「與吾得革車千乘也,不如聞行人燭過之一言。」《史記·魯仲連傳》曰:「吾與富貴而詘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誌焉。」是也。閔元年《左傳》曰:「猶有令名,與其及也。」王肅注曰:「雖去猶有令名,何與其坐而及禍也。」(見《史記·晉世家集解》。又《後漢書·荀爽傳》:「《傳》曰:截趾適屨,孰雲其愚?何與斯人,追欲喪軀?」)何與,猶「何如」也。二年《傳》曰:「與其危身以速罪也。」(《晉語》作「況其危身於狄以起讒於內也。」況,比也。比,亦「如」也。)杜注曰:「言孰與危身以召罪。」孰與,猶「何如」也。《秦策》曰:「秦昭王謂左右曰:『今日韓、魏,孰與始強?』對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齊,孰與孟嘗、芒卯之賢?』對曰:『弗如也。』」《齊策》曰:「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趙策》曰:「趙王與樓緩計之曰:『與秦城,何如不與?』」(今本「不與」下又有「何如」二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辯見《讀書雜志》。)是「孰與」,即「何如」也。故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郭璞注曰:「與,猶如也。」
與,語助也。僖二十三年《左傳》曰:「夫有大功而無貴仕,其人能靖者與有幾?」言能靖者有幾也。(與,語助也。「與有幾」三字連讀。《釋文》曰:「其人能靖者與,音餘,絕句。」失之。)襄二十九年曰:「是盟也,其與幾何?」(又昭元年曰:「主民玩歲而愒日,其與幾何?」又曰:「叔向問子晳於行人揮,對曰:『其與幾何?』」又《晉語》曰:「雖謂之挾,而猾以齒牙,口弗堪也,其與幾何?」又曰:「郤子矜其伐而恥國君,其與幾何?」《吳語》曰:「民生於地上,寓也,其與幾何?」)言其幾何也。《周語》曰:「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言能幾何也。(韋註:「與,辭也。」)《晉語》曰:「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將與幾人?」言將幾人也。(韋註:「與,辭也。」)又昭十七年《左傳》曰:「其居火也久矣,其與不然乎?」言其不然乎也。《周語》曰:「餘一人其流辟於裔土,何辭之與有?」言何辭之有也。《晉語》曰:「亡人何國之與有?」言何國之有也。《越語》曰:「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言安知恥也。又《孟子·滕文公》篇曰:「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與」字皆是語助,無意義也。
㠯、以、已
[編輯]㠯,或作「以」,或作「已」。鄭注《禮記·檀弓》曰:「『以』與『已』字本同。」
以,語詞之「用」也。《書·堯典》曰:「以親九族。」是也。常語也。
《漢書·劉向傳》注曰:「,由也。」《大戴禮·子張問入官》篇曰:「忿數者,獄之所由生也;距諫者,慮之所以塞也。」以,亦「由」也。此亦常語。
《玉篇》曰:「以,為也。」《詩·瞻卬》曰:「天何以刺。」言天何為刺也。凡經傳言「何以若此」者,皆謂「何為若此」也。亦常語。
以,猶「謂」也。《禮記·檀弓》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將為賢人也。」言吾謂將為賢人也。昭二十五年《左傳》曰:「公以告臧孫,臧孫以難。告郈孫,郈孫以可,勸。」(《釋文》曰:「郈孫以可,絕句。勸,勸公逐季氏也。」)言臧孫謂難,郈孫謂可也。《齊策》曰:「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言皆謂美於徐公也。
《廣雅》曰:「以,與也。」《書·盤庚》曰:「爾忱不屬,惟胥以沈。」某氏《傳》曰:「相與沈溺。」《詩·江有汜》曰:「不我以。」《擊鼓》曰:「不我以歸。」《桑柔》曰:「不胥以穀。」《儀禮·鄉射禮》曰:「主人以賓揖。」又曰:「各以其耦進。」《大射儀》曰:「以耦左還。」《箋》《注》並曰:「以,猶與也。」《禮記·檀弓》曰:「吾未嘗以就公室。」注曰:「未嘗與到公室,觀其行也。」《易·鼎》初六曰:「得妾以其子。」言得妾與其子也。《詩·小明》曰:「神之聽之,式穀以女。」言式穀與汝也。(《箋》訓「以」為「用」,失之。)《禮記·郊特牲》曰:「賓入大門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言示易與敬也。襄二十年《左傳》曰:「賦《常棣》之七章以卒。」言賦七章與卒章也。二十九年曰:「樂氏其以宋升降乎?」言與宋升降也。《論語·微子》篇曰:「而誰以易之。」言誰與易之也。《詩·江有汜》曰:「不我以」,「不我與。」《旄邱》曰:「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傳》曰:「必以有功德。」失之。)以,亦「與」也,古人自有復語耳。《管子·形勢》篇曰:「訾{衛言}之人,勿與任大,謨臣者可以遠舉,顧憂者可與致道。」《呂氏春秋·樂成》篇曰:「故民不可與慮化舉始,而可以樂成功。」皆以「與」、「以」互文,故《鄉射禮》「各以其耦進」,今文「以」為「與」。《越語》「節事者與地」,《史記·越世家》「與」為「以」。《呂氏春秋·精諭》篇:「人可與微言乎?」《淮南·道應》篇「與」為「以」。《權勳》篇「不穀無與復戰矣」,《說苑·敬慎》篇「與」為「以」。《燕策》「得賢士與共國」,《史記·燕世家》「與」為「以」。
以,猶「及」也。《易·小畜》九五曰:「富以其鄰。」虞翻注曰:「以,及也。」(《泰》六四、《謙》六五並曰:「不富以其鄰。」)《泰》初九曰:「拔茅茹,以其彙。」言及其彙也(《否》初六同)。《剝》初六曰:「剝床以足。」六二曰:「剝床以辨。」六四曰:「剝床以膚。」言及足、及辨、及膚也。《復》上六曰:「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句),凶。」言及其國君也。(王弼訓「以」為「用」,雲「用之於國,則反乎君道」,失之。此家大人說。)《周語》引《湯誓》曰:「餘一人有罪,無以萬夫。」言無及萬夫也。
以,猶「而」也。《易·泰》六四曰:「不戒以孚。」猶《繫辭傳》言「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書·牧誓》曰:「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金縢》曰:「天大雷電以風。」(隱九年《左傳》曰:「大雨霖以震。」)《禮記·樂記》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亂世之音怨以怒,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戴禮·曾子製言》篇曰:「富以苟,不如貧以譽;生以辱,不如死以榮。」閔二年《左傳》曰:「親以無災,又何患焉?」昭二十年曰:「濟其不及,以泄其過。」《晉語》曰:「狐偃惠以有謀,趙衰文以忠貞,賈佗多識以恭敬。」《吳語》曰:「昔楚靈王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莊二十四年《公羊傳》曰:「戎眾以無義。」(以,猶「而」也。僖二十一年《傳》曰:「楚,夷國也,強而無義。」是其證。何注曰:「戎師多,又常以無義為事。」失之。)《論語·為政》篇曰:「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以」字並與「而」同義。《易·同人彖傳》曰:「文明以健,中正而應。」《繫辭傳》曰:「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禮記·聘義》曰:「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昭十一年《左傳》曰:「桀克有緡以喪其國,紂克東夷而隕其身。」以,亦「而」也,互文耳。
已,既也。常語也。
鄭注《考工記》曰:「已,太也,甚也。」亦常語也。或作「以」。文五年《左傳》:「嬴曰:『以剛』。」是也。
《爾雅》曰:「已,此也。」《莊子·齊物論》篇曰:「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已」字承上文而言,言此而不知其然也。《養生主》篇曰:「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言此而為知者也。(郭象注曰:「已困於知而不知止,又為知以救之。」非是。此戴氏東原說。)《淮南·道應》篇曰:「已雖無除其患,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可陶冶而變化也。」無,不也。言此雖不除其患也(此邵氏二雲說)。或作「以」。《禮記·祭統》:「衛孔悝之《鼎銘》曰:『對揚以辟之勤大命,施於烝彝鼎。』」以,此也,指上文而言也。辟,君也。言對揚此君之勤大命,著之於烝彝鼎也。(鄭讀對揚以辟之為句,云:「辟,明也。言遂揚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失之。君命謂之勤大命,猶《雒誥》言文武勤教也。鄭以勤大命為行君之命,亦失之。此家大人說,下同。)《射義》引《詩》曰:「大夫君子,凡以庶士。」亦言凡此庶士也。
顏師古注《漢書·宣帝紀》曰:「已,語終辭也。」《書·洛誥》曰:「公定予往已。」《禮記·檀弓》曰:「生事畢而鬼事始已。」盧植注曰:「已者,辭也。」(見《通典·禮》六十四)「已」為語終之詞,則與「矣」同義,連言之則曰「已矣」。《論語》曰:「始可與言《詩》已矣。」是也(《學而》《八佾》二篇)。猶「乎」與「哉」同義,而連言之則曰「乎哉」也。
已,歎詞也。《書·大誥》曰:「已,予惟小子!」某氏《傳》曰:「已,發端歎辭也。」(《漢書·翟義傳》作「熙」。顏師古注曰:「熙,歎辭。」)《康誥》曰:「已,女惟小子!」又曰:「已,女乃其速由茲義率殺!」《梓材》曰:「已,若茲監!」《洛誥》曰:「已,女惟衝子!」《莊子·庚桑楚》篇曰:「已,我安逃此而可!」義並同也。
猶
[編輯]《禮記·檀弓》注曰:「猶,尚也。」常語也。
《詩·小星傳》曰:「猶,若也。」亦常語也。字或作「猷」。《爾雅》曰:「猷,若也。」「猶」為「若似」之「若」,又為「若或」之「若」。《禮記·內則》曰:「子弟猶歸器,衣服裘衾車馬,則必獻其上,而後敢服用其次也。」鄭注曰:「猶,若也。」襄十年《左傳》曰:「猶有鬼神,於彼加之。」言若有鬼神也。
猶,猶「均」也。物相若則均,故猶又有均義。襄十年《左傳》曰:「從之將退,不從亦退。猶將退也,不如從楚。亦以退之。」猶將退,均將退也。《論語·堯曰》篇曰:「猶之與人也,出內之吝,謂之有司[1]。」猶之與人,均之與人也。《燕策》:「柳下惠曰:『苟與人異,惡往而不黜乎?猶且黜乎,寧於故國爾。』」猶且黜,均將黜也。
《詩·陟岵》曰:「猶來無止。」《傳》曰:「猶,可也。」字或作「猷」。《爾雅》曰:「猷,可也。」
由、猶、攸
[編輯]《廣雅》曰:「由,以,用也。」由、以、用,一聲之轉,而語詞之用亦然(見「用」字下)。字或作「猶」,(莊十四年《左傳》:「猶有妖乎?」《正義》曰:古者由、猶二字,義得通用。莊四年《公羊傳》:「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猶,亦與「由」同。)或作「攸」,其義一也。其作「猶」者,《書·盤庚》曰:「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不常寧。」猶,猶「用」也。言先王敬謹天命,茲用不敢常安也。(若安土重遷,則是不知天命。故下文曰:「今不承於古,罔知天之斷命」也。某氏《傳》訓「猶」為「尚」,失之。此家大人說。詳見《經義述聞》,下同。)《無逸》曰:「古之人猶胥訓告,胥保惠,胥教誨。」言古之人用相訓告,相保惠,相教誨也。其作「攸」者,《禹貢》曰:「彭蠡既豬,陽鳥攸居。」攸,猶「用」也。言陽鳥之地,用是安居也。(林之奇《尚書全解》曰:「諸儒之說,皆以陽鳥為雁,竊獨疑之。此篇所敘治水,詳見於九州之下者,莫非地名。此州上言彭澤,下言三江震澤,獨於此三句中言雁,非惟文勢不稱,考之九州,亦無此例也。夫雁之南翔,乃其天性,豈其洪水未平,遂不南翔乎?古地名取諸鳥獸,如虎牢、犬丘之類多矣。《左》昭二十年:『公如死鳥。』杜註:『衛地名。』又鄭有鳴雁,在陳留縣。漢北邊有雁門。安知陽鳥之非地名乎?」案林說是也。居,宅也。陽鳥攸居,猶言三危既宅耳。陽鳥之地,年代曠隔,莫知所在,不得因此而謂其非地名也。胡氏朏明乃以為適當鴻雁來賓之時,即所見而紀其事。夫禹八年治水,所見鳥獸多矣。倘即所見而紀之,則《禹貢》豈止區區數策哉?胡氏又曰:「陽鳥攸居,與桑土既蠶、三苗丕敘一例,不必以為地名。」案彼皆記治水之功,雁之棲宿,於禹績何與乎?雁名陽鳥,書無明文。說者誤以陽鳥為鳥,因附會彭蠡既豬之文,又牽合以鴻雁南翔之說耳,其不足信亦明矣。原其所以誤者,蓋但知《爾雅》有「攸,所也」之訓。以為經言陽鳥所居,則所居者為彭蠡,而居之者為水鳥矣。不知《禹貢》多以「既」、「攸」二字相對為文。攸,猶「用」也。言陽鳥之地,用是安居也。與他處「攸」訓為「所」者不同。)又曰:「漆、沮既從,豐水攸同。」又曰:「九州攸同,四隩既宅。」義並同也。《洪範》曰:「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萳。」又曰:「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言彝倫用萳,彝倫用敘也。《金縢》曰:「予小子新命於三王,惟永終是圖,茲攸俟。」言茲用俟也。《大誥》曰:「予曷其不於前寧人圖功攸終?」圖功,大功也。言曷不於前寧人大功用終也。(上文曰:「敷前人受命,茲不忘大功。」又曰:「不可不成,乃寧考圖功。」圖功,即大功也。寧考圖功,即此所謂前寧人圖功也。《傳》訓「圖」為「謀」,「攸」為「所」,皆失之。以下攸字並同。)又曰:「予曷敢不於前寧人攸受休畢。」言曷敢不於前寧人用受休畢也。《洛誥》曰:「無若火始炎炎,厥攸灼,敘弗其絕。」言厥用灼也。《多士》曰:「亦惟爾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遜。」言惟爾多士用服奔走也。《無逸》曰:「乃非民攸訓,非天攸若。」言非民用訓,非天用若也。《詩·蓼蕭》曰:「萬福攸同。」(《采菽》同)言萬福用同也。(《箋》曰:「攸,所也。」失之。下並同。)《斯幹》曰:「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言風雨用除,鳥鼠用去,君子用芋也。又曰:「君子攸躋。」又曰:「君子攸寧。」義並同也。《楚茨》曰:「報以介福,萬壽攸酢。」言萬壽用酢也。《綿》曰:「乃立塚土,戎醜攸行。」言戎醜用行也。《棫樸》曰:「奉璋峨峨,髦士攸宜。」言髦士用宜也。(《儀禮·士冠禮》:「髦士攸宜。」義同。鄭註:「攸,所也。」亦失之。)《旱麓》曰:「豈弟君子,福祿攸降。」言福祿用降也(《鳧》「福祿攸降」同)。《靈台》曰:「王在靈囿,麀鹿攸伏。」言麀鹿用伏也。《文王有聲》曰:「四方攸同,王後維翰。」言四方用同也。《既醉》曰:「朋友攸攝,攝以威儀。」言朋友用攝也。《泮水》曰:「既作泮宮,淮夷攸服。」言淮夷用服也。猶、攸二字,與「由」同聲而相通,皆語詞之「用」也。說經者見「猶」字則釋之為「尚」,見「攸」字則釋之為「所」,皆望文生訓,而非其本指。而《史記·夏本紀》《宋世家》,於「陽鳥攸居」、「豐水攸同」、「彝倫攸萳」、「彝倫攸敘」,悉以所字代之。蓋古義之湮,由來久矣。
攸,猶「所以」也。《書·洪範》曰:「我不知其彝倫攸敘。」王肅注曰:「我不知常倫所以次敘。」(此「攸」字,與下文「彝倫攸萳」、「彝倫攸敘」異義。《史記·宋世家》作「我不知其常倫所序」,亦失之。)《大誥》曰:「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朕攸濟。」某氏《傳》曰:「往求我所以濟渡。」是也。
攸,語助也。《書·盤庚》曰:「女不憂朕心之攸困。」言不憂朕心之困也。(某氏《傳》訓「攸」為「所」,失之。下並同。)《洪範》曰:「予攸好德。」言予好德也。(《史記》作「予所好德」,失之。)又曰:「四曰攸好德。」言四曰好德也。《詩·皇矣》曰:「執訊連連,攸馘安安。」言執訊連連、馘安安也。(毛《傳》:「攸,所也。」失之。)攸,皆語助耳。字亦作「猷」。《盤庚》曰:「女猷黜乃心,無傲從康。」言汝黜乃心也。(《傳》訓「猷」為「謀」,失之。下同。)又曰:「女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言不與予一人同心也。猷,亦語助耳。
繇、由、猷
[編輯]《爾雅》曰:「繇,於也。」繇、由、猷,古字通。(《爾雅·釋水釋文》曰:「繇,古『由』字。」莊十四年《左傳正義》曰:「古者由、猶二字,義得通用。」猷,即「猶」字也。《詩·巧言》:「秩秩大猷。」《漢書·敘傳》作「繇」。)《書·康誥》曰:「往敷求於殷先哲王。」又曰:「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由,亦「於」也。言遍求聞於古先哲王也。(「別」與「鳷」古字通,說見《經義述聞》。)《詩·抑》曰:「無易由言。」《箋》曰:「由,於也。」《禮記·雜記》曰:「客使自下由路西。」鄭注曰:「客給使者入設乘黃於大路之西。」(《詩·君子陽陽》篇:「左執簧,右招我由房。」疑亦謂招我於房也。《傳》曰:「由,用也。」《箋》曰:「由,從也。」皆於義未安。)馬融本《大誥》:「王若曰:『大誥繇爾多邦。』」鄭、王本「繇」作「猷」。《漢書·翟義傳》王莽仿《大誥》曰:「大誥道諸侯王。」蓋用《爾雅》「繇,道也」之訓。馬、鄭、王並同(以《釋文》《正義》知之)。引之案:「大誥道爾多邦」,文義不順。猷,於也。「大誥猷爾多邦」者,大誥於爾多邦也。經文本自明白,隻
緣訓「猷」為「道」,於義未安,致令後人妄改。其始改也,升「猷」字於「誥」字之上,某氏《傳》曰:「順大道以告天下眾國。」是也。其再改也,又升「猷」字於「大」字之上,《正義》曰:「此本『猷』在『大』上。」是也。其他緣例而改者二,改而復脫者一。《多士》曰:「王曰:『猷告爾多士。』」《多方》曰:「王曰:『烏呼,猷告爾有多方士。』」《傳》並曰:「以道告之。」蓋俱是「告猷」,而晚出古文改為「猷告」矣。此緣例而改者也。《多方》曰:「王若曰:『猷告爾四國多方。』」《傳》曰:「順大道告四方。」與《大誥》「猷爾多邦」傳同。則此句經文亦有「大」字,蓋初作「大告猷爾四國多方」,後改為「大猷告爾四國多方」,故解之曰:「順大道告四方。」其後則又脫「大」字矣。此改而復脫者也。《大誥》在《多士》《多方》前,其「誥猷」之文,馬、鄭、王必皆有說,學者雖不悟「誥猷」之誤為「猷誥」,猶不得不載其異同。至《多士》《多方》,「告猷」之義,已詳《大誥》,不復再釋,學者斯忽焉不察矣。然以例推之,可得而知也。後之說《書》者,或以「猷」為發語詞,或以為歎詞,皆不知文由誤倒,故多方推測,而卒無一當也。
因
[編輯]因,由也,聲之轉也。《書·禹貢》曰:「西傾因桓是來。」常語也。
因,猶也,亦聲之轉也。《楚策》曰:「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俯啄
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已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夫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已。」案,「已」字絕句,因是,猶是也。已,語終詞也。言黃雀之自以為無患,亦猶之蜻蛉也。下文曰:「夫黃雀其小者也,黃鵠因是已。」「夫黃鵠其小者也,蔡聖侯之事因是已。」「蔡聖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已。」義並與此同。《文選·詠懷詩》注引延篤《戰國策論》云:「因是已,因事已復有是也。」所解雖未了,而其以「已」字絕句甚明。今本改「已」為「以」,而以「黃雀因是以」五字連下句讀之,則義不可通矣。下文皆放此。
用
[編輯]用,詞之「以」也。《一切經音義》七引《蒼頡篇》曰:「用,以也。」以、用一聲之轉。凡《春秋公羊傳》之釋經,皆言「何以」,《穀梁》則或言「何用」。(桓十五年《傳》曰:「何用見其未易災之餘而嘗也。」餘放此。)其實一也。《書·皋陶謨》曰:「侯以明之,撻以記之,書用識哉。」用,亦「以」也,互文耳。
用,詞之「由」也。《詩·君子陽陽傳》曰:「由,用也。」「由」可訓為「用」,「用」亦可訓為「由」,一聲之轉也。《禮記·禮運》曰:「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用,亦「由」也,互文耳。
用,詞之「為」也。《詩·雄雉》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言何為不臧也。《節南山》曰:「國既卒斬,何用不監?」言何為不監也。莊六年《穀梁傳》曰:「何用弗受?」亦謂何為弗受也。用、以、為,皆一聲之轉,故「何以」謂之「何用」,「何為」亦謂之「何用」。互見「以」、「為」二字下。
允
[編輯]家大人曰:允,猶「用」也(用亦語詞,義見「用」字下)。《書·堯典》曰:「允厘百工。」言用厘百工也。(某氏《傳》曰:「允,信也。」於文義未安。下皆放此。)《皋陶謨》曰:「允迪厥德。」言用迪厥德也。又曰:「庶尹允諧。」言庶尹用諧也。(庶尹用諧,猶言神人以和。《周官·大司樂疏》引鄭注曰:「允,信也。」文義未安。)《大誥》曰:「允蠢鰥寡。」言用動鰥寡也。《論語·堯曰》篇引堯曰:「允執其中。」言用執其中也。(包咸注曰:「允,信也。」文義未安。)襄二十一年《左傳》引《夏書》曰:「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言用出茲在茲也。(「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者,謂發一言,出一令,必本之於己而後民從之,故《傳》釋之曰:「將謂由己壹也。」「允出茲在茲」,即出茲在茲。允,語詞耳,非謂信出茲在茲也。杜注訓「允」為「信」,與文義不合。或曰:下文曰「信由己壹而後功可念也」,非釋「允」為「信」乎?曰:非也。上文曰:「在上位者,灑濯其心,壹以待人,軌度其信,可明徵也,而後可以治人。」故此復申之曰:「信由己壹,而後功可念也。」「信」字正承「軌度其信」而言,非釋「允」字也。且「信由己壹」云云,乃通釋《書》詞,非專釋「允出茲在茲」一句也。哀六年《傳》曰:「《夏書》曰:『允出茲在茲。』由己率常可矣。」亦不以「允」為「信」。)《詩·鼓鍾》曰:「淑人君子,懷允不忘。」懷,思也。言思之用不忘也。(《箋》曰:「懷,至也。古者善人君子,至信不可忘。」失之。)《公劉》曰:「豳居允荒。」言豳居用荒也。(《箋》曰:「允,信也。」文義未安。)
《考工記·栗氏》量銘曰:「時文思索,允臻其極。」言用臻其極也。(鄭注曰:「允,信也。」文義未安。)《詩·大明》曰:「聿懷多福。」《春秋繁露·郊祭》篇引作「允懷多福」。(此蓋出《三家詩》。班固《明堂詩》亦曰:「允懷多福。」)是「允」為語詞也。後人但知「允」之為「信」,而不知其又為語詞,故訓釋多有未安。《史記·五帝本紀》《夏本紀》於「允釐百工」、「允迪厥德」、「庶尹允諧」,亦皆以「信」字代之,蓋古義之失,其傳久矣。
允,猶「以」也。《墨子·明鬼》篇引《商書》曰:「百獸貞蟲,允及飛鳥,莫不比方。」言百獸貞蟲以及飛鳥也。「以」與「用」同義,故「允」可訓為「用」,亦可訓為「以」。《說文》曰:「允,從兒,13以聲。」以、用、允,一聲之轉耳。
允,發語詞也。《詩·時邁》曰:「允王維後。」言王維後也。又曰:「允王保之。」言王保之也。允,語詞耳。《武》曰:「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允文」與「於皇」對文,則「允」為語詞益明。《泮水》曰:「允文允武。」允亦語詞,猶《逸書》言乃神乃武乃文耳(見《呂氏春秋·諭大》篇)。《箋》皆訓「允」為「信」,失之。
於
[編輯]《廣雅》曰:「於,於也。」常語也。亦有於句中倒用者。《書·酒誥》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猶言無監於水,當監於民也。僖九年《左傳》曰:「入而能民,土於何有。」言何有於土也(凡言「於何有」者放此)。昭十九年《左傳》曰:「其一二父兄,私族於謀而立長親。」言私謀於族也。(杜注曰:「於私族之謀,宜立親之長者。」文義未安。)又曰:「諺所謂室於怒市於色者,楚之謂矣。」言怒於室而色於市也。
於,猶「在」也(見《呂氏春秋·期賢》篇高注)。《易·繫辭傳》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禮記·曲禮》曰:「於外曰公,於其國曰君。」是也。此亦常語。
於,猶「之」也。昭四年《左傳》曰:「亡於不暇,又何能濟?」言亡之不暇也。十年曰:「王貪而無信,唯蔡於感。」言唯蔡之恨也。「於」與「之」同義,故「於」訓為「之」,之亦訓為「於」,互見「之」字下。
於,猶「為」也(此「為」字讀平聲)。《禮記·郊特牲》曰:「埽地而祭,於其質也。」又曰:「祭天,埽地而祭焉,於其質而已矣。」皆謂為其質、不為其文也。《大戴禮·曾子本孝》篇曰:「如此而成於孝子也。」言如此而後成為孝子也。《曾子事父母》篇曰:「未成於弟也。」言未成為弟也(弟讀孝弟之弟)。文六年《穀梁傳》曰:「閏月者,附月之餘日也,積分而成於月者也。」言成為月也。《孟子·離婁》篇曰:「寇至,則先去以為民望,寇退則反,殆於不可。」言殆為不可也。《荀子·正論》篇曰:「是特奸人之誤於亂說以欺愚者而淖陷之。」(今本「淖」訛作「潮」,茲據楊注改。)誤,謬也。(見《說文》)於,為也。淖,溺也。(《楚辭·七諫》:「世沉淖而難論兮。」王注曰:「淖,溺也。」)言奸人謬為亂說,以欺愚者而溺陷之也。(楊倞注曰:「奸人自誤惑於亂說,因以欺愚者,猶於泥淖之中陷之。」失之矣。)「於」與「為」同義,故姚本《東周策》:「夫秦之為無道也。」《秦策》:「楚亦何以軫為忠乎?」鮑本「為」並作「於」。《史記·張儀傳》:「韓、梁稱為東藩之臣。」《趙策》「為」作「於」。
於,猶「為」也(此「為」字讀去聲)。《老子》曰:「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莊子·在宥》篇作「故貴以身於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於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於天下,即為天下也。(今本作「故貴以身於為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此後人依《老子》旁記「為」字,而寫者因誤合之也。《老子釋文》:「為,於偽反。」而《莊子釋文》無「為」字,以是明之。此家大人說。)
於,猶「如」也。昭三年《左傳》曰:「今嬖寵之喪,不敢擇位,而數於守適。」言數如守適也。(杜注曰:「不敢以其位卑,而令禮數如守適夫人。」)《莊子·大宗師》篇曰:「陰陽於人,不翅於父母。」翅,與「啻」同。言不啻如父母也。(《秦誓》曰:「不啻如自其口出。」)《秦策》曰:「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言危如累卵,不壽如朝生也。《燕策》曰:「且非獨於此也。」言非獨如此也。故《漢書·韓長孺傳》:「匈奴至者投鞍,高如城者數所。」《新序·善謀》篇「如」作「於」。
於,語助也。《易·繫辭傳》曰:「於稽其類。」《書·堯典》曰:「黎民於變時雍。」(「於變」與「時雍」對文。「於」字《釋文》無音,蔡沈以為歎美辭,非是。)又曰:「於予擊石拊石。」(《釋文》曰:「於,如字。」或音烏而絕句者,非。)《詩·靈台》曰:「於刃魚躍。」(「於」字《釋文》無音。)又曰:「於論鼓鍾,於樂辟廱。」(《釋文》:「於,音烏。鄭如字。」《正義》述毛亦如字,今從《正義》。)下武曰:「於萬斯年。」《雝》曰:「於薦廣牡。」(《釋文》:「於,鄭如字。王音烏。」《正義》述毛亦如字,今從《正義》。)是也。
於,發聲也。《左氏春秋》定五年:「於越入吳。」杜注曰:「於,發聲。」《正義》曰:「夷言有此發聲。」是也。
於是者,承上之詞。常語也。又隱四年《左傳》曰:「於是陳、蔡方睦於衛。」此「於是」亦承上之詞,而其義不同,猶言當是時也。桓五年《傳》曰:「於是陳亂,國人分散,故再赴。」僖十五年《傳》曰:「於是展氏有隱慝焉。」義並同也。
於(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編輯]《爾雅》曰:「於,於也。」常語也。亦有於句中倒用者。《詩·崧高》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言蕃於四國,宣於四方也。又曰:「謝於誠歸。」亦言誠歸於謝也(見《箋》)。
《爾雅》曰:「於,曰也。」曰,古讀若聿,字本作「欠」,或作「曰」,或作「聿」(說見「欠」字下)。聿、於一聲之轉。「黃鳥於飛」(《詩·葛覃》),黃鳥聿飛也。「於以采蘩」(《采蘩》),聿以采蘩也。(聿、於亦一聲之轉,故《傳》曰:「於,於也。」《箋》曰:「於以,猶言往以。」與毛異義,非也。若訓「於」為「往」,則下文「於以用之」,及《采繘》之「於以盛之」、「於以湘之」、「於以奠之」,皆義不可通。至《擊鼓》之「於以求之」,則鄭亦訓為「於」矣。)「穀旦於差」,「穀旦於逝」(《東門之》),言穀旦聿差,穀旦聿逝也。「王於興師」(《秦·無衣》),王聿興師也。
「王於出征」(《六月》),王聿出征也。「於疆於理」(《江漢》),聿疆聿理也。(於、聿皆語詞,猶《綿》之「乃疆乃理」也。《箋》訓「於」為「往」,亦失之。)「聿」、「曰」古字通,故《爾雅》訓「於」為「曰」也。《箋》解「穀旦於差」、「穀旦於逝」曰:「朝日善明,曰相擇矣。」「朝日善明,曰往矣。」解「王於出征」曰:「王曰:令女出征玁狁。」則是以《爾雅》之「於,曰也」為《論語》「子曰」之「曰」,失其指矣。
於,猶「乎」也。其在句中者,常語也。亦有在句末者。《管子·山國軌》篇曰:「不籍而贍國,為之有道於?」(宋本如是,今本「於」訛作「予」。)於,猶「乎」也。《呂氏春秋·審應》篇曰:「然則先生聖於?」高注曰:「於,乎也。」《列子·黃帝》篇曰:「今女之鄙至此乎?」《釋文》曰:「乎,本又作於。」《莊子·人間世》篇曰:「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釋文》曰:「乎,崔本作『於』。」是也。又為歎美之詞,《論語·為政》篇:「孝乎惟孝。」《釋文》及《漢石經》「乎」並作「於」,是也。
於,猶「為」也(此「為」字讀平聲)。《詩·定之方中》曰:「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正義》曰:「作為楚丘之宮」,「作為楚丘之室。」張載注《魏都賦》引《詩》作「作為楚宮」、「作為楚室」。《儀禮·士冠禮》曰:「宜之於假。」鄭注曰:「於,猶為也。」《聘禮記》曰:「賄在聘於賄。」注曰:「於,讀曰為。」昭十九年《公羊傳》曰:「賊未討,何以書葬?不成於弒也。」言不成為弒也。《史記·秦始皇帝紀》曰:「請刻於石表,垂於常式。」言垂為常式也。《三王世家·封齊王策》曰:「惟命不於常。」褚少孫釋之曰:「惟命不可為常。」
於,猶「為」也(此「為」字讀去聲)。《孟子·萬章》篇曰:「惟茲臣庶,女其於予治。」於,為也。為,助也。趙注曰:「惟念此臣眾,女故助我治事。」是也。
於,猶「如」也。《易·繫辭傳》曰:「《易》曰:『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是介於石,即介如石也,故《漢書·汲黯傳》:「愚民安知市買長安中,而文吏繩以為闌出財物如邊關乎?」《史記》「如」作「於」。「於」與「於」古字通,故兩字皆可訓為「為」,亦皆可訓為「如」,互見「於」字下。
於,猶「是」也。《詩·出車》曰:「玁狁於襄」、「玁狁於夷」,言玁狁是襄,玁狁是夷也。(猶言「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於,猶「越」也,與也,連及之詞。《夏小正傳》曰:「越,於也。」《廣雅》曰:「越,與也。」《書·大誥》曰:「大誥猷爾多邦,越爾禦事。」王莽仿《大誥》,作「大告道諸侯王三公列侯,於女卿大夫元士禦事」。是連及之詞曰「越」,亦曰「於」也。《康誥》曰:「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於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於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於弟。」言子之不孝,與父之不慈,與弟之不恭,兄之不友也。(某氏《傳》曰:「於為人父」、「於為人弟」,失之。)又曰:「告女德之說,於罰之行。」行,道也。言告汝德之說,與罰之道也。(《傳》曰:「告汝施德之說,於罰之所行。」失之。)《洛誥》曰:「四方迪亂未定,於宗禮亦未克敉,公功迪將其後。」當以「四方迪亂未定」為句,「於宗禮亦未克敉」為句,「公功迪將其後」為句。《爾雅》曰:「亂,治也。」《方言》曰:「迪,正也。」「四方迪亂」,猶言「亂正四方」(見《微子》篇)。於,越也。言四方正治未定,越宗禮亦未克安也。「公功迪將其後」者,上文曰「公功棐迪篤」,下文曰「公功肅將祗歡」,與此並以「公功」發句,此文之相符者也。上文「公功」言「棐迪」,下文「公功」言「肅將」,此「公功」言「迪將」,此義之相合者也。舊讀失之矣。《多方》曰:「時惟爾初,不克敬於和,則無我怨。」於,與也。言不能敬與和也。(上文曰:「爾惟和哉。」又曰:「亦則以穆穆在乃位。」穆穆,敬也。故此言爾不能敬與和,則無我怨。《傳》曰:「不能敬於和道。」亦失之。)
卷二
[編輯]爰
[編輯]《爾雅》曰:「爰,於也。」又曰:「爰,於也。」「於」與「於」同義。《書·盤庚》曰:「綏爰有眾。」是也。《詩·擊鼓》曰:「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亦「爰」也,互文耳。
《爾雅》曰:「爰,曰也。」「曰」與「欠」同,字或作「聿」(說見「欠」字下),聿、爰一聲之轉。「爰有寒泉」(《詩·凱風》),聿有寒泉也。「爰伐琴瑟」(《定之方中》),聿伐琴瑟也。「爰得我所」(《碩鼠》),聿得我所也。「爰及矜人」(《鴻雁》),聿及矜人也。「爰有樹檀」(《鶴鳴》),聿有樹檀也。「爰其適歸」(《四月》),聿其適歸也。(《蟋蟀》曰:「歲聿其莫。」)「爰方啟行」(《公劉》),聿方啟行也。「爰眾爰有」,聿眾聿有也。「聿」、「曰」古字通。以上七詩,鄭《箋》皆用《爾雅》「爰,曰也」之訓,是也。而多釋為《論語》「子曰」之「曰」,則失其指矣。《綿》之詩曰:「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曰,亦「爰」也,互文耳。又曰:「爰及薑女,聿來胥宇。」「爰」與「聿」亦互文。
張衡《思玄賦》舊注曰:「爰,於是也。」《詩·斯幹》曰:「爰居爰處,爰笑爰語。」《公劉》曰:「於時處處,於時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爰,即「於時」也。於時,即「於是」也。或訓為「於」,或訓為「於」,或訓為「曰」,或訓為「於是」,其義一也。
《玉篇》曰:「爰,為也。」《書·洪範》曰:「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曰」與「爰」,皆「為」也,互文耳。(《史記·宋世家》作「土曰稼穡」。)又見「曰」字下。
爰,猶「與」也。家大人曰:《書·顧命》曰:「大保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爰,與也。言使仲桓、南宮毛與呂伋共迎康王也。(某氏《傳》曰:「使桓、毛二臣各執干戈,於齊侯呂伋索虎賁百人。」又曰:「伋為天子虎賁氏。」皆未解爰字之義,而曲為之說。)爰、於、粵,一聲之轉,故三字皆可訓為「於」,亦皆可訓為「與」。互見「於」、「粵」二字下。
粵、越
[編輯]《爾雅》曰:「粵,於也。」又曰:「粵,於也。」字亦作「越」。《夏小正》曰:「越有小旱。」《傳》曰:「越,於也。」於,猶今人言「於是」也。《詩·東門之》曰:「穀旦於逝,越以鬷邁。」越,亦「於」也,互文耳。
《爾雅》曰:「粵,曰也。」「曰」與「欠」同,字亦作「聿」(說見「欠」字下),「聿」、「越」聲相近。《書·高宗肜日》曰:「越有雊雉。」言聿有雊雉也。《夏小正》曰:「越有小旱。」言聿有小旱也。聿,亦「於是」也。「聿」、「曰」古字通,故《爾雅》訓「粵」為「曰」也。
越,猶「惟」也。《書·大誥》曰:「越予小子。」言惟予小子也。(《詩·閔予小子》曰:「維予小子」)。又曰:「越予衝人。」言惟予衝人也。(《金縢》曰:「惟予衝人弗及知。」)
《廣雅》曰:「越,與也。」《書·大誥》曰:「大誥猷爾多邦,越爾禦事。」又曰:「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禦事。」又曰:「爾庶邦君,越庶士禦事。」又曰:「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禦事。」又曰:「肆哉爾庶邦君,越爾禦事。」是也。(《周書》「越」字與「與」字同義者甚多,《大誥》一篇而外,不能遍引。)
越,猶「及」也。《書·召誥》曰:「惟四月既望,越六日乙未。」言自既望及乙未六日也。下文曰:「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亦謂自丙午及戊申三日也。後皆放此。
越若,亦「及」也。《召誥》曰:「越若來三月。」來,至也(見《爾雅》)。言及至三月也。(「越若來三月」為句,「惟丙午朏」為句,某氏讀「越若來」為句,《傳》曰:「於順來。」失之。說見《經義述聞》。)下文曰:「若翼日乙卯。」又曰:「越翼日戊午。」是「越」與「若」皆及也。(「若」與「及」本同義,說見「若」字下。)連言之,則曰「越若」矣。《漢書·律曆志》引《武成》篇曰:「粵若來二月」(《逸周書·世俘》篇同),義與此同。
亦越者,承上起下之詞。《書·立政》曰:「亦越成湯」,「亦越文王、武王」,是也。
曰
[編輯]《說文》云:「曰,詞也。」《廣雅》云:「曰,言也。」此常語也。有一人之言而自為問答者,則加「曰」字以別之。若《論語·陽貨》篇云:「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兩「曰不可」,皆陽貨之言,說見《四書釋地》。)《孟子·告子》篇云:「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是也。有非問答而亦加「曰」字以別之者,語更端也。若《禮記·檀弓》云:「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曰:『寡人嘗學斷斯獄矣。』」《論語·憲問》篇云:「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微子》篇云:「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孟子·公孫丑》篇云:「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是也。(此述古語既畢,而更及今事也。《呂氏春秋·驕恣》篇李悝述楚莊王之言畢,則云:「曰:此霸王之所憂也。而君獨伐之,其可乎?」文義與此同。)
曰,猶「為」也,謂之也。若《書·洪範》「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之屬是也。故桓四年《穀梁傳》:「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公羊傳》「為」作「曰」。
欠(音聿)、聿、遹、曰
[編輯]《說文》曰:「欠,詮詞也。」字或作「聿」,或作「遹」,或作「曰」,其實一字也。《毛鄭詩考正》曰:「《文選》注(《江賦》)引《韓詩》薛君《章句》云:『聿,辭也。』《春秋傳》引《詩》『聿懷多福』(《左傳》昭二十六年),杜注云:『聿,惟也。』皆以為辭助。《詩》中『聿』、『曰』、『遹』三字互用。《禮記》引《詩》『聿追來孝』(《禮器》),今《詩》作『遹』。《七月》篇『曰為改歲』,《釋文》云:『《漢書》作聿。』《角弓》篇『見見曰消』,《釋文》云:『《韓詩》作聿,劉向同。』《傳》於『歲聿其莫』釋之為『遂』,於『聿修厥德』釋之為『述』。《箋》於『聿來胥宇』釋之為『自』,於『我征聿至』、『聿懷多福』、『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遹追來孝』並釋之為『述』。今考之,皆承明上文之辭耳,非空為辭助,亦非發語辭。而為『遂』、為『述』、為『自』,緣辭生訓,皆非也。《說文》:『欠,詮詞也。從欠從曰,曰亦聲。』引詩『欠求厥寧』。然則『欠』蓋本文,同聲假借,用曰、聿、遹三字。」引之案:《考正》說是也。班固《幽通賦》:「聿中龢為庶幾兮。」曹大家注曰:「聿,惟也。」《漢書·敘傳》作「欠」。《詩》中多借用「曰」字,如:「曰至渭陽(《渭陽》)」,「曰為改歲」,「曰殺羔羊」(《七月》),「我東曰歸」(《東山》),「曰歸曰歸」(《採薇》),「其湛曰樂」,「曰既醉止」,「是曰既醉」(《賓之初筵》),「見見曰消」(《角弓》)「曰嬪於京」(《大明》)「曰止曰時」,「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綿》),「昊天曰明」,「昊天曰旦」(《板》),「曰喪厥國」(《抑》),「曰求厥章」(《載見》),皆當讀為「歲聿其莫」之「聿」。故「曰為改歲」,《漢書·食貨志》引作「聿」。「見見曰消」,《釋文》引《韓詩》作「聿」。《荀子·非相》篇、《漢書·劉向傳》引《詩》亦作「聿」。「曰嬪於京」,《爾雅·釋親》注引作「聿」。「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楚辭·離騷》王注引作「聿」。「曰喪厥國」,《釋文》引《韓詩》作「聿」。「曰求厥章」,《墨子·尚賢》篇引作「聿」。而鄭《箋》於「我東曰歸」則云:「我在東山常曰歸也。」(案,「我東曰歸」,言我自東山而於歸也。鄭說失之。)於「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則云:「曰女何時歸乎?亦歲晚之時乃得歸也。」(案,「曰歸曰歸」,猶言於歸於歸。)於「見見曰消」則云:「至日將出,其氣始見,人則皆稱曰:雪今消釋矣。」(案,「見遹曰消」,韓詩作「燕遹聿消」,云:「燕遹,日出也。」《荀子》作「宴然聿消」,聿,於也。言日出則雪於是消釋也。作「曰」者,借字耳。)於「曰止曰時」則云:「曰可止居於是。」(案,時,亦止也。「曰止曰時」,猶言「爰居爰處」,古人自有復語耳。《爾雅》:「爰,曰也。」上言「爰始爰謀」,下言「曰止曰時」,互文也。詳見《經義述聞》。)於「予曰有疏附」四句則云:「文王之德所以至然者,我念之曰:此亦由有疏附、先後、奔奏、禦侮之臣力也。」(案,予者,指文王而言,猶《大明》之言「維予侯興」也。言文王能興其業,於是有疏附、先後、奔奏、禦侮之臣也。)於「昊天曰明」、「昊天曰旦」則云:「昊天在上,人仰之,皆謂之明。」(案,「昊天曰明」,「昊天曰旦」,猶言昊天惟明,昊天惟旦。「曰」與「聿」同。故曹大家云:「聿,惟也。」)蓋未達假借之義,而經文遂詰為病矣。
安、案
[編輯]《易·同人正義》曰:「安,猶何也。」顏師古注《漢書·吳王濞傳》曰:「安,焉也。」宣十二年《左傳》曰:「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猶有晉在,焉得定功?所違民欲猶多,民何安焉?」安、焉,亦何也,互文耳。
安,猶「於」也。《大戴禮·用兵》篇曰:「古之戎兵,何世安起?」安猶「於」也。何世於起,言起於何世也。(此倒句也。安、焉聲相近。《墨子·非命》篇曰:「何書焉存?」文義與此同。)《魏策》曰:「君其自為計,且安死乎?安生乎?安窮乎?安貴乎?」言於死、於生、於窮、於貴也。(鮑彪註:「問何所安。」失之。)
