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澄邁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B
← | 2015年澄邁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16年澄邁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B 作者:吉兆民 |
2017年澄邁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http://chengmai.hainan.gov.cn/chengmai/xzfgzbg/201908/84fe0050414948b9bf2b4fbdc07bb1ff.shtml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連同《澄邁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顧
2015年,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經受嚴峻考驗、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面對經濟下行、電力短缺等不利影響,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抓當前與謀長遠相結合,迎難而上,苦幹實幹,統籌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優生態、防風險、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68.56億元,同比增長10.0%(增速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增速再次保持全省第一,實現六連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45億元,同比增長6.5%,連續兩年在全國縣級財政支出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中居前50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3.31億元,同比增長1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31億元,同比增長10.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5元,分別增長7.9%和9.6%。居民消費價格水平(CPI)漲幅連續兩年全省最低,城鎮登記失業率1.23%。
我們去年主要做了以下七大方面的工作:
(一)綜合施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和要素保障。建立經濟形勢月度分析制度,制定了應對經濟下行穩增長十條措施,落實好省政府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量身定製的十六條扶持優惠政策。完成「十三五」規劃編制,為澄邁未來五年發展明確了方向、目標和路徑。加強水、電、氣等要素協調與調度,最大限度減少電力短缺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大力幫扶企業,採取「一企一策」措施,投入產業發展、技術改造資金9.12億元,安排貸款貼息及獎補資金968.22萬元,撬動小額貸款2.6億元。與省農發行合作,獲授信總額不低於300億元的貸款,有力支持企業發展、項目建設、產業升級。試行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合作的PPP模式,神州生物燃氣項目被列入全國PPP示範項目。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年新登記註冊企業1137戶,增長46.5%;新增註冊資本金66.3億元,增長53.5%。
有效擴大投資。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全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採取強力措施開展「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項目推進提速,投資持續加快。163個省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7億元,其中,29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5.3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榮獲2015年省重點項目績效考核一等獎。46個省級「百日大會戰」項目完成投資13.86億元,推動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榮獲省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綜合獎二等獎,2012—2015年度招商簽約項目考核優秀獎、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考核優秀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行動考核優秀獎等。金江污水處理廠二期、椰島小城等15個項目竣工;跨海聯網二回工程、馬村港擴建三期散貨碼頭等46個項目開工建設;邁灣水利樞紐工程、仁興至加籠坪旅遊公路等102個項目加快推進。同時,做好項目儲備,圍繞生態環境修復保護、十二大產業、海澄文一體化、特色產業小鎮、六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五網」建設,謀劃儲備「十三五」項目372個,總投資3476億元。
努力促進消費。加大房地產、旅遊、特色農產品等宣傳促銷力度,成功舉辦龍水節、地瓜節等節慶活動拉動消費。加強城鄉市場和流通體系建設,新建1家、升級改造2家農貿市場,城鎮市場和農村市場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2.5%、1.6%。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被財政部、商務部評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與央企對接,參加京洽會、廈洽會、貴陽招商會等招商活動,共簽約項目92個,計劃總投資132億元。新增外商投資企業5家,投資總額3.93億元。
(二)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重點培育十二大主要產業,初顯成效。全年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互聯網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0%,金融保險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現代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0%,旅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低碳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4.2:40.8:35.0(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三次產業結構為27.0:45.4:27.6),第三產業比重提升2.0個百分點。
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步伐加快。不斷優化種植結構,2014跨2015年全縣冬季瓜菜種植面積19萬畝,產值20.5億元,僅冬季瓜菜一項人均純收入就達3660元。澄邁福橙、橋頭地瓜等各類特色農產品收穫面積16.8萬畝,增長7.6%;產量32.7萬噸,增長4.3%。澳洲活牛進口項目落戶我縣,將推進我縣屠宰業和商貿業發展。建設福山農業互聯網小鎮,發展農產品電商326家,銷售額達6.3億元,增長3.5倍。深入實施商標富農工程,新增海南省著名商標4件,累計達22件。獲批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澄邁示範基地,啟動永瑞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建設,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名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和植物檢疫合格率達100%,88%的農產品做到有標識可追溯,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
新型工業持續向好。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家,新增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家。海南中油深南LNG項目等一批新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9.04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老城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65.62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83.0%。
