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類聚/卷三
衛生寶鑑[二]
[編輯][衛生寶鑑]
[編輯]川芎。〈氣溫,味辛。〉補血,治血虛頭痛之聖藥也。姙婦胎動數月,加當歸,二味各二錢,水二琖,煎至壹𧣴,服之神効。搗細,以紗羅羅過用。
蔓荊子。〈氣淸,味辛溫。〉治太陽頭痛、昬悶,除頭昏目暗,散風邪之藥也。胃虛人不可服,恐生痰。揀搗用。
秦艽。〈氣微寒,味苦。〉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痺,下水,利小便,療黃病骨蒸,治口噤及腸風瀉血。去蘆頭,鍘碎剉,桶內剉,竹篩齊之,用。
天麻。〈氣平,味苦。〉治頭風,諸風濕痺,四肢拘攣,小兒風癎驚氣,利腰膝,強筋骨。鍘用。苗謂之定風草。
麻黃。〈氣溫,味苦。〉發太陽少陰經汗。去蘆,鍘,微搗碎者三二沸,掠去上沫。不然,令人心煩。
荊芥穗。〈氣溫,味辛苦。〉辟邪毒,利血脈,宣通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勞冷。搗和醋,封毒腫。去枝,手搓碎用。
薄苛。〈氣溫,味苦辛。〉能發汗,通關節,解勞乏。與薤相宜。新病人不可多食,令人虛汗不止。去枝莖及黃葉,搓碎用之。
熱浮長氣之厚者,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ㆍ甘ㆍ溫ㆍ熱是也。
[編輯]黑附子。〈氣熱,味大辛。〉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腎〈東垣試效方作胃。〉中寒甚。白朮爲佐,謂之朮附湯,除寒濕之聖藥。溫藥中少加之,通行諸經,引用藥也。及治經閉,慢火炮裂,鍘細用。
川烏頭。〈氣熱,味大辛。〉療風痺、血痺〈東垣試效方此下有寒痺二字。〉半身不遂,行經藥也。先以慢火炮裂,刮去皮臍,鍘細用。
肉桂。〈氣熱,味大辛。〉補下焦熱火不足,治沈寒痼冷之病,及表虛自汗。春夏爲禁藥也。去皴,搗用。
桂枝。〈氣熱,味甘辛。〉仲景傷寒論發汗用桂枝。桂枝者,乃桂條也,非身幹也,取其輕薄而能發散。今又有一種柳桂,乃嫩小桂條也,尤宜入治上焦藥用也。以鍘碎用。
木香。〈氣熱,味辛苦。〉除肺中滯氣。若療中下焦氣結滯,須用檳榔爲使。廣州者佳。鍘細用。
丁香。〈氣溫,味辛。〉溫脾胃,止霍亂。消痃癖,氣脹反胃,腹內冷痛。壯陽,煖腰膝,殺酒毒。搗細用。
白荳蔻。〈氣熱,味大辛。〉蕩散肺中滯氣,主積冷氣,寬膈,止反胃吐逆。消穀,下氣,進食。去皮,搗細用。
草荳蔻。〈氣熱,味大辛。〉治風寒邪客在於胃口上,善去脾胃客寒,令人心胃痛。麪裹煨熟,搗細用。
益智仁。〈氣熱,味大辛。〉治脾胃中受寒邪,和中益氣,治多唾。於補中藥內兼用,不可多服。去皮,搗細用。
川椒。〈氣熱,味辛。〉主邪氣,溫中,除寒痺,堅齒髮,明目,利五臟。凡用炒,去汗及合口者,手搓細用。
縮砂仁。〈氣溫,味辛。〉治脾胃氣結滯不散,主虛勞、冷瀉、心腹痛,下氣,消食。搗細用。
乾薑。〈氣熱,味大辛。〉治沈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絶。黑附子爲引,用水同煎,薑附湯是也。亦治中焦有寒。水洗,慢火炮裂後,剉細用。
玄胡。〈氣溫,味辛。〉破血,治氣,婦人月水不調,小腹痛,溫暖腰膝,破散癥瘕。搗細用。〈東垣試效方主破血,止少腹痛,產後諸疾,婦人月事不調。〉
乾生薑。〈氣溫,味辛。〉主傷寒頭痛鼻塞,上氣痰嗽,止嘔吐,生薑同治。與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鍘用。
良薑。〈氣熱,味辛。〉主胷中冷、霍亂、腹痛、反胃、嘔食、轉筋、瀉利,下氣,消宿食。鍘細用。
吳茱萸。〈氣熱,味苦辛。〉治寒在咽嗌,噎塞胷中。經言咽膈不通,食不下,食則嘔。令人口開目瞪,寒邪所結,氣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滿膨脹。下利寒氣,用之如神,諸藥不可代也。洗出苦味,㬠乾搗用。
厚朴。〈氣溫,味辛。〉能除腹脹。若虛弱人,雖腹脹,宜斟酌用之,寒脹是也。大熱藥中兼用,結者散之,神藥也。誤服,脫人元氣,切禁之。紫色者佳。去皮,鍘碎,薑製,微炒剉,桶剉,竹篩齊,用。
茴香。〈氣平,味辛。〉破一切臭氣,調中止嘔,下食。炒黃,搗細用。
紅花。〈氣溫,甘辛。〉主產後口噤,血運腹內,惡血不盡,絞痛,破留血神驗。手搓碎用。
神麯。〈煖。〉消食,治脾胃食不化。須用於脾胃藥中少加之。微炒黃用。
濕化成中方。
[編輯]戊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
己土,其本味醎,其兼味辛甘鹹苦,在人以脾應之。
人參。〈氣溫,味甘。〉治脾肺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非升麻爲引用,不能補上升之氣。升麻一分,人參三分,可爲相得也。若補下焦元氣,瀉腎中火邪,茯苓爲之使,甘草梢子生用爲君。此藥能補中緩中,短氣少氣,瀉肺脾胃火邪,善去莖中痛。或加苦練,酒煮玄胡爲主,尤好尤效。去蘆,鍘細用。
黃芪。〈氣溫,甘平。〉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瀉肺中火,脈弦自汗,善治脾胃虛弱,血脈不行,瘡痬內托,陰證瘡痬必用之。去蘆皴,鍘碎剉,桶剉,竹篩齊之,用。
甘草。〈氣平,味甘。〉生用大涼,瀉熱火,灸則溫,能補上中下三焦元氣。調和諸藥,共爲力而不爭,性緩,善解諸急。故有國老之稱。去皮,鍘碎剉,桶剉,竹篩齊之,用。
當歸。〈氣溫,味甘。〉和血補血。尾,破血,身,和血。用以溫水洗去土,酒製焙曬乾,去蘆,鍘細用。
熟地黃。〈氣寒,味苦。〉酒曬蒸如烏金。假酒力則微溫,大補血虛。虛損血衰人須用,善黑鬢髦。忌蘿蔔。鍘用。
半夏。〈氣微寒,味辛平。○東垣試效方辛苦熱。〉治寒痰及形寒,飮冷傷肺而咳。大和胃氣,除胃寒,進飮食,太陽〈試效方作陰。〉痰厥頭痛,非此藥,不能除也。湯泡七次,鍘細用。
白朮。〈氣溫,味甘。〉能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利腰膝〈東垣試效方作腹臍。〉閒血,除胃中熱。擣碎,紗羅子羅過用。
蒼朮。〈氣溫,味甘。〉主治與白朮同。若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若補中焦、除濕力少。如白朮泔浸,刮去皮,擣細用。
橘紅。〈氣溫,味微苦。〉能益氣。加靑皮減半,去氣滯,推陳致新。若補脾胃,不去白,理胷中肺氣,去白。擣細用。
靑皮。〈氣溫,味辛。〉主氣滯,消食,破積結膈氣。去穰,擣細用。
藿香。〈氣微溫,味甘辛。〉療風水,去惡氣,治脾胃吐逆,霍亂心痛。去枝莖,用葉,以手搓細用。
檳榔。〈氣溫,味辛。〉治後重如神。性如鐵石之沈重,能墜諸藥至於下極。擣細用。
廣茂。〈氣溫,味苦平。〉主心膈痛,飮食不消,破痃癖氣最良。火炮,鍘開擣細,紗羅羅過用。
京三稜。〈氣辛,味苦。〉主老癖癥瘕結塊,婦人血脈不調,心腹刺痛。火炮,鍘開擣細,紗羅羅過用。
阿膠。〈氣微溫,味甘平。〉主心腹痛,血崩,補虛安胎,堅筋骨,和血脈,益氣,止痢。慢火炮,肥搓細用。
訶子。〈氣溫,味苦。〉主腹脹滿,飮食不下,消痰下氣,通利津液,破胷膈結氣,治久痢赤白,腸風〈東垣試效方療腸風瀉血。〉去核,鍘用。
桃仁。〈氣溫,味甘苦。〉治大便血結、血秘、血燥,通潤大便。七宣丸中用之,專療血結,破血。湯退,去皮尖,硏如泥用。
杏仁。〈氣溫,味甘苦。〉除肺燥,治氣燥在胷膈。麩炒,去皮尖用。
大麥櫱。〈氣溫,味鹹。〉補脾胃虛,寬腸胃。先擣細,炒黃色,取麵用。
紫草。〈氣寒,味苦。〉主心腹邪氣,五疸,補中益氣,利九竅,通水道,療腹腫脹滿。去土,用茸,鍘細用之。
蘇木。〈氣平,味甘鹹。〉主破血,產後血脹滿欲死。排膿止痛,消癰腫瘀血,月經不調,及血運口噤。鍘細用。
燥降收氣之薄者,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ㆍ甘ㆍ淡ㆍ平ㆍ寒ㆍ涼是也。
[編輯]茯苓。〈氣平,味甘。〉能止渴,利小便,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利腰臍閒血。爲主治小便不通,溺黃或赤而不利。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大損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損元氣,夭人壽。醫雲,赤利白補,上古無此說。去皮擣細,紗羅過用。
豬苓。〈氣平,味甘。〉大燥,除濕,比諸淡滲藥大燥,亡津液。無濕證,勿服。去黑皮,裏白者佳。擣羅過用。
琥珀。〈氣平,味甘。〉安五臟,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擣細,紗羅過用。
澤瀉。〈氣平,味甘。〉除濕之聖藥也。治小便淋瀝,去陰閒汗。無此疾服之,令人目盲。擣碎,紗羅過用。
滑石。〈氣寒,味甘。〉性沈重,能泄氣。上令下行,故曰滑則利竅。治前陰竅澁不利,利竅不比與滲淡諸藥同。白者佳。擣,水飛,用。
瞿麥。〈氣寒,味苦。〉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治腫癰排膿,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逐膀胱邪熱。去枝用穗,鍘細用。
車前子。〈氣寒,味甘。〉主氣癃閉,利水道,通小便,除濕痺,肝中風熱,衝目赤痛。擣細,紗羅過用。
木通。〈氣平,味甘。〉主小便不通,導小腸中熱。去麁皮,鍘碎剉,桶剉,竹篩齊,用。
燈草、通草。〈氣平,味甘。〉通陰竅澁不利,利小水,除水腫,治五淋閉。〈東垣試效方此下有與琥珀同四字。〉鍘細,生用。
五味子。〈氣溫,味酸。〉大益五臟之氣。孫眞人云,五月常服,補五臟氣。遇夏月季月閒,人困乏無力,乃無氣以動也。以黃芪、人參、夌門冬〈東垣試效方此下有五味子三字。〉,少加黃蘗,剉,煎湯服,使人精神、神氣兩足,筋力湧出。生用。
白芍藥。〈氣微寒,味酸。〉補中焦之藥。得灸甘草爲輔,治腹中痛。如夏月腹痛,少加黃芩,若惡寒腹痛,加肉桂壹分,白芍藥二錢,灸甘草壹錢半,此仲景神品藥也。如冬月大寒腹中痛,加桂壹錢半,水二𧣴,煎壹𧣴,去柤。鍘碎剉,桶剉,竹篩齊,用。〈東垣試效方雲,補中焦之藥。得灸甘草爲輔,治腹中疼之聖藥也。如夏中熱,腹疼,少加黃芩,其痛立止。若病人春夏秋三時腹疼,亦少加黃芩。若惡寒腹疼,只少加肉桂一錢,白芍藥三錢,灸甘草一錢半。此三味爲治寒腹疼,此仲景神品藥也。如深秋腹痛,更加桂二錢,如冬月大寒腹中冷痛,加桂作二錢半,水二盞煎服。〉
桑白皮。〈氣寒,味苦酸。東垣試效方甘寒。〉主傷中五勞〈試效方此下有六極二字。〉,羸瘦。補虛益氣,除肺中水氣,止唾血、熱渴,消水腫,利水道。去皮,鍘碎剉,桶內剉,竹篩齊之,用。
