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澄邁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澄邁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0年及「十一五」時期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10年,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開局之年,是過去五年中經濟總量提升最快、發展質量最好的一年。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乘借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和西部地區開發的東風,主動作為,創新實幹,用產業支撐國際旅遊島建設,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承辦歡樂節、抗洪救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圓滿完成了國際旅遊島建設開局之年的階段目標,開創了澄邁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不含農墾)106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5.6%。其中,一產30.03億元,增長12.3%;二產49.31億元,增長26.4%;三產26.66億元,增長41.0%。全口徑財政收入28.17億元,同比增長105.6%,其中縣級各項收入21.47億元,突破20億元,增長157.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6億元,突破10億元,增長8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3.73億元,同比增長100.2%。全口徑財政收入、縣級各項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均翻一番。全縣旅遊接待人數76萬人次,同比增長50.0%,累計旅遊收入3.10億元,同比增長5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7億元,增長18.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8元,增長23.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885元,增長12.2%。

剛剛過去的2010年,也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過去五年,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三縣一地」(生態現代化建設縣、新型工業縣、休閒低碳旅遊縣、熱帶高效農業示範基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開拓創新,真抓實幹,超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

(一)經濟總量跨躍增長,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初步核算,「十一五」期末,全縣生產總值(不含農墾)106億元,是2005年的2.81倍,年均增長23.0%,按2005年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8.1%。人均生產總值23785元,突破3000美元大關,是2005年2.56倍,年均增長20.6%,按2005年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5.5%。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其中,一產年均增長9.6%;二產年均增長21.9%;三產年均增長21.4%。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34.5:43.6:21.9調整為28.3:46.5:25.2。全口徑財政收入是2005年的5.74倍,年均增長41.8%,其中縣級各項收入是2005年的11.12倍,年均增長61.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是2005年的6.04倍,年均增長43.3%。五年來,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4.25億元,是「十五」的4.14倍,年均增長3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2005年的2.14倍,年均增長1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2.11倍,年均增長16.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是2005年的1.75倍,年均增長11.8%。在2006年至2009年全省市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考核中,分別榮獲二等獎、三等獎、三等獎、二等獎,2010年將獲得更高的獎次。

五年來,我縣先後獲得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中國最具投資價值20強開發區、中國長壽之鄉、中國福橙之鄉、中國無核荔枝之鄉、中國綠色名縣、中國生態文化建設示範縣、中國低碳生態先進縣、中國低碳旅遊示範區、中國富硒產業示範區、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國家商標實施示範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20多項全國性殊榮。

(二)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產業支撐力持續增強。「十一五」期間,一批規模大、帶動力強、高科技的重點項目相繼上馬和順利投產。全省技術最先進的水產品加工廠通威水產、全省規模最大的包裝印刷廠永凱包裝材料廠、中國最大的高端玻璃製造基地中航特玻、填補國內空白的海膠集團乳膠絲等項目建成投產。「三港合一」馬村中心港區一期工程完成。列為省「一島一區兩園」發展戰略項目的海南生態軟件園已開園,吸引了東軟集團等143家知名IT企業入駐,2010年實現產值15億元。作為全國第四個綜合保稅區的海口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

第十一屆海南島歡樂節主會場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中心區建設按時竣工並交付使用,80多天建成20多萬平方米的街館、廣場、道路和綠地等,創造了「澄邁速度」,塑造了真抓實幹、敢為人先的「澄邁精神」,被《海南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填補海南海上娛樂項目空白的夢幻島海上競技運動項目開工建設。歷時七年的中國最大面積的單體佛苑永慶寺落成。

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實現飛躍發展,至2010年,全區入駐企業613家項目836個,實際投資總額達276.9億元,其中投資或產值超億元的企業50多家。2010年老城開發區企業總產值(不含老城鎮)211.7億元,突破200億元,比上年增長52.8%;國內生產總值64.71億元,比上年增長45.7%;全口徑財政收入18.32億元,比上年增長89.3%,占全縣財政總收入的65.0%。

