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資政要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資政要覽
作者:愛新覺羅·福臨 
(清世祖)
1655年
順治十二年世祖章皇帝御撰。凡三十章:曰君道、曰臣道、曰父道、曰子道、曰夫道、曰婦道、曰友道、曰體仁、曰宏義、曰敦禮、曰察微、曰昭信、曰知人、曰厚生、曰教化、曰儉德、曰遷善、曰務學、曰重農、曰睦親、曰積善、曰愛民、曰慈幼、曰養生、曰懲忿、曰窒慾、曰履儉、曰謹言、曰慎行、曰愛物。每篇皆有箋註,亦御撰也。體裁雖仿周、秦諸子,而鎔鑄古籍,闡為聖謨。義理一本於經,法戒兼裁於史。大旨闡明修身齊家之道,又多爲羣臣百姓而言。伏考《堯典》有曰:「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又《說命》有曰:「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惟臣欽若,惟民從又」。蓋治天下者,治臣民而已矣,使百官咸禔躬飭行,以奉其職守,萬姓咸講讓型仁,以厚其風俗,則唐、虞、三代之治,不過如斯。明之季年,三綱淪而九法斁,讒妄興於上,姦宄生於下,日偷日薄,人心壞而國運隨之,天數乃終。世祖章皇帝監夏監殷,深知勝國之所以敗,故丁寧誥誡,親著是書,俾朝野咸知所激勸,而共躋太平,御題曰《資政要覽》,見澄敘官方,敦崇世教,為保邦之切務,聖人之情,見乎詞矣!傳諸萬年,所宜聰聽而敬守也。

[編輯]

朕惟帝王為政,賢哲修身,莫不本於德而成於學。如大匠以規矩而成方圓,樂師以六律而正五音。凡古人嘉言善行,載於典籍者,皆修己治人之方,可施於今者也。

朕孜孜圖治,學於古訓,覽《四書》、《五經》、《通鑒》等編,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經》、《二十一史》及諸子之不悖於聖經者,莫不根極理道,成一家言。

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末能一時盡解其義,亦未能一時盡得其書。因思夫記事宜提其要,纂言當鉤其玄。乃採集諸書中之關於政事者,為三十篇。

又慮其渙而無統,於是每篇貫以大義,聯以文詞,於忠臣、孝子、賢人、廉吏,略舉事跡,其奸貪、不尚、悸亂者亦載其內,使法戒炯然。加之訓詁,詳其證據。譬之萃眾以為裘,範六金而成鼎。旨約而易明,文簡而易閱,名曰《資政要覽》。

觀是書者,熟思而體之,可以為篤行之善人;推類而廣之,可以為博雅之君子。毋徒求之語言文字之間,則朕諄諄教喻之心,庶乎其不虛矣。

順治十二年正月吉日序


君道

[編輯]

得道者必靜。靜而寧,可以為天下貞。故至精無象,而萬物以成;至聖無事,而千官盡能。苟有事,則必有所不事,此事所以隳也。

譬之為車者,數官然後成。夫治天下,豈特為車哉?眾智眾能之所持也。倉頡作書,后稷作稼,伶倫作律,昆吾作陶,皆臣作而君任之以竟其用大,何為哉!

其使民也,若御良馬。善御馬者,輕任新節,不完其力,故致千里。善用民者,民日祈用而不可得。苟得為上用,其赴之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孰能當之?

然聖人之養民,非為用也,性不能已,猶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不可內解於心,故仁義以治之,惠愛以安之,忠信以導之,務除其災、致其利,不尚於威而威已有托。

否則令苛不聽,禁多不行,動之而彌擾矣。故漢武之多欲,不若文帝之無為。《書》曰:「惟厥攸居,政事惟醇。」此又詳言愛民之寔。

臣道

[編輯]

士不可辱則大,大則尊於富貴。故利不足以虞其意,名不足以挺其心。斯人也,有勢則心不自私,處官則必不為污,將眾則必不撓北。苟便於主、利於國則必危身,出生以狥之,若此乃可謂國有臣矣。

三王之佐,伯益、伊、呂之倫,其名榮,其實安,皆公忠以翼其主。後之臣不然。患其身之不貴於國也,而不患其君之不顯於天下;患其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民之不安。既辱且危,名實喪矣。李斯、張禹、盧杞、蔡京、阿合馬之流,遺穢萬世。嗚呼,戒之哉!