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一是旅遊業加快發展。新開通2條旅遊公交線路,扶持發展農家樂17家,旅遊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增「旅遊+工業」特色旅遊線路。全年旅遊接待350.20萬人次,同比增長20.1%;實現旅遊收入16.49億元,同比增長31.4%。二是互聯網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騰訊創業基地投入運營,海南首個國家級會計服務示範基地、阿里雲「創客+」、金山雲遊戲生態基地等項目落戶。海南生態軟件園新增入園企業429家,達815家,實現產值195億元,增長48.9%,成為帶動全省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龍頭。三是金融業穩步發展。海南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365家,登記託管股權4億多股,14家企業獲得6610萬元的銀行授信和貸款。海南省貴金屬交易中心交易系統上線試運營,簽約會員18家,牌照費總收入532萬元,結算會員入金500萬元。新增澄邁長江村鎮銀行,縣農信社改制成澄邁農村商業銀行,建成163家農村金融服務站。四是現代物流業不斷壯大。金馬現代物流中心入駐企業56家,簽約項目27個,簽約金額突破200億元,投產項目3個。馬村港吞吐量達980萬噸,增長7.9%。五是房地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房地產開發投資146.45億元,同比增長26.8%,非住宅類投資占比提高5個百分點。
園區發展規模擴大。積極推動老城開發區升格國家級開發區工作。老城開發區、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等四大園區投入23億元,不斷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四大園區新增企業近百家,其中,老城開發區新增75家。全縣園區生產總值164.12億元(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為135.97億元),同比增長9.6%;園區工業增加值70.17億元,占全縣工業增加值的85.4%。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被評為海南十大最美小鎮,全年接待遊客150萬人次,同比增長15.0%;旅遊收入4.59億元,同比增長17.7%。
(三)縱深推進各項改革
紮實開展「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工作。完成了《澄邁縣「多規合一」(2015—2030)》綱要編制,解決了各部門共71項規劃各自為戰的問題,消除總規、土規、林規矛盾斑點17.7萬個,建立起全縣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為澄邁長遠發展夯實了基礎。
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調整、下放了171項行政審批事項,90%審批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建成11個鎮便民服務中心,93個村便民服務站,實現縣、鎮、村「一張審批網全覆蓋」。海南生態軟件園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試點成效突出,率先全省以「二書一制度」模式設立園區企業服務超市,企業「足不出園」即可辦理審批業務,入駐型企業實現「零審批」,建設型項目審批提速達80%以上。
商事制度改革等重點改革加快推進。全面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記模式,發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858張。理順縣鎮財政分配關係,取消縣鎮收入分級制度,統一納入縣級國庫管理,充分保障鎮級基本公共服務的財力需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完成外業測量59.5萬畝和核查公示工作。將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納入公立醫院改革範圍,全年藥品零差價讓利1089.09萬元。農墾改革、農村金融改革、殯葬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50項改革完成年初確定的任務。
(四)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加快基礎設施「五網」建設。建成西環高鐵老城站、福山站及出口路和站前廣場。新開通海南生態軟件園至海口大潤發等3條城鄉公交線路。新建農村公路152公里,打通農村公路「最後一公里」,實現所有自然村通水泥硬化路。投入1356.64萬元,建成11宗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24萬人。投入2.03億元,建設南渡江金江二期防洪堤、才芳港防潮堤、大塘河護岸等,共13.5公里。光網覆蓋所有行政村,率先全省建成「全光網縣」。
抓好美麗鄉村、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新建和鞏固5個風情小鎮及三條「美麗鄉村帶」48個美麗鄉村,建成侯臣美麗鄉村,榮獲「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三條「美麗鄉村帶」成為瓊北鄉村旅遊新熱點,全年接待遊客273萬人,占全縣旅遊接待人數78%;旅遊收入10.73億元,占全縣旅遊收入65.1%。大豐、老城、瑞溪、文儒、加樂、橋頭、福山等7個鎮被列入全省百個特色產業小鎮,把特色產業小鎮作為壯大鎮域經濟的有效抓手,編制完成了7個特色產業小鎮產業規劃,謀劃生成項目28個,計劃投資164.67億元。
提升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和管理水平。啟動南渡江畔帶狀公園綠化及改造項目,大力推進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啟動人民東路、公園南路、金龍路及金馬五橫路等四條市政道路建設和11個鎮的鎮墟沿街立面改造工程。完成長安、太平、山口三個縣城出口路和永發鎮東興墟立面改造。金江城區三輪車全部退市。加強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完善環衛基礎設施配套,建成12座垃圾收集站,加快推進6座垃圾中轉站建設。各鎮轉運站實行外包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城鄉環境衛生得到了極大改觀。
(五)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全力推進節能減排。節能方面,單位GDP能耗為0.5104噸標準煤/萬元,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嚴把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准入關,大力推廣清潔能源,中電國際、神州車用沼氣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示範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大型沼氣1座,養殖小區沼氣5個,老城開發區建成熱蒸汽聯供項目,可替代工業鍋爐32台,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全縣清潔能源使用率75%。減排方面,金江污水處理廠二期建成投入使用,加強污水排放監管,城鎮污水處理率達79%。中航特玻、華能電廠完成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實行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註銷黃標車及老舊機動車671輛,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生態建設成效突出。一是深入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完成綠化造林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55%,提高1個百分點。二是大力開展海岸帶保護與開發、環境衛生整治、拆除違法建築、城鎮內河水治理、重點保護區和林區生態保護修復等五大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拆除違法建築16.06萬平方米,特別是僅用23天就拆除了海南生態智慧新城項目內2.91萬平方米違章建築,刷新澄邁拆違速度。70宗海岸帶違法違規問題全面整改完成,拆除海岸帶違法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881名科級幹部返鄉帶領群眾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城鄉環境「髒亂差」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被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確認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