(三)品牌示範效應凸顯,特色農業不斷壯大。「十一五」期間,創建「商標富農工程示範縣」,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全國唯一「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縣」。推進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和國際化進程,「有標識可追溯農產品示範縣」、「無公害農業科技示範縣」、「農業生產現代化示範縣」和「富硒農產品示範縣」建設效果明顯。福山咖啡、澄邁福橙、橋頭地瓜、無籽蜜柚、無核荔枝、白蓮鵝、文儒山寮雞、澄邁福牛、新吳鴨等農產品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精品。其中,苦丁茶、福山咖啡等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澄邁福橙獲「中國十大名橙」、「中國國宴果品」等榮譽。五年來,有效處置了香蕉、豇豆等市場風波,建成國家農業部認證的19個無公害瓜菜生產基地,冬季瓜菜種植面積、總產量、出島量、出口量、單項人均收入等五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2009年,全省第一家供港澳瓜菜加工廠惠民農產品出口配送中心建成運營,瓜菜和水產品加工出口總量達到23萬噸,全省排名第一,其中瓜菜供港澳和出口中亞5國13萬噸,水產品加工出口美國、歐盟等10萬噸。初步核算,2010年全縣農業總產值突破40億元,達到45.59億元,是2005年的1.64倍,年均增長10.4%。

(四)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鄉建設全面提速。「十一五」期間,澄邁縣城城市總體規劃、老城片區總體規劃、第二輪澄邁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修編獲省政府批准,金馬片區、縣城舊城區、老城片區和各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基本完成,金馬物流中心規劃、金山寺佛教文化公園總體規劃、各鎮的土地利用規劃、金江休閒娛樂之都和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規劃等已完成。縣城環城西路、解放路、立新路等縣城「三縱三橫」主幹道改造工程、金江中心市場改造、金江污水處理廠、老城開發區供水廠、西區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建成。老城開發區建成道路69公里,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的國際優良開發條件。開展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活動,整治城鄉「髒亂差」,硬化縣城小巷230多條,完成金江、福山、老城等街道立面改造,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五)全力改善保障民生,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快速提高。「十一五」期間,通過實施為民辦好事實事,逐年加大民生投入,把新增財力主要用於改善民生,推動「8+2」工程的深入開展。一是教育方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職中免費教育,落實「三免四補」政策,投資7500萬元建設縣職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澄邁中學改造工程,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中小學校舍安全、生態循環型學校建設等工程,加快建設思源學校、孤兒學校、特殊教育學校,辦學品位不斷提升;二是醫療衛生方面。全面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建立健全全縣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絡,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遏制,投入近1億元完成縣醫院遷建工程並投入使用,建設農村衛生室226個,率先全省實現村村有衛生室目標。大力實施「健康澄邁」醫療健康服務信息化示範縣建設。農村衛生試點改革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模式先後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媒體作為「澄邁模式」宣傳推廣;三是社會保障方面。建立完善社會救助、醫保、社保和城鄉低保制度等四大保障體系,城鄉基本醫療保障體系覆蓋全縣。大力推行新農保, 60周歲以上人口基礎養老金發放率達100%。城市4539戶11154人和農村6590戶10426人納入低保,做到了應保盡保。給80歲以上老人按每月60元、200元、500元等標準發放長壽補貼,被評為海南第一個「中國長壽之鄉」。全面啟動華僑農場1.37萬名職工養老、醫療保險工程;四是就業方面。通過加大就業培訓、開發公益性崗位和組織勞力輸出,五年間累計新增就業17258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39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236人,做到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五是住房方面。把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一號民生工程,2003年率先全省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累計建設經濟適用房4899套、廉租房1460套和農村危房改造842間,解決了一大批公職人員和困難家庭住房難問題。全面完成華僑農場危房改造,得到國僑辦的充分肯定;六是電信金融服務方面。率先在全省實現了所有行政村通寬帶和安裝POS機(刷卡消費終端);七是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實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推進農村「一站一室兩場」文化設施建設,全縣11個鎮都建有文化站;建設226個農村文化室、156個農家書屋和232個籃(排)球場。縣圖書館、文化館、展覽館、金江影劇院、廣播電視演藝中心等重大文化設施投付使用。新編《澄邁縣誌》出版發行。「花瑰藝術」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八是農民增收方面。大力實施橡膠檳榔富民、特色農業富民、商標富民、打工經濟富民等四個富民工程,加大對農民的各類直補力度,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等28種補貼資金通過銀行卡集中發放;九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妥善處理土地糾紛問題,累計處理土地糾紛案件313宗,面積2.9萬畝。全縣累計投入4300萬元,建設449個文明生態村,占自然村總數的51.8%。基本完成176個村(居)委會共669公里的農村通暢工程項目建設,實現所有行政村通硬化道路;1000人以上自然村通暢工程正抓緊實施。投入1.45億元,建成147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432個自然村23.28萬人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十是縣城首次開通公交線路。結束我縣無公交車的歷史,發展公交模式被《海南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

