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取善集/卷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道德真經取善集
◀上一卷 道德真經取善集卷之十一 下一卷▶

道德真經取善集卷之十一

宋饒陽居士李霖集

江海為百穀王章第六十六[編輯]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

顧歡曰:江海處下,故百穀宗之。王者居謙。則萬物歸之。

故能為百穀王。

唐明皇曰:言江海所以能令百川朝宗而為王者,以其善居下流之所致也。故《易》云:地道變盈而流謙。此舉喻也。故地道用謙,則百川委輸而歸往。聖人用謙,則庶民子來而不厭爾。

直以卑下,故能為百穀王。王者,歸往之義。能下,下則民歸之如水之就下。

是以聖人慾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

河上公曰:欲在人之上,法江海處謙虛。欲在人之前,先人而後己也。聖人在民上為王,不以尊貴虐下,故民戴仰而不以為重。聖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後,民親之若父母,無有欲害之心也。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呂吉甫曰:聖人之有天下也,以言其位,則固歌上人也。然以孤、寡、不穀為稱,而受國之垢與不祥,則以其言下之也。以言其序,則固欲先人也,然迫而後動,感而後應,不得已而後起,則以其身後之也。夫唯以其言下之,則處上而人之不重,不重則以戴之為輕矣。以其身後之,則處前而人不害,不害則以從之為利矣。不重不害,此天下樂推而不厭也。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羅什曰:心形既空,孰能與無物者爭。

呂吉甫曰:夫以其言下之,以其身後之,則不爭者也。樂推而不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也。非體玄德者,其能若是乎。故曰: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此章以謙下為主。江海善下,故為百穀王。聖人言下身後,故天下樂推而不厭。夫孰能與謙下者爭哉。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編輯]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杜弼曰:肖,似也。不與物同,故曰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蘇子由曰:夫道曠然無形,頹然無名,充遍萬物,而與物無一相似,此其所以為大也。若似於物,則亦一物矣,而何足大哉。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御註:肖物者小,為物所肖者大。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故似不肖若肖,則道外有物,豈得為大乎。

王弼曰:久矣其細,猶曰其細久矣。肖則失其所以為大矣。故曰: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呂吉甫曰:天下徒見我道之大,而謂其似不肖,而不知其所以大,固似不肖也。何以言之,大道汎兮,其可左右,無乎不在者也。彼其無乎不在,無可疑者,謂之似不肖而不知,其無不在而似不肖,乃道之所以為大也。蓋萬物莫非道也,則道外無物,則無所肖者,此其所以為大也。若有所肖,則道外有物矣。道外有物,則道有所不在,其尚得為大乎。

王元澤曰:肖者有所似道,為萬物祖。故體道者,物當似我,我豈似物乎。蓋有所似,則是象彼者也。象彼則彼必大,而我小矣。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

唐明皇曰:我道雖大,無所象似,然有此三行,甚可珍貴,能常保倚執持,可以治身治國也。

王元澤曰:凡此三寶,皆俗情所謂小,而乃至人之所以為大也。

一曰慈,

王元澤曰;慈主於愛,愛物仁也,而獨稱慈者,化則廣德以覆下,於末為盛矣。老子方語其本,故不曰化,而曰慈。慈者,父道七之本,而不假為者也。唐耜曰:慈,愛也。《禮記》曰:為人父者,止於慈玆益也。慈者,人之本。父子之道,天性也。人之慈孝,自得於所性之中,無待於外矣。仁者人也,以兼愛為心,去性遠矣。老子方明道德之要,故以慈為寶。

宣聖五常,以仁為首。釋迦十戒,以殺為先。三聖雖殊,以慈為本則一也。

二曰儉,

顧歡曰:寶精愛氣,不為奢費。

呂吉甫曰:其行身也,徐而不費,以約為紀,非儉乎。

儉,德之共也。大禹修身,以克儉為費。文王為治,以節儉為化。儉之為德大矣哉。《書》曰:恭儉惟德。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顧歡曰:履謙居後,不為物先。

呂吉甫曰:未嘗先人,而常隨人,人皆取先,己獨取後,非不敢為天下先乎。

王元澤曰:於易則謙是也。天地人神,皆以謙為貴,故聖人寶之。

孔聖以仁道為本,以儉讓為德,亦寶此三者而已。

夫慈,故能勇;

