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二十三 南直五 揚州府 下一卷▶

南直五[編輯]

◇揚州府,東至海三百六十里,南渡江至鎮江府五十里,西至滁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鳳陽府泗州二百十里,北至淮安府三百二十里。自府治至應天府二百二十里,至京師二千三百二十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楚漢之際,分置東陽郡。漢初屬荊國,後又屬吳。景帝更名江都國。武帝更名廣陵國。後漢為廣陵郡。三國屬魏,為重鎮,後屬吳吳主亮建興二年,使衛尉馮朝城廣陵。晉亦為廣陵郡初治淮陰,後治射陽,江左還治廣陵。東晉以廣陵控接三齊,嘗使青、兗二州刺史鎮此大寧三年,郤鑒都督青、兗二州軍事、兗州刺史,鎮廣陵。蘇峻平後,還治京口。宋亦置廣陵郡。元嘉八年,始定為南兗州治。齊、梁因之。北齊改為東廣州。陳復為南兗州。後周改為吳州。隋初為揚州,置總管府。大業初,曰江都郡。煬帝幸江都,制江都太守秩與京尹同。唐武德三年,改為兗州。六年,又改邗州。九年,改為揚州置大都督府。《唐紀》:「是年以襄邑王神符檢校揚州大都督,始自丹陽徙州府及居民於江北,繇此廣陵專有揚州之名。」天寶初,曰廣陵郡。乾元初,復曰揚州,兼置淮南節度於此。五代時,楊氏都焉,曰江都府。南唐以為東都。周世宗取之,復曰揚州,仍置大都督節度。宋因之,亦曰廣陵郡,淮南節度,建炎初,升為大都督府。元曰揚州路。至元十三年,置大都督府,又置江淮等處行中書省。明年,改為揚州路,尋又改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明初曰淮海府《舊志》龍鳳六年改。尋曰淮揚府,後復為揚州府。時龍鳳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也。直隸京師,領州三、縣七。今仍曰揚州府。

府根柢淮左,遮蔽金陵,自昔為東南都會。賈誼曰:「漢以江淮為奉地。蓋魚鹽穀帛,多出東南,廣陵又其都會也。」吳王濞稱兵於此,漢室幾為動搖。孫權不得廣陵,雖數爭淮南,而終以長江為限。東晉以後,皆建為重鎮。梁末沒於高齊,而烽火照於闕下。隋人命賀若弼鎮廣陵,陳祚不可復保也。李子通竊取江都,亦復南據京口,規有數郡。唐時淮南雄鎮,莫若揚州。及高駢擁節自雄,外成巢、溫之毒,內釀畢、呂之禍。楊行密收其餘燼,猶能並孫儒,卻朱溫,繕兵積粟,保固江淮。沿及南唐,尚為強國,及周世宗克揚州,江南於是日蹙矣。宋室南遷,以揚州枕江臂淮,倚為襟要。趙范曰:「揚州者,國之北門,一以統淮,一以蔽江,一以守運河,皆不可無備。」王應麟曰:「揚州俯江湄,瞰京口,南躡鉅海之滸,北壓長淮之流,必揚州有備,而後淮東可守。」西山真氏曰:「維揚、合肥,兩淮之根本。」又魯氏渙曰:「淮東控扼有六:一曰海陵,二曰喻口,三曰鹽城,四曰寶應,五曰清口,六曰盱眙,而皆以揚州為根本。」及宋運已移,李庭芝竭蹶於此,強寇且畏其鋒。明初既定金陵,即北收揚州,不特唇齒攸寄,亦即以包並淮南也。都燕之後,轉輸特重,揚州為之咽喉,故防維常切。邇者闖、獻之難,中原被其蹂躪,十餘年間,或再至三至,而揚州晏然,為烽燧所不及,固由陪都左右,控制嚴密,亦因其地為東南扼要之區,而非西北所亟也。

江都縣,附郭。秦廣陵縣。漢析置江都縣,屬廣陵國。後漢因之。晉仍屬廣陵郡。宋、齊皆因之。自梁至隋,廢置不一。大業初,為江都郡治。唐為揚州治。宋因之。今編戶一百十八里。

廣陵城,在府城東北。楚舊縣。《史記·表》:「懷王十年,城廣陵。」秦因之。二世二年,廣陵人召平為陳王徇廣陵,是也。漢因之。吳王濞都此。劉昭曰:「濞築廣陵城,周十四里半。」後江都國及廣陵國皆治焉。後漢為廣陵郡治。三國魏移郡治淮陰,而以故城為邊邑。魏主丕黃初五年伐吳,自壽春至廣陵,登故城,臨江觀兵,有問渡之志。後入於吳。吳建興二年,孫峻使馮朝城廣陵,功不成。晉滅吳,廣陵郡仍治淮、陰。南渡後,還治廣陵。太和四年,桓溫發徐、兗二州民築廣陵城,遂移鎮焉。時兗州寄治廣陵,徐州寄治京口,發此二州民以供役也。宋大明三年,竟陵王誕據廣陵以叛,詔沈慶之攻之,克其外城,進克小城,誕敗死。北齊增置江陽郡與廣陵郡,並治焉。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邗江。大業初,更名江陽與江都縣,並為郡治。唐初,江陽縣幷入江都。貞觀十八年,復析置江陽縣於郭下。南唐又改為廣陵縣。宋初因之。熙寧五年省。南渡後復置。元廢。《城邑攷》云:「揚州城舊有大城,又有子城,亦曰牙城。楊行密據揚州,改牙城南門曰天興,其後楊溥僭號,稱為都城,南唐又號曰東都。及周克揚州,顯德五年,使韓令坤鎮之,州故城西據蜀岡,北抱雷陂,令坤以城大難守,築故城東南隅為小城以治之。既而李重進復改築州城,周十二里。宋紹興中,郭棣知揚州,以為故城憑高臨下,四面險固,重進始夷之而改卜今城,相距二十里,處勢卑渫,寇來襲瞰,易如鼓掌,請即遺址建築,許之。未幾役竣,與舊墉南北對峙,中夾甬道,疏兩濠,緩急足以轉餉,謂之大城。後又於大城。西南隅改築州城,即今城也,周九里有奇。明初因之。嘉靖三十三年,復築新城,起舊城東南,至東北角樓,周十里有奇,與舊城相埒。於是揚州有新舊兩城。」

江都故城,在府西南四十里。《志》云:漢縣治此。三國時廢。晉太康六年復置。江左時廢時置。隋、唐為附郭縣。今故城已圮於江。《一統志》:「江都縣宋治州城東南隅。元徙治北關外,至正中毀。明初改置於今治。」

邗溝城,《寰宇記》:「在州西四里蜀岡上。」《左傳》哀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時將伐齊,北霸中國也。漢已後荒圮,謂之蕪城。胡三省云:「魏曹丕登廣陵故城,即蕪城矣。」又有廣陵故城,在府北十八里。《志》云:揚吳時,嘗分江都地置城於此。

輿縣城府西四十五里。漢縣,屬臨淮郡。後漢屬廣陵郡。晉因之。宋元嘉十三年,並入江都縣。齊寧城在府東南六十里,蕭齊永明初置縣,屬廣陵郡。阮之《記》:齊建武五年,遏艾陵湖水,立裘塘屯,移齊寧縣於萬歲村。中興元年廢。又《圖經》:隋末,嘗分江陽立本化縣於郡東南二里合瀆渠上,旋廢。

新城府北二十五里。晉太元十年,謝安上疏求北征,出鎮廣陵之步丘,築壘曰新城。宋德祐二年,李庭芝固守揚州,元將阿術遣兵守高郵、寶應,以絕其餉道,博羅歡又拔新城以逼之,即此。又張公城,在府西四十里。《志》云:東漢桓帝時,廣陵賊張嬰所築,張綱為郡守,單騎造賊壘,示以恩信,嬰悅服歸降,即此處也。寶祐城,在府北七里。《志》云:城周千七百丈,遺隍斷塹,隱隱可尋,即隋迷樓故基也。宋寶祐四年,賈似道奉詔築,所謂包平山而瞰雷塘者,時又築新寶城,二城相連,名曰夾城。

瓜洲城府南四十里江濱。昔為瓜洲村,揚子江之沙磧也。沙漸長,狀如瓜字,接連揚子江口,民居其上,自唐開元以後,漸為南北襟喉之處。上元初,劉展據廣陵,設疑兵於瓜洲。若趣北固者,潛自上流濟,襲取潤州。明年,平盧將田神功等討展軍於瓜洲,濟江擊展,敗之。或謂之瓜埠洲,亦曰瓜洲步。《新唐書》:開元十二年,潤州大風,自東北海濤沒瓜步。即此。唐末,漸有城壘。宋建炎二年,金人入淮南,陷天長軍,自揚州馳騎至瓜洲步,得小舟渡江,至鎮江府,江浙大震。紹興三十一年,金亮南侵,揚州陷,劉琦留屯於此,以拒之,既而金人盛兵塞瓜洲口,金亮亦引大軍至此,居龜山寺。金人既卻史浩,議築城置守,張浚謂棄淮而守江,是以弱示敵也。議遂阻。乾道四年,始築城置堡於此。德祐初,元伯顏陷建康,遣張弘範屯兵瓜洲,宋軍水陸進攻,不能克,既而伯顏復遣阿術行省瓜洲,斷淮東援兵,遂分軍三道,進窺臨安。二年,元人劫少帝太后北去,時李庭芝鎮揚州,遣其將姜才夜搗瓜洲,以邀帝後,元人避去,才追戰至浦子市而還。今城東西跨壩址,周千五百四十三丈,有五門,江防分司駐焉。居民商賈,駢集輻輳,謂之瓜洲鎮,南岸即京口也。下蜀、東陽,見江寧府句容縣。浦子市,即江浦縣之浦子口矣。

甘泉山府西北三十五里。高二十餘丈,周圍二里。山有七峰,聯絡如北斗,平地錯落。又有圓岡二十八如列宿之拱北,上有泉,甚甘,因名。得勝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宋紹興初,韓世忠敗金人於大儀,還軍至此,因名。又席帽山,在府西北十二里,與得勝山皆周二十五里,而高不過數丈。大銅山,在府西北七十二里。又有小銅山,在儀真縣西北二十五里。《志》云:皆漢吳王濞即山鑄錢處。

蜀岡府城西北四里。綿亙四十餘里,西接儀真、六合縣界,東北抵茱萸灣,隔江與金陵相對。上有蜀井,相傳地脈通蜀也。《志》云:自邵伯埭以南,地勢皆高,岡阜連亙幾數百里,淮之不能合於江也,勢也。《圖經》云:州城在蜀岡東南,城之東南北皆平地,溝澮交貫,惟蜀岡諸山,西接廬滁,凡北兵南侵揚州,率循山而南,據高為壘以臨之。唐光啟三年,楊行密以畢師鐸之亂,自廬州援廣陵,軍於揚子,並西山以逼廣陵,即蜀岡也。既而行密克揚州,蔡賊秦宗權遣其弟宗衡等與行密爭揚州,抵城西,據廣陵故寨,即行密舊屯處矣。周顯德三年,克揚州。南唐將陸孟俊自泰州進攻揚州,屯於蜀岡。周將韓令坤懼而出走,會救至,乃復入城。蓋據蜀岡則斷周兵糧援之道,令坤所以懼而走也。《志》云:今郡城西北外,土高於城,敵若屯此恆,有窺伺之慮。夾岡,在府東北七里。東接灣頭鎮淮子河口,與蜀岡相接。又昆侖岡,在府西北八里。鮑昭賦云:軸以昆岡。一名阜岡,亦名廣陵岡,與蜀岡連接,蓋即蜀岡之異名矣。又有九龍岡在府南十五里。桃花岡在府西十五里,皆與蜀岡相映帶。

