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紀數畧 (四庫全書本)/全覽1
讀書紀數畧 全覽1 |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一
讀書紀數畧 𩔖書𩔖
提要
〈臣〉等謹案讀書紀數畧五十四卷
國朝宮夢仁編夢仁字定山泰州人康熙戊戌進士官至福建廵撫康熙四十六年
聖駕南廵夢仁方罷官里居因恭迎
六御以此書奏呈
御覽得
㫖刋行遂併板繳
進至今存貯於
內府亦儒生之榮遇也前冠以
奏摺二通摺稱五十二卷此本實五十四卷或鋟木時析其兩卷歟其書分天地人物四大綱天部分子目四地部分子目十人部分子目二十九物部分子目十一凡諸書所載故實有數可紀者各以𩔖從大抵以王應麟小學紺珠張九韶羣書拾唾為藍本而稍摭宋元明事附益之較二家之書頗為賅備每𩔖先標目録亦較二家之書為易檢尋雖載籍極博未能包括無遺所載諸事又或不注所出然凡例稱數之可紀既數不勝數而汗牛充棟之書更難盡讀茲不過就耳目所及見聞懼其畧而弗詳故名之曰畧又稱題下必注某書示不忘本也其間多有不注者大約世所習見之書亦或鈔時偶忘若原本所未注則彼先失記相沿已久且難徧考云云則夢仁固己自言之無庸執以相病矣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一
讀書紀數略總目 𩔖書𩔖
天部
卷一
理氣𩔖
卷二
象緯𩔖
卷三
嵗時𩔖
卷四
歴律𩔖
地部
卷五
廣輪𩔖
卷六
土田𩔖
卷七
都邑𩔖
卷八
城關𩔖
卷九
邊鎮𩔖
卷十
屬域𩔖
卷十一
山川𩔖
卷十二
名勝𩔖
卷十三
朝廟𩔖
卷十四
宮室𩔖
人部
卷十五
統紀𩔖
卷十六
老年𩔖
卷十七
瑞異𩔖
卷十八
稱號𩔖
卷十九
世系𩔖
卷二十
族望𩔖
卷二十一
才賢𩔖
卷二十二
輔佐𩔖
卷二十三
事蹟𩔖
卷二十四
法戒𩔖
卷二十五
美刺𩔖
卷二十六
好尚𩔖
卷二十七
辨名𩔖
卷二十八
倫品𩔖
卷二十九
形體𩔖
卷三十
資學𩔖
卷三十一
經籍𩔖
卷三十二
藝術𩔖
卷三十三
治道𩔖
卷三十四
𨕖課𩔖
卷三十五
爵秩𩔖
卷三十六
貢賦𩔖
卷三十七
食貨𩔖
卷三十八
軍政𩔖
卷三十九
禮制𩔖
卷四十
樂制𩔖
卷四十一
刑律𩔖
卷四十二
釋氏𩔖
卷四十三
道家𩔖
物部
卷四十四
車旂𩔖
卷四十五
珍寳𩔖
卷四十六
禮器𩔖
卷四十七
樂器𩔖
卷四十八
文房𩔖
卷四十九
武備𩔖
卷五十
雜具𩔖
卷五十一
冠服𩔖
卷五十二
飲食𩔖
卷五十三
鳥獸𩔖
卷五十四
草木𩔖
奏進書摺
原任巡撫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宮夢仁謹
奏為微〈臣〉粗輯讀書紀數略恭先繕進
御覽仰祈
聖訓事伏惟我
皇上天縱生知孳孳好學
宸章睿藻無一不出聖而入神乃猶裒集簡編網羅茂異宏開館局廣事纂修固邇言而不遺亦片善之必録此真大造生成之徳無私覆載照臨者矣〈臣〉章縫鄙儒忻遇
親政首復制藝登鄉薦領南宮
欽𨕖庶常旋改御史新進不識時務如礦洞必不可開
急濬淮海口等疏皆賴
皇上𢎞慈涵鑒轉補河南督糧道酌議節省每年漕項
銀五萬餘兩加〈臣〉二級後不拘開列
簡用校士鄒魯內陞洊歴卿貳兩次
特㸃武殿試讀卷官
霽顏下詢年齒籍貫
命撫閩省允〈臣〉便道焚黃四世榮施涖任一載自知封疆重𭔃謭劣難勝兼之背疽昏憒中愆尤日積
皇上不加重譴祗令歸田即便効力永定河髙加堰復
邀
恩敘癸未乙酉兩迓
鑾輿於東界仰承
天語垂問
頒賜眀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御書敬懸中堂慶溢閭里〈臣〉胞弟鴻歴又𫎇
皇上𨕖授翰林院庶吉士胞姪懋諒又䝉
皇上考取
武英殿修書伏念生平知遇皆出自
聖眀㧞擢豢養四十年舉家叨沗涓埃未報感激涕零雙耳禦聰頹齡屆耋退居卻埽不敢衣食坐縻輯有讀書紀數略併玉海𨕖兩書謹將紀數略全部先行繕冩進
呈共計五十四卷大指具悉例言在
聖天子包羅宇宙囊括古今儒生常談何足上塵黼座〈臣〉竊惟事有鉅細精粗而理實一本茲固不克與司馬通鑑真氏義同日而語其於天地人物辨名析𩔖頗事採輯但恐學識粗疎見聞淺尠伏冀
聖恩俯賜披閲
特示訓誨開其耄愚俾雜俎羣言信今而𫝊後則雖蠡測管窺不勝冒昧是懼實自頂戴稽古遭逢為曠世所罕覯矣其玉海𨕖校訂粗完緣卷帙稍多未能刻期竣事倘〈臣〉不即就衰憊
皇上再次南巡得以捧覲
天嚴是又望外之幸謹具摺竝書奏
聞
奏鋟式摺
原任巡撫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宮夢仁謹
奏為微〈臣〉欽奉
兪旨刋刻讀書紀數略謹呈鋟式恭請
欽定書名事竊〈臣〉至愚陋質近耋迂儒伏處偏隅心常存乎瞻就蔽聰卻埽力不任乎馳驅惟恐玩愒嵗時無以仰答
髙厚幸值
右文之世敢不困學自期所輯紀數一編適當繕寫初竣意等集狐之腋有羙必收識慚窺豹之斑無長可取用覆瓿而不足思獻曝其奚堪祇以咫尺
天顔冀
訓詞之下濟因致妄塵
宸鑑懼冒昧之上干迺
皇上知本生知聖不自聖量弗遺於問察采亦及乎芻
蕘猥𫎇
甄收遂令付梓俾碎金屑玉肆布寰區且昔聖先賢
重輝簡冊發𫎇震聵盡沐
君師啓牖之功廣見洽聞均沾
天地生成之徳〈臣〉非特意料所莫及實亦遭際之至竒
稽古叨榮於斯為盛聞
命甫下忭怍難名謹先鋟書式一卷伏𠉀
聖裁恭請
欽定書名冠冕首頁俟齎全書進
呈仰請
御製書序𫝊諸天下後世庶永昭文籍之光華更使〈臣〉
子若孫得咸寳
天章之巍煥矣謹具摺倂鋟式奏
聞伏祈
睿覽俯兪施行〈臣〉不勝惶悚待命之至謹
奏
凡例〈計十一則〉
一〈臣〉之輯是編也以紀數名古聖人剙制前民名以命之數以紀之之義也周禮九數列於六藝保氏掌之教國子而養之於道史律志曰紀於一恊於十長於百大於千於萬沿漢及唐用以設科取士不獨小學所不廢矣特數之可紀既數不勝數而汗牛充棟之書更讀難盡讀茲不過就耳目所及見聞者耳懼其略焉而弗詳故名之曰略
一〈臣〉玉海𨕖既竟見小學紺珠亦宋王尚書應麟隨手偶記之書故其間頗鮮倫次繼復得眀初張侍講九韶分門殘帙名以羣書備數而似多未備他若秋擎省𫎇之強作韻語原為㓜學而設則又端緒然矣爰是有志得即書之不數載至六千餘條三四倍於兩集恐其乆而散佚輯以成編
一紀與𨕖不同𨕖則刪繁就簡紀則積少成多自開闢來極古今變蕃之數上天下地中而人物盡之矣故分天地人物為四部亦猶甲乙丙丁之為四庫也四庫𩔖凡四十有四茲亦疏為五十有四依𩔖以求庶不致混淆眯目或舉一説而得半忘半或執其一説而不知其又有一説一手是編皆可稽考
一是編蒐羅雖廣收錄頗嚴大約經史子集居其強半而稗官野乘卮言𤨏説中即不盡有典有則茍無傷大雅者亦及之其過於纖巧如東坡之二紅歐陽之三上等近於俚褻如妻三可畏三等待客等更如鹽有五色榖有五色等非不數有可紀然雜見他書不欲臆𢰅名目故皆登而復黜至竒幻不經則謹遵夫子不語怪之教未敢妄録也
一朝代與書籍自當分序前後但有兩𩔖可作一𩔖如天部之歴律物部之車旂等是也則難序有一𩔖可兼數類如地部之廣輪人部之事蹟等是也又難序就一𩔖中一名言之如象緯之有日有月有風雲美刺之為珠為璧為龍鳯不能必此名皆前彼名皆後也更難序故一𩔖之中不盡通分前後祗可於一名之中各分前後非竟後來居上也
一宋景徳慶歴間召羣臣觀國學漆板書始命書未有板者悉皆雕刻故昔人所藏每多鈔本學者從而口授心維如徐筠之受周禮延篤之借左氏王充閱市肆之篇李邕搜祕閣之卷或記憶偶誤或㸃畫偶差多寡詳略之間異同所自起也加以屢經繕稿勘對之時忽不及察則語雲校書如埽落葉此從來通𡚁不專魯魚亥豕之故矣
一古人以姓名𫝊有止稱姓如智趙魏韓及房李魏與周程張朱之屬者有止稱名如信越良平止稱字如元直幼宰之屬者有兩字名止稱一字如臯益之屬者再以爵諡為榮如燕公代公文成忠武之屬在君父而諱如談為同桓為亙恆為常虎為武之屬諸本皆沿流至今昭昭在人耳目間不等於不知姓名錄故不加疏釋
一聖經既出易古文為今文則六書八法尚已是編如法為灋暴為虣隸為𣜩昃為⿴筮為𥵼賈之並作價估等是不一字大約周禮漢書居多悉依原本鈔寫未遂為之更易者昔劉歆學竒字於子雲似法古趨時古人原不妨並行而不相悖也
一題下必注某書示不忘本也其間多有不注者大約世所習見之書似可無庸亦或抄時偶忘耳若原本所未注則彼先失記相沿已乆要難遍考且古人引用經𫝊前後詳略之際每多大同小異之文故雖知之亦不便妄為擬議致有郢書燕説之譏
一題以數稱者必有目以實之如武王至殷郊五人御於前分唐叔懐姓九宗職官五正與夫文仲置六關等雖有其數而名目皆無從考則亦何取於是而紀焉間或有而不全姑且置而不不録即不如郭公夏五之闕庶不蹈掛一漏萬之嫌
一凡著述縱極浩繁竣即可以釋手是編如紺珠備數兩書於宋元多未究竟〈臣〉既就一己之見聞為之増益更復粗舉前眀以備一代不過補所未及究難免於不備不純故雖經成書詎敢遽以成書自命天假之年或尚能操觚而事續紀耳
皇清康熈四十有六年嵗在丁亥上元榖旦原任巡撫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宮夢仁薫沐拜識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一目錄
天部
理氣𩔖
一理
二氣
兩儀
二名
二始二終二中
三合
三無私
三才
三才之藴
一物三才
三極
天十端
四大
四稽
四太
易四象
大四象
皇極經世四象
易四徳
太𤣥四徳
五常之道
五行
五行神
五物同出異名
五行之變
五行救變
五殊二實
六府
五徳更王二説
五運五勝
四序
十干
十二支
六十甲子
六甲五子
二繩四鉤
四和
三仲
八魁
九天九地
二十四向
先天八卦方位
後天八卦方位
六十四卦
乾坤六子
三十六宮
河圖八卦
洛書九𩔖
大洛書洪範本數
九宮
九宮九星
三同二異
二圖同異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一 福建巡撫宮夢仁𢰅天部
理氣𩔖
一理〈朱子云未有天地之先先有此理 易正義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老子道生一是也〉太極〈象數未形而理已具之稱〉
二氣〈太極圖以為兩儀 易本義兩儀者始為二畫以分隂陽〉
隂〈太極靜而生隂自復至乾為六陽卦〉陽〈太極動而生陽自姤至坤為六隂卦〉
兩儀〈繋辭太極生兩儀謂兩體容儀 易正義混元既分即有天地老子一生二是也亦曰兩間〉天〈氣之輕清上浮為天〉地〈氣之重濁下凝為地〉
二名〈老子〉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二始二終二中〈唐大歴議〉
天數始於一地數始於二合二始以位剛柔 天數終於九地數終於十合二終以紀閏餘 天數中於五地數中於六合二中以通律歴 素問立端於始〈立首氣於初節之日〉表正於中〈示斗建於月半之辰〉推餘於終〈退餘閏於相望之後〉
三合〈離騷注〉
獨陽不生 獨隂不生 獨天不生
三無私〈孔子閒居〉
天無私覆 地無私載 日月無私照
三才〈易曰三極太𤣥曰三儀〉
天〈形而上者謂天〉地〈形而下者謂地〉人〈命於其兩間者謂人〉 天地人之神謂三靈
三才之藴〈文中子〉
天統元氣 地統元形 人統元識
一物三才〈易一物而三才〉
隂陽氣也而謂之天 剛柔質也而謂之地 仁義徳也而謂之人
三極〈周書〉
一維天九星〈四方及五星〉二維地九州 三維人四佐繫辭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注王肅雲隂陽柔剛仁義為三極〈謂三才極至之理〉
天十端〈春秋繁露〉
天 地 隂 陽 人 五行
四大〈老子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道大 天大 地大 王大
四稽〈鶡冠子〉
天 地 人 命
四太〈列子〉
太易〈未見氣〉太初〈氣之始〉太始〈形之始〉太素〈質之始〉
易四象〈兩儀生四象〉
太陽〈陽中之陽〉少陽〈隂中之陽〉太隂〈隂中之隂〉少隂〈陽中之隂〉 鄭康成言布六於北方以象水布八於東方以象木布九於西方以象金布七於南方以象火〈郭氏以九八七六為隂陽老少之象〉
大四象〈唐歴卦議〉
陽七之靜始於坎 陽九之動始於震 隂八之靜始於離 隂六之動始於兌
皇極經世四象
日 月 星 辰〈為天四象〉水 火 土 石〈為地四象〉
易四徳〈乾卦〉
元〈善之長為春曰仁〉亨〈嘉之㑹為夏曰禮〉利〈義之和為秋曰義〉貞〈事之幹為冬曰智〉
太𤣥四徳
㒺〈北冬〉直〈東春〉蒙〈南夏〉酋〈西秋〉㝠〈中〉
五常之道〈譚峭言道之一也〉
分為五事 屬為五行 散為五色 化為五聲俯為五嶽 仰為五星 族為五美 物為五金配為五味 感為五情
五行〈漢歴志黃帝起五部孟康曰五行也左𫝊曰五材五節太𤣥曰五美太極圖曰五氣〉
水〈潤下〉火〈炎上〉木〈曲直〉金〈從革〉土〈稼穡〉 天一生水於北地六成地二生火於南天七成天三生木於東地八成地四生金於西天九成天五生土於中地十成行於四時為五徳 洪範言天地生五行之序月令言五行相生之序禹謨言五行相尅之序
五行神〈廣雅〉
土神謂之羵羊 水神謂之㒺象 木神謂之畢方火神謂之游光 金神謂之清眀
五物同出異名〈黃勉齋曰四時即五氣之流通五氣流通即一氣之妙用非截然一彼一此也〉木盛於東為春 火盛於南為夏 土盛中央𭔃旺四時獨盛於夏 金盛於西為秋 水盛於北為冬
五行之變〈關尹子〉
水潛故藴為五精 火飛故達為五臭 木茂故華為五色 金堅故實為五聲 土和故滋為五味
五行救變〈董子〉
木有變春凋秋榮救之者省繇役薄賦斂出倉榖賑困窮 火有變冬溫夏寒救之者舉賢良黜不肖賞有功封有徳 土有變大風至五榖傷救之者省宮室去雕文舉孝悌恤黎元 金有變畢昴為回救之者舉廉潔立正直隱武行文束甲械 水有變冬溼多霧春夏雨雹救之者憂囹圄案奸宄誅有罪蓃五日
五殊二實〈朱子〉
其名有金木水火土五者之殊 其本不外隂陽二者之實
六府〈禹謨以水尅火以火尅金以金尅木以木尅土而生五榖〉
水 火 金 木 土 榖
五徳更王二説〈宋志謂相勝之説似較長〉
鄒以相勝立體 劉向以相生為義
五運五勝
太昊木 炎帝火 黃帝土 少昊金 顓頊水帝嚳木 唐火 虞土 夏金 商水 周木〈相生之説〉秦水〈以周為火相勝之説〉漢〈張蒼以漢水勝周火賈誼公孫臣以漢土勝秦水〉光武始正火徳 魏土 晉金 宋水 齊木 梁火 陳土 後魏水〈繼西晉金〉後周木 隋火 唐土 後唐土晉金 漢水 周木 宋火
四序〈後魏藝術志有黃帝四序經文〉
孟序〈隂陽配合之原〉仲序〈四時氣王吉凶〉叔序〈日月辰㝛交㑹〉季序〈六甲刑禍福徳〉
十干〈一作幹律書曰十母〉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以二氣言之則甲丙戊庚壬屬陽乙丁巳辛癸屬隂以五行言之則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
辛屬金壬癸屬水 以相合言之則甲與己合化土乙與庚合化金丙與辛合化水丁與壬合化木戊與癸合化火謂五運
十二支〈一作枝律書曰十二子又曰十二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戌 亥 以二氣言之則子寅辰午申戌屬陽丑卯巳未酉亥屬隂 以五行言之則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戌丑未屬土 以相合言之則子與丑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巳與申合午與未合名六合 又寅午戌合屬火巳酉丑合屬金申子辰合屬水亥卯未合屬木名三合
六十甲子〈黃帝師大撓作甲子以十干十二支相乘為六十〉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庚辰辛巳〈白蠟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𮦷火〉庚寅辛卯〈松栢木〉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白茅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釧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六甲五子〈漢志曰有六甲辰有五子六甲之中甲寅無子〉
甲子 甲戌〈丙子〉甲申〈戊子〉甲午〈庚子〉甲辰〈壬子〉甲寅
二繩四鉤〈淮南子〉
子午卯酉〈為二繩〉丑寅辰巳未申戌亥〈為四鉤〉
四和〈三禮義宗崑崙四方其氣和暖〉
子 午 卯 酉〈得東西南北之中〉
三仲〈三墳書〉
太初生於酉仲 太始生於戌仲 太素生於亥仲
八魁〈蘇竟雲八魁上帝開塞之將也〉
春己巳丁丑 夏甲申壬辰 秋己亥丁未 冬甲寅壬戌
九天九地〈漢書注𤣥女三宮戰法〉
九天之上六甲子 九地之下六癸酉
二十四向〈十二支加八干四隅孝經緯玉衡各以節氣指其向方〉
壬〈小雪所指〉子〈大雪〉癸〈冬至〉丑〈小寒〉艮〈大寒〉寅〈立春〉甲〈雨水〉卯〈驚蟄〉乙〈春分〉辰〈清明〉㢲〈穀雨〉巳〈立夏〉丙〈小滿〉午〈芒種〉丁〈夏至〉未〈小暑〉坤〈大暑〉申〈立秋〉庚〈處暑〉酉〈白露〉辛〈秋分〉戌〈寒露〉乾〈霜䧏〉亥〈立冬〉
先天八卦方位
乾南 坤北 離東 坎西 兌東南 震東北㢲西南 艮西北
後天八卦方位
乾西北〈金〉坎北〈水〉艮東北〈土〉震東〈木〉㢲東南〈木〉離南〈火〉坤西南〈土〉兌西〈金〉
六十四卦〈卦分八宮每宮八卦〉
乾為天 天風姤 天山遯 天地否 風地觀山地剝 火地晉 火天大有〈乾宮八卦〉坎為水 水澤節 水雷屯 水火既濟 澤火革 雷火豐 地火眀夷 地水師〈坎宮八卦〉艮為山 山火賁 山天大畜 山澤損 火澤暌 天澤履 風澤中孚 風山漸〈艮宮八卦〉震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風恆地風升 水風井 澤風大過 澤雷隨〈震宮八卦〉㢲為風 風天小畜 風火家人 風雷益 天雷無妄火雷噬嗑 山雷頤 山風蠱〈㢲宮八卦〉離為火 火
山旅 火風鼎 火水未濟 山水𫎇 風水渙天水訟 天火同人〈離宮八卦〉坤為地 地雷復 地澤臨 地天泰 雷天大壯 澤天夬 水天需 水地比〈坤宮八卦〉兌為澤 澤水困 澤地萃 澤山鹹水山蹇 地山謙 雷山小過 雷澤歸妹〈兌宮八卦〉
乾坤六子〈說卦〉
乾稱父〈純陽〉坤稱母〈純隂〉震長男〈陽在初〉㢲長女〈隂在初〉坎中男〈陽在中〉離中女〈隂在中〉艮少男〈陽在末〉兌少女〈隂在末〉 三男本坤體各得乾一陽而成此陽根於隂故歸之坤也三女本乾體各得坤一隂而成此隂根於陽故歸之乾也
三十六宮
乾一兌二則三宮也 離三震四合三與四為七以三乘七則十宮也 㢲五坎六合五與六為十一以十乘十一則二十一宮也 艮七坤八合七與八為十五以二十一乘十五則三十六宮也
河圖八卦〈關子眀雲朱子河圖之位〉
一與六共宗而居乎北 二與七為朋而居乎南三與八同道而居乎東 四與九為友而居乎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乎中
洛書九𩔖〈邵子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
九前 一後 三左 七右 四前左 二前右八後左 六後右 五居中 關子眀邵康節皆以十為河圖九為洛書劉牧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大傳謂二者皆出於伏羲之世
大洛書洪範本數
大之數五十者一與九為十 二與八為十 三與七為十 四與六為十此即洛書以虛數相合而為四十者也 加五與五為十此洪範以實數相合而為五十者也 其用四十有九者一用五行其數五 二用五事其數五 三用八政其數八 四用五紀其數五 五用皇極其數一 六用三徳其數三 七用稽疑其數七 八用庶徵其數五 九用五福六極其數共十有一積算至五十也又曰一而曰極大所虛之太極也
九宮〈洛書〉
一白〈正北〉二黑〈西南〉三碧〈正東〉四綠〈東南〉五黃〈中宮〉六白〈西北〉七赤〈正西〉八白〈東北〉九紫〈正南〉
九宮九星〈黃帝九宮經鄭注乾鑿度太一行九宮始坎次坤終離以陽出以隂入陽起子隂起午〉天蓬〈太乙坎水白〉天內〈攝提坤土黑〉天衝〈軒轅震木碧〉天輔〈招揺㢲水緑〉天禽〈天符中土黃〉天心〈青龍乾金白〉天柱〈咸池兌金赤〉天任〈太隂艮土白〉天英〈天乙離火紫〉
三同二異〈數與位皆三同而二異蓋陽不可易而隂可易成數雖陽固亦生之隂也〉
河圖其下一㸃天一之象也 其上一㸃地二之象也 其左一㸃天三之象也 其右一㸃地四之象也 其中一㸃天五之象也 洛書其下一㸃亦天一之象也 其左一㸃亦天三之象也 其中一㸃亦天五之象也 其右一㸃則天七之象也 其上一㸃則天九之象也
二圖同異〈朱子謂先天乃伏羲本圖非康節所作太極卻是濓溪自作太極終在先天範圍之內〉論格局則太極不如先天之大而詳 論義理則先天不如太極之精而約
讀書紀數略卷一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目錄
天部
象緯𩔖
天五號
淮南子九天
太𤣥九天
九垓
九關
八紘
九解
六幽
二極
五位
三所
五紀
五物
六物
九紀
七政
七曜
三光
隂陽三精
兩曜
天地二精
天地二司
日月二神
日月二㑹
日月二門
離坎二象
日月出入二山
日出入十六所
日出入十六名
日六名
日五色
陽精五色
十煇
兩兒辨日
日月行四陸
月行九道
三五盈闕
一月盈虛納甲法
月五明
五星
五星推步
五星精
二十八㝛
嵗星太嵗跳辰年數
北極五星
三垣
三大辰
大火三星
五帝座
五諸侯
少微四星
四宮
四中星
太微垣東藩四星
西藩四星
南藩二星
紫微垣東藩八星
西藩七星
三台
泰階六符
文昌六星
北斗七星
南斗六星
東西二星
三五在東
軒轅星主十四氣
八榖八星
天倉星七占
五車
三柱
河鼓三星
風雨二星
起風四㝛
三客星
六瑞星
孛彗長三星
五彗
七列
七同
天漢二道
天九野
五星分野
北斗七星分野
二十八㝛分野
十干十二支分野
庶徵
天地五徳
五氣
六氣
天二氣
風二氣
四風
四正風
四時風
四信風
浙海三哨
八音八風
十二風
呂氏春秋八風
元日八風
五風
三雨
二漏天
五雲
雲五色三色
八節占雲
十二地雲
覆車五雲
三素雲
雲七徳
雷公諸神所在
四方電光
五色露
五色霧
諸家雪
五煙
二氣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 福建巡撫宮夢仁𢰅天部
象緯𩔖
天五號〈周禮疏〉
尊而君之曰皇天 元氣廣大稱昊天 仁覆慜下稱旻天 自上監下稱上天 據逺視之稱蒼天
淮南子九天
皥天〈東方〉陽天〈東南〉赤天〈南方〉朱天〈西南〉成天〈西方〉幽天〈西北〉𤣥天〈北方〉變天〈東北〉鈞天〈中央〉
太𤣥九天〈揚雄以𤣥首為天名八十一首周九天〉
中天 羨天 從天 更天 睟天 廓天 減天沈天 成天
九垓〈司馬相如𫝊上暢九垓郊祀歌九閡亦垓也〉
九重之天 淮南子九陔之上謂九天
九關〈離騷虎豹九關注〉
天門九重虎豹守之 雄𫝊騰九閎注九天之門
八紘〈淮南子亦曰八鴻〉
天之八維
九解〈同上〉
八方 中央
六幽〈唐紀光照六幽注〉
上 下 四方
二極〈王蕃論〉
北極天樞 南極老人 北極去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亦三十六度嵩髙正當天之中極南五十五度當嵩髙之上又其南十二度為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為冬至之日道
五位〈周語武王伐殷嵗在鶉火張月在天駟房日在析木之津箕辰在斗柄星在天黿辰星𤣥枵〉嵗 月 日 星 辰
三所〈詩疏謂五物在三處韋昭逢公所馮周分野后稷之説非也〉
星日辰在北 嵗在南 月在東
五紀〈洪範〉
嵗〈序四時〉月〈定晦朔〉日〈正𨇠度〉星辰〈經星緯星〉歴數〈步占之法〉 左𫝊天以七紀注謂二十八㝛每面各七
五物〈周禮保章氏司天文之變以詔救政〉
志日月星辰之變動 辨九州星土之封域 觀十有二嵗之相 辨五雲之物 察十有二風
六物〈左傳六物不同〉
嵗〈嵗星〉時〈四時〉日〈十日〉月〈十二月〉星〈二十八㝛〉辰〈十二辰〉
九紀〈周書亦曰九星〉
辰以紀日 㝛以紀月 日以紀徳 月以紀刑春以紀生 夏以紀長 秋以紀殺 冬以紀藏嵗以紀終
七政〈馬融注日月五星各異政漢志曰七元〉
一主日法天 二主月法地 三火〈熒惑〉四土〈填〉五水〈辰〉六木〈嵗〉七金〈太白〉 書大𫝊天地人四時為七政
七曜〈亦曰七正〉
日 月 木 火 土 金 水 術家増月孛紫炁羅㬋計都四餘星為十一曜
三光〈左傳曰三辰漢賛曰三精雄賦曰三靈黃庭內經曰三元〉
日 月 星 漢書三辰日合於天統月合於地統鬥合於人統
隂陽三精〈淮南子〉
積陽之𤍠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 積隂之寒氣生水水氣之精者為月 日月之淫為精者為星辰
兩曜〈張衡賦注曰二紀𫝊長虞詩曰二離〉
日〈太陽之精〉月〈太隂之精〉
天地二精〈援神契天地至貴精不兩明注〉
天精為日 地精為月
天地二司〈老子歴藏中經〉
日為司徒〈姓張名表字長史〉月為司空〈姓文名申字子光〉
日月二神〈七聖記〉
鬱華赤文與日同居 結鄰黃文與月同居 黃庭經鬱儀奔日之仙結璘奔月之仙
日月二㑹〈大星分圖〉
五月午日日月㑹於鶉首 八月酉日日月㑹於壽星
日月二門〈朱子一氣而春夏秋冬一月而晦朔望一日而晝夜行度莫不由乎左右之門極贊坎
離功用之大也〉
卯為日門太陽所生〈天地開物始於寅至卯而門闢〉酉為月門太隂所生〈天地閉物始於戌至酉而門闔〉
離坎二象
離為日之正體〈日陽象陽中含隂離二陽在外一隂居中〉坎為月之正體〈月隂象隂中含陽坎二隂在外一陽居中〉
日月出入二山〈山海經在大𮎰中〉
鞠陵之山日月所出 常陽之山日月所入
日出入十六所〈淮南子〉
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東方之野〉登於扶桑 至於曲阿〈山曲眀〉臨於曽泉〈東方多水之地〉次於桑野 臻於衡陽 對於昆吾〈南方之丘〉靡於烏次〈西南方山〉至於悲谷〈西南方大壑〉回於女紀〈西方隂地〉經於淵虞 頓於連石〈西北方〉至於悲泉 薄於虞泉 淪於𫎇谷〈北方山〉入於崦嵫〈亦曰落棠山一本無此句〉
日出入十六名〈同上〉
晨眀 朏眀〈將眀也〉旦眀 早食 晏食 禺中 正中 小遷〈一作還日仄時也〉晡時 大遷〈一作還〉髙舂〈時加戌民碓舂時也〉下舂〈將欲㝠下悉舂也〉懸車〈日乘車駕六龍羲和御之至此而回也〉黃昏定昏 桑榆〈言其光在桑𣗳上一本無此句〉 廣雅日光曰景日影曰晷日初出曰旭昕曰晞溫曰煦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昳晚曰旰將落曰晡日西落光反照於東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
日六名〈雲笈七籤〉
東華真人呼為紫曜眀〈亦名圓珠〉九天真人呼為濯曜羅三天真人呼為圓光蔚 上清真人呼為九曜生泰清天中呼為太眀 太極天中呼為圓眀
日五色〈斗威儀〉
政太平日五色 政公平日黃中而赤暈 政和平日黃中而黑暈 政象平日黃中而白暈 政昇平日黃中而青暈
陽精五色〈易𫝊日者衆陽之精以象人君不可一色名也〉
精精似青 翼翼似黑 𤣥𤣥似赤 縞縞似白煌煌似黃
十煇〈日傍氣也周禮㫝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
祲〈日傍隂氣相侵〉象〈隂氣附日凝結成象〉鑴〈氣橫刺於日中〉監〈氣抱日如冠珥〉闇〈氣閉日晝晦〉瞢〈氣蒙而光瞢然〉彌〈氣貫日過〉敘〈雲成列有次〉隮〈螮蝀上升如日〉想〈雜氣成形可想〉
兩兒辯日〈列子兩小兒辨日近逺孔子見之不能決〉
一曰日初出大如車輪及其中𦆵如盤盂此不為逺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中有如探湯此不為近者𤍠而逺者涼乎
日月行四陸
春東陸 夏南陸 秋西陸 冬北陸
月行九道〈漢天文志日月之行有遲有速因其所行各以一色名之別算位而已非真有所謂道也〉青道二〈出黃道東〉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黑道二〈出黃道北〉並黃道為九道〈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也一曰光道〉
三五盈闕〈禮運〉
月三五而盈〈朔始與日合三日而眀生八日而上其光半十五日而望其光滿〉三五而闕〈既望漸虧二十二日而下其虧半三十日而晦其光盡〉 漢志日舒月速當其同謂之合朔近一逺三謂之衡分天中謂之望光盡體伏謂之晦 釋名晦灰也朔蘇也一㫄曲一㫄直若張弓也望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書大𫝊朔而月見東方謂朒晦而月見西方謂朓
承大月月生二日謂朏承小月月生三日謂魄
一月盈虛納甲法〈八卦配五行之義本於月變易之義位無戊己蓋居中央壬癸天地之
元根離得乾外陽故配乾之外壬坎得坤外隂故配坤之外癸〉
晦朔㑹於乙癸為坤象〈坤納乙癸〉三日朏而出於庚為震象〈震納庚〉五日上而見於丁為兌象〈兌納丁〉七日盈於甲壬為乾象〈乾納甲壬〉既盈而生魄退於辛為㢲象〈㢲納辛〉八日下消於丙為艮象〈艮納丙〉七日復與日㑹於辰次之所而為坤象 坎納戊〈水流月隂中〉離納己〈火就日陽中〉
月五眀〈斗威儀〉
政太平月多曜 政公平月赤眀 政和平月黑眀政象平月白眀 政昇平月青眀
五星〈亦曰五緯張子云五行之精氣也黃庭內經曰五靈〉
嵗〈東方 木 春 仁 貌〉熒惑〈南方 火 夏 禮 視〉太白〈西方 金秋 義 言〉辰星〈北方 水 冬 智 聽〉鎮星〈中央 土 季夏 信 思〉 天文志五星色黃圜則吉同色則天下偃兵五榖繁昌
五星推歩
金星一日移一度一月移一宮一嵗一周天 木星十二日移一度一嵗移一宮十二嵗一周天 水星一日移一度一月移一宮一嵗一周天 火星二日移一度二月移一宮二嵗一周天 土星二十八日移一度二十八月移一宮二十八年一周天 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為千九百三十二里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一 胡安定雲人一呼一吸謂之一息一息之間天行八十餘里人之一晝一夜有萬三千六百餘息是故一晝一夜而天行九十餘萬里
五星精〈晉書凡五星盈縮失位其精䧏於地為人吉凶之應隨其象告〉
嵗星為貴臣 熒惑為兒童歌謡嬉戲 填星為老人婦女 太白為壯夫處於林麓 辰星為婦人
二十八㝛〈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列布二十八㝛以定天位周禮曰位史記曰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兎〉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䑕〉危〈月燕〉室〈火豬〉壁〈水㺄〉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猨〉井〈木豻〉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自角至箕為東方蒼龍之體凡七十五度自斗至壁為北方𤣥武之體凡九十八度四分度之一自奎至參為西方白虎之體凡八十度自井至軫為南方朱雀之體凡一百一十二度 月令正義二十八㝛之外上下東西各萬五千里為四遊之極曰四表
嵗星太嵗跳辰年數〈周禮保章氏以十二嵗之相觀天下之妖祥嵗星人見太嵗人不覩〉嵗星為陽右行於天 太嵗為隂左行於地十二嵗而小周 三統歴法謂嵗星一嵗移一辰一百四十四年跳一辰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十二跳辰
北極五星〈星占極橫亙在中不動謂之天樞太乙如人主北極如帝都天樞則指朝廷人主所在也北辰是北極五星中第三星之㫄天壤處天之樞紐也其小星則為極星所謂太乙也〉
一為太子 二為大帝 三為庶子 四為後宮五為天樞
三垣〈天象之間有此三垣三垣四十七星中一百四十八星外一百三十五星〉
紫微中垣〈十五星在天中〉太微上垣〈十星在翼軫北〉天市下垣〈二十二星在房心東北〉
三大辰〈公羊𫝊大火與伐天以示時早晚天下取正故謂大辰鄉飲酒義注曰三光天政敎所出〉大火〈心〉伐 北辰〈北極〉
大火三星〈即心星〉
中星〈眀堂 天子位〉前星〈太子〉後星〈庶子〉
五帝座〈開元禮〉
一在紫㣲宮 一在大角 一在太微宮 一在心一在天市垣
五諸侯〈五星在東井北常為帝定疑議〉
帝師〈或曰帝心〉帝友 三公 博士 太史
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士大夫之位也眀大而黃則賢人舉〉
第一處士 第二議士 第三博士 第四大夫
四宮〈二十八舍一百六十八星 四宮二十八座一千一百三十六星〉
朱鳥〈南宮〉蒼龍〈東宮〉𤣥武〈北宮〉白虎〈西宮〉
四中星〈堯典正義總謂二十八㝛或以象言鳥也或以次言火也或以星言虛昴也〉
日中星鳥〈春分南方朱鳥七㝛之鶉火昏中〉日永星火〈夏至東方蒼龍七㝛之大火昏中〉宵中星虛〈秋分北方𤣥武七㝛之虛星昏中〉日短星昴〈冬至西方白虎七㝛之昴星昏中〉
太微垣東藩四星〈漢志垣內十星〉
上相〈南第一星〉次相〈北東太陽門第二星〉次將〈北中華東門第三星〉上將〈北東太隂門第四星〉
西藩四星〈同上〉
上相〈南第一星〉次將〈北西太陽門第二星〉次相〈北中華西門第三星〉上相〈北西太隂門第四星〉
南藩二星〈同上中二星間曰端門東曰左掖門西曰右掖門〉
東左執法〈廷尉之象〉西右執法〈御史大夫之象〉
紫微垣東藩八星〈同上垣內十五星近閶闔門〉
第一左樞 第二上宰 第三少宰 第四上輔第五少輔 第六上衛 第七少衛 第八上丞
西藩七星〈同上〉
第一右樞 第二少尉 第三上輔 第四少輔第五上衛 第六少衛 第七少丞
三台〈晉志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在天為三台主開徳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司命為太尉主壽〉次二星曰中台〈司中為司徒主宗室〉東二星曰下台〈司祿為司空主兵〉 又曰三台天階太乙躡以上下一曰泰階
泰階六符〈漢藝文志兩兩成體三台故六觀色以知吉凶故曰符〉
上階〈上星為天子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公侯下星大夫〉下階〈上星元士下星庶人〉
文昌六星〈天官書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計天道光色眀潤大小均齊則天瑞臻百職理〉一上將〈大將軍建威武〉二次將〈尚書正左右〉三貴相〈太常理文緒〉四司祿司中〈司隸賞功進爵〉五司命司怪〈太史主滅咎〉六司冦〈大理佐理寳〉
北斗七星〈運斗樞天樞得則景星見衡星得則麒麟生萬人壽〉
一天樞〈主天〉二璇〈主地〉三璣〈主人〉四權〈主時〉五玉衡〈主音〉六開陽〈主律〉七搖光〈主星〉一至四為魁五至七為杓合為斗居隂布陽故稱北魁衡杓謂之斗綱如建寅之月昏則杓指寅夜半衡指寅平旦魁指寅是也 石氏一正星主陽徳天子之象二法星主隂刑女主之位三金星主禍福四伐星主天理五殺星主中央昐四㫄殺有罪六危星主天倉五穀七部星亦曰應星主兵 𤣥門寳海經北斗亦有九星七見二隱其八曰洞眀九曰隱元是帝皇太尊精神也
南斗六星〈漢志貫於日月正道為丞相太宰酌量政事褒進賢良稟受爵祿又主兵亦為壽星天子
之事占於南斗〉
南二星魁天梁 中二星天相 北二星天府庭
東西二星〈皆金星也以其先日而出故謂啓眀以其後日而入故謂長庚〉
東有啓眀 西有長庚
三五在東〈詩註疏〉
三心〈心三星〉五噣〈柳五星〉
軒轅星主十四氣〈七星北黃帝之神黃龍之體張衡雲主雷雨神後宮之象星小而黃眀吉〉隂陽交合盛為雷 㣲為電 和為雨 怒為風亂為霧 凝為霜 散為露 文為雲 互為虹霓離為背矞 分為抱珥
八穀八星〈天文志或曰八棨在紫微西藩外眀則八穀皆成暗則不熟一星不見八穀不登八星不
見國人餬口〉
一主稻 二主黍 三主大麥 四主小麥 五主大豆 六主小豆 七主粟 八主麻子
天倉星七占〈六星在婁南倉穀所藏也西南三星曰天庾積粟之所占與天倉同〉
星黃相近則嵗大熟 開則饑 中多小星則穀多少則虛秏 眀則豐 暗則歉 不見則大饑
五車〈張衡雲在畢東北天子兵車舍也〉
西北角大星天庫〈主大白秦〉次東北星天獄〈主辰星燕〉中央星司空〈主鎮星楚〉次東南星天倉〈主嵗星魯衞〉次西南星卿〈主熒惑魏〉
三柱〈九星在五車中車之柱也天子得靈臺之禮則五車三柱均眀也變則各以其國占之〉一曰三泉 一曰休 一曰旗
河鼓三星〈荊州星占在牽牛北天鼓也主軍鼓及鈇鉞一曰三武明大吉移動兵起直則將有功曲
則將失律〉
中央星大將軍 左星左將軍 右星右將軍
風雨二星〈洪範注〉
箕好風〈月與箕㑹則風〉畢好雨〈月與畢㑹則雨〉
起風四㝛〈孫子火攻擇之謂月所在〉
箕 壁 翼 軫
三客星〈天文志其精皆為星命曰客星〉
一曰老子〈李耳也有徳而壽〉二曰國星〈國皇也不知何國人〉三曰溫星〈溫其姓古之有操行而不仕者也〉
六瑞星〈乾象新書〉
景星 周伯 含譽 格澤 歸邪 天保
孛彗長三星〈文獻通考其占略同而其形少異大率孛彗星為除舊布新火災長星為兵革事〉孛星光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然 彗星光芒長參參如掃帚 長星光芒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三丈二丈無常也
五彗〈鉤命決注〉
蒼則苦兵 赤則賊起 黃則女色 白則軍逆黑則水決賊起
七列〈周語自鶉及駟注鶉火之分張十三度天駟房五度嵗月日之所在從張至房七列合七㝛之位〉張 翼 軫 角 亢 氐 房
七同〈同上南北之揆注嵗在鶉火午辰星在天黿子自午至子其度七同合七律也〉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詩七襄〈駕也〉經星一晝一夜左旋一周而有餘終日之間自卯至酉當更七次
天漢二道〈晉志天漢起東方經箕尾間謂之天河亦謂漢津隨天轉 地中〉
一經南斗中過 一經北斗中過
天九野〈呂氏春秋〉
中央鈞其星角亢氐 東方蒼其星房心尾 東北變其星箕斗牽牛 北方𤣥其星婺女虛危營室西北幽其星東壁奎婁 西方灝其星胃昴畢 西南朱其星觜巂參東井 南方炎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陽其星張翼軫
五星分野〈通鑑地理通釋〉
嵗星主齊吳 熒惑主楚越 鎮星主王子 太白主大臣 辰星主燕趙 漢志注星經嵗星主泰山徐青兗熒惑主霍山荊交鎮星主嵩豫太白主華隂山涼雍益辰星主常山冀幽幷 天官書秦候太白占狼弧吳楚候熒惑占鳥衡燕齊候辰星占虛危宋鄭候嵗星占房心晉亦候辰星占參罸 又東南為陽日嵗星熒惑填星占於街南畢主之西北為隂月太白辰星占於街北昴主之
北斗七星分野〈同上〉
雍主樞 冀主璇 青兗主璣 徐主權 荊主衡 梁主開陽 豫主搖光 文耀鉤雍屬魁冀屬樞兗青機徐權荊衡梁開豫搖 天官書杓自華以西南衡殷中州河濟之間魁海岱以東北 唐志杓以治外故鶉尾為南方負海之國魁以治內故陬訾為中州四戰之國
二十八㝛分野〈同上〉
角亢氐兗州鄭分 房心豫州宋分 尾箕幽州燕分 鬥牛女州吳越分 虛危青州齊分 室壁并州衛分 奎婁徐州魯分 胃昴畢冀州趙分觜觿參益州魏分 井鬼雍州秦分 柳星張三河周分 翼軫荊州楚分
十干十二支分野〈淮南子〉
甲齊 乙東海 丙楚 丁南蠻 戊魏 己韓庚秦 辛西戎 壬衛 癸越 子周 丑翟 寅楚 卯鄭 辰晉 巳衛 午秦 未宋 申齊酉魯 戌趙 亥燕 天官書甲乙四海之外丙丁江淮海岱戊己中州河濟庚辛華山以西壬癸常山以北
庶徵〈洪範在天為五行在人為五事修則休徵各以𩔖應失則咎徵各以𩔖應史記五是〉
雨〈木肅春〉暘〈金乂秋〉燠〈火哲夏〉寒〈水謀冬〉風〈土聖中〉 吳傑曰雨水暘火燠木寒金 蘇子由曰雨土暘金燠木寒水風火
天地五徳〈周世宗觀泗州大水記竇儼謂天地有五徳〉
潤 暵 生 成 動
五氣〈荀爽曰五韙咸備韙是也〉
溫〈木氣陽中隂〉涼〈金氣隂中陽〉寒〈水氣隂中隂〉燥〈火氣陽中陽〉溼〈土氣居二氣中〉
六氣〈左𫝊天有六氣降生五味𤼵為五色徵為五聲金辛白商木酸青角水醎黒羽火苦赤徵土甘黃宮〉隂〈金〉陽〈不變〉風〈土〉雨〈木〉晦〈水〉明〈火〉 素問以寒暑燥溼風火為隂陽之六氣 莊子御六氣之辯注平旦為朝霞日中為正陽日入為飛泉夜半為沆瀣併天𤣥地黃也
天二氣〈黃帝風經〉
調暢祥和天之喜氣 折奔厲天之怒氣
風二氣〈物理論風者隂陽亂氣激而起者也〉
怒則飛沙礫𤼵屋拔𣗳 喜不搖枝動草順物布氣
四風〈爾雅〉
南為凱風 東為谷風 北為涼風 西為泰風風俗通猛風曰颲涼風曰飀㣲風曰飈小風曰颼
四正風〈物理論〉
春氣溫其風和 夏氣盛其風熛 秋氣勁其風清冬氣實其風慘
四時風〈郎仁寳雲〉
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以起 夏之風橫行空中故𣗳杪多風聲 秋之風自上而下木葉因之以隕 冬之風著土而行故吼地而生寒
四信風〈江淮船泝流而上常待東北風曰信風〉
七八月土信 三月鳥信 五月麥信
浙海三哨〈每年六七八月十一二月風漸險惡正月二月風色不常舟皆不可行惟此四汛宜防〉初哨以三月 二哨以四月 三哨以五月 小陽汛亦慎防之
八音八風〈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
艮風〈即條風立春匏音大呂大簇〉震風〈即明庶風春分竹音圜鐘〉巽風〈即清明風立夏木音姑洗中呂〉離風〈即景風夏至絲音蕤賔〉坤風〈即涼風立秋土音函鐘夷則〉兌風〈即閶闔風秋分金音南呂〉乾風〈即不周風立冬石音無射應鐘〉坎風〈即廣莫風冬至革音黃鐘〉淮南子注條為笙明庶為管清明為柷景為涼
為塤閶闔為鐘不周為磬廣莫為鼓
十二風〈周禮保章氏以察天地之和王氏謂風之生於十二辰者〉
震離坤兌四方 乾坤艮巽四維 四維之風各主兩月〈艮條風而立春亦條巽清明風而立夏亦清明坤涼風而立秋亦涼乾不周風而立冬亦不周〉
呂氏春秋八風
東北融 東滔 東南景 南薰 西南巨 西飂西北厲 北寒
元日八風〈漢魏以元日占𠉀決之〉
南方大旱 西南小旱 西方有兵 西北豆成北方中嵗 東北上嵗 東方大水 東南病疫
五風〈釋氏書日月宮城乃五風所持環照四天下〉
持 養 受 轉 調
三雨〈尸子神農治天下欲雨則至萬物咸利故謂神雨〉
五日為行雨 旬為穀雨 旬五日為時雨
二漏天〈寰宇記戎州宜賔縣有大黎小黎二山朝暮雲霧四時霑霖古詩地道漏天終嵗雨是也〉大漏天 小漏天
五雲〈周禮保章氏注二至二分觀雲色降其祲祥使人預知而為備也〉
青〈為蟲〉白〈為䘮〉赤〈為兵𮎰〉黒〈為水〉黃〈為豐年〉 黃帝以五雲紀官春官青雲夏官縉雲秋白冬黑中黃
雲五色三色〈春秋繁露太平之世〉
五色為慶 三色為矞
八節占雲〈通卦驗〉
冬至初陽雲出箕如𣗳之狀 立春少陽雲出房如積水 春分正陽雲出軫如白鵠 穀雨太陽雲出張如車蓋 立夏初隂雲出觜赤如硃 夏至少隂雲出參如水波 寒露正隂雲出井如冠纓 霜降太隂雲出上如羊下如磻石
十二地雲〈呂氏春秋雲出地氣地氣異矣故雲之成象亦異〉
韓雲如布 趙雲如牛 楚雲如日 宋雲如車魯雲如馬 衛雲如犬 周雲如車輪 秦雲如行人〈一作美人〉魏雲如鼠 齊雲如絳衣 越雲如龍 蜀雲如囷倉
覆車五雲〈東方朔𫝊凡占長吏下車〉
黃雲覆車五穀大熟 青雲致兵 白雲致盜 黒雲多水 赤雲有火
三素雲〈修真祕言立春清明日北望有此為三元君三素雲〉
紫 綠 白
雲七徳〈法華經〉
含水 電光 雷聲 歡喜 掩蔽 普覆 清涼
雷公諸神所在〈甘氏星經雷公電姥雲將雨師霹𮦷斧吏皆北方水精娵訾為天門其神棲焉〉雷電在室南 霹𮦷在雷電南 雲雨在霹𮦷南斧吏在壁西南
四方電光〈起世經〉
東方有電名無厚 南方有電名順流 西方有電名墮光明 北方有電名百生𣗳〈無厚與墮光明相觸相對順流與百生𣗳相觸相對故虛空雲聚之中出生大明名曰電光〉
五色露〈皆露之異者〉
朱 丹 𤣥 青 黃
五色霧
紫 赤 青 白 黃
諸家雪〈劉貢父有諸家雪詩〉
侯家 山家 酒家 妓家 獵家 樵家 漁家
五煙
青〈冬至甲子木用事故煙青〉黃〈戊子土用事故煙黃〉白〈庚子金用事故煙白〉赤〈丙子火用事故煙赤〉黑〈壬子水用事故煙黑〉
二氣〈文子隂陽相干二氣也邪氣干則生病或曰虹者攻也純陽攻隂氣也〉
天二氣則成虹 地二氣則洩藏 人二氣則生病
讀書紀數略卷二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三目錄
天部
嵗時𩔖
四天
迎氣五郊
五方天帝
五帝
五神
一氣別為四
二至二分日景
二至
日至二山
四時
四時成嵗
四時序事
四時取火
四時別號
四氣
四徳
四𨕖
四府
氣盈朔虛之數
三時
五時
八節
二十四氣
七十二𠉀
十嵗陽
十二嵗隂
十月陽
十二月名
十二月律
十二月卦
十二月中星
十二㑹
軒轅十二次
十二月建
建除十二辰
十二宮分
十二時
六時
百度
三統
三正
三微
三長月
三令節
三朔
五際
三朝
四始
四君候
三伏
祖臘二日
三代臘日
三儺
冬三至
冬三極
三餘
五夜
三澣
浹旬浹辰
甲庚三日
六日
七日來復
一之日二之日七月九月
元日元辰
天運三變
三古
萬物三嵗而𤼵
百六陽九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三 福建巡撫宮夢仁𢰅天部
嵗時𩔖
四天〈爾雅〉
春為蒼天〈言其色蒼蒼然生萬物也〉夏為昊天〈言其氣晧旰也〉秋為旻天〈言其情愍萬物凋落也〉冬為上天〈言其時無事位上臨下而已〉
迎氣五郊〈祭祀志永平中采元始故事兆五郊於雒陽中兆〉
迎春東郊〈立春祭青帝句芒車服皆青歌青陽八佾舞雲翹之舞〉迎夏南郊〈立夏祭赤帝祝融皆赤歌朱眀舞雲翹〉迎黃靈於中兆〈先立秋十八日祭黃帝后土皆黃歌朱眀舞雲翹育命〉迎秋西郊〈立秋祭白帝蓐收皆白歌西皓舞育命〉迎冬北郊〈立冬祭黑帝元㝠皆黒歌元㝠舞育命〉
五方天帝〈五帝座主五星俱在太微垣中夾黃帝而坐〉
東方青帝靈威仰 南方赤帝赤熛怒 西方白帝白招拒 北方黑帝汁〈音葉〉光紀 中央黃帝含樞紐大宗伯祀昊天上帝注以天皇大帝為北辰耀魄
寳〈六天之説出於緯書〉
五帝〈月令謂五人帝以配五方天帝〉
太皥〈春〉炎帝〈夏〉黃帝〈中〉少皥〈秋〉顓頊〈冬〉
五神〈同上〉
句芒〈春〉祝融〈夏〉后土〈中〉蓐收〈秋〉元㝠〈冬〉
一氣別為四
春為陽始陽始溫溫生物 夏為陽極陽極𤍠𤍠長物 秋為隂始隂始涼涼收物 冬為隂極隂極寒寒殺物
二至二分日景〈周禮馮相氏以土圭立表冬夏致日春秋致月〉
夏至景尺五寸〈日南陸𨇠東井景短多暑〉冬至景丈三尺〈日北陸𨇠牽牛景長多寒此長短之極故言至也〉春分秋分景七尺三寸六分〈春分日西陸𨇠婁而月上於東井下於牽牛景朝多隂秋分日東陸𨇠角而月上於牽牛下於東井景夕多風此長短之中故言分也〉
二至〈淮南子〉
夏日至隂乘陽〈晝者陽之分陽氣勝則日修而夜短〉冬日至陽乘隂〈夜者隂之分隂氣勝則日短而夜修〉
日至二山〈同上〉
冬至駿狼之山〈南極山〉夏至牛首之山〈北極山〉
四時〈一嵗十二月分為四時〉
春〈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為三春屬木〉夏〈四孟五仲六季為三夏屬火〉秋〈七孟八仲九季為三秋屬金〉冬〈十孟十一仲十二季為三冬屬水〉 尚書五辰即木火金水旺於四時而土𭔃旺於四季也
四時成嵗〈元命苞〉
冬至百八十日春夏成 夏至百八十日秋冬成合三百六十日而嵗數舉 周禮太史正嵗年以序事注中數曰嵗〈十二月中氣一周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朔數曰年〈十二月朔一周三百五十四日〉
四時敘事〈周禮馮相氏〉
春東作 夏南訛 秋西成 冬朔易
四時取火〈司爟掌四時變國火〉
春取楡柳之火 夏取𬃷杏之火 季夏取桑柘之火 秋取柞楢之火 冬取槐檀之火
四時別號〈爾雅四時和為通正注尸子以為太平祥風〉
春為𤼵生 夏為長嬴 秋為收成 冬為安寧
四氣〈同上四氣和謂之玉燭〉
春為青陽 夏為朱眀 秋為白藏 冬為𤣥英
四徳〈春秋繁露〉
春徳風〈風不信則花蕚不茂𤼵生之徳廢〉夏徳暑〈暑不信則草木不長長嬴之徳廢〉秋徳雨〈雨不信則百穀不實收成之徳廢〉冬徳寒〈寒不信則水土不堅安寧之徳廢〉
四𨕖〈同上四時者天之四𨕖〉
春者少陽之𨕖 秋者少隂之𨕖 夏者太陽之𨕖冬者太隂之𨕖
四府〈皇極經世書昊天四府春夏秋冬之謂也〉
春為生物之府 夏為長物之府 秋為收物之府冬為藏物之府
氣盈朔虛之數〈朱子曰嵗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日者嵗之常數也〉
日與天㑹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為氣盈 月與日㑹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為朔虛
三時〈左𫝊三時不害注〉
春 夏 秋 又三時務農一時講武〈一時謂冬也〉
五時〈漢儀讀五時令〉
立春 立夏 大暑 立秋 立冬
八節〈史律書八正之氣〉
立春 春分〈啓〉立夏 夏至〈陽極隂生〉立秋 秋分〈閉〉立冬 冬至〈隂極陽生〉
二十四氣〈十五日為一氣二氣為一月二十四氣為一年〉
立春〈正月節〉雨水〈中〉驚蟄〈二月節〉春分〈中〉清眀〈三月節〉穀雨〈中〉立夏〈四月節〉小滿〈中〉芒種〈五月節〉夏至〈中〉小暑〈六月節〉大暑〈中〉立秋〈七月節〉處暑〈中〉白露〈八月節〉秋分〈中〉寒露〈九月節〉霜降〈中〉立冬〈十月節〉小雪〈中〉大雪〈十一月節〉冬至〈中〉小寒〈十二月節〉大寒〈中〉 漢初啓蟄正月中雨水二月節三統歴穀雨三月節清眀三月中後俱改
七十二候〈五日為一候六候為一月七十二候為一年見周公時訓後魏始載於歴呂氏春秋十二
紀禮記取為月令其上則見於夏小正〉
東風解凍 蟄蟲始振 魚上冰 獺祭魚 候鴈北 草木萌動〈正月六𠉀〉桃始華 倉庚鳴 鷹化為鳩鳦鳥至 雷乃𤼵聲 始電〈二月六𠉀〉桐始華 田鼠
化為鴽 虹始見 萍始生 鳴鳩拂其羽 戴勝降於桑〈三月六𠉀〉螻蟈鳴 蚯蚓出 王瓜生 苦菜秀靡草死 麥秋至〈四月六𠉀〉螳螂生 鵙始鳴 反舌
無聲 鹿角解 蜩始鳴 半夏生〈五月六𠉀〉溫風至蟋蟀居壁 鷹乃學習 腐草為螢 土潤溽 大雨時行〈六月六𠉀〉涼風至 白露降 寒蟬鳴 鷹乃祭鳥 天地始肅 禾乃登〈七月六𠉀〉鴻鴈來 鳦鳥歸羣鳥養羞 雷乃收聲 蟄蟲坯戶 水始涸〈八月六𠉀〉鴻鴈來賔 雀入水為蛤 菊有黃華 豺祭獸草木黃落 蟄蟲咸俯〈九月六𠉀〉水始冰 地始凍 雉入水為蜃 虹藏不見 天氣上騰地氣下降 閉塞成冬〈十月六𠉀〉鶡旦不鳴 虎始交 荔挺出 蚯蚓結 麋角解 水泉動〈十一月六𠉀〉鴈北鄉 鵲始巢雉雊 雞乳 征鳥厲疾 水澤腹堅〈十二月六𠉀〉
十嵗陽〈爾雅〉
太嵗在甲曰閼逢 乙曰旃蒙 丙曰柔兆 丁曰彊圉 戊曰著雍 己曰屠維 庚曰上章 辛曰重光 壬曰元黓 癸曰昭陽 史記甲曰焉逢乙曰端蒙丙曰游兆丁曰彊梧戊曰徒維己曰祝犂庚曰商橫辛曰昭陽壬曰橫艾癸曰尚章
十二嵗隂〈同上〉
太嵗在子曰困敦 丑曰赤奮若 寅曰攝提格卯曰單閼〈一作亶安又蟬墕〉辰曰執徐〈一作除〉巳曰大荒落〈史作芒駱〉午曰敦牂 未曰協洽〈史作葉又作汁〉申曰涒灘 酉曰作噩〈史作鄂〉戌曰閹茂〈史作掩漠〉亥曰大淵獻
十月陽〈同上〉
在甲曰畢 在乙曰橘 在丙曰修 在丁曰圉在戊曰厲 在己曰則 在庚曰窒 在辛曰塞在壬曰終 在癸曰極
十二月名〈周禮硩蔟氏書十有二月之號是也〉
正月為陬 二月為如 三月為㝛 四月為餘五月為臯 六月為且 七月為相 八月為壯九月為元 十月為陽 十一月為辜 十二月為塗 正月得甲曰畢陬二月得乙曰橘如三月得丙曰修㝛四月得丁曰圉餘五月得戊曰厲臯六月得己曰則且七月得庚曰窒相八月得辛曰塞壯九月得壬曰終元十月得癸曰極陽十一月得甲曰畢辜十二月得乙曰橘塗周而復始
十二月律〈陽月為律隂月為呂故曰六律六呂〉
正月太簇 二月夾鐘 三月姑洗 四月中呂五月蕤賔 六月林鐘 七月夷則 八月南呂九月無射 十月應鍾 十一月黃鍾 十二月大呂
十二月卦
正月泰〈乾九三三陽溫厚之氣始於此〉二月大壯〈乾九四四陽〉三月夬〈乾九五五陽〉四月乾〈乾上九六陽溫厚之氣盛於此〉五月姤〈坤初六一隂始生〉六月遯〈坤六二二隂〉七月否〈坤六三三隂嚴凝之氣始於此〉八月觀〈坤六四四隂〉九月剝〈坤六五五隂〉十月坤〈坤上六六隂嚴凝之氣盛於此〉十一月復〈乾初九一陽始生〉十二月臨〈乾九二二陽〉
十二月中星〈月令言昏旦所中書言分至所中 朱子曰堯時星中至月令而差唐一行謂嵗差〉孟春昏參旦尾 仲春昏弧旦建星 季春昏七星旦牽牛 孟夏昏翼旦婺女 仲夏昏氐旦危 季夏昏火旦奎 孟秋昏建星旦畢 仲秋昏牽牛旦觜觿 季秋昏虛旦柳 孟冬昏危旦七星 仲冬昏東壁旦軫 季冬昏婁旦氐
十二㑹〈月令注〉
孟春陬訾〈日在營室〉仲春降婁〈日在奎〉季春大梁〈日在胃〉孟夏實沈〈日在畢〉仲夏鶉首〈日在東井〉季夏鶉火〈日在柳〉孟秋鶉尾〈日在翼〉仲秋壽星〈日在角〉季秋大火〈日在房〉孟冬析木〈日在尾〉仲冬星紀〈日在斗〉季冬𤣥枵〈日在婺女〉
軒轅十二次〈世紀黃帝受命推分星次以定律度〉
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須女曰星紀之次於辰在丑謂之赤奮若於律為黃鐘斗建在子今吳越分埜〈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封之虞志也越國度越禮義無所拘也〉其自婺女八度至危十六度曰𤣥枵之次一名天黿於辰在子謂之困敦於律為大呂斗建在丑今齊分埜〈釋名齊齊也地在渤海南渤齊之中也〉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韋之次一名娵訾於辰在亥謂之大淵獻於律為太簇斗建在寅今衛分埜〈釋名衛衛也立武庚為殷後設三監以守衛也〉自奎五度至胃六度曰降婁之次於辰在戌謂之閹茂於律為夾鐘斗建在卯今魯分埜〈釋名魯魯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魯也〉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曰大梁之次於辰在酉謂之作噩於律為姑洗斗建在辰今趙分埜〈釋名趙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國也〉自畢十二度至東井十五度曰實沈之次於辰在申謂之涒灘於律為中呂斗建在巳今晉魏分埜〈釋名晉進也其土在北有事於中國則進而南也又取晉水以為名其水迅進也〉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曰鶉首之次於辰在未謂之葉洽於律為蕤賔斗建在午今秦分埜〈釋名秦津也其地沃有津潤也〉自柳九度至張十七度曰鶉火之次於辰在午謂之敦牂一名大律於律為林鐘斗建在未今周分埜〈釋名周地在岐山南其山四周也〉自張十八度至軫十一度曰鶉尾之次於辰在巳謂之大荒落於律為夷則斗建在申今楚分埜〈釋名楚辛也其地人性急數有戰爭辛楚也〉自軫十二度至氐四度曰壽星之次於辰在辰謂之執徐於律為南呂斗建在酉今韓鄭分埜〈釋名鄭町也其地多平町町然也〉自氐五度至尾九度曰大火之次於辰在卯謂之單閼於律為無射斗建在戌今宋分埜〈釋名宋送也地接淮泗而東南傾以為殷後若雲滓穢所在送使隨流入東海也〉自尾十度至斗十度百三十五分而終曰析木之次於辰在寅謂之攝提格於律為應鐘斗建在亥今燕分埜〈釋名燕宛也北方沙漠平廣此地在𣵠鹿山南宛然以為國都也〉
十二月建〈淮南子以斗柄初昏所指言之〉
正月招搖指寅 二月指卯 三月指辰 四月指巳 五月指午 六月指未 七月指申 八月指酉 九月指戌 十月指亥 十一月指子 十二月指丑 漢志閏月無中炁斗斜指兩辰之間
建除十二辰〈同上〉
如寅為建則 卯為除 辰為滿 巳為平〈主生〉午為定 未為執〈主陷〉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戌為成〈主少徳〉亥為收〈主大徳〉子為開〈主太嵗〉丑為閉〈主太隂依次直日〉
十二宮分
寳瓶〈子〉磨蝎〈丑〉人馬〈寅〉天蠍〈卯〉天秤〈辰〉雙女〈巳〉獅子〈午〉巨蟹〈未〉隂陽〈申〉金牛〈酉〉白羊〈戌〉雙魚〈亥〉
十二時〈左𫝊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又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日出禺中闕者尊王公也〉夜半〈子皁〉雞鳴〈丑士〉平旦〈寅卿〉日出〈卯闕〉食時〈辰公〉禺中〈巳闕〉日中〈午王〉日昳〈未臺〉晡時〈申僕〉日入〈酉僚〉黃昏〈戌隸〉人定〈亥輿〉
六時
寅 卯 巳 午 申 酉
百度〈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注百刻也尚書緯謂刻為商士昏禮日入三商為昏〉
每日十二時 每時八刻二十分 每刻六十分
三統
黃鐘為天統〈十一月〉林鐘為地統〈六月〉大簇為人統〈正月〉
三正〈三代迭用自漢武帝後皆用夏正建寅為嵗首〉
子為天正〈周建之〉丑為地正〈商建之〉寅為人正〈夏建之〉 甘誓怠棄三正謂天地人之正道
三微〈三正記不以二月後為正者萬物不齊莫適所統故必以三隂之月也〉
十一月〈陽氣始養根於黃泉之下萬物皆赤赤者盛陽之色也故周為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芽而白白者隂氣故殷為地正氣尚白〉正月〈萬物始孚甲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為人正色尚黒〉
三長月〈長音丈俗忌此三月不上官〉
正月〈寅〉五月〈午〉九月〈戌〉
三令節〈貞元中詔以此三日百寮𨕖勝地追賞為樂〉
二月一日〈中和節〉三月三日〈上巳節〉九月九日〈重陽節〉
三朔
平眀〈夏用之〉雞鳴〈商用之〉夜半〈周用之〉
五際〈詩內𫝊隂陽終始際㑹之嵗〉
卯 酉 午 戌 亥
三朝〈又曰三始元旦也〉
嵗之朝 月之朝 日之朝
四始〈漢書四時之始〉
正月 朔 嵗首 立春
四君𠉀〈天文志凡𠉀嵗媺惡謹𠉀嵗始〉
冬至日 臘眀日 正月旦 立春
三伏〈四時代謝皆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立秋金代火金畏
火故遇庚必伏〉
初伏〈夏至後第三庚日〉中伏〈第四庚日〉末伏〈立秋後初庚日〉
祖臘二日〈髙堂隆議王者各以所行之盛而祖以其終而臘〉
水行之君子祖辰臘〈水始於申盛於子終於辰〉火行之君午祖戌臘〈火始於寅盛於午終於戌〉木行之君卯祖未臘〈木始於亥盛於卯終於未〉金行之君酉祖丑臘〈金始於巳盛於酉終於丑〉土行之君戌祖辰臘〈土始於未盛於戌終於辰〉 漢火徳〈故午祖戌臘〉魏土徳〈故戌祖辰臘〉晉金徳〈故酉祖丑臘〉
三代臘日〈風俗通臘者獵也獵取禽獸以祭先祖也或曰接也新故交接狎獵大祭以報功也〉夏曰嘉平 殷曰清祀 周曰大蜡 漢改曰臘
三儺〈周禮方相氏〉
季春命國儺〈九門磔禳以畢春氣〉仲秋天子乃儺〈以達秋氣〉季冬命有司大儺〈出土牛以送寒氣下及民庶皆得儺也〉
冬三至〈三禮義宗〉
隂氣極至 陽氣始至 日行南至
冬三極
晝漏極短 去極極逺 晷景極長
三餘〈董遇力學常以三餘讀書〉
冬者嵗之餘 夜者日之餘 隂雨者時之餘
五夜〈周禮司寤氏掌夜時注夜有五更亦曰五鼓〉
甲夜〈一更〉乙夜〈二更〉丙夜〈三更〉丁夜〈四更〉戊夜〈五更〉
三澣〈即上中下三旬蓋本唐制十日一休沐而襲之也〉
上澣 中澣 下澣
浹旬浹辰〈浹周徧也〉
十日干一周故言浹旬 十二日支一周故言浹辰
甲庚三日〈易本義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庚更也事之變也〉
蠱先甲三日〈辛也前事過中而將壊則可自新以為後事之端〉後甲三日〈丁也後事方始而尚新便當丁寧以監前事之失〉㢲先庚三日〈丁也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後庚三日〈癸也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
六日〈淮南子髙誘曰遷六日今年以子冬至後年以午冬至陸倕刻漏銘六日無辨五夜不分〉冬至子午 夏至卯酉〈冬至加三日則夏至之日也〉嵗遷六日周而復始
七日來復〈易本義自五月姤而一隂始生至此七爻而一陽來復〉
姤〈午一隂坤初六〉遯〈未〉否〈申〉觀〈酉〉剝〈戌〉坤〈亥〉復〈子一陽乾初九〉
