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綱目貫攝
續藏經 華嚴經綱目貫攝 清 永光錄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目貫攝卷第一
遂寧廣德寺沙門 永光 錄集 仁壽松風寺沙門 惟靜 較證 稽首華嚴毗盧主 華藏莊嚴大導師 十方菩薩微塵眾 護法諸天龍神王 法界海會諸聖賢 我今頭面接足禮 願諸三寶威神力 加被法界諸有情 見聞讀誦若書寫 盡得成佛超彼岸 今我一念少分力 普利沉淪諸眾生 一真法界真如性 清淨莊嚴妙無比 聖證凡心不可測 萬行功圓難思議 今將五周四分七處九會逐一錄後。 初會菩提場。普賢為會主。說如來依正法。佛放口光眉間光。普賢菩薩入毗盧遮那藏身三昧。共六品 世主妙嚴品第一。如來現相品第二。普賢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華藏世界品第五。毗盧遮那品第六 此六品經為信分。為所信因果周。 二會普光明殿。文殊為會主。說十信法門。佛放兩足輪光。此會不入定。共六品 如來名號品第七。四聖諦品第八。光明覺品第九。菩薩問明品第十。淨行品第十一。普賢品第十二。 三會忉利天宮。法慧為會主。說十住法門。佛放兩足指光。法慧菩薩入無量方便三昧。共六品 升須彌頂品第十三。須彌偈贊品第十四。十住品第十五。梵行品第十六。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明法品第十八。 四會夜摩天宮。功德林為會主。說十行法門。佛放兩足趺光。功德林入善思惟三昧。共四品 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夜摩偈贊品第二十。十行品第二十一。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五會兜率天宮。金剛幢為會主。說十回向法門。佛放兩膝輪光。金剛幢菩薩入菩薩智光三昧。共三品 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兜率偈贊品第二十四。十回向品第二十五。 六會他化天宮。金剛藏為會主。說十地法門。佛放眉間毫相光。金剛藏菩薩入智慧光明三昧。共一品 十地品第二十六。 七會普光明殿。如來為會主。說等覺妙覺法門。佛放眉光口光。佛入剎那三昧。共十一品 十定品第二十七。十通品第二十八。十忍品第二十九。阿僧祗品第三十。壽量品第三十一。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此二十六品經為解分。為差別因果周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隨好光明品第三十五。普賢行品第三十六。(此普賢品名平等因)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如來出現品名平等果)。 八會普光明殿。普賢為會主。說二千行門。此會不放光。普賢菩薩入佛華嚴三昧。共一品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此品為行分。為成行因果周。 九會逝多林。如來善友為會主。說果法界。佛放眉間白毫光。入法界品第三十九。此品為證分。為證入因果周。 總名五周者。初所信因果周。二差別因果周。三平等因果周。四成行因果周。五證入因果周。 總名四分者。初信分。二解分。三行分。四證分。是故名為七處九會五周四分一乘圓教大方廣佛華嚴經。 又初會說如來依正法門。表如來於菩提場阿蘭若處依正莊嚴等。後當經自明。 二會普光明殿。說十信法門。十信者。十種信心。一信心。二念心。三慧心。四精進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順心。此十心功用。後當經自明。 三會忉利天宮。說十住法門。十住者。初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此十住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四會夜摩天宮。說十行法門。十行者。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違逆行。四無屈撓行。五無痴亂行。六善現行。七無着行。八難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此十行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五會兜率天宮。說十回向法門。十回向者。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二不壞回向。三等一切諸佛回向。四至一切處回向。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無着無縛解脫回向。十入法界無盡回向。此十回向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六會他化天宮。說十地法門。十地者。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此十地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七再會普光明殿。如來為說等覺妙覺法門。等覺者。前十地以後十一地。入等覺位受佛職。功與佛齊。覺行圓滿故。妙覺者。妙明覺性。與佛無別。功齊佛果。無二無別故。十地至十一地無功用力。位至極果故(但此會在八禪天說。經文未至)。 八三會普光明殿。普賢為會主。說二千行門。因普慧菩薩二百問。謂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依。何等為奇特。何等為行。何等為善知識。何等為勤精進。何等為心得安隱。何等為成就眾生。何等為戒。何等為自知受記。何等為入菩薩。何等為入如來。至何等為坐道場時現奇特相。何故示降魔。何等為成如來力。云何轉法輪得白淨法。何故如來應正等覺示般涅盤。善哉佛子。如是等法。願為演說 總有二百問之法門。此問頭尾二十問。略敘名目。如經自具。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菩薩等諸菩薩摩訶薩。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依。十種奇特。十種行。十種善知識。十種勤精進。十種心得安隱。十種成就眾生。十種戒。十種自知受記法。十種入諸菩薩。菩薩以此普入三世。如來(至)如來應正等覺。觀十義故。示般涅盤。以上經文各一類問。以十種答。總有二千答法門。故名瓶寫二千酬。後當經自明。 九會逝多林。如來善友為會主。說果法界。入法界品。如來善友者。文殊普賢彌勒。此三者是。文殊師利在逝多林大寶莊嚴善住樓閣。辭佛南行。與十方無邊剎海諸大菩薩諸聲聞眾。同行南往。經歷人間。至福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文殊師利與同來菩薩。說普照法界修多羅者。根本智明徹徧周。隨根徧故。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修多羅以為眷屬。勸諸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福城東。有五百優婆塞。大智為首。五百優婆夷。大慧為首。五百童子。善財為首。五百童女。普賢為首。詣文殊師利所。修敬已畢。各坐一面。文殊師利觀察善財善根因緣。說種種法要。善財聞已。