揚子江府南四十里。繇六合縣經儀真縣,至瓜洲鎮,又東過泰興、如臯,歷通州故海門縣而入海。江心有南冷水,與鎮江府分界。曹魏黃初五年至廣陵,時江水盛漲,丕臨望嘆曰: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之,末可圖也。明年,復如廣陵故城,臨江觀兵,見江濤洶湧,嘆曰:此天所以限南北也。晉建興末,祖逖誓清中原,自京口濟廣陵,其後南北津濟,廣陵、京口,實為襟要。劉裕平南燕,以盧循犯建康,疾馳至廣陵,濟江趣京口。陳霸先平侯景,軍京口,濟江圍齊廣陵。隋平陳,賀若弼自廣陵濟江拔京口。唐、宋以來,濱江洲渚日增,江流日狹,初自廣陵揚子鎮濟江,江面闊,相距四十餘里。唐立伊婁埭,江闊猶二十餘里。宋時瓜洲渡口,猶十八里。今瓜洲渡至京口,不過七八里。渡口與江心金山寺相對,自瓜洲而東十八里,為沙河港。其東南與江心焦山寺相對,亦謂之沙壩河,舊與白塔、芒稻二河,俱為泄水通江處。又東五里,曰深港,俱東面設防處也。又東五十餘里曰寶塔灣,為鹽盜淵藪。其南岸汊港,可進山,又東南四十五里曰三江口,亦曰新港。又東至周家橋四十里,正與江南山相對。中有順江洲,江面稍狹,水流至急,此處扼守,則瓜儀可保,此為金陵門戶,江心要會。有一字港,上接山十里,下接三江口十里,官兵可以駐劄,賊繇通州狼山而西,宜於此泊守。若一入新港登岸,為卞家墳、周家墳,稍西則揚州矣。此新港為可以登岸,可以入海之要口,江防最切處也。舊《圖經》:揚子江自黃天蕩西牛步沙,與建康為界;繇瓜步下小帆山,經儀真境內,東下至鐵丁港鵝翎蘸,與鎮江分界。東北趨江都,徑通州入海,所謂揚子江也。《江防說》:大江南岸,山北岸,三江口為第一重門戶,而鎮江瓜洲則第二重門戶,儀真天寧洲為第三重門戶。余見大川大江及川瀆異同。

官河府東南二里。古邗溝也,即春秋時吳通江淮之處。三國吳嘉禾三年,分道伐魏,遣將軍孫韶等入淮向廣陵、淮陰。又太平二年,孫峻使文欽等自江都入淮泗,以圖青濟,蓋皆使之自邗溝以入淮也。亦謂之邗江,亦曰合瀆渠,今為漕河。蓋江南之漕,廣陵當其咽喉,上江來者至自儀真,下江來者至自瓜洲,會於揚子橋。東北行過府城東,凡六十里而入邵伯湖,又北行六十里入高郵界,又北四十里至界首入寶應湖,又北至黃浦接淮安界,為山陽瀆,繇江達淮,南北長三百餘里,漕河堤在焉。堤,宋張綸所築也。天禧中,綸為江淮發運使,因隋堤之舊而增築之,長二百里,旁錮以巨石,為十閘以泄橫流,亦曰平水閘,亦曰閘堰。政和八年,發運使柳庭俊言:真、揚、楚、泗、高郵運河堤岸,舊時有斗門水閘等七十九座,限則水勢,常得其平,比多損壞。詔檢討修復。紹興五年,詔浚瓜洲至淮口運河淺澀處,自是以時增治。蓋自邵伯以北,地勢西高而東卑,高、寶諸湖,周數百里,受天長七十餘河之水,夏秋泛溢,勢若滔天,故堤堰為最切。明永樂中,平江伯陳言:湖漕不堤,與無漕同,湖堤弗閘,與無堤同。置閘之法,欲密欲狹,密則水疏,無漲滿之患,狹則勢緩,無嚙決之虞。湖溢則泄以利堤,湖落則閉以利漕。又置淺船淺夫,取河之汙,厚湖之堤,閘多則水易落而堤堅,浚勤則河愈深而堤厚,庶幾湖漕不病,而高寶以東之民不至有田廬漂溺之患矣。今府境官河有十一淺,曰新廟,曰浪蕩,曰頭潭,曰宋家,曰柳青,曰東西灣,曰花家園,曰李家莊,曰姚家潭,曰吉祥莊,曰江家莊,每淺有長吏主之,以督挑浚之役。《河渠考》:府西南二十餘里有三汊河口,即儀真瓜洲達府城之道也。嘉靖七年,漕臣唐龍請於三汊河口儀真上遊之地,置閘以盡漕利。天啟元年,三汊河淤,發丁夫開浚,尋復故。保揚河,在府西四里。城北三里舊有柴河,東達官河,西接市河入城,而城西一望平原,別無濠塹。崇禎十年,始自柴河口,引城東運河繞西郭,復折而西南,接城南二里之寶帶河,仍合運河,延袤十六里。時又於近河東岸緣壘為城,上設敵臺以備流寇侵逼,因名曰保揚。

伊婁河在府南二十里揚子鎮,南通大江。自隋以前,揚子鎮臨江南渡京口。唐時積沙二十五里,渡江者繞瓜步沙尾,迂迴六十里。開元二十六年,齊氵為潤州刺史,請於京口埭下,直趣渡江二十里,開伊婁河於揚州南瓜洲浦,長二十五里,即達揚子鎮。從之,因立伊婁埭,官收其入。至德中,永王作亂,據丹陽,淮南采訪使李成式遣兵拒之於伊婁埭。亦曰伊婁堰。宋紹聖中,易堰以閘,今運河自瓜洲鎮達於揚子橋,即此河也。《漕河考》:瓜洲漕河本名伊婁河,自唐以來,皆為漕渠津要,河口接大江,亦曰瓜洲渡。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亮軍瓜洲,謀犯京口,楊存中等命戰士踏車船,自京口徑向瓜洲,迫岸復回,金兵皆持滿以待,其船中流上下,回轉如飛,敵相顧駭愕。淳熙十四年,揚州守臣熊飛言:揚州運河惟藉瓜洲,真州,兩閘瀦積,今河水走泄,緣瓜洲上中二閘,久不修治,惟賴潮閘一座,然迫近江潮,水勢沖激,易致損壞,望敕有司照舊修葺,從之。今漕河至此分為三支,如瓜字形,東西二支通江,一支阻堤,下江運艘,皆經此過壩。景泰六年,河臣陳泰以瓜洲壩下東西二港,江潮往來,泥沙填淤,乃修浚之。隆慶四年,河臣萬恭更請建瓜洲閘,自時家洲達花園港,開渠長六里有奇,閘成,一名廣惠,一名通惠,漕舟便之。《志》云:瓜洲運河分三支,三支之中,又分為十,各築一壩,以河高江低,壩之使不泄也。瓜洲西七里為花園港,又西十五里為儀真縣之何家港,皆為江岸設防處,有瓜洲巡司戍守。

白塔河府東北六十里,南通揚子江,北抵運河。其水冬涸春泛,民得灌溉之利。《河漕考》:宣德七年,陳開白塔河,置新閘、潘家莊、大橋。江口四閘,令江南運船從常州西北孟瀆河過江,入白塔河,經運鹽河,至灣頭達漕河,以省瓜洲盤壩之費,人以為便。正統四年,都督武興議以白塔河泄水,奏閉之,仍從瓜洲過壩,白塔運道遂廢。又淮子河在府東北十二里。淮,一作懷。舊《志》云:懷子河在儀真東北三十里,介勾城、陳公二塘之間,東出城北,接於運河。其在儀真境內者,亦謂之太子港。芒稻河,在府東三十里,《志》云:邵伯南五里有金家灣,為南通芒稻河之徑,泄運堤以西諸湖之水,東南流經灣頭,東絕運鹽河,而輸之芒稻河,繇河以泄於江。萬曆二十三年,淮湖水漲,議者欲自金家灣入芒稻河,引淮水註江。既而河臣楊一魁開金家灣十四里,至芒稻河,復建減水石閘三座,繇芒稻河通江一十八里,亦建石閘一座,一時漲水頗藉宣泄之利雲。

茱萸灣府東北十五里。阮之《記》:吳王濞開邗溝,通運至海陵倉,以地有茱萸村,故名。今從官河分流,東經茱萸灣,行五十里至宜陵,又東六十里至泰州治。《元和志》:隋仁壽四年,開此以通漕,一名灣口,一名灣頭,亦曰東塘。唐中和初,黃巢入長安,淮東帥高駢聲言入討,出屯東塘。光啟三年,徐州叛將張雄、馮弘鐸等初據蘇州,尋敗入海,引樓船溯江而西,泊於揚州東塘。時楊行密克揚州,亂將秦彥等自開化門,出奔東塘,開化門、州東門也。天復二年,時馮弘鐸據上元,為行密將田κ所敗,棄昇州,將沿江入海,至東塘,行密迎之,遂收其眾。明年,田κ與潤州將安仁義叛,仁義悉焚東塘戰艦。胡氏曰:東塘即今灣頭至宜陵一帶塘岸,對岸即潤州界,淮南戰艦聚焉。故仁義得焚之也。或曰:宜陵鎮南舊有山洋河,南通大江。又府東十里舊有沙河,長四十里,接運河,通江東塘,蓋逼近江口,為濱江灣泊之處,以在揚州之東而名,非專指灣頭為東塘矣。周顯德三年,韓令坤克唐揚州而守之,唐兵來攻,令坤敗之於灣頭堰。宋紹興四年,詔毀灣頭港口閘,以遏金兵,令不得積水通船。紹定三年,李全以楚州叛,攻揚州,至灣頭立寨,據運河之沖。德祐二年,元人攻揚州,以兵屯灣頭及揚子橋、瓜步諸處,真州守苗再成欲以通泰兵攻灣頭,是也。舊《志》:揚州北十五里有灣頭鎮。又運鹽河,即灣頭河之支分也,繇灣頭而東七十里至斗門,入泰州界,又東百六十里至海安,入如臯界,又東南百十里至白蒲,入通州界,又東七十里至新寨,入海門界,又東八十里,達呂四場。其支派通各鹽場。

艾陵湖府東北四十五里。《寰宇記》:合瀆渠東有小渠,闊六步五尺,東去七里入艾陵湖。今湖在邵伯鎮,東西接官河。謝安立邵伯堰,堰此湖之水也。齊建武五年,遏艾陵湖水,立裘塘屯。今自艾陵湖北,曰葑塞湖,又北曰綠洋湖,綠洋湖之西,曰甕子湖,皆互相通,註入於官河。