一之日二之日七月九月〈王氏詩義四月正陽亦言月隂始於四月生於五月也〉七月九月隂生矣則言月 一之日二之日陽生矣則言日〈與易臨至於八月有凶七日來復同意〉 按詩傳一之日周正月建子也二之日殷正月建丑也三之日夏正月建寅也四之日周四月夏二月建卯也
元日元辰〈南齊禮志亥者辰之末故記稱元辰曰吉亥〉
郊天陽也故以元日祈穀 籍田隂也故擇元辰躬耕 月令章句日榦也辰支也有事於天用日有事於地用辰
天地三變〈天官書〉
三十年一小變 百年中變 五百年大變 左𫝊十二年為一終〈一星終也〉
三古
上古〈伏羲時〉中古〈周文王時〉下古〈孔子時〉
萬物三嵗而發〈越絶書倪計內經〉
太隂三嵗處金則穰 三嵗處水則毀 三嵗處木則康 三嵗處火則旱
百六陽九〈道跡經言〉
陽九者天旱海涌而陵焦 百六者天水海陸而陵淵 洪景盧續筆雲以歴志攷之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陽九次隂九又次隂七陽七隂五陽五隂三陽三皆謂災嵗大率經嵗四千五百六十而災嵗五十七以數計之每八十嵗則值其一則陽九即當承百六而言災嵗蓋不止陽九也 攷王湜太乙肘後備檢雲凡四百五十六年而一陽九二百八十八年而一百六陽九竒數也為陽數之窮百六偶數也為隂數之窮皆所謂厄㑹也與景盧所記不同而有理
讀書紀數略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四目録
天部
厯律𩔖
厯代五十七厯
厯五十變
六厯
漢五厯
漢魏三厯
元魏八厯
三家新厯
九家厯
唐二十三家厯
八厯
宋十八厯
六術
厯正五官
三元
厯元三本
厯聖人之徳六
厯法四紀
大衍厯十二議
七術
四家厯經
厯注之用六
言天三家
説天六等
春秋日食三十六
三家星官
唐渾儀三重
宋渾儀三器
司天臺渾儀九事
紹聖司天二器
東京四渾儀
刻漏長短數
元祐四刻漏
浮漏四壺
晷漏四法
刻漏四家
地中
五聲
五音別名
七音
祖孝孫七音
三指定律
三宮
四清聲
六間
七始
七律
十二律
十二律長短相生
十二鐘律
京房六十律
古法七品
漢五量
四器
六矩
六度
五則
黃帝五量
三物
三器
五度
三代尺
尺度十五等
太府寺四等尺
五權
五量
齊四量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四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天部
厯律𩔖
厯代五十七厯
黃帝調厯 顓頊厯 虞厯 夏厯 殷厯 周厯魯厯〈皆以四分起數〉漢太初厯〈鄧平〉三統厯〈劉歆〉四分厯〈古法〉乾
象厯〈劉洪〉魏黃初厯〈韓翊〉景初厯〈偉〉晉太始厯 正厯〈劉智〉春秋長厯〈杜預〉乾度厯〈李修王顯用杜鎮〉東晉通厯〈王朔〉姚秦三紀甲子元厯〈姜山及〉宋七曜厯〈徐廣〉元嘉厯〈何承天〉大明厯〈祖沖之〉梁厯〈虞𠠎〉涼厯〈趙𣤆〉北魏正光厯〈崔光〉東魏興光厯〈李業興〉北齊天保厯〈宋景業〉甲寅元厯 劉孝孫厯 張孟賔厯 後周天和厯〈甄鸞〉明克讓厯 丙寅元厯〈同上〉隋開皇厯〈張賔〉大業厯〈張胄元〉皇極厯〈劉焯〉唐戊寅厯〈傅仁均〉麟徳厯〈李淳風〉經緯厯〈瞿羅曇〉光宅厯〈同上〉乙巳元厯〈南宮説〉開元大衍厯〈僧一行〉九執厯〈來自西域〉至徳厯〈韓穎〉寶應五紀厯〈郭獻之〉建中正元厯〈徐承嗣〉元和觀象厯〈徐昻〉長慶宣明厯〈穆宗詔日官作〉景福崇元厯〈邊岡〉符天厯〈曹士篤〉石晉調元厯〈馬重續〉五代明元厯〈王處訥〉萬分厯 蜀永昌厯〈胡秀材〉正象厯〈亦蜀人作〉南唐齊政厯〈陳威勲〉五代顯徳欽天厯〈王朴〉
厯五十變〈李心傳朝野雜記〉
黃帝至秦厯凡七變 漢四百年厯凡四變 魏晉迄隋厯十六變〈後魏後周六厯不預〉唐三百年厯凡九變〈及五代調元欽天而厯法弊〉自建隆迄紹熙二百五十年厯十四變
六厯〈史正義〉
黃帝厯 顓頊厯 夏厯 殷厯 周厯 魯厯續漢志黃帝厯起辛卯顓頊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
漢五厯
顓頊厯〈髙帝〉太初〈武帝〉三統〈劉歆作〉四分〈章帝〉乾象〈靈帝〉
漢魏三厯〈宋志三人皆善厯者〉
太初〈鄧平修舊制新〉乾象〈劉洪始減四方定月行遲疾〉景初〈楊偉斟酌兩端以立多少因朔積分設差以推合朔月蝕〉
元魏八厯〈初用魏景初厯後平涼土得趙𣤆所修元始以代之〉
景初 元始 五寅元 景明 正光 興和 永安 武定
三家新厯〈魏延昌〉
屯𮪍校尉張洪 盪冦將軍張龍祥 校書郎李業興
九家厯〈總成一厯請名神龜〉
前三家新厯倂 盧道䖍 衛洪顯 胡榮 沙門統道融 樊仲遵 張僧豫
唐二十三家厯
漢之太初 三統 四分 乾象 魏之景初〈一本有黃初〉晉之正厯 河西之元始 宋梁陳有元嘉 大明 大同 七曜 元魏有永安 甲子 武定若天保 大𧰼 甲寅 甲子元則北齊周厯也若劉〈孝孫〉李〈徳林〉之開皇 大業 皇極則隋厯也 竝戊寅 麟徳凡二十三家
八厯
戊寅元厯〈武徳〉甲子元厯〈麟徳〉大衍〈開元〉五紀〈寶應〉正元〈建中〉觀𧰼〈元和〉宣明〈長慶〉崇元〈景福〉 加至徳厯凡九變
宋十八厯
應天〈建隆初造〉乾元〈太平興國〉儀天〈咸平〉崇天〈天聖〉明天〈治平〉奉天〈熙寧〉觀天〈元祐〉占天〈崇寧〉紀元〈同上〉統元〈紹興〉乾道〈乾道〉淳熙〈淳熙〉㑹元〈紹熙〉統天〈慶元〉開禧〈開禧〉淳祐〈淳祐〉㑹天〈寶祐〉成天〈咸淳〉
六術〈晉志黃帝使容成綜斯六術〉
羲和占日 常儀占月 車區占星氣 伶倫造律呂 大撓造甲子 隸首作算數
厯正五官〈左傳郯子曰昔黃帝少皥氏之世鳯鳥適至故為鳥師而鳥名〉
鳯皇氏為厯正 元鳥氏司分〈鳦也以春分來秋分去〉伯趙氏司至〈伯勞也以夏至來冬至去〉青鳥氏司啟〈倉庚也以立春鳴立夏止〉丹鳥氏司閉〈鷩雉也以立夏來立冬去四者皆厯正之官〉
三元
周以天元 殷以地元 夏以人元
厯元三本〈三代而下造厯者各有增創〉
太初起以律而𠉀氣於黃鐘 大衍符以易而較數於分杪 授時準以晷而測驗於儀𧰼
厯聖人之徳六〈漢志〉
以本氣者尚其體 以綜數者尚其文 以考𩔖者尚其𧰼 以作事者尚其時 以占徃者尚其源以知來者尚其流
厯法四紀〈同上〉
章〈十九年為一章〉會〈二十七章為一㑹計五百一十三年〉統〈三㑹八十一章為一統計一千五百三十九年〉元〈三統九㑹二百四十三章為一元計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章㑹統元運於無窮 後漢書十九嵗為一章〈至朔同日謂之章〉七十六嵗為一蔀〈至朔同在日首謂之蔀計四章〉千五百二十嵗為一紀〈二十蔀計八十章〉四千五百六十嵗為一元〈三紀計一百四十章〉此前後二書之不同也
大衍厯十二議〈一行厯〉
厯本議 中氣議 合朔議 滅沒略例 卦候議卦議 日度議 日盈縮略例 九道議 晷
漏中星略例 日蝕議 五星議
七術〈同上〉
歩中朔術 歩𤼵斂術 歩日𨇠術 歩月離術歩軌漏術 歩交㑹術 歩五星術
四家厯經
傅仁均 李淳風 南宮説 一行
厯注之用六〈六典太卜令〉
大㑹 小㑹 雜㑹 嵗㑹 除建 人神
言天三家〈張衡傳注〉
周髀〈晉志曰蓋天〉宣夜 渾天 賀道養記一方天〈興於王充〉二軒天〈起於姚信〉三穹天〈聞於虞昺〉
説天六等〈月令正義言天地形狀之殊凡有六等〉
渾天〈張衡所述〉蓋天〈周髀以為法〉宣夜〈無所師法〉安天〈虞喜作〉昕天〈姚信作〉穹天〈虞聳作〉 張行成曰堯之厯𧰼蓋天法也舜之璇璣渾天法也
春秋日食三十六
榖梁以為朔二十六 晦七 夜二 二日一 公羊以為朔二十七 二日七 晦二 左氏以為朔十六 二日十八 晦一 不書日者二〈有甲乙者三十四食既二〉
三家星官〈隋志〉
甘氏〈齊甘徳〉石氏〈魏石申夫〉巫咸〈殷〉 凡二百五十四官一千二百八十三星倂二十八宿及輔官附坐一百八十五星總二百八十二官一千四百六十八星 元嘉中錢樂之鑄渾天銅儀以朱墨白三色別三家
唐渾儀三重〈李淳風鑄表裏三重置凝暉閣〉
六合儀 三辰儀 四遊儀
宋渾儀三器〈司天監沈括對〉
在外曰體〈立四方上下之位〉其次曰𧰼〈法天地之運行〉其內曰璣衡〈璣以察緯衡以察經璣可左右衡可上下〉
司天臺渾儀九事〈至道間韓顯符鑄〉
天經雙規 遊規 直矩 窺管 平準輪 赤道環 黃道環 龍柱 水臬
紹聖司天二器〈儀象制度法略〉
儀〈規天矩地機輪隱中以察三光驗寒暑〉象〈其圓如丸其大數圍以布列宿著天經〉
東京四渾儀〈每座重二萬斤〉
至道儀〈在刻漏所韓顯符製〉皇祐儀〈在翰林司天院蘇易簡〉熙寧儀〈在太史局沈括〉元祐儀〈在合臺蘇頌〉
刻漏長短數〈梁刻漏經謂秦之遺法漢代施用〉
冬至晝漏四十五刻冬至之後日長九日加一刻夏至晝漏六十五刻夏至之後日短九日減一刻元嘉起居注以日出入定晝夜冬至晝四十刻夏至夜亦宜四十刻夏至晝六十刻冬至夜亦宜六十刻春秋分晝夜各五十刻 今減夜限日出前日入後昏明際各二刻半以益晝夏至晝六十五刻冬至晝四十五刻二分晝五十五刻而已
元祐四刻漏〈史注〉
浮箭漏 秤漏 沈箭漏 不息漏
浮漏四壺〈熙寧間近陽門觀浮漏沈括上議〉
求壺 度壺 複壺 建壺
晷漏四法〈薛季宣言〉
銅壺 香篆 圭表 輥彈
刻漏四家
何承天 朱史 宋景 唐刻漏經
地中〈司馬文正公日景圖日行黃道每嵗有差地中當隨而轉移〉
周在洛邑 漢在潁川陽城 唐在浚儀
五聲
宮〈最濁為君〉商〈次濁為臣〉角〈半清半濁為民〉徵〈微清為事〉羽〈最清為物〉欲知宮舌居中〈喉音一曰唇音季夏土〉欲知商開口張〈齒頭正齒秋金〉欲知角舌縮卻〈牙音春木〉欲知徵舌柱齒〈舌音夏火〉欲知羽撮口聚〈喉音唇重唇輕冬水〉 觀物外篇先閉後開春也純開夏也先開後閉秋也冬則閉而無聲
五音別名〈爾雅〉
宮謂之重 商謂之敏 角謂之經 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劉歆雲宮中也君也為四音之綱其聲重厚如君之徳商章也臣也其聲敏疾如臣之節角獨也民也其聲圓長經貫清濁如民之象徵祉也事也其聲抑迭續其音如事之緒羽宇也物也其聲低平掩映自下而髙五音備成如物之聚而為柳也
七音〈按五音宮與商商與角徵與羽相去各一律角與徵羽與宮相去二律相去一律音節和相去二律音節逺故角徵之間近徵収一聲比徵少下謂變徵羽宮之間近宮収一聲少髙於宮謂變宮〉
宮〈黃鐘之數八十一分三分損一以下生徵〉徵〈三分益一以上生商〉商〈三分損一以下生羽〉羽〈三分益一以上生角〉角〈以三分之不盡一算數不可行聲所以止於五也〉變徵 變宮
祖孝孫七音
一宮 二商 三角 四變徵 五徵 六羽 七變宮
三指定律〈禹以聲為律以身為度得左三指合之為九寸則黃鐘之律定餘律生焉第二指為民為
角大指為事為祉故不用為裁管之法〉
中指為君指〈三節三寸裁為宮聲之音〉四指為臣指〈三節三寸裁為商聲之管〉五指為物指〈三節三寸裁為羽聲之管〉
三宮〈周禮大司樂注〉
天宮夾鐘〈圜鐘圜丘〉地宮林鐘〈函鐘方丘〉人宮黃鐘〈宗廟〉 晉律志三宮正聲下徵清角
四清聲〈朱文公謂半律通典謂子聲〉
黃鐘 大呂 太簇 夾鐘
六間〈太𤣥六始為律六間為呂周語注六呂在六律之間〉
十一月黃鐘〈乾初九也六律之首〉十二月大呂〈坤六四也〉正月太簇〈乾九二也〉二月夾鐘〈坤六五也〉三月姑洗〈乾九三也〉四月中呂〈坤上六也〉五月蕤賔〈乾九四也〉六月林鐘〈坤初六也〉七月夷則〈乾九五也〉八月南呂〈坤六二也〉九月無射〈乾上九也〉十月應鐘〈坤六三也〉
七始〈漢律厯志舜七始樂又曰七宗〉
黃鐘〈天始宮土〉林鐘〈地始徵火〉太簇〈人始商金〉姑洗〈春始角木〉蕤賔〈夏始變徵日〉南呂〈秋始羽水〉應鐘〈冬始變宮月〉
七律〈周語注周有七音景王問七音之律〉
黃鐘為宮 太簇為商 姑洗為角 林鐘為徴南呂為羽〈為五正聲〉應鐘為變宮 蕤賔為變徵〈為二和聲〉
十二律〈陽六為律陰六為呂又曰六律六同本十二鐘之名以為十二律之名黃帝命榮猨所鑄〉黃鐘 太簇 姑洗 蕤賔 夷則 無射〈已上六律屬陽〉大呂 夾鐘 中呂 林鐘 南呂 應鐘〈已上六律屬陰〉
十二律長短相生〈蔡元定三分損益隔八相生上生知益下生知損律所生者常同位呂所
生者常異位故曰律娶妻而呂生子〉
黃鐘三分損益〈下〉生林鐘 林鐘〈上〉生太簇 太簇〈下〉生南呂 南呂〈上〉生姑洗 姑洗〈下〉生應鐘 應鐘〈上〉生蕤賔 蕤賔〈上〉生大呂 大呂〈下〉生夷則夷則〈上〉生夾鐘 夾鐘〈下〉生無射 無射〈上〉生仲呂
十二鐘律
生為十二律 制為十二鐘 候為十二管 旋為十二宮 布為十二辰 測為二十四氣 衍為六十律 合為六十聲 變為六十八調 六六相因為三百六十音〈以當一嵗之數〉
京房六十律〈論律者皆以十二律循環相生不知三分損益徃而不返仲呂再生黃鐘止得八寸
七分有竒不成黃鐘正聲故以仲呂再生別名執始轉生四十八律〉
律起黃鐘〈子〉黃鐘生林鐘〈未〉林鐘生太簇〈寅〉太簇生南呂〈酉〉南呂生姑洗〈辰〉姑洗生應鐘〈亥〉應鐘生蕤賔〈午〉蕤賔生大呂〈丑〉大呂生夷則〈申〉夷則生夾鐘〈卯〉夾鐘生無射〈戌〉無射生仲呂〈巳〉仲呂生執始〈子〉執始生去滅〈未〉去滅生時息〈寅〉時息生結躬〈酉〉結躬生變虞〈辰〉變虞生遲內〈亥〉遲內生盛變〈午〉盛變生分否〈丑〉分否生解形〈申〉解形生開時〈卯〉開時生閉掩〈戌〉閉掩生南中〈巳〉南中生丙盛〈子〉丙盛生安度〈未〉安度生屈齊〈寅〉屈齊生歸期〈酉〉歸期生路時〈辰〉路時生未育〈亥〉未育生離宮〈午〉離宮生凌陰〈丑〉凌陰生去南〈申〉去南生族嘉〈卯〉族嘉生鄰齊〈戌〉鄰齊生內負〈巳〉內負生分動〈子〉分動生歸嘉〈未〉歸嘉生隨時〈寅〉隨時生未卯〈酉〉未卯生形始〈辰〉形始生遲時〈亥〉遲時生制時〈午〉制時生少出〈丑〉少出生分積〈申〉分積生爭南〈卯〉爭南生期保〈戌〉期保生物應〈巳〉物應生質未〈子〉質未生否與〈未〉否與生形晉〈寅〉形晉生惟汗〈酉〉惟汗生依行〈辰〉依行生包育〈亥〉包育生謙待〈未〉謙待生未知〈寅〉未知生白呂〈酉〉白呂生南授〈辰〉南授生分烏〈亥〉分烏生南事〈午〉錢樂之為三百律合六十律日當一管
古法七品〈荀勉校尺所用〉
姑洗玉律 小呂玉律 西京銅望臬 金錯望臬銅斛 古錢 建武銅尺
漢五量〈律志黃鐘所生凡有五法〉
備數 和聲 審度 嘉量 權衡
四器
規〈圓〉矩〈方〉準〈平〉繩〈直〉
六矩〈周髀算經商髙答周公問用矩之道〉
平矩以正繩 偃矩以望髙 覆矩以測深 臥矩以知逺 環矩以為圓 合矩以為方
六度〈淮南子陰陽大制有六度〉
天為繩 墬為準 春為規 夏為衡 秋為矩冬為權
五則〈漢志法度之器也〉
規〈少陽 東 春木 仁生〉矩〈少陰 西 秋金 義方〉權〈太陰 北冬 水 知謀〉衡〈太陽 南 夏火 禮齊〉繩〈中央 四季土 信誠〉 魏相雲太昊乘震執規司春炎帝乘離執衡司夏少昊乘兌執矩司秋顓頊乘坎執權司冬黃帝乘坤艮執繩司下土
黃帝五量〈家語〉
權衡 升斛 尺丈 里歩 十百
三物〈樂志三物有時而蔽總其法於數使分寸龠合銖兩皆起於黃鐘〉
一黍之廣積為分寸 一黍之多積為龠名 一黍之重積為銖兩
三器〈程迥述三器圖義〉
度 量 衡
五度〈所以度布帛也〉
分〈一蠶之絲為忽忽十為絲絲十為毫毫十為釐釐十為分〉寸〈十分〉丈〈十尺〉引〈十丈〉 説文十髪為程十程為分 説苑十粟為一分
三代尺〈蔡邕獨斷〉
夏十寸為尺 殷九寸為尺〈外紀湯十二寸為尺〉周八寸為尺周語注五尺為墨倍墨為丈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大戴禮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
尺度十五等
一周尺漢志劉歆銅斛尺建武銅尺晉泰始荀勉律尺為晉前尺祖沖之所傳銅尺 二晉田夫玉尺梁法尺 三梁表尺 四漢官尺晉始平得古銅尺五魏尺 六晉後尺 七後魏前尺 八中尺 九後尺後周市尺開皇官尺 十東魏後尺 十一蔡邕銅籥尺後周玉尺 十二宋氏尺錢樂之渾天儀尺後周鐵尺開皇初調鐘律尺及平陳後調鐘律水尺 十三開皇萬寶常律呂水尺 十四雜尺趙劉曜渾天儀土圭尺 十五梁朝俗間尺
太府寺四等尺〈景祐間詔丁度髙若訥等與王朴律準比校詳定多不相合〉
鐵尺〈比律準長三寸二分強〉景表尺〈長四分〉鄧保信尺〈長一寸九分強〉阮逸等尺〈長七分強〉
五權〈所以權輕重也〉
銖〈百黍為一銖一龠十二銖〉兩〈二十四銖〉斤〈十六兩〉鈞〈三十斤〉石〈四鈞百二十斤〉説苑十粟重一圭十圭一銖 禮記注八兩曰錙説文六銖也
五量〈所以量榖粟也〉
龠〈八十四黍為圭圭四為撮千二百黍為龠〉合〈合龠為兩龠〉升〈十合〉斗〈十升〉斛〈十斗曰石〉
齊四量〈左傳晏子云齊舊四量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釡釡十則鐘〉
豆〈音斗四升〉區〈音謳四豆〉釡〈四區六斗四升〉鐘〈十釡六石四斗〉
讀書紀數略卷四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五目録
地部
廣輪𩔖
二方
四方
四維
六極
八鎮
五帶
六大州
四大神州
大九州
八𡒕
八紘
八極
四極
禹四極
四𮎰
四表
四裔
四海
四遊
山海經十八篇
先王作土三
山河兩戒
堯九州
舜十二州
禹貢五服
殷九州
周九州
九州三道
周五服
六服
九服
秦三十六郡
漢十三部
東漢四履
蜀二州
魏十二州
吳五州
晉十九州
宋二十二州
唐十道
十五道
闗中十二道
宋二十三路
元十二行省
二十二道
明兩直𨽻十三省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五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廣輪𩔖
二方〈翼奉傳上方之情樂下方之情哀孟康注〉
上方〈謂北與東也陽氣所萌生〉下方〈謂南與西也陰氣所萌生〉
四方〈四正方也〉
東 西 南 北 漢志八嵗學五方謂四方中央
四維〈地四角也〉
東南〈㢲〉西南〈坤〉東北〈艮〉西北〈乾〉 淮南子東北報徳之維西南背陽之維東南常羊之維西北號通之維
六極〈荀子宇中六指謂之極呂氏春秋曰六合漢郊祀歌曰六幕張衡賦曰六區〉
上 下 東 西 南 北 又東北南為三垂
八鎮〈雄傳不言九者中央一鎮天子居之左思賦注曰八區〉
四方 四隅 家語東西為緯南北為經 周禮東西為廣南北為輪 物理論地形西北髙東南下東西長南北短
五帶〈以天勢分山海自北而南為五帶〉
一在晝長晝短二圈之間〈地甚熱帶近日輪故也〉二在北極圈之內 三在南極圈之內〈地俱冷帶逺日輪故也〉四在北極晝長圈之間 五在南極晝短圈之間〈二地皆謂正帶不甚冷𤍠日輪不逺不近故也〉
六大州〈以地勢分輿地〉
曰歐邏巴 曰利未亞 曰亞細亞 曰北亞墨利加 曰南亞墨利加 曰墨瓦臘泥加
四大神州〈從崑崙分四界〉
東弗於逮〈一作東弗提婆〉南贍部洲〈一作南閻浮提〉西瞿𫆀尼 北鬱單越
大九州〈周禮疏神農以上有大九州黃帝徳不及逺惟於神州之內分為九州騶衍曰中國之於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二分名曰赤縣神州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各有裨海環之大瀛海環其外〉
東南神州曰農土 正南卭州曰沃土 西南戎州曰滔土 正西弇州曰幷土 中央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一作桂〉曰肥土 正北濟州〈一作營〉曰成土東北薄州〈一作咸〉曰隱土 正東陽州曰申土
八𡒕〈淮南子九州之外乃有八𡒕又曰八埏孟康曰埏際也〉
東北曰大澤曰無通 東曰大渚曰少海 東南曰具區曰元〈大也〉澤 南曰大夢曰浩澤 西南曰渚資曰丹澤 西曰九區曰泉澤 西北曰大夏曰海澤北曰太㝠曰寒澤
八紘〈同上八𡒕之外乃有八紘言為天下綱紀也〉
東北之紘曰和丘曰𮎰土 東方之紘曰棘林曰桑野 東南之紘曰大窮曰衆安 南方之紘曰廣都曰反戶 西南之紘曰焦僥曰炎土 西方之紘曰金丘曰沃野 西北之紘曰一目曰沙所 北方之紘曰積氷曰委羽
八極〈同上地之窮盡處也晉地理志八紘之外名為八極〉
方土之山曰蒼門〈東北〉東極之山曰開明門〈東方〉波母之山曰陽門〈東南〉南極之山曰暑門〈南方〉編駒之山曰白門〈西南〉西極之山曰閶闔門〈西方〉不周之山曰幽都門〈西北〉北極之山曰寒門〈北方〉
四極〈爾雅四方極逺之國〉
東至泰遠 西至邠國 南至濮鉛 北至祝栗
禹四極〈同上〉
岠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 北戴斗極為空桐 東至日所出為太平 西至日所入為太蒙
四𮎰〈同上四方𮎰昧之地〉
觚竹〈北〉北戶〈南〉西王母〈西〉日下〈東疑即日本〉
四表〈堯典注又曰四外〉
嵎夷〈東表〉南交〈南表〉昧谷〈西表〉幽都〈北表〉
四裔〈舜典〉
幽州〈北裔 共工 窮竒〉崇山〈南裔 澧州驩兜 渾敦〉三危〈西裔 燉煌三苗 饕餮〉羽山〈東裔 海州 檮杌〉
四海〈大戴禮髙陽氏乘龍而至四海〉
北幽陵 南交趾 西流沙 東蟠木 禹使大章歩東極至西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歩豎亥歩南極盡北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歩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西不盡流沙南不盡衡山東不盡東海北不盡恆山
四遊〈博物志四遊之極謂之四表〉
冬至地上北而西三萬里 夏至地下南而東三萬里 春秋二分其中矣
山海經十八篇〈劉歆定前五篇名五藏山經〉
南山經第一 西山 北山 東山 中山 海外南 海外西 海外北 海外東 海內南 海內西 海內北 海內東 大𮎰東 大𮎰南 大𮎰西 大𮎰北 海內經第十八
先王作土三〈職方注〉
太平之時土廣萬里中國七千 中平之世土廣七千中國五千 晩季之世土廣五千中國三千
山河兩戒〈唐天文志觀兩戒之象與雲漢之所終始而分野可知矣〉
北戒自三危積石至朝鮮謂北紀 南戒自岷山嶓冡達閩中謂南紀 河源自北紀之首與涇渭濟瀆相表裏謂北河 江源自南紀之首與漢水淮瀆相表裏謂南河
堯九州〈中國之地為九州堯使禹治水時遂因其舊始冀次兗而終於雍言治水之序〉
冀州〈帝都〉兗州〈濟河〉青州〈海岱〉徐州〈海岱及淮〉州〈淮海〉荊州〈荊及衡陽〉豫州〈荊河〉梁州〈華陽黑水〉雍州〈黑水西河〉
舜十二州〈舜以冀青地廣分冀東恆山之地為幷州其東北醫無閭之地為幽州又分青東之遼東
為營州而冀州止河內之地即河東一路是為十二州〉
冀州 兗州 青州 徐州 州 荊州 豫州梁州 雍州 幷州 幽州 營州
禹貢五服〈每服五百里五服計二千五百里〉
甸服 侯服 綏服 要服 𮎰服
殷九州〈爾雅郭璞曰此殷制也無青梁幷又曰九有九圍〉
冀州〈兩河〉豫州〈河南〉雝州〈河西〉荊州〈漢南〉州〈江南〉兗州〈濟河〉徐州〈濟東〉幽州〈燕〉營州〈齊〉
周九州〈周禮職方氏無徐梁營始揚次荊而終於幷言逺近之序〉
州〈東南〉荊州〈正南〉豫州〈河南〉青州〈正東〉兗州〈河東〉雍州〈正西〉幽州〈東北〉冀州〈河內〉幷州〈正北〉 呂氏春秋有徐無幷
九州三道〈周禮正義九州總為三道先從南方起尊陽方也〉
一道〈東南曰揚 次正南曰荊 西南不置州統屬雍即次河南曰豫〉二道〈次正東曰青次河東曰兗次正西曰雍〉三道〈次東北曰幽 次河內曰冀 次正北曰幷〉
周五服〈周語祭公謀父〉
甸服〈日祭〉侯服〈月祀〉賔服〈時享〉要服〈嵗貢〉𮎰服〈終王〉
六服〈周禮大行人畿方千里其外為六服九州之外謂之蕃國周官六服羣辟㒺不承徳〉侯服 甸服 男服 采服 衛服 要服
九服〈同上取服役天子為義也大司馬九畿取制畿封國為義也〉
侯服〈即禹甸服言為王斥堠也〉甸服〈言為王治田出稅也〉男服〈即禹侯服言為王任職也〉采服〈言為王治事也〉衛服〈即禹綏服言宣力以衛內也〉蠻服〈言其俗之慢也〉夷服〈即禹要服言其俗之易也〉鎮服〈謂須鎮守之也〉藩服〈即禹𮎰服謂其為藩籬也〉
秦三十六郡〈始皇幷天下置守分郡三川河東在諸郡之首所以陪輔闗中即漢所謂三河也〉內史 三川〈漢更名河南〉河東 南陽 南郡 九江彰郡〈漢更名丹陽〉㑹稽 潁川 碭郡 泗水 薛郡東郡 瑯琊 齊郡 上谷 漁陽 右北平 遼西 遼東 代郡 鉅鹿 邯鄲〈即趙〉上黨 太原雲中 九原〈漢更名五原〉鴈門 上郡 隴西 北地漢中 巴郡 蜀郡 黔中〈即武陵〉長沙 後置閩中南海桂林𧰼郡凡四十郡
漢十三部〈元封初部置刺史領天下郡國一百二改雍曰涼改梁曰益東漢改交阯曰交州省幷州〉司𣜩校尉〈領京兆扶風馮翊𢎞農河東河內河南七郡〉豫州刺史〈領潁川汝南沛郡梁國魯國三郡二國〉冀州刺史〈領魏郡鉅鹿常山清河廣平真定中山信都河間趙國四郡六國〉兗州刺史〈領陳留東郡山陽濟陰泰山城陽淮陽東平五郡三國〉徐州刺史〈領琅琊東海臨淮泗水廣陵楚國三郡三國〉青州刺史〈領平原千乘濟南齊郡北海東萊膠東高密菑川六郡三國〉荊州刺史〈領南陽南郡江夏桂陽武陵零陵長沙六郡一國〉州刺史〈領廬江九江㑹稽丹陽豫章六安五郡一國〉益州刺史〈領漢中廣漢武都蜀郡犍為越巂牂牁益州八郡〉涼州刺史〈領安定北地隴西武威金城天水張掖酒泉燉煌九郡〉幷州刺史〈領太原上黨上郡西河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鴈門九郡〉幽州刺史〈領𣵠郡渤海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廣陽樂浪𤣥菟十郡一國〉交州刺史〈領南海鬱林蒼梧交趾合浦九真日南七郡〉 朔方刺史不在十三州之限
東漢四履〈盛如前漢〉
東樂浪郡 西燉煌郡 南日南郡 北鴈門郡西南永昌郡
蜀二州〈後漢全制巴蜀置州二有郡二十二〉
益州〈治成都〉梁州〈治漢中〉
魏十二州〈曹操據中原有州十二領郡國六十有八〉
司𣜩〈治河南〉豫州〈治譙〉荊州〈治襄陽〉兗州〈治武威〉青州〈治臨菑〉徐州〈治彭城〉涼州〈治天水〉秦州〈治上邽〉冀州〈治趙〉幽州〈治范陽〉州〈治壽春〉幷州〈治晉陽〉
吳五州〈孫權北據江南盡海置州五冇郡四十三〉
交州〈治安南〉廣州〈治南海〉荊州〈治江陵〉郢州〈治江夏〉州〈治丹陽〉
晉十九州〈武帝平吳分天下為十九州〉
司州〈治江南〉兗州〈治濮陽〉豫州〈治項城〉冀州〈治趙郡〉幷州〈治晉陽〉青州〈治臨菑〉徐州〈治彭城〉荊州〈初治襄陽後江陵〉州〈初治壽春後建業〉雍州〈治京兆〉秦州〈治上邽〉益州〈治成都〉梁州〈治南鄭〉寧州〈治雲南〉幽州〈治范陽〉平州〈治昌黎〉交州〈治安南〉廣州〈治番禺〉涼州〈治武威〉
宋二十二州〈南北分爭州郡不常宋受晉禪有州二十二〉
州〈建業〉南徐〈京口〉徐州〈彭城〉南兗〈廣陵〉兗州〈魯郡〉南豫〈宣城〉豫州〈壽陽〉江州〈潯陽〉青州〈臨菑〉冀州〈厯城〉司州〈義陽〉荊州〈南郡〉郢州〈江夏〉湘州〈長沙〉雍州〈襄陽〉梁州〈南鄭〉秦州〈上邽〉益州〈成都〉寧州〈雲南〉廣州〈南海〉交州〈安南〉越州〈合浦〉
唐十道〈太宗倂省州郡分為十道三百一十有五州〉
闗內道〈凡二十二州〉河南道〈凡二十八州〉河東道〈凡十九州〉河北道〈凡二十五州〉山南道〈凡三十三州〉隴右道〈凡二十一州〉淮南道〈凡十四州〉江南道〈凡五十一州〉劍南道〈凡三十三州〉嶺南道〈凡七十州〉
十五道〈開元初增置〉
京畿〈治西京城內〉都畿〈治東都〉闗內〈京官遙領〉河南〈治汴州〉河東〈治蒲州〉河北〈治魏州〉隴右〈治鄯州〉山南東〈治襄陽〉山南西〈治興元〉江南東〈治吳郡〉江南西〈治洪州〉劍南〈治蜀郡〉淮南〈治廣陵〉黔中〈治黔中〉嶺南〈治南海〉
闗中十二道〈兵志武徳初置後更為十二軍〉
萬年 長安 富平 醴泉 同州 華州 寧州岐州 幽州 西麟 涇州 宜州
宋二十三路〈太宗分天下為十五路天聖為十八路元豐改置〉
京東東路 京東西路 京西南路 京西北路河北東路 河北西路 陜西路 秦鳯路 河東路 淮南東路 淮南西路 兩浙路 江南東路江南西路 荊湖南路 荊湖北路 成都路
梓州路 利州路 䕫州路 福建路 廣南東路廣南西路 一本有黔南燕山雲中
元十二行省〈各建中書省以轄州郡〉
都省〈治腹裏路總十一行省〉河南行省〈汴梁〉湖廣行省〈武昌〉江浙行省〈杭州〉江西行省〈龍興〉陜西行省〈京兆〉四川行省〈成都〉雲南行省〈中慶〉遼陽行省〈遼陽〉鎮東行省〈髙麗〉甘肅行省〈甘州〉嶺北行省〈和林〉
二十二道〈後分三十二道道設肅政廉訪司以紏察郡縣〉
燕南河北道〈真定〉河南江北道〈汴梁〉山東東西道〈濟南〉河東山西道〈太原〉西蜀四川道〈成都〉河西隴右道〈寧夏〉山北遼東道〈大寧〉陜西漢中道〈安西〉江北淮東道〈州〉淮西江北道〈廬州〉山南江北道〈江陵〉江南湖北道〈鄂州〉嶺南廣西道〈靜江〉海北廣東道〈廣州〉嶺北湖南道〈潭州〉江西湖東道〈龍興〉福建閩海道〈福州〉浙東海右道〈紹興〉江南浙西道〈杭州〉江東建康道〈寧國〉海北海南道〈雷州〉雲南八番道〈中原〉
明兩直𨽻十三省
北直𨽻〈北京古幽薊地〉南直𨽻〈南京古金陵地〉山東省〈古燕徐兗三州地〉山西省〈古冀州地〉河南省〈古兗冀豫三州地〉陜西省〈古雍州地惟漢中屬梁州〉四川省〈古梁州地〉湖廣省〈古荊州地〉浙江省〈古州地〉江西省〈古揚州地〉福建省〈始百粵地古州域〉廣東省〈始百粵地亦古揚州域〉廣西省〈古荊州及百粵地〉雲南省〈古梁州域百濮之地〉貴州省〈古荊梁二州之南殷周鬼方〉
讀書紀數略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六目録
地部
土田𩔖
五色土
分土惟三
九達
三路
三農
三壤
田三品
三田
三采
賜地四種
九等田
五地
五地生物
土五色
九州之土
土化九法
九土
九地
地圖六體
地十形
五溝
五塗
六鄉
六遂
八家為井
九夫為井
井田十一法
五義
畝歩三制
度地五法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六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土田𩔖
五色土〈禹貢注王者封五色土為大社建諸侯各割其方色土使立社燾以黃土苴以白茅〉東方青 南方赤 西方白 北方黒 上方黃
分土惟三〈周書〉
公侯百里 伯七十里 子男五十里
九達〈爾雅〉
一達謂之道路〈長路〉二達謂之岐旁〈岐道旁出〉三達謂之劇旁〈三道交錯〉四達謂之衢〈交道四出〉五達謂之康〈史記所謂康衢〉六達謂之荘〈左傳所謂得慶氏之木自車於荘〉七達謂之劇驂〈三道交復有一岐出〉八達謂之崇期〈四道交出〉九達謂之逵〈四道交出復有旁通〉
三路〈鄭注王制道中之途以逺別也〉
男子由右 婦人由左 車從中央
三農〈周禮太宰三農生五榖注〉
原 隰 平地 一曰山農澤農平地之農 詩傳三事就緒謂上中下農夫
三壤〈書禹貢〉
上 中 下
田三品〈周禮司空掌田之髙下善惡而謹別之〉
上田一嵗一墾為不易〈一夫一百畝〉中田二嵗一墾為一易〈一夫二百畝〉下田三嵗一墾為再易〈一夫三百畝〉
三田〈爾雅〉
一嵗菑〈今江東初耕地反草為菑〉二嵗新田〈詩於彼新田〉三嵗畬〈易不菑畬〉
三采〈周禮載師注畿內三等采地〉
家邑大夫之采地 小都卿之采地 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
賜地四種〈載師疏大夫以上〉
采田 賞田 加田 圭田
九等田〈同上〉
㕓里〈未有田宅〉圃〈二者皆國中地〉宅田 士田 賈田〈皆近郊地〉官田 牛田 賞田 牧田〈皆逺郊地〉 又甸有公邑之田裡有家邑之田稍有小都之田畺有大都之田
五地〈大司徒以土㑹之法辨五地之所生〉
山林 川澤 丘陵 墳衍 原隰 博物志地以山為輔佐石為骨川為脈草木為毛土為肉
五地生物〈謂辨木水火土金五土所宜也〉
山林動物宜毛植物宜皁民毛而方 川澤動物宜鱗植物宜膏民黒而津 丘陵動物宜羽植物宜覈民團而長 墳衍動物宜介植物宜英民晳而瘠原隰動物宜臝植物宜叢民豐肉而庳
土五色〈釋名〉
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禹貢梁州厥土青黎〉土黃而細密曰埴埴膩如脂也〈禹貢徐州厥土赤埴墳〉土赤曰䑕肝似䑕肝色也土白曰漂漂輕飛散也 土黒曰壚壚然解也〈禹貢〉
〈豫州厥土墳壚〉
九州之土〈管子羣土之長為五粟由五粟土而次之〉
粟 沃 位 蘟 壤 浮 ⿱ 纑 壏 剽沙 塥 猶 𢎳 殖 觳 鳧 桀
土化九法〈周禮草人相其地宜焚骨為灰以漬種蕡則燒蔴為之〉
騂剛用牛 赤緹用羊 墳壤用麋 渴澤用鹿鹹瀉用貆 勃壤用狐 埴壚用豕 疆㯺用蕡輕爂用犬 又倂青黎塗泥墳壚為十二壤
九土〈左傳楚蒍掩書注〉
度山林 鳩藪澤 辨京陵 表淳鹵 婁疆潦規堰瀦 町原防 牧隰臯 井沃衍
九地〈太𤣥九地髙下而別其差〉
沙泥 澤地 沚崖 下田 中田 上田 下山中山 上山
地圖六體〈漢武時司空裴秀著地圖以六者參而考之〉
一分率〈以辨廣輪之度〉二準望〈以正彼此之體〉三道理〈以定所由之數〉四髙下 五方邪 六迂直〈三者皆因地制宜以較平險之異〉
地十形〈物理論此氣勢之始終陰陽之所極也〉
龜龍體 麟鳯貌 弓弩勢 斗升象 張舒形塞閉容 隱真之安 累露之危 膏腴之利 塉埆之害
五溝〈周禮夫間有遂九夫為井井間有溝百夫為成成間有洫萬夫為同同間有澮以入於川〉遂〈深廣各二尺〉溝〈深廣各四尺〉洫〈深廣各八尺〉澮〈廣二尋深二仞〉川〈受遂溝洫澮水〉
五塗〈遂上有徑溝上有畛洫上有塗澮上有道川上有路以通行者〉
徑〈廣容牛馬行〉畛〈容大車〉塗〈容車一軌〉道〈容車二軌〉路〈容車三軌〉
六鄉〈大司徒所掌在郊百里內〉
比〈六鄉之民各五家為比使相保比有長〉閭〈五比使相受閭有胥〉族〈四閭使相塟族有師〉黨〈五族使相救黨有正〉州〈五黨使相賙州有長〉鄉〈五州萬二千五百家也使相賔鄉有大夫〉
六遂〈遂人所掌在王國百里六鄉外〉
鄰〈五家猶鄉之比有長〉里〈五鄰猶鄉之閭有宰〉酇〈四里猶鄉之族有長〉鄙〈五酇猶鄉之黨有師〉縣〈五鄙猶鄉之州有正〉遂〈五縣猶鄉之鄉有大夫〉 司㑹注郊〈去國百里〉甸〈去國二百里〉稍〈三百里〉縣〈四百里〉都〈五百里〉 又邑外曰郊郊外曰牧牧外曰野野外曰林林外曰坰
八家為井〈黃帝始作〉
井〈開四道而分八宅〉鄰〈一井〉朋〈三鄰〉里〈三朋〉邑〈五里〉都〈十邑〉師〈十都〉州〈十二師〉
九夫為井〈周禮小司徒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井〈九夫田九百畝方里而井謂四方各一里〉邑〈四井為邑方二里凡三十六夫受田三千六百畝〉丘〈四邑為丘方四里凡十六井一百四十四夫受田萬四千四百畝〉甸〈四丘為甸方八里凡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受田五萬七千六百畝〉縣〈四甸為縣方十六里凡二百五十六井二千三百四夫受田二十三萬四百畝〉都〈四縣為都方三十二里凡一千二十四井九千二百一十六夫受田九十二萬一千六百畝〉 丘氏雲司徒職以四數之田之實數也司馬法以十數之兼山川城郭言也
井田十一法〈漢志王制以周尺八尺為歩通典秦改二百四十歩為𤱔〉
歩〈六尺〉畮〈百歩〉夫〈百畝〉屋〈三夫〉井〈三屋〉通〈十井〉成〈十通〉終〈十成〉同〈十終〉封〈十同〉畿〈十封〉
五義〈春秋公羊注〉
無泄地氣 無費一家 同風俗 合巧拙 通財貨 玉海引通鑑外紀井田之義其利有十存亡相守出入相司嫁娶相媒有無相貸疾病相救是也
畝歩三制〈至道中竇儼謂所用乃漢制也〉
小畝歩百周制也 中畝二百四十漢制也 大畝三百六十齊制也
度地五法
五尺曰幾〈室中坐臥故用幾〉九尺曰筵〈堂上行禮故用筵〉八尺曰尋〈宮中院內無几筵故用手之尋〉六尺曰歩〈在野論里數故用歩〉七尺曰軌〈塗有三道車從中央故用軌〉
讀書紀數略卷六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七目録
地部
都邑𩔖
五帝三王都
殷五
三亳
周五遷
二周
二南
漢兩都
五都
蜀三都
魏五都
唐兩畿
五都
宋四京
元三都
明兩京
北京四水
燕京四面
冀州三案山
漢三輔
六輔
唐四輔
宋三輔
周三監
魯三都
三𣈆
三齊
三楚
三荊
三湘
三秦
三虢
三河
三魏
兩河
三吳
三陽
三餘
三越
三蜀
三巴
四川
三韓
禹萬國
周千八百國
周五國
書八國
詩四國
春秋十八國
春秋百二十四國
太原六名
七國形勢
三國形勢
九國之師
漢同姓九國
異姓八國
七國
齊分為七
趙分為六
梁分為五
淮南分為三
梁諸州五品
唐州府九等
縣邑七等
六雄州
十望縣
參國五鄙
五屬十連
逺近郊數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七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都邑𩔗
五帝三王都〈文中子〉
少昊都曲阜 顓頊都濮陽 帝嚳都亳 堯都冀舜都蒲坂 夏都安邑 湯都亳 周都雍洛
殷五
湯自南亳遷西亳 仲丁遷囂〈一曰敖滎陽故城〉河亶甲居相〈內黃東南十三里名殷城〉祖乙居耿〈一曰景龍門東南十二里〉盤庚遷殷〈渡河南居西亳〉 書序自契至湯八遷始從先王居見經傳者凡四契始封商昭明居砥石相土徙商丘湯居亳也
三亳〈皇甫謐〉
北亳〈蒙城〉南亳〈穀熟縣〉西亳〈偃師縣〉 書正義三亳阪尹蓋湯舊都之民服文王者分為三邑東成臯南轘轅西降谷其長居險故名阪尹
周五遷
后稷封邰 三世公劉遷邠 又九世古公亶父遷岐〈豐水西〉又三世武王都鄗〈豐水東〉自此十二世平王遷洛邑〈東周〉又至敬王遷成周〈洛陽都城〉
二周〈太王居周原號國曰周〉
西周〈武王都鎬〉東周〈成王遷洛亦曰成周〉 後考王封弟河南是為桓公二世至惠公長子號西周公分少子號東周公亦曰東西二周 前西周鎬京也東周東都也後西周河南也東周洛陽也
二南〈周國本在岐山陽文王都豐分岐周故地為周公召公采邑使周公為政於國中召公宣化於諸侯〉周南 召南
漢兩都〈言為天下總㑹之所也亦曰二京〉
西都〈長安前漢都〉東都〈洛陽後漢都〉
五都〈西都賦〉
洛陽 邯鄲 臨淄 宛 成都
蜀三都〈水經注〉
成都 新都 廣都 左思三都賦為蜀吳魏
魏五都
洛陽〈因漢業遂都焉〉譙〈先人本國〉許昌〈漢所居〉長安〈西京遺跡〉鄴〈王業本基〉
唐兩畿〈開元中置兩畿按察使亦曰兩京又曰兩都〉
京畿〈京兆治西京城〉都畿〈河南治東都城〉
五都〈肅宗寶應元年詔〉
上都〈京兆〉東都〈河南〉北都〈太原上又為三都〉西都〈鳯翔〉南都〈江陵〉
宋四京〈京大也天子所居謂京師師衆也〉
東京〈開封府汴〉西京〈河南府洛〉南京〈應天府宋〉北京〈大名府魏〉
元三都〈元史世祖至元元年〉
開平府上都〈闕庭所在每四月草青則駕幸避暑〉燕京中都〈分立省部〉大興府大都〈中都東北置今城焉每八月草將枯則回〉
明兩京〈又曰兩直𨽻〉
南京〈應天府〉北京〈順天府〉
北京四水〈蓬窗日録〉
青龍水〈為白河出密雲南流至通州城〉白虎水〈為玉河出玉泉山經大內出都城注通惠河與白河合〉朱雀水〈為盧溝河出大同桑乾入宛平界出盧溝橋〉𤣥武水〈為溼餘髙梁黃花鎮川榆河俱繞京師之北而東與白河合〉
燕京四面〈按燕京在禹貢則冀州域蘇秦所謂天府百二之國也〉
大河繞其南 泰山聳其左 華山環其右 前則三案重圍鸞鳯跂而蛟龍走 後則九河歸宿浴日月而浸乾坤
冀州三案山〈朱子語𩔖古今建都之地莫過於冀所謂無風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山脈從雲中𤼵來前則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為前案 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江南五嶺諸山為第三重案
漢三輔〈為京師翊衛也〉
京兆〈中〉馮翊〈左〉扶風〈右〉
六輔〈文𨕖注兒寛開六輔渠〉
京兆 馮翊 扶風 河東 河南 河內
唐四輔〈唐都長安以此四州為輔〉
同州〈馮翊郡〉華州〈華陰郡〉岐州〈扶風郡〉蒲州〈河東郡〉
宋三輔〈宋都汴三州屬京西北路〉
鄭州 滑州 汝州 崇寧以澶鄭許拱為四輔
周三監〈書説當從康成林氏曰武王封武庚而使三叔監之〉
管 蔡 霍〈康成詩譜天子使大夫為三監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管 蔡商〈安國書傳鄁封武庚鄘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殷民謂之三監〉
魯三都〈三桓私邑也孔子墮之〉
郈〈叔孫氏邑〉費〈季孫氏邑〉成〈孟孫氏邑圍之不克〉
三晉〈春秋時趙魏韓三家皆晉卿共滅智伯而分其地〉
趙〈都邯鄲〉魏〈都大梁〉韓〈都鄭〉 韓非子六晉幷智范中行言也
三齊
中臨菑 左平陸 右即墨 漢志膠東膠西濟南
三楚〈漢書注〉
南楚〈江陵〉西楚〈彭城即徐州〉東楚〈吳郡即蘇州〉 文選三楚多秀士注楚文王都郢昭王都鄀考烈王都壽春
三荊
北荊州〈伊陽縣〉東荊州〈唐州〉荊州〈鄧州〉
三湘〈湖南潭州又水名見後〉
湘鄉 湘潭 湘源
三秦〈項羽封秦降將三人於闗中號三秦〉
雍王〈章邯都廢丘〉塞王〈司馬欣都櫟陽〉翟王〈董翳都髙奴〉
三虢
北虢〈大陽〉東虢〈滎陽〉西虢
三河〈漢書収三河之士又水名見後〉
河南〈周都〉河內〈商都〉河東〈堯都〉 光武紀三河未澄河南河北河東
三魏〈水經注〉
魏郡 東部為陽郡 西部廣平郡
兩河〈爾雅兩河間冀州〉
河南〈淄青淮西〉河北〈成徳魏博盧龍〉 通典西則龍門之河東則洚水大陸之河
三吳
東吳〈蘇州〉中吳〈潤州〉西吳〈湖州〉 通典吳郡吳興丹陽
三陽〈世説注〉
山陽 東陽 暨陽
三餘〈梁武帝時童謡王氣在三餘乃於三處為厭勝法不知長興有餘干山也〉
餘干 餘姚 餘杭
三越〈文選注〉
吳越〈杭州〉閩越〈福州〉南越〈廣州〉 漢書西粵南粵閩粵
三蜀〈蜀都賦注〉
蜀都〈即成都〉廣漢〈漢髙分置〉犍為〈漢武分置〉
三巴〈左傳巴子國三巴記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
中巴〈巴縣屬渝州〉巴西〈綿州〉巴東〈歸州夔州魚復雲安等處〉
四川
西川〈成都〉東川〈潼州〉北川〈利州〉南川〈䕫州〉 一曰宋南渡後始分益利䕫梓為四路故曰四川 唐置西川東川為兩川 明分川西〈治成都龍安二府〉川北〈治順慶寶寧二府潼川一州〉上川東〈治重慶一府〉下川東〈治䕫州一府〉下川南〈治敘州馬湖二府瀘州一州鎮雄烏撒東川烏𫎇四軍民府〉上川南〈治嘉眉卭雅四州〉為六道
三韓〈東國名在海外〉
馬韓 辰韓 弁韓
禹萬國〈鄭康成説〉
州十有二師 一師百國 一州千二百國 畿外八州總九千六百國其餘四百國在畿內
周千八百國
八州州二百一十國 天子縣內九十三國 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而太昊黃帝後唐虞侯伯猶存
周五國〈漢伏湛傳文王受命征伐五國〉
犬戎 密須 𦒿 䢴 崇
書八國〈牧誓注皆羌戎屬文王者〉
庸 蜀 羌 髳 微 盧 彭 濮
詩四國
密 阮 徂 共〈皇矣維彼四國箋〉管 蔡 商 奄〈東征四國是皇注〉
春秋十八國〈周景王五年齊景公楚靈王率㑹盟諸侯朝周者一十八國〉
齊 魯 燕 吳 衛 晉 鄭 楚 蔡 陳越 宋 曹 滕 薛 許 莒 秦 左氏傳宗周列國有杞邾小邾無燕
春秋百二十四國〈東坡圖説蠻戎不在其間〉
魯〈侯〉晉〈侯〉楚〈子〉齊〈侯〉秦〈伯〉吳〈子〉越〈子〉宋〈公〉衛〈侯〉鄭〈伯〉陳〈侯〉蔡〈侯〉邾〈子〉曹〈伯〉許〈男〉莒〈子〉杞〈侯子伯〉滕〈侯子〉薛〈侯伯〉小邾〈子〉息〈侯〉隨〈侯〉虞〈公〉北燕〈伯〉紀〈侯〉巴〈子〉鄧〈侯〉郕〈伯〉徐〈子〉鄫〈子〉芮〈伯〉胡〈子〉南燕〈伯〉州〈公〉梁〈伯〉茍〈侯〉賈〈伯〉凡〈伯〉祭〈伯〉宿〈男〉鄅〈子〉原〈伯〉䕫〈子〉舒鳩 滑〈伯〉郯〈子〉黃 羅郉〈侯〉魏 霍 郜〈子〉鄋暪 向 偪陽〈男〉韓〈侯〉舒庸 焦 夷 申〈侯〉密〈公〉耿 麋〈子〉萊〈子〉
〈子〉頓〈子〉沈〈子〉榖〈伯〉譚〈子〉舒〈子〉䢵〈子〉白狄 頼〈子〉肥〈子〉鼓〈子〉戎〈子〉蠻 唐〈侯〉潞〈子〉江 鄖 權 道 桓貳 軫 絞 蓼 六 遂 崇 戴 冀 溫〈子〉厲 項 英氏 介 巢 盧 根牟 無終〈子〉郝姒 蓐 狄 房 鮮虞 陸渾 桐 鄀 於餘丘 須句〈子〉顓臾 任 葛 蕭 牟 鄟
極 鄣
太原六名〈詩地理考〉
太原 大鹵 大夏 夏墟 晉陽 晉
七國形勢〈蘇秦説七國〉
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闗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 燕東有朝鮮北有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嘑沱易水碣石鴈門之饒 趙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 韓北有鞏洛成臯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魏南有鴻溝陳汝南許郾昆陽召陵舞陽新都新郪東有淮潁煑棗無胥西有長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棗 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亦稱四塞之國〉楚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
三國形勢〈胡安國設險論〉
魏都許不恃方城而守襄陽 蜀都益不恃劍門而守漢中 吳都秣陵不恃大江而守荊渚
九國之師〈過秦論〉
齊 楚 燕 趙 韓 魏 宋 衛 中山
漢同姓九國〈惟長沙異姓又荊絶乃封吳〉
燕 代〈自鴈門太原以東至遼陽〉齊 趙〈自常山以南太行左轉渡河濟阿甄以東薄海〉梁 楚 荊 淮南 長沙〈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榖泗薄㑹稽〉
異姓八國〈史記髙祖定天下非同姓而王者八惟吳芮傳五世〉
趙〈張耳〉長沙〈吳芮〉梁〈彭越〉淮南〈黥布〉燕〈盧綰〉楚〈韓信〉韓〈韓王信〉臨江〈共敖〉
七國
吳 楚 趙 膠西 濟南 菑川 膠東
齊分為七〈漢諸侯王表〉
城陽 濟北 濟南 菑川 膠西 膠東
趙分為六〈同上〉
河間 廬州 中山 常山 清源
梁分為五〈同上〉
濟陽 濟東 濟川 山陽
淮南分為三〈同上〉
廬江 衡山
梁諸州五品〈朱異請分五品五品之外又二十餘州凡一百七州〉
上品二十州 次品十州 次品八州 次品二十三州 下品二十一州
唐州府九等〈陸䞇奏議〉
京府 都督都䕶府 四輔 六雄 十望 十緊上州 中州 下州
縣邑七等〈同上凡一千一百七十三〉
赤〈六〉畿〈八十二〉望〈七十八〉緊〈百十一〉上〈四百四十六〉中〈二百九十六〉下〈五百五十四〉 周禮五鄙〈二千五百家〉為縣此六遂之縣也四甸〈六十四井〉為縣此州里之縣也 呂氏春秋郡屬於縣趙簡子誓衆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是也 戰國縣屬於郡秦紀魏納上郡十五縣是也
六雄州〈六典〉
陜 懷 鄭 汴 魏 絳
十望縣〈同上〉
虢 汝 汾 晉 宋 許 滑 衛 相 洛一有亳渭無滑汾
參國五鄙〈齊語郊以內三分其國為三軍郊以外五分其鄙為五屬〉
制國五家為軌 十軌為里 四里為連 十連為鄉〈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制鄙三十家為邑 十邑為卒 十卒為鄉 三鄉為縣 十縣為屬〈五屬故立五大夫五正〉
五屬十連〈漢表注〉
五國以為屬屬有長 十國以為連連有帥 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 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
逺近郊數
周制天子畿內千里逺郊百里以此差之 逺郊上公五十里 侯四十里 伯三十里 子二十里男十里 近郊各半之 尚書傳百里之國二十里之郊七十里之國九里之郊五十里之國三里之郊
讀書紀數略卷七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八目録
地部
城闗𩔖
禹三城
九六城
秦趙燕三國長城
漢斗城二形
廣武二城
蜀二城
魏三城
陳倉二城
河陽三城
唐東都三城名
三受降城
朔方五城
石頭五城
麟州五堡
九州之險
三塗
九塞
八陘
洋州三谷
二羊腸坂
五赤壁
淮南控扼六
烽火臺八所
大江七渡
渭橋三
唐洛陽四橋
巨梁十一
蜀七橋
青溪七橋
𣈆四航
三市
漢長安四市
成都三市
秦四闗
三闗
入闗三道
漢兩闗
三闗
洛陽四闗
八闗
蜀漢三闗
義陽三闗
唐七闗
二十六闗
周復三闗
齊安五闗
梅子八闗
洋州八闗
燕山五闗
東西二闗
明內三闗
山西三闗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八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城闗𩔖
禹三城〈博物志謂城郭自禹始〉
強者攻 弱者守 敵者戰
九六城〈陸機所謂洛陽城即成周也後漢魏隋竝都此〉
城東西六里 南北九里
秦趙燕三國長城〈其地皆邊〉
秦昭王築長城置隴西北地上郡 趙武靈王築長城自代竝陰山下至髙闕為塞置雲中鴈門代郡燕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
漢斗城二形〈漢元帝初築長安城至今呼之〉
城南為南斗形 城北為北斗形
廣武二城〈後志河南滎陽有三皇山或曰三室山上有二城相去二百餘歩〉
東廣武 西廣武
蜀二城
太城 少城
魏三城〈魏明帝諸將堅守三城地有所必爭也〉
東置合肥 南守襄陽 西固祁山
陳倉二城〈上下相連〉
上城〈秦文公築〉下城〈魏太和中郝昭築〉
河陽三城〈通典〉
北城 南城 中潬城
唐東都三城名
宮城曰紫微城 皇城曰太微城 都城曰金城
三受降城〈張仁願為朔方總管築以拂雲祠為中城距東西兩城各四百里皆據衝要〉東城〈榆林東北八里屬振武〉西城〈豐州西北八十里天徳軍〉中城〈榆林漢名九原〉
朔方五城〈地理志長慶間李祐築於蘆子闗以䕶塞外〉
烏延 宥州 臨塞 陰河 陶子
石頭五城〈韓滉所築〉
石頭城 冶城 臺城 苑城 新城
麟州五堡〈慶厯間幷代都鈐轄張亢不踰月成之〉
清塞 百勝 中候 建寧 鎮川
九州之險〈左傳〉
四岳 三塗 陽城 太室〈即嵩山〉荊山 終南
三塗〈山名塗道也〉
伊闕〈一曰太行〉大谷〈一曰崤黽〉轘轅
九塞〈呂氏春秋山有九塞〉
大汾〈晉〉㝠阨〈𢎞農〉荊阮〈楚〉方城〈楚〉殽〈澠池〉井陘〈常山〉令疵〈遼西〉句注〈鴈門〉居庸〈上谷〉
八陘〈連山中斷曰陘地之險也 元和郡縣志太行山首始於河內自河內至幽州凡有八陘〉軹闗陘〈濟源縣〉太行陘 白陘〈皆在河內〉塗陘〈鄴西〉井陘〈常山〉飛狐陘 蒲陰陘〈中山〉軍都陘〈幽州〉
洋州三谷〈洋州要地〉
褒谷 駱谷 子午谷
二羊腸坂〈崔賾問一知二〉
上黨壺闗〈漢書地理志〉太原北九十里〈皇甫士安地理書〉
五赤壁〈江漢間言赤壁者五周瑜破曹操處惟江夏近是〉
黃州 嘉魚 江夏 漢陽 汊川
淮南控扼六
海陵 喻口 鹽城 寶應 清口 盱眙
烽火臺八所〈旦舉煙暮舉火各一以為信有警即三之〉
自當塗之褐山東 採石 慈湖 繁昌 三山至建昌之馬家渡 大城堙 池州之鵲頭山
大江七渡〈紹興司諫吳表臣言大江十郡其要不過七渡餘非徃來徑捷之處略為之防足矣〉荊南之公安 石首 岳之北津〈上流三〉鄂之武昌太平之採石〈中流二〉建康之宣化 鎮江之瓜州〈下流二〉
渭橋三〈史索隱〉
西渭橋〈西北咸陽路一曰即便橋在長安西漢武造〉東渭橋〈東北髙陵路一曰在萬年縣東不知始自何人〉中渭橋〈故城北一曰在長樂宮北秦時造〉
唐洛陽四橋〈宋㑹要〉
榖水 黃道〈天津橋北〉重津〈在南竝疏洛水〉分洛〈橋上流有石堰引水東南入伊〉
巨梁十一〈六典京都之衝要〉
河之蒲津 大陽 盟津 洛之孝義〈造舟之梁四〉洛之天津 水濟 中橋 灞之灞橋〈石柱之梁四〉渭川便橋中渭橋 東渭橋〈大柱之梁三〉
蜀七橋〈蜀太守李冰造以應七星〉
萬里橋 安樂橋 建昌橋 尾星橋 笮橋 永平橋 昇仙橋
青溪七橋〈建康〉
東門橋 鷄鳴橋 募士橋 菰首橋 尹橋 中橋 大橋
晉四航〈初學記孝武詔除丹陽等四桁稅即浮橋也〉
丹陽 竹格 朱雀 驃𮪍 又倂青溪為五航
三市〈周禮司市所掌〉
大市〈日⿴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
漢長安四市〈黃圖令舍當市樓以察商賈都尉掌之王尊尹京兆案治宿豪市賈東萬成西萬章〉直市〈富平津西南二十五里秦文公造物無二價故名〉柳市 東市 西市漢宮闕疏長安九市六在道西三在道東各方二
百六十六歩 廟記凡四里當一市
成都三市
蠶市 藥市 七寶市
秦四闗〈史正義在四闗之中故曰闗中〉
函谷闗〈東陜州〉武闗〈南商州〉散闗〈西鳯翔府〉蕭闗〈北原州〉
三闗〈失此三闗而蜀之門戶撤矣〉
大散闗 仙人闗 箭筈闗
入闗三道〈陳潛室言〉
自河北入為正道〈項羽光武安祿山也〉自河南入為間道〈漢髙桓溫檀道濟劉裕也〉自蜀入為險道〈漢髙由中道入又出定闗中諸葛亮亦從此出師〉
漢兩闗〈西域傳列四郡據兩闗〉
玉門 陽闗
三闗〈馮衍傳上黨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闗〉
上黨 壺口 石陘
洛陽四闗〈鮑昭樂府注〉
東成臯 南伊闕 西函谷 北孟津 一曰南有轘轅伊闕
八闗〈靈帝中平初置八闗都尉官通典河南壽安縣有後漢八闗城〉
伊闕 函谷 廣成 大谷 轘轅 旋門 小平津 孟津
蜀漢三闗〈張瑩漢南記〉
陽平闗 江闗 白水闗
義陽三闗〈信陽軍〉
平靖 武陽 廣峴
唐七闗〈大中三年北吐蕃以七闗歸於有司〉
石門 驛藏 木峽 制勝 六盤 石峽 蕭闗
二十六闗〈六典〉
京兆藍田 華州潼 同州蒲津 岐州散 龍州大震 原州隴山〈上闗〉京兆子午 駱谷 庫谷 同州龍門 會州會寧 原州木硤 石州孟門 嵐州合河 雅州卭崍 彭州蠶崖 安西鐵門 興州興城 渭津〈中闗〉涼州甘泉 百牢 河州鳯林利州石門 延州永和 綿州梧嶺 龍州涪水〈下闗〉
周復三闗〈世宗顯徳六年北征〉
益津闗〈為霸州〉瓦橋闗〈為雄州〉淤口闗置塞〈即信安軍〉
齊安五闗〈黃州〉
虎頭 黃土 白沙 木陵 大城
梅子八闗〈荊州長陽皆以備峒蠻者〉
四臨江南 四臨江北
洋州八闗
白椒 水碓 桐木 蒻嶺 三嶺 重陽 華陽青座
燕山五闗〈燕山之北蓋天所以限中外也〉
松亭〈景州北〉古北〈順州北〉居庸〈昌平西〉金坡〈易州西北〉隃闗〈平州東〉
東西二闗〈方輿勝略黃花鎮〉
東厯密雲馬蘭太平燕河屬於山海謂之東闗 西厯居庸白羊紫荊倒馬屬於龍泉謂之西闗
明內三闗
居庸〈隸薊州轄撞道等口〉紫荊〈隸保定轄沿河等口〉倒馬〈隸保定轄周家堡等口〉
山西三闗
鴈門 寧武 偏頭
讀書紀數略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九目録
地部
邊鎮𩔖
漢五屬國
朝鮮四郡
河西五郡
縁邊九郡
六郡良家子
西南五郡
尉佗七郡
初郡十七
唐河北二十四郡
六都䕶府
六邊州
河曲六州
河湟十一州
燕代十六州
吳十鎮
元魏六鎮
河南四鎮
淮南三鎮
三鵶鎮
唐六鎮
河朔三鎮
宋三鎮
建炎四鎮
明九邊
備倭七大鎮
廣東三路
福建水寨五
浙江六總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九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邊鎮𩔖
漢五屬國〈徙渾邪降者邊五郡因其舊為之〉
隴西 北地 上郡 朔方 雲中 一曰安定上郡天水五原張掖
朝鮮四郡〈武帝時置昭帝倂為樂浪元菟二郡〉
真番 臨屯 樂浪 元菟
河西五郡〈漢孝武列四郡後増置金城〉
張掖 酒泉 燉煌 武威 金城
縁邊九郡
五原 朔方 雲中 代郡 鴈門 定襄 右北平 上谷 漁陽
六郡良家子〈漢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家多出焉〉
隴西 天水 安定 北地 上郡 西河
西南五郡〈武帝置〉
越巂〈卭都〉沈黎〈筰都〉牂牁 汶山〈冉駹〉武都〈廣漢西白馬〉
尉佗七郡〈武帝時任囂置〉
南海 桂林 蒼梧 合浦 交趾 九真 日南增珠崖儋耳為南越九郡
初郡十七〈漢食貨志誅羌滅粵番禺以西至蜀南置〉
南海 蒼梧 鬱林 合浦 交阯 九真 日南珠崖 儋耳 武都 牂牁 越巂 沈黎 汶
山 犍為 零陵 益州
唐河北二十四郡〈𤣥宗聞祿山反歎曰河北二十四郡無忠臣𫆀時畢炕為廣平太守拒敵
城陷覆其家則忠臣不止平原常山也〉
河內〈懷〉汲郡〈衛〉鄴郡〈相〉廣平〈洺〉鉅鹿〈邢〉趙郡〈趙〉恆山〈恆〉博陵〈定〉上谷〈易〉范陽〈幽〉文安〈莫〉河間〈瀛〉饒陽〈深〉信都〈冀〉清河〈貝〉魏郡〈魏〉博平〈博〉平原〈徳〉景城〈滄〉樂安〈棣〉媯川〈媯〉密雲〈檀〉柳城〈營〉北平〈平〉
六都䕶府〈㑹要〉
單于 安西 安北〈為大都䕶〉安南 安東 北庭〈為中都䕶〉
六邊州〈唐調露初置〉
魯 麗 含 塞 依 契
河曲六州〈黙啜傳初突厥內附分處之〉
豐 勝 靈 夏 朔 代
河湟十一州〈大中中張義潮以十一州歸於有司〉
瓜 沙 伊 肅 鄯 甘 河 西 蘭 岷廓
燕代十六州〈石晉割以賂契丹〉
幽 薊 瀛 莫 𣵠 檀 順 興 媯 儒武 雲 應 寰 朔 蔚
吳十鎮〈通典〉
建平 西陵 樂鄉 南郡 巴丘 夏口 武昌皖城 牛渚圻 濡須塢
元魏六鎮〈見於史者竝在馬邑雲中界〉
懷𮎰 沃野 武川 懷朔 髙平 薄骨律
河南四鎮〈元嘉中有恢復河南之志魏主以河南兵少悉衆北渡〉
碻磝 滑臺 金墉 虎牢
淮南三鎮〈南齊髙閭謂為淮南之本源〉
壽陽 盱眙 淮隂
三鵶鎮〈汝州魯山縣後周置以禦齊亦名平髙城〉
三鵶第一〈百重山在鄧州向城縣〉三鵶之二〈分嶺山北〉第三鵶〈魯山縣界〉
唐六鎮〈杜牧戰論〉
河東 盟津 滑臺 大梁 彭城 東平
河朔三鎮
成徳〈鎮州〉魏博〈魏州〉盧龍〈幽州〉
宋三鎮
中山 太原 河間
建炎四鎮〈胡舜陟上言以三京闗陜析為四鎮〉
拱滑潁昌隸東京 鄭汝河陽隸西京 恩濮開徳隸北京 同華陜府隸京兆
明九邊
遼東 薊州 宣府 大同 榆林 寧夏 固原甘肅 大寧〈地初繞出山後遼東宣府大同勢相聯屬後移置保定而勢分矣〉
備倭七大鎮〈各有督撫總軍務臬臣備兵事總鎮大將軍職調度㕘遊備總等官司哨守〉廣東 福建 浙江 江南 淮 山東 薊遼
廣東三路
東路〈柘林碣石設把總惠潮設㕘將南澳有漳湖副總兵〉中路〈虎頭門設把總廣海設守備廣州有㕘將〉西路〈陽電設㕘將白鴿門設把總潮州有遊擊雷連有副總兵〉
福建水寨五〈皆領以把總〉
漳州銅山寨 泉州浯嶼寨 興化南日寨 福州小珵寨 福寧州烽火門寨
浙江六總〈各設把總〉
金鄉盤石二衛 松門海門二衛 昌國衛 定海衛 觀海臨山二衛 海寧衛
讀書紀數略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目録
地部
屬域𩔖
王制四方
禹貢西戎三國
三方
三域
隋西域三道
出西域四道
唐七路
入交州三道
梁職貢圖諸國
唐南蠻四國
顯慶四國入朝
三國貢方物
天寶八國來朝
西山八國
西域十二國
西域三十六國
西域十六國都督府
三都督府
賀魯六都督府
回紇九都督府
六都督府
七州
吐蕃沙鉢羅葉䕶六州
突厥五都督府
黨項十五都督府
河西二都督府
三種蠻
五溪蠻
五管
六詔
羅羅二種
黎人二種
蜒三蠻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屬域𩔖
王制四方
東方曰𭔃 南方曰𧰼 西方曰鞮 北方曰譯周禮四翟蠻閩夷貉
禹貢西戎三國〈禹貢地理志注〉
崑崙 析支 渠叟
三方〈漢書贊三方之開皆自好事之臣〉
西南蠻𤼵於唐蒙司馬相如 兩粵起於嚴助朱買臣 朝鮮由於渉何
三域〈後魏董琬使西域言〉
蔥嶺以東流沙以西為一域 姑墨以南月氐以北為一域 兩海之間水澤以南為一域
隋西域三道〈裴矩撰西域圖合四十四國凡為三道總湊燉煌〉
北道起伊吾 中道起髙昌 南道起鄯善于闐
出西域四道
自玉門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善為一道 自玉門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車師為一道 自莎車西一百里至蔥嶺西千三百里知郡為一道 自莎車西南五百里至蔥嶺西南千三百里波路為一道
唐七路〈正元宰相賈躭紀與闗戍走集最要者〉
一營州〈入安東道〉二登州〈海行入髙麗渤海道〉三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四中受降城〈入回鶻道〉五安西〈入西域道〉六安南〈通天竺道〉七廣州〈通海洋道〉
入交州三道
由廣西〈宋行之〉由廣東〈用水軍伏波以來行之〉由雲南〈元及明始開〉