凡為臣者,服能然後任,省心然後受。人則上其謀,出則行其政。大臣正身以率屬,庶僚潔己以守官。

建旄者澄吏以寧民,分猷者奉法而宣化。將帥嚴其紀律,守令殫其循良。文武協和,士民豫附,密勿之臣,明謨諧弼,以襄一人。庶幾乎,無忝於臣職矣。百爾有官,可不勉歟?《詩》曰:「靖共爾位,正直是與。」

父道

[編輯]

父子之愛,天性也。必教以成之。上教子斯德可施於民,下教子斯忠可效於君,其為愛也至矣。

故有國者之教子也,始生而舉以禮,卜士之士者,宿齊朝服而負之,自為亦子而教已行矣。周成王在襁褓之中,召公為保,周公為傅,太公為師,左右前後,莫非正直,故其恭敬而溫文,若性成然,是以德教施民而國祚永也。

有家者之教子也,幼學退讓,長惇孝弟,遜友視士,方物發慮。

四民之子,不易其業,皆可以保世而效忠於君。如韋賢、楊震、劉殷、孫盛之為父,至今稱焉。《詩》曰:「教誨爾子,式谷似之。」

故父之愛子,必教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矜誇,所自邪也之愛,而僻莫知所裁,其不惡終者鮮矣。

縱州吁之好兵,任博望之通客,教之不端,貽譏後世,可為炯鑒。若夫樂羊、易牙之徒,滅絕天性,則人倫所不齒也。

子道

[編輯]

執一術而眾善從、百邪去者,其惟孝乎!帝王得民以事親,臣庶立身以揚名。位有崇卑,孝無終始也。

虞舜躬耕致養,周文視膳問安,曾參甘旨必具新,三者亦何以異於人乎?然惟其身為聖賢也,是以百世傳之,其親亦與之為不朽。故人子必慎行其身,而毋遺父母惡名,乃稱孝焉。居處不莊,事君不忠,蒞官不敬,朋友不信,戰陳無勇,皆謂之不孝。

昔樂正子春下堂而傷足。既瘳矣,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人問之,曰:「今予忘孝之道,是以憂也。」夫孝子一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徑,舟而不遊;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豈致虧體以辱親與?

故小孝思愛而忘勞,中孝尊仁而安義,大孝博施而備物。博施而備物,可謂不匱矣。《詩》曰:「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嗟乎!緹縈女子尚知救父。彼劉劭、楊廣、拓跋紹者,犬豕豈食其肉哉?

夫道

[編輯]

天地合而萬物興焉。婚姻,人道之始也。娶於異姓,所以附遠而厚別。初娶則男下女。取《易》之「咸」,柔上而剛下;居室則夫帥婦,取《易》之「恆」,剛上而柔下。

夫也者,以智帥人者也。刑於妻,至於兄弟,以御家邦。苟不能制義,則必有從婦之凶矣。故三代之興,皆有內助;其衰也,咸因女寵。下至漢唐,傾輈繼路,斯固經禮馳防、先色後德者也。

故詩人之旨,思窈窕而不淫其色。賤者秩進,各得厥職,以廣繼嗣,此家國之通義也。冀缺相待如賓,張湛矜嚴好禮,跡其持敬,可為家範。

若恩極則必有嬖溺之愆,怨成則必有反目之咎。梁冀妖惑,荀璨隕生,祖約遭傷,孫秀被詈,過與不及,其不智一也。

是以君子之為夫,敬其身以帥其婦,則能制義而家道正矣。《記》曰:「外內和順,國家理治。」此之謂盛德。

婦道

[編輯]

女子始生而衣裼,稍長而鞶絲,柔道也。七歲則男女不共食。十歲則不出於戶,姆教之,婉娩聽從;執麻枲,治絲繭,以共衣服;觀於祭祀,納酒漿菹醢。自為女子而婦則已嫻矣。

故適於夫則能順。雞初鳴,盥漱笄總,佩刀帨箴管以適舅姑之所,下氣怡聲,問衣燠寒,進食則唯所欲。舅姑所愛則愛之,所敬則敬之。其相夫也,正色而專心,節言而慎行,不媟黷以開隙,不忿怒以乖恩。夫有善則祗遵其命,有過則曲匡其失。此柔順之義也。