歡喜頂授。善財復問。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修菩薩道。云何行菩薩行。文殊師利命善財南行。往勝樂國妙峰山德雲比丘所。當為汝說。自此已後。歷一百一十城五十三善知識所。問道行法。各說法門。後當經自明。 五十三善知識者。為首善知識。文殊師利菩薩主根本智。 第一善知識德雲比丘。主十住中初發心住。所得解脫法門。名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 第二善知識海門國海雲比丘。主治地住。所得解脫法門。名普眼法門。 第三善知識海岸聚落善住比丘。修行住。所得解脫門。名普速疾供養諸佛成就眾生無礙解脫門。 第四善知識達里鼻茶國彌伽長者。主生貴住。所得解脫門。名菩薩妙者陀羅尼光明法門。 第五善知識住林城解脫長者。主具足方便住。所得解脫門。名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 第六善知識閻浮提畔海幢比丘。主正心住。所得解脫法門。名十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法門。 第七善知識海潮處休舍優婆夷。主不退住。所得解脫門。名一切解脫門。 第八善知識海潮處毗目瞿沙仙人。主童真住。所得解脫門。名菩薩無勝幢解脫門。 第九善知識伊沙那聚落勝熱婆羅門。主法王子住。所得解脫門。名菩薩無盡輪解脫門。 第十善知識師子奮迅城慈行童女。主灌頂住。所得解脫門。名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 以上十善知識主十住法門。功行法用。後當經自明。 第二十行法門十善知識。 第一善知識三目國善見比丘。主歡喜行。所得法門名菩薩隨順燈解脫門。 第二善知識名聞國自在童子。主饒益行。所得法門。名一切功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 第三善知識海住城具足優婆夷。主無違逆行。所得法門。名無盡福德藏解脫門。 第四善知識大興城明智居士。主無屈撓行。所得法門。名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 第五善知識師子宮城寶髻長者。主離痴亂行。所得法門。名菩薩無盡福德寶藏解脫門。 第六善知識藤根國普眼長者。主善現行。所得法門。名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門。 第七善知識多羅幢城無厭足王。主無着行。所得法門。名如幻解脫門。 第八妙光城大光王善知識。主難得行。所得法門。名菩薩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解脫門。 第九善知識安住王都不動優婆夷。主善法行。所得法門。名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光明解脫門。 第十善知識都薩羅城出家徧行外道。主真實行。所得法門名至一切處菩薩解脫門。 以上十善知識主十行法門。行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第三十回向法門十善知識。 第一善知識廣大國鬻香長者。主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所得法門。名調和香法解脫門。 第二善知識樓閣城婆施羅船師。主不壞回向。所得法門。名大悲幢行解脫門。 第三善知識可樂城無上勝長者。主等一切佛回向所得法門。名至一切處修菩薩清淨法解脫門。 第四善知識迦陵林城師子頻申比丘尼。主至一切處回向。所得法門。名成就一切智解脫門。 第五善知識險難國婆須密女。主無盡功德藏回向。所得法門。名菩薩離貪慾際解脫門。 第六善知識善度城[鞥-合+(白-日+田)]瑟胝羅居士。主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回向。所得法門。名菩薩所有佛不涅盤解脫門。 第七善知識補陀洛山觀世音菩薩。主隨順一切眾生回向。所得法門。名大悲行解脫門。 第八善知識正趣菩薩。主真如相回向。所得法門。名菩薩普門速疾行解脫門。 第九善知識墮羅缽底城大天神。主無縛無着解脫回向。所得法門。名雲網解脫門。 第十善知識菩提場安住神。主等法界無量回向。所得法門。名不可壞智慧藏解脫門。 以上十善知識主十回向法門。行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第四十地法門十善知識。 第一善知識迦毗羅城婆珊婆演底夜神。主歡喜地。所得法門。名破一切眾生痴暗法光明解脫門。 第二善知識菩提場普得淨光夜神。主離垢地。所得法門。名菩薩寂靜禪定樂善游步解脫門。 第三善知識菩提場右邊喜自觀察眾生夜神。主發光地。所得法門。名普喜幢解脫門。 第四善知識眾會中普救眾生妙德夜神。主焰慧地。所得解脫法門。名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第五善知識去此不遠寂靜音海夜神。主難勝地。所得法門。名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 第六善知識如來會中守護一切城主夜神。主現前地。所得法門。名甚深自在妙音解脫門。 第七善知識佛會中開敷一切樹華夜神。主遠行地。所得法門。名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 第八善知識道場中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主不動地。所得法門。名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 第九善智識閻浮提嵐毗尼園妙德園滿光夜神。主善慧地。所得法門。名菩薩於無量劫徧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門。 第十善知識迦毗羅城瞿波女。主法雲地。所得法門。名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門。 以上十善知識主十地位。行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第五十一地法門十善知識。 第一此世界中摩耶夫人。主從悲起智幻生成佛門。所得法門。名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第二善知識三十三天正念天王女名天主光。主智悲自在正念諸法無失現前門。所得法門。名無礙念清淨解脫門。 第三善知識迦毗羅城徧友童子師。主徧滿十方世法師範門。 第四善知識善知眾藝童子。主徧周十方字智門。所得法門。名善知驗藝菩薩般若波羅密解脫門。 第五善知識賢聖優婆夷。主世間一切正邪吉凶諸方便拔術師筮博說一切總達利生門。所得法門。名無依處道場解脫門。 第六善知識南方沃田城以堅固解脫長者。主處世無着念清淨解脫門。所得法門。名無着念清淨莊嚴解脫門。 第七善知識沃田城妙月長者。主處世淨智光明門。所得法門。名智光解脫門。 第八善知識南方出生城無勝軍長者。主無相法中得無盡相門。所得法門。名無盡相解脫門。 第九善知識出生城南法聚落最寂靜婆羅門。主誠願語門。所得法門。名誠願語解脫門。 第十善知識妙意華門城德生童子有德童女。主智悲圓滿處世幻住門。所得法門。名處世幻住解脫門。 此上十善知識各主一法門。行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又文殊師利為首善知識。主根本不動智門。普賢菩薩主悲願萬行門。彌勒菩薩主圓滿佛果門。此三善知識及前五十位善知識。