天門冬。〈氣寒,味微苦。〉保肺氣,治血熱侵肺。上喘氣促,加黃芪、人參用之爲主,如神。湯浸去心,曬乾用。
夌門冬。〈氣寒,味微苦。〉治肺中伏火,脈氣欲絶。加五味子、人參三味〈東垣試效方水煎服。〉,謂之生脈散,補肺中元氣不足。湯浸去心,用。
犀角。〈氣寒,味苦酸。〉主傷寒、溫疫頭痛,安心神,止煩亂,明目鎭肝。治中風失音,小兒麩豆風熱驚癎。鎊爲末用之。
烏梅。〈氣平,味酸。〉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調中,治痢止渴。以塩豉爲白梅,亦入除痰藥。去核,鍘細用。
牡丹皮。〈氣寒,味苦。〉治腸胃積血及衄血、吐血之要藥,犀角地黃湯中之一味也。鍘細用。
地骨皮。〈氣寒,味苦。〉解骨蒸肌熱,主□渴,去風濕痺,堅筋骨。去骨用皮,剉細用。
連翹。〈氣平,味苦。〉主寒熱瘰癧,諸惡瘡腫,除心中客熱,去胃蟲,通五淋。以手搓碎用。
枳殼。〈氣寒,味苦。〉治胷中痞塞,泄肺氣。麩炒,去穰,搗細,紗羅過用。
枳實。〈氣寒,味苦酸鹹。〉除寒熱,破結實,消痰癖。治心下痞、逆氣脇痛。麩炒,去穰,搗羅過用。
寒沈藏味之厚者,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ㆍ苦ㆍ鹹ㆍ氣寒是也。
[編輯]大黃。〈氣寒,味苦。〉其性走而不守,瀉諸實熱,大腸不通,蕩腸胃熱,專治不大便。去皮,鍘碎,竹篩齊,用。
黃蘗。〈氣寒,味苦。〉治腎水膀胱不足,諸痿厥腰腳無力。於黃芪湯中少加用之,使兩足膝中氣力湧出,痿軟卽時去也。蜜炒爲細末,治口瘡、癰瘓必用藥也。去皮,鍘碎剉,桶剉,竹篩齊,用。
黃芩。〈氣寒,味微苦。〉治肺中濕熱,療上熱目中赤腫瘀肉壅盛,必用之藥。泄肺受火邪,上逆於膈上,補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去皮幷黑腐,鍘細剉,桶剉,竹篩齊,用。
黃連。〈氣寒,味苦。〉瀉心火,除脾胃中濕熱。治煉惡心,鬱熱在中焦,兀兀欲吐,治心下痞滿。仲景雲,治九種心下痞,瀉心湯皆用之。去須,鍘碎用之。
石膏。〈氣寒,味甘辛。〉治足陽明經發熱、惡熱、躁熱、潮熱、自汗,小便濁赤,大渴引飮,身體肌肉壯熱,苦頭痛。白虎湯是也,善治本經頭痛。若無此證,醫者悞用,有不可勝救也。搗細,羅用。
草龍膽。〈氣寒,味大苦。〉治赤目腫痛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以柴胡爲主,治眼疾必用之藥也。去蘆,鍘碎剉,桶剉,竹篩齊,用。
生地黃。〈氣寒,味苦。〉涼血,補〈東垣試效方此下有血字。〉,益腎水眞陰不足。此藥大寒,宜斟酌用,恐傷人胃氣。鍘細用。
知母。〈氣寒,味大辛。〉治足陽明火熱,大補益腎水膀胱之寒。刮去黑皮苗,裏白者佳。鍘細用。
漢防己。〈氣寒,味大苦。〉療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盛,腳氣,補膀胱,去留熱,行十二經。去皮,鍘細剉,桶剉,竹篩齊,用。
茵蔯蒿。〈氣微寒,味苦平。〉除煩熱,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通身發黃,小便不利。去枝用葉,手搓碎用。
朴硝。〈氣寒,味苦辛。〉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固血癖,胃中食飮,熱結血閉。去停痰痞滿,消毒。生用。
苽蔞根。〈氣寒,味苦。〉主消渴身熱,煩滿太熱。補虛安中,通月水,消腫毒瘀血及熱狂瘡癤。搗細,羅過用。
牡蠣。〈氣微寒,味鹹平。〉主傷寒、寒熱、溫瘧,女子帶下赤白,止汗,心痛氣結,澁大小腸,治心脇下痞。燒白,搗羅用。
苦參。〈氣寒,味微苦。〉足少陰腎經之君藥也,治本經須用。鍘細剉,桶剉,竹篩齊之,用。
地楡。〈氣微寒,味甘酸。〉主產乳,七傷,帶下,月經不止,血崩之病。除惡血,止痛,治腸風泄血,小兒疳痢。性沈寒,入下焦,治熱血痢用。
川練子。〈氣寒,味苦平。〉主傷寒大熱煩躁,殺三蟲,疥痬,通利大便小便。搗細用。
山梔子。〈氣寒,味微苦。〉治心煩懊憹,煩不得眠,心神顚倒欲絶,血滯,小便不利。搗細用。
香豉。〈氣寒,味苦。〉主傷寒頭痛,煩躁滿悶。生用之。
氣味厚薄寒熱陰陽升降之圖
File:ITKC GO 1522A 002 0224 010.jpg주-D001
白虎之甘,桂枝之甘
冬至陽生。
味之薄,肝〈陰中之陽〉,麻黃。
卯
氣之厚,心〈陽中之陽〉,附子。
夏至陰生。
氣之薄,肺〈陽中之陰〉,茯苓。
酉
味之厚,腎〈陰中之陰〉,大黃。
調胃之甘,柴胡之甘
升降者天地之氣交
[編輯]茯苓。淡,爲在天之陽,陽也。陽當上行,何爲利水而泄下。經雲,氣之薄者,乃陽中之陰。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手太陽也。
麻黃。苦,爲在地之陰,陰也。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雲,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麻黃發汗而升上。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太陰也。
附子。熱,氣之厚者,乃陽中之陽,故經雲發熱。
大黃。苦,味之厚者,乃陰中之陰,故經雲泄下。
粥。淡,爲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
茶。苦,爲陰中之陽,所以淸頭目。
淸陽發腠理,淸之淸者也。
淸陽實四肢,淸之濁者也。
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
濁陰走五臟,濁之淸者也。
藥性要旨
[編輯]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藥平降。
甘寒瀉火,苦寒瀉濕熱,苦甘寒瀉血熱。
臟氣法時補瀉法
[編輯]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鹹補之,以甘瀉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腎以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醎瀉之。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軟、或堅,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治法綱要
[編輯]氣交變論說,五運太過不及〈云云〉。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擧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
失常之理,則天地四時之氣而所運行。故動必有靜,勝必有復,乃天地陰陽之道也。
抑擧辨
[編輯]假令高者抑之,非高者固當抑也。以其本下而失之太高,故抑之而使下。若本高,何抑之有。
假令下者擧之,非下者固當擧也。以其本高而失之太下,故擧之而使高。若本下,何擧之有。
用藥用方辨
[編輯]仲景表虛,制桂枝湯。桂枝味辛熱發散。陽體輕,本乎天者親上,故桂枝爲君,芍藥、甘草佐之。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仲景制小建中湯。芍藥味酸寒,主收補中,本乎地者親下,故芍藥爲君,官桂、甘草佐之。一則治表虛,一則治裏虛,各言其主用也。後之人用古方者,觸類而長之,則知其本而不至於差悞矣。
藥味專精
[編輯]至元庚辰六月中。許伯威五旬有四,中氣本弱,病傷寒八九日。醫者見其熱甚,以涼劑下之,又食梨三四枚。傷脾胃,四肢冷,時昬憒。請予治之。
診其脈,動而中止,有時自還,乃結脈也。亦心動悸,吃噫不絶,色靑黃,精神減少,目不欲開,踡臥惡人語。予以灸甘草湯治之。
成無己雲,補可去弱。人參、大棗甘,補不足之氣,桂枝、生薑辛,益正氣。五臟痿弱,榮衛涸流,濕以潤之。麻仁、阿膠、夌門冬、地黃之甘,潤經益血,復脈通心。加桂枝、人參,急扶正氣。減生地黃,恐損陽氣。剉壹兩服之,不效。
予再思脈病對,莫非藥陳腐而不效乎。再於市鋪選嘗氣味厚者,再煎服之,其病減半,再服而愈。
凡藥昆蟲草木,生之有地,根葉花實,採之有時。失其地,性味少異,失其時,氣味不全。又況新陳不同,精粗不等。倘不擇用,用之不效,醫之過也。內經雲,司歲備物,氣味之專精也。修合之際,宜加意焉。
病有遠近治有緩急
[編輯]征南元帥不潾吉歹,辛酉八月初三戌時生,年七旬。丙辰春東征,南廻至楚丘。諸路迎迓,多獻酒禮,因而過飮,遂腹痛膓鳴。
自利日夜約五十餘行,咽嗌腫痛,耳前後赤腫,舌本強,涎唾稠粘,欲吐不能出,以手曳之方出,言語艱難,反側悶亂,夜不得臥。
使來命予。診得脈浮數,按之沈細而弦。卽謂中書粘公曰,仲景言下利淸穀,身體疼痛,急當救裏,後淸便自調,急當救表。救裏四逆湯,救表桂枝湯。總帥今胃氣不守,下利淸穀,腹中疼痛,雖宜急治之,比之咽嗌,猶可少待。
公曰,何謂也。答曰,內經雲,瘡發於咽嗌,名曰猛疽。此疾治遲則塞咽,塞咽則氣不通,氣不通則半日死。故宜急治。
於是遂砭刺腫上,紫黑血出,頃時腫勢大消。遂用桔梗、甘草、連翹、黍粘、酒製黃芩、升麻、防風等分,㕮咀,每服約五錢。水煮淸,令熱漱,冷吐去之。嚥之,恐傷脾胃,自利轉甚。
再服,涎淸腫散,語言聲出。後以神應丸辛熱之劑,以散中寒,解化宿食,而燥脾濕。
丸者,取其不卽施化,則不犯其上熱,至其病所而後化。乃治主以緩也。不數服,利止痛定。
後胷中閉塞,作陣而痛。予思靈樞有雲,上焦如霧,宣五穀味,薰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漑,是爲氣也。今相公年高氣弱,自利無度,致胃中生發之氣,不能滋養於心肺,故閉塞而痛。
經雲,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脾不足者,以甘補之。再以異功散甘辛微溫之劑,溫養脾胃,加升麻、人參,上升以順正氣。不數服而胷中快利而痛止。
內經雲,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勝者奪之,隨其攸利,萬擧萬全。又曰,病有遠近,治有緩急,無越其製度。又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此之謂也。
陽證治驗
[編輯]眞定府趙吉夫約年三旬有餘,至元丙寅五月閒,因勞役飮食失節,傷損脾胃,時發煩躁而渴。又食冷物過度,遂病身體睏倦,頭痛,四肢逆冷,嘔吐而心下痞。
醫者不審,見其四肢逆冷,嘔吐心下痞,乃因桂末參錢匕熱酒調服。仍以緜衣覆之,作陰毒傷寒治之。海受汗大出,汗後卽添口乾舌澁,眼白睛紅,項強硬,肢體不柔和。小便淋赤,大便秘澁,循衣摸床,如發狂狀,問之則言語錯亂,視其舌則赤而欲裂。朝輕暮劇,凡七八日。家人軰自謂危殆,不望生全。