自帝王之后妃,以至卿、大夫之夫人及士庶之妻,莫不有家焉,莫不有子焉。仁以睦親,儉以持身,勞以執務,則內治修矣。敬以教胎,賢以逮下,勤以董學,則胤嗣昌矣。婦德若斯,庶其無咎矣乎!《易》曰:「恆其德。貞:婦人吉。」言從一而終也。

伯姬、貞姜,不辭水火;孫妻、段女罔愛肌膚,史策美之。

御叔之婦,賈充之妻,雖《蝃蝀》無以刺其淫,倉庚無以療其妒矣。

兄弟

[編輯]

兄弟分形而連氣,父子之紀也。弟念天顯以恭厥兄,兄念鞠哀以厚子弟。居則篤其愛,危則協其力,喪則懷其憂,人倫之本立矣。

故資於事兄以事長而敬同,資於帥弟以帥下而愛同。愛敬盡於弟兄,而和豫彰於上下、施於家國,此孝弟所以通神明也。

漢景車輦,唐明枕被,友愛之稱,昭布前史;而公卿士庶,分財讓爵,急難全孤,亦往往見稱。

夫兒女易得,兄弟難求,必內不惑於妻孥,外不間於讒慝,則友悌斯全。《詩》曰:「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或曰:「使周公管蔡,生居寒祚,寧至胥戕?」是殆不然。夫象每危舜而無害於國,故舜以恩斷義;管蔡欲危周公而有害於國,故周公以義斷恩。然則遼祖三釋於刺葛,與舜同仁;唐文致決於建成,與鄭伯同恩矣。

體仁

[編輯]

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獲其利而莫知所由始,天地之德也。人得之則為仁,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治人,人之行也。

上下相親之謂仁。故堯如天而民協和,舜好生而民風動。志士殺身以成仁,故逢、干捨生以匡君,巡、遠捐軀而徇節。除天下之害之謂仁,故文武赫怒以安民,仲尼據法而誅卯,仁之道至矣哉!

帝王溥惠於博施,眾庶推心於立達,大小之量雖殊,而純篤之誠惟一。《易》曰:「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夫仁者,內慊於己而不務其名,故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若夫項籍刓印於有功,陽谷進酒於將戰,其為仁也,不亦異乎?

弘義

[編輯]

得失殊致,取捨攸分。憧憧往來,紛紜瞀眩,微義其曷制之?義者,國之維,人之路也。上好義則民服,下好義則君安。

故君王正其義,不謀其利,尊賢為大,惟善為寶,勞而不怨,欲而不貪,使民相觀而善以成其俗,敬法而終事,循分以淑身,守望相助,疾病相扶,財毋苟得,難毋苟免,爭於為義而恥於為不義,此治國之風也。

義理彰則功利息,故兵出而民知所庇矣。信與民期,以奪敵資,敵國之民望之若父母,如此則擴地滋廣而得民滋眾。首仁尾義,天之道也《詩》曰:「豈弟君子,四方為則」。其是之謂乎?

若乃夷、齊讓國,巢、由潔己,爰旌目之吐餐,公沙穆之辭貨,程嬰、李善敦節於死生,虞卿、孫嵩篤誼於患難,田橫海島相殉之徒五百,臧洪東郡同難之士八千,亦各言其志也。嗚呼,烈哉!

敦禮

[編輯]

辨上下,定民志,莫切乎禮。其為教也微,其閑邪也於未形,故君子貴之。

禮有情有文。忠信,禮之情也;威儀,禮之文也。緣情而制文,貴賤有等,衣服有別,上不逼下,下不僭上,男女異路,車從中央,民乃知讓矣。是以富者不驕,貧者不濫。以之居處而長幼明,以之服政而官爵序,以之蒞戎而武功成。民皆愛其死而忘其生,聖人所以藏身之固也。

故禮有周折之容,而樂有歌舞之節。正人足以副其誠,邪人足以防其失。和以遠怨,敬而不爭,禮樂明備,天地官矣。《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夫禮之禁亂,猶坊之止水。去舊坊者必有水敗,廢舊禮者必有亂患。漢承秦敝,習為綿蕞,猶賢乎已。