梁職貢圖諸國〈李公麟帖雲梁元帝職貢圖三十餘國南史通典御覽皆無魯國與丙丙〉河南 中天竺 師子 北天竺 渴盤陀 武興蕃滑 波斯 百濟 龜茲 倭因 古柯 呵
跋 檀狐 密丹 白題 末林邑 婆利 宕昌狼牙修 武帝紀有扶南鄧至于闐蠕蠕髙麗於
陁利新羅盤盤丹丹九國而不見所謂蜑者
唐南蠻四國〈貞觀十二年來朝〉
僧髙 武令 迦乍 鳩密
顯慶四國入朝
瞻博〈或曰瞻婆〉婆岸千支〈在西南海中〉弗舎跋若 磨臘
三國貢方物〈同上〉
哥羅舎分〈在南海南〉修羅分〈在海北〉甘畢〈在南海上〉
天寶八國來朝
俱爛 那舎摩 威逺 蘇吉利 𤼵屋蘭 蘇利悉單 建城 新城 俱位
西山八國〈初雲南蠻附蕃其盜塞必以蠻為嚮道韋臯招徠之貞元九年皆請入朝〉
羌女〈王陽立志〉訶陵〈王董臥庭〉南水〈王姪尚悉曩〉白狗〈王羅陀忽〉逋租〈王弟鄧告知〉弱水〈王董辟和〉清逺 咄霸
西域十二國〈唐鴻臚卿王忠嗣上言〉
陀㧞恩單 羅剎 支都槃 勃達 河沒 政蘭湟滿 沙蘭 石國 罽賔 東米 史國
西域三十六國
婼羌 且末 精絶 戎盧 渠勒 皮山 烏秏西夜 蒲犂 依耐 無雷 捐毒 桃槐 休
循 疏勒 尉頭 烏貪 卑陸 渠𩔖谷 郁立師 單桓 蒲𩔖 西且彌 劫國 狐壺 山國車師〈凡二十七小國〉杆彌 于闐 難兜 莎車 溫宿龜茲 尉犂 危須 焉𦒿〈凡九次大國〉
西域十六國都督府〈志隴右道龍朔初置自于闐以西波斯以東隸安西都䕶府〉月支 大汗 條支 天馬 髙附 修鮮 寫鳯悅般 竒沙 姑墨 旅獒 崑墟 至拔 鳥
飛 王庭 波斯
三都督府〈隴右道顯慶年置〉
陰山州 大漠 元池州
賀魯六都督府〈同上〉
匐延 嗢鹿州 潔山 鹽泊州 雙河 鷹婆〈竝隸北庭都䕶府〉
回紇九都督府〈闗內道正觀二十一年置〉
達渾都督府 安化州 寧朔州 僕固州〈隸夏州都䕶府〉瀚海 金微 幽陵 龜林 堅昆〈隸安北都䕶府〉
六都督府〈正觀間以鐵勒回紇十三部內附置六府七州以酋長為都督刺史〉
瀚海 金微 燕然 幽陵 龜林 盧山
七州〈同上〉
髙蘭 臯闕 鷄鹿 雞田 榆溪 螮林 㝠顔
吐蕃沙鉢羅葉護六州〈開元二年以九姓部落置屬靈州〉
臯蘭 燕然 燕山 雞田 雞鹿 燭龍
突厥五都督府
定襄 雲中 桑乾 呼延 堅昆
黨項十五都督府
蘭池 芳池 相 興 永平 明定 清寧 忠順 寧保 靜塞 萬吉 樂容州 靜邊州 宜定 安化州
河西二都督府〈志〉
媯塞 渠黎
三種蠻〈南蠻名〉
黑齒蠻 金齒蠻 銀齒蠻
五溪蠻〈武陵〉
雄溪〈土俗作熊〉樠溪〈作明〉酉溪 潕溪〈作武〉辰溪
五管〈謂統攝沿邊溪㓊在嶺南〉
廣管 桂管 邕管 瓊管〈一曰安南〉容管
六詔〈即南詔國人稱王為詔〉
蒙雋詔 越析詔 浪穹詔 邆睒詔 施浪詔蒙舎詔
羅羅二種〈本羅鹿其俗尚鬼〉
烏蠻 白蠻
黎人二種〈鳲䲧蠻也今瓊崖儋萬四州地有五母山內皆黎族盤據聚而成村者曰峝峝各有主〉熟黎〈稍同編氓〉生黎〈有名無姓不受約束〉
蜒三蠻〈三才圖㑹以舟為室〉
魚蜒〈善舉竿釣〉蠔蜒〈善沒海取蠔〉木蜒〈善伐木取果〉
讀書紀數略卷十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一目録
地部
山川𩔖
五嶽
五嶽佐理
五嶽神名
泰山二巖
二華
華山三峰
二室
南嶽五峰
北嶽五別名
五鎮
五名山
九鎮山
九山三條
負二山
五臺山
砥柱三門
二崤
二嶓冡山
四東山
二浮玉山
三天柱山
二鸚鵡山
卯酉二山
海門二山
四流山
九連山
羅浮二山
五侯山
七臺山
閩中三山
旂鼓二山
峨嵋三山
驪山二嶺
褒斜二谷
四明山三入
太白山五名
覆釡山斗三形
馬當山二險
彭門九隴
冬桃山三面據險
洞庭山穴四通
武落鍾山二穴
月巖三形
鶴鳴山六形
龍角山二石
爭界二督郵
山四形
四時山色
山四有
五丘
九丘
五陵
伏羲陵二
女媧陵三
漢五陵
四海
四海神
二溟
四瀆
三大水
九川
六川
八流
三河
三川
兩源
四大河源
黃河九曲
黃河四大折
河水五色
河水九名
九河
宋四河
五河
濟水三伏三見
九江
三江
五湖
九州川
九州浸
九澤
十藪
諸國之水
二泊
五津
三水府
通江五大浦
浙江三源
新安江四源
漢水二源
漢江四水
三湘
五渚
十二溪
五溪水
武陵五溪
九溪
十八灘
九龍灘
宜春三峽
巴楚三峽
瞿唐二名
四川
沬水三派
皁江三支流
皁江九堰
左右二江
監家山三瀧
蘆溝河二派
桑乾河七泉
交河
二汶水
五汶水
媯汭二水
泉源二源
闗中八水
漆沮二流
白鷺洲二水
二清河
三泖
苕溪二源
霅溪四水
二箬溪
章貢二水
辰酉二水
水二源
禹二渠
漢二渠
晉三渠
唐三渠
三白渠
入城三渠
三大防
六堰
漢上林十池
靈巖山頂三池
錢塘六井
五雲井
多雲山三井
修覺山二井
三疊泉
潓泉七穴
靈池山八泉
雌雄二泉
五溫泉
溫泉三物
半湯
五珠池
三玉河
翁加黑亞四水
朝那湫二
八功徳水
五色河
九淵
三水相蕩
四時潮汐
瓊潮兩流
水一日盈涸
兩水相合
水四徳
觀水九似
水性五易
水三有
川數
五水
禹治水二道
漢決河七
賈讓治河三策
賈魯治河三策
黃河三説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一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山川𩔖
五嶽〈周禮大司樂注〉
岱〈兗州〉衡〈荊州〉華〈豫州〉嶽〈雍州〉恆〈幷州〉 纂要泰山〈今泰安州〉華山〈今華隂縣〉衡山〈今衡山縣〉恆山〈今定州〉嵩山〈今登封縣〉 又書四嶽無嵩山 爾雅霍山為南嶽即天柱山按霍山在今壽州六安縣天柱山在漢廬江郡𤄵縣
五嶽佐理
東嶽泰山羅浮括蒼為佐命蒙山東山為佐理 南嶽衡山霍山𤄵山為儲副天台句曲為佐理 中嶽嵩山少室武當為佐命太和陸渾為佐理 西嶽華山地肺女幾為佐命西城青城娥眉嶓冡為佐理北嶽恆山河逢抱犢為佐命𤣥隴崆峒陽洛為佐理又三佐命山則青城山天柱山廬山
五嶽神名〈龍魚圖呼之令人不病〉
泰山神姓圓名常龍 衡山神姓丹名靈峙 華山神姓浩名鬱狩 恆山神姓澄名渭渟 嵩山神姓壽名逸羣 一雲嵩山君角普生嵩山將軍石元泰山君元丘目睦泰山將軍唐巨華山君浩元倉華山將軍鄒尚衡山君爛洋光衡山將軍朱丹恆山君伏通萌恆山將軍莫惠
泰山二巖
西巖為仙人石閭 東巖為介丘
二華〈薛琮注西京賦華山對河東首陽山河水過之而曲行河神巨靈手擘其上足蹋其下中分為兩以通河流今華嶽上掌形具在其腳跡在首陽山下華山頂上有池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因名〉
太華 少華
華山三峯〈記髙嵓四合重嶺秀起頂方七里三峯直上晴霽可睹〉
南峯 西峯 東峯
二室〈嵩山三十六峯二室相去十七里其下各有石室〉
太室〈東〉少室〈西髙八百六十丈上方十里與太室相埓但差小耳〉
南嶽五峯〈衡山七十二峯其最大者五而紫葢石囷芙蓉極秀〉
祝融 紫蓋 石囷 芙蓉 天柱
北嶽五別名〈括地誌或名太茂山〉
蘭臺府 列女宮 華陽臺 紫微宮 太乙宮
五鎮
東鎮沂山〈在沂州〉南鎮會稽山〈在越州〉中鎮霍山〈在晉州〉西鎮吳山〈在隴州〉北鎮巫閭山〈在營州〉 周禮大司樂四鎮無吳山唐志四鎮無霍山
五名山〈封禪書天下名山八而五在中國此黃帝所常遊與神會者〉
華山 首山 太室 泰山 東萊
九鎮山〈周禮職方氏九州之鎮山也〉
會稽山〈揚州〉衡山〈荊州〉華山〈豫州〉沂山〈青州〉岱山〈兗州〉嶽山〈雍州〉醫無閭〈幽州〉霍山〈冀州〉恆山〈幷州〉 爾雅有梁山幽都山崑崙墟無衡山嶽山恆山以沂山為斥山蓋字誤也 史正義索隱皆以為九州之山岍壺口底柱太行西傾熊耳嶓冡內方岐 淮南子呂氏春秋九山則會稽泰山王屋首山太華岐山太行羊腸孟門也
九山三條〈禹貢正義馬融王肅皆然〉
岍為北條〈隴州〉西傾為中條〈洮州〉嶓冡為南條〈興元〉 鄭康成分四列岍陰列西傾次陰列嶓冡次陽列岷山〈一作荊〉正陽列
負二山〈列子北山愚公欲移太行王屋二山於渤海操蛇之神告之帝帝命夸娥氏二子負之〉一厝朔東 一厝雍南
五臺山〈仙經名紫府內經為清涼山文殊師利所居志雲環五百餘里五峯髙出雲表頂皆積土似臺〉中臺〈髙四十里周六里西北太華池東畔雨花池前飯仙山即中臺案也東南鷲峯西側甘露池〉東臺〈髙三十八里周三里東南嶺畔明月池人傳紗帛障目或見月在水中〉西臺〈髙三十五里周二里東北下有文殊洗鉢池〉南臺〈髙三十七里周二里有聖僧巖三賢巖羅漢洞〉北臺〈髙三十八里周三里名掖斗峯頂有黑龍池七佛池〉
砥柱三門〈河南陜州東北四十里黃河中始特一巨石禹鑿之為三唐太宗勒銘尚存〉南曰鬼門〈尤為險惡〉中曰神門 北曰人門
二崤〈左傳晉人禦秦必於崤崤有二陵〉
南陵〈夏後臯之墓〉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
二嶓冡山〈通典在天水者西漢水所出也〉
一在天水上邽 一在漢中金牛山
四東山〈山以太傅名〉
一在臨安 二在金陵〈皆非所居之東山〉一在始寧〈乃其故居〉
二浮玉山〈一統志湖州府城南玉湖中〉
在歸安者為小浮玉 在孝豐者為大浮玉〈苕水出其陰〉
三天柱山〈同上餘杭乃道書第五十七福地〉
一在壽陽 一在龍舒 一在餘杭
二鸚鵡山〈臨安府其地多出鸚鵡故名〉
一在蒙自縣西 一在縣北
卯酉二山〈在松陽相對各以方向為名葉法善徃來處也〉
卯山 酉山
海門二山〈姚寛曰四海潮皆平唯浙江二山相對謂之海門岸狹勢逼湧而為濤耳〉
南曰龕 北曰赭
四流山〈蘄州〉
水南流西流者俱入蘄水縣界 北流者入壽州霍山縣界 東流者入安慶府太湖縣界
九連山〈惠州和平縣髙峻蒙密秋冬蟲蛇蟄穴賊備乾糗入山至春夏則不能〉
東連龍川 河源 南連博羅 增城 龍門 從化 西連乳源 翁源 北連贑州龍南
羅浮二山〈浮山本蓬萊一峯因洪水浮海薄於羅山遂為一山〉
浮山 羅山
五侯山〈莆田山有五峯〉
正視之五故呼五侯 側視之二故呼雙髻 自郡城視之三又呼筆架
七臺山〈邵武府山上有七臺〉
台星 文殊 普賢 會仙 獅子 雲臺 月臺
閩中三山〈鼎峙郡城故謂福州為三山〉
越王山 九仙山 閩山〈亦曰烏石山〉
旂鼓二山〈世傳左鼓右旂全閩二絶〉
旂山〈福州府城西〉鼓山〈府城東兩山相對延袤數十里〉 最髙為大頂峯一名屴崱疾峯正東可望琉球
峨嵋三山〈名山記周匝千里石龕百一十二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寺有六光相居絶頂華嚴居前峯白水居其中厯八十四盤山徑如線六十餘里至峯頂即普賢示現處其屋皆板為之〉
大峩〈兩山相對狀若峩嵋〉中峩〈又名覆蓬山〉小峩〈又名鏵刃山與中峩接〉
驪山二嶺〈在臨潼下有溫泉〉
左曰東繡嶺 右曰西繡嶺
褒斜二谷〈漢中褒城縣東北長四百七十里斜谷舊有棧閣二千九百八十九間板閣二千八百九
十二間厯代製作增損兩谷髙峻中間谷道褒水所經〉
南口曰褒 北口曰斜
四明山三入〈紹興餘姚縣髙一萬八千丈周二百一十里峯凡二百八十有二中曰芙蓉峯有漢𨽻刻石曰四明山心其右有方石四面玲瓏如窗牖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
由鄞小溪入則稱東四明 由餘姚白水入則稱西四明 由奉化雪竇入則直謂之四明
太白山五名〈嵊縣西〉
絶髙者為太白 次為小白 面東者為西白 面西者為東白 在東陽者為北白
覆釡山斗三形〈溫州永嘉縣郭璞謂郡城象斗〉
華蓋 松臺 郭公 海壇四山為斗魁 積榖㢲吉 仁王三山為斗柄 黃土 靈官二山為輔弼
馬當山二險〈郡縣志九江彭澤縣橫枕大江陸魯望銘天下之險〉
在山曰太行 在水曰呂梁 合二險而為一吾又聞乎馬當
彭門九隴〈彭門西九山連結〉
伏隴 豆隴 秋隴 龍奔隴 走馬隴 千秋隴駱駝隴 較車隴 橫檐隴
冬桃山三面據險〈紀勝贑州龍南縣上多桃樹經冬始熟溪名桃川據險當闗可制三面〉東通和平 南通翁源 西通始興
洞庭山穴四通〈廣記出南穴㴱百餘尺漁人毛公⿰墮其中至一宮下有青泥食若稉米旬餘始出事聞梁武帝問𤇍公雲此洞穴有四支蓋東海龍王第七女掌珠藏也〉
一通洞庭湖西岸 一通蜀道青衣浦北岸 一通羅浮兩山間大谿 一通枯桑島東穴
武落鍾山二穴〈寰宇記荊州長陽縣本廩君所出處廩君姓巴氏與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五姓
俱出因約以劍刺石壁著者立為君長雲〉
其一色赤〈廩君出於赤穴〉其一色黑〈餘姓出於黑穴〉
月巖三形〈在道州東西兩門如城闕當中而虛其頂〉
自東望之如月上 自西望之如月下 就中望之如月望
鶴鳴山六形〈郡縣志卭州大巴縣上應氐宿山有二十四洞應二十四氣洞湥不可測每遇一氣則一洞竅開餘皆不見有七十二穴應七十二侯乃馬成子張道陵昇仙之處〉
東西二溪出其兩腋 大清宮建在頂啄 𤣥真坊建在項 大坪是其背 延祥觀在天柱山石柱腰巖是其兩翼 冠子山三峯中峯是其尾
龍角山二石〈方域志長陽山穴內〉
陰石常溼〈旱鞭陰石則雨〉陽石常燥〈潦鞭陽石則晴〉
爭界二督郵〈劉義慶幽明録二郡之界數峯互出有倚石如人攘袂相對俗謂二督郵爭界於此〉宜都 建平
山四形〈鞏氏耳目志〉
海山微茫而隱見 江山嚴厲而峭卓 溪山窈窕而幽㴱 塞山童頳而堆阜 又鋭而出者為虎牙尖而背者為熊耳角而巘者為牛首冠而峭者為雞頭
四時山色〈郭熙論畫〉
春山淡冶如笑 夏山蒼翠如滴 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
山四有〈酉陽雜爼〉
上有蔥下必有銀 上有薤下必有金 上有薑下必有銅錫 上有金玉者木傍枝下垂謂之寶苖
五丘〈爾雅〉
三在河南 二在河北 説者多以州黎宛營為河南潛敦為河北恐未是
九丘〈山海經南海之內監長之國有九丘以水絡之〉
陶唐之丘 叔得之丘 孟盈之丘 昆吾之丘黒白之丘 赤望之丘 參衛之丘 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五陵〈爾雅〉
東陵阠 南陵息慎 西陵威夷 北陵西隃〈即雁門山〉中陵朱滕 又有陵莫大於加陵梁莫大於溴梁墳莫大於河墳謂之八陵
伏羲陵二
一開封府陳州 一陜西成紀廢縣〈即伏羲所生地〉
女媧陵三
一兗州府濟寧州 一平陽府趙城縣 一河南府閿鄉縣黃河濱〈天寶末忽失所在乾元初復湧出〉
漢五陵〈西都賦〉
長陵〈髙帝〉安陵〈惠帝〉陽陵〈景帝〉茂陵〈武帝〉平陵〈昭帝〉 合灞陵渭陵延陵義陵康陵為長安十陵
四海〈太公金匱〉
東海〈徐神句芒〉西海〈西域神蓐𭣣〉南海〈交廣神祝融〉北海〈青滄神顓頊〉
四海神〈河圖〉
東海君姓馮名修青夫人姓宋名隱娥 南海君姓視名保赤夫人姓翳名逸寥 西海君姓句大名丘白夫人姓靈名素簡 北海君姓禹名悵黑〈一雲姓禺名強〉夫人姓結名連翹
二溟〈荘子〉
南溟 北溟
四瀆〈爾雅瀆者𤼵源注海者也〉
江〈出岷山松州〉河〈出崑崙山西域〉淮〈出桐柏山唐州〉濟〈出王屋山孟州〉
三大水〈朱子語錄中國有三大水〉
黃河 長江 鴨緑江
九川〈即禹貢所謂通九道〉
弱水 黑水 河水 漢水〈史作瀁〉江水 濟水〈史作沇〉淮水 渭水 洛水
六川〈呂氏春秋〉
河水 赤水 遼水 黑水 江水 淮水
八流〈博物志〉
渭出鳥䑕 漢出嶓冡 洛出熊耳 潁出少室汝出燕泉 泗出陪尾 淄出月台 沂出泰山
三河
黃河 淮河 洛河 通典羌援劍入三河闗謂黃河析支河湟中河
三川
河 洛 伊 一曰豫州其川滎洛與伊𤄊二水為三川 周幽王時三川震則指涇洛渭三川皆出岐唐志鄜州三川縣華池水黑水洛水
兩源〈河水東流潛行地下至規期山北流分為兩源〉
一出蔥嶺東流 一出于闐南山北流〈合蔥嶺河東注蒲昌海〉
四大河源〈出崑崙山東北陬〉
青河 白河 黑河 黃河
黃河九曲〈河源星宿海涯為二澤流合三山岐為九度行二千餘里經崑崙山南而西而北而東又
行二千餘里至於積石厯雲中九原至大寧始入中國〉
道崑崙山名地首上為權勢星一曲也 東流千里至規共〈一作期〉山名地契上為距樓星二曲也 邠南千里至積石山名地肩上為別符星三曲也 又千里入隴首抵龍門名地根上為宮室星四曲也 又千里至卷重山名地咽上為捲舌星五曲也 東流貫砥柱觸淤流山名地喉上為樞星以運七政六曲也 西距卷重山千里東至雒會名地神上為紀星七曲也 東流至大伾名地肱上為輔星八曲也又東至絳水千里至大陸名地腹上為虛星九曲也
黃河四大折
由積石至湟中是第一折 至靈州西南轉北即涼沙甘肅四郡是第二折 北流千里至九原豐州是第三折 豐州之東為榆林境自北而徃直至潼闗皆河南矣此第四折
河水五色〈乾鑿度天降嘉應河水先清〉
清變白 白變赤 赤變黑 黑變黃〈各三日〉
河水九名〈黃河汎水一嵗中有九名〉
凌解水〈正月〉桃花水〈二三月〉麥黃水〈四月〉苽蔓水〈五月〉礬石水〈六月〉荻苗水〈七八月〉登髙水〈九月〉復槽水〈十月〉蹙凌水〈十一月十二月冰斷復結蹙起成層〉
九河〈爾雅一分為八 許商得其三杜佑通典得其六歐陽忞輿地記得其一或新河載以舊名或一地互為兩説 鄭氏以為齊桓塞八流以自廣 酈道元謂九河碣石苞淪於海〉
徒駭 太史 馬頰 覆鬴 胡蘇 簡 潔 鉤盤 鬲津 蔡九峯不分簡潔為二謂其一為河之通流未詳是否
宋四河
汴 黃 惠民 廣濟〈即五丈河〉 四渠謂惠民金水五丈汴水
五河〈鳯陽府屬縣〉
淮河〈在縣東〉澮河〈源出河南永城縣經宿州境至縣南東流入淮縣治臨之故號澮濱〉沱河〈在縣西北連澮河東流入淮〉漴河〈在縣東南源出南湖一流入淮〉潼河〈在縣東北遶沱河東流入淮因此五河故名〉
濟水三伏三見〈禹貢注〉
𤼵源王屋名曰沇自沇而下行於地中〈一伏〉及東出二源合流始名為濟〈一見〉自濟而下潛入於河〈再伏〉及截河南出溢而為滎〈再見〉自滎而下復行地中〈三伏〉及東流則繞出陶丘之北〈三見由是不復伏矣〉
九江〈尚書注唐詩所謂江至潯陽九𣲖分也鼂公武雲猶太湖一湖而名五湖昭餘祁一澤而名九澤耳〉烏白江 蚌江 烏江 嘉靡江 𤱶江 沙源江廩江 提江 箘江 按江自荊南而合於漢
間者亦有九川江清江魯洑江潛江沱江漳江沮江直江漢江唐人詩所謂城一柱觀落日九江秋是也 其自巴陵以合於三湘間者亦有九沅漸元辰漵酉澧澬湘九水皆瀦於洞庭中東入江此則禹貢所謂九江孔殷是也 一曰浙江〈杭州〉楊子江〈潤州〉松江〈蘇州〉吳江〈同上〉楚江〈江州〉湘江〈潭州〉荊江〈荊州〉漢江〈利州〉南江〈洪州〉
三江〈周禮職方氏州其川三江疏至潯陽南合為一東行至州入彭蠡復分為三道入海〉吳松江 錢塘江 浦陽江〈韋昭釋禹貢三江既入雲〉 吳地記松江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為婁江一名下江東南入海為東江一名上江幷松江古笠澤為三江 漢地理志有中江南江北江蘇子瞻謂岷山之江為中江豫章之江為南江嶓冡之江為北江〈曾氏雲中江北江皆禹所導南江乃其故道故經不之志〉中江從丹陽蕪湖東北至會稽陽羨縣東入海南江從會稽吳縣東南入海〈即松江也〉北江從會稽毘陵縣東北入海 一説荊州荊江蘇州松江杭州浙江為三江
五湖〈同上揚州其浸五湖何氏注〉
彭蠡 洞庭 巢湖 太湖 鑑湖 史正義謂游莫貢䔖胥〈竝在太湖東岸五灣〉 或説太湖射貴湖上湖洮湖滆湖 史索隱則謂具區洮滆彭蠡青草洞庭 一説湖州太湖楚州射陽岳州青草潤州丹陽洪州宮亭 案太史公曰上姑蘇望五湖張勃吳録太湖之別名以其周行五百里故名若國語雲吳越戰於五湖是又直在笠澤一湖中耳
九州川〈同上〉
三江〈〉江漢〈荊〉滎洛〈豫〉淮泗〈青〉涇汭〈雍〉河泲〈兗幽二州〉漳〈冀〉虖沱嘔夷〈幷〉
九州浸〈同上〉
五湖 荊潁湛 豫波溠 青沂沭 兗盧維雍渭洛 幽菑時 冀汾潞 幷淶易
九澤〈禹貢〉
大陸〈冀州〉雷夏〈兗州〉孟諸〈豫州〉滎澤〈同上〉大野〈徐州〉彭蠡〈州〉震澤〈同上〉雲夢〈荊州〉荷澤〈豫州〉 司馬相如子虛賦楚有七澤其一雲夢
十藪〈爾雅〉
魯大野〈鉅鹿東北大澤也〉晉大陸〈鉅鹿北廣河澤也〉秦陽陓〈扶風汧縣西〉宋孟諸〈梁國睢陽縣東北〉楚雲夢〈華容東南巴丘湖〉齊海隅〈海濵廣斥〉鄭圃田〈中牟西圃田澤〉燕昭餘祁〈太原鄢陵縣北九澤〉周焦䕶〈扶風池陽縣瓠中〉吳越之間有具區〈吳縣南太湖即震澤也〉 周禮職方氏九州之藪澤無大陸海隅焦䕶有蒲貕養凡九藪 嚴助傳八藪為圃無大陸昭餘祁
諸國之水〈管子〉
齊之水道躁而復故民貪麤而好勇 楚之水淖弱而清故民輕果而賊 越之水濁重而洎故民愚疾而垢 秦之水泔㝡而稽淤滯而雜故民貪戾㒺而好事 晉之水枯旱而運𡌧墆而雜故民諂諛葆詐巧佞而好利 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滯而雜故民愚戇而好貞輕疾而易死 宋之水輕勁而清故民閒易而好正
二泊〈地理志天下水名泊者二今為牧馬地〉
梁山 長豐
五津〈水經注大江自湔堰至犍為有五津〉
白華 萬里 江首 渉頭 江南 杜牧傳二津白馬津盟津
三水府
上水府〈江州馬當山〉中水府〈太平州採石山〉下水府〈潤州金山〉
通江五大浦〈舊圖經〉
趙屯 大盈 顧澮 崧子 盤龍
浙江三源〈唐六典〉
一出歙州 一出衢州 一出婺州〈厯睦杭越三州界入海〉
新安江四源〈合流至新安為灘三百六十〉
一出歙縣黟山 一出休寧率山 一出績谿彰山一出婺源浙山
漢水二源〈詩地理考〉
一出秦州天水縣謂西漢至巴中縣入江 一出大安軍三泉縣謂東漢至漢陽軍入江
漢江四水〈由漢中流入鄖縣因地而名總之為漢水也上至襄陽七百里下至陽州五百里〉漾 漢 滄浪
三湘〈三水皆會於洞庭〉
瀟湘 蒸湘 沅湘
五渚〈水經注又戰國策秦襲郢取洞庭五渚〉
湘 沅 微 澧 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
十二溪
巫峽溪〈䕫州〉五雲溪〈越州〉岷山溪〈嘉州〉清逺溪〈廣州〉洞伯溪〈台州〉嶓冡溪〈嘉州〉崑崙溪〈北〉武陵溪〈鼎州〉薴羅溪〈越州〉滌溪〈利州〉浣溪〈越州〉池溪〈洛京〉
五溪水〈寰宇記桂陽縣合為一江過陽山界入廣州〉
滄浪水 崑湖水 橫溪水 葉腐水 相思水
武陵五溪〈水經注此五溪由沅合湘注於洞庭至岳陽而後入江〉
雄溪 樠溪 酉溪 潕溪〈一作沅〉辰溪 寰宇記彭水有五溪以楚子城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各為一溪長曰酉辰巫武沅
九溪〈沅州〉
郎溪 㵲溪 雄溪 辰溪 龍溪 敘溪 武溪桂溪 酉溪
十八灘〈贑州〉
白澗灘 儲潭鱉灘 天柱灘 石人灘 青州灘狗腳灘 小湖灘 大湖灘 銅盤灘 橫石灘梁灘 崑崙灘 舞索灘 小蓼灘 大蓼灘
緜津灘 漂神灘 惶恐灘
九龍灘〈江州府青流縣二十里兩崖石峽如闗隘而石龍橫截水中髙可數丈乘舟下龍如自山墜地〉上六龍屬本縣 下三龍屬延平府永安縣
宜春三峽〈𡊮州〉
牛䦨峽 昌山峽 鍾山峽
巴楚三峽〈水經注蜀口隘處䕫州七百里兩岸連山非午不見日〉
歸峽〈又曰巴峽廣澤峽〉巫峽〈峽州一曰䕫州巫山縣〉西陵峽〈即明月峽䕫州之西〉庾仲雍荊州記巴楚有明月峽廣徳峽東突峽今
謂之巫峽秭歸峽歸鄉峽 王洙曰瞿塘巫山黃牛也 趙曰䕫之上游有明月峽巴峽巫峽此山三峽鶴巴峽程記三峽即明月峽巫山峽廣澤峽其瞿塘灔澦燕子屛風之𩔖皆不在三峽數
瞿唐二名〈樂府解題瞿盛也唐陂池也言盛水其中可以行舟也〉
夏則為瞿 冬則為唐
四川〈説文川者穿也蜀江之水非一而岷瀘雒渝為四大川渝出巴山亦曰巴〉
岷江一水也 瀘一水也 雒一水也 渝一水也
沬水三𣲖〈宋史沬水出蜀西徼外陽山江大皁江皆為沬水秦李冰鑿離堆以分其勢害減而利溥〉一𣲖南流成都以合岷江 一𣲖由永康至瀘州以
合大江 一𣲖入東川而後西川
皁江三支流〈迤北都江口置大堰〉
疏北流為三曰外應漑永康之導江成都之新繁而達於懷安之金堂 東北曰三石洞漑導江與彭之九隴崇寧蒙陽而達於漢之雒 東南曰馬𮪍漑導江與彭之崇寧成都之郫溫新都新繁成都華陽
皁江九堰〈皆以提攝北流注之東而防其決〉
李光 膺村 百丈 石門 廣濟 顔上 弱水濟 導
左右二江〈南寧府城西南自合江鎮合而為一流入橫州曰鬱江即古夜郎豚水也〉
左江源出廣源州 右江源出峩利州 源出岷山者分兩江經成都南
監家山三瀧〈韶州樂昌縣廣圓五百里接曲江縣界崖嶺峻峭懸湍迴注崩浪震山謂之瀧中皆
漢周府君鑿後韓愈嘗過此又名韓瀧〉
一新瀧 二腰瀧 三瀧
蘆溝河二𣲖〈源出桑乾經太行入宛平境出葫溝河橋東南看丹口分二𣲖橋跨河金明昌初建〉一絡都城至通州髙麗荘合白河 一經固安至武清小直沽合衛河〈俱流入海〉
桑乾河七泉〈水經源自太原汾陽北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馬邑縣雷山之陽滙為七泉合而為一
至宛平縣境〉
曰上源 曰玉泉 曰三泉 曰司馬洪濤 曰金龍池 曰小盧 曰小浦
交河〈北直縣以四大水交注於縣故名〉
滹 沱 髙 滱
二汶水〈地理考朱氏謂在齊南魯北二國之境〉
一出萊蕪原山入濟徐州之汶也 一出朱虛泰山北又東北入濰青州之汶也
五汶水〈述征記泰山郡水皆名汶源別而流同汶陽有田即春秋齊人歸魯以謝過者〉
北汶 瀛汶 牟汶 紫汶 浯汶
媯汭二水〈郡國志在蒲州堯山下為釐降二女之所異源同歸渾流西注而入於河〉
南流媯 北流汭
泉源二源〈水經注即百泉〉
一出朝歌西北東與左水合謂馬溝水 一出朝歌西北大嶺下經駱駝谷逶迤九十曲謂美溝水
闗中八水〈上林賦八川分流是也〉
灞 滻 涇 渭 灃 鎬 澇〈一作潦〉潏〈闗中記作漆沮〉
漆沮二流〈詩地理考謂皆出雍州皆東入渭〉
詩之漆沮入渭上流 書之漆沮入渭下流
白鷺洲二水〈史正志碑秦淮源於句容溧水兩山間自方山合流至建康於府之左分為二支即
太白所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是也〉
一支入城內 一支繞城外 共夾一洲曰白鷺
二清河〈在清河縣俱泗水之末流經徐沛至縣西北三叉口分為二入於淮〉
大清由治之東北 小清由治之西南
三泖〈吳郡志泖在華亭境有三名〉
上 中 下 縣圖以近山涇圓者曰圓泖近泖橋濶者曰大泖自泖橋而上縈繞百餘里者曰長泖北有谷水亦曰谷泖
苕溪二源〈輿地誌合浮玉山水至吳興入於太湖〉
一源自天目 一源自獨松嶺
霅溪四水〈湖州府城南門外有四水亭霅者以衆流合集為義又謂水蕩激時霅然有聲故名〉苕溪 前溪 餘不溪 及北流水通謂霅溪
二箬溪〈在長興取下水釀酒極醇〉
上箬 下箬
章貢二水〈贑州府城北合為贑水抵萬安界有十八灘中多怪石頗險〉
章水 貢水
辰酉二水〈圖經沅陵西北以方位而名惟辰水有蝦父老相傳馬援征蠻感其惠政蝗化為之〉辰水 酉水
水二源〈水經注〉
清檢〈出美鮒〉濁檢〈出美鱯〉
禹二渠〈河渠書禹廝二渠以引其河〉
一貝丘〈屬清河書北過浲水至於大陸是也〉一漯水〈在汲郡東書浮於漯是也〉
漢二渠〈溝洫志杜佑謂秦漢間鄭渠漑田四萬頃白渠漑田四千五百頃唐以後漸減至六千𤱔〉鄭國 白公
晉三渠〈食貨志泰始間夏侯和修〉
新渠 富壽 游陂
唐三渠〈髙宗時滄州刺史薛大鼎治〉
長蘆 漳 衡
三白渠〈元和志〉
太白渠〈涇縣東北十里〉中白渠〈首受大白渠東流入髙陵縣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東南流亦入髙陵界〉
入城三渠〈唐以渠導水入城〉
龍首渠〈一北流入苑一入太極宮〉永安渠〈北流入苑〉清明渠〈入太極宮〉
三大防〈𤣥宗時作此榖洛得無水患〉
上陽 積翠 月陂
六堰〈唐百官志堰皆有丞〉
興城 五門 六門 龍首 涇堰 滋堤
漢上林十池
初池 麋池 牛首池 蒯池 積草池 東陂池西陂池 當路池 大臺池 郎池 初學記十
五池無初池大臺郎池有承靈昆靈天泉龍魚菌鶴太一舍利百子
靈巖山頂三池〈在蘇州即古硯石山大旱不涸蓋吳時所鑿也〉
月池 硯池 浣華池
錢塘六井〈李泌引西湖水以足用白居易浚之〉
相國井 西井 金牛池 方井 白龜池 小方井
五雲井〈洞冥記長安東七萬里有雲山山頭有井雲從井出〉
土徳王則黃雲出 火徳王則赤雲出 水徳王則黒雲出 金徳王則白雲出 木徳王則青雲出
多雲山三井〈英山縣志井有三窟甚㴱〉
風 雷 雨
修覺山二井〈華陽記成都新津神秀禪師結廬於此唐明皇駐蹕題寺〉
春夏汲東 秋冬汲西〈水斯甘洌反之則否〉
三疊泉〈在南康府城西即水簾洞一名三級泉泉下注盤石三疊而後至地〉
初落大盤石上裊裊如飄雲垂練 中級如碎玉摧冰 下級如玉龍翔舞
潓泉七穴〈道州東郭〉
五泉曰潓 𣷡 涍 汸 淔 一曰漫泉〈蓋欲自旌漫浪也〉一曰東泉〈出山東〉 漫翁雲七勝泉在五如石間皆有竇竇中湧泉異於七泉故名七勝泉
靈池山八泉〈在翁源山頂相傳一龎眉叟時見池中因名翁水居人飲此多壽〉
湧泉 香泉 甘泉 溫泉 震泉 龍泉 乳泉玉泉
雌雄二泉〈在梁山縣多喜山〉
春夏左盈右竭 秋冬左竭右盈
五溫泉〈永平府灤州五泉俱有暖氣沍寒不氷〉
一在州城西北〈即北甸河〉一在城西圍山下〈八景所云圍山聖泉者也〉一在唐山下〈即姜將軍斬蛟處〉一在龍灣 一在龍溪
溫泉三物〈王褒溫泉銘白礬上徹丹砂下流華清駐老飛流瑩心乃知三物為根蒸為暖流耳〉白礬 丹砂 硫黃
半湯〈江乘地記縣東南三十五里有湯泉〉
半冷 半溫〈共同一壑張勃雲冷水夏濯可以清暑溫水冬浴可以攘寒〉
五珠池〈實皆海而島嶼環圍故稱池雲〉
曰楊梅 曰青鶯 曰平江 曰永安〈亷州〉曰樂明〈雷州〉
三玉河〈西域于闐國三河皆有玉而色異每秋水涸王撈玉於河〉
東白玉河 西緑玉河 又西烏玉河
翁加黒亞四水〈職方外記〉
一從地噴出即凝為石 一冬月常流至夏反合為氷 一投鐵便如泥再鎔則為精銅 一水色沈緑凍則成石永不復化
朝那湫二〈寰宇記陜西平涼府固原州祠舊設祀朝那神也湫淵四十五里渟水不流冬夏無增減
戰國時秦人詛楚投文於此土人謂之東西海泉眼両岸不生草木〉
一在州東十五里 一在州東北三十里
八功徳水〈鍾山東〉
清 冷 香 柔 甘 淨 不饐 蠲痾 彌陀經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徳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輭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饑渴八長養諸根
五色河〈司馬相如大人賦注五色之河本仙經説〉
紫 碧 絳 青 黃
九淵〈列子〉
鯢旋 止水 流水 濫水 沃水 汜水 雍水水 肥水
三水相蕩〈抱朴子天河從北極分為兩條而下又與海水合故激湧而成潮〉
其一經南斗中過 其一經東斗中過 兩河隨天轉入地下過
四時潮汐〈同上潮汐者一月之中天再東再西故潮水再大再小〉
夏日居南宿陰消陽盛而天髙一萬五千里故夏潮大 冬日居北宿陰盛陽消而天卑一萬五千里故冬潮小 春日居東宿天髙一萬五千里故春潮漸起 秋日居西宿天卑一萬五千里故秋潮漸減
瓊潮兩流〈天下之潮皆一日兩汛惟瓊海不然潮之大小隨長短星不係月之盛衰〉
半月東流 半月西流
水一日盈涸〈王韶之始興記〉
連州下流有斟溪一日十溢十竭 安寧州有潮泉一日三溢三竭 貴州城外有漏汋一日百盈百涸應刻漏焉
兩水相合〈番禺記〉
晨潮下 晚潮上〈兩水相合謂之沓潮〉
水四徳
沐浴羣生流通萬物仁也 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 柔而難犯弱而難勝勇也 導江疏河惡盈流謙智也
觀水九似〈孫卿子孔子答子貢問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徧與諸生而無為似徳 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義浩浩乎不居似有道 赴萬仞之谷不懼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 盈不求概似正 綽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就潔似善 𤼵源必東似志
水性五易〈子華子人情猶水然乆則不能無易故君子慎其所以湛之〉
方圓曲折湛於所遇而形易矣 青黃赤白湛於所受而色易矣 砰訇淙射湛於所性而響易矣 洄洑浟溶湛於所容而態易矣 醎淡芳奧湛於所染而味易矣
水三有〈淮南子〉
方折者有玉 圓折者有珠 清者有黃金
川數〈荘子名川三百支川三千〉
江河之水自西極達於東溟為中國大川 百三十有五為中川〈桑欽水經〉千二百五十有二為小川〈酈善長注〉天下水泉三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六典注〉
五水〈管子〉
經水〈出於山入於海〉枝水〈別於他水入於大水及海〉谷水〈山溝一有水一無水〉川水〈出於他水流於大水及海〉淵水〈出地不流〉
禹治水二道〈先從下起與周九州三道異〉
一道〈冀兗青徐〉二道〈荊豫梁雍〉
漢決河七
酸棗〈孝文時〉瓠子 館陶〈孝武時〉清河靈鳴犢〈元帝時〉館陶平原 渤海清河信郡〈成帝時〉
賈讓治河三策
徙冀州民當河衝者決黎陽害亭使北入海此上策也 多穿堤於冀地使民漑田分殺水勢此中策也 繕完故隄增卑倍薄此下策也
賈魯治河三策〈歐陽元𢰅賈魯河成碑記〉
釃流導之曰疏 抑暴扼之曰塞 去淤㴱之曰濬
黃河三説〈呂大防言黃河持議有三説〉
回河 塞河 分河〈為四堤二河以分減水勢〉
讀書紀數略卷十一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二目録
地部
名勝𩔖
三神山
海中三島
海中五嶽靈山
崑崙五名
三倍
鍾山四支幹
須彌四寶山
海外七宮
四海龍宮
三龍池
十大洞天
三十六洞天
七十二福地
十洲
金臺三山
泰山四觀
沙門四島
姑射二洞
王屋山四柱
天平六峰
隆慮三峰
香山二峰
商山六逍遙館
南五臺
黃山八峰
定山六峰三泉
灊山三峰
陵陽三峰
姑熟十詠
三隱
徑山七峰
靈陽五峰
桐柏九峰
天台五峰
二竒
峴山二峰
錢塘二湖
西湖兩六橋
玉笥山三十三峰
玉山五峰
王山十二境
臨川五嶺
仙巖二十四
廬山三宮
四勝
七詠
九疑峰
寶方山八巖洞
三游洞
大庾五嶺
定山七星巖
欽州三海巖
都嶠八峰
隱山六洞
雙旌五馬二峰
武夷九曲
百丈山六巖
霞浦山四嶼
榖城山三精舍
山十竒
天倉山三十六峰
巫山十二峰
明通十穴
五山聖燈
蜀山六圖
㸃蒼山十九峰
珥河三島四洲九曲
安州五金
燕山八景
闗中八景
金陵四十景
西湖十景
武山十四景
梅川十景
宋復古八景圖
瀟湘八景
桃源八景
湟川八景
青城山一百八景
萬川八景
龍陽十景
琴臺五
杜甫草堂三
三髙齋
五友堂
二室
禪寺四絶
岳陽樓四絶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二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名勝𩔖
三神山〈其形如壺又曰三壺張衡賦曰三丘〉
蓬萊山〈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 列子渤海東五山有岱輿員嶠
海中三島〈竝神仙所居〉
扶桑島 蓬萊島 崑崙島
海中五嶽靈山〈道經〉
一廣乘山天東嶽〈在東海中為𤼵生之首上有碧霞之闕瓊𣗳之林紫雀翠鸞碧藕白橘主嵗星精居九氣青天內〉二長離山天南嶽〈在南海中上有朱宮絳闕赤室丹房紫草紅芝霞膏金醴主熒惑精居一氣丹天內〉三麗農山天西嶽〈在西海中上有白華之闕三素之城玉泉之宮瑤林瑞獸主太白精居七氣素天內〉四廣野山天北嶽〈在北海弱水中上有瓊樓碧闕金液龍芝主辰星精居五氣𤣥天內〉五崑崙山天中嶽〈在八海間上當天心形如偃蓋上有瓊華之闕光碧之堂瑤池翠水金井玉梁主鎮星精居中元一氣天中焉〉
崑崙五名〈葛仙翁傳皆仙人所居〉
𤣥圃 積石瑤房 閬風臺 華蓋 天柱 又東曰樊桐西曰𤣥圃南曰積石北曰閬苑
三倍〈淮南子〉
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上 或上倍之是謂𤣥圃 或倍上之是謂太帝之居
鍾山四枝幹〈十洲記在北海子地仙家數十萬種課芝草有九元丈人宮主領天下水神〉南有平邪山 北有蛟龍山 西有勁草 東有竒木〈皆鍾山之枝幹也〉
須彌四寶山〈智中摩經髙三百三十六萬里四寶所成四天王各居一山拾遺記即妙髙山〉東面黃金 西面白銀 南面琉璃 北面瑪瑙
海外七宮〈神異經〉
東方青石為牆畫以五色門有銀榜青石碧鏤題曰天地長男之宮 西方白石為牆曰天地少女之宮西南方白金為牆曰天皇之宮 南方赤石為牆
曰天地中女之宮 北方黑石為牆曰天地中男之宮 東南黃石為牆曰天地少男之宮 西北黃銅為牆曰地皇之宮
四海龍宮
清華宮〈東海〉丹陵宮〈南海〉素靈宮〈西海〉元㝠宮〈北海〉
三龍池〈北史波知國行人經之必祭〉
大池有龍王 次池有龍婦 小池有龍子
十大洞天〈名山洞天福地記〉
王屋山小有清虛之天〈王褒所理洛州〉委羽山大有虛明之天〈司馬季主所理兗州東嶽〉西城山太𤣥總真之天〈王方平所理兗州〉西𤣥山三𤣥極真之天〈裴君所理華州〉青城山寶仙九室之天〈𡩋真君所理蜀州青城縣〉赤城丹山紫玉清平之天〈王母所理台州唐興縣〉羅浮山朱明曜真之天〈洪所理惠州博羅縣〉句曲山金壇華陽之天〈茅君所理潤州句容縣界屬茅山〉林屋山左神幽虛之天〈龍威丈人所理蘇州洞庭〉括蒼山成徳隱真之天〈平仲節所理台州樂安縣界〉
三十六洞天〈龜山白玉上經〉
霍橦山霍林之天〈福寧州寧徳縣〉東嶽泰山蓬𤣥之天〈兗州乾封縣〉南嶽衡山朱陵之天〈衡州衡山縣〉西嶽華山總真之天〈華州〉北嶽恆山總𤣥之天〈鎮州〉中獄嵩山司真之天〈洛州〉峨嵋山虛陵太妙之天〈嘉州峨嵋縣〉廬山洞虛詠真之天〈江州潯陽縣九天使者治〉四明山丹山赤水之天〈越州餘姚縣劉樊得道〉會稽山陽明洞天〈越州夏禹探書〉太白山徳𤣥之天〈京兆盩厔縣太上所現壇〉西山天寶極𤣥之天〈洪州南昌縣洪崖所居〉大溈山好生上元之天〈潭州醴陵縣傅天師所居〉潛山天柱司𤣥之天〈舒州桐城縣九天司命治〉鬼谷山貴𤣥司真之天〈信州貴溪縣〉武夷山昇真化𤣥之天〈建州建陽縣毛竹武夷君治〉玉笥山太秀法樂之天〈吉州新淦縣〉華蓋山容城太玉之天〈溫州永嘉縣〉蓋竹山長耀寶光之天〈台州黃岩縣葛仙公所居〉都嶠山太上寶𤣥之天〈容州北源〉白石山瓊秀長真之天〈和州〉句漏山玉闕寶圭之天〈容州有石室丹井〉九疑山湘真太虛之天〈道州延唐縣〉洞陽山洞陽隱觀之天〈潭州長沙縣〉幕阜山𤣥真太𤣥之天〈鄂州唐軍縣吳猛上昇處〉大酉山大酉華妙之天〈辰州界〉金庭山金庭崇妙之天〈越州剡縣褚伯玉沈休文居〉麻姑山丹霞之天〈撫州南城縣麻姑上昇處〉仙都山祈仙之天〈處州縉雲縣黃帝上昇處〉青田山青田大鶴之天〈處州青田縣葉天師所居〉鍾山朱湖太生之天〈潤州上元縣〉良常山方㑹之天〈茅山東北中茅君所居〉紫蓋山紫𤣥洞照之天〈韶州曲江縣〉天目山太微𤣥蓋之天〈杭州餘姚縣天柱觀〉桃源山白馬𤣥光之天〈朗州武陵縣〉金華山金華洞元之天〈婺州金華縣有皇初平赤松觀〉
七十二福地
地肺山〈茅山有紫陽觀許長史宅〉石磕源〈台州黃岩縣嶠嶺〉東仙源〈溫州白溪〉南田〈處州青田縣〉玉瑠山〈溫州海中〉青嶼山〈東海口〉崆峒山〈平涼黃帝所到〉郁木洞〈新淦縣玉笥山玉梁觀蕭子雲宅〉武當山〈即太和山襄陽均州〉君山〈岳州青草湖中〉桂源〈廣東連州抱福山廖先生宅〉靈墟山〈台州天台山司馬天師居〉沃州山〈紹興剡縣〉天姥岑〈台州天台南劉阮迷路處〉若𫆀溪〈紹興南樵風徑〉巫山〈䕫州大仙壇〉清逺山〈金華浦江縣即東白山〉安山〈交州安期先生居〉馬嶺山〈柳州蘇眈上昇處〉鵞羊山〈長沙許真君斬蜃處〉洞真壇〈長沙南嶽祝融峰〉洞宮〈長沙北洞〉靈源〈衡州南嶽招仙觀上峰〉陶山〈溫州瑞安縣貞白先生修藥處〉爛柯山〈衢州西安縣〉龍虎山〈廣信貴溪縣天師宅〉芹溪〈建寧建陽縣〉霛應山〈饒州北施真人宅〉白水源〈惠州龍川縣〉金精山〈贛州寧都縣張女貞修道處〉閤皂山〈臨江天師行化處〉始豐山〈南昌豐城縣白玉蟾所居〉逍遙山〈南昌連西山許真君修道處〉東白源〈南昌新建縣鍾真人宅〉鉢池山〈淮安北王真人修道處〉論山〈丹徒縣〉毛公壇〈蘇州洞庭湖包山七十二壇劉根先生修道處〉九華山〈池州青陽縣竇真人上昇處〉桐柏山〈南陽唐縣淮水上流〉平都山〈四川酆都縣陰君上昇處〉綠蘿山〈常徳武陵縣北〉章觀山〈岳州澧陽縣〉抱犢山〈潞安壺闗縣荘周所居〉大面山〈蜀州青城縣羅真人所居〉虎溪山〈湖州府安吉州方真人修道處〉元辰山〈江西都昌縣即蘇山蘇躭修鍊處〉馬跡山〈饒州王先生修洞淵法處〉徳山〈常徳武陵縣善卷先生居古名枉山〉雞籠山〈和州厯陽縣〉玉峰〈西安藍田縣即玉山〉商谷〈西安商州四皓隱處〉陽羨山〈常州宜興縣張公洞〉長白山〈即甘山濟南長山縣〉中條山〈河中永樂縣侯真人上昇處〉霍山〈壽州一名天柱〉雲山〈湖廣武岡州〉四明山〈紹興餘姚縣〉緱氏山〈洛州緱氏縣子晉上昇處〉臨卭山〈四川卭州白鶴山相如居〉少室山〈河南連中嶽〉翠微山〈西安終南太乙觀〉太隱山〈寧波慈谿縣天寶觀〉白鹿山〈杭州天柱山吳天師所隱〉大若巖〈溫州永嘉縣貞白先生修真誥處〉⿰山〈萊州嶗⿰山仙人會真處〉西白山〈紹興郯縣趙廣信上昇處〉天印山〈江寧上元縣洞𤣥觀仙公行化處〉金城山〈武岡州〉三皇井〈溫州仙巖山〉沃壤〈海州東海縣三疎修道處〉闕二福地一本有蓋竹山〈台州黃巖縣〉赤水山〈台州永嘉縣〉丹霞山〈建昌南城縣注十福地〉焦源山〈建寧建陽縣注十三福地〉金庭山〈廬州巢縣一名紫微山注十八福地〉天光壇〈黃陽〉青壇山〈嶽頂〉陶公山〈瓊州府注二十四福地即扶山〉善卷洞〈常山宜興國山東南〉藍水〈長安〉天目山〈杭州臨安〉漁湖 司馬海山〈天台山疑即玉霄峰司馬子微隱此〉綿竹山〈綿江〉瑰山〈漢州〉北邙山〈河南洛陽〉女幾山〈三峽口〉廬山〈九江府匡裕兄弟七人於此仙去注三十六福地〉西山源〈台州〉而無崆峒山巫山洞宮山陶山九華山抱犢山霍山四明山緱氏山臨卭山翠微山大隱山白鹿山大若巖⿰山西白山天印山沃壤
十洲〈漢武內傳西王母雲竝在滄流大海𤣥津之中水皆碧黑流波則振蕩羣精〉
瀛洲〈在東海〉祖洲〈在東海〉𤣥洲〈在北海仙伯真公所治〉炎洲〈在南海上有風生獸火林山〉長洲〈一名青丘在南海大樹有二十圍者天真仙女遊此〉生洲〈在東海接蓬萊有仙家數萬地無寒暑一洲之水味如飴酪〉聚窟洲〈在西海北接崑崙多返魂樹〉元洲〈在北海有滄洲島水石泥沙皆如金色〉流洲〈西海〉鳯麟洲〈西海出續膠〉
金臺山〈戴司成集〉
大金臺〈易水東南〉西金臺〈大興東南〉小金臺〈即燕昭王築宮師事郭隗置千金於上者金主慕其名築於舊城內〉
泰山四觀〈山頂〉
日觀〈鷄鳴見日出〉秦觀〈望見長安〉吳觀〈望見㑹稽〉周觀〈望見嵩髙〉
沙門四島〈山東登州府蓬萊縣西北海中上有龍女廟凡渡遼者多泊此以避風〉
鼉磯 牽牛 大竹 小竹
姑射二洞〈平陽府城西即荘生所謂有神人居者〉
姑射 蓮花
王屋山四柱〈禹貢註山有三重其狀如屋上有濟源廟廟記古王者之屋四柱太行山似之〉頂曰天壇 東曰日精 西曰月華 北曰天門
天平六峰〈林縣泉石之勝逺過衡嶽山峰層疊此最髙大者柳宗元有記韓忠獻跋而勒石〉倚屏 紫霄 煙霞 連雲 朝陽 羅漢 上有長者崖獻花臺倚雲屏潄玉泉舞獸石白龍潭諸勝
隆慮三峰〈一曰黃華山名山記林縣南負太行北接恆嶽〉
南第一峰名仙人樓〈髙五十丈有黃花谷巖出瀑布下注成池〉南第二峰名玉女臺〈髙九百丈〉北第三峰名魯般門
香山二峰〈汝州寶豐縣舊名火珠山相傳觀世音證道處〉
東曰大龍 西曰小龍
商山六逍遙館〈郡國志西安商州即四皓隱處開元時髙太素避居山中建〉
晴夏晚雲 中秋午月 冬日初出 春雪未融暑簟清風 夜階急雨
南五臺〈即盱眙軍曰南以別北五臺也〉
迦葉 寶積 紫銅 五峰 歸宗
黃山八峰〈名勝志寧國太平縣南即歙黃山之一隅也有三十六峰惟八峰屬縣餘悉徽境〉天都 疊嶂 仙人 翠微 望仙 九龍 聖泉芙蓉
定山六峰三泉〈輿地勝記即六合山舊名六峰〉
峰曰寒山 獅子 雙雞 芙蓉 髙妙 石人泉曰虎跑 真珠 白鼉
灊山三峰〈灊一作潛安慶懷寧縣〉
天柱 飛來 三台
陵陽三峰〈名勝志寧國府城〉
一峰疊嶂樓 二峰郡譙樓 三峰景徳寺
姑熟十詠〈太平州〉
姑熟溪 丹陽湖 謝公宅 凌𫾣臺 桓公井慈姥山 望夫石 牛渚磯 靈墟山 天門山
三隱〈滁州全椒縣乘根山下各相去十餘里皆古隱者所居有石臺〉
南隱 北隱 中隱
徑山七峰〈名勝志髙三千餘丈乃天目東北峰有徑可通天目故名東西二徑盤旋迂曲飛磴而上〉左宴坐峰 朝陽峰 北天顯峰 前堆珠峰 鉢盂峰〈峰陰有鉢盂池〉右鵬搏峰御愛峰〈宋髙宗遊賞故名〉
靈隱五峰〈錢塘〉
飛來 白猨 稽留 月桂 蓮花
桐柏九峰〈山在台州天台縣〉
玉女 臥龍 紫霄 翠微 玉泉 蓮花 華林香琳 玉笥 寰宇記南陽唐縣桐柏山略同
天台五峰〈國清寺側〉
八桂〈北〉靈禽〈東北〉祥雲〈東南〉靈芝〈西南〉映霞〈西北〉
二竒〈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見標瀑布飛流而界道〉
赤城〈天台山髙八千丈周回八百里望之如赤城〉瀑布
峴山二峰〈地理志在金華東陽縣舊名二丘山殷仲堪守郡登此後人思之若襄陽羊祜因名〉東峴 西峴〈飛瀑自顛而下注於澗淙淙如潄玉〉
錢塘二湖〈周繞三十里三面環山漢時金牛見湖中以為明聖之瑞因稱明聖湖以其負郭而西故
稱西湖蘇軾取葑泥積湖中南北徑十餘里為長隄以通人行〉
西曰裏湖 東曰外湖 按輿圖湖以西名者北直順天一開州一南直松江有舊西湖河南鄢陵一許州一睢州一汝寧一四川崇慶一富順一福建福州一漳州一廣東潮州一瓊州一廣西則桂林雲南則雲南特無蘇公其人故後世惟知杭與潁有之耳
西湖兩六橋
蘇公隄六橋一跨虹 二東淔 三壓隄 四望山五鎻瀾 六映波 楊公隄六橋一環碧 二流
金 三臥龍 四隱秀 五景行 六濬源 自第二橋入靈竺為趙公隄宋淳祐中京兆尹趙與⿱〈疑誤〉築自斷橋至山為白公隄唐郡守白居易築
玉笥山三十三峰〈名山記在峽江〉
太白 覆箱 送仙 上方 仙女 投龍 芙蓉正一 赤松 金桂 下方 三會 元秀 魏
仙 泰望 太陽 雙龍 雲臺 瑞蓮 彩雲掛㡌 𧰼石 金庭 紫虛 降真 丹竈 西平石橋 䃜石 元皇 獅子 紫霞 金井
玉山五峰〈興國志其山獨髙〉
獅 𧰼 香爐 鉢盂 錫杖
王山十二境〈郡國志在泰和周三百里以王子喬控鶴來遊故名唐匡智修鍊於此改匡山〉送龍潭 釣魚臺 駕鶴峰 禮斗壇 煉丹井衣冠冡 圍棋石 讀書巖 通仙橋 白蓮池崇𤣥觀 滾泉池
臨川五嶺〈撫州城中〉
青雲嶺 逍遙嶺 鹽歩嶺 蕭家嶺 天慶嶺
仙巖二十四〈明徐學謨遊仙巖記略出龍虎山一里南迫大溪溪水澄瑩可鑒毛髪〉初一巖若三人頎然立水側拱客而前曰三教巖似一人俯而瞰溪者曰觀水巖 巖之凹置厫具數處或啟或閉曰仙倉巖 下曰酒甕巖有陶罌斜貯巖中 東頭曰仙棺巖有規形而鋭首者 次曰藥羅巖有石磨旁施藥羅 曰丹竈巖故竈彷彿頹壞尚有水淋火煉之色 曰木屐巖石形如屐緉 曰杼機巖若轉空軸而待織者 曰馬廏巖兩柱間懸一若將秣焉 曰鷹架巖一木橫之似鷹已飛而溲滓常積 又其次曰染具杵臼二巖架軸舂碓之器宛然羅列 曰仙樂巖志雲山中常聞絲竹聲又若有物伏巖際跳梁驚躍曰獅子仙犬仙羊離列之為三巖 繇三巖而下曰轆轤巖舊有突尺水閣巖上外懸汲器以綆斂縱之 有土爐旁羅諸鐵器曰鐵爐巖 雜委諸工料狼籍不除似將營室者曰泥料巖 有壑而舟橫者竇而牀列者曰仙船巖曰仙牀巖惟棲真巖最髙有重樓複閣之勢故名 末曰奕棋巖巖中設石棋枰若兩人對奕者足跡罕至
廬山三宮〈寰宇記匡裕兄弟七人皆冇道術於此仙去結廬尚在故名山有紫芝田常見二仙童採
芝人若逐之但聞呼曰猖客若覔芝草寂無所見雲〉
上宮居巖表有三石樑長十丈濶盈尺其下虛懸次宮隔一谷有界城兩邊小圓峰呼為左右帳 下宮在彭蠡湖際
四勝〈南康亦廬山勝也〉
紫微山 湯泉 石洞 冷泉 東坡集二勝開元潄玉亭棲賢三峽橋
七詠〈韋丹與東林僧韋徹相唱和廬山〉
蓮花峰 石鏡 虎跑泉 聰明水 白鹿洞 銕船 康山廟
九疑峰〈道州營道縣九峰相似難辨故曰九疑〉
朱明峰〈為蒲水源亦曰丹朱〉石城峰〈為沲水源〉石樓峰〈為巢水源〉娥皇峰〈為池水源上有二妃廟〉舜源峰〈為瀑水源實中峰也〉女英峰〈為砅水源或曰舜宅於此〉簫韶峰〈為漭水源〉桂林峰〈為洑水源亦曰華蓋〉杞林峰〈為湎水源亦曰巴林〉
寶方山八巖洞〈在武岡州南一名澬勝山其中有龍甲神像皆滴乳所成〉
棲真 上屏 太保 朝陽 迎陽 芙蓉 隱山花乳
三游洞〈荊州三人過此作記刻石〉
白居易 行簡 元稹 後二蘇黃庭堅亦此賦詩
大庾五嶺
大庾〈南安軍一作塞上嶺〉永明〈道州一作都龎嶺〉白芒〈道州一作甿渚嶺〉臨源〈永州南一作越城嶺〉臘嶺〈柳州一作𮪍田嶺〉 廣州記五嶺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
定山七星巖〈肇慶髙要縣神仙下都七區曲折列峙如北斗〉
中為石室巖 東逾湖半里為屏風巖 又一里為閬風巖 石室西半里為天柱巖 一里為蟾蜍巖 又一里為仙掌巖 西北二里為阿坡巖
欽州三海巖〈霍山縣西巖純石而內虛髙廣如堂石乳下如瓔珞宋州守陶弼記〉錢巖 月巖 龜巖
都嶠八峰〈容州〉
子 馬鞍 八疊 雲蓋 香爐 仙人 中峰丹竈
隱山六洞〈靜江府西湖之隱山〉
朝陽 夕陽 平華 北牖 嘉蓮 白雀
雙旌五馬二峰〈府志玉融山在福清縣南〉
左雙旌以兩峰峭立如旌也 右五馬以五峰騰踴如馬也 其麓曰覆釡亦以形似而名
武夷九曲〈建寧府武夷山有溪九曲嘗有神降此自稱武夷君列仙傳籛鏗二子長曰武次曰夷〉一曲升真洞 二曲玉女峰 三曲仙機巖 四曲金雞巖 五曲鐵亭 六曲仙掌峰 七曲石唐寺 八曲鼓樓巖 九曲新村市
百丈山六巖〈莆田夾磜之東延袤百里〉
客㕔 古仙 石塔 石傘 石樓 重𤣥
霞浦山四嶼〈福寧州城東日出照映江水如霞故名山有文筆峰繪羅漢為飛騰顯怪之狀〉青嶼 黒嶼 𤣥嶼 黃嶼
榖城山三精舎〈興化府城東南與壺公山對峙今惟松隱存焉林光朝嘗講道於此〉梅隱 松隱 竹隱
[[#山十竒|山十竒]]〈羅源山形似遮護民居故名〉
仙人跡 感夢泉 山羊鼻 石虎 文筆峰 通濟橋 馬鞍山 雙石 前後布列石筍 併山
天倉山三十六峰〈成都記灌縣神仙以為帑庫括地象白沙一百八景青城三十六峰此也〉前十八曰陽峰 後十八曰陰峰
巫山十二峰〈形如巫字三峽七百里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山海經夏後啟之臣血塗司神於巴〉望霞 翠屏 朝雲 松巒 集仙 聚鶴 淨壇上昇 起雲 棲鳯 登龍 聖泉〈此峰有神女廟陽雲臺〉
明通十穴〈䕫府達州明通縣井岐中其穴有十〉
蝦蟆柱穴 巾子山穴 五丈椎穴 大閣穴 石桶穴 荼毒穴 鳯皇穴 修溪穴 船洞穴 句穴
五山聖燈〈劍南廣記爾朱真人隋時成道唐懿僖間復抵蓬州州守以為惑衆沈於江二漁者得之
釋其三人白日昇天有仙閣巖夜出聖燈志雲聖燈現處有五〉
北山 鳯皇山 連翹山 小蓬山 大蓬山〈此尤靈異〉
蜀山六圖〈蜀人繪此六山以為屏障〉
峨眉 青城 錦屏 劍門 巫山 赤甲白鹽山
㸃蒼山十九峰〈大理府城北一名靈鷲山在龍首龍尾兩闗之間互百餘里若屏風然峰夾一
澗懸瀑而下東注洱河蒼厓積雪經夏不消故亦名雪山〉
自山南而北一斜陽峰南陽溪 二馬耳峰葶溟溪三佛頂峰莫殘溪 四聖應峰青碧溪 五馬龍
峰龍溪 六玉局峰綠玉溪 七龍泉峰中溪 八中峰桃溪 九觀音峰梅溪 十應樂峰隱仙溪十一雪人峰雙鴛溪 十二蘭峰白石溪 十三三陽峰靈泉溪 十四鶴雪峰錦溪 十五白雲峰芒湧溪 十六蓮花峰陽溪 十七五臺峰萬花溪十八蒼琅峰霞移溪 十九雲弄峰雲口溪〈至此山海相接〉
珥河三島四洲九曲〈雲南通志如月生五日又曰形如月抱珥〉
三島曰金梭 赤文 玉幾 四洲曰青莎鼻 大貫淜 鴛鴦 馬 九曲曰蓮花 大鸛 蟠磯
鳯翼 蘿蒔 牛角 波⿰ 髙嵓〈皆可田可〉
〈廬而大鸛隨水浮沈不改〉
安州五金〈取皆以金名〉
紫金山 金峰 千金坊 萬金橋 金口湖
燕山八景〈燕京〉
居庸疊翠 玉泉虹 太液晴波 瑤島春雲薊門煙樹 西山霽雪 盧溝曉月 金臺夕照
闗中八景〈長安〉
渭城朝雨 驪山晚照 灞橋風雪 輞川煙雲杜曲春遊 咸陽晚渡 藍水飛瓊 終南疊翠
金陵四十景
鐘阜晴雲 雞籠璇衡 白鷺春潮 鳯臺秋月龍江夜雨 清涼逺眺 石城霽雪 達磨靈洞杏村問酒 冶城琳宮 青溪柳岸 靈谷深松長橋豔賞 天界禪闗 秦淮簫管 報恩塔光祈澤龍池 天闕晨鐘 幕府仙臺 棲霞佛嶺𢎞濟江聲 天印樵歌 莫愁曠覽 獅山雄峙赤石綸 謝墩清興 燕磯陵風 長干列剎後湖蓮舫 神樂仙侶 虎洞雲光 嘉善石壁東山碁墅 花巖星槎 桃葉古渡 凴虛聽雨三宿題名 雨花遊屐 落星帆影 祖堂佛跡
西湖十景
蘇堤春曉 平湖秋月 花港觀魚 柳浪聞鶯三潭印月 兩峰出雲 南屏曉鐘 雷峰落照麴院荷風 山梅雪
武山十四景〈方輿勝覽吉安泰和一名新山周六十里〉
傍出一峰最髙曰武婆岡〈傳有武母修真於此〉陶皮石室〈陶皮二仙修煉惟食山果〉龍洞 珍珠泉 虎鼻峰 望歸石 禮斗石 衣籠石 南巖石 西巖洞 石鼓 丹井雲峰寺佑仙觀
梅川十景〈寧都曾楚山賦詩〉
金精山 篔簹谷 甘泉巖 東陽巖 熙熙臺青陽山 濛山 桃林寺 蒼山 梅澗
宋復古八景圖〈呂昌朝得宋復古八景圖東坡賦詩云聊將八詠繼東吳即此〉
洞庭暮靄 廬阜秋雲 平沙鴈落 逺浦帆歸雨暗江村 雪藏山麓 泉巖古柏 石岸松
瀟湘八景〈湖南〉
瀟湘夜雨 洞庭秋月 山市晴嵐 漁村落照江天暮雪 煙寺晚鐘 逺浦歸帆 平沙落鴈
桃源八景〈常徳府〉
桃川仙隱 白馬雲濤 綠蘿晴晝 梅溪煙雨潯陽古寺 楚山春晚 沅江夜月 童坊曉渡
湟川八景〈連州〉
雙溪春漲 龍潭飛雨 楞伽曉月 靜福寒林巾峰逺眺 秀巖滴翠 圭峰暮靄 巖湖疊巘
青城山一百八景〈名山記山形似城南連峨眉楊用修蜀志登儲福宮望之厯厯可數〉彭祖峰 石鑑峰 龍牙峰 埜雲溪 藏雲塢齊雲榭 虹亭 捎雲閣 觸石軒 臥雲菴青溪 碧桃溪 芙蓉溪 躑躅溪 海棠溪 溪光亭 過溪橋 乳泉 滴珠泉 碧霞洞 斜川曲水 紫霞洞 鑑橋 藥圃 紫微洞 酴醿
洞 青陰橋 綠篠橋 玉微亭 紅霞塢 爛柯亭 灌稻泉 翠光亭 茅堂 紫陽洞 桃源暗香亭 金華堂 舸齋 蕙谷 黃梅嶺 煎茶溪 芹浦 鸚鵡林 葦廬 野人澗 柘坪 寶遂社 妙髙峰 娑羅坪 木蘭岫 桂香亭 石寶 白蘋洲 藻壑 望岷𡹄 豹谷 百花潭鹿闗 瑞香嶺 芝畦 瑞荷堂 蒹葭渚 黃浦菱灣 芭蕉谷 直釣亭 和芳隴 金棖徑
橘徑 鑑雉 芙渠塢 嵗寒洞 葦杭 棲真洞 望仙坡 黃葵坡 鳯簫樓 跨鳯亭 牛闗馭鶴峰 化城洞 望闕臺 凝碧溪 玉女潭寶陀嵓 蓴坡 藏春島 桂子谷 九曲池
華海 江梅島 水仙滙 薝蔔岡 丹臺 浴丹池 曝藥臺 芳草渡 採薇汀 金絲堤 菖蒲谷 種茶巖〈遺五景〉
萬川八景〈萬州〉
岑公洞 西山 秋屏 魯池 江會樓 天生橋峨眉磧 古練石
龍陽十景〈龍州〉
朝陽洞 龍門峽 明月潭 濺珠亭 瀑布 太白臺 巢雲閣 躡翠亭 雲根亭 月泉
琴臺五
一單縣〈宓子賤鼓琴處〉一滁州琅邪溪旁〈唐刺史李幼卿建〉一汝州魯縣〈元徳秀築〉一卬州文君井側 一順慶府蓬州〈相如寓此〉
杜甫草堂三
一成縣 一秦州 一成都浣花溪上〈節度使裴冕為甫築〉
三髙齋〈陸游記杜少陵居䕫三徙皆名髙齋〉
次水門者白帝城之髙齋也 依藥餌者瀼西之髙齋也 見一川者東屯之髙齋也
五友堂〈封川縣西宋封守沈清臣建並記〉
取江 山 風 月 與巳為五友
二室〈元虞集與弟槃闢書舍為二〉
左〈書淵明詩於壁〉曰陶菴 右〈書堯夫詩於壁〉曰邵菴
禪寺四絶〈九域志〉
齊州靈巖 荊州玉泉 潤州棲霞 台州國清
岳陽樓四絶〈岳州西門〉
滕子京建樓 范希文記 蘇子美書 邵竦篆
讀書紀數略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三目録
地部
朝廟𩔖
三朝
三社
二社
王五社
晉二社
梁社稷五壇
王制廟數
夏五廟
商六廟
周七廟
魯二廟
漢七帝廟
唐九廟
宋四祖廟
六聖原廟
狄仁傑留四廟
劉䞇留三廟
唐虞五府
夏五室
周五府
三代明堂制
四代明堂
明堂五名
明堂讀五時令
論明堂二
學制二義
四代學名
帝王五學
周三代學
五學
六學
魯四學
三靈一雍
三臺
漢三雍宮
學校庠序四名
宋四學
唐六學
四子學
宋五學
崇寧四學
宋三舍
大學二十齋
宗學六齋
武學六齋
明太學十八號
京衛武學六齋
宋四書院
二谿書院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三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朝廟𩔖
三朝〈周制〉
外朝〈在臯門內庫門外三槐九棘詢萬民聽政之朝小司㓂朝士掌焉〉治朝〈在路門外王日聽治之朝宰夫司士掌焉亦曰中朝〉燕朝〈在路門內王國宗人嘉事之朝太僕小臣掌焉亦曰內朝即路寢之朝〉 唐含元殿為大朝即周外朝也宣政殿為正朝即周中朝漢前殿也紫宸殿為上閣即周內朝漢宣室也 通典謂倂雉門外詢事之朝小司㓂掌其政為四朝常言三朝者以非常朝也
三社〈同上天子立三社〉
大社〈庫門內西〉王社〈藉田立之〉亳社〈廟門立之〉 諸侯二社國社〈魯曰周社〉亳社大夫以下一社曰置社 論語夏松殷柏周栗
二社〈孝經説天子社廣五尺諸侯半之〉
社〈土神〉稷〈榖神〉句龍 棄〈配食〉
王五社〈馬融周禮注〉
大社中門外惟松 東社八里惟柏 西社九里惟栗 南社七里惟梓 北社六里惟槐
晉二社〈元帝初立〉
太社〈祝曰地理普施惠存無𭛌乃建太社保祐萬〉帝社〈祝曰坤徳厚載畿是保乃建帝社以神地道〉 漢髙立漢社稷太社也官社配以禹王社也魏以官社為帝社
梁社稷五壇〈隋志 二社一稷凡三壇至梁始加〉
太社 帝社 太稷〈晉建〉官社 官稷〈大同初加〉
王制廟數
三子三昭三穆與太祖廟而七 諸侯二昭二穆與太祖廟而五 大夫一昭一穆與太祖廟而三 士一廟 庶人祭於寢 祭法適士二官師一
夏五廟
禹 二昭 二穆
商六廟〈商書咸有一徳七世之廟可以觀徳〉
契 湯 二昭 二穆
周七廟
后稷 文 武 親廟四
魯二廟〈明堂位注𧰼周有文王武王廟〉
魯公廟〈文世室也〉武公廟〈武世室也〉
漢七帝廟〈謂文景武昭宣元成七帝〉
顧成 徳陽 龍淵 徘徊 樂游 長壽 陽池
唐九廟
始立四廟〈武徳元年〉立七廟〈正觀七年〉增太廟為九室〈開元十年〉終唐之世常為九代十一室
宋四祖廟〈曾氏曰晉定七廟而虛太祖之室自梁以來皆立四廟宋興采張昭任徹之議追尊四祖
用近制也〉
僖 順 翼 宣
六聖原廟〈元豐建於宮之東〉
宣祖曰天元 藝祖曰皇武 太宗曰大定 真宗曰熙文 仁宗曰美成 英宗曰治隆 別殿五其北祀昭憲後曰太始孝明後曰儷極懿徳明徳元徳後曰輝徳章穆章獻章懿後曰衍慶慈聖后曰繼仁
狄仁傑留四廟〈以吳楚多淫祠奏毀一千七百餘所獨留其四〉
夏禹 吳太伯 季札 伍員
劉䞇留三廟〈神宗時罷鬻祠廟〉
閼伯〈遷商丘主祀香火〉微子〈宋始封之君〉許逺張巡〈城殉敵能捍大患〉
唐虞五府〈史記舜受終於文祖堯文徳之祖廟康成雲五府之大名猶周之明堂也〉
赤曰文祖〈周明堂赤帝赤熛怒之府〉黃曰神斗〈周太室黃帝含樞紐之府〉白曰顯紀〈周總章白帝白招拒之府〉黒曰𤣥矩〈周𤣥堂黒帝汁光紀之府〉蒼曰靈府〈周青陽蒼帝靈威仰之府〉
夏五室〈冬官注堂上為五室𧰼五行也〉
木室於東北 火室於東南 金室於西南 水室於西北〈其方皆三歩其廣益之以三尺〉土室於中央〈方四歩其廣益之以四尺〉
周五府〈禮外傳明堂之制周旋以水水左旋𧰼天〉
內有太室𧰼紫垣 南出明堂𧰼太微 西出總章𧰼五潢 北出𤣥堂𧰼營室 東出青陽𧰼天市
三代明堂制〈考工記〉
夏后氏世室〈即宗廟也〉堂修二七〈其深十四歩〉廣四修一〈益以四分修之一則臺廣十七歩有半〉五室〈以象五行〉三四歩〈言室之修為四歩者三〉四三尺〈言室之廣為三尺者四〉九階〈南面三階東西北各兩階〉四旁兩夾窻〈室四旁皆有戸戶各有兩夾窻〉白盛〈以蜃灰堊壁取其明潔也〉門堂三之二〈門側之堂於十七歩中得三分之二〉室三之一〈門堂之側有兩室於十七歩中得三分之一〉殷人重屋〈王宮正堂若大寢也〉堂修七尋〈深五丈六尺〉堂崇三尺〈陛髙三尺〉四阿重屋〈四楹皆有簷〉周人明堂〈明政教之堂〉度九尺之筵東西九筵〈廣〉南北七筵〈深〉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
四代明堂〈宇文愷引帝命驗注〉
唐虞天府 夏世室 殷重屋 周明堂 應劭謂黃帝合宮虞總章殷陽館周明堂 陳子昻謂黃帝合宮堯衢室虞總期夏世室
明堂五名〈蔡邕明堂論明堂天子太廟也人君南面故以明堂為名饗射養老教學選士皆於其中〉取其正堂之貌曰太廟〈取其宗祀之清貎又曰清廟〉取其尊崇曰太室 取其堂曰明堂 取其四門之學曰太學取其四周水圓如璧曰辟雍
明堂讀五時令〈通典開元禮〉
設幄座〈孟春青陽左個仲青陽太廟季青陽右個孟夏明堂左個仲明堂太廟季明堂右個夏季太廟太室孟秋總章左個仲總章太廟季總章右個孟冬𤣥堂左個仲𤣥堂太廟季𤣥堂右個閏居南門〉設羣臣次〈春璧水東門外夏南秋西冬北〉入門〈春自蒼龍門夏朱雀秋白虎冬𤣥武〉升陛〈春自寅陛夏已陛秋申冬亥〉
論明堂二〈李謐論〉
言五室者〈據考工記〉言九室者〈按大戴禮〉
學制二義〈三禮義宗〉
一東堂東學 南堂南學 西堂西學 北堂北學中央大學〈與明堂同體五室在一基之上〉一東郊東學 南郊南
學 西郊西學 北郊北學 國中大學〈鄭注周四郊之虞庠〉
四代學名〈三禮義宗〉
有虞氏大學為上庠小學為下庠 夏后氏大學為東序小學為西序 殷大學為右學小學為左學周大學為東膠小學為虞庠 王制注虞殷尚質貴物成故大學在西夏周漸文取長養故大學在東
帝王五學〈大戴禮〉
帝入東學上親貴仁〈親疎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學上齒貴信〈長幼有差而民不誣矣〉帝入西學上賢貴徳〈聖賢在位而功不遺矣〉帝入北學上貴尊爵〈貴賤有等而下不踰矣〉帝入太學承師問道〈退習而考於太傅則徳智長而治道得矣〉
