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2年澄邁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2007年1月換屆以來的五年,是我縣歷史上經濟社會發展最好、速度最快、變化最大的五年。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依靠全縣人民,乘借國際旅遊島建設和海南西部地區開發的東風,大力實施「三縣一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用產業支撐國際旅遊島建設,搶抓機遇,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真抓實幹,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一)五年來,我們堅持擴總量、促跨越,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國民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全縣生產總值(GDP,不含農墾)連續跨越50億、70億、100億、130億元台階。預計(下同),2011年生產總值達133億元,是2006年的2.9倍,年均增長23.4%。其中,2010年生產總值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堅持一產調優、二產調強、三產調高,一產年均增長9.9%,二產年均增長21.1%,三產年均增長23.5%,三次產業結構由2006年的29.7:50.5:19.8調整為2011年25.9:49.3:24.8,經濟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全口徑財政收入40.80億元,是2006年的6.5倍,年均增長45.5%;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58億元,是2006年的6倍,年均增長4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是2006年的5.7倍,年均增長4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3億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長18.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1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均增長18.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826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長13.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實現程度達83%,比全省總體水平高5個百分點。

(二)五年來,我們堅持抓項目、壯產業,產業支撐力不斷增強。搶抓中央擴大內需等機遇,五年共組織實施各類重大項目208個,完成總投資352億元。2011年產值(投資)超億元的企業(項目)達69家,年稅收超千萬元的企業29家。全省技術最先進的水產品加工廠通威水產、全省規模最大的包裝印刷廠永凱包裝材料廠、中國最大的高端玻璃製造基地中航特玻、填補國內空白的海膠集團乳膠絲等一批規模大、帶動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三港合一」馬村中心港區一期工程竣工,作為全國第四個綜合保稅區的海口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列為省「一島一區兩園」發展戰略項目的海南生態軟件園成功開園,吸引了東軟、微軟等198家知名IT企業入駐,2011年產值突破30億元。填補海南海上娛樂項目空白的夢幻島海上競技運動項目開工建設。歷時七年建設的中國最大面積的單體佛苑永慶寺落成。富力·紅樹灣、四季康城等一批高端房地產項目建成。第十一屆海南島歡樂節主會場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中心區建成交付使用,80多天建設20多萬平方米的街館、廣場等,創造了「澄邁速度」,塑造了真抓實幹、敢為人先的「澄邁精神」,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園區經濟發展迅猛。一是老城開發區龍頭作用凸顯。預計2011年區內生產總值90億元,比上年增長39%,是2006年的2.63倍,年均增長29.4%;區內企業總產值達300億元,比上年增長41.7%,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長30.9%。年稅收超百萬元的企業突破100家,達102家,比2006年新增81家。二是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和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發展步伐加快。分別成立了管委會,正在加大力度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

(三)五年來,我們堅持創品牌、擴規模,特色農業發展壯大。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三化」「四縣」建設效果明顯。實施「商標富農工程」成效突出,累計註冊商標856件,其中著名商標11件。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全國唯一的「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縣」。福山咖啡、澄邁福橙、澄邁福牛、橋頭地瓜等農產品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精品。其中,福山咖啡、苦丁茶等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澄邁福橙獲「中國十大名橙」、「中國國宴果品」等榮譽。成功處置了香蕉、豇豆等市場風波,提高了政府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快可追溯體系建設,全縣建成畜牧生態養殖小區25個,創建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85個。取得農業部認證的無公害瓜菜生產基地29個,面積達16.8萬畝;經省檢驗檢疫局認證備案的供港澳瓜菜生產基地8個,面積3.8萬畝;供滬瓜菜生產基地1個,面積9600畝。冬季瓜菜種植面積、總產量、出島量、出口量、單項人均收入等五項指標連續五年居全省前列。全省第一家供港澳瓜菜加工廠惠民農產品出口配送中心建成運營。瓜果菜供港澳和出口中亞等國,水產品加工出口美國、歐盟。預計,2011年全縣農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比上年增長8.8%,是2006年的1.7倍,年均增長11.2%。