共為五十三善知識。善財童子次第親近得法。圓滿五十三位階級法門。一一親證。一生成佛。行法功用。後當經自明。 又初會菩提場中。佛放口光眉間光。有佛剎微塵數。一一復有佛剎微塵數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悉具眾妙寶色。普照十方名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彼世界海諸菩薩眾。於光明中。各得見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光於彼一切菩薩眾會之前。而說頌言。 二會普光明殿。佛放兩足輪光。有百億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閻浮提。百億弗婆提。百億瞿耶尼。百億郁單越。百億大海。百億輪圍山。百億菩薩受生。百億菩薩出家。百億如來成正覺。百億如來轉法輪。百億如來入涅盤。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眾天。百億三十三天。百億夜摩天。百億兜率天。百億化樂天。百億他化自在天。百億梵眾天。百億光音天。百億徧淨天。百億廣果天。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如此處見佛世尊坐寶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其百億閻浮提中。百億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等。 爾時光明。過此世界。徧照東方十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如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彼一一世界中。各有百億閻浮提。百億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爾時光明過十世界。徧照東方百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諸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乃至說此頌言。與上來文。亦復如是。 爾時光明過百世界。徧照東方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光明過千世界。徧照東方十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光明過十千世界。徧照東方百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光明過百千世界。徧照東方百萬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光明。過百萬世界。徧照東方一億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光明過一億世界。徧照東方十億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爾時光明。過十億世界。徧照東方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百千億世界。那由他億世界。百那由他億世界。十那由他億世界。如是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所有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佛等。兩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此上十段文中。表佛光明所過世界。所照世界。即是光明覺品中。普光明殿所放光明。徧照法界。虛空界。無有窮盡。如經自具。 三會忉利天宮。佛放兩足指光。有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須彌頂上帝釋宮中。佛及大眾。靡不皆現。 四會夜摩天宮。佛放兩足輪光。有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夜摩宮中。佛及大眾。靡不皆現﹂五會兜率天宮。佛放兩膝輪光。有百千億那由他不思議大光明。一一光明。皆有不思議色。不思議光。照不思議無邊法界。以佛神力。出大妙音。其音演暢百千億那由他不思議讚頌。超諸世間所有言辭。出世善根之所成就。 六會他化天宮。佛放眉間毫相光。名菩薩力焰明。有百千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徧。三惡道苦皆得休息。又照一切如來眾會。顯現諸佛不思議力。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作是事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台而住。十方諸佛。悉亦如是。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其光名號。眷屬作業。悉同於此。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眾。並金剛藏菩薩身師子座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台。時光台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 七會普光明殿。佛放眉間白毫相光。有大光明。名如來出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普照十方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右繞十匝。顯現如來無量自在。覺悟無量諸菩薩眾。震動一切十方世界。除滅一切諸惡道苦。映蔽一切諸魔宮殿。顯示一切諸佛如來坐菩提座。成等正覺。又口中放大光明。名無礙無畏。百千億阿僧祗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右繞十匝。顯現十方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右繞十匝顯現如來種種自在。開悟無量諸眾生等。震動一切十方世界。除滅一切諸惡道苦。乃至眾會道場。作是事已。而來右繞菩薩眾會。入普賢菩薩口。其光入已。普賢菩薩身及師子座。過於本時。及諸菩薩身座百倍。 八會。俱在普光明殿不復重放光明。 九會逝多林。佛放眉間白毫相大光明。名普照三世法界門。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海諸佛國土。時逝多林菩薩大眾。悉見一切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一一微塵中。各有一切佛剎微塵數諸佛國土。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清淨。種種莊嚴。各各不同。悉皆明現。 此上七處九會。佛放光明。種種名相。具如經說。以竟。 又初會菩提場。所敘當會之眾。普賢菩薩及十普菩薩為一類眾。二海月光大明菩薩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為一類眾。又華髻莊嚴身眾神。