晉人放達,以乖名教,能無及乎?石大夫之拭路馬,苗晉卿之下公門,猶存古道。若謝安之不廢音樂,王珪之下同庶人,胥失之矣。

察微

[編輯]

使安危災慶若高山之與深谿,恆人辨之矣。萬事之化,莫不起於細而成於鉅。惟智者以近知遠,以往知來。君子所貴乎察微也。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吉為凶始,凶為吉先。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數不可以臆測者多矣。

防有所不及者,堤容蟻而漂邑,煙一泄而燎原。慮有所不周者,張毅好恭而病熱,單豹好術而傷虎。

蓋知之難如此,況見善而怠、時至而疑者乎?騏驥珍其速至,莫邪寶其立斷。蚤見而豫備,斯為得之。子曰:「知幾其神乎?」

婦寺與政而漢危,大臣爭權而魏亂,儲宮不慎而晉隳,侈欲弗戒而唐禍,抑可畏也。夫國柄分散則釁及其君,家政旁落則災及其主。故修身者謹細行,圖治者防未然。嗚呼,慎之哉!

昭信

[編輯]

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虧。月形乎天而群陰化乎淵,所感者信也。天非信不生,地非信不成,人非信不立。可與為始、可與為終、可與尊通、可與卑窮者,其唯信乎!

信於君心斯美惡不逾,信於名斯上下不幹,信於令斯時無廢功,信於事斯民從務有業。信蓋在乎言前矣。

故君子不以言譽人,則民作忠。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身。是以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昔齊桓聽管仲之說,德顯於會盟;晉文賞雍季之言,義彰於持後。雖在霸者,尚以信著。

日中詭而殷虛,烽火戲而周敗,可勿凜諸?《易》曰:「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夫志士勵不期之節,哲人懷可復之言。故季劄解其寶劍,展禽明其岑鼎。若新垣平之上書,劉仁軌之眩己,到茂灌之負交,所謂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惡者歟!

知人

[編輯]

人生而有陰有陽,多隱情飾貌以攻名。察其所安,真偽晰矣。故官必擇賢,遊必擇交。十步之間有茂草,十室之邑有忠信。殷紀三仁,衛多君子。賢才之生,寧拘時地哉?

才之大者,上志而下求,於物有不知,於人有不見,故曰「大匠不斫。」人不忠信而多智能,譬猶豺虎不可身邇;必先其仁義而後親之。木尺而節,玉寸而瑕,掄材不必求其備。救溺者儒,追逃者趨,立功不必中於繩。能知人斯無棄人矣。三人行必有擇焉。戚施直鎛,籧篨蒙璆,矇瞍修聲,聾聵司火,人之為益,不亦多乎?

明珠暗投而按劍,蟠木先容而不忘。智者決策於愚人,賢士程能於不肖,自古愚之。況乎流言無實,毀譽成黨,梁國見黎丘之鬼,海濱聞逐臭之夫。此宋徽所以失國,曹爽所以亡身也。如荊文之甄賞,趙襄之信倚,第五倫之鑒拔,郭林宗之品藻,豈易得哉?

厚生

[編輯]

進業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泰平。泰平者,極治之稱也,獨以民食得之。倉廩充而衣食足,爭訟息而教化興,其為泰平也諒矣。

神農大禹之為治也,本之以穀而用弗窮,通之以貨而民不倦。金生粟死,管仲權其重輕,糴貴糴賤。李悝時其斂散,取之有節而制之有方,使工不失務,農不失時,土不失養,官不失祿。是謂和德。

夫民地著而衣食。饑不食,寒不衣,慈母不能保其子矣。魯宣、秦始,反裘負薪。董仲舒、蘇威、耿壽昌之說,亦猶行古之道也。

周人井田遠而難復,漢人井田疏而難行,編戶逸為惰遊,良疇盡於豪奪,良可深念欲拯其敝?因田定稅,莫如唐人平賦之書;斂輕散重,必用歷代常平之制。不幸有饑荒轉徙,則以富弼知青之法濟之民生,庶其無慮乎?張全義之撫河南,載諸史冊,不以人廢意可也。

教化

[編輯]

《禮》正月始和,懸教法於象魏以眎萬民,浹日而斂之。乃施於邦國都鄙。

其教民也,比閭相保,族黨相救,不獨親其親、子其子,皆有側怛之愛焉。老坐於里塾,時民出人,觀其長幼而導之遜讓。田野造次之間,見教化之權輿矣。月吉而讀法,有糾有勸。小學謹其少儀,大學修其三物,賓之飲射之禮,以合其教。學成,則大比而材諸官。其與於辟雍也,與冑子齒。蓋自邦畿以達天下,無人不學,無地非教,休風偃物,淳化玄通,猗歟休哉!