周三代學〈文王世子鄭注周立四代之學兼周家而言耳〉
學書於虞學〈典謨之教所由興也〉學舞於夏學〈文武中也〉學禮樂於殷學〈功成治定與巳同〉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五學
大學辟雍〈承師問道受告訊馘於此〉東學東序〈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養老乞言於此〉南學成均〈大合樂於此〉西學瞽宗〈秋學禮祀先賢於此〉北學上庠〈冬學書於此〉
六學〈北史劉芳傳自周以上學惟有二爰暨周室學蓋有六〉
師氏居內 大學在國 四小學在郊
魯四學〈禮記〉
米廩〈虞庠以教孝〉序〈夏序以教射〉瞽宗〈殷學以教樂〉頖宮〈周學以頌正教〉
三靈一雍〈詩正義同處在郊〉
靈臺 靈囿 靈沼 辟雍
三臺
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囿臺〈以觀鳥獸〉
漢三雍宮〈漢明帝立〉
明堂〈舉宗祀〉靈臺〈望雲物〉辟雍〈行大射養老之禮〉
學校庠序四名〈漢元始三年〉
郡國曰學 縣道邑侯國曰校〈各置經師一人〉鄉曰庠 聚曰序〈各置孝經師一人〉
宋四學〈南宋文帝置聰明觀四科〉
儒學〈使雷次宗立〉𤣥學〈使何尚之立〉史學〈使何承天立〉文學〈使謝元立〉
唐六學〈國子監領之生徒二千二百一十人州縣生徒各有差〉
國子學〈生徒三百人〉大學〈五百人〉四門學〈千三百人〉律學〈五十人〉書學〈三十人〉算學〈三十人〉 百官志及韓愈集有廣文為七學
四子學〈開元間置崇𤣥館亦曰道舉〉
老 荘 列 文
宋五學
國子學 大學 武學 律學 算學
崇寧四學
書學 畫學 算學 醫學
宋三舍〈生徒各治一經初入外舍月一私試嵗一公試補內捨生間嵗又一試補上捨生月書行藝〉外舍〈二千員〉內舍〈三百員〉上舍〈一百員〉
大學二十齋
服膺 褆身 習是 守約 存心 允蹈 養正持志 率服 誠意〈初建〉觀化 貫道 務本 果
行 謹信 時中 循理〈續建〉節性 經徳 立禮〈増建〉
宗學六齋
貴仁 大雅 明賢 立愛 懷徳 升俊
武學六齋〈紹興間置〉
受成 貴謀 輔文 中古 經逺 閲禮
明太學十八號〈退省號及廣居門之西〉
天 地 人 智 仁 勇 文 行 忠 信規 矩 準 繩 紀 綱 法 度
京衛武學六齋〈始於正統除教授訓導教習勲衛子弟以兵部司官提調之〉
居仁 由義 崇禮 𢎞智 惇信 勸忠
宋四書院〈宋初四書院之名聞天下蓋是時學校未廣也〉
嵩陽書院 嶽𪋤書院〈衡州〉睢陽書院〈應天〉白鹿書院〈南康〉
二谿書院
西谿書院〈龍首峰西唐姚敬隱居之所〉中谿書院〈龍首峰下宋李昉受業之所〉
讀書紀數略卷十三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四目録
地部
宮室𩔖
五宮
六寢
八次八舍
漢三宮
四寶宮
後宮八區
三明光宮
三甘泉宮
未央宮三十二殿閣
建章宮四殿
三雲殿
甘泉宮四觀
九觀
魏銅雀園三臺
三臺
六代宮
唐三內
三宮
大明宮五殿
三殿
宋四殿
明三殿
唐三苑
東都苑十一宮
東都苑二亭
宋四苑
明蓬萊山三殿四亭
兩宮竒石四十名
漢未央三閣
陳三閣
唐四閣
四香閣
宋六閣
唐二樓
十王宅
宋諸王宅
漢七館
公孫三館
唐四館
四集賢院
元魏四館
宋四方館
金陵六館
雙闕
九門
吳中五門
門法天地二𧰼
漢宮掖七門
長安十二門
洛陽十二門
唐京城九門
皇城七門
宮城三門
大明宮五門
禁苑十門
宋東京國城二十一門
闕城十門
宮城六門
西京城九門
皇城七門
宮城六門
宮城東西夾城四門
南京宮城京城九門
北京宮城京城十一門
遼京城八門
金都城十二門
元京城十一門
明午門內五門
四注兩下
宮阿五雉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四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地部
宮室𩔖
五宮〈周書〉
太廟 宗宮 考宮 路寢 明堂
六寢〈周禮王所居宮人掌之〉
路寢一〈正寢也以治事〉燕寢五〈小寢也以時燕息〉 後居六宮前一宮𧰼王正寢後五宮𧰼王小寢內宰掌之 公羊注天子諸侯皆有三寢髙寢路寢小寢
八次八舍〈同上次謂直宿之廬舍謂休沐之所宮伯掌授職事〉
四角 四中
漢三宮〈王嘉傳哀帝時〉
長信宮〈太皇太后〉永信宮〈傅太后〉中安宮〈丁姬〉
四寶宮〈武帝設於桂宮〉
七寶牀 雜寶案 寶屛風 列寶帳
後宮八區〈武帝時〉
昭陽 飛翔 增成 合歡 蘭林 披香 鳯皇鴛鴦
三明光宮〈程大昌雲〉
一在北宮〈與長樂連〉一在甘泉宮 一尚書奏事之地
三甘泉宮〈同上〉
秦在渭南 漢在雲陽磨石嶺上〈十道志秦林光宮旁〉隋在鄠縣〈對甘泉谷〉
未央宮三十二殿閣
壽成 萬嵗 廣明 椒房 清涼 永延 玉堂壽安 平就 宣徳 東明 飛羽 鳯皇 通
光 曲臺 白虎 增城 昭陽 延平 合歡回東 宣明 長年 溫室 昆徳 承明〈殿〉玉臺增盤 麒麟 天祿〈閣〉畫堂 甲觀非常室 又
金馬門青𤨏門
建章宮四殿〈闗中記〉
馺娑 駘盪 枍詣 承光
三雲殿〈西京雜記成帝設於甘泉紫殿時以為名〉
雲帳 雲幄 雲幕
甘泉宮四觀〈司馬相如上林賦注建元中作〉
石闗 封巒 鳷鵲 寒露
九觀〈陸機地 洛陽宮中皆髙十六七丈以雲 著牕裏日耀之有光輝〉
臨髙 陵雲 宣曲 廣望 閬風 萬世 修齡總章 聽訟
魏銅雀園三臺〈註上有冰室三臺與法殿皆閣道相通〉
中央銅爵臺〈屋一百一間北齊改曰金鳯〉南金虎臺〈屋一百九間北齊改曰靈應〉北冰井臺〈屋一百四十五間北齊改曰崇光〉
三臺
蘇臺〈姑蘇臺蘇州〉相臺〈銅雀臺相州〉滑臺〈測景臺滑州〉
六代宮〈許渾金陵懷古詩禾黍髙低六代宮〉
吳初宮即臺城西南 晉建康宮在府南五里 宋未央宮在清溪橋東 梁金華宮在清溪東
唐三內〈長安城內〉
西內〈皇城太極宮也西北隅〉東內〈大明宮也西內之東〉南內〈興慶宮也東內之南〉
三宮〈太和中〉
興慶宮〈懿安郭皇后〉義安殿〈寶厯王太后〉大內〈蕭後文宗母也〉
大明宮五殿
丹鳯門內正殿含元殿〈正至大朝會御之即宋大慶殿〉北宣政門內宣政殿〈謂之正衙朔望大冊拜御之即宋文徳殿〉左延英殿 右含𧰼殿北紫宸門內紫宸殿〈謂之上閤亦曰內衙隻日常朝御之即宋紫宸殿〉
三殿〈一殿而有三面故名即三殿之東西廊也〉
麟徳殿 結鄰〈樓〉鬱儀〈樓〉
宋四殿〈各置大學士以大臣為之〉
觀文殿 資政殿 端明殿 保和殿
明三殿〈春明夢餘録〉
皇極門內東文昭閣〈先名文樓〉西武成閣〈先名武樓〉上皇極殿〈先名奉天〉中中極殿〈先名華蓋〉後建極殿〈先名謹身〉殿後雲臺門
唐三苑
西內苑 東內苑 禁苑
東都苑十一名
合璧 冷泉 髙山 龍鱗 翠微 宿羽 明徳望春 青城 黃女 陵波
東都苑二亭
芳林 金谷
宋四苑
玉津 瓊林 瑞聖 宜春
明蓬萊山三殿四亭〈英宗實録苑中舊有太液池池上有蓬萊山山巔有廣寒殿金所築
也西南有小山亦建殿於其上規制尤巧元所築也〉
三殿中曰仁智 左介福 右延和 左右四亭曰方壺 瀛州 玉虹 金露〈在各峰之頂〉
兩宮竒石四十名〈泉南雜志萬厯中二宮告成需石陳設滇中分製佳名為櫝以進〉曰春雲出谷 曰泰山喬嶽 曰神龍雲雨 曰天地交泰 曰玉韞山光 曰河洛獻瑞 曰𤣥嶂雲収 曰江漢朝宗 曰竒峰疊出 曰海山朝旭曰錦雲碧漢 曰虹臨華渚 曰雪溪春水 曰羣峰獻秀 曰麟趾呈祥 曰龍翔鳯舞 曰一碧萬頃 曰雪巖春霽 曰雲霞出海 曰萬山春曉曰春山煙雨 曰百川霖雨 曰溪山煙靄 曰壽山福海 曰雲漢麗天 曰湖光山色 曰函闗紫氣 曰春山煙雨 曰卿雲絢采 曰雲霞出海曰龍飛碧漢 曰山川出雲 曰煙波春曉 曰白雪春融 曰雲龍出海 曰槎汎鬥牛 曰春雲出谷 曰海宴河清 曰振衣干仞〈闕一名〉
漢未央三閣
石渠閣〈藏書〉天祿閣〈同上〉麒麟閣〈畫功臣〉
陳三閣〈後主所創〉
臨春閣〈後主所居〉結綺閣〈張妃居之〉望仙閣〈龔孔二妃居之〉
唐四閣
凝暉閣〈置渾儀〉凌煙閣〈圖功臣〉秘書閣〈藏書〉蓬萊閣〈待士〉
四香閣〈天寶遺事楊國忠〉
沈香為閣 檀香為欄檻 射香 乳香飾土泥壁
宋六閣〈累朝建以藏宸翰之所〉
龍圖閣〈太祖太宗〉天章閣〈真宗〉寶文閣〈仁宗英宗〉顯謨閣〈神宗〉徽猷閣〈哲宗〉敷文閣〈徽宗〉 後增煥章髙宗華文孝宗寶謨光宗寶章寧宗顯文理宗為十一閣
唐二樓〈開元中興慶宮西南〉
花萼相輝 勤政務本
十王宅〈開元皇子詔附苑城為大宮分院而處十舉全數也〉
慶 忠 棣 鄂 榮 光 儀 穎 永 延盛 濟 後壽信義陳豐恆涼七王就封亦居內宅為十六王宅
宋諸王宅〈朝野雜記〉
太祖太宗九王後曰睦親 秦王曰廣親 英宗二王曰親賢 神宗五王曰棣華 徽宗諸王曰蕃衍
漢七館〈武帝時〉
飛廉 平樂 迎風 寒露 儲胥 射熊 繭館
公孫三館〈公孫𢎞為相開三館延四方賢士〉
欽賢館〈待大賢〉翹材館〈待大才〉接士館〈待國士〉
唐四館
𢎞文館 崇文館 廣文館 修文館
四集賢院
京師集賢院〈大明宮光順門外開元置〉東都集賢院〈明福門外大街西對武成宮〉華清宮集賢院〈宮北橫街西〉興慶宮集賢院〈和豐門橫街南〉
元魏四館〈洛水橋南御道東作以典賔〉
金陵 燕然 扶桑 崦嵫
宋四方館
都亭驛〈待遼〉都亭西驛〈西蕃等〉懷逺驛〈交趾〉同文館〈青唐髙麗〉
金陵六館〈建康以處外國使人〉
顯仁館〈髙麗使〉集雅館〈百濟使〉顯位館〈吐蕃使〉來逺館〈蠕蠕使〉職方館〈子佗使〉行人館
雙闕〈三輔舊事〉
東蒼龍闕 北𤣥武闕 公羊傳天子外闕兩觀諸侯內闕一觀
九門〈三禮義宗天子九門法陽九外門四法四時宮門五法五行〉
闗門 逺郊門 近郊門 國門 臯門 庫門雉門 應門 路門〈亦曰畢門曰虎門〉 諸侯七門無庫雉惟魯以雉門兼應門庫門兼臯門 周禮注王為
五門除外門四而言 諸侯曰三門
吳中五門〈春秋諸國門皆一字今惟吳中如舊〉
閶門 胥門 匠門 盤門 齊門
門法天地二𧰼〈吳越春秋子胥為吳造大城〉
陵門八𧰼天八風 水門八法地八窻
漢宮掖七門〈百官志衛尉卿掌宮門衛士徼巡每門司馬一人〉
南宮南屯司馬主平城門 蒼龍司馬主東門 𤣥武司馬主𤣥武門 北屯司馬主北門 北宮朱爵司馬主南掖門 東明司馬主東門 朔平司馬主北門
長安十二門〈班固西都賦立十二之通門〉
東南霸城門〈一曰青城門〉正東清明門〈一曰凱門〉東北宣平門〈一曰東都門〉東南覆盎門〈一曰端門〉正南鼎路門〈一曰安門〉南西西安門〈一曰便門〉西南章城門〈一曰光異門〉正西直城門〈故龍樓門〉西北雍門〈一曰西城門〉北東洛陽門〈一曰髙門〉正北㕑城門 北西橫門〈音光〉
雒陽十二門〈百官志有李尤銘〉
正南平城門〈位午月仲〉津門〈位未月季〉廣陽門〈位申月孟〉正西雍門〈位酉月仲〉上西門〈位戍月季〉夏門〈位亥月孟〉正北榖門〈位子月仲〉小苑門〈位丑月季〉上東門〈位寅月孟〉正東中東門〈位卯月仲〉秏門〈位辰月季〉開陽門〈位巳月孟〉 又十二門曰開陽門建陽門平昌門宣陽門〈四門在南〉建春門東陽門清明門〈三門在東〉廣陽門西明門閶闔門〈三門在西〉大夏門廣莫門〈二門在北〉
唐京城九門〈六典左河華右隴坻前終南後九嵏〉
南三門明徳〈中〉啟夏〈左〉安化〈右後改達禮〉東三門春明〈中〉通化〈北〉延興〈南〉西三門金光〈中〉開逺〈北〉延平〈南〉 隋志北有光化門
皇城七門〈在京城之中〉
南三門朱雀〈中〉安上〈左〉含光右東二門延喜〈北〉景風〈南〉西二門安福〈北〉順義〈南〉
宮城三門〈在皇城北南面三門〉
承天〈中〉長樂〈東〉永安〈西〉
大明宮五門〈禁苑東南西接皇城東北隅南面五門〉
丹鳯〈正南〉望仙〈東〉延政〈次〉建福〈西〉興安〈次〉
禁苑十門〈長安志在宮城之北東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里〉
南三門景耀〈中〉芳林〈東〉光化〈西〉東二門光泰〈南〉昭逺〈北〉西二門延秋〈南〉𤣥武〈北〉北三門啟運〈中〉飲馬〈東〉永泰〈西〉
宋東京國城二十一門〈東京記唐建中初節度李勉築建隆間韓重贇增修〉南五門南薫 普濟 宣化 廣利 安上 東五門上善 通津 朝陽 含輝 善利 西六門順天 大通 開逺 宣澤 金輝 咸豐 北五門通天 景陽 永泰 安肅 永順
闕城十門〈同上〉
南三門朱雀 保康 崇明 東二門麗春 望景西二門宜秋 閶闔 北三門景龍 安逺 天
波
宮城六門
南三門宣徳 左掖 右掖 東一門東華 西一門西華 北一門拱宸
西京城九門〈城周五十二里九十六歩東都唐志略同〉
南三門定鼎〈中〉長夏〈東〉厚載〈西〉東三門羅門 建春上東 西一門闗門 北二門安喜 徽安
皇城七門〈周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歩〉
南三門端門 左掖 右掖 東一門宣仁 西一門麗景 北二門開化 應福
宮城六門〈城周九里十三歩〉
南三門五鳯樓〈中〉興教〈東〉光政〈西〉東一門蒼龍 西一門金虎 北一門拱宸
宮城東西夾城四門〈城各三里〉
東二門賔耀 啟明 西二門金耀 乾通
南京宮城京城九門〈祥符〉
宮城門曰重熙頒慶 殿曰歸徳 京城南一門曰崇禮 東二門曰延和 昭仁 西二門曰順成回鑾 北一門曰靜安 中有隔城門二曰承慶祥輝
北京宮城京城十一門〈慶厯〉
南三門中曰順豫 東曰省風 西曰展義 東一門曰東安 西一門曰西安 順豫門內東西各一門曰左保成 右保成 次北班瑞殿前東西二門曰凝祥 麗澤 次時巡殿前東西二門曰景清景和
遼京城八門〈史會同元年以幽州為南京先是為析津府〉
南二門開陽 丹鳯 東二門安東 迎春 西二門顯西 清普 北二門通天 拱宸
金都城十二門
南三門豐宜 景風 端禮 東三門宣曜 陽春施仁 西三門灝華 麗澤 彰義 北三門通
元 㑹城 崇智 按史北四門一曰光泰
元京城十一門〈輟耕録明徐達下元都廢光熙肅清二門改安貞為安定門徤徳為徳勝門〉正南麗正 南左文明 南右順城 正東崇仁東右齊化 東左光熙 正西彰義 西右肅清西左平則 北東安貞 北西徤徳
明午門內五門〈蕪史〉
居中向南皇極門〈即奉天門也〉左𢎞政門〈即東角門也〉右宣治門〈即西角門也〉西向歸極門〈即右順門也〉東向會極門〈即左順門也〉
四注兩下〈儀禮注〉
東霤〈天子諸侯皆四向流水〉東榮〈卿大夫以下屋兩下〉 禮記注殷人始屋四阿夏家屋惟兩下
宮阿五雉〈考工記〉
王宮門阿制五雉 宮隅制七雉 城阿制九雉
讀書紀數略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五目録
人部
統紀𩔖
十紀
三皇紀
五龍紀
循蜚紀二十二氏
因提紀十三氏
禪通紀十九氏
疏仡紀九氏
三皇
五帝
三代
三王
夏十七王
商二十八王
周三十八王
附春秋十二國
附五伯
附七國
秦二帝
附秦末諸建國
附秦漢間十國
兩漢
漢二十六帝
附兩漢間諸僭國
三國
蜀漢二主
魏五主
吳四主
附漢末專據諸州郡
兩晉
晉十五帝
附十六國
六朝
南宋八主
南齊七主
南梁四主
南陳五主
北魏十七主
北齊六主
北周五主
隋三帝
附隋末諸偽國
唐二十帝
附唐諸藩鎮
五代
後梁二主
後唐四主
後晉二主
後漢二主
後周三主
附十國
宋十八帝
附西夏十一世
遼九主
金九主
元四主十帝
附元末諸偽國
明十六帝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五 福建廵撫宮夢仁撰人部
統紀𩔖
十紀〈廣雅漢歴志皆以元命苞謂自開闢至春秋𫉬麟二百二十六萬七千餘年分為十紀索隱則謂三
百二十七萬六千年世逺不能詳考疑者闕之可也滅之未可也〉
三皇紀〈一曰九皇紀九頭紀〉五龍紀 攝提紀〈五十九氏〉合雒紀〈三氏〉連通紀〈六氏〉敘命紀〈四氏以上四紀帝號無傳〉循蜚紀 因提紀禪通紀 疏仡紀 六藝論遂皇之後六紀九十一代則前六紀也
三皇紀〈盤古氏亦曰渾沌氏〉
天皇氏〈兄弟十二人〉地皇氏〈兄弟十一人〉人皇氏〈兄弟九人分長九州〉
五龍紀〈分治五方五龍之跡乘龍登仙上郡膚施有五龍山蓋其出治之所〉
皇伯〈角龍木仙〉皇仲〈徵龍火仙〉皇叔〈商龍金仙〉皇季〈羽龍水仙〉皇少〈宮龍土仙〉
循蜚紀二十二氏〈徳厚信立人循其化速若飛也有號無世〉
鉅靈 句彊 譙明 𣵠光 鉤陣 黃神 𤝙神犂靈 大騩 鬼騩 弇茲 泰逢 冉相 蓋
盈 大敦 靈陽 巫常 泰壹 空桑〈陳留縣有空桑城即空桑氏所都伊尹生於此〉神民 猗帝 次民
因提紀十三氏〈代有製作後人可因以利時也有號有世〉
辰放〈始教民𢷘木茹皮綯髪濶首而人從之傳四世〉蜀山〈蜀國始蠶叢教民蠶稱青衣神最後望帝杜宇禪位開明黃帝子昌意孫乾荒皆娶蜀山氏女蓋其宗也〉豗傀〈傳六世〉渾沌〈隂陽和平萬物無息非盤古別號渾沌者傳七世〉東戸〈道不拾遺耕餘宿餼蓋至徳之世也傳十七世〉皇覃〈官天地府萬物信乎無假不可相陵又曰離光氏傳七世〉啟統〈傳三世〉吉夷〈傳四世〉幾蘧〈不治不亂鶉居鷇飲晝則旅行夜則𩔖處天下不足治也〉狶韋〈傳四世〉有巢〈傳二世〉燧人〈傳四世〉庸成〈傳八世〉
禪通紀十九氏〈禪讓之徳通天道也皆太昊臣舊自史皇至無懷皆在太昊前今從四明陳氏
獨軒轅祝融在前〉
軒轅 祝融 太昊伏羲 史皇〈倉帝名頡登陽虛之山臨𤣥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受之遂窮天地之變刱為文字治百有餘嵗都陽武而葬利鄉〉柏皇〈傳二十世〉中央〈傳四世〉大庭〈傳五世〉栗陸〈傳五世〉昆連〈傳十一世〉赫胥葛天〈傳四世〉尊盧〈傳五世〉昊英〈傳九世〉古皇〈一曰有巢〉朱襄〈傳三世〉陰符〈傳二世〉無懷〈傳六世〉女皇〈一曰女媧與太昊同母佐太昊正婚姻以重萬民之判是為神媒共工氏作亂女媧誅之〉炎帝神農〈傳子臨魁臨魁子承承子明明子宜宜子來來子裏裏之曾孫榆罔凡八世〉 史索隱人皇後十七氏則五龍燧人大庭柏皇中央卷須栗陸驪連赫胥尊盧渾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陰康無懷 荘子十二氏注謂容成大庭柏皇中央栗陸驪連軒轅赫胥尊盧祝融伏戲神農
疏仡紀九氏〈疏以知逺仡以審斷仁義道徳之所用也世紀史攷俱始黃帝訖周惟路史訖於夏〉黃帝軒轅氏 少昊金天氏 顓頊髙陽氏 帝嚳髙辛氏 帝堯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 夏后氏商 周
三皇〈書序帝王世紀按邵子以自有天地至於窮盡謂之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一萬八千年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至戌會則閉物而消天亥會則消天而消地至子會則又生天而循環無窮矣自寅會箕一度至午會星一度該四萬五千餘年正唐堯起甲辰之時也通鑑前紀始此〉
太昊伏羲氏〈風姓在位一百一十五年〉炎帝神農氏〈姜姓在位一百四十年〉黃帝軒轅氏〈姬姓在位一百年〉 史謂天皇地皇泰皇 鄭康成謂伏犧女媧神農 白虎通謂伏犧神農祝融風俗通謂遂皇戲皇農皇
五帝〈同上〉
少昊金天氏〈黃帝子在位八十四年〉顓頊髙陽氏〈黃帝孫在位七十八年〉帝嚳髙辛氏〈黃帝曾孫在位七十年傳子摯九年〉帝堯陶唐氏〈帝嚳子又曰伊祁氏自甲辰至癸未在位一百年〉帝舜有虞氏〈顓頊六世孫生於姚墟以姚為姓自甲申至癸酉在位五十年〉 史記大戴禮家語有黃帝無少昊 皇王大紀謂包犧神農黃帝堯舜
三代
夏 商〈亦曰殷〉周 漢書注三代之末為三季
三王〈孔子閒居注〉
夏禹〈鯀之子顓頊之孫〉商湯〈契十四世孫契帝嚳子〉周文武〈后稷十五六世孫稷亦嚳之子〉 離騷三後之純粹無武王
夏十七王〈姓姒氏禹受舜禪有天下自甲戌至桀甲午並羿浞四十年在內共四百四十一年〉禹〈在位十年〉啟〈禹子在位九年〉太康〈啟子在位二十九年盤遊不返為羿所廢〉仲康〈太康弟在位十三年〉相〈仲康子在位二十七年為羿所逐依斟灌斟鄩氏篡位八年寒浞殺羿弒相篡位三十二年少康誅之〉少康〈相子在位二十二年〉杼〈少康子在位十七年〉槐〈杼子在位二十六年〉芒〈槐子在位十八年〉泄〈芒子在位十六年〉不降〈泄子在位五十九年〉扃〈不降弟在位二十一年〉厪〈扃子在位二十一年〉孔甲〈不降子在位三十一年〉臯〈孔甲子在位十一年〉𤼵〈臯子在位十九年〉履癸〈又曰桀𤼵子在位五十二年為湯所代放之鳴條〉
商二十八王〈姓子氏湯放桀為天子自乙未至紂戊寅共六百四十四年〉
湯〈天乙又曰履在位十三年孟子有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湯孫太丁子在位三十三年〉沃丁〈太甲子在位二十九年〉太庚〈沃丁弟在位二十五年〉小甲〈太庚子在位十七年〉雍巳〈小甲弟在位十三年〉大戊〈雍己弟在位七十五年〉仲丁〈大戊子在位十三年〉外壬〈仲丁弟在位十五年〉河亶甲〈外壬弟在位九年〉祖乙〈河亶甲子在位十九年〉祖辛〈祖乙子在位十六年〉沃甲〈祖辛弟在位二十五年〉祖丁〈祖辛子在位三十二年〉南庚〈沃甲子在位二十五年〉陽甲〈祖丁子在位七年〉盤庚〈陽甲弟自耿遷亳改商曰殷在位二十八年〉小辛〈盤庚弟在位二十一年〉小乙〈小辛弟在位二十八年〉武丁〈小乙子在位五十九年〉祖庚〈武丁子在位七年〉祖甲〈祖庚弟在位三十三年〉廩辛〈祖甲子在位六年〉庚丁〈廩辛弟在位二十一年〉武乙〈庚丁子在位四年〉太丁〈武乙子在位三年〉帝乙〈太丁子在位三十七年〉受辛〈又曰紂帝乙子在位三十二年為周武王所滅〉
周三十八王〈姓姬氏武王克商有天下自己卯至東周君壬子共八百七十四年〉
武王〈𤼵文王子在位七年〉成王〈誦武王子在位三十七年〉康王〈釗成王子在位二十六年〉昭王〈瑕康王子在位五十一年〉穆王〈滿昭王子在位五十五年〉共王〈繄扈穆王子在位十二年〉懿王〈囏共王子在位二十五年〉孝王〈辟方懿王弟在位十五年〉夷王〈燮懿王子在位十六年〉厲王〈何夷王子在位三十七年國人畔之王流於彘周召二公為政號曰共和者又十四年〉宣王〈靖厲王子在位四十六年〉幽王〈宮湼宣王子在位十一年伐申為申侯及戎所弒〉平王〈宜臼幽王子自鎬東遷於洛在位五十一年〉桓王〈林平王孫在位二十三年〉荘王〈佗桓王子在位十五年〉釐王〈胡齊荘王子在位五年〉惠王〈閬釐王子子頺作亂出奔溫鄭伯虢公奉王歸周在位二十五年〉襄王〈鄭惠王子叔帶攻王王出居於鄭晉文納之在位三十三年〉頃王〈壬臣襄王子在位六年〉匡王〈班頃王子在位六年〉定王〈瑜匡王弟在位二十一年〉簡王〈夷定王子在位十四年〉靈王〈泄心簡王子生而有髭在位二十七年〉景王〈貴靈王子在位二十四年〉悼王〈猛景王次子子朝作亂取王以歸晉納之在位一年〉敬王〈丐悼王弟子朝據王城晉又納之在位四十四年〉元王〈仁敬王子在位七年〉貞定王〈介元王子在位二十八年〉哀王〈去疾貞定王子在位三月為叔襄所弒〉思王〈叔襄哀王弟在位五月為嵬所弒〉考王〈嵬思王弟在位十五年〉威烈王〈午考王子在位二十四年〉安王〈驕威烈王子在位二十六年〉烈王〈喜安王子在位七年〉顯王〈扁烈王弟在位四十八年〉慎靚王〈定顯王子在位六年〉赧王〈延慎靚王子在位五十九年為秦所滅〉東周君〈傑保遺民事周宗廟社稷七年此後七國無統者二十七年〉
附春秋十二國〈史記周平王以後為春秋之世其大國十有二〉
魯〈周文王子旦後為楚所滅〉衛〈武王母弟封至君角秦廢為庶人〉晉〈武王少子叔虞後韓魏趙三分其地〉鄭〈厲王少子友為韓所滅〉曹〈文王子叔振鐸滅於宋〉蔡〈文王子叔度為楚所滅〉燕〈周同姓曰君奭至太子丹秦滅之〉齊〈呂望封營丘後田和遷其君於海上〉陳〈舜裔孫閼父子滿為楚所滅〉宋〈商帝乙子啟至康王偃齊魏楚共滅之〉楚〈鬻熊曽孫熊繹至負芻秦滅之〉秦〈柏翳後周孝王封非子為附庸至嬴政並天下〉 東方朔傳有魏趙中山韓無晉曹蔡陳 戰國策謂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
附五伯〈又曰五霸〉
齊桓公 晉文公 秦穆公 宋襄公 楚荘王荀子有吳闔閭〈武王封仲雍於吳至夫差為越所滅〉越句踐〈夏少康子無餘至句踐破吳後敗於楚〉無秦穆宋襄 漢諸侯王表有吳夫差無楚荘 左傳注則夏昆吾商大彭豕韋周齊桓晉文
附七國〈秦昭襄王五十三年滅周七國分治號為戰國自癸丑至己卯二十七年又曰七雄〉秦 楚 燕 齊〈陳厲公子完奔齊改姓田至和遂有齊國〉趙〈顓頊裔造父後世為晉卿至襄子分晉〉魏〈武王弟畢公髙後曰畢萬世為晉卿至桓子分晉〉韓〈亦武王後為晉卿至康子分晉〉 賈誼過秦論九國之師有宋衛中山〈鮮虞〉
秦二帝〈姓嬴氏昭襄王滅周歴孝文王荘襄王及始皇幷天下自庚辰至子嬰甲午共十五年〉始皇〈政荘襄王子在位三十七年稱帝者十二年〉二世〈胡亥始皇子在位三年為宦者趙髙所弒二世兄子子嬰立四十六日降於漢〉
附秦末諸建國〈自乙未至戊戌凡四年〉
西楚項籍〈宇羽入闗滅秦尊楚懷王孫心為義帝自稱西楚霸王四年滅於漢〉楚景駒〈故楚族陳人秦嘉所立項梁殺之立故懷王孫心〉齊田儋〈故齊侯敗於章邯後田橫立儋弟榮子廣韓信滅之橫亡海上〉魏魏咎〈故魏公子敗於章邯楚懷王立其弟豹後降漢〉韓韓成〈故韓公子張良説項梁立之羽殺成立鄭昌昌降漢〉燕韓廣〈為趙王武臣略燕遂自立羽徙廣遼東立臧荼後為漢所擒〉趙趙歇〈故趙族張耳陳餘立之後為韓信所擒〉雍章邯塞司馬欣 翟董翳〈皆秦降將分王闗中敗於韓信〉
附秦漢間十國
河南申陽〈降漢〉九江英布〈歸漢〉濟北田安〈田榮使彭越殺之〉遼東韓廣〈臧荼殺之〉常山張耳〈田榮遣餘襲之歸漢〉代陳餘〈趙歇立之滅於韓信〉臨江共敖〈漢遣劉賈滅之〉殷司馬卬〈漢撃擒之〉衡山吳芮〈漢五年立為長沙王〉膠東田市〈項羽所徙封以齊將田都為齊王田榮撃走田都遂殺市自立為羽所殺〉
兩漢
西漢〈都長安為西都又稱前漢〉東漢〈都洛陽為東都又稱後漢〉
漢二十六帝〈姓劉氏髙祖己亥即帝位至淮陽王甲申王莽十四年在內二百二十六年為前漢
光武乙酉至獻帝庚子一百九十六年為後漢共四百二十二年〉
西漢髙祖〈字季為王四年在帝位八年〉惠帝〈盈髙祖子在位七年母呂后立他人子是為少帝稱制八年〉文帝〈恆髙祖子在位二十三年〉景帝〈啟文帝子在位十六年〉武帝〈徹景帝子在位五十四年〉昭帝〈弗陵武帝子在位十三年〉宣帝〈詢武帝曾孫霍光廢昌邑王立之在位二十五年〉元帝〈奭宣帝子在位十六年〉成帝〈驁元帝子在位二十六年〉哀帝〈欣元帝孫定陶恭王子在位六年〉平帝〈衎元帝孫中山孝王子在位五年為王莽所酖〉孺子〈嬰宣帝元孫王莽立之莽攝政三年篡位十四年莽後為漢兵所誅〉淮陽王〈元舂陵戴侯曾孫在位二年為赤眉所殺〉
東漢光武〈秀景帝六世孫同兄縯起兵興復漢室帝在位三十三年〉明帝〈荘光武子在位十八年〉章帝〈炟明帝子在位十三年〉和帝〈肇章帝子在位十七年〉殤帝〈隆和帝子在位八月〉安帝〈祐章帝孫清河孝王子在位十九年〉順帝〈保安帝子閻後欲擅政先立帝懿中常侍孫程等立之在位十九年〉沖帝〈炳順帝子在位三月〉質帝〈纘章帝元孫渤海孝王子在位一年為梁冀所酖〉桓帝〈志章帝曾孫在位二十一年〉靈帝〈宏章帝元孫在位二十一年〉少帝〈辨靈帝子在位六月為董卓所廢〉獻帝〈協靈帝子董卓脇遷長安曹操迎帝許都在位三十一年禪魏丕廢為山陽公〉
附兩漢間諸僭國
楚秦豐〈新莽時據黎陽稱王光武滅之〉朔寧隗囂〈據天水為光武所破降公孫述尋奔西域子純降漢〉成公孫述〈據成都稱帝漢䕶軍髙午刺殺之〉淮南李憲〈莽廬江連帥更始時稱帝光武誅之〉梁劉永〈更始時稱帝光武討之睢陽人斬永以降〉邯鄲王郎〈卜者詐稱成帝子光武斬之〉西平盧芳〈詐稱武帝曾孫單于立為漢帝後降漢復奔〉燕彭寵〈更始漁陽太守光武討王郎加大將軍尋反蒼頭子密斬之以降〉齊張歩〈劉永立為齊王後降漢復反陳俊斬之〉東平龎萌〈建武初詔討董憲反自稱西平王吳漢斬萌及憲〉莒樊崇〈起兵號赤眉光武討降〉
三國〈自漢以後分為三國後幷於晉〉
蜀漢〈都成都〉魏〈都鄴後徙洛陽〉吳〈都建業〉
蜀漢二主〈姓劉氏漢中山靖王之後自昭烈辛丑稱帝於蜀至後主甲申共四十四年〉昭烈帝〈備在位三年〉後主〈禪昭烈帝子在位四十一年降魏〉
魏五主〈姓曹氏起於曹操子丕受漢禪尊操為武皇帝自文帝庚子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庚子至
元帝乙酉即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共四十六年〉
文帝〈丕在位七年〉明帝〈叡文帝子在位十三年〉齊王〈芳明帝養子在位十四年為司馬昭所廢〉高貴鄉公〈髦文帝孫在位六年為司馬昭所弒〉元帝〈奐武帝孫在位六年禪晉〉
吳四主〈姓孫氏起於孫策其弟權據有江東之地自大帝壬寅即漢昭烈帝章武二年壬寅至烏程侯
庚子即晉武帝太康元年庚子共五十九年〉
大帝〈權在位二十三年〉會稽王〈亮大帝子在位六年為孫綝所廢〉景帝〈休大帝子在位六年〉烏程侯〈皓大帝孫在位十七年降晉〉
附漢末專據諸州郡
冀袁紹〈太尉安後闗東州郡討董卓推為盟主後子譚尚爭立譚殺於曹操尚殺於公孫瓚〉壽春袁術〈紹弟初平時稱帝曹操攻之〉蜀劉焉〈靈帝時益州牧子璋嗣劉備入成都出降〉薊公孫瓚〈與袁紹爭究為所攻〉荊州劉表〈獻帝時益州牧子琮舉州降曹操〉遼東公孫度〈獻帝時遼東太守弟恭嗣子淵稱燕王司馬懿滅之〉兗州呂布〈襲取下邳稱徐州牧曹操殺之〉徐州牧陶謙〈興平元年卒糜竺以遺命迎劉備領之〉北海守孔融〈袁紹攻融曹操徵為將復殺之〉青州刺史田楷〈公孫瓚將袁紹滅瓚戰死〉州刺史劉繇〈孫策破之〉江夏守黃祖〈孫權攻斬之〉陳留張邈〈為下所殺〉宛張繡〈降曹操〉幷州髙幹〈袁尚將降曹操斬之〉涼州馬超〈擁兵反歸劉備〉豫章華歆〈降於孫策〉青州臧洪〈袁紹攻殺之〉廣陵張超〈曹操攻殺之〉梁州楊奉〈寇徐劉備殺之〉徐州韓暹〈寇徐揚下殺之〉
兩晉
西晉〈自武帝至愍帝四世為西晉都洛陽〉東晉〈自元帝至恭帝十一世為東晉遷都建康〉
晉十五帝〈姓司馬氏起於司馬懿二子師昭昭子炎受魏禪尊懿為宣皇帝師為景皇帝昭為文皇
帝其後滅吳混一天下自武帝乙酉至恭帝己未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晉武帝〈炎在位二十五年〉惠帝〈衷武帝子在位十七年〉懷帝〈熾武帝子在位六年為劉淵所執〉愍帝〈業武帝孫在位四年降於劉淵〉
東晉元帝〈睿宣帝曾孫瑯邪王子中興晉室遷都江表在位六年〉明帝〈紹元帝子在位三年〉成帝〈衍明帝子在位十七年〉康帝〈岳成帝弟在位二年〉穆帝〈聃康帝子在位十七年〉哀帝〈丕成帝子在位四年〉廢帝〈奕哀帝弟在位五年桓溫廢之〉簡文帝〈昱元帝子桓溫迎立在位二年〉孝武帝〈昌明簡文子在位二十四年〉安帝〈徳宗孝武子在位二十二年為劉裕所弒〉恭帝〈徳文安帝弟劉裕所立在位一年禪宋〉
附十六國〈一漢 一趙 三秦 四燕 五涼 一夏 一成〉
漢劉淵〈字元海晉永興初都左國城國號漢〉聰〈淵弟弒太子和代立〉粲〈聰子為靳準所弒〉曜〈聰族子石勒殺準曜自立徙長安改國號趙為勒所滅〉熙〈曜子為石虎所滅〉
趙石勒〈字季龍與劉曜絶遂據襄國稱帝〉𢎞〈勒子為石虎所篡〉虎〈廢𢎞自立遷於鄴〉世〈虎子彭城王遵尋弒之〉遵〈虎從子為鑒所弒〉鑒〈弒遵自立使苞伏都攻石閔閔遂盡滅石氏族〉祗 冉閔〈原姓冉石氏養子弒鑒改國號魏燕慕容巂滅之〉
前秦符健〈蒲洪子據長安稱帝國號秦〉生〈健子為苻堅所弒〉堅〈篡生自立慕容沖攻長安出奔後秦姚萇執之〉丕〈堅子知長安不守即位晉陽為慕容永所殺〉登〈丕子即位安南為姚興所殺〉崇〈登子奔湟中為西秦乾歸所滅〉
後秦姚萇〈弋仲子滅苻堅取長安稱帝〉興〈萇子〉〈興子為劉裕所滅〉
西秦乞伏國仁〈據金城號西秦王〉乾歸〈國仁弟攻秦主苻崇盡有隴西之地後遇弒〉熾磐〈乾歸子〉慕末〈熾磐子為夏赫連定所滅〉
前燕慕容廆〈徙大棘城稱大單于晉封遼東公〉皝〈廆子晉封燕王〉巂〈皝子徙都鄴稱帝〉暐〈巂子降苻堅國遂滅〉 慕容〈巂子仕秦秦滅尋叛秦自立號西燕髙益弒之〉沖〈弟因遇弒稱帝阿房韓延弒之立沖將段隨〉忠〈子〉永〈立忠尋弒忠自立慕容執而殺之〉後燕慕容〈皝第五子歸苻堅使討叛將翟斌反與斌合據中山稱帝〉寶〈子為蘭汗所弒〉盛〈弒汗據龍城稱帝是為北燕為段璣所弒〉熙〈盛叔子太后丁氏所立討璣殺之為髙雲所弒〉髙雲〈熙養子馮跋滅之〉
南燕慕容徳〈皝少子據廣固稱帝更名備徳〉超〈徳兄子劉裕滅之〉
北燕馮跋〈弒慕容熙立其養子髙雲弒雲自立〉𢎞〈跋弟弒太子翼自立魏太武滅之〉前涼張軌〈永寧初為涼州牧封西平公〉實〈軌子為妖賊所殺〉茂〈實弟為劉曜所攻遂降趙〉駿〈實子雖臣趙時假道於蜀以通晉〉重華〈駿子永和五年稱涼王張氏四世忠晉鮮克繼矣〉曜靈〈重華子被弒〉祚〈篡曜靈而自立為衆所殺〉元靚〈曜靈弟為天錫所弒〉天錫〈元靚叔篡立苻堅滅之〉
後涼呂光〈苻堅將擊涼州殺其刺史代之稱王國號涼〉紹〈光子尋為庶兄纂所弒〉纂〈弒紹自立為呂超所弒〉隆〈超兄超弒纂而立其兄隆為後秦姚興所滅〉
西涼李暠〈隆安四年衆推為燉煌太守自稱西涼公後徙酒泉〉歆〈暠子為北涼戰敗〉恂〈歆弟為沮渠蒙遜所殺〉
南涼禿髪烏〈本河西都統自立為王〉利鹿〈烏弟〉傉檀〈利鹿弟為西秦乞伏熾磐所滅〉
北涼段業〈據張掖稱王為沮渠蒙遜所弒〉沮渠蒙遜〈弒業自立徙都姑臧〉牧𤙶〈䝉遜子為後魏所滅〉
夏赫連勃勃〈劉淵之族據朔方自稱天王取長安稱帝〉昌〈勃勃子為魏太武帝所擒〉定〈昌弟復稱帝於平涼魏滅之〉
成李雄〈巴西李特子稱成都王國號成〉班〈雄子為期所弒〉期〈雄弟為壽所弒〉壽〈雄弟弒期自立改國號漢〉勢〈壽子晉桓溫滅之〉
六朝〈竝都建業〉
吳 東晉 宋 齊 梁 陳
南宋八主〈姓劉氏自武帝庚申受晉禪有江表之地至順帝戊午共五十九年〉
武帝〈裕在位三年〉少帝〈義符武帝子在位一年〉文帝〈義隆武帝子在位三十年為太子劭所弒〉孝武帝〈駿文帝子起兵誅劭在位十一年〉廢帝〈子業孝武子在位一年為壽寂之所弒〉明帝〈彧文帝子在位八年〉蒼梧王〈昱明帝養子在位四年〉順帝〈準明帝子在位一年禪齊被弒〉
南齊七主〈姓蕭氏自髙帝己未受宋禪至和帝辛巳共二十三年〉
髙帝〈道成在位四年〉武帝〈頤髙帝子在位十一年〉鬱林王〈昭業武帝孫在位半年被廢〉海陵王〈昭文武帝孫在位三月為蕭鸞所篡〉明帝〈鸞髙帝兄子廢鬱林海陵而代立在位五年〉東昏侯〈寶卷明帝子在位二年被弒〉和帝〈寶融明帝子在位一年禪梁被弒〉
南梁四主〈姓蕭氏齊之疎族自武帝壬午受齊禪至敬帝丙子共五十五年〉
武帝〈衍在位四十八年〉簡文帝〈綱武帝子在位二年為侯景所弒〉元帝〈繹武帝子在位三年為西魏所弒〉敬帝〈方智元帝子在位二年禪陳被弒〉 後梁三主宣帝〈𧦴昭明太子統之子梁亂徙江寧稱帝〉明帝〈巋宣帝子〉帝琮〈明帝子滅於隋〉
南陳五主〈姓陳氏自武帝丁丑受梁禪至後主戊申共三十二年〉
武帝〈霸先在位三年〉文帝〈蒨武帝兄子在位七年〉廢帝〈伯宗文帝子在位二年被廢〉宣帝〈頊始興王子文帝弟在位十四年〉後主〈叔寶宣帝子在位六年降隋被廢〉
北魏十七主〈姓托跋氏自道武帝丙戌即晉孝武帝大元十一年丙戌至孝武帝甲寅即梁武帝中大通六年甲寅共一百四十九年分為東西兩國西魏自文帝乙卯即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至恭帝丙子即梁敬帝大平元年丙子共二十二年東魏自孝靜帝甲寅即梁武帝中大通六年甲寅至庚午即梁簡文帝大寶元年庚午凡十七年〉
道武帝〈珪初為代王後改稱魏在位二十三年〉明元帝〈嗣道武子在位十五年〉太武帝〈燾明元子在位二十八年〉文成帝〈濬太武孫在位十四年〉獻文帝〈𢎞文成子在位五年傳位太子自稱太上皇帝後為母馮後所鴆〉孝文帝〈宏獻文子遷都洛陽改姓元氏在位二十九年〉宣武帝〈恪孝文子在位十六年〉孝明帝〈詡宣武子在位十二年〉孝荘帝〈子攸孝文姪在位三年為爾朱兆所弒〉長廣王〈元華宗室立二月為爾朱世隆所廢〉節閔帝〈恭孝文姪爾朱兆立之在位一年髙歡誅兆幽帝佛寺殺之〉帝朗〈歡立之在位六月尋廢為安定王〉孝武帝〈修孝荘姪孫歡立之在位三年時宇文泰督闗中奔依泰是後遂為西魏尋被弒〉
西魏文帝〈寶炬宇文泰弒孝武立之在位十七年〉廢帝〈欽文帝子在位二年為泰所廢〉恭帝〈廓文帝子在位三年禪周自孝武至此四世為西魏〉
東魏孝靜帝〈善見自孝武奔泰歡立之在位十七年禪北齊被弒孝靜一帝為東魏〉
北齊六主〈姓髙氏起於髙歡至子洋受東魏禪自文宣帝庚午即梁簡文帝大寶元年庚午至後主
丁酉即陳宣帝大建九年丁酉共二十八年〉
文宣帝〈洋在位十年〉廢帝〈殷文宣子在位未一年為常山王演所弒〉孝昭帝〈演文宣弟廢殷代立在位一年〉武成帝〈湛孝昭弟廢演子百年代立在位四年〉後主〈緯武成子在位十二年為周武帝所滅〉幼主〈恆在位一年〉
北周五主〈姓宇文氏起於宇文泰至子覺受西魏禪自孝閔帝丁丑即陳武帝永定元年丁丑至靜
帝辛丑即陳宣帝大建十三年辛丑共二十五年〉
孝閔帝〈覺在位一年為宇文䕶所酖〉明帝〈毓閔帝兄在位三年〉武帝〈邕明帝弟在位十八年〉宣帝〈贇武帝子在位一年自稱天元皇帝傳位子闡〉靜帝〈闡宣帝子在位二年禪位於隋〉
隋三帝〈姓楊氏文帝受周禪自己酉平陳混一天下至恭帝侑丁丑共二十九年〉
文帝〈堅在位十六年〉帝〈廣文帝子在位十二年為宇文化及所弒〉恭帝〈侑帝孫在位一年降唐〉 恭帝〈侗侑弟聞煬弒而立二年弒於王世充〉
附隋末諸偽國
楚林士𢎞〈大業間稱帝後降唐復走唐滅之〉夏竇建徳〈自號長樂王秦王世民擒之〉魏李密〈楊元感謀主取河南號魏公降唐復叛盛彥師斬之〉秦薛舉〈起兵隴西稱帝秦王討之子仁杲降斬之〉定劉武周〈義寧元年起兵附突厥以為定可汗秦王討敗〉梁梁師都〈亦附突厥稱王唐遣柴紹討之為下所殺〉梁蕭銑〈梁之後唐武徳元年稱帝降唐殺之〉涼李軌〈攻據河西稱王降唐尋自稱帝其下執至長安殺之〉鄭王世充〈隋江都宮監武徳二年稱帝秦王擊降之赦為庶人〉梁沈法興〈據餘杭等十郡唐武徳二年稱王李子通襲破之〉吳李子通〈與杜伏威合尋謀殺伏威唐武徳時稱帝伏威執送長安誅之〉楚朱粲〈武徳元年稱王降唐殺唐使者奔王世充後世充降収斬之〉漢東劉黒闥〈竇建徳將武徳五年稱王秦王討之奔突厥其下執降唐斬之〉燕髙開道〈格謙之將降唐封郡王復叛其將張金樹殺之以降〉宋輔公祏〈初與杜伏威為盜降唐復反唐討而斬之〉 一本有許宇文化及〈述之子〉長樂李子和大乘髙曇成元興撡師乞幽州羅義吳杜伏威
唐二十帝〈姓李氏自髙祖戊寅平天下都長安幷武后二十一年至哀宗丙寅共二百八十九年〉髙祖〈淵西涼王李暠七世孫在位九年〉太宗〈世民髙祖子在位二十三年〉髙宗〈治太宗子在位三十四年〉中宗〈顯髙宗子立二月母武后廢居房州立睿宗〉睿宗〈旦中宗弟武后立居別殿稱制六年廢睿宗而自立國號曰周凡十五年通前共二十一年〉中宗〈復辟五年為韋後所酖〉睿宗〈臨淄王隆基起兵誅韋後復辟三年傳位太子〉𤣥宗〈隆基睿宗子在位四十三年〉肅宗〈亨𤣥宗子祿山之亂𤣥宗奔蜀帝即位靈武在位七年〉代宗〈豫肅宗子在位十七年〉徳宗〈適代宗子在位二十五年〉順宗〈誦徳宗子在位一年自稱太上皇傳位太子〉憲宗〈純順宗子在位十五年為宦者陳𢎞志所弒〉穆宗〈恆憲宗子在位四年〉敬宗〈湛穆宗子在位二年為宦者劉克明所弒〉文宗〈昻敬宗弟在位十四年〉武宗〈炎穆宗子在位六年〉宣宗〈忱憲宗第十三子在位十三年〉懿宗〈㴶宣宗子在位十四年〉僖宗〈儼懿宗子在位十五年〉昭宗〈傑僖宗弟在位十五年為朱全忠所逼遷都洛陽被弒〉哀宗〈祝昭宗子在位三年禪位朱全忠尋被弒〉
附唐諸藩鎮
范陽安祿山〈𤣥宗以為節度封東平郡王尋陷東京僭號燕又陷長安其子慶緒為史思明所殺〉朔方僕固懷恩〈肅宗以為節度加同平章事諸軍節度行營引囘紇吐蕃寇逼奉天中途暴卒〉江淮劉展〈肅宗以為節度副使加都統悉兵入廣陵狥濠楚陷昇潤蘇湖滁廬等州兵馬使田神功斬之〉成徳李寶臣〈肅宗以為節度擁勁兵數萬自署文武將吏不修貢賦子惟嶽嗣兵馬使王武俊殺之〉汴宋李靈曜〈代宗以為都虞侯殺兵馬使孟鑒為留後以其黨為八州刺史縣令詔李忠臣討斬之〉盧龍李懷仙〈代宗以為節度其將朱希彩殺之自為留後朱泚代之泚入朝以弟滔知留後滔自稱冀王後劉怦張𢎞靖朱克融李載義楊志誠張絳張仲武張允伸張公素李茂勛皆相繼或殺或逐而自立唐不能制也〉魏博田承嗣〈代宗以為五州都防禦尋與李寶臣相結兵賦刑賞皆自專之從子悅嗣稱魏王弟緒殺之〉平盧李正己〈代宗以為節度雄據東方自稱齊王後師道嗣為其將劉悟所斬〉襄陽田崇義〈代宗以為節度與李正己連不受詔命李希烈討斬之〉淮南李希烈〈徳宗以為節度加平章事僭位蔡州國號楚其將陳仙竒使醫毒殺之以降〉涇原朱泚〈徳宗以為節度自稱權知六軍攻奉天據長安更國號漢其將韓昊斬之以降〉彰義吳少誠〈徳宗以為留後尋叛從弟少陽殺其子自立及卒子元濟匿喪自領軍務李愬擒送京師斬之〉邠寧李懷光〈徳宗以為節度使破朱泚盧杞譖光遂與朱泚連和而反馬燧討之自縊〉鎮海李錡〈徳宗以為節度遣兵馬使張子良襲宣州子良與衆謀引兵夜還執錡送京師幷其子斬之〉西川劉闢〈順宗以為節度副使求領三川不許遂反髙崇文討之伏誅〉夏綏楊惠琳〈節度韓全義甥全義入朝琳知留後憲宗以李演為節度琳勒兵拒命兵馬使張承金斬之〉邠州朱玫〈為節度軍名靖難僖宗末李克用陷京城玫追逼乘輿焚燒閣道奉襄王熅監國稱帝玫部將王行瑜斬玫殺熅遂以行瑜為靖難節度使行瑜復舉兵犯闕為部下所殺〉鳯翔李昌符〈僖宗以為節度與朱玫合謀詔李茂貞討斬之以茂貞為節度改山南不奉詔舉兵犯闕〉東川楊師立〈僖宗以為節度徵右僕射不受詔殺官告使及監軍使舉兵將吏斬之以降〉淮南髙騈〈僖宗以為節度充鹽鐵轉運使黃巢兵入長安詔加東南都統駢稱疾不出絶貢賦專威福部將畢師鐸殺之〉華州韓建〈昭宗以為節度與王行瑜李茂貞合兵犯闕請幸華州朱全忠徙為忠武節度軍亂殺建〉 一本有橫海程日華〈子懷直嗣衆立其從兄懷信子權嗣權子同捷拒命伏誅〉
五代〈又曰五季〉
梁〈都汴遷於洛〉唐〈都汴遷於洛〉晉〈都汴〉漢〈都汴〉周〈都汴〉
後梁二主〈姓朱氏自太祖丁卯受唐禪至末帝壬午共十六年〉
太祖〈初名溫從黃巢為盜後降唐賜名全忠篡位更名晃在位六年為子友珪所弒〉末帝〈友貞太祖子即位大梁在位十年唐兵至遂自殺〉
後唐四主〈姓李氏本沙陀朱邪氏歸唐賜姓起於李克用自荘宗癸未滅梁至潞王乙未共十三年
三姓四世〉
荘宗〈存朂在位三年為伶人郭從謙所弒〉明宗〈初名邈吉烈更名嗣源克用養子荘宗被弒入嗣更名亶在位八年〉閔帝〈從厚明宗子在位四月為潞王所篡〉潞玉〈從珂本姓王氏明宗養子在位二年為石敬塘所篡〉
後晉二主〈姓石氏自髙祖丙申代唐至出帝丙午共十一年〉
髙祖〈敬塘唐明宗之壻在位七年〉出帝〈重貴髙祖兄子在位四年為契丹所執〉
後漢二主〈姓劉氏自髙祖丁未代晉至隱帝庚戌共四年〉
髙祖〈知逺契丹滅晉始稱帝更名暠在位二年〉隱帝〈承祐髙祖子在位二年為郭威所篡先是威請太后迎立髙祖弟崇之子贇復令弒之於道稱帝三十六日〉
後周三主〈姓郭氏自太祖辛亥代漢至恭帝己未共九年〉
太祖〈威在位三年〉世宗〈榮本柴氏太祖妻兄之子以為嗣在位六年〉恭帝〈宗訓世宗子在位六月禪於宋〉
附十國〈一本有岐李茂貞燕劉守光為十二國〉
吳楊行密〈髙騈部將為淮南留後唐昭宗賜爵吳王建國州謚武忠〉渥〈行密子嗣封𢎞農王為將張顥徐溫所弒〉演〈渥弟謚宣王〉溥〈演弟稱帝為徐知誥所篡〉
南唐徐知誥〈少為楊行密所得賜徐溫為子為淮南行軍副使吳主禪位稱帝金陵尋復姓李更名昇號烈祖〉璟〈知誥子為周所攻去帝號更名景〉煜〈璟子宋太祖命曹彬擊降之〉吳越錢鏐〈以驍勇事董昌昌僭號鏐殺之盡有浙東西之地為吳越王謚武肅〉傳瓘〈鏐子更名元瓘謚文穆〉𢎞佐〈瓘子謚忠獻〉𢎞倧〈佐弟為統軍使胡進思所廢〉𢎞俶〈倧弟嗣立太平興國二年入朝獻地於宋〉
閩王審知〈唐乾寧時自稱福建留後梁封為閩王〉延翰〈審知子為延鈞所弒〉延鈞〈翰弟更名璘稱帝為繼鵬所弒〉繼鵬〈延鈞子更名昶為延羲所弒〉延羲〈繼鵬叔更名曦為朱文進所弒〉延政〈審知子延鈞弟閩王延羲封為富沙王遂自稱帝於建州國號殷閩人殺朱文進迎立未暇徙都為南唐所滅〉
前蜀王建〈以軍卒為宦官田令孜養子唐永平軍節度封蜀王梁滅唐建亦稱帝〉衍〈建子滅於唐荘宗〉
後蜀孟知祥〈初事晉王唐兵破蜀荘宗以為西川節度閔帝時據蜀稱帝〉仁贊〈知祥子更名昶宋太祖命王全斌滅之〉
南漢劉隱〈梁開平時立功嶺表封南海王〉巖〈隱弟稱帝廣州國號漢更名龑取飛龍在天意〉𢎞度〈巖子更名玢為𢎞熙所篡〉𢎞熙〈玢弟更名晟〉繼興〈晟子更名鋹宋命潘美滅之〉北漢劉崇〈後漢髙祖弟隱帝既亡崇稱帝晉陽更名旻〉承鈞〈世祖子〉繼恩〈承鈞養子為下所殺〉繼元〈繼恩弟為宋所滅〉
南平髙季昌〈陜州人更名季興梁荊南節度唐封為南平王臣於吳吳立其子從誨亦據地稱王〉從誨〈季興子〉保融〈誨子〉保朂〈融弟〉繼沖〈融子為宋所滅〉
楚馬殷〈隨劉建鋒攻豫章據潭州盡有湖南之地梁以為楚王謚武穆〉希聲〈殷子唐以為武安靜江節度〉希範〈聲弟〉希廣〈範弟為希萼所篡〉希萼〈廣兄弒廣自立為將徐威所廢〉希崇〈萼弟嗣萼而立為南唐所滅〉
宋十八帝〈姓趙氏自太祖庚申受周禪都汴至欽宗丙午為金所陷一百六十七年髙宗丁未南渡
都杭至帝昺己卯一百五十三年共三百二十年〉
太祖〈匡在位十六年〉太宗〈匡義更名炅太祖弟在位二十二年〉真宗〈恆太宗子在位二十五年〉仁宗〈禎真宗子在位四十一年〉英宗〈曙濮安懿王子仁宗養為太子在位四年〉神宗〈頊英宗子在位十八年〉哲宗〈煦神宗子在位十五年〉徽宗〈佶神宗子在位二十五年為金所執〉欽宗〈桓徽宗子在位一年亦為金所執〉
髙宗〈構徽宗第九子二帝北狩遂即帝位遷於杭在位三十六年〉孝宗〈眘太祖七世孫徳芳後髙宗立為太子在位二十七年〉光宗〈淳孝宗子在位五年〉寧宗〈擴光宗子在位三十年〉理宗〈昀太祖十世孫徳昭後立為太子在位四十年〉度宗〈禥榮王子理宗姪在位十年〉恭宗〈㬎度宗子在位一年降元至上都封瀛國公〉端宗〈昰度宗長子航海至福州三年〉帝昺〈度宗少子即位碙州又遷崖山一年〉
附西夏十一世〈唐僖宗以拓跋思恭平黃巢功賜姓李數傳至彝興乾徳間封夏王傳光叡繼筠繼捧端拱初賜繼捧姓名曰趙保忠以為靖難節度使賜弟繼遷曰趙保吉以為欽州觀察使自是降叛不常保吉子徳明嗣傳子元昊至睍為元所滅共一百九十年〉
徳明〈景徳初封西平王〉元昊〈徳明子居興州依賀蘭山為固稱帝國號夏更名曩霄為子𡩋令哥所弒〉諒祚〈元昊幼子為契丹所敗〉秉常〈諒祚子〉乾順〈秉常子〉仁孝〈乾順子〉純祐〈仁孝子〉安全〈純祐弟〉遵頊〈安全族子〉徳旺〈遵頊子〉睍〈降元〉
遼九主〈姓𫆀律氏太祖興於梁朱之世本號契丹後改號遼自太祖丁卯即梁太祖開平元年丁卯至
末主乙巳即宋徽宗宣和七年乙巳共二百一十九年〉
太祖〈安巴堅更名億在位十九年〉太宗〈徳光太祖子在位二十一年〉世宗〈阮太祖孫即烏雲在位四年〉穆宗〈景太宗子在位十八年為庖人所弒〉景宗〈賢世宗子在位十四年〉聖宗〈隆緒景宗子在位四十九年〉興宗〈宗真聖宗子在位二十三年〉道宗〈𢎞基興宗子在位四十六年〉末主〈延禧道宗孫在位二十五年為金所執〉 北遼淳〈宗真孫李處溫奉之稱帝燕京〉定 雅里 西遼大石〈億八世孫因遼亡建國於起思漫〉蕭後托布布延〈稱制號感天皇后〉伊烈〈大石子〉富僧額〈伊烈妹權國號承天皇后〉珠勒呼〈伊烈子為奈曼所滅〉
金九主〈姓完顔氏太祖滅遼逐宋南徙有中原之地自太祖乙未即宋徽宗政和元年乙未至哀宗甲
午即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共一百二十年〉
太祖〈阿固達更名旻在位八年〉太宗〈烏竒邁更名晟太祖弟在位十二年〉熙宗〈亶太祖孫在位十四年被弒〉海陵王〈亮太祖孫在位十二年亮方南攻金人立雍稱帝遼陽暴其罪惡弒之於瓜洲〉世宗〈雍太祖孫在位二十九年〉章帝〈璟世宗孫在位十九年〉衛王〈允濟世宗別子在位五年被弒〉宣宗〈珣章宗庶兄在位十一年〉哀宗〈守緒宣宗子在位十年元與宋夾攻遂自焚〉
元四主十帝〈姓卻特氏自太祖丙寅即宋寧宗開禧二年丙寅至世宗己卯即宋帝昺祥興元年己卯凡七十四年迨庚辰世祖平宋混一南北至順帝丁未凡八十八年共一百六十二年〉
太祖〈特穆津在位二十三年〉太宗〈諤格徳依太祖子在位十三年〉定宗〈庫裕克太宗子六後尼瑪察稱制四年乃立之在位三年〉憲宗〈孟克太祖孫後呼穆蘇亦稱制二年乃立之在位九年〉世祖〈呼必賚憲宗弟二十年庚辰混一天下始承正統又在位十五年共三十五年〉成宗〈特穆爾世祖孫在位十三年〉武宗〈哈尚世祖孫在位四年〉仁宗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在位九年〉英宗〈碩迪巴拉仁宗子在位三年〉泰定帝〈伊蘇特穆爾世祖孫在位四年〉明宗〈和實拉武宗子在位八月〉文宗〈圖卜特穆爾明宗弟在位五年〉寧宗〈伊埒哲伯明宗子在位兩月〉順帝〈托歡特穆爾明宗子在位三十五年〉
附元末諸偽國
宋韓林兒〈父山童以白蓮教惑衆潁州劉福通倡言當王天下以紅巾為號事覺就擒林兒走武安福通遂反迎為帝都亳徙安豐入建康卒〉天完徐真一〈名壽輝與趙勝等陷黃州據蘄水僭號其將陳友諒陷太平挾夀輝以行殺之〉吳張士誠〈泰州白駒牙儈與弟士徳士信舉兵陷泰州國號周自稱吳王明下姑蘇執之自縊〉漢陳友諒〈陽漁家子㑹徐壽輝倪文俊〉
〈等稱亂徃從之襲殺文俊以江州為都迎壽輝居之自稱漢王隨殺夀輝稱帝降明封歸徳侯〉夏明玉珍〈隨州人從倪文俊陷川蜀令珍守之遂據成都稱帝國號夏子昇嗣太祖討降封歸義侯〉金朱光卿〈增城人與石崑山鍾大明聚衆稱帝國號大金凡七月元兵滅之〉慶元方國珍〈黃巖人販鹽為業張士誠據姑蘇元授珍浙江行省令擊士誠士誠納𣢾明下婺州奉表乞降食祿終身〉
明十六帝〈姓朱氏自太祖戊申滅元都應天成祖靖難遷都順天至崇禎甲申共二百七十七年〉太祖〈元璋字國瑞在位三十一年〉建文帝〈允炇太祖嫡孫皇太子懿文子也在位四年〉成祖〈棣太祖四子在位二十二年〉仁宗〈髙熾成祖子在位一年〉宣宗〈瞻基仁宗子在位十年〉英宗〈祁鎮宣宗子在位十四年土木之變郕王代立〉景皇帝〈祁鈺英宗弟初封郕王在位八年〉英宗〈還京居南宮石亨等奪門迎立之復辟八年〉憲宗〈見㴱英宗子在位二十二年〉孝宗〈祐樘憲宗子在位十八年〉武宗〈厚照孝宗子在位十六年〉世宗〈厚熜興獻王子武宗從弟在位四十五年〉穆宗〈載垕世宗子在位六年〉神宗〈翊鈞穆宗子在位四十八年〉光宗〈常洛神宗子在位一月〉熹宗〈由校光宗子在位七年〉愍皇帝〈由檢光宗第五子熹宗弟初封信王在位十七年甲申三月闖賊叛陷京師身殉社稷〉
我
皇清赫怒整師掃除羣醜天與人歸中外戶牖規大一統啟佑我後越五超三堯十舜九
讀書紀數略卷十五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六目録人
部考
年𩔖漢
諸帝年號三
國諸主年號晉
諸帝年號十
六國僭號南
朝諸主年號北
朝諸主年號隋
諸帝年號隋
末諸偽國僭號唐
諸帝年號唐
諸藩鎮僭號五
代諸主年號十
國僭號
宋諸帝年號
西夏僭號
遼諸主年號
金諸主年號
元諸帝年號
元末諸偽國僭號
明諸帝年號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六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考年𩔖
漢諸帝年號〈𩔖編盤古之初間有名氏由伏羲至帝摯間有世系年數由堯甲辰至漢景庚子始有甲子紀數由漢武至元季始有年號統紀而每君頻改起自漢文惑方士日郤復中之説更十七年為後元年十一代中一千五百三十年間一百二十三主改至三百餘元其不改者數君而已他若僣偽之𩔖初無足怪惟明一君一元足為世法也〉
西漢文帝二〈前元後元〉景帝三〈前元 中元 後元〉武帝十一〈建元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漢 太始 征和 後元〉昭帝三〈始元元鳯元平〉宣帝七〈本始 地節 元康 神爵 五鳯 甘露 黃龍〉元帝四〈初元永光建昭竟寧〉成帝七〈建始 河平 陽朔 鴻嘉 永始 元延 綏和〉哀帝二〈建平元壽〉平帝一〈元始〉孺子嬰二〈居攝初始〉王莽篡位二〈天鳯地皇〉淮陽王一〈更始〉 又公孫述稱〈龍興〉劉盆子稱〈建世〉隗囂稱〈漢復〉東漢光武二〈建武中元〉明帝一〈永平〉章帝三〈建初 元和 章和〉和帝二〈永元元興〉殤帝一〈延平〉安帝五〈永初 元初 永寧 建元 延光〉順帝五〈永建 陽嘉 永和 漢安 建康〉沖帝一〈永嘉〉質帝一〈本初〉桓帝七〈建和和平 元嘉 永興 永壽 延熹 永康〉靈帝四〈建寧 熹平光和 中平〉帝辨二〈光熹昭寧〉獻帝四〈永漢 初平興平 建安〉 又公孫淵稱〈紹漢〉
三國諸主年號
蜀漢昭烈帝一〈章武〉後主四〈建興 延熙景耀 炎興〉
魏文帝二〈延康黃初〉明帝三〈太和 青龍 景初〉齊王二〈正始嘉平〉髙貴鄉公二〈正元甘露〉元帝二〈景元咸熙〉
吳大帝五〈黃武 黃龍 嘉禾 赤烏 大元〉會稽王三〈建興 五鳯 太平〉景帝一〈永安〉烏程侯八〈元興 甘露 寳鼎 建衡鳯凰 天冊 天璽 天紀〉
晉諸帝年號
西晉武帝四〈泰始 咸寧太康 太熙〉惠帝八〈永熙 永平 元康 永康 永寧大安 永興 光熙〉懷帝一〈永嘉〉愍帝一〈建興〉 又趙王倫稱〈建始〉
成都王穎稱〈建武〉
東晉元帝三〈建武 大興 永昌〉明帝一〈大寧〉成帝二〈咸和咸康〉康帝一〈建元〉穆帝二〈永和昇平〉哀帝二〈隆和興寧〉廢帝一〈太和〉簡文一〈咸安〉孝武二〈寧康太元〉安帝三〈隆安 元興 義熙〉恭帝一〈元熙〉 又桓元稱〈建始永始〉
十六國僭號
漢劉淵〈元熙 元鳯 河瑞〉聰〈元興 嘉平建元 麟嘉〉粲〈漢昌〉曜〈光初〉
趙石勒〈太和建平〉𢎞〈延熙〉虎〈建武泰寧〉鑒〈青龍〉祗〈永寧〉冉閔〈永興〉
前秦符健〈皇始〉生〈夀光〉堅〈永興 甘露 建元〉丕〈大安〉登〈大初〉崇〈延初〉後秦姚萇〈白雀建初〉興〈皇初𢎞始〉〈永和〉
西秦乞伏國仁〈建義〉乾歸〈太初更始〉熾磐〈永康建𢎞〉暮末〈永𢎞〉前燕慕容儁〈元璽光夀〉暐〈建熙〉 慕容沖號西燕〈更始〉永〈中興〉又段隨稱〈昌平〉慕容忠稱〈建武〉
後燕慕容〈建興〉寶〈永康〉盛〈建平長樂〉熙〈光始〉髙雲〈正始〉
南燕慕容徳〈建平〉超〈太上〉
北燕馮跋〈太平〉𢎞〈大興〉
前涼張重華〈永樂〉祚〈和平〉 又張天錫子大豫稱〈鳯凰〉後涼呂光〈大安 麟嘉 龍飛〉纂〈咸寧〉隆〈神鼎〉
西涼李暠〈建初〉歆〈嘉興〉恂〈永建〉
南涼禿髪烏〈太初〉利鹿〈建和〉傉檀〈𢎞昌嘉平〉
北涼段業〈神璽天璽〉沮渠蒙遜〈永安 正始 義和〉牧𤙶〈永和〉
夏赫連勃勃〈龍升 鳯翔昌武 真興〉昌〈承光〉定〈勝光〉
成李特〈建初〉雄〈建興 晏平 玉衡〉期〈玉恆〉壽〈漢興〉勢〈太和嘉寧〉 又仇池楊保宗〈建義〉
南朝諸主年號
宋武帝一〈永初〉少帝一〈景平〉文帝一〈元嘉〉孝武二〈孝建大明〉廢帝二〈景和永光〉明帝二〈泰始泰豫〉蒼梧王一〈元徽〉順帝一〈昇明〉 又子劭稱〈太初〉武昌王渾稱〈元光〉子勛稱〈義嘉〉
齊髙帝一〈建元〉武帝一〈永明〉鬱林王一〈隆昌〉海陵王一〈延興〉明帝二〈建武永泰〉東昏侯一〈永光〉和帝一〈中興〉
梁武帝七〈天監 普通 大通 中大通 大同 中大同 太清〉簡文一〈大寶〉元帝一〈承聖〉敬帝二〈紹泰太平〉 後梁三主宣帝〈大定〉明帝〈天保〉帝琮〈廣運〉 又永嘉王稱〈天啟〉武陵王稱〈天正〉淵明稱〈天成〉正徳稱〈正平〉侯景稱〈太始〉
陳武帝一〈永定〉文帝二〈天嘉天康〉廢帝一〈光大〉宣帝一〈大建〉後主二〈至徳禎明〉
北朝諸主年號
魏道武帝四〈登國 皇始天興 天賜〉明元帝三〈永興 神瑞 泰常〉太武帝六〈始光 神䴥 延和 大延 太平真君 延平〉文成帝四〈興安 興光 太安和平〉獻文帝二〈天安皇興〉孝文帝三〈延興 承明 太和〉宣武帝五
〈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 熙平〉孝明帝四〈神龜 正光孝昌 武泰〉孝荘帝二〈建義永安〉長廣王一〈建明〉節閔帝一〈普泰〉帝朗一〈中興〉孝武帝二〈泰昌永熙〉 又南安王余稱〈永平〉京兆王愉稱〈建平〉鮮于修禮稱〈魯興〉莫折大提稱〈天建〉元法僧稱〈天啟〉葛榮稱〈廣平〉蕭寶寅稱〈隆緒〉釗三嵗即位稱〈武泰〉北海王顥稱〈建武〉
西魏文帝一〈大統〉廢帝一〈乾明〉恭帝一〈紹泰〉 又延宗稱〈徳昌〉東魏孝靜帝四〈天平 元𧰼興和 武定〉
齊文宣帝一〈大寶〉廢帝一〈乾明〉孝昭帝一〈皇建〉武成帝二〈大寧河清〉後主三〈天統 武平 隆化〉幼主一〈承光〉
周明帝一〈武成〉武帝四〈保定 天和建徳 宣政〉宣帝一〈天成〉靜帝二〈大𧰼大定〉
隋諸帝年號
文帝二〈開皇仁壽〉帝一〈大業〉恭帝一〈義寧〉 又恭帝稱〈皇泰〉
隋末諸偽國僭號
楚林士𢎞〈天成太平〉夏竇建徳〈丁丑五鳯〉魏李密〈永平〉秦薛舉〈秦興〉定劉武周〈天興〉梁梁師都〈永隆〉梁蕭銑〈鳯鳴〉涼李軌〈安樂〉鄭王世充〈開明〉梁沈法興〈延康〉吳李子通〈明政〉楚朱粲〈昌達〉漢東劉黑闥〈天造〉燕髙開道〈始安〉宋輔公祏〈乾徳〉許宇文化及〈天壽〉李子和〈丑平〉髙曇成〈法輪〉操師乞〈天成〉
唐諸帝年號
髙祖一〈武徳〉太宗一〈貞觀〉髙宗十四〈永徽 顯慶 龍朔麟徳 乾封 總章 咸亨 上元 儀鳯 調露永隆 開耀 永淳 𢎞道〉中宗一〈嗣聖〉睿宗一〈文明〉武后十七〈光宅 拱 永昌 天授 載初如意 長壽 延載 天冊萬嵗 證聖 萬嵗通天 萬嵗登封 神功 聖厯 乆視 大足 長安〉中宗復辟二〈神龍景隆〉韋後〈唐隆〉睿宗復辟三〈景雲 太極 延和〉𤣥宗三〈先天 開元 天寶〉肅宗四〈至徳 乾元上元 寳應〉代宗三〈廣徳 永泰 大厯〉徳宗三〈建中興元貞元〉順宗一〈永貞〉憲宗一〈元和〉穆宗一〈長慶〉敬宗一〈寶厯〉文宗二〈太和開成〉武宗一〈會昌〉宣宗一〈大中〉懿宗一〈咸通〉僖宗五〈乾符廣明中和 光啟 文徳〉昭宗七〈龍紀 大順 景福 光化 天復 乾寧 天祐〉哀宗〈仍稱天祐〉 又譙王重福稱〈中元〉朱玫奉襄王熅稱〈建貞〉
唐諸藩鎮僭號
安祿山〈聖武〉慶緒〈載初 天成 天和〉史思明〈應天順天〉朝義〈顯聖〉朱泚〈應天〉李希烈〈武成〉劉守光〈應天〉董昌〈天冊〉黃巢〈金統〉
五代諸主年號
梁太祖二〈開平乾化〉末帝二〈貞明龍徳〉 又友珪稱〈鳯厯〉
唐荘宗一〈同光〉明宗二〈天成長興〉閔帝一〈廣順〉潞王〈清泰〉
晉髙祖一〈天福〉出帝一〈開運〉
漢髙祖一〈乾祐〉隱帝〈仍稱乾祐〉
周太祖一〈廣順〉世宗一〈顯徳〉恭帝〈仍稱顯徳〉
十國僭號
吳越錢鏐〈天寳 寶大 寶正〉
吳楊隆演〈武義〉溥〈順義 乾貞太和 天祚〉
前蜀王建〈武成 永平通政 天漢〉宗衍〈光天 乾徳 成康〉
閔王延鈞〈龍啟永和〉繼鵬〈通文〉延義〈永隆〉延政〈天徳〉
南漢劉龑〈乾亨 大有 白龍〉玢〈光天〉 又妖人張遇賢稱〈永樂〉劉晟稱〈應乾乾和〉劉鋹稱〈大寶〉
後蜀孟知祥〈明徳〉昶〈廣政〉
南唐徐知誥〈昇元〉李璟〈保大 交泰 中興〉
北漢劉崇〈仍稱乾祐〉承鈞〈天㑹〉繼元〈廣運〉
南平髙季興楚馬殷〈俱據地稱王未有年號〉
宋諸帝年號
北宋大祖三〈建隆 乾徳 開寶〉太宗五〈太平興國 雍熙端拱 淳化 至道〉真宗五〈咸平 景徳 大中祥符 天禧 乾興〉仁宗九〈天聖 明道景祐 寳元康定 慶厯 皇祐 至和 嘉祐〉英宗一〈治平〉神宗二〈熙寧元豐〉哲宗三〈元祐紹聖元符〉徽宗六〈建中靖國 崇寧 大觀政和 重和 宣和〉欽宗一〈靖康〉又楊安兒稱〈天順〉方臘稱〈永樂〉儂智髙稱〈景瑞啟厯〉王均稱
〈化順〉劉豫稱〈阜昌〉苖劉立太子稱〈明受〉
南宋髙宗二〈建炎紹興〉孝宗三〈隆興 乾道 淳熙〉光宗一〈紹熙〉寧宗四〈慶元 嘉泰開熙 嘉定〉理宗八〈寶慶 紹定 端平 嘉熙淳祐 寶祐 開慶 景定〉度宗一〈咸淳〉恭宗一〈徳祐〉端宗一〈景炎〉帝昺一〈祥興〉
西夏僭號
趙元昊〈開運 廣運 大慶天授禮法延祚〉諒祚〈延嗣寧國 天祐聖 福聖 承道 成都拱化〉秉常〈乾道 天賜禮盛國慶大安 大安禮定〉乾頌〈天義治平 天祐民安 永安 貞觀 雍寧 元徳 正徳 大徳〉仁孝〈大慶 人慶天盛 乾祐〉純祐〈天慶〉安全〈應天皇建〉遵頊〈光定〉徳旺〈乾定〉
遼諸主年號
太祖三〈神冊 天贊 天顯〉太宗二〈㑹同大同〉世宗一〈天祿〉穆宗一〈應厯〉景宗二〈保寧乾亨〉聖宗三〈統和 開泰 太平〉興宗二〈景福重熙〉道宗五〈清寧 咸熙 太康 大安 夀隆〉末主三〈乾統 天慶 保大〉 北遼𫆀律淳〈建福〉定〈徳興〉聶哷〈神厯〉 西遼達實〈延慶康國〉蕭感天后〈咸清〉伊立〈紹興〉𫆀律承天后〈崇福〉珠勒呼〈天禧〉 又遼托雲稱〈甘露〉 北遼渤海髙永昌稱〈建隆〉
金諸主年號
太祖二〈収國天輔〉太宗一〈天㑹〉熙宗二〈天眷皇統〉海陵王三〈天徳貞元 正隆〉世宗一〈大定〉章宗三〈明昌 承安 泰和〉衛王三〈大安 崇慶 至寧〉宣宗三〈貞祐 興定 天光〉哀宗三〈正大 開興 天興〉
元諸帝年號
世祖二〈中統至元〉成宗二〈元貞大徳〉武宗一〈至大〉仁宗二〈皇慶延祐〉英宗一〈至治〉泰定帝二〈泰定至和〉文宗二〈天厯至順〉順帝三〈元統至元至正〉 又泰定子烏蘇岱八稱〈天順〉
元末諸偽國僭號
韓林兒〈龍鳯〉徐壽輝〈治平〉張士誠〈天祐〉陳友諒〈大義〉陳理〈徳壽〉明玉珍〈天統〉明昇〈開熙〉朱光卿〈赤符〉
明諸帝年號
太祖一〈洪武〉建文帝一〈建文〉成祖一〈永樂〉仁宗一〈洪熙〉宣宗一〈宣徳〉英宗一〈正統〉代宗一〈景泰〉英宗復辟一〈天順〉憲宗一〈成化〉孝宗一〈𢎞治〉武宗一〈正徳〉世宗一〈嘉靖〉穆宗一〈隆慶〉神宗一〈萬厯〉光宗一〈泰昌〉熹宗一〈天啟〉愍皇帝一〈崇禎〉
我
皇清運際中天祚紹瑞厯玉燭常調珠囊代績卜世卜年子孫千億章會統元紀於何極
讀書紀數略卷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七目録
人部
瑞異𩔖
歴代毓聖符瑞
五精
四星精
四代誕生異瑞
歴代圖書
五老遊河
麟吐三圖
堯十瑞
三祥
周祥三族
五星聚三
四星聚四
漢五瑞
唐四瑞
張説潞州祥瑞十九頌
太平興國瑞六十三物
宋五星四聚
乾徳五瑞
乾徳四瑞
淳化五瑞
祥符五瑞
建隆三瑞
王者之祥三
欽定四庫全書卷
讀書紀數略卷十七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
人部
瑞異𩔖
厯代毓聖符瑞
赤虹繞神母生伏羲〈拾遺記〉神龍感女登生炎帝〈世紀〉電繞北斗樞星感附寶二十五月生黃帝〈世紀〉大星如虹流下華渚女節意感生白帝朱宣〈少昊氏河圖〉瑤光貫月正白感女樞生顓帝〈含神霧〉慶都感赤龍十四月生堯〈河圖〉握登感大虹生舜〈詩緯書緯曰感樞星之精〉修已吞神珠薏苡生禹〈世紀〉扶都見白氣貫月感而以乙日生湯〈世紀〉