(六)持續加強民生和社會建設
圓滿完成民生實事。全年民生支出37.88億元,增長11.7%,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2%。向群眾承諾的省委省政府9件和縣委縣政府15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建成澄邁縣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及老城鎮、仁興鎮、文儒鎮等3個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促進和擴大就業,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355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550人,勞動力輸出6016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每月人均增加175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45元。新農合參合率99.5%,新農保參保率96.5%。金江鎮黃竹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14個農村幸福院建成投入使用。建成保障性住房472套,改造農村危房4500戶,切實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難住房差問題。實施精準扶貧,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5065人。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一是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4所,縣級規範化學校32所、縣級標準化學校30所;新建公辦幼兒園8所,增加學位2880個;妥善處理1203名被辭退民辦教師歷史遺留問題。二是投入1280萬元,對4家鎮衛生院、5個村衛生室進行標準化改造。三是建成50個農村大舞台和50個農村籃(排)球場,火山岩古村落群申遺工作穩步推進,美榔村等9個中國傳統村落列入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全國文化建設先進縣」。
社會治理不斷加強。依法加強對土地、海域岸線、河砂等公共資源的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清理閒置土地537.72公頃。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實現全年不發生影響社會政治穩定案件、不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不發生大規模群體性進京越級上訪目標。紮實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老城鎮網格化指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完成177個村委會網格劃分。加強立體化防控,全縣建設治安監控點723個,基本覆蓋全縣各鎮主要街道。完成「六五」普法。加強信訪工作,解決信訪積案26宗。開展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啟動三年禁毒治理攻堅戰,老城鎮文大村、東水港村等禁毒試點經驗在全省推廣。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在全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考核中排名第一,質量工作考核全省名列前茅。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全年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零發生。較好地完成了人口和計劃生育責任目標管理。民族宗教、國防動員、優撫安置工作紮實推進,外事、僑務、對台、婦女、兒童、科協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審計、統計、郵政、地震、氣象、供銷、檔案、史志等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七)不斷提升行政效能
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整改「不嚴不實」問題為抓手,持續加強作風建設。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弘揚「馬上就辦」的作風,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雷厲風行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穩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加強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7件,政協提案100件,辦復率均達100%。堅持依法行政,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市縣。加強審計監督,強化督查,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啟動行政問責,處理不幹事、不擔事黨員幹部73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3人,在全縣樹立有責必問的導向,釋放問責必嚴的信號,營造實幹擔當、廉潔清正的幹事氛圍,凝聚起全縣上下同心協力應對經濟下行、穩增長促發展的正能量。
各位代表,2015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着「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回顧過去五年,我們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澄邁大地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
過去的五年,是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大幅提升的五年。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是2010年的2.4倍(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是2010年的2.15倍),年均增長17.4%;從2010年開始,GDP增速連續六年全省第一。人均生產總值達55730元,按照匯率計算折合8574 美元(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人均生產總值達49890元,按照匯率計算折合7675美元),位居全省前列;財政總收入是2010年的1.97倍,年均增長1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2010年的2.90倍,年均增長2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2010年的3.94倍,年均增長31.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1.98倍,年均增長14.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1.76倍,年均增長11.9%。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30.9:44.7:24.4調整為24.2:40.8:35.0(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為27.0:45.4:27.6),一、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0.6個百分點(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第三產業比重提高3.2個百分點),對全縣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0.6%(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第三產業對全縣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5.7%)。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獲得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考核第一名,成為海南市縣中第三大經濟體、第三大投資體。