邵伯湖府北四十五里,東接艾陵湖,西接白茆湖,南通新城湖,旁有邵伯埭。晉太元十一年,謝安築新城於城北二十里,築堰以灌民田,民思其德,比於邵公,因名。其後湖水侵淫,漸為民害。唐興元中,李吉甫築堤以護田,謂之平津堰,自是相繼修築為運河堤,有斗門橋。宋天聖七年,發運使鐘離瑾置閘通漕處也。遇官河水涸,輒引湖水濟之。嘉靖中,縣令張公寧議曰:邵伯湖上受諸湖之水,下流入江,湖口闊二十丈,以故水發則橫溢為害。且邵伯堤一帶與湖相連水發則直沖堤岸,宜北白露筋廟,南抵馬家渡,於舊堤南別築一堤,又自馬家渡而南至八塔鋪,另築一堤,成一夾河,則河堤可保無事雲。今為邵伯鎮,置巡司於此。邵伯驛亦在焉,為水陸孔道。黃子湖,在府北六十里,又朱家湖在府東北六十里,皆東通官河。《志》云:黃子湖之西,有赤岸等湖。又府東四十里有大石湖,與張綱溝相接,溝西去府城三十里,合芒稻河入大江。

雷塘府西北十五里,亦曰雷陂。漢江都王建遊雷陂,即此。唐武德五年,改葬隋煬帝於雷陂南平岡上。貞觀中,李襲譽為揚州長史,引雷陂水築句城塘,灌田八百頃。貞元中,杜佑節度淮南,決雷陂以廣灌溉,斥海濱棄地為田,積米至五十萬斛。《志》云:雷塘有二,上雷塘長廣共六里,下雷塘長廣共七里。自宋以後,日就堙廢,民占為田。明屢經修復。今繇淮子河引流濟運。勾城塘,在府西南三十五里,與儀真縣接界。長廣十八里有奇,唐李襲譽所築也。後廢為田。明嘉靖中,開浚其水,東南流至烏塔溝,南入於漕河,尋復廢。潘季馴曰:勾城、陳公二塘,地形高阜,水俱無源,惟藉積兩為塘,下流皆從儀真縣響水閘出江,難以濟運也。

陳公塘府西五十里,與儀真縣接界。後漢末,陳登為廣陵太守,浚塘築陂,周回九十餘里,灌田千餘頃,百姓德之,因名。亦曰愛敬陂,陂水散為三十六汊,為利甚溥。《唐食貨志》:初,揚州疏太子港、陳登塘,凡三十四陂以益漕河,輒復堙塞。貞元中,淮南節度使杜佑,乃自江都西浚渠蜀岡之右,疏勾城湖、愛敬陂,起堤灌城,以通大舟,夾堤高,亦得灌溉,然河益卑,水下走淮,夏則舟不得前。元和三年,李吉甫節度淮南,乃築平津堰,以泄有餘,補不足,漕運遂通。宋大中、祥符間,置斗門、石達,引水濟運。紹興四年,詔毀陳公塘。無令走入運河,以資敵用,蓋以金兵在淮南也。淳熙八年,漕臣錢沖之言:真州東二十里有陳公塘,其塘周回百里,東西北三面倚山為岸,其南帶東系前人築壘成堤,以受啟閉,旱潦得籍以灌溉,漕舟復賴其通濟。今日就廢壞,宜仍舊修築塘岸,建置斗門、石達各一所,為久遠之計。從之。明初漸淤,民耕佃其中。嘉靖、萬曆中,屢議修復,卒不果。天啟四年,又修治之,尋復廢。《志》云:自陳公塘接雷塘,舊有魏家河,引水至灣頭,入運河。

新塘府西北十里。長廣二里餘,西南接上雷塘,合流入於漕河。宋紹定四年,李全窺揚州,趙範等敗之,全走死於此。亦曰小新塘。《漕河考》:陳公塘、上、下二雷塘、勾城塘、小新塘,舊為揚州五塘,運河淺涸,往往引塘水濟之,其後豪民占據為田,無復瀦泄之利。嘉靖中,嘗大加修復,置閘設防,未幾復廢。蓋五塘之名,僅存而已。

七里溝府東北十里,亦曰七里港。唐寶歷二年,鹽鐵使王播奏揚州城內漕河水淺,舟船澀滯,轉輸不及期,請從府北閶門外古七里港開河而東,屈曲至禪智寺橋,通舊官河,長十九里。從之。即此河也。又薔薇溝,在府東北六十里,其地舊為薔薇村,接高郵州之永安港。

三里溝舊在府西南十九里。宋德祐初,蒙古將阿術自真州乘勝趣揚州,州將姜才逆敗之於三里溝,阿術佯退,才逐之,阿術還戰,至揚子橋,兩軍夾水而陣,蒙古將張弘範絕渡進戰,才軍潰,敵兵進薄揚州南門。《志》云:今城南三里,亦曰三里溝,南接馬泊港,港在府南十五里,又南通深港,達大江。官溝,在府東三十里,南通江。又府西南十五里有雙港,東南十五里有華家洋港,府東四十五里曰蜆子港,東南四十五里曰倒流港,東北四十七里曰進水深港,皆通大江。其濱江以港名者,又不一處也。

龍舟堰府南二十里。《十道志》:魏文帝丕臨江試龍舟於此,因名。宋天禧二年,漕臣賈宗言:歲漕自真、揚入淮、汴,歷堰者五,糧載煩於剝卸,民力罷於牽挽,官私船艦,繇此速壞。今議開揚州古河,繞城南接運渠,毀龍舟、新興、茱萸三堰,鑿近堰舊路,以均水勢,歲省官費十數萬,功利甚厚,從之。宣和二年,以運河淺澀,發運使陳亨伯使其屬向子相視,子言:運河高江淮數丈,自來置堰閘,治陂塘,復作歸水澳,惜水如金,比年行直達之法,或啟或閉,不暇歸水。又頃毀朝宗閘,自洪澤至邵伯數百里,不為之節,故山陽上下不通。欲救其敝,宜於真州太子港築壩,一以復懷子河故道;於瓜洲河口作壩,一以復龍舟堰;於海陵河口作壩,一以復茱萸待賢堰,使諸塘水不為瓜洲,真、泰三河所分;於北神相近作壩,權閉滿浦閘,復朝宗閘,則上下無壅矣。亨伯從之,漕復通利,今廢堰在揚子橋南。朝宗閘,即山陽縣洪澤閘。北神堰,亦見山陽縣。滿浦閘,或曰即寶應縣黃浦閘。新興閘,見鹽城縣新興堰。

江都宮在故廣陵城內,隋煬帝所築宮也。其宮城東偏門曰芳林,又有玄武、玄覽諸門,皆宮門也。中有成象殿及流珠堂諸處。大業十四年,司馬德戡等謀為變,燕王亻炎覺之,夜穿芳林門側水竇而入,至玄武門請見,不得達,為叛者所執,既而德戡等兵入成象殿,獨孤開遠帥殿內兵詣玄覽門,叩ト請帝臨戰,不應,尋被弒,殯於西院流珠堂,是也。又有楊吳時故宮,在舊子城內,今皆堙廢。顯福宮,在府東北,隋時城外離宮也。宇文化及等弒煬帝,奪江都舟楫,行至顯福宮,虎賁郎將麥孟才等謀誅化及,不克,即此。

大儀鎮縣西七十里,接天長縣界。宋建隆元年,親征淮南,李重進次大儀,遂克揚州。紹興四年,劉豫以金人入寇,步兵自楚攻承州,騎兵自泗攻滁州。韓世忠軍揚州,分兵守承州,親提援兵至大儀,以當敵騎,伐木為柵,自斷歸路,勒五陣,設伏二十餘所。金前軍聶兒孛堇引兵趣江口,距大儀五里,別將撻不野擁鐵騎過五陣東,伏發,寇大敗。論者稱大儀之捷,為中興武功第一者也。

宜陵鎮府東北六十五里。地勢高阜,民居稠密,自灣頭達泰州之道也。又萬壽鎮,在府東四十里,西至寶塔灣五里,有巡司戍守。自萬壽鎮而東三十里,為歸仁巡司,司之西即三江口,司之東為廟灣,與周家橋逼近,皆濱江設防處也。

皂角林府南三十里。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亮南侵,劉軍瓜洲,遣將王佐等拒金人於此,佐設伏林中,敵至,伏發,金人大敗。既而金人以運河岸狹,非用兵之利,遂引去,佐復追敗之。

平山堂在府西北五里蜀岡上。宋慶歷三年,郡守歐陽修建,江南諸山,若拱列檐下,因名。紹定三年,李全據灣頭立寨,使其將胡義為先鋒,駐平山堂,以俟三城機便,既而進逼揚州,大燕於平山堂,趙範等出兵襲敗之。咸淳五年,李庭芝鎮揚州,以平山堂下瞰州城,敵至,則構望樓於上,張弓弩以射城中,因築城包之。今城廢堂存。

吳公臺府城西北四里。一名弩臺。劉宋大明三年,沈慶之攻竟陵王誕,築臺以射城中。陳大建中,吳明徹攻廣陵,增築之,故名。唐武德元年,江都守陳棱葬煬帝於江都宮西吳公臺下,即此。

揚子橋府南二十里,自古為濱江津要,繇此渡江抵京口,渡闊四十里。隋開皇十年,陳故境多叛,命楊素討之,素帥舟師自揚子津入擊,破賊帥朱莫問於京口。大業七年,升釣臺,臨揚子津,大宴百僚,尋置臨江宮於此,亦曰揚子宮。九年,吳郡朱燮、晉陵管崇等作亂,時帝在涿郡,命虎牙郎將趙六兒將兵屯揚子,分為五營,以備賊,賊渡江,襲破其兩營而去。十三年,駕出揚子,幸臨江宮。唐武德二年,李子通攻江都,沈法興遣子綸赴救,軍於揚子,時杜伏威亦自歷陽來救,軍於清流,與綸相去數十里,子通詐為綸軍,襲伏威,伏威怒,亦遣軍襲綸,兩軍相疑,江都遂陷於子通,清流蓋在府城西南。七年,輔公┙叛,任瑰討之,拔其揚子城,廣陵來降。開元以後,為沙洲所隔,齊氵開伊婁河於揚子鎮南,遂為往來通津。光啟三年,淮南軍亂,畢師鐸自高郵襲廣陵,不克,軍於揚子。宣州觀察秦彥遣將秦稠將兵至揚子助之,進陷廣陵。廬州刺史楊行密,引兵攻彥,軍於揚子,並廣陵西岡以逼城,彥尋敗走。宋建炎初,幸揚州。金人破天長,帝自瓜洲南渡,金人入揚州,追至揚子橋而還。紹興三十一年,金人犯揚子橋,劉錡拒卻之。今運舟自儀真達者四十里,至石人頭,入江都界。又十五里,至揚子橋,自瓜洲達者三十里,亦至揚子橋,合於官河,東折北行,經府城東,蓋總會之所也。周家橋,在府東南百四十里,南臨大江,西接廟港,為控扼要地,有官兵屯駐。又東有口岸巡司,入泰興縣界。《志》云:縣有萬壽巡司,在縣東四十里,歸仁巡司在縣東百二十五里,上官橋巡司在縣西北八十里,瓜洲巡司在縣南四十五里。邵伯巡司、邵伯驛河泊所,俱在縣北四十五里。