(四)五年來,我們堅持強功能、打基礎,城鄉面貌明顯改善。一是不斷完善規劃體系。完成「十二五」規劃、縣城總體規劃、11個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盈濱半島4A級旅遊度假區、金馬片區、縣城舊城區、南渡江兩岸等20項規劃。老城片區總體規劃、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啟動修編。金馬現代物流中心規劃、金山公園總體規劃、金江休閒娛樂之都規劃、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規劃、海南歐洲風情鎮規劃、村鎮規劃正在抓緊編制。二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有利於我縣長遠發展的路網、供氣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開通金馬大道,縣城環城西路、解放路、立新路等 「三縱三橫」主幹道改造、金江中心市場改造、老城開發區供水廠等項目相繼建成。加快老城開發區、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金馬現代物流中心、金馬片區等基礎設施建設,成功採用BT模式建設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中心區。累計投入21億元,建設老城開發區「四縱八橫」路網,打通海口至盈濱半島的連接路,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國際優良條件。創建「省級衛生縣城」,改造或新建旅遊廁所29座,硬化縣城小巷230多條,對金江、福山、老城等主要街道立面改造,城鄉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五)五年來,我們堅持抓改革、創機制,發展活力持續增強。一是加快改革創新。投入近3億元,完成86家國企改革, 安置職工7216人。全面完成林權制度改革,確權發證面積61萬畝。加強政府職能改革,成立招商局、城管局等。加快推進老城開發區管理機制改革,開發區升格為正處級單位,掀起開發建設新高潮。華僑農場設鎮,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完成農村綜合改革和社保費、地稅、農稅征管「三項體制」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步伐加快,農業保險試點改革取得新進展,新增水稻保險等7個險種。充分發揮縣城鄉信用協會作用,為三農中小企業貸款8240萬元。安排財政涉農貼息資金510萬元,撬動金融機構發放涉農貸款6.11億元。加大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國庫集中支付全面鋪開。改革幹部津貼發放方式,推行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支持農墾改革,接收教職工1282人,農墾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4.8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6.62萬人。成立縣城鄉、縣城投、老城開發區發展公司等融資平台,提高政府經營城市、配置資源的能力。二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率先全國推行「領導幹部廉政維穩保證金制度」,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命案必破、打擊吸毒販毒和兩搶一盜等各類專項嚴打活動,連續4年榮獲「全省優秀禁毒市縣」稱號。抽調上千名機關幹部進村入戶,成功調處土地糾紛案件400多宗,促進了社會穩定。強化信訪工作,堅持開展「大接訪」和網上信訪,開通政風行風熱線,被評為2007-2010年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市縣。加強國防動員和戰備力量建設,連續4屆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縣」。計生工作較好地完成了責任管理目標任務,被評為「全國創建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為澄邁百姓創造了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六)五年來,我們堅持辦實事、惠民生,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提高。我們將新增財力優先用於改善民生。以「8+2」民生工程為載體,共投入46.57億元,改善和保障民生。一是投入8.96億元,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職中「三免四補」政策。建設縣職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澄邁中學改造工程,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中小學校舍安全、生態循環型學校建設等工程,建成思源實驗學校,動工建設思源高中、孤兒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計劃,教育發展水平穩步提高。二是投入5.25億元,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建立健全縣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完成縣醫院遷建工程並投入使用。建設農村衛生室 216個,配備鄉村醫生和護士,率先全省實現村村有衛生室的目標。農村衛生試點改革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模式先後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媒體作為「澄邁模式」宣傳推廣。三是投入10.19億元,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保、醫保、城鄉低保和社會救助等四大保障體系,城鄉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全縣。將5.7萬戶10.26萬人納入城鄉低保,做到應保盡保。給80歲以上老人按不同年齡段發放長壽補貼,被評為海南唯一的「中國長壽之鄉」。四是投入6500萬元,拓寬就業渠道。加大就業培訓、開發公益性崗位和組織勞務輸出,累計新增就業1.74萬人,實現再就業819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39萬人,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執行最低工資標準,不斷提高縣內從業人員工資水平。五是投入3.37億元,解決城鄉居民住房難問題。把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一號民生工程,累計建設經濟適用房4552套、廉租房2300套和農村危房改造950間,解決了一大批公職人員和困難家庭住房難、住房差問題。全面完成華僑農場危房改造,得到國僑辦的充分肯定。六是投入3300萬元,加強電信、金融服務。推行農村信息化建設,實現所有行政村通寬帶,在全縣農村安裝了504台POS機,把金融便民服務延伸到農村。七是投入2.66億元,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實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興建11個鎮文化站,232個農村文化室、125個農家書屋和357個籃(排)球場。縣圖書館、文化館、展覽館、金江影劇院、廣播電視發射塔等重大文化設施相繼投入使用。新編《澄邁縣誌》出版發行。「花瑰藝術」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縣文化館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館。八是投入10.61億元,力促農民增收。大力實施橡膠檳榔富民、特色農業富民、商標富民、打工經濟富民等富民工程,南部4鎮人均橡膠或檳榔種植面積達2.78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加大對農民的各類直補力度,共發放41種5.04億元補貼資金。九是投入4.49億元,推進新農村建設。共投入7190萬元,創建307個文明生態村,文明生態村總數達到474個,占自然村總數的54%。投入2.43億元,完成176個村(居)委會共669.8公里的農村通暢工程建設,實現所有行政村道路硬化的目標;1000人以上自然村通暢工程正抓緊實施。投入1.34億元,建成196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445個自然村15.62萬人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十是投入600萬元,發展城鄉公交。縣城開通公交,老城公交通海口,方便城鄉居民出行,結束了我縣無公交車的歷史。