隣人吉仲元擧予治之。診其脈六七至,知其熱證明矣。遂用大承氣湯苦辛大寒之劑壹兩,作壹服,服之。利下三行,折其勝勢。
翌日以黃連解毒湯大苦寒之劑貳兩,使徐徐服之,以去餘熱。三日後,病十分中減之五六,更與白虎加人參湯約半斤服之。瀉熱補氣,前證皆退。戒以愼起居,節飮食,月餘漸得平復。
內經曰,凡用藥者,無失天時,無逆氣宜,無翼其勝,無贊其復,是謂至治。又雲,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當暑氣方盛之時,聖人以寒涼藥,急救腎水之原,補肺金之不足。雖有客寒傷人,仲景用麻黃湯內加黃芩、知母、石膏之類。發黃發狂,又有桂枝湯之戒。
況醫者用桂末熱酒調服,此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此逆仲景之治法。經雲,不伐天和,不贊其復,不翼其勝,不失氣宜。不然,則故病未已,新病復起矣。
用熱遠熱從乎中治
[編輯]郝道寧友人劉巨源,時年六十有五,至元戊寅夏月,因勞倦飮食不節,又傷冷飮得疾。醫者往往皆以爲四時證,治之不愈。逮十日,道寧請太醫羅謙甫治之。
診視曰,右手三部脈沈細而微,太陰證也,左手三部脈微浮而弦,虛陽在表也。大抵陰多而陽少,今所苦身體沈重,四肢逆冷,自利淸穀,引衣自覆,氣雖布息,懶語言。此脾受寒濕,中氣不足故也。仲景言下利淸穀,急當救裏,宜四逆湯溫之。內經復有用熱遠熱之戒。
口乹但欲漱水,不欲嚥,早晨身涼而肌生粟,午後煩躁不欲去衣,昬昬睡而面赤,隱隱紅斑見於皮膚。此表實裏虛故也。內虛則外證隨時而變。詳內外之證,乃飮食勞倦,寒傷於脾胃,非四時之證明矣。
治病必察其下。今適當大暑之時,而得內寒之病。以標本論之,時令標也,病爲本也。用寒則順時而違本,用熱則從本而逆時。此乃寒熱俱傷,必當從乎中治,中治者,溫之是也。
遂以錢氏白朮散加升麻。就本方葛根、甘草以解其斑,少加白朮、茯苓,以除濕而利其小便也,人參、藿香、木香,安脾胃,進飮食。㕮咀,每服壹兩,煎服。再服,斑退而身溫,利止而神出。次服異攻散、治中湯辛溫之劑,壹貳服,五日得平,止藥。
主人曰,病雖少愈,勿藥可乎。羅君曰,藥攻邪也。內經曰,治病以平爲期。邪氣旣去,強之以藥,變證隨起。不若以飮食調養,待其眞氣來復。此不藥而藥,不治而治之理存焉。從之,旬日良愈。
噫,謙甫之爲醫,深究內經之旨,以爲據依,不爲浮議之所搖。胷中瞭然,而無所滯,豈驗方而用藥者比也。巨源友舊,朝夕往視之,故得其詳。不可不錄之以爲戒。五月世五日,郝道寧謹題。
病宜早治
[編輯]仲景傷寒論曰,凡人有疾,不時卽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便當早言。若不早治,眞氣失所,邪方萌動。無憚劬勞,不避晨夜而卽治之,則藥餌鍼艾之效,必易爲之。
不然,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極盛,而病極成而後施治,必難爲力。內經曰,其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矣,正以謂此。昔桓侯怠以皮膚之微疾,以至骨髓之病,雖悔何及。
戊午春,桃李始華,雨雪厚寸許。一園叟遽令擧家執挺擊樹,盡墮其雪。又焚束草於其下,以散其寒,使沖和之氣未傷而復。是年,他家果皆不成熟,獨此園大熟。噫,果木之病,治之尙有不損,況人之有病,可不早治乎。
故金匱玉函雲,生候長存,形色未病,未入腠理,鍼藥及時,服浮調節,委以良醫,病無不愈者矣。
澹寮方醫功報應門
[編輯]醫以救人爲心
[編輯]醫者當自念雲。人身疾苦,與我無異。凡來請召,急去無遲,或止求藥,宜卽發付。勿問貴賤,勿擇貧富,專以救人爲心,冥冥中自有祐之者。乘人之急,故意求財,用心不仁,冥冥中自有禍之者。
吾鄕有張彥明,善醫。僧道、貧士、軍兵及貧者,求藥,皆不較錢,或反以錢米與之。人來請召,雖至貧下亦去。富者以錢求藥,不問多寡,必多與藥,期於必愈。未嘗萌再攜錢來求藥之心。病若危篤,亦多以好藥以慰其心,終不肯較錢。
予與處甚久,詳知其人。爲醫而口終不言錢,可謂醫人中第一等人矣。
一日城中火災,周回爇盡,煙焰中獨存其居。一歲牛災尤甚,而其莊上獨全。此神明祐助之。
其子讀書,乃預魁薦,孫二三人皆厖厚俊爽。亦天道福善之信。然使其孜孜以錢物爲心,夫此數者,所得不足以償所失矣。同門之人,可不鑑哉。〈張季明醫說。〉
許學士
[編輯]許叔微少嘗以登科爲禱。一夕夢神告曰,汝欲登科,須憑陰德。叔微自念家貧無力,惟醫乃可。
於是精意方書,久乃通妙。人無高下,皆急赴之。旣而所活愈多,聲名益著。復夢其神受以一詩曰,藥有陰功,陳樓閒處。堂上呼盧,喝六作五。
是年登第,六名進士第,上一名陳祖言,下一名樓材。及注闕,用升,甲恩如第五名。授職官以歸,與詩中之言,無一字差。此則濟人之病急者也。叔微有本事方,傳於世。〈同上。〉
聶醫善士
[編輯]儀州華亭人聶從志良醫也。邑丞妻李氏病,垂死,治之,得生。李氏美而淫,慕聶之貌。
他日丞往旁郡,李僞稱疾,使邀之。伺其至,語之曰,我幾入鬼錄,賴君復生。顧世閒物,無足以報德。願以此身供枕席之奉。
聶驚懼趨而出。迨夜,李復盛飾而就之。聶絶袖,脫去乃止。亦未嘗與人言。
後歲餘,儀州推官黃靖國病。陰吏逮入冥,證事且還行。至河邊,見獄吏捽一婦人,剖其腹,濯其腸,而滌之。
傍有僧,語曰,此乃子同官某之妻也。欲與醫者聶生通,聶不許,可謂善士。其人壽止六十,以此陰德遂延一紀。仍世世賜子孫一人官。婦人減筭如聶所增之數。所以滌蕩腸胃者,除其淫也。
靖國素與聶善,旣甦,密往訪之。聶驚曰,方私語時無一人聞者。而奔來之夕,吾獨處室中。此唯婦人與吾知爾。君安所得聞。靖國具以告。
聶死後,一子登科。其孫圖南紹興中,爲漢中雒縣丞。屬僊井喩迪孺汝礪,作隱德詩數百言,以發潛德。此不復載。〈夷堅志。〉
醫不貪色
[編輯]宣和閒,有一士人抱病。經年,百治不瘥。有何澄者,善醫。其妻召,至引入密室中。告之曰,妾以良人,抱疾日久,典賣殆盡。無以供醫藥之資,願以身相酬。
醫正色拒之曰,小娘子何爲出此言。但放心。當爲調治取效,切不可以此相汚。萬一外人知之,非獨使某醫藥不效。不有人誅,必有鬼責。未幾,其夫疾愈。
何澄一夕夢,人引入神祠。有判官,語之,汝醫藥有功,不於艱難之際,以色慾爲貪亂良人婦女。上帝令賜汝錢五萬貫、官一資。
未數月,東宮得疾,國醫不能治。有詔召草澤醫,澄乃應詔,進劑而愈。朝廷賜錢三千貫,與初品官。自後醫道盛行京師,號爲何藥院家。
用詭道以劫流俗
[編輯]王居安秀才,久苦痔疾。聞蕭山有善工,力不能招。遂命舟自烏程走錢塘,舍於靜邸中,使人迎醫。醫絶江,至杭,旣見,欣然爲治藥餌,且雲,請以五日爲期,可以除根本。
初以藥放下大腸數寸。又以一藥洗之,徐用藥,線結痔。信宿痔脫,其大如桃,復以藥餌調養,數日遂安。
此工初無難色,但放下大腸了,方議報謝之物。病者知命懸其手,盡許行囊所有爲酬,方肯治療。
又玉山周僅,調官京師,舊患膀胱氣,外腎偏墜。有貨藥人云,只立談閒,可使之正。約以萬錢及三縑之報,相次入室中,施一針,所苦果平。周大喜,卽如數負金帛而去。後半月,其疾如故,使人訪醫者,已不見矣。
古之賢人,或在醫卜之中。今之醫者,急於聲利,率用詭道,以劫流俗,殆與宂坯挾刃之徒無異。予目擊二事,今書之以爲世警〈伯宅編。〉。
段承務
[編輯]宜興段承務,醫術精高,然貪顧財賄。非大勢力者,不能屈致。翟忠惠公居常熟,欲見之,不可。諉平江守梁尙書邀之,始來。
旣回平江,適一富人病來謁醫。段曰,此病不過湯藥數劑,可療。然非五百千爲謝,不可。
其家始許半酬,拂衣去,竟從其請。別奉銀五十兩爲藥資,段求益,至百兩。乃出藥爲治,數日愈,所獲而歸。
中塗夜夢,一朱衣曰,上帝以爾爲醫,而厚取貨賂,殊無濟物之心。命杖脊二十。遂勑左右捽,而鞭之。
旣寤,覺脊痛。呼僕視之,捶痕宛然。還家,未幾而死〈巳志。〉。
下胎果報
[編輯]京師有一婦人,姓白。有美容,京人皆稱爲白牡丹。貨下胎藥爲生,忽患腦疼,日增其腫。名醫治之,皆不愈。日久,潰爛,臭穢不可聞。每夜聲喚,遠近皆聞之。
一日遂說與家中,雲,我所蓄下胎藥方盡爲我焚之。戒子弟曰,誓不可傳此業。其子告母雲,我母因此起家,何棄之有。其母曰,我夜夜夢,數百小兒咂我腦袋。所以疼痛叫喚。此皆是我以毒藥壞胎,獲此果報。言訖,遂死。〈名醫錄。〉
拔粹方
[編輯]本草十劑
[編輯]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屬是也。此大略言之。蓋外感六淫之邪,欲傳入裏,三陰尙實而不受逆。邪氣於胷中,窒塞不通,而或噦、或嘔,所謂壅也。仲景雲,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況乹噦者乎。〈三陰者,脾也。〉故單用生薑,宣散必愈。
若嘔者,有聲而有物,邪在胃系。未深入胃中,以生薑、橘皮治之。或以霍香、丁香、半夏,亦此之類投之,必愈。此天分、氣分虛無處,一無所受,今乃窒塞。
仲景謂鬲之上屬上焦,悉屬於表。或有形質之物,因而越之則可。若氣壅則不可〈越之者吐也,亦無下之理。〉破氣藥也。〈辛瀉氣。〉
若陰虛,穢氣逆上,窒塞、嘔噦,不足之病,此地道不通也。止當用生地黃、當歸、桃仁、紅花之類。和血、涼血、潤血,兼用甘藥以補其氣。微加大黃、芒硝,以通其閉,大便利,邪氣去,則氣逆嘔噦自不見矣。
復有胃中虛熱,穀氣久虛,發而爲嘔、噦者。但得五穀之陰以和之〈五穀皆屬陰,或食或飮白湯,皆止嘔、噦。〉,則嘔、噦自止。
且如小兒班後,餘熱不退,痂不收斂,大便不行。是謂血噪,則當以陰藥治血,因而補之,用淸涼飮子,通利大便而瀉其熱也。潔古雲,涼風至而草木實。夫淸涼飮子,乃秋風徹熱之劑。
傷寒家邪入於裏,日晡潮熱,大渴引飮,譫語燥狂,不大便。是謂胃實,乃可攻之。
夫胃氣爲濕熱所傷,以承氣湯瀉其土實,元氣乃得周流。承氣之名於此見矣。今哀世人以苦瀉火,故備陳之。除熱瀉火,非甘寒不可。以苦寒瀉火,非徒無益,而反害之。故諄諄及此。至如孫眞人言,生薑嘔家之聖藥。謂上焦氣壅,表實而言之,非以瀉氣而言之也。
若脾胃虛弱,穀氣不行,榮衛下流,淸氣不上,胷中閉塞,惟益胃推陽穀氣而已,不宜瀉也。若妄以瀉氣、瀉血藥下之。下之則轉增閉塞疼痛,或變作結胷,復下其鬲,由此致危者多矣。
鍼經說呵欠、噦、唏、振寒、噫、啑、嚲、涕淚出、太息、涎下、耳中鳴、自齧舌頰唇,視生病者補之。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凡邪之所在,皆爲不足,宜補而不宜瀉。空竅者,胃之淸氣能通也。胃旣虛則穀氣不上行,是氣路不利。
經雲,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路也。津液不上,胷中氣路不開,亦令人噦。勿作外實,以辛藥生薑之類,瀉其壅滯。
蓋肺氣已虛,而反瀉之,是重瀉其氣。必胷中如刀劙之痛,與正結胷無異,亦聲聞於外。用藥之際,可不愼哉。
通可以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是也。防己大苦寒,能瀉血中大熱之滯也,亦能瀉大便。與大黃氣味同者,皆可瀉血滯,豈止防己而已。