白土戍在府西。宋大明三年,竟陵王誕舉兵廣陵,詔沈慶之討之,慮誕奔魏,使慶之斷其走路,慶之營白土,去城十八里。又進軍新亭逼之,新亭蓋在蜀岡上。撻扒店,在府西。宋淳祐初,蒙古入滁、和諸州,淮東將鄧淳等戰於揚州之撻扒店,卻之。

桑裏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宋大明三年,沈慶之攻廣陵,宋主命為三烽於桑裏,克外城,舉一烽,克內城,舉兩烽,擒劉誕,舉三烽,是也。又丁村,在府北。宋德祐二年,揚州圍久食盡,州將姜才聞高郵運米將至,出步騎與元軍戰於丁村,潰還。

山光寺在府城北。唐光啟三年,畢師鐸戍高郵,還襲廣陵,軍於此。宋乾道三年,淮東提舉徐子寅請開灣頭港口,至鎮西山光寺前橋頭,以通運道,是也。又禪智寺,在府東十五里,隋故宮也。寺前有橋,跨官河上。楊吳時,徐知訓與主演泛舟濁河,繼又賞花禪智寺,濁河即官河矣。蕃觀,在舊城東南隅。五代以前,在城外,謂之后土廟,俗所謂瓊花觀也。唐中和二年,妖人呂用之說高駢崇大其廟,極江南工材之選。一名唐昌觀,後廢,明正統間重建。

儀真縣府西七十五里,西南渡江至江寧府六十里,西北至泗州天長縣百二十里,東南渡江至江寧府句容縣九十里。漢江都縣地。唐揚子縣地,地名白沙。五代屬永貞縣。後唐同光二年,吳楊溥如白沙觀樓船,更命白沙曰迎鑾鎮。宋乾德二年,升為建安軍。大中祥符六年,改真州。政和七年,賜郡名曰儀真。元至元中,曰真州路,尋復為真州,隸揚州路。明初改儀真縣,以州治揚子縣省入,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戶十四里。

揚子廢縣舊城在縣東南十五里。《九域志》:揚子縣東至揚州六十里,渡江而南,至金陵亦六十里。隋末,杜伏威嘗置戍守於此。永淳元年,始分江都置揚子縣。至德二載,永王作亂,軍丹陽,淮南采訪使李成式討之,別將李銑軍於楊子,是也。大歷以後,鹽鐵轉運使置巡院於此,有留後官掌之。廣明初,淮南帥高駢奏改揚子院留後為發運使。五代南唐改為永貞縣。宋太平興國中,復曰揚子。大中、祥符六年,置真州,始移揚子為附郭縣。建炎初,升為揚子軍。四年,復為縣。紹興十年,又升軍。明年,復故。元仍為揚子縣。明初省。左安城,在縣西二十里,地多山溪,旁有崇丘,道出六合,蓋舊時戍守處也。

城子山縣北六里。山形如城。魏文帝築樂遊臺,立馬賦詩於此。又焦家山,在縣東北五里。宋開禧二年,金人寇真州。總轄唐決陳公塘水被真東北境,敵登焦家山望之,知不可越,引退。方山,在縣西三十里,其嶺四面平正。唐於此屯軍,置方山府。其並峙者曰橫山,高廣與方山相埒,二山俱接六合縣境。又有鴉山,在縣西四十里,以兩峰相對而名。唐光啟中,蔡州賊將孫儒嘗屯於此,寨址猶存,俗謂之奶山,亦與方山鼎峙。

小銅山縣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記》謂之大銅山,又有小銅山在其東麓。宋時淮南鼓鑄,莫盛於真州。城內舊有廣陵、丹陽二監,蓋以大小銅山產銅也。又舊有冶官,置於小銅山西北五里。

瓜步山縣西四十七里,與六合縣接界處也。又有小帆山,在瓜步東,矗起大江中,一名石帆山。《志》云:蜀岡上自六合縣來,至小帆山入境,綿亙數十里,達於江都雲。又赤岸山,《志》云:在縣西三十里,今俱詳見六合縣。靈巖山在縣西七十里,山嶺高峻,界儀真、六合三縣間,為遠近之望。

揚子江在城南。《通釋》:真州東行五十里至瓜洲,以達鎮江,西行亦五十里至瓜埠,以達建康。今縣南有上江、下江、舊江三口,上江口去下江口一里,下江口與江心天寧洲相對,其東十五里為舊江口,有舊江口巡司,西北至縣十里,與江心新洲相對,皆為沿江戍守處。《江防考》:縣南十里為天寧洲,近大江南岸,元末康茂才結寨處也。縣東南五里為新洲,與天寧洲相映帶,洲渚紆回,汊港環錯,並為江洋要害。縣東南四十里曰高資港,亦近江南岸,有巡司西至天寧洲三十里,東至丹徒巡司七十里。明建文四年,靖難兵克儀真,立營於高資港,是也。又有何家港,在縣東二十里,為北岸要口,東至江都花園港十五里,西至舊江口十里,繇京口度此登岸,則東走瓜洲,西入儀真,北達揚子橋,皆為徑易,故防守尤切。

運河在縣治西南。迤東行四十里,過烏塔溝,入江都縣界。縣東南二里,舊有江口堰,即宋之真陽堰。天聖二年,修水閘易堰,人以為利。宣和三年,真州守李琮言:州乃外江綱運要口,運河淺澀,每不能速發,按南岸有泄水斗門八,去江不滿一里,欲開斗門,河身去江十丈,築軟壩引江潮入河以助運。從之。紹興四年毀,尋復修治。淳熙十四年,揚州守臣熊飛言:揚州運河惟藉瓜洲、真州,兩閘儲積,今河水走泄,緣真州上下二閘損壞,乞令有司葺理。明為儀真五壩,上江運艘皆經此,凡五十五里而達楊子橋,合於官河。《河漕考》:洪武十六年,儀真縣重建清江閘、惠橋腰匣、南門裏潮閘,以蓄泄水利,通漕舟,從樞臣單安仁之請也。景泰五年,以縣東十里有河,南接大江,北沖運河,因增置新壩,亦謂之新壩河。六年,又以儀真壩下有青泥灘、直河口二港,江潮往來,每至填淤,河臣陳泰奏請修浚,自是定製,三年一浚。今有羅泗、通濟、攔潮、東關四閘,俱在運河上,自南而東,以時蓄泄雲。

長蘆河在縣西四十里。其上流為沙河,自江浦六合縣界流入境。宋天聖三年,發運使張綸請開長蘆口河入江,以避大江風濤之險,舟楫以為便。建炎三年,金人陷太平,長驅至建康,守臣杜充渡江遁,真州諸將怨充嚴刻謀害之,充不敢入營,居長蘆寺,遂降金。寺在長蘆河西,今亦見六合縣。遇明河,在縣西。宋崇寧二年,詔淮南開修遇明河,自宣化鎮江口直至泗州淮河口。今堙。

陳公塘縣東北三十里。其塘西北依山,東南面水有斗門石達,歷代引以濟運,今為軍民所占佃。又句城塘,在縣東北四十里,闊二里,長七里,今亦廢為田。《志》云:縣東二十里有戴子港,即陳公塘下流也,南入江,北流闊處,即懷子河矣。今俱詳見江都縣。北山塘,在縣北濠外一里。其相接者為茆家山塘,北面依山,東西引流入濠。舊時潛為水櫃以遏敵。又有石壩,瀦水溉田。今俱廢。又劉塘,在縣西北五十里方山之西,靈巖山之東,導流為東溝,南入江。《志》云:東溝在縣西南四十里,為儀真、六合之交,值黃天蕩,大江沖要處也。

老鸛嘴在縣東南。宋德祐初,蒙古將阿術攻真州,州守苗再成與戰於老鸛嘴,敗績,阿術乘勝趣揚州。或曰:即今縣東南二十里之老鴉夾也。又青山嘴,在縣西三十里。《江防考》:青山嘴西至東溝二十里,東至下江口三十里,與老鴉夾俱為濱江。

白沙鎮在縣城南濱江。即白沙洲也,舊為戍守要地。齊建武初,魏人入寇,詔於白沙分置一軍,長蘆分置三軍。唐至德二載,永王作亂,軍丹陽,其將馮季康奔白沙,降於淮南采訪使李成式。上元元年,劉展據廣陵,軍於白沙,濟江襲下蜀,遂取潤州。後唐同光二年,楊溥如白沙觀樓船,徐溫自金陵來朝,因號白沙為迎鑾鎮。周顯德五年,周主如迎鑾鎮,屢至江口,破唐水軍。宋建隆初,太祖平李重進於揚州,令諸軍習戰艦於迎鑾鎮。南唐主李景大懼,即白沙也。乾德二年,始置建安軍於此。宣化鎮,在縣西二十里,亦曰五馬渡,與六合縣接界,今詳見六合縣。

歐陽戍在縣東北十里,《水經註》:邗溝水上承歐陽,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廣陵城。宋大明三年,竟陵王誕舉兵廣陵,詔沈慶之討之,慶之進至歐陽。齊延興元年,蕭鸞使王廣之襲南兗州刺史安陸王子敬,廣之至歐陽,遣部將陳伯之先驅入廣陵。梁太清二年,侯景圍臺城,北徐州刺史蕭正表叛附景,景以為南兗州刺史,正表乃於歐陽立柵,以斷援軍。蕭會理時鎮廣陵,遣兵襲破之,正表走還鐘離。承聖初,王僧辨等破侯景,分遣陳霸先將兵向廣陵,時景將郭元建以廣陵降齊,霸先至歐陽,齊將辛術已據廣陵,霸先遂屯歐陽,會齊兵圍六合,霸先自歐陽赴救,大破之於士林,是也。士林,見六合縣。新城村,在縣東北十五里,南通何家港,北達揚子橋,往來之通道也,俗謂之都天廟。

胥浦橋在縣西北七里。《志》云:胥浦之水,源出小銅山,東南流,至城西,復折而西南,流里許,為上口入江,俗謂之鑰匙河,是也。宋紹興三十一年,邵宏淵退保於此,以拒金亮之師。開禧二年,金人陷真州,寇六合,揚州帥郭倪拒之於此,敗績。又端平三年,蒙古將察罕攻真州,州守丘嶽敗之,乘勝出戰於胥浦橋,蒙古引卻。