(七)五年來,我們堅持抓減排、促節能,生態建設成效突出。一是節能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投入8587萬元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金江污水處理廠、老城開發區西區污水處理廠和垃圾焚燒發電廠等建成並投入使用,動工建設老城開發區東區污水處理廠。關停並拆除了縣內23家實心粘土磚廠,關閉了1家小造紙廠,關停華能海口火電廠#6號機組並拆除了2台5萬千瓦機組。啟動綠色照明建設,加快舊路燈節能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燈、建築節能材料等。一批利用華能海口電廠廢棄煤渣作為生產原料的新型環保牆體材料項目建成投產,初步形成老城開發區新型牆體材料生產基地。「十一五」期間,我縣單位GDP能耗下降25.7%,年均下降5.77%,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二是生態縣建設步伐加快。率先全國成立生態現代化建設辦公室,完善了生態現代化建設規劃指標體系。加強公益林保護,擴大植樹造林面積。2011年,森林覆蓋率從2006年的47%提高到52%,增長5個百分點。

(八)五年來,我們堅持強作風、促效能,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紮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活動,堅持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行政,認真落實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積極支持縣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做好省下放權力的銜接落實工作,用好用活省下放我縣172項事權。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全面加強政務信息化建設,政務中心的服務功能顯著增強。切實改進機關幹部工作作風建設,開展制度「廉審」,認真落實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暫行規定和「一崗雙責」制度,深入開展「三聯」活動。推行無紙化和手機辦公系統,加強政務督查,提高了行政機關執行力和工作效率。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2007年以來,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51宗,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13人,收繳違紀資金和挽回經濟損失425萬元,促進了廣大幹部勤政廉政。

此外,統計、審計、檔案、民族宗教、法制、婦女兒童、外事僑務、口岸、對台、氣象、防震減災、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建設等各項工作也取得了新的進步,獲得了多項省級甚至國家級的獎項。

在2006年至2010年全省市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考核中,分別榮獲兩次三等獎、三次二等獎。五年來,我縣先後獲得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中國長壽之鄉、中國福橙之鄉、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等30多項全國性殊榮。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1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一年來,我們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換屆工作的關係,抓發展、抓換屆、抓增長、保穩定,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增長較快、價格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預計全縣生產總值(GDP,不含農墾)比上年增長20.9%。全口徑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44.8%;其中,縣級各項收入比上年增長48.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長2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2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22.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15.3%。一是完成徵地1.4萬畝,有力推動項目建設,7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4.48億元。其中,6個項目竣工投產,51個項目動工建設,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04.4%。二是投入2.1億元,高標準建設水利設施,重點整治6個田洋2.7萬畝,改造中低產田4.1萬畝,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7.2萬畝,除險加固水塘、山塘22宗,為我縣農業發展夯實了基礎。三是出台了發展澄邁福橙、澄邁福牛、白蓮鵝、新吳鴨、生豬、蜂蜜等產業優惠政策,大力打造特色農業品牌。目前,全縣咖啡、福橙種植面積分別達1.3萬畝和4.6萬畝。四是完成5個旅遊景區規劃和11個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快19條路網建設,鋪設供水管道17公里,新建排污管道32公里。五是全面完成「8+2」民生工程年度計劃,文教衛生、就業社保、電信金融、富民工程等工作成績突出,改造土坯房2750套,建設保障性住房2912套,新建農村通暢工程155.57公里,創建文明生態村45個,發放惠民補貼41項1.06億元。六是下大力氣調控物價。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建設「菜籃子」常年生產基地1.2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對市場豬肉價格進行補貼,加快發展生豬產業。目前,生豬飼養量達84萬頭,同比增長45%。成立價格調節基金,開設平價菜攤,實施物價聯動補貼機制,為城鄉低保、五保對象等3.28萬人次發放物價補貼971.7萬元。七是完成醫療健康服務信息化建設。建成了一體化醫療信息網絡平台,覆蓋了全縣176個行政村、20家鄉鎮衛生院和3家縣級醫療機構,作為「澄邁健康模式」在全省推廣。八是投入8500萬元,建成86宗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268個自然村10.7萬人飲用水安全問題,提前兩年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作。九是新增造林2.1萬畝,是省下達指標任務的3.5倍,被評為「全省造林綠化先進市縣」。十是市場促銷成效突出。充分利用冬交會等重大活動做好農產品的促銷,組團到四川、重慶等地推介冬季瓜菜和房地產。目前,實現瓜菜訂單50萬噸,出島5.3萬噸。預計,商品房銷售面積78.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2%;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7.51億元,同比增長15.8%。十一是有效應對「納沙」等強颱風襲擊。安排2300多萬元扶持農林牧漁業恢復生產,安排510萬元貼息支持企業和種養戶貸款,冬季瓜菜種植面積達25萬畝,比2010年增加3萬畝,確保了大災之後產值不減、速度不減、效益不減、居民收入不減。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澄邁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澄邁民生投入最多的五年,是澄邁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最快的五年,是澄邁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五年,是澄邁社會最穩定的五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委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廣大幹部職工和全縣56萬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是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幹部、駐澄各單位、農墾系統幹部職工和駐澄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積極參與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澄邁發展建設的各級領導、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五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積累了六條寶貴經驗:一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銳意進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二是必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一切工作圍繞加快發展來推進,一切問題依靠加快發展來解決;三是必須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千方百計爭項目、上項目,依靠項目拉動經濟增長,增強發展後勁;四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必須堅持強化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營造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六是必須堅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萬眾一心、狠抓落實的強大合力。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區域發展不平衡,鎮域經濟活力不足;城鄉建設管理水平還不高,髒亂差問題依然突出;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社會管理面臨較大壓力;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與人民群眾期待還有不小差距;一些幹部思想不夠解放,作風不實、推諉扯皮、不敢承擔責任的現象仍然存在;項目和資本運作水平有待提高,領導幹部工作能力和作風與國際旅遊島建設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等。對於這些問題,在今後的五年裡,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改進和解決。