漢武表章而學官廣厲,明帝講說而介士通經。三代以還,於斯為盛。文翁、延壽,蜀、穎之教興;韓愈、常袞,潮、閩之化洽。所謂「儒以道得民者」乎?

昔之善為教者,孔、孟之後,有王通;程、朱之前,有胡瑗。三才九疇,或在布衣。彼借耰鉏而德色,廢學校而不修,揆厥由來,真名教之罪人也。

儉德

[編輯]

卉棲血歠,攣領燔勝,邃古淳風,漸以文而代質。有熊氏作,益為黼黻、玄縜之飾,端璧瑞以奉天,委珩牙而嫮武。西陵勸織,《承雲》導和,亦已稱備物矣。

爰暨陶唐,文明彌著,貢賦攸同,乃復為茅茨土階,葛衣糲食。意儉為吉德,不必裁以禮。衷抑聖人制用,豐約各有適耶。子曰:「菲飲食,惡衣服,卑宮室,禹無間然。」蓋以其致孝而勤民也。所謂繼治者,其道同歟。

車酒騎炙,實開亂源。故章台麗而楚衰,阿房成而秦潰。乃至街衣綺珥,肆設帷帳,以示矜誇,流弊極矣。漢文克儉,遂欲上追堯禹。晉武雉裘,唐明珠繡,始雖焚棄,究乃汰侈,誠好名遺實,有初鮮終者也。

公孫布被,汲黯致譏。況夫棟駭仙靈,艦驚丹鏤,鷸冠獸炭,錦幛金鋪,何其怙侈而滅義乎。夫儉者,外以節用,內以制心。君子不盡利以遺民,故仕則不稼,田則不漁。公儀休之拔葵焚織,深有取焉。

遷善

[編輯]

善無常主。自以為善,斯不善至。自知不善,斯善至。是以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易》曰:「冥豫,成有渝,無咎。」殷湯不吝,周宣補闕,漢高吐哺,光武回輿,所稱無咎者乎?夫人喜聞無過則諛者日進,此田巴所以致規於齊君也。

故君有爭臣,父有爭子,士有爭友,則躬備令聞而動無過舉。顏淵亞聖乃稱不貳,蘧瑗大賢猶曰知非。故履重考祥,言貴忠告。割痤至痛,啜藥至苦,然而為之者,便於身也。

人不可以過自棄。故周處勵於忠信,士安勤其博綜。人不可以過棄人,故鄭均曲諫於弟兄,林宗訓義於鄉里。君之於臣也,矜其瑕而湔其累,故秦釋孟明之罪,漢收魏尚之功。孰謂遷善而非盡善乎?

厲人夜半生子,急取火而視之,負惡者未嘗不自知也。知而遂非,或乃振斧鉞以立威,建官司而監謗,詭辭自飾,長惡靡悛,何以免迷復之凶哉?

務學

[編輯]

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性至善無惡,而習或淆之,故軌之於學,以復性而成德。

德成於勤,荒於嬉。大禹惜陰,周公待旦,仲尼之韋編三絕,管寧之藜床半穿,所稱自強不息者乎?博聞多識,敦善行而不怠。達天人,弘道義。顯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獨善,學之大者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學必慎其所親。攻玉以石,浣布以灰,學必珍其所藉。弓待㯳而後調,劍待砥而後利,學必勉其所難。舜禹之至,入山詢牧,入水咨漁,學必廣其所納。揆厥旨要,歸於全天之所生而勿敗焉。故曰:「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

愛親而敬長,睦眾而親仁,吾必謂之學矣。何必以德行、問學徑別區分,辨朱、陸之同異哉?雖然,周覽圖籍,研綜古今,所以括而羽之。墳典索丘,肇自三皇,而謂「皋、夔、稷、契,所讀何書」,將與於不學無術之譏矣。

重農

[編輯]