通草甘淡,能助西方秋氣下降,利小便。專瀉氣滯也。小便氣化,若熱絶津液之源於肺經。源絶則寒水斷流,故膀胱受濕熱,津液癃閉約縮。小便不通,宜以此治之。
其脈右寸洪緩而數,左尺亦然。其證胷中煩熱,口燥舌乹,咽嗌亦乾,大渴引飮,小便淋瀝,或閉塞不通,脛朘腳熱。此通草主之。
凡與通草同者,茯苓、澤瀉、燈草、豬苓、琥珀、𧄒麥、車前子之類,皆可以滲泄利其滯也。此雖泄氣滯,小便不利,於肺中有所未盡尒。
予昔寓長安。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漸成中滿。腹大堅硬如石,壅塞之極,腳腿堅脹,破裂出黃水,雙睛凸出,晝夜不得眠,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狀。其親戚軰求治。
病人始病不渴,近添嘔噦,所服治中滿、利小便之藥甚多。細思素問雲,無陽者陰無以生,無陰者陽無以化。膀胱津液之府,氣化乃能出矣。此病小便癃閉,是無陰陽氣不化者也。
凡利小便之藥,皆淡味滲泄爲陽,止是氣藥,謂稟西方燥金之化,自天降。地是陽中之陰,非北方寒水陰中之陰所化者也。此蓋奉養大過,膏梁積熱。損北方之陰,腎水不足,胱膀腎之室,久而乾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爲嘔噦,非膈上所生也。獨爲関,非膈病也。
潔古曰,熱在下焦,塡塞不便,是治関格之法。今病者內関外格之證悉具,死在旦夕。但治下焦乃可愈。
遂處以稟北方之寒水所化,大苦寒氣味者,黃蘗、知母〈各式兩〉。酒洗之,以肉桂爲之引用,所謂寒因熱用者也。同爲極細末,煎熟水爲丸如桐子大,焙乾。空腹令以沸湯下二百丸。
少時來報。藥之須臾,如刀刺前陰火燒之痛,溺如瀑泉湧出,臥具盡濕,牀下成流,顧盻之閒,腫脹消散,故因記之。
或曰,防己之性若何。曰,防己大苦寒,能泄血中之濕熱,通血中之滯塞,補陰瀉陽,助秋冬、瀉春夏藥也。比之於人,則險而健者也。險健之小人,幸災樂禍,遇風塵之警則首爲亂階。然而見善亦喜,逢惡亦怒,如善用之,亦可以敵兇暴之人,保嶮固之地。此瞑眩之藥,聖人有所存而不廢耳。大抵聞其眞則可惡,下咽則令人身心爲之煩亂,飮食爲之減少。至於十二經有濕熱,壅塞不通,及治下疰腳氣,除膀胱積熱而庇其基本,非此藥,不可。眞行經之仙藥,無可代之者。
復有不可用者數事。若遇飮食勞倦,陰虛生內熱,元氣、穀氣已虧之病,以防己泄大便則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也。如人大渴引飮,是熱在上焦肺經氣分,宜淡滲之。此不可用二也。若人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虛渴,宜補以人參、葛根之甘溫,用苦寒之劑則速危。此不可用三也。若下焦有濕熱,流入十二經,致二陰不通,然後可審而用之耳。
補可以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夫人參之甘溫,能補氣之虛。羊肉之甘熱,能補血之虛。羊肉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凡氣味與人參、羊肉同者,皆可以補之,故云屬也。人參補氣,羊肉補形,形氣者,有無之象也。
以大言之,具天地兩儀者也,以小言之,則人之陰陽氣血也。以之養生,則莫重於斯。
以天地物類論之,則形者坤土也,人之脾胃也,乃生長萬物也。地欲靜,靜則萬物安,坤元一正之土,亙古不遷者也。耕種之土,乃五行運用者也,動之有時,春耕是也。若冬時動之,令天氣閉藏者泄,地氣凝聚者散,精氣朅絶,萬化不安。
亦如人之勞役形體,則大病生焉。故曰不妄作勞則明。當靜之時,若勞役妄作,則百脈爭張,血脈沸騰,精氣竭絶,則九竅閉塞,衛氣散解。
夫以人參、甘草之類,治其已病,曷若救其未病,爲拔本塞源之計哉。內經雲,志閑少欲。飮食有節,起居有常,減其思慮,省語養氣,庶幾於道,何病之有。如或不愼,病形已彰,若能調其脾胃,使營氣旺,淸氣上升,則四藏各得其所。
以氣論之,天地人三焦之氣各異。損其脾者益其氣,損其脾胃,調其飮食,適其寒溫。黃耆之甘溫,能補皮毛之氣,人參之甘溫,能補肺之氣,甘草之甘溫,能補脾胃之中,經營之氣。
肺主諸氣,氣旺則精自生,形自盛,血氣以平。故曰陽生則陰長,此之謂也。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血自旺矣。是陽主生也。若陰虛,單補血,血無由而生。無陽故也。仲景以人參爲補血藥,其以此歟。乃補氣補血之大略也。
洩可以去閉,葶藶、大黃之屬是也。此二味,皆大苦寒,氣味俱厚。不減大黃,又性過於諸藥,以洩陽分肺中之閉也,亦能洩大便。爲體輕象陽故也。大黃之苦寒,能走而不守,洩血閉也。血閉者,謂胃中柤穢有形之物閉塞者也。
陽明病,胃家實是也。日晡潮熱,大渴躁作,有形之熱,故洩其大便,使通和汗出而愈矣。一則治血病,洩大便,一則洩氣閉,利小便。若經絡中及皮毛分肉閒,但有疼痛,一槩用牽牛、大黃下之,乖戾甚矣。通則不痛,痛作不通,痛隨利減,當通其經絡,則疼痛去矣。
如輕可以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謂如頭痛,當以細辛、川芎之類通之,則無所凝滯,卽痛隨利減也。臂痛有六道經絡,究其痛在何經絡之閉,以行本經,行其氣血,氣血通利則愈矣。若表上諸疼痛,便下之則不可,當詳細而辨之也。
輕可以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夫六淫有餘之邪,客於陽分皮毛之閒,腠理閉拒,謂之實也。實者,榮衛氣血不行之謂也。宜以輕利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皮毛、經絡寒邪之實去矣。故二藥之體輕淸成象,象氣之輕浮也。寒邪爲實,輕可以去之。
然大同而小異。蓋麻黃微苦,爲陰之陽,可入足太陽寒水之經。其經循背下行,本寒而又受外寒,汗出乃愈,當以發之。
葛根味甘溫,可以發足陽明燥火之經。身已前所受寒邪也,非止發汗之藥,謂陽明禁發汗,利小便。但解去經絡、肌肉閒寒邪,其氣和,汗自出矣。
麻黃專發汗,去皮毛氣分寒邪。葛根和解血分寒邪,乃一陰一陽,能瀉表實,不能瀉裏實。若飮食勞倦雜病,自汗表虛之證,認作有餘,便用麻黃發之。汗大出則表益虛。此蓋不知表虛宜補其亡陽,閉其自汗。秋冬用桂枝,春夏用黃耆代之。黃耆者,能治虛勞自汗,陽明標病者也。
陽明胃主自汗、小便數。若以人參、甘草之類補之,脾胃實,脾胃實則衛氣行,衛氣行則表自實。表旣實,自汗何由而出。淸氣上行,雖飱泄亦止矣,此治其本也。
葛根雖爲和解之藥,亦不可用。用之則重虛其表。仲景所論內外不足,自汗之證,大禁發汗、利小便。若已經發汗,寒邪未去,雖發汗數多,不可禁也。寒邪已去,重發其汗,則脫人元氣。若多汗、小便赤澁,不得利小便。爲汗奪津液故也。
汗家不得重發汗,小便多不得發汗,汗多不得利小便,小便多不得重利小便。聖人所以切禁此者,爲津液乃氣血之基本也。一雲亡陽,一雲脫血。病人重發汗、重利小便,必脫元氣,七神無依,則必危困矣。因辨麻黃、葛根之宜禁,故兼及之。
百病在氣在血
[編輯]夫百病晝則增劇,遇夜安靜。是陽病有餘,乃氣病而血不病也。
百病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病有餘,乃血病而氣不病也。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
晝則安然,夜則發熱煩燥,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
晝則發熱煩燥,夜則發熱煩燥,是重陽無陰也。當亟瀉其陽,峻補其陰。
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血自旺於陰分也。
夜則惡寒,晝則惡寒,是重陰無陽也。當亟瀉其陰,峻補其陽。
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溢於陽中也。
夫五藏有邪,各有身熱,其狀各異。以手捫摸有三法。以輕手捫之則熱,重按之則不熱,是熱在皮毛血脈也。重按之至筋骨之分,則熱蒸手極甚,輕手則不熱,是邪在筋骨之閒也。輕手捫之不熱,重加力以按之不熱,不輕不重按之而熱,是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脈之下。乃熱在肌肉也。此爲三法,以三黃丸通治之,細分之爲五等。
肺熱者,輕手乃得,但微按全無。是瞥瞥然見於皮毛之上,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熱。其證必見喘咳,洒淅寒熱。輕者瀉白散,重者涼鬲散、白虎湯、地骨皮散。
心熱者,心主血脈,微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則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日中大甚,乃心之熱也。其證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安神丸、淸涼飮子。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其閒。熱在肌肉,遇夜尤甚。證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瀉黃散。
肝熱者,重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熱。寅卯閒尤甚。其脈弦,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痿不能起於床。瀉靑丸、柴胡飮子。
腎熱者,輕手重手俱不熱,如重手按手骨分,其熱蒸手如火。其人骨蘇蘇如蟲蝕,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滋腎丸、六味地黃丸。
治病必須求責
[編輯]假令治病,無問傷寒、畜血、結胷、發黃等諸證,幷一切雜證等,各當於六經中求責之。謂如黃證,或頭痛、腰脊強、惡寒,卽有太陽證也,或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卽有陽明證也。餘皆倣此。
王氏集驗方
[編輯][王氏集驗方]
[編輯]又嘗與徽政院官王平章處䟽風順氣散方。平章服之,風熱痰氣皆散。平章嘗言,服此藥,自覺風從面部七孔灑灑而出。後嘗索此藥,與他人服,皆稱其美。
平章官至遼陽右丞,又復遣人索此藥,自服。倂與同寮服之,皆曰偉。其藥乃防風通聖散加烏藥、香附子、紫蘇葉、檳榔、陳皮、半夏、茯苓各等分。每用一分,則防風通聖散用二分,拌和停勻煎服。蓋其藥中具香蘇散、二陳湯、小烏沈湯等藥。此又治風痰氣之有熱者。