二、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今後五年,是我縣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和加快海南西部地區開發建設的重要五年,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和增長方式轉型升級的關鍵五年。我們要緊抓我縣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發展上升期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根據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大曆屆全會、省第五次黨代會、省委五屆歷次全會和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繼續實施「三縣一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擴大內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用產業支撐國際旅遊島建設,更加關注和改善民生,促進澄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促進澄邁「十二五」規劃順利完成,促進澄邁小康社會的勝利實現。

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到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0%左右;全口徑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左右,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突破30億元,年均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4萬元以上,年均增長1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4萬元以上,年均增長15%左右;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的目標。

圍繞上述目標,縣政府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遺餘力,狠抓落實,力爭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實現新跨越。

(一)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在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上實現新跨越。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北部、南部、南渡江兩岸等三大產業經濟功能區形成規模;無公害綠色生態農業、新型低碳工業、現代物流業、休閒低碳旅遊業、歷史福壽文化產業、生態旅遊房地產業等六大產業體系進一步壯大;「一都二中心三區四鎮」產業發展格局成效凸現。金江休閒娛樂之都顯活力;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粵海鐵路南站物流中心成為全省最大、功能最為齊全的物流園區;盈濱半島國家4A級休閒度假旅遊區成為集佛教文化、旅遊觀光、體育健身、會議展覽、休閒度假、生活居住為一體的休閒度假旅遊勝地;老城開發區成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先進製造業和信息產業高新技術工業園區、新型工業園區;加籠坪熱帶季雨林旅遊區成為瓊北森林旅遊新熱點;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海南歐洲風情鎮、海南地中海風情鎮、台灣民俗文化風情鎮等成為旅遊亮點。以馬村港為依託,臨港經濟發展壯大。今後五年,我們將以生態現代化、農業精緻化、工業新型化、物流集約化、旅遊休閒化、旅遊房地產高端化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加大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調優壯大一產,做大做強二產,做精做美三產,向生態、綠色、低碳要產值,力爭產業結構更加優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明顯成效。

(二)加快推進「三化」「四縣」建設,在發展熱帶高效現代農業上實現新跨越。繼續實施「三化」「四縣」發展戰略,細化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的規劃和措施,加大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大幅度提高水產業、畜牧業、精緻農業的比重。以中心漁港和水產品集散地為載體,大力發展深水網箱養殖業和水產品出口加工業;以畜產品出島出口基地和標準化養殖小區為載體,大力發展集約化畜牧業;以設施農業基地為載體,大力發展精緻農業;以旅遊村、鎮為載體,大力發展休閒農業;以培育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完善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綠色農產品基地為載體,加快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力爭2016年實現全縣農副產品有標識可追溯率達90%以上。以水利設施建設、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打造一批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品牌,千方百計拓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空間,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三)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強縣,在推進工業化進程上實現新跨越。一是發展壯大重點園區。到2016年,老城開發區區內生產總值超270億元,企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開發區,「兩區兩地一城一中心」功能定位形成規模。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以咖啡風情為主題,到2016年,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大型旅遊文化項目、大型休閒養生康療項目、房車宿營地、水上娛樂、博彩娛樂等項目相繼建成;組建福山咖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積極籌劃上市。福山油氣化工基地依託豐富的油氣資源,到2016年,福山油田20萬噸年產能骨架工程、福山油田LNG儲備庫等項目相繼建成,石油勘探開發、加工和天然氣開採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金江鐵路與港口物流加工區緊隨金馬現代物流中心和馬村港開發建設,進入發展快車道。二是全力爭取實施項目。堅持「三不」原則,堅持全方位儲備、寬領域申報、多渠道爭取、多元化融資、高水平建設,圍繞我縣產業發展方向和定位,以園區化、集群化和規模化為方向,積極引進一批投資體量大、帶動力強、對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突出的重大項目,着力發展生態、低能耗、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工業。集中力量推進海南生態軟件園、中航特玻、跨海聯網、瑞今百萬頭生豬屠宰、華能綠色燃煤電廠、馬村港擴建工程、40萬噸青島啤酒、中高端光電倍增管、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兩基地、國際通用航空三基地等具有支撐力的現代產業項目建設。