安,猶「於是」也,乃也,則也。字或作「案」,或作「焉」,其義一也。其作「安」者,吳語曰:「王安挺誌,一曰惕,一曰留,以安步王誌。」言王乃寬誌以行,疾徐如意也。(韋注曰:「挺,寬也。惕,疾也。留,徐也。步,行也。」)又曰:「王安厚取名而去之。」言王乃厚取名而去之也。《老子》曰:「往而不害,安平太。」言往而不害,乃得平泰也。《管子·大匡》篇曰:「必足三年之食,安以其餘修兵革。」言有三年之食,乃以其餘修兵革也。(尹知章以安字絕句,注曰:「有三年食,然後可安。」失之。此家大人說,下同。)《內業》篇曰:「精存自生,其外安榮。」言精生於中,其外乃榮也。(尹注訓「安」為「靜」,失之。)《山國軌》篇曰:「民衣食而繇(與傜同),下安無怨咎。」言下乃無怨咎也。又《地員》篇曰:「其陰則生之楂梨,其陽安樹之五麻。」「安」與「則」相對為文,安,亦則也。言其陽則樹之五麻也。(今本「安」上又有「則」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又曰:「其山之淺,有蘢與斥,群木安逐。」安,於是也。《爾雅》曰:「逐,強也。」言群木於是強盛也。(尹注以「安」為「和易」,失之。)又曰:「群藥安生。」又曰:「群藥安聚。」又曰:「群木安逐,鳥獸安施。」《墨子·尚賢》篇曰:「若饑則得食,寒則得衣,亂則得治,此安生生。」安,猶「乃」也。言如此乃得生生也。《非樂》篇曰:「然即(即,與「則」同。《墨子》「則」字多作「即」)當為之撞巨鍾,擊鳴鼓,彈琴瑟,吹竽笙而揚干戚,民衣食之財將安可得而具乎?即我以為未必然也。」言衣食之財,將於是可得而具也。《荀子·勸學》篇曰:「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誌(誌,即識字也。識、誌二字,當衍其一),順《詩》《書》而已耳。」安,猶「則」也。言既不能好其人,又不能隆禮,則但學雜識、順《詩》《書》而已也。(楊倞注曰:「安,語助。或作『安』,或作『案』,《荀子》多用此字。《禮記·三年問》作『焉』。《戰國策》:謂趙王曰:『秦與韓為上交,秦禍案移於梁矣。』『秦與梁為上交,秦禍案攘於趙矣。』《呂氏春秋》:吳起謂商文曰:『今日置質為臣,其主安重;今日釋璽辭官,其主安輕。』蓋當時人通以『安』為語助。」)《仲尼》篇曰:「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國安自化矣。」言暴國於是自化也。又曰:「文王誅四,武王誅二,周公卒業。至於成王,則安無誅矣。」言至於成王,則於是無誅也。(今本「安」下有「以」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大略》篇曰:「至成、康則案無誅已。」是其證。)《王霸》篇曰:「身不能,不知恐懼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親比己者之用。」言於是唯便僻、左右是用也。又曰:「先義而後利,安不恤親疏,不恤貴賤,唯誠能之求。」言於是不恤親疏貴賤,而但求能者也。《正論》篇曰:「德明威積,海內之民,莫不願得以為君師。然而暴國獨侈,安能誅之。」能,猶「乃」也。(安、焉聲相近,能、乃聲相近。安能,即楚詞之「焉乃」也。互見「焉」字「能」字下。)言海內莫不服從,而暴國獨侈然自大,於是乃誅之也。又曰:「於是焉桀、紂群居,而盜賊擊奪以危上矣。安禽獸行,虎狼貪,故脯巨人而炙嬰兒矣。」安,亦「於是」也,互文耳。《呂氏春秋·執一》篇曰:「今日置質為臣,其主安重。今日釋璽辭官,其主安輕。」言有是臣,則主為之重;無是臣,則主為之輕也。《魏策》曰:「犀首得見齊王,因久坐(句),安從容談。」言犀首見齊王而久坐,於是從容與王談也。其作「案」者,《逸周書·武寤》篇曰:「約期於牧,案用師旅。」言約期於牧野,於是用師旅也。《荀子·榮辱》篇曰:「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言於是制禮義也。《王制》篇曰:「權謀傾覆之人退,則賢良知聖之士案自進矣。」言於是自進也。《臣道》篇曰:「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言是則曰是,非則曰非也。《正論》篇曰:「今子宋子案不然。」言今子宋子則不然也。(《荀子》中用「案」字者甚多,今不具載。)《趙策》曰:「秦與韓為上交,秦禍案移於梁矣。」言秦禍於是移於梁也。又曰:「秦按攻魏。」言秦於是攻魏也。(「按」與「案」同。下文「君按救魏」,「秦按為義」,義並與此同。今本作「秦按兵攻魏」,兵字乃後人所加。辯見《讀書雜志》。)其作「焉」者,見「焉」字下。
安,焉也,然也。《荀子·榮辱》篇曰:「俄則屈安窮矣。」言屈焉窮也。屈焉,窮貌也。(楊注曰:「安,語助,猶言屈然窮矣。」)
焉
[編輯]《顏氏家訓·音辭》篇曰:「諸字書『焉』字,鳥名,或雲語詞,皆音於愆反。自葛洪《要用字苑》分『焉』字音訓:若訓『何』訓『安』,當音於愆反。『於焉逍遙』,『於焉嘉客』,『焉用佞』,『焉得仁』之類是也。若送句及助詞,當音矣愆反。『故稱龍焉』,『故稱血焉』,『有民人焉』,『有社稷焉』,『托始焉爾』,『晉、鄭焉依』之類是也。」案《禮記·三年問》:「先王焉為之立中制節。」《荀子·禮論》篇「焉」作「安」。安、於一聲之轉,則助詞之「焉」,亦可讀於愆反,不必訓「何」訓「安」而後讀於愆反也。或讀矣愆反者,方俗語有輕重,而義則無分也。今仍從古讀。
《玉篇》曰:「焉,語已之詞也。」常語也。
《廣雅》曰:「焉,安也。」《論語·子路》篇皇侃《疏》曰:「焉,猶何也。」亦常語。
焉,狀事之詞也,與「然」同義。若《詩·小弁》曰「惄焉如搗」,《書·秦誓》曰「其心休休焉」之類是也。亦常語。
焉,比事之詞也,亦與「然」同義。若《大學》引《秦誓》曰「其如有容焉」之類是也。亦常語。
焉,猶「乎」也。《詩·杕杜》曰:「嗟行之人,胡不比焉?」《儀禮·喪服傳》曰:「野人曰:父母何算焉?」《禮記·檀弓》曰:「子何觀焉?」隱元年《左傳》曰:「君何患焉?」《周語》曰:「先王豈有賴焉?」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曰:「君何憂焉?」《論語·子路》篇曰:「又何加焉?」是也。又昭三十二年《左傳》:「遲速衰序,於是焉在。」《莊子·秋水》篇:「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焉」字亦與「乎」同義。
焉,猶「也」也。昭三十二年《左傳》曰:「民之服焉,不亦宜乎!」莊元年《公羊傳》曰:「於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於其乘焉,拉幹而殺之。」定四年曰:「於其歸焉,用事乎河。」是也。《禮記·檀弓》曰:「子夏曰:『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子張曰:『先王制禮,不敢不至焉。』」焉,猶「也」耳。
焉,猶「於」也。哀十七年《左傳》曰:「裔焉大國(句),滅之將亡。」裔,邊也。焉,於也。言邊於大國,將見滅而亡也。(此顧氏寧人說。杜注既失其句,而又失其韻,無庸置辯。)宣六年《公羊傳》曰:「勇士入其大門,則無人焉門者。入其閨,則無人焉閨者。」何注曰:「焉者,於也。是無人於門閨守視者也。(下文「上其堂,則無人焉」,注曰:「但言焉,絕語辭,堂不設守視人,故不言焉堂者。」今本正文作「則無人門焉者」,「則無人閨焉者。」注中「焉堂者」,亦作「堂焉者」,皆後人不曉文義而妄乙之,此段氏若膺說。)《孟子·盡心》篇曰:「人莫大焉無親戚、君臣、上下。」言莫大於無親戚、君臣、上下也。
焉,猶「是」也。《玉篇》曰:「焉,是也。」《詩·防有鵲巢》曰:「誰侜予美,心焉忉忉。」言心是忉忉也。《巧言》曰:「往來行言,心焉數之。」言心是數之也。隱六年《左傳》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周語》作「晉、鄭是依」。襄三十年曰:「安定國家,必大焉先。」言必大是先也。昭九年曰:「使逼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言郊甸之地,戎是取之也。(《正義》曰:「焉,猶何也。若不由晉,則戎何得取周之地也?」失之。)《吳語》曰:「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焉比謀。」言孩童是比謀也。
焉,猶「於是」也,乃也,則也。《聘禮記》曰:「及享,發氣,焉盈容。」言於是盈容也。(於是,猶「乃」也,「則」也)。《禮記·月令》曰:「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於天子(句),天子焉始乘舟,薦鮪於寢廟。」言天子於是始乘舟也。(今本「焉」字在「乃告舟備具於天子」下,唐石經同。家大人曰:「焉」字本在「始乘舟」之上。《呂氏春秋·季春篇》作「乃告舟備具於天子,天子焉始乘舟」。高注曰:「焉,猶於也。自冬至此,於是始乘舟。」《淮南·時則》篇及高注並同。《宋書·禮志》引蔡氏《章句》曰:「陽氣和暖,鮪魚時至,將取以薦寢廟,故因是乘舟禊於名川也。」焉、因聲相近,「因是」二字,正釋「焉」字也。後之校《月令》者,不知「焉」訓為「於」,遂移「焉」字於上句之末。校《呂氏春秋》者,又依誤本《月令》,於上句末增入「焉」字,唯下句「焉」字未刪,則以高注訓「焉」為「於」故也。《淮南》作「乃告具於天子」,無「焉」字。《月令》之文,亦無以「焉」字絕句者。)《晉語》曰:「盡逐群公子,乃立奚齊(句),焉始為令,國無公族焉。」言於是始為令也。《墨子·魯問》篇曰:「公輸子自魯南遊楚(句),焉始為舟戰之器。」言於是始為舟戰之器也。《山海經·大荒西經》曰:「夏後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始得歌《九招》。」(今本「始」字在「得」字下,亦後人不曉文義而妄乙之。)言於是始得歌《九招》也。此皆古人以「焉始」二字連文之證。又《祭法》曰:「壇墠有禱(句),焉祭之。無禱,乃止。」言有禱則祭之也。(家大人曰:「焉」字下屬為句。「焉祭之」與「乃止」相對為文。)《三年問》曰:「故先王焉為之立中制節。」言先王於是為之立中制節也。(《荀子·禮論》篇「焉」作「安」,「焉」、「安」古字通,亦通作「案」,說見「安」字下。)又曰:「焉使倍之,故再期也。」言於是使倍之也。(鄭注曰:「焉,猶然。」然者,乃也,義亦與「於是」同。《荀子》作「案使倍之」。)《鄉飲酒義》曰:「焉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又曰:「焉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又曰:「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亂也。」皆言於是知其能如此也。(三「焉」字屬下讀,不屬上讀。上文「眾賓自入」及「不酢而降」,句末皆無「焉」字,是其證。《正義》以焉字上屬,失之。此劉氏端臨說。)《大戴禮·王言》篇曰:「七教修(句),焉可以守;三至行(句),焉可以征。」言乃可以守,乃可以征也。(《家語》作「然後可以守」,「然後可以征。」)《曾子製言》篇曰:「有知(句),焉謂之友;無知(句),焉謂之主。」言有知則謂之友,無知則謂之主也。《齊語》曰:「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裏,裏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句)。焉以為軍令。」軍令,軍長也。言於是以為軍長也。(家大人曰:「焉」字屬下讀,不屬上讀。上文「裏有司」下無「焉」字,是其證。韋註:「良人,鄉大夫也。」本在「良人」下,今本移置於「焉」字下,非。)《吳語》:「王孫雒曰:『吾道路悠遠,必無有二命(句),焉可以濟事。』」言必無有二命,乃可以濟事也。《山海經·大荒南經》曰:「雲雨之山,有木名曰欒,群帝焉取藥。」言群帝於是取藥也。《老子》十七章、二十三章並云:「信不足(句),焉有不信。」言信不足,於是有不信也。(今本作「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下「焉」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辯見《讀書雜志》。)《管子·幼官》篇曰:「勝無非義者(句),焉可以為大勝。」言勝無非義者,乃可以為大勝也。《揆度》篇曰:「民財足,則君賦斂焉不窮。」言賦斂乃不窮也。《墨子·親士》篇曰:「分議者延延,而支苟(二字有誤)者詻詻(句),焉可以長生保國。」言如是,乃可以長生保國也。《兼愛》篇曰:「必知亂之所自起(句),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言知亂之所自起,乃能治之也。《非攻》篇曰:「天乃命湯於鑣宮,用受夏之大命。湯焉敢奉率其眾以鄉有夏之境。」言湯既受天命,乃敢伐夏也。又曰:「王既已克殷,成帝之來,分主諸神,祀紂先王,通維四夷,而天下莫不賓(句),焉襲湯之緒。」言武王乃襲湯之緒也。《列子·天瑞》篇曰:「其在死亡也,則之於息(句),焉反其極矣。」言既往於息,乃反其極也。《莊子·則陽》篇曰:「君為政(句),焉勿鹵莽。治民(句),焉勿滅裂。」言為政則勿鹵莽,治民則勿滅裂也。《荀子·非相》篇曰:「麵長三尺(句),焉廣三寸。」言麵長三尺,乃其廣僅三寸也。《議兵》篇曰:「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言入乃焦沒也。又曰:「凡人之動也,為賞慶為之,則見害傷焉止矣。」言見害傷乃止也。又曰:「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無禮義忠信(句),焉慮率用賞慶刑罰埶詐險厄其下,獲其功用而已矣。」言無禮義忠信以接下,乃慮率用賞慶刑罰埶詐而已也。(楊倞注曰:「焉慮,無慮,猶言大凡也。」案,焉猶「乃」也。慮,率。皆謂大凡也。《漢書·賈誼傳》:「慮亡不帝制而天下自為者。」顏師古註:「慮,大計也。」)《楚辭·離騷》曰:「馳椒邱且焉止息。」言且於是止息也。《九章》曰:「焉洋洋而為客。」又曰:「焉舒情而抽信兮。」義並與「於是」同。又《離騷》曰:「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九辯》曰:「國有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義並與「乃」同。又《招魂》曰:「巫陽焉乃下招曰。」言巫陽於是下招也。(家大人曰:《招魂》曰:「巫陽對曰掌夢,上帝其難從。若必筮予之,恐後謝之,不能復用。」王注曰:「謝,去也。巫陽言如必欲先筮問,求魂魄所在,然後與之,恐後世怠懈,必去卜筮之法,不能復修用。」下文「巫陽焉乃下招曰」,注曰:「巫陽受天帝之命,因下招屈原之魂。」據此,則「不能復用」為句,「巫陽焉乃下招曰「為句,明矣。焉乃者,語詞,猶言巫陽於是下招耳。王注曰:「因下招屈原之魂。」「因」字正釋「焉乃」二字。今本皆以「不能復用巫陽焉」為句,非也。「不能復用」者,謂不用卜筮,非謂不用巫陽。且用字古讀若「庸」,與從字為韻。若以不用巫陽連讀,則既失其義,而又失其韻矣。)《遠遊》篇曰:「焉乃逝以徘徊。」《列子·周穆王》篇曰:「焉乃觀日之所入。」此皆古人以「焉乃」二字連文之證。又案僖十五年《左傳》:「晉於是乎作爰田」,「晉於是乎作州兵。」《晉語》作「焉作轅田」,「焉作州兵。」《西周策》:「君何患焉?」《史記·周本紀》作「君何患於是」。是「焉」與「於是」同義。莊八年《公羊傳》曰:「吾將以甲午之日,然後祠兵於是。」《管子·小問》篇曰:「且臣觀小國諸侯之不服者,唯莒於是。」是「於是」與「焉」同義。《荀子·禮論》篇:「三者偏亡(句),焉無安人。」《史記·禮書》「焉」作「則」。《老子》第十三章:「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天下。」《淮南·道應》篇引此「則」作「焉」。是「焉」與「則」亦同義。後人讀周、秦之書,但知「焉」為絕句之詞,而不知其更有他義,於是或破其句,或倒其文,而《禮記》《國語》《公羊》《老子》《楚辭》《山海經》諸書,皆不可讀矣。
焉爾,猶「於是」也。隱二年《公羊傳》曰:「托始焉爾。」何注曰:「焉爾,猶於是也。」
為
[編輯]為,曰也。桓四年《穀梁傳》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公羊傳》「為」作「曰」,是也。
為,猶「以」也。《詩·十月》曰:「胡為我作,不即我謀?」隱元年《公羊傳》曰:「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四年《穀梁傳》曰:「何為貶之也?」《論語·先進》篇曰:「由之瑟,奚為於某之門?」(高誘注《呂氏春秋·期賢》篇曰:「於,猶在也。」言由之瑟,何以在我之門也。)胡為、曷為、何為、奚為,皆言「何以」也。隱三年《公羊傳》曰:「先君之所為不與臣國而納國乎君者。」僖十年《穀梁傳》曰:「裏克所為弒者。」《趙策》曰:「所為見將軍者。」皆言「所以」也。故《史記·楚世家》曰:「秦之所為重王者。」《魯仲連傳》曰:「秦所為急圍趙者。」《秦策》《趙策》並作「所以」。
為,猶「用」也。桓六年《左傳》曰:「在我而已,大國何為?」言大國何用也。《吳語》曰:「危事不可以為安,死事不可以為生,則無為貴智矣。」言無用貴智也。成七年《穀梁傳》曰:「雩不月而時,非之也,冬無為雩也。」言無用雩也。
為,猶「將」也。《孟子·梁惠王》篇曰:「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趙注曰:「君將欲來。」是也。《史記·盧綰傳》曰:「盧綰妻子亡降漢,會高後病不能見,舍燕邸,為欲置酒見之。高後竟崩,不得見。」言高後將欲置酒見之,會高後崩,不得見也。《衛將軍驃騎傳》曰:「驃騎始為出定襄,當單于。捕虜,虜言單于東,乃更令驃騎出代郡。」言始將出定襄,後更出代郡也。
家大人曰:為,猶「如」也,假設之詞也。《晉語》:「叔向曰:『荊若襲我,是自背其信而塞其忠也。為此行也,荊敗我,諸侯必叛之。』」(為,猶「如」也。言如此行也,而荊敗我,則諸侯必叛之也。今本無「為」字,乃後人不曉古義而妄刪之,據宋明道本補。)《管子·戒》篇曰:「夫江、黃之國近於楚,為臣死乎,君必歸之楚而寄之。」(為,猶「如」也。臣,管子自謂也。言如臣死,則君必歸江、黃於楚也。君知章注曰:「二國豈為齊臣而死乎?」非是。)《列子·說符》篇曰:「孫叔敖戒其子曰:為我死,王則封女,女必無受利地。」(《呂氏春秋·異寶》篇同)《呂氏春秋·長見》篇曰:「臣之禦庶子鞅,願王以國聽之也。為不能聽,勿使出境。」(《魏策》同)《韓子·內儲說》篇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為見王,必掩口。」(《楚策》同)《顯學》篇曰:「今之新辯,濫乎宰予。而世主之聽,眩乎仲尼。為悅其言,因任其身,則焉得無失乎?」《秦策》曰:「中國無事於秦,則秦且燒爇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於秦,則秦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也。」又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上「為」字,如也。)又曰:「是楚與三國謀出秦兵矣,秦為知之,必不救也。」《趙策》曰:「魏使人因平原君請從於趙,三言之,趙王不聽。出遇虞卿,曰:『為入,必語從。』」《韓策》曰:「韓為不能聽我,(鮑本如此,姚本作「縱韓為不能聽我」,非是。辯見《讀書雜志》。)韓之德王也,必不為雁行以來。為能聽我,絕和於秦,秦必大怒以厚怨於韓。」又曰:「料大王之卒,悉之不過三十萬,為除守徼亭障塞,見卒不過二十萬而已。」《史記·宋世家》曰:「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治,不如去。」凡言「為」者,皆「如」也。
為,猶「使」也,亦假設之詞也。《孟子·離婁》篇曰:「苟為不畜,終身不得。」又曰:「苟為無本,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告子》篇曰:「苟為不熟,不如荑稗。」《莊子·人間世》篇曰:「苟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皆言「苟使」也。
家大人曰:為,猶「於」也。莊二十二年《左傳》曰:「並於正卿。」《釋文》曰:「於,本或作為。」(「於」、「於」古字通)《西周策》曰:「君不如令獘邑陰合為秦。」(鮑本如是,姚本「為」字依史記作「於」。)《史記·孟嘗君傳》「為」作「於」。《晉語》曰:「稱為前世。」韋注曰:「言見稱譽於前世。」是「為」即「於」也。又僖二十年《穀梁傳》曰:「謂之新宮,則近為禰宮。」言近於禰宮也。《晏子·雜篇》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言於其來也。《秦策》曰:「朝為天子。」(飽本「朝」上增「一」字,非是。辯見《讀書雜志》。)言朝於天子也。《竹書紀年》曰:「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白衰皆降為秦師。」言降於秦師也。
為,猶「則」也。《莊子·寓言》篇曰:「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為,亦「則」也。
家大人曰:為,猶「與」也。《管子·戒》篇曰:「自妾之身之不為人持接也。」尹知章注曰:「為,猶與也。」《孟子·公孫丑》篇曰:「不得不可以為悅,無財不可以為悅,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言得之與有財也。《齊策》曰:「犀首以梁為齊戰於承匡而不勝。」言以梁與齊戰也。《韓策》曰:「嚴仲子辟人,因為聶政語。」言與聶政語也。《韓詩外傳》曰:「寡人獨為仲父言,而國人知之,何也?」言獨與仲父言也。《史記·淳于髡傳》曰:「豈寡人不足為言邪?」言不足與言也。《李斯傳》曰:「斯其猶人哉,安足為謀?」言安足與謀也。
家大人曰:為,猶「有」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趙注曰:「為,有也。雖小國,亦有君子,亦有野人也。」又曰:「夷子憮然為間。」注曰:「為間,有頃之間也。」《盡心》篇曰:「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注曰:「為間,有間也。」《晏子·外篇》曰:「孔子之不逮舜為間矣。」為間,亦有間也。故《莊子·大宗師》篇曰:「莫然有間。」《釋文》曰:「本亦作『為間』。」又僖三十三年《左傳》曰:「秦則無禮,何施之為?」言何施之有也。(《漢書·張湯傳》曰:「何厚葬為?」《漢紀》作「何厚葬之有」。)成二年《傳》曰:「臣,治煩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爭。今二子者,君生則縱其惑,死又益其侈,是棄君於惡也,何臣之為?」言何臣之有也。(杜注曰:「若言何用為臣。」失之。)十二年《傳》曰:「若讓之以一矢,禍之大者,其何福之為?」言何福之有也。(桓六年《左傳》曰:「其何福之有?」)昭元年《傳》曰:「諸侯之會,衛社稷也。我以貨免,魯必受師,是禍之也,何衛之為?」言何衛之有也。十三年《傳》曰:「國不競亦陵,何國之為?」言何國之有也。又曰:「若曰無罪而惠免之,諸侯不聞,是逃命也,何免之為?」言何免之有也。《周語》曰:「餘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與百姓何?何政令之為也?」言何政令之有也。(韋注曰:「何以復臨百姓而為政令乎?」失之。)《晉語》曰:「若有違質,教將不入,其何善之為?」言何善之有也。(韋註:「言不能使善。」失之。)又曰:「今範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於難。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棄之。則何良之為?」言何良之有也。《楚語》曰:「若於目觀則美,縮於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言胡美之有也。又曰:「君而討臣,何仇之為?」言何仇之有也。又曰:「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之為?」(宋明道本作「何寶之焉」,「焉」乃「為」字之誤。上篇「胡美之為」,宋本「為」誤作「焉」,即其證。今本作「何寶焉」,刪去「之」字,尤非。)言何寶之有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言有若親其鄰之赤子也。《盡心》篇曰:「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言使彼有可幾及也。
家大人曰:為,猶「謂」也。宣二年《穀梁傳》曰:「趙盾曰:『天乎天乎!予無罪。孰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言孰謂盾忍弒其君者也。(《公羊傳》曰:「趙盾曰:『吾不弒君,誰謂吾弒君者乎?』」是其證。範注訓「為」為「作」,失之。辯見《經義述聞》。)《孟子·公孫丑》篇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言子謂我願之也。《告子》篇曰:「為是其智弗若與?(「為」與「謂」同義。趙注曰:「為是謂其智不如也。」分「為」與「謂」為二,失之。)曰,非然也。」言謂是其智弗若也。又曰:「《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誌於享。』為其不成享也。」言《書》之所言,謂其不成享也。《禮記·文王世子》曰:「父在斯為子,君在斯謂之臣。」(「為」下當有「之」字,寫者脫去耳。《淮南·詮言》篇曰:「動而為之生,死而謂之窮。」《說苑·臣術》篇曰:「從命利君為之順,從命病君為之諛,逆命利君謂之忠,逆命病君謂之亂。」「為之」、「謂之」互用,是其例也。孔穎達不能釐正而曲為之說,非是。)為,猶「謂」也。《莊子·天地》篇曰:「四海之內共利之之為悅,共給之之謂安。」《讓王》篇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某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之為」,猶「之謂」也,故「其何窮之為」,《呂氏春秋·慎人》篇作「何窮之謂」。《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篇曰:「此之為考誌也。」《逸周書·官人》篇「為」作「謂」。莊二十二年《左傳》曰:「是謂觀國之光。」《史記·陳杞世家》「謂」作「為」。《墨子·公輸》篇曰:「宋所為無雉兔鮒魚者也。」《宋策》「為」作「謂」。
為,語助也。(《禮記·曾子問》篇《正義》引一解曰:「為是助語。」)《大戴禮記·五帝德》篇曰:「夫黃帝尚矣,女何以為(句)?先生難言之。」(「女何以為」絕句。以,用也。為,語助也。言黃帝之事遠矣,汝何用問也。「先生難言之」自為一句。《史記·五帝紀讚》曰:「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義本於此也。王肅作《家語》,乃用其文而改之曰:「上世黃帝之問,將謂先生難言之故乎?」則既失其義而又失其句矣。)又《四代》篇及《論語·子張》篇並曰:「無以為也。」(以,用也。為,語助。《大戴禮記》曰:「公曰:請問民征?子曰:無以為也,難行。」言無用問也。《論語》曰:「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言無用毀也。皇侃《論語疏》曰:「使無以為訾毀。」邢昺《正義》曰:「無用為此毀訾。」皆誤解「為」字。)襄十七年《左傳》曰:「是之不憂,而何以田為?」二十二年《傳》曰:「雨行,何以聖為?」昭二十八年《傳》曰:「三代之亡,共子之廢,皆是物也。女何以為哉?」(以,用也。言女何用是物哉。為,語助。)《晉語》曰:「將何治為?」《楚語》曰:「亡人得生,又何不來為?」定十年《穀梁傳》曰:「何為來為?」(下「為」字語助。)《論語·顏淵》篇曰:「何以文為?」(皇侃《疏》曰:「何必用於文華乎?」是「為」為語助也。邢昺《正義》曰:「何用文章乃為君子。」非是。)《子路》篇曰:「雖多,亦奚以為?」(以,用也。為,語助。言誦詩雖多,亦何用也。皇侃《疏》曰:「亦何所為用哉?」失之。)《季氏》篇曰:「何以伐為?」(以,用也。言何用伐也。)《孟子·滕文公》篇曰:「惡用是饆饆者為哉?」《萬章》篇曰:「我何以湯之聘幣為哉?」《莊子·逍遙遊》篇曰:「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以,用也。之,是也。言何用是九萬里也。)又曰:「予無所用天下為。」《楚詞·漁父》篇曰:「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荀子·議兵》篇曰:「然則又何以兵為?」《呂氏春秋·異寶》篇曰:「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韓子·說林》篇曰:「奚以薛為?」《趙策》曰:「君何以疵言告韓、魏之君為?」皆是也。
謂
[編輯]家大人曰:謂,猶「為」也(此「為」字讀平聲)。《易·小過》上六曰:「是謂災眚。」《詩·賓之初筵》曰:「醉而不出,是謂伐德。」是謂,猶「是為」也。莊二十二年《左傳》:「是謂觀國之光。」《史記·陳杞世家》作「是為」,是其證也。又僖五年《傳》曰:「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言一之為甚也。昭元年曰:「此之謂多矣。若能少此,吾何以得見?」言此之為多也。十年曰:「佻之謂甚矣,而壹用之。」二十一年曰:「登之謂甚,吾又重之。」《周語》曰:「守府之謂多,胡可興也?」《晉語》曰:「八年之謂多矣,何以能久?」義並同也。又《大戴禮·少間》篇曰:「何謂其不同也?」(元本如是,明本皆改「謂」作「為」,失之。)《韓詩外傳》曰:「何謂而泣也?」《淮南·人間》篇曰:「國危而不安,患結而不解,何謂貴智?」(《吳語》曰:「危事不可以為安,死事不可以為生,則無為貴智矣。」)並與「何為」同義。《楚策》曰:「人皆以謂公不善於富摯。」與「以為」同義。故《說苑·君道》篇:「則何為不具官乎?」《晏子春秋·問》篇「為」作「謂」。《呂氏春秋·精諭》篇:「胡為不可?」《淮南·道應》篇「為」作「謂」。《漢書·英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史記》「為」作「謂」。為、謂一聲之轉,故「為」可訓「謂」,「謂」亦可訓「為」。互見「為」字下。
家大人曰:謂,猶「為」也(此「為」字讀去聲)。《史記·魯仲連傳》曰:「所謂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所謂,所為也。《鹽鐵論·憂邊》篇曰:「有一人不得其所,則謂之不樂。」謂之,為之也。故《呂氏春秋·恃君》篇「凡吾所為為此者」,《趙策》「所為」作「所謂」。《史記·蕭相國世家》「上所為數問君者」,《漢書》「為」作「謂」。《周本紀》「請為王聽東方之變」,《東周策》「為」作「謂」。《大戴禮·朝事》篇曰:「禮樂謂之益習,德行謂之益修,(高安朱氏本改兩「謂」字作「為」,失之。)天子之命為之益行。」謂,亦「為」也,互文耳。
家大人曰:謂,猶「與」也。《史記·鄭世家》曰:「晉欲得叔詹為僇,鄭文公恐,不敢謂叔詹言。」言不敢與叔詹言之也。《漢書·高祖紀》:「高祖乃書帛射城上,與沛父老。」史記「與」作「謂」。與、謂亦一聲之轉,故「與」可訓「謂」,「謂」亦可訓「與」,互見「與」字下。
家大人曰:謂,猶「如」也,奈也。《齊策》曰:「雖惡於後王,吾獨謂先王何乎?」高注曰:「謂,猶奈也。」《漢書·禮樂志·郊祀歌》曰:「遍觀是邪謂何?」晉灼注曰:「謂何,當如之何也。」如之何,即奈之何也。《詩·行露》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謂,猶「奈」也。言豈不欲夙夜而行,奈道中多露何哉。(「謂何」而但曰「謂」,猶「奈何」而但曰「奈」也。《淮南·兵略》篇曰:「唯無形者,無可奈也。」揚雄《廷尉箴》曰:「惟虐惟殺,人莫予奈。」奈,即奈何也。《正義》以「以為」二字代「謂」字,未合語意。)《北門》曰:「天實為之,謂之何哉?」言奈之何也。(《箋》曰:「謂,勤也。我勤身以事君,何哉?」失之。)《節南山》曰:「赫赫師尹,不平謂何?」言師尹為政不平,其奈之何也。(《箋》曰:「謂何,猶云何也。」《正義》曰:「汝居位為政不平,欲云何乎?」未合語意。)僖二十八年《左傳》曰:「救而棄之,謂諸侯何?」言奈諸侯何也。(成十六年曰:「若諸侯何?」若,亦奈也。)成二年曰:「以師伐人,遇其師而還,將謂君何?」言將奈君何也。(僖十五年曰:「將若君何?」)十七年曰:「君實有臣而殺之,其謂君何?」言其奈君何也。《魏策》曰:「殺之亡之,無謂天下何?內之,無若群臣何?」若,亦奈也。言無奈天下何、無奈群臣何也。《史記·孝文紀》曰:「是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言奈天下何也。(《索隱》曰:「言何以謂於天下。」失之。)「謂」與「如」、「若」、「奈」並同義。《史記·禮書》曰:「孝文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謂何,如何也。言禮貌不足恃,但問躬化如何耳。(《儒林傳》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
卷三
[編輯]惟、唯、維、雖
[編輯]惟,發語詞也。《書·皋陶謨》曰:「惟帝其難之。」《洪範》曰:「惟十有三祀。」哀六年《左傳》引《夏書》曰:「惟彼陶唐。」是也。字或作「唯」,或作「維」。家大人曰:亦作「雖」。文十七年《左傳》曰:「雖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言惟敝邑之事君也。又曰:「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言惟我小國也。(隱十一年《傳》:「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文義相似。)昭九年曰:「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言伯父猶暴蔑宗周,惟彼戎狄,於餘一人何有也。(杜註:「伯父猶然,則雖戎狄無所可責。」文義未安。)《墨子·尚賢》篇曰:「故唯昔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又曰:「故雖昔者三代暴王桀、紂、幽、厲之所以失損其國家,傾覆其社稷者。」雖,即唯也。(「唯」、「雖」古字通,互見「雖」字下。)其在句中助語者,皋陶謨曰:「百工惟時。」大誥曰:「予惟小子。」召誥曰:「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是也。
惟,獨也。常語也。或作「唯」、「維」。家大人曰:亦作「雖」。《莊子·庚桑楚》篇曰:「唯蟲能蟲,唯蟲能天。」
《釋文》曰:「唯,一本作雖。」又《詩·抑》曰:「女雖湛樂從,弗念厥紹。」言女惟湛樂之從也。(《書·無逸》曰:「惟耽樂之從。」文義正與此同。《箋》曰:「女君臣雖好樂嗜酒而相從,不當念繼女之後,人將效女所為乎?」失之。)《管子·君臣》篇曰:「故民迂則流之,民流通則迂之。決之則行,塞之則止。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言惟有明君能如此也。《楚辭·離騷》曰:「餘雖修誇以幾羈兮。」(今本「修」上有「好」字,臧氏用中以王注校之,知為衍文。說見《讀書雜志》。)言餘惟有此修誇之行,以致為人所係累也。(王註:「言己雖有絕遠之智,誇好之姿,然己為讒人所幾羈而係累矣。」失之。)《楚策》曰:「雖無出兵甲,席捲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言秦惟無出兵,出兵則天下不能當也。(《莊子·人間世》篇曰:「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鬥其捷。」《史記·留侯世家》曰:「楚唯無強,六國立者復橈而從之。」文義並與此同。)
薛綜注《東京賦》曰:「惟,有也。」《書·酒誥》曰:「我聞惟曰。」「我聞亦惟曰。」皆言我聞有此語也。《詩·六月》曰:「比物四驪,閑之維則。」言閑之有法也。
惟,猶「乃」也。《書·盤庚》曰:「非予自荒茲德,惟女含德,不惕予一人。」《詩·文王》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也。
《文選·甘泉賦》李善注曰:「惟,是也。」《書·康誥》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又曰:「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多方》曰:「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寧,乃惟爾自速辜。」是也。
《玉篇》曰:「惟,為也。」《書·皋陶謨》曰:「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某氏《傳》曰:「萬國眾賢,共為帝臣。」《酒誥》曰:「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傳》曰:「亦無非以酒為行」,「亦無不以酒為罪。」
惟,猶「以」也。《書·盤庚》曰:「亦惟女故,以丕從厥誌。」《詩·狡童》曰:「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僖二年《左傳》曰:「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五年曰:「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是也。
惟,猶「與」也,及也。《詩·無羊》曰:「牧人乃夢,眾維魚矣,鍈維苬矣。」《箋》曰:「牧人乃夢見人眾相與捕魚,又夢見鍈與苬。」是下「維」字訓為「與」,與上「維」字異義也。《靈台》曰:「虡業維樅,賁鼓維鏞。」下「維」字亦當訓為「與」,謂賁鼓與鏞也。(《正義》曰:「懸賁之大鼓及維鏞之鍾。」於「維」上加「及」字以釋之,不知「維」即「及」也。)又《書·禹貢》曰:「齒革羽旄惟木。」《酒誥》曰:「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裏居。」《多方》曰:「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下文曰:「告爾有方多士,暨殷多士。」文義正與此同。)《魯語》曰:「與百官之政事師尹,維旅牧相,宣序民事。」(政,與「正」通。為長謂之正,任職謂之事。政、事、師、尹、旅、牧、相,皆官名。維,與也。謂百官之政事師尹與旅牧相也。韋注引三君云:「維,陳也。旅牧相,皆百官政事之所及也。」失之。辯見《經義述聞》。)「惟」字並與「與」同義。
雲(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員
[編輯]雲,言也,曰也。常語也。
雲,猶「是」也。《詩·正月》曰:「有皇上帝,伊誰雲憎。」言伊誰是憎也。《何人斯》曰:「伊誰雲從,維暴之雲。」言伊誰是從也。(毛《傳》曰:「雲,言也。」此釋下「雲」字,非釋上「雲」字。言伊誰是從乎,維暴公之言也。鄭《箋》曰:「是言從誰生乎?」則誤訓上「雲」字為「言」矣。)
家大人曰:雲,猶「有」也。或通作「員」。(《詩·玄鳥箋》曰:「員,古文雲。」)《廣雅》曰:「員、雲,有也。」《文選》陸機《答賈長淵詩注》引應劭《漢書注》曰:「雲,有也。」《書·秦誓》曰:「雖則員然。」(今本「員」作「雲」,乃衛包所改。茲據山井鼎《七經孟子考文》所引古本及《漢書》韋賢、李尋二傳注所引更正。)言雖則有然也。(某氏《傳》曰:「前雖有雲然之過」,加「有」字於「雲然」之上以釋之,不知「雲」即「有」也。)文二年《公羊傳》曰:「大旱之日短而雲災,故以災書。此不雨之日長而無災,故以異書也。」「雲災」與「無災」對文,是「雲」為「有」也。(何註:「雲,言也。言有災。」亦不知「雲」即「有」也。)楊倞注《荀子·非十二子》篇引《慎子》曰:「雲能而害無能,則亂也」。言有能而害無能之人,則必亂也。又《荀子·儒效》篇曰:「故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雲能則必為亂。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勇則速威,雲能則速成。」言無師無法而有能,則必為亂。有師有法而有能,則其成必速也。(楊注曰:「雲能,自言其能也。」失之。)《法行》篇曰:「曾子曰:『詩曰:轂已破碎,乃大其輻。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雲益乎?』」雲益,有益也。
家大人曰:雲,猶「或」也。「或」與「有」古同聲而通用(見「或」字「有」字下),故「雲」訓為「有」,又訓為「或」。《書·秦誓》曰:「日月逾邁,若弗員來。」(衛包改「員」為「雲」,今據《正義》及《七經孟子考文》更正。)言若弗或來也。《詩·抑》曰:「無曰不顯,莫予雲覯。」言莫予或覯也。《桑柔》曰:「民有肅心,荓雲不逮。」言使或不逮也。又曰:「為民不利,如雲不克。」言如或不克也。(以上三條,《正義》皆誤解「雲」字。)《魯語》曰:「帥大仇以憚小國,其誰雲待之?」言誰或禦之也。(韋注曰:「待,猶禦也。」)《晉語》曰:「其誰雲弗從?」言誰或不從也。(韋注曰:「誰有不從?」有,亦「或」也。)又曰:「內外無親,其誰雲救之?」言誰或救之也。(韋注曰:「雲,言也。」失之。)《墨子·公孟》篇曰:「鳥魚可謂愚矣,禹、湯猶雲因焉。」言鳥魚雖愚,禹、湯猶或因之也。(上文曰:「今鳥聞熱旱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當此,雖禹湯為之謀,必不能易矣。」)
家大人曰:雲,猶「如」也。「如」與「或」義相近。《列子·力命》篇曰:「管夷吾有病,小白問之曰:『仲父之病疾矣。不可諱,(今本「不可」誤作「可不」。《莊子·徐無鬼》篇亦誤,今據張湛注乙正。《管子·戒》篇、《小稱》篇並作「不可諱」。《魏策》曰:「公叔病即不可諱,將奈社稷何?」)雲至於大病,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言如至於大病也。(《禮記·檀弓》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則如之何?」文義正與此同。張湛以「雲」字屬上讀,失之。)
家大人曰:雲,猶「然」也。僖二十九年《左傳》:「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其音雲。』」言其音然也。《史記·周本紀》曰:「其色赤,其聲魄雲。」言其聲魄然也。(《集解》引馬注《太誓》曰:「魄然,安定意也。」)《封禪書》曰:「秦文公獲若石雲於陳倉北阪。」言若石然也。又曰:「若雄雉,其聲殷雲。」言其聲殷然也。(《漢書·郊祀志》顏注,以「雲」為傳聲之亂,則誤讀為「紛紜」之紜矣。)
雲,發語詞也。《詩·卷耳》曰:「云何籲矣。」《簡兮》曰:「雲誰之思?」《君子偕老》曰:「雲如之何。」《風雨》曰:「雲胡不夷?」《何人斯》曰:「雲不我可。」《桑柔》曰:「雲徂何往。」《雲漢》曰:「雲我無所。」「雲如何裏。」是也。(說者多訓「雲」為「言」,失之。)
雲,語中助詞也。《詩·雄雉》曰:「道之雲遠,曷雲能來?」言道之遠,何能來也。《四月》曰:「我日構禍,曷雲能穀?」言何能穀也。《瞻卬》曰:「人之雲亡。」言人之亡也。「雲」皆語助耳。(說者多訓為「言」,失之。)僖十五年《左傳》曰:「歲雲秋矣。」成十二年曰:「日雲莫矣。」亦以「雲」為語助。
雲,語已詞也。《詩·出其東門》曰:「聊樂我員。」《正義》曰:「雲、員,古今字,助句辭也。」《大戴禮·夏小正傳》曰:「蓋記時也雲。」《禮記·樂記》曰:「故聖人曰禮樂雲。」是也。
雲爾、雲乎,皆語已詞也。宣元年《公羊傳》曰:「猶曰無去是雲爾。」隱元年《穀梁傳》曰:「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雲爾。」《論語·述而》篇曰:「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莊二十四年《公羊傳》曰:「棗栗雲乎,腶脩雲乎。」《大戴禮·曾子天圓》篇曰:「而聞之雲乎。」《論語·陽貨》篇曰:「玉帛雲乎哉。」是也。
有
[編輯]有,猶「或」也。故莊二十九年《穀梁傳》曰:「一有一亡曰有。」《易·後》九五曰:「有隕自天。」言或隕自天也。《書·盤庚》曰:「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奸宄。」乃有,乃或也。《多士》曰:「朕不敢有後。」《孟子·梁惠王》篇引《書》曰:「天下曷敢有越厥誌。」敢有,敢或也。(「朕不敢有後」,言我奉天之命,遷爾於雒邑,不敢或後也。某氏《傳》曰:「不敢有後誅。」失之。)《詩·載馳》曰:「大夫君子,無我有尤。」言無我或尤也。又《春秋》凡言「日有食之」者,皆謂日或食之也。「有」與「或」古同聲而義亦相通,詳見「或」字下。