余非好辯,亦非好用熱藥而然。大抵治風,當在臨期隨証斟酌,驗其寒熱,審其虛實,而處治之,則萬擧萬全矣。
雪樓程學士贈序
[編輯]廬陵王君東野善爲方。繇郡官毉提領,入爲興聖宮太醫。諸貴戚近侍公卿大人,皆以老謹,爭相延致。君亦輒能以効自見。
延祐二年,春貳月,余暴得末疾,幾不知人。君入胗曰,脈大浮盛,得之氣虛而風乘之。宜服三生飮,閒投以小續命湯,數日疾可已。
嘉興徐元善復入診,一如君言。服之三日,手可擧,足可履。服之伍日,手可至髮際,足可因人而行。服之七日,手可至顚,足可因杖而行。服之十日,手可擧物,足可去杖與人矣。惟舌本微彊,害於言。以問君。
君曰,脾脈絡胃,俠咽,上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上繫舌本,此心脾受風未除也。宜服解語丹。服之十日,舌不彊,語不害。若君之醫,可謂良矣。而徐君不立異以爲功,亦可尙也。
夫始余之疾,聞君之言而喜,及得徐君益信。然當是時君誠賢,徐君一立異,衆必茫然不知爲計矣,余有弗病矣乎。
賴二君子皆良醫,其識同,其心又同,是天以賜余也。嗟夫,方今之受病,有甚於余者衆矣,不知皆能得良醫。如東野同心如元善治之否乎。彼嚚嚚然忌功而害能,專欲而擅利。危人之身,絶人之命而不顧。余甚懼君之不常遇徐君以成其功也。其必審所以自處哉。他日天子詔具上所驗,幸倂以愚言爲對。是歲秋八月望日,廣平程鉅夫書。
芎辛湯治驗方見大方科諸風門。
[編輯]至大三年庚戌,永新軍官李鎭撫,病頭目昬暈欲倒,痰涎氣喘,項筋疼痛,鼻流淸涕。胗之,脈息沈伏。毉有僧無塵及龍啓宗者,皆以無脈,用三建參附治之,無效。命余胗治。
余曰,非無脈也。此乃體虛感風寒,而邪氣不得發泄,其脈伏而不出。遂用局方大芎辛湯,不數服而證退,脈現病癒。
大抵芎辛湯中有烏、附,佐以川芎、細辛、南星等,風去痰化,其病自愈。所謂差之毫厘,謬至千里,司命之士,可不入思。謾書方末,或可爲後學之矜式也。
永類鈐方
[編輯]靈寶度人經法
[編輯]古眞人以法用經者述也。其法,以某字治某病,某句治某病,某章治某病,與混元祖師氣字符,功用一同。或祖氣未明,只齋誠誦經,朱書所治章句,佩貼呑服,隨見感應。
道言二字,治卒病暗風。
◇始當詣座四字,催生安胎。
◇天眞大神四字,奏章言事。
◇上聖高尊妙行眞人八字,主辟邪。
◇流精玉光四字,主腎病及夢交。
◇五色鬱勃四字,主少氣。
◇山海藏雲四字,主氣急。
◇天無浮翳四字,主眼疾。
◇山川林木緬平一等止衆眞侍座二十五字,主安宅動土。
◇獅子之上四字,主心病瘧疾。
◇十方無極天眞大神下四字,凡祈禳設醮,請召,先書爲符,燒之,然後,行事,所召畢至。
◇元始登引〈止〉俱入寶珠之中三十四字,主一切疾病。
◇咸行善心〈止〉欣樂大平四十八字,乃欲界所出解結之道,主一切呪詛寃債。如有上,不殺至,口無惡聲,十二善方可受持。然後行契,齊同慈愛,異骨成親。
◇營衛神文四字,主通行氣脈。
◇魂神澄正〈止〉飛昇上淸四十字,主安神定心。
◇混沌赤文〈止〉無文不生六十四字,主生眞氣。
◇大行梵氣〈止〉無量度人六十四字,主治百病。
◇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十方無極,至眞飛天神王,長生度世無量大神。
此十位功力甚重,凡有事布告,神王遣飛天使者告之。
五色玄龍四字,主肝病。
◇嘯歌邕邕四字,主肺病。
◇五老啓途四字,主脾病。
◇浮空而來四字,主保養子息。
◇監眞度生四字,主催生。
◇監生大神四字,主安胎。
◇普告三界〈止〉逼合鬼群四十八字,爲升度亡魂。
◇元始符命〈止〉逍遙上淸四十六字,爲升度亡魂。
◇東斗主筭〈止〉總監衆靈二十四字,保護生命。
◇靑帝護魂四字,主肝病。
◇白帝侍魄四字,主肺病。
◇赤帝養炁四字,主心病。
◇黑帝通血四字,主腎病。
◇黃帝中主四字,主脾病。
◇萬神無越一本雲上六句。主身上走注痛,手揉之,卽安。
◇八威吐毒四字,治邪去毒。
◇猛馬四張四字,捉妖祟。
◇擲火萬里四字,解厭穢。
◇流鈐八衝四字,主安鎭。
◇金鉞前戮四字,主破壇。
◇巨天後刑四字,主伐廟。
◇東斗主筭〈止〉鬼無妖精,乃宣述扶衛掃蕩之事。
◇靑天魔王〈止〉列言上淸,名驅邪呪。
◇元洞玉曆〈止〉運度自然六十四字,呪水遺符用。
◇元始安鎭四字,治驚悸。
◇元始安鎭〈止〉萬範開張三十二字,安鎭宅庫。
◇赤書玉字〈止〉萬範開張二十四字,安宅開庫店。皆可爲大符,貼之。
◇千和萬合四字,主成一切事。
◇眞中有神〈止〉萬炁齊仙,名布炁呪。
◇人道眇眇〈止〉鬼道常自匈許都仙雲,此歌音可斷絶百邪,令自分散。
◇高上淸靈爽〈止〉我道日興隆,可袪捉邪魅。
◇落落高張〈止〉皆由我身,主禳鎭宅舍。
◇我有洞章〈止〉薄由我恩,主解祓寃滯,及飛注復連,亦可解冢訟。
◇龍漢蕩蕩〈止〉故爲歌音,可治顚邪。
◇三界之上〈止〉匡御衆魔,可佩帶,百神稽首。公私災患不能侵及。
◇空中萬變〈止〉我當復柰何,乃遣鬼呪。凡祖先爲禍不可攝罪者。
以此呪符焚之。已上各有符文。
◇勑制地祗〈止〉受鍊更生,爲昇度亡魂,勑制地祗之文。
◇元始靈書中篇,祝黍米呪,治一切病。
◇亶婁阿薈〈止〉法攬菩曇四句,爲亡者開通道路。
◇稼那阿奕〈止〉華都曲麗三句,召亡者三魂。
◇鮮菩育臻〈止〉無行上首六句,爲亡者贖罪。
◇回蹠流玄阿陁龍羅二句,爲亡者煉眞炁以成仙。
◇四象吁員一句,爲亡者足下生雲。
◇東方玉文
[編輯]◇南爓洞浮〈止〉韶謠緣邅八句,主久雨祈晴。
◇雲上九都〈止〉神纓自宮八句,主祈雨。
◇南方玉文
[編輯]◇刀利禪猷一句,禳妖恠。
◇婆泥咎通一句,主保蠒。
◇宛藪滌色一句,安奴婢。
◇大眇之堂一句,主雞鳴不時。
◇流羅梵萌一句,禳非橫。
◇景蔚簫嵎一句,主小兒夜啼。
◇易邈無寂一句,主鎭自縊祟。
◇宛首少都一句,主解六畜疫毒氣。
◇阿繿郁竺一句,主小兒驚安土府。
◇華莫延由一句,主盜賊。
◇九開自辯一句,主井泉祟。
◇阿那品首一句,主螻蟻。
◇無量扶蓋一句,主禳妖邪祟。
◇浮羅合神一句,成遂一切謀事。
◇玉誕長桑一句,主禳度身災。
◇栢空度仙一句,主禳恠禽。
◇西方玉字
[編輯]◇玃無自育一句,主制蟲獸毒。
◇九日導乾坤東覆二句,道法人日用自服煉。
◇形攝上玄一句,治狐狸入宅。
◇陁羅育邈一句,主解呪詛及復連。
◇眇氣合雲一句,主夫妻不睦。
◇飛天大醜一句,主解病人不絶。
◇總監上天一句,主養子不成。
◇沙陁劫量一句,主虛耗。
◇龍漢暎鮮一句,主致富貴。
◇碧落浮黎一句,主禳赤口白舌。
◇空歌保珍一句,禳官災。
◇惡奕無品一句,主驚魘。
◇洞妙自眞一句,主六畜自食。
◇元梵恢漠一句,主辟瘟疫。
◇幽寂度人一句,主產難。
◇北方玉字
[編輯]◇琳琅振響四字,治耳聾。
◇冥慧洞淸四字,主開心辟忘。
◇大量玄玄也上四字,主寢處不安。
須溪劉先生序西山旌陽宮,此捲雲,是經在天地閒,惟識想所及,而神明隨之。經卽我,我卽經。善哉。
古眞人讀度人經法曰,道言二字,治卒病暗風。此今人以爲笑者笑,乃道也。道言二字,卽如是我聞,卽吾家子曰。若心存先聖,則子吾天地父母一擧目,而精神在焉。容有邪,無得奸其閒哉。
四百四病,皆由心造。譬猶地獄,本無地獄。吾以古眞人法讀度人經,開卷,卽攝一念。一念攝,一病去,乃至諸病盡去。
故其下雲,此四字治某病某病,非有此病,待此字治也。治此念,卽此病治,謂道言二字,治卒病,豈不信哉。
古眞人,以實受用敎人。梅北道人得此,秘刻此經,將授之,能輔吾道者。夫不學仙道,吾語不可得聞,況古眞人語,何可忽哉。病不信藥,何藥能靈。姑爲道言,言爲言,道言言奈何。讀黃庭則否,子曰則否。謹書。
經驗良方
[編輯]經驗良方
[編輯]一。小兒豆瘡及諸疾,按之古方,多用溫涼之劑。是以備述於後。近世有用天雄、烏、附、丹砂熱藥而愈。此又全在名醫審察時之氣運,兒之稟受虛實,明辯其證,臨期通變而救療之。
一。大凡用藥、服藥,俱要得其中,如用砒、巴、草烏、班茅蟲等藥。如用藥,要察受病之源,決不可自執己見。加添前藥,寧可減少。探其病勢,詳在臨時裁處,且要至誠修合。用藥等分,方中所載
一字者,以小銅錢四字爲則。用藥,在一字上,多於內。有用壹分者,謂如以壹兩爲則,壹分該貳錢半。如此計筭而用,庶無差誤也。
一。君子服藥,須是依方而服,切不可嫌藥少,自行加服。本欲救生,若不依方,恣意多服,反速求禍。愼宜依方次第而服,必可收效。
一。近世有一僧,請到瘧藥,一服,嫌少,倂二服呑之而死。又有辛苦之人,爲其有損,贖損藥。倂三服呑下,於中藥味有草烏,以致麻吐。無人救療,死於途中。愼宜戒之。
一。服班茅多者,病雖去,有大小腑秘。用蔥、赤茯苓、滑石末、麥門冬去心,但得一味煎湯,亦可。更加枳殼煎湯,大小腑卽行也。琥珀磨水喫,亦通。
一。蟾酥療丁瘡,救人命須臾。若取,止合取一眼上。若二眼俱取,此蟾不見,不能食,死。若取蟾一眼,隔久又生。蟾酥取者宜信之,各得其利也。得之行醫說,取盡其酥,或殺之,用藥亦不應效。
一。藥名馬屁孛,卽灰菇。塵烏,卽火煻煤,又名烏龍尾。伏龍肝,卽竈心下對鍋下土。
一。藥名黃蘆,卽是蘆竹根,又名葦子根。
一。胡粉,名國丹,又黃丹。又用水銀煆成升鼎,卽胡粉,及福建賣名輕粉,亦名胡粉。用之詳見本草。
一。有服砒過者,匆忙閒偶無他藥可解,用生蒿箒子,擂水,灌解。無生者,收得乾蒿箒子,擂新水,灌,嘔吐卽解。服草烏麻倒,米醋解,或生老薑連皮擂自然汁,灌之亦解。
煙霞聖効方
[編輯]神農藥食反誤方六陳
[編輯]枳實麻黃幷半夏,橘皮狼毒及茱萸,莫辭經歲空陳滯。入用逢知効自殊。
十八反
[編輯]半蔞貝及忌烏頭〈半夏、白及、蔞、貝母。已上並反烏頭。〉,
◇海戟芫遂甘草讎〈海藻、甘遂、大戟、芫花。已上並反甘草。〉。
◇芍藥五參細辛類〈芍藥、丹參、人參、苦參、玄參、沙參、細辛。已上並反藜蘆。〉,
◇藜蘆更是不相投〈已上十八味不得同用,並相反也。〉。
藥食相反
[編輯]食狐狸肉,反藜蘆。
◇食豬肉,反黃連、桔梗。
◇食菘菜,反甘草。
◇食蘆筍,反巴豆。
◇食生菜,反細辛。
◇食葫荽,反牡丹。
◇食蕪荑,反地黃。
◇食餳糖、羊肉,反半夏、菖蒲。
◇食生蔥,反常山。
◇食犬肉,反商陸。
◇食醋物,反茯苓。
◇食莧菜,反鼈甲。
◇食鯉魚,反天門冬。
◇食魚膾,反空靑幷硃砂。
諸物誤殺人方
[編輯]盛蜜甁作鮓,食之殺人。
◇乾脯燒不軟者,食之殺人。
◇雞生六指者,食之殺人。
◇瓜於水中沈者,食之殺人。
◇雞生五色者,食之殺人。
◇瓜生二臍二蔕,食之殺人。
◇鯉魚癰痕者,食之殺人。
◇雞黑身白頭者,食之殺人。
◇諸魚無膽者,食之殺人。
◇魚無腮者,食之殺人。
◇河魨魚出血不盡,食之殺人。
◇祭祀肉自動者,食之殺人。
飮食相反方
[編輯]食蜜不可食生蔥,令人吐血。
食鼈肉不可食莧菜,腹中生小鼈兒。
乳酪魚膾同食,令人患息痢。
食粟米不可食杏仁,令人吐瀉。
食豬肉不可食生薑,令人患大風疾。
紅柿不可與酒同食,令人吐血。
黍米不可與薺菜同食,令人生痼疾。
豆黃不可與豬肉同食,令人氣悶致死。
赤小豆不可與鯉魚鮓同食,令人成消渴病。
小夌醋醬不可與鯉魚同食,令人喉咽生瘡。
白苣與乳酪同食,令人生𧏾蟲。
薤不可與牛肉同食,令人生瘣。
生蘇不可與靑魚同食,令人腹中生瘡,又成痛氣。
生棗、李不可與蜜同食,令人五臟不和。
自死馬肉不可與倉米同食,令發百病。
患傷寒及瘧疾不可食羊肉,令人發熱,困致死。