(六)改革創新有新的突破,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投入近3億元完成國有企業改革86家, 安置職工7216人。每年投入1000萬元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幫助涉農中小企業貸款五年累計8030萬元。農業保險試點改革取得新進展,新增水稻保險等7個險種。全面完成集體林業產權制度主體改革,完成確權發證面積61萬畝。華僑農場改革不斷深入,設置大豐鎮,同時保留華僑農場, 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改革津貼發放方式,將全縣公務員陽光津貼的40%和機關工作人員交通補貼的50%,按工作績效發放。積極配合農墾社會職能改革,接收教職工1282人,農墾居民參保32045人。加強政府職能改革,成立招商局、城市管理局等。加大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國庫集中支付全面鋪開。成立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城鄉建設有限公司、老城開發區發展有限公司,進一步拓寬我縣經濟發展投融資渠道,成功採用BT模式建設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和城鄉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省下放權力的銜接落實工作,用好用活用足省下放我縣172項事權。強化行政效能監察,政務中心的服務功能顯著增強。切實改進機關幹部工作作風建設,開展制度「廉審」,認真落實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暫行規定和「一崗雙責」制度,實行廉政維穩保證金制度,深入開展「三聯」(聯村、聯戶、聯企)活動。推行無紙化和手機辦公系統,提高了行政機關執行力和工作效率。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2006年以來,立案73宗,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4人,收繳違紀資金和挽回經濟損失近400萬元,促進了幹部勤政廉政。

(七)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和諧澄邁建設邁上新台階。加強社會管理,堅持不懈抓好維穩工作,深入開展打擊吸販毒、兩搶一盜等各類專項嚴打活動,連續3年榮獲「全省優秀禁毒市縣」稱號。強化信訪工作,堅持開展「大接訪」和網上信訪,開通政風行風熱線,促進了退役士兵安置、工商分流人員、失地農民保障、土地糾紛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為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環境。加強國防動員和戰備力量建設,民兵預備役建設、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工作有新的進展,連續4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縣」稱號。較好地完成了計劃生育責任管理目標任務。統計、審計、檔案、民族宗教、法制、婦女兒童、外事僑務、口岸、對台、氣象、防震減災等各項工作也取得了新的進步。

2010年,面對歷史罕見的強降雨襲擊,全縣黨政軍民奮起抗災,及時安全轉移10.8萬人,撥付1437萬元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災後恢復生產和重建工作顯著。廣大幹部群眾在抗擊強降雨災害中表現出來的團結拼搏、迎難而上、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推動澄邁科學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各位代表,「十一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依法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也是全縣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職工、駐澄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人民警察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長期關心支持澄邁建設事業的國內外投資者、廣大建設者和各族人民表示誠摯的謝意!

「十一五」時期取得的顯著成就,為做好今後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增強了我們繼續開拓前進的信心,也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取得的成績關健在於五個堅持:一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為先、發展為重、發展為大,在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完善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適合縣情的科學發展之路;二是堅持解放思想,敢為人先,大膽承擔責任,積極創新發展體制機制,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三是堅持產業興縣、產業強縣,堅定不移抓好項目建設,積極培育產業項目,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四是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贏得了全縣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五是堅持依法行政,切實加強經濟和社會管理,轉變作風,用團結的力量推動發展,形成了真抓實幹、奮力進取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着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甚合理,三產比重還低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環境資源壓力仍然較大;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項目運作和資本運作水平低,工作作風和能力與國際旅遊島建設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等。對這些問題,在今後的五年裡,我們要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十二五」時期,是我縣乘借海南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和加快西部地區開發的東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突破的重要五年。縣政府根據《中共澄邁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依據發展要求,廣泛徵求意見,凝聚各方智慧,制定了《澄邁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本次大會審議。

「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省委五屆九次全會和縣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結合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西部地區開發和澄邁實際,繼續實施「三縣一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用產業支撐國際旅遊島建設,更加關注和改善民生,促進澄邁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9%左右;全口徑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左右,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的目標,生態現代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城鄉發展差距明顯縮小,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各項事業再上新台階。