五年來,我縣先後獲得世界長壽之鄉、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等60多項國家級以上殊榮,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
過去的五年,是深化改革實現重大突破的五年。啟動澄邁撤縣設市和老城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工作;率先全省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在海南生態軟件園實行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改革試點,行政審批大提速;率先全國推行教育衛生管理體制改革,落實各鎮、各農場主體責任和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完成了園區管理體制改革、林權制度改革、華僑農場體制改革、投資統計改革試點工作等改革事項。財稅體制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農村金融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農墾改革、公立醫院改革、公務用車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穩步推進。
過去的五年,是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的五年。累計投入656.12億元,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是「十一五」的2.39倍。共建設農村公路703.61公里,農村公路硬化里程達1100多公里,實現了所有自然村通水泥硬化路的目標,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小Ⅰ型、小Ⅱ型水庫除險加固。建成168宗供水工程,解決16.65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實現全縣所有自然村通寬帶。率先全國實現非現金結算終端覆蓋到所有行政村。
過去的五年,是生態現代化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的五年。完成生態縣規劃(2013-2020)編制,43項生態現代化建設中期目標全面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11%,完成省下達的「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建成金江污水處理廠、老城污水處理廠,共鋪設污水管道106公里。造林綠化8.6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11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55%。成立了全國第二個縣級碳匯專項基金——澄邁碳匯專項基金。澄邁縣、老城開發區分別被確定為第一批、第二批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單位。我縣生態現代化建設做法和經驗先後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8家中央媒體集中立體宣傳報道,海南綠色崛起的澄邁實踐引起全國廣泛關注。
過去的五年,是群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共投入134.33億元,是「十一五」的3.7倍。建立完善社會救助、醫保、社保和城鄉低保等四大保障體系,率先全省對建省後被徵地農民,分別實行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政府財政全支付和由政府財政給予老年生活保障補助兩種養老保障措施,惠及4.96萬人。累計建設保障性住房11765套、改造農村危房15622間。優先發展教育,建成思源高中等4所學校,新增學位5700個。澄邁中學被評為「省一級甲等學校」。建成25所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率先全省實現每個鎮建有兩所以上公辦幼兒園。率先全省實現村村有衛生室目標,打造「三公里就醫半徑」。率先全省實施「健康海南、澄邁先行」農村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信息化建設。「七彩雕畫」、「冼夫人信俗」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評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是全國第一批示範區中唯一縣級單位。
各位代表!我們深切地感到,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於中共澄邁縣委的科學決策,是全縣上下和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向駐澄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澄邁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十二五」發展成就令人鼓舞。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一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區域發展還不夠協調,南北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明顯。二是生產要素成本高、人才不足等瓶頸制約日益凸顯,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力不強。三是城鄉治理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相對較低,交通擁堵、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依然突出。四是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村鎮教育質量不高。五是城鄉環境髒亂差依然存在不少死角,違建屢打屢建。六是個別幹部思想解放不夠,擔當意識、責任意識不強,不作為、不擔責、「庸懶散奢貪」等等問題仍存在。我們將以 問題為導向,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實現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目標的衝刺階段,是全面開啟「一張藍圖干到底」的嶄新階段!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繼續放緩,仍處於深度調整期。我國經濟仍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我縣受外部宏觀環境困難影響不容低估。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國內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從省內看,「十二五」末期,生態立省、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等比較優勢進一步彰顯,「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為我省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經過「十二五」的發展,我縣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發展的基礎更為堅實。隨着「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際旅遊島建設、「互聯網+」、經濟特區建設、生態立省、海澄文一體化等國家和省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我縣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五年,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十三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歷次全會,省委六屆歷次全會和縣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全面建設國際旅遊島為總抓手,大力實施「三縣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雙驅」發展戰略,堅持生態立縣、產業興縣、產業強縣,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總的奮鬥目標是: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將澄邁建設成為全縣人民的幸福家園、島內外休閒度假養生勝地,生態現代化遠期目標全面實現,譜寫美麗中國澄邁篇章!