粟者,國之大用,政之本務也。是以帝王之道,民莫先乎農,民農則志樸而產重,志樸則易使,產重則難遷。

苟舍本趨末,則好智而多詐,產約而輕徙。倉猝遇患,皆有遠志而無居心。然而金銀珠玉,天下之大害也。聖人知其然,故貴五穀,賤金玉,以敦本抑末,而務民於農。《夏箴》曰:「中不容利,民乃外次。」

《豳風》察其重穋,《周官》辨其土宜。歷代賢君,躬親耕,後親蠶。莫不申勞農之典,立勸桑之制。或下詔以敦勉,或設官而商度。重其力,俾與孝弟同科;惜其功,不以小故徵召。故國無敖民,地無曠土,而儲蓄足恃。

夫農必敬時而愛日。粟相若而舂之,得時者多米;米相若而食之,得時者解饑。故與人以財,不若毋奪其時;與人以食,不若毋奪其事,此重農之深旨也。秦、隋虐使其民,男不得耕,女不得織,丁壯盡於矢刃,衰弱填於溝壑,本既傾矣,枝將焉附?若召信臣、鄭渾者,其知務乎?

睦親

[編輯]

九族和則動得所求,靜得所安,家國之通義也。君子因睦以合族,厚骨肉,廣枝葉。山川設險,非親弗居;情雖不同,無絕其愛。親者乃不失其為親焉。

昔周人從建維城,盛則旦奭相其治,衰則晉、鄭扶其弱。故宗親者,君之所以自衛也。名分既定。尊卑懸異,必恩義俯逮,乃獲盡其歡心。上篤於親,斯民興於仁矣。

周平棄族,《葛藟》致譏;晉武不親,《杕杜》興刺,矧縱尋斧哉!秦罷分封,魏疏同姓,咸孰淪胥然。漢初指過於股,亦致釁興吳楚。益太重則傷恩,而有尾大之患;太輕則傷義,而有枝弱之虞。故愛雖隆,必節以禮;體雖貴,必昭以度,褒表功德,深固根本,恩至義盡,睦親之道也。

禮之行於家國者,必統於一。故寶玉可分於伯叔,富貴不加於宗子。公藝同居,仲淹敦義,其仁者之禮乎?馬授、樊重,君子稱之。若城陽腐穀,陳輿開隙,懷徹分明,且不能同人於宗矣。

積善

[編輯]

善者天人所以授受。故曰「繼之者善也」。若川然有原,以邛浦而後大。欲盡人以合天,必謹正其所積。積善者不期慶,而慶臻焉。鼓宮宮動,鼓角角動。山雲草莽,雨雲水波。黃帝曰:「芒昧。因天之威,與元同氣。」是以堯為善,而眾善至。周積忠厚,漢積寬仁,咸昌厥祚。天道彰矣。

積善於身者,行不愧影,寢不愧魂。積善於家者,宗族稱孝,鄉黨稱弟。若乃扶危難,恤羈孤,念乏絕,通有無,危言切諫以申幽,慎罰緩刑而全物,所謂邁種其德者乎?田蚡飛語,義縱摯擊,牛輔筮殺,劉瑀叫呼,殘忍怨毒,嗟何益哉?

雖然善積而名成,非覬之也。為善而近名必生事,生事則釋公而就私,置數而任己,治不修故而事不須時,其為善也與為非奚異?有其善,喪厥善。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君子慮善以動,動惟厥時。厚濟不居其惠,多與不求其報。功蓋天下,不施其美;澤及後世,不有其名。是之謂善積。

愛民

[編輯]

大道之行也,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使民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亦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是謂大同。夫上之視民猶赤子也,赤子有欲,呱呱弗能出諸口,父母已意及之,謹其乳保而察其寒燠,赤子之欲斯適。治民者亦然。

養其生而弗傷,厚其財而弗困,節其力而弗極。不煩不擾,民自美安。如鳥覆卵,無形無聲而惟見其成。持家之長,惠及子孫;撫運之君,澤流天下,率斯道也。

天之愛民甚矣。一物失所,元氣為之舛戾。故人勞則星動於天,政乖則石言於國。為人上者,慎之哉!唐堯加惠於民,西伯施仁於無告,漢文帝賑恤於孤寡,明帝存養於篤癃,可謂知先務矣。