至主地神。共六類神。各領一佛剎微塵數眾。又主藥神。至主林神。共十三類神。各領無量無邊無數之眾。又八部八類眾。日天子月天子二類。共為十類眾。各領無量無邊無數之眾。又十重天王為十類眾。各領無量無邊無數之眾。又菩提樹內流光眾。又宮殿樓閣內眾。又菩薩身毛孔內光中眾。又如來寶座內光中眾。又佛眉間白毫光中眾。以上五類眾。各領無量無邊無數之眾。又從普賢菩薩起。至佛眉間白毫光中眾止。總共四十六類菩薩神天等眾。俱在菩提場。當會中眾數無盡極。 二會普光明殿。如來放光集十方眾。金色世界文殊師利菩薩。妙色世界覺首菩薩。蓮華色世界財首菩薩。薝蔔華色世界寶首菩薩。優缽羅華色世界功德首菩薩。金色世界目首菩薩。寶色世界精進首菩薩。金剛色世界法首菩薩。玻璃色世界智首菩薩。平等色世界賢首菩薩。此十世界。此十菩薩。一一各領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來詣佛所。十方共有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眾。來集於會。文殊師利菩薩為首。表十信法門。 三會須彌頂上帝釋天宮。如來放光集十方眾。十方各有一大菩薩。所謂因陀羅華世界法慧菩薩。波頭摩華世界一切慧菩薩。寶華世界勝慧菩薩。優缽羅華世界功德慧菩薩。金剛華世界精進慧菩薩。妙香華世界善慧菩薩。悅意華世界智慧菩薩。阿盧那華世界真實慧菩薩。那羅陀華世界無上慧菩薩。虛空華世界堅固慧菩薩。如是十方十世界十菩薩。一一各領佛剎微塵數菩薩。皆從百佛剎微塵數世界國土外而來集會。十方共有十佛剎微塵數眾。法慧菩薩為首。表十住法門。 四會夜摩天宮。如來放光集十方眾。十方各有一大菩薩。所謂親慧世界功德林菩薩。幢慧世界慧林菩薩。寶慧世界勝林菩薩。勝慧世界無畏林菩薩。燈慧世界慚愧林菩薩。金剛慧世界精進林菩薩。安樂慧世界力林菩薩。日慧世界行林菩薩。淨慧世界覺林菩薩。梵慧世界智林菩薩。如是十方十世界十菩薩。一一各領佛剎微塵數菩薩。皆從十萬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而來集會。十方共有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眾。功德林菩薩為首。表十行法門。 五會兜率天宮。如來放大光明。集十方眾。十方各有一大菩薩。所謂妙寶世界金剛幢菩薩。妙樂世界堅固幢菩薩。妙銀世界勇猛幢菩薩。妙金世界光明幢菩薩。妙摩尼世界智幢菩薩。妙金剛世界寶幢菩薩。妙波頭摩世界精進幢菩薩。妙優缽羅世界離垢幢菩薩。妙栴檀世界星宿幢菩薩。妙香世界法幢菩薩。如是十方十世界十菩薩。一一各領萬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皆從萬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而來集會。十方共有十萬佛剎微塵數諸菩薩眾。金剛幢菩薩為首。表十回向法門。 六會他化天宮。如來放光集眾。十方菩薩。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寶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德藏菩薩。蓮華德藏菩薩。日藏菩薩。蘇利耶藏菩薩。無垢月藏菩薩。於一切國土普現莊嚴藏菩薩。毗盧遮那智藏菩薩。如是等與十方世界法界虛空思一一世界中諸大菩薩而來集會。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表十地法門﹂七會菩提場普光明殿。佛放眉間白毫相光。普照十方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右繞十匝。顯現如來無量自在。覺悟無數諸菩薩眾。震動一切十方世界。除滅一切諸惡道苦。映蔽一切諸魔宮殿。顯示一切諸佛如來坐菩提座成等正覺。及以一切眾會道場。爾時世尊。令普賢菩薩。表十定品即是十大三昧。十通品即是十種神通。十忍品即是十種忍智。佛自說阿僧祇品。心王菩薩表佛壽量品。菩薩住處品。佛說諸佛世尊佛不思議品。又普賢菩薩表佛十身相海品。隨好光明品。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此會不集十方之眾。就菩提場普光明殿兩會之眾。 八會菩提場中普光明殿。爾時世尊。與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俱。皆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各從他方種種國土而共來集。因普慧菩薩二百問。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依。何等為奇特想。何等為行。何等為善知識。如是等二百問之法門。普賢菩薩一一各以十種答。以二千答。答普慧菩薩諸菩薩。總有二千答之法門。名為瓶寫二千酬。故說離世間品。如經自具。 九會逝多林。佛放眉間白毫相光。集十方眾。一方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菩薩眾。而來集會。如是十方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集於會。如是七處九會菩薩神天。各各其類。數無盡極。此會入法界品。文殊師利菩薩表如來果德法門。命善財童子。經歷人間一百一十城。親近五十三大善知識。各說法門。亦令善財童子。一一證過五十三位等地。一生成佛。功行願力一一親證。以為後世大心眾生修行式樣。所以善財童子白諸善知識。我以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所以首親近文殊師利菩薩。主根本智。於十信心法門。皆從根本智。起四十種加行之位。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此四種位中。功行願力。一一履過。至十一地等覺位。以十大法門無功用力。功圓果滿。成等正覺。 又初會菩提場中。普賢菩薩承佛神力。入於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故。能於法界。示眾影像。廣大無礙。同於虛空。法界海漩靡不隨入。出生一切諸三昧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十方所有諸安立海悉能示現。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諸菩薩智。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顯示如來諸大願海。一切諸佛所有法輪。流通護持。使無斷絕。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於世尊前。入此三昧。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微細無礙廣大光明。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塵數普賢菩薩。皆亦入此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爾時一一普賢菩薩。皆有十方一切諸佛而現其前。彼諸如來同聲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此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菩薩三昧。佛子。