五精〈大傳正文〉
堯赤精 舜黃 禹白 湯黑 文王蒼
四星精〈感精符注〉
堯翼星 舜斗星 湯虛星 文王房星
四代誕生異瑞
含妃吞赤珠文曰玉英而生劉季〈含神霧〉夢神遇大澤〈本紀〉王夫人夢日入澤生武帝於猗蘭殿 昭帝十四月而生立堯母門 光武生赤光照室如晝 魏文帝生於譙有雲氣青色如車蓋 晉元帝生洛陽有神光一室盡明 唐太宗生於武功別館慶雲燭天二龍戲水 肅宗生於東宮別殿祥光照室
厯代圖書
黃帝遊洛見大魚流於海得圖書焉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 堯修壇河洛有龍馬銜甲赤文綠色臨壇而止吐甲圖而去 舜設壇於河黃龍負圖出於壇畔赤文綠錯 禹觀於河有長人出曰吾河精也授河圖言治水之事 湯東至洛觀堯壇有黃魚黑鳥化為黑玉黑龜赤文成字 赤爵銜書及豐鳯皇銜書遊文王之都 成王觀河洛沈璧青龍臨壇銜黑甲之圖禮於洛亦如之 黑龜青純蒼光止於壇背甲刻書赤文成字周公援筆書之
五老遊河〈文選注仲尼雲吾聞帝堯率舜登首山觀於河有五老遊河渚歌訖為流星飛入昴〉一老曰河圖將來告帝期 二老曰告帝謀 三老曰告帝圖 四老曰告帝符 五老曰河圖推龍銜玉繩
麟吐三圖〈琴操 搜神記雲孔子𫉬麟時每卷二十四字〉
一為赤伏劉季興為王 二為周滅夫子將終 三為漢製造作孝經
堯十瑞〈述異記〉
宮中芻化為木 鳯皇止庭 神龍見沼 蓍草生階 宮禽五色 烏化白 神禾生 箑莆生廚景星耀天 甘露降地
三祥〈管子〉
龍龜 圖書 乘黃
周祥三族〈子華子為周日正薦所以為祥者三〉
井裡之璞 太山之器車 唐叔異𤱔之禾
五星聚三〈金陵驗異錄〉
周將伐殷聚房 齊威將伯聚箕 漢髙入秦聚井
四星聚四〈同上〉
漢元始聚柳張而光武復興 晉永嘉聚牛女而元皇復興 漢初平聚心又聚箕尾而魏武定兗豫晉義熙四星各一聚而劉裕有天下
漢五瑞〈以此五物為瑞〉
黃龍 白鹿 嘉禾 甘露 木連理
唐四瑞〈大瑞表賀餘者嵗終禮部以聞〉
景星 慶雲為大瑞〈其名物六十有四〉白狼 赤兔為上瑞〈其名物三十有八〉蒼兔 赤鷹為中瑞〈其名物三十有二〉嘉禾 芝草 木連理為下瑞〈其名物十有二〉
張説潞州祥瑞十九頌
日抱戴 月重輪 赤龍 逐鹿 黃龍 禾合穗羊頭山童謠 襄垣仙洞 大王山三壘 疑山
鑿斷 漳河赤鯉 黃龍再見 紫雲 李連理神蓍立 金橋 寢堂紫氣 大人跡 神人傳慶
太平興國瑞六十三物
白鹿六〈二澤州貢四御苑生〉白十一〈六嵐許潁秦易等州貢五御苑生〉黑一〈京兆民進〉紫一〈沂州貢〉白麞四〈潁單州貢〉白雉一〈潁州貢〉白鵲二〈兗州貢〉白鳩一〈京西民進〉紫鵲一〈忠州進〉白鶉一〈易州進〉白鸚鵡一〈越州貢〉蒼鸚鵒一〈越州貢〉紅山鵲一〈貝州貢〉白山雀五〈洋州貢〉綠山鵲一〈江陵貢〉白雀四〈登徳汝虢等州貢〉白䑕二〈京西民進〉紅雀一〈徳州貢〉白戴勝三〈羽乾等州貢〉蒼烏一〈鄭州貢〉白山鴉一〈乾州貢〉赤烏一〈趙州貢〉白鷹五〈霸濮潞晉夏等州進〉白鷺鶿二〈商坊等州進〉白鶻一〈貢州貢〉赤鶻一〈歸州貢〉白鷂一〈鳯翔貢〉白鸚鵡一〈明州貢〉白銅觜一〈光州貢〉青花山鵲一〈房州貢〉
宋五星四聚
建隆元年五星聚奎藝祖受禪 乾徳五年五星如連珠聚奎明年真宗降誕 雍熙二年五星如連珠有星出東井大倍金星是嵗外蕃來貢 景徳四年五星聚東井〈一雲聚而伏於鶉火〉慶雲見王欽若表賀
乾徳五瑞〈和峴依月律各為一曲〉
荊南甘露 京兆嘉禾 黃州紫芝 和州神龜黃州玉
乾徳四瑞〈同上〉
合州瑞木成文 南方馴𧰼自至 秦州𫉬白烏黃州𫉬皓雀
淳化五瑞〈有朝㑹樂章〉
祥麟 丹鳯 河清 白龜 瑞麥
祥符五瑞〈同上〉
慶雲 醴泉 祥芝 瑞木 靈鶴
建隆三瑞〈王著上〉
亳州獻紫芝 鄆州𫉬白兔 隴州貢黃鸚鵡
王者之祥三〈劉基〉
聖人為上 豐年次之 鳯皇麒麟為下
讀書紀數略卷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卷
讀書紀數略卷十八目録
人部
稱號𩔖
封禪十二君
二皇
九主
八代
五代
四聖
二帝
六君
五世
三聖
四聖
二代
六君子
殷賢聖六七作
三宗
四人廸哲
周三後
二後
漢七制
六代
四代
魏三祖
唐三宗
八姓帝玉
五代愛民之君
黃帝四妃
帝嚳四妃
堯二女
周三母
漢六後
宋四後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八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稱號𩔖
封禪十二君〈管仲雲古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所記者十有二〉
無懷氏 虙羲 神農 炎帝 黃帝 顓頊 帝嚳 堯 舜 禹 湯 成王 班固典引作者七十有四人注謂七十二君幷漢武帝光武
二皇〈張衡東京賦踵二皇之遐武〉
伏羲 神農
九主〈史伊尹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注索隱〉
三皇 五帝 禹
八代〈崔實政論注〉
五帝 三王
五代
黃帝 堯 舜 禹 湯 祭法七代有顓頊嚳
四聖〈史皇帝法天則地四聖遵序〉
顓頊 帝嚳 堯 舜 四聖一心謂伏羲文王周公孔子闡易皆以前民用也
二帝
堯 舜 國語謂黃帝炎帝〈黃炎雖相承帝王世紀中間隔八帝五百餘年〉
六君〈陸䞇奏議此六君者天下之盛王也〉
堯 舜 禹 湯 文 武
五世〈王符潛夫論〉
唐 虞 夏 殷 周 學記四代注無唐
三聖〈董仲舒雲三聖相授而守一道〉
禹繼舜 舜繼堯 孟子三聖謂禹周孔子 漢諸侯王表三聖製法謂文武周公 漢志易更三聖謂包犧氏𧰼文王辭孔子贊也
四聖〈楊朱此四聖者生無一日歡沒有萬世名〉
舜 禹 周 孔
二代〈論語注〉
夏 殷 左傳注二叔夏殷之叔世
六君子〈禮運〉
禹 湯 文 武 成 周公
殷賢聖六七作〈孟子〉
湯 太甲 太戊 祖乙 盤庚 武丁
三宗〈劉歆謂周公為無逸之戒舉三宗以勸成王〉
太宗太甲 中宗太戊 髙宗武丁
四人廸吉〈無逸〉
殷王中宗 髙宗 祖甲 周文王
周三後〈詩三後在天〉
太王 王季 文王 畢命三後協心謂周公君陳畢公
二後〈詩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
文 武
漢七制〈文中子讀書皆漢之賢君〉
高祖 太宗文帝 世宗武帝 中宗宣帝 世祖光武 顯宗明帝 肅宗章帝 楊賜傳謂二祖五宗
六代〈同上續詩〉
晉 宋 後魏〈拓跋〉北齊〈髙〉後周〈宇文〉隋〈楊〉 曹元道六代論謂夏殷周秦漢魏
四代〈同上除四代之法〉
北朝魏 周 齊 南朝陳
魏三祖
太祖〈武帝〉髙祖〈文帝〉烈祖〈明帝〉
唐三宗〈范祖禹雲貞觀之治㡬於三代開元之治㡬於貞觀元和之政號為中興〉
太宗 𤣥宗 憲宗
八姓帝王〈自唐季以來五十六年帝王易八姓十有四君〉
梁太祖朱氏 唐荘宗朱𫆀氏 明宗李氏 潞王王氏 晉髙祖石氏 漢髙祖劉氏 周太祖郭氏世宗柴氏
五代愛民之君
唐明宗 周太祖 周世宗
黃帝四妃〈皇甫謐世紀〉
西陵氏〈嫘祖〉方雷氏〈女節〉彤魚氏 嫫母
帝嚳四妃〈大戴禮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
元妃姜嫄〈有邰氏女與帝禋祀而生稷〉慶都〈陳鋒氏女有赤龍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堯〉簡狄〈有娀氏女祈於髙禖有飛燕之祥而生契〉常儀〈娵訾氏女生摰〉
堯二女〈以妻虞舜是為二妃〉
娥皇 女英
周三母〈崔𤦺外戚箴周興三母〉
大姜〈王季母〉大任〈文王母〉大姒〈武王母〉 後漢書注有姜嫄無大姜
漢六後〈東都臨朝〉
章徳竇 和熹鄧 安思閻 順烈梁 桓思竇靈思何
宋四後〈張宣公雲家法之美無如宋四後〉
光獻曹後 宣仁高后 欽聖向後 昭慈孟後
讀書紀數略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九目録
人部
世系𩔖
黃帝七主
伏羲後風姓四國
黃帝十二姓
六姓同譜
少昊四叔
髙陽二正
羲和四子
八元
八愷
髙辛氏二子
祝融八姓
陸終六子
三恪
二王後
竹君二子
周十五王
二虢
太姒十子
三監
三叔
二十六國
七姓十二國
三子
季文子相三君
三置晉君
晉二文
二公子
秦六世
五世相韓
魯三桓
三桓
晉四公族
十一公族
八姓
羊舌四族
三郤
三欒
六族
四卿
鄭六卿
六卿
七穆
七子
三族
吳壽夢四子
宋六卿三族
六卿三族
二華
宋八子
齊楚五姓
齊五公子
齊二惠
荊四子
楚二穆
三族
共王五子
三甥
遂四族
劉氏九王
三淮南
漢四王
五宗
宣元六王
三王
兩獻
六齊
四王
晉八王
後魏三王
唐十王
睿宗五子
五十九族
宗室宰相十一人
明太祖二十五子
歴代子姓百人
後周皇室譜三篇
宋玉牒五名
玉牒九事
宣聖厯代世系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十九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世系𩔖
黃帝七主〈帝王世紀〉
黃帝有熊氏〈少典次子神農同母弟之後立百年傳子〉少昊金天氏〈傳兄昌意之子〉顓頊髙陽氏〈傳叔少昊之孫〉帝嚳髙辛氏〈傳子摰立九年無道諸侯廢之立弟〉帝堯陶唐氏〈傳〉帝舜有虞氏〈顓頊六世孫傳〉大禹夏后氏〈顓頊曾孫〉
伏羲後風姓四國〈左傳〉
任 宿 須句 顓㬰
黃帝十二姓〈晉語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二人為姬二人為已〉姬 酉 祁 已 滕 葴 任 荀 僖 佶儇 依
六姓同譜〈文中子言六姓之昏非古也〉
任 薛〈皆黃帝後〉王 劉〈皆舜後〉崔〈帝嚳姜嫄後〉盧〈亦姜姓後〉
少昊四叔〈史記顓頊以其實能金木及水世不失職張衡謂四叔三正〉
重〈句芒木正〉該〈蓐収金正〉修〈𤣥㝠水正〉熙〈代為水正〉
髙陽二正〈顓頊分命重黎後二官廢職及堯復命羲和之官〉
南正重司天〈屬神即少昊子句芒〉北正黎司地〈屬民顓頊子祝融〉
羲和四子〈堯典注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時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為四岳〉羲仲〈春〉羲叔〈夏〉和仲〈秋〉和叔〈冬〉
八元〈左傳髙辛氏才子八人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謂之八元〉
伯奮 仲堪 叔獻 季仲 伯虎 仲熊 叔豹季貍
八愷〈髙陽氏才子八人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謂之八愷〉
蒼舒 隤敳 檮㪦 大臨 龎降 庭堅 仲容叔達
髙辛氏二子〈同上子産言〉
閼伯〈遷之商丘主辰辰大火也故商人主祀辰星〉實沈〈遷之大夏主參參水星也故唐人主祀參星〉 又金天氏裔子昧為𤣥㝠師生允格臺駘〈顓頊封臺駘於汾川故為汾神〉
祝融八姓〈鄭語史伯曰黎為髙辛氏火正命之曰祝融即吳囘也〉
巳 董 彭 禿 妘 曹 斟 芊
陸終六子〈史吳囘生陸終〉
長昆吾 二參胡 三彭祖 四會人 五曹姓六季連
三恪〈鄭康成雲尊於諸侯卑於二王後〉
黃帝後〈薊〉堯後〈祝〉舜後〈陳〉 杜氏左傳謂舜及二王之後為周三恪 唐天寶間以魏周隋為三恪 𤣥宗因五行應運上承商周漢為三恪
二王後
杞 宋 漢成帝封殷紹嘉公〈孔吉〉周承休公〈姬嘉〉
竹君二子〈墨胎氏〉
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志字公達〉
周十五王〈周語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堯安之〉
后稷 不窋 鞠陶 公劉 慶節 皇僕 差弗毀隃 公非 髙圉 亞圉 祖紺 太王 王
季 文王 加武王成王康王為十八王
二虢〈同上文王敬友二虢皆文王弟〉
虢仲 虢叔
太姒十子〈史記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毛詩注太姒十子周以宗強〉
伯邑考 武王𤼵 管叔鮮 周公旦 蔡叔度曹叔振鐸 成叔武〈一作七叔圉〉霍叔處 康叔封 𦕃季載
三監〈武王使三叔監紂子武庚之國紂城謂𨚍南謂鄘東謂衛〉
管叔〈鮮鄭州管城〉蔡叔〈度蔡州上蔡〉霍叔〈處晉霍邑〉
三叔〈左傳皆叔也而有令徳故昭之以分物〉
魯公伯禽 康叔 唐叔
二十六國〈史正義文武周公之子孫〉
管 蔡 郕 霍 魯 衛 毛 𦕃 郜 雍曹 滕 畢 原 鄷 郇〈文之昭也〉邗 晉 應 韓〈武之穆也〉凡 蔣 郉 茅 胙 祭〈周公之裔也〉
七姓十二國〈左傳注實十三國〉
晉 魯 衛 鄭 曹 滕〈姬姓〉邾 小邾〈曹姓〉宋〈子姓〉齊〈姜姓〉莒〈巳姓〉杞〈姒姓〉薛〈任姓〉
三子〈陸機五等論周之衰於位者三子〉
子頹 叔帶 子朝
季文子相三君〈左傳〉
宣公 成公 襄公
三置晉君〈百里奚〉
惠公 懷公 文公
晉二文〈左傳復二文之業〉
文侯仇 文公重耳
二公子〈同上〉
重耳 夷吾 竝申生為三公子
秦六世〈賈生過秦論始皇奮六世之餘烈〉
孝公 惠文王 武王 昭襄王 孝文王 荘襄王
五世相韓〈史記謂相韓五王也〉
韓昭侯 宣惠王 襄哀王〈張良大父開地相〉釐王 悼惠王〈父平相〉
魯三桓〈左傳三家三臣〉
慶父為仲孫氏〈至彘九世亦曰孟氏〉叔牙為叔孫氏〈至舒八世〉季友為季孫氏〈至肥八世〉
三桓〈論語三桓之子孫〉
仲孫榖父文伯 叔孫得臣荘叔 季孫行父文子
晉四公族〈左傳欒武子掌公族與卿之子弟請公族大夫公答之〉
荀家惇惠〈晉大夫〉荀禬文敏〈荀家之族〉黶也果敢〈欒書之子桓子〉無忌鎮靜〈韓厥之子公族穆子〉
十一公族〈晉語晉之舊族實掌近官〉
胥 籍 狐 箕 欒 郤 柏 先 羊舌 董韓
八姓〈左傳注舊臣之族〉
欒 郤 胥 原 狐 續 慶 伯
羊舌四族〈同上〉
銅鞮伯華〈赤〉叔向〈昐〉叔魚〈鮒〉叔虎〈世本季夙〉
三郤〈犨缺從子景公時為大夫食邑襄陽竝稱〉
郤犨 至 錡
三欒〈班固幽通賦三欒同於一體〉
欒書 黶 盈
六族〈亦曰六卿〉
趙〈趙衰成子始為卿至襄子無恤七世〉范〈士㑹武子始為卿至昭子吉射五世〉知〈荀首荘子始為卿至襄子瑤六世〉中行〈荀林父桓子始為卿至文子寅五世〉魏〈魏絳荘子始為卿至襄子曼多四世〉韓〈韓厥獻子始為卿至簡子不信四世〉
四卿〈史世家四卿分范中行故地〉
知 趙 韓 魏
鄭六卿〈左傳鄭餞韓宣子宣子云二三君子請皆賦〉
子齹賦野有蔓草〈子皮子嬰齊子皮罕虎子展子〉子産賦鄭之羔裘子太叔賦褰裳 子游賦風雨〈駟帶之子駟偃〉子旂賦有
女同車〈公孫段之子豐施〉子柳賦蘀兮〈印段之子印癸〉
六卿〈同上同盟於戲〉
公子騑〈子駟〉公子𤼵〈子國〉公子嘉〈子孔〉公孫輙〈子耳〉公子蠆〈子蟜〉公孫舍之〈子展〉
七穆〈同上穆公十一子子然子孔已亡子羽不為卿故曰七穆七穆子孫世任鄭國之政焉〉子罕公子喜〈子展公孫舍之罕氏〉子駟公子騑〈子西公孫夏駟氏〉子國公子𤼵〈子産公孫僑國氏〉子良公子去疾〈伯有良霄良氏子良孫子耳子〉子游公子偃〈子太叔游吉游氏子游孫子蟜子〉子豐〈子石公孫段豐氏〉子印〈伯石印段印氏子印孫子張子〉
七子〈同上鄭伯享趙武子趙孟雲七子從君以寵武也請皆賦以觀七子之志即七穆〉
子展賦草蟲 伯有賦鶉之奔奔 子西賦黍苖子産賦隰桑 子太叔賦野有蔓草 印段賦蟋蟀公孫段賦桑扈
三族〈同上〉
氏 孔氏 子人氏
吳壽夢四子〈太伯世家〉
長曰諸樊 次曰餘祭 次曰餘昧 次曰季札
宋六卿三族〈左傳三族皇靈樂也〉
皇緩為右師 皇非我為大司馬 皇懷為司徒靈不緩為左師 樂筏為司城 樂朱鉏為大司寇
六卿三族〈同上〉
華元為右師 華喜為司徒〈戴族〉公孫師為司城〈荘族〉魚石為左師 蕩澤為司馬 向為人為大司寇 鱗朱為少司寇 向帶為大宰 魚府為少宰〈皆桓族〉
二華
華元 華喜
宋八子〈皆元公黨避華向之亂奔鄭〉
公子城〈平公子〉公孫忌 樂舍〈樂喜孫〉司馬彊 向宜向鄭〈二子皆向戌子〉楚建〈平王之亡太子〉郳甲〈小邾穆公子〉
齊楚五姓〈漢髙徙齊楚大族五姓於闗中〉
昭代 屈氏 景氏 懷氏 田氏
齊五公子〈左傳桓公因易牙之請許立武孟餘五公子皆求立〉
公子元 公子昭 公子潘 公子商人 公子雍
齊二惠〈晏子云二惠競爽皆惠公孫也〉
公孫竈子雅 公孫蠆子尾 又欒髙二族亦出惠公
荊四子〈國語荊子熊嚴生子〉
伯霜 仲雪 叔熊 季紃
楚二穆〈四人〉
子重 子辛〈左傳皆出於〉 又子重子反亦稱二卿
三族〈穆王與楚同姓而分者屈原為三閭大夫掌〉
昭 屈 景 左傳令尹子常滅三族郤氏〈王族三姓〉陽氏〈郤宛左尹令〉晉陳氏〈終陽匄〉
共王五子〈子楚大夫同上王密埋璧於祖廟使五人入〉
康王跨之 靈王肘加焉 子干 子晳皆逺之平王抱而入再拜皆厭紐
三甥〈拜擇主社稷者左傳鄧〉
騅甥 耼甥 養甥
遂四族〈侯三甥請殺楚文王〉
因氏 頜氏 工婁氏 須遂氏
劉氏九王〈同上四族遂之〉
趙王〈賈〉楚王〈交〉代王〈喜〉齊王〈肥〉梁王〈恢〉吳王〈濞〉燕王〈建〉淮陽王〈友〉淮南王〈長〉
三淮南〈鄒陽傳淮南厲王三子〉
淮南王安 衡山王勃 廬江王賜
漢四王〈文巾子注言四王善終有惠智仁義〉
楚元王〈惠人〉河間獻王〈智人〉東平王蒼〈仁人〉東海王彊〈義人〉
五宗〈史景帝十四子武帝王后生餘十三人為王而同母五人同母者為宗〉
臨江王滎 河間王徳 臨江王閼〈俱栗姬生〉魯王餘江都王非 膠西王端〈俱程姬生〉趙王彭祖 中山王勝〈俱賈夫人生〉長沙王𤼵〈唐姬生〉廣川王越 膠東王𭔃 清河王乘 常山王舜〈俱王夫人生〉
宣元六王〈漢書宣四王元二王〉
淮陽王欽〈張倢伃生〉楚孝王囂〈衛倢伃生〉東平王宇〈公孫倢伃生〉中山王竟〈戎倢伃生〉定陶王康〈傅昭儀生〉中山王興〈馮昭儀生〉
三王〈史記武帝同日封三子作策申誡〉
齊王閎 燕王旦 廣陵王胥
兩獻〈晉書齊王以兩獻之親𢎞二王之化〉
河間獻王〈徳〉沛獻王〈輔〉
六齊〈鄒陽傳齊悼思王六子為王〉
齊王將閭 濟北王志 菑川王賢 膠東王雄渠膠西王卭 濟南王辟光
四王〈肅宗詔四王讚勿名〉
沛王輔 濟南王康 東平王蒼 中山王焉
晉八王〈首亂者〉
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冋〉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顒〉東海王〈越〉
後魏三王〈宗室〉
濟南王彧 安豐王延明 中山王熙
唐十王〈十王舉成數也〉
慶 忠 棣 鄂 榮 光 儀 穎 永 延盛 濟 又七王壽信義陳豐恆涼
睿宗五子
宋 申 楚〈𤣥宗〉岐 薛
五十九族〈六典九廟子孫其族五十有九 河間孝恭之功江夏道宗之略可謂宗室標的〉光帝一族 景帝六 元帝三 髙祖二十一 太祖十三 髙宗六 中宗四 睿宗五
宗室宰相十一人
林甫 囘〈俱郇王房〉程 石 福〈俱鄭王房〉勉 夷簡 宗閔〈俱小鄭王房〉峴〈吳王房〉知柔〈惠宣太子房〉適之〈常山王房〉
明太祖二十五子
懿文太子 秦愍王樉 晉恭王棡 燕王棣〈即成祖〉周定王橚 楚昭王楨 齊庶人槫〈革存系〉潭王梓趙王杞 魯荒王檀 蜀獻王椿 湘獻王柏 代簡王桂 肅荘王楧 遼簡王植 慶靖王㮵 寧獻王權 岷荘王梗 谷庶人橞〈革〉韓憲王松 瀋簡王模 安惠王楹 唐定王桱 郢靖王棟 伊厲王㰘
厯代子姓百人
漢中山王勝〈子百二十人〉梁鄱陽王恢〈男女百人〉慶成王〈子百人〉晉姚弋仲〈子四十二人〉吐谷渾〈子六十人〉宋張耆〈子四十二人〉
顔之推賦魏嫗何多一孕四十中山何夥有子百廿
後周皇室譜三篇〈周武帝勅鮑宏修〉
帝緒 疏屬 賜姓
宋玉牒五名〈凡錄以一嵗牒譜籍以十嵗修纂進藏龍圖天章寶文閣〉
曰玉牒〈以編年之體敘帝系而紀其厯歎凡政令賞罰豐凶祥瑞之事〉曰屬籍〈序同姓之親而第其服絶之戚疎逺近〉曰宗藩慶緒錄〈辨譜系之所自出序其子孫而別其名位品秩〉曰仙源積慶圖〈考定世次枝分派別而系以本宗〉曰仙源𩔖譜〈序男女族姓婚姻及官爵遷敘而著其功罪生卒〉
玉牒九事〈紹興問奏請〉
一親祀天地宗廟 一皇子出閤公主下降 一宰臣除罷 一巡狩行幸 一大慶 一冊后妃皇子一蕃國入貢 一大賞罰 一官雖小事係大體
宣聖厯代世系
孔子 鯉〈生時魯昭公賜鯉因名之〉伋〈子思逮事孔子受業曾子著書四十九篇今存中庸〉白〈子上齊威王召為相不受〉求〈子家〉箕〈子京為魏相〉穿〈子髙著儒家書十二篇名讕言〉謙〈史作慎又名斌為魏安釐王相〉鮒〈字子魚一字甲前皆一子九世始有三子鮒騰樹李斯焚書鮒藏家語論語尚書等於祖堂壁中隱嵩山著書記其先世名孔叢子子隨四傳至吉吉生何齊皆承殷後為宋公嗣絶鮒弟騰漢髙封為奉嗣君生子忠〉忠〈封褒成侯〉武〈太守〉延年〈大將軍〉霸〈封太師賜爵闗內侯〉福〈襲侯〉房〈襲〉均〈王莾拜太尉不就光武封〉志〈大司馬〉損〈封褒亭侯〉曜〈襲〉完〈襲〉羨〈封宗聖侯〉震〈封奉聖亭侯〉嶷〈襲〉撫〈襲〉懿〈襲〉鮮〈宋封崇聖侯〉乘〈崇聖大夫〉靈珍〈崇聖侯〉文泰〈襲北齊封〉渠〈改封鄒國公〉長孫〈襲隋封〉英哲〈奉聖侯無嗣〉徳倫〈弟嗣悊子嗣唐封褒聖侯〉崇基〈朝散大夫〉璲之〈封文宣公〉萱〈襲〉齊卿〈功曹㕘軍〉惟晊〈襲〉策〈明經及第〉振〈狀元及第〉昭儉〈文宣公〉光嗣〈泗水令〉仁玉〈御史贈尚書〉宜〈襲宋封〉延世〈曲阜令〉聖佑〈封衍聖公無嗣〉宗願〈叔延澤子承襲〉若蒙〈襲坐事廢〉若虛〈弟襲〉端友〈若䝉子襲知柳州〉端操〈弟襲〉璠〈榮祿大夫〉玠〈博士從宋南渡襲封於衢至元初罷明𢎞治間以其孫彥繩為五經博士主衢州祀宣徳間又以別孫克晏在曲阜者為學錄亦世襲〉拯〈襲〉總〈弟襲〉元揩〈元太宗封公兼曲阜令由是別子世為曲阜知縣〉之厚〈郡侯〉浣〈通議大夫〉思晦〈中議大夫〉克堅〈集賢學士〉希學〈洪武元年襲封七年以元揩孫克伸為曲阜知縣世襲〉訥〈資善大夫〉公鑑〈建文二年襲封〉彥縉〈襲〉承慶〈襲〉𢎞緒〈景泰六年襲封成化間坐事削爵〉𢎞泰〈弟襲〉聞韶〈𢎞治十六年襲封〉貞幹〈嘉靖五年襲封〉尚賢〈襲〉植〈襲〉
讀書紀數略卷十九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目録
人部
族望𩔖
五姓
五名
八氏
姓氏三十二𩔖
呉四姓八族
會稽四族
裴氏三眷
魏四姓
後魏四姓
後魏八姓
唐四姓
七姓十家
崔李鄭薛四姓三祖
宋南都五姓
唐世族志九等
父祖不同姓五人
同居十二家
父子宰相三家
父子三相二家
再世賢相
三世相輔
三世宰相
一門三相
父子入閣一家
父子一品
兄弟入閣一家
兄弟一品
父子狀元三家
父子合三元
三世元魁
父子兩中元魁
祖孫兩世元魁
三世解元
同胞兩狀元
兩世同胞六進士
八子六登科
三兄弟同胞同榜
七世科第二家
五世吏部
三世尚書
三世司空
三代五尚書
父子四尚書
父子三尚書
四代七卿貳
四世宗正
三世傅東宮
三世掌誥
四世掌誥
父子掌誥九家
四世中書舍人
三人鳳閣
四世絲綸
三世學士
三代翰林
三世國師
三世司業
五世侍中
三世中丞
三世左丞
三世司隸
三世尹京
三代執金吾
一家三節度
四子秉節
六人一品
三世益州
一門三大夫
五縣令
二世修史
一門二史
三世譜學
三世法家
三世一轍
一門三秀才
四賢良
中山五王
楊氏四公
袁氏五公
一門三公
王氏五侯
八子八侯
一門五侯
一時三侯
金張七葉珥貂
應氏七葉
王氏七葉
六世名德
奕世令望
六世封石泉
五代盛徳
六代五人
文中子七世
奕世忠義
一門忠孝
歴世名節
家法二門
五忠劉氏
萬石
兩夏侯
二疏
二馮
二龔
二唐
鉅下二卿
馬氏五常
三馬
二方
三陳
三蘇
二蘇
二蘇
三蘇
二班
三姜
二荀
五荀方五陳
二璉
三諸葛
瑯琊八王
二王
五之
三王
三王
三子一兒
河東八裴
三裴
三張
五張
三獻
二陸
三陸
二陸
二范
三范
二謝
三謝
四謝
二郗
二呉
二呉
三韋
二韋
洛中三嘏
二劉
二劉
二劉
三劉
三劉
潯陽四𨼆
李廣三子
四括
四使
三李
四黃
二李
龍眠三李
二何
三何
何氏三高
金華五高
二孫
三孫
三周
一邱二傅
二高
兩到
兩邢二魏
三靈
三崔二張一康
溫顔二家兄弟
三戴
二栁
二郎
二蓋
八蕭
二衡
二包
二皇甫
三楊
江東三岑
五竇
穆氏四子
三羅
二丁
應山二連
渚宮二疏
二程
二宋
二任
二扈
二米
三呂
三呂
四呂
二管
三石
三曾
三沈
四韓
二韓
三林
三孔
三洪
四洪
比三蘇
竇氏二君
外戚三王
西京七族
七貴
外戚十餘族
四姓小侯
東京六姓
三楊
魯殷民六族
衛殷民七族
長狄三人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族望𩔖
五姓〈堪輿經黃帝對天姥始言五姓〉
宮 商 角 徵 羽 呂才卜宅論張王為商武庾為羽以音諧附而栁為宮趙為商則又不然 春秋以陳衛秦為水姓齊宋為火姓或所出之祖所分之星所居之地 禮大傳注始祖為正姓若姜姬高祖為庶姓若三桓三穆
五名〈左傅申繻對桓公〉
有信〈以名生若唐叔虞〉有義〈以徳命若文王武王〉有𧰼〈以𩔖命若孔子〉有假〈取於物若伯魚〉有𩔖〈取於父若子同〉
八氏〈栁芳氏族論〉
氏於國則齊魯秦呉〈風俗通作齊魯宋衛〉氏於諡則文武成宣氏於官則司馬司徒 氏於爵則王孫公孫 氏
於字則孟孫叔孫 氏於居則東門北郭 氏於志則三烏五鹿〈潛夫論作青牛白馬〉氏於事則巫乙匠陶〈風俗通作巫卜〉風俗通姓氏篇九事無志而有號與職
姓氏三十二𩔖〈鄭樵通志氏族略〉
國 邑 鄉 亭 地 姓 字 名 次 族官 爵 技 事 諡 吉徳 凶徳 國系 邑系 族系 爵系 名氏 諡氏 國爵 邑諡官名 爵諡 代北複姓 闗西複姓 代北三家姓 代北四家姓 諸方複姓
呉四姓八族〈陸機呉趨行八族未足侈四姓實名家〉
張文 朱武 陸忠 顧厚〈世說四姓〉陳 桓 呂 竇公孫 司馬 徐 傅〈呉錄八族〉
㑹稽四族〈世說㑹稽孔沈魏顗虞球虞存謝奉並四族之雋〉
孔 魏 虞 謝
裴氏三眷〈五代史裴皞自晉魏為名族〉
居燕者號東眷 居涼者號西眷 居河東者號中眷 唐宰相世系表東眷有居道休澈垍冕度西眷有寂矩中眷有光庭遵度樞贄 又韋氏潛號西眷穆號東眷
魏四姓〈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僕者曰華腴〉
尚書領䕶而上為甲姓 九卿方伯為乙姓 散𮪍常侍大中大夫為丙姓 吏郎正員外為丁姓
後魏四姓〈孝文雅重門族四姓衣冠所推〉
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義〉太原王〈瓊〉 趙郡諸李人物尤多世言高華者以五姓為首
後魏八姓〈魏遷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
穆 陸 賀 劉 樓 於 嵇 尉〈皆代人〉
唐四姓〈國史補〉
滎陽鄭 岡頭盧 澤底李 土門崔 太原王亦四姓之匹
七姓十家〈唐高宗詔七姓十家不得自為姻〉
後魏隴西李寳 太原王瓊 滎陽鄭溫 范陽盧子儀盧潭盧輔 清河崔宗伯崔元孫 前燕博陵崔懿 晉趙郡李楷
崔李鄭薛四姓三祖〈唐世系表〉
崔殷子雙為東祖 邯為西祖 㝢為南祖〈亦號中祖〉李楷五子叡稱東祖 芬與弟郅共稱西祖 輯與弟晃共稱南祖 鄭溫子曄為北祖 簡南祖 恬中祖 薛懿三子恢稱北祖 雕南祖 興西祖
宋南都五姓〈王仲旉南都賦寓睢陽者五姓〉
杜正獻〈衍〉趙康靖〈槩〉王文忠〈堯臣〉蔡敏肅〈挺〉張文定〈方平〉
唐世族志九等〈太宗令高士廉等責天下譜牒參考史傳〉
檢正真偽 進忠賢 退悖惡 先宗室 後外姓退新門 進舊望 左膏粱 右寒畯
父祖不同姓五人
灌夫之祖姓張 衛靑之父姓鄭 胡廣之父姓黃嵇康之父姓奚 文彥博之祖姓敬
同居十二家
樊重〈漢〉郎方貴〈晉俱三世〉博陵李幾〈七世〉河中姚氏〈十三世〉楊播〈魏百口共爨〉劉君良〈隋四世〉鄭倚〈宋九世不異爨〉會稽裘承詢〈十九世〉陸𧰼山〈累世義居〉張公藝〈九世〉張潤〈元八世不異爨〉浦江鄭氏〈明〉
父子宰相三家〈漢〉
周勃 子亞夫 韋賢 子元成 平當 子晏
父子三相二家〈唐武后朝〉
韋仁約〈思謙〉子承慶 嗣立 鄭珣瑜 子覃 朗
再世賢相〈唐〉
蘇〈字昌谷封許國公〉子頲〈字廷碩開元中拜相〉
三世相輔〈唐穆宗朝元穎拜相如晦五世孫〉
杜元穎 審權〈元穎猶子〉讓能〈審權子〉
三世宰相〈宋孝宗朝拜相上嘆曰一門三宰相四代八公卿〉
史浩〈直翁〉子彌逺 從孫嵩之
一門三相
王播 起 鐸
父子入閣一家〈明南充人〉
陳以勤〈嘉靖辛丑進士由禮尚入閣〉子於陛〈隆慶戊辰進士亦由禮尚入閣〉
父子一品〈明〉
蒲州楊博〈少師〉子俊民〈太子太保〉 南充陳以勤〈少傅〉子於陛〈太子太保〉
兄弟入閣一家〈安福人〉
彭時〈正統戊辰狀元由修撰入天順元年復以常少入〉從弟華〈景秦甲戌進士由吏尚入〉
兄弟一品〈明〉
靈寳許讚〈少傅〉弟論〈太子太保〉 山費宏〈少師吏尚〉從弟寀〈少保禮尚〉
父子狀元三家
安徳裕 子守亮 張去華 子師徳 梁灝 子固
父子合三元〈南海人皆由儒士〉
倫文敘〈𢎞治㑹元狀元〉子以諒〈正徳解元〉以訓〈正徳㑹元㮄眼〉
三世元魁〈㑹稽人〉
陶楷〈𢎞治解元〉孫大臨〈嘉靖㮄眼〉從曽孫望齡〈萬歴㑹元探花〉
父子兩中元魁
餘姚謝遷〈成化解元狀元〉子丕〈𢎞治解元探花〉 太倉王錫爵〈嘉靖㑹元㮄眼〉子衡〈萬歴解元㮄眼〉
祖孫兩世元魁
臨海陳璲〈解元㑹元〉曾孫器〈正徳解元〉 懐安洪英〈永樂㑹元〉曾孫世遷〈嘉靖解元〉 泰和曾鶴齡〈永樂狀元〉孫追〈成化探花〉
三世解元〈莆田人〉
黃夀生〈永樂戊子〉曾孫乾亨〈成化甲午〉元孫如金〈乾亨子𢎞治甲子〉
同胞兩狀元〈永樂中長樂馬某娶妾生子鐸妻妬不容孕而嫁之同邑李氏生子故以馬名〉馬鐸〈永樂壬辰〉李馬〈御筆改馬為騏戊戌〉 宋乾道間單尚書夔生母媵也又徃耿氏生侍郎延年
兩世同胞六進士〈武進人〉
陸愷〈正統乙丑〉愉〈天順庚辰〉怡〈成化乙未〉簡〈成化丙戌〉節〈𢎞治壬戌〉範〈正徳戊辰愷子〉
八子六登科〈靈寳許進字季升子〉
許誥〈南京戶尚〉詔〈舉鄉試〉讚〈太子太傅吏尚〉詩〈工部郎〉詞〈知府〉論〈兵尚〉
三兄弟同胞同㮄
江西劉一焜一煜一燝〈南昌人萬歴戊子〉應天張拱端履端軌端〈華亭人壬子〉
七世科第二家〈進士舉人一脈相承者亦不過七世〉
長洲劉〈永樂經魁少詹〉子瀚〈景泰進士副使〉孫桐〈成化舉人知縣〉杲〈成化進士副都〉曽孫烱〈嘉靖進士知府杲子〉元孫璧〈進士烱子〉𤩶〈經魁府同杲孫〉幾〈進士兵侍桐孫〉來孫倬〈隆慶進士參政烱孫〉晜孫誦〈萬歴舉人倬子〉 武進白珂〈舉人教諭〉弟瑜〈永樂進士〉玢〈成化進士寳卿〉子昻〈天順進士刑尚珂子〉孫圻〈成化進士副都昻子〉坦〈進士員外昻從子〉坊〈舉人司務昻子〉曽孫悅〈嘉靖進士寳丞圻子〉元孫若圭〈進士主事昻曾孫〉啓常〈進士光少悅子〉來孫紹光〈萬歴舉人悅孫〉晜孫貽忠〈萬歴進士〉貽清〈進士俱啓常孫〉
五世吏部〈南史五世為吏部尚書〉
何向之 偃 戢 昌㝢 敬容 謝莊瀹覽自祖至孫三世𨕖部 唐時劉林甫祥道齊賢三世典𨕖
三世尚書〈景仁諡文敏國典朝章莫不撰錄〉
殷景仁 子道矜 孫恆
三世司空〈蘇魏公詩五朝京兆尹三世大司空〉
呂文穆〈𫎇正〉子文靖〈夷簡〉從孫正獻〈公著〉
三代五尚書〈閩縣人〉
林瀚〈大司馬〉子庭㭿〈大司空〉庭機〈大宗伯〉孫燫〈大宗伯〉烴〈大司空〉
父子四尚書
許進〈吏尚〉子誥〈戶尚〉讚〈吏尚〉論〈兵尚〉
父子三尚書〈餘姚人〉
孫陞〈大宗伯〉子鑨〈大冡宰〉鑛〈大司馬〉
四代七卿貳〈同上〉
孫燧〈副都〉子陞〈禮尚〉孫鑨〈吏尚〉鋌〈禮侍〉錝〈僕卿〉鑛〈兵尚〉曽孫如游〈禮尚〉
四世宗正〈漢〉
劉辟𭛌 徳 向 慶忌 敘傳子政博學三世成名謂徳向歆也
三世傅東宮〈晉薛兼傳〉
薛綜 子瑩 孫兼
三世掌誥
李徳林〈公輔〉子百藥〈重規〉孫安期〈羲仲〉 孫逖㝛簡亦三世掌誥 張均𪷟三代自中書舍人拜侍郎
四世掌誥〈楊巨源詩伊陟無聞祖韋賢不到孫〉
張嘉貞 子延賞 孫𢎞靖〈亦稱三相張家〉曾孫次宗
父子掌誥九家〈尚友録〉
李昉 子宗諤 王祐 子旦 忠獻 子安簡晁迥 子文莊 錢希白 子脩懿 梁灝 子適昌 呂夷簡 子公綽 宋綬 子敏求 蘇紳子頌
四世中書舍人
徐齊聃〈將道〉子堅 孫嶠 曾孫浩
三人鳳閣〈唐昆弟四人擢進士第至鳳閣舍人者三號鳳閣王氏〉
王擇從 易從 朋從 言從
四世絲綸〈交修裒次為四世絲綸集〉
胡㝛〈武平〉宗愈 交修 世將
三世學士〈宋父子掌誥者九家李其一也〉
李昉〈明逺〉宗諤〈昌武〉昭述
三代翰林〈明閩縣人〉
林瀚〈由編修〉子廷機〈由檢討〉孫燫〈由檢討〉
三世國師〈梁儒林𫝊〉
王儉 子𰖍 孫承〈皆為祭酒〉
三世司業〈唐時相繼為司業〉
孔穎達 子志 孫恵元
五世侍中〈南齊史陸慧曉傳〉
陸玩 次子始 孫萬載 曽孫貞 元孫慧曉
三世中丞〈唐開元中懐慎拜相亦稱三世清節〉
盧懐慎 子奐 奕
三世左丞
韋思謙 孫濟 曾孫𢎞景
三世司𨽻
鮑宣 子永 孫昱
三世尹京
梁灝 子適 曾孫子美
三代執金吾
趙才 子道興 孫皎
一家三節度
趙犨 弟昶 子珝 田𢎞正布父子同時為節度
四子秉節〈卓異記李晟四子皆秉麾節〉
李願 憲 愬〈元直〉聽
六人一品〈唐宣宗曰鄲一門孝友題所居為徳星堂里為徳星里〉
崔邠 鄲〈為禮部吏部〉酆〈司農卿〉郇〈大理卿〉鄯〈右金吾將軍〉郾〈相宣宗〉
三世益州〈晉時皆任益州四十九年〉
周訪 子撫 孫楚
一門三大夫〈譚侁始興人皇祐進士博通經史教三子成名〉
譚粹〈朝議大夫〉銳〈朝靖大夫〉拚〈朝散大夫〉
五縣令〈皇祐時〉
唐彥範〈陽朔令〉彥輔 彥隆 彥材 彥經〈皆縣令〉
二世修史〈踵修國史世稱良筆〉
蔣乂〈徳宗朝判集賢院〉子係 伸 偕
一門二史〈後魏〉
崔孝伯修國史 鴻撰十六國春秋
三世譜學〈南齊書〉
賈弻之 匪之 淵〈字希鏡〉
三世法家
呉雄〈順帝時為廷尉〉子沂 孫恭
三世一轍
蔡神與 子元定 孫沈 淵
一門三秀才〈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十人而三人皆高第〉
杜正元 正藏 正倫 後周時蘇亮弟湛二秀才
四賢良〈宋〉
錢易〈希白〉子彥逺〈子高〉明逸〈子飛〉彥逺子勰〈穆父〉
中山五王〈水經注王莽子興生五子並𨼆居𣵠郡西山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光武封為五侯〉王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
楊氏四公〈漢時以徳業相繼為三公〉
楊震〈字伯起司徒太尉畏四知〉秉〈震子字叔節太尉三不惑〉賜〈秉子字伯獻司徒太尉議論切直〉彪〈賜子字文先司徒太尉名震四海〉
袁氏五公〈荀氏家傳六世九公〉
袁安〈字邵公漢章帝時為司徒〉敞〈安子字叔平司空〉湯〈敞子字仲河司徒〉逢〈湯子字周陽司空〉隗〈逢弟字次陽司空太尉〉
一門三公〈後周〉
于謹〈太師〉子實〈司空〉翼〈太尉〉
王氏五侯〈成帝同日封舅五人為侯〉
王譚〈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紅陽侯〉根〈曲陽侯〉逢時〈高平侯〉
八子八侯〈王翁孺漢武時御史曰吾聞活千人者有封吾所活萬餘人後世其興乎子禁生八子〉王譚〈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紅陽侯〉根〈曲陽侯〉逢時〈髙平侯〉崇〈安成侯〉曼〈關內侯〉鳳〈大將軍總朝政録尚書事〉
一門五侯〈周處三子長玘次靖次札〉
周札〈字宣季封漳浦亭侯〉勰〈玘子烏程縣侯〉懋〈靖子清流亭侯〉贊〈靖子武鄉縣侯〉縉〈靖子都鄉侯〉
一時三侯
韓𢎞 弟充 子公武
金張七葉珥貂〈左思詩金張七葉珥漢貂〉
張安世子孫自宣元來為侍中中常侍諸曹散𮪍列校尉十餘人 金日磾世忠孝自武至平七葉內侍
應氏七葉〈後漢七葉通顯五世著作〉
應順子疊 疊生郴 郴生奉 奉生劭 劭弟珣珣子㻛 璩
王氏七葉〈王筠與諸子書吾門七葉名徳重光爵位相繼人人有集〉
王導 洽 珣 曇首 僧䖍〈曇首次子〉揖 筠
六世名徳〈王儉集序晉中興以來名徳冠冕〉
王覽 導〈覽孫〉洽〈導子〉珣〈洽子〉曇首〈珣子〉僧綽〈曇首子〉
奕世令望〈父子皆為中書令〉
王洽 子珉
六世封石泉〈王方慶曽祖至孫〉
王褒 ⿱ 𢎞直 綝〈字方慶〉晞 俌
五代盛徳〈魏世說注自王渾至坦之六世盛徳〉
王昶〈字文舒〉子湛〈字處沖〉承〈湛子字安期〉述〈承子字懐祖〉坦之〈述子字文度〉 杜畿〈字伯侯〉子恕〈字務伯〉預〈恕子字元凱〉錫〈預子字世嘏〉又〈錫子字𢎞治〉亦稱五世盛徳
六代五人〈梁〉
謝莊 朏〈莊子〉瀹〈朏子〉覽〈㵸子〉溫〈覽孫〉
文中子七世〈文中子家傳七世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
述著春秋義統 元則述時變論 煥述五經決錄虬述政大論 彥述政小論 傑述皇極讜論
降述興衰要論
奕世忠義〈蜀漢〉
傅彤 子金
一門忠孝〈晉〉
卞壺 二子眕 盱
歴世名節〈袁𧨏曰歴世名節為天下所高〉
袁淑 顓 粲 昻 憲 承家
家法二門〈唐言家法者尚穆韓二家〉
韓休 穆寜 梁有韋叡裴𮟏二門子弟各著名節
五忠劉氏〈宋〉
劉翺孫領収峒寇謚忠簡 純収邵寇封忠烈 從孫韐謚忠顯 韐子子羽謚忠定 子羽子珙謚忠肅 韐羽珙又稱三世忠義
萬石
石奮〈四子皆二千石長建次慶景帝號奮為萬石君〉嚴延年〈兄弟三人皆二千石東海號其母曰萬石嚴嫗〉馮揚〈八子皆為二千石號為萬石君〉秦襲〈與羣從同時為二千石者五人三輔號為萬石秦氏〉張文瓘〈為侍中四子皆三品時謂萬石張家〉
兩夏侯
夏侯勝〈大夏侯〉從子建〈小夏侯〉
二疎〈漢宣帝時二人傅東宮同引退時人稱之〉
疎廣〈仲翁太子太傅〉受〈公子廣兄子也太子少傅〉
二馮〈相代為上郡守有治行民歌大馮君小馮君〉
馮野王〈君卿〉弟立〈聖卿〉 唐時馮㝛弟定方漢二馮 劉之亨代兄之遴為南郡守齊武帝曰豈直大馮小馮而已 梁有蕭景再為兗州弟昻來代亦方馮氏
二龔〈漢哀帝時楚人皆清節謂之楚兩龔〉
龔勝〈君實〉舍〈君倩〉
二唐〈沛人皆以明經飭行著名為王莽九卿時論少之何武傳為楚內史厚兩龔為沛郡厚兩唐〉唐林〈子高〉尊〈伯高〉
鉅下二卿〈馬援子兄弟居鉅下三輔稱為二卿〉
馬嚴〈威卿〉敦〈儒卿〉
馬氏五常〈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並有才名〉
馬季常 伯常 仲常 次常 幼常
三馬〈陽休之詩云三馬皆白眉〉
馬子結 兄子廉 子尚
二方〈漢贊二方承則〉
陳紀〈元方〉諶〈季方〉
三陳〈陳省華三子皆進士及第晚年每對客皆列侍客不自安士大夫以為榮亦曰陳氏三堯〉陳堯叟〈唐夫知樞宻院〉堯佐〈希元直史館〉堯咨〈嘉謨知制誥〉
三蘇
蘇秦 代 厲
二蘇〈後漢贊二蘇勁節〉
蘇章〈孺文〉不韋〈公先〉
二蘇〈魏人〉
蘇亮 綽〈季令〉
三蘇〈時語雲眉山生三蘇蜀中草不枯〉
蘇洵〈明允老泉〉軾〈子瞻洵子東坡〉轍〈子由軾弟穎濱〉
二班
班彪〈叔皮〉子固〈孟堅〉
三姜
姜肱〈伯淮〉仲海 季江 韋放於諸弟雍穆同一宅臥起與徐穉俱徵不至時人比之三姜
二荀〈文仲子稱其救時明道〉
荀文若〈彧字進善不進不休〉公達〈攸字去惡不去不止〉 晉二荀𮟏〈道元〉闓〈道明〉
五荀方五陳〈世〉
荀淑方陳實 荀靖方陳諶 荀爽方陳紀 荀彧方陳羣 荀顗方陳泰
二璉
應璩〈仕璉〉瑒〈徳璉〉
三諸葛〈世説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時以為蜀得其龍呉得其虎魏得其狗〉
諸葛瑾〈子瑜呉〉弟亮〈孔明蜀〉從弟誕〈公休魏〉
琅邪八王
王祥〈休徵〉衍〈夷甫〉綏〈萬子〉澄〈平子〉敦〈處仲〉𨗳〈茂𢎞〉戎〈濬仲〉元〈眉子〉
二王〈時人言二王當國羊公無徳〉
王戎 衍 王羲之〈逸少〉子獻之〈子敬〉亦號二王 王銓王錫梁時謂為玊昆金友
五之〈羲之有七子五人書跡傳世其元之肅之未見東坡詩羲之生五之〉
王凝之〈叔平〉渙之 徽之〈子猷〉操之〈子重〉獻之〈子敬〉
三王〈並以文學稱〉
王璵 珣 珉
三王
王安石〈介甫〉安國〈平甫〉安禮〈相甫〉 王囘〈深父〉向〈子直〉冋〈容季〉亦曰三王
三子一兒〈時人謂諸王三子不如衛家一兒〉
三子謂王澄〈平子〉王元〈眉子〉王濟〈武子〉一兒謂衛玠〈叔寳〉
河東八裴〈裴王二族盛於魏晉之世時以八裴方八王〉
裴徽〈文秀比王祥〉楷〈叔則徽子比王衍〉康〈中𧰼徽子比王綏〉綽〈季舒楷弟比王澄〉瓚〈國寳楷子比王敦〉遐〈叔道瓚子比王導〉頠〈逸民楷孫比王戎〉邈〈景初楷孫比王元〉
三裴〈兄弟並有盛名世謂俅不如儔儔不如休〉
裴俅 儔 休
三張〈晉人兄弟並有才名六帖二陸入洛三張減價〉
張載〈孟陽〉協〈景陽〉元〈季陽〉 張廷珪九齡休皆牧洪州亦稱三張
五張〈唐武后時兄弟五人皆明經高第〉
張知蹇 知元 知晦 知泰 知黙
三獻〈舊唐書三獻軍謀臣節克紹家風〉
張獻誠 獻恭 獻甫
二陸〈張華雲伐呉之役利𫉬二俊〉
陸機〈士衡〉雲〈士龍〉 陸瑜弟琰並有文學侍陳東宮人以二陸比二應 後魏時孫惠蔚謂二陸復在坐隅暐與弟恭之也
三陸〈南齊書陸慧曉拜兗州三子作謝表詞並雅麗〉
陸僚 任 倕
二陸〈兄弟自相師友和而不同學者稱之〉
陸九淵 九齡
二范〈晉江州人士並好經學時化二范之風〉
范宣〈宣子〉寗〈武子〉
三范〈仲淹三子自謂純仁得其忠純禮得其靜純粹得其略〉
范純仁〈堯夫〉純禮〈𢑴叟〉純粹〈徳孺〉 祖禹詩玉堂三世見題名謂范鎮百祿祖禹
二謝〈晉〉
謝安〈安石〉萬〈萬石〉
三謝〈唐子西取六十四篇為三謝詩〉
謝靈運 惠連 元暉
四謝〈宋政和間同㮄登科號臨江四謝〉
謝懋 岐 舉廉 世充
二郗〈晉〉
郗曇 愔〈曇弟〉
二呉〈晉世〉
呉坦之 𨼆之 呉通微通元兄弟為唐翰林學士
二呉〈宋安吉人皆好古博學著千姓篇兄弟廬墓平地泉湧名孝子泉〉
呉可幾 知幾
三韋〈羣輔録晉淸河太守韋文髙三子皆以學行知名〉
韋順〈叔文平輿令〉豹〈季明武陽令〉義〈季節廣都長〉
二韋〈同為翰林學士唐穆宗時處厚為相〉
韋處厚〈徳載〉表微
洛中三嘏〈晉人謂洛中文雅有三嘏〉
劉粹〈純嘏〉宏〈終嘏〉漢〈沖嘏〉
二劉〈隋〉
劉焯 劉懿之禕之 劉夙朔時皆號二劉
二劉〈俱以學行推聫薦於鄉並登紹聖進士〉
劉安上 安節 劉靖之清之 劉爚炳亦號二劉
二劉〈臨江人兄弟並以文學著名攽論新法不便貶判泰州〉
劉敞〈原父公是先生〉攽〈貢父公非先生〉 同敞子奉世又稱三劉
三劉〈瑞陽人三世以清節著名〉
劉渙〈凝之號西澗先生〉恕〈道原渙子〉壯輿〈羲仲恕子〉
三劉〈呉興人東坡賦呉興丈人詩劉孝叔諸孫也〉
劉崧〈伯高〉岑〈仲高〉嶠〈季高〉
潯陽四𨼆
翟湯〈字道保篤行廉潔永嘉末寇亂聞湯名徳不敢害王導庾亮屢薦不起〉莊〈湯子以孝友稱徵辟亦不就〉矯〈莊子〉法賜〈矯子皆有𨼆徳〉
李廣三子〈傳〉
李當戶 椒 敢〈皆為郎〉
四括〈北史兄弟並仕晉以儒素著名〉
李平〈伯括〉機〈仲括〉𨼆〈叔括〉保〈季括〉
四使〈宋趙郡人士目為四使之門〉
李渾 弟繪 緯〈俱聘陳〉子湛〈為使副〉
三李〈高允徵士頌山嶽所鍾挺生三李〉
李詵 靈 遐
四黃〈以友弟著名後魏李仲括孫〉
李晃〈仲黃〉䒩〈季黃〉勁〈少黃〉叡〈幼黃〉
二李〈唐時致仕命賦詩送之王珪序雲二李逺過二疏〉
李柬之 受 又李柟〈和伯〉樗〈迂仲〉
龍眠三李
李元中〈舒州人書翰追蹤鍾王〉公翰〈伯時〉亮工〈三人同時登第〉 元中公麟與徳素又為龍眠三𨼆
二何〈世説〉
何充〈次道〉準〈充弟〉
三何〈仕梁時人謂東海三何子朗最多〉
何思澄〈元靜敬叔子〉遜〈思澄宗人〉子朗〈思澄子俱負文名〉
何氏三髙〈宋人皆何尚孫𨼆居若邪山〉
何㸃〈大山與梁武帝有舊賜鹿皮巾拜常侍不受〉求〈小山〉〈東山〉
金華五高〈邵武杜汝霖學於胡安定其孫陵傳其家學生五子皆博學擅古文〉
杜旟〈伯高〉旃〈仲高〉斿〈叔高〉旞〈季高〉旝〈幼高〉
二孫〈宋兄弟狀元〉
孫何〈漢公〉僅〈鄰幾〉
三孫〈宋〉
孫立節〈介夫〉勰〈志康〉勴〈志舉皆立節子〉
三周〈梁人或問三周孰賢曰若蜂腰矣〉
周𢎞正 𢎞讓 𢎞道
一邱二傅〈南史二傅沈劉不如一邱〉
傅琰父子 沈憲 劉元明 邱仲孚
二高〈魏人文章不相上下〉
高閭 允
兩到〈魏世祖贈詩云雙丁二陸何如兩到〉
到溉〈茂灌〉洽〈茂沿〉
兩郉二魏〈洛中並稱〉
郉子明 子才 魏季景 収
三靈〈後魏人曰鬲蟲之子有三靈此圗讖文謂傅融也〉
傅靈慶 靈根 靈越
三崔二張一康〈北齊時人語雲三崔二張不如一康〉
崔暹 昻 季舒 張亮 徽纂 陳元康
溫顔二家兄弟〈為隋一時人物之盛學業推顔氏職位推溫氏〉
溫大雅與顔思魯俱在東宮 大臨與愍楚同直內史省 大有與遊泰並典校祕閣
三戴〈兄弟孝友未始以老而懈〉
戴焴〈晉翁號瑤山〉煟〈召翁號蒼山〉炯〈恕翁號素矩〉
二栁〈隋〉
栁機 昻
二郎〈霍王元軌曰郎家二賢皆入府不意培塿而松栢為林也〉
郎楚之 蔚之 郎餘令與從父知年稱唐二賢
二蓋〈以儒學稱〉
蓋文達〈太宗朝與十八學士之列〉文懿〈國子助教〉
八蕭〈詩註唐蕭氏八葉宰相名徳相望〉
蕭瑀〈時文〉嵩 華 復〈履初〉寘 俛〈思謙〉倣〈思道〉遘〈得聖〉
二衡〈舊傳贊平一辭榮鍾在二衡〉
武元衡〈伯蒼〉儒衡〈延碩〉
二包〈包融二子齊名唐時〉
包何 佶
二皇甫〈冉官右補闕張九齡呼為小友弟曾官御史〉
皇甫冉〈茂正〉曾〈孝常〉
三楊〈唐大歴中兄弟踵擢進士〉
楊憑 凌 凝
江東三岑〈岑文本孫〉
岑羲〈金壇令〉仲翔〈長洲令〉仲林〈溧水令〉
五竇〈為聫珠集取兄弟若五星然〉
竇常〈仲行〉牟〈貽周〉羣〈丹列〉庠〈胄卿〉鞏〈友封〉
穆氏四子〈穆寜四子皆以守道行𧨏顯於唐世人以珍味目之贊為酪質為酥員為醍醐賞為乳腐〉穆贊 質 員 賞
三羅〈皆唐末人齊名一時〉
羅虬 𨼆 鄴
二丁〈兄弟皆有文聲宋景祐中同登進士英宗毎論人物必稱之〉
丁宗臣 寳臣
應山二連
連庶〈君揚為人潔世號連底清〉連庠〈元禮為人嚴肅世號連底諫〉
渚宮二疎
朱昻 弟協〈皆享眉壽謂之渚宮二疎陳堯咨表其居為東西致仕坊〉
二程
程明道〈顥〉伊川〈頤〉
二宋
宋庠〈公序 元憲公〉祁〈子京景文公〉
二任〈東坡謂大任剛烈小任溫毅〉
任孜〈師聖〉伋〈師中〉
二扈〈仕後周兄弟並掌內外制〉
扈蒙〈為拾遺直史館〉載〈為翰林學士〉
二米〈宋紹興間〉
米芾〈元章為書畵博士山水得潑墨法變為落茄體〉子友仁〈元暉號小米〉
三呂
呂𤦺〈𤦺之後端〉夢竒〈竒後䝉正夷簡公著〉咸休〈休後大防〉
三呂〈三世宰相夷簡公著父子平章〉
呂䝉正〈聖功文穆〉夷簡〈坦夫文靖〉公著〈晦叔正獻〉
四呂
呂大忠〈進伯〉大防〈微仲〉大鈞〈和叔〉大臨〈與叔〉
二管〈兄弟齊名從胡瑗遊〉
管師復〈號臥雲先生〉師常
三石〈兄弟齊名從胡寅遊〉
石安民 安行 安持
三曾
曾鞏〈子固〉布〈子宣〉肇〈子開〉
三沈〈宋〉
沈遘〈文通〉括〈存中〉遼〈叡達〉
四韓〈億三子位公府綜知制誥世謂桐𣗳韓家以別魏公〉
韓綜〈仲文〉絳〈子華〉維〈持國〉縝〈三汝〉
二韓〈同宋嘉定進士同以徳行文章顯〉
韓祥〈侍講學士中書舍人〉補〈祥弟寳文閣學士〉
三林〈皆四明郡守有聲〉
林栗 枅 大中〈和叔〉
三孔〈臨江人皆孔延之之子〉
孔文仲〈繼父〉武仲〈常父〉平仲〈毅父〉
三洪〈番陽人皆洪皓之子〉
洪适〈景伯〉遵〈景嚴〉邁〈景盧號容齋〉
四洪〈洪師民子俱負才名黃山谷甥〉
洪朋〈龜父〉芻〈駒父〉炎〈玉父〉羽〈鴻父〉
比三蘇〈洪武初獻大射賦人比之三蘇〉
徐朂〈勉之〉子規〈伯度〉子矩〈叔度〉
竇氏二君〈崔駰謂皆以淳淑守道成名〉
竇長君 廣國〈少君〉
外戚三王
卬成 樂昌 陽平
西京七族
呂 竇 衛 王 霍 許 王
七貴〈潘岳西征賦窺七貴於漢庭注後族也〉
呂 霍 管 王 趙 丁 傅
外戚十餘族〈漢論外戚二十餘人保全者四人謂文帝薄景帝竇武帝王卬成王也〉呂〈高帝〉上官〈昭帝〉霍〈宣帝〉趙〈成帝〉王〈平帝〉竇〈章帝〉鄧〈和帝〉閻〈安帝〉梁〈順帝〉竇〈桓帝〉何〈靈帝〉
四姓小侯〈為外戚諸子立學於南宮置五經師以非列侯故曰小侯〉
樊 郭 陰 馬
東京六姓〈後黨〉
鄧 馬 竇 閻 梁 何
三楊〈晉武后族勢傾內外〉
楊駿〈後父〉珧 濟〈後弟〉 楊虞卿汝士漢公唐時亦曰三楊
魯殷民六族〈左傳〉
條氏 徐氏 蕭氏 索氏 長勺氏 尾勺氏
衛殷民七族
陶氏 施氏 繁氏 錡氏 樊氏 饑氏 終葵氏
長狄三人〈魯叔孫得臣敗狄於醎𫉬長狄三人〉
僑如 焚如 榮如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一目録
人部
才賢𩔖
四子
四士
舜七友
二聖一賢
三子
周二老
作者七人
二連
一聖三賢
三子
夫子四友
仲尼六侍
從五弟子
三子
啓聖祠四配
孔門十哲
七十二賢
三七十二弟子
孟獻子二士
二儒
八儒
三墨
五賢
非十二子
孟門十七弟子
魏三師
四真
六子
三子之智
六人得於學
三友
四友
二邱
齊三鄒子
三刺客
蘇秦不比三人
商山四皓
淮南八公
二子
三名儒
漢儒近似三人
楊興兼六人之長
蜀四賢
二逸民
漢三高
四子
二仲
五處士
三賢
六賢
六子
二子孝養
三人之讓
南陽五伯
汝南六孝廉
九華四俊
建安七才子
竹林七賢
正始三名士
王衍四友
晉八伯
八達
賈謐二十四友
蘭亭四十二賢
潯陽三𨼆
三始
宋二孝
宋二義士
靈運四友
京口二𨼆
都下三𨼆
梁二協
高平二超
魏二鴻
三徽
四儒
三儒
後魏逸民七人
京師二穉
文中子四生
唐四傑
文章四友
滕閣三王
呉中四士
方外十友
竹溪六逸
飲中八仙
大歴十才子
卓行五人
五老㮄
唐三賢論
三人才高下
五代三高士
四人道徳名世
四人絶學之倡
二人氣象相似
三人不雜
五先生
六先生
四賢吟
四賢
三豪
伊川晚得二士
四明五先生
南山三友
洛中七友
三友
三人學有淵源
程門四先生
海濵四先生
三鄉老
江右三賢
三詞人
四俊
慶元六君子
寳祐六君子
平步六逸
旴江十賢
婺四先生
從祀四先生
𢎞治七子
嘉隆七子
三卑官登鼎甲
一郡三大魁
一郡五經魁
一縣五鄉魁
二十四孝
命世數公
配享孔廟二十二賢
八𨼆
八翁
八賢
呉郡三高
文翁學堂十贊
二友
五賢
廣州十賢
十賢從祀廟庭
四顔子四曾子
兩王商
兩王霸
兩嚴遵
兩王珪
三蘇李
四李杜
四巨靈
東方朔三見
三水部
齊桓如夫人者六人
二隗
二母
二喬
獨三女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一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才賢𩔖
四子〈莊子堯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注〉
王倪 齧缺 被衣 許由
四士〈呂氏春秋四士之節〉
石戶之農 北人無擇 卞隨 務光 管子禹契臯稷為舜四士
舜七友〈戰國䇿舜遷負夏至鄧之墟不辟而至既禪則逃之〉
雄陶〈一作雒〉方囘 續牙 伯陽 東不訾 秦不虛靈甫
二聖一賢〈韓文公爭臣論〉
禹 孔 墨
三子
伯夷〈聖之清〉伊尹〈聖之任〉栁下惠〈聖之和〉
周二老
伯夷 太公 孫綽天台賦躡二老之元蹤老子老萊子
作者七人〈論語王弻注朱張字子弓荀卿以比孔子〉
伯夷 叔齊 虞仲 夷逸 朱張 栁下惠 少連 一說長沮桀溺荷篠丈人晨門荷蕢楚狂接輿儀封人 性理張橫渠作者七人指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
二連〈王儉文注善居喪三日不怠三月不懈〉
少連 大連
一聖三賢〈真西山言百有餘年間一聖三賢更相授受然後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粲然昭〉孔子 曾子 子思 孟子
三子〈王充客問三子賢於夫子而服役於夫子何也孔子云〉
仁不如囘而能忍 辯不如賜而能詘 勇不如由而能怯 家語四子囘能信而不能反賜能敏而不能詘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
夫子四友〈書大傳夫子云文得四臣吾亦得四友〉
囘為疏附 賜為奔走 師為先後 由為禦侮
仲尼六侍〈尸子夫子曰吾以自厲也〉
志意不立子路侍 儀服不修公西華侍 禮不習子貢侍 辭不辨宰我侍 忘忽古今顔囘侍 節小物冉伯牛侍
從五弟子〈藝文𩔖聚孔子荅老子問〉
子路勇而多力 子貢智 曾子孝 顔囘仁 子張武
三子〈論語〉
由也果 賜也達 求也藝 孟子注三子言孔子則宰我子貢有若也 韓詩外傳子路勇士子貢辯士顔淵聖士
啓聖祠四配〈明嘉靖間定〉
顔路 曾㸃 孔鯉 孟孫氏
孔門十哲〈分為四科〉
顔淵 閔子騫 冉伯牛 仲弓〈徳行科〉宰我 子貢〈言語科〉冉有 季路〈政事科〉子游 子夏〈文學科〉 顔子配享升曾子為十哲曾子配享升子張為十哲
七十二賢〈史記孔子云受業身通者七十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顔囘〈子淵兗國公〉閔損〈子騫瑯琊公〉冉耕〈伯牛東平公〉冉雍〈仲弓下邳公〉宰予〈子我臨淄公〉端木賜〈子貢黎陽公〉冉求〈子有彭城公〉仲由〈子路河內公〉言偃〈子游丹陽公〉卜商〈子夏河東公〉曾參〈子輿郕國公〉顓孫師〈子張宛邱侯〉澹臺滅明〈子羽金鄉侯〉樊須〈子遲益都侯〉公冶長〈子長高密侯〉原憲〈子思任城侯〉有若〈子有平陰侯〉鄭國〈子徒朐山侯家語作薛〉公西咸〈子尚徐城侯家語咸作蒧〉商澤〈子季鄒平侯〉秦非〈子之華陽侯〉曾蒧〈晢萊蕪侯〉巫馬施〈子期東阿侯家語施作期〉公晳哀〈季次北海侯〉司馬耕〈子牛楚邱侯家語曰黎耕〉顔之僕〈叔𡨚句侯〉漆雕徒父〈子期高苑侯家語徒父作從〉石作蜀〈子明成紀侯家語作作子〉顔高〈子驕雷澤侯家語高作刻〉邽㢲〈子斂髙唐侯家語作邽𨕖〉顔無繇〈路曲阜侯家語無無字〉任不齊〈𨕖當陽侯〉高柴〈子羔共城侯〉榮旂〈子祺厭次侯家語旂作祈〉公西赤〈子華鉅野侯〉秦祖〈子南鄄都侯〉陳亢〈子禽南頴侯〉梁鱣〈叔魚千乘侯〉漆雕開〈子開平輿侯〉冉孺〈子魯臨沂侯〉公伯僚〈子周夀張侯〉虙不齊〈子賤單父侯〉燕伋〈思汧源侯家語作級〉秦商〈子丕上洛伯〉後處〈子裡營邱伯家語後作石〉歩叔乘〈子車博昌侯〉廉絜〈庸胙城侯〉樂欬〈子聲昌平侯家語欬作欣〉申黨〈周淄川侯或以黨即棖字之悞〉漆雕哆〈子歛濮陽侯家語哆作侈〉琴牢〈子開頓邱侯〉顔辛〈子栁陽穀侯〉壤駟赤〈子徒上邽侯〉施之常〈子恆臨濮侯〉伯䖍〈子析沭陽侯〉南宮适〈子容襲邱侯家語名韜〉公祖句茲〈子之即墨侯家語無句字〉公孫龍〈子石松江侯家語龍作寵〉商瞿〈子木顔昌侯〉曹䘏〈子循上蔡侯〉叔仲㑹〈子期博平侯〉縣成〈子祺武城侯〉顔噲〈子聲濟陰侯〉孔忠〈子蔑鄆城侯家語忠作弗〉奚容蒧〈子晳濟陽侯家語無容字〉狄黒〈晳林慮侯〉冉季〈子産諸城侯〉秦冉〈開新息侯〉左人郢〈子行南華侯家語無人字〉公良孺〈子正牟平侯家語作儒〉公堅定〈子中梁父侯家語無定字〉公夏首〈乘鉅平侯家語首作守〉罕父黒〈子素𣏌鄉侯家語罕作宰〉原亢〈籍樂平侯家語亢作桃〉句井疆〈子疆滏陽侯〉顔祖〈襄富平侯家語祖作相〉鄡單〈子家聊城侯〉顔何〈冉堂邑侯〉公西輿如〈子上臨朐侯家語輿作與〉 蘇氏古史秦冉顔何不載於家語琴牢陳亢不録於史記今並列之凡七十九人 又文翁圗有林放蘧伯玉申棖申棠俱後人以所見増益今殆不可考
三七十二弟子
仲尼 李固 權徳輿
孟獻子二士〈新序獻子聘晉對宣子宣子嘆其以養賢為富〉
顔囘 茲無靈
二儒〈韓文公進學解元豐七年孟子配享荀揚韓從祀〉
孟子〈軻〉荀卿〈況〉
八儒〈韓非子自孔子後分儒為八〉
子張氏之儒〈衣冠中動作順大遜如慢小遜如偽〉子思氏之儒〈華門圭竇甕牖繩樞併日而食以道自居〉顔氏之儒〈傳詩為道為諷諫之儒〉孟氏之儒〈傳書為道為疏通致逺之儒〉漆雕氏之儒〈𫝊禮為道為恭儉莊敬之儒〉仲良氏之儒〈傳樂為道為移風易俗之儒〉公孫氏之儒〈𫝊易為道為潔靜精㣲之儒〉樂正氏之儒〈傳春秋為道為屬辭比事之儒〉
三墨〈同上自墨子後離墨為三〉
相里氏之墨 相夫氏之墨 鄧陵氏之墨 陶淵明集宋鉶尹文之墨相里勤五侯子之墨苦𫉬已齒鄧陵子之墨
五賢〈孔道輔繪圗於兗州夫子廟〉
孟軻 荀卿 揚雄 王通 韓愈
非十二子〈荀子〉
它囂〈它韓詩作范〉魏牟〈魏公子〉陳仲 史鰌 墨翟 宋鈃〈即宋牼〉慎到 田駢〈齊人〉惠施 鄧析 子思 孟子
孟門十七弟子
公孫丑 孟仲子 公都子 陳臻 高子 徐辟樂正子 咸邱䝉 孟季子 陳代 彭更 萬
章 屋廬子 告子 桃應 充虞 周霄
魏三師〈文侯以此三人為師〉
卜子夏 田子方 段干木
四真〈韓文公詩〉
莊子〈南華真人〉文子〈通𤣥真人〉列子〈沖虛真人〉庚桑子〈洞靈真人〉
六子〈蘇氏謂荀卿譏六子之蔽而荀卿之蔽不下於六子〉
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 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 申子蔽於勢而不知智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 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三子之智〈莊子〉
昭文之鼓琴 師曠之枝䇿〈枝柱䇿杖也節音之具〉惠子之據梧〈以梧為幾據而高談〉
六人得於學〈呂氏〉
子張〈魯之鄙家〉顔涿聚〈梁父大盜〉學於孔子 段干木〈晉之大駔〉學於子夏 高何縣子石〈齊之㬥者指於鄉曲〉學於子墨子 索盧參〈東方鉅狡〉學於禽滑黎
三友〈莊子三人相與友〉
子桑戶 孟子反 子琴張
四友〈同上〉
子祀 子輿 子犁 子來
二邱〈劉向新序〉
楚邱先生〈年七十見孟嘗君不自以為老〉閭邱卭〈年十八見齊宣王不自以為稚〉
齊三鄒子〈史記〉
前鄒忌 次鄒衍 後鄒奭
三刺客〈同上〉
曹沫〈齊人〉聶政〈韓人〉荊軻〈燕人〉
蘇秦不比三人〈𫝊言三人雖賢不能事燕而卻齊兵也〉
孝如曾參 廉如伯夷 信如尾生
商山四皓〈言年老而白首也〉
東園公〈姓唐名秉字宣明〉綺里季〈姓呉名實字子景〉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甪里先生〈姓周名術字元道〉 徐伯珍兄弟四人白首相對齊時呼為四皓
淮南八公〈淮南王安好客招致方術之士〉
蘇飛 李尚 左呉 田由 雷被 毛被 伍被晉昌
二子〈張率奏賦梁武帝曰相如工而不敏枚臯速而不工卿兼二子於金馬矣〉
司馬相如 枚臯 唐書贊李棲筠李庸亦稱二子
三名儒〈劉敞作贊〉
董仲舒 劉向 揚雄
漢儒近似三人〈程子言〉
董仲舒 大毛公 揚雄
楊興兼六人之長〈賈捐之稱〉
下筆屬文則董仲舒 進談動辭則東方生 置之爭臣則汲直 用之介冑則冠軍侯 施之治民則趙廣漢 抱公絶私則尹翁歸
蜀四賢〈常景在元魏時以四賢皆有高才而無重位托意贊之〉
司馬相如 王褒 嚴君平 揚子雲
二逸民〈揚雄稱為近古逸民〉
谷口鄭子真〈樸〉蜀嚴君平〈遵〉
漢三高〈陸龜䝉贊〉
王霸 摯恂 申屠蟠
四子〈後漢書高士傳不仕亂世相與為友〉
逢萌〈子康〉徐房〈平原〉李曇〈子雲〉王遵〈君公〉
二仲〈漢𨼆士皆以治車為業蔣元卿竹下開三徑常隨之遊〉
求仲 羊仲
五處士〈陳蕃胡廣薦〉
豫章徐穉〈孺子〉彭城姜肱〈伯淮〉京兆韋著〈休明〉汝南袁閎〈夏甫〉潁川李曇〈子雲〉
三賢〈韓文公作贊〉
王充〈仲任〉王符〈節信〉仲長綂〈公理〉
六賢〈汝南先賢傳〉
漢子昭 虞承賢 李淑才 郭子瑜 楊孝祖和陽士 李渤摭古楚接輿老萊子黔婁先生於陵子王仲孫梁鴻六賢圗像讚其高行
六子〈班固奏記東平王蒼曰此六子皆有殊行絶才〉
桓梁 晉馮 李育 郭基 王雍 殷肅
二子孝養〈後漢〉
毛義 薛包
三人之讓〈蘇穎濵雲東漢之末三人非有先君之命嫡庶之別而徒讓焉以自高劉鄧讓而不反使
弟受其非已受其名丁鴻聽鮑駿之言就國所以猶賢於劉鄧也〉
丁鴻 鄧彪 劉愷
南陽五伯
鄧彪字智伯與 宗武伯 翟敬伯 陳綏伯 張弟伯齊名
汝南六孝廉〈太守李倀𨕖應歲舉〉
周子居 黃叔度 艾伯堅 郅伯向 封武興盛孔叔
九華四俊
張喬 許棠 張蠙 周繇
建安七才子〈魏文帝典論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
孔融〈文舉〉陳琳〈孔璋〉王粲〈仲宣〉徐幹〈偉長〉阮瑀〈元瑜〉應瑒〈徳璉〉劉楨〈公幹〉
竹林七賢〈魏晉間人竝居河內山陽為竹林之遊〉
阮籍〈嗣宗〉嵇康〈叔夜〉山濤〈巨源〉向秀〈子期〉劉伶〈伯倫〉王戎〈濬仲〉阮咸〈仲容〉 顔延年五君詠以山濤王戎貴顯被黜
正始三名士〈袁宏作傳〉
夏侯太初 何平叔 王輔嗣
王衍四友
王澄 王敦 庾凱 胡母輔之 一有謝鯤阮修無王澄胡母輔之
晉八伯〈擬古八俊〉
宏伯〈阮放〉方伯〈郗鑒〉達伯〈胡母輔之〉裁伯〈卞壺〉朗伯〈蔡謨〉誕伯〈阮孚〉委伯〈劉綏〉𭶑伯〈羊㬅〉
八達〈范質詩南朝稱八達千載穢靑史皆從事於酒遺落世事而放達者也〉
董昶〈仲道〉王澄〈平子〉阮瞻〈千里〉胡母輔之〈彥國〉謝鯤〈幼輿〉庾凱〈子嵩〉沙門於法龍 光逸〈孟祖〉
賈謐二十四友〈賈充子謐秉國政所親愛者〉
石崇 歐陽建 潘岳 陸機 陸雲 繆徵 諸葛詮 杜斌 摯虞 王粹 杜育 鄒捷 左思崔基 劉 和郁 周恢 牽秀 陳聄 郭
彰 許猛 劉訥 劉輿 劉琨