「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綱要》已作了詳細規劃,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八方面:

(一)以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繼續以產業支撐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以生態現代化、農業精緻化、工業新型化、物流集約化、旅遊休閒化、房地產高端化為方向,加快傳統產業向新型低碳產業轉換,進一步構建強大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推動結構調整,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形成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新格局。

一是打造「三大產業經濟功能區」。立足北部地區的地緣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快打造以新型工業、現代物流業、休閒低碳旅遊業、高新技術產業、生態旅遊房地產業為重點的北部產業經濟功能區;立足南部山區條件,打造以橡膠與檳榔產業、水產畜牧業、生態林業為重點的南部產業經濟功能區;立足南渡江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以無公害綠色生態農業、休閒娛樂旅遊業、生態旅遊房地產業為重點的南渡江兩岸產業經濟功能區。

二是積極構建「六大產業體系」。以完善有標識可追溯體系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生態農業;以推進高新技術、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工業為重點,大力發展新型工業;以金馬現代物流中心和粵海鐵路南站物流中心為龍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特色農家游、特色休閒娛樂游、風情鎮休閒遊為重點,大力發展休閒低碳旅遊業;以澄邁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和「中國長壽之鄉」為基礎,加快發展歷史福壽文化產業;以盈濱半島、太陽灣地區和南渡江兩岸的房地產開發中注入生態旅遊概念為主要內容,積極培育生態旅遊房地產業。

三是加快「一都二中心三區四鎮」建設步伐。大力打造金江休閒娛樂之都,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粵海鐵路南站物流中心,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盈濱半島國家4A級旅遊度假區、加籠坪熱帶季雨林生態旅遊區,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海南歐洲風情鎮、海南地中海風情鎮、台灣民俗文化風情鎮。

四是着力發展一批有支撐力的現代產業項目。加快項目引進孵化,依託重點項目優化產業體系。大力推進海南生態軟件園、福山油田LNG儲備庫項目、福山油田年產20萬噸工程建設項目、中航特玻、海膠集團乳膠絲項目、夢幻島海上競技運動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

(二)以綠色化、生態化、低碳化為目標,推進熱帶高效農業持續發展。加快創建農業「三化」「四縣」,優化北部沿海漁業、北部沿路特色水果、中部沿江糧菜、南部丘陵生態農業4大功能區。壯大綠色品牌農業,把福橙、福牛、福山咖啡等優質農產品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的馳名品牌。大力發展沿海的海淡水養殖業,壯大鴨、鵝、牛、豬飼養業,進一步提高漁業和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進一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扶持發展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農業合作,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對興農增收的支撐作用。爭取實現基礎性農業保溫飽、增收性農業促小康的戰略目標。

(三)以高新技術、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要求,打造新型工業強縣。全力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的發展戰略,堅持「三不」原則,積極引進產業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和帶動力強的大型特大型項目,着力發展生態、低能耗、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工業。推進工業園區化,以中航特玻為龍頭企業,積極引進光伏等後續產業,儘快形成產業集群,壯大發展軟件園、綜合保稅區、物流園、中小企業園、橡膠加工基地等。建設三大工業基地,培育新的工業增長極。海南老城開發區依託省城輻射帶動和港口、鐵路交通便利的優勢,大力發展能源工業、高科技工業、現代製造業、建材工業、水產品加工業、臨港工業等。福山油氣化工基地依託豐富的油氣資源,重點發展石油勘探開發、加工和天然氣開採產業,努力建成全省新興原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生產基地。金江鐵路與港口物流加工區依託縣城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努力建成解決城鄉勞動力就業的工業加工區。

(四)以旅遊休閒化、物流集約化、房地產高端化為方向,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一是大力發展休閒低碳旅遊業。與西部市縣聯手打造相對東海岸具有互補性、獨特性的旅遊產業;依託歷史文化、生態文化、佛教文化等資源,開發名鎮名村老城鎮、石石矍村旅遊項目;打造獨具特色的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提升九樂宮溫泉等景點檔次;加快建設加籠坪熱帶季雨林生態旅遊區;努力把盈濱半島建成集佛教文化、旅遊觀光、體育健身、會議展覽、休閒度假、生活居住為一體的休閒度假勝地;二是全力打造現代物流中心。發揮澄邁水陸空交通便利的優勢,大力推動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重點要抓好金馬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催發物流中心周邊的服務業,努力把老城地區建成全省最便捷的海陸空聯運物流中心;三是做大生態旅遊房地產業。依照澄邁城市發展規劃,縣城北面以金馬大道兩側為開發地帶,打造海口中心城市「後花園」,實現「一條大道托起一片新城」;改造南渡江金江段兩岸,達到「兩岸改造扮靚一個舊城」。盈濱半島將以發展高端房地產項目為重點,推出濱海型、生態型房產,着力打造高品位的宜居城區。