王弼曰:夫慈,以陳則勝,以守則固,故能勇也。

呂吉甫曰:夫慈為柔弱矣。而能勝剛強,是能勇也。

孟子曰:仁者無敵。帝舜性仁,形為四罪之誅。成湯克仁,能勝夏桀之虐。文王視民如傷,可謂慈矣,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豈非勇乎。

儉,故能廣;

顧歡曰:治身愛氣,則性命自延。治國愛人,則德化自廣。

儉以修身,則精神不費。檢以治國,則財用有餘。《書》曰:慎乃儉德,惟懷永圖。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御註:不爭而善勝者,天之道。道之尊,故為器之長。

河上公曰:不為天下首先,成器長,謂得道人也。我能為道人之長也。

舒王曰:不敢為天下先,則物莫為之先,故能成其器長。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後,且先。死矣。

御註:世之人知勇之足以勝人,而不知慈乃能勇。知廣之足以夸眾,而不知儉乃能廣。知器長之足尚,而不知自後之為要,則剛強之徒而已,有死之道焉。

顧歡曰:棄拾慈悲,且為勇敢,謂負氣輕死,以不懼為勇。不寶其氣,而捨散其精,不愛其人,而廣用其力,舍其後己,但為人先,所行如此,動入死地。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御註:仁人無敵於天下,故以戰則勝。民愛其上,若手足之捍頭目,子弟之衛父兄,效死而弗去,故以守則固o

唐明皇曰:用慈以戰,利在全眾。用慈以守,利在安人。各保安全,故能勝固爾。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御註:志於仁者,其衷為天所誘。志於不仁者,其鑒為天所奪。則天所以救之衛之者,以慈而已。此三寶所以慈為先。

河上公曰:天將救助善人,必與慈仁之性,使能自營助也。

王元澤曰:三寶皆以慈為心,言天救衛之者,以其慈故也。

此章言道大而為寶者三,三寶之中,以慈為本,故篇終言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善為士章第六十八[編輯]

善為士者不武;

盧裕曰:士者,將帥不武,謂不以武凌人。

呂吉甫曰:士之為言事道,而以將人為任也。事道、則不爭勝,將人則用人之力,何所事武。若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

善戰者不怒;

御註:上兵伐謀,而怒實勝思。

河上公曰:善以道戰者,禁邪於心胸,絕禍於未萌,無所誅怒也。

舒王曰:不怒則善戰。

呂吉甫曰:為士而無所事武,則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固其宜也。

戰,危事也。善戰者,弔民伐罪而已,豈有私怒以用危事而害民者哉。若湯放桀,武王伐紂是也。

善勝敵者不爭;

御註:爭,逆德也。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勝敗特未定也。不武所以成其武,不怒所以濟其怒,不爭所以彌其爭,三者皆出於德,故曰善。

河上公曰:善以道勝敵者,附近以仁,來遠以德,不與敵爭,而敵自服。劉仁會曰:德感物賓,故曰勝敵。兵刃不交,故曰不爭。

爭,逆德也。不爭而勝,乃為善也。·兵貴伐謀,不重交刃。百戰,百勝,非用兵之善也。善用兵者,不戰而勝,善之善也。

善用人者為之下。

御註:智雖落天地不自慮也,故智者為之謀。能雖窮海內不自為也,故能者為之役。辯雖彫萬物不自說也,故辯者為之使。

河上公曰:善用人自輔佐者,當為人執謙下也。

纂微曰:善用人者,以謙不以力。故用輔弼之臣,則比之股肱心膂。用將帥之臣,則跪而受鐵,行而推轂。

是謂不爭之德,

呂吉甫曰:體道者不爭,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則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是謂不爭之德也。

是謂用人之力,

御註:聰明者竭其視聽,智力者盡其謀能,而位之者無智也。

呂吉甫曰:體道者,能下人。能下人者,人樂為之用,而不自用。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御註:無為為之之謂天,不爭而用人,故可以配天,則至矣不可以有加矣。故曰:古之極極至也。木之至者,屋極是也。

此章言善為士者不武。夫不怒不爭,用人之力,是不武也。德則不爭,力則用人,故可以配天,無為而無以加矣。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編輯]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御註:感之者為主,應之者為客,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謂之應兵。應兵為客者也。

顧歡曰:在國先舉,在陣先動為主。和而不唱,迫而後動為客。先舉先動,驕盈必危。今欲順天應人,以自全保,既不先舉,是不為主,不得已而用,是故為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