蘭亭四十二賢〈晉元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等㑹於㑹稽山隂之蘭亭修禊賦詩〉王羲之 謝安 謝萬 孫綽 徐豐之 孫綂王彬之 王凝之 王宿之 王徽之 袁嶠之〈十一人各賦詩兩首〉郗曇 王豐之 華茂 庾友 虞說 魏𣶢 謝繹 庾藴 曹茂之 曹華 桓偉 王元之 王薀之 王渙之 孫嗣〈十五人各賦詩一首〉謝瑰 卞廸 邱旄 王獻之 楊模 孔盛 鎦密 虞谷勞夷 後緜 華耆 任凝 謝藤 呂系 呂
本 曹禋〈十六人賦詩不成罰酒三觥〉
潯陽三𨼆〈同居廬山〉
陶淵明 周續之 劉遺民
三始〈謝晦謂阮咸為始平顔延之為始安可謂二始後裴𮟏左遷始安與呂僧珍書才不逮古人今為三
始非願也〉
阮咸始平 顔延之始安 裴𮟏始安
宋二孝〈王韶之有詩〉
潘綜 呉逵 李華唐二孝贊侯知道程俱羅
宋二義士
邊榮 程邕之 袁昻馬仙琕稱齊二義士
靈運四友
謝惠連 何長瑜 羊璿之 荀雍
京口二𨼆〈南齊人〉
臧榮緒 關康之
都下三𨼆〈南齊劉懐珍傳三人卜築鍾山有終焉之志〉
劉訏辟主簿掛檄而逃 阮孝緒博學不交當世訏族兄歆又履高操
梁二協〈南史〉
顔協〈博渉羣書〉顧協〈才學亞之〉
高平二超〈檀超自比郗超〉
郗超 檀超
魏二鴻〈為二鴻於洛陽〉
崔鴻 李志字鴻道
三徽〈北史竝有令譽〉
張烈〈字徽之〉崔徽伯 房徽叔
四儒〈顔氏家訓〉
崔浩 張偉 劉芳 郉子才
三儒〈崔浩雲三人皆儒者〉
燉煌張湛 金城宗欽 武威段承根
後魏逸民七人〈通鑑〉
盧元 崔綽 李靈 邢頴 高允 游雅 張偉
京師二穉〈後周〉
周澤〈字穉都〉孫堪〈字子穉〉
文中子四生〈對問之作四生之力也〉
程元 仇璋 董常 薛収
唐四傑〈文章齊名〉
楊炯 王勃 盧照鄰 駱賓王
文章四友
崔融〈安成〉李嶠〈巨山〉蘇味道 杜審言
滕閣三王〈韓文愈聞滕王閣第一及得三王所為序狀其文詞第一〉
王勃作序 王緒作賦 王中丞作記
呉中四士
包融 賀知章 張旭 張若虛
方外十友
盧藏用 陳子昻 陸餘慶 杜審言 宋之問畢構 郭襲微 司馬承禎 趙貞固 釋懐一仙宗十友為司馬承禎陳子昻盧藏用宋之問畢搆與王適李白王維孟浩然賀知章
竹溪六逸〈同居徂徠山日與沈飲〉
李白 孔巢父 張叔明 陶沔 韓準 裴政
飲中八仙〈杜甫作歌〉
賀知章 汝陽王璡 李適之 崔宗之 蘇晉李白 張旭 焦遂
大歴十才子〈代宗時〉
盧綸 吉中孚 韓翃 錢起 司空曙 苖發夏侯審 崔峒 耿湋 李端
卓行五人〈卓行傳節義為天下大閑士不可不勉〉
元徳秀〈紫芝〉權臯〈士繇〉甄濟〈孟咸〉陽城〈亢宗〉司空圗〈表聖〉
五老㮄〈唐光化中同年進士俱高年〉
劉𧰼 柯崇 鄭希顔〈俱六十餘〉曹松 王希羽〈俱七十餘〉
唐三賢論〈劉迅作論〉
李華 元徳秀〈紫芝文行先生〉蕭頴士〈茂挺文元先生〉
三人才高下〈三人遊洛龍門讀路傍碑聞者謂才之高下此其分也〉
蕭頴士一見即誦 李華再閲 陸據三閲乃能盡記
五代三高士〈遨字雲叟昭宗時舉進士後晉高祖召不起賜號〉
鄭遨𨼆華山 與道士羅𨼆之 李道殷遊
四人道徳名世〈胡安國疏謂宋自嘉祐以來〉
西都邵雍 程灝 及其弟頤 關中張載
四人絶學之倡〈僉書密院任希夷以朱熹張栻呂祖謙皆已賜謚上言從之〉
周敦頤 程灝 程頤 張載
二人氣𧰼相似〈謝上蔡言〉
明道最愛中立 伊川最愛定夫
三人不雜
張子厚 邵堯夫 司馬君實
五先生〈淳祐元年從祀〉
周 二程 張 朱
六先生〈朱文公贊〉
周惇頤〈茂叔濓溪先生〉程顥〈伯淳明道先生〉程頤〈正叔伊川先生〉張載〈子厚橫渠先生〉邵雍〈堯夫康節先生〉司馬光〈君實涑水先生〉
四賢吟〈康節〉
彥國之言鋪陳〈富弼〉晦叔之言簡當〈呂公著〉君實之言優游〈司馬光〉伯淳之言條暢〈程顥〉
四賢〈涪州北巖有四賢樓〉
程正叔 黃魯直 尹彥明〈焞〉譙天授〈定〉 安州有元憲景文連庶連庠四賢堂
三豪〈𩔖苑石守道有詩詠之〉
石曼卿詩 歐陽永叔文 杜師雄歌
伊川晚得二士
尹焞 張繹
四明五先生
楊適 杜醇 王致 樓郁 王說
南山三友〈皆從种放〉
高懌 張嶤 許勃
洛中七友
歐陽永叔 張堯夫〈汝士〉尹師魯〈洙〉楊子聰 梅聖俞〈堯臣〉張太素 王幾道
三友〈浮休集言李子長為邠州得善士三人圗象學館名其堂〉
李舒 李展 張舜儀
三人學有淵源〈朱熹父松知饒州屬熹曰三人學有淵源吾所敬畏汝往事之〉
胡憲 劉勉之 劉子翬
程門四先生
呂大臨〈與叔〉謝良佐〈顯道〉游酢〈定夫〉楊時〈中立〉
海濱四先生〈皆閩人相與倡道劉𢑴為之友鄉人號五先生〉
陳襄〈述古〉周希孟〈公闢〉陳烈〈季慈〉鄭穆〈閎中〉
三鄉老〈學易集皆鄆州人〉
逸老〈王規〉拙老〈任粹〉野老〈王建中〉
江右三賢〈東坡和三舍人詩三賢起江右〉
曾肇〈子開〉劉攽〈貢父〉孔文仲〈經父〉
三詞人〈真文忠公雲南渡以來三詞人〉
李邴〈漢老〉汪藻〈彥章〉樓鑰〈大防〉
四俊〈徽宗時有聲太學〉
劉正大 范致虛 呉材 江嶼
慶元六君子〈韓侂胄貶趙汝愚太學六人上書願念汝愚之忠勤察祥簡之非黨灼李沐之囘邪〉楊宏中 周端朝 張道 林仲麟 蔣傳 徐範
寳祐六君子〈右丞相董槐極言丁大全邪佞大全逐之太學生六人上書削爵編遠州〉陳宜中 黃鏞 林則祖 曾唯 劉黻 陳宗
平歩六逸〈皆徳行尊嚴衣冠整肅為世所欽〉
唐豫 周祖生 祖念 劉子羽 何淮 劉子高
旴江十賢〈建昌府有十賢堂〉
陳彭年 李太伯 曾子固〈鞏〉曾子宣〈布〉曾子開〈肇〉王無咎 呂南公 鄧伯溫 朱京 朱彥
婺四先生〈元理學得朱子傳〉
何基 王柏 金履祥 許謙
從祀四先生〈明〉
薛瑄〈文清〉胡居仁 陳憲章〈白沙〉王守仁〈文成〉
𢎞治七子
李夢陽〈北地〉何景明〈信陽〉康海〈武功〉王九思〈鄠杜〉徐楨卿〈呉郡〉王廷相〈儀封〉邊貢〈濟南〉 李何徐邊又稱四傑
嘉隆七子
李攀龍〈於鱗〉王世貞〈元美〉徐中行〈子與〉宗臣〈子相〉梁有譽〈公實〉謝榛〈茂秦〉呉國倫〈明卿〉 前六人初名五子繼而謝李交惡遂黜榛而進國倫又益以南昌余曰徳銅梁張佳𦙍
三卑官登鼎甲〈明初未入流亦應試故有驛丞譯字總旗中式者而教官為多鼎甲三人而已〉洪武辛未探花呉言信由鈔鈔局副使 宣徳癸丑狀元曹鼐由泰和縣典史 萬歴壬辰狀元翁正春由龍溪縣教諭
一郡三大魁〈俱吉安府〉
洪武庚辰狀元胡廣〈吉水〉㮄眼王艮〈吉水〉探花李貫〈廬陵〉永樂甲申㑹元楊相〈泰和〉㮄眼周述〈吉水〉探花周夢簡〈吉水〉
一郡五經魁〈成化癸卯福建㮄俱福州府〉
第二名閩縣鄭珪 第三名府學鄭復 第四名閩縣孟鐄 第五名閩縣張澤 陜西解元林廷玉〈亦侯官人〉
一縣五鄉魁〈嘉靖癸卯福建㮄莆田立五魁坊〉
解元黃繼周 第三名黃謙 第四名林仰成 第五名江從春〈俱莆田人〉廣西第二名林文賓〈亦莆田人〉
二十四孝〈古今言孝者有此二十四人〉
大舜 老萊子 曾參 閔損 江革 陸績 郭巨 董永 丁蘭 韓伯俞 劉殷 田真 孟宗王祥 陳娥 蔡姑 魯義姑 姜詩 𦖠子
鮑山 黃香 趙孝宗 王武子 元覺
命世數公〈漢書贊傳聖人不出其間必有名世者豈近是乎〉
孟軻 荀況 董仲舒 司馬遷 劉向 揚雄
配享孔廟二十二賢〈貞觀二十一年〉
邱明 子夏 公羊高 糓梁赤 伏勝 高堂生戴聖 毛萇 孔安國 劉向 鄭衆 賈逵
杜子春 馬融 服䖍 盧植 何休 王肅 王弻 鄭康成 杜預 范甯
八𨼆〈紀談〉
天𨼆〈無徃而不適子陵是也〉避地而𨼆〈伯夷太公是也〉人𨼆〈詭隨混俗不殊恆人方朔是也〉名𨼆〈不求名而𨼆劉遺民是也〉充𨼆〈皇甫希之〉通𨼆〈何㸃〉仕𨼆〈唐暢為江西從事不親公牘〉朝𨼆〈王瓚之歴官五兵尚書未嘗詣一朝貴〉
八翁〈橫渠八翁吟〉
築巖翁 釣溪翁 卜年翁 感麟翁 伯陽翁漆園翁 竺乾翁 臥龍翁
八賢〈世說注謝萬敘四𨼆四顯論以處者為優出者為劣〉
漁父 屈原 季主 賈誼 楚老 龔勝 孫登嵇康
呉郡三高〈呉江有三高祠〉
越范蠡〈鴟夷子皮〉晉張翰〈季鷹江東歩兵〉唐陸龜䝉〈魯望甫里先生〉
文翁學堂十贊〈宋初建於益州肖賢繪贊〉
太守文翁 司馬相如 王褒 嚴遵 張寛 李仲元 何武 揚雄 太守高鎮 知益州蔣堂
二友〈東坡謂之南遷二友〉
陶淵明 栁子厚
五賢〈朱文公守南康祀五賢〉
陶潛〈淵明〉劉渙〈凝之〉李常〈公擇〉劉恕〈道原〉陳瓘〈瑩中〉
廣州十賢〈蔣之竒為贊〉
呉𨼆之 宋璟 李商𨼆 盧奐 李勉 孔戣盧鈞 蕭倣 滕修 王
十賢從祀廟庭
宋周惇頤 程顥 程頤 張載 邵雍 司馬光朱熹 張栻 呂祖謙 中書左丞許衡
四顔子四曾子
黃憲稱顔子 又有謝高 徐陵 周續之〈皆六代人也〉張霸稱曾子 又有宗元卿 蔡曇智 滕曇恭〈皆南齊人也〉
兩王商〈西漢末一賢一否〉
王商〈字子威樂昌侯〉王商〈成都侯五侯之一〉
兩王霸〈東漢初一𨼆一仕〉
王霸〈字孺仲王莽之篡棄冠帶不仕〉王霸〈字元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 梁時有王霸渡江入閩鑿井煉藥能化黃金市米濟貧貞元中即其宅地建沖虛宮祀之
兩嚴遵〈皆高士皆始姓莊皆有二名君平一名尊子陵一名光〉
一字君平 一字子陵
兩王珪
一字叔卿祁縣人唐太宗朝諫議大夫忠直敢言一字禹玉萬州人宋治平間端明殿學士大典冊多出其手
三蘇李
蘇武李陵〈漢〉蘇味道李嶠 蘇頲李乂〈唐〉
四李杜
李固杜喬 李雲杜衆 李膺杜密〈後漢〉李白杜甫〈唐〉
四巨靈〈見路史〉
一仙掌巨人 一東都短人 一漢武宮妃 一九元真母
東方朔三見〈風俗通雲太白星精〉
在黃帝時為風后 在周為老𦕃 在越為范蠡
三水部〈王禹偁序古之詩人有三水部〉
何遜 張籍 孟賞子
齊桓如夫人者六人〈左傳〉
長衛姬〈生武孟公子無虧〉少衛姬〈生惠公公子元〉鄭姬〈生孝公公子昭〉葛嬴〈生昭公公子潘〉密姬〈生懿公公子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
二隗〈同上重耳奔狄𫉬二女〉
公子取季隗 以叔隗妻趙衰
二母〈班彪王命論〉
陳嬰母〈知廢〉王陵母〈知興〉
二喬〈呉志〉
孫䇿納大喬 周瑜納小喬
獨三女〈獨信雲中人從西魏孝武入關封魏國公稚有竒謀大略為時所重〉
一女為周明帝后 一女為隋文帝后 一女為唐高祖母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一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二目録
人部
輔佐𩔖
燧人四佐
伏羲六佐
二相
黃帝六相
四史
六術
七輔
五方
十一聖師
十聖六賢尊師
二十官
堯四伯
六官
九職
舜五人
九官
八伯
十六相
堯舜八師
禹五佐
七佐
三公
三後
四俊
湯二相
七佐
商六臣
殷三仁
文五臣
四鄰
武十亂
五佐
周二公
二伯
三後
成王四聖
三公
周三相
六卿
八士
五大夫
孔子賢二子
春秋三大夫
魯二臣
衛三臣
衛多君子
晉二國士
五士
三材
三帥
八卿
三卿
八大夫
三臣
六官之長皆民譽
晉多君子
楚材晉用四人
三物
齊二守
三賢
五子
三子
四臣
鄭三良
四賢
楚三大夫
五臣
楚多賢臣
秦三良
五子
三帥
四貴
越三仁
五大夫
魏三大夫
五臣
二子
趙三士
戰國四豪
六國之士
四子功成不去
漢三傑
四相
二子各有所長
三人功同一體
三子智謀略同
十八王
五諸侯
異姓八王
漢元功十八人
髙祖功臣三十一人
漢三將軍
三將軍
三儒
西都五公
七相
漢三長史
三人利祈秋毫
三人稱職
四人各職一時
四人同心
三名卿
三哲
孝武名臣二十七人
孝宣名臣二十四人
麒麟閣功臣十一人
酷吏十一人
趙張三王
邊延二君
漢二良史
二𦒿艾
趙禹獨可兩人
賢太守十一人
西漢全節八人
新室四輔
四將
三公
莽太子四友
雲臺二十八將
兩伏波將軍
三侯參議
二鮑
河西五守
華封始二守
東京士二十人
東漢八使
二十四賢
二烈士
平陵三達
涼州三明
潁川四長
京兆三休
三公人望
中常侍十九侯
東漢五侯
西園八校尉
兩漢三國人材
三國名臣二十人
蜀漢三傑
四英
二郎
蜀科五人
武侯交四子
魏二傅
太子四友
三偉人
三豫
曹魏八達
魏佐命臣二十一人
孫呉四將
太子四友
二君子
二國史
荊州十一人
江表虎臣十二人
晉八公
太子六傅
太子二傅
兩哲
三儁
五儁
二子
三良
五公
晉中興名士八人
江左三士
三忠臣
百六
大小二王令
二人史才
京兆三明
會稽三康
宋四貴
四賢
侍中二雙
天子四友
竟陵八友
六貴
梁兩賢相
二將
昭明太子二傅
東宮四友
五館博士
後魏輔相六人
三哲
西魏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東魏四貴
北齊八貴
隋三將
四總管
四貴
七貴
六儒
唐三賢
三師
四相
𢎞文館六人
十八學士
陵煙閣二十四功臣
修文館二十四學士
三君
宰相兼文武四人
名將三人
觀風俗十三人
五王
宰相判六曹
四吏部
三傑
三丞相
開元八相
四賢
十銓
二人質疑
清節三人
三人真良吏
刺史十一人
十五道採訪使
含象亭十八學士
續圖陵煙閣三十七人
唐配享功臣三十六人
九節度討安慶緒
令公四俊
汾陽六客
陳留八俊
二鄭
二良
三楊
二文公
五相
三賢
三俊
三簿並相
三使相
三侍學士
諫臣三人
八司馬
八闗十六子
香山九老
六臣
三素望
五代三賢
全節三士
宋太祖將帥十四人
二相
二將
二名臣
五君
三君子
四賢
四人傑
三公平章四人
三人同心輔政
三人並登兩府
三元
龍首四人
三人不媿科名
二俊
制科十五人
制策入三等四人
三得人
盛徳五人
諡文正三人
三人忠誠剛正
三忠
三烈
廬陵四忠一節
四賢一不肖
三賢
三老
四友
三司總計使
嘉祐四真
嘉祐三相
慶歴四諫
嘉禧四諫
諫官伏閣十人
四御史
六御史
熙寜三舍人
二卿
四學士
三大夫
闗中三傑
二布衣迪功郎
七從官
至道九老
𦒿英會十三人
西京五老
睢陽五老
元祐七老
中興四將
七王
二相
五賢
五宣諭使
錦江四俊
景靈宮功臣十六人
詩案二十二人
陳襄薦三十三人
籍偽學五十九人
節義二十一臣
元四傑
儒林四傑
三魁不負所學
明太祖招延二十四人
開國六王
四先生
功臣廟二十一人
成祖爵賞二十四將士
續封七人
侑食文廟四人
三異人
徵四人為學士
十大臣
仁宗賜銀章四人
三楊
南都四君子
翰林四諫
三人同心
遺才五人
劾張居正奪情四人
三人清寂
甲申節義二十五人
五王
四子成於學
三名臣
武將十哲
武臣六十四賢
山西將十五人
四士
四子公心
四子
四賢君臣義重
六君子
五君子
九賢
百代殊絶四人
明帝王廟名臣三十七人
祀歴代五名臣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二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輔佐𩔖
燧人四佐〈論語摘輔象燧人出天天所生也四佐出洛地所生也〉
明由曉升級〈等差政所先後〉必育受稅俗〈受賦稅及徭役所宜施為〉成博受古諸〈古諸侯職業〉隕邱受延嬉〈延長也嬉典也主受此録〉
伏羲六佐〈同上六佐出世人所生也伏羲不及燧人故増二佐〉
金提主化俗〈化風俗〉鳥明主建福〈福利民也〉視黙主災惡〈為民除害〉紀通為中職〈主內職〉仲起為海陸〈主平地兼海〉陽侯為江湖〈一本作江海〉
二相〈同上〉
共工上相 柏皇下相
黃帝六相〈管子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
尤為當時明天道〈一雲風后〉太常為廩者察地理 蒼龍為士師辨東方 祝融為司徒辨南方 大封為司馬辨西方 后土為李辨北方
四史〈拾遺記〉
沮誦 蒼頡 隸首 孔甲 唐六典注沮誦蒼頡為黃帝左右史
六術〈黃帝使容成綜斯六術〉
義和占日 常儀占月 㬰區占星氣 伶倫造律呂 隸首作算數 大撓作甲子
七輔〈竝陶淵明四八目所載〉
風后受金法〈能決是非〉天老受天籙〈天教命也〉五聖受道級〈級次第也〉知命受糾俗〈糾正也〉窺紀受變復〈有禍變能補復〉地典受州絡〈維絡也〉力墨受準斤〈凡事也一作力牧〉 帝王世紀風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聖配下台為三公
五方〈越絶書黃帝上事天下治地竝有五方以為綱紀〉
少昊治西方尤佐之使主金 元冥治北方白辯佐之使主水 太皥治東方袁何佐之使主木 祝融治南方僕程佐之使主火 后土治中央后稷佐之使主土
十一聖師〈王符潛夫論文武同師呂尚故曰十一〉
風后〈黃帝師〉老彭〈顓頊師〉祝融〈帝嚳師〉務成昭〈帝堯師〉紀後〈帝舜師〉墨如〈夏禹師〉伊尹〈成湯師〉呂望〈周文武師〉庶秀〈周公師〉老𦕃〈孔子師〉 新序子夏雲黃帝學乎大撓〈一作悉老〉顓頊學乎緑圖帝嚳學乎赤松子堯學乎尹壽舜學乎務成跗禹學乎西王國湯學乎威子伯文王學乎錫疇子斯〈一作鉸時〉武王學乎郭叔周公學乎太公孔子學乎老𦕃
十聖六賢尊師〈呂子〉
神農師悉諸 黃帝師大撓 顓頊師伯夷父 帝嚳師伯招 堯師子州父 舜師許由 禹師大成贄 湯師小臣〈謂伊尹〉文武師呂望周公旦 齊桓師管夷吾 晉文師舅犯隨會 秦穆師百里奚公孫枝 楚莊師孫叔敖沈申巫 呉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 越句踐師范蠡大夫種
二十官〈同上〉
大撓作甲子 黔如作慮首 容成作歴 羲和作占日 常儀作占月 後益作占嵗 胡曹作衣夷羿作弓 祝融作市 儀狄作酒 高元作室虞姁作舟 伯益作井 赤冀作臼 乘雅作駕寒哀作御 王冰作服牛 史皇作圖 巫彭作醫巫咸作筮 一曰奚仲作車蒼頡作書后稷作稼
臯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六人者所作當 荀子倕作弓浮游作矢奚仲作車相土〈一作乘社〉作乘馬
堯四伯〈國語一王四伯注〉
四伯謂四岳〈一王謂禹〉 書注即羲和四子 詩嵩高注堯時姜氏為四伯掌四岳之祀 朱文公雲四岳以一人總四岳諸侯之事
六官〈崔靈恩雲重黎世掌天地號羲和堯置天地四時之官復其職〉
羲 和〈掌天地〉羲仲 和仲 羲叔 和叔〈掌四時〉
九職〈説苑堯知九職之事顔斶曰堯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湯有三輔〉
舜為司徒 契為司馬 禹為司空 后稷為田疇䕫為樂正 倕為工師 伯夷為秩宗 臯陶為
大理 益掌敺禽 淮南子堯九佐無舜有龍
舜五人〈論語註〉
禹 稷 契 臯陶 伯益
九官〈劉向曰舜命九官濟濟相讓〉
伯禹〈宅伯揆〉棄〈后稷〉契〈司徒〉臯陶〈士〉垂〈共工〉益〈虞〉伯夷〈秩宗〉䕫〈典樂〉龍〈納言〉 舜典咨汝二十有二人注禹垂益伯夷䕫龍六人新命四岳十二牧申命其舊職也
八伯〈書大傳〉
伯夷為陽伯〈樂舞侏離歌曰招陽〉羲仲之後為羲伯〈樂舞鼚哉歌曰南陽〉棄為夏伯〈樂舞縵哉歌曰祁慮〉羲叔之後為羲伯〈樂舞將陽歌曰朱華〉咎繇為秋伯〈樂舞蔡俶歌曰零落〉和仲之後為和伯〈樂舞元鶴歌曰歸來〉垂為冬伯〈樂舞丹鳳歌曰齊樂〉後闕一人疑為和叔之後
十六相〈左傳十六族世濟其美〉
八元 八愷
堯舜八師〈東方朔七諫注〉
禹 稷 卨 臯陶 伯夷 垂 益 䕫
禹五佐〈呂氏春秋〉
陶化 益 真 窺 橫革 荀子益臯陶橫革直成
七佐〈鬻子禹得七大夫以佐其身而天下治〉
臯陶 杜子業 既子 施子黯 季子甯 然子堪 輊子玉
三公〈殷紀〉
禹 臯陶 后稷
三後〈呂刑乃命三後恤功於民〉
伯夷〈降典〉禹〈平水土〉稷〈降播種〉 淮南子禹契后稷
四俊〈淮南子〉
臯陶 稷 契 史皇〈蒼頡〉
湯二相〈左傳孟子注萊朱一曰仲虺〉
伊尹〈右相〉仲虺〈左相〉
七佐〈鬻子湯得七大夫以佐治而天下治〉
慶誧 伊尹 湟里且 東門虛 南門蝡 西門疵 北門側
商六臣〈君奭注〉
伊尹〈成湯臣〉伊陟 臣扈 巫咸〈俱太戊臣〉巫賢〈祖乙臣〉甘盤〈武丁臣〉
殷三仁〈三人出處不同而各安乎天理之正張南軒亦云三臣素位而行〉
微子 箕子 比干
文五臣
虢叔 太公望〈一作泰顛〉閎夭 南宮适 散宜生〈三子學乎太公望武王立虢叔已逝故書雲惟茲四人亦曰四友〉
四鄰〈孔叢子〉
胥附〈率下親上〉奔輳〈喻徳宣譽〉先後〈相導前後〉禦侮〈武臣折衝〉
武十亂〈治亂曰亂〉
周公旦 召公奭 太公望 畢公 榮公 閎夭泰顛 南宮适 散宜生 文母〈劉原父謂子無臣母之義葢邑〉
〈姜也〉
五佐〈呂氏春秋〉
周公 召公 太公 畢公髙 蘇公忿生 淮南子有毛公無蘇公
周二公〈書〉
召公 太公〈金縢〉召公 畢公〈顧命〉
二伯〈書正義〉
東伯〈周公畢公代〉西伯〈召公〉
三後〈畢公三後協心同底於道〉
周公 君陳 畢公
成王四聖〈明堂位成王中立聽政而四聖維之〉
周公在前〈導天子以道謂之導〉太公在左〈輔天子之意謂之輔〉召公在右〈拂天子之過謂之拂一曰充〉史佚在後〈承天子之遺㤀謂之承〉
三公〈賈𧨏傳〉
召公太保 周公太傅 太公太師
周三相
自陜而東周公主之 自陜而西召公主之 一相處乎內
六卿
召公〈冡宰〉芮伯〈司徒〉彤伯〈宗伯〉畢公〈司馬〉衛侯〈司寇〉毛公〈司空〉
八士〈國語八士皆在虞官文王詢於八虞周書注武王賢臣又或以為成王宣王時〉
伯達 伯適 仲突 仲忽 叔夜 叔夏 季隨季騧
五大夫〈左傳奉子頽伐莊王者石速士也故不在五大夫列〉
蒍國 邊伯 詹父 子禽 祝跪
孔子賢二子〈家語以能進賢也〉
齊鮑叔 鄭子皮
春秋三大夫〈春秋通旨雲聖人取其節〉
宋孔父義行於色 仇牧不畏彊禦 晉荀息不食其言
魯二臣〈左傳子叔聲伯曰二人者魯國社稷之臣也〉
仲孫蔑〈孟獻子〉季孫行父〈丈子〉
衛三臣〈論語〉
仲叔圉治賓客〈孔文子〉祝鮀治宗廟 王孫賈治軍旅
衛多君子〈左傳季札雲衛多君子未有患也〉
蘧瑗〈伯玉〉史狗〈文子〉史鰌〈史魚〉公子荊〈南楚〉公叔𤼵〈文子〉公子朝
晉二國士〈晉語〉
荀息 里克
五士〈左傳叔向雲文公十七年有士五人夏侯湛贊五臣顯而重耳霸〉
狐偃 趙衰 顛頡 魏武子〈犨〉司空季子〈胥臣臼季〉
三材〈晉語〉
狐偃 趙衰 賈它
三帥〈左傳〉
郤克 士爕 欒書
八卿〈同上鄭子展曰晉君方明四軍無闕八卿和睦〉
荀罃〈將中軍知武子〉士匄〈佐范宣子〉荀偃〈將上軍中行獻子〉韓起〈佐宣子〉欒黶〈將下軍桓子〉士魴〈佐彘恭子〉趙武〈將新軍文子〉魏綘〈佐莊子〉
三卿〈同上欒武子曰三卿為主注皆晉之賢人〉
智莊子〈荀首〉範文子〈士爕〉韓獻子〈厥〉
八大夫〈同上楚薳啟疆雲羊舌肸之下八大夫皆諸侯之𨕖也〉
祁午 張趯 籍談 女齊 梁丙 張骼 輔躒苗賁皇
三臣〈子華子〉
竇叔子〈推其後而進之〉舜華〈挽其不及使當於理〉吾丘鴆〈展布四體以為紀綱之僕〉
六官之長皆民譽〈左傳言晉所以復霸〉
魏相 士魴 魏頡 趙武〈皆卿〉荀家 荀會 欒黶韓無忌〈皆公族大夫〉士渥濁〈太傅〉右行辛〈司空〉弁糾〈即欒糾御戎〉
荀賓〈戎右〉祁奚〈中軍尉〉羊舌職〈佐中軍〉魏絳〈司馬〉張老〈侯奄〉鐸遏寇〈上軍尉〉籍偃〈上軍司馬〉程鄭〈乘馬御〉
晉多君子〈同上季武子云晉未可媮也其朝多君子〉
趙孟為大夫〈文子〉伯瑕為佐〈士文伯〉史趙師曠為咨度焉叔向女齊以師保其君
楚材晉用四人〈同上聲子言〉
析公 雍子 子靈〈巫臣〉苖賁皇〈伯賁之子〉
三物〈同上祁奚能舉善建一官而三物成一官軍尉也〉
解狐得舉 祁午得位 伯華得官
齊二守〈同上管仲雲有天子之二守高國在〉
國子 高子
三賢〈𡊮宏謂三賢進而小白興〉
管仲 鮑叔牙 隰朋
五子〈齊語〉
管夷吾 甯戚 隰朋 賓須無 鮑叔牙 新序甯戚為田官隰朋為大行東郭牙為諫臣寜為大理王子成甫為大司馬
三子〈管仲荅桓公問相後三子果專權〉
易牙〈殺子適君非人情不可〉開方〈倍親適君非人情難近〉豎刁〈自宮適君非人情難親〉 又合堂巫為四子
四臣〈威王答魏惠王寡人有臣四人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
檀子〈守南城〉肸子〈守高唐〉黔夫〈守徐州〉種首〈守盜賊〉
鄭三良〈左傳管仲雲三良為政未可間也〉
叔詹 堵叔 師叔
四賢
禆諶 世叔 行人子羽 東里子産
楚三大夫〈戰國䇿〉
子良 昭常 景
五臣〈同上〉
令尹子文 葉公子高 莫敖大心 棼冒勃蘇蒙穀
楚多賢臣〈新序秦欲伐楚使使觀其寳昭奚恤雲楚國所寳者賢臣秦使雲楚多賢臣未可謀也〉令尹子西 大宗子敖 葉公子髙 司馬子反昭奚恤
秦三良〈詩皆子車氏子殉穆公葬者也〉
奄息 仲行 鍼虎
五子〈李斯曰此五子者不産於秦而繆公用之〉
西取由余於戎 東得百里奚於宛 迎蹇叔於宋求邳豹公孫枝於晉
三帥〈史記晉敗秦師於殽〉
百里孟明視 西乞術 白乙丙
四貴〈同上昭㐮王時范雎雲人知有四貴不知有王〉
魏冉〈穣侯〉戎〈華陽君皆宣太后弟〉嬴市〈高陵君〉嬴悝〈涇陽君皆昭王弟〉
越三仁〈董仲舒傳注〉
泄庸 文種 范蠡
五大夫〈國語越王句踐召五大夫問戰〉
舌庸 苦成 大夫種 范蠡 臯如
魏三大夫〈説苑魏太子謂魏國之大寳三〉
徒師沼 郄辛 芒卯
五臣〈文侯相魏成翟璜忿李克謂成進三人君皆師之子進五人君皆臣之子惡可與成比也〉西河守呉起璜所進也 君內以鄴為憂璜進西門豹 君欲伐中山璜進樂羊 中山已㧞無使守之璜進先生 君之子無傅璜進屈侯鮒
二子〈史記文侯謂李克曰二子何如〉
魏成 翟璜 孟子北宮黝孟施捨
趙三士〈烈侯〉
牛畜 荀欣 徐越〈皆公仲進〉
戰國四豪〈游俠傳序游談者以四豪為稱首〉
孟嘗君〈齊田文〉信陵君〈魏公子無忌〉春申君〈楚黃歇〉平原君〈趙公子勝〉
六國之士〈賈𧨏過秦論〉
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 齊朋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 呉起孫臏帶他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朋制其兵
四子功成不去〈蔡澤説應侯〉
秦商鞅 秦白起 楚呉起 越大夫種
漢三傑〈才過萬人曰傑〉
酇文終侯蕭何 留文成侯張良 淮陰侯韓信
四相〈史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
蕭何 曹參 魏相 丙吉
二子各有所長〈越人物功勲非信比但常以遊兵出入梁楚間為項氏腹心疾所以有功於漢〉張漢家之勢者信功多於越〈破魏取代仆趙脅燕擊齊滅楚是也〉困項氏之勢者越功多於信〈焚楚積聚而項氏敗擾梁腹心而項氏急是也〉
三人同功一體
彭越 韓信 黥布
三子智謀略同
蕭張有卓越之見勸沛公入蜀〈其入也以養其出〉韓信乘罅漏之餘勸沛公出蜀〈其出也以用其入〉
十八王〈漢表譜〉
西楚〈項籍〉衡山〈呉芮〉臨江〈共敖〉九江〈英布〉常山〈張耳〉代〈趙歇〉臨淄〈田都〉濟北〈田安〉膠東〈田市〉雍〈章邯〉塞〈司馬欣〉翟〈董翳〉燕〈臧荼〉遼東〈韓廣〉魏〈魏豹〉殷〈司馬卬〉韓〈韓成〉河南〈申陽〉
五諸侯〈漢王以五諸侯兵伐楚〉
常山〈張耳〉河南〈申陽〉韓〈鄭昌〉魏〈魏豹〉殷〈司馬卬〉
異姓八王
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韓王〈信〉趙王〈張耳〉長沙王〈吳芮〉燕王〈臧荼〉燕王〈盧綰〉
漢元功十八人〈高祖詔定位次〉
蕭何〈酇侯〉曹參〈平陽侯〉張敖〈宣平侯〉周勃〈絳侯〉樊噲〈舞陽侯〉酈商〈曲陽侯〉奚涓〈魯侯〉夏侯嬰〈汝陰侯〉灌嬰〈潁陰侯〉傅寛〈陽陵侯〉靳歙〈信武侯〉王陵〈安國侯〉陳武〈𣗥津侯〉王吸〈清河侯〉薛歐〈廣平侯〉周昌〈汾陰侯〉丁復〈陽郡侯〉蠱達〈曲成侯〉 按良平後附又帷幄謀議不履行陣所以不與 班固泗水亭銘十八侯之次有留侯張良曲逆侯陳平襄平侯紀通無奚涓薛歐丁復
高祖功臣三十一人〈陸機作頌〉
蕭何 曹參 張良 陳平 韓信 彭越 黥布張耳 韓王信 盧綰 呉芮 劉賈 王陵
周勃 樊噲 酈商 夏侯嬰 灌嬰 傅寛 靳歙 酈食其 劉敬 陸賈 叔孫通 魏無知隨和 董公 轅生 紀信 周苛 侯公
漢三將軍〈文帝時〉
周亞夫〈細柳〉劉禮〈灞上〉徐厲〈棘門〉
三將軍〈衛霍傳〉
公孫賀七為將軍 李息三為將軍 公孫敖四為將軍
三儒〈循吏傳序孝武之世惟三人居官可紀皆儒者通於世務明習文法以經術潤飾吏事〉江都董仲舒 內史公孫𢎞 倪寛
西都五公〈班固西都賦注〉
田蚡〈太尉〉張安世〈大司馬〉平晏〈大司徒〉朱博〈大司空〉韋賢〈大司馬〉
七相〈同上〉
車千秋 黃霸 王商 韋賢 平當 魏相 王嘉
漢三長史〈張湯傳〉
朱買臣 王朝 邊通
三人利析秋毫
東郭咸陽 孔僅 桑𢎞羊
三人稱職〈丙吉薦用居位稱職上稱為知人〉
杜延年 於定國 陳萬年
四人各職一時〈魏相上言〉
趙堯舉春 李舜舉夏 兒湯舉秋 貢禹舉冬
四人同心〈宣帝時〉
蕭望之〈前將軍〉周堪〈光祿大夫皆師傅舊恩天子任之〉劉更生〈宗正〉金敞〈侍中左右拾遺〉
三名卿〈翟方進傳御史大夫缺三人名卿皆在𨕖中〉
馮野王 陳咸 逄信
三哲〈漢敘傳陳湯挺節救在三哲〉
劉向 谷永 耿育
孝武名臣二十七人〈漢書贊〉
儒雅公孫𢎞董仲舒倪寛 篤行石建石慶 質直汲黯卜式 推賢韓安國鄭當時 定令趙禹張湯文章司馬遷相如 滑稽東方朔枚臯 應對嚴
助朱買臣 歴數唐都洛下閎 協律李延年 運籌桑𢎞羊 奉使張騫蘇武 將率衛青霍去病受遺霍光金日磾
孝宣名臣二十四人〈同上〉
蕭望之梁丘賀夏侯勝韋元成嚴彭祖尹更始以儒術進 劉向王褒以文章顯 將相張安世趙充國魏相丙吉於定國杜延年 治民黃霸王成龔遂鄭𢎞召信臣韓延壽尹翁歸趙廣漢嚴延年張敞之屬
麒麟閣功臣十一人〈宣帝思股肱之美乃圖其人列於方叔召虎仲山甫明著中興輔佐〉霍光〈子孟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張安世〈子孺衛將軍富平侯〉韓増〈車𮪍將軍龍雒侯〉趙充國〈翁孫後將軍營平侯〉魏相〈弱翁丞相高平侯〉丙吉〈少卿丞相博陽侯〉杜延年〈幼公御史大夫建平侯〉劉徳〈路宗正陽城侯〉梁丘賀〈長翁少府〉蕭望之〈長倩太子太傅〉蘇武〈子卿典屬國〉
酷吏十一人〈史〉
郅都 寜成 周陽由 趙禹 張湯 義縱 王溫舒 尹齊 楊僕 減宣 杜周
趙張三王〈孝武置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吏民稱前有趙張後有三王又稱京兆三王〉趙廣漢 張敞 王尊 王章 王駿 唐賈敦頤張仁願為洛州長史時人語曰洛有前賈後張可敵京兆三王
邊延二君〈郡人稱前有趙張三王後有邊延二君〉
邊鳳〈先是亦有能名〉延篤〈後漢政用寛仁〉
漢二良史〈後漢論〉
司馬遷〈文直而事覈〉班固〈文贍而事詳〉
二耆艾〈䇿雲光祿大夫大中大夫耆艾二人〉
龔勝 邴漢
趙禹獨可兩人〈時詔舉衛將軍舍人為郎〉
田安 任安
賢太守十一人
杜詩 張堪 第五倫 廉范 裴潛 張廣陵李固 祝良 劉寵 張嶷 虞詡
西漢全節八人〈林天台斷〉
梅福 逢蒙〈見幾而徃〉龔勝 薛方 郭欽 蔣詡 邴漢 王霸〈不屈引退〉 若紀逡郇越郇相唐林唐遵以清名稱揚雄谷永以文章著劉歆漢之宗室而皆臣事篡逆孔光先聖之裔乃舉莽大司馬領尚書事又稱頌功徳比周公
新室四輔〈王莽簒位按金匱封拜號十一公〉
王舜 平晏 劉秀 哀章
四將〈同上〉
甄豐 王興 孫建 王盛
三公〈同上〉
甄邯 王尋 王邑
莽太子四友〈鮑宣傳〉
紀逡〈王思〉唐林〈子高〉唐尊〈伯高〉郇越〈臣仲〉
雲臺二十八將〈光武所與定天下者明帝圗於南宮〉
鄧禹〈仲華高密侯〉馬成〈君遷全椒侯〉呉漢〈子彥廣平侯〉王梁〈君巖阜城侯〉賈復〈君文膠東侯〉陳俊〈子昭祝阿侯〉耿弇〈伯昭好畤侯〉杜茂〈謝公參蘧侯〉寇恂〈子翼雍奴侯〉傅俊〈子衛昆陽侯〉岑彭〈君然舞陽侯〉堅鐔〈子伋合肥侯〉馮異〈公孫陽夏侯〉王霸〈元伯淮陰侯〉朱祐〈仲先鬲侯〉任光〈伯卿阿陵侯〉祭遵〈弟孫潁陽侯〉李忠〈仲都中水侯〉景丹〈孫卿櫟陽侯〉萬修〈君游槐里侯〉葢延〈巨卿安平侯〉邳彤〈偉君靈壽侯〉姚期〈次況安成侯〉劉植〈伯先昌成侯〉耿純〈伯山東光侯〉臧宮〈君翁朗陵侯〉馬武〈子張陽虛侯〉劉隆〈元伯慎侯〉 馬援以椒房之親不與 後又益以王常〈顔卿山桑侯〉李通〈次元固始侯〉竇融〈周公安豐侯〉卓茂〈子唐褒徳侯〉共三十三人
兩伏波將軍
路博徳 馬援
三侯參議〈光武時〉
高密侯〈鄧禹〉固始侯〈李通〉膠東侯〈賈復〉
二鮑〈為政不避彊禦光武雲貴戚且斂手以避二鮑〉
鮑永〈司隸校尉〉鮑恢〈都官從事〉
河西五守〈陶潛羣輔録五人共推竇融為河西大將軍東伐隗囂歸心世祖〉
威武梁統〈仲寜〉金城庫鈞〈巨公〉張掖史苞〈叔文〉酒泉竺曽〈巨公〉燉煌辛彤〈大房〉
華風始二守
錫光〈交趾太守教民禮義〉任延〈九真太守教民耕種嫁娶〉
東京士二十人〈順帝時〉
李固 周舉〈淵謨〉左雄 黃瓊〈政事〉桓焉 楊厚〈儒學〉崔瑗馬融〈文章〉蘇章 種暠 欒巴 呉祐〈牧民〉龎參 虞
詡〈將帥〉張皓 王龔〈推賢〉張綱 杜喬〈糾繆〉郎顗〈陰陽〉張衡〈機術〉
東漢八使〈順帝遣巡行天下號曰八俊〉
光祿大夫周舉 光祿大夫杜喬 光祿大夫周栩尚書欒巴 青州刺史馮羨 侍御史張綱 兗
州刺史郭遵 太尉長史劉班
二十四賢〈魏文帝旌表〉
杜喬〈叔榮〉張奐〈然明〉向詡〈甫興〉陳蕃〈仲舉〉荀爽〈慈明〉李膺〈元禮〉房植〈伯武〉施延〈君子〉朱㝢〈季陵〉杜密〈周甫〉韓融〈元長〉王暢〈叔荗〉陳球〈伯真〉張儉〈元卿〉姜肱〈伯淮〉魏朗〈少英〉李固〈子堅〉郭泰〈林宗〉朱穆〈公叔〉申屠蟠〈子龍〉冉璆〈孟玉〉鄭元〈康成〉徐穉〈孺子〉皇甫規〈威明〉
二烈士〈臧洪據地瞋目數袁紹紹殺之陳容起謂紹亦見殺在坐歎曰如何一日殺二烈士〉臧洪 陳容
平陵三達〈漢扶風平陵人同時齊名〉
大鴻臚韋孟達 上黨太守公孫伯達 河陽長魏仲達
涼州三明〈竝著名於涼州〉
段熲字紀明 皇甫規字威明 張奐字然明
潁川四長〈皆潁川人竝以徳行稱〉
荀淑當塗長〈季和〉韓韶嬴長〈仲黃〉陳實太丘長〈仲弓〉鍾皓林慮長〈季明〉
京兆三休〈同郡齊名竝以光和元年察舉〉
金敞字元休 第五巡字文休 韋端字休甫
三公人望
黃瓊 楊秉 劉寵
中常侍十九侯〈迎濟陰王保即位是為順帝皆封列侯〉
孫程 王康 王國 黃龍 彭愷 孟叔 李建王成 張賢 史梁 馬固 王道 李元 楊
柁 陳予 趙封 李剛 魏猛 苖光
東漢五侯〈桓帝時以誅梁冀㓛同日受封〉
單超〈新豐侯〉徐璜〈武原侯〉左琯〈上蔡侯〉貝瑗〈東武陽侯〉唐衡〈汝陽侯〉
西園八校尉〈靈帝時〉
蹇碩〈宦官〉馮芳 鮑鴻 淳于瓊 夏車 𡊮紹 曹操 趙融
兩漢三國人材〈羅豫章〉
西漢杜欽谷永附於王氏〈可與適道而不可與立〉東漢陳蕃竇武困於宦官〈可與立而不可與權〉三國諸葛孔明〈然後可與權〉
三國名臣二十人
蜀四人諸葛亮〈孔明〉龎統〈士元〉蔣琬〈公琰〉黃權〈公衡〉魏九人荀彧〈文若〉荀攸〈公達〉夏侯元〈太初〉𡊮煥〈曜卿〉徐邈〈景山〉陳羣〈長文〉崔琰〈季珪〉王經〈承宗〉陳泰〈方伯〉呉七人周瑜〈公瑾〉魯肅〈子敬〉諸葛瑾〈子瑜〉張昭〈子布〉陸遜〈伯言〉顧雍〈元歎〉虞翻〈仲翔〉
蜀漢三傑〈三國志注傅子曰以劉備之略三傑之才〉
諸葛亮〈孔明〉闗侯〈雲長〉張飛〈翼徳〉
四英
諸葛亮 蔣琬〈公琰〉費禕〈文偉〉董允〈休昭〉
二郎〈同為尚書郎齊名〉
杜軫〈成都人〉李驤〈涪人〉
蜀科五人〈伊籍傳共造蜀科由此五人先〉
伊籍 諸葛寛 法正 劉巴 李嚴
武侯交四子〈諸葛孔明言與四子始終好合亦足明其不疑於直言也〉
初交州平〈崔〉屢聞得失 後交元直〈徐庶〉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董和〉每言則盡 後從事於偉度〈胡濟〉數有諫止
魏二傅〈文帝為太子時〉
太傅涼茂 少傅何䕫
太子四友〈同上〉
司馬懿〈仲達〉陳羣〈長文〉朱鑠〈彥才〉呉質〈季重〉
三偉人〈文帝稱此三公乃一代之偉人〉
鍾繇〈太尉〉華歆〈司徒〉王朗〈司空〉
三豫〈諸葛誕鄧颺等結為黨友更相題表夏元等為四聰誕輩為八達以熙等父居勢位容之〉中書監劉放子熙 中書令孫資子密 吏部尚書衛臻子烈
曹魏八達〈司馬氏八人時皆知名〉
伯達〈朗〉仲達〈懿〉叔達〈孚〉季達〈馗〉顯達〈恂〉惠達〈進〉雅達〈通〉幼達〈敏〉
魏佐命臣二十一人〈正始六年祫祭太祖廟始祀不及荀彧以末年異議也〉曹真 曹休 夏侯尚 桓階 陳羣 鍾繇 張郃 徐晃 張遼 樂進 華歆 王朗 曹洪夏侯淵 朱靈 文聘 臧霸 李典 龎徳 典韋 荀攸
孫呉四將〈孫權之臣〉
周瑜〈公瑾〉魯肅〈子敬〉呂蒙〈子明〉陸遜〈伯言〉
太子四友〈孫登為太子時皆為中庶子〉
諸葛恪〈左輔瑾之子〉張休〈右弻昭之子〉顧鐔〈輔正雍之子〉陳表〈翼正武之子〉 宋四友褚炫劉俁謝朏江斆
二君子〈陸機論二君子𢎞敏而多竒雅達而聰哲〉
張昭 周瑜
二國史〈史通〉
薛瑩為左〈道言〉華覈為右
荊州十一人〈呉太子登駐武昌歩隲條事業在荊州界者〉
諸葛瑾 陸遜 朱然 程普 潘濬 裴元 夏侯承 衛旌 李肅 周條 石幹
江表虎臣十二人〈呉志評〉
程普 黃葢 韓當 蔣欽 周泰 陳武 董襲甘寜 凌統 徐盛 潘璋 丁奉
晉八公〈武帝史雲八公同辰攀鱗附翼〉
司馬孚〈太宰〉鄭沖〈太傅〉王祥〈太保〉司馬望〈太尉〉何曽〈司徒〉荀顗〈司空〉石苞〈大司馬〉陳騫〈大將軍〉
太子六傅〈惠帝太熙初立廣陵王遹為皇太子時號六友〉
何劭太子太師 王戎太傅 楊濟太保 裴楷太子少師 楊珧少傅 和嶠少保
太子二傅〈元帝太興初立子紹為皇太子〉
賀循太傅 周顗少傅
兩哲〈贊曰懋哉兩哲家之基〉
劉頌 李重
三儁〈時稱南金東箭世冑高門〉
顧榮 陸機 陸雲 臨淮王彧謂三雋共掌帝儀李瑾王遵業盧觀也
五儁
薛兼 紀瞻 閔鴻 顧榮 賀循
二子〈琅琊王至建業王導曰二子此土之望宜引之以結人心〉
顧榮 賀循
三良
王導 郄鑒 庾亮
五公〈宋武帝改晉封爵獨置五公奉祀〉
始興王導 廬陵謝安 始安溫嶠 長沙陶侃康樂謝元
晉中興名士八人〈𡊮宏作傳〉
裴楷〈叔則〉王衍〈夷甫〉王承〈安期〉樂廣〈彥輔〉阮瞻〈千里〉庾亮〈子嵩〉衛玠〈叔寳〉謝鯤〈幼輿〉
江左三士〈或問顔含江左羣士含答之〉
周伯仁之正〈顗〉鄧伯道之清〈攸〉卞望之之節〈壺〉
三忠臣〈秦苻堅謂周孟威不屈於前丁彥遠潔已於後吉祖沖閉口而死何晉氏之多忠臣也〉周彪〈梓潼太守〉丁穆〈順陽太守〉吉挹〈魏興太守〉
百六掾〈通鑑元帝辟掾屬百餘人時人謂之〉
刁協〈軍諮祭酒〉王承 卞壺〈從事中郎〉諸葛恢 陳頵〈行參軍〉庾亮〈西曹掾〉
大小二王令〈晉陽秋相繼為中書令〉
王獻之 王珉
二人史才〈晉中興華譚為中書監以二人單族竝有史才薦補著作佐郎〉
晉陵朱鳳 呉郡呉震
京兆三明〈晉人謂京兆三明各有名蔡氏儒術葛許清晉傳許闓作荀顗葛許清作荀葛清〉蔡謨字道明 諸葛恢字道明 許闓字道明
㑹稽三康〈晉書〉
孔愉字敬康 張茂字偉康 丁潭字世康
宋四貴〈更日入直決事〉
蕭道成 𡊮粲 褚淵 劉秉
四賢〈同為侍中文帝曰此一時之秀同管喉脣後難繼矣〉
王華 王曇首 殷景仁 劉湛 又竝黃門侍郎謝𢎞偉號曰五臣
侍中二雙〈孝武𨕖之竝以風貌唐詩雲仍王謝竝風貌阮何雙〉
王彧謝莊為一雙 阮韜何偃為一雙
天子四友〈宋明帝〉
謝朏 褚 江教 劉悛
竟陵八友〈齊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之士〉
蕭衍〈梁武帝〉沈約〈休文〉謝朓〈元暉〉王融〈元長〉范雲〈彥龍〉蕭琛〈彥俞〉任昉〈彥升〉陸倕
六貴〈齊東昏侯不與朝士相接親信左右蕭衍謂張宏䇿曰一國三公猶不堪況六貴同朝乎〉始安王遙光 徐孝嗣 江祐 蕭坦之 江祀劉暄
梁兩賢相
徐勉 周捨 一稱范雲徐勉
二將〈武帝曰二將和師必濟矣〉
韋叡 曹景宗
昭明太子二傅
臨川王宏 尚書令沈約
東宮四友〈簡文居監撫四人竝預密宴〉
安陸侯 新諭〈映〉建安 南浦〈推〉
五館博士〈南史儒林傳天監初開五館總以五經教授置五經博士各主一館〉
明山賓 陸璉 沈峻 嚴植之 賀㻛
後魏輔相六人〈後魏太宗立太子燾監圖置〉
長孫嵩 奚斤 安同〈為之左相〉崔浩 穆觀 邱堆〈為之右弻〉
三哲〈竝領黃門郎〉
王遵業 袁翻 王誦
西魏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北史泰位總百揆都督中外軍事欣元氏懿戚從容禁闥
其六柱國各督二大將軍〉
宇文泰〈安定公〉元欣〈廣陵王〉李虎〈隴西公〉李弻〈趙公〉獨信〈河內公〉趙貴〈南陽公〉于謹〈常山公〉侯莫陳崇〈彭城公是為八柱國〉元寳元育 元朗 侯莫陳順 宇文遵 達奚武 李逺 豆盧寜 宇文貴 賀蘭祥 楊忠 王雄〈是為十二大將軍毎一大將軍督二開府凡二十四員分團統領毎一團儀同二人〉
東魏四貴〈鄴中目之〉
孫騰 司馬子如 高岳 高隆之
北齊八貴
和士開 婁定逺 趙彥㴱 元文遙 唐邕 綦連猛 高阿那肱 胡長粲
隋三將
楊素〈猛將〉韓擒虎〈鬬將〉史萬嵗〈驍將〉
四總管〈天下惟四總管並揚益荊〉
晉王 秦王 蜀王 韋世康
四貴
廣平王雄 高熲 虞慶則 蘇威
七貴〈牛𢎞為吏部尚書威等參掌𨕖事〉
牛𢎞 蘇威 宇文述 張瑾 裴矩 裴藴 虞世基 一無牛𢎞張瑾為五貴
六儒〈開皇初召山東文學之士竝授太學博士〉
馬光 張仲遜 孔龎 竇士榮 張黒奴 劉祖仁
唐三賢〈隋大業間同師文中子司空圗為贊〉
房 李 魏
三師〈貞觀立晉王為太子定相見儀〉
長孫無忌〈太子太師〉房元齡〈太傅〉蕭瑀〈太保〉
四相
房元齡 杜如晦 姚崇〈梁公〉宋璟〈廣平公〉 文粹言貞觀則房魏言開元則姚宋
𢎞文館六人
蔡允恭 虞世南 蕭徳言 褚亮 歐陽詢 姚思廉
十八學士〈太宗延四方文學之士兼文學館學士天下慕向謂之登瀛洲〉
杜如晦 於志寜 蘇世長 房元齡 姚思廉孔穎達 陸徳明 薛收〈後以劉孝孫補〉李元道 李守素虞世南 褚亮 蔡允恭 顔相時 許敬宗
薛元敬 蘇旭〈一作朂〉葢文達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唐太宗朝〉
長孫無忌〈趙公〉河間孝王恭〈趙郡王〉杜如晦〈萊公〉魏徵〈鄭公〉房元齡〈梁公〉髙士廉〈申公〉尉遲敬徳〈鄂公〉李靖〈衛公〉蕭瑀〈宋公〉段志元〈褒公〉劉𢎞基〈䕫公〉屈突通〈蔣公〉殷開山〈鄖公〉柴紹〈譙公〉長孫順徳〈邳公〉張亮〈鄖公〉侯君集〈陳公〉張公瑾〈鄒公〉程知節〈虞公〉虞世南〈永興公〉劉政會〈渝公〉唐儉〈莒公〉李世勣〈英公〉秦叔寳〈胡公〉
修文館二十四學士〈中宗景龍初置〉
李嶠 宗楚客 趙彥昭 韋嗣立〈大學士四員象四時〉李適劉憲 盧藏用 鄭愔 李乂 岑羲 崔湜
劉子元〈學士八員象八節〉薛稷 馬懐素 宋之問 沈佺期 武平一 杜審言 劉允濟 徐彥伯 韋元旦 閻朝𨼆 徐堅〈闕 直學士十二員象十二時〉
三君〈髙適有詠〉
魏鄭公〈徵〉郭代公〈元振〉狄梁公〈仁傑〉
宰相兼文武四人
李靖 郭元振 唐休璟 張仁願
名將三人〈太宗謂侍臣曰於今名將惟三人世勣道宗不能大勝亦不大敗萬徹非大勝則大敗矣〉世勣 道宗 萬徹 李晟馬燧渾瑊稱三良將
觀風俗十三人〈太宗遣〉
蕭瑀 李靖 楊恭仁 竇靜 王珪 李大亮劉徳威 皇甫無逸 杜正倫 李襲譽 韋挺張亮 趙𢎞智
五王〈彥範等言武三思將不利於社稷皆封王罷政事而大權盡歸三思矣〉
桓彥範〈扶陽郡王〉敬暉〈平陽郡王〉崔元暐〈博陵郡王〉張柬之〈漢陽郡王〉袁恕已〈南陽郡王〉
宰相判六曹
齊映判兵部 李勉判刑部 劉滋判吏禮部 崔造判戶工部
四吏部〈髙宗時同典𨕖人稱前有裴馬後有盧李〉
裴行儉 馬載 盧從願 李朝𨼆
三傑〈開元中同日拜相賜詩〉
宋璟〈右丞相〉張說〈左丞相〉源乾曜〈太子少傅〉 富嘉謨呉少微魏谷倚亦稱北京三傑
三丞相〈李徳裕述崔世叔言才業甚備〉
宋廣平好言政事 燕公好言文章 代公慮國精逺
開元八相〈通鑑𤣥宗所用〉
姚崇尚通 宋璟尚法 張嘉貞尚吏 張説尚文李元紘杜暹尚儉 韓休張九齡尚直
四賢
侍御史李衡〈論張説〉諫官田希昌〈論張説〉給事中莫濟〈不畫敕〉學士周必大〈不草制〉
十銓〈開元分吏部為十銓以十人掌之尋復舊〉
蘇挺 韋抗 盧從願 徐堅 宇文融 崔琳崔 韋虛心 賈曽 王丘
二人質疑〈皆紫㣲舍人姚崇毎謂欲知古問髙君欲知今問齊君可以無闕政矣〉
髙仲舒博通典籍 齊澣練習時務
清節三人〈開元後治廣者〉
宋璟 李朝𨼆 盧奐
三人真良吏〈唐宗封禪還至宋州宴從官謂張說曰如三人者不勞人以市恩真良吏矣〉懐州刺史王丘〈餼牽之外一無他獻〉魏州崔〈供帳無錦繡示我以儉〉濟州裴輝卿〈表數百言莫非規諫〉
刺史十一人〈明皇自擇祖道賦詩〉
許景先〈虢〉源光裕〈鄭〉鄭溫𤦺〈邠〉崔志廉〈襄〉寇泚〈宋〉鄭放〈定〉袁仁敏〈杭〉蔣挺〈湖〉裴觀〈滄〉崔誠〈遂〉李昇期〈邢〉
十五道採訪使〈開元間初置〉
中丞盧詢〈都畿〉中丞裴曠〈京畿〉嗣魯王道堅〈河南〉李商𨼆〈闗內〉崔𨼆甫〈河東〉宋瑤〈河北〉李朝𨼆〈嶺南〉韋虛心〈淮南〉朱仙客〈黔中〉王昱〈劍南〉韓朝宗〈山南東〉劉日正〈江南東〉裴端復〈隴右〉宋諭〈山南西〉班景倩〈江南西〉
含象亭十八學士〈開元中圖像〉
張説 徐堅 賀知章 陸堅 趙冬曦 咸𢋸業韋述 李子釗 陸去泰 呂向 母煚 余欽趙元黙 孫季良 康子元 侯行果 敬會真馮朝𨼆 一本有東方顥
續圖凌煙閣三十七人〈大中初詔史官差第元和將相〉
李峴 王珪 戴胄 馬周 褚遂良 韓瑗 郝處俊 婁師徳 王及善 朱敬則 魏知古 陸象先 張九齡 裴寂 劉文靖 張柬之 袁恕已 崔元暐 桓彥範 劉幽求 郭元振 房琯袁履謙 咸𢋸業 張巡 許逺 盧奕 南霽
雲 蕭華 張縞 李勉 張鎰 蕭復 柳渾賈躭 馬燧 李燈 㑹要有岑本無褚遂良袁恕已止三十六人名
唐配享功臣三十六人〈大中四年李從易奏〉
淮南王神通 河間王孝恭 鄖公殷開山 渝公劉政會 武士彠 魏公裴寂 魯公劉文靖〈髙祖廟〉梁公房元齡 申公髙士廉 蔣公屈突通 鄭公魏徵 趙公長孫無忌 魏公李靖 萊公杜如晦〈太宗廟〉李勣 張行成 馬周 褚遂良 髙季輔劉仁軌〈髙宗廟〉桓彥範 敬暉 張柬之 崔元暐袁恕已 狄仁傑 魏元忠 王同皎〈中宗廟〉蘇劉幽求〈睿宗廟〉張說 郭元振 王琚〈𤣥宗廟〉苖晉卿裴冕〈肅宗廟〉郭子儀〈代宗廟〉
九節度討安慶緒〈子儀光弻皆元勲故不置元帥但以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朔方郭子儀 淮西魯炅 興平李奐 滑濮許叔冀鎮西北庭李嗣業 鄭蔡李廣琛 河南崔光
逺 又命河東李光弻 澤潞王思禮助之
令公四俊〈張嘉貞為中書令四人頗招權時謂令公四俊苗呂員崔〉
苗延嗣 呂太一 員嘉靖 崔訓
汾陽六客〈郭子儀幕中客後皆為相〉
杜鴻漸 張鎰 喬琳 陳少游 杜黃裳 髙郢
陳留八俊
格處仁 王孝逸 繁師元 靖君亮 鄭祖威鄭師善 李行簡 盧協
二鄭〈以忠義號二鄭〉
鄭從讜〈河東〉鄭⿰〈鳳翔〉
二良〈白居易哀二良文〉
陸長源〈汴州〉鄭通誠〈徐州〉
三楊〈唐時三家皆為盛門靖恭尤善〉
楊馮〈居履道坊〉楊於陵〈居新昌坊〉楊汝士〈居靖恭坊〉
二文公
韓愈 李翺
五相〈白居易上李絳詩云同時六學士五相一漁翁〉
裴垍 王涯 杜元穎 崔羣 李絳
三賢〈韓文公釋言〉
鄭絪 李吉甫 裴垍
三俊〈唐相同時〉
李紳 李徳裕 元稹
三簿竝相〈後竝為宰相〉
盧邁〈自河南簿為補闕〉鄭餘慶〈自汜水簿為察院〉趙宗儒〈自陸渾簿為右拾遺〉
三使相〈神䇿指揮使孫徳昭周承誨董從實討劉季述等上復位賜姓名皆以使相留㝛衛〉徳昭李繼昭 承誨李繼誨 從實李彥弻
三侍學士〈唐文宗時〉
王起 許康佐〈侍講學士〉柳公權〈侍書學士〉
諫臣三人〈宣宗謂諫臣惟能為可奚用衆𫆀今使朕聞所未聞三人足矣〉
張符 趙璘 牛叢
八司馬〈元和初附王叔文而進者叔文敗皆貶逺州司馬〉
劉禹錫〈朗州〉程異〈柳州〉陳諫〈台州〉柳宗元〈永州〉韓泰〈䖍州〉韓華〈饒州〉凌準〈連州〉韋執𧨏〈崖州〉
八闗十六子〈李逢吉為相其黨八人用事而傅會者又八人〉
李訓 張又新 李續 張權輿 劉棲楚 李虞程昔範 姜洽
香山九老〈皆年髙不仕即居易宅同為讌集〉
白居易〈刑部尚書年七十四〉胡杲〈懐州司馬八十九〉吉𪰋〈衛尉卿八十六〉鄭據〈龍武長史八十四〉劉嘉〈慈州刺史八十二〉盧慎〈侍御史八十二〉張渾〈永州刺史七十四〉狄廉謨〈祕書監年未七十〉盧貞〈河南尹年未七十〉 一本九老堂有劉真台李元爽僧如滿無劉嘉狄廉謨盧貞
六臣〈五代史唐六臣為冊寳使副朝梁〉
張文蔚 楊涉 薛貽矩 蘇循 張䇿 趙光逢
三素望〈宋書皆孟㫤長史司馬時人謂㫤府有三素望〉
阮萬齡 袁豹 江夷
五代三賢〈王元之有詩〉
桑維翰 李濤 王朴
全節三士〈五代時〉
王彥章 裴約 劉仁瞻
宋太祖將帥十四人
李漢超屯闗南 馬仁瑀守瀛州 韓令坤鎮常山賀惟忠守易州 何繼筠鎮棣州〈以距北狄〉郭進控西
山 武守琪戍晉州 李謙傅守隰州 李繼勲鎮昭義〈以禦北漢〉趙贊屯延州 姚內贇守慶州 董遵誨屯環州 王彥昇守原州 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戎〉
二相〈士大夫相慶得人仁宗語歐陽修謂豈不賢於夢卜哉〉
文彥博 富弻
二將〈歐陽公言兵興以來惟得邉將二人〉
狄青 種世衡
二名臣〈淳化中飛白書二名付宰相雲此名臣也〉
向敏中 張詠
五君〈李至為五君詠〉
徐 李昉〈明逺〉石熙載 王祐〈景叔〉李穆
三君子〈天下人皆稱之〉
王文貞公旦〈稱曰大雅〉寇萊公準〈稱曰大忠〉馬正惠公知節〈稱曰大直〉
四賢〈歐陽上書謂皆公正之賢也〉
杜衍清謹而守規矩 范仲淹恢廓自信而不疑韓𤦺純正而質直 富弻明敏而果鋭
四人傑〈東坡范文正公集序〉
韓 范 富 歐陽
三公平章四人〈以三公平章軍國事〉
呂夷簡 呂公著〈父子相繼〉文彥博 王旦
三人同心輔政〈仁宗朝〉
韓𤦺〈為首相〉曽公亮〈法令典故〉歐陽修〈文學〉
三人竝登兩府〈天聖五年榜〉
王堯臣〈伯庸第一〉韓𤦺〈穉圭第二〉趙槩〈叔平第三〉 慶歴楊寘㮄王珪〈禹玉第二〉韓絳〈子華第三〉王安石〈介甫第四〉
三元
宋孫何〈漢公〉王曽〈孝先〉楊寘〈審賢〉馮京〈當世〉 明淳安商輅〈木菴宣徳解元正統㑹元狀元〉 又三中元魁閩縣林誌〈永樂解元會元㮄眼〉咸寜楊鼎〈宣徳解元正統㑹元㮄眼〉呉縣王鏊〈成化解元㑹元探花〉晉江李廷機〈隆慶解元萬歴會元㮄眼〉
龍首四人〈石揚休詩云皇朝四十三龍首身到黃扉止四人〉
呂蒙正〈聖功〉李廸〈復古〉主曽〈孝先〉宋庠〈公序〉 明狀元宰相十二人胡廣〈洪武庚辰〉陳循〈永樂乙未〉馬愉〈宣徳丁未〉曹鼐〈宣徳癸丑〉商輅〈正統乙丑兩入相凡十九年〉彭時〈正統戊辰兩入相凡十九年〉謝遷〈成化乙未兩入相凡十三年〉費宏〈成化丁未三入相凡十一年〉顧鼎臣〈𢎞治乙丑〉李春芳〈嘉靖丁未〉申時行〈嘉靖壬戌凡十四年〉朱國祚〈萬歴癸未〉
三人不愧科名〈宋進士自鄉舉至廷試皆第一者纔三人〉
王曽 宋庠〈為名宰相〉宋京〈為名執政〉
二俊〈陳恕領春官以文正為舉首嵗中抜子儀於常𨕖雲吾得二俊名世才也〉
王文正〈曽〉劉子儀〈筠〉
制科十五人〈仁宗時〉
何泳 富弻 蘇紳 呉育 張方平 田況 錢明逸 錢彥逺 呉奎 夏噩 陳舜俞 錢藻蘇軾 王介 蘇轍
制䇿入三等四人
呉育 蘇軾 范百祿 孔文仲
三得人〈仁宗論執政〉
張昇為御史中丞 富弻為相 歐陽修為學士
盛徳五人〈蘇文忠公雲軾未嘗誌墓獨銘五人皆以盛徳故〉
富文忠 司馬文正 趙清獻 范忠文〈鎮〉張文定〈方平〉
謚文正三人
王曽 范仲淹 司馬光 謚文貞則李昉王旦
三人忠誠剛正〈蔡襄疏三人必能盡言但恐邪人不利必造為禦之之説曰好名好進彰君過〉歐陽修 王素〈知諫院〉余靖〈右正言〉
三忠〈廬陵有三忠堂周益公記〉
歐陽文忠公〈修〉楊忠襄公〈乂〉胡忠簡公〈銓〉
三烈〈上疏乞罷公田斥逐似道御史舒有𨳩劾經孫致仕著知嘉興府濂謂我不可以負徐公亦謝事歸〉翰林學士徐經孫 著作郎陳著 公田官陳茂濓〈徐舉〉
廬陵四忠一節
歐陽文忠公〈修〉胡忠簡公〈銓〉楊忠襄公〈乂〉周文忠公〈必大〉楊文節公〈萬里〉
四賢一不肖〈仁宗時石介作四賢一不肖詩〉
范仲淹 余靖 尹洙 歐陽修〈四賢〉髙若訥〈一不肖〉
三賢〈皆鄧州循吏鄧人賈黯為翰林學士創三賢堂於百花洲〉
謝絳〈希㴱〉范仲淹〈希文〉孫甫〈之翰〉
三老〈皆守和州有三老堂〉
傅堯俞 范純仁 劉摯
四友
韓維〈持國〉司馬光〈君實〉呂公著〈晦叔〉王安石〈介甫〉 又馮元孫質陸參夏侯圭亦曰四友
三司總計使〈時罷鹽鐵戶部度支三使分天下為十道以京東為左計京西為右計〉魏羽為左計使 董儼為右計使 陳恕為總計使
嘉祐四真〈仁宗朝〉
富弻〈真宰相〉歐陽修〈真學士〉包拯〈真中丞〉胡瑗〈真先生〉
嘉祐三相〈同時當國論者謂喬失之泛李失之隘史失之專然宗勉清謹守法猶號為賢〉喬行簡〈少傅平章軍國事〉李宗勉〈左丞相兼樞密使〉史嵩之〈右丞相兼樞密使督視軍馬〉
慶歴四諫〈仁宗時御筆除諫官〉
余靖〈安道〉歐陽修〈永叔〉蔡襄〈君謨〉王素〈仲儀〉
嘉禧四諫
曹豳〈嘉奉初進士為左司諫〉王萬 郭磊卿 徐清叟
諫官伏閣十人〈仁宗欲廢郭后十人詣垂拱殿伏奏詔知逺州〉
孔道輔 范仲淹 孫祖徳 段少連 宋庠 蔣堂 郭勸 馬絳 楊偕 劉渙
四御史〈天聖未〉
曹修古 郭勸 楊偕 段少連
六御史〈治平中〉
呂誨 呂大防 范純仁 趙瞻 傅堯俞 龔鼎臣
熙寜三舍人〈李定除御史三人相繼封還詞命〉
宋敏求〈次道〉蘇頌〈子容〉呂大臨〈才元〉
二卿〈國史贊劇張二卿用法持平〉
劇可乆 張仁瑑
四學士〈四人同遊東坡之門〉
黃庭堅〈魯直〉鼂補之〈無咎〉秦觀〈少游〉張耒〈文潛〉
三大夫〈三人同除〉
右司監丁大全 正言陳大方 侍御史胡大昌
闗中三傑
朱光庭〈萬年簿邑謂明鏡〉程顥〈鄠縣簿〉張山甫〈武功簿皆以才名稱〉
二布衣迪功郎〈都省言得先儒理學之傳年髙徳卲𨼆居丘園詔各補迪功郎〉
婺州何基 建寜府徐幾
七從官〈元符三年尚書從官除七人謂之快活差除〉
韓忠彥 李清臣 黃履 陸佃 郭如章 曽肇龔京
至道九老〈李文正公昉罷相居京師繼唐白樂天為㑹〉
張好問〈太子中允年八十五〉李運〈太常少卿八十〉宋琪〈舊相吏部尚書七十九〉武允成〈節度副使七十九〉僧贊寜〈呉人七十八〉魏丕〈郢州刺史七十六〉楊徽之〈諫議大夫七十五〉朱昻〈水部𭅺中七十一〉李昉〈舊相司空七十一〉
耆英㑹十三人〈文潞公留守西都慕唐九老會集洛中公卿大夫〉
富弻〈彥國七十九〉文彥博〈寛夫七十七〉席汝言〈君從七十七〉王尚恭〈安之七十六〉趙炳〈正南七十五〉馮行已〈肅之七十五〉劉幾〈伯夀七十五〉王慎言〈不疑七十二〉楚建中〈王叔七十三〉張問〈昌言七十〉張燾〈景元七十〉司馬光〈君實年未七十潞公重其人特請入㑹〉
西京五老
文潞公 范景仁〈鎮〉張仲㢲 史中輝〈照〉劉伯壽〈幾〉
睢陽五老〈至和中咸以耆徳掛冠建立詩社歸徳府城內有五老臺〉
杜衍〈祁國公〉王煥〈禮部侍郎〉畢世長〈司農卿〉馮平〈駕部郎中〉朱貫〈兵部郎中〉
元祐七老〈元祐中同時掛冠五日一集〉
朱光復 孫諭 呉師道 梁宏 賈亨彥 張叔達 唐愈
中興四將〈高宗時〉
劉光世〈鄜王〉張浚〈循王〉韓世忠〈蘄王〉岳飛〈鄂王〉 章穎士四將傳劉錡岳飛李顯忠魏勝
七王〈中興將〉
鄜王劉光世 蘄王韓世忠 鄂王岳飛 循王張浚 信王呉璘 涪王呉玠 和王楊存中
二相〈乾道八年以尚書左右僕射改〉
左丞相〈虞允文〉右丞相〈梁克家〉
五賢〈紹興中太學為五賢詩〉
王十朋〈龜齡〉馮方〈圓仲〉胡憲〈原仲〉查籥〈元章〉李浩〈徳逺〉
五宣諭使〈紹興二年大中所劾多大吏槖異所舉多聞人徽言鋭於有為槖大中數言利病惟胡蒙
承奉大臣風旨〉
劉大中江東西 胡蒙浙西 朱異浙東福建 明槖廣東西 薛徽言湖南
錦江四俊〈瑞陽人景定初〉
姚勉 胡仲雲 劉元高 黃夢炎
景靈宮功臣十六人〈宋高宗圖像配享〉
趙普 曹彬〈皇武殿〉薛居正 石熙載 潘美〈大定殿〉李沆 王旦 李繼隆〈熙文殿〉王曽 呂夷簡 曹瑋〈美成殿〉韓𤦺 曽公亮〈治隆殿〉富弻〈大明殿〉司馬光〈重光殿〉韓忠彥〈承元殿〉 後加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浚〈皇徳殿〉陳康伯史浩〈系隆殿〉葛泌〈美明殿〉 又益以趙汝愚〈垂光殿〉共二十四人圖於昭勲崇徳閣
詩案二十二人〈皆以蘇軾詩案黜罰〉
張方平 李清臣 司馬光 范鎮 錢藻 陳襄劉攽 李常 孫覺 曽鞏 王汾 劉摯 黃
庭堅 呉官 戚秉道 盛橋 王侁 王鞏 王安禮 周攽 杜子方 顔復
陳襄薦三十三人〈熙寜間名賢紹興詔徳行言語政事文學皆所具備〉
司馬光 韓維 蘇頌 孫覺 呂公著 李常蘇軾 范純仁 孫洙 曽鞏 劉摯 王存 顧臨 王安國 林希 李師中 程顥 虞太熙蘇轍 張載 孔文仲 林英 呉賁 薛昌期劉載 孫奕 胡宗愈 林旦 呉恕 傅堯俞鄒何 唐坰 鄭俠
籍偽學五十九人〈黃由上言人主不可待天下以黨置籍以示不廣殿中侍御史張巖劾由
阿附罷之因王沆上疏乞置偽學之籍擢利州路轉運判官〉
趙汝愚 留正 周必大 王藺〈四人為之首〉朱熹 徐誼 彭龜年 陳傅良 薛叔似 章穎 鄭湜樓瀹 林大中 黃由 黃黼 何冀 孫逢吉劉光祖 呂祖儉 葉適 楊萬里 項安世 沈有開 曽三聘 遊仲鴻 呉獵 李祥 楊簡趙汝讜 趙汝談 陳崐 范仲黼 汪逵 孫元卿 原爕 陳武 田澹 黃度 張體仁 蔡幼學 黃顥 周南 呉柔勝 李直 王厚之 孟浩 趙鞏 白炎震 皇甫斌 危仲任 張致逺楊宏中 張道 周端朝 林仲麟 蔣傳 徐
範 蔡元定 呂祖泰
節義二十一臣
文天祥 李芾 陳瓚 趙淮 姜才 趙昻𤼵苗再成 張起巖 趙良淳 陸秀夫 馬𤼵 趙孟壘 姚書 陳文龍 張世傑 唐震 李庭芝王安節 張日中 趙與睪 謝枋得
元四傑〈元主號為揆里班曲律猶中國言四傑也〉
木華黎〈雄勇善謀〉博爾木 博爾忽 赤老溫〈俱以忠勇事元主〉
儒林四傑〈至正間齊名〉
柳貫 虞集 揭傒斯 黃溍
三魁不負所學〈元末張士誠稱王知府李齊死之時論大科三魁皆不負所學雲〉李黼 泰不華 李齊
明太祖招延二十四人
徐達〈鳳陽人魏國公〉湯和〈濠州信國公〉呉良〈定逺江陰侯〉陳徳〈濠州臨江侯〉花雲〈懷逺東丘侯〉呉楨〈良弟靖海侯〉顧時〈濠州濟寧侯〉費聚〈臨淮平涼侯〉常遇春〈濠州鄂國公〉耿炳文〈濠州長興侯〉華雲龍〈定逺淮安侯〉唐勝宗〈濠州延安侯〉陸仲亨〈濠州吉安侯〉耿再成〈五河泗國公〉郭興 胡海〈定逺東川侯〉張龍〈濠州鳳翔侯〉郭英〈濠州武定侯〉陳祖 張赫〈濠州舵海侯〉李新〈濠州崇山侯〉謝成〈濠州永平侯〉張銓 周徳
開國六王
李善長〈定逺人韓國公坐流言〉徐達 常遇春 李文忠〈旴𣅿曹國公〉馮勝〈鳳陽人初名國勝改名宗異復名勝宋國公以有過不食〉鄧愈〈虹縣衛國公〉
四先生〈洪武初以胡大海薦太祖曰朕為天下屈四先生創禮賢館處之〉
劉基〈伯溫青田人〉宋濓〈景濓浦江人〉葉琛〈麗水人〉章溢〈三益龍泉人〉
功臣廟二十一人
徐達 常遇春 李文忠 鄧愈 湯和 沐英〈定逺西平侯〉胡大海〈虹縣越國公〉馮國用〈定逺郢國公〉趙徳勝〈鍾離梁國公〉耿再成 華高 丁徳興 俞通海〈巢縣虢國公〉張徳勝〈合肥蔡國公〉呉良 呉楨 曹良臣〈安豐宣寜侯〉康茂才 呉復〈合肥安陸侯〉芧成 孫興祖
成祖爵賞二十四將士
丘福〈鳳陽淇國公〉朱能〈懷逺成國公〉鄭亨〈合肥武安侯〉張武〈瀏陽成陽侯〉孟善〈海豐保定侯〉火真〈同安侯〉陳珪〈泰州泰寜侯〉王忠〈孝感靖安侯〉張信〈臨淮隆平侯〉李逺〈懐逺安平侯〉郭亮〈合肥成安侯〉顧成〈江都鎮逺侯〉王忠〈合肥永康侯〉王聰〈蘄水武城侯〉譚淵 徐理〈河西武康西平伯〉張輔〈祥符英國公〉孫�〈鳳陽應城伯〉唐雲〈新昌伯〉趙𢑴 徐祥 劉才〈霍丘廣恩伯〉陳旭〈全椒雲陽伯〉茹常〈衡山忠誠伯〉
續封七人
李彬〈定逺豐城侯〉陳懋〈壽州寧陽侯〉陳通 張興 王友〈荊州清逺侯〉陳賢〈壽州榮昌侯〉陳志〈四川巴縣遂安侯〉
侑食文廟四人
張玉〈河間王〉朱能〈東平王〉姚廣孝〈榮國公〉王真〈寜國公〉
三異人
方孝孺〈正學〉楊繼盛〈椒山〉于謙〈忠肅〉
徵四人為學士
鮑恂〈崇徳〉全思誠〈上海〉余詮〈安吉〉張長年〈髙郵〉
十大臣〈文皇手書十名授解縉縉實對後縉逺戌洪熙見此奏𫉬赦免〉
蹇義〈厚重鮮定見〉夏原吉〈有徳量不能逺小人〉劉儶〈有才幹罔知顧義〉鄭賜〈足稱君子短於才〉李至剛〈誕而負勢有才不端〉黃福〈直心守〉陳瑛〈峭法無他〉宋禮〈戅直不惜怨〉陳洽〈疏通有守〉方賓〈簿書小才心如駔儈〉
仁宗賜銀章四人〈文曰繩愆糾繆〉
蹇義 楊士竒 楊榮 金幼孜
三楊〈世稱西楊相業東楊相才南楊相量〉
楊士竒〈西楊文貞〉楊榮〈東楊文敏〉楊溥〈南楊文定〉
南都四君子〈四人相與切磨世寜曽疏劾寜王〉
胡世寜〈永清〉李承勲 魏校 余祐
翰林四諫〈憲廟張燈上培養聖徳疏〉
章懋〈楓山蘭溪人〉莊㫤〈孔暘浦江人〉黃仲昭 羅綸
三人同心〈孝宗時時人稱之〉
李東陽謀 劉健斷 謝遷尤侃侃
遺才五人〈儲巏疏薦謫籍五人上命吏部超用之〉
丁璣 張言 王純 敖毓元 李文祥
劾張居正奪情四人〈皆杖戌時鄒元標繼之亦杖戌〉
呉中行 趙用賢 艾穆 沈思孝
三人清寂〈神宗謂左右曰此時廷臣受外覲官書帕開宴打閙惟此三人清寂可念〉
楊時喬〈侍郎〉李廷機〈侍郎〉詹沂〈副都〉
甲申節義二十五人
范景文〈文忠大學士〉倪元璐〈文貞戶尚〉李華〈忠肅都察院〉孟兆祥〈忠端刑侍〉施耀〈恭愍左副都〉凌義渠〈忠介大理卿〉呉麟徵〈貞肅常少〉周鳳翔〈文介左庶子〉馬世竒〈文肅中允〉劉理順〈文烈中允一家殉難〉汪偉〈文毅檢討同妻耿氏〉呉甘來〈莊介給事中〉王章〈節愍御史並子之烒〉陳良謨〈恭潔御史〉陳純徳〈忠潔御史〉許直〈忠愍文𨕖員外〉成徳〈介愍車駕主事母妻張氏一子六嵗〉金〈忠潔兵主母章氏妾王氏弟錝〉申佳𦙍〈端愍僕丞〉孟章明〈忠僖進士〉劉文炳〈忠恪新樂侯弟文燿男女十六人投火祖母瀛國夫人帝外祖母投井〉衛時春〈忠穆宣城伯合家赴井〉張慶臻〈忠毅惠安伯〉鞏永固〈忠烈駙馬都尉〉王承恩〈忠節司禮監〉又王家彥〈兵侍〉趙譔〈御史〉於騰蛟〈光祿署丞夫妻同縊〉李國楨〈襄城〉