羊肝不可與生椒同食,傷人五臟。
桑柴不可燒牛肉食,令人生寸白蟲。
兎肉不可與乾薑同食,令人霍亂。
姙娠婦人不可食兎肉及生羊肉、鱔魚、雞肉,令子失音。
雞不可與葫蒜同食,令人氣滯。
兎肉不可與白雞肉同食,令人發黃。
諸禽獸魚油不可點燈,煙入眼,令人目盲。
鯽魚不可與芥菜同食,令人黃腫。
自死禽肉不可與甜物同食,令人睡死。
獨肝牛,生病疾。
壽親養老書
[編輯][壽親養老書]
[編輯]一。年老豐肥之人,承暑胃熱,腹內火燒,遍身汗流,心中焦渴。忽遇冰雪冷漿,盡力而飮,承涼而睡。久而停滯,秋來,不瘧則痢。
一。年老豐肥之人,不可騎馬。恐有墜墮。宜別置乘座器具,穩當無失。
一。老人目暗耳聾,腎水衰而心火盛也。若峻補之,則腎水彌涸,心火彌茂。
一。老人腎虛無力,夜多小溲。腎主足,腎水虛而火不下,故足痿。心火上乘肺而不入脬囊,故夜多小溲。若峻補之,則火益上行,脬囊亦寒矣。
一。老人喘嗽,火乘肺也。若溫補之則甚,峻補之則危。
一。老人臟腑結燥,大便秘澁,可頻服豬羊血或葵菜血臟羹,皆能踈利。
一。老人可常服杏湯。杏仁板兒、炒熟麻子、芝麻作湯服之,亦能通利。
飮食調治
[編輯]主身者神,養氣者精,益精者氣,資氣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飮食進則穀氣充,穀氣充則氣血盛,氣血盛則筋力強。故脾胃者,五臟之宗也,四臟之氣皆稟於脾,故四時皆以胃氣爲本。
生氣通天論雲,氣味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涌泄爲陰。是以一身之中,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於飮食也。
若少年之人,眞元氣壯。或失於飢飽,食於生冷,以根本強盛,未易爲患。其高年之人,眞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飮食以資氣血。若生冷無節,飢飽失宜,調停無度,動成疾患。
凡人疾病,未有不因八邪而感。所謂八邪者,風、寒、暑、濕、飢、飽、勞、逸也,爲人子者,得不愼之。
若有疾患,且先詳食醫之法,審其疾狀。以食療之,食療未愈,然後命藥,貴不傷其臟府也。
凡百飮食,必在人子躬親調治,無縱婢使慢其所食。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溫熱熟軟,忌其粘硬生冷。
每日晨朝,宜以醇酒先進,平補下元藥一服,女人則平補血海藥一服。無燥熱者良。尋以豬羊腎粟米粥一盃壓之,五味蔥、薤、鶉膂等粥皆可。
至辰時,服人參平胃散一服,然後次第以順四時,軟熟飮食進之。食後引行一二百步,令運動消散。臨臥時,進化痰利膈人參半夏元一服。
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使脾胃易化,穀氣長存。若頓令飽食,則多傷滿。緣衰老人腸胃虛薄,不能消納,故成疾患。爲人子者,深宜體悉。此養老人之大要也。
日止可進前藥三服,不可多餌。如無疾患,亦不須服藥,但只調停飮食,自然無恙矣。
形證脈候
[編輯]上古天眞論曰,女子之數七,丈夫之數八。女子七七四十九,任脈虛,衝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丈夫八八六十四,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脈弱形枯。女子過六十之期,丈夫逾七十之年,越天常數。
上壽之人,若衣食豐備,子孫勤養,承順慈親,參行孝禮,能調其飮食,適其寒溫,上合神靈,下契人理,此順天之道也。
高年之人,形羸氣弱,理自當然。其有丈夫、女子,年踰七十,面色紅潤,形氣康強,飮食不退,尙多秘熱者,此理何哉。
且年老之人,痿瘁爲常,今反此者,非眞陽血海氣壯也。但診左右手脈,須大緊數,此老人延永之兆也。老人眞氣已衰,此得虛陽氣盛。充於肌體,則兩手脈大,飮食倍進,雙臉常紅,精神強健,此皆虛陽氣所助也。
須時有煩渴鬲熱,大府秘結,但隨時以常平湯藥,微微消解,三五日閒,自然平復。常得虛陽氣存,自然飮食得進,此天假其壽也。
切不得爲有小熱,頻用轉瀉之藥通利,苦冷之藥踈解。若虛陽氣退,復歸眞體,則形氣尫羸,藏府衰弱,多生冷疾,無由補復。
若是從來無虛陽之氣,一向憊乏之人,全在斟量湯劑,常加溫補,調停饘粥,以爲養治。此養老之先也。
醫藥扶持
[編輯]常見世人治高年之人疾患,將同年少。亂投湯藥,妄行針灸,以攻其疾,務欲速愈。殊不知上壽之人,血氣已衰,精神減耗,危若風燭,百疾易攻。
至於視聽,不至聰明,手足擧動不隨,其身體勞倦,頭目昏眩,風氣不順,宿疾時發,或秘或泄,或冷或熱,此皆老人之常態也。不順治之,緊用針藥,務求痊瘥,往往因此別致危殆。
且攻病之藥,或吐或汗,或解或利。緣衰老之人,不同年少眞氣壯盛,雖汗吐轉利,未至危困。其老弱之人,若汗之則陽氣泄,吐之則胃氣逆,瀉之則元氣脫,立致不虞。此養老之大忌也。
大體老人藥餌,止是扶持之法。只可用溫平順氣,進食補虛,中和之藥治之。不可用市肆贖買,它人惠送不知方味,及狼虎之藥。與之服餌,切宜審詳。
若身有宿疾,或時發動,則隨其疾狀,用中和湯藥調順,三朝五日,自然無事。然後調停飮食,依食醫之法,隨食性,變饌治之。此最爲良也。
食治養老序
[編輯]昔聖人詮置藥石,療諸疾病者,以其五藏本於五行,五行有相生勝之理也。榮衛本於陰陽,陰陽有逆順之理也。故萬物皆稟陰陽五行而生,有五色焉,有五味焉,有寒熱焉,有良毒焉。
人取其色、味、冷熱、良毒之性,歸之五行,處以爲藥,以治諸疾。順五行之氣者,以相生之物,爲藥以養之,逆五行之氣者,以相勝之物,爲藥以攻之。或瀉母以利子,或益子以補母,此用藥之奇法也。
經曰,天地萬物之盜,人萬物之盜。人所以盜萬物爲資養之法,其水陸之物爲飮食者不啻千品。其五色五味冷熱補瀉之性,亦皆稟於陰陽五行,與藥無殊。
大體用藥之法,以冷治熱,以熱治冷,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此用藥之大要也。
人若能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藥也。緣老人之性,皆厭於藥而喜於食,以食治疾,勝於用藥。況是老人之疾,愼於吐利,尤宜用食以治之。
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後命藥,此養老人之大法也。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愼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
今以食醫心鏡、食療本草、詮食要法諸家治饌,洎太平聖惠方食治諸法,類成養老食治方。各開門目,用治諸疾,具列於左,爲人子者,宜留意焉。
服藥
[編輯]沈存中雲,人非金石。況犯寒暑霧露,旣不調理,必生疾病。常宜服藥,辟外氣、和臟腑也。
平居服七宣元、鐘乳元,量其性冷熱虛實,自求好方,常服紅雪三黃元、靑木香元、理中元、神明膏、陳元膏。春初,冰解散,天行,茵蔯元散,皆宜先貯之,以防疾發。忽有卒急,不備難求。
其防危救急不可闕者。伏火丹砂,保精養魄,尤宜長服。伏火硫黃,益氣,除冷癖,理腰膝,能食有力。小還丹,愈疾去風。伏火磁石,明目堅骨。伏火水銀,壓熱鎭心。金銀膏,養精神,去邪氣。
如上方藥,固宜留心。其餘丹火須冀神助,不可卒致。有心者,亦宜精懇,或遇其眞。
貯藥
[編輯]圓散皆以深筍沙合盛之。勿用有油,卽受濕。外爲漆櫝,櫝筍亦欲深,深則濕氣難入。櫝中俠灰淨磨之,勿漆則不受潤。
更集繒纊爲襆厚襆之,更以氈冒櫝口。縱有潤氣自縫中入,亦爲氈纊所收。暑月三焙之,遇雨則入熅室。貯茶如此亦善。
藥璞新甆罌盛,蠟紙羃之,懸東簷楣上,令常得晨日。勿令沾雨,久陰則一焙,移置深室,晴復出之。數品同一罌可也。喜蛀物,用舊曾貯油麻罐淨拭,置藥其中,卽不蛀。
熅閣
[編輯]南方暑雨時,茶藥、圖籍、皮毛、膠糊物、弓劒、色衣、筆墨之類,皆惡蒸溽,悉可置在閣中。
若山居卽依山爲閣,其高去地一丈,則不復有蒸潤。閣中循壁爲廚,廚三層,壁仍板彌之。前後開窓。梁上爲長笐,物可懸者,懸於笐,餘悉置板上。
天日明燥,卽大開門䆫,令納風日。陰晦則密閉,中設熅爐,常令火氣鬱鬱然。
又法。熅閤中布臥床,床下新出窯炭實之。乃置物床上,永不蒸潤,更不須著火。其炭至秋供燒,明年復易新炭。牀上愼不可臥,臥者多病瘖。屢有驗,蓋爲火氣所爍也。
施圓端効方
[編輯]湯液煎造式
[編輯]病必擇醫,治必擇藥,臨煎造製,切在恭誠。宜令親信至意心明者煎造,忖度最爲的礭。
煎藥銚器,除油垢腥穢,量水盞器,大小斟酌。用深小凈銚,內下新凈甜水。藥末引物一切都足,浸勻後,詣火上慢慢煎熬,合得分數。攪括周傍,勿令逬轉。藥熟,用稀踈紗絹濾,去滓,取汁。寒冷熱飮,熱渴冷飮。標本逆從,臨時詳度。
事林廣記
[編輯]醫學發明
[編輯]自神農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堯時巫咸以鴻術焉醫,春秋秦有醫和、醫緩,戰國有扁鵲兄弟,後漢有華陀。皆以醫名於世,自是醫學之傳,流派益遠。然而醫未可以易言也,天之命寄焉。
昔扁鵲見齊桓侯曰,君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後五日復見曰,君疾在血脈,不治將深。後五日復見曰,君疾在腸胃閒,不治將深。後五日望見桓侯,退走,曰,疾居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鍼石之所及也,在腸胃閒,酒醪之所及也。今在骨髓,雖司命無柰之何。後五日,桓侯召之,扁鵲逃去,桓侯遂死。然則學未至於扁鵲,醫可易言哉。
論治病法
[編輯]夫病之所主,有中風、傷寒、傷暑、寒瘧、諸氣、腳氣、小腸氣、氣塊、脾胃霍亂、痰飮、咳嗽、諸虛積熱、泄瀉、痢疾、眼目口齒咽喉癰疽、瘡癬、腸風痔漏,婦人帶下、崩中、血閉、胎產,小兒諸疾,此其大略尒。
今按藥之所主,說病之一端,假令中風有數十種,傷寒亦二十餘條。更復就中,求其類例,然後配合諸證,以用其藥,疾伏之變,不可一槩言之。
用藥效驗
[編輯]夫用藥如用刑。刑不可誤,誤卽殺人。用藥亦然。一有不謹,性命係焉。可不愼諸。
今人纔到病家,便以所見,輕易投藥。不知病證之源流,不審藥餌之當否,具不誤人者幾希。故方以經驗爲良,藥以詳訂爲貴。庶十病九瘳,取十全之功必矣。
壽域神方
[編輯][壽域神方]
[編輯]凡治人之疾,先要觀其壽夭,察其氣色,聽其聲音,則知人之吉㓙,病之所在。方可治也,則萬無一失,是爲神醫之術也。
論壽夭大略
[編輯]山根隆起有梁而不斷,印堂光明如鏡,耳厚而堅,耳中有毫,兩耳紅白,眉長過眼,眉有半白,項下有絛痕,人中分明長而掩齒,法令過於承漿,地閣高起,胸前肉厚而潤,形如龜形,瘦不露骨,肥不露肉,神色淸爽,聲音淸圓。
此數者,壽考之相也。若又有陰德,常行方便,多曾救人,天必祐之。雖重病而不死。若心術不仁,不行善事,雖有壽相,必爲減筭。有疾難愈。