御註:不嗜殺人,故難進而易退。

呂吉甫曰:主逆而客順,主勞而客逸,進驕而退卑,進躁而退靜,以順待逆,以逸待勞,以卑待驕,以靜待躁,皆非所敵也。

王元澤曰:不勇於殺伐。

是謂行無行,

御註:善為士者不武,行而無跡。

唐明皇曰:為客退尺,不與物爭,雖行應敵,與無行同矣。

張君相曰:兵由彼起,我實不行,應物而動,雖行無行。

王元澤曰:至仁之兵,有徵無戰,與無行同。

攘無臂,

唐明皇曰:攘臂所以表怒,善戰者不怒,若無臂可攘。

仍無敵,

御註:善勝敵者不爭。

顧歡曰:仍,引也。人既服德,則班師振旅,雖欲引敵,無敵可引。

執無兵。

御註:用人之力,故無事於執兵。

唐明皇曰:執兵所以表殺,今已慈和為主,故雖執兵,與無兵同。

王元澤曰:雖有戰之名,前無敵者,故與不戰同。

禍莫大於輕敵,

成玄英曰:內明敵前境也,輕染諸塵,則致三塗之禍。

輕敵則幾喪吾寶。

成玄英曰:幾,盡也。輕敵則好勇而不慈,廣貪而失儉,好進而不退,盡失前三寶。

呂吉甫曰:苟為不能出於無為,知主而不知客,知進而不知退,是之謂輕敵。輕敵則喪吾之慈,而失七民愛物之心矣。

故抗兵相加,一展者勝矣。

唐明皇曰:抗,舉也。兩國舉兵以相加,則慈哀於人者勝。

王元澤曰:哀憐之心,慈也。慈故能勇,所以勝。一本作相若,亦通。若之言兵刃相敵也。

此章言用兵出於不得已,故為客,退尺。不敢輕敵,恐喪其寶,故舉兵相加,慈哀於人者勝。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編輯]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御註:道炳而易見,故載之言,則甚易知。要而易守也,故見之事,則甚易行。孟子曰: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故道無難,而天下無不能有難,不能者,不知反求諸己爾。

蘇子由曰:道之大,復性而足。性之妙用,見於起居飲食之間爾。聖人指此以示人,豈不易知乎。人能體此以應物,豈不易行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況行之乎。

易則易知,近則易行,以其至易也。非思慮擬議之所能喻,所謂不慮而知也。以其至近也,非步驟遲速之所能至,所謂不行而至也。用智以知之,則淺矣,故天下莫能知。用力以行之,則莫能至,故天下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御註:言不勝窮也。而理為之本。事不勝應也。而道為之主。順理而索,循道而行,天下無難矣。

言以無言為宗;事以無事為君,得其宗而易知,識其君而易行,天下不能知、不能行者,不知其宗與君而已。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蘇子由曰: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進也。使道可以言盡,則聽言而足矣。可以事見,則考事而足矣。惟言不能盡,事不能見,非合言而求其宗,遺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蓋古之聖人,無思無為,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則思慮之所不及,是以終莫吾知也。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河上公曰;希,少也。唯達道者,乃能知我,故為貴也。

纂微曰:至道之言,有宗有君,惟明者知之,故希少矣。

惟知者少,此所以為貴也。使淺識以知聖人,則豈足貴邪。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河上公曰: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匿寶藏德,不以示人也。

王弼曰:被褐者,同其塵。懷玉者,寶其真也。聖人之所以難知,以其同塵而不殊,懷玉而不顯,故難知而為貴也。

褐者,麤淺之服。玉者,精貴之寶。被褐者,顯麤於外,和光同塵,若愚若昏,不殊於俗。懷玉者,藏寶於內,懷道抱德,匿名藏譽,不示於人。與氓中玉表者異矣。莊子曰:聖人懷之,眾人辯以相示也。此章言道易知易行,然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者,以言有宗,事有君也。夫惟有宗與君,是以知者少也。聖人所以難知者,寶此道而被褐故爾。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一[編輯]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呂吉甫曰:道之為體,不知而能知者也。知其不知,而以不知知之,至者也。故曰:知不知,上矣。雖知其不知,而以知知之,則其心庸詎而寧乎。故曰:不知知,病矣。

溫公曰:知之如不知,則遠怨。不知而強知,則招患。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唐明皇曰:夫惟能病強知之病,是以不為強知所病。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呂吉甫曰:夫惟知知之為病,而病之則反乎無知,而知不足以病之矣。故曰: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此而已。故曰: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南伯子綦曰:我悲人之自喪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後而曰遠矣。若子茶者,可謂病病者乎。