泰興縣府東南百四十里,北至泰州九十里,東至通州百六十里。本海陵縣地,南唐析置泰興縣,屬泰州。宋屬揚州。今城周九里,編戶一百八里。

泰興舊城在縣西北。《志》云:南唐升元初,析海陵南五鄉地置縣,治濟川鎮,在今縣西北四十里。宋乾德三年,徙治於柴墟鎮。熙寧中,知縣尤袤排眾議,築外城,周九里有奇,俗號為龜城。建炎三年,岳飛駐泰州,以州無險可恃,退保柴墟,渡百姓於沙上,是時金人陷揚州,所至塗炭,惟縣有外蔽,全活甚眾。紹興初,移縣治延令村,即今城也,其故城仍曰柴墟鎮。紹熙五年,淮東提舉陳損之言:柴墟鎮舊有堤閘,為泰州泄水處,久廢壞。宜於此創立斗門,西引天長、盱眙以東眾湖之水,起自江都,北經高郵、寶應、山陽,抵淮陰,西入淮。又自高郵入興化,東至鹽城,極於海。又從泰州南至泰興,徹於江,共為石達十三、斗門七,淮東田多沮洳,繇此得良田數百萬頃雲。

孤山縣東南七十里。南枕大江,巍然一峰,約高百仞,上多大竹。《志》云:孤山,縣之鎮山也。舊在江北岸,其後岸圮,山入江中。今江為平陸山,與靖江縣分界。又東山,在縣東六十里。

大江舊在縣南三十餘里。自江都縣流入界,又東入如臯縣界。天啟以後,沙渚漲塞,泰興與靖江接壤處,悉為平陸,因於縣南三十里開為界河,東通老沙港,西通大江,長亙五十里。

得勝河縣西四十五里。下流經縣西南三十里,曰盛大港,流入大江。又廟港,在縣西三十里,流經江都縣境入江。縣西四十五里又有過船港,成化十八年,於縣東南三十里印莊河西至廟港,築江堰。嘉靖十二年,又自廟港至過船港,增築江堰以衛田,大為民利。

相見灣在城東。俗謂之龍開河。河形委曲,舟行雖有先後,至此則帆墻相望,可呼而應也。又城北二里曰通泰河,一名槐子河,流合龍開河,下流俱註於江。範蔡港,在縣東南江中。明初攻泰州,張士誠遣兵赴援,舟師出大江,次範蔡港,別以小舟於江中孤山往來出沒。太祖曰:士誠欲分我兵勢耳,我乘其怠,急攻泰州,州破,江北瓦解矣。今舊港已堙。

新河港縣東南四十餘里。元置幹塘巡司,屬武進界。明初以隔在江北,改今屬。今司廢。

黃橋縣東四十五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中,官軍嘗敗倭於此。縣西四十五里又有口岸巡司,接江都縣界。縣南三十餘里又有印莊巡司。

附見:

揚州衛在府城內,洪武中置。又儀真衛,在儀真縣城內,亦洪武中置。《志》云:興化縣有守禦千戶所,舊屬高郵衛,今屬揚州衛。

高郵州[編輯]

高郵州府東北百二十里。北至淮安府二百十里,西至鳳陽府泗州二百里,東南至泰州百五十里。

春秋時吳地。秦屬九江郡。漢屬廣陵國。後漢屬廣陵郡。晉屬臨淮郡。宋復屬廣陵郡。齊因之。梁置廣業郡,尋改神農郡以嘉禾之瑞改焉。隋郡廢,屬揚州。大業初,屬江都郡。唐亦屬揚州。宋開寶四年,置高郵軍。熙寧五年,軍罷,仍屬揚州。元祐中,復置軍。建炎四年,升為承州。紹興五年,州廢。三十一年,復為軍。元置高郵路,尋改高郵府,屬揚州路。明初改為州,以州治高郵縣省入編戶八十五里,領縣二。今因之。

州介於揚、楚間,號東南咽嶺。唐咸通九年,桂州戍卒龐勛等叛還徐州,道經淮南。淮南將李湘言於節度使令狐曰:高郵岸峻而水深狹,若奇兵伏其側,焚荻舟塞其前,而以勁兵蹙其後,可盡擒也。不從。及勛至徐,遂為東南大患。周顯德四年,攻楚州,遣兵趣揚州,至高郵。唐人焚廬舍,悉驅其民,渡江而去。元末,張士誠據此,為江淮之厲。蓋州藪澤環聚,易於控扼也宋時州人秦觀詩曰:吾鄉如覆盂,高據揚楚脊;環以萬頃湖,粘天無四壁。故高郵亦曰盂城。

高郵廢縣今州治。秦高郵亭也。漢置縣,屬廣陵國,後皆為高郵縣。宋始為高郵軍治。元為府治。明初省。今州城周十里有奇。

臨澤廢縣州東北九十里。劉宋大豫初置縣,屬海陵郡。齊、梁因之。隋初並入高郵。又州境有竹塘、三歸等縣,《隋志》:梁析高郵縣置,屬廣業郡。高齊及周因之。隋俱廢入高郵縣。

神居山州西南六十里。一名土山,高二十五丈,周十五里。秦觀曰:山不甚廣,而股趾盤礴甚大,傍占數墟,遂為州境之望。

官河在州城西。自州南三十里江都縣界露筋廟起,至州北六十里界首鎮止,其西七十二澗之水,繇甓社等湖經城南北金門閘及城西窯港閘而入官河,今漕運所經也。舊時漕河出城西,築堤以衛之,曰東堤。又有西堤,濱湖以捍水,復築堤以衛民田,曰中堤。其後東堤圮,故漕河廢,漕出西堤中堤間,仍稱東堤運河。其故址即唐李吉甫所築平津堰,溉田數千頃者也。宋時修為運堤,大中祥符間,轉運使吳遵路請於高郵等處置斗門九十,以蓄泄水利。天聖中,轉運方仲開言:淮南漕河宜作木閘石窗,分水溉民田。重和初,柳庭俊復請修高郵運河堤岸、斗門、水閘。紹熙五年,淮東提舉陳損之言:高郵、楚州之間,陂湖渺漫,茭葑彌滿,宜創立堤堰,以為瀦泄,庶幾水旱有備。元延祐五年,命開修高郵運道。大德十年,復浚治。明為漕運經途。浚治益密,城西北有康濟河,長四十餘里。弘治二年,漕臣白昂以運舟入甓社湖常覆溺,觸岸輒壞,乃開復河於高郵堤東,以避其險,謂之康濟,蓋即官河之別名也。《志》云:河起自城北杭家嘴,又北至州北三十里之張家溝、長竟、甓社湖。萬曆三年,湖水決州北二十里之清水潭,及潭北十里之丁誌港口。明年,漕臣吳桂芳等議修復西湖老堤。老堤,洪武九年所築湖堤,即西堤也。其康濟河即故東堤,是時東堤、中堤悉堙沒,老堤傾壞,淮湖之水縱橫漫衍,於是議塞決口,修老堤,傍老堤民田中,改挑康濟越河。於是廢東堤,築中堤,以便牽挽,遂為永制。今詳見川瀆漕河。

運鹽河在州城東北。一名閘河,亦曰東河。東流八十里抵興化縣河口鎮,又東接泰州運河,又東至白駒、劉莊二閘,其西通新開湖。宋紹熙五年,淮東提舉陳損之言:自高郵、興化至鹽城二百四十里,其堤岸傍開一新河,以通舟船,仍存舊堤,以捍風浪,即此河也。《志》云:城南有城子河,東抵各鹽場北達城東二里之燒香港,又北抵運鹽河。

樊梁湖州西北五十里。上流為樊梁溪,自天長縣石樑河流入州界,瀦而為湖,與新開、甓社為高郵三湖。《系年錄》:承、楚之間,有樊梁等三湖,綿亙三百餘里。宋紹興初,有張榮者,聚眾於此,擊敗金人,金陷揚州,榮駐鼉潭湖,積茭為城以自固。今鼉潭湖在州東北九十里,其下流通海陵溪。大抵州境湖汊最多,其大者或曰三湖,或曰五湖。蔣之奇詩:三十六湖水所瀦,其間尤大為五湖。五湖蓋樊梁三湖,與平阿珠湖為五也。又或以為即州西六十里之五湖雲。

甓社湖州西北二十里。東西長七十里,南北闊五十里。元至正十三年,張士誠作亂,淮南行省李齊出守甓社湖,是也。今為運道所經。

新開湖州西北三里。其水東南俱通運河,長闊各百五十里,天長以東之水,俱匯此湖而入於淮。湖中突起一洲,可百餘畝,水雖盛漲,終不能沒。其洲去城十里。秦觀詩:高郵西北多巨湖,累累相連如貫珠。蓋州境自昔恃湖為險。《山堂考索》云:淮東川澤之國,凡小洲大瀦,水勢環繞,人所不到處,皆水寨也。自老鸛、新開諸湖而言,凡四十餘處,而相通之寨凡九,一寨一將主之。南宋所為守淮者,皆新開等湖以為之險耳。平阿湖,在州西八十里,其東南為五湖,接天長縣之銅城河,州境諸湖皆自天長縣導流東註。蓋五湖匯上流諸川,源多勢盛,州境平衍,故所在浸淫,遂為澤國。又珠湖,在縣西七十里。《天長志》:五湖接高郵之毗沙湖,或以為珠湖矣。

武安湖州西南三十里,與新開湖相接。又塘下湖,在州西四十里,又西十里接姜裏湖。州北二十里又有張良湖,又南三里接七里湖。州西北五十里為石丘湖。皆與甓社湖相灌註。又綠洋湖,在州南三十里,與州東二十八里之張家溝相接,至州北三十五里,亦匯於甓社湖。又州西二十里有鵝兒白湖,州東北六十里有仲村湖,又東北六十里為郭真湖,接鹽城縣界。

白馬塘州西南七十里。北近北阿鎮。晉太元中,謝玄自廣陵救三阿,次於白馬塘,即此。《通釋》:塘阻三阿溪,謝玄破苻秦將都顏、俱難,李孝逸破徐敬業處也。又州境有富人等塘。《唐會要》:元和三年,李吉甫節度淮南,築富人塘,固本塘,溉田且萬頃。《地理志》:高郵有堤塘,溉田甚多,皆李吉甫所築。今廢。

子嬰溝州北七十里。自寶應縣界泄官河之水,東南流經州境,又東接漳河,入廣洋湖。萬曆二十四年,浚入興化縣之大蹤湖。又夾溝,在州西二十里。《志》云:昔開此溝,以避武安湖官莊嘴之險,今廢。清水潭,在州北二十里。其地低窪,當下流之沖。又北十餘里有丁誌港、永定港等口。萬曆中,淮湖漲溢,清水潭及丁誌口沖決最甚。

北阿鎮州西八十里。亦曰三阿。三阿者,鎮之南有平阿湖,又南有下阿溪也。東晉嘗僑置幽州於此。太元四年,苻秦將俱難、彭超圍幽州刺史田洛於三阿,去廣陵百里,朝廷大震,謝玄自廣陵馳救,難、超戰敗,退保盱眙。或云:平阿湖側有平阿村,村有故平阿縣。魏收《志》:譙州高塘郡領平阿縣。此三阿也。平阿,蓋梁置,後魏因之,後周廢。今下阿入天長縣。