〈伯誘賊以降許不𤼵陵寢不害太子二王以禮葬先帝於田貴妃墓然後自縊〉王國興〈錦衣衛指揮〉李若珪〈同知〉髙文采〈千戶一家十七人〉陳貞達〈順天府知事〉姚成〈副兵馬〉宋天顯〈中書舍人〉毛維張〈陽和衛經歴〉張士禧〈儒士並二子懋賞懋官〉許琰〈長洲生員〉湯文瓊〈布衣〉
五王〈尸子曰古有五王之相迺謂之王其貴之也〉
秦公牙 呉班 孫尤 夫人冉贊 公子麋
四子成於學〈韓詩外傳〉
太公望 管仲 桃賈 百里奚
三名臣〈唐李翰論諸葛亮自比管樂〉
管仲 樂毅 諸葛亮
武將十哲〈唐肅宗尊太公為武成王以歴代良將配享比孔門十哲〉
張良 田穰苴 孫武 呉起 樂毅〈右〉白起 韓信 諸葛亮 李靖 李勣〈左〉
武臣六十四賢〈同上〉
管仲 范蠡 孫臏 李牧 趙奢 廉頗 田單王翦 曹參 周勃 彭越 李廣 衛青 霍
去病 周亞夫 趙充國 鄧禹 呉漢 賈復耿弇 寇恂 馮異 馬援 段熲 皇甫嵩 闗羽 張飛 鄧艾 張遼 呂蒙 陸遜 陸抗羊祜 王濬 謝元 周瑜 杜預 陶侃 檀道濟 王猛 慕容恪 王鎮惡 王僧辨 呉明徹長孫嵩 慕容紹宗 斛律光 宇文憲 韋孝
寛 于謹 楊素 韓擒虎 史萬嵗 賀若弻裴行儉 王晙 郭元振 王孝傑 李孝恭 尉遲恭 張仁亶 張齊丘 蘇定方 郭子儀
山西將十五人
白起〈郿〉王翦〈潁陽〉王圍 甘延壽〈鄖郅〉公孫賀 傅介子〈義渠〉李廣 李蔡〈成紀〉蘇建 蘇武〈杜陵〉上官桀 趙充國〈上邽〉廉褒〈襄武〉辛武賢 辛慶忌〈狄道〉
四士〈文𨕖阮元瑜書〉
子胥 輔果 穆生 鄒陽
四子公心〈真宗𦍒呂蒙正第問諸子孰可用對以姪夷簡宰相材也累擢有聲故張時泰稱之〉祁奚薦祁午 謝安薦謝元 曹彬薦曹褘 蒙正薦夷簡
四子〈劉勰〉
買臣忍饑而行歌 王章苦寒而坐泣 蘇秦握錐而憤懣 班超執筆而慷慨
四賢君臣義重〈呉臨川言四賢遇時不同為人不同而君臣義重其心一也〉
屈原志強宗國 張良為韓報仇 孔明圖伯復漢元亮憤悶莫伸往往𤼵見於詩
六君子〈東坡王元之贊足以追配此六君子〉
漢汲黯 蕭望之 李固 呉張昭 唐魏徵 狄仁傑
五君子〈朱文公序王龜齡集此五君子光明正大疎暢洞達〉
漢諸葛忠武侯 唐杜工部 顔文忠公 韓文公宋范文正公
九賢〈饒州府有九賢堂皆治郡有徳政者圖像其中〉
呉周魴 晉傅梁 陸襄 隋梁文謙 柳莊 唐馬植 李復 顔真卿 宋范仲淹
百代殊絶四人〈呉臨川言四人功業不盡同而其為百代殊絶人物則一〉
文成身事漢而心報韓仇 文惠身事周而心復唐祚 忠武扶漢於末造 文正佐宋於盛際
明帝王廟名臣三十七人
風后 力牧 臯陶 䕫 龍 伯夷 伯益 伊尹 傅説 周公 召公 太公 召虎 方叔張良 蕭何 曹參 陳平 周勃 鄧禹 馮異諸葛亮 房元齡 杜如晦 李靖 李晟 郭
子儀 曹彬 潘美 韓世忠 岳飛 張俊 木華黎 博爾忽 博爾木 赤老溫 伯顔
祀歴代五名臣
漢蔣子文 晉卞壺 南唐劉仁瞻 宋曹彬 元福壽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二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三目録
人部
事蹟𩔖
七聖至襄野
華祝三
舜大功二十
三王四事
六王二公之事
成湯六事自責
七子異世同心
文王三舉事
日三朝
四君未事逺略
周公三盛
三變
桓公五禁
九合
存三國
有天子之事三
齊二桃殺三士
無鹽論四殆
魯三田
晉三駕
晉文罪已五
鄭四徳
五美五惡
宋景公三言
楚一言定三國
楚莊得三士
四君不忘信
四國功過
四君皆客功
二者未得大體
劉項爭大勢二
漢髙之興五
得天下三正
漢封三事最重
三英雄豪傑之主
漢文兼二長
未央宮畫諫五物
武帝四事
世祖之興四
光武三大政
梁武祈雨七事
張實三等賞
姚萇四不如
唐太宗三行
三鑑
二喜一懼
服逺五道
高宗四失罪已
康節頌宋朝五
宋家七美
元世祖詔行六事
明太祖六功
四盛
燕王二十字
夫子四𧩂
孔子兄事二子
顔子君子道四
曾子三事
子路三善
子貢一出五國各有變
子賤所事者三
孔蔑失三子賤得三
管仲三權
鮑叔五不若
夷吾五不如
管晏二失
晏子數圉人三罪
史鰌君子道三
子産君子道四
三臣三不欺
穆叔拜五善
合二十五人之智治天下
欒書三罪
張孟談敗四國之謀
孟母三遷
立傅道六
商鞅三説
陳平六出竒計
雋不疑四賢行
胡廣周流四公
楊震四知
三科募壯士
魯恭三異
薛瑩處身四五之間
吳祐四行
武侯事業本四
六未解
荀郭論十勝十敗
韓馥三不如
周處去三害
王導中興三大功
殷浩三變
三語掾
江淹論五勝五敗
劉孝標四異三同
苻融論伐晉三難
王猛君子徳三
王珪五不如
唐相𫝊兩軸
四時仕宦
二李四同
馬孫三不開
傅欽之三徳
張浚社稷五大功
鮮于侁三難
張觀守官四字
司馬光四不如
朱子所學四字
真文忠公四事
馬廷鸞三不知
黃治五不欺
三等係籍聖賢
漢唐三黨
三代黨論
洛蜀朔三黨
拜住三畏
應詔三事
黃道周自陳七不如
楚國四難
息五不韙
秦有十失
漢王數羽十罪
高帝十悞
武帝於李陵四失
一舉兩失
宣帝開三大釁
光武登封七失
五可五不可
二主優劣
宋太宗一舉三失
臧文仲三不仁
三不知
少正卯五惡
智瑤五賢一不逮
智伯三賢
欒大佩四金印
莽繼四父輔政
陳竇三難
八失
為郡四盡
劉穎三不肯
賀若弼三太猛
四其御史
二李朋黨
趙普三罪
四如給事
三旨宰相
安石十事
新法十八事
安石四不足
宋小人三可怪
嚴嵩十罪
五奸
三大案
斷麼絶六
錦衣三重
魏忠賢十大罪
八勝
溫體仁三者無一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三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事蹟𩔖
七聖至襄野〈黃帝將見大隗至人於具茨山至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途〉
方明為御 昌寓驂乘 張若 隰朋前馬 昆閽滑稽後車
華祝三〈莊子堯觀乎華華封人請祝聖人三祝堯三辭〉
使聖人壽 使聖人富 使聖人多男子
舜大功二十〈左𫝊〉
舉十六相 去四凶
三王四事
禹惡㫖酒好善言 湯執中立賢無方 文王視民如傷望道未見 武王不泄邇不忘逺
六王二公之事〈左𫝊楚子合諸侯於申椒舉言此待擇其禮而用之〉
夏啓有鈞臺之享 商湯有景亳之命 周武有孟津之誓 成有岐陽之蒐 康有酆宮之朝 穆有塗山之㑹 齊桓有召陵之師 晉文有踐土之盟
成湯六事自責
政不節與 民失職與 苞苴行與 䜛夫昌與女謁盛與 宮室崇與
七子異世同心〈家語〉
湯誅尹諧 文王誅潘正 周公誅管叔 太公誅華仕 管仲誅付里乙 子産誅鄧析史 孔子誅少正卯
文王三舉事〈韓非子時紂惡之乃獻洛西地請解炮烙之刑仲尼稱其仁又稱其智〉侵孟 克莒 舉酆
日三朝〈文王世子文王朝於王季日三〉
朝朝 暮夕 日中又朝
四君未事逺略〈許魯齋言〉
周成王 康王 漢文帝 景帝
周公三盛〈荀子〉
身貴而愈恭 家富而愈儉 勝敵而愈戒
三變〈韓詩外𫝊孔子云周公一人之身能三變者所以應時也〉
事文王行無專制事不由己可謂文 成王幼抱而立朝誅賞無所顧問可謂武 成王壯北面而言請而後行可謂聖
桓公五禁〈葵丘之㑹〉
始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 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徳 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耑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糶無有封而不告
九合〈穀梁𫝊衣裳之㑹十有一不取北杏及陽糓為九史記齊語微異〉
㑹鄄二 㑹幽二 㑹檉 㑹貫 㑹首戴〈左氏作首止〉㑹甯母 㑹葵丘 左傳晉悼公八年之內九合諸侯謂㑹戚㑹城棣㑹鄬㑹邢丘盟戲㑹柤戍虎牢同盟亳城北㑹蕭魚
存三國〈左𫝊謂魯衛邢〉
閔二年立僖城魯 僖元年城郉夷儀 僖二年城衞楚丘 或曰城郉城衞城緣陵
有天子之事三〈同上春秋予桓公知節也〉
㑹洮序王人於諸侯之上而同盟焉 㑹葵丘序周公於諸侯之上而不敢同盟焉 盟首止不但不同盟而帥諸侯以㑹世子焉
齊二桃殺三士〈晏子春秋三士勇而無禮晏子請去公餽二桃令計功而食之皆自殺〉公孫接 田開疆 古冶子
無鹽論四殆〈𩔖苑鍾離春者無鹽邑之醜女乞詣宣王拊膝而言遂拜為後〉
西秦南楚壯勇不立一殆 漸臺五層萬民疲困二殆 賢者伏匿諂諛左右三殆 沈湎夜飲俳優縱橫四殆
魯三田〈左傳夾谷之㑹孔子攝行相事齊人歸三田以謝過〉
鄆 讙 龜隂
晉三駕〈同上晉悼公三駕而楚不能爭〉
師於牛首 師於向 觀兵於鄭東門
晉文罪已五〈賈子文公出畋大蛇當道公曰吾聞天子夢惡則修道諸侯則修政大夫則修官庶
人則修身乃歸請於廟三日而夢天誅大蛇〉
不能尊道罪一 執政左右不良罪二 飭政不謹民人不信罪三 本務不修以咎百姓罪四 齊肅不莊粢盛不潔罪五
鄭四徳〈左𫝊周襄王將以狄伐鄭富辰諫之〉
有平惠之勲 有厲宣之親 棄嬖寵 用三良
五美五惡〈同上子産相鄭伯以如楚舍不為壇外僕以為言子産謂大適小有五美故作壇以昭功
小適大有五惡焉用作壇以昭禍〉
宥其罪戾 赦其過失 救其菑患 賞其徳刑教其不及〈五美〉説其罪戾 請其不足 行其政事共其職貢 從其時命〈五惡〉
宋景公三言〈史熒惑守心子韋以言公三不可子韋謂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動候之果徙三度〉移之相 移之民 移之嵗
楚一言定三國〈左傳子玉言〉
復衞 封曹 釋宋
楚莊得三士〈劉子莊王借獵以求士〉
刺虎豹者知其勇 攫犀兕者知其力 罷田而分所得知其仁
四君不忘信
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 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
四國功過〈春秋之間四國功之首罪之魁宋襄雖霸而力微㑹諸侯而為楚所執不足論也〉秦繆有功於周能遷善改過為霸者之最 晉文世世勤王遷平王於洛次之 齊桓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又次之 楚莊強大又次之
四君皆客功〈客卿楚人李斯上書〉
穆公〈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枝於晉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諸侯親服〉惠王〈用張儀散從事秦〉昭王〈得范睢彊公室杜私門〉
二者未得大體〈羅隱〉
始皇用武若陶者埏器務求其大而不知薄者之反脆也 王莽用文若匠者斵材在矜其妙而不知細者之速折也
劉項爭大勢二〈皆楚既得而復失〉
一闗中 二敖倉
漢高之興五〈班固論〉
一帝王之苗裔 二體貌多竒異 三神武有徴應四寛明而仁恕 五知人善任使
得天下三正
誅無道 討項籍 天下已定始即尊位
漢封三事最重〈功臣非軍功不侯於軍功中又三事最重〉
從起豐沛 從入闗中破秦 從定三秦
三英雄豪傑之主〈威有所當加勢有所當屈故也〉
高祖之威能行於𭧂秦強楚而不能行於四皓 武帝之威能行於南羌西域而不能行於汲黯 光武之威能行於尋邑王郎而不能行於嚴光周黨
漢文兼二長〈羅豫章言人主察累明懦害仁漢昭帝明而不察章帝仁而不懦孝宣明而失之察孝元仁而失之懦若唐徳宗察而不明高宗懦而不仁兼二者之長惟漢文乎〉
明而不察 仁而不懦
未央宮畫諫五物〈文苑英華盧碩畫諫漢文帝〉
屈軼草 進善旌 誹𧩂木 敢諫鼓 獬豸
武帝四事〈張南軒言武帝與秦皇相去何能尺寸然不至亂亡者有四事焉〉
高帝寛大文景惠養其得民也深非若秦自商鞅來根本以蹶民迫於威一也 武帝所為每與六經戾豈真能尚儒者然猶稽古禮文未至蕩然盡棄名敎二也 輪臺之詔誠意所動固足囘天人之心詔下之後思與民休息與行而不悟者有間三也 惟能悔過是以能審付託昭帝之初霍光當政培植根本惠澤復流有以祈天永命矣四也
世祖之興四〈傅幹王命敘言〉
一帝皇之正統 二形相多異表 三體文而知武四履信而好士
光武三大政
褒卓茂 臨大學 辟召周黨王良嚴光
梁武祈雨七事〈大同間旱築雩壇籍田內祈之〉
一理𡨚獄及失職者 二賑鰥寡獨 三省徭輕賦 四舉進賢良 五黜退貪邪 六命㑹男女䘏怨曠 七撤膳羞弛樂懸
張實三等賞〈下令國中〉
有面刺者酬以束帛 翰墨陳過者荅以筐篚𧩂言於市者致以羊米
姚萇四不如〈萇自謂不如兄襄〉
身長八尺五寸臂埀過膝人望而畏之 將十萬之衆望麾而進前無橫陣 溫古知今講論道藝收羅英俊 董帥大衆人盡死力
唐太宗三行〈貞觀政要〉
監前代為元龜 進善人成政道 逺羣小拒讒言
三鑑〈唐太宗雲魏徴沒朕亡一鑑矣〉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二喜一懼〈太宗謂侍臣〉
比年豐稔斗粟三錢一喜也 北敵乆服邊鄙無虞二喜也 治安則驕侈生驕侈則危亡至此一懼也
服逺五道〈太宗〉
見人之善若己出 棄人所短取其長 賢者敬之不肖者憐之 正直盈朝 視外國如一體
髙宗四失罪已〈時乆雨常隂下詔〉
昧經大略 昧戡難逺圖 無綏人之徳 失馭臣之柄
康節頌宋朝五
革命之日不易肆 克服天下後稱帝 未嘗殺一無辜 百年方𫝊四主 百年無心腹之患
宋家七美〈呂大防言家儀過於漢唐〉
事親 事長 待外戚 儉 勤 尚禮 寛仁
元世祖詔行六事
擇守令 誡姦吏 崇祀典 禁盜賊 治軍旅奬節義
明太祖六功〈同宋濂等纂修〉
略定區宇 得國之正 獨稟成算 敬天勤民戚官無權 兵政有統
四盛〈明紀〉
自漢以來得天下為正在位三十一年一盛也 享年七十有一二盛也 自江右併中原三盛也 太子諸王二十五人公主十六人皆受冊封四盛也
燕王二十字〈明太祖以子孫蕃衍各擬二十字一世一字為命名之首〉
髙瞻祁見佑 厚載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簡靜迪先猷
夫子四𧩂〈莊子孔子云某不知所失而離此四𧩂者何也〉
再逐於魯 削跡於衞 伐樹於宋 圍於陳蔡
孔子兄事二子〈家語荅子貢問〉
子産於民為惠主於學為博物 晏子於君為忠臣於行為敬敏
顏子君子道四〈苑〉
強於行已 弱於受諫 怵於持祿 慎於治身
曾子三事〈同上曾子謂公明宣在其門下三年而不學宣對此三者學而未能安敢不學〉親在堂叱咤之聲未至於犬馬 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 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毀傷
子路三善〈家語子路治蒲孔子稱之〉
恭敬以信 忠信以寬 明察以斷
子貢一出五國各有變〈同上齊田常欲伐魯孔子使往之〉
存魯 亂齊 破呉 強晉 霸越
子賤所事者三〈苑〉
父事者三人 兄事者五人 友事者十一人
孔蔑失三子賤得三〈家語二人偕仕夫子問之所對如此〉
王事若襲學焉得習 俸祿少不及親戚 公事急不得弔問〈孔蔑對〉始而誦之今得行之 俸祿所供被及親戚 雖有公事兼以弔問〈子賤對〉
管仲三權〈孔子曰管仲之賢不得三權亦不能使其君霸〉
賤不能臨貴以為上卿 貧不能使富賜租一年疏不能制親以為仲父
鮑叔五不若〈鮑叔自謂不若夷吾者五〉
寬惠柔民弗若也 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 忠信可結百姓弗若也 禮義可法四方弗若也 執旗鼓立於軍門使百姓加勇焉弗若也
夷吾五不如〈管仲請論百官〉
進退閒習辨辭剛柔不如隰朋請立為大行 闢土聚粟盡地之利不如甯戚請立為大司田 平原廣牧鼓勵三軍不如王子城父請立為大司馬 決獄折中不殺不辜不誣無罪不如賓胥無請立為大司理 犯顔進諌不避不撓不如東郭牙請立為大諌
管晏二失〈家語君子下不僣上上不偪下〉
管仲鏤簋朱紘旅樹反坫山節藻梲難為上 晏子豚肩不掩豆狐裘三十年難為下
晏子數圉人三罪〈景公將殺圉人因其言而釋之〉
公使養馬而殺之罪一 又殺公所最善馬罪二使公以一馬之故而殺人百姓必怨吾君諸侯必輕吾國罪三 數燭鄒亡鳥三罪同
史鰌君子道三〈苑孔子云〉
不仕而敬上 不祀而敬神 直能曲於人
子産君子道四〈論語〉
行已恭 事上敬 養民惠 使民義
三臣三不欺〈史記〉
不能欺〈鄭子産〉不忍欺〈虙子賤〉不敢欺〈西門豹〉
穆叔拜五善〈晉侯享穆叔穆叔曰皇皇者華君敎使臣必諮於周臣𫉬五善敢不重拜〉訪問於善為咨 咨親為詢 咨禮為度 咨事為諏 咨難為謀
合二十五人之智治天下〈家語孔子使視荊公子為政使者反言〉
堂上有五老 堂下有二十壯士
欒書三罪〈左𫝊鄢陵之戰晉厲公車陷於淖書將載公欒鍼止之時書為元帥〉
侵官冒也 失官慢也 離局姦也
張孟談敗四國之謀〈四國謀趙孟談為趙襄子謀使四國疑而其謀遂敗〉
談妻之楚 長子之韓 次子之魏 少子之齊
孟母三遷
始舍近墓 繼遷市𠊓 終遷學舍
立傅道六〈戰國策趙立周紹為傅〉
智慮不躁 身行寬惠 威嚴不易 重利不變恭於敎 和於下
商鞅三〈𫝊〉
始以帝道不聽 再以王道不入 終以伯道不自知其膝之前於席也
陳平六出竒計
捐金反間 惡草具進楚使 夜出女子二千解滎陽圍 躡足封齊王 偽遊雲夢縛信 解白登圍
雋不疑四賢行
戒勝之之剛虐一也 聽母敎以出囚二也 辨衞太子之偽三也 霍光欲妻以女而固辭四也
胡廣周流四公
初履司空 二作司徒 三登太尉 四為太傅
楊震四知〈故人懐金遺之辭而不受〉
天知 地知 子知 我知
三科募壯士〈虞詡治朝歌〉
攻劫為上 盜賊次之 不事農業又次之
魯恭三異〈為中牟令徳政致此〉
蝗不犯境 化及鳥獸 孺子有仁心
薛瑩處身四五之間〈或謂瑩於呉士當為第一乎陸喜云云〉
沈默其體潛而勿用者第一 避尊居卑祿以代耕者第二 侃然體國執政不懼者第三 斟酌時宜時獻微益者第四 溫恭修慎不為諂首者第五
呉祐四行〈漢桓帝時舉孝㢘以四行遷膠東相〉
敦厚 質朴 遜讓 節儉
武侯事業本四〈真西山言武侯平生事業奇偉以此四者而誠與公又其本也〉
開誠心 布公道 集衆思 廣忠益
六未解〈時武侯聞曹休敗魏兵東下闗中虛欲出師擊魏羣臣以為疑故上表言〉
一不可坐定取勝 二不可不戰資敵 三難以不危而定 四難以庸才必勝 五緩之則無精銳六兵疲難以持乆
荀郭論十勝十敗〈袁紹書驕慢操謂荀彧郭嘉將討不義而力不敵對以雖彊無能為也〉道勝〈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義勝〈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治勝〈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寛濟寬公糾以猛〉度勝〈紹外寬內忌所任惟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惟才〉謀勝〈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得策輒行應變無窮〉徳勝〈紹髙議揖遜以收名譽公至誠待人不為虛美〉仁勝〈紹恤人饑寒其所不見慮或不及公與四海接恩過其望無所不周〉明勝〈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文勝〈紹是非不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武勝〈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衆用兵如神〉
韓馥三不如〈辛評等馥謂將軍資三不如之勢處袁氏上彼不為將軍下也不如舉荊州以讓〉寬仁容衆孰如袁氏 智勇過人孰如袁氏 世布恩徳孰如袁氏
周處去三害〈周魴子膂力絶人不修細行衆言南山白額虎長橋蛟並子為三患處雲吾能除之〉射虎 殺蛟 從機雲學砥節礪行〈期年州府交辟〉
王導中興三大功〈桓𢑴見其急談時事而輟憂周顗聞其志復神州而收淚〉
元帝在藩導獨知其可輔傾心推奉 王毅憚帝嚴明欲更所立頼導固爭 不以江右寡弱大立規模先用顧榮賀循以來衆士盡收過江名流以佐謀畫
殷浩三變〈羅念菴雲殷浩人品終身三變〉
似一髙士〈其累辭徴辟屏居墓所也〉似一賢臣〈其刺揚州抗桓溫毅然以北伐為任也〉誠一鄙夫〈至用兵屢敗為溫所廢荅書開閉者數竟達空函所謂茍患失之無所不至也〉
三語掾〈阮瞻有令望司徒王戎問以聖人貴名敎老莊明自然其㫖同異阮荅以此即命辟之〉將無同
江淹論五勝五敗〈對蕭道成〉
公雄武有竒略 寛容而仁恕 賢能畢力 民望所歸 奉天子伐叛五勝也 彼志銳而器小 有威而無恩 士卒解體 縉紳不懐 懸兵數千里無同惡相濟五敗也
劉孝標四異三同〈梁史孝標自雲比馮敬通同者三而異者四〉
敬通總兵食肉余戚戚無懽 敬通有子余等伯道敬通老而益壯余有犬馬疾 敬通逝乆而彌芳
余去將若秋草〈四異〉不遇 剛直 有忌妻〈三同〉
苻融論伐晉三難〈勸苻堅〉
天道不順〈歲星在呉〉晉國無釁〈君臣和睦百姓安業〉我數戰兵疲
王猛君子徳三〈文中子〉
事上密 接下溫 臨事斷
王珪五不如〈唐太宗謂其識鑒精通復善談論令自元齡以下悉加品藻〉
孜孜奉國知無不言臣不如房元齡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 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溫彥博 處煩治劇衆務畢舉臣不如戴胄 恥君不為堯舜以諫諍為己任臣不如魏徴 至激濁清臣於諸子亦有微長
唐相𫝊兩軸〈鄭俠上疏論呂惠卿朋姦壅蔽〉
正直君子𫝊〈魏徵姚崇宋璟〉邪曲小人𫝊〈李林甫盧杞〉
四時仕宦〈傅游藝期年之中厯衣四色時人謂之〉
青 綠 朱 紫
二李四同〈李摯與李敏〉
同歲 同姓 同門 又同年及第
馬孫三不開〈為後晉相時人目之〉
入朝印不開 見客口不開 歸宅門不開
傅欽之三徳
清不汙 直不激 勇能溫
張浚社稷五大功〈呂氏雲浚有五大功富平符離之役與曹彬岐溝之敗等豈可以一節掩
大徳乎〉
建復辟之勲 𤼵儲嗣之議 誅范瓊以立國基用呉玠以保全蜀 卻劉麟以定江左
鮮于侁三難〈為轉運副安石詰其不請青苗錢侁言法願取則與民自不願豈能強哉蘓軾稱焉〉上不害法 中不廢親 下不傷民
張觀守官四字〈雲自守官以來常持四字〉
勤〈不至於怠惰〉謹〈不至於疎曠〉和〈不至於乖戾〉緩〈不至於躁急〉
司馬光四不如〈判西京畱臺上疏言不才最出羣臣之下乞致仕乆乃從其請即歸洛下〉先見不如呂誨 公直不如范純仁程顥 敢言不如蘇軾孔文仲 勇決不如范鎮
朱子所學四字〈周必大薦朱熹為江南提刑熹雲平生所學惟此四字豈可隱黙以欺吾君乎〉正心誠意
眞文忠公四事〈守潭州以勵其僚〉
律己以㢘 撫民以仁 存心以公 涖事以勤
馬廷鸞三不知〈阨於賈似道求去陛辭雲〉
天下安危人主不知 國家利害羣臣不知 軍前勝負列閫不知
黃治五不欺〈為御史中丞質直端重有大臣體常言〉
居家不欺親 仕不欺君 仰不欺天 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
三等繫籍聖賢〈余安裕為謝枋得甥客有談其文學者枋得笑曰昔呂東萊中宏詞歸學者請升講座陳同父勸勿許曰有三等人繫籍聖賢開口髙談縱有錯謬人無爭辨者畏其勢也伯恭未是今安裕為國學正字宜子敬畏而稱頌之客大慚〉
官為宰相可以生殺廢置人 官為臺諫給舍可以彈駁榮辱人 官為國子監可以考校舍法去取人
漢唐三黨
前漢之黨指蕭望之劉向張猛周堪而治之者元帝與𢎞恭石顯也 後漢之黨指李膺范𣶢二百餘人而治之者桓靈與中常侍也 唐之黨指獨損崔逺等三十餘人而治之者朱全忠與栁燦李振也
三代黨論〈劉定之〉
漢李膺范𣶢等各為一黨在位者惡之惡之者非賢而在黨中者為賢 唐李徳裕牛僧孺等分為二黨李優牛劣而考其歸皆不足謂賢 宋初亦分為二黨熙豐作新法王安石為魁元祐掊擊新法司馬光為魁光之黨賢而安石之黨非賢及光沒而其黨又自分為朔洛蜀三黨譬之兵家朔黨自守之兵也洛黨應敵之兵也蜀黨侵鄰之兵也其不韙有在矣
洛蜀朔三黨
洛黨〈程頤為首朱光庭賈易為輔〉蜀黨〈蘇軾為首呂陶等為輔〉朔黨〈劉摯梁燾王巖叟劉安世為首輔之者尤衆〉
拜珠三畏〈元以拜珠為右丞相自雲〉
畏辱祖宗 畏天下事大識見有未盡 畏年少不克負荷無以報聖恩
應詔三事〈明太祖時五星紊度下詔求言平遙訓導葉居昇上〉
分封太侈 求治太急 用刑太繁
黃道周自陳七不如〈崇禎間疏上切責〉
品行不如劉宗周 至性不如倪元璐 逺見深慮不如魏呈潤 犯顔敢諫不如詹爾𨕖 老成足備顧問不如陳繼儒 朴心醇行不如李如燦傅朝佑文章氣節不如〈闕〉 鄭鄤
楚國四難〈戰國䇿蘇秦之楚三月乃得見王遂辭行王曰曾不少畱乎對之以此〉
食貴於玉 薪貴於桂 謁者難見如 王難見如天帝
息五不韙〈左𫝊息犯五不韙而以伐人〉
不度徳 不量力 不親親 不徴辭 不察有罪
秦有十失〈路溫舒諫漢宣帝〉
羞文學 賊仁義 罪誹𧩂 禁妖言 好武勇貴獄吏 忠良切言皆鬱於胸 盛服先王不用於世 喜虛譽 䝉實禍
漢王數羽十罪
負約王我於蜀漢 矯殺卿子冠軍 救趙不報而擅劫諸侯入闗 燒秦宮室掘始皇塚 殺秦降王子嬰 詐坑秦子弟二十萬 王諸將善地徙逐故主 出逐義帝自都彭城奪韓梁地 使人隂殺義帝 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
髙帝十誤
誤聽守闗計取項羽怒賴張良免 誤聽封六國計賴張良不敗事 誤聽使者十輩言圍平城用婁敬和親約 誤欲止宮休賴張良諫止 誤欲攻項羽賴蕭何諫就封 誤罵齊使賴良平諫止 誤欲西歸賴良平諫追羽 誤言安事詩書賴陸賈諫聽誤不知尊太公賴家令言即聽 誤欲易太子賴
張良招四皓定 誤囚蕭何賴王衞尉諫釋
武帝於李陵四失
始則疑陵敎路徳博上書詔以行期而止迎者 中則不察司馬遷言以為沮貳師而為陵遊 後則既知徳博姦詐以致陵敗乃釋而不治 末則信公孫敖謂陵敎為兵而族陵家
一舉兩失〈武帝以御史大夫公孫𢎞代薛澤為丞相封平津侯〉
相者既非真儒 侯者又非軍功
宣帝開三大釁
用恭顯而啓元帝之信宦官 貴許史而啓成帝之任外戚 殺趙蓋韓楊而啓哀帝之誅大臣
光武登封七失〈胡致堂論登封之事原本於燔柴而失之者也七十二君之編録畧不經見〉不法唐虞三代而法始皇武帝 按䜟文九世當封禪今乃自綴於元帝而去成哀平三君 玉檢祕文人不得見是必祈求永年 前拒羣臣之請謂百姓多怨豈有其後兩歲即已歡洽 勅戒郡縣上壽稱美今詔墨未乾自令梁松等討論故事 奉髙後配地未幾歸廟主於寢園 即位改元終身不可改而改之
五可五不可〈晉惠帝欲為太子婚衞瓘女楊後欲得賈充女帝謂云云充妻賂後納之〉衞種賢〈一可〉而多子〈二可〉端正〈三可〉而長〈四可〉白〈五可〉 賈種妒〈一不可〉而少子〈二不可〉醜惡〈三不可〉而短〈四不可〉黑〈五不可〉
二主優劣〈魏徴對太宗雲齊主尤劣也〉
齊後主懦弱政出多門 周天元驕㬥威福在已
宋太宗一舉三失〈引諸衞將率習射於顯徳殿〉
天子非敎射之人 卒伍非進見之士 殿廷非習武之所
臧文仲三不仁〈孔子言〉
下展禽〈知栁下惠而不與立〉廢六闗〈禁來遊者而廢之〉妾織蒲〈與民爭利〉
三不知
作虛器〈為藏龜室〉縱逆祀〈逆祀僖公而不禁〉祀爰居〈海鳥止東門而祭之〉
少正夘五惡〈孔子云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少正卯兼有之〉
心逆而險 行僻而堅 言偽而辨 記醜而博順非而澤
智瑤五賢一不逮〈智宣子將以為後智果謂不如宵也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美鬚長大則賢 射御足力則賢 技藝畢給則賢巧文辨慧則賢 強毅果敢則賢 如是而不仁
智伯三賢〈智伯賢於人者五犁丘之役見其三焉〉
馬駭驅之親禽顔庚射御足力也 拒長武子之辭巧文辨慧也 決戰不卜強毅果敢也
欒大佩四金印〈武本紀〉
天士將軍 地士將軍 大通將軍 天道將軍
莽繼四父輔政
王鳯 王商 王音 王根
陳竇三難〈張南軒言〉
主弱 政在房闥 宦者盤錯其勢已成
八失〈胡致堂謂陳蕃公忠而短於才術竇武不足稱也〉
竇武貪援立之功一家四侯 雖徴賢才列於朝寧而司隸校尉河南尹未有署置 中官罪惡顯著者可除餘當慰安之而欲悉去 太后猶豫宜及時建白迅速掩捕而不決 既收鄭諷不即行刑尚送北寺獄 曹節王甫已為元惡必待鄭諷詞連然後收奏 外廷新立內豎膠固既與為敵乃使人納奏已出府宿 兵柄在手素不為備事已敗露乃始召兵
為郡四盡〈魚𢎞自語〉
水中魚鱉盡 山中麞鹿盡 田中米糓盡 村中人庶盡
劉穎三不肯〈魏𢎞農太守民患其苛刻目之〉
不肯足 不肯去 不肯遷
賀若弼三太猛〈隋史〉
嫉妬心太猛 自是非人心太猛 無上心太猛
四其御史〈郭𢎞霸自陳忠鯁於唐天后言往年征徐敬業臣願云云〉
抽其筋 食其肉 飲其血 絶其髓
二李朋黨〈互相傾軋埀四十年〉
李徳裕 李宗閔
趙普三罪
陳橋之事普實預謀 為政而有患得患失之心秦王廷美盧多遜之獄普實屍之
四如給事〈李鄴使金還言金人如此人因目之〉
上馬如龍 步行如虎 渡水如獺 登山如猿
三旨宰相〈王珪以文學見推宋治平間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無所建明時人號之〉上殿進呈雲取聖旨 上可否訖雲領聖旨 退諭稟事者雲已得聖旨
安石十事〈呂誨疏言究安石之跡固無逺略惟務改作立異飾非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初託疾及除知江寧乃從命 除小官則遜避承重任而不辭 侍講侍讀乃請坐自尊 居政府多乞御批以沮異議 挾情壞法狥私報怨 入翰林惟欲其弟貴顯在政府無非賣弄威權 貶黜異已專權害政 奏對不知敬畏爭論遂至諠譁 上方親睦九族乃黨張辟光離間岐王 國經費在十三司乃欲額外增員
新法十八事
青苗 均輸 市易 保馬 保甲 方田 免役更戍 水利 農田 折二錢 鹽法 手實
試刑科 三經新義 罷詩賦明經諸科 廢武舉兵書墨義 定太學三舍法
安石四不足〈帝語安石聞民間殊苦新法對以祁寒暑雨民猶怨咨此何足恤司馬光言安石有
三不足之由今觀之實有四不足〉
天變不足懼 人言不足恤 祖宗法不足守 民怨咨不足恤
宋小人三可怪
漢唐小人得志不過在竊權受賄之間宋之小人特欲秉國鈞改制度起邊功流毒天下一可怪也 漢唐小人安心不善其言亦直以為利爾矣宋之小人必欲傅㑹經義比跡聖人宗周官主大孝使人主惑之二可怪也 漢唐小人不過當權之日以勢力驅使人宋之小人乃心孚意結方元祐之末惠卿章惇皆逺竄在外猶能以搖朝廷聞宮禁三可怪也
嚴嵩十罪〈明世宗時楊繼盛疏〉
一壞祖制 二姦大權 三掩君美 四縱姦子五竊軍功 六黨悖逆 七悞軍機 八擅黜陟九失人心 十壞風俗
五姦〈言有十罪又濟之以五姦〉
上之左右皆嵩閒諜姦一 上之納言皆嵩鷹犬姦二 上之爪牙皆嵩爪葛姦三 上之耳目皆嵩奴僕姦四 上之臣工皆嵩心腹姦五
三大案〈倪元璐言主挺擊者力䕶東宮爭挺擊者計安神祖主紅丸者仗義之言爭紅丸者原心之論
主移宮者弭變於幾先爭移宮者持平於事後六者各有所是未可偏非〉
張差挺擊〈萬厯〉李可灼進紅丸〈泰昌〉李𨕖侍移宮〈天啓〉
斷幺絶六〈萬厯丙辰㑹試以弊𤼵除名時人謠曰丙辰㑹録斷幺絶六〉
第一沈同和 第六趙鳴陽
錦衣三重〈錦衣志其初一禁校耳其究乃位師保叅綸綍〉
一重於紀綱 再重於錢寧 三重於陸炳
魏忠賢十大罪〈天啓時嘉興貢生錢嘉徴叅〉
一並帝 二蔑後 三弄兵 四無君 五尅剝六無聖 七濫爵 八掩邊功 九朘民膏 十通闗節
八勝〈吏主事錢元慤叅忠賢〉
稱功頌徳遍天下勝王莽之妄行符命 列爵畀乳臭勝梁冀之一門五侯 遍列私人勝王衍之狡兔三窟 輿金輦寶積肅寧勝董卓之郿塢私藏 動輙稱旨勝趙髙之指鹿為馬 隂養死士陳兵自衞勝桓溫之複壁置人 誅鋤善𩔖勝節甫之鉤黨連衆 廣開告訐道路側目勝則天朝之羅織忠良
溫體仁三者無一〈楊光光叅〉
治國平天下是其責〈邊𮪍兩薄京城流賊各省延蔓治平安在〉扶危持顚是其任〈國危而不思所以安民怨而不思所以恤扶持安在〉休休有容是其量〈忠告之言不受睚眥之怨不忘休休安在〉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三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四目録
人部
法戒𩔖
易一謙四益
持滿四道
六謙徳
五守
三去
易六辭
道難行有二
君子三不失
治身四者
三思
益三樂
君子四時
孟子三樂
君子四無愆
楊秉三不惑
封軌四戒
徐保身八戒
皮日休六箴
韓文公五箴
薛儀五慎
倪思三戒
康節四不妄
四可
張思叔座右銘十四事
王伯大四留
立身四好
名子四字
張魏公戒子四徳
四無益
胡文定公勉子四則
張橫浦戒子五事
王凝御家四敎
黃勉齋家訓五事
治家十事
居鄉四約
君子養世四者
行六路
曾子三善
三難
三言可佩
荀子六生
太叔九無
仇璋七無
用四正
君子能四
三勿惡
三行
君子進退二觀
貴位者三
臣三順
報國道四
三者相賴
三懼
三好
五至
官才三難
患三欺
六事臨民
余襄公從政六箴
當官三事
呂公著四字
爭有五
諌五義
五諫
忠諫有二
諫三等
三難
進忠三術
臣三罪
四者備為難
人臣當自靖者二
三者足
守宰備三者
五善
居官三書
三事喻
四境
二者養之所致
淳于髠微言五
陽晝進子賤釣道二
三計
三計
五計
劉屏山三字符
三風十愆
六言六蔽
君子三戒
侍君子三愆
慎五者
士失五美
君子五恥
除七路
臣四責
三順
去四蔽
去六邪
君子三費
曾子四慎
莊子四患
舉事三患
匡衡六戒
萊公六悔
三者無怨人
劉孝標五交
三釁
康節三惑
五過
君子三惜
柳玭戒子五事
加三美
民三疾
三遊
八疾
四姦
四孽
四殺
八徳
八極
八疵
六逆
六荒
九𡚁
三不孝
五不孝
三不祥
五不祥
三不幸
十盜
盜備五道
七戒
不肖子弟三變
二人亡羊
三蠱同物
五獸戒
伐荊三喻
蝸角二國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四 福建巡撫宮夢仁𢰅人部
法戒𩔖
易一謙四益〈謙卦〉
天道虧盈而益謙 地道變盈而流謙 鬼神害盈而福謙 人道惡盈而好謙
持滿四道〈孔子荅子路問欹器〉
聰明睿知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遜 勇力撫世守之以恪 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説苑所引髙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闇其言有九
六謙徳〈韓詩外𫝊〉
徳行寛容而守以恭者榮 土地廣大而守以儉者安 位尊祿重而守以卑者貴 人衆兵強而守以畏者勝 聰明睿知而守以愚者哲 博聞強記而守以淺者不溢
五守〈文子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
聰明廣智守以愚 多聞博辨守以儉 武力強毅守以畏 富貴廣大守以狹 徳施天下守以讓
三去〈老子自處中和無為則天下自化〉
去甚〈貪淫〉去奢〈服食〉去泰〈宮室〉
易六辭〈繫辭吉一而已〉
將叛者其辭慙 中心疑者其辭枝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誣善之人其辭游 失其守者其
辭屈
道難行有二〈家語老子謂孔子〉
説者流於辯 聽者亂於辭
君子三不失〈表記夫子云〉
不失足於人〈故貌足畏〉不失色於人〈故色足憚〉不失口於人〈故言足信〉
治身四者〈家語夫子語顔子〉
恭〈遠於患〉敬〈人愛之〉忠〈和於衆〉信〈人任之〉
三思〈荀子引孔子言〉
少思學 老思敎 有思施
益三樂〈論語〉
節禮樂 道人善 多賢友 損三樂謂驕樂佚遊宴樂
君子四時〈子産雲君子有四時節宣其宜〉
朝以聽政 晝以訪問 夕以修令 夜以安身
孟子三樂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敎育之三樂也
君子四無愆〈徐子言此四者聖賢之器成矣〉
非仁不立 非義不行 非藝不治 非容不莊
楊秉三不惑
酒不惑 色不惑 財不惑
封軌四戒
務徳 慎言 遠佞 防姦
徐保身八戒
屈己 任運 觀行 守一 忘言 省己 存神量味
皮日休六箴
心 口 耳 目 手 足
韓文公五箴
游 言 行 好惡 知名
薛儀五慎
言 動 交 進 名
倪思三戒〈倪文節〉
不妄出入 不妄語言 不妄憂慮
康節四不妄〈有四不妄吟即孔子四勿之意〉
耳無妄聽 目無妄視 口無妄言 心無妄慮
四可〈同上有四可吟〉
可勉者行 可信者言 可委者命 可託者天
張思叔座右銘十四事
語必忠信 行必篤敬 飲食必慎節 字畫必楷正 容貌必端莊 衣冠必肅整 步履必安祥居處必正靜 作事必謀始 出言必顧行 常徳必固持 然諾必重應 見善如己出 見惡如己病
王伯大四畱〈號畱耕先生〉
畱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 畱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 畱有餘不盡之利以還百姓 畱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
立身四好
讀好書 近好人 説好話 行好事
名子四字〈王㫤戒子曰吾以四者為名欲汝曹顧名思義〉
黙 沈 渾 㴱
張魏公戒子四徳〈張浚〉
忠則順天 孝則生福 勤則業進 儉則心逸
四無益〈同上〉
無益之言勿聽 無益之事勿為 無益之文勿觀無益之友勿親
胡文定公勉子四則
立志以明道希文自期 立心以忠信不欺為主行己以端方清靜見操執 臨事以明敏果斷辨是非
張橫浦戒子五事
謹禮法 存忠厚 親正直 勤學問 守家業
王凝御家四敎〈文中子弟〉
勤〈以治生〉儉〈以足用〉恭〈以持已〉恕〈以待人〉
黃勉齋家訓五事
孝 友 讀書 謹行 勤儉
治家十事〈少儀外𫝊〉
持身清潔 處心公平 勿使婦人預政事 擇師敎子 學未成勿使應科舉處庠序 衣服器用皆出中制 稱家有無 濟恤貧 謹慶弔禮 無蓄異物珍寶美妾少僕
居鄉四約〈藍田呂氏郷約〉
徳業相勸 過失相規 禮俗相交 患難相恤
君子養世四者〈家語孔子荅伯常騫〉
從輕勿為先 從重勿為後 見像〈法也〉而勿強 陳道而勿怫〈逄也〉
行六路〈大戴禮孔子云君子入官能此則身安譽至而政從之〉
有善勿專 敎不能勿措 已過勿𤼵 失言勿踦不善辭勿遂 行事勿畱
曾子三善〈説苑曾子云吾學夫子之三善而未能行〉
見人一善忘其百非是易事也 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是不爭也 聞善必躬行之然後道之是能勞也
三難〈言行録張詠言〉
能見一 見而能行二 行必果決三
三言可佩〈韓詩外𫝊曾子云〉
無內疎而外親 無不善而怨人 無患至而呼天
荀子六生〈此六生者君子慎之禹桀之所以分也〉
公生明 偏生暗 端慤生通 詐偽生塞 誠信生神 夸誕生惑
太叔九無〈鄭太叔告趙簡子〉
無始亂 無怙富 無恃寵 無違同 無敖禮無驕能 無愎怒 無謀非徳 無犯所義
仇璋七無〈文中子仇璋雲〉
無諾責 無財怨 無耑利 無茍説 無伐善無棄人 無蓄惑
用四正〈鹿門子〉
道不正不言 禮不正不行 文不正不修 人不正不見
君子能四〈同上〉
愛雖至而不媟 讎已危而不擠 勢方盛而知足利正中而識已
三勿惡〈通鑑李克謂魏文侯〉
貴下賤則衆勿惡 富分貧則窮士弗惡 知敎愚則童䝉勿惡
三行〈荀子〉
老老而壯者歸 不窮窮而通者積 行乎㝠㝠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
君子進退二觀〈大戴禮曾子云〉
進則達貴其有功也 退則靜貴其能守也
貴位者三〈小荀子〉
達道於天下 達惠於民 達徳於身
臣三順〈同上〉
心順 職順 道順
報國道四〈馬子〉
貢賢〈國之幹〉獻猷〈國之規〉立功〈國之將〉興利〈國之用〉
三者相賴〈羅豫章言立朝之士愛君則必愛國愛國則必愛民也〉
愛君如愛父 愛國如愛家 愛民如愛子
三懼〈韓詩外𫝊孔子云〉
處尊位而不聞過 得志而驕 聞至道而不能行
三好〈子〉
衆人好己從 賢人好己正 聖人好己師
五至〈鶡冠子〉
北面事之則伯己者至 先趨後息先問後墨則什己者至 人趨己趨則若己者至 凴幾據杖指麾而使則廝役者至 謳藉⿰咄則徒𨽻者至
官才三難〈劉毅論〉
人物難知 愛憎難防 情偽難明
患三欺〈程子言韓持國常患在下者多欺〉
有為利而欺者固可罪 有畏罪而欺者在所恕事有𩔖欺者在所察
六事臨民〈孝經〉
言思可道 行思可樂 徳義可尊 作事可法容止可觀 進退可度
余襄公從政六箴〈余靖〉
清 公 勤 明 和 慎
當官三事〈呂氏童䝉訓〉
清 慎 勤
呂公著四字〈王介甫守常州公著告以四言〉
莊 守 精 密 朱文公荅呂伯恭書曰𢎞大平粹四字謹書坐隅
爭有五〈哀公以子從父命為孝臣從君命為忠孔子告之以此〉
萬乘之國爭臣七人則主無過舉 千乘之國爭臣五人則社稷不危 百乘之家爭臣三人則祿位不替 父有爭子不陷無禮 士有爭友不行不義
諫五義〈家語〉
譎諌 戇諫 降諫 直諫 諷諫 説苑有正諫忠諫無譎諫直諫
五諫〈大戴禮〉
諷諫 順諫 闚諌 指諫 陷諫 公羊傳注三直諫四爭諫五戇諫
忠諫有二〈馬子〉
欲道行可使身安國理者其辭婉 欲名髙不顧身危國傾者其辭訐
諫三等〈忠經〉
諫於未形者上 已彰者次 既行者下
諌三難
遠則勢不接 疎則情不通 驟則理不究
進忠三術〈小荀子〉
防 救 戒
臣三罪〈同上〉
導非 阿失 屍寵
四者備為難〈陳黯荅問諫〉
言之忠 氣之雄 名之彰 事之立
人臣當自靖者二〈明泰昌時御史史永安疏〉
章奏之體〈寧簡無煩寧顯勿隱〉言官之設〈期利宗社不矜名節期明國是不附名流〉
三者足〈董安於治晉陽問政於蹇老告以三言安於曰三者足矣〉
忠於聖 信於令 敢於不善人
守宰備三者〈忠經〉
在官惟明〈明能正俗〉蒞事惟平〈平則不曲〉立身惟清〈清則無欲〉
五善〈呉臨川言全五善之難〉
縣之於民最近令之所及最速而世專務已肥遑恤民瘠 世固有㢘者矣其見不明則為吏所蔽雖㢘何補 亦有㢘而且明矣其心不仁則湥刻嚴酷又縱其下漁獵躪躒略無惻隱之意 或其心雖仁而才不能則短於裁劇而民不被其澤 或其才雖能而未公則意向有偏而不免於小疵
居官三書〈元文宗時張養浩著書三巻曰忠告〉
廟堂 風憲 牧民
三事喻〈公孫𢎞舉賢艮故人鄒長倩贈以生芻素絲撲滿書雲〉
芻束則謹心縱則驕 絲積微至著善雖小為大撲滿土器所以蓄錢有入無出則有傾覆之敗
四鏡〈齊丘子名嵩言小人常有四鏡觀彼之器察我之形〉
名圭〈視者大〉名珠〈視者小〉名砥〈視者正〉名盂〈視者倒〉
二者養之所致〈羅隱〉
松栢有凌雲之操若壅以糞壤沃以醎流不崇朝已見其憔悴矣 冰雪無逾時之堅若藏之陰井庇之幽峰即盛夏未聞其消解也
淳于髠微言五〈史騶忌子為齊相髠説之〉
狶膏棘軸所以為滑而不能運方穿〈騶曰謹事左右〉弓膠昔幹所以為合而不能傅疏罅〈附萬民〉狐裘雖弊不可補以黃狗之皮〈擇君子無雜小人〉大車不較不能載常任 琴瑟不調不能成五音〈修法律而督姦吏〉
陽晝進子賤釣道二〈説苑〉
扱綸錯餌迎而吸之者陽鱎也其魚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魚博而厚味
三計〈管子言〉
一年之計樹糓 十年之計樹木 百年之計樹徳
三計〈孔子言〉
一日之計在晨 一年之計在春 一生之計在勤
五計〈朱新仲雲人生有五計語人以身計家計則喜以老計則不荅以後計則大笑其計拙矣〉生計〈十嵗父母保養以須成立〉身計〈二十問津名利〉家計〈二十至四十位欲髙財欲厚門欲大子孫欲盛〉老計〈五十之年善力而藏〉後計〈六十以上內觀一心要使絲毫無愧〉
劉屏山三字符
不遠復
三風十愆〈書伊訓〉
恆舞於宮 酣歌於室〈時謂巫風〉殉於貨色 恆於遊畋〈時謂淫風〉侮聖言 逆忠直 逺耆徳 比頑童〈時謂亂風〉
六言六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君子三戒
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血氣方剛戒之在鬭 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侍君子三愆〈論語〉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慎五者〈説苑夫子贈子路〉
不強不達〈達道也〉不勞無功 不忠無親 不信無後不恭無禮
士失五美〈韓詩外傳孔子云〉
勢尊貴者〈不愛民而凌物〉家富厚者〈不賑窮而侈靡〉資勇悍者〈不衞上而私鬬〉心智慧者〈不端計數而飾詐〉貌美好者〈不涖民而縱欲〉
君子五恥〈雜記〉
居其位無其言 有其言無其行 既得之又失之地有餘民不足 衆寡均而倍焉 國語秦伯五
恥為禮不終中不勝貌華而不實不度而施施而不濟
除七路〈大戴禮孔子云〉
忿數者訟所由生也 距諫者靈所以塞也 慢易者禮所以失也 惰怠者時所以後也 奢侈者財所以不足也 專者事所以不成也 歴者〈亂也〉獄所由生也
臣四責〈鄧析子〉
受賞無功 大位不治 理官不平 軍陣奔北
三順〈小荀子〉
體茍順則逆節 亂茍順則逆忠 事茍順則逆道
去四蔽〈鹿門子〉
見賢不能賢 聞義不能仗 當亂不能正 當利不能節
去六邪〈同上〉
諫未湥而𧩂君 交未至而責友 居未安而罪國家不儉而罪嵗 道不髙而凌貴 志不定而羨
富
君子三費〈韓詩外𫝊君子有此三費而飲食不在其中〉
少而學老而忘 事君有功而輕負 乆交而終絶
曾子四慎〈察此四者慎終如始〉
官怠於宦成 病加於小愈 禍生於懈惰 孝衰於妻子
莊子四患
變改易常以掛功名謂之叨 專知擅事侵人自用謂之貪 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狠 人同已則可不同已雖善不善謂之矜
舉事三患〈史子貢説越句踐〉
無報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 有報人之志而使人知之殆也 事未𤼵而先聞危也
匡衡六戒
聰明過察 𣺌見壅蔽 剛勇太㬥 仁溫無斷安靜後時 廣心浩大
萊公六悔
官行私曲〈失時悔〉富不儉用〈貧時悔〉藝不少學〈過時悔〉見事不學〈用時悔〉醉發狂言〈醒時悔〉安不將息〈病時悔〉
三者無怨人〈荀子曾子云〉
同遊不見愛〈不仁〉交不見敬〈不長厚〉臨財不見信〈不㢘〉
劉孝標五交〈絶交論〉
勢交 賄交 談交 窮交 量交
三釁〈同上因此五交是生三釁〉
敗徳殄義禽獸相若 難周易攜讐訟所聚 名陷饕餮貞介所羞
康節三惑
年老不歇 安而不樂 閒而不清
五過〈呂氏郷約不修之過〉
交非其人 遊戲怠惰 動作無儀 臨事不恪用度不節
君子三惜〈夏正夫嘗語坐客〉
此生不學一可惜 此日閒過二可惜 此身一敗三可惜
栁玭戒子五事〈小學〉
一自求安逸靡甘澹泊茍利於己不恤人言 二不知儒術不悅古道懵前經而不恥論當世而解頤身既寡知惡人有學 三勝己者厭之佞己者悅之唯樂戲談莫思古道聞人之善嫉之聞人之惡之浸漬頗僻銷刻徳義𬖂裾徒在廝養何殊 四崇好優游耽嗜麯糵以銜杯為髙致以勤事為俗流習之易荒覺已難悔 五急於名宦匿近權要一資半級雖或得之衆怒羣猜鮮有存者
加三美〈韓非子言不才之子三美加而不變惟法可以變之〉
父母之愛 鄉人之行 師長之智
民三疾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 古之矜也㢘今之矜也忿戾 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
三遊〈荀悅雲世有三遊徳之賊也〉
遊俠〈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彊於世〉遊説〈飾辨亂設詐謀馳逐天下以要時勢〉遊行〈色取仁以合時好連黨𩔖立虛譽以為權〉
八疾〈國語〉
籧篨 戚施 僬僥 侏儒 矇瞍 嚚瘖 聾聵僮昏
四姦〈左傳〉
聾〈耳不聽五聲之和〉昧〈目不別五色之章〉頑〈心不則徳義之經〉嚚〈口不道忠信之言〉
四孽〈四者身之妖孽也〉
背恩 恃已 狎不肖 妬賢人
四殺〈四者殺身之道也〉
貪殘 姦酗 狡佞 訐愎
八徳〈莊子齊物論〉
左 右 倫 義 分 辯 競 爭
八極〈同上八者俱過人而窮者未免恃壯取敗也〉
美 髯 長 大 壯 麗 勇 敢
八疵〈同上〉
總 佞 諂 諛 讒 賊 慝 險
六逆〈左𫝊石碏〉
賤妨貴 少陵長 遠間親 新間舊 小加大淫破義
六荒〈黃憲〉
獸無度 色無度 味無度 役無度 音無度棄賢而事鬼
九弊〈陸䞇請數對羣臣〉
好勝人 恥聞過 騁辨給 聰明 厲威嚴恣彊愎〈上有其六〉諂諛 顧望 畏愞〈下有其三〉
三不孝〈孟子注〉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不娶無子絶先祖祀
五不孝〈曾子〉
居處不莊 事君不忠 涖官不敬 朋友不信戰陳無勇 孟子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好勇鬭狠以危父母為不孝五
三不祥〈荀子〉
㓜不肯事長 賤不肯事貴 不肖不肯事賢 説苑國有三不祥有賢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
五不祥〈家語孔子告哀公益宅〉
損人益己〈身不祥〉棄老取㓜〈家不祥〉釋賢任不肖〈國不祥〉老不敬少不學〈俗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不祥〉
三不幸〈程伊川語〉
少年登髙科 席父兄勢為美官 有髙才能文章
十盜〈六韜成王問太公貧富豈有命乎將理生不得其道太公曰盜在其室〉
計之不熟一盜 收種不得二盜 娶婦無能三盜養女太多四盜 棄事就酒五盜 衣服過度六
盜 封藏不謹七盜 井竈不便八盜 舉息就利九盜 無事燒火十盜
盜備五道〈莊子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𫆀〉
妄意室中之藏聖也 入先勇也 出後義也 知可否知也 分均仁也
七戒〈宋濓號龍門子況文之著也〉
象以牙而成擒 蚌以珠而見剖 翠以羽而招網松以明而致爇 犀以角而就烹 麝以臍而就
𫉬 雉以采而受羈
不肖子弟三變〈唐咸通中有唐五經敎授生徒言三食之輩無代無之〉
初變為蝗蟲〈謂賣田而食也〉二變為蠧魚〈謂賣書而食也〉三變為大蟲〈謂賣奴婢而食也〉
二人亡羊〈莊子二人同牧羊其事業不同其為亡羊均也〉
臧則挾筴讀書 糓則博塞以遊
三蠱同物〈左𫝊秦緩對趙孟言皆淫溺惑亂之所生〉
於文皿蟲為蠱〈皿器也器受蟲害為蠱〉糓之飛亦為蠱〈穀乆積變飛蟲名曰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㢲下艮上㢲長女艮少男蠱惑之象㢲為風艮為山水為風所落蠱壊之象〉
三獸戒〈栁子厚三戒〉
臨江之麋 黔之驢 永某氏之䑕
伐荊三喻〈説苑呉王欲伐荊舍人少孺子諫曰此三者欲得其前而不顧其後患〉
有蟬髙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 螳螂委身曲斧不知黃雀在其後 黃雀延頸欲啄不知彈丸在其下
蝸角二國〈戴晉人曰有國於蝸之左右角者爭地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一蠻氏 一觸氏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四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五目録
人部
美刺𩔖
三列宿
三才
兩珠
江左二寶
連璧
陸氏雙璧
竇氏聯珠
孟氏雙珠
宋兩玉人
三珠樹
五桂
一龍三友
許氏二龍
栁氏二龍
轅門二龍
徐氏二龍
二龍
四龍
鍾氏四龍
五龍
公沙五龍
汝南五龍
濟北五龍
燉煌五龍
涼五龍
燕山五龍
張氏五龍
荀氏八龍
崔氏八龍
韓氏八龍
兩女乘龍
兩鳯
河東三鳯
何氏三鳯
西州五鳯
翰林五鳯
雙鳯二龍
二龍雙驥
齊二驥
唐四䕫
五馬
五豸
江東三虎
三柱
門列三㦸
門樹六闕
一門四闕
楊家三喜
得父一絶
一臺二絶
寺中二絶
梁元帝三絶
至道三絶
河東三絶
謝氏三絶
顧愷之三絶
鄭䖍三絶
李揆三絶
詔稱三絶
行在三絶
秘省四絶
四絶
與可四絶
虞世南五絶
李邕六絶
呉人八絶
一臺二妙
戶部二妙
沈文友三妙
梁二少
三少
橘林三少
梁兩美
劉氏七業
唐文人三稱
一瘦一肥
三服
二雅
二難
陳氏三君
鉤黨三君
八俊
八顧
八及
八㕑
三義
江西三瑞
新昌三奇
張三影
二紅秀才
明二㢘
古四凶
二凶
四凶
三枿
晉四伯
書三叛名
二五耦
四讀書不識字人
三人敗家
三窟
三佞
梁三蠧
四木
南唐五鬼
宋五鬼
六賊
奔競二人
臺中三狗
五狗
一鵰挾二兔
兩李貓
三虎
三豹
三牲
明三彗
兩鉞
四璫
琬琰二名
呉夫人三絶
元夫人三美
樂天二侍兒
退之二妾
三姑六婆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五 福建巡撫宮夢仁𢰅人部
美刺𩔖
三列宿〈唐貞觀中韋氏兄弟三人同省取郎官上應列宿之義〉
韋叔武〈主爵郎中〉叔諧〈庫部郎中〉叔謙〈考功郎中〉
三才〈唐時為中書〉
魏收 溫子升 郉子才 晉東海王越府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
兩珠〈孔融與韋端書曰不意兩珠近出老蚌〉
韋元將 仲將
江左二寶〈有聲太學〉
胡伸 汪藻 宋文帝稱謝靈運詩與書為二寶
連璧〈晉書二人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京都謂之〉
夏侯湛 潘岳
陸氏雙璧〈兄弟並有時譽洛陽令賈禎見之雲更覩雙璧〉
陸暐 恭之
竇氏聨珠〈兄弟五人唐元和中為郎工詞章因名其集〉
竇羣 常 牟 庠 鞏
孟氏雙珠〈兄弟並美丰姿〉
孟昶 顗
宋兩玉人〈同在武帝前常目之謂一時頓有兩玉人〉
謝混 晦
三珠樹〈文中子之孫福畤之子皆著才名杜易簡稱之〉
王勔 劇 勃
五桂〈相繼登第因名其堂〉
范致君 致明 致虛 致祥 致厚
一龍三友〈歆仕魏為御史與原寜遊時人號之〉
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又賈㑹人號一龍
許氏二龍〈汝南人俱知名謝甄稱平輿淵有二龍〉
許邵〈子將〉䖍〈子政〉 李朝兄弟三人號李氏三龍
栁氏二龍〈與齊武帝烽火樓宴帝善其詩琅琊王儉謂柳氏二龍一日千里〉
栁惔〈世隆子好學工文尤曉音律〉㤝 平原陶丘洪先舉劉岱復舉劉繇稱二龍
轅門二龍〈唐開元中張掖人〉
烏承玭 承恩〈族兄皆為先鋒〉
徐氏二龍〈南唐〉
徐 鍇
二龍〈明道先生詩二龍閒臥洛波清〉
呂晦叔 司馬君實
四龍〈房諶四子〉
房豫 坦 䆳 熙
鍾氏四龍〈鍾皓姪瑾與李膺齊名瑾母乃膺之姑膺祖太尉復以膺妹妻瑾生四子安帝時皆牧守〉鍾亮 叔 訓 秀
五龍〈春秋命厯序五姓同期俱駕龍〉
皇伯 皇仲 皇叔 皇季 皇少
公沙五龍〈後漢北海公沙穆五子並有令名〉
公沙紹〈子起〉孚〈允慈〉恪〈允讓〉逵〈義則〉樊〈義起〉
汝南五龍〈周少卿燕五子各居一里〉
周子輿〈居宗里重合令〉子羽〈居東觀里櫟陽令〉子仲〈居宜唐里東海太守〉子明〈居西商里兗州刺史〉子良〈居遂興里潁陽令〉
濟北五龍〈英賢𫝊並稱神童〉
汜昭〈興先〉戴祁〈子陵〉徐晏〈孟平〉夏隱〈叔世〉劉彬〈文曜〉
燉煌五龍〈晉時五人同詣太學馳名海內〉
索靖 汜𠂻 張⿴ 索紒 索永
涼五龍〈秦雍語曰五龍一門金友玉昆〉
辛攀〈懐遠〉鑒 曠 寶 迅
燕山五龍〈竇禹鈞五子皆登進士〉
竇儀 儼 侃 偁 僖 又陸微兄弟七人崔徴兄弟七人俱號七龍
張氏五龍〈張裕字茂陔敞子宋元嘉初為五兵尚書子五人俱知名〉
張演 鏡 永 辨 岱 又卞粹字元仁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元仁無雙 溫恭兄弟六人李令伯六子並號六龍
荀氏八龍〈又曰八慈荀淑八子並有才名時謂荀氏八龍慈明無雙潁隂令苑康改其里為髙陽里〉荀儉〈伯慈〉緄〈仲慈〉靖〈叔慈〉燾〈慈光〉汪〈孟慈〉爽〈慈明〉肅〈敬慈〉旉〈幼慈〉 又賀徳仁兄弟八人陳時以比漢荀氏 劉知㡬兄弟八人唐號其鄉曰髙陽 伏義兄弟八人亦號八龍
崔氏八龍〈崔頲八子皆才〉
崔琯 珦 璪 珙 璵 玠 瑨 球 又崔長瑜子樞等九人號後魏九龍 王昕母九子皆醞藉北齊亦號王氏九龍
韓氏八龍〈韓億子多為聞人〉
韓綱 綜〈知制誥〉絳〈宰相〉繹 緯 績〈宰相〉維〈門下侍郎〉𥾝 語林張魯有十子魏時人語曰張氏十龍儒雅溫恭
兩女乘龍〈楚國先賢𫝊謂婿如龍也俱娶太尉桓焉女〉
黃憲 李元禮
兩鳯〈北齊光祿大夫同日拜授時雲兩鳯聫飛〉
崔悛〈侍中〉仲文〈光祿大夫〉 魏景義景禮有才行隋時呼雙鳯
河東三鳯〈世稱收為長離徳音為鸑鷟元敬年最少為鵷雛〉
薛收 從兄徳音 弟元敬
何氏三鳯
何栗〈進士第一從欽宗北庭仰天不食〉棠 榘〈俱有名〉
西州五鳯〈謝𤼵永康人五子迭魁太學〉
謝固 田 因 圓 囷
翰林五鳯〈宋太宗時同拜學士有詩云五鳯同飛入翰林〉
宋白 賈黃中 李至 呂䝉正 蘇易簡 一本有李穆無蘇易簡
雙鳯二龍
蔡邕崔實號雙鳯 崔晏許受號二龍
二龍雙驥〈南燕人兄弟同拜帝稱之〉
韓綽〈右僕射〉嵩〈左僕射〉融〈嵩弟左中郎將〉軌〈綽弟西中郎將〉 劉正兄弟皆茂才時號兩驥
齊二驥〈豫章王嶷言閣下自有二驥〉
劉繪 王詡
唐四䕫〈韓文四人相友善好言當世事皆自謂王佐才〉
崔造 韓㑹 盧東美 張正則 摭言謂何長師李華盧東美韓衢
五馬〈晉五王渡江先是太安之際童謠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後元帝自瑯琊登大位〉
琅琊 西陽 汝南 南頓 彭城
五豸〈相繼為宋御史〉
唐坰 祖肅 父詢 叔介 兄淑問
江東三虎〈宋時三人齊名〉
楊億〈大年〉王鼎 王綽 賈彪〈字偉節〉漢時兄弟三人有髙名而彪最優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陸曄兄弟有才北齊亦呼三虎
三柱〈州黨號所居為樂城鄉三柱里〉
劉仁軌〈位將相唐封樂城縣公〉子 兄子〈皆上柱國〉
門列三㦸
李峴 峘 嶧 崔琳 珪 瑤 張儉兄弟三人號三㦸張家 又韋陟斌由縚兄弟四人同時列棨
門樹六闕〈唐天興人三世孝行詔表其廬遂樹六闕〉
楊炎〈廬墓有紫芝白鶴之祥〉父播〈棄官歸養〉祖哲〈以孝行聞〉
一門四闕〈唐〉
尹仁恕 曾祖養 祖怦 父慕先
楊家三喜〈唐楊憑子〉
楊敬之〈字茂孝兼太常少卿〉二子戎 戴〈是日同登科〉
得父一絶〈宋友文子各得其父一絶〉
富文辭〈之問以文章顯〉有膂力〈之悌以蹻勇稱〉工書〈之遜工草𣜩〉
一臺二絶〈南朝人共談𤣥理〉
伏曼容〈公義〉袁粲〈景倩〉
寺中二絶〈魏人〉
宋世軌〈為廷尉少卿決定嫌疑〉蘇珍之〈為大理寺正視見表裏〉
梁元帝三絶
圖宣尼像 為贊 自書
至道三絶
御製趙普神道碑銘 親為八分書 併額
河東三絶〈蒲州〉
徐彥伯善屬詞〈司兵叅軍〉韋暠善判事〈司戶〉李亘善書
謝氏三絶〈瞻為雪詩運書之混詠之王𢎞稱為三絶〉
謝瞻〈字宣逺〉混〈從叔字叔元〉靈運〈族弟〉
顧愷之三絶〈東晉〉
才絶 畫絶 癡絶
鄭䖍三絶〈自寫詩並畫以獻唐𤣥宗署其尾雲〉
詩絶 字絶 畫絶
李揆三絶〈乾元中拜相帝稱之〉
門地 人物 文學
詔稱三絶〈唐文宗〉
李白歌詩 裴旻劍舞 張旭草書
行在三絶〈僖宗在蜀〉
李潼〈有曽閔之行〉孫樵〈有馬之文〉司空圖〈有巢由之風〉
祕省四絶
落星石 薛稷畫鶴贊 賀知章草書 郎餘令畫鳯
四絶〈號四絶碑〉
元徳秀碑 李華𢰅文 顔眞卿書 李陽冰額
與可四絶〈蘇軾稱之〉
書 楚詞 草書 畫
虞世南五絶〈太宗稱之〉
徳行 忠直 博學 文辭 書翰 張知蹇兄弟五人武后稱其才容五絶
李邕六絶
文章 書翰 正直 辭辨 義烈 英邁
呉人八絶
呉範相風 劉惇占氣 趙達算 皇象書 嚴子卿棊 宋壽占夢 曹不興畫 城鄭姥相
一臺二妙〈晉人俱善草書論者謂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
衞瓘〈伯玉尚書令〉索靖〈㓜安尚書郎〉
戸部二妙
韋維〈善剖判〉宋之問〈善詩〉
沈文友三妙〈呉人善作文好武事又口辯故云〉
筆妙 舌妙 刀妙
梁二少〈武帝謂二少實名家〉
謝覽 王𰖍
三少〈阮裕目為王氏三少〉
王羲之〈逸少〉應〈安期〉悅〈豫之〉 李嗣真劉獻臣徐昭皆少而有名唐時號三少 李師盧公順崔君洽在北齊時同志友善謂之康寺三少
橘林三少〈石禹勤孫〉
石𢘅 憑 悠
梁兩美〈武帝置酒賦詩盾詩不成罰酒一斗飲盡言笑自若介染翰便成帝稱席中兩美〉臧盾飲 蕭介文