(四)加快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在壯大第三產業上實現新跨越。一是休閒低碳旅遊產業實現新突破。到2016年,旅遊要素的標準化改造基本完成,旅遊管理、營銷、服務的市場化水平顯著提升,旅遊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明顯提高,旅遊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年接待國內外旅客超15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15億元。二是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發展上規模。到2016年,完成三橫七縱道路建設,基礎設施基本達「七通一平」,入駐企業超100家,總產值超100億元。三是生態旅遊房地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以金江、老城為重點,發展濱海濱江型、生態旅遊型房地產業,到2016年,縣城新區建設初具規模,全面改造南渡江金江段兩岸,盈濱半島成為高品位的宜居城區。

(五)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上實現新跨越。充分藉助縣城鄉、縣城投、老城開發區發展公司等融資平台,採用BT、BOT等模式,推進有利於我縣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老城開發區、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金馬現代物流中心、金馬片區等水、電、路的基礎設施建設。老城開發區東區污水處理廠和福山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建成縣城二環路、盈濱海灣大橋,中線高速美向出口至西線高速大豐出口連接公路、中線高速澄邁出口路、文儒至仁興跨南渡江橋路、金江至仁興公路、福山至橋頭公路、基地至永發公路、美向至儒昂公路等項目,啟動縣城三環路建設,完成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基本實現所有自然村公路硬化的目標。建成11個鎮的垃圾處理中轉站和垃圾收集站,4宗中型水庫灌區節水改造、32宗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南渡江金江段防洪堤、滾水壩、親水平台等重大水利設施建成使用。

(六)加快發展民生事業,在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實現新跨越。將新增財力主要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進「8+2」民生工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加快發展教育事業。繼續實施「三免四補」政策,大力發展高中、職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改建或新建25所公辦幼兒園,實現11個鎮有中心幼兒園目標;建成思源高中、孤兒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完成縣職校二期工程建設,辦好老年大學,不斷提高教育發展的層次和水平。二是提高公共衛生水平。鞏固和完善縣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按二級甲等標準搬遷縣中醫院,在老城選址新建縣第二人民醫院。三是加快發展文體事業。建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建成體育館、游泳館、科技館等文化體育服務公共基礎設施。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完成美榔雙塔、大成殿開發保護等特色文化工程項目。四是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到2016年,全縣實現新增就業崗位1萬個,轉移農村勞動力2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均達到98%以上。改建或新建敬老院6家,實現11個鎮都有敬老院的目標。五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新增保障性住房6965套,全面完成1.92萬間農村土坯房改造,解決群眾住房難、住房差問題。六是加快農村信息化進程。推進農村電信、金融服務平台建設,實現所有自然村通寬帶,繼續完善財政惠民補貼資金「一卡通」工作,擴大POS機在農村和鄉鎮的覆蓋面,確保支農惠民資金及時落實到位。七是深入實施富民工程。繼續抓好橡膠檳榔富民、特色農業富民、商標富民和打工經濟富民等「四個富民工程」建設,南部地區農民人均種植橡膠或檳榔達3畝以上。加快文明生態村的建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

(七)加快機制創新,在和諧社會建設上實現新跨越。一是加快管理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擴大鎮級管理權限,建立「鞭打慢牛」的競爭機制,實行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增強鎮域經濟發展活力。財力向「三農」、民生、社會事業、生態環保、大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傾斜。二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保證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運行機制。三是完善園區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大老城開發區職權行使力度,把老城開發區建設成為機制靈活、投資環境優良、高新產業突出、綜合實力雄厚的國家級開發區。完善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管委會和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管委會機構設置和運作機制,提升管理水平。四是支持農墾改革。進一步推動農墾體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會、經濟融入市場。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快推進水利機制改革,深化集體林權制度、國有林場改革,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開展殯葬改革,不斷提升社會科學管理水平。