主要目標是: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到2020年,全縣生產總值432億元(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為387億元),年均增長1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677元(不含海口綜合保稅區為77647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億元,年均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0億元,年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億元,年均增長10%;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0元,年均增長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6元,年均增長9%。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加大,康復康體養生服務業成為主要產業,三次產業比重趨近19:40:41。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0%,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縣農村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進入全省上游水平。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高,力爭到2019年生態現代化建設遠期各項規劃指標全面實現。到2020年,全縣萬元GDP能耗低於0.492噸標準煤,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2%,節能減排降碳嚴格控制在省下達的計劃目標內,低碳經濟占GDP比重達50%以上。森林覆蓋率不低於55%,大氣、水體和近海海域等環境質量保持全國一流。社會治理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七大平安體系」。全縣公眾安全感指數和群眾對平安建設的滿意度都達到98%以上。人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各位代表!今後五年,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堅持發展質量、效益的前提下,能快則快、能超則超、能跨越則跨越。重點把握好以下五方面:
(一)堅持創新發展,向改革挖掘發展新動力。全面實施「多規合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圍繞全縣「一張藍圖干到底」,建立與「多規合一」相適應的規劃管控、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加大簡政放權,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農場社會管理職能屬地化,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被徵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台,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健全耕地保護和補償制度,深化農村金融綜合改革,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積極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逐步消除共享稅種分成比例差異。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轉換和提升經濟增長動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培育新興消費,擴大傳統消費,創新消費模式,着力吸引省外和縣外遊客消費、挖掘縣內居民消費潛力、拓展農村消費市場。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加大對城鄉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設施農業、公共服務和生產性服務業等薄弱環節的投資,切實提高投資效益,加快「殭屍企業」清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實施人才驅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培育和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研發投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二)堅持協調發展,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積極參與「海澄文」一體化建設,全面融入省會經濟圈。優化經濟布局、促進陸海統籌,按照「北強、中優、南控」的空間發展策略,構建北部綜合產業發展區、中部服務引領功能區、南部農旅融合發展區,着力打造「一都兩中心三區四基地五鎮」產業發展格局。重點培育發展互聯網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低碳製造業等主要產業,加速傳統工業新型化、熱帶農業現代化、旅遊業精品化,促進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打造成為海南省產業優化升級的標杆示範區。加快特色產業小鎮發展,以建設美麗鄉村推進「就地城鎮化」,到2020年基本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加快火山岩古村落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大力推進「五網」基礎設施互連互通,全面提升城鄉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
(三)堅持綠色發展,加快生態現代化建設。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環境質量底線。加強城鎮內河水污染治理,實行建築工地、道路運輸精細化管理。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現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着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興產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培育綠色消費觀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繼續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參與森林碳匯權交易。健全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實行排污總量和排污濃度雙控制。對高耗能行業實行階梯價格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爭取省內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落戶澄邁。完善環保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監督和激勵約束體系,強化指標約束。
(四)堅持開放發展,打造「一帶一路」倡議互通前沿。用好用足國家和省賦予的各項開放政策,以馬村港、四大園區和海口綜合保稅區等為依託,瞄準國際、國內500強和央企國企,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引導縣內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能源開發利用、產能轉移、港口貿易、油氣開發和裝備製造等領域合作。積極參與環南海區域國家和地區合作。推進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建設。依託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世界華文傳媒經濟論壇、全球CEO論壇等平台,密切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東盟國家的人文往來、智庫交流。
(五)堅持共享發展,不斷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五個一批」工程,確保全縣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繼續推進「8+2」民生工程,縮小城鄉差距和村村差別,多渠道開闢就業崗位。穩步增加城鄉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穩步提高待遇標準。增加財政轉移支付,重點向農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傾斜。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實施「健康澄邁」工程和教育質量提升工程。