劉氏七業〈劉毅有七子各授一經一門之內七業俱興〉
五授五經 一授太史公 一授漢書
唐文人三稱
李嶠為文章宿老 蘓頲為文陣雄師 張九齡為文元帥
一瘦一肥〈二人俱以書名〉
懷素工瘦〈瘦硬易作〉張長史工肥〈肥勁難工〉
三服〈韓文公科斗書後記〉
韓雲卿文辭 李陽冰書 韓擇木八分
二雅〈二人清㢘相𩔖京師稱之〉
張湛 周擇
二難
陳羣 忠
陳氏三君〈父子並著髙名世號三君〉
實〈字仲弓太丘長〉紀〈實子元方大鴻矑〉諶〈紀弟季方司空掾〉 韋順韋豹韋義文髙三序號韋氏三君
鉤黨三君〈君言世所宗併俊顧㕑及皆漢末黨人〉
竇武〈天下忠誠竇游平〉陳蕃〈天下義府陳仲舉〉劉淑〈天下徳𢎞劉仲承〉
八俊〈言人中之英〉
李膺〈天下模楷李元禮〉荀昱〈一作荀緄天下好交荀伯條〉杜密〈天下良輔杜周甫〉王暢〈天下英秀王叔茂〉劉祐〈天下稽古劉伯祖〉魏朗〈天下忠貞魏少英〉趙典〈天下才英趙仲經〉朱㝢〈天下冰凌朱季陵〉 又張儉褚鳳檀彬張肅薛蘭馮禧魏元徐乾
八顧〈言以徳行引人〉
郭泰〈天下和雍郭林宗〉劉儒〈天下瑤金劉叔林〉尹勲〈天下英藩尹伯元〉巴肅〈天下臥虎巴恭祖〉宗慈〈天下通儒宗孝初〉夏馥〈天下慕侍夏子治〉蔡衍〈天下雅志蔡仲喜〉羊陟〈天下清苦羊嗣祖〉 後漢書無劉儒有范𣶢 又田林張隱劉表薛郁王訪劉祇宣靖公緒恭
八及〈言導人追宗也〉
張儉〈海內忠烈張元節〉范𣶢〈海內謇諤范孟博〉岑晊〈海內珍好岑公孝〉苑康〈海內彬彬苑仲真〉劉表〈海內所稱劉景升〉陳翔〈海內貴珍陳子鱗〉孔昱〈海內才珍孔世元〉檀敷〈海內通士檀文友〉 後漢書無范𣶢有翟超 又朱楷田槃陳耽薛敦宋布唐龍嬴咨章褒
八㕑〈言以財救人也〉
度尚〈海內清明度博平〉張邈〈海內儼恪張孟卓〉王孝〈海內依怙王文祖〉劉翊〈海內輝光劉子相〉秦周〈海內貞良秦平玉〉蕃嚮〈海內修整蕃嘉景〉王商〈海內賢智王伯義〉胡母班〈海內珍奇胡母季皮〉 後漢書無劉翊有劉儒
三義〈三輔決錄韋子才三子兄弟孝友時號韋三義〉
韋權〈孔衡〉瓚〈孔玉〉矩〈孔規〉
江西三瑞〈宋仁宗題殿柱雲彭齊文章楊丕清操蕭定基政事〉
彭齊 楊丕 蕭定基
新昌三奇
洪覺範〈奇於詩〉鄒元佐〈竒於命〉彭淵材〈竒於樂〉
張三影〈烏程張先字子野康定初進士詩格清麗尤長樂府官都官郎中〉
有雲破月來花弄影 浮萍破處見山影 無數楊花過無影之句 詩話呼子野為三中謂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二紅秀才〈因話録雲張子野為三影尚書應子和為二紅秀才〉
兩岸夕陽紅蠟炬 短橈風過落花紅
明二㢘〈王吏部稱之〉
富不愛錢是錢昕 貧不愛錢是魚侃
古四凶〈左傳四凶之名與尚書孟子不同〉
共工〈左𫝊謂之窮竒〉驩兜〈渾沌〉三苗〈饕餐〉鯀〈檮杌〉
二凶〈列子〉
桀天民之逸蕩者也 紂天民之放縱者也
四凶〈凡忤彌逺意者三人必相繼擊之〉
梁成大 莫澤 李知孝 史彌逺
三枿〈商頌苞有三櫱〉
韋 顧 昆吾
晉四伯〈擬古四凶〉
糓伯〈江晨能食〉笨伯〈史疇太肥〉猾伯〈張疑狡妄〉𤨏伯〈羊𣆀很戾〉
書三叛名〈左傳春秋書名以懲不父注〉
邾庶其 莒牟夷 邾黑肱
二五耦〈同上同驪姬讒羣公子者〉
梁五 東闗五
四讀書不識字人
孔光不識進退字 栁宗元不識節義字 張禹不識剛正字 許敬宗不識忠孝字
三人敗家〈俱有盛名交傅嘏嘏不受荀粲⿰忄⿱ス土 -- 怪而問之嘏答以此〉
夏侯太初〈志大於量能合虛聲而無實才〉何平叔〈言逺而情近好辨而無誠所謂利口覆家之人也〉鄧元茂〈外要名利內無闗鑰貴同惡異多言而妬前多言生釁妬前無親〉
三窟〈衍謂荊有江漢之固青有附海之險卿二人在外而吾畱於此足以為三窟也〉
王衍〈尚書令〉澄〈為荊州〉敦〈為青州俱衍弟〉
三佞〈北齊史胡長仁為尚書令三人俱相結托〉
左丞酈孝裕 郎中陸仁惠 盧元亮
梁三蠧
陸驗 徐驎〈並苛刻〉朱異〈乆與之昵〉
四木〈四人附史彌逺用事最親〉
薛極 胡榘 聶子述 趙汝述
南唐五鬼
馮延已 馮延魯 陳覺 魏岑 查文徽
宋五
王欽若〈為樞密使自以深達道敎多所建明〉丁謂〈叅知政事附㑹之〉陳彭年劉承珪〈蒐講墜典大修宮宇〉林特〈有心計幹財利〉
六賊〈陳東對欽宗〉
蔡京壞亂於前 梁師成隂賊於內 李彥結怨於西北 朱勔聚斂於東南 王黼 童貫相倚為姦
奔競二人〈宋嘉祐中未有謁禁士人爭馳鶩請托〉
一人號望火馬 一人號日遊神
臺中三狗〈並事曹爽時人語曰三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默爽小字也〉
何晏 丁謐 鄧颺
五狗〈皆武三思耳目〉
周利用 冉祖庸 李俊 宋之遜 姚紹之
一鵰挾二兔〈三人同相一時號之〉
張九齡 裴曜卿〈罄折而㫄趨〉李林甫〈在中軒然無少讓〉
兩李貓
李義甫 李徳柔
三虎〈宋慶厯初三人大稱嚴肅官吏怨之〉
王鼎〈遷轉運使〉楊紘〈為判官〉王緯〈在京東〉
三豹〈三人皆嚴酷京師號之〉
王旭〈黒豹〉李嵩〈赤豹〉李全交〈白豹〉
三牲〈郡人目之〉
馬淵〈隴西太守〉牛崇〈主簿〉羊嘉〈功曹〉
明三彗〈馮恩為御史因彗見劾之〉
張孚敬根本彗 汪鈜腹心彗 方獻夫門庭彗
兩鉞〈汪直用事中官阿丑一日於憲宗前演劇作宦官持雙斧行曰吾將兵仗此兩鉞耳上微哂焉〉王越〈威寜伯〉陳鉞〈工尚〉
四璫
王振〈正統時〉汪直〈成化時〉劉瑾〈正徳時〉魏忠賢〈天啓時〉
琬琰二名〈竹書紀年桀伐岷山岷山獻其二女桀斵名於苕華之玉〉
曰琬〈苕是琬〉曰琰〈華是琰〉
呉夫人三絶
織錦號機絶 刺繡號針絶 續髪為幔號絲絶
元夫人三美〈白樂天元夫人墓銘〉
為女則孝 為婦則豐潔祭祀 為母則親執書訓
樂天二侍兒
樊素善歌 小蠻善舞
退之二妾〈語林〉
絳桃 栁枝
三姑六婆〈輟耕録人家有此必為姦盜之招故比之三刑六害〉
尼姑 道姑 卦姑 牙婆 媒婆 師婆 䖍婆藥婆 穩婆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六目録
人部
好尚𩔖
顔子四願
子華五樂
榮公三樂
顔駟三不遇
嵇康七不堪
二何佞佛二郗諂道
虎溪三笑
王邱兩反
王瞻三術
蕭琛三好
四難
李諧三短
王肅三反
五事同舉
李泌五不可
孔戣二宜去
司空圖三宜休
杜子美八哀
皮日休六愛
韓退之五窮
薛元超三恨
劉禹錫三癖
樂天三隱
栁子厚八愚
元次山三吾
王繼勲三鐵
六一居士
康節四不出
四不赴
五樂
五喜
四幸
人有五幸
范鎮二宜去
任布五知
李繹五知
東坡三適
六無
處窮四味
山谷四印
孫昉四休
四勿居士
彭淵材五恨
徐積二反
二背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六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好尚𩔖
顔子四願〈韓詩外𫝊〉
貧而如富〈知足無欲〉賤而如貴〈讓而有禮〉無勇而威〈恭而無失〉與士交終身無患〈擇言而出〉
子華五樂〈顧子子謂子華雲〉
二親俱存 兄弟無故 夫和妻柔 被褐懷玊〈是爾四樂〉千載之會登夫子之堂〈子華自言合此為五樂〉
榮公三樂〈列子榮啓期自言有三樂〉
得為人 得為男子 行年九十
顔駟三不遇〈漢三世為郎不遇於君〉
文帝好文臣好武 景帝好美臣貌醜 武帝好少臣已老
嵇康七不堪〈與山濤書〉
臥喜晚起而當闗呼之不置一不堪 抱琴弋釣而吏卒守之不得動二不堪 裹章服以揖上官三不堪 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幾四不堪 不喜弔喪而人道以此為重五不堪 不喜俗人而當與之共事六不堪 心不耐煩而官事鞅掌七不堪
二何佞佛二郗謟道〈皆晉人〉
何充與弟準崇修佛寺 郗愔與弟曇奉天師道
虎溪三笑
遠公 陶淵明 陸修靜
王邱兩反〈南史李珪之雲〉
見王思逺終日匡坐不妄言笑𬖂帽衣領無不整潔便憶邱明士 見明士蓬頭散𢃄終日酣醉吐論縱橫唐突卿宰便憶思逺
王瞻三術〈梁武帝稱其用之彌日而精神愈贍〉
射 棋 酒
蕭琛三好〈梁書自雲少壯好之年長二事都廢惟書籍不衰〉
音律 書 酒
四難〈謝靈運詩序四者難並〉
良辰 美景 賞心 樂事
李諧三短〈後魏時人善用其短〉
因癭而舉頤 因跛而緩步 因謇而徐言
王肅三反〈魏史劉寔言其相反〉
方於事上而好下佞已 雖嗜榮貴而不求茍合吝惜財物而治身不穢
五事同舉〈隋史劉眸子清明視日不五事同舉無所遺失〉
左畫方 右畫員 口誦 目數 耳聽
李泌五不可〈唐肅宗時求去雲臣有五不可住〉
遇太早 用太重 恩太深 功太高 跡太竒
孔戣二宜去〈韓文為尚書左丞年七十求致仕〉
吾年一宜去 為左丞不能進退郎官二宜去
司空圖三宜休〈唐僖宗時歸隱王官谷作亭名休休〉
量才一宜休 揣分二宜休 耄而瞶三宜休 又曰少也惰長也率老也迂三者皆非濟時用則又宜休
杜子美八哀〈作詩以哀之謂已所傷悼者也〉
司空王思禮 司徒李光弻 汝陽王璡 左僕射嚴武 祕書少監蘇源明 台州司戶鄭䖍 祕書監李邕 左僕射張九齡
皮日休六愛〈作詩以詠之謂已所愛慕者也〉
真相〈謂房杜二相〉眞將〈謂李西平王晟〉眞隱〈謂盧徴君鴻〉真吏〈謂元魯山徳秀〉真才〈謂李翰林白〉真樂〈謂白太傅居易〉
韓退之五窮〈作送窮文〉
智窮 學窮 文窮 命窮 交窮
薛元超三恨〈收子九嵗襲爵嘗雲有此三恨高宗朝拜中書令〉
不以進士第 不娶王家女 不得修國史
劉禹錫三癖
詩癖 琴癖 酒癖 白樂天以詩琴酒為三友
樂天三隱
大隱朝市太喧囂 小隱丘樊太冷落 不如中隱畱司官
栁子厚八愚〈居永州府溪之上更其名作詩記於溪上〉
愚溪 愚邱 愚泉 愚溝 愚池 愚堂 愚亭愚島
元次山三吾〈在永州二水之濱制字從水從山從廣曰吾謂我擅而有之也〉
浯溪〈水〉峿臺〈山〉𢈪亭〈屋〉
王繼勲三鐵〈仕周厯刺史在陣常用三物人稱為三鐡王〉
鞭 槊 撾
六一居士〈歐陽修自號〉
集古一千巻 藏書一萬巻 琴一張 碁一局酒一壺 鶴一隻
康節四不出
大寒不出 大暑不出 大風不出 大雨不出
四不赴〈同上〉
公㑹不赴 主㑹不赴 廣㑹不赴 醵會不赴
五樂〈同上〉
生中國 為男子 為士人 見太平 聞道義
五喜〈同上〉
見善人 見好事 見美物 見佳景 見大禮
四幸〈同上〉
長年 豐年 清間 安康
人有五幸〈蓬萊會約此天地間第一等人不可不自幸為天地間第一等人當做天地間第一等事〉幸不為禽獸 幸生中國 幸作男子 幸居四民之首 幸列衣冠於盛世
范鎮二宜去〈為翰林學士乞致仕〉
言青苗不見聽 薦蘇軾諫官孔文仲制舉不見用
任布五知〈字應之宋慶厯中拜副樞歸休洛中扁其堂〉
知恩 知命 知足 知道 知幸
李繹五知〈宋五知先生𫝊〉
知時 知難 知命 知退 知足
東坡三適〈謫居海南時有三詩詠之〉
旦起理髪 午窗坐睡 夜臥濯足
六無〈東坡海南貽朝中士友書〉
食無肉 出無友 居無臺 病無醫 冬無炭夏無寒泉
處窮四味〈東坡雲戰國策中處窮方其藥四味苦此者可謂善處窮也〉
無事以當貴 早寢以當富 安步以當車 晚食以當肉
山谷四印〈自雲提養生之四印〉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 萬言萬當不如一黙 無可㨂擇眼界平 不藏秋毫心地直
孫昉四休〈號四休居士山谷雲此安樂法〉
麤茶淡飯飽即休 補破遮寒暖即休 三平二滿過即休 不貪不妬老即休
四勿居士〈宋慶元中殿中侍御史蔣峴自誓〉
勿欺心 勿負主 勿求田 勿問舍
彭淵材五恨
一恨時魚多骨 二恨金橘帶酸 三恨蓴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 五恨曾子固不能詩
徐積二反〈仇池筆記〉
獨行如陳仲子而詩文則怪而放 耳聵不與人接而四方事無不知
二背〈見聞録〉
梁景不善書每起草必用蜀箋 趙安仁善書每起草必用舊紙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六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七目録
人部
辨名𩔖
三稱
三立
三達尊
五政
六職
人十等
三𨕖
輔有三名
三揖
三命
五士
三老五更
四名
人六等
四𨕖
五儀
九等
人四等
四等
三檢
人七名
十五儒
十二材
士中外不相應者十五
一槩未得主名
八説
人三等
二十人相與遊於世
士有三品
天下臣三
孟子四科
六正
六邪
益三友
三端
四民
五蠧
三老
五力
五勇
七技
隱者三槩
什伍
五𨽻
民三品
四窮民
奚隸二名
廝養二名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七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
人部
辨名𩔖
三稱〈帝王世紀孔子云〉
化合神者稱皇 徳合天地者稱帝 仁義合者稱王
三立〈左𫝊穆叔〉
立徳〈黃帝堯舜〉立功〈禹稷〉立言〈史佚周任臧文仲〉
三達尊
爵〈朝廷所尚〉齒〈鄉黨所尚〉德〈輔世長民〉
五政〈大戴禮注〉
天子 公 卿 大夫 士
六職
王公〈坐而論道〉士大夫〈作而行之〉百工〈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以辨〉商旅〈民器通四方珍異以〉農夫〈資之飭力以長〉婦力〈地財治絲枲以〉
人十等〈左𫝊〉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臺〉臺
三𨕖〈班固三𨕖七遷充奉陵邑注〉
一七相五公 二豪傑 三貨殖
輔有三名〈周禮疏注〉
公 卿 大夫
三揖〈左𫝊三揖在下〉
卿 大夫 士
三命〈莊子正考父三命注〉
士 大夫 卿 左𫝊三命茲益恭註上卿也
五士〈王制〉
秀士〈命鄉𨕖〉𨕖士〈升之司徒〉俊士〈升之學〉造士〈不征〉進士〈升司馬而官之〉
三老五更〈漢書注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三老國老也五更庶老也〈月令章句〉三公老者為三老卿大夫老者為五更〈禮記注〉老人更知三德五事〈鄭康成注〉
四名〈莊子注凡此四名一人耳所自言之異〉
天人 神人 至人 聖人
人六等〈孟子〉
善 信 美 大 聖 神
四𨕖〈春秋繁露〉
聖人 君子 善人 正人
五儀〈家語注人之髙下〉
聖人〈無所不通〉賢人〈才德出衆〉君子〈成徳之士〉士人〈學為儒者〉庸人〈中常之才〉
九等〈漢古今表列九等之序〉
上上聖人〈始於宓犧〉上中仁人 上下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愚人〈始於蚩尤〉
人四等〈王充〉
儒生〈一經〉通人〈博覽古今〉文人〈上書奏記〉鴻儒〈精思著文〉
四等〈荀子〉
俗人 俗儒 雅儒 大儒 又大儒天子三公也小儒侯大夫士也衆人工農商賈也
三檢〈子〉
衆人用家檢 賢人用國檢 聖人用天下檢
人七名〈白虎通又別名記〉
五人曰茂 十人曰𨕖 百人曰俊 千人曰英倍英曰賢 萬人曰傑 萬傑曰聖 春秋繁露萬人曰英千人曰俊百人曰傑十人曰豪 鶡冠子德萬人者謂俊德千人者謂豪德百人者謂英
十五儒〈儒行注蓋聖人之儒行也〉
自立 容貌 備豫 近人 特立 剛毅 自立憂思 寛裕 舉賢援能 任舉 特立獨行
規為 交友 尊讓 經文有仕
十二材〈劉劭人物誌〉
清節 法 術 國體 器能 臧否 伎倆 智意文章 儒學 口辨 雄傑
士中外不相應者十五〈太公論〉
有賢而不肖者 有溫良而盜者 有貌恭敬而心慍者 有外廉謹而內肆者 有精精而無情者有湛湛而無誠者 有好謀而無決者 有如果敢而不能者 有悾悾而不信者 有恍恍惚惚而忠實者 有詭激而有功効者 有外勇而內怯者有肅肅而易人者 有嗃嗃而靜慤者 有勢形劣而出入無所不至無使不遂者
一槩未得主名〈准南子言有人雖善之而未能純也〉
喜武非俠也 喜文非儒也 好方非醫也 好馬非騶也 知音非瞽也 知味非庖也
八説〈韓非子言八者匹夫之私譽人主之大敗〉
為故人行私謂不棄〈吏有姦〉以公財分施謂仁人〈公財損〉輕祿重身為君子〈民難使〉枉法曲親謂有行〈法制毀〉棄官寵交謂有俠〈官職曠〉離世遁土謂高傲〈民不事〉交爭逆令謂剛材〈令不行〉行恵取衆謂得民〈君上〉
人三等〈莊子〉
有曖妺者〈學先生之言而私自説〉有濡需者〈託身豪富而不知禍〉有巻婁者〈老而過於勤勞鄙陋之甚莊子指舜而言〉
二十人相與遊於世〈列子言此二十人和同終年者各任其真性故也〉
墨杘〈骨〉單〈戰〉至嘽咺憋懯〈四人自以智之㴱〉巧佞愚直婩斫便辟〈四人自以巧之徼〉㺒㤉情露𧮈㥛陵誶〈四人自以才之得〉眠娗〈珍〉諈諉勇敢怯疑〈四人自以行無戾〉多偶自專乘權隻立〈四人自以時之適〉
士有三品〈靳裁之雲〉
志於道徳 志於功名 志於富貴
天下臣三
好功名而輕爵祿之臣〈名得功成而止矣〉貪爵祿而昧功名之臣〈必忘其性命矣〉由道義而行之臣〈爵祿功名得之不以為重失之不以為輕顧吾道義如何耳〉
孟子四科〈凡此四科優劣之差〉
容悅 社稷 天民 大人
六正〈劉向臣術〉
聖臣 良臣 忠臣 志臣 貞臣 直臣
六邪〈同上〉
具臣 諛臣 姦臣 讒臣 賊臣 敗臣
益三友〈論語〉
直 諒 多聞 損三友謂便辟善柔便佞
三端
文士筆端 武士鋒端 辯士舌端
四民〈管子劉桓公雲四民勿使雜處〉
士為上〈處士使就燕間〉農次之〈處農使就田野〉工又次之〈處工使就官府〉商居下〈處商使就市井〉 漢地誌遊子樂其俗不復歸故有五方之民
五蠧〈韓非子言當除此五等人〉
學者 言古者 帶劍者 近御者 商工之民
三老〈左𫝊服氏注〉
工老 商老 農老
五力〈王充言人生莫不有力而用力有尊卑〉
農夫之力〈墾草殖糓〉士卒之力〈勇猛攻戰〉工匠之力〈構架斵削〉佐史之力〈治書定簿〉賢儒之力〈論道議政〉
五勇〈胡非子〉
獵徒之勇 漁人之勇 陶岳之勇 五刑之勇君子之勇 莊子漁父獵夫烈士聖人之勇
七技〈王制〉
祝 史 射 御 醫 卜 百工
隱者三槩〈唐隱逸𫝊〉
上焉者身藏而徳不晦 其次潔治世具弗得伸將峭行不可屈於俗 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
什伍〈周禮宮正會其什伍注〉
五人為伍 二五為什 周書五戶為伍以首為長十夫為什以年為長
五𣜩〈司𣜩所掌〉
罪𣜩 蠻𣜩 閩𣜩 夷𣜩 貉𣜩
民三品〈忠經〉
畏威如疾民之上也 從懷如流民之下也 見懷思威民之中也
四窮民〈孟子〉
鰥〈老而無妻〉寡〈老而無夫〉〈幼而無父〉獨〈老而無子〉
奚隸二名〈周禮禁㬥氏〉
女奴曰奚 男奴曰隸
廝養二名
析薪為廝 炊烹為養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八目録
人部
倫品𩔖
三親
二親
四親
六親
六戚
三族
九族
七族
四父
六母
五達道
五典
五品
六順
十義
十禮
六紀
七敎
三綱
六位
三順
三言
四正
二戒
二物
三恕
三行
四行
四常道
十倫
羣昭羣穆
五宗
三孝
五孝
五養
四事
五遂
三道
五致
孝除三者
三資
三本
天下三大
三事
忠有九知
三忠
忠經三忠
辨忠有三
忠三漸
忠三義
四擇
四隱
三𩔖
三徳
四徳
七徳
四不名
五不名
女子三從
婦四學
六徳
四職
婦事夫有五
女五不取
婦七去
三不去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八 福建巡撫宮夢仁𢰅人部
倫品𩔖
三親〈顔氏家訓一家之親三者而已九族皆本乎此老子注曰六親〉
夫婦〈有人民而後有夫婦〉父子〈有夫婦而後有父子〉兄弟〈有父子而後有兄弟〉
二親〈詩有懷二人〉
父 母
四親〈漢宣帝立四親廟〉
祖父 祖母 父 母
六親〈左𫝊注〉
父子 兄弟 姑姊 舅甥 婚媾〈妻父曰婚重婚曰媾〉姻婭〈婿父曰姻兩婿相謂曰婭〉 漢禮樂志謂父與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
六戚〈呂氏春秋〉
父 母 兄 弟 妻 子 周書四戚內姪外婚同師同勞
三族〈周禮上親父下親子併已為三族親也〉
父 子 孫 漢書謂父族母族妻族 儀禮注謂父昆弟巳昆弟子昆弟
九族〈堯典孔氏傳即周禮所謂以父親祖以祖親髙曾以子親孫以孫親曾元為九族疎也左𫝊曰九宗〉高祖 曾祖 祖 父 已身 子 孫 曾孫元孫 夏侯歐陽謂異姓親屬父族四〈父之本族姑之夫家姊妹之夫家女子之夫家〉母族三〈母之本族母之母家姨母之家〉妻族二〈妻之本家妻之母家〉
七族〈史記索隱〉
父之姪 姑之子 姊妹之子 女之子 母之姪從子 妻父母 張晏謂上至曾祖下至曾孫
四父
父 所後 所生 繼父
六母
嫡母〈父正室〉繼母〈父再娶〉慈母〈非所生母別妾恩養〉養母〈無子養同宗之子者〉庶母〈父之妾〉乳母〈父妾無子養正室子〉 併出母嫁母謂之八母
五達道〈呂氏春秋曰十際〉
君臣 父子 夫婦 昆弟 朋友
五典〈亦曰五敎又曰五品〉
父子親 君臣義 夫婦別 長幼序 朋友信
五品〈疏雲一家之內尊卑之差〉
父 母 兄 弟 子 朱氏謂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之名位等級
六順〈左𫝊〉
君義 臣行 父慈 子孝 兄愛 弟敬
十義〈禮運十者謂之人義〉
父慈 子孝 兄良 弟悌 夫義 婦聽 長惠幼順 君仁 臣忠
十禮〈左𫝊十者禮之善物也〉
君令 臣共 父慈 子孝 兄愛 弟敬 夫和妻柔 姑慈 婦聽
六紀〈白虎通〉
諸父〈有善〉兄弟〈有親〉族人〈有敘〉諸舅〈有義〉師長〈有尊〉朋友〈有舊〉
七敎〈王制明七教以興民徳〉
父子 兄弟 夫婦 君臣 長幼 朋友 賓客
三綱〈白虎通〉
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
六位〈莊子音義〉
君 臣 父 子 夫 婦
三順〈韓非子三者順則天下治〉
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
三言〈哀公問〉
夫婦別 父子親 君臣嚴
四正〈管子〉
君 臣 父 子 坊記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二戒〈莊子天下有大戒二〉
子之愛親命也 臣之事君義也
二物〈左𫝊子太叔言夫婦外內以經二物〉
夫治外 婦治內
三恕〈荀子〉
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 有親不能報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 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聽令非恕也
三行〈冠義〉
正君臣 親父子 和長幼 戰國策蘇代對燕昭王謂孝如曾參孝已信如尾生髙㢘如鮑焦史輶兼此三行以事王
四行〈孔叢子〉
事君忠 事親孝 交友信 處鄉順 冠義將責四者之行於人謂為子孝為弟弟為臣忠為少順
四常道〈禮大𫝊注〉
親親 尊尊 長長 男女有別
十倫〈祭統祭有十倫倫猶義也〉
鬼神之道 君臣之義 父子之倫 貴賤之等親疏之殺 爵賞之施 夫婦之別 政事之均長幼之敘 上下之際
羣昭羣穆〈中庸宗廟之次左昭右穆子孫亦以為序國語父昭子穆孫復為昭一昭一穆相次而下〉羣昭南向〈取其向明〉羣穆北向〈取其深遠〉
五宗〈禮大𫝊白虎通同〉
大宗〈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百世不遷〉繼髙祖小宗 繼曾祖小宗繼祖小宗 繼禰小宗〈自繼高祖以下皆五世遷〉 漢書註上自高祖下及孫為五宗
三孝〈祭義〉
大孝尊親〈天子之孝〉其次弗辱〈諸侯卿大夫之孝〉其下能養〈士庶人之孝〉小孝用力〈能養之事〉中孝用勞〈弗辱之事〉大孝不匱〈尊親之事〉
五孝〈孝經序為孝之用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陶淵明為孝𫝊贊〉
天子〈虞舜 夏禹 殷高宗 周文王〉諸侯〈周公旦 魯孝公 河間惠王〉卿大夫〈孔子 孟莊子 潁考叔〉士〈高柴 樂正子春孔奮 黃香〉庶人〈江革 㢘范汝郁 殷陶〉
五養〈呂氏春秋引曾子〉
養體 養目 養耳 養口 養志
四事〈許魯齋言四事只是愛敬兩事天子之孝推以及天下亦此兩事〉
養體 養志 致敬 致愛
五遂〈禮曾子言孝張魏公名其堂為五遂〉
居處莊 事君忠 涖官敬 朋友信 戰陣勇
三道〈祭統〉
養觀其順 喪觀其哀 祭觀其敬而時 孝經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五致〈孝經〉
居致敬 養致樂 病致憂 喪致哀 祭致嚴
孝除三者〈同上〉
居上不驕 為下不亂 在醜不爭
三資〈同上〉
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三本〈荀子禮論上事天下事地尊宗祖而隆君師〉
天地者生之本 宗祖者𩔖之本 君師者治之本
天下三大〈李延平言闕一則本不立〉
父生之 師敎之 君治之
三事〈國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禮記〉
事親〈有隱無犯〉事君〈有犯無隱〉事師〈無犯無隱〉
忠有九知〈大戴禮夫子對哀公〉
知忠必知中〈內思自盡〉知中必知恕 知恕必知外〈能度物〉知外必知徳 知徳必知政 知政必知官 知官必知事 知事必知患 知患必知備
三忠〈荀子〉
大忠〈周公之於成王〉次忠〈管仲之於桓公〉下忠〈子胥之於夫差〉
忠經三忠〈馬子〉
忠而能仁則徳彰 忠而能智則政舉 忠而能勇則難清
辨忠有三〈同上〉
忠而能仁則國徳彰 忠而能知則國政舉 忠而能勇則國難清〈故雖有其能必有忠而成也〉仁而不忠則私其恩知而不忠則文其詐 勇而不忠則易其亂〈是雖有其〉
〈能以不忠而敗也〉
忠三漸〈同上〉
一於其身忠之始也 一於其家忠之中也 一於其國忠之終也
忠三義〈蔡邕〉
奉上之忠 謀誨之忠 撫下之忠
四擇〈劉敞弟子記〉
擇術然後學 擇師然後傳 擇交然後親 擇君然後事
四隱〈呂氏春秋〉
交友 故舊 邑里 門郭
三𩔖〈夏侯議魏三𩔖取於中正〉
孝行著於家門 仁恕稱於九族 義斷行於鄉黨
三徳〈晉語衛甯莊子〉
禮賓 親親 善善
四徳〈左𫝊富辰言〉
庸勲 親親 䁥近 尊賢
七徳〈同上〉
尊貴 明賢 庸勲 長老 愛親 禮新 親舊
四不名〈説苑引伊尹〉
諸父 諸兄 先王之臣 盛徳之士
五不名〈公羊傳注禮君於臣不名者有五〉
諸父 兄 上大夫 盛徳之士 老臣
女子三從〈儀禮有三從之義無耑用之道〉
從父 從夫 從子
婦四學〈周禮又曰四敎四行〉
言〈辭令〉徳〈貞順〉功〈絲麻〉容〈婉娩〉
六徳〈司馬溫公家範〉
柔順 清潔 不妬 儉約 恭謹 勤勞
四職〈孟母雲婦人之職四者而已〉
精五飯 羃酒漿 養舅姑 縫衣裳
婦事夫有五〈儀禮經𫝊〉
平旦纚筓而朝有君臣之嚴 沃盥饋食有父子之敬 報反而行有兄弟之道 受期必誠有朋友之信 寢席之交而後有夫婦之際
女五不取〈音娶〉
逆家子不取〈為其逆徳也〉亂家子不取〈為其亂倫也〉世有刑人不取〈為其棄於人也〉世有惡疾不取〈為其棄於天也〉喪父長子不取〈為其無所受命也〉
婦七去
不順父母去〈為其逆徳〉無子去〈為其絶世〉淫去〈為其亂族〉妬去〈為其亂家〉有惡疾去〈為其不可供粢盛〉多言去〈為其離親〉竊盜去〈為其犯義〉
三不去
有所取無所歸不去〈始之嫁也有所受命令其去也父兄俱無〉與更三年喪不去〈與同服父母之喪〉前貧賤後富貴不去〈糟糠之妻不下堂〉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八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九目録
人部
形體𩔖
十月生人
七損八益
寤寐嵗數
三壽
守三者
肖二形
八體擬八卦
四體
五體
四餘
人面三才六府
人面五官
七體
九體
五指
守三闗
閉四闗
四用
四多
五官
五慮
五綦
五闗
生五害
三官
六先
五事
君子三變
君子道三
三始
四重四輕
四持
君子三色
九容
三威
六儀
升階四等
車中三容
車中二視
人有五嶽
五靈
三焦
四佐
五藏
五藏之氣
五藏所主
五藏所藏
五藏所好
五液
五性
五聲
五色
五味節之
六府
七衝門
九藏
九竅
五㑹
八㑹
八者備謂人
經十二
絡十五
十二經原
十二經脈
四根三結
脈三部
九候
六脈
四時脈
七表脈
八裏脈
竒經八脈
九道脈
天星十二穴
六氣
六疾
四氣天人所同
四時癘疾
四痬
病四在
四經
三性七情
醫四難
養生五難
病六不治
治目六物
攝生四要
四氣
厯聖異表
三帝異表
九賢
五聖人狀
九異相
宣聖四十九表
孔子得四聖人像
老子八表
重瞳君臣八人
四賢異角
兩賢異角
子貢二異
三代後帝王異相
東方朔六若
公孫敖二子相
二相非遐福
支離五狀
五疾
三夢
六夢
五夢
夢五境
四法判夢
五福
四事
六極
歸各三品
魂升魄降三等
三命
三非命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九 福建巡撫宮夢仁𢰅人部
形體𩔖
十月生人〈淮南子〉
一月而膏 二月而胅〈跌〉三月而胎 四月而肌五月而筋 六月而骨 七月而成 八月而動九月而躁 十月而生
七損八益〈説始於軒岐然實不離乎易數九老陽六老隂數之極也極則不生惟變化耳八少隂七少陽少則生育蓋男子少陽得七數其根實在於八女子少隂得八數其根實在於七也〉
八交七是以女生七月而齒七嵗而齓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絶 七交八是以男生八月而齒八嵗而齓二八而天癸至八八而天癸絶
寤寐嵗數〈難經少壯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老人氣血衰肌
肉不滑榮衞之道濇故晝日不精夜不寐〉
十嵗 二十〈為春為元〉三十 四十 五十〈為夏為亨此為少壯老人之界〉六十 七十 八十〈為秋為利〉九十 百嵗〈為冬為貞〉
三夀〈莊子〉
上夀百嵗 中夀八十 下夀六十 左𫝊註上夀一百二十嵗中夀百嵗下壽八十 詩三壽作朋如岡如陵謂三卿或雲壽與岡陵等而為三 東京賦送迎拜於三壽注三老也
守三者〈淮南子一失位則三者傷〉
形者生之舍 氣者生之充 神者生之制
肖二形〈漢書肖形天地〉
圓首象天 方足象地
八體擬八卦〈説卦 一身之榮衛㑹於手一日之隂陽㑹於艮時故艮時在人其象為手 足主下六經為震手主上六經為艮耳輪限內為坎目睛附外為離㢲下開為股兌上開為口覺用目而視離日主晝也寐用耳而寤坎月主夜也〉
乾為首〈首會諸陽〉坤為腹〈腹藏衆隂〉震為足 㢲為股〈足動股隨雷風相與〉坎為耳 離為目〈耳目通竅水火相逮〉艮為手 兌為口〈口與鼻通山澤通氣〉
四體〈莊子曰六骸〉
頭 身 手 足 又兩手兩足為四肢
五體
筋 脈 肉 骨 皮毛 佛書五體投地謂頭及兩手足
四餘〈相經〉
髮乃血餘 齒乃骨餘 指乃筋餘 氣乃神餘
人面三才六府
額為天 兩眉上為天倉上府 鼻上為人 兩顴骨為中府 脣下為地 兩頤骨為下府
人面五官
保壽官〈眉〉監察官〈目〉審辨官〈鼻〉出納官〈口〉採聽官〈耳〉
七體〈鄭語史伯正七體以役心注七竅也目二竅耳二竅口一竅鼻二竅為七竅〉
目為心視 耳為心聽 口為心談 鼻為心芳
九體
手足 臂脛 股肱 腰 腹 肩 㗇喖〈音瘕帖謂唐頡〉面 顙
五指〈春秋正義〉
將指〈大指〉食指〈第二指〉中指 無名指〈第四指〉小指〈又曰季指〉
守三闗〈淮南子〉
目妄視則淫 耳妄聽則惑 口妄言則亂
閉四闗〈同上此言眞人〉
精泄〈通也〉於目則視明 在於耳則聽聰 畱於口則言當 集於心則慮通
四用〈同上〉
視而形之莫明於目 聽而精之莫聰於聲 重而閉之莫固於口 含而藏之莫深於心
四多〈十洲記月支使見漢武帝雲帝有四多〉
目多顧則貪忍 口多言則犯難 身多動則淫賊心多好則奢侈
五官〈荀子心居中虛以治五官是謂天君聖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
耳〈司聽〉目〈司視〉鼻〈司嗅〉口〈司言〉形〈司動〉
五慮〈即五情荀子曰五鑿為正心從而懷鑿竅也〉
耳 目 鼻 口 心
五綦〈同上此人情所必不免綦極也〉
目欲綦色 耳欲綦聲 口欲綦味 鼻欲綦臭〈香氣亦謂之臭〉心欲綦佚
五闗〈劉晝五者養生亦以傷生〉
伐性之斤〈目愛綵色〉攻心之鼓〈耳聽淫聲〉腐腸之藥〈口食滋味〉燻喉之煙〈鼻悅芳馨〉召橜之機〈身安輿駟〉
生五害〈莊子〉
五色亂目使目不明 五聲亂耳使耳不聰 五臭薰鼻困惾中顙 五味濁口使口厲爽 趨舍滑心使性飛
三官〈淮南子三官交爭〉
食 視 聽
六先〈列子言物不至者則不反〉
目將眇者先睹秋毫 耳將聾者先聞蚋飛 口將爽者先辨淄澠 鼻將窒者先覺焦朽 體將僵者先亟奔佚 心將迷者先識是非
五事〈洪範〉
貌〈木恭肅〉言〈金從乂〉視〈火明哲〉聽〈水聰謀〉思〈土睿聖〉 蘇氏謂貌土言金視木聽水思火 蔡氏謂貌水言火視木聽金思土
君子三變〈論語〉
望之儼然 即之也溫 聽其言也厲
君子道三
容貌 顔色 詞氣
三始〈冠義禮儀之始注〉
正容體 齊顔色 順辭令
四重四輕〈揚子法言取四重去四輕則可謂之人〉
重言有法 重行有徳 重貌有威 重好有觀言輕招憂 行輕招辜 貌輕招辱 好輕招淫
四持〈崔鷃徳符四持銘〉
持容 持忍 持黙 持謙
君子三色〈韓子齊桓謀伐莒東郭牙先知之因對管仲雲〉
歡欣衆悅鐘鼓之色 愁悴哀樂衰絰之色 猛厲充實兵革之色
九容〈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足容重 手容恭 目容端 口容止 聲容靜頭容直 氣容肅 立容徳 色容莊
三威〈韓詩外傳威有三術〉
有道徳之容 有暴察之容 有狂妄之容
六儀〈周禮保氏諫王惡〉
祭祀之容〈齊齊皇皇〉賓客之容〈穆穆皇皇〉朝廷之容〈濟濟翔翔〉喪紀之容〈纍纍顛顛〉軍旅之容〈暨暨詻詻〉車馬之容〈匪匪翼翼〉 少儀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濟濟翔翔祭祀之美齊齊皇皇車馬之美匪匪翼翼鸞和之美肅肅雍雍
升階四等〈燕禮疏升階之法漢禮五武成歩歩六尺又半步為武〉
連步 栗階〈亦曰散等〉厯階 越階
車中三容〈論語注三者皆失容且惑人〉
不內顧 不疾言 不親指
車中二視
前視不過衡軛 㫄視不過覉轂
人有五嶽〈故曰元氣所合列㝛分〉
心為南嶽居上〈主南斗〉腎為北嶽居下〈主北斗〉肝為東岳居左〈主東斗〉肺為西嶽居右〈主西斗〉脾為中嶽居中〈主中斗〉
五靈
青靈屬肝〈震㢲二卦〉赤靈屬心〈離卦〉皓靈屬肺〈乾兌二卦〉黑靈屬賢〈坎卦〉黃靈屬脾〈坤艮二卦〉
三焦〈水榖之道路亦氣之終始也〉
上焦〈在心下鬲在胃上口〉中焦〈在胃中腕不上不下〉下焦〈在臍下當𦜶胱〉
四佐〈周禮心有四佐〉
脾 腎 肝 肺
五藏〈子華子〉
心精為火其氣離其色赤其狀如覆蓮其神朱鳥其竅上通於舌 肝精為木其氣震其色青其狀如懸瓠其神蒼龍其竅上通於目 肺精為金其氣兌其色白其狀如懸磬其神伏虎其竅上通於鼻 腎精為水其氣坎其色黒其狀如介石其神黑龜其竅上通於耳 脾精為土其氣戊巳其色黃其狀如覆缶其神鳯凰其竅上通於口 淮南子心為五行主膽金為雲肺火為氣肝水為風腎水為雨脾土為雷又肺主目腎主鼻膽主口肝主耳
五藏之氣〈周禮疾醫以五氣五聲五色眡其生否三者皆屬五行相生則生相尅則否〉肺氣熱 心氣次之 肝氣涼 脾氣溫 腎氣寒
五藏所主〈疾醫注〉
心主臭 肝主色 肺主聲 脾主味 腎主液
五藏所藏
心藏神 肝藏魂 肺藏魄 脾藏志 腎藏精
五藏所好〈此即所謂五聲〉
肺病好哭 脾病好歌 腎病好呻吟 肝病好叫呼 心病好妄言
五液〈五藏所以成液〉
心為汗 肝為淚 肺為涕 脾為涎 腎為唾
五性〈翼奉𫝊五性不相害〉
肝性靜靜行仁甲已主之 心性躁躁行禮丙辛主之 脾性力力行信戌癸主之 肺性堅堅行義乙庚主之 腎性智智行敬丁壬主之
五聲〈周禮疾醫注謂言語所出之聲〉
宮〈和〉商〈剛〉角〈清〉徴〈疾〉羽〈弱〉
五色〈同上面貌所𤼵之色〉
青 赤 黃 白 黑
五味節之〈同上〉
酸木味〈收骨使強〉辛金味〈散筋使不攣〉醎水味〈恧脈使和〉苦火味〈堅氣使充〉甘土味〈緩肉使不壅〉 竅欲通利以滑物養之〈使不凝滯〉
六府〈五藏各有一府増三焦為六府亦曰六合〉
大腸為肺府 小腸為心府 胃為脾府 膽為肝府 𦜶胱為腎府 三焦為外府 韓詩外傳喉咽量腸之府胃五榖之府大腸轉輸之府小腸受成之府膽積精之府𦜶胱湊液之府
七衝門
脣為飛門 齒為戶門 㑹厭為吸門 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 大小腸㑹為䦨門 下極為
魄門
九藏〈周禮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一曰九紀〉
正藏五 胃 㫄胱 大腸 小腸 莊子釋文身別有九藏氣天𠉀頭角之氣人𠉀耳目之氣地𠉀口齒之氣三部各有天地人神藏五形藏四故九
九竅〈同上兩之以九竅之變〉
目 耳 鼻 口〈為陽竅七〉大便 小便〈為隂竅二〉 太𤣥一六為前為耳〈水〉二七為目〈火〉三八為鼻〈木〉四九為口〈金〉五五為後〈土〉 易咸主心故言拇言心言頰舌皆在前者艮主背故言趾言限言躬皆在後者
五㑹
百㑹 胷㑹 聽㑹 氣㑹 臑㑹
八㑹〈言八者皆有㑹合之穴也扁鵲雲㑹氣閉而不通謂此〉
府㑹太倉 藏㑹季脇 髓㑹絶骨 筋㑹陽陵泉血㑹鬲俞 骨㑹大杼 脈㑹大淵 氣㑹三焦
八者備謂人
心靈曰神 膽靈曰魄 脾靈曰魂 脤靈曰精心之神𤼵乎目謂視 脤之精發乎耳謂聰 脾之魂發乎鼻謂臭 膽之魄𤼵乎口謂言
經十二〈心主與三焦為表裏是以經有十二〉
五藏 六府 其一手少隂心〈主別脈也〉
絡十五〈經有十二而餘三絡〉
陽蹻之絡 隂蹻之絡 脾之大絡
十二經原
肺之原出於太淵 心之原出於太陵 肝之原出於太衝 脾之原出於太白 腎之原出於太谿少隂之原出於兌骨 膽之原出於丘墟 胃之原出於衝陽 三焦之原出於陽池 𦜶胱之原出於京骨 大腸之原出於合谷 小腸之原出於腕骨
十二經脈〈凡人手足各有三隂三陽之脈合而為十二經脈〉
足厥隂肝之經 足太隂脾之經 足少隂腎之經足少陽膽之經 足陽明胃之經 足太陽𦜶胱
之經 手太隂肺之經 手少隂心之經 手厥隂心包絡之經 手少陽三焦之經 手陽明大腸之經 手太陽小腸之經
四根三結
手與頭幷腦腹及足為十二經之根皆在此四處故曰四根 手三陽結於頭足三陽結於足足三隂結於腦腹手三隂結於手葢手足各有三隂三陽必同結於一處故曰三結 一説手三陽一根也手三隂一根也足三陽一根也足三隂一根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陽之三結也太隂為開厥隂為闔少隂為樞隂之三結也
脈三部
寸脈〈上部法天主頭至胷上〉闗脈〈中部法人主胷至臍上〉尺脈〈下部法地主臍至足〉
九𠉀〈素問難經謂三部寸闗尺〉
浮 中 沈
六脈
心脈〈寸口〉肝脈〈闗上〉腎脈〈尺中左手〉肺脈〈寸口〉脾脈〈闗上〉命門〈尺中右手〉
四時脈〈脈應時者無病〉
春〈濡弱而長〉夏鉤〈來疾去遲〉秋毛〈輕虛以浮〉冬石〈沈濇而滑〉
七表脈〈左手三部寸闗尺受之屬陽〉
浮 芤 滑 實 緊 洪
八裏脈〈右手三部寸關尺受之屬隂 脈經此七表八裏之脈皆客邪之脈非主位之脈〉微 沈 緩 濇 遲 伏 濡 弱
竒經八脈〈竒異也此八脈與十二經脈不相拘制別道而行與正經異故曰竒經一説竒音基〉陽維脈 隂維脈 陽蹻脈 隂蹻脈 衝脈 督脈 任脈 帶脈
九道脈〈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藏故立九道脈以應天地隂陽之數也〉
一長〈乾 大腸〉二短〈坤脾〉三虛〈離心〉四促〈坎腎〉五結〈兌肺〉六代〈中土〉七牢〈震肝〉八勁〈艮 小腸〉九細〈㢲膽〉
天星十二穴〈昔馬丹陽眞人按周身穴道以治病〉
三里 內庭 曲池 合谷 委中 承山 太沖昆侖 環跳 陽陵 通里 列缺
六氣〈素問〉
太陽寒水 太隂溼土 少陽相火 少隂君火陽明燥金 厥隂風木
六疾〈天有六氣淫則生疾〉
隂淫寒疾 陽淫熱疾 風淫末疾〈四支〉雨淫腹疾晦淫惑疾 明淫心疾
四氣天人所同〈繁露〉
喜氣為煖而當春 怒氣為清而當秋 樂氣為太陽而當夏 哀氣為太隂而當冬
四時癘疾〈周禮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
春有痟首疾 夏有癢疥疾 秋有瘧寒疾 冬有𠻳上疾
四瘍〈瘍醫掌祝藥劀殺之齊〉
腫瘍 潰瘍 金瘍 折瘍
病四在〈史謂受病之處〉
在腠理〈湯熨所及〉在血脈〈鍼灸所及〉在腸胃〈酒醪所及〉在骨髓〈藥所不及〉
四經〈唐六典尚藥奉御掌和御藥及診𠉀之事凡合藥宜用〉
一君 二臣 三佐 四使
三性七情
三性謂溫 寒 熱 七情謂有相刑者 有相須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惡者 有相殺者 〈闕一〉
醫四難
自用不仕醫 將身不謹 骨節不彊 好逸惡勞
養生五難〈有一於此養生為難〉
喜怒 聲色 滋味 神浮 精散
病六不治〈史扁鵲𫝊謂難療也〉
驕恣不論理 輕身重財 衣食不適 藏氣不定形羸不能服藥 信巫不信醫
治目六物〈范𡩋患目就張湛求方湛告之以此〉
損讀書 減思慮 專內視 簡外觀 朝晚起夜早眠
攝生四要〈張南軒語〉
少思以養神 少慾以養精 少勞以養力 少言以養氣
四氣〈素問四氣調神論〉
春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早臥早起〈必待日光〉
厯聖異表〈合誠圖〉
伏羲龍身牛首渠肩達腋山準日角奯〈豁〉目珠□〈髯〉駿毫翁巤〈列〉龍脣龜齒長九尺一寸望之廣視之專神農長八尺七寸𢎞身牛頭龍顔大脣懷成鈐戴
玉理 黃帝身逾九尺附函挺朶修髯花瘤河目隆顙日角龍顏 帝嚳方頤龎䚃〈用〉珠庭仳齒戴干赤帝長八尺七寸豐下兌上龍顔日角八采三眸烏庭荷勝𤦺表射出握嘉履翌竅息洞達 舜長九尺員首龍顔日衡〈眉骨圓起〉方庭大口面顄〈含〉亡髦懷珠握褒形卷婁色黳露目童重□ 禹九尺有咫虎鼻河目駢齒烏喙耳三屚〈世本作參漏〉戴成鈐〈有骨表如鉤鈐星〉襄玉斗〈胷有墨如北斗〉玉肝履已
三帝異表〈河圖〉
黃帝兌頤 黑帝修頸 蒼帝幷乳
九賢〈淮南子〉
堯眉八采 舜二瞳子 禹耳參漏 文王四乳臯陶鳥喙 禹生於石 契生於卵 史皇産而能書 羿左臂修而善射
五聖人狀〈論衡〉
湯臂再肘 武王望陽 周公背僂 臯陶鳥口孔子反羽
九異相〈荀子〉
仲尼之狀面如蒙倛 周公之狀身如斷菑 臯陶之狀色如削𤓰 閎夭之狀面無見膚 傅説之狀身如直鰭〈竒〉伊尹之狀面無須糜 禹跳 湯偏堯舜參眸子
宣聖四十九表〈祖庭廣記〉
反首 窪面 月角 日準 河目 海口 龍顙斗脣 昌顔 均頤 輔喉 駢齒 龍形 龜
眷 虎掌 駢脇 修肱 參膺 圩頂 山臍林背 翼臂 窪頭 阜䀹 堤眉 地足 谷竅雷聲 澤腹 修上 趨下 末僂 後耳 目
六十四理〈一作二十四〉面如蒙倛〈方相也〉眉十二彩 手過膝 耳珠庭 立如鳯峙 坐如龍蹲 手握天文 足履度字〈度一作王〉望之如仆 就之如升 胷有文曰製作定世符 視若營四海 躬履謙譲身長九尺六寸 腰大十圍 孔庭纂要所載止三十九表有隆鼻頂似堯顙似舜項𩔖𦤎陶肩𩔖子産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而無龍顙昌顔均頤修肱圩頂末僂後耳谷竅修上趨下面如蒙俱手垂過膝視若營四海躬履謙譲身長九尺六寸腰大十圍
孔子得四聖人像〈韓詩外𫝊孔子出衞東門遇姑布子卿子卿謂子貢雲〉
堯之顙 舜之目 禹之頸 𦤎陶之喙〈從前視之似有土者從後視之高肩弱脊腰下四寸此不及四聖者也〉
老子八表〈商芸小説老子乘白鹿入母胎〉
廣顙 大目 疎齒 方口 耳有三門 鼻有雙柱 足蹈五字 手把十文
重瞳君臣八人
舜 項羽 王莽 呂光 李煜 沈約 魚俱羅蕭友孜
四賢異角〈御覽〉
子産日角 晏平仲月角 尾生犀角 栁下恵反角
兩賢異角〈論語摘輔象〉
顔淵山庭日角 曽子珠衡犀角
子貢二異〈同上〉
山庭〈面有三庭山在中鼻髙有異象也〉斗繞〈斗星繞口也〉
三代後帝王異相
秦始皇蜂準長目鷙膺豺聲 漢髙祖隆準龍顔美髯左股七十二黒子 光武隆準日角大口美眉 昭烈臂垂過膝顧見其耳 晉武髮委地手過膝 齊高龍顙鐘聲鱗文遍體 梁武兩胯駢骨頂上隆起有文在手曰武 陳武日角龍顔垂手過膝北齊髙歡目有精光長頭齒白於玉 髙洋鱗身
重踝 北周宇文泰方顙廣額美髯髮長委地垂手過膝背有黑子若龍盤之形 隋髙祖龍顔長上短下額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唐太宗龍鳯之姿天日之表 宋太祖正黑色方面大耳 閏位方隅者項羽重瞳子力能扛鼎 王莽侈口露眼赤睛大聲而嘶反膺高視 孫權紫髯方頤大口長上短下 劉淵子聰俱猿臂淵髯長三尺當心赤毫三根長三尺六寸聰生而眉白左耳毫長二尺鬚四尺餘 慕容皝龍顔板齒手過膝 苻堅臂過膝面有紫光背有赤文隱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 慕容徳額有日角偃月圭文 魏什翼犍隆準龍顔立髪委地臥則乳垂至席
東方朔六若〈上書自雲〉
目若懸珠 齒若編貝 勇若孟賁 捷若慶忌㢘若鮑叔 信若尾生
公孫敖二子相〈左𫝊王使內史叔服㑹葬魯公孫敖聞其能相人見二子焉〉
榖也食子〈文伯也謂奉祭祀供養者也〉儺也收子〈恵叔也謂葬身之子也〉
二相非遐福〈管輅雲〉
鄧颺筋不束骨脈不制肉此為鬼躁 何晏精爽煙浮容若槁木此為鬼幽
支離五狀〈莊子支離者傴僂也疏其名也〉
頤隱於齊 肩高於頂 㑹撮指天〈椎髻也〉五管在上〈五藏之管皆屬於背背曲僂則管在上也〉兩脾為脇
五疾〈荀子〉
瘖 聾 跛躄 斷者 侏儒
三夢〈周禮大卜掌之〉
一致夢〈有因而致〉二觭夢〈竒怪之夢〉三咸陟〈升也進也謂無所思慮而有也〉
六夢〈占夢掌以日月星辰占吉凶獻吉夢贈惡夢列子夢有六𠉀〉
正夢 噩夢 思夢 寤夢 喜夢 懼夢
五夢〈華嚴經〉
熱氣多見火 冷氣多見水 風氣多見飛墜 聞見多熟境 天神與心靈所感
夢五境〈白眼禪師説神躁則夢生神靜則境滅〉
靈境 寳境 過去境 見在境 未來境
四法判夢〈釋典〉
無明熏習 舊識巡遊 四大偏増 吉凶先兆
五福〈洪範〉
壽 富 康寧 攸好徳 考終命
四事〈列子楊朱言民不得休息為此〉
一為名 二為壽 三為位 四為貨
六極〈洪範〉
凶短折 疾 憂 貧 惡 弱
歸各三品〈李英華書彭陽公碑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是得所歸矣所歸者猶有數品焉〉佞媚於生前者跛躄而歸也 愚鄙於生前者困窮而歸也 彊暴於生前者憂劬而歸也〈三者皆拂其歸路也〉正直於生前者暇豫而歸也 敏達於生前者榮顯而歸也 仁惠於生前者欣喜而歸也〈三者皆坦其歸路也〉
魂升魄降三等〈闗尹子魂從云云為風為木魄從白白為氣為金木散風輕清故魄從魂升金
堅氣重濁故魂從魄降〉
以仁升者為木星佐義升者為金星佐禮升者為火星佐智升者為水星佐信升者為土星佐 不仁沈者木賊之不義沈者金賊之不禮沈者火賊之不智沈者水賊之不信沈者土賊之 魂魄半則在人間升魂為貴降魄為賤靈魂為賢厲魄為愚輕魂為明重魄為暗魂為羽鈍魄為毛明魂為神幽魄為鬼
三命〈援神契〉
受命〈行善得善〉遭命〈行善得惡〉隨命〈行惡得惡〉
三非命〈説苑孔子答魯哀公問言人自取之〉
寢處不時飲食不節佚勞過度者疾共殺之 居下位而忤其君慾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 少以犯衆弱以侮彊忿怒不量力者兵共殺之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三十目録
人部
資學𩔖
四者之別
性三品
三子言性
四極稟氣
九土人
四水生人
三人所見各異
五性
六情
七情
五至
六志
封事六情
七哀
五者失中和
五者通於神明
舍五性
五者所以養性
五常
四端
三達徳
仁名義三
仁有三
行仁五者
士有五者
三術
行已六本
四經
四維
四行
五本
𦤎謨九徳
洪範三徳
三徳
三行
六徳
六行
樂徳六
堯四徳
文王九徳
夫子五徳
曾子四徳
中庸五徳
徳六美
君子明十徳
八説
君子九思
中庸三知
三行
三近
論語三知
四毋
四勿
三省
三畏
大學三綱領
八條目
聖門四敎
修道之敎五
七者敎之大倫
四者敎所由興
六者敎所由廢
君子五敎
師術有四
君子三術
敎學三益
三就
九年大成
三年通
君子九能
孔子多識
學先四事
兩端程課
兩者相須
學者切已事二
兩事經緯
三者交致
三者敬為本
學問道三
學者當守四字
六者得於學
學者四時
好學三時
學者守三
讀書四等
三到
三多
三言皆可入道
三真知
君子三患
君子之學致此五者
後世解經三
學有三等
學者三𡚁
四失
文章三易
四易
橫渠六有
白鹿洞四規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三十 福建巡撫宮夢仁𢰅人部
資學𩔖
四者之別〈合而言之天即命命即性性即理也〉
天〈就自然者言之〉命〈就流行而賦於物者言之〉性〈就全體而萬物得以為生者言之〉理〈就事物各有者言之〉
性三品〈韓文公原性〉
上焉善 中焉可上下 下焉惡
三子言性
孟子言性善 荀子言性惡 子言性善惡混
四極稟氣
丹穴人智〈岠齊州以南戴曰為丹穴〉空桐人武〈北戴斗極為空桐〉太平人仁〈東至日出為太平〉太蒙人信〈西至日入為太蒙〉
九土人〈淮南子〉
輕土人多利 重土人多遲 中土人聖 堅土人剛 弱土人肥 壚土人大 沙土人細 息土人美 秏土人醜
四水生人〈同上〉
清水音小 濁水音大 湍水人輕 遲水人重
三人所見各異〈朱子云性一也有剛柔昏明非性也有三人焉一目而別乎色蔽有厚薄耳〉一居密室 一居帷箔之下 一居廣庭之中
五性〈大戴禮又文𨕖注曰五情〉
喜 怒 欲 懼 憂
六情〈白虎通情者性之動〉
喜 怒 哀 樂 好 惡
七情〈禮運〉
喜 怒 憂 懼 愛 惡 欲
五至〈禮記〉
志之所至詩亦至焉 詩之所至禮亦至焉 禮之所至樂亦至焉 樂之所至哀亦至焉
六志〈左𫝊子太叔答趙簡子〉
哀有哭泣 樂有歌舞 喜有施捨 怒則鬭戰喜生於好 怒生於惡
封事六情〈翼奉上封事〉
好〈北方貪狼申子〉怒〈東方隂賊亥卯〉惡〈南方廉貞寅午〉喜〈西方寛大巳酉〉樂〈上方毒邪辰未〉哀〈下方公正戌丑〉
七哀〈曹子建〉
痛而哀 義而哀 感而哀 怨而哀 耳目聞見而哀 口歎而哀 鼻酸而哀
五者失中和〈穀子〉
病而不神 恐而無主 憂則閉塞 怒則妄動喜則宣散
五者通於神明〈淮南子〉
心不憂樂〈徳之至〉通而不變〈靜之至〉嗜欲不載〈虛之至〉無所好憎〈平之至〉不與物散〈粹之至〉
舍五性〈內傳上元夫人謂武帝〉
暴 淫 奢 酷 賊
五者所以養性〈呂氏春秋言非好儉惡費也節乎性也〉
苑囿園池足以觀望 宮室臺榭足以辟燥溼 輿馬衣裘足以逸身煖骸 飲食酏醴足以適味充虛聲色音樂足以安性自娛
五常〈益稷注曰五徳家語曰五法白虎通曰五性〉
仁〈木之徳〉義〈金之徳〉禮〈火之徳〉智〈水之徳〉信〈土之徳〉
四端〈孟子〉
惻隱之心仁之端 羞惡之心義之端 辭讓之心禮之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
三達徳〈中庸〉
知〈生知安行〉仁〈學知利行〉勇〈困知勉行〉
仁名義三〈朱子述程子言學者於前三言可以識仁之名義於後一言可以知用力之方〉仁者生之性也 愛其情也 孝弟其用也 公所以體仁猶言克己復禮為仁也
仁者三
仁者安仁 智者利仁 畏罪者強仁
行仁五者
恭 寛 信 敏 惠
士有五者〈司馬遷報任安書雲士有此然後可列君子之林〉
修身者智之符 愛施者仁之端 取予者義之表恥辱者勇之決 立名者行之極
三術〈列子昔有昆弟三人遊齊魯間同師而學三術相反而同出於儒〉
仁義使我愛身而後名 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仁義使我身名竝全
行已六本〈家語孔子〉
立身以孝為本 喪紀以哀為本 戰陳以勇為本治政以農為本 居國以嗣為本 生財以力為
本
四經〈文子〉
徳 仁 義 禮
四維〈管子〉
禮〈不踰節〉義〈不自進〉㢘〈不蔽惡〉恥〈不從枉〉
四行〈墨子四行者不可虛反之身者也〉
貧則見㢘 富則見義 生則見愛 死則見哀
五本〈説苑〉
柔以仁 誠以信 富貴無敢以驕人 恭以敏寛以靜 王祥訓子立身五本信徳孝悌讓
皋謨九徳〈六徳有邦三徳有家謂九徳有其六有其三也〉
寛而栗 柔而立 愿而恭 亂而敬 擾而毅直而溫 簡而㢘 剛而塞 彊而義
洪範三徳〈三徳之俊曰三俊〉
正直 剛克 柔克
三徳〈周禮師氏以嫩詔王以三徳三行敎國子〉
至徳〈以為道本〉敏徳〈以為行本〉孝徳〈以知逆惡〉
三行〈同上〉
孝行〈以親父母〉友行〈以尊賢良〉順行〈以事師長〉
六徳〈大司徒以鄉三物敎萬民一曰六徳二曰六行三曰六藝〉
智〈明於事〉仁〈愛人以及物〉聖〈通而先識〉義〈能斷時宜〉忠〈言以中心〉和〈不剛不柔〉
六行〈同上〉
孝〈善事父母〉友〈善於兄弟〉睦〈親於九族〉婣〈親於外戚〉任〈信於朋友〉恤〈賑恤貧窮〉
樂徳六〈大司樂敎國子〉
中 和 祗 庸 孝 友
堯四徳〈堯典〉
欽 明 文 思
文王九徳〈左𫝊〉
心能制義曰度 徳正應和曰莫 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𩔖 敎誨不倦曰長 賞慶刑威曰
君 慈和徧服曰順 擇善而敎曰比 經緯天地曰文
夫子五徳
溫 良 恭 儉 讓
曾子四徳〈大戴禮〉
孝徳之始 弟徳之序 信徳之厚 忠徳之正
中庸五徳
聰明睿智 寛裕溫柔 𤼵強剛毅 齋莊中正文理密察
徳六美〈賈子〉
道〈徳之本〉仁〈徳之出〉義〈徳之理〉忠〈徳之厚〉信〈徳之固〉密〈徳之高〉
君子明十徳〈莊子〉
無為為之之謂天 無為言之之謂徳 愛人利物之謂仁 不同同之之謂大 行不崖異之謂寛有萬不同之謂富 執徳之謂紀 徳成之謂立循於道之謂備 不以物挫志之謂完
八説〈同上言人不安性命之情所以有此〉
説明浮於色 説聰淫於聲 説仁亂於徳 説義悖於理 説禮相於技 説樂相於淫 説聖相於藝 説知相於疵
君子九思
視思明 聽思聰 色思溫 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 疑思問 忿思難 見得思義
中庸三知
生知 學知 困知 又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
三行
安行 利行 勉強而行
三近
好學近知 力行近仁 知恥近勇
論語三知
知命 知禮 知言
四毋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四勿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三省
謀不忠 交不信 傳不習
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聖人之言
大學三綱領
明徳 新民 止至善
八條目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平天下
聖門四敎
文〈學詩書之藝〉行〈修孝弟忠信〉忠〈盡已之心〉信〈以實待人〉
修道之教五〈禮運〉
修理以耕之 陳義以種之 講學以耨之 本仁以聚之 播樂以安之
七者敎之大倫〈學記〉
大學始敎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學鼔篋孫其業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 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
四者敎所由興〈同上〉
禁於未𤼵之謂豫 當其可之謂時 不陵節而施之謂孫 相觀而善之謂摩
六者敎所由廢〈同上〉
𤼵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獨學而無友則陋而寡聞 燕朋逆其師 燕辟廢其學
君子五敎
有如時雨化之者 有成徳者 有達財者 有答問者 有私淑艾者
師術有四
尊嚴而憚 耆艾而信 誦説而不陵不犯 知微而論
君子三術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以衆人望人則易從
敎學三益〈張子云人敎小學有三益〉
絆已不出入 授人數數已亦了此文義 常以教壞人材為憂則不敢惰
三就〈大戴禮子貢雲夫子之門人葢三就焉注〉
大成 次成 小成
九年大成〈學記〉
比年入學〈每嵗〉中年考校〈間嵗〉一年視離經辨志 三年視敬業樂羣 五年視博習親師 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九年知𩔖通達強立不反謂之大成
三年通〈寓言自吾聞夫子之言〉
一年而野 二年而從 三年而通
君子九能〈毛詩𫝊君子能此可以為大夫〉
建邦能命龜 田能施命 作器能銘 使能造命升高能賦 師旅能誓 山川能説 喪紀能誄祭祀能語
孔子多識〈抱朴子〉
聞商羊而戒浩瀁 訪鳥砮而洽東肅 咨萍實而言色味 訊土狗而識墳羊 披靈寶而知山隱〈吳王伐石於石中得金簡書欺孔子以赤雀銜置殿上孔子云此靈寶之方禹封之名岩函中者也〉因折俎而説專車 瞻離畢而分隂陽之𠉀 由螽斯而覺閏餘之錯〈見左𫝊哀公十二年〉
學先四事〈呂成公謂為學先自四事起〉
飲食 衣服 居起 言語
兩端程課〈朱子言聖賢之敎只此兩端不令間斷乆之自有進步〉
博文 約禮
兩者相須〈饒雙峰言〉
禮則嚴謹 樂則和樂
學者切已事二〈非有誠意以為之則敬必疎略義必駁雜所謂不誠無物也〉
敬以存心敬立則內直 義以制事義形則外方
兩事經緯〈黃勉齋言〉
主敬 致知
三者交致〈西山言〉
惟學可以養此心 惟敬可以存此心 惟親近君子可以維持此心
三者敬為本
涵養 致知 力行
學問道三〈真西山言治心猶治疾然〉
省察者視脈而知疾也 克治者用藥以去疾也存養者調虞愛䕶以杜未形之疾也
學者當守四字〈朱子言〉
虛心 順理
六者得於學〈呂氏言達師之敎弟使之如此〉
安焉 樂焉 休焉 㳺焉 肅焉 嚴焉
學者四時
朝受業 晝講貫 夕習復 夜計過
好學三時〈説苑晉平公曰吾年七十欲學師曠答之〉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
學者守三〈朱子言〉
凡看文字少看熟讀一也 不要鑽研立説但要反覆體驗二也 埋頭理㑹不期立效三也
讀書四等〈程子語〉
有讀了後全然無事者 有讀了後便知好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 有讀了後眞不知手舞足蹈者
三到〈朱子云三到之中心到為切〉
眼到 口到 心到
三多〈楊文莊公言學者取三多而講論尤難〉
看讀多 講論多 著述多
三言皆可入道〈程子言三子均不能及此〉
眞積力乆則入〈荀卿言〉優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河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順理〈杜預言〉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而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誠之極也〈管子言〉
三真知
所以謂之理者窮之而後可知也 所以謂之性者盡之而後可知也 所以謂之命者至之而後可知也
君子三患〈雜記〉
未聞患弗得聞 既聞患弗得學 既學患弗得行
君子之學致此五者〈大戴禮曾子云〉
既學患不博 既博患不習 既習患無知 既知患不行 既行患不能讓
後世解經三
儒者之經 文人之經〈東坡陳少南輩是也〉禪者之經〈張子韶輩是也〉
學有三等〈程子言〉
詞章之學 訓詁之學 義理之學
學者三𡚁
溺於文辭 牽於訓詁 惑於異端
四失〈學記〉
或失則多 或失則寡 或失則易 或失則止
文章三易〈沈約言文章當從三易〉
易見事 易識字 易讀誦
四易〈子〉
簡而易行 要而易守 炳而易見 法而易言
橫渠六有〈尹和靖以名其齋〉
言有敎 動有法 晝有為 宵有得 瞬有養息有存
白鹿洞四規〈朱子〉
博學之 審問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篤行之〈為學之要〉言忠信 行篤敬 懲忿窒慾 遷善改過〈修身之要〉正其誼不謀其利 明其道不計其功〈處事之要〉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行有不得反求諸已〈接物之要〉
讀書紀數略巻三十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