三、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實現今後五年的目標,意義重大。

今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節能減排控制在省下達的目標以內。

圍繞上述目標,縣政府將重點抓好以下十二件大事:

(一)大力實施「項目建設年」。一是集中力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今年計劃建設8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69億元。40萬噸青島啤酒、展創中高端光電倍增管、椰樹集團飲料生產基地、漢能光伏、中航特玻3、4號生產線、瑞今百萬頭生豬屠宰、沼氣新能源、20萬噸/年精細化工、海南中油深南液化天然氣(LNG)儲備庫及碼頭配套工程等16個項目年內竣工並達產。同時,按照項目化要求強力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二是落實項目推進機制。積極爭取中央、省安排投資項目,緊抓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召集各大國企和海南對接的良好機遇,做好23個項目籌備對接工作。加強和改進項目建設管理,健全項目「名單制」管理,細化「六個一」責任模式,強化「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限期辦結制」,「倒排工期制」,將項目建設納入縣經濟社會考核指標體系,確保「項目建設年」目標全面實現。

(二)積極開展「科學規劃年」。以實施「科學規劃年」為契機,安排4892萬元,進一步建立健全規劃體系,充分發揮規劃引領發展的作用。啟動縣城總體規劃修編、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以及老城開發區、金馬北片區、海南歐洲風情鎮等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工作。完成老城片區總體規劃修編、盈濱半島4A級景區規劃、美榔雙塔總體規劃、金馬現代物流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90個行政村、472個自然村的規劃、9個鎮總體規劃修編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加快縣旅遊總體規劃、加籠坪熱帶季雨林生態旅遊區總體規劃、大美水庫生態旅遊區(4A級景區)總體規劃、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總體規劃等旅遊規劃的編制和修編工作。

(三)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邀請國家農業部專家做好項目規劃編制,抓好羅浮洋、大東洋等19個大田洋無公害瓜菜生產基地建設,特別是要繼續抓好供港澳、供滬瓜菜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商標富農工程」建設,投入1710萬元,壯大福山咖啡、澄邁福橙、澄邁福牛、新吳鴨等優勢特色農業品牌。扶持發展瑞今、惠民等農業龍頭企業。抓好種植業、畜牧業、海淡水養殖業等三大產業有標識可追溯體系建設。建成農產品檢驗檢測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預警中心。抓好果蔬農產品加工項目、農產品物流園、畜禽加工廠等項目招商引資工作。投資2.4億元,完成7宗小(一)型和32座小(二)型病險水庫加固任務。建設大塘河、南渡江右岸瑞溪段防洪堤、龍洲河護岸工程和花場、新興港海堤等堤防工程。加快加潭水庫主幹渠等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完成201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夯實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基礎。

(四)建設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一是加強文體設施建設。完善9個鎮文化站配套,建成196個農家書屋,完成縣城燈光球場建設,啟動澄邁縣全民健身中心建設,實施大成殿修繕和美榔雙塔安防、防雷綜合工程,建設40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場地示範點。縣圖書館新增圖書16.8萬冊。二是加強文化服務工作。繼續實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實行公共文化場所免費開放,組織50場全縣性的文化活動,實施廣播進村177個,電視入戶423戶,舉辦好盈濱龍水節、福山咖啡文化節、世界雕塑大獎賽等重大文化活動。做好「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花瑰藝術」申報工作。

(五)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正式申報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按三年的目標任務倒排工作進度,完善城鎮衛生管理制度,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結合「文明大行動」,開展以「抓衛生創建,促文明行動」為主題的創衛活動,按國家衛生縣城的標準,不斷提高對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九個方面的管理水平。同時,加強農村環境改造,建設31個衛生村莊, 2個衛生創建示範點,加大縣城街道環境衛生投入,安排700萬元,在縣城單位庭院興建50個垃圾室,增添一批環境衛生設備,為創衛工作提供人力、財力、物力保障。