(五)以重點區鎮建設為中心,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重點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規劃澄邁縣旅遊觀光路,加快推進馬村至橋頭沿海景觀大道、金江鎮南北堤沿江大道、金山寺公園、金江南渡江滾水壩、老城開發區路網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提升重點區鎮建設品位。二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構建比較完善的路網系統,完成馬村疏港公路建設,全線貫通金馬大道,加快推進金江鎮環城東路、二環路、三環路、中線高速美向出口至西線高速大豐出口連接公路、中線高速澄邁出口路、文儒至仁興公路等項目,加大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力度,基本實現所有自然村通硬化公路的目標。三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和19160間土坯房改造。實現所有自然村通寬帶。着力抓好4宗中型水庫灌區節水改造項目建設、32宗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防滲建設和瑞溪、橋頭堤防建設。通過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我縣防災減災能力。

(六)以改善群眾生活為主要任務,大力發展民生事業。

按《澄邁縣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民生項目發展規劃(2011-2015)》,將新增財力主要用於改善和保障民生。一是加快發展各類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投入,大力發展基礎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進一步完善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職中免費教育,繼續落實「三免四補」政策;組織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思源學校、思源高中、孤兒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完善義務教育體系。二是提高公共衛生水平。健全醫療、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鞏固和完善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作用,全面實施「健康澄邁」醫療健康服務信息化示範縣建設。三是加快發展文體事業。逐步完善文化體育服務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體育館、游泳館、科技館、田徑場、燈光球場、體育公園等現代化標誌性文體設施。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完成美榔雙塔、大成殿開發保護等特色文化工程項目,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促進文化事業的繁榮。四是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加快深化與實現城鄉統籌就業公平化、社會保障平等化、收入分配秩序規範化和勞動關係調節法制化。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開發公益性崗位,開展勞動技能培訓,積極組織勞務輸出,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擴大社會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五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廉租房、經適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解決老百姓住房難問題。六是加快農村信息化進程。推進農村電信服務、金融服務平台建設,繼續完善財政惠民補貼資金「一卡通」工作,加大POS機在農村和鄉鎮的覆蓋面,確保支農惠農惠民資金及時落實到位。七是繼續實施富民工程。繼續抓好橡膠檳榔富民、特色農業富民、商標富民和打工經濟富民等「四個富民工程」建設,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加快文明生態村的建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八是加強綜治維穩工作。緊緊圍繞「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嚴打整治鬥爭」四項重點工作,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維護社會長治久安,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七)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一是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水利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國有林場改革。二是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鞭打慢牛」的競爭機制,實行「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促進各鎮由靠「輸血」運轉的財政向「造血」財政轉變,增強鎮域經濟發展活力。支持農墾改革,進一步推動農墾體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會、經濟融入市場。三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保證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四是推進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爭取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完善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管委會和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管委會機構設置、體制機制和運作方式,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五是創新融資模式。規範三個融資公司管理,發揮資金使用效率,引進資金加快我縣的基礎設施建設。

(八)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推進生態現代化建設,繼續加大發展生態林業、公益林保護與「三邊」防護林建設力度,進一步推進「林業生態縣」建設。建立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執行環境准入制度,嚴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發展高新技術、低能耗、低排放項目。大力推進馬村電廠「上大壓小」技改工程、顏春嶺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中海油氣二期技改擴建等項目建設,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建設各鎮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提高環境監管保護能力。利用福山油田燃氣,推進縣城管道燃氣建設。「十二五」期末,完成老城開發區東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善全縣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棄物、污水處理設施。

各位代表,「十二五」規劃(草案)經本次大會審議通過後,縣政府將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年度組織實施。


三、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國際旅遊島建設和海南西部地區開發全面展開、加快推進的一年,也是建黨90周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按照縣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的總體要求和部署,今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2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23.9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節能減排控制在省下達的目標以內。