骨爲陽,肉爲陰,不宜骨聳。麵皮虛薄,急如繃鼓,人中短促,其文不明,人中淺狹而斜,人中短而露齒,唇向上弔,上唇高厚,法令不分,耳小而薄,雙睛閗露,神昏氣雜,肥人項短,赤脈貫睛,巨骨卓起,肥人乍瘦,瘦人乍肥,色如塵埃,目無光彩,神色如醉,聲音破散,睛黃脈赤閗露,眉毛如釘,眉生兩樣。男忌女相,面光細白。女忌面如羊脂,又忌眼闊。
此數者,夭亡之相也。若心地又不仁,雖無病而非久。若外相夭,而內有德者,雖病可延。
論譴疾
[編輯]葛仙翁曰,居官恃勢,僭用過度,爲臣不忠,爲子不孝,宗親反噬,毀滅天常,將殺降卒,及屠城殺人,與刑官之譴有加,必生譴疾不治。
凡問刑之官,用刑太重,寃屈平人,害人至死,傷其天心者。如覺一時忽然忘事,昬悸呵欠,身體睏倦,是譴將至,而病將臨也。夜臥不安,神驚色慘,忽聞人喚,擧事失措,是神將離,而死將至也。必有惡疾生焉。
若己身無恙,子孫必有傳屍勞瘵之証,三紀嗣絶。故曰,醫不入於刑官之家,藥不療於不仁之疾。
其法官受譴,及心懷不仁,不行方便,享福過分,貪贓害人,商賈負騙,人命寃債,損人利己,害衆成家,已土皆主譴疾,難治。
觀人心善惡
[編輯]面上黑氣,面上無肉,眼中紅色,上眼皮下苫而動,偸睛視人,眼中睛黃,鼻凖如句,舌常出唇,而動若蛇之吐燼,指如用力,上視者傲,下視者奸,斜視者狠,直視者愚。雖愚無毒,故不在此例。其他有於一者,心術不臧,若有病而難治。德與藥不相應也。
論神不足
[編輯]不醉如醉,不愁如愁,容惡顏憂,神昏如睡,視眄若癡,指閒不密,節上粗踈,手冷如冰,眉毛曲小。
凡有此者,有病癒遲。
論病相
[編輯]如印堂有紫氣,山根有暗黑,山根低陷,鼻梁彎鈄,鼻角有紋,雖富多病。此皆骨法,命中一生,當有病患。
觀色大略
[編輯]凡察氣色,當於平旦雞鳴,未洗面時,於燈下觀之。務在師傳,今之所載者,乃大略耳。智者得之。
春。靑旺,赤相,黑休,白囚,黃否。
夏。赤旺,黃相,靑休,黑囚,白否。
秋。白旺,黑相,黃休,赤囚,靑否。
冬。黑旺,靑相,白休,黃囚,赤否。
旺、相者吉,休、囚、否者疾也。
察於未病
[編輯]觀其面之色,黃者一月有喜,紫六十日有喜,又妨害官災,美中不足。靑六十日有孝,或公訟,不宜遠出。眼下靑主十日內有虛驚,黑百日內有不測災疾,赤主有非橫,白主凶有孝,防百日內災忌。
印堂文痕低陷,骨格尖斜,平生多疾。黑氣如煙霧者,將有疾至,須防暴卒。凖頭與蘭臺黑者,一旬而亡。五穴黑色者凶。
觀孕婦面,靑色者是男,三陽之下卻要紅潤。紅色者是女,三陰之下卻要黑色。若三陰三陽之下,黑白相閒,產凶。如孕未及其時而乳出者,爲之乳哭,產㓙。
凡人掌之色,靑者,必主憂驚,應在二六十月亥卯未日。赤色,主是非,應在正月九月寅午戌旬日。白色,主孝,應四八十二月巳酉丑旬日。黑色,主破財,應在三七十一月申子辰旬日。黃,主則喜,應在三六十一月辰戌丑未旬日。若有靑黑色,爲遊宮白虎,主疾厄㓙災。若黑氣起於掌之四畔者,旬日㓙,先須防疾。
察於已病
[編輯]聲輕者,氣弱也。重濁者,痛也,風也。高喊者,熱將狂也。啞者,肺之疾也。聲急者,神驚也。聲塞者,痰也。聲戰者,寒也。聲噎者,氣不順也。喘者,氣促也。噴嚔者,知其風。呵欠者,知其倦,陰陽相離也,又主風。要知常日所爲何事,好喫何物,則知病之所來矣。若能聽其音而察之,則吉凶可知矣。此所謂聞而知之也。
凡病人,先要問其常日好喫何物,所作何事,何日得病,如何起初覺病,身上如何,則知其病之源矣。此所謂問而知之也。
凡切脈,務在神氣定息,忌酒浚。不可診脈,備見後脈訣。此所謂切而知之也。
若氣色淸明而神不散者,吉。神昬氣餒,色靑黑如煙霧者,㓙。色依其時而見者,無恙,逆其時者,知有疾也。靑病在肝,紅病在心,白病在肺,黑病在腎,黃病在脾。若靑又兼紅者,是肝與心二臟之疾也。餘皆倣此。
面色靑者,痛也,紅者,熱也,白者,寒也,黑者,腎氣敗也,黃者,脾氣弱也。
哭者病在肝,汗者主心,笑者主脾,而多涎涕者主肺有風,唾者主腎有虧。
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甘,肺喜辛,腎喜鹹。
察色驗病人生死法
[編輯]面上紫赤,心絶,五日亡。面赤,目陷,肝絶,三日亡。面黃,四肢腫,脾絶,九日亡。瓜黑,筋絶,八日亡。面白,鼻入奇倫,肺絶,三日亡。齒如黃熟豆,骨絶,一日亡。面黑,耳黃,呻吟,腎絶,四日亡。口張,唇靑,毛枯,脈絶,五日亡。
大凡病人足趺腫,身重,大小便不禁,目無轉睛,皆死。
若病將愈者,面目皆黃,此生意也。
若面色黃而目靑,其人傷酒,有風邪在胃也。若疾將危者,眼胞陷,耳目口鼻黑色入口。
面白目黑,妄語多,及不語,久病兩頰赤,口張直氣,腳膝腫滿,體腫溺出,面色靑而變黑,面赤眼白,面靑目黃,目無光而齒齦黑,屍臭,口不能合,出氣不返,人中無痕,兼背靑,掇肩喘而直視,唇靑,體冷,遺尿,背麵食,髮直如麻,循衣摸領,項筋舒展,掌內無文,手足爪甲靑黑,是筋絶也。脊疼腰痛,此是骨絶。面黑目白者,命門敗,唇焦,面腫蒼黑。
凡大病之人有此者,不治。已上皆望而知之也。
辯五中
[編輯]中風,卒然僵仆倒地,口眼喎斜,牙關緊急是也。其脈浮洪。
中氣,因怒至氣,面靑,四肢厥冷,手指筋強,或口吐痰沫是也。其細脈沈。
中惡,身體冷,肚腹脹,口出沫,渾身皆靑是也。其脈沈絶。
中暑,昬暈惡心,兩手僵硬,有自汗是也。其脈沈。
中濕,四肢麻痺,腳手軟弱是也。其脈沈緩。
辯五暈
[編輯]風暈,頭目昬眩,惡心眼黑,如在空中是也。其脈弦數。
氣暈,心腹脹滿,嘔吐酸水,眩暈長噓是也。其脈沈微,弱死。
痰暈,因痰堵塞,胸中痰響。卽痰厥,面色浮是也。其脈沈伏。
熱暈,頭旋眼黑,心中恍惚是也。其脈虛浮。
虛暈,耳鳴眼黑,四肢厥冷,表裏俱虛是也。其脈微弱。
辯傷風傷寒
[編輯]若脈浮緊澁而面慘色,頭疼身痛項強,惡寒發熱,此是傷寒也,須宜發汗。若傷寒又感風者,手足微厥,脈浮。
若脈浮緩,面光不慘色,頭目昬眩,自汗,鼻塞聲重,惡風發熱,是傷風也,亦宜汗解。若傷風又感寒,手足微溫,惡風發熱,心煩,脈浮緊是也,宜汗解之。忽因病後交接,脈短澁,手足厥冷,甲黑唇靑眼花,小腸絞疼,陰微腫痛,名曰陰陽易。若平昔元氣怯弱,交接精脫就死者,名曰脫陽。
其他之証,以理詳推,不能備錄。
一。凡治人,先要看人之虛實。病在上者當吐,在下者當瀉,在表者當汗。如北方人稟氣厚實,多宜下,南方人稟氣虛薄,多汗。務在臨期,看得脈息停當,方可用汗下吐三法。
一。人之感疾,有以時行之証者,有失其調養,而得其病者,皆可治。亦有鬼神譴責之証,雖有神藥,不可療也。大槩爲人要存心地,多積陰功,雖有疾,不藥而自瘳矣。
一。醫者治病,先以病人歲數爲定,次將得病日期爲數。隨之先以三因,後以九除。餘三則吉,餘六則重,餘九則危。
醫避傳染法
[編輯]凡醫至人家看病,恐有殟疫勞瘵傳染之疾。其法,凡人未至其病家,先須浣口洗手,望空祝白。
方至其家,且要至誠,立不中門,坐不靠壁,臥不解衣,蓋被不可近口,凡有飮食,務要自己氣吹過方喫,不可對日月星辰下小遺,忌起婬念,休起貪心,勿生嫉妬,專要方便心。此是陰騭,邪氣先不敢近矣。
凡接病家所謝之物,務要先擧手叩齒謝天。然後以左手接之。如出門回家,便地下拾一葉或草,撧做兩段,分去兩處。或至長流水邊,浣口洗手,望之地太陽默祝,某至某家治某病,回得何物。並無惹帶,禍隨水去。轉身便行,不可回頭,卽無傳染矣。
天醫神位
[編輯]傳敎治病無微太素太白眞人。
八大天醫陶日遠,許仙定,趙仲明,王彥,賴天靈,李流光,劉金勝,婁和使者。
天醫功曹成季等十二位尊神。
天醫符使姜安國等十位尊神。
治病天丁溫伯眞等八位尊神。
歷代傳道一切神醫。
已上諸神,各置神主於凈室。安奉,止用一水一燈,不香不楮。凡供,止用果酒素茶,如能潔心奉之,自然生氣滿宅,不生諸疾,家道寧矣。
神光驗證法
[編輯]凡人之有疾,必當先設無微太素太白眞人神位於病人室中,用燈一檠,凈水一盂。先書一太白符於燈盞中,次以黃紙,書袪邪符,墊於燈盞下。用燈草四根,注油點之,令病人自言平生之愆,得病之由。備細祝告,以求報應。
太白符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
<divstyle="font-weight:bold;"><divstyle="overflow:auto"> <imgdata-img-id="ITKC_GO_1522A_002_0361_010"data-img-type="그림"src="/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61_010.jpg"valign="bottom"border="0">
<spanonclick="window。open('/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61_010.jpg','_blank','resizable=yes,scrollbars=yes,width=800,height=800');"class="xsl_img_open">삽화새창열기
袪邪符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
<divstyle="font-weight:bold;"><divstyle="overflow:auto"> <imgdata-img-id="ITKC_GO_1522A_002_0361_020"data-img-type="그림"src="/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61_020.jpg"valign="bottom"border="0">
<spanonclick="window。open('/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61_020.jpg','_blank','resizable=yes,scrollbars=yes,width=800,height=800');"class="xsl_img_open">삽화새창열기
占病
[編輯]燈靑〈有寃〉。
紅〈病好。〉,
黃〈遷延。〉,
白〈人亡。〉,
黑〈有祟。〉,
黑白二氣〈宗先爲禍。〉,
靑黑〈病主危險。〉,
黑黃〈土神不安。〉,
靑黃白相閒者〈吉。〉,
燈紅黃相對,病雖重三日安。
◇燈無煙高明者吉,病在五日安。
◇燈易過,病卽安。
◇光瑩圓潔凈,病易安。
◇盡燒過燈心者大吉。
◇都燒盡者最吉。
◇燒過止留一米長者萬事吉。
◇燈花燒至尾者凶中得吉。
◇燈燒截齊終吉。
◇燈花如毬病安,其人壽長。
燈黑煙大,此病不好。
◇燈花成塊或降不吉。
◇黑火不祥,有病㓙,無病有官事。
◇燈盞中燒如竹節者不吉。
◇燒得白不吉。
◇燒了一邊留下一邊不吉。
◇燈焰短無光昬暗者不吉。
◇忽見紅光向下,頻頻點滴,名流淚燈,㓙。
◇燈昬悶,病者難安。
◇燈一燧成輪不祥,二燧㓙,三燧大㓙。
◇單黃主疫病死,紅不吉。
◇燈花如松子不吉。
◇燈燒半盞,大病必㓙。
◇邊紅邊白主有外孝,可折。
◇燒得燈頭起來黑者,名曰坐床,不吉。
◇燈燒過止留下一莖燈草者,名曰扛喪,小病可救。