有,猶「又」也。《詩·終風》曰:「終風且曀,不日有曀。」《文王》曰:「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既醉》曰:「昭明有融。」又曰:「令終有俶。」《儀禮·士相見禮》曰:「某子命某見,吾子有辱。」《箋》《注》並曰:「有,又也。」有、又古同聲,故「又」字或通作「有」。《易·繫辭傳》:「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鄭、虞本「又」並作「有」。《考工記·弓人》:「量其力有三鈞。」《禮記·內則》:「三王有乞言。」鄭注並曰:「有,讀為又。」《易·蠱彖傳》曰:「終則有始,天行也。」言終則又始也。(王弼註:「終則復始。」)《禮記·玉藻》曰:「既搢必盥,雖有執於朝,弗有盥矣。」言搢笏之時既盥,則後雖有執事於朝,不須又盥也。《晉語》曰:「德廣賢至,有何患矣?」言又何患也。(上文曰:「親以無災,又何患焉?」)《管子·宙合》篇曰:「天地萬物之橐,宙合有橐天地。」言又橐天地也。《孟子·梁惠王》篇曰:「王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言殆又甚也。《滕文公》篇曰:「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言聖人又憂之也。(「又」字承上文憂洪水而言。)《莊子·徐無鬼》篇曰:「我則勞於君,君有何勞於我?」(《釋文》:「勞,力報反。」)言君又何勞於我也。《荀子·王霸》篇曰:「知者之知,固以多矣(以,與「已」同)。有以守少,能無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矣。有以守多,能無狂乎?」言又以守少,又以守多也。《呂氏春秋·胥時》篇曰:「王季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裏之醜。」言又不忘羑裏之醜也。《秦策》曰:「齊、魏有何重於孤國也。」言又何重於孤國也。(上文曰:「秦又何重孤國。」)今之學者,但讀十有一月、十有二月之「有」為「又」,而他無聞焉,俗師失其讀也。有、又古同聲,故「又」通作「有」,「有」亦通作「又」。《詩·臣工》曰:「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言亦有何求也。(《正義》曰:「亦有何所求施於民乎?」)《周語》曰:「是三子也,吾又過於四之,無不及。」言有過之無不及也。又曰:「作又不節,害之道也。」言作有不節也。(上文已言「作事不節」,此覆舉上文,不當言「又」,故知「又」為「有」之借字。)《荀子·議兵》篇曰:「人之情,雖桀、蹠,豈又肯為其所惡,賊其所好者哉?」豈又,豈有也。又《儀禮·鄉射禮記》:「唯君有射於國中。」古文「有」作「又」。《石鼓文》:「澫又小魚。」《詛楚文》:「又秦嗣王。」並以「又」為「有」。
家大人曰:有,猶「為」也。《周語》曰:「胡有孑然其效戎狄也?」言胡為其效戎狄也。《晉語》曰:「克國得妃,其有吉孰大焉。」言其為吉孰大也。
(昭五年《左傳》曰:「其為吉孰大焉。」)《孟子·滕文公》篇曰:「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言人之為道如此也,若言「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矣。為、有一聲之轉,故「為」可訓為「有」,「有」亦可訓為「為」。互見「為」字下。
有,狀物之詞也。若《詩·桃夭》「有?其實」是也。他皆放此。
有,語助也。一字不成詞,則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國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凡國名之上加「有」字者放此。)推之他類,亦多有此。故邦曰有邦,(《書·皋陶謨》曰:「亮采有邦。」又曰:「無教逸欲有邦。」)家曰有家,(《皋陶謨》曰:「夙夜浚明有家。」《易·家人》初九曰:「閑有家。」)室曰有室,(《立政》曰:「乃有室大競。」)廟曰有廟,(《易·萃》《渙》二卦《彖辭》並曰:「王假有廟。」)居曰有居,(《書·盤庚》曰:「民不適有居。」)方曰有方,(《多方》曰:「告猷爾有方多士。」)夏曰有夏,(《君奭》曰:「尚克修和我有夏。」)濟曰有濟,(僖二十一年《左傳》曰:「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北曰有北,{曰}曰有{曰},(《詩·巷伯》曰:「投畀有北。」又曰:「投畀有{曰}。」)帝曰有帝,(昭二十九年《左傳》曰:「孔甲擾於有帝。」)王曰有王,(《書·召誥》曰:「有王雖小。」)司曰有司,正曰有正,(《酒誥》曰:「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僚曰有僚,(《雒誥》曰:「伻響即有僚,明作有功。」)民曰有民,(《皋陶謨》曰:「予欲左右有民。」)眾曰有眾,(《湯誓》曰:「今爾有眾。」《盤庚》曰:「其有眾咸造。」)幼曰有幼,(《盤庚》曰:「無弱孤有幼。」)政曰有政,(《論語·為政》篇引書曰:「友於兄弟,施於有政。」)事曰有事,(《易·震》六五曰:「無喪有事。」)功曰有功,(見上「有僚」下。)比曰有比,(《盤庚》曰:「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極曰有極,(《洪範》曰:「皇建其有極。」又曰:「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梅曰有梅,(《詩》曰:「摽有梅。」)勺曰有勺,(《賓之初筵》曰:「發彼有勺。」)三宅曰三有宅,三俊曰三有俊,(《書·立政》曰:「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三事曰三有事,(《詩·十月之交》曰:「擇三有事。」)說經者未喻屬詞之例,往往訓為有無之「有」,失之矣。
或
[編輯]《易·乾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管子·白心》篇曰:「夫或者何?若然者也。」《墨子·小取》篇曰:「或也者,不盡然也。」此常語也。
或,猶「有」也。《尚書古義》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呂覽》引此『有』作『或』(《貴公》篇)。高誘曰:『或,有也。』古『有』字通作『或』。《商書》曰:『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多士》云:『時予乃或言。』《傳》皆云:『或,有也。』鄭康成注《論語》亦云:『或之言有也。』(《為政》篇「或謂孔子曰」注)《韓非子》曰:『無或作利,從王之指。無或作惡,從王之路。』(《有度》篇引「先王之法曰」。)文雖異,然亦以『或』為『有』。」引之案,《易·益》上九曰:「莫益之,或擊之。」「或」與「莫」相對為文。莫者,無也。或者,有也。故《考工記·梓人》曰:「毋或若女不寧侯。」《禮記·祭義》曰:庶或饗之。」《孟子·公孫丑》篇曰:「夫既或治之。」趙、鄭注及《廣雅》《小爾雅》並曰:「或,有也。」(高誘注《淮南·本經》《說林》二篇同。)又「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史記·宋世家》「或」作「有」。《無逸》「乃或亮陰」,《魯世家》「或」作「有」。「亦罔或克壽」,《漢書·鄭崇傳》「或」作「有」。《大戴禮·五帝德》篇「小子無有宿問」,《家語》「有」作「或」。《月令》「無有斬伐」,《呂氏春秋·季夏》篇「有」作「或」。《左傳》莊三十二年:「故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周語》「有」並作「或」。哀七年「曹人或夢眾君子立於社宮而謀亡曹」,《史記·曹世家》「或」作「有」。《周語》「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史記·周本紀》「或」作「有」。蓋「或」字古讀若「域」,「有」字古讀若「以」(說見《唐韻正》),二聲相近,故曰:「或」之言「有」也。聲義相通,則字亦相通。《說文》:「或,邦也。從口,戈以守一。一,地也。或從土作域。」《詩·玄鳥》:「正域彼四方。」《傳》曰:「域,有也。」「域」之訓為「有」,猶「或」之訓為「有」也。「或」之通作「有」,猶《玄鳥》之「奄有九有」,《韓詩》作「九域」也。(見《文選·冊魏公九錫文》注。《荀子·禮論》篇:「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史記·禮書》「有」作「域」。)「或」、「有」同義,則可以互訓。故「不其或稽」(《盤庚》),不其有稽也。「曷其有佸」(《詩·君子於役》),曷其或佸也。「不敢有後」(《多士》),不敢或後也。「莫敢或遑」(《詩·殷其雷》),莫敢有遑也。「未之有舍」(《檀弓》曰:「自上世以來,未之有舍也。」),未之或舍也。「未之或失」(昭十三年《左傳》曰:「自古以來,未之或失也。」),未之有失也。「毋有不當」(《月令》),毋或不當也。「毋或不良」(同上),毋有不良也。「有渝此盟」(僖二十八年《左傳》),或渝此盟也。「或間茲命」(襄十一年),有間茲命也。「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繫辭傳》),「或」亦「有」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禮器》),有,亦「或」也。是「或」、「有」二字,隨舉一言,而其義皆通也。
或,猶「又」也。《詩·賓之初筵》曰:「既立之監,或佐之史。」言又佐之史也。《禮記·檀弓》曰:「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誌以辱君義。」《晉語》「或」作「又」。(上文曰:「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哀元年《左傳》曰:「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史記·吳世家》作「又將寬之」。《賈子·保傅》篇曰:「鄙諺曰:『不習為吏,而視己事』又曰:『前車覆,後車戒。』」《韓詩外傳》「又曰」作「或曰」。或,古讀若域。又,古讀若異(說見《唐韻正》)。二聲相近,故義相通,而字亦相通。「或」之通作「又」,猶「或」之通作「有」矣。
或,語助也。《詩·天保》曰:「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言無不爾承也。或,語助耳。《箋》曰:「或之言有也。」亦謂語助之「有」,無意義也。
抑、意、噫、億、懿
[編輯]抑,詞之轉也。昭八年《左傳》注曰:「抑,疑辭。」常語也。字或作「意」。《周語》曰:「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賈子·禮容語》篇「抑」作「意」。《論語·學而》篇:「求之與?抑與之與?」《漢石經》作「意」。《墨子·明鬼》篇曰:「豈女為之與?意鮑為之與?」《莊子·盜蹠》篇曰:「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意」並與「抑」同。字又作「噫」,又作「億」,又作「懿」,聲義並同也。《書·金縢》曰:「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對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釋文》曰:「噫,馬本作『懿』,猶『億』也。」家大人曰:噫、懿、億,並與「抑」同。「信」為一句,「噫公命我勿敢言」為一句。言信有此事,抑公命我勿敢言之也。《易·震》六二曰:「億喪貝。」王弼注曰:「億,辭也。」《釋文》曰:「億,本又作噫。」《禮記·文王世子》注曰:「億可以為之也。」《釋文》曰:「億,本又作噫。」《莊子·在宥》篇曰:「意治人之過也。」《釋文》曰:「意,本又作噫。」《外物》篇曰:「夫流遁之志,決絕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新序·雜事》篇曰:「噫將使我追車而赴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噫將使我出正辭而當諸侯乎?決嫌疑而定猶豫乎?」《韓詩外傳》「噫」作「意」。《楚語》曰:「作《懿》戒以自儆。」韋注曰:「懿,《詩·大雅·抑》之篇也。懿,讀之曰抑。」是抑、意、噫、億、懿,五字並同也。故馬注曰:「懿,猶億也。」某氏不知「噫」為「抑」之借字,而以為恨辭,失之矣。
抑,發語詞也。昭十三年《左傳》:「晉侯使叔向告劉獻公曰:『抑齊人不盟,若之何?』」十九年:「寡君與其二三老曰:『抑天實剝亂是,吾何知焉?』」《晉語》:「苦成叔子曰:『抑年少而執官者眾,吾安容子?』」或作「噫」、「意」。《詩·十月之交》曰:「抑此皇父。」《釋文》引《韓詩》曰:「抑,意也。」《莊子·大宗師》篇:「許由曰:『噫未可知也。』」《釋文》曰:「噫,崔雲『辭也』。本亦作『意』。」
抑亦,亦詞之轉也。昭三十年《左傳》曰:「其抑亦將卒以祚吳乎?」《論語·子路》篇曰:「抑亦可以為次矣。」是也。或作「意亦」,或作「噫亦」,或作「億亦」,聲義並同也。《易·繫辭傳》曰:「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釋文》曰:「噫,於其反。王肅於力反,辭也。馬同。」引之案,馬、王說是也。噫亦,即抑亦也(抑,通作「噫」,已見上條)。《大戴禮·武王踐阼》篇曰:「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與?」《荀子·修身》篇曰:「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秦策》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史記·吳王濞傳》曰:「億亦可乎?」《漢書》作「意亦」,字並與「抑亦」同。《正義》以為「噫乎發歎」,及《釋文》「於其反」之音,皆失之矣。
或言「意者」者,亦疑詞也。《管子·小問》篇曰:「意者君乘駁馬而洀桓,迎日而馳乎?」《晏子·雜篇》曰:「意者非臣之罪乎?」《墨子·公孟》篇曰:「意者先王之言有不善乎?」《莊子·天運》篇曰:「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意者」,或作「抑者」。《漢書·敘傳》曰「其抑者從橫之事復起於今乎」,是也。「意者」之言「或者」也。故《易·乾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廣雅》曰:「意,疑也。」《韓詩》曰:「抑,意也。」杜注《左傳》曰:「抑,疑辭。」義並同矣。
一、壹
[編輯]一,猶「皆」也。《詩·北門》曰:「政事一埤益我。」言政事皆埤益我也。(《箋》曰:「國有賦稅之事,則減彼一而以益我。」失之。今從朱《傳》。)《禮記大傳》曰:「五者一得於天下,民無不足,無不贍者。」言五者皆得於天下也。《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曰:「若吾子之語審茂,則一諸侯之相也。」盧辯注曰:「一,皆也。」(《家語·弟子行》篇「一」作「壹」。王肅注同。)莊十六年《穀梁傳》曰:「不言公,外內寮一疑之也。」言外內諸侯皆疑之也。(範注曰:「外內同一疑公。」)字或作「壹」。《禮記·三年問》曰:「壹使足以成文理。」王肅注曰:「壹,皆也。」(見《荀子·禮論注》。)
一,猶「或」也。莊二年《穀梁傳》曰:「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文十八年曰:「一曰就賢也。」一曰,或曰也。《大戴禮·夏小正傳》曰:「一則在本,一則在末。」《禮記·樂記》曰:「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昭元年《左傳》曰:「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五年曰:「一臧一否,其誰能常之?」莊十八年《穀梁傳》曰:「一有一亡曰有。」僖八年曰:「一則以宗廟臨之而後貶焉,一則以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論語·裏仁》篇曰:「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爾雅》曰:「泉一見一否為瀸,井一有水一無水為瀱汋。」以上諸「一」字,並與「或」同義。
一,猶乃也。《呂氏春秋·知士》篇曰:「靜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此乎?」高注曰:「一,猶乃也。」又《貴直篇》曰:「士之遫獘一若此乎!」《史記·商君傳》曰:「為法之敝,一至此哉!」義並同也。
一,語助也。昭二十年《左傳》曰:「君一過多矣,何信於讒?」《管子·霸形》篇曰:「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晏子春秋·諫篇》曰:「寡人一樂之是欲。」《莊子·大宗師》篇曰:「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燕策》曰:「此一何慶吊相隨之速也。」以上諸「一」字皆是語助。字或作「壹」。《禮記·檀弓》曰:「子壹不知夫喪之踴也。」(《正義》曰:「言我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何須有節。」失之。)又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正義》曰:「壹者,決定之辭。」失之。)《大學》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言是皆以修身為本也。壹,語助耳。鄭注曰:「壹是,專行是也。」失之。)《大戴禮·小辯》篇曰:「微子之言,吾壹樂辯言。」成十六年《左傳》曰:「敗者壹大。」襄二十一年曰:「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以上諸「壹」字,亦皆是語助。
亦
[編輯]亦,承上之詞也。若《書·康誥》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是也。昭十七年《公羊傳》注曰:「亦者,兩相須之意。」常語也。
有不承上文而但為語助者,若《易·井·彖辭》曰:「亦未繘井。」《書·皋陶謨》曰:「亦行有九德。」《詩·草蟲》曰:「亦既見止。」是也。其在句中助語者,若《書·盤庚》曰:「予亦拙謀作乃逸。」《詩·文王》曰:「凡周之士,不顯亦世。」(不顯亦世,言其世之顯也。「不」與「亦」,皆語助耳。《箋》以亦為承上之詞,失之。互見「不」字下。)《思齊》曰:「不顯亦臨,無射亦保。」(《傳》曰:「以顯臨之,保安無厭也。」則「不」字與兩「亦」字皆為語助明矣。《箋》說皆誤。互見「不」字下。)又曰:「不聞亦式,不諫亦入。」是也。(兩「不」字、兩「亦」字皆語助。言聞善言則用之,進諫則納之也。《傳》《箋》皆誤。互見「不」字下。)
凡言「不亦」者,皆以「亦」為語助。「不亦說乎」,不說乎也。「不亦樂乎」,不樂乎也。「不亦君子乎」,不君子乎也。趙岐注《孟子·滕文公》篇曰:「不亦者,亦也。」失之。
凡言「盍亦」者,亦以「亦」為語助。「盍亦求之」,盍求之也(《左傳》僖二十四年)。「子盍亦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乎」,盍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也(昭元年)。「王其盍亦鑒於人」,盍鑒於人也(《吳語》)。「盍亦反其本矣」,盍反其本也(《孟子·梁惠王》篇)。
伊繄
[編輯]伊,維也。常語也。字或作「繄」。襄十四年《左傳》曰:「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正義》曰:「王室之不傾壞者,唯伯舅是賴也。」唯,與「維」同。又隱元年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言維我獨無也。
伊,是也。《詩·雄雉》曰:「自詒伊阻。」(《小明》曰:「自詒伊戚。」與此同。)《蒹葭》曰:「所謂伊人。」(《白駒》曰:「所謂伊人。」與此同。)
《東山》曰:「伊可懷也。」《正月》曰:「伊誰雲憎?」(《何人斯》曰:「伊誰雲從?」與此同。)鄭《箋》並曰:「伊,當作繄。繄,是也。」其作「繄」者,周語曰:「此一王四伯,豈繄多寵,皆亡王之後也。」《吳語》曰:「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韋注並曰:「繄,是也。」僖五年《左傳》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釋文》與韋注同。又宣二年《左傳》曰:「我之懷矣,自詒伊戚。」《詩·雄雉正義》引作「自詒繄戚」。繄,亦是也。(《正義》曰:「《箋》以宣二年《左傳》『自詒繄戚』,《小明》雲『自詒伊戚』,為義既同,明『伊』有義為『繄』者,故此及《蒹葭》《東山》《白駒》,各以『伊』為『繄』,《小明》不易者,以『伊戚』之文與《傳》正同,為『繄』可知。」據此,則孔氏所見《左傳》作「繄」也。今本《正義》引《左傳》作「伊」者,後人以今本《左傳》改之耳。不知《左傳》作「繄」,《詩》作「伊」,乃為「伊」、「繄」相通之證。若《傳》不作「繄」,何以雲「明伊有義為繄者」?且雲「為繄可知」乎?僖二十四年《傳》曰:「自詒伊戚。」亦當作「繄」,以《傳》內「繄我獨無」、「惟德繄物」、「繄伯舅是賴」例之,則作「繄」者,左傳原文也,後人據《毛詩》改作「伊」耳。陸氏《左傳釋文》於「自詒繄戚」不出「繄」字之音,則所據本已誤作「伊」,竊疑孔氏《詩正義》所據,為賈、服諸家之本。而陸氏《左傳釋文》,則據杜預本也。)
伊,有也。《詩·頍弁》曰:「豈伊異人。」《箋》曰:「豈有異人疏遠者乎?」是也。又《我將》曰:「伊嘏文王。」伊,有也,發語詞也。嘏,大也。(《正義》曰:「毛於嘏字皆訓為大,此嘏亦為大也。」)大哉文王,歎美之也。(詩凡言「思文後稷」、「於皇武王」、「允文文王」、「於赫湯孫」,皆歎美之詞。《箋》曰:「維受福於文王。」王肅曰:「維天乃大文王之德。」文義皆未安。說見《經義述聞》。)「伊嘏文王」,「有皇上帝」,文義相類。
夷
[編輯]夷,語助也。《周官·行夫》曰:「居於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句),使則介之。」(劉昌宗誤以「焉使」連讀,辯見《經義述聞》。)鄭注曰:「使,故書曰夷使。夷,發聲。」是也。《詩·瞻卬》曰:「蟊賊蟊疾,靡有夷屆。罪罟不收,靡有夷瘳。」言為害無有終極,如病無有愈時也。(夷,語助也。《傳》《箋》訓「夷」為「常」,則與「屆」字「瘳」字文義不相屬。)昭二十四年《左傳》曰:「紂有億兆夷人。」言有億兆人也。(杜注曰:「兼有四夷。」東晉《秦誓傳》曰:「夷人,平人。」皆失之。)《孟子·盡心》篇曰:「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夷,亦語助。趙注曰:「夷,平也。」平考其行,殊無意義。)言考其行而不掩也。夷,語助也。又《周官·職方氏》曰:「其川課池、嘔夷。」嘔夷,滱水也。(《水經·滱水注》曰:「滱水即漚夷之水。」漚,與「嘔」同。)「嘔」之言「滱」(嘔、滱古音相近),「夷」其語助與?
洪
[編輯]洪,發聲也。《大誥》曰:「洪惟我幼衝人。」《多方》曰:「興惟圖天之命。」皆是也。解者皆訓為「大」,失之。
庸
[編輯]庸,詞之用也。《書·皋陶謨》曰:「帝庸作歌。」襄二十五年《左傳》曰:「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杜注曰:「庸,用也。」是也。
庸,猶「何」也,「安」也,「詎」也。莊十四年《左傳》曰:「庸非貳乎?」僖十五年曰:「晉其庸可冀乎?」宣十二年曰:「庸可幾乎?」襄十四年曰:「庸知愈乎?」三十年曰:「其庸可俞乎?」昭十年曰:「庸愈乎?」十三年曰:「其庸可棄乎?」哀十六年曰:「庸為直乎?」《晉語》曰:「吾庸知天之不授晉,且以勸荊乎?」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曰:「庸得若是乎?」(何注曰:「庸,猶傭。傭,無節目之辭。」失之。)《呂氏春秋·下賢》篇曰:「吾庸敢驁霸王乎?」皆是也。「庸」與「何」同意,故亦稱「庸何」。文十八年、昭元年《左傳》及《魯語》並曰:「庸何傷?」襄二十五年《左傳》曰:「將庸何歸?」(承上文「君死安歸」言之也。杜注曰:「將用死亡之義,何所歸趣?」失之。)
庸,猶「何」也。「庸」與「安」同意,故亦稱「庸安」。《荀子·宥坐》篇曰:「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庸,猶「安」也。「庸」與「詎」同意,故亦稱「庸詎」。《莊子·齊物論》篇曰:「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楚詞·哀時命》曰:「庸詎知其吉凶?」庸,猶「詎」也。或曰「庸孰」。《大戴禮記·曾子製言》篇曰:「則雖女親,庸孰能親女乎?」庸孰,猶「庸詎」也。解者多訓為「用」,失之。
台(音飴)
[編輯]台,猶「何」也。如台,猶「奈何」也。《書·湯誓》「夏罪其如台」,《史記·殷本紀》作「有罪其奈何」。《高宗肜日》「乃曰其如台」,《殷本紀》作「乃曰其奈何」。《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殷本紀》作「今王其奈何」。是古謂「奈何」為「如台」也。《盤庚》:「卜稽曰其如台?」亦謂卜問曰其奈何也。《法言·問道》篇:「莊周、申、韓,不乖寡聖人而漸諸篇,則顏氏之子、閔氏之孫其如台?」言三子若不詆訾聖人,則顏、閔之徒其奈之何也。(宋咸註:「台,我也。」失之。)《漢書·敘傳》:「矧乃齊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禮法是謂?」言遊俠之徒,以齊民而作威作惠如此,奈何不匡之以禮法也。(如淳註:「台,我也,我國家也。」失之。)《文選·典引》:「伊考自遂古,乃降戾爰茲。作者七十有四人」,「今其如台而獨闕也?」言今其奈何而獨闕也。(蔡邕《郭有道碑文》「今其如何而闕斯禮」,句法本此。李善注及李賢《後漢書·班固傳》注並曰:「台,我也。」失之。)蓋漢時說《尚書》者,皆以「如台」為「奈何」,故馬、班、子雲並師其訓。自某氏《傳》訓「台」為「我」,而其義遂不可通,段氏若膺《尚書撰異》辨之詳矣。(《爾雅》:「台,我也。」此「非台小子」之「台」,非「如台」之「台」。)
卷四
[編輯]惡、烏
[編輯]惡,猶「安」也,「何」也。字亦作「烏」。高注《呂氏春秋·本生》篇曰:「惡,安也。」又注《明理》篇曰:「烏,安也。」桓十六年《左傳》曰:「棄父之命,惡用子矣?」昭三十一年《公羊傳》曰:「惡有言人之國賢若此者乎?」何注曰:「惡有,猶何有、寧有。」又《禮記·檀弓》曰:「吾惡乎用吾情?」桓六年《公羊傳》曰:「惡乎淫?」何、鄭注並曰:「惡乎,猶於何也。」又莊十二年《公羊傳》曰:「魯侯之美惡乎至?」注曰:「惡乎至,猶何所至。」《孟子·梁惠王》篇曰:「天下惡乎定?」趙注曰:「問天下安所定。」由莊十二年《公羊傳》注及《孟子》注推之,則「惡乎用吾情」,即何所用吾情。「惡乎淫」,即何所淫。(《大戴禮·武王踐阼》篇曰:「惡乎危?」「惡乎失道?」「惡乎相忘?」《檀弓》曰:「吾惡乎哭諸?」又曰:「有亡惡乎齊?」《論語·裏仁》篇曰:「惡乎成名?」《孟子·公孫丑》篇曰:「敢問夫子惡乎長?」《莊子·齊物論》篇曰:「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義並與此同。)蓋「惡」本訓「何」,惡乎,猶言「何所」,不必訓為「於何」也。又《大戴禮·武王踐阼》篇曰:「惡有藏之約,行之行,萬世可以為子孫常者乎?」《史記·外戚世家》曰:「惡能識乎性命哉?」《漢書·竇田灌韓傳讚》曰:「惡能救斯敗哉?」《司馬相如傳》曰:「齊、楚之事,又烏足道乎?」義並與「安」同。而說者亦訓為「於何」,斯為謬矣。
惡,不然之詞也。《孟子·公孫丑》篇曰:「惡,是何言也?」《莊子·人間世》篇曰:「惡(句),惡可!」(上「惡」字不然之詞,下「惡」字訓為安。)《荀子·法行》篇曰:「惡(句),賜(句),是何言也?」皆是也。又《韓子·難》篇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啞,與「惡」同。
侯
[編輯]《爾雅》曰:「伊,維,侯也。」《詩·六月》曰:「侯誰在矣?」《傳》曰:「侯,維也。」
《爾雅》曰:「侯,乃也。」《詩·文王》曰:「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言商之子孫甚眾,而上帝既命文王之後,乃臣服於周也。(王肅訓「侯」為「維」,義得兩通。)《蕩》之「侯作侯祝」,亦可訓為「乃」。
侯,何也。《呂氏春秋·觀表》篇曰:「今侯渫過而不辭?」高誘注曰:「侯,何也。」《漢書·司馬相如傳》曰:「君乎君乎,侯不邁哉?」李奇注與高誘同。(見《文選·封禪文》注。)
遐瑕
[編輯]遐,何也。《詩·南山有台》曰:「樂隻君子,遐不眉壽?」《隰桑》曰:「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棫樸》曰:「周王壽考,遐不作人?」遐不,皆謂「何不」也。《禮記·表記》引《詩》作「瑕不謂矣」鄭注曰:「瑕之言胡也。」《傳》《箋》皆訓「遐」為「遠」,失之。
號(音豪)
[編輯]號,何也。《荀子·哀公》篇曰:「魯哀公問於孔子曰:『紳委
章甫,有益於仁乎?』孔子蹴然曰:『君號然也?』《家語·好生》篇作「君胡然焉」。何也,胡也,奚也,遐也,侯也,號也,曷也,盍也(盍為「何不」,而又為「何」,說見「盍」字下),一聲之轉也。
曷害
[編輯]曷,何也。常語也。字亦作「害」。《詩·葛覃》曰「害浣害否」,是也。
家大人曰:《爾雅》曰:「曷,盍也。」郭注曰:「盍,何不也。」《書·湯誓》曰:「時日曷喪。」《詩·有杕之杜》曰:「中心好之,曷飲食之?」曷,皆謂「何不」也,說者並訓為「何」,失之。
盍、蓋、闔
[編輯]盍,何不也。常語也。字亦作「蓋」。《禮記·檀弓》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是也。
家大人曰:《廣雅》曰:「盍,何也。」《楚辭·九歌》曰:「盍將把兮瓊芳。」王注曰:「盍,何也。言靈巫何持乎,乃復把玉枝以為香也。」(今本作「盍,何不也」,「不」字乃後人所加。注言「靈巫何持」,則訓「盍」為「何」明矣。而今本《文選》所載王注,又改「何持」為「何不持」,以從五臣之謬解。蓋後人但知「盍」為「何不」,而不知其又訓為「何」,故紛紛妄改耳。)《管子·戒》篇曰:「盍不出從乎?君將有行。」尹知章注曰:「君將有行,何不出從乎?盍,何也。」(今本作「盍,何不也」,「不」字亦後人所加。《侈靡》篇作「公將有行,胡不送公」?胡不,即「盍不」。)《莊子·盜蹠》篇曰:「盍不為行?」《釋文》曰:「盍,何也。勸何不為德行。」(今本作「盍,何不也」,「不」字,亦後人所加。)字亦作「蓋」,又作「闔」。《莊子·養生主》篇曰:「善哉,技蓋至此乎?」言技之善何至於此也。《秦策》曰:「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言何可忽也。(褚少孫續《史記·三代世表》曰:「豈可以忽乎哉?」)《管子·小稱》篇曰:「闔不起為寡人壽乎?」《莊子·徐無鬼》篇曰:「闔不亦問是已。」闔不,何不也。「盍」為「何不」而又為「何」,「曷」為「何」而又為「何不」(見「曷」字下),聲近而義通也。故《爾雅》曰:「曷,盍也。」《廣雅》曰:「曷、盍,何也。」學者失其義久矣。
許
[編輯]李善注《文選》曰:「許,猶所也」(謝朓《在郡臥病》詩)。《墨子·非樂》篇曰:「舟車既以成矣,曰:吾將惡許用之?」言吾將何所用之也。(許、所聲近而義同。《說文》:「所,伐木聲也。《詩》曰:『伐木所所。』」今《詩》作「許許」。阮籍《詠懷》詩:「良辰在何許?」何許,即「何所」。)
行
[編輯]顏師古注《漢書·揚雄傳》曰:「行,且也。」(案李善注《文選·洞簫賦》《魏文帝與吳質書》並云:「行,猶且也。」蓋舊有此訓。)《詩·十畝之間》曰:「行與子還兮。」又曰:「行與子逝兮。」言且與子歸、且與子往也。
況、兄、皇
[編輯]《廣韻》曰:「況,矧也。」常語。
《廣韻》曰:「況,匹擬也。」楊倞注《荀子·非十二子》篇曰:「況,比也。」顏師古注《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曰:「況,譬也。」亦常語。
況,猶「與」也,「如」也。閔元年《左傳》曰:「猶有令名,與其及也。」王肅注曰:「雖去猶有令名,何與其坐而及禍也。」何與,猶「何如」也(說見「與」字下)。二年《傳》曰:「與其危身以速罪也。」《晉語》作「況其危身於狄以起讒於內也。」況也,與也,如也,並與比擬之義相近。
況,滋也,益也。《詩·常棣》曰:「每有良朋,況也永歎。」《出車》曰:「僕夫況瘁。」《傳》《箋》並曰:「況,茲也。」(茲,與「滋」同。)《晉語》曰:「眾況厚之。」又曰:「今子曰中立,況固其謀也。」韋注並曰:「況,益也。」益,亦滋也。古通作「兄」,又作「皇」。《桑柔》曰:「倉兄填兮。」《召旻》曰:「職兄斯引。」《傳》並曰:「兄,茲也。」《書·無逸》曰:「厥或告之曰:小人怨女詈女,則皇自敬德。」《漢石經》「皇」作「兄」,王肅本作「況」,注曰:「況,滋。益用敬德也。」(案,王說是也。古文作「皇」者,借字耳。鄭注訓「皇」為「暇」,某氏《傳》訓「皇」為「大」,皆於義未安。上文「無皇曰」,石經亦作「兄」。《秦誓》「我皇多有之」,文十二年《公羊傳》作「而況乎我多有之」。《尚書大傳》曰:「君子之於人也,有其語也,無不聽者,皇於聽獄乎?」鄭彼注曰:「皇,猶況也。」是「況」、「皇」古多通用。)
鄉(音向)、嚮
[編輯]鄉,猶「方」也。字亦作「嚮」。《易·隨象傳》曰:「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言方晦入宴息也。《詩·庭燎》曰:「夜鄉晨。」言夜方晨也。
汔(音迄)
[編輯]汔,幾也。《易·井彖辭》曰:「汔至亦未繘井。」《未濟彖辭》曰:「小狐汔濟,濡其尾。」鄭、虞注並曰:「汔,幾也。」《詩·民勞》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箋》亦曰:「汔,幾也。」
汔,其也。昭二十年《左傳》,孔子引前詩云雲,杜注曰:「汔,其也。」於義亦通。(此蓋出三家詩,或是《左傳》舊注如此。《後漢書·班超傳》,超妹昭上書引前詩云雲,李賢注亦曰:「汔,其也。」)
歟、與
[編輯]《玉篇》曰:「歟,語末辭。」古通作「與」。皇侃《論語·學而》篇《疏》曰:「與,語不定之辭。」高誘注《呂氏春秋·自知》篇曰:「歟,邪也。」(邪,俗作「耶」。歟、邪二字,古並讀若「餘」。《莊子·天地》篇:「其亂而後治之與?」《釋文》:「『與』本又作『邪』。」)又注《淮南·精神》篇曰:「與,邪,辭也。」此皆常語也。其在句中助語者,《禮記·檀弓》曰:「誰與哭者?」又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誰與歸?」(家大人曰:與,音餘。「吾誰與歸」,與「誰與哭者」文同一例,猶言吾將誰歸也。《釋文》「與」字無音。《正義》曰:「吾於眾大夫之內,而誰最賢,可以與歸。」「與」字並讀上聲,失之。)是也。「與」為問詞,與「哉」同義,連言之則曰「與哉」。《禮記·檀弓》曰:「我吊也與哉?」《論語·陽貨》篇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是也。猶「乎」與「哉」同義,而連言之則曰「乎哉」也。
與,猶兮也。《詩·潛》曰:「猗與漆、沮」,《那》曰:「猗與那與」,猶言猗兮漆、沮,猗兮那兮也。《晉語》「猗兮違兮」是其例。
與,猶也也。《論語·公冶長》篇:「於予與何誅!」「於予與改是。」猶言於予也何誅,於予也改是。(與、邪古同聲,故「邪」亦與「也」同義。《大戴禮·五帝德》篇曰:「吾欲以顏色取人,於滅明邪改之。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吾欲以容貌取人,於師邪改之。」是也。互見「邪」字下。)
邪(以遮反)
[編輯]邪,猶「歟」也,「乎」也。《顏氏家訓·音辭篇》曰:「邪者,未定之詞。」常語也。
邪,猶「兮」也。《齊策》曰:「鬆邪柏邪,住建、共者客邪?」是也。
家大人曰:邪,猶「也」也。《莊子·德充符》篇曰:「我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邪」與「也」同義,猶言日遷善而不自知也。郭象註:「不知先生洗我以善道故邪?為我能自反邪?」失之。)《在宥》篇曰:「豈直過也,而去之邪?乃齊戒以言之邪,跪坐以進之邪,鼓歌以舞之邪。」(上一「邪」字與「乎」同義,下三「邪」字與「也」同義。今本無下三「邪」字者,後人妄刪之也。《釋文》出「而去之邪」四字而釋之曰:「崔本唯此一字作『邪』,餘皆作『咫』。」是陸所見本「去之」、「言之」、「進之」、「舞之」下,皆有「邪」字。崔本則上一「邪」字作「邪」,而下三「邪」字皆作「咫」也。)《山木》篇曰:「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是也。《天地》篇曰:「始也我以女為聖人邪,今然君子也。」(然,猶「乃」也,說見「然」字下。《趙策》曰:「始吾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文義與此同。)《天運》篇曰:「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邪,亦「也」耳。
也
[編輯]《玉篇》曰:「也,所以窮上成文也。」《顏氏家訓·書證》篇曰:「也,語已及助句之辭。」有結上文者,若論語「亦不可行也」之屬,是也。有起下文者,若「夫子至於是邦也」之屬,是也。有在句中助語者,若「其為人也孝弟」之屬,是也。此皆常語。
也,猶「焉」也。《禮記·樂記》曰:「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大戴禮·曾子立事》篇曰:「見善,恐不得與焉。見不善者,恐其及己也。」《論語·裏仁》篇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也,亦「焉」也,互文耳。
也,猶「矣」也。《禮記·樂記》曰:「散軍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說劍也。」《聘義》曰:「如此,則民順治而國安也。」《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曰:「其可謂不險也。」《晉語》曰:「且夫欒氏之誣晉國久也。」(宋明道本如是。今本作「且夫欒氏之誣晉國也久矣」,乃後人所改。)《論語·先進》篇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也」字並與「矣」同義。《大戴禮·曾子立事》篇曰:「聽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觀說之流,可以知其術也。」《禮記·文王世子》曰:「然而眾知父子之道矣。」又曰:「然而眾著於君臣之義也。」又曰:「然而眾知長幼之節矣。」也,亦「矣」也,互文耳。故《禮記·祭義》「可謂能終矣」,《大戴禮·曾子大孝》篇「矣」作「也」。《中庸》「民不可得而治矣」,《孟子·離婁》篇「矣」作「也」。
也,猶「者」也。《詩·權輿》曰:「今也,每食無餘。」《禮記·檀弓》曰:「古也墓而不墳。」又曰:「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昭十二年《左傳》曰:「古也有誌。」成十七年《穀梁傳》曰:「不曰至自伐鄭也,公不周乎伐鄭也。」(上「也」字與「者」同義。)《論語·雍也》篇曰:「今也則亡。」《子罕》篇曰:「今也純。」《陽貨》篇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是也。《孟子·盡心篇》曰:「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舊本皆如是,監本「者」作「也」,乃後人所改)。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下「也」字亦與「者」同義。
也,猶「耳」也。《禮記·祭義》曰:「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論語·先進》篇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馬融注曰:「升我堂矣,未入於室耳。」)《孟子·離婁》篇曰:「子之從於子敖來,徒餔啜也。」《齊策》曰:「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是也。
也,猶「兮」也。《詩·日月》曰:「乃如之人兮。」《蝃蝀》曰:「乃如之人也。」《君子偕老》曰:「邦之媛也。」羔裘曰:「邦之彥兮。」文義並同。《嵒鳩》曰:「其儀一兮,心如結兮。」《禮記·緇衣》引作「其儀一也」,《淮南·詮言》篇引作「其儀一也,心如結也」。《旄邱》曰:「何其處也。」《韓詩外傳》引作「何其處兮」。《君子偕老》曰:「玉之瑱也。」《說文》引作「玉之瑱兮」。是也。
也,猶「邪」也,「歟」也,「乎」也。《易·同人象傳》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繫辭傳》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上「也」字是問詞,與「邪」同義。凡經傳中兩「也」字相承,上作問詞、下作答詞者,放此。)又曰:「其故何也?」《乾文言》曰:「何謂也?」(凡言「何也」、「何謂也」者,皆放此。)《詩·旄邱》曰:「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凡上言「何」而下言「也」者,放此。)《儀禮·士昏禮記》曰:「某辭不得命,敢不從也?」《禮記·曲禮》曰:「奈何去社稷也?」《檀弓》曰:「女何無罪也?」又曰:「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凡上言「如之何」而下言「也」者,放此。)又曰:「若是其靡也?」又曰:「何為不去也?」(凡上言「何為」而下言「也」者,放此。)《郊特牲》曰:「豈知神之所饗也?」桓十年《左傳》曰:「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凡上言「其以」而下言「也」者,放此。)僖五年曰:「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襄二十五年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昭六年曰:「今豆有加,下臣弗堪,無乃戾也?」哀六年曰:「女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周語》曰:「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晉語》曰:「不知人殺乎,抑厲鬼邪?」)《魯語》曰:「抑刑戮也?其夭劄也?」又曰:「將天下是王而何德於君?其予君也?」又曰:「主亦有以語肥也?」《晉語》曰:「鄭之使薄而報厚,其言我於秦也?」(內、外傳「也」字與「邪」同義者甚多,不能遍引。)宣六年《公羊傳》曰:「子大夫也,欲視之,則就而視之。」《論語·為政》篇曰:「子張問十世可知也?」《雍也》篇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下「也」字與「邪」同義。)又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管子·戒》篇曰:「今孤之不得意於天下,非皆二子之憂也?」《孟子·公孫丑》篇曰:「惡,是何言也?」(《祭義》曰:「是何言與?」)又曰:「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告子》篇曰:「然則飲食亦在外也?」(上文曰:「然則耆炙亦有外與?」)《盡心》篇曰:「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莊子·養生主》篇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胠篋》篇曰:「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荀子·正名》篇曰:「如此者,其求物也,養生也?粥壽也?」《呂氏春秋·不侵》篇曰:「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為臣,何暇從以難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從以難之,未晚也。」《韓子·難二》曰:「不識臣之力也?抑君之力也?」《秦策》曰:「今應侯亡地而言不憂,此其情也?」《楚策》:「汗明謂春申君曰:『君料臣孰與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魏策》曰:「此於其親戚兄弟若此,而又況於仇讎之敵國也?」(《史記·魏世家》「也」作「乎」。)「也」與「邪」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昭二十六年《左傳》:「不知天之棄魯邪?抑魯君有罪於鬼神,故及此也?」《莊子·寓言》篇:「莫知其所終,若之何其無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應也,若之何其無鬼邪?無以相應也,若之何其有鬼邪?」《史記·淮南衡山傳》:「公以為吳興兵是邪?非也?」《貨殖傳》:「豈所謂素封者邪?非也?」《漢書·龔遂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皆以「邪」、「也」互用。《顏氏家訓》曰:「北人呼『邪』為『也』。」蓋二字聲本相近,故《大戴禮·五帝德》篇「請問黃帝者人邪?抑非人邪」?《樂記正義》引此「邪」作「也」。《莊子·大宗師》篇:「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淮南·精神》篇「也」作「邪」。《秦策》:「此乃公孫衍之所謂也?」《史記·張儀傳》「也」作「邪」。