(六)推進重點園區建設。一是加快老城開發區發展步伐。圍繞國家級開發區申報工作,着力完善供水、供電、污水處理、道路等基礎設施。建成北一環路等11條道路共42公里,推進金馬大道北延線、疏港路南延線等16條道路共24公里建設;啟動工業大道和南海快速幹道改造市政道路工程,鋪設供水管17公里,建成美儒和馬村110kv變電站,新建中海油輸氣管道28公里。規劃建設金融中心。二是加快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和金馬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加快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動工建設咖啡文化風情酒店和園區周邊電瓶車道,做好3個風情村、咖啡貿易區和房車宿營地等項目招商推介活動,組建政府參股的「中國海南福山咖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並積極籌劃上市。金馬現代物流中心啟動主要幹道建設,建成一橫路和中橫路,動工建設中海油湛江合眾公司裝備產業園等項目,緊抓與央企對接機遇,做好鋼材、建材、家具、農副、農資、小商品市場綜合服務區等六大功能區塊招商工作,力爭入駐企業達20家。三是加快臨港產業園區發展。緊抓馬村港區作為海口港中心港區擴建、海口港集裝箱運輸業務向馬村港遷移的機遇,規劃港口腹地,構建以金馬物流中心為重點的臨港產業體系,推動臨港園區建設,壯大臨港經濟,培育經濟新增長極。

(七)加快旅遊業發展。一是打造特色鮮明的旅遊產品和精品線路。與海口等周邊市縣合作開發「一日游」,培育壯大農家樂游、自駕遊、咖啡游、紅色游、歷史文化游、長壽養生游等,力爭旅客達126萬人次,旅遊收入5.9億元。在福山等地規劃鄉村文化旅遊項目,繼續做好盈濱半島4A級景區的申報工作。二是加快旅遊項目建設。海南歐洲風情鎮建成高爾夫球場、會所和西班牙小鎮等項目。台灣民俗文化風情鎮建成文化主題公園、公寓樓,啟動台灣大酒店項目。啟動海南通潮閣文化藝術園和南渡江滾水壩上游水上娛樂項目建設,推進盈濱半島景區配套工程建設。三是加強旅遊市場管理。繼續開展對旅遊市場、經營秩序和旅遊環境的綜合專項治理,在盈濱半島設立遊客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澄邁旅遊諮詢中心作用,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四是引導旅遊房地產優化結構。有效做好促銷和風險控制,使旅遊房地產成為有利于澄邁穩定發展的重要產業。

(八)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有利于澄邁長遠發展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5億元加快老城開發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投入1.3億元建設南渡江金江段防洪堤、滾水壩、親水平台,投入1億元建設縣城二環路,投入3000萬元啟動文儒至仁興路建設。投入3000萬元,建設金山公園。做好盈濱海灣大橋、中線高速美向出口至西線高速大豐出口連接公路、中線高速澄邁出口路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建成馬村港疏港公路。

(九)全力保障和改善重點民生。繼續大力實施「8+2」民生工程。一是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建設思源高中、孤兒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縣教師研訓中心、縣職校二期工程和金江鎮等6所中心幼兒園。做好思源高中和幼兒園教師的招錄工作,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和學前教育。二是推進城鄉衛生一體化服務。繼續實施衛生院、衛生室規範化建設,為村級衛生室配備醫護人員。做好縣中醫院遷建前期準備工作。完善120急救中心建設,積極創建「衛生應急示範縣」。三是建立健全就業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保險申報核定服務大廳,提高各項社保待遇水平。安排5000萬元,保障失地農民生活補助和社保費。積極推進大中專畢業生、農村富餘勞力、城鎮下崗職工和失地農民就業再就業工作。四是夯實「三農」基礎促農民增收。深入推進「商標富農」工程以及橡膠檳榔富民工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解決「三農」融資難問題。抓好金江、老城等鎮17個城中村改造。圍繞我縣的長壽文化打造一批「長壽之村」。五是深化農村信息化和金融服務。完成「數字澄邁」建設,擴大POS機在城鄉的覆蓋面,爭取500人以上村莊通寬帶,農村寬帶應用增長15%以上。

各位代表,為民辦實事、謀福祉,是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我們將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強力推進「8+2」民生工程,今年突出辦成十件民生實事。一是投入1.66億元,建設保障性住房2623套,改造農村土坯房6000間。二是建設「菜籃子」常年生產基地1000畝,安排1466萬元補貼物價。三是建成思源高中,確保秋季開學投入使用。四是投入5000萬元,建設6所中心幼兒園,新增學齡前兒童學位2000個。五是安排3642萬元發放農機具、良種等各類惠民補貼。六是投入1000萬元,創建50個文明生態村。七是投入1.32億元,建設農村通暢工程222.8公里、改造農村危橋13座,受益自然村130個,受益群眾6.5萬人。八是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4000人,新增就業崗位1600個以上。九是建設4家敬老院,新增床位800張。十是建設農村沼氣1000戶,新建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4000座。