完成上述目標,我們必須切實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 扩大投资上项目,加快现代产业发展 。我县正处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西部地区开发的关键阶段,保持较大的投资强度至关重要。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投资。紧跟国家和省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研究国债资金和省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积极争取一批国家和省有资金安排的投资项目。同时,创新招商模式,拓展招商思路,广开招商渠道,努力实现招商引资规模、质量新突破,还要重点培育用地规模小、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项目。二是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建设省县重点项目65个,其中,新建37个,续建28个,总投资102亿元。继续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综合保税区、马村中心港区扩建、中海油两基地、中航特玻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健全项目建设服务机制。落实重大项目跟踪责任制,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在征地、搬迁等环节提供周全高效优质的服务,通过抓开工、促在建、保投产,缩短项目落地生效时间。

(二)夯實「三農」基礎,提高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一是加強瓜菜基地化建設。抓好羅浮洋、大東洋等19個大田洋無公害瓜菜生產基地建設,特別是要抓好供港瓜菜基地、供滬瓜菜基地建設,同時,結合農田綜合改造,發展新基地。二是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積極推進商標富農工程建設,進一步壯大福橙、福山咖啡、無籽蜜柚、無核荔枝、苦丁茶、白蓮鵝、澄邁福牛、新吳鴨、海淡水養殖和加工等優勢特色農業品牌。三是加大標準化建設力度。制定無公害瓜菜種植標準,指導瓜菜生產,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抓好種植業、畜牧業、海洋漁業等三大農產品有標識可追溯,建設預冷庫1萬噸。四是動工建設農產品檢驗檢測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預警中心。全面加強瓜菜質量監管,對出島的產品實行100%檢測。五是抓好水利設施建設。藉助今年中央和省把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的機遇,對大中型水庫灌區進行節水改造,繼續實施第三批縣重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南渡江瑞溪段防洪堤、新興港防潮堤,水庫除險加固小(一)型水庫2宗,小(二)型水庫6宗,更好地服務農業灌溉,全面提高防災抗災的能力。

(三)拓展三產發展空間,壯大現代旅遊服務業。一是大力發展特色低碳休閒旅遊業。加快推進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海南歐洲風情鎮、海南地中海風情鎮、台灣民俗文化風情鎮等旅遊項目建設,重點打造盈濱半島4A級景區、加籠坪熱帶季雨林生態旅遊區等精品景區,開發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老城鎮、石石矍村旅遊項目,提升九樂宮溫泉等景點檔次。二是全力加快現代物流中心開發建設。緊抓國務院實施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和海口綜合保稅區、馬村中心港擴建的契機,通過加大徵地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的開發建設,努力把老城地區建成全省港口與鐵路現代物流中心。三是着力做大生態房地產業。推進金馬大道兩側的開發,啟動搬遷安置工作,加快南渡江金江段兩岸改造。逐步把盈濱半島打造成高品位的宜居城區。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升城鎮化建設水平。一是進一步完善城鎮建設規劃。儘快完成《老城開發區片區總體規劃修編》、《澄邁縣城舊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海南老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二是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藉助縣城建、縣城投、老城開發區發展公司等三大融資平台,完善建設金馬生活片區基礎設施,做好縣城金江二環路、中線高速美向出口至西線高速大豐出口連接公路、中線高速澄邁出口路等前期工作,完成老城開發區北一環、二環、南二環、馬村港疏港公路、金永線長安至永發段改造工程,努力完成福橋線福山立交橋至橋頭段建設,完成農村公路100公里硬化和12座危橋改造任務,全力做好中線高速、西環高速鐵路等經我縣段的服務協調工作。繼續創建全國衛生縣城活動,加大旅遊公廁改造力度,進一步提高城鄉建設水平。三是加強城市管理。嚴格執行規劃監察,嚴厲查處各類未報先建的違章建築和亂搭亂建;狠抓衛生環境管理,加大「髒亂差」整治力度,加強市政設施建設和維護;增加城鄉綠化景觀功能,提升園林綠化品位。