三、2016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省的目標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降碳控制指標。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以「雙驅」發展為動力,建設實力澄邁
壯大新興產業和新型工業。一是以人才驅動和創新驅動為抓手,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設立「雙驅」戰略基金,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制度,鼓勵科技人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士兵等開展創業創新。以老城開發區、海南生態軟件園、海南生態智慧新城等為平台,加快技術、產品等創新,培育發展軟件動漫遊戲、文化創意、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引進新興產業項目26個。加快「互聯網+」發展步伐,抓好中國遊戲數碼港、金山雲遊戲生態基地、騰訊互動娛樂創新基地、「騰訊互聯網+生態村」等項目建設,為實體經濟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二是加大工業投資。開工建設年產30萬噸新型肥料、馬村港區擴建三期集裝箱碼頭等8個項目,確保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及正極材料產業化基地等11個項目竣工。積極爭取國家技改資金、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及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發展前景好、帶動力強的工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技改升級和優勢企業增產擴容,積極發展低碳製造業等新型工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啟動「助保貸」信貸業務,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
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一是做足「旅遊+」文章。抓好盈濱半島旅遊度假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金馬文化公園、紅樹林生態公園3A級景區等一批旅遊項目建設申報工作,爭創4家5椰級鄉村旅遊景點。完善旅遊基礎配套,新建和改建旅遊廁所9座,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爭取全年接待遊客突破40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20億元。二是加快發展健康養生產業。在老城開發區規劃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區,鼓勵和吸引民間資金髮展民營醫療、整形、康復、養生等項目。開工建設海南頤仁三甲醫院和養老基地、熙康雲舍(二期)、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等醫療健康項目,推進醫養一體化進程,不斷提高醫療健康服務水平。三是優化房地產業結構。按照「消化存量、優化增量」的思路,一方面,從供給側優化增量,重點發展旅遊地產、經營性地產,逐步將純商品住房開發比例控制在70%以內。另一方面,從需求側消化存量,通過棚改安置、精準促銷等多種方式,努力擴大商品房消費。
大力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一是推進農業結構深度調整,通過特色農業種植補貼,不斷擴大冬季瓜菜、澄邁福橙、福山咖啡、橋頭地瓜等澄邁特色優勢品牌農業種植規模,加強「菜籃子」基地建設,爭取全縣果菜種植面積達37萬畝,產量80萬噸。二是打造金江、瑞溪福牛養殖區,永發魚鴨混養養殖區,加樂黑豬、文儒山寮雞養殖區,仁興、中興蜜蜂飼養區等四大特色產業養殖區。三是爭取省品牌林業100萬元扶持資金,扶持4家省級經濟示範基地,建設辣木、沉香種植和精深加工示範基地,發展養殖、花卉等林下經濟面積5萬畝,產值達3億元。四是持續推進商標富農工程,爭取註冊農業品牌50個以上,認定1-3件中國馳名商標。五是加快推進澄邁咖啡初級加工廠、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澄邁示範基地、永瑞國家熱帶農業公園等項目建設,全面完成2016年基本農田水利建設任務。
加快園區發展。一是老城開發區要密切跟蹤推動升格國家級開發區工作。開工建設康師傅飲品等11個項目,確保南二環路等7條市政道路、盈濱海灣大橋、先聲製藥等15個項目竣工。二是海南生態軟件園(包括海南生態智慧新城)投資40億元,加快C地塊規模區、海南青年創業街區、智慧新城基礎設施等建設。深化與騰訊、金山雲、易友會等龍頭企業合作,舉辦全球互聯網創業大賽,力爭入園企業超過1000家、園區工作人員超過10000人,實現產值230億元以上。三是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爭取儲備項目30個,開工建設恆達偉倉儲物流、裕泰水產等8個項目,確保京東(海南)運營中心等2個項目竣工。一橫路東段、中橫路東段建成通車。四是瓊台全面交流戰略合作基地、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啟動瓊台大道和瓊台文化交流中心、福山咖啡新城、湖湘文化民俗風情度假村等項目,加快台灣風情小鎮、新綠農莊等項目建設,力爭蘭花生物科技園、聯邦小鎮二期等6個項目竣工。
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安排省縣重點項目169個,年度計劃投資214.22億元以上。確保文儒至仁興公路、盈濱海灣大橋、馬村港擴建工程等14個項目竣工;加快推進跨海聯網二回工程、紅樹林濕地公園等50個在建項目,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新開工邁灣水利樞紐工程、加籠坪旅遊公路等105個項目。
(二)着力開展生態保護修復行動,建設美麗澄邁
一是強力推進整治違法建築。今年要拆除違法建築8.2萬平方米左右,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堅決杜絕新的違法建築。二是加大城鄉環境「髒亂差」整治力度。重點解決交通擁堵、亂擺攤點、亂停亂放亂扔等突出問題,加大環衛投入,安排1589萬元購置99輛環衛壓縮車、多功能清洗車等環衛設備,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0%以上。三是加強城鎮內河水污染整治。加大工業企業、農業面污染源巡查力度,加強排污單位污染物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採砂,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平方公里,動工建設福山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江南污水收集管網工程,城鎮污水處理率達80%。四是強化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監管。重點整治建築施工揚塵、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執法體系建設,提高環境監測能力和執法能力。重拳打擊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加強「農藥一卡通」銷售監管,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加強耕地修復與治理。五是開展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繼續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新增造林面積6000畝。六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嚴格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考核責任制,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鼓勵企業開展「三廢」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大力推廣運用節能新技術和新產品,抓好石化、建材、水泥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降碳目標。
(三)穩步推進結構性改革,建設活力澄邁