矣
[編輯]《說文》曰:「矣,語已詞也。」亦有在句中者,若《書·牧誓》曰「逷矣西土之人」,《詩·雄雉》曰「展矣君子」之屬是也。皆常語。
矣在句末,有為起下之詞者,若《詩·漢廣》曰「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矣」字皆起下之詞。《斯幹》曰:「如竹苞矣,如鬆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第三「矣」字,為起下之詞。《角弓》曰:「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效矣。」第一、第三「矣」字,為起下之詞。他皆放此。
矣,猶「乎」也。《易·師彖傳》曰:「吉又何咎矣?」《無妄彖傳》曰:「無妄之往,何之矣?」《詩·中穀有蓷》曰:「何嗟及矣?」《六月》曰:「侯誰在矣?」《正月》曰:「今茲之正,胡然厲矣?」《禮記·文王世子》曰:「女何夢矣?」隱十一年《左傳》曰:「邪而詛之,將何益矣?」《晉語》曰:「君何以訓矣?」隱三年《公羊傳》曰:「盍終為君矣?」《論語·季氏》篇曰:「則將焉用彼相矣?」是也。
矣,猶「也」也。《詩·車攻》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允矣,與「允也」同。(《禮記·緇衣》引作「允也君子」。《長發》曰:「允也天子。」)《禮記·樂記》曰:「大章,章之也。咸池,備矣。韶,繼也。夏,大也。」大章、咸池、韶、夏,皆釋字義。「備矣」與「備也」同。(《史記·樂書》作「備也」。《集解》王肅曰:「包容浸潤,行化皆然,故曰備也。」《方言》:「備,咸也。」是「咸」與「備」同義。)《論語·裏仁》篇曰:「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其為仁矣,即其為仁也。也、矣一聲之轉,故「也」可訓為「矣」,「矣」亦可訓為「也」,互見「也」字下。
矣,猶「耳」也。《趙策》曰:「則連有赴東海而死矣(《史記·魯仲連傳》「矣」作「耳」),吾不忍為之民也。」《燕策》曰:「齊者,故寡人之所欲伐也,直患國弊力不足矣。」「矣」字並與「耳」同義。
乎
[編輯]說文:「乎,語之餘也。」《禮記·檀弓正義》曰:「乎者,疑辭。」皆常語也。高注《呂氏春秋·貴信》篇曰:「乎,於也。」亦常語。
乎,狀事之詞也。若《易·乾文言》「確乎其不可拔」之屬是也。亦常語。
俞
[編輯]《爾雅》曰:「俞,然也。」《書·堯典》曰:「帝曰:俞!」
於(音烏)
[編輯]《詩·文王傳》曰:「於,歎詞也。」一言則曰「於」,下加一言則曰「於乎」。或作「於戲」,或作「烏呼」,其義一也。《小爾雅》曰:「烏乎,籲嗟也。」有所歎美,有所傷痛,隨事有義也。
猗
[編輯]猗,歎詞也。《詩·猗嗟》曰:「猗嗟昌兮!」《傳》曰:「猗嗟,歎詞。」《那》曰:「猗與那與!」《傳》曰:「猗,歎詞。」(《潛》曰:「猗與漆、沮。」與此同。)《晉語》曰:「猗兮違兮。」韋注曰:「猗,歎也。」
猗,兮也。《書·秦誓》曰:「斷斷猗。」《禮記·大學》「猗」作「兮」。《詩·伐檀》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猗,猶「兮」也。故漢《魯詩殘碑》「猗」作「兮」。《莊子·大宗師》篇曰:「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猗,亦「兮」也。
噫、意、懿、抑
[編輯]噫,歎聲也。《詩·噫嘻》曰:「噫嘻成王。」《傳》曰:「噫,歎也。嘻,和也。」《釋文》「噫」作「意」。《禮記·檀弓》:「國昭子曰:噫。」鄭注曰:「噫,不寤之聲。」哀十四年《公羊傳》:「子曰:噫。」何注曰:「噫,咄嗟貌。」《論語·子路》篇:「子曰:噫。」鄭注曰:「噫,心不平之聲。」《先進》篇:「子曰:噫。」包咸注曰:「噫,痛傷之聲。」高誘注《淮南·繆稱》篇曰:「意,恚聲。」又《詩·十月》曰:「抑此皇父。」《箋》曰:「抑之言噫,噫是皇父,疾而呼之。」《瞻卬》曰:「懿厥哲婦。」《箋》曰:「懿,有所痛傷之聲也。」噫、意、懿、抑,並字異而義同。
嘻、譆、唉、誒、熙
[編輯]嘻,歎聲也。《禮記·檀弓》:「夫子曰:嘻。」鄭注曰:「嘻,悲恨之聲。」僖元年《公羊傳》:「慶父聞之曰:嘻。」何注曰:「嘻,發痛語首之聲。」《大戴禮·少間》篇:「公曰:嘻。」盧辯注曰:「嘻,歎息之聲。」《說文》:「譆,痛也。」《莊子·養生主》篇作「譆」,(「文惠君曰:『譆。』」)《魏策》作「誒」,(「魏王曰:『誒。』」今本「誒」訛作「誤」。)《史記·項羽紀》作「唉」,(「唉,豎子不足與謀。」)《漢書·翟義傳》作「熙」,(「熙,我念孺子。」)並字異而義同。
竽(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編輯]籲,歎聲也。常語也。字通作「呼」。(《月令》:「大雩帝。」鄭注曰:「雩,籲嗟求雨之祭也。」《周官·女巫疏》引鄭答林碩難曰:「董仲舒曰:雩,求雨之術,呼嗟之歌。」《莊子·在宥》篇:「鴻蒙仰而視雲將曰:籲。」《釋文》曰:「籲,亦作呼。」又見下。)文元年左傳曰:「呼,役夫。」呼,與「籲」同,歎恨之聲也。(杜註:「呼,發聲也。」《釋文》「好賀反」。皆失之。)
《說文》曰:「籲,驚語也。」(於部「籲」字注如此,其口部「籲」字注脫「語」字。《玉篇·口部》「籲」字注正作「驚語」也。)《禮記·檀弓》曰:「曾子聞之,瞿然曰:呼。」《釋文》「呼」作「籲」。《正義》曰:「聞童子之言,乃更驚駭。」是也。(鄭註:「呼,虛憊之聲。」失之。)
卷五
[編輯]孔
[編輯]《爾雅》曰:「孔,甚也。」《書·禹貢》「九江孔殷」,《史記·夏本紀》作「甚中」。
今
[編輯]孫炎注《爾雅·釋詁》曰:「即,猶今也。」故「今」亦可訓為「即」。《書·召誥》曰:「其丕能諴於小民,今休。」又曰:「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皆謂即致太平之美也。(某氏《傳》釋上「今休」為「成今之美」,下「今休」為「治民今獲太平之美」,皆失之。)《呂氏春秋·驕恣》篇曰:「齊宣王為大室,三年而未能成。春居諫王,王曰:『寡人請今止之。』」《秦策》曰:「臣今見王獨立於廟朝矣。」《趙策》曰:「君因言王而重責之,葺之軸今折矣。」《魏策》曰:「樓公將入矣,臣今從。」《韓策》曰:「十日之內,數萬之眾,今涉魏境。」《燕策》曰:「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史記·項羽紀》曰:「吾屬今為之虜矣。」《鄭世家》曰:「晉兵今至矣。」《伍子胥傳》曰:「不來,今殺奢也。」「今」字並與「即」同義。
今,指事之詞也。《考工記·輈人》曰:「今夫大車之轅摯。」《墨子·兼愛》篇曰:「今若夫攻城野戰,殺身而為名。」《禮記·三年問》曰:「今是大鳥獸。」《晉語》:「今君之所聞也。」猶言是君之所聞也。宣十五年《公羊傳》:「是何子之情也」,《韓詩外傳》「是」作「今」。皆指事之詞。
家大人曰:今,猶「若」也。《禮記·曾子問》曰:「下殤,土周葬於園。遂輿機而往,塗邇故也。今墓遠,則其葬也如之何?」今墓遠,若墓遠也。《管子·法法》篇曰:「君不私國,臣不誣能,正民之經也。今以誣能之臣,事私國之君,而能濟功名者,古今無之。」今以,若以也。
羌
[編輯]《廣雅》曰:「羌,乃也。」《楚辭·離騷》曰:「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是也。字或作「慶」。《漢書·揚雄傳》:「懿神龍之淵潛兮,慶竢雲而將舉。」(今本作「竢慶雲」,乃後人所改。辯見《讀書雜志》。)張晏曰:「慶,辭也。」(今本在下文「慶夭悴而喪榮」句下,亦後人所移。)蕭該《音義》曰:「慶,音羌。」王注《離騷》曰:「羌,楚人語辭也,猶言卿何為也。」義亦相近。
憖(魚覲反)
[編輯]憖,且也。哀十六年《左傳》:「旻天下吊,不憖遺一老,俾屏予一人以在位。」杜注曰:「憖,且也。」(王肅注《家語·終記》篇同。)應劭注《漢書·五行志》曰:「憖,且辭也。」言旻天不善於魯,不且遺一老,使屏蔽我一人也。昭二十八年《傳》:「祁盈之臣曰:鈞將皆死,憖使吾君聞勝與臧之死也以為快。」憖,亦且也。言鈞之將死,且使吾君聞勝、臧之死而快意也。杜以「憖」為發語之音,於文義未協。
言
[編輯]言,雲也。語詞也。「話言」之「言」謂之「雲」,語詞之「雲」(見「雲」字下)亦謂之「言」。若《詩·葛覃》之「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芣莒》之「薄言采之」(薄、言,皆語詞。後凡稱「薄言」者放此),《漢廣》之「言刈其楚」,《草蟲》之「言采其蕨」(後凡稱「言采」者放此),《柏舟》之「靜言思之」,《終風》之「寤言不寐,願言則嚏」,《簡兮》之「公言錫爵」,《泉水》之「還車言邁」、「駕言出遊」(後凡稱「駕言」者放此),《二子乘舟》之「願言思子」,《定之方中》之「星言夙駕」,《載馳》之「言至於漕」,《氓》之「言既遂矣」,《伯兮》之「言樹之背」,《女曰雞鳴》之「弋言加之」,《小戎》之「言念君子」,《七月》之「言私其豵」,《彤弓》之「受言藏之」,《庭燎》之「言觀其旂」(後凡稱「言觀」者放此),黃鳥之「言旋言歸」,《我行其野》之「言就爾居」、「言歸斯復」,《大東》之「卷言顧之」(《荀子·宥坐》篇引作「眷焉」,《後漢書·劉陶傳》作「卷然」,「焉」與「然」皆語詞,則「言」亦語詞),《小明》之「興言出宿」,《楚茨》之「言抽其棘」、「備言燕私」,《都人士》之「言從之邁」,《采綠》之「言篸其弓」,《瓠葉》之「酌言嘗之」,《文王》之「永言配命」(後凡稱「永言」者放此),《抑》之「言緡之絲」、「言示之事」,《桑柔》之「瞻言百里」,《有客》之「言授之縶」,《有駜》之「醉言舞」,及《左傳》僖九年之「既盟之後,言歸於好」,《易·繫辭傳》之「德言盛,禮言恭」(謂君子勞謙,德盛禮恭也。言,語詞),皆與語詞之「雲」同義。而毛、鄭釋《詩》,悉用《爾雅》「言,我也」之訓,或解為言語之「言」,揆之文義,多所未安,則施之不得其當也。
宜、儀、義
[編輯]家大人曰:宜,猶「殆」也。成二年《左傳》曰:「宜將竊妻以逃者也。」六年《傳》曰:「不安其位,宜不能久。」《孟子·公孫丑》篇曰:「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滕文公》篇曰:「不見諸侯,宜若小然。」又曰:「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離婁》篇曰:「宜若無罪焉。」《盡心》篇曰:「宜若登天然。」《齊策》曰:「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燋釜。」「宜」字並與「殆」同義。
宜,助語詞也。《詩·螽斯》曰:「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宜爾子孫,爾子孫也。言螽斯羽則詵詵然矣,爾子孫則振振然矣。故《序》曰:「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箋》云:「宜女之子孫使其無不仁厚。」失之。)《小宛》曰「哀我填寡,宜岸宜獄。」宜岸,岸也。宜獄,獄也。言我窮盡寡財之人,乃有此訟獄之事也。(《箋》云:「仍得曰宜。」《正義》云:「在上謂之宜有此訟,宜有此獄。」皆失之。)字通作「儀」,《詩·烝民》曰:「人亦有言,德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儀,助語詞。儀圖之,圖之也。(傳訓「儀」為「宜」,《箋》及《表記注》訓「儀」為「匹」,文義皆未安。)又通作「義」。《書·大誥》曰:「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禦事,綏予曰:無毖於恤,不可不成乃寧考圖功。」義,助語詞。言爾邦君,及爾多士、尹氏、禦事,當安勉我也。猶上文言「爾庶邦君越庶士禦事」矣。《漢書·翟方進傳》作「予義彼國君」,「義」上加「予」字,則已不知其為語助。某氏《傳》解為施義於汝眾國君臣上下至禦治事者,而文益贅設。經言「義」,不言「施義」也。
可
[編輯]可,猶「所」也。《禮記·中庸》:「體物而不可遺。」鄭注曰:「體,猶生也。(《易·乾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鄭註:「體,生也。」見《文選》陸機《贈顧交趾公真》詩注。)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家大人曰:不,無也。(說見「不」字下。)萬物皆生於鬼神,是鬼神生物而無所遺也。又曰:《大戴禮·武王踐阼》篇席前右端之銘曰:「無行可悔。」可,所也。前有所悔,後不復行,故曰無行所悔。《說苑·敬慎》篇作「無行所悔」,是其證也。又曰:《賈子·諭誠》篇人謂豫讓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無可恥之甚也?」言無所恥之甚也。《史記·萬石君傳》:「衛綰自初官以至丞相,終無可言。」言始終一無所言也。《後漢書·竇憲傳·燕然山銘》「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文選「所」作「可」。「可」與「所」同義,故「可」得訓為「所」,「所」亦得訓為「可」。互見「所」字下。
幾
[編輯]幾,詞也。《易·屯》六三:「君子幾不如舍。」王註:「幾,辭也。」《正義》曰:「幾為語辭,不為義也。」(《釋文》:「幾,徐音祈。」)《周語》曰:「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幾,詞也。頓,猶廢也。言「荒服者王」,先王之訓也。今犬戎氏以其職來王,而天子以不享征之,是廢先王之訓,而荒服來王之禮將從此廢矣。故下文遂云:「自是荒服者不至」也。韋注訓「幾」為「危」,「頓」為「敗」,則是以王為穆王矣。下文穆王得狼鹿以歸,未嘗危敗也。韋說失之。)《莊子·徐無鬼》篇曰:「君雖為仁義,幾且偽哉。」又曰:「非我與吾子之罪,幾天與之也。」《列子·仲尼》篇曰:「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幾聖人也。」《荀子·賦》篇曰:「聖人共手,時幾將矣。」(楊倞註:「幾,辭也。」)
幾,其也。《易·小畜》上九曰:「月幾望。」《集解》引虞注曰:「幾,其也。」(今本「其」作「近」,蓋後人所改。案虞注曰:「坎月離日,兌西震東。日月象對,故月幾望。」是虞謂月與日相望,非但近於望而已。《歸妹》六五:「月幾望。」虞彼注曰:「幾,其也。坎月離日,兌西震東。日月象對,故曰幾望。」與《小畜》《中孚》「月幾望」同義。則《小畜》《中孚》「幾望」之「幾」,亦訓為「其」可知。《小畜釋文》:「幾,徐音祈。」正與「君子幾不如舍」之「幾」同音,蓋亦以為語詞。)
祈
[編輯]祈,猶「是」也。《禮記·緇衣》引《君雅》曰:「資冬祈寒。」鄭注曰:「祈之言是也,齊西偏之語也。」
豈、幾
[編輯]豈,詞之「安」也,焉也,曾也(見《廣韻》)。常語也。字或作「幾」。《莊子·人間世》篇曰:「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家大人曰:幾,讀為「豈」。言雖不為社,亦豈有翦伐之害乎?郭象訓「幾」為「近」,失之。)《荀子·榮辱》篇曰:「是其為相縣也,幾直夫芻豢稻梁之縣糟糠爾哉?」(楊倞註:「幾,讀為『豈』,下同。」)又曰:「幾不甚善矣哉?」《大略》篇曰:「利夫秋豪,害靡國家,然且為之,幾為知計哉?」《韓子·奸劫弒臣》篇曰:「處非道之位,被眾口之譖,溺於當世之言,而欲當嚴天子而求安,幾不亦難哉?」
豈,猶「其」也。《禮記·曾子問》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於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家大人曰:豈不可,其不可也。故鄭注曰:「言是豈於禮不可,不許也。」《釋文》《正義》皆以「豈」為一句,「不可」為一句,大誤。)《吳語》曰:「大王豈辱裁之。」《孟子·滕文公》篇曰:「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家大人曰:豈以為,其以為也。也,與「邪」同。夷子以薄葬之道為貴,非其道,則不貴之矣。故曰「非是而不貴」,「是」字正指薄葬而言。言夷子思以薄葬之道易天下,其以為非此則不貴邪?然則厚葬者,夷子之所不貴,而夷子乃厚葬其親,則是以所不貴者事親也。故下文曰:「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趙注曰:「夷子豈肯以薄為非是而不貴之也?」於語意未合。)《莊子·外物》篇曰:「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秦策曰:「子常宣言代我相秦,豈有此乎?」《齊策》曰:「君豈受楚象床哉?」《燕策》曰:「將軍豈有意乎?」《史記·範雎傳》曰:「孺子豈有客習於相君者哉?」《魏公子傳》曰:「我豈有所失哉?」《李斯傳》曰:「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字或作「幾」。《莊子·徐無鬼》篇曰:「非我與吾子之罪,幾天與之也?」《史記·黥布傳》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徐廣曰:「幾,一作豈。」)
蓋
[編輯]蓋者,大略之詞。《孝經》:「蓋天子之孝也。」孔《傳》曰:「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大略也。常語也。
蓋,疑詞也。亦常語也。《禮記·檀弓》:「有子蓋既祥而絲屨組纓。」《正義》曰:「蓋是疑辭。」
蓋,語助也。《漢書·禮樂志·郊祀歌》:「神夕奄虞蓋孔享。」顏師古注曰:「蓋,語辭也。」
厥
[編輯]《爾雅》曰:「厥,其也。」常語。
厥,猶「之」也。《書·無逸》曰:「自時厥後立王,生則逸。生則逸。」又曰:「自時厥後,亦罔或克壽。」皆謂自是之後也。又曰:「此厥不聽,人乃訓之。」又曰:「此厥不聽,人乃或
譸張為幻。」皆謂此之不聽也。
厥,語助也。《書·多士》曰:「誕淫厥泆。」言誕淫泆也。《立政》曰:「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茲常事司牧人。」言文王惟克宅心也。
及
[編輯]《爾雅》曰:「及,與也。」常語。
家大人曰:及,猶「若」也。《禮·樂記》曰:「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及夫敦樂而無憂,禮備而不偏者,其唯大聖乎?」及夫,若夫也。又曰:「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上文曰:「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越於聲音,用於宗廟社稷,事乎山川鬼神。」)《祭法》曰:「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穀丘陵,民所取財用也。」《中庸》曰:「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係焉,萬物覆焉。」及其,若其也。(言自其一處言之,則唯此昭昭之多。若自其無窮言之,則日月星辰萬物皆在其中。下文「及其廣厚」、「及其廣大」、「及其不測」,並同此意,非謂天地山川之大由於積累也。)《管子·大匡》篇曰:「臣聞齊君惕而亟驕,雖得賢,庸必能用之乎?及齊君之能用之也,管子之事濟也。」言若齊君能用之,則管子之事必濟也。(尹知章註:「及,猶就也。」非是。)《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言若吾無身也。又曰:「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言若其有事也。「及」與「若」同義,故「及」可訓為「若」,「若」亦可訓為「及」。互見「若」字下。
其
[編輯]其,指事之詞也。常語也。
其,狀事之詞也。有先言事而後言其狀者,若「擊鼓其鏜」、「雨雪其雱」、「零雨其濛」之屬,是也。有先言其狀而後言其事者,若「灼灼其華」、「殷其雷」、「淒其以風」之屬,是也。
其,擬議之詞也。《易·困彖傳》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乾文言》曰:「其唯聖人乎?」《聘禮》曰:「君其以賜乎?」隱十一年《左傳》曰:「天其以禮悔禍於許?」
其,猶「殆」也。《易·復彖傳》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繫辭傳》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又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書·金縢》曰:「公曰:體,王其罔害。」《禮記·檀弓》曰:「吾今日其庶幾乎?」又曰:「將軍文氏之子,其庶幾乎?」隱六年《左傳》曰:「其陳桓公之謂乎?」《周語》曰:「王室其將卑乎?」「其」與「殆」同意,故又以「其殆」連文。《繫辭傳》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是也。
其,猶「將」也。《易·否》九五曰:「其亡其亡。」《書·皋陶謨》曰:「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湯誓》曰:「予其大賚女。」《盤庚》曰:「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微子》曰:「今殷其淪喪。」《牧誓》曰:「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金縢》曰:「惟朕小子其新逆。」《康誥》曰:「爽惟天其罰殛我。」《酒誥》曰:「盡執拘以歸於周,予其殺。」《召誥》曰:「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曆年。」《洛誥》曰:「茲予其明農哉。」《詩·蟋蟀》曰:「今我不樂,日月其除。」《七月》曰:「其始播百穀。」隱十一年《左傳》曰:「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禋祀許乎?」(僖七年曰:「鄭將覆亡之不暇。」)《周語》曰:「其與能幾何?」《論語·為政》曰:「其何以行之哉?」
其,猶「尚」也,庶幾也。《書·皋陶謨》曰:「帝其念哉。」《盤庚》曰:「其克從先王之烈。」《金縢》曰:「我其為王穆卜。」《康誥》曰:「其尚顯聞於天。」(其,亦「尚」也,古人自有復語耳。)《酒誥》曰:「其藝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長。」《召誥》曰:「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曆年,式勿替有殷曆年。」《洛誥》曰:「女其敬識百辟享。」《無逸》曰:「嗣王其監於茲。」《君奭》曰:「君肆其監於茲。」《立政》曰:「我其克灼知厥若。」《文侯之命》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詩·伯兮》曰:「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其,猶「庶幾」也。)隱三年《左傳》曰:「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周語》曰:「王其祗祓,監農不易。」
其,猶「若」也。《詩·小旻》曰:「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禮記·文王世子》曰:「公族其有死罪,則磬於甸人。其刑罪則纖狊,亦告於甸人。」僖九年《左傳》曰:「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襄二十三年《傳》:「申豐對季武子曰:『其然,將具敝車而行。』」三十一年《傳》曰:「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其暴露之,則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其,猶「乃」也。《書·堯典》曰:「浩浩滔天,下民其諮。」《皋陶謨》曰:「撫於五辰,庶績其凝。」又曰:「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禹貢》曰:「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又曰:「淮、沂其?,蒙、羽其藝。」《湯誓》曰:「今女其曰:『夏罪其如台?』」(言今女乃曰:夏罪其如何?《高宗肜日》曰:「乃曰其如台?」文與此同。古者「台」與「何」同義,說見「台」字下。)《盤庚》曰:「越其罔有黍稷。」(越其,猶雲「爰乃」也。)《洪範》曰:「使羞其行而邦其昌。」(言使羞其行而邦乃昌也。)又曰:「女雖錫之福,其作女用咎。」又曰:「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又曰:「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逢。」(「逢」字絕句,下「吉」字別為句。說見《經義述聞》。)《金縢》曰:「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圭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圭。」(其,亦「乃」也。)《康誥》曰:「時乃大明服,惟民其勑懋和。若有疾,惟民其畢棄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又曰:「我時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多士》曰:「予惟時其遷居西爾。」《洛誥》曰:「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又曰:「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君奭》曰:「在昔上帝割申勸寧王之德,其集大命於厥躬。」《多方》曰:「我惟時其教告之,我惟時其戰要囚之。」《詩·螮蝀》曰:「朝紘於西,崇朝其雨。」《氓》曰:「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蟋蟀》曰:「蟋蟀在堂,歲聿其莫。」(聿,惟也。其,猶「乃」也。)《七月》曰:「八月其獲。」又曰:「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又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沔水》曰:「我友敬矣,讒言其興。」(我友敬矣,而讒言乃興。故毛《傳》曰:「疾王不能察讒也。」)《巷伯》曰:「豈不爾受,既其女遷。」《大東》曰:「杼柚其空。」《賓之初筵》曰:「錫爾純嘏,子孫其湛。」《維清》曰:「假以溢我,我其收之。」《烈文》曰:「無封靡於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無競維人,四方其順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禮記·月令》曰:「五者備當,上帝其饗。」桓六年《左傳》曰:「楚之羸,其誘我也。」莊二十二年《傳》曰:「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僖五年《傳》曰:「火中成軍,虢公其奔。」宣二年《傳》曰:「非馬也,其人也。」《周語》曰:「自今至於初吉,陽氣俱蒸,土膏其動。弗震弗渝,脈其滿眚,穀乃不殖。」又曰:「營室之中,土功其始。」《晉語》曰:「喪田不懲,禍亂其興。」《論語·為政》篇曰:「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其」與「乃」同意,故又以「乃其」連文。《康誥》曰:「乃其乂民。」又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罰。」又曰:「女乃其速由茲義率殺。」《君奭》曰:「乃其墜命。」《多方》曰:「我乃其大罰殛之。」《晉語》曰:「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釋君。」此猶「曷」、「何」同意,而《召誥》言「曷其奈何弗敬」,「克」、「堪」同意,而《多方》言「克堪用德」,「維」、「伊」同意,而《詩·頍弁》言「實維伊何」也。
其,猶「之」也。《書·盤庚》曰:「不其或稽,自怒曷瘳?」《康誥》曰:「朕其弟,小子封。」《詩·魚麗》曰:「物其多矣,維其嘉矣。」(上「其」猶「之」也,下「其」則指物之詞。)《大戴禮·保傅》曰:「凡是其屬,太師之任也。」桓六年《左傳》曰:「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為其班。」成十五年《公羊傳》曰:「為人後者為之子。」又曰:「為人後者為其子。」《賈子·大政》篇曰:「故欲以刑罰慈民,辟其猶以鞭狎狗也,雖久弗親矣。欲以簡泄得士,辟其猶以弧怵鳥也,雖久弗得矣。」「其」與「之」同義,故「其」可訓為「之」,「之」亦可訓為「其」。互見「之」字下。
其,猶「寧」也。《易·繫辭傳》曰:「妻其可得見邪?」《書·盤庚》曰:「若火之燎於原,不可鄉邇,其猶可撲滅?」《大誥》曰:「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後,弗棄基?」《酒誥》曰:「我其可不大監撫於時?」《多士》曰:「我其敢求位?」僖五年《左傳》曰:「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十年《傳》曰:「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其,更端之詞也。《易·無妄彖辭》曰:「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書·無逸》曰:「其在高宗。」「其在祖甲。」
其,語助也。《易·小畜》初九曰:「復自道,何其咎?」《書·大誥》曰:「予曷其不於前寧人圖功攸終?」《康誥》曰:「未其有若女封之心。」召誥曰:「不其延。」《洛誥》曰:「敘弗其絕。」《呂刑》曰:「其今爾何懲?」(上文曰:「今爾何監。」)《誡誓》曰:「馬牛其風。」《詩·君子於役》曰:「曷其有佸?」(上文曰:「曷至哉?」)《鴇羽》曰:「曷其有所!」《楊之水》曰:「云何其憂?」《正月》曰:「終其永懷。」(終,猶「既」也。說見「終」字下。)《菀柳》曰:「於何其臻?」僖十五年《左傳》曰:「以德為怨,秦不其然。」《晉語》曰:「多而驟立,不其集亡。」「其」字皆為語助,無意義也。
其諸,亦擬議之詞也。桓六年《公羊傳》:「其諸以病桓與?」何注曰:「其諸,辭也。」《論語·學而》篇曰:「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其(音記)、記、忌、己、䢋(正文此字待改)
[編輯]其,語助也。或作「記」,或作「忌」,或作「己」,或作「[1234]」,義並同也。《詩·楊之水》曰:「彼其之子。」《箋》曰:「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又《羔裘》「彼其之子」,襄二十七年《左傳》及《晏子·雜篇》並作「己」。《候人》「彼其之子」,《表記》作「記」。(《釋文》《唐石經》及各本並同。監本改作「其」,非。)僖二十四年《左傳》及《晉語》並作「己」。文十四年《左傳》:「齊公子元不順懿公之為政也,終不曰公,曰夫己氏。」《杜解補正》曰:「夫己氏,猶言彼己之子。」(夫,猶「彼」也。說見「夫」字下。《注》《疏》讀「己」為甲己之「己」,非是。)《詩·大叔於田》曰:「叔善射忌。」《傳》曰:「忌,辭也。」《箋》曰:「忌,讀如『彼己之子』之『己』。」《崧高》曰:「往近王舅。」《箋》曰:「近,辭也,聲如『彼記之子』之『記』。」毛居正《六經正誤》以「近」為「[1234]」之訛。(《說文》:「,讀與記同。」)
其(音姬)、期、居
[編輯]其,問詞之助也。或作「期」,或作「居」,義並同也。《書·微子》曰:「予顛隮,若之何其?」鄭注曰:「其,語助也。齊魯之間聲如『姬』。」(見《史記·宋世家集解》。)《詩·園有桃》曰:「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傳》曰:「夫人謂我欲何為乎?」)《庭燎》曰:「夜如何其?」《頍弁》曰:「實維何期?」《箋》曰:「期,辭也。」(《釋文》本亦作「其」。)《禮記·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鄭注曰:「居,讀如姬姓之姬。齊魯之間語助也。」又曰:「吾許其大而不許其細,何居?」《郊特牲》曰:「二日伐鼓,何居?」成二年《左傳》曰:「誰居?後之人必有任是夫!」襄二十三年《傳》曰:「誰居?其孟椒乎?」(《杜註:「居,猶與也。」)《莊子·齊物論》篇曰:「何居乎?(案,居,猶「乎」也,居下不當復有「乎」字,疑因下文而衍。《釋文》出「何居」二字,無「乎」字。)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居
[編輯]居,詞也。《易·繫辭傳》曰:「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鄭、王注並曰:「居,辭也。」《詩·柏舟》曰:「日居月諸。」《正義》曰:「居、諸者,語助也。」故《日月傳》曰:「日乎月乎。」不言「居」、「諸」也。《十月之交》曰:「擇有車馬,以居徂向。」居,語助。言擇有車馬以徂向也。(《箋》曰:「擇民之富有車馬者,以往居於向。」先言往而後言居,未免倒置經文。)《生民》曰:「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居,亦語助。上帝居歆,上帝歆也。(《箋》曰:「上帝則安而歆饗之。」於義未安。)《禮記·郊特牲》曰:「以鍾次之,以和居參之也。」居,亦語助。居參之,參之也。(鄭註:「以金參居庭實之間。」亦未安。)
詎(巨遽二音)距、鉅、巨、渠、遽
[編輯]《廣韻》曰:「詎,豈也。」字或作「距」,或作「鉅」,或作「巨」,或作「渠」,或作「遽」。《漢書·高祖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巨能入乎?」《史記·項羽紀》作「公豈敢入乎」。《孫寶傳》曰:「掾部渠有其人乎?」(顏註:「渠,讀曰詎。」詎,豈也。)「詎」與「豈」同義,故或以「豈詎」連文。《吳語》曰:「此誌也,豈遽忘於諸侯之耳乎?」《呂氏春秋·具備》篇曰:「豈遽必哉?」《荀子·王制》篇曰:「豈渠得免夫累乎?」《正論》篇曰:「是豈鉅知見侮之為不辱哉?」《墨子·公孟》篇曰:「雖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淮南·人間》篇曰:「此何遽不能為福乎?」《史記·鄭世家》曰:「往何遽必辱?」《陸賈傳》曰:「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漢書》作「何遽」。家大人曰:遽,亦何也。連言「何遽」者,古人自有復語耳。顏師古以「遽」為「迫促」,失之。)《莊子·齊物論》篇曰:「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徐邈本「詎」作「巨」。家大人曰:庸、詎,皆「何」也。李頤曰:「庸,用也。詎,何也。庸詎,猶言『何用』。」失之。)《大宗師》篇曰:「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楚辭·哀時命》曰:「庸詎知其吉凶?」《淮南·齊俗》篇曰:「庸遽知世之所自窺我者乎?」《韓子·難四》曰:「衛奚距然哉?」《秦策》曰:「君其試焉,奚遽叱也?」《史記·張儀傳》曰:「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索隱》曰:「渠,音詎。古字少,假借耳。」)或言「豈遽」,或言「何遽」,或言「奚遽」,或言「庸詎」,或言「寧渠」,其義一而已矣。
詎,猶「苟」也。《晉語》曰:「且唯聖人,能無外患,又無內憂。詎非聖人,必偏而後可。」(今本「詎」作「距」,此從宋明道本)又曰:「詎非聖人,不有外患,必有內憂。」皆謂苟非聖人也。成十六年《左傳》作「自非聖人」,意亦同也。
固、故、顧
[編輯]固,猶必也。桓五年《左傳》曰:「蔡、衛不枝,固將先奔。」言必將先奔也。襄二十七年《公羊傳》:「女能固納公乎?」《呂氏春秋·任數》篇:「其說固不行。」《秦策》:「王固不能行也。」何、高注並曰:「固,必也。」或作「故」,又作「顧」。《秦策》曰:「吳不亡越,越故亡吳。」《大戴禮·禮察》篇曰:「先王執此之正,堅如金石。行此之信,順如四時。處此之功,無私如天地爾。豈顧不用哉?」《史記·張陳餘傳讚》曰:「張耳、陳餘始居約時,相然信以死,豈顧問哉?」(豈顧,豈必也。《索隱》曰:「謂然諾相信,雖死不顧。」非是。)
固,猶乃也。《孟子·萬章》篇曰:「仁人固如是乎?」或作「故」,又作「顧」。《趙策》曰:「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小弱,而小弱顧能得之於強大乎?」《呂氏春秋·製樂》篇曰:「我必有罪,故天以此罰我也。今故興事動眾以增國城,是重吾罪也。」(下「故」字,與「乃」同義。)《審己》篇曰:「臣以王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邪?」《齊策》:「田單謂貂勃曰:『單何以得罪於先生,故常見惡於朝?』」「故」與「乃」同義,故或以「故乃」連文。《莊子·徐無鬼》篇曰:「先生苦於山林之勞,故乃肯見於寡人。」
故
[編輯]趙爽注《周髀算經》曰:「故者,申事之辭。」常語也。
故,本然之詞也。襄九年《左傳》曰:「然故不可誣也。」或作「固」,又作「顧」。《禮記·哀公問》曰:「固民是盡。」鄭注曰:「固,猶故也。」《呂氏春秋·必己》篇曰:「孟賁過於河,先其五。船人怒而以楫虓其頭,顧不知其孟賁也。」
故,猶「則」也。《墨子·天志》篇曰:「當若子之不事父,弟之不事兄,臣之不事君也。故天下之君子,與謂之不祥也。」(與,即「舉」字。)《莊子·齊物論》篇曰:「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故」字並與「則」同義。《東周策》曰:「君必施於今之窮士,不必且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故能,則能也。《齊策》曰:「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境不守。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是故韓、魏之所以重與秦戰,而輕為之臣也。」是故,是則也。《易·豫彖傳》曰:「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昭二十年《左傳》曰:「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管子·版法解》篇曰:「明主能勝六攻而立三器,則國治。不肖之君,不能勝六攻而立三器,故國不治。」故,亦「則」也,互文耳。
顧
[編輯]顧,猶但也。《禮記·祭統》曰:「是故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顧上先下後耳。」《燕策》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史記·越世家》曰:「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
《史記·絳侯世家索隱》引許慎《淮南注》曰:「顧,反也。」《秦策》曰:「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高注曰:「顧,反也。」《燕策》曰:「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顧」與「反」同義,故又以「顧反」連文。《齊策》曰:「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是我代韓受魏之兵,顧反聽命於韓也。」《史記·蕭相國世家》曰:「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顧反居臣等上。」是也。
苟
[編輯]苟,誠也。《論語·裏仁》篇「苟誌於仁矣」,是也。常語也。
苟,且也。《論語·子路》篇「苟合矣」,「苟完矣」,「苟美矣」,是也。亦常語。
苟,猶「但」也。《易·繫辭傳》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白茅,何咎之有?」言但置諸地而已可矣,而必藉之以白茅,謹慎如此,復何咎之有乎?桓五年《左傳》曰:「苟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襄二十八年《傳》曰:「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壇?」「苟」字並與「但」同義。
苟,猶「若」也。《易·繫辭傳》曰:「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苟,猶「尚」也。《詩·君子於役》曰:「君子於役,苟無饑渴。」言尚無饑渴也。襄十八年《左傳》:「晉侯伐齊,將濟河,中行獻子禱曰:『苟捷有功,無作神羞。』」言尚捷有功也。《墨子·耕柱》篇曰:「季孫紹與孟伯常治魯國之政,不能相信,而祝於叢社曰(今本「叢」訛作「禁」,辯見《讀書雜志》):『苟使我和。』是猶弇其目而祝於叢社曰:『苟使我皆視。』豈不繆哉?」言尚使我和,尚使我視也。
皋
[編輯]皋,發語之長聲也。《儀禮·士喪禮》曰:「皋某復。」鄭注曰:「皋,長聲也。」
卷六
[編輯]乃、迺(正文此字待改)
[編輯]乃,猶「於是」也。《書·堯典》曰「乃命羲和」,是也。常語也。字或作「[1234]」(俗作「迺」、「廼」)。《爾雅》曰:「[1234],乃也。」
乃,猶「然後」也。《書·禹貢》曰「作十有三載乃同」,是也。亦常語。