武都綏聚,桐鄉恩遇,清河涕沱,懷州收瘞,古之遺愛也。彼郡無犬吠,人稱臥虎,誣民為叛,違詔征租,所謂狼牧者歟?夫鳥窮則啄,獸窮則攫,故財盡必怨,力盡必叛。周官六養,齊政九惠。悅以先民,而民從之。惠盎所以貴愛利者,可思已。

慈幼

[編輯]

人之生幼而後長,國之政先生聚而後教訓。《周禮·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居則愛之,故掌幼設官,胎養賜穀;患則恤之,故《禹書》鑄幣,唐詔酬資;罪則原之,故悼不加刑,罰弗及嗣。德綦厚,制綦詳矣。

越,小國也,恩遍於童子,以能成霸。故十歲以下,上所長也;十一以上,上所強也。男子二十而始傅,愛其力也。

仲春之月,奮木鐸以令於生子者。子之將生也,父使人日再問之,擇於諸母,求其寬裕慈惠、慎而寡言者,使為子師。咳而名之,獻諸州伯。能食能言,莫不有教。愛而勞之,親其賢而憐其無能,慈之至也。張裔置產,朱暉受託,崔琰撫恤,孫權教養,所謂兼愛者乎?

夫人,父生之,君育之。守令者,宣上德而究之民者也。武威革其妖忌,陳國致其米肉,任昉供資,韓愈償直,抑亦能其職矣。苟坐觀入井內無怵惕惻隱之心,其異於麻叔謀也不能以寸。

養生

[編輯]

大人以群生為生,以各遂為養。呼吸元氣,而天之熙熙於春台,黃帝所以永年也。入海求藥,祠灶化金,甚惑滋甚。養生者能弗損之,斯益矣。

養而彌損者,則以奉之過厚而用之過勤。室太多陰,台高多陽。馳騁精神,殫竭聰明,皆生之累也。天地之大,猶節其章光,況於人乎?

故君子寧其身而天下平,靜其心而天下治。外不滑內,則性得其宜;性不攖和,則德安其位,全生之道也。夫形恃神以立,神恃形以存,生之於人大矣。夫子言語有節,食息有宜,明道以淑人,垂訓而傳世,亦以善其生爾。

若夫潛山隱谷,棄智黜聰,雖復久視可成,猶之養其一體。必也君明臣良,興化勤政,所養乃大。語有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養群生者,寧憚於勞心哉?

懲忿

[編輯]

以義度人,則難為人;以人望人,則賢者可知。故君子容以養德,忍以濟事,犯而不校,從容以和,所以敦恕而息爭也。

文書釋咎,箭笴蠲嫌,誠帝王之休德。矧分在臣民,而忿戾以逞乎?苟性情宕佚,血氣方剛,任其所偏,罔知裁製;輕俠成俗則睚眥必仇,議論分曹則抑揚逾實。甘為怨府,以長厲階。漢唐而降,澆風接踵,誠仲尼所謂惑也。

夫祁奚舉善,為其可嗣。若籍以釋憾,則矯枉失中,必恩怨渾忘。唯國是務,乃和而不同者乎?婁師德、公孫弘、王旦,庶幾近之。若夫蠶女爭桑而構兵,亭人灌瓜而稱謝,安危之機介於絲發。與其遇患而思懲,曷如夙懲而無患歟?

窒慾

[編輯]

多欲者必放於利,放於利必重賄。賄聚於公則國敝,聚於私則家危。長國家者,輕財賄而嗜令名,斯欲而不貪矣。

飲食男女,節之以禮;耳目娛適,授之以度;謀慮經營,範之於道。以率其下而民從之。公孫僑之相鄭也,桃李之垂者莫之援,錐刀之遺者莫之舉,幾於賞之而弗竊焉。秦入觀寶,楚國蒞以群賢;梁惠瑋珠,齊威稱其千里。誠審所欲也。

故牧民者秉義黜利,廉儉是先。廉則絕私,儉則寡慕。伯武詢絹,隱之酌泉,裴潛掛床,孔奐卻被,皆確乎不拔。以道化人,民愜所願而無競心。窒己之欲以能窒人之欲,其利溥矣。

徇利之夫,厚顏斯甚。割剝萌庶,讎斂貨財。見金而不見人,知得而不知喪,欲盈惡稔,而顛隕隨之。故《傳》曰:「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履謙