三垛鎮州東四十里。宋建炎中,金人攻楚州,詔通泰鎮撫使岳飛援之,飛屯軍三垛鎮,為楚州聲援,寇至,三戰三捷。今其地有三垛橋,跨山陽河,河北接射陽湖,南至泰州樊汊鎮,接江都縣界。又河口鎮,在州東八十里,接興化縣界,《志》云:州北三十五里有張家溝巡司,州東北百三十里有時保巡司。盂城驛,在州南門外,界首驛在州北六十里,俱洪武中置。又稽莊,在州東南十五里,城子河經其傍。宋末,稽聳保聚於此,鄉里義而歸之,相率不肯附元處也。

寶應縣州北百二十里,北至淮安府八十里,西至泗州盱眙縣百八十里,西南至泗州天長縣百七十里。漢為平安縣,屬廣陵國。後漢因之,後改為安宜縣。晉省,齊復置安宜縣,屬陽平郡。梁為陽平郡治,兼置東郡於此。高齊及周因之。隋郡廢,縣屬揚州。唐武德四年,置滄州。七年,州廢,縣屬楚州。上元三年,改為寶應縣。宋因之。寶慶三年,升為寶應州,尋又升為軍。元至元十六年,改置安宜府。二十年,府廢,仍曰寶應縣,改屬高郵府。今城周九里,編戶二十七里。

安宜城在縣西南。漢縣治此。蕭齊置陽平郡,寄治山陽,安宜縣屬焉。梁始為陽平郡治。太清二年,秦郡、陽平、皆降於侯景,景改陽平為北滄州,秦郡為西兗州。大寶初,東魏將辛術圍陽平,不克,繼而術鎮下邳,復渡淮攻陽平,大掠而還。陳大建五年,吳明徹伐齊,克石樑,平陽郡降,即安宜也。隋郡廢。唐初縣改今治。

石鱉城縣西八十里。三國魏鄧艾築此以營田。晉永和中,荀羨鎮淮陰,屯田於石鱉。蕭齊建元二年,表於石鱉,立陽平郡。《地理志》:郡治泰清縣,高齊時,又改泰清為石鱉。《北齊書》:乾明初,蘇珍芝議修石鱉等屯,歲收數十萬石,自是淮南軍防足食。後周亦置石鱉縣。隋初廢入安宜縣。《城邑考》:縣東南十五里有金牛城,相傳宋熙寧中築。又縣西南八十里有高黎王城,相傳宋治平中築。又有韓王城,在縣東南四十里射陽湖陰,相傳宋紹興中韓世忠鎮淮陰時築。

雲山縣西南百二十里。上有龍潭,四時不涸。又箕山,在縣東六十里,今惟有土阜百餘。《圖經》:射陽阜東臨射陽湖,其丘千數,即此。《志》云:阜周四十里,中有三王溝,西南通廣洋湖,東北入射陽湖。又褚廟岡,在縣西百里,東西長六里,南北一里。舊築大堰於此,以蓄泄白水塘之水。

運河在縣城西。自縣南六十里界首驛,至縣北二十里黃浦鎮,凡八十里。有東西兩堤,西堤濱汜光湖,謂之舊堤,東堤為新堤,所謂弘濟河也。舊時漕經汜光湖中。嘉靖中,漕臣陳毓賢以湖西受盱眙、天長之水,湖堤淺狹,易於潰決,恐運道有妨,且高寶以東,民田低下,易致沈溺,請於堤東修築越河一道。不果。萬曆十二年,科臣陳大科復請開寶應越河,從之。河成,賜名弘濟。蓋縣向稱澤國,諸湖承淮河下流,汪洋沖激,漕河經此,為最險之區。

涇河縣北四十里,繇山陽縣界,西接漕河,經縣東四十里,又東入射陽湖,又漳河在縣東南六十里。西接子嬰溝,東北入廣洋湖。衡陽河,在縣西南六十里,又西南四十里達衡陽鎮,以迄於雲山,距汜光湖百餘里。舊無小河,可避風濤之險,近時挑浚六百餘丈,達於汜光湖,謂之陰騭河。

汜光湖縣西南十五里。東西長三十里,南北廣十里。漕河經此,風濤多阻。萬曆中,開越河以避其險。汜光東北曰清水湖,在縣城南,東西十二里,南北十八里,與運河相接。又灑火湖,在縣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陽河,南接安宜溪,東北入於汜光湖。

白馬湖縣西北十五里。東西十五里,南北三里。其當湖心而東者,為八淺堤,漕河所經也。萬曆初,為湖水決壞。潘季馴以決口深闊,且水勢湍急,因築西堤於湖心淺處,仍於運河南北為截壩二道,既而八淺決口,水瀦不流,遂塞之,仍護西堤,以為外捍,至今便之。《志》云:湖西連三角村,東北會運河,北達黃浦,為往來津要。或曰:白馬湖即故白馬塘。又縣東六十里為三阿鄉,或曰:東晉置幽州於此。

廣洋湖縣東南五十里。東西十里,南北三里。東南通沈垛港,入博支湖,西南接漳河,北連章思蕩,東北會三王溝。縣境之水,多匯於此,東北達射陽湖,以註於海。《志》云:沈垛港在縣東南八十里,又東南十里即博支湖也。博支湖之水,北接縣東九十里之馬長汀,東北通鹽城縣,又北會於射陽湖。

射陽湖縣東六十里。湖東屬鹽城,西北屬山陽,而西南則屬寶應,縈回凡三百餘里。其南北淺狹,而東西深廣,為群川之委流,東達於海。今分見鹽城、山陽縣。津湖,在縣南六十里,東通運河,西北接汜光湖,南入高郵州界。或曰:即精湖也。三國魏黃初六年,自廣陵還至精湖。時十月水涸,戰船數千,皆滯不得行,魏主留船付蔣濟,濟鑿地聚船作土豚遏湖水,灌之入淮,即此處也。

白水塘縣西八十五里,闊三十里,周二百五十里,北接山陽,西南接泗州盱眙縣界,亦曰白水陂。三國魏鄧艾所作,與臺破釜塘相連,開八水門,立屯溉田萬二千頃。宋元嘉末,嘗決此塘,以灌索鹵。大業末,破釜塘壞水北入淮,於是白水塘亦涸。唐證聖中,始復修治,開置屯田。長慶中,復興修之,今縣西南四十里有徐州涇、青州涇,縣西南五十里有太府涇,是時發青、徐、揚三州民鑿涇以溉塘,因名太府,謂揚州也。又縣北四里有竹子涇,亦長慶中所開。五代周廣順三年,南唐楚州刺史田敬洙請修白水塘,溉田以實邊。有司奉行無法,因緣擾塘,不果成。宋嘉定六年,議者謂白水塘東至浮圖莊,南至褚廟岡,有岡脊大堰,久廢不治,若修復之。使高寶諸河相接,遊波所及,使衡陽阜。三角村諸處,皆浸淫至城,則形勢自張,下本州相度,尤育上言:塘周百二十里,地涉山陽。盱眙兩縣,所堰之水。通富陵河,其源出盱眙縣南之塘山,山蓋因塘得名。水自高而下,溪澗縈紆,凡四十里。乃至劉家渡入富陵河。因築為三堰,曰潭頭下堰、河喜中堰、劉家上堰,下堰至中堰十二里,中堰至上堰五里,其上又有螳螂堰。在塘內,三堰既置,則塘山以東四十里之水,不得入富陵河,然後東匯為白水塘,今修設三堰之功,不宜茍且,若有潰決,則洪澤沿淮,受害非輕。又塘之西南二面皆因岡阜為限,東北二面,乃是古淤平地築塘岸腳,闊十餘丈,歲月既久,岸脊處與塘面平合,先增築塘岸,高一丈以上。方可瀦水。舊塘有八斗門,以溉塘下田,亦合修復,塘之復有三難,有二利,民間所佃塘內上腴之田,二千餘頃,廬墓莊院皆在焉。一旦瀦之,民必怨,一難也。塘內水盛,堤岸難測,如黃家圍一帶,居民千百家,所合遷徙,二難也。工役甚大,為費不貲,三難也。塘下西北地高亢,民田多荒,東北亦有高田灌註,則成沃壤,一利也。盱眙之民如兩家渡等處,因水限隔,就高保聚,絕敵入小路,二利也。但夏秋之間,既開斗門灌註,則冬春水勢必殺,恐無以待敵。又盱眙保聚,止是一鄉,不能盡杜他岐。竊見此塘本在高岡,下臨衡陽阜二十里,三角村諸處三十里,皆系向來邊兵經行橫趣大儀之路,決水自高而下,皆可灌也。議未及行。今日就淺淤矣。羨塘,在白水塘北。《唐會要》:證聖中,開置白水塘、羨塘屯田,是也。《志》云:羨塘亦在縣西南,與白水塘合。

章思蕩縣東南四十里。西接城子河,南通廣洋湖。《志》云:成子河在縣東南十八里,其西北接望直港,南通章思蕩。黃昏蕩,在縣東七里,東南接望直港,東北達縣東八十里之淩溪。《志》云:望直港在縣東十五里。宋嘉定八年所浚,西接宋涇河,宋涇即城中市河也。引流而東,接望直港,亦北達於黃昏蕩。又縣北有七里溝,亦西通運河,東入黃昏蕩。

黃浦溪縣北二十里。有黃浦鎮。南通運河,東接淩溪,又東北入射陽湖。《志》云:黃浦鎮有閘,漕舟所經也。萬曆四十五年,漕臣陳薦檄築黃浦閘南岸堤,至射陽湖止。明年,築北岸堤,長各五十餘里。又海陵溪,在縣東九十里,自興化縣流入界,俗呼琵琶頭,與馬長汀相接,西北通射陽湖。安宜溪,在縣西南六十里,東北入灑火湖,西南入高郵界,達於諸湖。

長沙溝縣東二十五里,西接運河,東入廣洋湖。又楊家溝,在縣東八十里,東南接馬長汀,西北入射陽湖。又子嬰溝,在縣南六十里,溝南有子嬰鋪,西接運河,東達漳河。蘆洲,在縣東十三里。東晉初,祖逖軍於蘆洲,或以為即此處,誤也。

槐樓鎮縣南二十里。運道所經也,有槐樓巡司。又南十里為瓦店鎮,又南十里為汜水鎮,其相近者曰蘆村鎮,又南十里曰江橋鎮。黎城鎮,在縣西九十里。又縣西南百里為衡陽鎮,有衡陽巡司。又有射陽鎮,在縣東四十里。又安平驛,在縣北門外。

興化縣州東百二十里。南至泰州百二十里,北至淮安府鹽城縣百十里。唐海陵縣之昭陽鎮。楊吳始置興化縣,屬江都府。南唐屬泰州。宋建炎四年,改屬承州。紹興五年,改為鎮,屬海陵縣。十九年,復為縣,仍屬泰州。乾道二年,屬高郵軍。今城周六里,編戶七十二里。

運河在城南。分流為車頭河,東經德勝湖,至城東三十里,又東合串場河。又縣西四里為山子河,西通海陵溪,北入白塗河。海陵溪,在縣西十五里,自泰州北浦汀河流經縣西,又西北經寶應縣界入射陽湖。縣東北為白塗河,西接海陵溪,東經平望湖,又東合串場河,亙百二十里。