王元澤曰:病而不自知,病者終莫悟矣。

此章言道本無知,知其不知為上,不知而用,知以知之,則為病。聖人之不病者,知知之為病,而反乎無知,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編輯]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河上公曰:威,害也。人不畏小害,則大害至。謂死亡也。畏之者當愛精養神,承天順地也。

成玄英曰:內明威刑也,所謂經戒科律,大威即三塗惡趣北都羅酆之刑法也。言一切眾生,未解真理,愛樂世法輕而行之,則真中大刑,必將

至矣。

劉仲平曰:《詩》云:畏天之威,於時保之。蓋眾人不知畏天之威,故大威至矣。

有威可畏謂之威。眾人不知畏天之威,則無所不為。此天之大降其威虐,而禍罰所加也。故曰:大威至矣。《書》曰:罔不惟畏,弗畏入畏。

無狹其所居,

御註:居者性之宅。人之性至大,不可圍而曲。士不以語於道者,狹其所居故也。擴而充之,則充滿天地,包裹六極,無自而不可。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居。

唐明皇曰:神所居者心也。無狹者除情去欲,使虛而生白。

無厭其所生。

御註:生者氣之聚。人之生,通乎物之所造,而厭其所生者,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桔之反復則夜氣不足以存,彼保合大和而無中道夭者,無厭其所生故也。

河上公曰:人所以生者,以有精神。精神託空虛,喜清靜,飲食不節,忽道念色,邪辟滿腹,為伐命散神也。

劉仲平曰:無狹其所居,德之地也。無厭其所生,德之本也。德之地盡性也。德之本至命也。故聖人不以人滅天,不以故滅命。

王元澤曰:民性本自廣大流通,而世教下衰,不能使之復朴,乃蹙其居之廣而使狹,厭其生之通而使塞。夫唯狹其居,故民不淳而偽。唯厭其生,故民不厚而薄。彼聖人不然,使民逍遙乎天下之廣居,而各遂其浩然之性,則其有干威者乎。莊子曰:狶韋氏之圃,黃帝之囿,堯舜之官,湯武之室,此明世。世下衰漸狹其居也。彼聖人豈有優劣乎。而居乃漸狹者,所遭之時則然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河上公曰:夫唯獨不厭精神之人,洗心垢濁,恬惔無欲,則精神居之而不厭也。

顧歡曰:人不厭生,生不厭人,人不棄道,道不棄人。故曰:生與人相保,人與道相得。

《西昇經》曰:神常愛人,人不愛神,若人不厭其精神,則精神居之而不去也。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河上公曰:自知己之得失,不自顯見,德美於外而藏之於內,自愛其身以保精氣,不自貴高,榮名於世。

呂吉甫曰:聖人自知以常而不自見以外,其身知常而外其身,乃所以不狹其所居也。自愛以音而不自貴以遺,其生嗇而遺生,乃所以不厭其所生也。

劉進喜曰:保養真性,不輕染欲自愛也。謙卑靜退,先物後己,不自貴也。

明以自知而不自見以矜能,則其性廣而物不能蔽,所謂無狹其所居也。仁以自愛而不自貴以賤物,則其生全而物莫能傷,所謂無厭其所生也。夫然則豈至於干天之威乎。

故去彼取此。

顧歡曰:去彼見貴則威罰外消,取此知愛則生道內足。

此章言上失其大道之化,民亡其性命之真。故雖有可畏之威而弗畏也。唯無狹其居以盡性,無厭其生以至命,豈有干威者乎。是以去彼見貴,取此知愛,亦使民廣其居而不狹,保其生而不厭也。聖人去取,灼可見矣。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編輯]

勇於敢則殺,

顧歡曰:不懼曰勇,必果曰敢。謂見威不懼,必果無回,強粱使氣殺身之術。

成玄英曰:勇謂猛進也。敢謂果央也。殺謂死滅也。言進必果次,貪於世事則死滅也。

羅什曰:心定所行,果而望得,真去邪來,遂獲其罪,故言殺。

勇於不敢則活。

羅什曰:行柔弱唯善是與,則獲其利,言活活長生也。若進心虛淡,不敢貪染,則長生。

顧歡曰:謂獨立不懼,不敢有為,守柔盡順,活身之道。

舒王曰:莊子曰: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勇於敢以不必必之,故多兵而殺,勇於不敢以必不必,故無兵而活。