此是十方一切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本願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故。而能入此三昧。令汝說法轉大法輪故。 又二會。文殊師利菩薩說十信法門。此會不入定。 又三會。須彌山頂忉利天宮。說十住法門。法慧菩薩承佛威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有千佛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名曰法慧。普現其前。告法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是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善男子。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諸佛。悉以神力。共加於汝。又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汝所修善根力故。入此三昧。令汝說法。為增長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又與十種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是時諸佛各伸右手。摩法慧菩薩頂。法慧菩薩即從定起。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等。是時法慧菩薩。即說十住法門。如經自具。 又四會。夜摩天宮。說十行法門。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惟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號功德林。而現其前。告功德林菩薩言。善哉佛子。乃能入此善思惟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萬佛剎微塵數。同名諸佛。共加於汝。亦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諸菩薩眾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為增長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又與十種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爾時諸佛各伸右手。摩功德林菩薩頂。時功德林菩薩即從定起。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行不思議。與法界等。功德林菩薩即說十行法門。如經自具。 五會。兜率天宮。說十回向法門。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智光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名金剛幢。而現其前。咸稱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入此菩薩智光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神力。共加於汝。亦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由汝智慧清淨故。諸菩薩善根增勝故。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為令諸菩薩。得清淨無畏故。具無礙辯才故。爾時諸佛即與金剛幢菩薩無量智慧。又與十種無量大法門。何以故。入此三昧。善根力故。爾時諸佛各以右手。摩金剛幢菩薩頂。金剛幢菩薩得摩頂已。即從定起。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不可思議大願。充滿法界。普能救護一切眾生。即說十回向法門。如經自具。 又六會。他化天宮。說十地法門。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即時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剛藏。乃能入是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亦是汝勝智力故。又為金剛藏菩薩。贊說廣大無邊法門。得大智慧故。爾時十方諸佛各伸右手。摩金剛藏菩薩頂。摩頂已。金剛藏菩薩即從定起。普告一切菩薩眾言。諸佛子。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徧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即說十地法門。如經自具。 七會。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以一切智自在神通力。現如來身。清淨無礙。無所依止。無有攀緣。住奢摩他。最極寂靜。具大威德。無所染着。能令見者。悉得開悟。隨宜出興。不失於時。恆住一相。所謂無相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靡不皆入灌頂之位。具菩薩行等。於法界無量無邊。獲諸菩薩普見三昧。大悲安隱。一切眾生神通自在。同於如來。智慧深入。演真實義。具一切智。降伏眾魔。令諸菩薩。說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壽量品。菩薩住處品。隨好光明品。十身相海品。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於佛世尊自說阿僧祇品。佛不思議品。共十一品。 八會。三會普光明殿。普賢菩薩摩訶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莊嚴。入此三昧時。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六種十八相。動出大音聲。靡不皆聞。然後從三昧起。因普慧菩薩二百問法門。問普賢菩薩言。佛子。願為演說。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依。何等為奇特想。何等為行。何等為善知識等。共有二百問之法門。普賢菩薩以一種問。以十種答。共有二千答之法門。如經自具。 九會。逝多林會。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大悲為身。大悲為門。大悲為首。以大悲法而為方便。充徧虛空。入師子頻伸三昧。入此三昧已。一切世間普皆嚴淨。於時此大莊嚴樓閣。忽然廣博。無有邊際。金剛為地。寶玉覆上。無量寶華及諸摩尼。普散其中。處處盈滿無量眾寶。以為莊嚴。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其逝多林。量等虛空。與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國土。其量正等。一切妙寶。間錯莊嚴。不可說寶。徧布其地。種種莊嚴。皆各有阿僧祇數。周徧十方。行列莊嚴。時逝多林上虛空之中。亦有不可說不可思議種種莊嚴。徧滿虛空。棄塞法界。又有不可說不可說諸大菩薩。徧滿虛空。充塞法界。各各供養。各各讚嘆毗盧遮那如來無盡法門。