海溝河縣東北二十五里。西接吳公湖。又縣南三十五里有蚌沿河。俱東通串場河。《泰州志》:串場河自州東之西溪,引流而東北,經東臺場,又北至河垛場,又北至丁溪、草堰二場,西去興化縣百十里,又北至白駒場,西南去縣百二十里,又北至劉莊場,又北至鹽城縣之伍佑、新興二場,又北過天妃、石達廟灣等口而入海,經流於中十場之間,故謂之串場河雲。

得勝湖縣東十里。本名縮頭湖。宋建炎中,張榮、賈虎率山東義軍繇梁山泊與金人轉戰至承、楚間,金將撻覽在泰州,榮以舟師設伏掩擊於縮頭湖,大敗其眾,因更名得勝湖。又白沙湖,在縣東南十里,與得勝湖相接,岸多白沙,因名。大蹤湖,在縣北四十五里,中心與鹽城縣分界,又西入射陽湖。祝世祿曰:興化起大蹤湖,繇舊官河歷岡門鎮至石達五十餘里,浚之使深,積水可盡入海也。

平望湖縣北二十里。南接官塘,中有岡阜,四望平坦,因名。又三里曰吳公湖,昔有吳尚者隱此,因名。其水西入海陵溪,東接海溝河。千人湖,在縣東北百里。相傳隋末,有千人避難於此得免,因名。

丁溪閘在縣東一百三里,即丁溪鹽場也。又東北七里為少海、草堰二場。又縣東北百二十里曰白駒場,又北曰劉莊場,接鹽城縣界。天啟二年,興化知縣邊之靖修攔潮五閘。明年,淮湖大漲,自高寶而東俱繇五閘匯流入海,公私利之。又捍海堰,在縣東,上接鹽城,下至海門,即唐李承所創,宋范仲淹所修也。今詳見鹽城縣。

陵亭鎮在縣南二十五里。唐大順初,朱全忠將龐師古略淮南,下天長、高郵,引兵深入,與賊將孫儒戰敗於陵亭,乃還。瓠子角,在縣東南。明初徐達等攻興化,太祖曰:瓠子角,興化要害,寇所必經。達奉命,以兵扼其地,興化遂下,是也。

安豐鎮縣東北六十里有巡司,又芙蓉鎮在縣東北三十里,縣北三十五里,又有長安鎮。

附見:

高郵衛在州城內。又有鹽城守禦千戶所,在淮安府鹽城縣城內,屬高郵衛。俱洪武中置。

泰州[編輯]

泰州府東百二十里。東至海二百四十里,東南至通州二百七十五里,西至高郵州百五十里,南渡江至常州府二百五十里。

春秋時吳地。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臨淮郡。東晉安帝分廣陵立海陵郡。宋以後因之。隋初郡廢,仍屬揚州。唐武德四年,置吳州。七年復廢,還屬揚州。楊吳乾貞中,為海陵制置院。南唐升元初,改置泰州。宋因之。元置泰州路,後改為州,屬揚州路。明初仍為州,以州治海陵縣省入編戶一百七十七里,領縣一。今因之。

州面江枕淮,川原沃衍,魚鹽繁殖,稱為奧區。若夫風帆便利,跨越吳會,聯絡青、齊,則海舟之利也。絕南北之津梁,扼江淮之襟要,孰謂一州鬥大,不足以有為也歟!

海陵廢縣今州治。漢置縣,屬臨淮郡。後漢省。晉太康初,復置海陵縣,屬廣陵郡。東晉末,始置海陵郡。宋齊時,海陵縣皆屬廣陵郡,而海陵郡治建陵縣。梁時始為郡治。隋復廢郡。唐初置吳州,改為吳陵縣,州尋廢,縣仍曰海陵。南唐以後,為泰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十二里有奇,門四。

建陵廢縣在州東北七十里。本東海郡屬縣。晉義熙中,僑置於此,屬山陽郡,尋屬海陵郡。宋齊時為郡治。梁仍屬海陵郡。隋省,尋析置江浦縣於此。大業初,復省入海陵縣。或曰:秦漢時,東陽廢縣在州東百里。其東有長洲澤,又東有扶海州,今堙。

新城州北五里。宋端平中,州守許堪別築堡城於湖蕩沮洳中,周二百丈。德祐二年,元阿術遣兵拔新城,留屯以逼泰州。元末,張士誠入泰州,壞其城,乃修築新城,設義兵元帥府及州治於此。既而士誠將夏思恭等據守,並葺舊州城而守之。明初,徐達兵至泰興,水道不通,乃自大江口挑河十五里,直抵州之南門灣,思恭等退保新城,達因東築海安城,以絕通州之援,遂克之。城今圮。

海安城在州東百二十里。南北朝時戍守處也。宋泰始七年,僑置新平郡,治江陽,又領海安縣。齊永明五年,罷新安郡並入海安,屬海陵郡。陳大建五年,將軍徐敬辨克齊海安城,是也,後省。唐景龍二年,又置海安縣。開元十年,省入海陵。明初,徐達攻江北,駐軍海安,尋進圖泰州,使孫興祖留鎮於此,以斷賊援軍,於是賊不敢犯,蓋控扼要地也。今為海安鎮,有土城,周六里。《海防考》:鎮居如臯,泰州之中,東可以控禦狼山,通州海門之入,西可以捍衛揚州,因置巡司戍守。

天目山州東四十五里土山也,上有雙井,如目相對,因名。又有呂城山,在州東三十里,山形如城。泰山,在州治西,高僅五丈許,因州以名。又羅浮山,在州西北五里澤藪中,水不能沒,望之如羅浮。又中洲山,在州東北百二十里西溪鎮之北。

揚子江舊在州南三十里,入泰興縣界,有口岸港,引為渠,北達運河。今江沙漲塞,州去江遠矣。

運河在州西。自江都灣頭鎮而東,經州西三十里斗門鎮,又東至城南有運河壩,自壩而南為濟川河,又南三十里至泰興縣之廟灣,又二十里至濟川鎮。通江商舶,多繇此入。《志》云:運河起城北一里之東西二壩,東至新城,分而為三,一自新城東北十五里至淤祈湖,又東四十里至秦潼鎮,又東六十里至西溪鎮,謂之西溪。至西溪復分為二,自西溪東北出,經東臺場、河垛場,又北歷丁溪、草堰諸場者,所謂串場河,繇興化鹽城以入海者也。其自西溪而東,又二十里至梁垛場止,為正流,引為支流,南通安豐場及富安場闊河,繇闊河南至海安鎮四十里,鎮設東、中、西三壩以限之,自壩而南,即灣頭,抵通州之各場運鹽河也。一自新城稍北,經魚行市,又北十八里,至港口鎮,又北三十七里至寧鄉巡司,又北達興化縣西十五里之海陵溪,在州境亦曰浦汀河也。一自新城西北八十里至樊汊鎮,又西接於官河。亦曰運鹽河。相傳漢吳王濞所開,三國以後,漸堙廢。宋熙寧九年,發運使王子京奏請修復。自是歷經修浚,為商賈經途。

西溪州東北百十里。西接運河,東通角斜河。一名晏溪,以宋晏殊嘗監西溪鹽倉也。《志》云:角斜河在州東北百二十里,南通拼茶場,西通海安鎮。又辭郎河,在州東北百二十里,北通興化縣之陵亭鎮。

淤祈湖州東北二十里。一名發溪河,下流入雞雀湖。雞雀湖,在州東北四十里,周三十里,舊多雞雀飛集,因名。又包老湖,亦在州東北四十里。湖周四十里,水至清而無滓,雖與他水會流,亦不雜,挈壺氏以此供滴漏雲。又仇湖,在州東北百里,周三十里,東入梁垛場。鴨子湖,在州南二十里,周二十五里,東通運河,西接濟川河。

姜堰在天目山前,瀕運河。北至西溪,通運鹽以達上河。宋紹興四年,詔毀之,以拒金人,尋復築治。又有北堰,在州北四里,瀕運河。宋建炎中,移堰於北門外,尋復舊。《志》云:州北三里為施家灣,今舟船駢集處也。又北二里為魚行市。

捍海堰在州東。《宋史》:海陵有古堰,亙百五十里。久廢不治,秋濤漲溢,每冒民田。天聖中,監西溪鹽稅范仲淹謀於發運副使張綸,請修復之,自北海寨東南至景莊,修築凡一百八十里,於運河置閘納潮以通漕。又淳熙三年,州守張子正復築月堰,以遏潮水。五年,又築桑子河堰,自是潮不為災。

胡逗洲《寰宇記》:在州東南二百八十三裏海中,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五里,上多流人,煮鹽為業。梁承聖初,侯景敗走,自滬瀆下海,欲向蒙山,其下羊鯤謀誅之,因景晝寢,語舟師直向京口,至胡逗洲,景覺,大驚,為鯤所殺。蒙山,見山東費縣。逗,一作豆。

海陵監州東北百二十里。宋為西溪鹽倉,州產鹽,因置監於此,以司其利。明鹺使分司於泰州者,駐西溪東北之東臺場,所轄富安、安豐、梁垛、東臺、何垛、丁溪、草堰、少海、角斜、拼茶寺場,謂之中十場,皆分列於州東及興化、如臯之境,而西溪鎮為商賈輳集之道。今有西溪鎮巡司,在州東北百二十里。又寧鄉巡司,在州北六十里。拼茶場,在州東百十里,有寨,又東三十里即大海矣。又丁溪場閘,在州東北百四十里,又北三十八里為白駒閘,皆接興化縣界。

樊汊鎮州西北八十里,與高郵、江都分界。《志》云:州境有史家莊、灰廓村與樊汊鎮三處,俱為巨盜窟穴。又秦潼鎮,在州東北六十里,州北十八里為港口鎮,皆濱運河。

如臯縣州東南百四十里,東南至通州百四十里,西至泰興縣百里。漢海陵縣地。東晉安帝始置今縣,屬海陵郡。宋、齊因之。隋省。唐為海陵縣之如臯鎮。南唐復升為縣,屬泰州。今城周五里,編戶四十二里。

寧海廢縣在縣東北。晉安帝置縣,屬山陽郡,尋屬海陵郡。宋、齊及梁因之。隋屬揚州,以如臯縣並入。唐又省縣入海陵。臨江廢縣,在縣南,亦晉安帝時置,初屬山陽郡,尋屬海陵郡。宋齊因之。後周並入寧海縣。

摩訶山縣南百二十里大江中。水勢湍激,亦曰蝦蟆山。今江岸崩圮,山去岸五十餘里。《志》云:縣北五十里有高阜,謂之浦岸,東西長五十里,相傳古海岸也。又有平阜,在縣南江寧鄉,東西延亙六十里,相傳即古江岸地,肥腴宜五穀。

會盟原縣東十里。相傳吳楚會盟處。考春秋之世,吳楚始終無盟會事,《春秋傳》哀十二年,衛侯會吳於鄖,公及衛侯、宋皇瑗盟。杜預曰:鄖,發陽也。海陵縣東南有發繇口,縣本海陵地,當即此原矣。