一是深度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力爭3月底「多規合一」成果獲省政府審批。二是抓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現全部項目網上申報和網上審批。三是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基本完成事業單位的分類認定工作。四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活動。規範投資評審工作,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加強鎮級財政資金的監管。五是抓好殯葬改革。做好殯葬惠民服務,建成澄邁縣仙歸園公墓,推進老城鎮文集村、金江鎮富朗村等村級公墓建設。六是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穩步引導農村土地市場化、集約化、資本化運作。七是抓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綜合改革試點,深化基層醫改工作。八是深入推進農墾改革。積極穩妥推進紅光、金安等國營農場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改革試點。繼續推進農村金融改革、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領域改革。
(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建設宜居澄邁
一是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推進撤縣設市工作。以「多規合一」規劃統籌城鄉建設,結合全縣空間「三區」發展策略和海澄文一體化空間發展布局,打造濱海綜合產業帶和濱海休閒旅遊帶。二是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做好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衝刺工作,打造48個省級衛生村。抓好福山鎮、瑞溪鎮等2個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啟動縣城區市政專項規劃和地下綜合管廊規劃編制。圍繞「產城融合」推進縣城和中心鎮擴容提質,完善城鎮基礎設施配套,提高聚集產業、吸納人口、統籌城鄉的綜合承載服務能力。三是推進城鄉路網建設。文儒至仁興公路建成通車,開工建設仁興至加籠坪公路、三福公路至花場灣公路等一批農村公路,新開通美亭至永發公交線路,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四是加快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推進大豐、老城、瑞溪、文儒、加樂、橋頭、福山等7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強化鎮域產業支撐。繼續做好金江、永發、仁興、中興等4個鎮申報全省百個產業小鎮工作,爭取納入下一批全省百個特色產業小鎮。五是繼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永美」美麗鄉村帶的基礎上,規劃建設2-3個宜居宜商村莊及苟中文化一條街,推動鄉村旅遊業快速發展。推動農村特色經濟發展,改善人居環境,加快「就地城鎮化」。
(五)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幸福澄邁
打好扶貧攻堅戰。把扶貧攻堅作為一號民生工程,緊緊圍繞「三年脫貧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目標任務,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建立精準扶貧台賬,做到「一戶一本台賬、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加強資金支持和要素保障,捆綁集中使用各類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有力有序實施推進精準扶貧十項措施。加強和改進機關定點扶貧工作,鼓勵國有企業、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通過多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實施扶貧志願者行動計劃,結合「村兩委」換屆工作,選准配強農村脫貧致富帶頭人、引路人。建立扶貧工作責任清單,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考核督查問責,確保完成年度扶貧任務。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創業。推進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示範縣工作。做好農民、失業人員等群體技能培訓工作。新增城鎮就業20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000人,確保零就業家庭和失地農戶至少有一名適齡勞動力實現就業。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居民大病保險政策。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抓好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中斷繳費人員和城鄉居民為主體的社保擴面征繳工作。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加強縣養老服務中心和鎮敬老院的服務和管理,推進居家養老。
大力發展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繼續實施「全面改薄工程」,做好迎接教育部對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的各項工作,基本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金江鎮揚坤村等26個中國傳統村落建設和保護,做好火山岩古村落群申遺工作,建設澄邁學宮二期和全民健身中心。繼續開展「一鎮一演」及文化下鄉,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快縣中醫院搬遷,建設縣婦幼保健院主體大樓,進一步完善縣、鎮、村三級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行醫師多點執業,提高鎮村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
辦好十八件民生實事。一是確保6523人脫貧與鞏固提升。二是建設澄邁縣殘疾人托養中心,對困難殘疾人提供生活補貼、護理補貼和殘疾康復等服務。三是改造農村危房2500戶、棚戶區50戶。四是啟動建設金山公園片區棚戶區改造。五是完成縣一小建設和16所中小學校D級校舍危房改造。六是在老城建設幼兒園、中學和三甲醫院等園區配套設施。七是實現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iFi網絡全覆蓋。八是建成農村公路60公里。九是建成30個農村大舞台,50個農村籃(排)球場和20個農村全民健身設施。十是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十一是治理城鄉環境衛生。新建農村無害化戶廁1000座,建成金江鎮污水管網收集工程。十二是改造縣城水浸區基礎設施。十三是實施農民小額貸款貼息。十四是建設文明生態村58個。十五是改造升級金江中心市場、金江農貿市場。十六是創建5所省級規範化學校、3所縣級規範化學校。十七是實施新吳、永發、石浮、仁興等4家衛生院標準化改造。十八是對橋頭鎮敬老院進行維修改造,建成橋頭、紅崗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六)加強社會治理,建設和諧澄邁
推進海島型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重點地區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兩搶一盜」、吸毒販毒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淨化社會治安環境。繼續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進一步完善縣、鎮、村三級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推廣網格化管理試點工作,完善鎮場「三個中心」和村居「兩個工作站」建設,創建一批基層平安建設示範點。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深化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和包案制度,切實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推進質量強縣工作,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升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水平,完成省計生工作年度考核指標。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弱勢群體的管理和服務,維護老年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加強口岸和防空能力建設。