[編輯]

登山者處已高矣,左右視,尚高於己,非他山盡高,目則然也。立身者行已賢矣,左右視,尚賢於己,非他人盡賢,心則然也。君子卑以自牧,正內愜其心爾。

慮存正己,色不矜人。智而能愚,勇而能怯。位高而意下,祿厚而志約。功懋承之以畏,德盛持之以恭。保善於已成,防愆於未發。懷自盈之懼,恥過實之聲。見君子之心焉。

故禮觴酒豆肉,讓而受惡,則民不犯齒;衽席之上,讓而坐下,則民不犯貴;善稱人,過稱己,則民不爭;善稱尊;過稱己,則民忠孝。謙之為益,弘矣哉!

江海之為百穀王者,以其能下。《易》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漢光武、魏孝文有之。郤克、叔痤戰勝而讓功,孔霸、伊馛恩加而辭位。樊宏魂慚於食邑,無忌心怵於要樞,其亦知所履乎?王渾表奏,何如廉頗之負荊?至於僧達焚床,子顯揮扇,皆以最缺虛容,致貽嫌咎。傲不可長,信夫!

謹言

[編輯]

精喻者不待言,不獲已而有言,榮辱分矣。居室之詞,應乎千里。幾事不密,至於害成,君子所以慎密而弗出也。口之溺人也甚於淵,故言必稽其所終,聽必原其所始,豈特金人之慎哉?

宋景動天,漢文懷遠,郤虎勝敵,千秋悟君,善言之效也。深而弗露者,仲尼以不應為答,周公以不聞為納;匿而反彰者,東郭觀形於臂舉,衛姬望色於高足。故口有不言之謀,耳有無聲之聽,其不可忽如此,矧頰舌之間乎?

宋使之報寇,避害而趨利;澄子之援衣,睹形而忘實;惠子之卻炬,交淺而談深,言乃為天下病。楊惲、何綏,禍成於簡傲;京房、張宿,獲戾於漏泄。始知安世佯驚,魯恭潛益,陸元方緘封之匣,李德裕精思之亭,咸慎厥樞機,可為楷模矣。

夫居其位,不可無其言。故鄭重四賢,魯矜一諾。周襄卻請隧之妄,王孫折問鼎之奸,莫不藉為命以安邦,托立言而不朽。雖復謹之又謹,其亦有不獲已者歟?

慎行

[編輯]

進德修業,淑身以接物者,其唯行歟?一念肆而庶事乖,一刻忽而終身悔。甚哉,不可以不慎也。君子不患人之非己也,不為可非之行而已。遵道而行,待時而動,斯行無不宜。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斯行無所疑。慎也者,行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詩》曰:「小心翼翼,古訓是式。」

夫行起於幾微而動乎天地,吉凶以之生。故修政而桑枯,錄冤而雨澍。受脤失敬,執玉乖容,貌之不恭,遂為身咎。況恃勢以自專,怙權而虐物,貽譏賈禍,豈其不幸乎?

慎行者執虛如執盈,入虛如有人,蘧伯玉有之。河間、東平,藩屏之令器,曹參、孔明,輔弼之碩德,抑其倫也。夫狂者走,逐者亦走;懼者顫,寒者亦顫,乃同形而異實。廉者貧,貧者未必皆廉;忠者死,死者未必皆忠,乃同事而異情。觀行者審諸!

愛物

[編輯]

天地訢合,煦嫗覆育而滋萬物。故君子之用物也,有不可廢之禮,而有不忍盡之心。鳥獸之肉足登於俎,皮骨毛羽足供於器,物具而罔有過求,愛已行乎其中矣。孳尾紀於《堯書》,攸居著乎《禹貢》,商開三面之網,周憐屋上之烏,抑仁政之施乎?

竭澤而漁,非不得魚,而明年無魚;焚林而獵,非不得獸,而明年無獸。制之以節,斯民用弗窮。《禮》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犬馬雖微,猶施帷蓋,詎有暴殄之失哉?

齊矜觳觫,宋避螻蟻,仁之端也。單父舍夜得之魚,中牟馴將雛之雉,可以觀治焉。蕭宏食品充盈,朱異珍羞腐敗,識者所譏。若梁武帝之面為犧牲,則愛物而廢禮,異乎夫子之存餼羊矣。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