無邊功德行願。如經自具。 此上表七處九會世尊入定諸大菩薩入定境量莊嚴出定說法之名相。各會諸佛證盟說法之儀式。大意一終如經自具。 又十玄門六相門。該括一經之圓融。重重重重。無盡無盡無盡無盡。 十玄門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如海之一滴具百川味。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如一尺之鏡見千里影。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四諸法相即自在門。如金與金色不相舍離。五秘密隱顯俱成門。如秋空片月晦明相併。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如琉璃之瓶盛多林子。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兩鏡互照傳曜相寫。八託事顯法生解門。如擎拳豎臂觸目皆道。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如一多之夢翱翔百年。十主伴圓融具德門。如非辰所居眾星皆拱。具此十門。皆括一經之圓融。 又六相者。總別同異成壞。 約理。一即具多。名理總多即非一。名理別。互不相違。名理同。彼此不濫。名理異。共相成就。名理成。各住本性。名理壞。 約事。共為一法。名事總。諸法苑然。名事別。多種不異。名事同。各不相同。名事異。諸法辦就。名事成。不離自位。名事壞。 又理事一對既爾。余教義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感應等九對。乃至十法界。具百具千等。百萬六相。例此可知。清涼頌曰。一則是多。為總相。多則非一。為別相。多類自同。成於異。各體別異。顯於同。一多緣起。理妙成壞。住自法恆不作。唯知境界非事識。以此方便會一乘。又此六相舉一全收。猶如一珠。四圍上下穿為六孔。孔孔相通。隨入一孔。全收珠盡。法眼宗益禪師頌曰。華嚴六相義。同中還有異。異若異於同。全非諸佛意。以此六相。該括一經之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盡無盡圓融圓融。自此以上。總立綱目。已竟。 又論此華藏莊嚴世界海者。乃毗盧遮那如來所都實報無障礙土也。有十不可說。香水海十不可說。世界種十不可說。二十重華藏。皆在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安布而住。又今將華藏莊嚴世界海二十重。名相數目。次第列明。如此世界最下方第一重香水海中。最中有一世界種。周匝有一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二重香水海中。有二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三重香水海中。有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四重香水海中。有四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五重香水海中。有五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六重香水海中。有六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七重香水海中。有七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八重香水海中。有八佛剎微塵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九重香水海中。有九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重香水海中。有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一重香水海中。有十一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二重香水海中。有十二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三重香水海。正是此娑婆世界之中香水海。名無邊妙華光。此是最中央香水海。最中央世界種。名娑婆。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四重香水海中。有十四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五重香水海中。有十五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六重香水海中。有十六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七重香水海中。有十七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八重香水海中。有十八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十九重香水海中。有十九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第二十重香水海中。有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此是最中央第一個二十重。如是廣說。有十不可說二十重。如何為一不可說。譬如十萬為一億。十億為一兆。十兆為一京。十京為一垓。如是十十加增。為一總數。如是倍倍加增。至第一百二十□大總數。為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量。故名為一不可說。乃至十如是之大數。故名為十不可說。又名十阿僧祇數。如是廣說虛空無盡法界無邊。如是重重重重無盡無盡。非是凡情能可測量。為佛與佛。乃能究竟知之者也。 又重論此第十三重中央香水海。名無邊妙華光香水海。外周匝有十個有水海。周匝圍繞中央第一個香水海。又有一百個香水海。圍繞此十一個香水海。如是廣說。有十不可說香水海。層層圍繞。其一一香水海中。安布世界。如上說。最中央十三重香水海中。安布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而住。一海如是。海海皆然。此是第十三重之外。周圍所論。香水海之十不可說香水海。余意思之體會。總是一大香水海。一重如是。二十重亦然。此是最中央第一個二十重周匝。有十個二十重。圍繞此中央第一個二十重。又有一百個二十重。圍繞此十一個二十重。廣說有十不可說二十重香水海十不可世界種。又如何為二十重。如第一重。在此最下方香水海中。有一佛剎微塵數世界。在此海中。安布而住。如此世界中。有四大洲。即四部洲。八中洲。數萬小洲。正中是須彌山。有小輪圍山。周匝圍繞。下有地輪水輪。金輪即是火輪。火輪下風輪。再下虛空。從地輪上。是虛空中有日月星辰。空盡入天界。此一重天名帝釋天。正名忉利天。再上一重名夜摩天。復上一重兜率天。復上一重名化樂天。復上一重名他化天。次第而上。乃至色究竟天。復上四方皆是虛空。又名四空天。於此而止。故名一重世界一重天地。寬則東西相對七十二萬里。南北相對六十四萬里。高從地際。至色究竟天止。 毗曇論雲。從色究竟天。放一大石山。下至閻浮提地。經六萬五千五百三十五季。四季為一年。叩算總計。該一萬六千五百八十三年。多三季。如是之高顯也。又從地輪而論。深厚有六十八千由旬。叩算計。該五百四十四萬里。