進一步做好地震、法制、氣象、統計、檔案、史志、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對台等工作。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實現「十三五」的宏偉藍圖,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不斷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職能,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認真落實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積極支持縣政協履行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司法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重大決策、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重大事項,嚴格執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責任追究等程序、制度,使政府決策更科學、更透明、更有效,對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安排,實行監察、審計全程監督。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執法機制、程序和方式,推進綜合執法。大力推進陽光施政,加強對公共資源交易行為的監督管理,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是在效能政府建設上實現新突破。鞏固和發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以嚴和實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堅決反對「四風」,全面出台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加強督查問責,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堅決懲處不作為、亂作為。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深入實施網上審批,堅決打通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政策落實的「最先和最後一公里」。 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和「釘釘子」的精神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
三是在廉潔政府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嚴格執行中央和省縣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一崗雙責」,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把廉潔從政貫徹到政府工作各個環節。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把有限的資源和財力用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上。強化對行政審批、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
各位代表!澄邁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新機遇,創造新業績,為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詞彙解釋及說明:
1.「三縣兩地」:生態現代化建設縣、新型工業縣、休閒低碳旅遊縣、熱帶高效農業示範基地、海南核心物流集散基地。
2.「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3.「一帶一路」: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4.「多規合一」:指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為依據,強化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林地保護、綜合交通、水資源、文化旅遊、社會事業等各類規劃的銜接,確保「多規」確定的保護性空間、開發邊界、城市規模等重要空間參數一致,並在統一的空間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線體系,以實現優化空間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資源、提高政府空間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標。
5.海澄文一體化:海口、澄邁、文昌一體化,實現聯動有序發展,進而推動瓊北綜合經濟圈建設。
6.「雙驅」戰略:人才驅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7.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8.「一都兩中心三區四基地五鎮」:一都:金江休閒娛樂之都;兩中心:金馬現代物流中心、粵海鐵路南站物流中心;三區: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盈濱半島國家5A級度假旅遊區、加籠坪熱帶季雨林生態旅遊度假區;四基地:熱帶高效農業示範基地、海南核心物流集散基地、瓊台全面交流合作基地、海上石油天然氣後勤保障基地;五鎮:福山咖啡文化風情小鎮、台灣民俗文化風情小鎮、歐洲文化風情小鎮、富力紅樹灣濕地公園小鎮、瑞溪美食風情小鎮。
9.「8+2」民生工程:「8」即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住房、就業、文體、電信、金融8個方面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即富民增收工程和以美麗鄉村、文明生態村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程。
10.三條「美麗鄉村帶」:第一條是福山至橋頭帶,主要村莊為:福山鎮境內的向陽村、侯臣村、敦茶村、白堂村、永邊村和橋頭鎮境內的國泰村等;第二條是老城至白蓮帶,主要村莊為:老城鎮的羅驛村、沙吉村、美文村等;第三條是永發至美亭帶,主要村莊為永發鎮的南軒村和金江鎮的美朗村、楊坤村、大美村等。
11.「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指企業登記時依次申請,分別由工商部門核發工商營業執照、質監部門核發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部門核發稅務登記證,改為一次申請、由工商部門核發一個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登記制度。
12.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指同一住所可以作為多個市場主體的住所辦理登記。「一照多址」指企業在其住所地縣域內增設不需要前置許可的經營場所,可以向所在地縣工商登記機關申請備案。
13.PPP模式:公私合作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14.「殭屍企業」: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於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閉的負債企業。
15.「五網」:路網、光網、電網、氣網、水網。
16.「六類產業園區」:旅遊園區、高新技術及信息產業園區、物流園區、臨空產業園區、工業園區、健康教育園區。
17.「十二個主要產業」:旅遊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互聯網產業,醫療健康產業,金融服務業,會展業,現代物流業,油氣產業,醫藥產業,低碳製造業,房地產業,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產業。
18.「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19.精準脫貧「十項措施」:特色產業脫貧、基礎設施建設脫貧、鄉村旅遊脫貧、引導勞務輸出脫貧、教育和文化建設脫貧、衛生健康脫貧、科技、人才脫貧、電子商務脫貧、加強革命老區建設脫貧、社會保障兜底脫貧。
20.「七大平安體系」:政治安全保衛體系、公共安全防控體系、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體系、社會管理綜合服務體系、基層基礎工作體系、依法治縣保障體系、生態文明保護體系。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