大江在縣南六十里。昔時東接通州,西接泰興。今縣西南與靖江縣接界。

運河在縣城北。自泰州海安鎮,東南流經縣北三十里之立發口,南至城北,又東四十里經白丁堰鎮,又東南三十里至白蒲鎮,而接通州運河。龍遊河,在縣東南六十里。相傳龍過成河,有九十九灣,北接運河,南通揚子江。又小溪河,在縣城西北,東接運河,西通泰興縣。

高陽蕩縣東南八十里。西接運河,東通海,舊名祥符湖。又縣東北百二十里豐利場,有鄭公灘。宋富鄭公判揚州,備海寇以戰艦每為海濤所壞,因鑿此灘以避之,且習水戰於其中。又有汊河,亦在豐利場,南通運河,北抵海。

掘港在縣東百三十里。西通運鹽河,東抵海,有掘港營堡,並置巡司於此。《志》云:掘港營距海洋五十里,三面環海,其北接於美舍寨,寨在東臺場海口。又南至石港寨,寨在掘港西南六十里,接通州界。天生港,在縣西,南通江,東通白蒲汊,舊有鹽盜,設石莊巡司於縣南六十里,以戍守之。

丁堰鎮縣東四十里。嘉靖中,倭賊嘗犯此。又縣東百里有馬塘場,又東三十里為角斜寨,北通泰州角斜河,因名。安民營,在縣南江中沙洲上。嘉靖中,置為防禦之所。

白蒲鎮縣東南七十里,又六十里至通州。本宋之白蒲堰。紹興四年,毀堰以拒金人。明嘉靖三十八年,倭寇江北,分數道入犯。撫臣李遂馳至如臯,與賊遇於白蒲,勒兵不戰,賊益進,遂策之曰:賊分道入,過如臯,必合,合則道有三:一自泰州通天長、鳳陽,犯皇陵;一自黃橋逼瓜、儀,搖南都梗漕;若自富安場而東,海濱荒涼,擄掠無所得,至廟灣絕矣。乃吾得地時也。於是部諸將防遏,毋令得過天長、瓜、儀,而分兵綴賊後,賊果走廟灣,擊平之。《志》云:通州有獨山巡司,今移置於白蒲鎮。又西場巡司,在縣北三十里。余見上。曹家堡,在縣北,又東北有潘莊,皆嘉靖中官軍敗倭賊處。

附見:

泰州守禦千戶所在州城內。洪武中置,屬揚州衛。

通州[編輯]

通州府東四百里,東至海百三十里,西南至常州府靖江縣九十里,南渡江至蘇州府常熟縣百二十里,西北至泰州二百七十五里。

春秋時吳地。漢屬臨淮郡。後漢屬廣陵郡。晉末屬海陵郡。宋、齊因之。隋屬江都郡,唐屬揚州。後周置靜海軍,尋改通州。宋初,改為崇州以州兼。轄崇明鎮,因名,尋復為通州政和七年,賜郡名曰靜海。元初,曰通州路,尋復為州,屬揚州路。明初仍為州,以州治靜海縣省入編戶百七十里,領縣一。今仍曰通州,所領海門縣一,圮於海。

州據江海之會,繇此歷三吳,問兩越,或出東海,動燕齊,亦南北之喉吭矣。周顯德五年,取其地,始通吳越之路,命名通州,良有以哉!

靜海廢縣今州治。本海陵縣地。南唐始置靜海都鎮制置院,後周升為靜海軍,尋改為通州,始置靜海縣為州治。宋、元因之。明初省。今州舊城周六里有奇,萬曆二十五年,增築南城與州城連,復周四里有奇。

蒲濤廢縣在州西。晉義熙中置,初屬山陽郡,尋屬海陵郡。宋、齊皆因之。後周省。

狼山州南十五里。與塔山、軍山、馬鞍山、刀刃山相連屬,亦謂之狼五山。相傳昔有白狼居此。或云:山形如狼也,高五十三丈,周三百四十六丈,勝概甲於江北。胡氏曰:狼山上接大江,下達巨海,絕江南渡,八十里抵蘇州常熟縣福山鎮,順江而東,至崇明沙,揚帆乘順風,南抵明州定海,頃刻可至,陶隱居所謂『狼五山對勾章岸』者也。唐乾符二年,浙西狼山鎮遏使王郢等有戰功,怒節帥趙隱賞薄,據狼山作亂,攻陷蘇、常,沿江入海,轉掠二浙,南及福建,大為民患。又狼山之外即大江,亦名狼山江。梁貞明五年,吳越將錢傳瓘帥戰艦自東洲擊淮南,戰狼山江,敗淮南兵。明正德八年,賊劉七等大掠江淮,官軍敗之,賊走狼山,官軍扼而殲之,江今有官兵戍守。舊設狼口巡司,在州南十八里狼山鄉。刀刃山,在狼山東,高二十九丈,周四百七十二丈,相傳秦皇磨劍處,下有淡竹灘。又軍山,在刀刃山東南,隔江數里,高三十五丈,周九里十三步,相傳秦皇駐軍處也,泉石頗勝。又塔山,在狼山西,一名黃泥山,高十七丈,周二百九十丈,下有沈雁灣、通濟閘。《志》云:山有兩石門相對,即元張、朱清海運故道也。又馬鞍山,在塔山西,高如之,而周倍之,以形似名。

海門島在州東南海中。《宋長編》云:國初以來,犯死獲貸者,配隸登州沙門島及通州海門島,有屯兵使者領護,而海門島有兩處:一在崇明鎮,居豪強難制者;一在東布洲,居懦弱者,皆今煮海納官。興國五年,始令配役者隸鹽亭役使,而沙門島如故。

布洲夾州南四十里。有南布洲、東布洲,大海中沙漲為洲也。五代周顯德五年,取唐淮南,駐軍迎鑾鎮,聞唐戰艦數百艘泊東布洲,將趣海口,扼蘇杭路,周主遣慕容延釗等將水陸兩軍循江而下,擊破之。《紀勝》云:大安鎮即東布洲也,本海中沙島,後漲成陸地,民戶頗繁。又南布洲,舊亦渺然大海,沙漲成場,即今金沙場,在州東三十里,宋時煮鹽其中,本場鹽額歲十八萬石。

海在州東北。自淮安鹽城縣界,南經興化、泰州、如臯,折而東過通州、海門,至呂四場東南料角嘴,始與江合。《海防考》:通州東北阻海,南通大江狼山,實當江海之吭,而余東、余西,則控扼之所也。

江在州南二十里。渡江而南,闊七十餘里,稍西即常州之靖江、江陰界,稍東即蘇州之常熟界,一葦可航,為出奇之道。劉家港,在州西,南通大江。明初,俞通海繇此進逼通州,敗張士誠兵。

運鹽河在州西北。自江都灣頭經泰州如臯縣流入界,至州東北三十里,接西亭河,有西亭鹽場巡司戍守,近場有賣魚灣。嘉靖三十八年,倭自海門縣七星港登岸,流劫西亭、金沙等場,將犯揚州,參將丘升敗之於鄧家莊,賊沿海覓舟,官軍尾之於劉家橋、白駒沙諸處,皆敗之,又追敗之於七竈莊、茅花墩,賊盡殲焉。其地皆近州北境。

褚家沙州南三十里江中。其西北為江陰之青草沙,其西為蒲沙,而褚家沙當其外口,倭賊北犯,易於登涉,亦汛守要處也。

范公堤在州東北。《志》云:堤起自海門呂四場,迄於鹽城之徐瀆,繞三十鹽場之西,去海遠者百里,近者數十里。堤之外俱竈戶煎鹽之地,淡水出則鹽課消,故堤以護之。堤以內俱系民戶耕種之田,潮水入則田租損,故堤以防之。中間有泄水入海之路,白駒閘口及牛灣河、瓦龍岡,是也。又任公堤,在縣西五里,宋開寶中築,長二十里。

利豐監州南三里。宋置鹽監於此,管金沙、西亭、馬塘、石港、豐利、利和、余慶、呂四等八場。今通州分司轄豐利、馬塘、掘岡、石岡、西亭、金沙、余西、余東、余中、呂四,為上十場。豐樂鎮,在州東。《五代史》:楊吳使東洲靜海都鎮遏使姚彥洪修城池官廨,改東洲為豐樂鎮。或曰:即今利豐監。又裏河鎮,在州東六十里,舊接海門縣境。今皆堙於海。

石港場在州北七十里,有石港巡司。又馬塘場在州東北九十里,掘港場在州北九十里,豐利場在州西北四十里,皆與如臯縣接界。

海門縣州東四十里。本海陵縣之東洲鎮,後周顯德五年,始置縣。後漸移今治。編戶八十三里。今圮於海,縣廢。

海門城舊城在州東二百十五里。元末,以水患,徙治禮安鄉,去州城百里。正德中,徙余中場。嘉靖二十四年,又徙金沙場,皆寄治州境。邇來復圮於海,蓋非復舊壤矣。又海門,大江入海之統名也。朱梁貞明五年,吳越錢傳瓘攻吳常州,吳將陳璋以水軍下海門出其後,蓋渡江而南耳。時未有海門縣。

海舊在縣東十里。沿海有六港,潮漲則盈水,退則涸,而七星港、東夾港在六港中尤為要害,今皆沒於海。舊《志》:宋時,大海去縣八十里。

運鹽河在縣北。自通州流經縣界,直達呂四場。場舊有東洲河,乃其故道也。

新插港在縣西北。東臨北海,有鹽徒聚集,賊每從此登岸,西擾揚州,北擾淮安,為防禦要地。李稍港,舊在縣東南。天啟四年,知縣嚴爾珪建石閘於港尾,吐納江海,旱潦有備,並泄上河壅水,人以為便。今淪於海中矣。

料角嘴在縣東南。舊為大江入海之沖。祝穆曰:料角嘴中有咸、淡二水,不相混雜,舟人不待汲能辨之,其形勢號為控扼。紹興中,以水師把隘於此,其沙脈坍漲不常,潮水委蛇曲折,水路可認,水盛則一望彌漫,非熟於往來者,不能知也。李寶膠西之捷道,蓋出於此。《江防考》:江北岸東起蓼角嘴大河口,以及呂四、盧家等場,沿於楊樹港、海門縣裏河鎮,以達於通州。此海門縣之南路也。嘉靖中,官軍敗倭於此。

余東場舊在州東九十三里。又余西場在州東五十里,又東二十里為余中場,後皆為縣境。《海防考》:余東、余西,揚州之保障也。賊從狼山窺通州及海門之料角嘴、呂四場、新插港、崛港來犯者,扼之於此,要害既得,則揚州可以無患。

呂四場舊在州東百二十里,後為縣境。俗傳以呂仙四至此而名,有白水蕩,其地寬闊,魚鳧鶴鹿之所泳遊也,其通海處曰新河,亦名新港。《海防考》:縣東呂四場,又東南料角嘴,皆形勢控扼之處。徐步營,舊在縣北。又北為掘港,又北為新插港,皆賊登岸之處,海門北境之防也。舊《志》:縣有吳陵、白塔河、壩上三巡司,又有張港巡司,萬曆十年革。

附見:

通州守禦千戶所在州城內,洪武中置,屬揚州衛。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