又水輪高八十萬由旬。共計該六十四兆萬里之深廣。該一百二十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用大由旬。數叩算計。該九十六兆二十七萬六千里。又金輪即火輪。高三十二萬由旬。叩算計。該二百五十六萬里。又風輪高一百六十萬由旬。計該一百二十八兆萬里。(百萬名兆)如是上下高大寬廣。名為一重香水海一世界種。一重天地一重地水火風四輪。如是論重者。從最下第一重。如是第二重第三重第四重。至此第十三重。上海名最中央。香水海名無邊妙華。光世界種名娑婆。又上第十四重乃至第二十重香水海世界種天地。風火水地四輪。此是第一個二十重。次序名目。如是廣說。則有十不可說之二十重。盡在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安布而住。上廣下狹。此是論中央一大華藏莊嚴世界海。十方亦如有華藏莊嚴世界海。十方剎海。徧布虛空。香海華幢。德均義等。經雖隱略。例觀可知。據現相品雲。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方次有世界海。名清淨光蓮華莊嚴。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摩尼瓔珞金剛藏。佛號法水覺虛空無邊王。於彼如來大會海中。有菩薩。名觀察勝法蓮華幢。乃至詣佛興供等。此文隱略。假如東方法水覺。佛說法時。即雲。此清淨光蓮華莊嚴世界海西方次有世界海。名蓮華藏莊嚴。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於彼如來大會海中有菩薩。名彌勒。來詣佛所。餘九方例此。即知剎種義均。是則總十方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香海浮幢。與中央世界海中。安立莊嚴。其相無異。又入法界品雲。爾時東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金登雲幢。佛號毗盧遮那勝德王。彼佛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毗盧遮那願光明。來向佛所。此文則又略其世界海及世界種也。亦如彼佛為主。乃雲。爾時西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彼佛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彌勒。來向佛所。餘九方亦例此。如是推之。則知十方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廣大蓮華。為所依持。如蕊香幢等。十方剎海。皆如中央。一一大蓮華上。各有大金剛輪圍山。一一輪圍山內。各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如無邊妙華光香水海等。一一香水海中。出一蓮華。如一切香摩尼王莊嚴蓮華等。一一蓮華上。有一世界種。如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等。一一世界種中。皆有二十重世界。於中布列。如娑婆世界。八方上下諸世界等。其諸浮幢皆上齊諸寶雲。下齊諸寶地。寶地為華幢。所持華幢下有大香水海。此海有二義。若此海外。有輪圍山者。則各各分際。各各名號。如普香摩尼莊嚴香水海等。下有風輪。如殊勝威光藏風輪等。若此海外。無輪圍山者。則八方諸大華王。同在普光香水海中。如蓮池。然具香水瀰漫。徧周法界。莫可測其涯際矣。齊此總名為一法界安立海也。 又今將佛剎微塵數名數。列明一佛剎者。於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剎一佛之化境也。 又佛剎中。論微塵數者。將此三千大千世界內百億須彌百億四洲百億輪圍及大地等。盡皆磨為微細之塵。此數論之。為一佛剎微塵。以一微塵計一世界。計前所磨之塵盡。名一佛剎微塵數世界。經中以世界極多。非世數可紀故。每以佛剎微塵數計之曰。一佛剎塵。二佛剎塵。乃至多多剎塵。以剎塵之數。或計世界。或計浮幢。或計香水海。或計安立海等。 研窮法界。高廣無極。展演心光。恢[鎣-(冗-幾)]覺體。自內之外。從近之遠。廓徹洞融。徧周法界。初從我等現居國土。曰娑婆。八方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向上經七重塵剎圍繞。倍倍加增。如第二十重香水海。世界種有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向下有十二重香水海世界種。一重減一佛剎塵數圍繞。重重減微塵佛剎。如最下方第一重香水海中世界種。一佛剎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如是重重之世界種。如是東行。度一種十種百種千種萬億兆京乃至正載數種恆河沙數種。一洲塵數。四洲塵數。須彌塵數。小千塵數。中千塵數。大千塵數。如是一佛剎塵。十百千剎塵。乃至正載。乃至阿僧祇剎塵。至不可說佛剎微塵世界種。乃至極東大金剛山下。如東方。次南方。次右旋。九方亦如是。周極輪圍。是為華藏世界海邊疆也。又復從此剎海東行。度一輪圍。一輪圍內。有一世界海。二三輪圍。十百千輪圍。洛叉俱胝那由他恆沙輪圍。小千中千大千塵。數十佛剎塵。百千剎塵阿僧祗剎塵。乃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金剛輪圍山。又一輪圍。(即極東方金燈雲幢世界)如東南西北方及四隅亦如是。共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皆豎高十九佛剎微塵數世界。上齊寶雲。下齊寶地。最下極於風輪。統八極為法界。安立海之邊疆也。研究至此。至廣至大。無量無邊。斯乎似極。然猶未也。等而上之。尚有上下方故。若爾則彼華藏莊嚴世界海。浮幢之上。空曠無窮。復有風輪。(如平等住風輪有須彌山微塵數持上)大海(如普光海)華幢(如蕊香幢)剎海(如下華藏世界海)如是上行。過一剎海。復過十剎海。百千萬億超諸世數。乃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剎海最上方。至於說佛種性。無有盡世界普智輪光明音佛所。(上方盡際)又復彼華藏莊嚴世界海最下風輪。名平等。住其風輪下。空曠莫測。復有諸浮幢(如寶光明種上二十層等)華王(如蕊香幢)香海(如普光海)風輪(如殊勝威光藏等須彌山微塵數)其下渡虛空。至第二剎海。(下方第二世界海也)又渡第三第四十百千萬。乃至非世所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最下方。至於一切如來圓滿光普照世界虛空無礙相智幢王佛所。(下方至極)總法界十方而觀之。則華藏周匝得八數。上下得二數。如豎軸水車輪狀(上下孤豎如軸八方周輳如幅)及傘蓋形。如是揆之。亦未可為盡。何也。今會華藏為主。而十方乃有多剎塵數之伴。則上下諸佛剎海。豈獨無伴乎。是知經文含隱。詳夫上下方之剎海。一一各有眾多塵數剎海圍繞。亦如華藏。八方之數。如是則八方齊等。上下相當。風輪香海。重重相間。華王剎海。行行相稱。譬如百千大蓮華池。徧立空界。嗚呼孰能縱金剛翮。豁天眼光。而游觀此廣大法界者哉。即使邁過斯界。四顧茫茫。而太虛空外復何物。即又復諦審諦觀十方剎海。亦非止此而已矣。是以諸佛境界廣大無邊。非入解脫得火三昧。莫能見之。為啟凡愚故。下本經文。略言毫末而已。(下本文亦未全。尚有十品。存於天竺)中上本經。當更有餘義。信乎須彌聚筆。大海量墨。莫能書也。十千塵偈。大地塵品。未足為多。原極於此。則情忘智絕。廓然無思矣。噫回視我輩叢爾之身心。寸靈之知覺。類夫酰雞處於太虛。