呂吉甫曰:用其剛強而必於外物者,勇於敢者也,則死之徒是也。故曰:勇於敢則殺。政其柔弱而無所必者,勇於不敢者也,則生之徒是已。故曰: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河上公曰:兩者謂敢與不敢也。活身為利,殺身為害。

王弼曰:俱勇而所施者異,利害不同。故曰:或利或害也。

呂吉甫曰:勇於敢者,人以為利,而害或在其中矣。勇於不敢者,人以為害,而利或在其中矣。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御註:畸於人者侔於天,人之所利,天之所惡,孰從而知之。

是以聖人猶難之。

御註: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雖聖人不敢易也。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御註:萬物之出,與之出而不辭,萬物之歸,與之歸而不逢,是謂不爭。消息滿虛,物之與俱,而萬物之多,皆所受命,是謂不爭而善勝。

唐明皇曰:此下言天道謙虛,以戒人事勇敢,天不與物爭,四時盈虛,物無違者,故善於勝。

不言而善應,

王元澤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福善禍淫,酬酢萬變,無一不生。

劉仁會曰:寂寞無聲,故曰不言。有感則報,故言善應。

不召而自來,

御註:有所受命則出命者能召之矣。萬物之紛錯,而天有以制其命,孰得而召之。健行不息,任一氣之自運而已。

繟然而善謀。

蔡子晃曰:雖坦蕩平夷,善能謀圖,善惡毫分不差。

王元澤曰:常易故坦然,知險故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御註:密而有間,人所為也。天則雖疏而無間。積善積惡殃慶各以其類,至所以為不失,且爭而後勝,言而後應者人也。天則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召之則至,難於知天者人也。天則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惟聖人為能體此,故不就利,不違害,常利而無害,所以與天合德,異夫勇於敢者。

曹道沖曰:物不能逃者,天網也。恢大疏略,物無漏者。

包羅上下六合,萬物不能逃其內者,天網也。恢恢,甚大。雖則疏略,賞善禍淫,毫分不失。此章言勇於敢與不敢。夫勇敢者天之所惡,雖聖人猶難於勇敢。下文言天道謙虛,當視以為法。

民常不畏死章第七十四[編輯]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顧歡曰:奈何,猶如何也。道德陵夷,刑罰深酷,則生不足懷,死不足畏。人不畏死,本由刑政之苛,如不慕大德以生,人更設嚴刑以懼,物民將抵冒而終不化修已。奢淫則精窮氣竭,萬神交落,動之死地,不能制情遣欲,更為險行驚神。

上失其道,民無常心,以抵冒法禁,何死之畏,上猶以死懼之,釿鋸制焉,繩墨殺焉,而亂終不止,則秦以下是也。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御註:天下樂其生而重犯法矣。然後奇言者有誅,異行者有禁。苟卿所謂犯治之罪固重也。

河上公曰:以道教化,而民不從,反為奇巧,乃應以王法,執而殺之,誰敢有犯者。老子傷時,王不先以道德化人,而先刑罰。

王弼曰:詭異亂真,謂之奇也。

常有司殺者殺。

唐明皇曰:如此奇詐之人,天網不失,是常有司殺者殺之。

杜光庭曰:司,主也。天之養人也厚矣。愛人也至矣。南官丹籙賞善而司生,北宮黑簿紀過而主死,天地萬神,司察善惡,以懲以勸,俾其革惡而遷善也。故有功者延年,有罪者奪筭,毫分無失,如陽宮之考較焉。天有司命四司之星,在虛危之間,人星之側,以司於人。此四司星者,《三元經》所謂天之司殺也。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河上公曰:人君欲代殺之,是猶拙夫代大匠斲木,乃勞而無功也。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矣。

河上公曰:人君行刑罰,猶拙夫代大匠斲木也,必方圓不得其理,還自傷其手。代天殺者,失其紀綱。不得其紀綱,則反受其殃也。

呂吉甫曰:聖人以道治天下者,宜如何哉。常有司殺者殺,勿代之而已矣。何謂常有司殺者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則司殺者天之謂也。刑戮者有出於好惡而不用於天討,則是代司殺者殺也。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者,則代司殺者殺,其傷可知。

此章言民無常心而不畏死,當先化之以道,不可威之以刑。若民畏死而為奇者誅之,孰敢有犯。然不可以自殺,而有天之司殺者,若代殺之,是猶代大匠斲,未有不傷其手矣。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