乃,猶「而」也。《春秋》宣八年:「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頃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定十五年:「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公羊傳》曰:「而者何?難也。乃者何?難也。(《說文》:「乃,曳詞之難也。」)曷為或言『而』,或言『乃』,『乃』難乎『而』也。」案,「乃」與「而」對言之則異。《禮記·文王世子》曰「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是也。散言之則通。(互見「而」字下)。《儀禮·燕禮》:「大夫不拜乃飲。」鄭注曰:「乃,猶『而』也。」《大戴記·夏小正》篇:「匽之興,五日翕,望乃伏。」《傳》曰:「而伏雲者,不知其死也,故謂之伏。」而伏,即「乃伏」也。襄七年《左傳》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乃今而後,即「而今而後」也。
乃,急詞也。《大戴記·夏小正》篇:「乃瓜。」《傳》曰:「乃者,急瓜之辭也。」
乃,猶「則」也。《易·繫辭傳》曰:「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詩·生民》曰:「鳥乃去矣。」隱三年《左傳》曰:「將立州吁,乃定之矣。」皆是也。「乃」與「則」同義,故《書·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哀十一年《左傳》作「則劓殄無遺育」。莊二十八年《左傳》:「則可以威民而懼戎。」《晉語》「則」作「乃」。又或以「則乃」連文,《書·立政》曰「謀面用丕訓德,則乃宅人」,是也。
乃,猶「其」也。《書·多士》曰:「爾乃尚有爾土,爾乃尚寧榦止。」爾乃,爾其也。《晉語》:「伯宗問曰:乃將若何?」乃將,其將也。(今本無「乃」字,乃後人不曉古義而妄刪之,據宋明道本補。)《書·盤庚》:「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共。」哀十一年《左傳》作「其有顛越不共」。「乃」與「其」同義,故或以「乃其」連文,互見「其」字下。
乃,猶「是」也。成二年《左傳》:「衛石稷謂孫良夫曰:子以眾退,我此乃止。」言我於此是止也。(杜註:「我於此止禦齊師。」)《晏子春秋·外篇》:「公曰:『吾聞之,五子不滿隅,一子可滿朝,非迺子邪?』」迺子,是子也。《莊子·德充符》篇:「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猶曰子無稱是言也。
乃,猶「方」也,「裁」也。莊十年《穀梁傳》曰:「乃深其怨於齊,又退侵宋以眾其敵。」謂方深其怨於齊也。《大戴記·保傅》篇曰:「太子乃生,固舉之禮。」《賈子》「乃」作「初」。《呂氏春秋·義賞》篇曰:「天下勝者眾矣,而霸者乃五。」高註:「乃,猶裁也。」義並同。
乃,猶「若」也。《書·盤庚》曰:「女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後丕降與女罪疾。」言汝萬民若不生生也。《洛誥》曰:「女乃是不蘉,乃時惟不永哉。」言汝若是不勉也。《孟子·公孫丑》篇曰:「乃所願,則學孔子也。」《莊子·盜蹠》篇曰:「小人殉財,君子殉名。其所以變其情,易其性,則異矣。乃至於棄其所為而殉其所不為,則一也。」「乃」字並與「若」同義。
乃,猶且也。《書·大誥》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獲?」「乃」字並與「且」同義。
乃,猶寧也。襄三十年《左傳》:「人謂子產就直助強,子產曰:『豈為我徒?國之禍難,誰知所敝?或主強直,難乃不生?姑成吾所。』」乃,寧也。言禍難未知所敝,雖或主強直之人,寧不生難乎?唯兩無所主,姑成吾所而已也。(杜註:「言能強能直,則可弭難。今三家未能,伯有方爭。」於語意未合。)寧、乃一聲之轉,故「乃」訓為「寧」,「寧」亦訓為「乃」。互見「寧」字下。
乃,異之之詞也。《書·盤庚》曰:「女不憂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詩·山有扶蘇》曰:「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是也。亦常語也。
乃,轉語詞也。《書·康誥》曰「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是也。亦常語。
乃如,亦轉語詞也。《詩·日月》曰:「乃如之人兮。」《蝃蝀》曰:「乃如之人也。」
乃若,亦轉語詞也。《墨子·兼愛》篇曰:「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句)。乃若兼,則善矣。」《孟子·離婁篇》曰:「乃若所憂則有之。」
乃若,發語詞也。《墨子·兼愛》篇:「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身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孟子·告子》篇:「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乃,發聲也。《禮記·雜記》曰:「祝稱卜葬虞,夫曰乃。」鄭注曰:「乃某卜葬其妻某氏。」《正義》曰:「乃者,言之助也。」
寧
[編輯]《說文》:「寧,願詞也。」徐鍇曰:「今人言寧可如此,是願如此也。」襄二十六年《左傳》引《夏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是也。常語也。
寧,猶「何」也。《易·繫辭傳》曰「寧用終日」,是也。亦常語。
寧,猶「豈」也。成二年《左傳》曰:「寧不亦淫從其欲以怒叔父」,是也。亦常語。
寧,猶「將」也。《莊子·秋水》篇曰:「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呂氏春秋·貴信》篇曰:「君寧死而又死乎?其寧生而又生乎?」《趙策》曰:「人之情寧朝人乎?寧朝於人也?」「寧」字並與「將」同義。《楚辭·卜居》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亦「將」也,互文耳。
寧,猶「乃」也。《毛鄭詩考正》曰:「《四月》首章:『胡寧忍予。』《箋》云:『寧,猶曾也。』案,寧,猶乃也,語之轉,下『寧莫我有』同。《雲漢》首章:『寧莫我聽。』寧,亦乃也。篇內『寧丁我躬』、『寧俾我遁』、『胡寧忍予』、『胡寧{疒真}我以旱』,並同。」家大人曰:乃、寧、曾,其義一也。《日月》之「寧不我顧」,《小弁》之「寧莫之知」,《四月》之「胡寧忍予」,《箋》並曰:「寧,猶曾也。」又《正月》之「寧莫之懲」、《四月》之「寧莫我有」、《雲漢》之「寧莫我聽」、「寧丁我躬」、「寧俾我遁」,《箋》內皆以「曾」代「寧」,曾,亦「乃」也。《論語·先進》篇「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是也。又《雲漢》之「胡寧忍予」、「胡寧{疒真}我以旱」,《箋》內皆以「何曾」代「胡寧」。何曾,何乃也。《孟子·公孫丑》篇:「爾何曾比予於管仲?」趙注曰:「何曾,猶何乃。」是也。《桑柔》曰:「倬彼昊天,寧不我矜。」《箋》曰:「昊天乃倬然明大而不矜哀下民。」是《箋》亦訓「寧」為「乃」也。又《正月》曰:「燎之方揚,寧或滅之。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言以燎火之盛,而乃有滅之者。亦如赫赫之宗周,而乃為褒姒所滅也。(《箋》釋上二句曰:「燎之方盛之時,寧有能滅息之者?」失之。辯見《經義述聞》,下並同。)《桑柔》曰:「民之貪亂,寧為荼毒。」言民心貪樂禍亂,乃為苦毒之行也。(《箋》訓「寧」為「安」,失之。)《瞻卬》曰:「心之憂矣,寧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後。」言不自我先,不自我後,而乃自今也。(《正義》曰:「天下人心之憂愁,所由來久遠,寧從今日矣。」失之。)《禮記·內則》曰:「子婦有勤勞之事,雖甚愛之,姑縱之,而寧數休之。」言姑縱使勤勞,而乃數數休息之也。(《正義》曰:「寧可數數休息。」失之。)昭二十二年《左傳》:「寡君聞君有不令之臣為君憂,無寧以為宗羞。」言無乃以為宗羞也。(此「無寧」與他處言「無寧」者不同。杜註:「無寧,寧也。」失之。)《賈子·禮》篇:「不用命者,寧丁我網。」《史記·殷本紀》作「乃入吾網」。此皆古人謂「乃」為「寧」之證。
寧,語助也。昭元年《左傳》曰:「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不寧唯是,不唯是也。寧,語助耳。(《正義》曰:「不寧,寧也。言寧有唯是之事。」失之。)
能
[編輯]能,猶「而」也。「能」與「而」,古聲相近(說見《唐韻正》)。故義亦相通。《詩·芄蘭》曰:「雖則佩觿,能不我知。」能,當讀為「而」。「雖則」之文,正與「而」字相應。言童子雖則佩觿,而實不與我相知也。(毛《傳》曰:「不自謂無知以驕慢人也。」《箋》曰:「此幼稚之君,雖佩觿與,其才能實不如我眾臣之所知為也。」皆未合語意。辯見《經義述聞》。)下章「雖則佩,能不我甲」,義與此同。《荀子·解蔽》篇:「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棄之矣。」《趙策》:「建信君入言於王,厚任葺以事能重責之。」能,並與「而」同。《管子·任法》篇:「是貴能威之,富能祿之,賤能事之,近能親之,美能淫之也。」下文五「能」字皆作「而」。又《侈靡》篇:「不欲強能不服,智而不牧。」(「能」與「而」同,尹知章以「能」字絕句,「不服」二字屬下讀,非是。)《晏子春秋·外篇》:「入則求君之嗜欲能順之,君怨良臣,則具其往失而益之。」《墨子·天志》篇:「少而示之黑謂黑,多示之黑謂白。少能嘗之甘謂甘,多嘗之甘謂苦。」《韓詩外傳》:「貴而下賤,則眾弗惡也。富能分貧,則窮士弗惡也。智而教愚,則童蒙者弗惡也。」崔駰《大理箴》:「或有忠能被害,或有孝而見殘。」能,亦「而」也。
能,猶「乃」也。亦聲相近也。家大人曰:昭十二年《左傳》曰:「中美能黃,上美為元,下美則裳。」能、為、則三字相對為文。能者,乃也。言中美乃黃,上美為元,下美則裳也。《孫子·謀攻》篇曰:「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少則能守(今本「戰」、「守」下並衍「之」字,辯見《讀書雜志》),不若則能避之。」言敵則乃戰,少則乃守,不若則乃避之也。《魏策》曰:「奉陽君約魏。魏王將封其子,謂魏王曰:『王嘗身濟漳,朝邯鄲,抱葛、薛、陰成以為趙養邑,而趙無為王有也。王能又封其子河陽、姑宓乎?臣為王不取也。』」言王乃又封其子乎,臣為王不取也。《史記·淮陰侯傳》曰:「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不過數千。能千里而襲我,亦以罷極。」(以,與「已」同)言韓信兵不過數千,乃千里而襲我也。《太史公自序》佞幸傳曰:「非獨色愛,能亦各有所長。」言非獨以色見愛,乃亦各有所長也。《列女傳·賢明傳》曰:「先生以不斜之故,能至於此。」言以不斜之故,乃至於此也。「能」與「乃」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後漢書·荀爽傳》「鳥則雄者鳴鴝,雌能順服。獸則牡為唱導,牝乃相從」,是也。「能」與「乃」同義,故又可以通用。《淮南·人間》篇:「此何遽不能為福乎?」《藝文類聚·禮部下》引「能」作「乃」。《漢書·匈奴傳》:「東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後乃備。」《漢紀》「乃」作「能」,是也。「乃」與「而」聲相近,故「能」訓為「而」,又訓為「乃」。「能」與「寧」一聲之轉,而同訓為「乃」。故《詩》「寧或滅之」,《漢書·穀永傳》作「能或滅之。」(宋祁曰:「姚本能作寧。」案此依《毛詩》改耳。各本多作「寧」,今據宋景祐本及《王氏詩考》所引訂正。)
徒
[編輯]《呂氏春秋·異用》《離俗》二篇注並曰:「徒,但也。」常語也。
徒,猶「乃」也。《莊子·天地》篇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言今乃不然也。《荀子·子道》篇:「子路謂子貢曰: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又曰:「子貢謂子路曰:『女謂夫子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無所不知。」
獨
[編輯]獨,猶「寧」也,豈也。《禮記·樂記》曰:「且女獨未聞牧野之語乎?」襄二十六年《左傳》曰:「夫獨無族姻乎?」
獨,猶「將」也。宣四年《左傳》曰:「棄君之命,獨誰受之?」《楚語》曰:「其獨何力以待之?」《孟子·滕文公》篇曰:「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獨,猶「孰」也,何也。《呂氏春秋·必己》篇曰:「孔子行於東野,(今本作「孔子行道而息」,乃後人所改。辯見《讀書雜志》。)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馬。子貢請往說之,畢辭,野人不聽。有鄙人始事孔子者,請往說之。因謂野人曰:『子耕東海至於西海,吾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說,相謂曰:『說亦皆如此其辯也(與「邪」同)?獨
如向之人?』解馬而與之。」高注曰:「獨,猶孰也。」
奈
[編輯]奈,如也。《晉語》曰:「奈吾君何?」奈何,如何也。《書·召誥》曰:「曷其奈何弗敬?」
奈何,或但謂之奈。《淮南·兵略》篇曰:「唯無形者無可奈也。」揚雄《廷尉箴》曰:「惟虐惟殺,人莫予奈。」奈,即「奈何」也。
那
[編輯]那者,奈之轉也。《魏志·毋丘儉傳》注載文欽與郭淮書曰:「所向全勝,要那後無繼何?」言奈後無繼何也。故《廣雅》曰:「奈,那也。」
那者,「奈何」之合聲也。宣二年《左傳》曰:「棄甲則那?」杜註:「那,猶何也。」《日知錄》曰:「直言之曰那,長言之曰奈何,一也。」
《爾雅》曰:「那,於也。」(於,讀如字。郭讀為「於乎」之「於」。又云:「那,猶今人言那那也。」皆非。辯見《經義述聞》。)《越語》曰:「吳人之那不穀,亦又甚焉。」韋注用《爾雅》。
都
[編輯]《爾雅》曰:「都,於也。」(於,讀如字。)《孟子·萬章》篇曰:「謨蓋都君咸我績。」趙注用《爾雅》。《史記·司馬相如傳》曰:「揆厥所元,終都攸卒。」
《集解》引《漢書音義》與趙注同。都、諸聲相近,故「諸」訓為「於」,「都」亦訓為「於」,而「孟諸」,字又作「明都」也。
都,歎詞也。《書·堯典》:「兜曰:都。」某氏《傳》曰:「都,於(音烏)。歎美之辭。」故《皋陶謨》「皋陶曰:都」,《史記·夏本紀》「都」作「於」。
當
[編輯]當,猶「將」也。《儀禮·特牲饋食禮記》:「佐食當事,則戶外南面。」鄭注曰:「當事,將有事而未至。」《孟子·離婁》篇曰:「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韓子·外儲說右》篇:「太公望曰:『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祿,則刑罰也。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則望當誰為君乎?』」《史記·魏公子傳》曰:「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又《留侯世家》曰:「橫絕四海,當可奈何?」「當」字並與「將」同義。
當,猶「則」也。《墨子·辭過》篇曰:「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
當為宮室不可不節。」又曰:「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衣服不可不節。」又曰:「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當」字並與「則」同義。
當,猶「如」也。《墨子·明鬼》篇曰:「燕之有祖,當齊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雲夢也。」(僖三十三年《左傳》:「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
儻、黨、當、尚
[編輯]儻,或然之詞也。字或作「黨」,或作「當」,或作「尚」。《莊子·繕性》篇曰:「物之儻來寄也。」《釋文》:「儻,崔本作『黨』。」《荀子·天論》篇曰:「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黨見,或見也。楊注訓「黨」為「頻」,《九經古義》訓為「所」,皆非。辯見《讀書雜志》。)《史記·淮陰侯傳》曰:「恐其黨不就。」《漢書·伍被傳》曰:「黨可以徼幸。」《墨子·法儀》篇曰:「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當皆法其父母奚若?」又曰:「黨皆法其君奚若?」《兼愛》篇曰:「當使若二士者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若,此也。言儻使此二士之言行相合,則無言而不行也。)《非樂》篇曰:「然則當為之撞巨鍾,擊鳴鼓,彈琴瑟,吹竽笙而揚干戚,民衣食之財將安可得乎?」(安,猶「於是」也。說見「安」字下。)又《尚賢》篇曰:「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黨、當、尚,並與「儻」同。
殆
[編輯]殆者,近也。(《周語》《鄭語》注,及《呂氏春秋·高義》《士容》二篇注並同),幾也(《禮記·檀弓》注),將然之詞也。《書·顧命》曰:「殆弗興弗寤。」
誕
[編輯]誕,發語詞也。《書·大誥》曰:「殷小腆,誕敢紀其敘。」又曰:「誕鄰胥伐於厥室。」《君奭》曰:「誕無我責。」《多方》曰:「須暇之子孫,誕作民主。」《詩·皇矣》曰:「誕先登於岸。」《生民》曰「誕彌厥月」、「誕置之隘巷」、「誕實匍匐」、「誕後稷之穡」、「誕降嘉種」、「誕我祀如何」,諸「誕」字皆發語詞。說者用《爾雅》「誕,大也」之訓,則詰鞫為病矣。
誕,句中助詞也。《書·大誥》曰「肆朕誕以爾東征」,是也。說者訓為大,亦失之。
迪
[編輯]迪,詞之「用」也。(《書·牧誓》:「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史記·周本紀》「不迪」作「不用」。迪,為「不用」之「用」,又為語詞之「用」,義相因也。)《書·皋陶謨》曰:「咸建五長,各迪有功。」言各用有功也。《大誥》曰:「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言惟此十人用知上帝命也。(王肅曰:「民十夫用知天命。」)《康誥》曰:「今惟民不靜,未戾厥心,迪屢未同。」多方曰:「爾乃迪屢不靜。」亦謂用屢未同、用屢不靜也。《酒誥》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顯小民。」言用畏天顯小民也。《無逸》曰:「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人迪哲。」言惟茲四人用哲也。《君奭》曰:「茲迪彝教文王蔑德。」言惟此五人用常教文王以精微之德也。又曰:「亦惟純右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時昭文王迪見冒。」亦謂用知天威、用見勉也。(冒,馬本作「勖」,云:「勉也。」說見《經義述聞·康誥》。)又曰:「武王惟茲四人,尚迪有祿。」言惟茲四人,尚用有祿也。《立政》曰:「迪知忱恂於九德之行。」亦謂用知誠信於九德之行也。「迪知上帝命」,「迪知天威」,「迪知忱恂於九德之行」,文義正相近也。《史記·夏本紀》「各迪有功」作「各道有功」。某氏《傳》於諸「迪」字,或訓為「道」,或訓為「蹈」,皆於文義未協。
迪,發語詞也。《書·盤庚》曰:「迪高後丕乃崇降弗祥。」言高後丕乃崇降不祥也。(上文曰:「高後丕乃崇降罪疾。」)迪,語詞耳。《君奭》曰:「迪惟前人光施於我衝子。」《立政》曰:「古之人迪惟有夏。」兩「迪」字亦是語詞。王肅注及某氏《傳》,或訓為「道」,或訓為「蹈」,亦於文義未協。
迪,句中語助也。《酒誥》曰「又惟殷之迪諸臣惟工」,是也。某氏訓為「蹈」,亦失之。
直
[編輯]直,猶「特」也,(《呂氏春秋·忠廉》《分職》二篇注並云:「特,猶直也。」)但也(《淮南·精神》篇注)。《禮記·祭義》曰:「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文十一年《穀梁傳》曰:「不言帥師而言敗,何也?直敗一人之辭也。」《孟子·梁惠王》篇曰:「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莊子·德充符》篇曰:「某也直後而未往耳。」《荀子·榮辱》篇曰:「是其為相縣也,幾直夫芻豢之縣糟糠爾哉?」(幾與「豈」同)《齊策》曰:「衍非有怨於儀,直所以為國者不同耳。」直、特,古同聲,故《詩·柏舟》「實維我特」,《韓詩》「特」作「直」。《史記·叔孫通傳》「吾直戲耳」,漢書「直」作「特」。
直,猶「特」也,專也。《晏子·雜篇》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之賢主,不肖者使之不肖主。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直使楚」,特使楚也。《韓詩外傳》曰:「臣裏母相善婦見疑盜肉,其姑去之。恨而告於裏母,裏母曰:『安行?今令姑呼女。』即束蘊請火去婦之家,曰:『吾犬爭肉相殺,請火治之。』姑乃直使人追去婦還之。」言特使人追還去婦也。《史記·留侯世家》曰:「良嘗間從容步遊下邳汜上(今本《史記》《漢書》「汜」作「圯」,皆後人所改,劉攽、宋祁已辯之),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汜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言特墮其履於橋下,使良取之也。(《史記》《漢書》註解「直」字皆誤,辯見《讀書雜志》。)《梁孝王世家》曰:「平王襄直使人開府,取罍樽賜任王後。」言特使人取罍樽賜之也。以上四「直」字亦訓為「特」,而與前異義。
疇、[C120]、[1234]
[編輯]爾雅曰:「疇,誰也。」《書·堯典》:「帝曰:疇諮若時登庸。」《史記·五帝紀》作「誰可順此事」。字本作「[C120]」,又作「[1234]」。《說文》:「紵,誰也。」(今本作「[1234]」,非。據《廣韻》引改。)又曰:「[1234],詞也。」「《虞書》曰:『帝曰:[1234]諮。』」
疇,發聲也。《禮記·檀弓》曰:「予疇昔之夜。」鄭註:「疇,發聲也。」昔,猶前也。宣二年《左傳》曰:「疇昔之羊子為政。」疇、誰,一聲之轉,故「疇昔」之轉為「誰昔」,互見「誰」字下。
卷七
[編輯]而
[編輯]而者,承上之詞,或在句中,或在句首,其義一也。常語也。
《漢書·韋賢傳》注曰:「而者,句絕之辭。」《詩·著》曰:「俟我於著乎而。」
《論語·子罕》篇引《詩》曰:「唐棣之華,偏其反而。」《微子》篇曰:「已而已而。」宣四年《左傳》曰:「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逸周書·芮良夫》篇曰:「不其亂而。」
而,猶如也。《易·明夷象傳》曰:「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虞注曰:「而,如也。」《詩·君子偕老》曰:「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毛《傳》曰:「尊之如天,審諦如帝。」《都人士》曰:「垂帶而厲。」《箋》曰:「而厲,如鞶厲也。」昭四年《左傳》曰:「牛謂叔孫:見仲而何?」杜注曰:「而何,如何也。」《管子·樞言》篇曰:「能而稷乎?能而麥乎?」《孟子·萬章》篇曰:「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荀子·仲尼》篇曰:「財利至,則言善而不及也。」(楊倞註:「而,如也。」)《呂氏春秋·順說》篇曰:「與生與長,而言之與響。」《齊策》曰:「而此者三。」(高註:而,如也。)《漢書·賈誼傳》曰:「變化而嬗。」(《史記索隱》引韋昭註:「而,如也。」)「而」字並與「如」同義。「而」與「如」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詩·都人士》曰:「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大戴記·衛將軍文子》篇曰:「滿而不滿,實如虛,過之如不及。」《孟子·離婁》篇曰:「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荀子·強國》篇曰:「黭而雷擊之,如牆厭之。」《說苑·奉使》篇曰:「意而安之,願假冠以見。意如不安,願無變國俗。」皆以「如」、「而」互用。故《詩》「垂帶而厲」,《內則注》引「而」作「如」。《荀子·哀公》篇「從物如流」,《大戴記·哀公問五義》篇「如」作「而」。襄十二年《左傳》「夫婦所生若而人」,《晉書·禮志》「而」作「如」。《史記·鄒陽傳》「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新序·雜事》篇「如」並作「而」。
而,猶「若」也。「若」與「如」古同聲,故「而」訓為「如」,又訓為「若」。《大戴記·衛將軍文子》篇:「孔子曰:『而商也,其可謂不險也。』」「而商也」,與《論語》「若由也」同義。襄二十九年《左傳》曰「且先君而有知也」,與上文「先君若有知也」同義。「而」與「若」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詩·猗嗟》曰:「頎而長兮,抑若揚兮。」(而、若,皆「然」也。毛《傳》:「抑,美色。揚,廣揚。」)昭二十六年《左傳》:「晏子曰:『後世若少惰,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皆以「而」、「若」互用。故《書·康誥》「若有疾」,《荀子·富國》篇「若」作「而」。《詩·甫田》篇「突而弁兮」,《猗嗟》篇「頎而長兮」,《正義》「而」並作「若」。《都人士》篇「垂帶而厲」,《淮南·氾論》篇注「而」作「若」。襄三十年《左傳》「子產而死」,《呂氏春秋·樂成》篇「而」作「若」。《周官·旅師》「而用之」,鄭注「而」讀為「若」。(案,「而」亦可讀為「如」,《論語》「如用之」,是也。)
而,猶「然」也。《書·皋陶謨》曰:「啟呱呱而泣。」言呱呱然泣也。《詩·野有死麕》曰:「舒而脫脫兮。」《箋》曰:「脫脫然舒。」《甫田》曰:「突而弁兮。」《箋》曰:「突爾加冠為成人。」爾,亦「然」也。《猗嗟》曰:「頎而長兮(說見上)。」文十七年《左傳》曰:「鋌而走險。」(杜註:「鋌,疾走貌。」)宣十二年《傳》曰:「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後可知也。」
而,猶「乃」也。(「乃」與「而」對言之則異,散言之則同,說見「乃」字下。)《詩·杕杜》曰:「期逝不至,而多為恤。」言乃多為憂也。《鄉射禮》曰「而錯」,言乃錯也。《大戴記·曾子本孝》篇曰「如此而成於孝子也」,言如此乃成為孝子也。《檀弓》曰:「而曰然。」鄭註:「而,猶乃也。」《祭義》曰:「已徹而退,無敬齊之色,而忘本也。」言乃忘本也。(鄭以「而」為衍字,失之。)《昏義》曰:「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言乃所以成男女之別,立夫婦之義也。宣十四年《左傳》曰:「誅而薦賄,則無及也。」言誅乃薦賄也。成十六年《傳》:「《夏書》曰:『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將慎其細也,今而明之,其可乎?」言今乃明之也。昭元年《傳》曰:「賈而欲贏,而惡囂乎?」言乃惡囂也。哀四年《傳》曰:「如牆而進,多而殺二人。」言多乃殺二人也。二十五年《傳》曰:「眾怒難犯,休而易間也。」言休乃易間也。《周語》曰:「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言王乃行之也。宣十五年《公羊傳》曰:「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言然後乃歸也。莊十二年《穀梁傳》曰:「國而曰歸,此邑也,其曰歸,何也?」言國乃曰歸也。《論語·泰伯》篇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言乃今而後也。(襄七年《左傳》:「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故《堯典》「試可乃已」,《史記·五帝紀》作「試不可用而已」。《禮記·曲禮》「卒哭乃諱」,《雜記》「乃」作「而」。僖二十八年《左傳》「數之以其不用僖負羈,而乘軒者三百人也」,《史記·曹世家》「而」作「乃」。《史記·淮陰侯傳》「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漢書·蒯通傳》「乃」作「而」。
而,猶「則」也。《易·繫辭傳》曰:「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言見幾則作也。僖十五年《左傳》曰:「何為而可?」言何為則可也。襄十八年《傳》曰:「若可,君而繼之。」言君則繼之也。《楚語》曰:「若防大川焉,潰而所犯必大矣。」言潰則所犯必大也。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曰:「君親無將,將而誅焉。」言將則誅也。又《晉語》曰:「文公學讀書於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咫,(咫,猶「耳」也。今本「咫」上有「也」字,乃後人所加。辯見「咫」字下。)聞則多矣。』對曰:『然而多聞以待能者,不猶愈也?』」(也,與「邪」同。俗本「也」作「乎」,乃後人所改,今從宋本。)然而,然則也。「而」與「則」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喪服傳》曰:「何如而可為之後,同宗則可為之後。」(而,亦「則」也。下文曰:「何如則可謂之兄弟。」)《禮記·喪服小記》曰:「士妾有子而為之緦,無子則已。」《墨子·明鬼》篇曰:「非父則母,非兄而姒也。」《史記·欒布傳》曰:「與楚則漢破,與漢而楚破。」皆以「而」、「則」互用。故《喪服小記》「有五世而遷之宗」,《大傳》「而」作「則」。《樂記》:「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荀子·樂論》篇「則」並作「而」。《孟子·公孫丑》篇:「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萬章》篇「則」並作「而」。《秦策》:「物至而反,致至而危。」《史記·春申君傳》「而」並作「則」。《燕策》:「然而王何不使布衣之人,以窮齊之說說秦?」《史記·蘇秦傳》「然而」作「然則」。《漢書·鄒陽傳》:「然而計議不得,雖諸、賁不能安其位,亦明矣。」《文選》亦作「然則」。
家大人曰:「而,猶以也。」楊倞注《荀子·強國》篇曰:「而往,猶已上也。」(已,與「以」同。凡書、傳中言「而上」、「而下」、「而前」、「而後」者,皆放此。)《書·顧命》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言其能以治四方也。(某氏《傳》:「能如父祖治四方。」失之。)《墨子·尚賢》篇曰:「使天下之為善者可而勸也,為暴者可而沮也。」又曰:「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莊子·天下》篇曰:「其風
黭,惡可而言。」《呂氏春秋·去私》篇曰:「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可而為,可以為也。高註:「而,能也。」失之。辯見《讀書雜志》。)《不屈》篇曰:「惠子曰:『若王之言,則施不可而聽矣。』」《用民》篇曰:「處次官,執利勢,不可而不察於此。」以上凡言「可而」者,皆謂「可以」也。《荀子·成相》篇曰:「子胥進諫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言剄以屬鏤之劍而棄之江也。(楊註:「獨鹿,與屬鏤同。」)「而」與「以」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宣十五年《左傳》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墨子·尚同》篇曰:「上用之天子,可以治天下矣。中用之諸侯,可而治其國矣。下用之家君,可而治其家矣。」《史記·趙世家》曰:「聲以德與國,實而伐空韓。」皆以「而」、「以」互用。(又見「以」字下。)故《繫辭傳》「上古結繩而治」,《論衡·齊世》篇引「而」作「以」。襄十一年《左傳》「和諸戎狄以正諸華」,《晉語》「以」作「而」。昭元年《傳》「櫜甲以見子南」,《考工記·函人》注引「以」作「而」。《魏策》「無河山以闌之,無周、韓以間之」,《史記·魏世家》「以」作「而」。
而,猶「與」也,及也。《論語·雍也》篇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言有祝鮀之佞,與有宋朝之美也。(皇侃《疏》:「言人若不有祝鮀佞,及有宋朝美,則難免今之患難也。」及,亦與也。)《墨子·尚同》篇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言善與不善也。《韓子·說林》篇曰:「以管子之聖而隰朋之智。」言管仲與隰朋也。而、與聲之轉,故《莊子·外物》篇「與其譽堯而非桀」,《大宗師》篇「與」作「而」。
如
[編輯]《廣雅》曰:「如,若也。」常語。
昭十二年《公羊傳》注曰:「如,猶奈也。」凡經言「如何」、「如之何」者皆是。
如,詞助也。《易·屯》六二:「屯如亶如。」子夏《傳》曰:「如,辭也。」
如,猶「然」也。若《論語·鄉黨》篇「恂恂如」、「踧踖如」、「勃如」、「躩如」之屬,是也。《詩·旄邱》曰:「褎如充耳。」(毛《傳》:「褎然有尊盛之服。」)《野有蔓草》曰:「婉如清揚。」義亦同也。(「如」、「然」語之轉,故《詩·葛屨》「宛然左辟」,《說文》引作「宛如左僻」。)
如,猶「而」也。《詩·柏舟》曰:「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如有,而有也。(《正義》曰:「如人有痛疾之憂。」失之。辯見《經義述聞》。)《車攻》曰:「不失其馳,舍矢如破。」如破,而破也。(家大人曰:「舍矢而破」,與「舍拔則獲」同意,皆言其中之速也。《楚策》云:「壹發而殪。」意亦與此同。《箋》曰:「如椎破物。」《孟子·滕文公》篇趙注曰:「應矢而死者如破」,皆誤解「如」字。)《大戴記·王言》篇曰:「使有司月省如時考之。」《夏小正》篇曰:「記鴻雁之彗也,如不記其鄉何也?」《保傅》篇曰:「則親疏有序,如恩相及矣。」「如」字並與「而」同義。《禮記·檀弓》曰:「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如,而也。之,至也。何行而至,言無可至之國也。宣十七年《穀梁傳》曰:「兄弟也,何去而之?」範注曰:「言無所至。」是也。《晉語》作「吾誰鄉而入」,意亦同也。隱七年《左傳》曰:「及鄭伯盟,歃如忘。」服虔曰:「如,而也。」莊七年《傳》曰:「星隕如雨,與雨偕也。」劉歆曰:「如,而也。星隕而且雨,故曰與雨偕也。」(見《漢書·五行志》。)襄二十三年《傳》曰:「非鼠如何?」宣六年《公羊傳》曰:「此非弒君如何?」(唐石經及蜀本、宋本並如是,今本改「如」為「而」。)《晏子·諫》篇曰:「聾瘖,非害國家如何也?」《楚策》曰:「非故如何也?」《趙策》曰:「非反如何也?」並與「而何」同義。又昭六年《左傳》曰:「火如象之,不火何為?」《逸周書·後大匡》篇曰:「勇如害上,則不登於明堂。」《管子·水地》篇曰:「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荀子·儒效》篇曰:「鄉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嘗有也。」「如」字亦與「而」同義。《大戴記·保傅》篇曰:「安如易,樂而湛。」《文王官人》篇曰:「合誌如同方,共其憂而任其難。」《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曰:「施其時而成之,法其命如循之。」《鹽鐵論·世務》篇曰:「見利如前,乘便而起。」如,亦「而」也,互文耳。故《左傳》「歃如忘」,《說文》「如」作「而」。「火如象之」,《漢書·五行志》「如」作「而」。《荀子·勸學》篇「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大戴記》「而」作「如」。
如,猶「乃」也。《詩·常武》曰:「王奮厥武,如震如怒。」言乃震乃怒也。(《箋》曰:「而震雷其聲,而勃怒其色。」而,亦「乃」也。《正義》曰:「知天之震雷其聲,如人之勃怒其色。」則誤解「如」字矣。)《大戴記·少間》篇曰:「臣之言未盡,請盡臣之言,君如財之。」言請俟臣之言盡,君乃裁之也。《論語·憲問》篇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言管仲不用民力而天下安,乃其仁,乃其仁也。(孔《傳》曰:「誰如管仲之仁?」加「誰」字以解之,於文義未安。)
如,猶「則」也。《史記·淮南王傳》:「王曰:『上無太子,宮車即晏駕,廷臣必征膠東王,不如常山王。』」(不,與「否」同。)言廷臣必征膠東王,否則常山王也。《漢書》作「不即常山王」,即,亦「則」也。
如,猶「不如」也。隱元年《公羊傳》曰:「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何注曰:「『如』即『不如』,齊人語也。」
如,猶「當」也。《宋策》曰:「夫宋之不足如梁也,寡人知之矣。」高注曰:「如,當也。」「如」為「相當」之「當」,又為「當如是」之當。僖二十二年《左傳》曰:「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正義》曰:「如,猶不如,古人之語然,猶似敢即不敢。」家大人曰:孔說非也。如,猶「當」也。言若愛重傷,則當勿傷之。愛其二毛,則當服從之也。又二十一年《傳》曰:「巫尫何為?天欲殺之,則如勿生。」言天欲殺之,則當勿生之也。昭十三年《傳》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則如違之以待所濟。若求安定,則如與之以濟所欲。」言若能死亡,則當違之。若求安定,則當與之也。二十一年《傳》曰:「君若愛司馬,則如亡。」言君若愛司馬而不欲亡之,則當自亡也。定五年《傳》曰:「不能如辭。」言既不能,則當辭也。八年《傳》曰:「然則如叛之。」言既不畏晉,則當叛之也。杜解「君若愛司馬,則如亡」云:「言若愛司馬,則當亡走失國。」解「不能如辭」云:「言自知不能,當辭勿行。」是杜訓「如」為「當」,非訓為「不如」也。且成二年《傳》曰:「若知不能,則如無出。今既遇矣,不如戰也。」上言「如」,下言「不如」,則「如」非「不如」明矣。又《大戴記·保傅》篇曰:「不習為吏,如視己事。」《墨子·貴義》篇曰:「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勸我者也,何故止我?」「如」字亦與「當」同義。
如,猶「將」也。宣十二年《左傳》曰:「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言憂喜各因其事,若有喜而憂,則亦將有憂而喜乎?《漢書·翟義傳》:義部掾夏恢等,收縛宛令劉立,傳送鄧獄。恢白義,可因隨後行縣送鄧。義曰:「欲令都尉自送,則如勿收邪?」言汝欲令都尉自送,則將勿收邪。(師古注以「如」為「不如」,誤。與《左傳正義》同。)又《孟子·公孫丑》篇:「寡人如就見者也。」「如」字亦與「將」同義。
如,猶「與」也,及也。《書·堯典》曰:「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今本改「牲」為「生」,非。辯見《經義述聞》。)一死贄,如五器。」如者,及也。五器,蓋即五等諸侯朝聘之禮器。自五玉以下,皆蒙上修字言之。言五玉、三帛、二牲、一死之贄,及所用之五器,皆因五禮而並修之也。(舊說「如五器」皆誤,辯見《經義述聞》。)《儀禮·鄉飲酒禮》「公如大夫入」,謂公與大夫入也。鄭讀「如」為「若」。若,亦「與」也。(說見「若」字下。賈《疏》謂「大夫之於公,更無異禮。」失之。辯見《經義述聞》。)《論語·先進》篇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又曰:「宗廟之事,如會同。」「如」字並與「與」同義。《史記·虞卿傳》:「趙王問樓緩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今本「如」上有「何」字,乃後人所加。辯見《讀書雜志》。)言予秦地與不予,二者孰吉也。《新序·善謀》篇「如」作「與」,是其證。「如」、「與」聲相近,故「如」訓為「與」,「與」亦訓為「如」,互見「與」字下。
如,猶「於」也。《莊子·德充符》篇:「申徒嘉謂子產曰:『先生之門,固有執政焉如此哉!』」言先生之門,固無執政於此也。《呂氏春秋·愛士》篇曰:「人之困窮,甚如饑寒。」言甚於饑寒也。《史記·汲黯傳》曰:「丞相宏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黯見,上不冠不見也。」言至於黯見,則上必冠也。
如,猶「乎」也。《禮記·祭義》:「善如爾之問也。」《呂氏春秋·孝行》篇作「善乎而問之」,是「善如」即「善乎」也。(《莊子·齊物論》篇曰:「不亦善乎而問之也。」)
若
[編輯]《考工記·梓人》注曰:「若,如也。」常語。若,猶「奈」也。凡經言「若何」、「若之何」者,皆是。
若,詞也。《易·豐》六二:「有孚發若。」《節》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王注並曰:「若,辭也。」《書·洪範》曰:「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晢,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禮記·禮器》曰:「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文而誠若。」
若,猶「然」也。《易·乾》九三曰:「夕惕若厲。」《離》六五曰:「出涕沱若,戚嗟若。」《巽》九二曰:「用史巫紛若。」《詩·氓》曰:「其葉沃若。」《皇皇者華》曰:「六轡沃若。」並與「然」同義。又《詩·猗嗟》曰:「抑若揚兮。」(《正義》曰:「抑然而美者,其額上揚廣兮。」)文十四年《公羊傳》曰:「力沛若有餘。」義亦同也。
家大人曰:猶若,猶然也。《禮記·禮運》曰:「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言物雖質略,猶然可以致敬也。(《正義》曰:「若,如也。言猶如此,亦可以致其恭敬於鬼神。」失之。)《管子·輕重甲》篇曰:「君雖強本趣耕發草立弊而無止,民猶若不足也。」《墨子·尚賢》篇曰:「未知所以行之之術,則事猶若未成。」《荀子·不苟》篇曰:「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楊倞註:「若,如也。」亦失之。)《呂氏春秋·誣徒》篇曰:「為之而樂矣,奚待賢者?雖不肖者猶若勸之。」《蕩兵》篇曰:「中主猶若不能有其民,而況於暴君乎?」並與「猶然」同義。
《史記·禮書正義》曰:「若,如此也。」《書·大誥》曰:「爾知寧王若勤哉?」言如此勤也。《孟子·梁惠王》篇曰:「以若所為,求若所欲。」言如此所為,如此所欲也。《荀子·禮論》篇曰:「故人苟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苟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言如此者必死,如此者必害也。