  (十)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一是大力开展“绿色宝岛”行动。广泛发动全社会,在空闲地和适合地块植树造林,多选乡土树种,多种经济林、景观林和花梨、沉香等名贵特优树种,完成造林2.8万亩,使造林工程成为澄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二是加强节能减排综合治理。做好节能灯推广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完成老城开发区和各镇旧路灯改造,全县公共机构办公区、学校、医院高效光源使用率达100%。投入6486万元支持中小企业技改,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实心粘土砖厂转型生产节能建材。力争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8吨标准煤之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三是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南渡江澄迈段生态保护,建成11个镇的垃圾处理中转站和垃圾收集站,抓好金江污水处理厂、老城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和福山、瑞溪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建成老城开发区东区污水处理厂。加快金江、老城、福山污水管网建设。继续推行农村改水改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十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县琼剧团转企改制工作。二是完成全县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三是加快投融资管理机制改革。严格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四是推进园区管理机制改革。深化老城开发区管理机制改革,完善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和金马现代物流中心两个管委会的机构设置,提高服务水平。五是深化行政管理机制改革。扩大镇级管理权限,加快镇域经济发展,集中财力干大事。六是积极支持农垦国营农场改革,妥善处理地方和农场土地纠纷,促进农场与地方和谐发展。七是开展殡葬改革。兴建面积500亩的风门岭公益性陵园,出台惠民殡葬改革措施,提供殡葬惠民服务。

(十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以金江、老城為突破口,深入開展「文明大行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完善利益訴求協調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範和打擊各類犯罪行為。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目標管理,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突出抓好交通、旅遊、施工、建築消防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防範各類重特大事故發生。完成省計劃生育年度考核任務,重點加強金江、老城、福山等地流動人口管理。完成《2011-2020年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繼續做好老年人長壽補貼發放工作,維護老年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加強邊境管理、口岸和防空能力建設。進一步做好地震、氣象、統計、檔案、史志、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對台等工作。


四、全面加強政府執政能力建設


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我們將以能力建設為重點,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方法,嚴明工作紀律,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堅持解放思想,努力建設創新政府。把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加強學習,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打破常規,克服慣性,在各項工作中保持敢想、敢闖、敢試、敢破、敢幹的勇氣,大膽改革創新,把執行政策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起來,創新機制爭取政策、爭取機遇,加快發展。

加快職能轉變,努力建設服務政府。把服務作為政府工作的核心價值,抓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審批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增強服務發展的能力,努力為市場主體、為重大項目、為基層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千方百計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提高公眾滿意度。

改進工作作風,努力建設效能政府。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點。大力倡導立說立行、雷厲風行、腳踏實地、務求實效的真抓實幹精神,把工作重心向基層傾斜、向重點工作傾斜、向民生傾斜、向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傾斜,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突出作風轉變這個關鍵,治「庸」提能力,治「懶」增效率,治「散」正風氣。加強督查督辦,強化績效考核,不斷提高行政效能。

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作為政府工作的主題。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識。抓好行政複議、法律服務工作,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健全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風險評估和聽證制度,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以及社會輿論監督,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

堅持反腐倡廉,努力建設清廉政府。把廉潔從政作為政府工作的準則。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對民生保障、項目建設、惠農資金的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對行政審批、招投標、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監管,嚴肅財經紀律,嚴防腐敗發生。加強廉政教育和紀律教育,嚴格規範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從政行為,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努力建設愛崗敬業、勤政高效、廉潔奉公的公務員隊伍。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是我們的光榮使命和神聖職責,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務實拼搏、攻堅克難,為實現澄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鬥,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詞彙解釋及說明:

1、三縣一地:生態現代化建設縣、新型工業縣、休閒低碳旅遊縣、熱帶高效農業示範基地。

2、「三化」「四縣」: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有標識可追溯農產品示範縣」、「無公害農業科技示範縣」、「農業生產現代化示範縣」、「富硒農產品示範縣」。

3、一都二中心三區四鎮:金江休閒娛樂之都;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粵海鐵路南站物流中心;盈濱半島國家4A級休閒度假旅遊區,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加籠坪熱帶季雨林旅遊區;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海南歐洲風情鎮、海南地中海風情鎮、台灣民俗文化風情鎮。

4、「8+2」民生工程:「8」即教育、就業、醫療、社保、住房、文體、電信、金融8個方面的城鄉均等化,「2」即興農增收和以文明生態村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程。

5、「三免四補」政策:免除學雜費、課本費、住宿費,補助作業本費、貧困寄宿制學生生活費、職中助學金、中小學寄宿生住宿費。

6、「三不」原則:「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複建設」原則。

7、兩區兩地一城一中心:指把老城開發區建成集約型新型工業園區、城郊型康體娛樂旅遊度假區、國家軟件產業基地、能源和南海資源開發與服務基地、歷史古鎮現代新城、全省航運樞紐和現代物流中心。

8、三聯:聯村、聯戶、聯企。

9、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工程、西部開發助學工程和電視進萬家工程。

10、POS機:刷卡消費轉帳機。

11、BT:是指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基礎非經營性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

12、BOT: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