  (五)加强环境资源保护,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发展高新技术、低能耗、低排放项目。鼓励支持企业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控制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二是抓好节能减排综合治理。加强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对重点行业、企业排放实施重点监控和治理,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大力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降低传统能源在农村生活用能的比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继续推进海防林恢复和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三是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加快11个镇垃圾处理中转站项目和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好金江污水处理厂、老城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和福山、瑞溪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努力实现南渡江沿岸污水达标排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推行改水改厕。加强海岸线管理,确保海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四是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倡导健康节约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六)繼續深化體制改革,增強加快發展內生動力。一是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二是完成社保費、地稅、農稅征管「三項體制」改革;三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四是全面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減輕群眾基本用藥負擔。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制度改革,建立醫療保險支付方對醫療服務價格約束機制;五是抓好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嚴格投資項目的審批管理,進一步規範政府投資行為;六是推進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啟動老城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開發區工作,完善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管委會和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管委會機構設置、體制機制和運作方式,提高服務管理水平;七是實行財政分成比例改革。縣財政向基層傾斜,調動基層積極性;八是積極支持農墾國營農場剝離社會職能改革,妥善處理地方和農場土地糾紛,促進農場和地方和諧發展。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重點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圍繞澄邁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民生項目2011年至2015年發展規劃提出的住房保障、社會保障等最為突出的民生問題,今年要統籌兼顧,確保重點,將新增財力主要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干成一批百姓直接受益的實事。一是保障性住房還是今年的一號民生工程。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2360套。完成6000間土坯房改造;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啟動60周歲以上從末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三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組織勞務輸出,認真解決大中專畢業生、農村富餘勞動力、城鎮下崗職工和失地農民就業再就業問題,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四是加快發展教育事業。突出抓好中小學教育布局調整,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利用兩年時間改造和新建全縣鄉鎮中心幼兒園。推進思源學校、孤兒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做好思源學校高中部跟蹤服務工作;五是完成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鞏固和提高縣鄉村一體化衛生管理水平,繼續實施衛生院、衛生室規範化建設,村衛生室配備護士。做好縣中醫院遷建前期準備工作;六是加快實施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項目;七是加強物價監管,重點保障主要農產品特別是蔬菜、肉禽蛋、水產品的生產和供應,加強食品、建材、農資等商品的價格監管,繼續完善低收入群體補貼與物價上漲的聯動機制,重點保障低收入群體等的基本生活;八是落實農機具、良種、農資綜合直補等各項惠農補貼;九是繼續為解決「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十是增加縣城公交線路,開通老城開發區公交;十一是全面完成農村供水工程126宗,解決全縣10.78萬農村人口飲用水安全問題。

(八)扎实推进和谐澄迈建设,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严打工作力度,重点打击行凶作案、“两抢一盗”、贩毒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创建“平安澄迈”,巩固和发展“全省优秀禁毒市县”成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学校、企业、机关、社区、单位等“法律六进”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二是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大接访”活动,进一步完善网上信访,执行领导包案制度和挂牌督办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力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三是加强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强化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安全监管,认真排查和治理各种安全隐患,加大执法检查和综合整治力度,坚决从源头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提升我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对药品的监管,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四是紧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五是抓好老龄、妇女儿童工作。确保实现“两纲两规”工作目标;做好老年人长寿补贴发放工作,维护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六是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和人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继续巩固和发展“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成果。


四、全面加強政府執政能力建設


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完成今年工作任務,必須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我們將按照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努力建設務實、創新、廉潔、高效政府。

堅持執政為民,維護群眾利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社會管理創新,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深入體察民情,傾聽群眾呼聲,主動為企業、為群眾排憂解難。

狠抓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能。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政府執行力,大力整治行政不作為、配合不協調、工作不落實等不良行為,大力倡導愛崗敬業,真抓實幹,確保政令暢通、工作落實到位。拓展政務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功能,規範審批行為,提高審批效率,加強督查通報制度,推動政府工作提速、提質、提效。

推進依法行政,規範政務管理。把依法行政貫穿於政府決策、執行、監督的各個環節。強化行政複議職能,加強政府內部監督,落實行政問責制。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充分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社會公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公開,打造「陽光政務」。科學合理安排財政預算,加強預算執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加強廉潔自律,樹立良好形象。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加強行政監察,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和權力運行的制約。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促進廉潔從政。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將更多的財力用在支持發展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新形勢催人奮進,新使命光榮艱巨。讓我們在縣委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堅定信心,振奮精神,與時俱進,真抓實幹,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和海南西部地區開發,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開創「十二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