若,猶「此」也。莊四年《公羊傳》曰:「有明天子,則襄公得為若行乎?」謂此行也。僖二十六年《傳》曰:曷為以外內同若辭?」謂此辭也。定四年《傳》曰:「君如有憂中國之心,則若時可矣。」謂此時也。《論語·公冶長》篇曰:「君子哉若人。」謂此人也。《管子·八觀》篇曰:「不通於若計者,不可使用國。」《晏子·諫》篇曰:「雖有至聖大賢,豈能勝若讒哉。」《墨子·節葬》篇曰:「法若言,行若道。」《呂氏春秋·振亂》篇曰:「為天下之長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說為深。」《齊策》曰:「聞若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若」字並與「此」同義。
連言之則曰「若此」,或曰「此若」。定四年《公羊傳》:「則若時可矣。」《穀梁傳》作「則若此時可矣」。《禮記·曾子問》篇,孔子說宗子去在他國,庶子無爵而居者代祭之禮云:「子遊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若義也。」鄭讀「以此」為一句,「若義也」為一句。注曰:「若,順也。」家大人曰:「以此若義也」五字,當作一句讀。以,用也。「此若」二字連讀,若,亦「此」也。言子遊之徒有庶子祭者,用此義也(說詳《經義述聞》)。《荀子·儒效》篇曰:「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此若義信乎人矣。」(今本「若」訛作「君」。楊注曰:「以君義通於四海。」非也。《新序·雜事》篇作「若義信乎人矣」。若,亦此也。)《管子·山國軌》篇曰:「此若言何謂也?」《地數》篇曰:「此若言可得聞乎?」《輕重丁》篇曰:「此若言曷謂也?」《墨子·尚賢》篇曰:「此若言之謂也。」《節葬篇》曰:「以此若三聖王者觀之。」又曰:「以此若三國者觀之。」《史記·蘇秦傳》曰:「王何不使辯士以此若言說秦?」(今本「若」訛作「苦」。《燕策》作「若此言」。)皆並用「此若」二字。
若,猶「及」也,至也。《書·召誥》曰:「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言及翼日乙卯也。《吳語》:「越大夫種曰:『王若今起師以會。』」言及今起師以會戰也。故成二年《左傳》「病未及死」,《晉語》作「病未若死」。
若,猶「及」也,與也。《書·召誥》曰:「旅王若公。」《周官·罪隸》曰:「凡封國若家。」《儀禮·燕禮》曰:「冪用襐若錫。」《禮記·內則》曰:「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孫。」襄十三年《左傳》曰:「請為靈若厲。」
若,猶「或」也。《管子·白心》篇曰:「夫或者何?若然者也。」《儀禮·士昏禮記》曰:「若衣若笄。」襄十一年《左傳》曰:「若子若弟。」又曰:「君若能以玉帛綏晉。」昭十三年《傳》曰:「若入於大都而乞師於諸侯。」定四年《傳》曰:「若聞蔡將先衛,信乎?」隱四年《公羊傳》曰:「公子翬恐若其言聞乎桓。」
若夫,轉語詞也。《易·繫辭傳》曰:「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是也。
若夫,發語詞也。《大戴記·衛將軍文子》篇:「文子曰:『若夫知賢人莫不難。』」《孝經》:「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是也。
若乃,亦轉語詞也。《齊策》曰:「若乃得去不肖者而為賢者狗,豈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是也。
若而者,不定之詞也。襄十二年《左傳》曰:「天子求後於諸侯,諸侯對曰:夫婦所生若而人,妾婦之子若而人。無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則曰:先守某公之遺女若而人。」昭三年《傳》曰:「則猶有先君之適,及遺姑姊妹若而人。」
若干者,亦不定之詞也。《禮記·曲禮》曰:「始服衣若干尺矣。」《投壺》曰:「某賢於某若干純。」
家大人曰:若,猶「其」也。《書·召誥》曰:「我亦惟茲二國命,嗣若功。」若,其也。嗣其功者,嗣二國之功也。(某氏《傳》曰:「繼順其功德者而法則之。」訓「若」為「順」,非是。)昭元年《左傳》,趙文子請叔孫於楚曰:「子若免之,以勸左右,可也。」言子其免之以勸左右也。二十六年《傳》:「子猶言於齊侯曰:『君若待於曲棘,使群臣從魯君以卜焉。』」言君其待於曲棘也。
顧懽注《老子》曰:「若,而也。」家大人曰:《書·金縢》篇「予仁若考」,《史記·魯世家》作「旦巧」。巧、考古字通,若、而語之轉。「予仁若考」者,予仁而巧也。唯巧,故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也。某氏《傳》訓「若」為「順」,「考」為「父」,皆失之(詳見《經義述聞》)。《易·》九三曰:「君子夬獨行(句),遇雨若濡。」言遇雨而濡也。莊二十二年《左傳》曰:「幸若獲宥,及於寬政。」言幸而獲宥也。《吳語》:「越王命徇於軍曰:『有眩瞀之疾者以告。』王親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眩瞀之疾,其歸若已。』」言子其歸而止息也。
《小爾雅》曰:「若,乃也。」《書·秦誓》曰:「日月逾邁,若弗員來。」言乃弗雲來也。(某氏《傳》訓「若」為「如」,失之。)《周語》引《書》曰:「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韋注曰:「若,猶乃也。」《管子·海王》篇曰:「一女必有一針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若其事立。行服連軺輂輂者,必有一斤一鋸一椎一鑿,若其事立。」《孟子·公孫丑》篇曰:「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若」字並與「乃」同義。又《書》稱「王若曰」、「微子若曰」、「父師若曰」、「周公若曰」者,並與「乃曰」同義。
若,猶「則」也。《老子》曰:「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莊子·在宥》篇「若」並作「則」。
家大人曰:若,詞之「惟」也。《盤庚》曰:「予若籲懷茲新邑。」《大誥》曰:「若昔朕其逝。」《君奭》曰:「若天棐忱。」(《大誥》曰:「越天棐忱。」「越」字亦語助。)《呂刑》曰:「若古有訓。」「若」字皆是語詞之「惟」。又《文侯之命》曰:「女多修扞我於艱,若女予嘉。」《吳語》曰:「伯父令女來,明紹享餘一人,若餘嘉之。」《禮記·祭統》曰:「叔舅,予女銘,若纂乃考服。」「若」字亦是語詞之「惟」。《金縢》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若爾三王。」若,亦「惟」也,互文耳。說者或訓為「順」(某氏《尚書傳》),或訓為「汝」(鄭氏《祭統注》),或訓為「如」(王肅《文侯之命注》),皆於文義未協。
然
[編輯]範望注《太玄·務測》曰:「然,猶是也。」常語也。
《廣雅》曰:「然,譍也。」(譍,通作「應」。)《禮記·檀弓》曰:「有子曰:『然,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論語·陽貨》篇曰:「然,有是言也。」《孟子·公孫丑》篇曰:「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此三「然」字,但為應詞而不訓為「是」。
家大人曰:然故,是故也。《禮記·少儀》曰:「事君者,量而後入,不入而後量。凡乞假於人,為人從事者亦然。然故上無怨而下遠罪也。」(然故,是故也。《正義》以「然」字絕句讀,失之。義見下。)《管子·任法》篇曰:「聖君置儀設法而固守之,然故諶杵習士聞識博學之人,不可亂也。眾強富貴私勇者,不能侵也。信近親愛者,不能離也。珍怪奇物,不能惑也。萬物百事非在法之中者,不能動也。今天下則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然故諶杵習士聞識博學之士,能以其智亂法惑上。眾強富貴私勇者,能以其威犯法侵陵。鄰國諸侯,能以其權置子立相。大臣能以其私附百姓,翦公財以祿私士。」又曰:「聖君設度量,置儀法。如天地之堅,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時之信。然故令往而民從之。」又曰:「遵主令而行之,雖有傷敗,無罰。非主令而行之,雖有功利,罪死。然故下之事上也,如響之應聲也。臣之事主也,如景之從形也。」《荀子·大略》篇曰:「從士以上,皆羞利而不與民爭業,樂分施而恥積藏,然故民不困財,貧窶者有所竄其手。」《韓子·難三》曰:「力盡於事,歸利於上者必聞,聞者必賞。汙穢為私者必知,知者必誅。然故忠臣盡忠於公,民士竭力於家,百官精克於上。」以上諸書,皆以「然故」二字連讀。
《禮記·大傳》注曰:「然,如是也。」凡經稱「然則」、「雖然」、「不然」、「無然」、「胡然」、「夫然」者,皆是也。常語也。然,詞之轉也。亦常語也。
然而者,亦詞之轉也。《孟子·公孫丑》篇曰:「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賢,然而孟施捨守約也。」今人用「然而」二字,皆與此同義。
然而者,詞之承上而轉者也,猶言「如是而」也。《考工記》曰:「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則不時,不得地氣也。」《儀禮·喪服傳》曰:「故昆弟之義無分,然而有分者,則辟子之私也。」《禮記·文王世子》曰:「有父在則禮然,然而眾知父子之道矣。」《三年問》曰:「將由夫患邪淫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從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僖三十三年《公羊傳》曰:「或曰往矣,或曰反矣,然而晉人與薑戎要之殽而擊之。」(何註:「然,然上議。猶豫留住之頃也。」)宣六年《傳》曰:「然而宮中甲,鼓而起。」定八年《傳》曰:「然而甲起於琴如。」《孟子·梁惠王》篇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上言「然而」者,皆謂「如是而」也。今人用「然而」二字,則與此異義矣。
然,狀事之詞也。若《論語》「斐然」、「喟然」、「儼然」之屬,是也。常語也。
然,比事之詞也。若《大學》「如見其肺肝然」,是也。亦常語。
然,猶「焉」也。《禮記·檀弓》曰:「穆公召縣子而問然。」鄭註:「然之言焉也。」《祭義》曰:「國人稱願然(句)。曰:『幸哉,有子如此!』」(然,猶「焉」也,上屬為句。鄭註:「然,猶而也」,則下屬為句,失之。)《哀公問》曰:「君子以此之為尊敬然。」又曰:「寡人願有言然。」《論語·泰伯》篇曰:「禹,吾無間然矣。」《先進》篇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孟子·公孫丑》篇曰:「今時則易然也。」「然」字並與「焉」同義。又《楚辭·九章》曰:「然容與而狐疑。」《九辯》曰:「然欿傺而沈藏。」「然」字亦與「焉」同義。(然、焉,皆「乃」也。說見「焉」字下。)焉、然,古同聲。故《祭義》「國人稱願然」,《大戴記·曾子大孝》篇「然」作「焉」。
然,猶「而」也。《詩·終風》曰:「惠然肯來。」言惠而肯來也。(《北風》曰:「惠而好我。」)《定之方中》曰:「卜雲其吉,終然允臧。」言既而允臧也。(終,猶「既」也。說見「終」字下。)定八年《公羊傳》曰:「卻反舍於郊,皆說然息。」言脫而息也。(何註:「然,猶如。」如,亦「而」也。)《管子·版法解》篇曰:「然則君子之為身,無好無惡然已乎?」然已,而已也。
然後,而後也,乃也。常語也。
然且,而且也。昭十三年《穀梁傳》曰:「失德不葬,弒君不葬,滅國不葬,然且葬之。」《孟子·公孫丑》篇曰:「識其不可,然且至。」
《莊子·秋水》篇曰:「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韓子·難言》篇曰:「夫至智說至聖,然且七十說而不受。」
然,猶「乃」也。《晉語》:「文公謂寺人勃鞮曰:『豈不如女言,然是吾惡心也(言乃是吾惡心也)。吾請去之。』」《莊子·天地》篇曰:「始也,我以女為聖人邪,今然君子也。」《荀子·修身》篇曰:「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言士之恭敬如此,乃欲自修其身,非恐得罪於流俗也。)
《賈子·修政語》篇曰:「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見而不可以大知。」司馬相如《封禪文》曰:「若然辭之,是泰山靡記,而梁甫罔幾也。」《史記·傅靳蒯成傳讚》曰:「蒯成侯周緤,操心堅正,身不見疑。上欲有所之,未嘗不垂涕。此有傷心者,然可謂篤厚君子矣。」「然」字並與「乃」同義。
然,猶「則」也。《墨子·尚同》篇曰:「何以知尚同一義之可而為政於天下也?然胡不審稽古之治、為政之說乎?」《非命》篇曰:「有聞之,有見之,謂之有。莫之聞,莫之見,謂之亡。然胡不嚐考之百姓之情,自古以及今生民以來者,亦嘗見命之物,聞命之聲者乎?」然胡不,則胡不也。《莊子·外物》篇曰:「鮒魚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然活,則活也。
爾(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爾
[編輯]《說文》:「爾,詞之必然也。」字通作「爾」。鄭注《檀弓》曰:「爾,語助也。」《文選·古詩注》引字書曰:「爾,詞之終也。」常語也。
爾,猶「然」也。若《論語》「卓爾」、「率爾」、「鏗爾」、「莞爾」之屬,是也。亦常語。
爾,猶「如此」也。《雜記》曰:「宦於大夫者之為之服也,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爾也。」焉,猶「乃」也(見「焉」字下)。爾,如此也。言有君命乃如此也。《孟子·告子》篇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言非天之降才如此其異也。凡後人言「不爾」、「乃爾」、「果爾」、「聊復爾耳」者,並與此同義。
爾,猶「此」也。隱二年《公羊傳》曰:「前此,則曷為始乎此?托始焉爾。」何註:「焉爾,猶於是也。」是,亦此也。僖二十一年「公會諸侯盟於薄,釋宋公」,《傳》曰:「執,未有言釋之者,此其言釋之何?公與為爾也。公與為爾奈何?公與議爾也。」言公與為此,公與議此也。
爾,猶「而已」也。《禮記·檀弓》曰:「不以食道,用美焉爾。」言用美焉而已也。又曰:「唯祭祀之禮,主人自盡焉爾,豈知神之所饗?」亦謂主人自盡焉而已也。《郊特牲》曰「豈知神之所饗也?主人自盡其敬而已矣』,是其證也。莊四年《公羊傳》曰:「其國亡矣,徒葬於齊爾。」僖三十一年《傳》曰:「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大山爾。」《論語·鄉黨》篇曰:「便便言,唯謹爾。」並與「而已」同義。
爾,猶「矣」也。《詩·噫嘻》曰:「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箋》曰:「噫嘻乎能成周王之功,其德已著至矣。」是「爾」與「矣」同義。又僖二年《公羊傳》曰:「君若
用臣之謀,則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爾。」宣十五年《傳》曰:「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數「爾」字亦與「矣」同義。
爾,猶「焉」也。隱元年《公羊傳》曰:「然則何言爾?」二年《傳》曰:「何譏爾?」三年《傳》曰:「何危爾?」(僖五年《穀梁傳》曰:「何尊焉?」又曰:「何重焉?」)僖二年《傳》曰:「則中國曷為獨言齊、宋至爾?」「爾」字並與「焉」同義。又《禮記·檀弓》曰:「夫子何善爾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彼有取爾也。」《離婁》篇曰:「所惡勿施爾也。」「爾」字亦與「焉」同義。
耳
[編輯]耳,猶「而已」也。《論語·陽貨》篇「前言戲之耳」,是也。《管子·臣乘馬》篇曰:「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內耳也。」「耳也」者,「而已也」也。《晏子·雜篇》曰:「晏子食脫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苔菜耳矣。」《孟子·離婁》篇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呂氏春秋·壹行》篇曰:「與麋鹿虎狼無以異,多勇者則為製耳矣。」「耳矣」者,「而已矣」也。(此與後「耳矣」異義。)《齊策》曰:「若乃得去不肖者而為賢者狗,豈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耳哉」者,「而已哉」也。
家大人曰:耳,猶「矣」也。《大戴記·曾子立事》篇曰:「嗜酤酒,好謳歌,巷遊而鄉居者乎?吾無望焉耳。」言吾無望焉矣也。《禮記·樂記》曰:「則樂之道歸焉耳。」歸,終也。(見《呂氏春秋·報更》《求人》二篇注。)言萬物各得其所,則樂之道終焉矣。(《正義》謂歸功於樂,失之。)《論語·雍也》篇曰:「女得人焉耳乎?」言汝得人焉矣乎。
耳矣,猶「已矣」也。「已」與「矣」,皆詞之終,而連言之則曰「已矣」。《論語》「始可與言《詩》已矣」,是也。「耳」與「矣」,亦皆詞之終,而連言之則曰「耳矣」。《禮記·檀弓》曰:「勿之有悔焉耳矣。」《祭統》曰:「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也。「耳」與「已」聲相近,或言「已矣」,或言「耳矣」,其義一也。
仍
[編輯]《爾雅》曰:「仍,乃也。」《史記·淮南衡山傳讚》曰:「淮南、衡山專挾邪僻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不終其身。」仍者,乃也。言淮南衡山謀為畔逆,乃至父子再亡其國,各不終其身也。《漢書·讚》與《史記》同。師古曰:「仍,頻也。」頻父子再亡國,斯為不詞矣。又《匈奴傳》:「漢復遣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十餘萬騎,仍再出定襄數百里擊匈奴。」仍,亦「乃」也。故《史記》作「乃再出定襄」。師古曰:「仍,頻也。」頻再出定襄,愈為不詞矣。《說文》仍從乃聲,故「乃」字或通作「仍」。說見《經義述聞·爾雅》。
聊憀
[編輯]《詩·泉水》曰:「聊與之謀。」毛《傳》:「聊,願也。」《箋》曰:「聊,且略之辭。」《聲類》作「憀」,義與《箋》同(見《文選·笙賦》注)。
來
[編輯]來,詞之「是」也。《詩·穀風》曰:「不念昔者,伊予來塈。」伊,惟也。來,猶「是」也。塈,讀為「愾」。愾,怒也。此承上「有洸有潰」言之。(毛《傳》:「洸洸,武也。潰潰,怒也。」)言君子不念昔日之情,而惟我是怒也。(毛《傳》:「塈,息也。」《箋》曰:「君子忘舊,不念往昔年稚我始來之時安息我。」皆失之。辯見《經義述聞》。)《桑柔》曰:「既之陰女,反予來赫。」言我以善言蔭覆汝,而汝反於我是赫怒也。「伊予來塈」、「反予來赫」,句法正相近矣。又《四牡》曰:「將母來諗。」言我惟養母是念也。《采芑》曰:「荊蠻來威。」(今本「荊蠻」訛作「蠻荊」。段氏若膺《詩經小學》已正之。)《江漢》曰:「淮夷來求。」「淮夷來鋪。」皆謂荊蠻是威,淮夷是求,淮夷是病也。《江漢》又曰:「王國來極。」亦謂王國是正也。(《漢書·兒寬傳》:「天子建中和之極。」師古曰:「極,正也」,引《周禮》「以為民極」。《逸周書·武順》篇曰:「正及神人曰極。」)《六月》曰:「王於出征,以匡王國。」是也。解者皆以「來」為「往來」之來,遂詰鞫為病矣。
來,句中語助也。《莊子·大宗師》篇:「子桑戶死,孟子反、子琴張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嗟來,猶「嗟乎」也。
來,句末語助也。《孟子·離婁》篇曰:「盍歸乎來?」《莊子·人間世》篇曰:「嘗以語我來。」又曰:「子其有以語我來。」「來」字皆語助。
卷八
[編輯]雖、唯、惟
[編輯]《玉篇》曰:「雖,詞兩設也。」常語也。字或作「唯」。《春秋》桓十四年:「秋八月,壬申,禦廩災。乙亥,嘗。」《穀梁傳》曰:「禦廩之災不誌,此其志,何也?以為唯未易災之餘而嘗可也,誌不敬也。何用見其未易災之餘而嘗也?曰:甸粟而內之三宮,三宮米而藏之禦廩。夫嘗,必有兼旬之事焉。(今本「旬」訛作「甸」。辯見《經義述聞》。)壬申,禦廩災。乙亥,嘗。以為未易災之餘而嘗也。」家大人曰:《傳》言「以為未易災之餘而嘗」者,火焚之餘米,不可以奉宗廟,必易之而後可。易之,則甸粟而納之三宮,三宮米而藏之禦廩,其事非兼旬不能具。今壬申災而乙亥嘗,相距不過三日,則是未易災之餘而嘗也。故上文曰:「以為唯未易災之餘而嘗可也,誌不敬也。」唯,即「雖」字也。言魯人不易其災之餘而嘗者,其意若曰:雖未易災之餘而嘗可也,則不敬莫大乎是。故書之曰:壬申禦廩災,乙亥嘗。所以誌不敬也。徐邈讀「可也」絕句,「誌不敬也」自為句,正與《傳》意相合。範注乃用鄭嗣之說,讀「可也誌」為句,而釋之曰:「唯以未易災之餘而嘗,然後可誌也。」如其說,則上下文皆不可通。總由不知「唯」為「雖」之借字,故字義失而句讀亦舛矣。《禮記·少儀》:「雖有君賜。」《雜記》:「雖三年之喪可也。」鄭注並曰:「雖,或為『唯』。」《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注曰:「『唯』當為『雖』。」《荀子·性惡》篇曰:「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倞註:「唯,讀為雖。」《秦策》曰:弊邑之王所甚說者,無大大王。唯儀之所甚願為臣者,亦無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無先齊王。唯儀之所甚憎者,亦無先齊王。」《史記·張儀傳》「唯」皆作「雖」。《史記·汲
黯傳》:「宏、湯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說也。」《漢書》「唯」作「雖」。《漢書·揚雄傳·解嘲》:「唯其人之贍知哉,亦會其時之可為也。」《文選》「唯」作「雖」。又《大戴禮·虞戴德》篇曰:「君以聞之(以,與「已」同),唯某無以更也。」《墨子·尚同》篇曰:「唯欲毋與我同,將不可得也。」《荀子·大略》篇曰:「天下之人唯各持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趙策》曰:「君唯釋虛偽疾,文信猶且知之也。」《史記·範雎傳》曰:「須賈問曰:『孺子豈有客習於相君者哉?』範雎曰:『主人翁習知之。唯雎亦得謁。』」《司馬相如傳》曰:「相如使時,蜀長老多言通西南夷不為用,唯大臣亦以為然。」此皆古書借「唯」為「雖」之證也。字又作「惟」。《史記·淮陰侯傳》曰:「信問王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漢書》「惟」作「唯」,字並與「雖」同。(顏師古斷「唯」字為句,而以為應辭,非是。辯見《讀書雜志》。)《淮南·精神》篇曰:「不識天下之以我備其物與?且惟無我而物無不備者乎?」惟,亦與「雖」同。《說文》「雖」字以「唯」為聲,故「雖」可通作「唯」,「唯」亦可通作「雖」,互見「惟」字下。
肆
[編輯]肆,遂也。《書·堯典》曰:「肆類於上帝。」又曰:「肆覲東後。」《史記·五帝紀》「肆」並作「遂」。遂、肆聲相近,方俗語有侈弇耳。
《爾雅》曰:「肆,故也。」《書·大誥》曰:「肆朕誕以爾東征。」《漢書·翟義傳》王莽仿《大誥》作「故予大以爾東征」。《無逸》曰:「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史記·魯世家》「肆」作「故」。《詩·綿》曰:「肆不殄厥慍。」《思齊》曰:「肆戎疾不殄。」「肆成人有德。」《抑》曰:「肆皇天弗尚。」「肆」字皆當訓為「故」。(《傳》《箋》並云:「肆,故今也。」失之。說見《經義述聞·爾雅》。)
自
[編輯]自,詞之「用」也。《書·康誥》曰:「凡民自得罪。」某氏《傳》訓「自」為「用」。《召誥》曰:「自服於土中。」鄭《注》亦曰:「自,用也。」
自,猶「苟」也。成十六年《左傳》曰:「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言苟非聖人也。
茲滋
[編輯]《爾雅》曰:「茲,此也。」常語。
茲,猶「斯」也。《書·酒誥》曰:「朝夕曰:祀茲酒。」言朝夕戒之曰,惟祭祀斯用酒也。故下文曰:「飲惟祀。」昭七年《左傳》曰:「三命茲益共。」二十六年《傳》曰:「若可,師有濟也。君而繼之,茲無敵矣。」「茲」字亦與「斯」同義。
茲者,承上起下之詞。昭元年《左傳》曰:「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茲心不爽而昏亂百度。」二十六年《傳》曰:「單旗、劉狄帥群不吊之人,以行亂於王室。晉為不道,是攝是讚,思肆其罔極。茲不穀震蕩播越,竄在荊蠻。」此兩「茲」字,皆承上起下之詞,猶今人言致令如此也。杜注訓「茲」為「此」,皆失之。「茲」字或作「滋」。昭五年《傳》曰:「君若惄焉好逆使臣,滋敝邑休怠而忘其死,亡無日矣。」「滋」亦承上起下之詞。
斯
[編輯]《爾雅》曰:「斯,此也。」常語。斯,猶「則」也。亦常語。
斯,猶「乃」也。《書·洪範》曰:「女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金縢》曰:「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詩·小旻》曰:「謀猶回遹,何日斯沮。」《賓之初筵》曰:「大侯既抗,弓矢斯張。」《角弓》曰:「受爵不讓,至於己斯亡。」《禮記·檀弓》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斯」字並與「乃」同義。《詩·斯幹》曰:「乃安斯寢,乃寢乃興。」斯,亦「乃」也,互文耳。
斯,猶「其」也。《詩·采芑》曰:「朱芾斯皇。」《斯幹》曰:「如諭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甫田》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白華》曰:「有扁斯石。」《思齊》曰:「則百斯男。」《皇矣》曰:「王赫斯怒。」《烈祖》曰:「有秩斯祜。」「斯」字並與「其」同義。
斯,猶「維」也。《採薇》曰:「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斯,亦「維」也。猶《韓奕》曰「其殽維何?炰鱉鮮魚。其蔌維何?維筍及蒲」也。
斯,猶「是」也。《詩·七月》曰:「朋酒斯饗。」《公劉》曰:「於京斯依。」又曰:「於豳斯館。」
斯,猶「然」也。《禮記·玉藻》曰:「二爵而言言斯。」言「言言然」也。(上言「灑如」,此言「言言斯」,「斯」與「如」,皆形容之詞。鄭註:「斯,猶耳也。」耳,疑當作「爾」。言言爾,猶雲「縱縱爾」、「折折爾」也。)《論語·鄉黨》篇曰:「色斯舉矣,翔而後集。」何注引馬融曰:「見顏色不善,則去之。」皇侃《疏》以為「孔子在處觀人顏色而舉動也。」《憲問》篇:「其次辟色。」何引孔《傳》曰:「色斯舉也。」正與此注相應。然下句「翔而後集」,自指鳥言之。若謂孔子辟色,則與下句意不相屬矣。若謂鳥見人之顏色不善而飛去,則人之顏色不善,又豈鳥所能喻乎?今案,色斯者,狀鳥舉之疾也,與「翔而後集」意正相反。色斯,猶色然,驚飛貌也。《呂氏春秋·審應》篇曰:「益聞君子猶鳥也,駭則舉。」哀六年《公羊傳》曰:「諸大夫見之,皆色然而駭。」何注曰:「色然,驚駭貌。」義與此相近也。漢人多以「色斯」二字連讀。(《論衡·定賢》篇曰:「大賢之涉世也,翔而有集,色斯而舉。」《議郎元賓碑》曰:「翻翥色斯。」《竹邑侯相張壽碑》曰:「君常懷色斯,遂用高逝。」《堂邑令費鳳碑》曰:「色斯輕翔,翻然高令。」《費鳳別碑》曰:「功成事就,色斯高舉。」)
斯,語已詞也。若「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是也。常語也。
斯,語助也。《詩·螽斯》曰:「螽斯羽。」(毛《傳》以「螽斯」為「斯螽」,非。辯見《廣雅疏證》。)《小弁》曰:「鹿斯之奔。」《瓠葉》曰:「有兔斯首。」(鄭《箋》以「斯首」為「白首」,非。)「斯」字皆語助。
些
[編輯]《廣雅》曰:「些,詞也。」曹憲音「先計反」。《楚辭·招魂》用此字。《爾雅釋文》曰:「些,息計反,又息賀反,語餘聲也。」《說文》新附字曰:「些,語詞也,見《楚辭》,從此從二,其義未詳。」家大人曰:些,即「呰」字之訛也。草書「呰」字作「[1234]」,隸書因變而為「些」矣。《說文》:「呰,苛也。從口此聲。」《爾雅》:「呰,此也。」《釋文》曰:「呰,子爾反,或子移反,郭音些。」《玉篇》:「些,息計切,此也,辭也。又息⒑切。」《廣韻》去聲十二霽:「些,蘇計切,此也,辭也,何也。楚音蘇⒑切。」《集韻》十二霽:「些,思計切,語辭,或作呰。」三十八⒑:「些,四⒑切,語辭也,見《楚辭》。或作呰。」據《爾雅釋文》云:「呰,郭音些。」是「呰」字兼有「些」音也。《玉篇》《廣韻》並云:「些,此也。」即《爾雅》「呰」字之訓。《廣韻》:「些,何也。」即《說文》「呰」字之訓。(《說文》:「呰,苛也。」「苛」、「何」皆古「嗬」字,見《周官》《漢書》。)而《集韻》又云:「些,或作呰。」故知「些」即「呰」之訛也。「呰」字以「此」為聲,則當以息計為正音,息⒑為變音矣。(凡平聲之支、歌,上聲之紙、哿,去聲之寘、⒑,多有一字而兩韻兼收者。)《楚辭》之「呰」,與《詩》之「斯」字同義。《爾雅》「斯」、「呰」皆訓為「此」,而聲又相近,故二者又皆為語詞。
思
[編輯]思,語已詞也。《詩·漢廣》曰:「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毛《傳》曰:「思,辭也。」他皆放此。(案,宣十二年《左傳》引《詩》「鋪時繹思」,杜註:「思,辭也。」是也。《詩箋》以「思」為「思念」之「思」,云:「陳繹而思行之。」則累於詞矣。)
思,發語詞也。《車[1234]》曰:「思孌季女逝兮。」(思,詞也。「思孌季女」,「思齊大任」,「思媚周薑」,句法相同。《箋》曰:「思得孌然美好之少女。」失之。)《文王》曰:「思皇多士。」(毛《傳》:「思,辭也。」)《思齊》曰:「思齊大任。」(思,詞也。《箋》曰:「常思莊敬者,大任也。」失之。下「思媚」同。)又曰:「思媚周薑。」《公劉》曰:「思輯用光。」(《傳》曰:「言民相與和睦以顯於時也。」,則「思」為語詞明矣。《箋》曰:「思在和其民人。」失之。《孟子》趙注同。)《思文》曰:「思文後稷。」(思,詞也。《箋》曰:「思先祖有文德者。」失之。《周語》韋注同。)《載見》曰:「思皇多祜。」(思,詞也。皇,美也,盛也。「思皇多士」,「思皇多祜」,句法相同。《箋》曰:「皇,君也。思使成王之多福。」失之。)《良耜》曰:「思媚其婦。」(「有嗿其饇」,「思媚其婦」,「有依其士」,「有略其耜」,句首皆語詞。說見《經義述聞》。)《泮水》曰:「思樂泮水。」(思,詞也。《箋》曰:「言已思樂僖公之修泮宮之水。」失之。)「思」字皆發語詞。
思,句中語助也。《關雎》曰:「寤寐思服。」(《傳》曰:「服,思之也。」訓「服」為「思之」,則「思服」之「思」,當是語助。《箋》曰:「服,事也。思己職事,當誰與共之乎?」王注曰:「服膺思念之。」皆於義未安。)《桑扈》曰:「旨酒思柔。」(《絲衣》篇同。柔,和也。「思柔」與「其觩」對文,是「思」為語助也。《箋》曰:「其飲美酒,思得柔順中和,與共其樂。」《左傳》杜注同。《絲衣箋》曰:「柔,安也。飲美酒者,皆思自安。」並失之。)《文王有聲》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無思不服,無不服也。思,語助耳。)《閔予小子》曰:「於乎皇王,繼序思不忘。」(繼序思不忘,繼序不忘也。《烈文》曰:「於乎前王不忘。」無「思」字,是「思」為語助也。《箋》曰:「思其所行不忘。」失之。)「思」皆句中語助。
將
[編輯]《論衡·知實》篇曰:「將者,且也。」常語也。
將,猶「其」也。隱元年《左傳》曰:「君將若之何?」莊十四年《傳》曰:「君其若之何?」成二年《傳》曰:「國將若之何?」昭十二年《傳》曰:「國其若之何?」其義一也。「將」與「其」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成十四年《傳》曰:「是夫也,將不唯衛國之敗,其必始於未亡人。」昭八年《傳》曰:「其非唯我賀,將天下實賀。」《晉語》曰:「行之克也,將以害之。若其不克,其因以罪之。」皆是也。「將」與「其」同義,故又可以連用。隱三年《左傳》「其將何辭以對」,是也。互見「其」字下。
將,猶「抑」也。《楚辭·卜居》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楚策》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祆祥乎?」「將」字並與「抑」同義。
將,猶「乃」也。宣六年《左傳》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貫,將可殪也。」《墨子·尚賢》篇曰:「譬若欲眾其國之善射禦之士者,必將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後國之善射禦之士,將可得而眾也。」(此「將」字,猶「乃」也,與上「將」字異義。)「將」字並與「乃」同義。
且、徂
[編輯]《呂氏春秋·音律》篇注曰:「且,將也。」《詩·雞鳴》曰「會且歸矣」,是也。常語也。
且,猶「尚」也。《易·乾文言》曰「天且不違」,是也。亦常語。
且,猶「又」也。《春秋》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且賵。」《穀梁傳》曰:「其曰且,誌兼也。」亦常語。
且,猶「抑」也。《禮記·曾子問》曰:「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齊策》曰:「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史記·魏世家》曰:「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且」字並與「抑」同義。
且,姑且也。《詩·山有樞》曰「且以喜樂,且以永日」,是也。常語也。
《禮記·檀弓》:「夫祖者,且也。且胡為其不可以反宿也?」鄭注曰:「且,未定之辭。」
《廣雅》曰:「且,借也。」隱元年《公羊傳》曰:「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何注曰:「且如,假設之辭。」《莊子·齊物論》篇曰:「今且有言於此。」
且,猶「若」也。隱三年《公羊傳》曰:「且使子而可逐,則先君其逐臣矣。」《呂氏春秋·知士》篇:「劑貌辨答宣王曰:『王方為太子之時,辨謂靜郭君曰:「太子不仁,不若革太子,更立衛姬嬰兒校師。」靜郭君曰:「不可,吾弗忍為也」且靜郭君聽辨而為之也,必無今日之患也。』」《齊策》「且」作「若」。《去尤》篇曰:「邾之故法,為甲裳以帛。公息忌謂邾君曰:『不若以組,凡甲之所以為固者,以滿竅也。今竅滿矣,而任力者半耳。且組則不然,竅滿,則盡任力矣。』」《燕策》曰:「燕,南附楚則楚重,西附秦則秦重,中附韓、魏,則韓、魏重。且苟所附之國重,此必使王重矣。」「且」字並與「若」同義。
且,猶「此」也,今也。《詩·載芟》曰:「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茲。」毛《傳》曰:「且,此也。」《正義》曰:「今,謂今時,則且亦今時,其實是一,作者美其事而丁寧重言之耳。」字亦作「徂」。(《詩·出其東門》:「匪我思且。」《釋文》:「且,音徂。」《爾雅》云:「徂,存也。」「徂」通作「且」,故「且」亦通作「徂」。)《書·誡誓》曰:「徂茲淮夷、徐戎並興。」「徂」讀為「且」。且,今也。言今茲淮夷、徐戎並興也。某氏《傳》以「徂」為「往征」。往征茲淮夷、徐戎並興,斯為不詞矣。且經言「徂」,不言「徂征」也。
且夫者,指事之詞。「且」與「今」同義,或言「今夫」,或言「且夫」,其實一也。
且,猶「夫」也。《墨子·非攻》篇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今且,今夫也。《孟子·公孫丑》篇曰:「若是,則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猶未洽於天下。」《史記·魏世家》:「翟璜問李克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李克曰:『魏成子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臣何負於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於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春申君傳》曰:「李園,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且」字並與「夫」同義。
且,更端之詞也。若《論語》「且爾言過矣」,是也。常語也。
且,發語詞也。《韓子·難二》曰:「景公過晏子曰:『子宮小近市,請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辭曰:『且嬰家貧,待市食而朝暮趨之,不可以遠。』」《呂氏春秋·貴信》篇曰:「莊公左搏桓公,右抽劍以自承。管仲、鮑叔進。曹劌按劍當兩陛之間曰:『且二君將改圖,無或進者。』」《趙策》曰:「公子牟辭應侯,應侯曰:『公子將行矣,獨無以教之乎?』曰:『且微君之命命之也,臣固且有效於君。』」(上「且」字發語詞,與下「且」字異義。)司馬相如《封禪文》曰:「或曰:且天為質闇,示珍符,固不可辭。」「且」字皆發語詞。
且,句中語助也。《莊子·齊物論》篇曰:「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又曰:「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呂氏春秋·無義》篇曰:「公孫鞅使人謂公子卬曰:『今秦令鞅將,魏令公子當之。豈且忍相與戰哉!』」「且」字皆句中語助。
且(子餘反)
[編輯]《詩·山有扶蘇》曰:「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毛《傳》:「且,辭也。」
徂
[編輯]徂,猶「及」也。《詩·雲漢》曰:「不殄禋祀,自郊徂宮。」言禋祀之禮,自郊而及於宗廟也。《箋》曰:「從郊而至宗廟。」至,亦「及」也。《絲衣》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徂,亦「及」也,互文耳。(鄭訓「徂」為「往」,非也。自羊往牛,則文不成義。)言此絲衣載弁之人,其視壺濯籩豆與告濯具,則自堂以及基。其視牲告充,則自羊以及牛。(先羊而後牛者,變文協韻耳。《傳》以為先小後大,非也。)其舉鼎冪告令,則自鼐以及鼒也。以上三「徂」字,皆謂自此及彼,不得以「往」之一訓該之。
作
[編輯]作,始也。家大人曰:「作」之言「乍」也。乍者,始也。《詩·駉傳》曰:「作,始也。」(《廣雅》同)《書·皋陶謨》曰:「烝民乃粒,萬邦作?。」「作」與「乃」對文,言烝民乃粒,萬邦始治也。《禹貢》曰:「萊夷作牧。」言萊夷水退,始放牧也。又曰:「沱、潛既道,雲土夢作?。」「作」與「既」對文,言雲土夢始治也。《史記·夏本紀》皆以「為」字代之,於文義稍疏矣。
作,猶「及」也。《書·無逸》曰:「其在高宗時,舊勞於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又曰:「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皆謂及其即位也。某氏《傳》訓作為「起」,失之。「作」與「徂」聲相近(《廣韻》「作」字又「臧祚切」,聲近徂),故二者皆可訓為「及」。
曾(音增),此「曾是以為孝乎」之「曾」。俗讀如「層」,非也
[編輯]曾,乃也,則也。《說文》曰:「曾,詞之舒也。」高注《淮南·修務》篇曰:「曾,則也。」鄭注《檀弓》曰:「則之言曾。」《詩·河廣》曰:「曾不容刀。」「曾不崇朝。」《板》曰:「曾莫惠我師。」《召旻》曰:「曾不知其坫。」《禮記·三年問》曰:「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釋文》:「曾,則能反。」)《吳語》曰:「越曾足以為大虞乎?」閔二年《公羊傳》曰:「設以齊取魯,曾不興師,徒以言而已矣。」《論語·八佾》曰:「曾謂秦山不如林放乎?」(皇侃《疏》:「曾之言則也。」《釋文》:「曾,則登反。」)《先進》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孔《傳》曰:「則此二人之問。」)皆是也。
曾是,乃是也,則是也。《詩·正月》曰:「曾是不意。」《蕩》曰:「曾是強禦,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正義》曰:「言曾者,謂何曾如此,今人之語猶然。」)又曰:「曾是莫聽。」《論語·為政》曰:「曾是以為孝乎?」(馬註:「汝則謂此為孝乎?」《釋文》:「曾,音增。馬云:則。皇侃云:嘗也。」案,皇說非是。今本《論語》馬注脫「則」字,據《釋文》及邢《疏》補)皆是也。
何曾,何乃也,何則也。《孟子·公孫丑》篇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趙注曰:「何曾,何乃也?」(孫奭《音義》:「曾,丁音增,則也,乃也。」)《賈子·諭誠》篇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晏子春秋·外篇》曰:「讒佞之人,則奚曾為國常患乎?」奚曾,猶何曾。
《方言》曰:「曾,何也(《廣雅》同)。湘潭之原,荊之南鄙,謂『何』為『曾』,若中夏言『何為』也。」
曾(音層),此「曾經」之「曾」
[編輯]曾,猶「嘗」也。閔元年《公羊傳》曰:「莊公存之時,樂曾淫於宮中。」(《釋文》:「曾,才能反。」案《玉篇》:「曾,子登切,則也。又才登切,經也。」《廣韻》同。是訓為「則」者,乃「曾是」、「曾謂」之「曾」,音子登切。訓為「經」者,乃「曾經」之「曾」,音才登切。《群經音辨》:「曾,則也,作滕切。曾,嘗也,昨滕切。」「嘗」即「曾經」之義。以上諸書,皆音義判然,不相淆雜。《說文》:「曾,詞之舒也。」此即「曾是」、「曾謂」之曾,當讀如「增」。而徐鉉音「昨棱切」,則誤讀如層矣。《集韻》:「曾,徂棱切。」引《說文》「詞之舒也」,即踵徐氏之誤。自是以後,遂以「曾是」、「曾謂」之「曾」,讀如「層」也。當依《玉篇》《廣韻》及《經典釋文》改正。)
朁(音慘)、憯、噆、慘
[編輯]《說文》:「朁,曾也。」引《詩》「朁不畏明」。字或作「憯」、「噆」,又作「慘」。《爾雅》:「憯,曾也。」郭注曰:「發語辭。」《詩·節南山》曰:「憯莫懲嗟。」毛《傳》曰:「憯,曾也。」(《民勞傳》及《十月之交箋》並同。)《釋文》作「噆」。《十月之交》曰:「胡憯莫懲。」《釋文》:「憯,亦作慘。」《民勞》曰:「憯不畏明。」《釋文》《正義》及昭二十年《左傳》引《詩》,並作「慘」。《雲漢》曰:「憯不知其故。」《釋文》亦作「慘」。曾、朁,皆詞也。故其字並從曰,或言「曾」,或言「朁」,語之轉耳。
哉
[編輯]說文:「哉,言之間也。」哉,問詞也。若《詩·北門》「謂之何哉」之屬,是也。
《禮記·曾子問正義》曰:「哉者,疑而量度之辭。」若《堯典》「我其試哉」之屬,是也。
哉,歎詞也。或為歎美(若「大哉乾元」之屬),或為嗟歎(若「帝曰咈哉」之屬),隨事有義也。
哉,猶「矣」也。若「鯀哉」、「垂哉」、「益哉」、「欽哉」、「懋哉」、「敬哉」、「念哉」之屬,是也。
哉,句中語助也。《書·大誥》曰:「肆哉爾庶邦君。」謂肆爾庶邦君也。「哉」字無意義。
載、[1234]
[編輯]載,猶「則」也。有句中疊用之者,若「載脂載[1234]」,是也。有數句疊用之者,若「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是也。《詩·載馳傳》曰:「載,辭也。」《箋》曰:「載之言則也。」(韋注《周語》同)字亦作「[1234]」。《廣雅》曰:「[1234],詞也。」《石鼓文》曰:「[1234]西[1234]北。
則、即