◇燈燒兩頭只留中閒一截㓙。
◇燈花顫動者有邪崇。
◇燈花如垂露而長者不吉。
◇燈花如粟穀者㓙。
◇燈花蕋壯大者,此勞瘵之証也。
◇燈發後,恠風忽滅。如一次一險,二次二險,若卽滅凶。
◇無風常若風搖者㓙。
◇焰分作二,炬者不吉,占官大吉。
◇燈滅速者病易安,終不吉。
◇明燈被鼠拖去,病因食起。
◇殘燈被鼠食㓙。
◇鼠食了燈心不吉。
◇燈花爆者不吉。
凡燈要花蕋紅活,有焰而光明者吉。
◇燈笑者大吉。
◇燈如金色吉。
◇燈花細細完全脫下萬事吉。
◇結花一更不落,來日有喜。天明不滅,五日內喜不絶。
◇燈若兩吹不滅者,來日有大喜。
凡占病燈,不宜結花,只宜淡凈。脫花脫蕋者,若有病,多則一七好,少則三日安。
占孕
[編輯]燈獨花者圓凈者向左者主男。雙花者花多者向右者主女。燈花有變,陰陽未分。燈暗淡不明者,主枉死鬼爲禍㓙。燈花顫動決然有險。燈半心結花如菉豆,四面無者主生貴子。但喜燈光圓明凈定者吉。
一法禱司命告斗驗証
[編輯]北斗居中天,爲造化之樞機,作人身之主宰。凡人之生死悔吝,莫不屬焉。
昔孫眞人飛神謁帝,遇九天玄元眞君,授以默告捷要之法。專用司命,奏達文雖簡略,厥功最捷。夫司命者,乃九天炊母元君。天帝委之,以掌人閒善惡。凡有祈叩,必遂感通,可謂至道不繁。眞人憫世以傳,後學得之者宜秘愼之。
凡告斗,先以黃紙朱書斗罡符,墊於燈下。以淸油一盞燈心七莖,分作七處。夜靜,安於竈內,用米篩罩之,是爲千眼燈。
以米排成斗,形於竈上,用椀內書濟世符,覆之。以香燈茶果,獻於司命之前,祝叩而退。至旦,起椀視米,以取報應。燈息油盡爲度,勿論。
斗罡符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
<divstyle="font-weight:bold;"><divstyle="overflow:auto"> <imgdata-img-id="ITKC_GO_1522A_002_0369_010"data-img-type="그림"src="/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69_010.jpg"valign="bottom"border="0">
<spanonclick="window。open('/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69_010.jpg','_blank','resizable=yes,scrollbars=yes,width=800,height=800');"class="xsl_img_open">삽화새창열기
念北斗,呪書之。
濟世符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
<divstyle="font-weight:bold;"><divstyle="overflow:auto"> <imgdata-img-id="ITKC_GO_1522A_002_0369_020"data-img-type="그림"src="/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69_020.jpg"valign="bottom"border="0">
<spanonclick="window。open('/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69_020.jpg','_blank','resizable=yes,scrollbars=yes,width=800,height=800');"class="xsl_img_open">삽화새창열기
米布斗形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
<divstyle="font-weight:bold;"><divstyle="overflow:auto"> <imgdata-img-id="ITKC_GO_1522A_002_0370_010"data-img-type="그림"src="/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70_010.jpg"valign="bottom"border="0">
<spanonclick="window。open('/data/imagedb/ARTWORK/ITKC_GO_1522A_002_0370_010.jpg','_blank','resizable=yes,scrollbars=yes,width=800,height=800');"class="xsl_img_open">삽화새창열기
驗米吉㓙
[編輯]貪
[編輯]失。病重,橫亡及產鬼爲禍,不利,金命數盡。
動。天曹譴貴,宜禳告斗府。
巨
[編輯]失。星限重,有怨恨,木石厄,塚訟墓注災。
動。親人呪詛,水鬼,犯土,墓庿之禍。
祿
[編輯]失。血光鬼爲禍。
動。家神爲禍,時行災,伏屍氣。
文
[編輯]失。土神及邪妖爲害。
動。星辰重,限逢刑尅。
廉
[編輯]失。犯太歲神煞,血光勞病及落水鬼爲禍。
動。土神爲災。
武
[編輯]失。山魈爲禍,客死鬼、產亡鬼爲禍。
動。運限災,土木之禍,外祟。
破
[編輯]失。自縊鬼、枉死鬼爲禍,有呪詛。
動。犯土煞,伏屍氣,外祟。
天罡
[編輯]失。土神爲禍,女鬼爲害,伏屍氣。
動。塚墓爲災,田土才上爲人怨恨,產鬼災。
本命所屬
[編輯]貪子生人,巨丑亥生人,祿寅戌生人,文卯酉生人,廉辰申生人,武巳未生人,破午生人。
凡本命星上米不動病便安,失去凶,黑死,赤火災官非。相聚者時行之疾,米全失去者大㓙,米都動合家有災,米都不變動大吉,米添增祿延壽,米減不吉。
報應之後,宜告斗府解之。
延生秘訣
[編輯]太上道君憫諸衆生乃示回生秘訣一十六字,專爲消禳疾疫惡瘡。可面太陽,跪祝,自行懺悔,用黃紙朱書,焚服,其患自消,可得復生矣。
鬼滇長澤,谷雲敞柂。
赤圖震皇,馘醜榮垂。
此字古所禁忌祕而不博,世所罕知。今特傳之於世,務在人心,虔恪誠敬可也。若心術不減之人,服之,無驗。書服之時,大忌厭穢色慾所犯。
衛生易簡方
[編輯]服藥忌例
[編輯]有牡丹,勿食生胡荽。有地黃、何首烏,勿食蘿蔔,令人髭髮白。有黃精,勿食梅實。
凡服一切藥,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雜生菜。又不可食諸滑物果實。又不可多食肥豬犬肉、油膩肥羹、魚鱠鯹臊等物。
凡服藥,通忌見死屍及產婦厭穢事。凡服藥,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有風疾,勿食櫻桃、芥菜、丹黍。小兒勿與蓮實、芡實食,食之,不長。
備預百要方
[編輯][備預百要方]
[編輯]夫天地生於大空,人物生於天地之閒,承稟五行,衰王有時。相尅而胎,相生而成。平則爲和,勝則爲害。天地隨人而變,故心氣一偏,則諸氣皆從。
是以五竅之用,邪正則小應,悲喜憂歡形之,平病生於身體。五星之變,喜怒則大應,風雷水旱兆之,安危至於國家。是以人猶先作,天乃後變。
故上醫治天下之師,中醫治國家之師,下醫治人物之師,能全未兆未萌之紀,難制已病已亂之令。故所由來事漸矣,辨之及早,何有後悔。
至於所用有物,無非天地閒用。則山、丘、田野、城牆、道路、庭園、堦砌、堂舍、戶、壁、衣裳、褥席、敗器、朽物、遠結凝塊、久堆塵垢,無所不有。故一病才起,百藥俱前如此。則但存臨深履薄之愼,不作輕重取捨之用,則雖塵土,豈無一驗矣。
今撮萬中之一二單用者,每一甲子,除其平歲,其餘天府太一歲會之年,勝者自靜,畏者可危。故預期未兆,兼附於下。
義變傷仁。天之太白,犯歲星之變同。
[編輯]目赤疼痛,百翳生瘡,或癢或刺,瞋怒不已。多作庚辰、戊子、丁丑、未、卯、酉之歲。餘歲發者,肝之受氣不足者也。先治其肺,後補於肝。
智變傷體。天之辰星,犯熒惑星之變同。
[編輯]心熱悶劣,手足逆冷,脣裂口燥,少腹結癥,熱食不下,冷食逆心,眩懊喜眠,多忘錯誤,肩背脊四肢煩疼,體烝壯熱,傷寒疾瘧,消中消渴。多作丙辰、戌、子、午、癸卯、酉之歲。餘歲發者,心氣不足者也。先治其腎,後補於心。
禮變傷義。天之熒惑,犯太白之變同。
[編輯]肺脹胷滿,肩脇重痛,頭項拘急,喘息麤大,唯出不入,徧體生瘡,喉腫牙強,鼻血目暗。多作戌子、午、寅、申、乙巳、亥之歲。餘歲發者,肺之受氣不足者也。先治其心,後補於肺。
信變傷智。天之鎭星,犯辰星之變同。
[編輯]氣血擁滯,百節疼痛,耳聾鼻塞,腰痛背強,脹滿上氣,四肢沈重,胞急淋瀝,腳膝逆冷。多作甲辰、戌、寅、申、子、午、辛丑、未之歲。餘歲發者,腎之受氣不足者也。先治其脾,後補於胃。
仁變傷信。天之歲星,犯鎭星之變同。
[編輯]頭面風癢,遍體瘙癢,四體懶重,嗜臥。多作壬辰、戌、己巳、亥之歲。餘歲發者,脾之受氣不足者也。先治於肝,後補於脾。
四大病生,五藏內感,五氣外侵,五味內傷,遂成百病。治有輕重,病有深淺。故病雖重,新發者,可以輕法治之。疾雖輕,久則重藥難治。是故倉皇之際,住取眼前之物,以一二之甲,可防七八之害,名之曰百要,以類於左。
病源
[編輯]肝病發於庚、丁年,痛於秋,甚於晡。心病發於丙、癸之年,痛於冬,甚於人定。脾病發於壬、己之年,痛於春,甚於平旦。肺病發於戌、乙之年,痛於夏,甚於禺中。腎病發於甲、辛之年,痛於季夏,甚於雞鳴、食時、日昳、黃昬。
東風傷肝,外傷筋。南風傷心,外傷血。坤風傷脾,外傷肉。西風傷肺,外傷皮膚。北風傷腎,外傷骨。
酸味傷脾,忌春,又忌壬年。苦味傷肺,忌夏,又忌戊年。甘味傷腎,忌季夏,又忌甲年。辛味傷肝,忌秋,又忌庚年。鹹味傷心,忌冬,又忌丙年。
甘宜春,又宜壬年。苦宜冬,又宜丙年。酸宜秋,又宜庚年。醎宜夏,又宜甲年。辛宜夏,又宜戌年。年則周年,時則周時,以養衰廢。
服藥法幷通忌三十
[編輯]凡病在上者,食後服〈謂頭痛咳嗽等。〉。病在膈已下者,空腹服之。服藥時,忌臨死人及產婦穢惡之物,房室勞動等。
凡服藥通忌生、冷、油、滑。生謂不煮熟之物,冷謂性冷,萵苣、蕎麥之類,油謂胡麻等,滑謂葵、蓴之類。又忌牛、豬、雞肉等,無鱗魚、肥膩、膾、鹿肉、腥膻物,又大蒜、莙薘、薺苨、胡荽、蘘荷、蘿蔔、葵芋、大小豆、菓實、生菜、海藻、麵等。已上觸之無驗,殺藥力,故忌之。
修合法
[編輯]炮者,置藥於煻灰中,轉轉令微拆而用。或以濕紙裹,入煻灰,令熱通而用。
◇炒者,置藥於器中,火上熱,令香氣出。或令色黃,或焦黑。
◇熬者,置藥於器中,用小水逼乹於火上。或令色黃,或至赤黑。
◇煨者,用生藥入火,煨之。亦以濕紙裹而煨之。
◇焙者,高置火上,令乹也。
◇爁者,與炒同也。
◇凡藥不雲炮灸者,皆洗去泥土,或日乾,或焙乹,或陰乾。
◇切者,斷切而用。
剉者,細切而用。或有麤剉而用者。
又此方內斤兩輕重,皆依藥秤而用,於絲緜稱一分〈俗雲一目。〉准。藥秤一兩,用生大棗三枚,又一升,准小茶椀,雖未至的,庶幾不至大誤也。方內大兩大秤者,常用斗升及秤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