浮區流於大海。存耶亡耶。恍乎惚乎。如夢想焉。如幻化焉。罔知所以然而然者也。故經雲。十方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里。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豈欺我哉。是故理極故令事廣。花大故省池深者也。 又今將此娑婆世界四大部洲之寬廣。須彌山之高大名相。次第列明。此世界東西相對七十二萬里。南北相對六十四萬里。正中有須彌山。縱廣八萬四千由旬。七寶所成。正中天城名曰善見。是帝釋所居。四方四隅是三十三天所居。此天正名忉利天。又名帝釋天。又從須彌山。根上升一萬由旬。縱廣一萬由旬。是堅手天住。復上一倍繞山八千由旬。是持華鬘天住。復上一倍繞山四千由旬。是放逸天住。復上一倍繞山四千由旬。是日月星宿天住。復上一倍繞山四千由旬。是四王天住。從此復上四萬由旬至山頂。縱廣四萬由旬。又即從上升四萬由旬。有處如雲。七寶所成其猶大地。是夜摩天住。復上一倍或三十二萬由旬。有地如雲。是兜率天住。復上一倍或四十八萬由旬。有地如雲。是化樂天住。復上一倍或六十四萬由旬。有地如雲。是他化天住。次第乃至色究竟天住。悉以皆有其地如雲。毗曇論雲。色究竟天。從此天放一大石山。經六萬五十五百三十五季。中間無礙之處。下至閻浮提地。抑算高顯。總計該經若干年之久遠。如四季一年。四十季十年。四百季百年。四千季千年。四萬季萬年。如上之季。總共抑算。該一萬六千三百八十三年。多三季。如是之高顯者也。又須彌山外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次第周匝。七重金山外。大鹹水海有四大洲八中洲數萬小洲。徧布安住。又鹹水海外。有小輪圍山。周匝圍繞。此四洲等皆一地所持。是為一世界輿地之圖也。又四部洲者。東弗於逮。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單越。又名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釋迦如來居南贍部洲。五印土之中印土。最中之地。名迦毗羅國。淨飯王宮降誕。應化五印土中。轉大法輪。導化眾生。我輩所居。是此南贍部洲。邊疆之地。古名東震旦。國邊連大海。又論此界。下方虛空中。有大風輪。高一百六十萬由旬。以大由旬數之。一由旬八十里。十由旬八百里。百由旬八千里。千由旬八萬里。萬由旬八十萬里。十萬由旬八百萬里。又名八兆萬里。如上一百六十萬由旬。叩算共計。該一百二十八兆萬里。於是風輪。如是高顯者也。廣則與世界量等。又水輪高八十萬由旬。共計該六十四兆萬里。如是之深寬。則與世界正等。又廣一百二十萬零三千四百五十由旬。總計該九十六兆二十七萬六千里。此是一世界。而論高廣之說也。又金輪高三十二萬由旬。廣與水輪同。水上有風。吹轉此水。於上成金輪。如熟乳生膏。是名金輪。厚三洛叉。又地輪厚六十萬零八千由旬。共計該五十四兆零四萬里。此上四輪所論。出因本經。俱舍論增一經法界安立圖所集。統立綱目。已竟。 表贊四種法界體量形狀。就情達理。依心對境。初稿。 理法界。 理為法體 法是理用 體用雙彰 界為際限 理本清淨 法由理致 理與法一 不真何待 故經雲。法界通化。一合理相(偈雲)。 性體圓明理義彰 清淨法界界非方 真如寶相空明靜 太虛不出自性光 事法界。 事因緣顯 造法由心 界定方位 共資菩美 事本無心 因境成有 事與理合 界得其宜 故經雲。事理通達。諸法無礙(偈雲)。 事無大小隨圓方 得法源底性清涼 對境因心成幻有 因緣合離各主張 理事法界。 理事法三 通別各主 界為限齊 其法自立 三事差別 法無定相 界亦混亂 事無一定 故經雲。皆因無為法。而有差別(偈雲)。 三事相合法無別 理事圓通法性闊 諸法如義空法界 無人無我無法說 事事法界。 事事貫通 法法圓融 法界安立 歸心得所 事事各主 權衡綱宗 法界如然 自性如然 故經雲。實相無相。法界強名(偈雲)。 事事貫通理如然 歸心得所自在觀 虛空法界歸性海 塵塵剎剎法法圓 又四種無礙法界偈頌。 理障消除法性明 清淨無為複本真 實際理諦空無相 一體同觀法界身 事與法合理自明 心空及第悟圓音 大地山河空中影 二諦融通法惟心 理事雙彰性相明 塵沙法界總歸真 虛空無盡法無盡 理事法三共一心 事事無礙法法明 一性光中法界身 靜觀法界惟心現 塵塵剎剎總圓音 又一心開十種法界。 諸佛以清淨為法界 一真法界湛寂圓融 菩薩以十度為法界 萬行莊嚴利濟群品 圓覺以因緣為法界 三世一念十二流轉 聲聞以四諦為法界 知苦斷集漏屍結解 諸天以福樂為法界 福盡人間散入諸趣 世人以事業為法界 功勳道德善惡兩途 修羅以瞋斗為法界 瞋心不斷斗諍難息 畜生以愚痴為法界 但念水草余無所知 餓鬼以飢須為法界 服大咽小針降粒米 地獄以憂苦為法界 苦多樂少無時暫安 前立四種法界。初以理論。其事在中。次以事論。其理在中。又次以理事。合論於事。事在中。又次以事事。通論具理。一以貫之。所以事因理顯。理由事彰。理事交徹。諸法具備。若以法界論之。法界即世界之理也。世界即法界之事也。以世界具一切事。法界具一切理。理事具備。而世界成已。世界成已。法法物物全體顯露。故經雲。若入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所以法界稱理。世界即事。理事圓通。一切無礙。又以虛空而論法界。虛空無盡。法界無邊。塵塵剎剎無盡之法界。莫不盡在虛空之中矣。又以法界而論虛空。法界無邊。虛空無盡。無窮無盡之虛空。莫不皆以法界而顯露之。若明法界。理須會虛空意。若明虛空。理實在法界中。故以法界虛空等無差別。事事無礙。法法圓融。鎔成一體。一以貫之。法界如然。虛空如然。自性如然。理亦如然。真空法界。法界真空。雙收雙放。攝歸實際。實際性空。量等法界。故云三界惟心萬法惟識。靜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又如何惟心造。然法界皆因四大所顯。四大有成有壞。有生有滅。皆是心心所發。生滅無住。操動不停。故有流轉。四大和合而世界成。四大散滅而世界壞。成住壞空。流轉無窮。所以釋迦世尊佛眼遙觀他心。洞鑒大地山河。微塵國土。有情無情。萬物萬法。天地人民。日月星辰。君臣父子。詩書禮樂。萬德斯備。又觀眾生。造種種業。受種種苦。生老病死。無解脫時。佛觀此已。頓發慈心。因緣時至。現大神變。從兜率宮。下降人間迦毗羅國淨梵王宮。降神母懷。十月誕生。[囗@力]的一聲。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天上天下惟吾獨尊。其年周昭王二十四甲寅歲。四月八日子時。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天人證果朦朧盡悟。一世功勳道德斯備。其所說一切法。為度一切眾。隨眾生根性。而演說之前。以一心開十種法界。反覆論之。法界體量形狀。因眾生心有八萬四千塵勞善惡之造作。佛謂開八萬四千方便之法門。以種種方便因緣譬喻言辭。而敷演之。對病與藥。令一切眾生各得出滅一切生死之眾病。身心安樂。而證道果。皆以涅盤而滅度之故。所以法界而論世界。無法不備。又以世界而論法界。無事不周法。法其備。事事全周。而稱大法界也。故華嚴經偈雲。遮那妙體徧法界。以為身華藏莊嚴。等太虛而惟量。又偈雲。剎塵心量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盡嘆佛功德。又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以(泉)識淺智愚。不揣鄙漏。而將四法。通途論之。略以大槩。名相事理。敘列一番。祈諸智者。再伸發明。以示將來。廣其見聞。開發慧性得大辯才者也。 遂邑廣德寺釋子 永光 泉 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