[編輯]則者,承上起下之詞。《廣雅》曰:「則,即也。」字或通作「即」。《書·禹貢》曰:「西戎即敘。」即,與「則」同。敘,順也(「敘」與「順」同義,說見《經義述聞》「百揆時敘」下)。言西戎則皆順從也。上言「三苗丕敘」,此言「西戎即敘」,「即」與「丕」,皆詞耳。(「丕」為語詞,說見「不」字下。)某氏《傳》曰:「羌、髳之屬,皆就次敘。」《漢書·西域傳讚》曰:「《書》曰:西戎即序。禹既就而序之,非上威服致其貢物也。」皆訓「即」為「就」,「敘」為「次敘」,失其旨矣。「則」與「即」,古同聲而通用。(《大戴禮·曾子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間而無藝,即無藝矣。五十而不以善聞,則無聞矣。」即,亦「則」也。《詩·終風》:「願言則嚏。」《一切經音義》十五引此「則」作「即」。《秦策》:「此則君何居焉?」《史記·蔡澤傳》「則」作「即」。《史記·秦始皇紀》:「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李斯傳》「則」作「即」。《蘇秦傳》:「與之,則無地以給之。」《韓策》「則」作「即」。《春申君傳》:「則楚更立君。」《楚策》「則」作「即」。《魯仲連傳》:「則臣見公之不能得也。」《齊策》「則」作「即」。)
則,猶「其」也。《禮記·檀弓》曰:「人之稱斯師也者,則謂之何?」言其謂之何也。僖二十三年《左傳》曰:「淫刑以逞,誰則無罪?」言誰其無罪也。文十七年《傳》曰:「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言其蔑以過之也。《吳語》曰:「君有短垣而自逾之。況荊蠻則何有於周室?」言其何有於周室也。(昭九年《左傳》:「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
則,猶「而」也。文二年《左傳》曰:「《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言勇而害上也。(《逸周書·大匡篇》作「勇如害上」,如,即「而」字。)昭三年《傳》曰:「寡君願事君,朝夕不倦,將奉質幣以無失時。則國家多難,是以不獲。」言而國家多難也。《莊子·逍遙遊》篇曰:「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則已矣」,「而已矣」也。《荀子·榮辱》篇曰:「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則從人之欲,則勢不能容,物不能贍也。」《史記·封禪書》曰:「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法自此興。」「然則」,皆謂「然而」也。
則,猶「乃」也。《詩·新台》曰:「魚網之設,鴻則離之。」言鴻乃離之也。《雲漢》曰:「昊天上帝,則不我遺。群公先正,則不我助。」言乃不我遺,乃不我助也。桓六年《左傳》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言何乃不信也。又《書·金縢》曰:「禾則盡起。」言禾乃盡起也。《詩·草蟲》曰:「我心則降。」言我心乃降也。《大戴禮·夏小正》篇曰:「鷹則為鳩。」言鷹乃為鳩也。(凡《夏小正》言「則」者,皆放此。)《月令》曰:「豺乃祭獸戮禽。」《呂氏春秋·季秋紀》「乃」作「則」。《書·洪範》曰:「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則,亦「乃」也,互文耳。
家大人曰:則,猶「若」也。《書·洪範》曰:「女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言汝若有大疑也。《禮記·三年問》曰:「今是大鳥獸,則失喪其群匹,越月逾時焉,則必反巡。」言若失喪其群匹也。《荀子·議兵》篇曰:「大寇則至,使之持危城,則必畔。遇敵處戰,則必北。」言大寇若至也。《趙策》曰:「彼則肆然而為帝,過而遂正於天下,則連有赴東海而死矣。」言彼若肆然而為帝也。(《史記·魯仲連傳》「彼則」作「彼即」。即,亦「若」也。互見「即」字下。)《燕策》曰:「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之侵地,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言若不可也。《韓詩外傳》曰:「臣之裏婦,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終身不嫁者。則自為娶,將何娶焉?」(《漢書·蒯通傳》作「足下即欲求婦,何取」?即,亦「若」也。)言若自為娶也。《史記·高祖紀》曰:「今聞章邯降項羽,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言今若來也。《項羽紀》曰:「項王謂曹咎等曰:『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慎勿與戰。』」《漢書·項籍傳》作「即漢欲挑戰」。「即」與「則」古字通,而同訓為「若」。故《史記·高祖紀》作「若漢挑戰」也。(《史記·袁盎傳》:「申屠嘉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與長史掾議,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語。』」《漢書》「即」作「則」。即、則,皆「若」也。)
則,猶「或」也。「或」與「若」義相近。《史記·陳丞相世家》曰:「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呂後弟呂須之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後悔。」言或恐後悔也。
何則,「何也」也。《墨子·尚賢》篇曰:「故雖昔者三代暴王桀、紂、幽、厲之所以失損其國家,傾覆其社稷者,已此故也。何則?皆以明小物而不明大物也。」《荀子·宥坐》篇曰:「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韓子·顯學》篇曰:「雖有不恃賞罰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貴也。何則?國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齊策》曰:「斶聞古大禹之時,諸侯萬國,何則?德厚之道得,貴士之力也。」義並與「何也」同。《秦策》曰:「臣恐韓、魏之卑辭慮患,而實欺大國也。此何也?王既無重世之德於韓、魏,而有累世之怨。」《史記·春申君傳》「此何也」作「何則」。
即、則
[編輯]即,猶「遂」也。《書·西伯戡黎》曰「殷之即喪」,是也。常語也。
即,猶今人言「即今」也。《史記·項羽紀》「項羽即日因留沛公與飲」,是也。字亦作「則」。《漢書·王莽傳》曰:「應聲滌地,則時成創。」顏注曰:「則時,即時也。」
即,猶今人言「即是」也。襄八年《左傳》曰「非其父兄,即其子弟」,是也。字亦作「則」。《鄭語》曰:「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荊、蠻、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
家大人曰:《漢書·西南夷傳》注曰:「即,猶若也。」昭十二年《左傳》曰:「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示予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言若欲有事也。莊三十二年《公羊傳》:「莊公病將死,謂季子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將焉致乎魯國?』」言若不起此病也。僖三十三年《傳》:「百里子與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爾即死,必於殽之嶔岩。』」言爾若死也。襄二十七年《傳》:「寧殖將死,謂其子喜曰:『我即死,女能固納公乎?』」言我若死也。(《賈子·胎教》篇:「史病且死,謂其子曰:『我即死,治喪於北堂。』」《史記·孔子世家》:「季桓子病,顧謂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魯。』」)《爾雅·釋地》曰:「西方有比肩獸焉,與邛邛距虛比,為邛邛距虛齧甘草。即有難,邛邛距虛負而走。」言若有難也。《秦策》曰:「今王以漢中與楚,即天下有變,王何以市楚也?」言若天下有變也。《趙策》曰:「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言若有所取也。《魏策》曰:「今王恃楚之強,而信春申君之言,以是質秦而久不可知。即春申君有變,是王獨受秦患也。」言若春申君有變也。《史記·秦本紀》曰:「晉公子圉聞晉君病,曰:『即君百歲後,秦必留我。』」言若君百歲後也。《晉世家》曰:「夷吾使郤芮厚賂秦,約曰:『即得入,請以晉河西之地與秦。』」言若得入也。《鄭世家》曰:「齊襄公會諸侯於首止。鄭子曰:『齊強而厲公居櫟,即不往,且率諸侯伐我,內厲公。』」言若不往也。又僖二十三年《左傳》:「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史記·晉世家》作「子即反國,何以報寡人」。昭七年《傳》:「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孔子世家》作「吾即沒,若必師之」。《管子·戒》篇:「管仲寢疾,桓公往問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將安移之?』」《韓子·十過》篇作「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是「即」與「若」同義。《史記·趙世家》曰:「朔之婦有遺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即,亦「若」也,互文耳。
即,猶「或」也。「或」與「若」義相近。《越語》曰:「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係妻孥,沈金玉於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言或傷君王之所愛也。《史記·呂後紀》曰:「劉澤為大將軍,太后王諸呂,恐即崩後,劉將軍為害。」言或崩後為害也。《張丞相傳》曰:「戚姬子如意為趙王,年十歲,高祖憂即萬歲之後不全也。」言或萬歲之後不全也。「即」與「則」古同聲,故「即」訓為「若」,亦訓為「或」。「則」訓為「或」,亦訓為「若」,互見「則」字下。
嗞(音茲)、茲、子
[編輯]《說文》:「嗞,{差言}也。」({差言}與「嗟」同)《廣韻》:「嗞嗟,憂聲也。」倒言之,則曰「嗟嗞」,或作「嗟茲」,或作「嗟子」。《詩·綢繆》曰:「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毛《傳》曰:「子兮者,嗟茲也。」《管子·小稱》篇曰:「嗟茲乎,聖人之言長乎哉!」《秦策》曰:「嗟?乎司空馬!」《楚策》曰:「嗟乎子乎,楚國亡之日至矣!」《書大傳》曰:「諸侯在廟中者,愀然若復見文、武之身,然後曰:嗟子乎,此蓋吾先君文、武之風也夫!」《說苑·貴德》篇曰:「嗟嗞乎,我窮必矣!」揚雄《青州牧箴》曰:「嗟茲天王,附命下士!」並字異而義同。《詩》言「子兮」,猶曰「嗟子乎」、「嗟嗞乎」也,故《傳》以「子兮」為「嗟茲」。(《正義》曰:「茲,此也。嗟歎此身不得見良人。」非《傳》意也。)《箋》謂「子兮子兮,斥娶者」,殆失其義。其注《書大傳》又曰:「子,成王也。」案,嗟子乎,乃諸侯之詞,諸侯之於天子,豈得稱之為子乎?斯不然矣。
{差言}、嗟、镸差
[編輯]《說文》:「{差言},嗞也。一曰痛惜。」《爾雅》曰:「嗟,镸差也。」郭注曰:「今河北人云镸差歎。」{差言}、嗟、镸差,並同。又《詩·烈祖箋》曰:「重言嗟嗟,美歎之深。」
《詩·麟之趾傳》曰:「於嗟,歎辭。」
叱嗟,猝嗟,皆怒聲也。《趙策》曰:「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漢書·韓信傳》曰:「項王意烏猝嗟,千人皆廢。」李奇曰:「猝嗟,猶咄嗟也。」(案《史記》作「喑靧叱吒」,李說是也。顏師古曰:「猝嗟,暴猝嗟歎也。」則望文生義而失其本旨矣。)
嗟,語助也。《詩·中穀有蓷》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何嗟及,何及也。言雖泣而無及於事也。嗟,句中語助耳。《箋》曰:「及,與也。嗟乎,將復何與為室家乎!」先言「嗟」而後言「何及」,未免倒置經文。(或疑經文「嗟」字本在「何」字上,而寫者倒之,非也。《韓詩外傳》兩引《詩》,皆作「何嗟及矣」。晉孔坦《與石聰書》亦曰:「雖復後悔,何嗟及矣。」「嗟」字皆在「何」字下,鄭訓「嗟」為「嗟乎」,故不得不先言「嗟」而後言「何及」,非今本誤倒也。)又訓「及」為「與」,皆失之。《節南山》曰:「天方薦瘥,喪亂宏多。民言無嘉,憯莫懲嗟。」憯莫懲嗟,憯莫懲也。(《十月之交》曰:「胡憯莫懲。」)言天降喪亂如此,而在位者,曾莫知所懲也。嗟,句末語助耳。若訓為歎詞,則與上三字義不相屬矣。《箋》曰:「嗟乎奈何。」亦失之。
呰(音紫)、訾
[編輯]《說文》:「呰,苛也。」(苛,與「嗬」同。)《呂氏春秋·權勳》篇:「昔荊龔王與晉厲公戰於鄢陵。臨戰,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陽穀操黍酒而進之。子反叱曰:「訾(句,《韓子·十過》篇「訾」作「嘻」),退(句)!酒也。』」訾,與「呰」同。
卷九
[編輯]終、眾
[編輯]家大人曰:終,詞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傳注》曰:「終,猶已也。」「已止」之「已」曰「終」,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終。故曰,詞之既也。《詩·終風》曰:「終風且暴。」毛《傳》曰:「終日風為終風。」《韓詩》曰:「終風,西風也。」此皆緣詞生訓,非經文本義。終,猶「既」也。言既風且暴也。(《箋》曰:「既竟日風矣,而又暴疾。」此因經文下有「且」字,故增「既」字以成其義。而不知經文之「終」即「既」也。《爾雅》曰:「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穀風,北風謂之涼風,西風謂之泰風,焚輪謂之頹,回風為飄。」以上六句,通釋詩詞,而不及終風。又曰:「日出而風為暴,風而雨土為霾,陰而風為曀」以上三句,專釋此詩,而亦不及「終風」,則「終」為語詞明矣。下文「終風且霾」、「終風且曀」,義並與此同。)《燕燕》曰:「終溫且惠,淑慎其身。」言既溫且惠也。(《正義》曰:「終當顏色溫和,且能恭順。」失之。)《北門》曰:「終寠且貧,莫知我艱。」言既寠且貧也。(《箋》曰:「君於己祿薄,終不足以為禮,又近困於財。」失之。)《伐木》曰:「神之聽之,終和且平。」言既和且平也。(《那》曰「既和且平」,是也。《箋》曰:「神若聽之,使得如誌,則友終相與和而齊功也。」失之。)《甫田》曰:「禾易長畝,終善且有。」言既善且有也。(《正義》曰:「終至成善,且收而大有。」失之。)《正月》曰:「終其永懷,又窘陰雨。」言既長憂傷,又仍陰雨也。(《箋》曰:「終王之所行,其長可憂傷矣,又將仍憂於陰雨。」失之。)「終」與「既」同義,故或上言「終」而下言「且」,或上言「終」而下言「又」。說者皆以「終」為「終竟」之「終」,而經文上下相因之指,遂不可尋矣。又《葛藟》曰:「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言既遠兄弟也。(《傳》曰:「兄弟之道已相遠。」《箋》曰:「今已遠棄族親。」已,亦「既」也。《正義》曰:「王終是遠於兄弟。」失《傳》《箋》之意矣。)《鄭·揚之水》曰:「終鮮兄弟,維予與女。」言既鮮兄弟也。(《箋》曰:「後竟寡於兄弟之恩。」訓「終」為「竟」,失之。)《定之方中》曰:「卜雲其言,終然允臧。」然,猶「而」也(見「然」字下)。言既而允臧也。(此言文公既遷而得吉,信如卜所雲也。終然,猶「既而」也。《列女傳·節義傳》曰:「昔吾先君莊王淫樂,三年不聽政事。終而能改,卒霸天下。」言既而能改也。《正義》曰:「終然信善,非直當今而已。」則誤以「終」為「終竟」之「終」矣。)說者以「終」為「終竟」,亦失之。引之謹案,《載馳》曰:「許人尤之,眾稚且狂。」眾,讀為「終」。(古字多借「眾」為「終」。《史記·五帝紀》:「怙終賊刑。」徐廣曰:「終,一作眾。」《詩·振鷺》:「以永終譽。」《後漢書·崔駰傳》「終」作「眾」。《韓策》:「臣使人刺之,終莫能就。」《史記·刺客傳》「終」作「眾」。)終,既也。稚,驕也。(《管子·重令篇》:「工以雕文刻鏤相稚。」尹知章註:「稚,驕也。」《莊子·列禦寇》篇:「以其十乘驕稚莊子」。)此承上文而言。女子善懷,亦各有道,是我之欲歸,未必非也。而許人偏見,輒以相尤,則既驕且妄矣。蓋自以為是,驕也;以是為非,妄也。毛公不知「眾」之為「終」,而雲「是乃眾幼稚且狂」。許之大夫,豈必人人皆幼邪?
誰
[編輯]《說文》曰:「誰,何也。」常語。
《爾雅》曰:「誰昔,昔也。」郭注曰:「誰,發語辭。」《詩·墓門》曰:「知而不已,誰昔然矣。」鄭《箋》用《爾雅》。邵氏二雲《爾雅正義》曰:「《釋詁》云:『疇,誰也。』誰、疇,一聲之轉,詩言『誰昔』,猶《檀弓》言『疇昔之夜』也,故為發語辭。」
孰
[編輯]《爾雅》曰:「孰,誰也。」常語。
孰,猶「何」也。家大人曰:孰、誰,一聲之轉。「誰」訓為「何」,故「孰」亦訓為「何」。《晉語》曰:「惠公出共世子而改葬之,臭達於外。國人誦之曰:『孰是人斯,而有是臭也?』」孰,何也。斯,詞也。言何是人而有是臭也。(韋註:「孰,誰也。斯,斯世子也。誰使是人有是臭者,言惠公使之也。」於《傳》意不合。)《越語》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言有君如是,何可不為之死也。(韋註:「孰,誰也。誰有恩惠如是君者,可不為之死乎?」亦未合。)昭二十五年《公羊傳》曰:「孰君而無稱?」言何君而無稱也。《論語·八佾》篇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楚辭·九章》曰:「孰兩東門之可蕪?」《呂氏春秋·知接》篇曰:「孰之壤壤也,可以為之莽莽也?」(兩「之」字皆訓為「是」。)「孰」字並與「何」同義。又《大戴禮·曾子製言》篇曰:「則雖女親,庸孰能親女乎?」庸、孰,皆「何」也。(盧辯註:「庸,用也。孰,誰也。」皆失之。互見「庸」字下。)連言「庸孰」者,古人恆有復語。若《莊子》言「庸詎」矣。又書傳中言「孰與」者,皆謂「何如」也。《廣雅》曰:「與,如也。」《秦策》曰:「秦昭王謂左右曰:『今日韓、魏孰與始強?』對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齊,孰與孟嘗、芒卯之賢?』對曰:『弗如也。』」《齊策》曰:「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趙策》曰:「趙王與樓緩計之曰:『與秦城何如不與?』」(今本「不與」下衍「何如」二字,辯見《讀書雜志》。)是「孰與」即「何如」也。故《漢書·司馬相如傳》:「楚王之獵,孰與寡人?」《史記》作「何與寡人」。
者、諸
[編輯]《說文》:「者,別事詞也。」或指其事,或指其物,或指其人。或言「者」,或言「也者」,(《禮記·檀弓》:「魯人有周豐也者。」)皆常語也。又為起下之詞,或上言「者」而下言「也」,或上言「也者」而下言「也」。(《易·繫辭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亦常語也。字或作「諸」。《禮記·郊特牲》曰:「不知神之所在,於彼乎?於此乎?或諸遠人乎?」或諸,即「或者」。僖九年《左傳》曰:「以是藐諸孤。」藐,小也(見《廣雅》)。藐諸,即「藐者」。藐者孤,猶言「羸者陽」耳。(杜以「藐」為「縣藐」,「諸」為「諸子」,非是。辯見《經義述聞》。)《爾雅·釋魚》:「龜:俯者,靈。仰者,謝。前弇諸(句),果。後弇諸(句),獵。」諸,亦「者」字。
者,猶「也」也。《禮記·射義》:「射之為言者繹也。」猶曰射之為言也繹也。《鄭語》:「公曰:『周其弊乎?』對曰:『殆於必弊者。』」言殆於必弊也。又書傳中凡言「何者」者,並與「何也」同義。《論語·陽貨》篇:「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者,與「也」亦同義,故皇侃本作「惡利口之覆邦家也。」
諸
[編輯]《士昏禮記注》曰:「諸,之也。」常語。《鄉射禮注》曰:「諸,於也。」亦常語。
《小爾雅》曰:「諸,乎也。」《詩·日月》曰:「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毛《傳》曰:「日乎月乎,照臨之也。」《禮記·祭義》曰:「齊齊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又曰:「孝弟發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州巷,放乎蓃狩,修乎軍旅。」諸,亦「乎」也,互文耳。故《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禮器》「諸」作「乎」。《樂記》「理發諸外」,《祭義》「諸」作「乎」。
諸,之乎也。急言之曰「諸」,徐言之曰「之乎」。《禮記·檀弓》曰:「吾惡乎哭諸?」又曰:「《書》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歡。有諸?」(凡言「有諸」者,放此。)《文王世子》曰:「君王其終撫諸?」僖二十三年《左傳》曰:「天其或者將建諸?」《論語·雍也》篇曰:「山川其舍諸?」此皆「之乎」二字之合聲。
諸,語助也。文五年《左傳》:「皋陶庭堅不祀忽諸!」服注曰:「諸,辭。」(見《詩·邶·柏舟正義》。)
之
[編輯]之,言之間也。若「在河之洲」之屬,是也。常語也。之,指事之詞也。若「左右流之」之屬,是也。亦常語。之,是也。故《爾雅》曰:「之子者,是子也。」亦常語。
之,猶「諸」也。諸、之,一聲之轉。《禮記·少儀》曰:「仆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孟子·滕文公》篇曰:「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之,亦「諸」也,互文耳。故《詩·伐檀》篇「寘之河之側兮」,《漢書·地理志》「寘之」作「寘諸」。襄二十六年《左傳》「棄諸堤下」,《五行志》「棄諸」作「棄之」。
之,猶「於」也。諸、之,一聲之轉。「諸」訓為「於」,故「之」亦訓為「於」。《禮記·檀弓》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言於死而致死之,則不仁。於死而致生之,則不知也。鄭訓「之」為「往」,失之。《大學》曰:「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言於其所親愛而辟也。鄭訓「之」為「適」,亦失之。《大戴禮·事父母》篇曰:「養之內,不養於外,則是越之也。養之外,不養於內,則是疏之也。」之,亦「於」也,互文耳。
《呂氏春秋·音初》篇注曰:「之,其也。」《書·西伯戡黎》曰:「殷之即喪。」言殷其即喪也。(《微子》曰:「今殷其淪喪。」)《詩·旄邱》曰:「旄邱之葛兮,何誕之節兮!」上「之」字,句中語助也。下「之」字,則訓為「其」。言旄邱之葛,何疏闊其節而不相附。(毛《傳》:「誕,闊也。」)以喻衛之諸臣,何多日而不相救也。《碩鼠》曰:「樂郊樂郊,誰之永號?」言樂郊之民,誰其悲歎而長號者。明皆喜樂也。(《箋》訓「之」為「往」,失之。)《禮記·檀弓》曰:「公再拜稽首請於屍曰:『有臣柳莊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聞之死,請往。』」言聞其死也。《郊特牲》曰:「天子樹瓜華,不斂藏之種也。」言天子但樹瓜華以供食而已,不收藏其種,以與民爭利也。(《正義》曰:「不收斂久藏之種。」失之。)昭十六年《左傳》曰:「斬之蓬蒿藜藋而共處之。」言斬其蓬蒿藜藋也。《莊子·至樂》篇曰:「壽者??,久憂不死,何之苦也。」言何其苦也。《荀子·王制》篇曰:「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之所以,其所以也。《詩·采綠》曰:「之子於狩,言篸其弓。之子於釣,言綸之繩。」之,亦「其」也,互文耳。(《一切經音義》一引《易注》曰:「綸,經理也。」綸之繩,理其繩也。)故《孟子·公孫丑》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為之氓。」《周官·載師》注引此「為之氓」作「為其民」。「之」可訓為「其」,「其」亦可訓為「之」,互見「其」字下。
之,猶「若」也。《書·盤庚》曰:「邦之臧,惟女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言邦若臧,邦若不臧也。《牧誓》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言牝雞若晨也。《洪範》曰:「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言臣若有作福作威玉食也。《金縢》曰:「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圭,歸俟爾命。」言爾若許我也。又曰:「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言我若弗辟也。僖三十三年《左傳》曰:「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宣十二年《傳》曰:「楚之無惡,除備而盟,何損於好。若以惡來,有備不敗。」成二年《傳》曰:「大夫之許,寡人之願也。若其不許,亦將見也。」皆上言「之」而下言「若」。之,亦「若」也,互文耳。《荀子·正名》篇曰:「假之有人慾南而惡北。」《性惡》篇曰:「假之有弟兄資財而分者。」假之,皆謂「假若」也。
之,猶「則」也。僖九年《左傳》曰:「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晉語》曰:「華則榮矣,實之不知。」之,亦「則」也,互文耳。
之,猶「與」也。《書·立政》曰:「文王罔攸兼於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又曰:「其勿誤於庶獄,惟有司之牧夫。」皆謂有司與牧夫也。(某氏《傳》曰:「惟慎擇有司牧夫而已。」)《考工記·梓人》曰:「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謂作其鱗與而也。而,頰毛也。(鄭註:「之而,頰領也。」以「之而」二字連讀,失之。辯見《經義述聞》。)《禮記·月令》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於參保介之禦間。」謂保介與禦者之間也。(鄭註:「保介,車右也。置耒於車右與禦者之間。」「與」字正釋「之」字。段氏若膺《禮記》校本,謂「之禦」當為「禦之」,非也。辯見《經義述聞》。)文十一年《左傳》:「皇父之二子死焉。」二子者,公子穀甥、司寇牛父也。言皇父與此二子皆死也。(賈注曰:「皇父與穀甥、牛父三子皆死。」杜注同。)成十六年《傳》:「潘尫之黨。」襄二十三年《傳》:「申鮮虞之傅摯。」謂潘尫與黨,申鮮虞與傅摯也。
之,猶「兮」也。昭二十五年《左傳》曰:「鴝之鵒之,公出辱之。」三「之」字,並與「兮」同義。
之,語助也。《詩·君子偕老》曰:「比兮比兮,其之翟也。」其之翟,其翟也。之,語助耳。《蓼莪》曰:「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言不如死久矣也。《禮記·射義》「公罔之裘」,鄭注曰:「之,發聲也。」僖二十四年《左傳》「介之推」,杜注曰:「之,語助。」凡《春秋》人名中有「之」字者,皆放此。
旃
[編輯]旃,之也,焉也。《詩·陟岵》曰:「上慎旃哉!」毛《傳》曰:「旃,之也。」《采苓》曰:「舍旃舍旃。」《箋》曰:「旃之言焉也。舍之焉,舍之焉。」之、旃聲相轉,旃、焉聲相近,「旃」又為「之焉」之合聲。
是、氏
[編輯]《廣雅》曰:「是,此也。」常語。
是,猶「於是」也。《書·禹貢》曰:「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言於是降丘宅土也。《詩·葛覃》曰:「是刈是。」《正義》曰:「於是刈取之,於是煮之。」
是,猶「寔」也。《詩·宮》曰:「是生後稷。」言薑原寔生後稷也。字或作「氏」。《大戴禮·帝係》篇曰:「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句)。氏產青陽及昌意。」言寔生青陽及昌意也。《禮記·曲禮》曰:「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言寔主東西二方之事也。《論語·季氏》篇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言爾寔過也。寔,字亦作「實」。僖五年《左傳》:「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實,亦「是」也,互文耳。「是」訓為「寔」,故「寔」亦訓為「是」,見「寔」字下。
是,猶「之」也。《詩·氓》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言反之不思也。《大戴禮·文王官人》篇曰:「平人而有慮者,使是治國家而長百姓。」使是,使之也。襄十四年《左傳》曰:「晉國之命,未是有也。」言未之有也。「是」訓為「之」,故「之」亦訓為「是」,互見「之」字下。
是,猶「祇」也。《論語·為政》篇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言祇謂能養也。「是」與「祇」同義,故薛綜注《東京賦》曰:「祇,是也。」
是,猶「則」也。《大戴禮·王言》篇「教定是正矣」,《家語》作「正教定則本正矣」。《鄭語》曰:「若更君而周訓之,是易取也。」韋注曰:「更以君道導之,則易取。」
是,猶「夫」也。《禮記·三年問》曰:「今是大鳥獸。」《荀子·禮論》篇「今是」作「今夫」。《荀子·宥坐》篇曰:「今夫世之陵遲亦久矣。」《韓詩外傳》「今夫」作「今是」。《墨子·天志》篇曰:「今是楚王食於楚之四境之內,故愛楚之人。」《荀子·榮辱》篇曰:「今是人之口腹。」《富國》篇曰:「今是土之生五
穀也。」並與「今夫」同義。《孟子·公孫丑》篇曰:「予豈若是小丈夫然哉!」是小丈夫,夫小丈夫也。「是」訓為「夫」,故「夫」亦訓為「是」,互見「夫」字下。
是故、是以,皆承上起下之詞。常語也。
時
[編輯]《爾雅》曰:「時,是也。」《書·堯典》曰:「黎民於變時雍。」
寔、實
[編輯]《爾雅》曰:「寔,是也。」(《詩·小星傳》同)《春秋》桓六年:「寔來。」《公羊傳》曰:「寔來者何?猶曰是人來也。」《穀梁傳》曰:「寔來者,是來也。」「寔」與「是」同義,故《秦誓》「是能容之」,《大學》「是」作「寔」。經傳作「實」者,借字耳。(《易·既濟》九五:「實受其福」。《坊記》「實」作「寔」。《詩·小星》篇:「寔命不同。」《韓詩》「寔」作「實」。《燕燕》篇:「實勞我心。」「實」本亦作「寔」。《韓奕》篇:「實墉實壑,實畝實藉。」鄭《箋》:「實,當作寔。趙、魏之東,實、寔同聲。寔,是也。」《覲禮》:「伯父實來。」鄭註:「今文實作寔。」皆當以「寔」為正字,「實」為借字)。
只(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旨、咫、軹
[編輯]《說文》:「隻,語已詞也。」《詩·燕燕》曰:「仲氏任隻。」《馢·柏舟》曰:「母也天隻,不諒人隻。」(毛《傳》:「母也天也,尚不信我。」)字亦作「軹」。《莊子·大宗師》篇曰:「而奚來為軹。」(崔駰註:「軹,辭也。」)《楚辭·大招》句末皆用「隻」字。
隻,亦句中語助也。《詩·樛木》及《南山有台》《采菽》並曰:「樂隻君子。」《北風》曰:「既亟隻且。」《君子陽陽》曰:「其樂隻且。」字亦作「旨」。《左傳》襄十一年、二十四年及昭十三年,引《詩》並作「樂旨君子」。
隻,詞之「耳」也。襄二十七年《左傳》曰:「諸侯歸晉之德隻,(杜註:「隻,辭。」)非歸其屍盟也。」隻,猶「耳」也。《晉語》曰:「文公學讀書於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咫(句),聞則多矣。』」咫,與「隻」同。言吾但不能行耳,所聞則已多矣。(韋註:「咫,咫尺間。」失之。又案,今本「不能行」下有「也」字,後人妄加之也。行下有「也」字,則「咫」字當下屬為句。韋解「咫」字,亦當在句末矣。今注在「咫」字下,故知「咫」字上屬為句,而「行」下本無「也」字也。今刪去「也」字。)《楚語》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則。」咫,亦與「隻」同。(韋註:「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失之。)
咫,詞之「則」也。《賈子·淮難》篇曰:「陛下於淮南王,不可謂薄矣。然而淮南王,天子之法(句),咫蹂促而弗用也。皇帝之令(句),咫批傾而不行也。」又曰:「陛下無負也如是(句),咫淮南王,罪人之身也。淮南王子,罪人之子也。」又曰:「是立咫泣沾衿,臥咫泣交項。」以上諸「咫」字並與「則」同義。故《連語》篇:「牆薄咫亟壞,繒薄咫亟裂,器薄咫亟毀,酒薄咫亟酸。」《新序·雜事》篇「咫」並作「則」。
啻(施智反)、翅、適
[編輯]《說文》:「啻,語時不啻也。」《一切經音義》卷三引《蒼頡篇》曰:「不啻,多也。」《書·多士》曰:「爾不啻不有爾土。」《無逸》曰:「不啻不敢含怒。」《秦誓》曰:「不啻如自其口出。」《多士釋文》曰:「啻,徐本作翅。」《孟子·告子》篇曰:「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莊子·大宗師》篇曰:「陰陽於人,不翅於父母。」翅,並與「啻」同,字亦作「適」。家大人曰:《說文》:「適,從辵啻聲。」適、啻聲相近,故古字或以「適」為「啻」。《秦策》曰:「疑臣者不適三人。」不適,與「不啻」同。故高注讀「適」為「翅」。《史記·甘茂傳》作「疑臣者非特三人」。非特,猶「不啻」也。《孟子·告子》篇曰:「飲食之人,無有失也,則口腹豈適為尺寸之膚哉!」適,亦與「啻」同。故趙注曰:「口腹豈但為肥長尺寸之膚邪!」「但」字正釋「適」字。而孫宗古不為「適」字作音,蓋已不知其為「啻」之借字矣。又曰:《莊子·胠篋》篇:「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案,「何適而無有道邪」,本作「何適其有道邪」。適,與「啻」同。言豈但有道而已哉,乃聖、勇、義、知、仁五者皆備也。後人不知「適」與「啻」同,而誤讀為「適齊適楚」之「適」,因妄改之耳。《淮南·道應》篇作「奚適其無道也」,「無」字亦後人所改。《呂氏春秋·當務》篇作「奚啻其有道也」,(《魯語》「奚啻其聞之也」,句法正與此同。)足正後人妄改之非。而陸氏《莊子釋文》不為「適」字作音,則所見本已非其舊矣。
衹、多
[編輯]《詩·我行其野》曰:「成不以富,亦衹以異。」毛《傳》曰:「衹,適也。」常語也。字或作「多」。襄二十九年《左傳》:
衹見疏也。」正義「衹」作「多」,云:「多見疏,猶《論語》雲『多見其不知量也』。服虔本作『衹見疏』,解云:『衹,適也。晉、宋、杜本皆作『多』。古人多、衹同音。」家大人曰:襄十四年《左傳》,荀偃曰:「吾令實過,悔之何及?多遺秦禽。」多,讀為「衹」。衹,適也。言若不班師,則適為秦所禽獲而已。杜注曰:「恐多為秦所禽獲。」非也
。又昭二十五年《公羊傳》,子家駒曰:「季氏得民眾久矣,君無多辱焉。」多,亦讀為「衹」。言君無適自取辱也。昭二十九年《左傳》曰:「君衹辱焉。」是也。《釋文》「多」字無音,蓋不知為「衹」之借字。引之謹案,定十五年《左傳》:「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多,亦讀為「衹」。言事楚,則適自取貢獻之費也。昭十三年《傳》曰:「衹取辱焉。」二十六年《傳》曰:「衹取誣焉。」定四年《傳》曰:「衹取勤焉。」哀十四年《傳》曰:「衹取死焉。」文義正相合也。哀八年《傳》:「不足以害吳,而多殺國士,不如已也。」多,亦讀為「衹」。言不足以害吳人,而適傷魯之國士也。僖十五年《傳》曰:「晉未可滅而殺其君,衹以成惡。」哀十三年《傳》曰:「無損於魯而衹為名。」文義正相合也。《釋文》「多」字無音,皆失之。
適
[編輯]適,謂「適然」也。《詩·伐木》曰:「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昭十七年《左傳》曰:「鳳鳥適至。」是也。
適,猶「是」也。《荀子·王霸》篇:「孔子曰:『審吾所以適人(句),適人之所以來我也。』」上「適」字訓為「往」,下「適」字訓為「是」。言我之所以往,即是人之所以來,不可不審也。《呂氏春秋·胥時》篇曰:「王子光見伍子胥而惡其貌,不聽其說而辭之。曰:『其貌適吾所甚惡也。』」言是吾所甚惡也。劉歆《與揚雄書》曰:「今聖朝留心典誥,發精於殊語。欲以驗考四方之事,適子雲攘意之秋也。」言是子雲攘意之秋也。
適,猶「若」也。《韓子·內儲說》:「鄭袖誡禦者曰:『王適有言,必亟聽從王言。』」言王若有言也。又曰:「秦侏儒善於荊王左右,荊適有謀,侏儒常先聞之。」言荊若有謀也。《外儲說右》篇:「國羊謂鄭君曰:『臣適不幸而有過,願君幸而告之。』」言臣若不幸而有過也。
識
[編輯]識,猶「適」也。家大人曰:成十六年《左傳》:「識見不穀而趨,無乃傷乎?」言適見不穀而趨也。《晉語》作「屬見不穀而下」,韋注曰:「屬,適也。」「適」與「識」之同訓,猶「適」與「直」之同訓也。《孟子·告子》篇曰:「口腹豈適為尺寸之膚哉?」言豈直為尺寸之膚也。(直,如「直不百步耳」之「直」。)識、直二字,於古音屬職部。「適」於古音屬錫部。「適」之為「識」,猶「適」之為「直」也。「識」與「適」同義而不同音。《九經古義》謂「識」當為「適」,非也。
屬(音燭)
[編輯]屬,適也。成二年《左傳》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杜注曰:「屬,適也。」昭四年《傳》曰:「屬有宗祧之事於武城。」《魯語》曰:「吾屬欲美之。」韋注亦曰:「屬,適也。」
屬,猶今人言「適才」也。《晉語》曰:「屬見不穀而下,無乃傷乎?」韋注曰:「屬,適也。」《史記·留侯世家》曰:「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
屬,猶「祇」也。昭二十八年《左傳》及《晉語》並云:「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言祇取厭足而已也。韋注曰:「屬,適也。適小飽足,則自節止。」近之。杜以「屬」為「足」,古無此訓,非也。
止
[編輯]《詩·草蟲》曰:「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毛《傳》曰:「止,辭也。」
所
[編輯]所者,指事之詞。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之屬,是也。常語也。
所,猶「可」也。《晏子春秋·雜篇》曰:「聖人非所與嬉也。」非,猶「不」也。言聖人不可與戲也。《墨子·天志》篇曰:「今人處若家得罪,將猶有異家,所以避逃之者矣。今人處若國得罪,將猶有異國,所以避逃之者矣。今人皆處天下而事天,得罪於天,將無所以避逃之者矣。」所以,可以也。《莊子·知北遊》篇曰:「人倫雖難,所以相齒。」言可以相齒也。《鹽鐵論·未通》篇曰:「民不足於糟糠,何橘柚之所厭?」言何橘柚之可厭也。《史記·淮陰侯傳》曰:「非信無所與計事者。」言無可與計事者也。《漢書》「所」作「可」,是其證矣。「所」與「可」同義,故或謂「可」為「所」,或謂「所」為「可」,互見「可」字下。
所,猶「若」也,或也。《書·牧誓》曰:「爾所弗勖,其於爾躬有戮!」言爾若弗勖也。(《史記·周本紀集解》引鄭注曰:「所,言且也。」義亦相近。)《詩·牆有茨》曰:「所可道也,言之醜也。」言若可道也。僖二十四年《左傳》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言若不與舅氏同心也。《論語·雍也》篇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言予若否也。又宣十年《左傳》曰:「所有玉帛之使者則告,不然則否。」言若有玉帛之使也。《孟子·離婁》篇曰:「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言國之或存者幸也。
所,語助也。《書·無逸》曰:「烏呼,君子所其無逸。」言君子其毋逸也。君子,謂人君也。所,語助耳。(鄭註:「君子,謂在官長者。所,猶處也。」皆失之。)《禮記·檀弓》曰:「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言君毋辱命也。(鄭註:「無所辱命,辭不受也。」則「所」乃語助,猶言君毋辱命耳。)成二年《左傳》曰:「能進不能退,君無所辱命。」義與此同。襄二十七年《公羊傳》曰:「無所用盟,請使公子襜約之。」言毋用盟也。(何註:「無用為盟。」)昭二十五年《傳》曰:「君無所辱大禮。」言君毋辱大禮也。
矧
[編輯]《爾雅》曰:「矧,況也。」常語。
矧,猶「亦」也。《書·康誥》曰:「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言元惡大憝者,亦惟此不孝不友之人。又曰:「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乃別播敷,造民大譽,弗念弗庸,{疒眾}厥君。」言不率大戛者,亦惟此{疒眾}厥君之人。下雲「亦惟君惟長」,文義正相近也。《君奭》曰:「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言亦咸奔走也。
矧,猶「又」也。《大誥》曰:「寧王惟卜用,克綏受茲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言又亦惟卜用也。《酒誥》曰:「女劼毖殷獻臣,侯、甸、男、衛,矧大史友、內史友,越獻臣、百宗工,矧惟爾事,服休服采,矧惟若疇,圻父薄違、農父若保、宏父定辟:矧女剛製於酒。」矧惟,又惟也。下雲「又惟殷之迪諸臣惟工」,是也。《召誥》曰:「今衝子嗣,則無遺壽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謀自天。」言既曰稽古人之德,又曰稽謀自天也。以上二條,皆非「況」之一訓所能該也。
爽
[編輯]爽,發聲也。《書·康誥》曰:「爽惟民,迪吉康。」又曰:「爽惟天其罰殛我。」皆是也。某氏《傳》訓「爽」為「明」,則義不可通。凡書言「洪惟」、「爽惟」、「丕惟」、「誕惟」、「迪惟」、「率惟」,皆詞也。解者皆失之。
庶
[編輯]《論語·先進》篇曰:「回也其庶乎!」《易·繫辭傳》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詩·兔爰正義》引《易說》曰:「庶,幸也。幾,覬也。」)《爾雅》曰:「庶,幸也。庶幾,尚也。」常語也。
尚上
[編輯]《說文》曰:「尚,庶幾也。」字亦作「上」。《詩·陟岵》篇「上慎旃哉」,《漢石經》作「尚」。《詩·小弁箋》曰:「尚,猶也。」常語。
《說文》曰:「尚,曾也。」又曰:「曾,詞之舒也。」
逝噬
[編輯]逝,發聲也。字或作「噬」。《詩·日月》曰:「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言不古處也。《碩鼠》曰:「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言將去女也。《有杕之杜》曰:「彼君子兮,噬肯適我。」言肯適我也。《桑柔》曰:「誰能執熱,逝不以濯。」言不以濯也。「逝」皆發聲,不為義也。《傳》《箋》或訓為「逮」,或訓為「往」,或訓為「去」,皆於義未安。
率
[編輯]率,用也。《詩·思文》曰:「貽我來牟,帝命率育。」毛《傳》曰:「率,用也。」《正義》曰:「《釋詁》云:率,由,自也。由、自俱訓為用,故率為用也。」(案,「帝命率育」,謂天命用此來牟養萬民也。《箋》曰:「率,循也。天命以是循存後稷養天下之功。」失之。)家大人曰:《書·堯典》曰:「蠻夷率服。」率,用也。言為政如此,則蠻夷用服也。(某氏《傳》曰:「相率而來服。」失之。)又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率,用也。百獸用舞,猶上文言神人以和耳。又《皋陶謨》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下二句相對為文。「率」與「允」,皆用也。(說見「允」字下。鄭《注》曰:「百獸相率而舞,眾正之官信得其諧和。」皆失之。鄭注見《周官·大司樂疏》。)《盤庚》曰:「率籲眾戚,出矢言。」率,用也。籲,呼也。戚,貴戚也。矢,誓也。言民不肯遷,盤庚用呼眾貴戚之臣,出誓言以曉喻之也。(誓言,猶誥言也。《爾雅》:「誥,誓,謹也。」郭注曰:「皆所以約敕謹戒眾。」是也。某氏《傳》曰:「籲,和也。率和眾憂之人,出正直之言。」皆非是。《尚書後案》已辯之。)《多士》曰:「予惟率肆矜爾。」率,用也。肆,緩也。言予惟用肆赦矜憐爾也。《君奭》曰:「予惟用閔於天越民。」句法與此相似。(《傳》曰:「我惟循殷故事憐湣汝。」失之。辯見《經義述聞》。)《呂刑》曰:「故乃明於刑之中,率乂於民棐彝。」率,用也。言能明於刑之中正,用治於民,輔成常教也。(《傳》曰:「循道以治於民。」失之。)《詩·載見》曰:「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亦謂用見昭考也。「載見辟王」,「率見昭考」,皆指諸侯言之。(《箋》曰:「伯率之見於武王廟。」增「伯」字以成其義,失之。)
家大人曰:率,語助也。《文選·江賦》注引《韓詩章句》曰:「聿,辭也。」「聿」與「率」聲近而義同。《書·湯誓》曰:「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有眾率怠弗協。」(馬註:「眾民相率怠墮不和同。」失之。見《史記·殷本紀集解》。)《君奭》曰:「率惟茲有陳,保乂有殷。」(陳,道也。言惟茲有道諸臣,能保乂有殷也。率,語助耳。王肅注曰:「循此數臣有陳列之功。」失之。辯見《經義述聞》「我祖厎遂陳於上下。」)《立政》曰:「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義德,率惟謀從容德。」(案,敉,安也。功,事也。言武王惟安其故事,不敢廢文王之義德。又惟謀從寬容之德也。兩「率」字皆語助。某氏《傳》曰:「武王循惟文王撫安天下之功。」「循惟謀從文王寬容之德。」皆失之。)《逸周書·祭公》篇曰:「俾百僚乃心率輔弼予一人。」(孔晁註:「使百官相率輔弼我。」失之。)以上諸「率」字,皆語助耳。解者皆失之。
式
[編輯]式,語詞之「用」也。《詩·斯幹》曰「式相好矣」,是也。常語也。
式,發聲也。《爾雅》曰:「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詩·式微箋》用《爾雅》云:「式,發聲也。」
卷十
[編輯]彼
[編輯]彼,匪也。《詩·桑扈》「彼交匪敖。」襄二十七年《左傳》說此詩曰:「匪交匪敖,福將焉往?」成十四年引《詩》:「彼交匪傲。」《漢書·五行志》作「匪徼匪傲」。《采菽》曰:「彼交匪紓。」《荀子·勸學》篇引作「匪交匪舒」。是「彼」訓「匪」也。交,讀為「姣」。姣,侮也。匪交匪敖、匪交匪紓,皆謂不侮慢也。說者以「彼」為「彼此」之「彼」,「交」為「交接」之「交」,失之(辯見《經義述聞》)。
末
[編輯]末,無也。常語。
末,猶「未」也。《檀弓》曰:「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縣賁父禦,卜國為右。馬驚,敗績。公隊,佐車授綏。公曰:『末之卜也。』」末,猶「未」也。之,是也,指禦而言。言倉卒出戰,未卜戎禦,故不得其人,以致{西乏}駕。蓋以罪縣賁父也。
末,猶「勿」也。《禮記·文王世子》曰:「命膳宰曰:末有原。」鄭注曰:「末,猶勿也。勿有所再進。」
末,發聲也。哀十四年《公羊傳》曰:「其諸君子樂道堯、舜之道與?末不亦樂乎堯舜之知君子也?」末,蓋發聲。末不亦,不亦也。也,猶「邪」也。言不亦樂乎後世堯舜之知君子邪?下文「製《春秋》之義,以俟後聖,以君子之為,亦有樂乎此也」,正申明此句之意。
蔑
[編輯]蔑,無也。常語。
蔑,猶「不」也。成十六年《左傳》曰:「寧事齊、楚,有亡而已。蔑從晉矣。」《晉語》曰:「吾有死而已,吾蔑從之矣。」言不從也。
比
[編輯]比,皆也。《說文》曰:「皆,俱詞也。從比從白。」徐鍇曰:「比,皆也。」《孟子·告子》篇曰:「比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家大人曰:比,猶「皆」也。言耳目與心,皆天之所與我者,而心為大。(趙注以「比」為「比方」,謂比方天所與人性情,失之。或改「比」為「此」,改趙注「比方」為「此乃」,尤非。)《秦策》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鮑彪於「比」下增一「比」字曰:「比,次也。言如此者相次不一。」非是。)《韓子·初見秦》篇「比」作「皆」。《齊策》曰:「中山再戰比勝。」言再戰皆勝也。《大戴禮·保傅》篇曰:「於是比選天下端士。」《漢書·賈誼傳》「比」作「皆」。
薄
[編輯]薄,發聲也。《詩·葛覃》曰:「薄汙我私,薄浣我衣。」又《芣莒》曰:「薄言采之。」《傳》曰:薄,辭也。《時邁》曰:「薄言震之。」《韓詩》薛君《傳》與毛《傳》同(《後漢書·李固傳》注引)。
每
[編輯]每,雖也。《爾雅》曰:「每有,雖也。」《詩·常棣》曰:「每有良朋,況也永歎。」又曰:「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每有,猶「雖有」耳。《箋》曰:「雖有善同門來茲,對之長歎而已。」
不、丕、否
[編輯]不,弗也。常語。
《玉篇》曰:「不,詞也。」經傳所用,或作「丕」,或作「否」,其實一也。有發聲者,有承上文者。其發聲者,《書·西伯戡黎》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某氏《傳》曰:「我生有壽命在天。」蓋「不」為發聲,不有,有也。與他處「不」訓為「弗」者不同。「不有命在天」下,不須加「乎」字以足之。《史記·殷本紀》云:「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失之矣。)《康誥》曰:「惟乃丕顯考文王。」(丕顯考,顯考也。通作「不顯」。《毛詩》曰:「不顯,顯也。」則上一字乃發聲,《箋》解為豈不顯,失其意矣。)《酒誥》曰:「丕惟曰爾克永觀省。」(此與「丕」訓為「大」者不同。解者多失之,下仿此。)康誥曰:「女丕遠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訓。」《召誥》曰:「其丕能諴於小民。」(丕,語詞。其丕能,其能也。《顧命》曰:「其能而亂四方。」)又曰:「丕若有夏曆年。」《洛誥》曰:「公稱丕顯德。」(丕顯德,顯德也。丕,語詞。)《多士》曰:「丕靈承帝事。」(丕,語詞。丕靈承,靈承也。《多方》曰:「不克靈承於旅。」又曰:「靈承於旅。」)《君奭》曰:「丕單稱德。」又曰:「丕承無疆之恤。」《多方》曰:「罔丕惟進之恭。」又曰:「爾尚不忌於凶德。」(不,語詞。不忌,忌也。《緇衣》鄭注曰:「忌之言戒也。」言以凶德為戒也。《傳》解為「不自忌入於凶德」,失之。)《文侯之命》曰:「丕顯文、武。」《緇衣》引《甫刑》曰:「播刑之不迪。」(不,語詞。不迪,迪也。故古文《尚書》作「播刑之迪」。鄭以「不」為衍文,失之。)《孟子·滕文公》引《書》曰:「丕顯哉,文王謨。丕承哉,武王烈。」(顯哉,承哉,讚美之詞。丕,則發聲也。字通作「不」。《詩·清廟》曰:「不顯不承。」《傳》云:「顯於天矣,見承於人矣。」則「不」為發聲可知。《箋》乃云:「是不光明文王之德與?是不承順文王誌意與?」失其意矣。丕顯丕承,即不顯不承。趙注訓「丕」為「大」,亦失之。)《逸周書·大匡》曰:「二三子不尚助不穀。」(下「不」字訓為「弗」,上「不」字則語詞。孔晁注云:「不尚,尚也。」)《皇門》曰:「丕承萬子孫。」《祭公》曰:「公稱丕顯之德。」又曰:「我不則寅哉寅哉。」(孔注云:「不則,言則也。」)《芮良夫》曰:「不其亂而。」《詩·匏有苦葉》曰:「濟盈不濡軌。」(《傳》云:「濡,漬也。由輈以下為軌。」又解「雉鳴求其牡」云:「違禮義不由其道,猶雉鳴而求其牡矣。飛曰雌雄,走曰牝牡。」《箋》云:「渡深水者,必濡其軌。言不濡者,喻夫人犯禮而不自知。雉鳴反求其牡,喻夫人所求非所求。」案,軌,車摐頭也。去地三尺有三寸。濟盈無不濡軌之理。不,蓋語詞。不濡,濡也。言濟盈則濡軌,此理之常也。而違犯禮義者,何反其常乎?牡,猶雄也。《正義》曰:「飛曰雌雄,走曰牝牡。」此其定例耳,若散則通。故《書》曰:「牝雞之晨。」傳曰:「獲其雄狐。」是也。據此,則雌雄亦得稱牝牡,雉鳴求其牡者,謂求其雄也。言鳥獸所求,必於其耦。何夫人之所求,非其耦乎?牡即雉之雄者,故曰其牡。若屬之走獸,不得言「其」矣。《傳》《箋》失之。)《常棣》曰:「鄂不韡韡。」(《傳》云:「鄂,猶鄂鄂然,言外發也。韡韡,光明也。」則「不」字乃語詞。鄂不韡韡,猶言夭之沃沃耳。《箋》云:「承華者曰鄂。不,當為拊。拊,鄂足。鄂足得華之光明,則韡韡然盛。古聲不、拊同。」案,詩詠草木之華,皆直美其華之色,無以鄂足言之者。且韡韡光明,華色則然。鄂足隱在華下,安所見其韡韡哉?鄭亦知鄂足不得言韡韡,乃為之說云:「鄂足得華之光明,則韡韡然盛。」迂迴而難通矣。王肅述毛云:「不韡韡,言韡韡也。以興兄弟能內睦外禦,則強盛而有光耀,若常棣之華發也。」斯言得之。)《車攻》曰:「徒禦不警,大庖不盈。」(《傳》云:「不警,警也。不盈,盈也。」則「不」為語詞,與訓「弗」者不同。不必增字以足之,解為「豈不警乎」、「豈不盈乎」也。《箋》謂反其言美之,失其意矣。)《何人斯》曰:「否難知也。」(否,語詞。否難知,難知也。言其心孔艱,不可測也。《箋》乃云:「否,不通也。我與汝情不通,汝與於譖我與否,復難知也。」失之。)《桑扈》曰:「不戢不難,受福不那。」(《傳》云:「戢,聚也。不戢,戢也。不難,難也。那,多也。不多,多也。」則「不」為語詞。《箋》乃云:「不自斂以先王之法,不自難以亡國之戒,則其受福祿亦不多也。」失之。)《菀柳》曰:「有菀者柳,不尚息焉。」(《箋》云:「有菀然枝葉茂盛之柳,行路之人,豈有不庶幾欲就之止息乎?」案,不,語詞。不尚,尚也。是正言,非反言。故句末用「焉」字。)「有菀者柳,不尚愒焉。」《文王》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傳》云:「有周,周也。不顯,顯也。不時,時也。則「不」為語詞,猶「有」為語詞也。箋乃云:「周之德不光明乎?」「天命之不是乎?」失之。此「不」字與訓「弗」者不同,不必增「乎」字以足其義也。)又曰:「不顯亦世。」(此「不」字亦語詞,《傳》解為「不世顯德乎」,失之。)「世之不顯。」(不,語詞。世之不顯,世之顯也。若作「不顯乎」解,則與「之」字文義不相承矣,以是明之。)又曰:「其麗不億。」(不,語詞。不億,億也。「商之孫子,其麗不億。」猶曰「子孫千億」耳。《箋》以為「不徒億」,失之。趙岐《孟子注》誤與《箋》同。)《大明》曰:「不顯其光。」(《傳》曰:「然後可以顯其光輝。」則「不」為語詞可知。《箋》解為「不明乎」,失之。)《思齊》曰:「不顯亦臨。」(《傳》云:「以顯臨之。」則「不」為語詞。《箋》乃云:「有賢才之質而不明者,亦得觀於禮。」或又解為幽隱之處。此皆誤以「不」為「弗」,故說之多歧。不知「不顯」之「不」,語詞,與他處訓為「弗」者不同也。又案,「亦」字,語詞。與「亦既見止」、「亦泛其流」之「亦」同。非謂顯固臨,不顯亦臨也。例以下句之「無射亦保」,《文王》之「不顯亦世」,而文義自明。)又曰:「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傳》云:「大疾害人者,不絕之而自絕也。烈,業。假,大也。《箋》云:「厲、假,皆病也。瑕,已也。大疾害人者,不絕之而自絕。為厲假之行者,不已之而自已。」案,不,語詞。不殄,殄也。不瑕,瑕也。言大疾則絕矣,厲假之病則已矣。漢《唐公房碑》云:「癘蠱不遐,去其螟蜮,斯德祐之效也。」然則「癘假」當作「癘蠱」。瑕,與「遐」同。戎疾之絕,癘蠱之已,皆鬼神保祐也。不殄不瑕,文義已足。不必迂迴其說,而雲不絕之而自絕,不已之而自已也。)「不聞亦式,不諫亦入。」(《傳》云:「言性與天合也。」《正義》云:「毛以為言文王之聖德自生知,無假學習。不聞人之道說,亦自合於法。不待臣之諫諍,亦自入於道。」案,不,語詞。不聞,聞也。不諫,諫也。式,用也。入,納也。言聞善言則用之,進諫則納之。宣二年《左傳》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是納諫為入也。《傳》說失之。《箋》又云:「有仁義之行而不聞達者,亦用之助祭,有孝悌之行而不能諫爭者,亦得入。」其說尤疏。「亦」字亦語詞。豈謂聞固式,不聞亦式,諫固入,不諫亦入邪?)《下武》曰:「不遐有佐。」(《傳》云:「遠夷來佐。」則「不」為語詞。)《生民》曰:「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傳》曰:「不寧,寧也。不康,康也。」則「不」為語詞。《箋》乃云:「心猶不安之。又不安,徒以禋祀而無人道。」失之。)《卷阿》曰:「矢詩不多。」(《傳》云:「不多,多也。」)《抑》曰:「萬民是不承。」(今本作「萬民靡不承」。《釋文》:「靡不承,一本靡作是。」案,作「是」者,是也。《箋》云:「天下之民,不承順之乎?」言承順也,不為「靡」字作解,則一本為長。不,語詞。不承,承也。《爾雅》云:「是,則也。」萬民是不承,言萬民則承順之矣。不須加「乎」字以足其義。)《崧高》曰:「不顯申伯。」(《傳》云:「不顯申伯,顯矣申伯也。」則「不」為語詞。《正義》謂「豈不光顯申伯乎?」失之。)《韓奕》曰:「不顯其光。」(與《大明》「不顯其光」同。《正義》云:「可謂不顯其禮之有光榮乎?」失之。)《召旻》曰:「維昔之富,不如時。維今之疚,不如茲。」(家大人云:不,語詞。不如時,如是也。不如茲,如此也。疚,貧也。《釋文》云:「疚字或作碭。」《說文》:「碭,貧病也。」《廣雅》:「碭,貧也。」「碭」與「富」相對為文。言昔也,賢人食祿,其富如是。今也,賢人失所,其貧如此也。變「貧」言「疚」,以與「富」為韻耳。《傳》解「維昔之富不如時」云:「往者,富仁賢;今也,富讒佞。」解「維今之疚不如茲」云:「今則病賢也。」《箋》云:「時,今時也。茲,此也。此者,此古昔明王。」蓋皆訓「不」為「弗」,失之矣。)又曰:「池之竭矣,不雲自頻(《箋》云:「池水之溢由外灌焉。今池竭,人不雲由外無益者與?言由之也。」案,不,語詞。不雲自頻,雲自頻也。)泉之竭矣,不雲自中。」(雲自中也。)又曰:「不災我躬。」(《箋》云:「是不災王之身乎?」案,不,語詞。不災,災也。)《清廟》曰:「不顯不承。」(說見上)《維天之命》曰:「於乎不顯。」《烈文》曰:「不顯維德。」(不,發聲。《箋》解為「不勤明其德乎」,失之。)《執競》曰:「不顯成康。」(「不顯成康」、「於穆清廟」、「伊嘏文王」,詞皆在上。傳解為「不顯乎」,失之。)《那》曰:「亦不夷懌。」(《箋》云:「亦不說懌乎?言說懌也。」案,不,語詞,不須加「乎」字以釋之。)《禮記·射義》曰:「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不從之「不」訓為「弗」,不在之「不」為語詞。不在,在也。鄭斷「者不」為句,云:「有此行不?」失之。《日知錄》謂「幼」上當有「非」字,以語急而省之,尤非。)又曰:「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者,不在此位也。」(不倦、不變、不亂之「不」訓為「弗」,不在之「不」為語詞。)僖二十八年《左傳》曰:「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丕,語詞。丕顯休命,顯休命也。《多方》曰:「降顯休命於成湯。」)宣四年曰:「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襄二十九年曰:「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正義》引服虔云:「不尚,尚也。尚當取女叔侯殺之。」)昭三年曰:「昧旦丕顯。」(丕,語詞。丕顯,顯也。言昧旦時即已光明其德。杜注訓「丕」為「大」,失之。)《晉語》曰:「夫晉公子在此,君之匹也,君不亦禮焉。」(不亦,亦也。僖二十五年《左傳》「君其禮焉」,文義與此同。)《爾雅·釋器》曰:「不律謂之筆。」(律、筆聲近而語轉,「不」則發聲也。)《釋丘》曰:「夷上灑下,不?。」(郭注曰:「不,發聲。」孫炎以為衍字,失之。)《釋魚》曰:「龜左倪不類,右倪不若。」(邢《疏》曰:「不,發聲也。」《周禮》:「西龜曰雷屬,北龜曰若屬。」是也。案,「不」為發聲,故亦可省之而稱雷稱若。)《孟子·公孫丑》篇曰:「雖褐寬博,吾不惴焉。」(不,語詞。不惴,惴也。言雖被褐之夫,吾懼之。趙注謂「雖敵人被褐寬博一夫,不當輕驚懼之」,疏矣。)《楚詞·招魂》曰:「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王注云:「不奇,奇也。猶《詩》雲『不顯文王』。不顯,顯也。言其容靡麗,誠足奇怪也。」)《東周策》曰:「今君將施於大人,大人輕君。施於小人,小人無可以求,又費財焉。君必施於今之窮士,不必且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不必,必也。不,語詞。鮑彪注曰:「不必猶不可。」失之。)《秦策》曰:「楚國不尚全事。」(高注曰:「不尚,尚也。《史記·楚世家》作「吾國尚可全」,明「不」為語詞。)皆發聲也。其承上文者,《書·禹貢》曰:「三危既宅,三苗丕敘。」(丕,乃承上之詞,猶言三苗乃敘也。諸家皆誤訓「丕」為「大」。下仿此。)《盤庚》曰:「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此「不」字訓為「弗」,下「不生生」同),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又曰:「女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至於婚友,丕乃敢大言,女有積德。」(丕乃,猶言「於是」也。《傳》解為「大乃敢言」,則文不成義。)又曰:「女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後丕降與女罪疾。」(猶言乃降與女罪疾。)又曰:「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王,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後。」又曰:「迪高後,丕乃崇降弗祥。」《康誥》曰:「至於旬時,丕蔽要囚。」(《小司寇》曰:「至於旬,乃蔽之。」文義正同。)又曰:「無作怨,勿用非謀非彝,蔽時忱,丕則敏德。」(丕則,猶言「於是」也。既斷行是誠信之道,於是勉行德教也。《傳》解為「大法敏德」,失之。)《梓材》曰:「後式典集,庶邦丕享。」(言君能和集庶邦,於是庶邦來享也。)《召誥》曰:「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言既命庶殷,庶殷乃作也。)《無逸》曰:「乃逸,乃諺,既誕,否則侮厥父母。」(《漢石經》「否」作「不」,不則猶「於是」也。言既已妄誕,於是輕侮其父母也。《傳》謂「已欺誕父母,不欺,則輕侮其父母」,文義難通。)又曰:「今日耽樂,乃非民攸訓,非天攸若,時人丕則有愆。」(言是人於是有過也。《傳》謂「是人則大有過」。既誤訓「大」,又亂其字之先後矣。)又曰:「乃變亂先王之正刑,至於小大,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詛祝。」(言民於是厥心違怨,於是厥口詛祝也。)《立政》曰:「我其立政,立事,準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亂。」(言既灼知厥若,於是使治之也。下文「茲乃俾乂」,文義正同。)《逸周書·祭公》曰:「天之所錫武王時疆土,丕維周之基,丕維後稷之受命。是永宅之。維我後嗣,旁建宗子。丕維周之始並。烏呼,天子三公,監於夏之既敗,丕則無遺後難(言於是無遺後難也)。至於萬億年,守序終之,既畢,丕乃有利宗(言於是有利宗也)。丕維文王由之。」皆承上之詞也。凡此,皆古人屬詞之常例。後世解經者,但知「不」之訓「弗」,「否」之訓「不」,「丕」之訓「大」,而不知其又為語詞,於是強為注釋,而經文多不可通矣。「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既誕,否則侮厥父母。」皆先言「既」而後言「丕」,其為承上之詞,顯然明白。而《史記·夏本紀》乃云:「三苗大敘。」則知三代語言,漢人猶難遍識,願學者比物醜類以求之。
不,否,非也。《呂刑》曰:「何擇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墨子·尚賢》篇引作「女何擇否人,(今本「否」誤作「言」,蓋篆書「否」字作「[1234]」,「言」字作「[1234]」,二形相似。隸書「否」字或作「[1234]」,「言」字或作「縃」,亦相似。故「否」誤為「言」。)何敬不刑,何度不及。」《尚同》篇曰:「先王之書,相年之道曰:夫建國設都,乃作後王君公,否用泰也。輕大夫師長,否用佚也。維辯使治天均。則此語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設國都,立正長也,非高其爵,厚其祿,富貴遊佚而錯之也,將以為萬民興利除害,富貴貧寡,安危治亂也。」是不也,否也,皆「非」也。故「非敢」謂之「不敢」。《士相見禮》:「主人對曰:某不敢為儀。」今文「不」為「非」,是也。「苟非」謂之「苟不」。《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正義》曰:「不,非也。」)又曰:「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是也。「豈非」謂之「豈不」。《莊子·讓王》篇:「先生不受,豈不命邪?」《荀子·君道》篇:「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是也。「不」與「非」同義,故有時互用。《大戴禮·王言》篇:「畢弋田獵之得,不以盈宮室也。征斂於百姓,非以充府庫也。」《墨子·非命》篇:「上之所賞,命固且賞,非賢故賞也。上之所罰,命固且罰,不暴故罰也。」不,亦「非」也。
不,否,無也。《堯典》曰:「否德忝帝位。」言無德也。(《傳》曰:「否,不也。」不,亦「無」也。)《王風·君子於役》曰:「不日不月。」言無一定之日月,序所謂「行役無期度」也。《周官·大司馬》曰:「若師不功,則厭而奉主車。」言師無功也。(與上「若師有功」相對為文。)《大學》曰:「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言事所必無也。(下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與此文異而義同。)莊十四年《左傳》曰:「人無釁焉,妖不自作。」自,由也。言妖無由作也。(《正義》曰:「妖孽不能自作。」失之。)《晉語》曰:「不本而犯。」言無本也。(無本,謂言不本於貌,貌不本於情。即上文所謂「中不濟而外強之,外內類而言反之」也。韋注謂「行不本仁義」,失之。)《論語·先進》篇曰:「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言人無有非其父母昆弟之言也(說見《經義述聞》)。故《洪範》「無偏無黨」、「無黨無偏」,《史記·張釋之馮唐傳讚》引作「不偏不黨」、「不黨不偏。」《呂刑》「鰥寡無蓋」,《墨子·尚賢》篇引作「鰥寡不蓋」。《秦策》「一戰不勝而無齊」,《韓子·初見秦》篇作「不齊」。
不,毋也,勿也。《大雅·板》曰:「無敢戲豫,無敢馳驅。」昭三十二年《左傳》引作「不敢戲豫,不敢馳驅」。無,與「毋」通。不,亦「毋」也。《召誥》曰:「王不敢後,用顧畏於民碞。」言王顧畏民碞,毋敢或後也。《孟子·滕文公》篇:「我且往見,夷子不來。」言我將往見夷子,夷子勿來也。
非
[編輯]《玉篇》曰:「非,不是也。」常語。
服虔《漢書·蕭望之傳》注曰:「非,不也。」《書·盤庚》曰:「肆予衝人,非廢厥謀。」言不廢厥謀也。又曰:「各非敢違卜。」某氏《傳》曰:「君臣用謀,不敢違卜也。」《大戴禮記·保傅》篇:「人性非甚相遠也。」《漢書·賈誼傳》「非」作「不」。
匪
[編輯]《詩·木瓜傳》曰:「匪,非也。」常語。
匪,不也。《詩·殷武》曰:「稼穡匪解。」言不懈也。《車[1234]》曰:「匪饑匪渴。」《箋》曰:「雖饑不饑,雖渴不渴。」《周語》引《頌》曰:「莫匪爾極。」韋注曰:「匪,不也。無不於女時得其中也。」
《廣雅》曰:「匪,彼也。」家大人曰:《詩·小旻》曰:「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於道。」襄八年《左傳》引此《詩》,杜注曰:「匪,彼也。」「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於道」,猶下文言「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亦猶《雨無正》曰「如彼行邁」也。(《箋》曰:「匪,非也。不行而坐圖遠近。」失之。)又《定之方中》曰:「匪直也人,(《傳》曰:「匪徒庸君。」訓「匪直」為「匪徒」,訓「人」為「庸君」,皆失之。)秉心塞淵。」言彼正直之人,秉心塞淵也。《匪風》曰:「匪風發兮,匪車偈兮。」言彼風之動發發然,彼車之驅偈偈然也。(《傳》曰:「發發飄風,非有道之風。偈偈疾驅,非有道之車。」《漢書·王吉傳》,吉引《詩》說曰:「是非古之風也,發發者。是非古之車也,偈偈者。」皆失之。)《都人士》曰:「匪伊垂之,帶則有餘。匪伊卷之,發則有苬。」言彼帶之垂則有餘,彼發之卷則有苬。猶上文言「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也。(《箋》曰:「言士非故垂此帶也,帶於禮自當有餘也。女非故卷此發也,發於禮自當有也。」失之。)解者訓「匪」為「非」,故多不安。
無、毋、亡、忘、妄
[編輯]無,毋,勿也。常語。
孟康注《漢書·貨殖傳》曰:「無,發聲助也。」字或作「毋」。《詩·文王》曰:「無念爾祖。」《傳》曰:「無念,念也。」《抑》曰:「無競維人。」《執競》曰:「無競維烈。」《傳》並曰:「無競,競也。」(《箋》解《抑》篇曰:「無強於得賢人。」解《烈文》曰:「無強乎維得賢人也。」解《執競》及《武》篇曰:「無強乎其克商之功業。」皆誤以為「有無」之「無」。)隱十一年《左傳》:「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襄二十四年:「無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杜注並曰:「無寧,寧也。」襄二十九年:「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寧夫人,而焉用老臣?」服虔注曰:「毋寧,寧也。寧自取夫人,將焉用老臣乎?」《魯語》曰:「彼無亦置其同類。」韋注曰:「無亦,亦也。」《周語》曰:「無亦擇其以柔嘉。」(無亦,亦也。韋注曰:「無亦,不亦也。」失之。下《晉語》同。)又曰:「王無亦鑒於黎、苗之王。」《晉語》曰:「公子無亦晉之柔嘉,是以甘食。」《楚語》曰:「女無亦謂我老耄而舍我,而又謗我。」(無亦,亦也。舍,謂不諫戒也。言我老矣,女亦謂我老而舍我可也,奈何又謗我邪?是自謂其老,不欲人之見而諫戒之也。故《左史》曰:「唯子老耄,故欲見以交儆子。」又引衛武公之言曰:「無謂我老耄而舍我。」辯見《經義述聞》。)成二年《左傳》曰:「無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遺。」襄二十四年曰:「無亦是務乎?」昭二十三年曰:「無亦鑒乎若敖、蚡冒至於武文。」並同。是「無」為發聲也。又《書·微子》曰:「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某氏《傳》曰:「汝無指意,告我殷邦顛隕隮墜,若之何其救之?」案,「今爾無指告」,當為一句。無,發聲。無指告,指告也。指,讀曰「厎」。厎,致也。襄九年《左傳》曰:「無所厎告。」《盤庚》曰:「其惟致告。」是也。言我殷將顛墜,若何而可?今爾其致告我以救之之道乎?倒文則曰「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耳。作《傳》者不知「無」為發聲,「指告」為「厎告」,故文義乖而句讀亦舛也。說詳《經義述聞》。)《詩·小旻》曰:「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抑》曰:「如彼泉流,無淪胥以亡。」(無,發聲。「無淪胥以敗」,淪胥以敗也。言周德日衰,如泉水之流,滔滔不返,無論智愚賢否,將相率而厎於敗亡也。「無淪胥以亡」,淪胥以亡也。言皇天弗尚,禍亂日生,如泉水之流,滔滔不返,周之君臣,將相率而厎於敗亡也。《雨無正》曰:「若此無罪,淪胥以鋪。」語意正相近。《箋》解《小旻》則曰:「無相牽率為惡以自濁敗。」解《抑》篇則曰:「無自率行為惡,皆與之以亡。」俱誤以「無」為戒詞。)《禮記·祭義》曰:「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無人為大。」(無人為大,人為大也。《大戴禮記·曾子大孝》篇:「天之所生,地之所養,人為大矣。」則「無」為發聲可知。《正義》曰:「天地生養萬物之中,無如人最為大。」失之。)昭二十六年《左傳》曰:「我無所監夏後及商。」(杜注曰:「言追監夏、商之亡。」是「無」為發聲。)《管子·立政·九敗解》篇曰:「人君唯毋聽寢兵,(毋,發聲。毋聽,聽也。下「無好」同。)則群臣賓客,莫敢言兵。人君唯毋聽兼愛之說,則視天下之民如其民,視國如吾國。人君唯無好全生,則群臣皆全其生而生又養(又,與「有」同)。人君唯無聽私議自貴,則民退靜隱伏,窟穴就山,非世間上,輕爵祿而賤有司。人君唯無好金玉貨財,必欲得其所好,則必易之以大官尊位,尊爵重祿。人君唯毋聽群徒比周,則群臣朋黨,蔽美揚惡。人君唯毋聽觀樂玩好,則敗。人君唯毋聽請謁任譽,則群臣皆相為請。人君唯無聽諂諛飾過之言,則敗。」《墨子·尚賢》篇曰:「古者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終身不厭。賢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終身不倦。」又曰:「今唯毋以尚賢為政,其國家百姓,使國之為善者勸,為暴者沮。」又曰:「然昔吾所以貴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者,何故以哉?以其唯毋臨眾發政而治民,使天下之為善者可而勸也,為暴者可而沮也。」(毋,發聲。毋得,得也。毋以,以也。毋臨眾發政,臨眾發政也。下《尚同》篇之「毋立」、「毋以」,《非攻》篇之「毋興起」、「毋廢一時」,《節用》篇之「毋興師」,《節葬》篇之「毋法」、「無以」,《天志》篇之「毋明」,《非樂》篇之「毋造為」、「毋處」、「毋為樂」、「毋在乎」,並同。詳《讀書雜志》。)以上皆發聲。
無,轉語詞也。字或作「亡」,或作「忘」,或作「妄」,或言「亡其」,或言「意亡」,或言「亡意亦」,或言「將妄」,其義一也。《墨子·非攻》篇曰:「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譽之與?意亡非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譽之與?」(意,與「抑」同。亡,與「無」同。皆詞也。《漢書·貨殖傳》:「寧爵無刁。」孟康注曰:「奴自謂寧欲免去作民有爵邪,無將止為刁氏作奴乎?」文義與此同。)《非命》篇曰:「不識昔也三代之聖善人與?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與?」《莊子·外物》篇曰:「抑固邪?亡其略弗及邪?」(郭象注曰:「略無弗及之事也。」既誤以為「有無」之「無」,又亂其次矣。)《呂氏春秋·審為》篇曰:「君將攫之乎?亡其不與?」《愛類》篇曰:「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義,猶攻之乎?」(《淮南·修務》篇「亡」作「忘」。)《秦策》曰:「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邪?亡其言臣者將賤而不足聽邪?」(今本「亡」訛作「已」,錢本、曾本並作「亡」,與《史記·範雎傳》合。《索隱》曰:「亡,猶輕蔑也。」失之。)《趙策》曰:「不識三國之憎秦而愛懷邪?忘其憎懷而愛秦邪?」(忘,與「亡」同。)又曰:「秦之攻趙也,倦而歸乎?亡其力尚能進,愛王而不攻乎?」(「亡其」,今本依《史記·虞卿傳》改作「王以其」,錢本、劉本並作「亡其」,與《新序·善謀》篇合。)《韓策》曰:「聽子之謁,而廢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術,而廢子之謁乎?」(「又」字後人所加,《韓子·外儲說》篇無「又」字。)《史記·魯仲連傳》:「亡意亦捐燕棄世,東遊於齊乎?」(「亡意亦」,皆詞也。意亦者,抑亦也。《索隱》斷「亡意」為句,注曰:「無還燕意。」失之。)《越語》曰:「道固然乎?妄其欺不穀邪?」(妄,與「亡」同,當讀「寧爵無刁」之「無」。鄭注《儒行》曰:「妄之言無也。」)《莊子·庚桑楚》篇曰:「是其於辯也?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將妄,與「將無」同。也,與「邪」同。郭象註:「將令後世妄行穿鑿而殖穢亂也。」失之。)《新序·雜事》篇曰:「先生老渼與?妄為楚國妖與?」(《楚策》作「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妖祥乎?」則「妄」為語助。)以上皆轉語詞。
無,猶「得無」也。《士喪禮》筮宅辭曰:「哀子某,為其父某甫筮宅。度茲幽宅,兆基無有後艱?」鄭注曰:「得無後將有艱難乎?」又卜葬日辭曰:「哀子某,來日卜葬其父某甫,考降,無有近悔?」鄭注曰:「得無近於咎悔者乎?」
無乃,猶「得無」也(宣十二年《公羊傳》注)。《周語》曰:「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隱三年《左傳》曰:「無乃不可乎?」
無寧,猶「無乃」也。家大人曰:昭二十二年《左傳》曰:「無寧以為宗羞。」言宋若自誅華氏,無乃以為宗族之羞,不如使楚戮之也。(杜注曰:「無寧,寧也。」失之。「寧」訓為「乃」,見「寧」字條下。)
無,不也。(薛綜《東京賦》注曰:「無,猶不也。」)《書·洪範》「無偏無黨」,《墨子·兼愛》篇、《漢書·穀永傳》注並引作「不偏不黨」。《呂刑》「鰥寡無蓋」,《墨子·尚賢》篇引作「鰥寡不蓋」。《論語·學而》篇「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漢書·穀永傳》引作「居不求安,食不求飽」。《老子》下篇「聖人不積」,《魏策》引作「聖人無積」。《詩·皇矣》「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墨子·天志》篇引作「毋大聲以色,毋長夏以革」。毋,與「無」通。《禮記·月令》「五穀無實」,《呂氏春秋·孟秋紀》作「五穀不實」。《三年問》:「無易之道也。」鄭注曰:「無易,猶不易也。」《荀子·禮論》篇作「不易之術」。又「至死不窮」、「夫焉能相與群居而不亂乎」,《荀子》作「無窮」、「無亂」。《郊特牲》曰:「昆蟲毋作。」言不作也。《大傳》曰:「可無慎乎?」言不慎也。文十二年《左傳》曰:「國無陋矣。」言不陋也。成二年曰:「無顧土宜。」言不顧土宜也。《論語·雍也》篇:「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毋,與「無」同。言九百之粟,爾雖不欲,然可分於鄰裏鄉黨,爾不以與之乎?言當與之也。(孔注讀「毋」字絕句,云:「祿,法所當受,無以讓也。」失之。)
無,否也。襄九年《左傳》曰:「穆薑始往東宮而筮之。史曰:『君必速出。』薑曰:『亡。』」(杜注曰:「亡,猶無也。」案,「亡」與「無」同,猶「否」也。)《莊子·大宗師》篇曰:「子祀曰:『女惡之乎?』曰:『亡,予何惡?』」《至樂篇》曰:「支離叔曰:『子惡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惡?』」《達生篇》曰:「請問蹈水有道乎?曰:『亡,吾無道』。」亡,與「無」同,言否也。
無,非也。《禮記·禮器》曰:「苟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易·繫辭傳》曰:「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文義與此同。)言非忠信之人,則禮不虛行也。《管子·形勢解》曰:「無德厚以安之,無度數以治之,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言國非其國,而民非其民也。
無,未也。《荀子·正名》篇:「誌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內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恐者,無之有也。」言未之有也。
罔
[編輯]罔,無也。常語。
罔,猶「不」也。《書·盤庚》曰:「罔罪爾眾。」某氏《傳》曰:「今我不罪女。」《微子》曰:「乃罔畏畏。」《傳》曰:「上不畏天災,下不畏賢人。」是也。又《盤庚》曰:「罔知天之斷命。」言不知天將斷絕女命也。《詩·抑》曰:「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言女不克廣索先王之明刑而執守之也。(《箋》曰:「無廣索先王之道與能執法度之人乎?」失之。)
罔,猶「得無」也。家大人曰:《楚辭·九章》曰:「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女何之。」洪興祖《補注》曰:「言欲高飛遠集,去君而不仕。得無謂女遠去欲何所適也。」(王注以為「誣罔」,失之。)
微
[編輯]微,無也。《詩·式微》曰:「微君之故。」《周語》曰:「微我,晉不戰矣。」毛《傳》、韋注並曰:「微,無也。」宣十二年《公羊傳》曰:「君之不令臣交易為言,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麵,而微至乎此。」微,無也。此,謂上文錫之不毛之地也。言寡人得見君麵,徒以君之不令臣為惡言,激怒使然耳。而其實貳而伐之,服而舍之,無或至於滅國遷君若此之甚也。(何注曰:「微,喻小也。積小言語以致於此。」失之。說見《經義述聞》。)
微,非也。《詩·柏舟》曰:「微我無酒。」《箋》曰:「非我無酒。」《禮記·檀弓》曰:「雖微晉而已。」注曰:「微,非也。」
勿
[編輯]勿,無也,莫也。常語。
《廣雅》曰:「勿,非也。」《詩·靈台》曰:「經始勿亟。」《箋》曰:「度始靈台之基趾,非有急成之意。」
勿,語助也。《詩·節南山》曰:「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勿罔,罔也。言弗問而察之,則下民欺罔其上矣。(《傳》曰:「勿罔上而行也。」則與「弗問」、「弗仕」之文不相承。《箋》曰:「勿,當作末。不問而察之,則下民末罔其上矣。」亦未安。)僖十五年《左傳》曰:「史蘇是占,勿從何益?」勿從,從也。言雖從史蘇之言,亦無益也。(杜注曰:「雖復不從史蘇,不能益禍。」失之。)與他處訓「無」者不同。
夫
[編輯]夫,猶「乎」也,歎辭也。(趙岐注《孟子·告子》篇曰:「夫,歎辭也。」)在句末者,《易·繫辭傳》曰:「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禮記·檀弓》曰:「爾責於人終無已夫!三年之喪,亦已久矣夫!」是也。在句中者,檀弓曰:「仁夫公子重耳!」《論語·子罕》篇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也。
夫,指事之辭也。《禮記·檀弓》曰:「予惡夫涕之無從也。」《禮運》曰:「是故夫禮。」僖二十四年《左傳》曰:「夫袪猶在。」宣二年曰:「公嗾夫獒焉。」《周語》曰:「然則夫支之所道者,必盡知天地之為也。」是也。
夫,猶「彼」也。《禮記·三年問》曰:「夫焉能相與群居而不亂乎?」《荀子·禮論》篇「夫」作「彼」。襄二十六年《左傳》曰:「夫獨無族姻乎?」《楚語》作「彼有公族甥舅。」《齊語》曰:「夫為其君勤也。」《管子·小匡》篇「夫」作「彼」。哀二十五年《左傳》曰:「彼好專利而妄,夫見君之入也,將先道焉。」夫,亦「彼」也。《漢書·賈誼傳》曰:「彼且為我死,故吾得與之俱生。彼且為我亡,故吾得與之俱存。夫將為我危,故吾得與之皆安。」顏注曰:「夫,猶彼人耳。」是也。又《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孔子稱澹臺滅明之行曰:「獨貴獨富,君子恥之。夫也中之矣。」《禮記·檀弓》曰:「夫由賜也見我。」(夫,猶「彼」也。皇侃曰:「夫謂丈夫。」失之。)文十三年《左傳》曰:「請東人之能與夫二三有司言者。」十四年曰:「齊公子元不順懿公之為政也,終不曰公,曰夫已氏。」宣二年曰:「夫其口眾我寡。」襄二十六年曰:「夫不惡女乎?」三十一年曰:「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昭七年曰:「日君以夫公孫段為能行其事。」十六年曰:「我皆有禮,夫猶鄙我。」《晉語》曰:「夫無乃以國故而行強於君。」又曰:「夫豈惠其民而不惠於其父乎?」又曰:「今夫以君為紂。」《鄭語》曰:「夫其子孫,必光啟土。」《楚語》曰:「夫其有故。」又曰:「夫先自敗也已,焉能敗人?」又曰:「餘善之,夫乃其寧。」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曰:「夫何敢?是將為亂乎?夫何敢!」《荀子·解蔽》篇曰:「不以夫一害此一。」夫,皆「彼」也。
夫,猶「此」也。《禮記·檀弓》曰:「夫夫也,為習於禮者。」鄭注曰:「夫夫,猶言此丈夫也。」(夫夫,猶「是夫」也。《檀弓》曰:「是夫也多言。」)又曰:「從母之夫,舅之妻,夫二人相為服。」(今本「夫二人」訛作「二夫人」,辯見《經義述聞》。)注曰:「夫二人,猶言此二人也。」《祭義》曰:「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誌有所至,而不敢盡其私也。」注曰:「親以此日亡,其哀心如喪時。」昭十二年
《左傳》曰:「且夫易不可以占險。」杜注曰:「夫《易》,猶此《易》。」是也。又僖三十年《左傳》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成十六年曰:「夫二人者,魯國社稷之臣也。」襄二十六年曰:「君淹恤在外十二年矣,而無憂色,亦無寬言,猶夫人也。」(言猶然如此之人也。)《魯語》曰:「鱉於何有,而使夫人怒也。」《晉語》曰:「且夫戰也,微郤至,王必不免。」又曰:「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昭二十五年《公羊傳》曰:「有夫不祥。」《論語·先進》篇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孟子·公孫丑》篇曰:「夫士也,亦無王命而私受之於子。」夫,皆「此」也。
夫,猶「凡」也,眾也。《孝經疏》引劉鎛曰:「夫,猶凡也。」高誘《淮南·本經》篇注曰:「夫人,眾人也。」《書·召誥》曰:「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正義》曰:「夫,猶人人。言天下盡然也。」)《顧命》曰:「思夫人自亂於威儀。」(《正義》曰:「夫人眾國,各自治正於威儀。」)《考工記》曰:「夫人而能為鎛也。」(夫人,猶「眾人」也。鄭注以「夫」為「丈夫」,失之。)《禮記·祭統》曰:「上有大澤,則民夫人待於下流。」襄八年《左傳》曰:「夫人愁痛。」(杜注曰:「夫人,猶人人也。」)二十七年曰:「且吾因宋以守(句),病則夫能致死。」昭七年曰:「紂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故夫致死焉。」(注曰:「人慾致死討紂。」)哀十六年曰:「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奮心。」《周語》曰:「夫人奉利而歸諸上。」(韋注曰:「夫人,猶人人也。」)《楚語》曰:「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皆是也。
夫,發聲也。《周官·司烜氏》曰:「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鄭司農曰:「夫,發聲也。」《禮記·少儀》曰:「加夫襓與劍焉。」鄭注曰:「夫,或為『煩』,皆發聲。」
- ↑ 近人以爲『有司』二字應作『貪』,見侯乃峯《據新出楚簡校讀〈論語〉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